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学设计一等奖(六篇)

时间:2024-11-22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走月亮教学设计理念篇一

本课主要内容:一个是要求学生画月相,一个是要求学生把所画的月相排列规律,一个是总结月相产生规律,最后一块是可作为延伸处理的。

学生画月相是展开本探究学习的基础。而学生画月相又是建立在平时对月相的观察基础之上的。我们现在的学生是怎样一种状况呢?他们晚上的主要任务是回家作业,其次是看电视,玩电脑,站在星空下“数星星的孩子”几乎没有了。我们小的时候还能在夏天的晚上在自家场上乘凉,遥望星光灿烂的天空,看着“天河”,听大人讲嫦娥、讲吴刚、讲牛郎、讲织女。而现在的孩子呢,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有了空调,因此,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不再到天底下乘凉了,于是也就失去了仰望星空的机会。所以,我以为要单凭书本上提供的这点信息资料来完成对“月相变化”的探究是很难的。

我们是三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不是天文爱好者兴趣小组。如果是兴趣小组,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我们却不行。因此,我在教学此内容时,改变了教材的一些信息,在学生画月相之前,增咖了一个模拟实验。实验设计如下:一生代表地球上的人(当然是北半球的),一生举着月球(一面是白的,一面是黑的)围着地球转,在转的过程中“地球上的人”确定8个观察月相的点,并记录下来。这8个点分别是0度角、45度角、90度角、135度角、180度角、225度角、270度角、315度角和360度角。这样的模拟实验下来,学生对一个月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天的月相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学生实验好后,在黑板上作必要的板书,利用这样一张月相图,学生就很容易分析得到月相的变化规律。

1、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

2、上半月月亮的西半面亮。下半月月亮的东半面亮。

这样一个模拟实验也能达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更符合课堂教学,更符合现在学生的实际。

用这样的模拟装置取代原有的实验方法,学生在实验中可以按照严格的实验要求“定点定位”地进行实验,实验更严谨了,操作也更简便了,这样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模拟实验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都有各自的任务,只有经过小组合作,正确实验并认真做好实验记录,才能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重大任务中的明确分工,让每位学生都有了使命感,既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也让小组的合作变得更加默契。

实验装置中的泡沫纸轻便携带方便,耐用,可随意擦洗。尤其是做为记录单的8张泡沫纸,让学生用白色粉笔涂出看到的月相,蓝色为底表示天空,白色和蓝色有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在实验汇报时,展示在黑板上并且其他同学都清晰可见。白色粉笔在清洗时可以直接用湿布擦干净,即可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省了材料,又省去了重新制作的麻烦。

不足之处:

2、也进行交流,主要采用一个人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学生太多,空间太小!

走月亮教学设计理念篇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下面是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理念的内容,欢迎阅读!

举象显情、借象悟情,实现古诗词感悟模式的突破。

感悟古诗词,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意蕴,应该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成功实现古诗词感悟模式的突破。“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

复习《清平乐》,了解作者

破题,理解题目。

读正确,读流利

读出节奏

解题初读,这是学习诗词的基础阶段。学生从一年级就已开始接触宋词,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了解题目的组成部分以及题目的意思,交流作者的经历。例如,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时间:夜。地点:黄沙道。事情:行(辛弃疾是这样向我们介绍黄沙岭的),这对学生来说很是容易。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出示这首词,让学生读准读通这首词。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纠正“见”的读音,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这首词的节奏,感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

引导学生交流体会,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解读该词之难,难在一个“情”字。感悟诗人之情,需要读懂诗词的景。这一问题统领课堂,让学生充分感知、体会和领悟。通过问题的创设,词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自然地从词句中涌现,思路层层深入,词的意境似乎就在学生眼前。点拨学生透过词句体会词人的'情感,鲜明地感受到词人的喜悦之情。此情此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切己体察。激情诵读,让学生感同身受,对诗词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

拓展辛弃疾的其他词作

介绍相关网站

从以辛弃疾的《清平乐》导入开始,到学习他的《西江月》,体会他在词中的思想感情,词人辛弃疾是贯穿这节课设计的主线。因此在教学的最后拓展环节,仍以欣赏他的词作为契机,介绍相关网站,带领学生感受宋词的魅力。

现在结合我的教学过程,我说说这节课的几个特点:

1.尊重每个学生的朗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曾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规定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

(播放视频)

“你从词中感受到了什么?用你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这个问题贯穿于品读词作的环节始终。学生只有口诵文字,心入其境,并赋予形象的体态语言,这时,他们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才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

2.作业安排赋予学生选择权

这些作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作业,他在完成的过程中会实现又一次提升。我们学习古诗词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让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在古诗词的浸润中得以提升。

走月亮教学设计理念篇三

3月26日局领导来校进行督导评估,我讲了《月亮的心愿》。在讲课之前,我看了人教论坛老师们的发言,和对于本课的思考,我也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研读,然后精心设计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可是一堂课下来,还是感觉孩子们掌握的太少,而且课堂效率不高,课堂孩子们对于随文识字也没能提起兴趣。

结合随文识字的方法,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反思。

第一.预习不充分,对于孩子们的预习,没有提出明确要求,就连最基本的标段,读熟课文,孩子们也没完成。回想自己确实没有领着孩子们做过预习,一直以为,孩子们读了就算预习,那么该读到什么程度?孩子该通过预习掌握什么内容?以及简单的词语?老师没有布置,没有要求,没有检查,孩子们肯定不会去认真完成,那么以后我需要领着孩子一步步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做好课前的准备,为课上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学习生字词进行随文识字时,对于生字词的呈现,很生硬,每一个词语的出项都想在从课文往外拽,孩子们不明白老师要干什么,而且有的孩子根本还没有找到词语的位置,就把词语的意思分析完,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识字显然是没有自主性的,而且,识字效率并不高。只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识字感兴趣,有想要识字的愿望,才能提高随文识字的效率。让孩子想学,乐学,并能学以运用!也能使随文识字为高效课堂服务!

第三.在进行随文识字时,当孩子们把词语理解之后,没有将词语再次归位到课文中去读一读,并体会词语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以及词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意义。教学目标中的有感情朗读课文,也没能通过随文识字后进行朗读体会和指导。

第四.本课重点词语“照顾”和“太累”在理解这两个词语时,我用小黑板的形式给孩子们出示了顾和累的字形演变过程。顾左边是雇(表示在家中养鸟)页是一个端坐的人,头很大,表关注。累,上三个田,下面的表(结绳记事)。这样设计本来是想增强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让他们感觉识字有意思,从而乐于去识字。可是,我这一部分运用的这些东西,孩子们根本没理解,也没能为促进识字发挥作用。如果能把这部分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孩子们像听故事一样去理解,识记,一定会更棒!

最后,感觉课文讲的太快,好多知识,以及字词的运用孩子还没有扎实,就往下进行了。

上完这节课,真的感觉自己距离一名优秀教师还差太远,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也要不断增强!那么就要利用课余时间,多与骨干教师交流,研讨。质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断改进。为了孩子们的发展,早一天成为他们的奠基石!

走月亮教学设计理念篇四

2、想象满月下的洞庭湖的静谧美好祥和的景色;

重点: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难点:想象描绘诗中的景象,学会吟诵这首诗。

教学准备:简单的ppt 教学过程:

一、山水之中的明月示描绘山水的词语

波光粼粼 银光闪烁 月光如水 水波映月 静影沉璧

水天一色 风平浪静 水平如镜 宁静和谐 烟波浩渺

二、简介洞庭湖(可由学生的预习资料相机介绍)

介绍五大淡水湖,洞庭湖的地理位置,一些文人墨客描写的诗句。

三、细读诗句,吟诵洞庭

2、出示诗的前两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标注平仄,示范吟诵。 ②边吟边做动作:“湖光”声音延长,“秋月”短促,“两相和”,一手高一手低,然后成心形,表示“和谐”。 ③“潭面”用右手表示,展示一望无垠,“无风”,摇手,表示“风平浪静”,“镜”摊开双手,实际上就是指“洞庭湖的湖面”;“磨”,做动作,引入圣野的《磨刀石》。

3、示范吟诵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 标注平仄,示范吟诵。 ② 边吟边做动作:“遥望”就是“远远地望”。思考:诗人会站在哪里才能看到整个洞庭湖?发散学生思维:像孙悟空站在筋斗云上,像我们乘坐在飞机上„„感悟站得高,看得远。“山水色”,有的版本作“山水翠”,想一想,区别在哪里?你喜欢哪一种?“山”,用手画山形;“水”用手作微微的起伏状。 ③ “白银盘”指的是什么?“青螺”实际上是指什么?出示图片。 ④ 在吟诵中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⑤ 出示雍陶的《题君山》: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四、吟诵全诗,体会诗人阔达开朗的性格。

五、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吟诵《望洞庭》;

2、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走月亮教学设计理念篇五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再现我国屈辱历史的课文,其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因此,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信息技术带入课堂,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有机地整合,推进文本的发展,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工具,渗透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过程中,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色彩,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多种读书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并能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但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以及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知之甚少,那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学习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直观形象地声画中,合作探究,研读领悟,与文本展开情感对话。

【教学内容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学习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目标阐明】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学习等手段,调动学生研读课文的积极性,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与文本展开对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就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给学生构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情感体验平台。

【教学媒体】

1、学习资源类型课件:运用flash动画出示有关课文的重点语句以及《火烧圆明园》的影视片段。

2、课前学生搜集资料:搜集圆明园有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题质疑

1、课件出示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话,教师感情朗读: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2、过渡:可是这仙境般的圆明园现在怎样了呢?

3、课件出示配有悲壮音乐的图片: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板书:毁灭)

4、读题质疑:此时的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二、欣赏辉煌,激园林之“爱”

1、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去看一看,来欣赏它那往日的风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

3、请同学们以小导游的身份利用网络资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内心的感受,让我们真实地去体验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

、每个小组从圆明园的布局构造、建筑风格和收藏文物这三个方面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点击进入相应网页。

、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4、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并把握好学生交流的时间。

5、现在请各小组的“小导游”来给大家介绍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各小组的“小导游”介绍,同时有小组成员点击学习网页中相应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观看。

a、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

、“小导游”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并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

、学生用简笔画作图理解“众星拱月”的布局,分辨哪是“星”,哪是“月”。

、看到圆明园如此的布局,你心中有什么感受?请把你的感受送到朗读中去。(齐读第2自然段)

b、圆明园风格各异的的建筑:

、“小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同时出示相应的建筑和景观。(师随机板书:有„也有„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漫步园内你会是什么的感觉?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己陶醉、自豪的感受。(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多美的圆明园呀,所以我们要感慨——(出示句子,生齐读)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c、圆明园收藏文物的珍贵:

、“小导游”介绍,出示圆明园内珍藏的珍贵文物图:

如:铜虎头、铜猴头、女史箴图卷、玉如意、金塔、金钟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的瓷器、玉器、景泰蓝、玛瑙、水晶、宝石、木雕等精美艺术品。

(师随机板书:上自„„下至„„)

、小结:是呀,看到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我们不得不感叹——(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7、小结:同学们,面对圆明园如此辉煌的过去,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三、了解毁灭,激国耻之“恨”

1、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浏览第5自然段,用书上的词语概括。

2、学生汇报,师出示句子: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4、抓住“凡是”、“统统”、“任意”等这些重点词语引导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统统”掠走,是怎么“掠”的?

②、这时候你是什么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愤怒之情。

③、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是怎么“毁”的?

④、真是惨不忍睹呀,现在让我们亲眼来看看侵略者残暴野蛮的行径。(课件播放影视片段:《火烧圆明园》)

(教师将黑板上板书的关联词加上“没”和“了”两个字,同时引导学生创意朗读——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⑥、圆明园的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彻底的(师手指课题中“毁灭”二字,生齐说:毁灭了)

5、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板书:?)

6、原来圆明园毁灭的是祖国的文化,是世界的文化呀,让我们在此大声地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告诉全人类——(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7、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作为法国人的作家雨果,是怎么看待自己国家的行为吧。(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9、学生自主读文,小组讨论解疑然后汇报。

10、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1860年10月6日的这一天。就是从这天以后,圆明园里什么都没有了。(教师慢慢擦黑板,只留课题,其余都擦去,稍留残迹,全场沉默。)

四、表白决心,立报国之“志”

(课件播放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图片,并配有悲壮奋进的背景音乐)

2、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静静地沉思,然后充满激情地表述:

生1:如果我是当时的皇帝,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木棍、弓箭,也要对付敌兵的洋枪洋炮。相信只要团结,就有希望!

生2: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

2、同学们,老师真为你们骄傲!但遗憾是,历史不能假设。现在我们就要离开圆明园。此时在你心中,圆明园仅仅还是一片废墟吗?现在请同学们给文中插图圆明园的断壁残垣题词,用一个词或者用一段话来写出此刻的感受,把你心里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4、学生为文中插图题词:用一个词或一段话表达此时的感受。

生1:站在这残垣断壁旁,看着这残留的石柱,我想说帝国主义侵略者太可恨了!

生2:这断壁残垣是中国人民的警示牌,它警示我们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

生3: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让这样的耻辱不再发生!

„„„„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不会让这样的耻辱发生,而要想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那就要靠你们呀,让我们永远记住140多年前的这场噩梦,永远记住这残垣断壁上所记载的耻辱,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牢记——(出示句子,学生朗读表决心)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五、拓展文本,课外延伸

把课前搜集到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作以整理,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教学评价与反思】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实现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更是时代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人文学科的特点,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而阅读教学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充分的阅读、探究、讨论、理解,使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感悟、受到熏陶,培养语感。因此,多媒体的超文本性和计算机网络的特性就能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阅读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一、运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这其中的对话意味着相互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意味着双向互动,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构建。而网络就可以为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环境,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因此针对本课教材特点,教师就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多感管、多渠道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参与学习,从而使学生与文本展开真诚的对话。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点击进入“爱国主义教育网”之“圆明园”,给学生构建了一个网络学习的平台。这一平台中,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在网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自由发表观点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充满个性化的真诚对话。通过这样一个信息量大而富有感染力的网络环境,学生从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和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同时通过在网上跟贴交流,使学生从网上获取的信息以及在课堂实践中获得的信息与他们的学习活动产生互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习空间,体现出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堂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把学生阅读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以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新一代的学生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就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再现历史的课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所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在读中有所获有所悟,并能有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就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句子,展示配有背景音乐的图片,播放有关的影视片段等,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句子品读体验,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并通过图片展示和音乐渲染,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们一个个都情绪激昂地说出内心的感受,表达出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由此,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的同时,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使个性化阅读充分体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的运用与网络资源的共享已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良策。合理巧妙地运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课件,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为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精彩互动、生命创造搭起一座七彩桥,让语文学习焕发新的生机!

走月亮教学设计理念篇六

1.知识目标:了解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重点:营造良好的活动气氛,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互动和感悟,激发积极的情绪,努力做一个关注艾滋病、关爱艾滋病病人的人。

一、导入

与学生一起伴着音乐进行扑克牌传递游戏,音乐停止,传递结束。问同学们红桃a在谁手中,并向这名同学表示祝贺,因为红桃a在扑克游戏中一向都是“好牌”,被认为是幸运的象征。接下来,再了解都有哪些同学在传递过程中接触到了红桃a。开始时,这些同学都为自己能拿到或接触到红桃a而沾沾自喜,可当我向同学们宣告,在这节课中,红桃a代表的是hiv病毒时,课堂气氛顿时由轻松愉快变得严肃而紧张起来,而刚才还自认为很幸运的同学,更是面露恐惧和不快。我即时采访了这几名同学的感受,并告诉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艾滋病病毒就像游戏传递过程中的红桃a一样,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那么当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时,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观看了由濮存昕和彭丽媛拍摄的2009年艾滋病公益广告,并告知同学们,一旦怀疑得了艾滋病,不要犹豫,要立即去进行艾滋病检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二、教学主体

1.以教材为载体,普及艾滋病防治常识 我对课文内容只是作了简单的处理,通过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和正误判断三个环节的设置,使学生们很好地掌握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病毒在患者体内的作用原理。

2.影片播放与讨论,增强情感体验

最后,我用一曲《爱的奉献》结束了这节课,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旋律,将别在自己胸前的红丝带粘在了红丝带爱心墙上,形成了一个大的红丝带,它象征着小爱将凝聚成大爱;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关爱艾滋病患者。“红丝带”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连接着我们和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的心,真正体现出健康人对艾滋病患者这个弱势群体关心爱护的宗旨。这是这节课的主题的升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课后访谈,深化主题

龙腾飞同学对于他错过了2009年学校组织的艾滋病公益宣传活动深感遗憾,而这节课带给他的启示,不仅是要保护好自己,更要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全社会都去关注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面对挫折、死亡,我们应该学会积极乐观而又坚强地对待。

参加艾滋病公益宣传实践活动的于坤池同学,活动中深深地为某些市民对艾滋病公益宣传活动的冷漠态度感到难受,而这却更加坚定了她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常识的信念与决心,在多次被拒绝后依然坚持到底并胜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杨帅同学表示,现代高中生在努力完成自己学业的同时,更要肩负起一个社会公民的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常识作出自己的贡献。这节课,尤其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影片中的故事,带给自己的震撼将永远难忘。陈志鹏同学希望能借助自己的力量,发动起周围的同学、老师和家长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帮助市民们了解艾滋,预防艾滋。

小结:课前、课后先后两次我对我的学生们做了同一份试卷调查,结果有很大差异。课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0%的学生认为艾滋病是一种血液病,15%的学生不知道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 12月1日,9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10%的学生认为握手会传播艾滋病,5%的学生认为同桌吃饭会传播艾滋病,5%的学生认为不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游泳可以预防艾滋病,只有10%的学生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而对艾滋病患者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的人数竟高达75%。课后的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对艾滋病人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的人数降至16%。鲜明的数据对比坚定了我将抗击艾滋进行到底的决心。当然我们知道,在艾滋病防治进程中,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一节生命教育课已经告一段落,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示。我为艾滋病患者所遭受的痛苦而感到震撼,为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爱心奉献而感到自豪与欣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我不仅要教育我的学生们学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我更应该将他们发动起来,将知识普及,将爱心传递。(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二中学)

相关范文推荐

    走月亮教学设计理念(精选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

    提前终止房屋租赁合同告知书5篇(汇总)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希望能

    最新梦想演讲稿200字 梦想演讲稿600字通用(八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讲稿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

    最新幼儿园教研个人工作计划(汇总五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

    2023年幼儿园教研个人的工作总结通用(五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2023年燃气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清明节安全检查工作总结优质(6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公务车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清明节前安全检查工作总结通用(10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2023年网络安全检查工作总结优秀(五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最新交通安全五分钟演讲稿 交通安全演讲5分钟(八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

    交通安全主题演讲五分钟(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