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区别(优质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雅蕊工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区别(优质5篇)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计划的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区别篇一

(一)加大工业企业入规力度。一是建立保障机制。围绕岳阳市下达的任务指标,结合我市工业发展现状,就规模企业培育工作进行再研究、再梳理、再部署,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如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加大宣传督导。将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万元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新投产工业项目作为培育规上企业的重点,深入企业加强摸底调查和政策宣传,随时掌握工业企业发展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助推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企业及时入规。三是做好跟踪服务。对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和重点调度,针对规模企业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协调统计、发改等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加快推进“小升规”进程。

(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依据,大力推动企业由以前的粗放式、扩张式发展转向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发展。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研究开发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有知名品牌、有较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促进企业产品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由价值链低位向价值链高位提升。

工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区别篇二

(一)经济运行稳步增长。按照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协调服务,确保骨干企业正常运行,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2019年1-12月全区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9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6.9亿元,预计可比增速9%,在全市排名靠前,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1、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全区共有134家规模企业。其中产值过亿元规模企业包括宇晶机器、鸿源稀土、富佳科技等78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2.5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3.2%;总产值达10亿元及以上有包括口味王、奥士康、颐丰食品、海大饲料、湘大饲料5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9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0.5%,龙头企业发展态势较好,效益增长明显。

2、工业税收质量越来越高。工业企业税收在全区税收占比越来越大。税收百万以上的有包括三木电气、瑞亚高科、鸿源稀土等26家企业,税收千万以上的包括口味王、宇晶机器、奥士康、皇爷食品4家企业,其中口味王税收达到1.34亿元。

3、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全区食品加工规模企业共27家,完成产值121.9亿元,同比增长30.3%,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8.8%。其中口味王完成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27.7%,占食品加工产业总产值的25.9%;颐丰食品完成产值26.2亿元,同比增长83.1%,占食品加工产业总产值的21.4%。

(二)信息建设搭建平台。积极实施“互联网+”八项行动,全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协调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区新建5个贫困村通光纤和新建10个行政村4g基站的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已完成100%。为推动信息化建设平台,我局协调服务机构深入园区,帮助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目前我区有443家中小企业“上云”,6家企业“上平台”,有效地推动了我区民营经济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三)部门助力开展企业帮扶。根据区委、区政府《资阳区2019年企业帮扶行动方案》,我局联合各责任单位,针对区帮扶办年初选定的13家重点企业开展了帮扶工作,除湘味食品房屋拆迁、南洋包装不动产办理、辅导生力化工上市暂无法解决外,协助雅杰建筑办理相关生产资质,配合瀚鑫机械招聘技术人才,解决口味王厂区门口道路停车等13个问题均已落实到位。2019年,我局指导帮助企业申报省“制造强省”项目共21个:其中省工业转型升级各类项目8个;湖南制造强省专项项目2个;省双百项目5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个;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项目1个;省中小企业项目3个;省军民融合项目1个。申报省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税收增量奖补资金项目6个;市级产业发展专项项目21个,争取市级以上项目资金共1373万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持续不断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其他工作有序开展。局机关以强化支部建设和党员日常管理为抓手,严格规范组织生活,推动党建与其它工作融合发展、互促共进。一是接受了五届区委第六轮巡察。对工作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认真领会把握巡察整改要求,逐一对照问题,完成了整改任务。二是综治维稳落实到位。接待上访120多人次,网上信访4件,信访批复6件,化解了多家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以及拆迁带来的新矛盾。三是砖厂整治力度加大。对规划区内的4家砖厂进行了联合验收,拆除一江三路遗留的1个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执行了国家产业政策。

工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区别篇三

目前全县共有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97.9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2亿元,同比下降3.1%(主营业务收入市里在全年累计数中下调了46.1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二。10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3%;1-10月份累计工业用电量4.53亿度,同比增长8.95%。今年分宜县企业入规目标任务11户,1-10月份已申报入规企业12户,通过入规企业11户,1户企业目前申报待批。已通过入规企业分别是:江西雅保锂业、江西联创凯尔达、分宜合德针织品织造、江西正飞科技、新余恒青饲料、德佑光伏发电、分宜联兴纺织制造公司、分宜县裕达纺织制造公司、分宜源昌针织公司、分宜福兴针织公司、分宜凯达针织品织造公司等11户;申报待批入规企业:分宜县陆辉光伏发电和分宜。自今年5月份起,一举扭转了因江锂科技公司停产造成的近两年我县主要工业经济指标负增长的被动局面。

工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区别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落实惠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抓好《关于进一步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决定》落实,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健全服务机制。继续实施领导联系产业联系企业帮扶制度,实行问题交办督办制度,在政策导向、要素保障、资金扶持、银企对接上向重点工业项目倾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走出发展困境。减轻企业负担。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进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

工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区别篇五

(一)抓运行,稳增长。坚持把抓实经济运行调控作为推动工业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关键举措,按照扶优与解困并举的思路,重分析、勤调度、强服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6月至10月,我局组织业务骨干赴20多家园区及乡镇的工业企业进行“四上申报”专题调研指导,对企业升规情况仔细梳理,对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加强业务指导,准备申报材料,按照要求申报入统;对即将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强化帮扶帮办,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达到标准后及时纳入申报培育对象。截止目前,已成功完成15家规模工业企业升规,全面完成了今年既定的目标任务。

(二)抓项目,促突破。坚持“以项目为生命线”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在做优增量调整存量上实现新突破,切实把转型升级的蓝图落实到推动项目建设的具体行动上。一是做好争资争项。2020年我们向上申报各类专项资金项目及奖励资金项目共计24个,其中湖南省工业转型升级项目9个、制造强省7个、“5个100”重大产品创新项目2个、百项专利转化及百项重点新产品推进项目4个,税收增量奖补2个,争取项目到位资金共计778.6万元。振纲铝材的智能仓储示范车间项目实现xx零的突破,成为xx第一个智能示范车间项目。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履行工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职责,组建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分工、理顺工作机制,实行台账管理、挂图作战,集中精干力量对工业项目实时动态信息进行收集、梳理、归总和上报。我们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实行项目联点责任制,局领导班子和股室长对工业项目分级包干,坚持每周逐个项目“过一遍”,采取实地调度与微信传导相结合的方式,做到项目实时进度“有图有真相”,让市级领导第一时间知晓项目相关情况,确保项目调度的实效性;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工业项目建设周报制度,全年编制印发周报500余份,发现反馈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42个。通过积极对接协调,进一步强化问题跟踪督导力度,采取单个问题现场办公和多个问题集中研讨的方式,切实做到“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过周”,挂号问题销号率达90%以上。截至目前,已实现竣工投产的项目10个,分别是电子传感器生产、30万吨废钢回收交易基地及再生塑料交易集散区、精准施肥机、充电桩、喷涂铝型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智能金库门及保管箱生产、大庭纳米、立德有色、年产10万吨再生铜加工。预计年底新增投产项目8个,分别是中塑新能源、天惠新材料、乐普物流园、经卓新材料、给力达二期、美好置业、新基源新材料、再生塑料改性升级。

(三)抓改制,保稳定。一是做好水泵厂改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与xx水泵厂、长乐水泵厂签订了备忘录,拟起草解除协议,并对职工人事档案及合同工人员信息进行了清理,核实核对了全部人员社保信息。二是处理好改制后企业的遗留问题,督导冶金机械厂整体拆迁工作全面完成,实现企业整体改制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位,棚改政策落实到位。另外,进一步完善了冶金机械厂和水泥厂职工的医保、社保、工伤等相关手续;三是加快推进了金成实业“退二进三”进程,组织专班对公司债务情况进行了梳理汇总,制订职工债务分步清偿方案。11月13日,喻文书记召开办公会议对后步问题处置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形成了会议纪要。目前,此项工作仍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年底可完成首批次的职工债务清偿。四是妥善处置了轧钢厂、原水泥厂、原氮肥厂下岗职工上访事件,通过召开职工座谈会安抚群众情绪,做好关于社保、医保及相关问题的解释工作;积极与社区对接协调,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满足上访职工的诉求,避免矛盾激化,确保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四)抓墙改,促规范。一是政策引导。认真执行国家、省、市新型墙材技术标准,实行日常巡查制,做好上门服务,作好技术指导。对新型墙材企业技术不到位的项目,采取事先温馨告知,进行跟踪监管,督促整改到位。按照“兼并重组、抱团发展”和“七个不准建”的原则,实行9部门联合审批,优先现有从事生产的粘土砖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全市按照规划新建新型墙材企业5家。二是行业管理。联合工商技术监督局对全市的新型墙材企业进行检查,对不达标产品,严格进行查处。要求各企业迅速整改,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供应合格产品。三是宣传督导。扎实开展“推散禁现”工作,传播“禁现”政策法规,禁止在建筑工地现场搅拌,全年城区“禁现”率达80%以上,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混凝的应用率。2020年,全市共发展新型墙材企业11家,生产折合标砖数4.64亿块,建设工程新材使用率达到98%以上,散装水泥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

(五)抓信息,促融合。一是强基础,大力推动城区线路下沉工程的实施,圆满完成跨g240全部通信线路入地工作;大力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农村光纤1300公里,基站25个,信息化行业扶贫中的贫困村信号覆盖弱问题基本解决,规定的9个贫困村4g信号覆盖率达100%,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远超要求的12mbps。二是抓规范,针对我市通信建设发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于5月22日申请召开市长办公会制订解决方案,出台《通讯行业条例》(待审)为通信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三是促融合,开展信息类企业“大走访”行动,对我市电子信息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了解和梳理,为企业提出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见10余条;坚决克服移动互联网项目申报门槛较高、难度较大的困难,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成功完成了一例移动互联网的项目(金一电气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控制器及远程智能计量装置的配套生产)申报工作。截止11月底,引导企业上云380余家,预计全年可完成500家。

(六)抓服务,优环境。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集聚社会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绩效,做好服务中小企业的大文章,通过夯实基础工作,提高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实效。一是抓培训。4月20日,组织极客科技、众城塑业等8家企业参加岳阳市中小微企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5月23日,召集三大运营商及70余家企业召开xx市“万企上云”动员培训会;6月26日,组织了三兴精密、金一电气等4家企业参加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培训班。二是抓申报。组织14家非公企业申报财税贡献大户奖励,奖励资金255万元,共有银联湘北、大利铜业、恒基伟业等9家企业获益;同时做好了屈原酒业、湘达环保、金正科技等7家小巨人后备企业的申报工作。三是抓对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市金融办召集xx铜铝行业8家企业和5家银行召开专题银企对接会,成功为企业融资3亿余元,大力缓解了当前普遍存在的企业融资难问题;着力构建政企沟通、协调联动的发展环境,争取省经信委到屈之源联系党建工作。四是抓帮扶。狠抓各项各项措施的落实,坚持“把身子扑下去、把问题摆上来、把企业服务好”的工作原则,对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帮扶建立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机制,实行“亲情化服务”和“保姆式服务”,切实确保了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在第一时间知悉好、协调好、帮扶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