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

时间:2024-09-10 作者:翰墨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写作样本。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借鉴和学习。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一

国际经济法本身具有多元法律文化的特点,因此,国际经济法教学必须适应这一特点,以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为其价值取向。要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以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为其教学的逻辑起点,同时在教学中随时渗透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批判性跨文化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法是对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从事跨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的法学学科,其调整对象的跨国性与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有着不同于普通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特点。

一、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多元法律文化语境。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但对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掌握却相对滞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学、研究所都开设了国际经济法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庞杂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国际性,使得我国在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往往差强人意。

实际上,国际经济法教学不同于其他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由于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不同国家当事人开展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时的行为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本身就包含了不同国家基于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和宗教传统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之间因经济上的一体性而不断进行交流、沟通、碰撞、竞争、排斥、渗透、融合,多元法律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也越来越频繁、广泛和深入。尽管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法律的国际化趋向,即法律的“非国家化”,也就是通过缔结全球的多边贸易协定来统一国际经贸游戏规则,但各国法律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经济法律的国际化始终是有限的。

在上述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中,西方法律文化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长时间,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演变和发展,西方法律文化已创造出了一整套能够有力支持市场经济、工业文明、民主政治发展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而这些内容是很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或其他法律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此,我国的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相关规则时,往往因为缺乏文化背景而对相关规则不能透彻理解,并将之应用于国际经贸实践。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跨国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贸规则不同于国内法那样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国际经贸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国家当事人对不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要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当事人而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而国际经济活动本身只有实现当事人共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选择也需要实现共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弱法性”也决定了在国际经贸实践中,法律只是当事人最后的救济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平等协商与适当妥协才是解决国际经贸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要最有效地保护本方当事人利益,就必须在熟练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交流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共赢。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学生除了需要做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之外,还得具有自觉的国际意识,对世界各国的相关国际贸易、金融等法律知识都应了如指掌,对多元化的法律文化都能恰当理解和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

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属于任意法,当事人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将直接决定国际经贸纠纷的发展走向。而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贸易惯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上述差异与不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增强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就必须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以及彼此间的冲突,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发现和体验、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容忍差异性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渗透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法所具有的鲜明的国际性和任意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课程本身贯穿了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对于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而言,就必须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须建立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通过案例、问答、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与实际相似的情景中逐渐体会、认知和运用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3.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批判性跨文化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

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以及价值观等的不同,使得本国或本地区跨文化法学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就我国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而言,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以认识能力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常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以此为媒介,方能祛魅存真,抵达理性之光明彼岸。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更积极和更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技术革命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信息的广泛而迅速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而每一条纷繁复杂的信息背后必然隐含着一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如何对上述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分析、比较和取舍,取决于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是否具备严谨的批判性跨文化思维能力。有了批判性跨文化思维的能力,学生方能正确而全面地分析、理解这些信息所包含的不同民族文化,把握本民族文化与异民族文化的异同,并能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学习或者舍弃异民族文化,或其某些成分,从而促进跨文化实践走向理性,实现国际经贸活动的共赢。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二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政治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直接关系着公民社会能否形成和健康发展。从当前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文化教育主要应该突出政治认同感、政治参与技能和理性的政治行为三个重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进人了全球化时代,世界成了“多种文化的星球”。如今,大多数国家的文化都是多样的。根据新近的统计,世界184个独立国家中总计有超过600个的现存语言群体,有5000多个种族群体。只有在为数极少的几个国家中,才可以说公民们共享着同一种语言,或者属于同一个种族—民族(ethnonational)群体。目前,我国文化也呈现出东西文化交汇、古今文化融合、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多元文化共存的特点。多元文化的并存,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就成为一个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崭新课题。

加拿大政治哲学家威尔·金里卡指出,“现代民主制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不仅依赖于基本制度正义,而且依赖于民主制下的公民的素质和态度”,其中公民的政治品德尤其重要,它主要包括“要有能力弄清和尊重他人的权利、要有提出适度要求的意愿、要有能力评价官员的表现、要有从事公共讨论的意愿”。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政治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直接关系着公民社会能否形成和健康发展。从目前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文化教育主要应该突出以下三个重点,即政治认同感、政治参与技能和理性的政治行为。

一、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看做是某一政党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是政治认同。”换句话说,政治认同就是政治参与者(包括个体、群体)对参与其中的政治体系的自觉接受和顺从,是从心理上接受进而在政治行为上积极参与、维护并促进政治体系发展的政治参与过程。政治认同的实质在于,政治主体通过自己的政治行为,对政治体系发生一定的作用而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意识范畴,而且是一种实践范畴,是对政治统治客观事实的价值判断。

政治统治者要获得足够的令人服从的权威,就必须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和观念,以及反映这种价值的制度化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有资格掌握政治权力。国家政权往往凭借强力的控制,通过某种意识形态的信仰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某种价值取向,为人们应该服从某种政治统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证明这种政治统治的正当性。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现代政治学称其为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过程。政治合法化有多种渠道,其中学校教育是正式、系统、最有效的。学校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正规的公民文化的培养过程。学校把有关政治的课程引人课堂教学,通过政治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的政治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信仰,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公民文化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整体素质,逐步将大学生培养为适应现代公民社会所需要基本政治人格特征的政治人,这也是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通过公民文化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认同并效忠于政治共同体,个人作为国家或其他较大的政治共同体的一分子,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对于政治系统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充分的感知,有较强的政治效力感,相信自己有改造或影响政治环境的能力,主动参与政治过程或介人政治活动。从而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政治参与技能。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公民文化的首要价值和重要特征。“公民共同体的公民身份首先是由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标示的。”“如果一个人对其所处社会的制度都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那么,要他成为‘恰当评价’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合格公民,显然是无从谈起的。”达尔认为,所谓“民主的首要条件应该是公民的有效参与”,“在政策被社团实施前,所有的成员应当拥有同等的、有效的机会,以使其他成员知道他对于政策的看法”。列宁对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也十分重视,列宁在谈到民主时曾指出“一切民主制度都意味着形式上承认公民的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因此,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是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体现。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包括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作为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中有其重要作用。第一,政治参与是公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政治权力最终实现自己利益的主要环节。第二,政治参与具有表达民众意愿的功能,它给公民提供了将其利益和要求传递至政治系统的机会,并施加影响。第三,政治参与影响到政治管理的民主化,政治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公民对于政治管理过程的参与和对于政治管理主体的制约。第四,政治参与影响到政治文化的发展,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提高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政治体制的宽容精神,此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参与意识、主体范围、参与内容等方面都较以前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强弱不同、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存在差异、非制度化参与盛行等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教育,不仅可以开拓他们的政治视野,提高他们的参政能力,增强对于政治系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且还能够实现政治参与技能提高与政治系统运行的良性循环。因此,培育公民熟练的政治参与技能,是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目前来看,主要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强化政治参与教育。达尔在谈到公民教育时曾指出:“民主国家一个势在必行的要求就是,提高公民的能力,以便公民能更智慧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是政治态度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教育可以训练个人的政治参与技巧,教给人们获取政治知识的方法,去接触大众传播媒介,了解政治的正式结构以及政府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民主的参与和责任的规则均可以通过教育而得以传播。不过,教育不可能完成建设公民文化的全部重任。阿尔蒙德认为:“正规教育不能在时间上完全替代公民文化的其他一些成分的创造”,“补充正规教育的一种方法,可能是发展政治社会化的其他渠道。”因此,在进行公民政治参与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强调社会和家庭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教育功能,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公民教育中的结合。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政治参与文化氛围。

其次,明确政治参与方式。中国的公民文化教育不能停留于书本、概念和口号,除了向大学生解释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还必须向他们具体介绍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从行为方式来看,公民政治参与主要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等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因为,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政治行为,也最能体现民主。在各种政治参与行为中,选举可以说是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公民合法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有效途径。

最后,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幸福生活不能只根据人们的物质财富和收人来衡量,它更重要地表现为人们能否充分地实现自己的潜力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共同体的生活中去。”因此,要想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要让大学生了解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还必须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从当前来看,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要突出以下三点:一是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参与是民主的本质要求,是政治系统良性运作的必要条件。二是熟练掌握议事规则。了解政治体制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从而培养自己较强的政治行为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实践经验。三是准确表达个人意愿。随着政治现代化的推进,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其政治参与要求愈来愈高。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对公共目标以及个人利益要有合理预期。

三、理性的政治行为。

“理性(reason)是人生而具有的一种能力,一种发现什么是真理的能力,是一种使我们了解真理的本领”。理性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力量。“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意识铺垫与风格基础,其实质体现为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们在宪法和法律的制约下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这种政治取向表现为一种平衡性。“所谓公民理性,是指公民社会中的人在参与政治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用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的精神力量。”公民理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民主社会政治主体的公民首先必须具备批判精神、妥协精神和宽容精神。

批判精神。在民主政体中,基于公民对政治的广泛参与,公民对政治的.信任度提高。这种政治上的信任有助于促进公民与政府、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如果缺乏这种信任意识,民主政治是难以成型的。在一个宪政制的民主国度,一整套具有普遍信任感的社会态度,往往会形成一种超越于和高于政治分歧的共同体意识。这种意识能够减少公民盲目卷人引起社会动荡的事件和运动的可能性,起到政治稳定的“安全阀”作用。然而,“在民主国家中,忠诚并不意味着同意,更不是口是心非地同意。”“民主国家的公民对待他们的领导人应该持批判态度。”民主社会中公一民的批判精神是民主制度得以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妥协精神。社会是由有着不同利益、价值观念的个体组成的,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冲突是社会固有的一种客观存在,正如柯林斯所说:“人类是既具有合群性又具有冲突倾向的动物;从根本上来说,生活就是一场地位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没有人会对他周围那些人的权力默然处之,毫不关心。”为了不至于在无谓的冲突,尤其是剧烈的暴力冲突中毁灭整个社会,妥协就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妥协”就是相关各方为了实现各自最基本的目标不得不放弃部分利益而做出的一种让步。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指出:“妥协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民主国家的公民须乐于以妥协办法解决他们的分歧。民主的所有条件之中,飞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妥协就没有民主。”妥协是人们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理性和智慧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化解方式。妥协作为一种智慧和化解矛盾的方式之所以被经常采用,不仅在于妥协本身的优势和特点,而且还在于它有利于实现利益整合、促进政治合法性以及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宽容精神。宽容在生活中是一种美德,在政治上则是政治理性的表现,民主国家的公民必须具有宽容精神。“当公民与政府之间,或者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意见相左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保护少数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政治是一种宽容的自由政治。”科恩把宽容分为三个层次:宽容的第一层次是,要容忍不守成规。这不仅是宽容的最低层次,而且也是宽容最基本的外在体现。不守成规的行为是十分宝贵的,因为人类社会许多重要的进步都是大胆地违反成规的结果。宽容的第二层次是公民不仅必须乐于让别人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不加干涉,而且必须宽容别人直接反对自己的信念与原则。宽容的第三层次是,公民必须宽容甚至是怀有来意或出于愚蠢的反对。科恩认为,这三个层次在难度上呈现出递增趋势。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第一个宽容已实属不易,要做到后两个宽容则更是极为困难。费孝通曾指出,“我们与西方比,缺了‘文艺复兴’的一段,缺乏个人对理性的重视,这个方面,我们也需要补课,这决定着人的素质。”因此,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未来参与者,大学生必须自觉培养宽容精神,在实际行动中克制自己的言行。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三

摘要:以宝鸡为中心的陕西西府民间民俗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作为民间文化重要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色彩,其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度出现了迷茫,甚至走入误区。本文通过对民间色彩特征的分析,结合实际,对西府民间美术色彩提出质疑,进一步提出创新要根植于传统之观点,只有民间色彩才能突显民间的特征。

0引言。

以宝鸡为中心的陕西西府民间民俗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最常见的有泥塑、皮影、木板年画、社火脸谱、布堆画、刺绣、麦秆画等,它们以造型概括夸张简练、形态逼真粗犷、色彩热烈饱满、色泽鲜明艳丽流传于世。千百年来,西府人民以他们勤劳的双手,凭借诸多艺术法则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积淀,把这些民间艺术瑰宝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并得到发扬,其中以凤翔六营村泥塑为最,于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西府民间艺术,尤其作为民间文化重要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色彩,正在远离民间。

1马勺脸谱上的明度推移。

凤翔六营村作为西府民间民俗艺术的集散地,吸引着大批的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以及诸多大中专艺术类院校师生去观摩学习。因为教学任务的安排,笔者曾三次带学生走进六营村,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初次看到些可爱的泥玩意儿很是激动,不说造型多样各异,憨态可掬,单就对民间艺人的认真以及对彩绘技法之娴熟,图案绘制程序之老到精细,足以让我等所谓专业人士自惭形秽。出于对色彩的敏感性,我对在马勺、木梭上采用色彩推移的形式绘制出的脸谱形象提出一点小小的疑问:这算是民间色彩吗?色彩推移也叫色彩渐变,是艺术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配色技巧,讲究构成形式,画面色彩丰富,变化微妙,属于理性配色。民间色彩讲究感性表现,其特征是色泽鲜明、艳丽、简单,色彩明快、强烈,装饰性强,擅用原色,单纯而富于变化,强调强烈的对比。“红要红的鲜,绿要绿的娇,白要白的净”。而色彩推移恰恰犯了民间用色的大忌,明度推移加白,纯度推移加灰,无论明度推移,还是纯度推移都改变了原始色彩的相貌,都破坏了民间色彩的概括性、象征性和装饰性。

重视色彩的象征性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自己的传统。《左传》中有“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之说,民间也有“朱锁五色,用来悬以门户,抵制恶气”的习俗,这种传统的“五行色”观念为民间美术的用色奠定了基础。作为西府民间民俗艺术之一的社火脸谱,其起源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兵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天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便产生了画脸谱驱鬼的习俗,并逐渐融入到社火表演中。学术界则认为,脸谱起源于周秦时期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祭祀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可见脸谱色彩具有特殊的表征―――象征性。红色喜庆忠勇,黄色皇权猛烈,黑色刚直,白色奸诈。用色彩推移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脸谱艺术,虽然做到了创新,但却失去了创新的意义。

2传承之艰与创新之误。

作为产生在农村这块相对封闭和保守的土地上的艺术领域,其传承形式主要是家族式传授和非家族式传授。家族式传授一般是子承父业,在家庭内部进行,不传外姓,并且传男不传女,所谓“父传子”,“婆传媳”,“传媳不传女”,以保持其家族在掌握某项技艺的优越性。非家族式传授就是师傅带徒弟,师徒相传,而且在传承的过程中,师傅往往把其中技法上的精华作为压轴绝活偷偷地保留下来。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到万不得已,绝活绝不轻易示人,往往因意外事故的发生使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艺术种类失传,这给民间美术的流传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从一个皮影艺人那里了解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专门学习民间工艺的技能了,因为这些所谓的艺术在当今社会已经很难用来养家糊口了。拿皮影艺术来说,上世纪80年代末,宝鸡地区有各种皮影戏班120多个,现在不到四分之一,久负盛名的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现在基本上没有活动。在这样的经营状态下,从事皮影制作的艺人又能赚到多少钱?民间艺人也要生存,在没有利益的驱动下,继承和发扬谈何容易!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政策性扶持和凤翔泥塑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泥塑的商品价值也不断地突显,一些农民看到泥玩意有利可图,纷纷在家里开起了作坊,出现大规模生产的势头,对传承与发展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大规模流水线式的生产,使民间工艺的艺术性大打折扣。笔者于3月第三次去六营村时,看到一些泥塑、马勺、木梭上绘制的图案远不如第一次见到的细致精巧。据一份“西府民俗艺博园”的资料说:艺博园年设计制作生产泥塑、皮影、陶艺、版画、布艺、社火脸谱、草编等20万件手工艺品……民间艺术的卖点就是民间性、原始性、手工性。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显然违背了民间艺术生产的特性和环境,这样所产生的作品,最终的结果是失去所谓的民间性,而趋向一种商业流行,必然有一些远远超越当地的艺术传统和民俗基础,难以上升到艺术的表现和追求的境界。这是民间艺术品创新的悲哀,是时代进步的悲哀。

3创新,根植于传统。

著名工艺美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汉民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创新,还必须坚守民族的东西……”对于民间美术的创新,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民间美术应较多地保留着艺术发生时期的基本性质,保留着如同原始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混溶性文化精神。

决定着市场价值和价格的民间美术是其本身承载的人文分量和本土文化底蕴,任何脱离本土文化的所谓创新都经受不起时间的考验和民众的拷问。大学美术老师和文化学者之所以不辞辛苦到民间采风,还不是学习民间的传统艺术?而一旦发现所谓的民间艺术原本就是“学院派”里的东西,恐怕不只是一种失落和失望,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不是亘古不变的,但“变”要根植于传统,尊重地域文化。作为民间美术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色彩,尽量保持其民间性。只有民间色彩才能突显民间的特征。对于民间美术爱好者和收藏家来说,看上的就是你的民间民俗味。登上中国羊年生肖邮票的《发财羊》就是较成功运用民间色彩的典范:大红象征喜庆吉祥,大绿意味着自然和平,大黄代表着财运富贵,对比着意味纯粹和神圣的白,处处体现喜气,让人着迷,使人疯狂。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建军说:“民间美术保护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继承和恢复那些传统的技艺和艺术形式。作为传承人应当保持和运用传统技艺,严格按照传统的工艺、材料、造型、图案制作产品。”民间手工艺品是民俗民情以及人文历史的一面镜子,没有本土特色,再漂亮的工艺品,也不过是手工做的产品而已。失去民间颜色的民间工艺品亦如此。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4.

[2]丛小桦.中国民间绝景(北方卷)[m].山东画报出版社,.11.

[3]梁志刚.关中皮影[m].浙江人民出版社,.12.

[4]孙建军.漫谈民间美术的活态保护[j].美术观察,2007.11.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四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翻译学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影响。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翻译与跨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由于文化差异问题带来的翻译问题也时常出现。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元文化的背景,通过研究多元文化对翻译的干预来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文化;翻译;干预。

从翻译的本质来看,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对翻译的干预是不言而喻的。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对于文化的阐释可以分为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也就可以分为表层翻译与深层翻译。在表层翻译的层面,实际上就是语言方面的翻译,而深层翻译则是透过文本而透露出的文化内涵。因此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翻译本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不同的文化因素自然会对翻译过程产生干预,而同样的,在翻译中翻译本身也会对文化而产生干预。因此为了使不同文化可以更好的交流传播,那么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具体的操纵应用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翻译中的干预研究。

在翻译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外语译成母语,我们称之为“译入”。而相反的,把母语译成外语,则称之为“译出”。在翻译中,作品是“译入”还是“译出”对最后的成果是具有很大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我们可以用“干预”来理解。翻译本身就可以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中,多元文化的干预实际上就是异化与归化的问题。翻译可以认为是跨文化活动的桥梁,任何的翻译活动与文化都是息息相关的。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人对本国的文化理解都存在差异。尤其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更是各不相同。因此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现实情况下,要用另一种语言来阐释这种文化,并且能展现其文化内涵同时为人们所接受就是难上加难。在文化对于翻译的干预中,异化与归化的问题长久以来在翻译界都是讨论的核心问题。在异化法中,译者主张以原文作者为切入点,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原文所代表和流露的文化内涵。相对的,在归化理论中,则主张翻译的作品应当以译文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为主要切入点,用目的语中的文化倾向来代替原著中的文化表达方式。而异化和归化在实际的成果中,各有优势。异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有利于保存源文化的精髓,促进源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二是有利于读者了解原著国家的文化,了解对方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差异性,拓展视野。三是有利于丰富语言文化的表达形式,促进翻译的准确化和多样化。但是,同样的,异化也会存在劣势。用异化法翻译出的作品,读者不仅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还需要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惑。因此就会出现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不顺畅的现象,甚至会引起误解和文化冲突。因此异化法翻译的作品,对于读者自身的文化水准要求是比较高的.。相对于异化来说,归化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打破了原文的限制,消除文化差异的隔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觉得语言流畅,理解相对较为容易,因此归化法翻译的作品往往比较容易受到读者的接受。因此不可避免的,归化法产生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使得源文化的特色被遮掩,有时会误导读者理解原著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不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翻译策略操纵研究。

多元文化的视角下,翻译中干预的产生是必然的,异化与归化是常见的两种干预形式。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究竟应当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来进行操纵呢?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而产生的,不同的翻译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西方翻译史中,英美等国家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在政治经济上获得霸权地位后,在文化方面也出现这种霸权主义倾向。在翻译中,译入采取归化,译出则采取异化,企图通过这种手段来体现其文化霸权地位。而在19世纪的中国,中国的翻译家们在翻译外文文献时,需要译成文言文才能被当时社会所接受。上世纪九十年代可以认为是翻译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后,很多学者认识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应当随着多元文化趋势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全球化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乐于理解别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可以正视来自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距。鼓励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也努力吸收别国文化中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来看,21世纪的翻译中,异化将成为最主要的趋势。虽然从全球化背景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看来,异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归化策略就失去了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过度的异化会给读者造成很多阅读上的障碍,并不是每个读者都有良好的文学功底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一些关联到民族文化内涵的部分,如果与原著中传达出的文化有冲突,最好还是应当进行规划处理。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他们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翻译工作者更好的工作,针对不同的作者、文化背景以及读者对象,要合理的使用异化与归化手段,通过二者适当的结合来进行翻译工作。

三、结语。

在多元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要用平等的观念来对待不同的文化,坚持民族平等和文化平等的基本原则,避免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立。无论是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文化的交流。只有在大量的翻译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促进翻译策略的完善与进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翻译与跨文化阐释[j].中国翻译.(02).

[2]狄东睿.浅议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局限性[j].内江科技.20(11).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中医护理是祖国医药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医药学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新时期,在新形势下,其自身的发展空间与市场需求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政府政策不断倾斜的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明显加大了对中医护理教育的重视。该文在阐述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新形势,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加快其发展的几点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中医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六

中医药学在近年来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中医药学发展支持力度,在《(2015-)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4]中明确指出,中医药理念中重视个体化治疗保健,有着极为明确的疗效,兼之治疗方式灵活多变,因而是我国健康服务资源中极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健康服务主要是采用传统医学理念来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其服务内容集中体现为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不断推进中医药学发展,是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的重要手段。其次,在《意见》中,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健康水平。而随着我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的实施,在乡镇等基层要建立起中医药服务重心、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站、乡村中医卫生室等一大批基础卫生机构,其中中医诊疗量在同级诊疗机构中所占比例应当超过1/3。因此,在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的同时,不断加快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途径。而在此背景下,基层卫生队伍中就需要有足够的中医护理、中医治疗人才的支撑,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又是一项促进其实现就业的措施,同时也对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2.2市场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同时,人们生存压力也在不断加大[5],因此,人们对于养生保健越来越关注。而中医药健康服务理念集中表现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重视治未病,因而市场对中医护理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而在此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专业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七

中医是我国人民创造发展的传统医学,而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中医护理的主要理念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1],重点关注对人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医护理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我国对中医护理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随着《(国办发〔〕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我国中医护理教育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意见》中,重点指出了我国中医护理教育在当今新的大环境下的发展道路,即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从而促进中医护理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八

音乐教育专业作为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更是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随着国际上对于各国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而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所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有关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否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反映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且能否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责任,还需要进行研究。基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传承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责任,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从始创阶段就以“中学及师范音乐师资”的培养为目标。早在1952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的办学方向做了统一规定,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为主。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订会”。会议对原有的22个基本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师音乐专业”改名为“音乐教育专业”。这次会议使得音乐教育专业这一名称以首次确立,也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一方向规定了它从课程设置到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都必须确保培养既掌握与时俱进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又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毕业生。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志。

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的音乐教育师资。

2、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要求方面,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就如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表达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之外,突出的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可见教育部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各校可参照《课程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见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保护与传承是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参与,高等院校担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深信,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成背景及音乐构造特征的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有所不同。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本地区的师范院校,这些院校一般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研究本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培养本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使命。

在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我们注意到,口传心授是一直是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在这个高速信息化、物质化的社会当中,许多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仍然继续按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无异于自己画地为牢,故步自封。音乐教育专业在中国各个省份普遍开设,其本身固有的文化教育优势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承提供了教育的平台。

可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既是所有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员的使命,更是从事音乐研究及教育人员的责任。由此看来在我国各个省份的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大力提倡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论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九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衍生和发展的一门伟大的系统的古老学科,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自西医引入中国,中医的主导地位逐渐为西医所取代。

相对于西医而言,目前中医学在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均处于次要、辅助地位。在从业人数、院校数量、在校学生数、床位比、床位周转率、科技成果获奖等各个层面,中医都与西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临床所治疗的疾病看,中医多局限于疑难杂症、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预防保健领域。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年轻的中医医师对中医学术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他们更热衷于学习掌握西医知识,而中医水平却代代下降。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而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

据统计【1】,1920年全国中医从业人员约80万人,1949年约50万人,降至25.3万人,占医师总数的11.7%,而目前全国名老中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人减少至现在不足500人,可见中医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1.1.1中医队伍自身的迷茫。

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了疗效,其存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中医的疗效在于“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此即为中医的灵魂。而也正是中医与“哪痛治哪”的西医的最大分别。

然而随着西医的蓬勃发展和诊疗技术的日益更新,许多人提出“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先进的诊疗设备作为诊病的根据之一,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且不知这使得很大部分的中医在临证之时,不知不觉就陷入了西医的僵化思维模式,哪里不好就治哪里,有炎症了就用清凉的药物清热解毒。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完全脱离了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的精髓丧失殆尽,空有其形而已。

这其实体现了许多中医的迷茫、不自信,若他们能坚持辩证论治的根本原则,使先进的诊疗手段为己所用,对临床疗效未尝没有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养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那么适当的结合西医,才可能是有利的,否则就只会是未得其利,先获其弊。

1.1.2中医教育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是师承教育,主要通过父传子、师授徒承的方式。而现代师承教育主要体现为遴选有丰富学术经验和技术特长的名老中医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学术继承人,展开针对性的培养【2】。师承教育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在生动、直观的临证过程中还原为具体的形象,保存和继承了各家的理论,但是其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临床大规模的人才输出。其次,师承教育容易造成思维局限,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创新【3】。同时,另一种主要的中医教育模式就是院校教育,虽然院校教育能够满足临床大规模的人才输出,但由于教学规模较大,无法就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对加强中医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导致学生临床水平不高。

1.1.3中医自身的难度。

该综合的时候综合统筹兼顾全面考虑而不是顾此失彼、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中医学这种思维方法更适合于解决多因素、多层次的慢性及复杂性疾病的治疗问题。然而这也造成了中医的学习难度,易学难精,不利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

1.2.1中医文化的环境的丧失。

中医作为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语言皆采用文言文,其中的文字也都是繁体字,而我国现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白话文,书写简体字。因此,对于文言功底不好的人来说,中医的典籍、药方不啻于天书,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缺失及错误。这种中医文化传承的弱化,必将会影响中医的传承。

2.中药制剂的落后限制中医的发展。

说起喝中药,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它那苦涩的味道,就不禁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老病号,长期喝中药都喝怕了,一提起中药就叫苦不迭。同时,中药多为方剂,需要煎服,过程繁琐,十分不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远离繁琐的家务,开始注重享受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治病总是希望治疗方法越简单越好、见效越快越好。而中药味道苦涩难咽、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成为一个致命的弱点。许多人都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却不愿服用中药。这种认可中医却又拒绝中药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中药是中医最常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却偏偏在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脱离了患者的需求,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3.普通民众对中医的信任危机。

3.1中医的一些理论依据无法得到科学验证。

3.2中医的“名医效应”

部分人认可中医的疗效,也承认中医在疑难杂症、慢性疾病、术后康复、养生保健方面有独到的优势,然而他们却只认可知名的老中医,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医不屑一顾。名中医一号难求提前一夜排队的现象司空见惯,甚至有的预约专家号己排到几个月以后。而与此相对的是那些相对年轻的中医却无人问津,少有人相信他们。这种现象也体现了一些人对中医的缺乏信任,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壮大。

中医之衰落,与其僵化的管理机制有莫大的关系。在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即整个地区的中医产业还不如一所西医医院!中医医院、诊所则寥寥无几。医者无立足之地,医术又何以宏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方面,中医医疗机构严重不足,业务萧条,又无法申请行医执照,以致大批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人,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另一方面,许多无医疗技术的江湖骗子长期挂靠医院门诊非法行医,虽经整治,屡禁不止。【5】多年来,中医之管理松紧失度:该严格把关的地方不严格,该放宽限制的地方不放宽。许多酷爱中医之士欲以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竟然所学无用武之地,实在令人沮丧!

中医的前景如何,与相关政策休戚相关。如果政策适当,给中医适当的发展空间,中医就能够得到巨大的发展,最终受惠的还是人民群众。反之,如果政策失当,该紧的地方松,该松的地方紧,对中医的发展不促反抑,造成巨大的损失。

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现在处于艰难处境,可谓内忧外患兼而有之。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医药困难中孕育着突破,绝境中包含着生机。应戒骄戒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求真务实,身体力行。这样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使中医能在不远的将来以崭新的形象服务于中国,服务于世界,成为我们的骄傲。

参考文献:

-8.。

【2】汤少梁沈爱琴从隐性知识管理角度解读当代中医传承困境(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

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46)。

【3】孙涛,樊新荣.澄省与致远:中西医并存下的中医学思索[m].北京: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2009:182.。

【4】陈四文中医现状反思与展望之我见中医药通报6月第5卷。

【5】袁维舟试析中医现状与发展中国科技信息第10期。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十

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要受到保护,尤其对于少数族群与土著人的文化,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与特殊的保护,如同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一样,濒危文化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它无法复制,无法克隆,也会从人类社会消失。”[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识别、认同各少数民族身份和发展历史过程的体现,也是各民族存在的基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人类社会的文明,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维护各少数民族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因此,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文明的需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具有实践和理论双重意义的命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少数民族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农业社会、手工经济、自然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使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相对狭小的生存空间和传播空间更加恶化,一些靠行为和口头教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消失,且这种状况有增无减。近几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也被政府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夹缝中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保护和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仍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建国后,我国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主要有《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及部分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例等。[2]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立法方面有以下特点。

(2)立法层次低。目前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规主要是地方立法和行政法规,这对国家来说缺少统一的、有号召力、法律效力强的立法。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未得到呼应和体现,缺少综合利用各种法律法规进行合理保护。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个保护的现状也不理想,法规条例不够全面完善,法律保护严重缺失。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存续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承担着传承和保护的现实重任,同时也直观烘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着”的氛围。当下,尽管有很多地方政府破土动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政府政绩的需要,面子工程的存在不可避免,这就导致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大多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重外形不重内在,限制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创新和传承。同时,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或基础设施根本不存在,或是配备了设施却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使得基础设施成为一种摆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缺少基础的土壤,不利于其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记忆,是少数民族发展的见证和缩影,它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活胎文化,是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于生存的大多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物质资源比较匮乏。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进程的不断加速,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展,使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更加迅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生活理念、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代化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使得众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始放弃传承了数千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开始适应现代的生活,传统文化所遗传下来的文化符号及信息资源被不断扭曲和改变。再加上现代社会文化娱乐的多样性,很多传统民俗活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族群文化传承载体自然减少。

电影、电视、电脑、网络、微信、麻将、扑克等新兴媒介的介入,使得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少数民族年轻的一代群体关注、喜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学习并传承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十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中医护理教育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集中表现在其管理方式落后,缺乏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以及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成果显得不尽人意。管理机制存在不足,因而需要我国高职院校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机制改革,深入中医护理教育实际,开展有效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突出中医护理教育的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立足实际操作开展实践化教学。

1.2护理教育方式单一。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医护理专业教学中,其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大部分学校教学模式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通常只能听讲,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严重的挫伤。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依旧是以中医理论教学为主,对具有实践性的护理操作能力培养却显得尤为不足,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严重滞后[3]。而在考核方式中,单一的分数化考核评价体系难以体现出中医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3师资队伍建设还比较滞后。

中医发展历来落后于西医,而在中医护理教育专业,我国有很多高职院校的主讲教师都是西医院校毕业的医护人员,因而其本身对于中医方面就缺少系统化的理解,自身对于中医理念的理解更是不够深入,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进行宣讲式的照本宣科教学,将教学内容简单传达给学生。而具有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教育方面的教师则极为缺乏,相对于建设完善的西医教师队伍,中医护理教育专业教师显得捉襟见肘,难以适应当前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十二

作为文艺大发展摇篮的群众文艺必须加强先进性的思维理念,坚持面向市场、以群众为中心,尽全力使百姓获得最大、最好的文艺享受。而现阶段在文化建设方面形成的各类公益性以及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则成为了文化艺术改革的最大收获。其次,非物质遗产是群众文化的重要体现,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群众文艺发展的夯实地基,也在不断繁衍、进步。比如最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当属川剧变脸,经过千年的演变,现已繁衍为表现形式多样、表达内容更为丰富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大有群众积极参与的趋势。这种现象表明,新时代赋予了传统群众文化一种新的使命,要求人们在新背景下继续依靠、发挥群众们的力量,才能使群众文艺的发展来源于民间,发展于群众。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组织开展。

凡是在社会上开展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都能纳入群众文化艺术辅导的内容,它涉及的门类、品种十分广泛。从外在形式上,呈现的是多层次组合结构形态,其活动样式有群众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游艺、体育等,活动类型有创作、表演、展览、观赏、阅读、培训、健身等。根据群众文化活动需要,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层次,安排的辅内容也不相同。文化活动会具有更多的娱乐功能,而文化馆将要承担的更多的任务便是寓教于乐。文化馆要定期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群众性表演活动,通过导向性和示范性的活动形式,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在文化活动中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一方面,要将文化馆本身的潜力尽量挖掘出来,将当地优势尽量突出;另一方面,文化活动要经过精心策划和辅导,望其具有教化功能,依靠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使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既能自娱自乐又能获得教育,可谓两全其美。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部门之间要紧密合作和积极配合,使得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此外,还应虚心聆听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不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建设出老百姓喜爱和满意的精神文化活动,创建群众满意的文化服务。就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来看,我国基层的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对比来看,仍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阶段我国的文化管理体系中仍旧存有“重经济”的思想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和速效。因此,我国的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应该要加大改革文化体制的力度,在遵守普遍性和普惠性这两大原则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速效,使其能够保持与时俱进的建设水平,适应新经济社会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基层群众文化体系的建设。

文化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深化文化改革的力度,把解决城乡间、区域间、数量和质量间存在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问题作为文化改革的根本目标,促进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的文化服务加大文化监管力度,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行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培训教育频率与水平,从而提升整个基层文化产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使其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进而逐渐向着集群式的产业化迈进。与此同时,相关文化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对该产业建设的监管力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由于群众文化部门和单位人员的组织分工不像专业团体那样专业化,往往带有一人多职的性质,因此,根据一般活动状况,组织有效的群众文化艺术综合实践,需要当好策划者。而胜任的策划者,需要具备策划、导演、指挥、协调等多方面的活动才能。策划者同时要把握整个排演活动进程,所以必须懂得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规律,熟悉导演的基本艺术,特别是构思与调度技能。这样,我们就既能作具体的艺术指导,又可发挥综合调度和指挥的作用,使策划和指挥调度均能得心应手。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文化艺术活动的天地更加广阔,人们对整体活动水平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从满足现代文明需求出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多样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组织系统为主导,各种类别、层次全方位开展的活动模式,活动品种和样式的不断丰富,骨干队伍的分工更趋类别化,各个层面的活动交替进行,越来越显示出综合艺术实践组织的重要性。熟悉和掌握它所具有的功能,健全它的组织系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综合艺术实践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十三

1.管理人员体育文化观念淡化。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的管理者无法认识到体育文化对促进文化的重要作用性,一直追求升学率,以提高学校的生源影响能力,追求相关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就忽视、弱化了体育文化的作用。再者,这些管理者即使给予体育关注也是停留在表象层面上,缺乏真正的体育精神理解和构建,因而出现有令不行的现象。

2.学生的体育文化观念被固封。在我国,以社会环境为体育大背景的情况下,许多学生难以提高体育文化具有一定作用的这方面的认识。导致大多数校园的学生谈到体育就是倦怠的躲避,没有正确、科学的体育理念作为指导,也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见转变学生观念、提升学生体能应该从基本做起。

3.校园没有体育文化的目标策划。体育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规范、有计划地进行。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文化制度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体系,在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中并没有体育文化目标的体现和确立。由于学校没有确切地将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中,因而导致一批体育素质高的学生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4.传统体育思想依然统治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儒家思想对我国有深刻的影响,科举移风仍在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许多人认为不读书无以学,而“体育育人”的.理念被忽视,校园体育文化缺失。

1.体育文化发展资金障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在体育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然而由于学校众多,学生扩招,加之原有体育设施老化陈旧急需更新,这些资金仍显不够。可以说,体育文化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投入不足。

2.体育文化发展的师资配备障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人们对体育文化的日渐重视,学校对体育的重视也有所加强,加之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原有师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素养上都无法满足教学现状、完成繁重的体育教学任务。

3.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设施障碍。发展体育文化需要完备的体育基础设施。只有体育设施齐备、功能多、种类全,才能满足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需求。据调查,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设备种类单一、非常陈旧,无法满足目前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也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的渴求。可以说,体育设施是制约体育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障碍。

1.要树立与时俱进的“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从根本上摆脱传统体育的束缚,扩充体育知识和体育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打造一些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体育文化活动。

2.学校应该给予阳光体育文化的发起者以一定的支持。学校是阳光体育文化节的受益者,所以,处于自身利益和合作利益的角度来看,协同体育团体或其他举办方共同开展好体育文化活动。协同配合就是给学生提供社交能力、锻炼自我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的空间。

3.学校应该积极筹措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环境、设施、条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借鉴和学习好的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促进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

四、总结。

总之,体育文化的载体就是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高质的体育活动环境,构建体育平台,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依据科学方法开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重视。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十四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州和张家川县,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州和天祝县,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州,裕固、蒙古、哈萨克族分别分布在河西走廊的肃南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在很长的社会发展中,甘肃地区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技、娱乐与健身活动项目。这些体育项目来源于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融入到各民族群众的生活里,不仅成为了民族地区群众体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体育方面的重要体现。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多种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形成的。基于文化视角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好地推动其发展。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十五

关键词:生命力;原生心态;再生;心态复归;发展。

民间舞从本质上看,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各民族各地区传统的与新兴的、自娱性与社交性的舞蹈的统称。从艺术性分类看。民间舞是与古典舞、芭蕾、现代舞相对而言的。但古典舞有民间舞典范化的成分,芭蕾舞剧里的性格舞也是某些民间舞的类化与规范化,有的现代舞也是择取了某些民间舞的元素给以变异和发展。民间舞在保留传统的固有形式与风格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民间舞会有新的发展。

民间舞的基础与活动基地是在民间。是代表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水平与艺术特色的标志。主要是专业的民间舞表演的艺术质量。因此。我想在探讨民间舞的生命力何在的共同性的规律的同时,主要针对专业团体表演的民间舞为什么有所衰弱?怎么样复归?简略谈些个人看法。

一、民间舞的生命力何在。

民间舞的本源。民族的社会生活,地方的文化意识与舞者原生心态的真实,具体的舞蹈体现。这也是民间舞的一个美学特征。舞蹈时那负载着特有的生活气息与文化积淀的活泼的原生心态,就是民间舞生命力本原的主要所在。人的生命不是单一体现所能形成,民间舞的生命力也不是单项因素起作用。但人的生命标志主要是心脏的跳动。民间舞的生命力主要在与原生心态的真实流露。

原生心态相对再生心态而言。原生心态的真实流露。

原生心态相对再生心态而言。原生心态是舞者自我的心态的自然流露与舞者情感的尽兴进发。中国的一些民间舞,特别是汉族民间舞有些与众不同。它不是纯自娱性的,多是表演性的、观赏性与自娱性的结合。它们成扮演一些民间熟悉的人物和故事。有较明显的再生新饰人物形象心态的成分。但他们并不认真的去演任务故事,而是借新扮人物形象。抒发自我欢愉之情,过自我舞蹈之瘾,虽然是表演给人看,更为自己玩的高兴,原生新因素大大超过再生心态成分。人们观看民间舞也并不想多看那故事情节,主要欣赏民间舞者特定的动作技巧和风格韵味。从一起凑凑热闹享受乡亲聚会的情趣。舞者与观者都不象对创作性舞蹈和舞剧那样重视再生心态。主要是在玩赏自娱中。二者的原生心态相互碰击冲撞而获得合美欢愉。

民间舞虽说是多种多样多功能的。有宗教祭祀性的、有生活技能传播性性的、有节日婚丧民俗性的。但广泛流传群众爱好的主要是自娱性的原生心态流露的舞蹈。原生心态流露的舞蹈。原声心态丰富多样。有吉有悲有望有怨。但它又有单纯朴实的特点。

民间舞多是节假日民间难得的大聚会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那单纯朴实的欢愉情的释放。因此,重娱乐性是民间舞的一个物质,民间舞主要是舞者强烈的自娱乐感与洋溢着欢娱情的原生心态的自然真实的表现。

民间舞的原生心态不仅是舞者的自娱感与欢娱情的单纯抒发。它在横向上负载着该民族社会特写的生活气息。纵向上载负着该地区传统的文化意识。在特定的生活气息中,要有民族、地区特定的环境、民俗、性格、形象、感情等五个方面的真实的体现。

而各地区传统的文化意识已历史的积淀于舞蹈文化之中,也必会在该地区民间舞等有的动作技巧、节奏韵味与形式风格上有具体的体现。生活在发展,传统在继续,总的.来看,饱有浓厚的时代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把握发展中的民间特色,充满强烈的自娱感与欢娱性的原生心态,是使民间舞富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必要条件。对多数的民间舞来说如此,对一些表演性的民间舞小品、民间舞蹈诗、民间舞蹈剧,还有其特定的要求。

二、民间舞生命力的衰弱。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发展的必然性,也有主观性的失误。

客观发展上看,五十年代是我国民间舞的一个黄金时期,有一批高质量的民间舞伤口和高水平的民间舞演出,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当时它有四个优势:一是民族新生的政治形式;二是民族自尊的社会心理与普遍的自强意识;三是有苏联东欧与朝鲜等一些国家民间舞高度发展的景象;四是高涨的民间艺人学舞的热情和丰硕的收获。浩劫后的八十年代。虽再度倡导发展民间舞,但时过境迁,原有优势不复存在,民间舞一时衰弱有其必然性。一是民间舞本身尚未能与时代节奏同步显得有些扩散拖沓。其心态与时代有一定的差距使它有些陈旧与老化之感。二是开放后西方舞蹈的冲击。一时舞界与社会上自然掀起了学习西舞的热浪与崇洋舞的新潮,意识民族心理的不平衡自然。某些地方的民间舞一时受冷落。三是民间舞的造诣较深的五十年代老舞蹈家多已不在其位。他们的主客观条件使他们也难以为新时代的民间舞发展尽力。对断裂沟还缺乏组织者有效的弥合,对民间舞人才还缺乏有效的利用与开发。所以,导致民间一时期有所衰弱。

主观上失误主要是在于民间舞的官样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民间舞脱离群众,演出对象的官样化。二是民间舞脱离生活,表演官样化。三是某些领导脱离实际,管理的官样化。其结果就是民间舞表演的艺术质量不高和演出的减少。没有大量的高质量的演出,民间舞的生命力怎能不衰弱?官样化也并不绝对的坏。有它争取领导的关心,促进事业发展,有利于民间舞提高的一面。但由此早成不务实际迎合心理,虚伪矫饰千篇一律,重官轻民地利轻艺的另一面。无意是对民间舞无情的伤害。

三、民间舞生命力的复归和发展。

复归生命的源泉,与时代同步发展,延续历史的传统,开创民间舞的新篇。

(一)还民间舞以原生心态。为什么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民自己跳怎样跳怎么有味,这是原生心态作用。其他地区和专业的舞者表演非本地区的民间舞,既需要认真学习该民间舞的动作风格,理解体察该民间舞原生心态的特定性。这虽已非舞者本从的纯原生心态的再生性。但他可在深入民间学习中亲身体验而探获民间舞生命的本源在表演中已自我强烈的自娱与欢愉的激情,表现出民间舞所特有的生活气息与地方色彩。已表演自我真实的原生心态,具体的再现出种种民间舞的特定心态。

(二)民间舞也要现代化。

民间舞的现代化,一不是民间舞的西化。它的涵义主要是:以现代意识现代的艺术技巧对我国现代的人生活情趣以民间舞的形式给以新的体现。它的根牢植于民间。二不是民间风格的中国现代舞,它需保有具体地区的舞蹈与生活的特色和民间舞那样自娱感与原生心态特征。它可能有三种类型,有具有现代艺术技巧又是保留浓郁的传统风格的民间舞。有现代化风格的传统民间舞;也有现在新兴的民间舞。针对目前民间舞的时憋找到突破口与转折点,具体可从五点考虑,一要强调动作风格的提纯度,警惕民间舞全盘现代化的倾向,二要强化民间舞节奏的快速凑与内在的张力,三要加速运动感要告别注重提高流畅感。四要多振兴些阳刚之气,少些阴柔和中庸之风。五集中发挥由于民间舞题材、形式、风格、色彩的多元化,强烈、新鲜、艳丽所形成的观赏性与联系性的特写优势,从体现民族、地区人们的精神气质生活心态中显现历史文化的深厚。一般不要强加给它非些类舞蹈所应负载的反复的内容。

(三)民间舞要走向世界,一些国家的民间舞早已超载国界流行于世界。中国民间舞宝藏的丰富无与伦比。许多国家舞蹈家仰慕不已,理应成为世界人民的文化财富。中国民间舞应有意识的向世界推广一些人们乐跳易学的中国民间舞。让中国民间舞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广泛流传也是民间舞生命力旺盛的一个关键。

目前民间舞潜在着极大的生命力,可喜的是,民间舞振兴之热在某些地区已先见端倪,已在快速发展,相信一个相对的“民间舞热”将会出现。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十六

摘要:唐代的乐舞艺术,是中国古代最宏伟、最辉煌的乐章,达到了中国历史上乐舞艺术的高峰。唐代的中国是亚非欧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首都长安则成为国际性的乐舞城市,也是中外各民族乐舞的交流融合的中心。在这里,优秀的音乐舞蹈家灿如繁星,光彩夺目的乐舞作品层出不穷,其中《胡腾舞》更是具有特色的一部乐舞,本文以“胡腾舞”为基点探讨唐代乐舞盛行的原因。

关键词:唐代乐舞;胡腾舞;传承。

在隋代统一中国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歌、舞、诗、乐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满足宫廷庆典、国内外文化交流以及各阶层人士的精神生活的需要,隋朝在继承前代乐舞的基础上,集中对汉族、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的各种乐舞进行了挖掘和整理。之后唐代的音乐舞蹈,已有散乐、大曲和歌舞戏之分。唐代的散乐,多是表现一定风格、情绪较为单纯的舞蹈。大规模的舞曲,如《庆善乐》、《破阵乐》、《霓裳羽衣舞》等,都称为大曲或法曲。这是歌舞诗乐相结合的体裁,其中的歌词都是五言或七言的绝句。此外,还有以歌舞表现一定人物和情节的歌舞戏,如《东海黄公》等。散乐和歌舞戏源于民间,具有打击乐特征,具有淳朴奔放的风格。唐代乐舞,按其特点还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表演性舞蹈,如《健舞》、《软舞》、《法曲》等;二是采自民间的宫廷宴享乐舞,如《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三是民间自娱性及民间祭祀的乐舞,如《踏歌》、《泼寒胡舞》等。

在唐代皇帝中,酷爱艺术、熟悉音律者不在少数。据记载,最早显露出乐舞天分的是唐高宗李治(650年―683年),他知晓声律,有一次早晨起来,听到黄鹂的叫声,感觉甚是悦耳,就命人赶快谱下来,我国古代名曲《春莺啭》就是这样诞生的;乐舞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唐玄宗李隆基(7―756年),他也可以说是唐代伟大的音乐家,无论是丝管等器乐演奏还是乐曲创作,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据传唐朝著名乐舞《霓裳羽衣舞》的乐曲,是唐玄宗部分的吸收印度《婆罗门曲》而改编。通过众多史书的记载,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唐朝的统治者对音乐舞蹈的喜好让乐舞文化提高,由于统治者们喜好音乐与舞蹈,便会以乐舞的形式来庆祝各类大型节日庆典活动,在平常的生活中,也会欣赏乐舞,陶冶情操。唐代皇帝酷爱乐舞,他们的`直接参与,极大地推动了乐舞创作的繁荣,并且加强了乐舞机构的设置。唐代乐舞的空前繁盛,与他们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唐代宫廷的乐舞机构,有教坊、梨园、太常寺,集中了大批民间优秀的艺人,并培养了不少专业歌舞伎人,甚至在各个阶层,如分散在各地的官伎、营伎、家伎,他们能歌善舞,也多是经选拔和培训过的。

在乐舞交流领域,唐代乐舞的成就卓越,期间大量吸收、融化中外各民族乐舞的精华。其中《坐部伎》和《立部伎》,就是在唐初到鼎盛时期的一百多年里,以中原乐舞为基础,广泛吸收、融化各民族乐舞和外国乐舞的营养而新创的乐舞节目,并成为唐代长期积累乃至后世的保留节目。

唐代音乐歌舞异常繁荣,优秀作品难以胜数。其中一些作品,由于编创的新颖,艺术的高妙,风格的独特,传播的广泛,已被历代视为经典,为人类所崇尚。《胡腾舞》,便是其中最具特点的一部乐舞。《胡腾舞》,按表演风格上来分,属“健舞”。所谓“健舞”,是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的总称。“胡腾舞”,原为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由石国(中亚细亚塔什干一带)传入我国。因从“胡”地进入内地,又以跳跃上腾、舞步壮健见长,故名《胡腾舞》。《全唐诗》中,有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李端《胡腾儿》两诗记载,生动地记述了《胡腾舞》的演出盛况,诗中对其舞态、舞服、舞人的面貌,都有真实的记述。从《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中可知:石国的胡儿,来表演《胡腾舞》;舞者头戴尖顶蕃帽,身穿毛织胡衫,两袖紧小;蹲身在舞筵前腾跳起舞,急如飞鸟一样,腰间的宝带发出时强时弱的响声;音乐以横笛、琵琶伴奏。在《胡腾儿》中,人们仿佛亲眼看到:从凉州来的胡腾儿,肌肤如玉,鼻准如锥;他们身着桐布轻衫,前后卷起,腰间系有葡萄长带,垂在一侧;足下穿的是柔软的皮靴,便于轻捷飞跃;他们偏戴着珠帽,在花毡上翩翩起舞,面上红汗交流;他们时而扬眉动目,时而满场环行;有时急跃,有时东倒西倾,如同醉后一般;忽而反手叉腰,身如弯弯的月牙。

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胡腾舞》的动作节奏明快,舞中多作以圆转动。舞蹈在地毯上表演,开始时,舞者痛饮一杯酒,然后将酒杯抛去,借势起舞;有时舞者先用本族语言,道上几句祝福的话语,便跳起舞来。音乐多以丝竹、琵琶为主,声音嘹亮激越。这正是现在在新疆舞蹈中所看到的那种热烈奔放的格调,至今在中亚一带,这种跳跃动作很多、踏步节奏复杂、技巧高难、风格豪迈的舞蹈仍然盛行。显然这是与《胡腾舞》是一脉相承的。

唐代稳定的政治、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促使了乐舞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本民族乐舞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外国其他民族乐舞的融合也很好的推动了中国乐舞艺术的发展,《胡腾舞》给我们展示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乐舞文化,更是值得我们加以珍惜、传承并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聆群,陈应时.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莫尚洋.唐代乐舞盛世之成因及影响[j].北方音乐,(11).

热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模板17篇)篇十七

摘要:中泰两国交往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已有多年的历史。而今两国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渗透与合作。本文主要对中泰两国的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找到一条更好地促进两国经济交流与文化发展的双赢路径。

关键词:中泰;旅游发展;文化交流;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

泰国,又称暹罗。是一个由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华人约有600多万,占国人总数的11%,是除主体民族泰族之外最大的民族,目前,大概93%的华人加入了泰国国籍。历史上,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就有小部分的中国人由于战乱而散落海外,主要漂流在今泰国一带。正是由于这种由古至今一衣带水的密切交流,使得中泰两国各个领域,尤其是旅游和文化方面的发展与合作都十分频繁而有力。

一、文化交流是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文化是什么,文化的语意十分的丰富,多年来不管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说不清道不明。这里就取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给的定义,即:“文化或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的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根据这一定义的阐释与延伸,从新的视角发现文化内涵,开发旅游资源已非难事。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是旅行者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1981年《旅游与文化》一文中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决定作用。”从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看,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涵着文化,任何的人文旅游资源都需要进行文化的解读才能够深入人心。旅游主体出游的目的无非是出于健康的需要,享乐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及审美的需要,这正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而文化品位越高,独特性就会越强、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的氛围也会越浓,多样性同样会越丰富,旅游主体必须认真地欣赏、感悟浸润着文化气息的旅游资源,体会它的丰富而又深邃的文化内涵,在领悟过程中,一些文化内蕴自会渗透心中,那么,这些旅行者自然而然就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进行文化交流的对象,同时,该人文资源便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中泰两国都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在这样良好的资源基础之上,都充分地发掘各自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寻找文化相通之处作为引子,加以适当开发,突出展现最具民族特色的资源进行大力弘扬,吸引更多的各个层次的游客进行鉴赏传播。这样,以文化为媒介,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推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旅游是进行文化交流的有力载体。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对旅游的定义:“人们离开平时的环境,为消闲、公务或其它目的到外地旅行或逗留连续时间在一年内的活动”。从定义中就可以看出,旅游的发展必定会带动其他方面的沟通融汇,当然包括文化的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精髓的旅游,缺乏文化品位的旅游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那么也可以这么说,旅游是实现文化教化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途径。

“七五”以前中国旅游业发展以经济为生长点是历史的必然,20世纪90年代中国旅游业应在高起点上发展,它的生长点是文化,调整的任务就是要逐步使经济型的旅游业转化成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到了21世纪,文化更是成了旅游业竞相追逐、竞相挖掘的对象。例如,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展中泰旅游,双方都在尽全力的拓展服务区域,余杭中泰旅游业界正积极建设以“生态中泰、休闲中泰、艺术中泰、养生中泰”为目标,立足于“乡村休闲,民乐艺术,道教养生”三大主题,形成“一心一带十区”的旅游产品空间结构,这样,通过特殊文化的发掘而赢得广大游客的青睐。由此可见,旅游发展有利于发掘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旅游业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行业,其创造的核心是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文化内涵的不断升华和文化底蕴的不断丰富。像美国的迪士尼乐园源于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电影,但在今日它早已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经典特色品牌。近年来,中泰两国政府也更加注重旅游的带动作用和文化的交流,定期举行的旅游文化周也同样会使双边的交流更加深入促进两国的跨文化交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国家对各种景观进行了优化、保护甚至是抢救,最突出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

三、旅游发展与文化交流互利共赢。

正如上文所讲,文化因旅游的发展而得以广泛传播,旅游又因文化传播而得以更好地发展,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文化而更富魅力。从本质上说,旅游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带有很强的文化性。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及时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体验和消费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和生产文化。旅游发展应该以文化为导向,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才能够有机结合,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中泰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泰国的华人在各个领域都高度活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坚守着有些在国内已接近消失的传统文化,这样,就为旅游的开发创造了很多生长点。

当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排除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文化交流或许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变成了一种快餐式的消费模式,为了发展,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不惜扭曲真相,破坏文化原有形态,甚至张冠李戴,原本旅游是可以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相互了解,推动不同族群文化的和谐汇融这一功能,就成了梦幻泡影。若是出现了这种恶性循环,旅游与文化就不能良性互动。因此,中泰两国的旅游主体需站在一个“异文化”的位置上体察自身的“本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交流的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论旅游文化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月第30卷1期.

[2]甘丽《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和结合》中国商界第6期.

[3]李巍《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对旅游人类学的再认识》(6).

[4]李欧《泰国文化的中国源流》南风窗·双周刊2010、1第3期.

[5]尹华光彭小舟《文化与与旅游关系探微》中国集体经济、10.

[6]谭颖《从旅游与文化关系谈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商业时代、1.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游览果园心得体会(案例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请大家拿出笔记本,跟随以下范文一起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和经验。在党员群体中,党员游览已成为一种重

    最热小学普法工作计划大全(23篇)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对工作计划书的写作有一定的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为进一步推进法制教

    热门超越榜样心得体会(模板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验的提炼,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与借鉴。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

    热门善待他人演讲稿范文(21篇)

    演讲稿是一种需要在语言和谐、逻辑性强的基础上,向听众传递思想和情感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讲稿范文,他们的经验和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实用新学期新计划演讲稿范文(15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思路,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对您的演讲稿写作提供一些帮助。转眼间,我们已是

    最新家庭教育心理体会(通用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和问题。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是一些优秀的案例和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实用队长学校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14篇)

    9.心得体会是对自身学习或工作过程的一种思考和反思,是提升自我价值的利器。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心得体会来梳理自己的思路,并对自己的成长做出了深刻

    优秀课堂汇报的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在汇报体会中,我们可以借助文字的力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将复杂的情感和思绪清晰呈现出来。以下是一些关于汇报体会的实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于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的

    热门影像学心得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或者工作实践中对所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心得体会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业或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上周,我参加了一场由我所在大学举办的影像

    最新军训的要领和体会(模板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方案。心得体会范文1:通过这次工作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迎接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