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

时间:2024-11-22 作者:文轩

教学反思是一个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将反思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些来自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教学反思心得,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一

x心理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等都与一般的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

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以整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现其科学性。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经过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我逐渐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想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

面对从未正式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从情绪感染到情绪升华,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

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

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

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

这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当然,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要真正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要更多、更强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力量。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二

为加强师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心理教育的自我认识。20xx年10月24日—10月25日伊州区教育局邀请郑州人本心理研究院院长、心理测评与咨询专家、认知心理训练专家、心理学应用技术专家、人本动力学创始人程士钊讲师为区属67所中小学、幼儿园近100名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了专业培训。

程院长从压力的生理反应到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心理压力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通过理论学习心理测试体验、自我剖析等让参训老师们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心理测评软件的使用,让老师们能够更有效地了解学生心理情况,采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快的筛查出有心理有存在问题的学生。

此次培训活动,对老师们来说犹如及时雨,为全区心理健康老师提供了学习充电的机会,也对各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起到了督促和指导的作用。同时,结合当下热点问题,程院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阐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从心理测评的项目及方法方面给在场的老师送去宝贵的经验。今后学校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家校合作,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

持续两天的培训会,在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通过两天的培训,使参训教师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培训结束后,为30所购买心理云软件的学校颁发心理测评师荣誉证书。

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含义,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以及对于未来的一些想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学到了很多教育学的方法,也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如怎样释放压力,调整自己心态,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想办法解决。并且通过学习,我深深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当一名好教师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三、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清华大学生向狗熊泼硫酸便是一个的例证。

四、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我们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有我们的热情是不够的。通过这次培训,给我的启示就是: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学校领导要重视,虽然有些学校有这方面的材料和计划,那只不过是应付检查。各任课教师在各科教学中要渗透心理教育,优化学校、班级文化心理环境,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总之,软件和硬件两手都要抓,可是现状令人尴尬。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三

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与一般的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对于我来说纯粹是边学边上,经过摸索、思考、调整,想了些心理健康课的一些方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为了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上课铃一响,我都会安排3分钟左右的热身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带领学生们做一个游戏,可以讲一个小故事,也可以说一部喜欢的电影等等。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说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既使课堂轻松愉快,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学生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我经常设计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比如说: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个情景:下课了,xx着急去厕所,不小心把另外一名同学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接下来先让同学们讨论: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然后再分组进行角色表演。同学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说出会发生两种情况。表演前,我要求台下的同学边看边思考:你喜欢哪组同学的看法?为什么?学生表演的声情并茂。一种情况是:xx能主动说对不起,并把地上的文具盒捡起来,两人没发生任何冲突反而成了好朋友;另一种情况是:xx把文具盒碰到地上后,像什么事情没发生一样,被碰落文具盒的同学急了,大声让xx把文具盒捡起来,xx不但不捡,反而说活该,就是不捡,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起来,险些“大打出手”。表演结束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文明礼貌的语言,会化干戈为玉帛,反之无理、冲动,不肯包容别人的行为会使冲突升级。相信通过这样的体验,今后遇到类似事情,这几位同学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台下的同学虽然没去表演,但他们通过观看,分享了表演者的体验。可以说,类似这样的角色扮演、体验情感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心理健康课应该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氛围,但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它必须以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为基础。就我所教的某些学生来说,他们自律性不强,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遵守课堂纪律和游戏规则。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忽视倾听”:要么发言过于随意,只顾自己大声说话,不倾听别人的发言;要么封闭自己,甚至嘲笑讲真心话的同学。这些不好的双向互动使课堂缺乏温馨的气氛,很快乱作一团,最终导致学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级内无法形成真实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留下来维持纪律,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一堂原本精心设计的课可能就此功亏一篑,因此,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规则、尊重别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创设轻松、愉悦氛围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想,当然我的心理健康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会不断的努力!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四

我很尊崇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德行的积累离不开反思,同样教学的进阶也离不开反思。下面我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阶段反思,以便扬长避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这学期我利用两次课的时间来做适应环境的活动课,第一次训练学生对学习的适应,第二次是探讨对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1、我之所以把学习适应单开一节课,是考虑到初中的学习与小学有较大的不同,比如学生提出,中学的科目多了、课时多了、笔记多了、作业多了、背诵多了、听写默写多了、学习难度大了,要让学生有自我认识,并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先让学生听听各自的解决之道,体现出同伴互助的作用,然后老师指出初中的一大变化,就是要提高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师生共同罗列出学习需要适应的几个环节,每人找出自己的问题,纠正提高。

2、在另一节的适应课中,我联系学校的具体实际来设计课程,比如学生提出了操场小、饭菜不可口,特别是如厕不满意的问题,我谈了一个观点“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如果你既不能改变也不去适应,只能使自己增加不良情绪,身心受损。

针对同学提出的高年级学生存在的抽烟、骂人等问题,我提出并辨析了“适应不等于认同”的观点,促进学生思考、选择和适应。

还有的同学有个误解,以为在短期内结识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就是交际能力好的表现,我提出了不同的参考意见,建议学生在对高年级同学不了解的情况下,先以“静观”为主,长时间观察、了解之后再做选择性的交往,以免结交不理想的同学受其不良影响。

二、九月十日是教师节,我在有的班开展了“教师节与感恩”活动,请同学谈感受和想法,同学记住的多半是小学高年级的老师,而对自己低年级的老师和启蒙老师往往忽略,对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往往印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大家探讨,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是不是批评过自己、对自己严厉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对学生理解中学老师不同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对待学生好习惯的培养,我从细节上严格管理要求,比如上下课起立仪式,让学生安静收心,起立不规范和无精打采的就要重来,争取每节课有个良好的开始。

四、对出现的问题课内不能解决的,课下及时解决。一次上课起立时发现一个女生起立慢,心不在焉,就点了她一下,不料坐下后,她就开始摔书,还眼泪汪汪的,我觉得她有点反应过度,沉了一下没去理会,下课后马上找她谈话,才知道她课间跟一个男生闹矛盾,很窝火,我及时做了解决,学生心理也宽松多了。

五、我一直设有各班教学评价表,每次课后填写,包括主题、游戏活动、发言分享情况等,对于了解班级状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教学上,每学期我都有一些新改革、新的举措,并不断改进,还需要继续努力。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五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门新生课程,要上好,要达到较好的效果,使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教学上的不断改进外仍需要我们做好以下的努力:

首先,学生观念要转变。学生首先要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上心理课时认真对待,全身心投入,该动时动,该说时说,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教师观念要转变。上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打破传统的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可见在“情境”中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再者,心理课堂可以说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因此我感觉若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要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来调整和选择物理空间,以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营造一种适当的心理情境,保证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排列座位时可以不必拘泥于固定座位,可采“前后式”“扇面式”“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的座位形式,甚至不必拘泥于学校范围内,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

另外,为了更好地创设课堂情境,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技术集于课堂,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例如,我在三年级的《拒绝的艺术——学会说不》的心理课上,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在电脑中下载了一个郭冬临的小品《有事您说话》将学生们带入了因为“不”字说不出口而带来的烦恼和困惑。这种情境的设置是动态的、幽默的、令人深思的,学生们一下子被吸引了,不由自主的沉浸在教师设计的课堂环节中,跟着小品中的主人公一步一步地体会到不说“不”的害处,又帮助主人公破译了重重关口,最后总结出只有学会拒绝的艺术,适当地说“不”,我们才不会有那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强调如何合理适度地拒绝。在无知无觉、不着痕迹之间,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成功地创设了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

若想上好一堂心理课,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心理教育课内容的选择,应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从而使活动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做一些课前的调查,或者根据学生来信选题,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只有来自学生的问题,学生才会觉得真实,教学才会有针对性。这样既不会无的放失,又可以为活动提供生动的素材。

同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教师的眼光也不能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放眼社会。当今社会,学生接受信息已不限于课堂、学校和家庭,学生的信息来源十分广泛,他们课外阅读的书籍、报刊、杂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参与社会调查,甚至还有少数同学通过互联网索取资料。所以,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能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师生共同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资料,加强信息的交流,使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扩大课堂信息量,拓展学生知识面,拓展心理教育功能。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的形式应该是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因为年龄限制,中小学学生的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决定了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例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活动过程中,教师只给适当的启发、引导、示范,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无论是何种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动中,教师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使学生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得多。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强调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而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成功与否,关键看能否激活学生的心理历程,引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要重视教师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及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教师要注意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开放自我,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学生的讲话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思想,教师都应予以包容。

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作为教师,应倾情地参与活动,充分地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认真地倾听学生,耐心地启发学生,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在这其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着活动的每一步进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自我体验,获得情感的触动,愿意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索,心理确实获得改善和提高,教师富有智慧和启发的课堂评价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心理教师平时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关注兄弟学校的动态,吸取先进地区的经验,力求把课上得更好。

总之,若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在活动过程中,能让学生获得心理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对心理的影响,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六

青春期的女生成长发育加快,生理结构开始成熟,自身发生了各种变化,但是她们对对于性还是是懵懂的,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虽然是处于成熟的时期,但是性心理却还是没有完全成熟,这样的她们也许就会在不经意间放松自己,导致人生的错误,因此必须要对女生的性心理成熟进行真确引导。

这节课采用案例法,在学生讨论、角色带入中,让初中女生明白自身变化,学会自尊、自爱,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引导到位,学生比较开放自我,大家积极投入到了后面的'活动中,不足之处在于后面辅导手段比较单一,多是讨论。可以加入以心理剧的形式呈现案例,以表演的形式给出自己想法。

我想,这样的课之所以受学生欢迎,主要是我站在了学生的角度,直通孩子们的心灵,让说教变得真实,让道理贴近她们的生活。学校要做女生青春期教育、妈妈要跟女儿做沟通讲道理,应该注意讲话的角度和方法。13岁的孩子认为:你讲的都没有错,但是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讨人厌!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只有读懂孩子的成长密码,才能真正与他们沟通。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七

心理学认为,自我是指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本课的活动对象为初中七年级学生。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正是这一心理活动最活跃、最激烈的时期。他们的同一性正处在混乱与和谐的边缘,时常会有一些激烈的冲突表现,比如一会儿自高自大,一会儿又自暴自弃。因此,让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在认知上使学生进一步认清自我,不管优点还是缺点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情感上培养学生对自我的积极情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在行为上使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反省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了解自己,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为了达到以上活动目标,本课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感悟分享、体验练习等活动形式。

围绕内容和目标,教师设计了三个螺旋上升的活动环节——学生通过找出“我的叶子”,初步学会悦纳自我;通过写出“我的词语”,全面地认识自我,充分地悦纳自我;通过制作”我的优势名片”,懂得要发挥优势,去展示自己独特的价值。在板书设计上,除了“习得性无助”和“上升式螺旋”这两个心理学术语是教师提出,其他内容均为学生作品和学生的话。

(课前请学生找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通过欣赏绘本《落叶跳舞》导入,请学生相互描述叶子,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轻松、活跃。然后请学生六人一组,将叶子放在一起,找出自己的叶子。学生兴趣盎然,从组长的桌子上快速地找到了自己的叶子。之后是感悟分享环节,实录如下:)。

师:你是怎样找到你的叶子的?能说说你的感想吗?

生1:我的叶子是我们组里最大的一片。

生2:与别人的叶子相比,我的叶子颜色很特别。它的颜色是紫色的。

生3:我的叶子是中间开叉的,它的形状和别人的叶子很不一样。

生4: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生5: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生6:我现在觉得我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我更加喜欢这个独特的我了。

师:谢谢你们与大家分享你们的感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着我们自己独特的价值,不会因为我们的某一优点而比别人更高贵,也不会因为我们的某一处不足或某一次失败,就失去价值。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愉悦地接纳自己——“这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学生齐声朗读“这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思考与分析】课前请学生欣赏绘本《落叶跳舞》,配以轻音乐,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灵动的心理氛围。描述并找出叶子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每一片叶子都是独特的,教师给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点评,强调每一片叶子都很独特,为他们创造了易于感受、易于激发的情境。感悟分享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叶子的独特联想到人的独一无二,教师让学生充分地分享他们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悦纳自我,积极、自觉地进行心理建构。

(练习一,请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写出描述自己的词语,并数一数个数。练习二,请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分别用红笔和黑笔圈出表示优点和缺点的词,最后数出优缺点的个数。下面是小组活动环节,实录如下:)。

师:经过了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进行小组讨论吧。在六人小组中,请组长组织大家轮流念出练习一中的词语。每个成员发言后,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自己对发言者的认识。小组活动现在开始。

(学生进行热烈的小组讨论,教师在教室里进行巡视,参与各小组的讨论,肯定各同学的发言。)。

师:经过刚才的小组讨论,我相信大家一定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收获最大。请组长来汇报你们小组讨论的成果。

(教师先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个小组的“小组讨论成果汇报表”,请两位组长进行汇报。)。

第二小组组长:我们组的任红丽同学在小组讨论后词语变多了,从6个变成了14个,他对自己的了解更全面了。

师:任红丽同学,你能说说同学们都给你补充了哪些词语吗?

任红丽:他们说我虚心、无私、乐观、机智幽默、爱动脑筋、足智多谋、朝气蓬勃、初生牛犊不怕虎。

师:机智幽默这一特点是谁给你补充的?

(任红丽指该组一位同学)。

师:你能告诉大家,他平时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机智幽默吗?

小组成员:他平时总是笑嘻嘻的。

师:哦,原来你喜欢笑,还能让身边的人都感到快乐!

(第五小组成果展示,略。)。

【思考与分析】小组讨论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学生活动之一,教师给予了充裕的时间;组织学生以六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在课前定出每组组长,每组发一张“小组讨论成果汇报表”,以广泛地展示了小组成员的进步。教师始终及时地发现有困难的同学,并给他们充分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悦纳自我,重拾自信。

(一)以学生为中心。

在价值观日趋多元的社会,人的心理空间也日趋复杂,教师无法为学生设定不变的准则,因而要设法使学生从单纯接纳转变为自主选择。本节课我没有从外在的目标出发来设置活动,而是从主体自身的需要、兴趣、动机出发来组织和开展课程,学生作为心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主体自身始终处于活动的中心位置,活动的结果,如小组讨论后新认识到的特点、自己制作的优势名片等,都是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心理的成长。本课学生的心理成长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活动中实现的,是学生能动性的活动过程。上课时,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学生的心理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发展,最终依赖于主体自身的心理建构。这一切都说明“自主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精髓。

(二)以情境为中介。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这一心理发展的目标是无法通过直接传授知识达到的,而需要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情境。因此我设计了“我的叶子”、“我的词语”、“我的名片”这三个与自我认识紧密相关的环节。这些情境的设计把他们带入“可思可感”的境界,直指自身的心理世界,进而自主地建构自己的心理结构,生成自己的价值理念。比如,欣赏绘本《落叶跳舞》、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片叶子,这些真切的情境氛围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易于感受、易于激发的心理空间,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到感染和熏陶,并激发其探究的心向。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我认识到,学习总是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的,不同活动情境对心理的作用及引起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组织首先应该是情境的组织。情境的设计既是课程开展的前奏,也是维系课程的保障。

(三)以活动为载体。

心理学研究和生活实践表明,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中展示也是在活动中发展的。通过活动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最为真实,也最为自然。课前,我精心设计了自主性活动,但我发现,教师可以进行活动的设计和导向,却无法主宰活动的进程,更不能剥夺学生交流和选择的机会,因为这节课中学生分享感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优势名片时的话语和作品才是最让人感动的。本课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是通过教师的视频展示、自我示范、激发感悟等教育引导,使主体自身在活动中自主定向、自主选择、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是难以通过直接的“教”的方式来进行的。“教”只是提供外围的情境、提供有助于心理发展的心理空间、提供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的物质与精神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种学生自我教育的课程,这种自主性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实现的。

(四)探索与提高。

这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我在参加积极心理学的培训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付诸教学实践的一次尝试,获得了鼓励,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有时只满足于表面的回答,追求形式上的热烈,而对学生内心世界更深层次的关注不够。以后上课要在细节叙事中更多地展开,追问更深入,关注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更具内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不是靠一堂课所能达到的。如何让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则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八

素质教育的推进,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新课程必然导致音乐学科教育教研工作应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进行整体改革。

在过去几年中,我在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狠抓音乐学科课堂的教学和师资培训,并且大力开展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通过教学研讨、集体备课、联动听课、会课、评优等活动,切实加强了音乐学科的计划性和课堂教学效益。我积极参加学校校本教研与科研活动。xx年课题《小学低段音乐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被鹿城区结题,xx年《主动参与主动倾听》获区论文3等奖,xx年《课堂小天地课外大舞台》获区论文二等奖,xx年《蹲下来,听听花开的声音》获区论文3等奖,xx年优质课《天鹅》获区三等奖,xx年优质课《我是小音乐家》获区三等奖,xx年心理案例《片片真情牵引他走出自弃的围城》获区三等奖,xx年案例《放飞心中的春天》获区三等奖,xx年《预料之中、意料之外》案例获区三等奖。在社团工作中我也是非常的认真与仔细,xx年获优秀指导师二等奖。xx、xx、xx年均获优秀指导师三等奖。

但是,我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与缺憾,具体表现为:

1、教科研工作缺乏评价、检测手段,作为支撑教科研工作的课题研究,未得到全面展开。

2、本课程的开发还不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有待完善。

3、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待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及有健全的人格有待进一步培养。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对艺术的内容和现象、创作方法和过程及艺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有基本了解,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在继续发扬传统、刻实求新的基础上,加大艺术科研力度。根据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实行现代教学技术及学科专业知识及技能分层培训,使我们的音乐教师成为适应新世纪艺术教育教学的专家型教师。

一、发展目标:

(1)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1、为了促使自己在专业水平上一台阶,我认真参加各种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认真参加各类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3、根据艺术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推行学术和专业型教师的评价体系,发挥音乐教师的各自特长。

4、在名师班学习各种常规教研的特色,来强化自身的音乐素养。

(2)学科教育科研的引领:

1、积极参与校级或市级专项课题研究,并体现价值成果。创建我校双语特色教研。建立具有特色的各类音乐社团。

2、加强常规教研制度管理,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做到定点、定时、定主题开展,并高质、有效地进行活动。

3、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校级或市级的教育教学交流,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3)提升校园文化,保持学校艺术特色:

1、我校组建了马鞍池舞蹈社团,马鞍池合唱团,切实抓好团员的选拔、组织、排练工作,努力创设出品牌并发扬光大。

二、实施办法:

主要措施。

1、大力开展音乐教学案例设计研讨与实践,每学期撰写论文一到两篇。

2、每年在学校开设优质公开课一节,积极参加区优质公开课。

3、积极参加市级各项文艺活动演出或比赛:如舞蹈比赛;合唱比赛。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九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一线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我们必须积极面对,认真思考,抓紧落实。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

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

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亲身体会到,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说明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

二、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

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勇于尝试的表现机会。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运用地图和图表,学会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初步掌握分析地理资料的基本方法.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如何调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与学生建立现代师生交往观,建立真正的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亲和,友善,慈祥的教师新权威,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师生互动的情景,一定要有生生互动的活动,要在互动中把课上“活”上“灵”,在充满活力与灵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教育学生。

2、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好奇乐学的积极兴趣。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的'目的。地理学科本身的独特性,以及它丰富的内容,为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去领会,去感悟,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把学生带入和谐,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境界,增强地理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师要教的内容是学生想学的,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人文素养。

3、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主动的成功体验。成功与兴趣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生的积极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而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学习动机伴随学习兴趣形成的,兴趣带来成功,成功激发兴趣。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是提高基础地理教学质量,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对教学教法过程进行精心设计,采取适当的方式,提供恰当的感知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功能,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使他们真正乐学,成功。

三、灵活渗透的教学策略。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也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地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普遍存在“渗透死板”的问题,如我们在各种“公开课”中最常见到的一幕,往往是教师在该节课结束前集中渗透几分钟,或者让学生在稿纸上写心得给听课者看。显然,这样的渗透方式“痕迹”太重,过于呆板,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和家庭当中.在教学工作中它不仅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地理教育上的应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而且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加强,并且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运用,还会更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五、总结。

我们应该致力于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学生创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愉快的适应学习环境;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取得学习成功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十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努力使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习等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研究。

所谓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不断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其素质全面得到提升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知道,小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育成型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与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必然趋势。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带来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大幅度提高,又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推进与实施。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体会,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对策与措施。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充分利用教材中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认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资源,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则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渠道与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与过程中,需要我们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注意分类指导,因人施教以及循序渐进。此外,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尽量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不是处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外,甚至相互割离开来。总之,我们必须着力帮助小学生解决其心理方面的困难与问题,促使他们积极认真调整好心态,不断形成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学习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效果。当学生处于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时,一般都会思维活跃,身心放松,乐于学习,积极提问,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了,学习接收知识效率比较高,学习质量与效率比较明显。反之,就会极大地抑制、禁锢学生的思维,其学习积极主动性必然遭受极大的挫伤和打击,这样其学习质量与效果也就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极发挥语文知识的感染力等,促使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进而使其人格与情感受到不断的陶冶和熏染。总之,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地把握与分析研究,并尽量做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提高与发展。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关键内容之一。对此,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认真地创设集美、智、趣于一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氛围,客观真实地展现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景,尽最大可能地缩短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知识和得到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小学生都比较乐意参加各种角色表演活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高涨。由此,教师就可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与规律,尽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一些具有创意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走进教材或人物的心里,进而更为真切地受到感染与启发,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娱乐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四、努力使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习。

第二课堂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延续与补充,而且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而必须组织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进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学习锻炼的机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就需要我们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竞赛活动、知识活动、读书活动、征文活动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达到磨练他们的人格品质以及心理素质的目的和效果。此外,我们还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促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友谊网络,着力形成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与氛围,不断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闫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01).

2、赵文婷.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语文学刊》.2009(08).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十一

摘要: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情感教育;课改;美育。

初中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学习美术对于每个初中学生来说都十分的重要。那么怎样能把美术学好呢?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情感教育不可忽视。

一、教师方面因素。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自己必需要有丰富的情感。有: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

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

再次,教师在教学时要付出情感。美术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由此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情趣,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学时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以利于情感的沟通。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学科不是考试科目,许多美术教师常对学科歧视有情绪,上课时不够投入;又加上教师在社会上的角色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把美术课上好,这也是我们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有许多美术教师做得很好,他们在上课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自己的学生;能以饱满的激情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使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激励。

二、学生方面因素。

1、通过自我感悟提高美术素养。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让学生自我感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分析。自我感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应的情感、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要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放得开,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2、改变学习方式,发挥主体作用,树立自信心。现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增加了“人文性”,强调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应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改变过去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要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增强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美术学习情感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师生之间要加强情感交流,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

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现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给学生心理自由,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师生之间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得到指导和建议。然而,在与学生情感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策略,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人而异,让学生也能动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活上体贴、学习上指导、思想上关怀,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这样才便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十二

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感到身心愉快,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美术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创设出适合的情感环境,让美术教学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将学生的情感活动作为美术教学的资源要素投入到认知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加深学生对生活与艺术的感悟,学会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人生启迪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加积极面对人生,深刻领会艺术精髓。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中职学校幼师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教师善于发现和运用美术殿堂中的情感资源。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体验,美术艺术博大精深,体现在各种题材和风格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和寓意。优秀作品能对人们产生巨大的艺术熏陶,能促进人们形成积极向上、善良美好的情感,有助于人们健全人格、使内心情感得到合理宣泄。

1.挖掘优秀美术作品蕴含的情感资源。美术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欣赏法、情境创设法、背景穿插法等,利用导情法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情感。教师充分挖掘作品潜在的精神、思想、心情,在学生对作品理解困难时加以深化引导,推动学生艺术思维的升华。例如《向日葵》中,教师可以先帮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性,介绍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将笔调、色彩、线条等因素详细阐释。进而理解作品体现的艺术灵魂与智慧,揭示梵高内心隐藏的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通过对色彩的观察和体会,与作者的情感与顽强形成共鸣,视觉的'冲击带来心灵和精神的震撼,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生活、人生。

2.运用美术理念中的情感资源。中专高等教育出版的美术教材是集中欣赏、绘画、图案、美工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美术理论和理念中的精华提炼出来,渗透情感教育。例如,在素描课堂中,教师讲解明暗五调子时,可以让学生对优秀素描图画进行观察和欣赏,体会画面美感离不开作者对明暗调子的运用,视觉的直观性有利于对明暗调子的理性把握。教师引导学生将明暗调子如何正确运用的美术理论升华到哲学层面,学会把握人生的关键机遇。

二、教师利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感染学生。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生成性过程,美术教师自身应该是情感丰富、具有强烈感召力和艺术热情的人,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将美好情感传播给学生、激励学生的能力。

1.美术教师应该用爱心培养学生。中职幼师班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关键时期,比较重视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用真心关爱学生,用艺术魅力和高尚人格吸引学生,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断赞赏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自信和自尊中产生对艺术的向往。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和爱心,会主动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而更加努力钻研美术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2.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品味。中职幼师班美术教学应该让学生积极参加实践,给学生创造训练和反思的机会。比如,带学生到操场写生,学生会把自己认为校园最美的风景描画到作品中,这时,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品味作品,感悟自己存在哪些不足和症结。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必须讲究语言艺术,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进行及时地肯定和赞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具有艺术潜力和能力,在绘画、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自信。美术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和进修,提升自己的美术专业能力和文化修养,将积极的心态和健康、充沛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愉快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和求知欲。

1.利用综合方法调动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之情。美术作品融合了多种手法的美,体现了生活与情感,教师必须学会挖掘作品中的造型美和内涵美,让课堂成为视觉和心灵美感的艺术殿堂,使学生沉醉其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措施,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真谛。例如在素描的讲授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素描的内在价值,虽然这是一种朴实、简单的描绘和色调,但是这也体现了一种美,是生活本真、纯净的颜色,在扎实掌握素描基本功后更能体会美术形式的丰富多彩。在中职幼师班美术课堂的欣赏课中,教师精心选取优秀的美术作品、生动的美术知识,注重对课堂导入、互动等方法的合理利用,烘托和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对美术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乐于钻研美术艺术。课堂教学方法要尽量突出绘画、图画、欣赏、手工等课程的直观性特征,采取多媒体教学、挂图教学等直观形象教学法,为学生展现出美术艺术的美好、趣味、感情,使学生沉浸在美术画面体现的意境中。例如,欣赏中国画中的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水墨技巧与构图技艺,体会到其中孕育的意境美和传统韵味,形成对美术的爱好和习惯,作为坚持美术艺术的内在动力。

2.借助多种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美术是欣赏和创作都离不开人的情感,只有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将内心感受与外在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美术史上的优秀美术作品,需要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感悟力进行欣赏,还要具有充沛的感情世界,与作者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思想和本质。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意识,在热爱生活、参与实践中促进情感更加细腻和丰富,在体验生活中发现美。教师应该多带领学生到野外和建筑、公园等地采风和写生,多参观美术展,让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接近中提高审美能力与艺术感受力。教师在学生作画实践中,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利用近距离指导的契机,与学生增进感情,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和点拨,使理论和实践良好结合,在精心品味和反思中提升美术专业水平,加深艺术表现张力,更好地构思美术作品、表达真实感受。

四、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生活、感情经历对美术鉴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美术表现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情感。美术学科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发散性和可塑性强,学生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等,无不影响美术的学习效果及审美情趣。美术教师必须既做“经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要为“人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美术学习。要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高涨的情绪、稳定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这对于学生欣赏和表现是至关重要的。还要引导学生把骨肉情、友谊情、人道情等基础情感上升为利他情、爱国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美术有深层次的思考,避免美术表现中自我主题不高,只会临摹、流于表面的现象。总之,中职幼教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渗透措施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我们美术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和要素,还要科学利用情感表达和控制模式,优化多元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热情,内化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心理体验,促使其获得审美意识和美术技能的双重飞跃,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将美好的艺术形态和健康的情感传递给更多人,使他们成为有用之人。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十三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美术的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在促进学生情感、品质以及品德培养的同时,提前对社会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情感教育与美术知识的完美融合中,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1.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思想都在逐渐向着成熟发展,而教师的思想、精神以及情感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并用正确的情感和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情感教育其实是一种长期的、潜意识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不仅能有效感染学生,还能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以及行为修养的提升。

2.科学地利用情感素材。

情感其实在初中的美术中无处不在,如美术教材就是一个丰富的、现成的情感资源聚集地,其中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是值得被挖掘的素材。在美术教材中,包含了许多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的内容,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相关的情感素材加以挖掘和利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丰富的课外活动。

教师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还能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对课外活动形式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出发,在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和把握的同时,促进学生广泛兴趣爱好的培养。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促使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多元化的渗透方法,最好在教学中采用潜移默化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情感的感染和教育,这样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全面能力的培养,又可以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吴德学。探讨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14)。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六中学)。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十四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参加工作已将近半年,还记得应聘时的紧张,开学第一课的忐忑,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是在昨天。。。。。。半年来,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承受过压力,也面对过挑战,但更多的是在同事和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最终实现了从刚毕业的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思考与感慨伴随着我的成长和进步,也记录着我的遗憾和失败。

首先,在教学方面。刚入职时,我缺乏教学经验,对初中生的了解也仅仅停留于书本,对于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没有充分的信心。但凡学过教育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相当重要的,第一课的成败有时甚至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永恒的形象,上好第一课,才能更好的开展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而教师威信的建立,也往往取决于和学生的第一次接触。为了能在我所带的七年级学生中塑造一个成熟优秀的教师形象,我在开学第一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还准备了详案,把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甚至每一个可能成为亮点或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都仔细划出,设想了学生可能给出的各种反应,以及巧妙应对的方法。带着紧张和期待,我在七(11)班上了第一节音乐课,至今那种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我仍记忆犹新。这节课,我上的比较成功,整堂课基本上是按我的思路进行,我跟学生的互动也很热烈,他们给了我很多惊喜,在纪律方面,基本上不需要花时间管理,现在想来这正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因素。

第一次成功授课让我信心倍增,无形中对我接下来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好景不长,在上到第四个班级的时候,我就发现,我们学校学生的音乐基础千差万别,行为习惯的差异也很大。有些班级,在音乐课上的表现很木讷,我讲的很多知识,对他们来讲很陌生,更谈不上和我互动,所以整个授课过程就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有些班级,纪律比较差,一般讲五分钟,就要管理一下纪律,把我的'教学计划完全打乱,很多时候甚至只能完成一半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最终能掌握的知识也寥寥无几。

这些情况,让我很快就有了挫败感,也产生了深深的困惑,压力随之而来。庆幸的是,在我最无助和迷茫的时候,学生发展处的凌主任来听了我的课,并及时指出了我在课堂教学上的不足,以及学生管理上的失误。她让我明白,初一的新生在行为习惯上大多还保留着小学生天真调皮的特点,在刚开学的时候,很多人未能及时适应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转变,在开学第一周,就急于教授新课,其实并不能获得太好的效果,要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对于新教师,学生跟你不熟悉,第一课其实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与学生快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规范音乐课堂的纪律,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

她的这些建议和提醒,让我很快理清了思路,并重新撰写了教案,在接下来几个班级的教学中,我不再只关注课本,而是开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并向学生强调到音乐教室上课的各项要求,对他们的坏习惯及时进行提醒和约束,在授课内容上也做了大量调整,因为有过在小学实习的经验,我把大部分的内容都改变为对小学音乐知识的复习上,这样一来,学生明显积极了,举手发言的人也多了,我也很快与他们产生了互动,课堂变得生动活跃起来,纪律也因为我的严格要求好了很多。就这样,我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在每个班的首次教学,在此过程中总结的针对不同班级设计不同教案的备课方法,也被我沿用至今,正是通过现实的教学体验,我才真正意识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学生对我比较尊重,也逐渐跟我建立了感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的掌控力还是比较好的。教学工作的重心,也被我从开始的强调音乐学习的专业性,逐步调整为针对不同班级的特点,制定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把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音乐基础水平放在了重要位置,相信打好了基础,我校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上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我清楚的认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课堂,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很重要,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目标,不顾学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按照自己的思路控制课堂的节奏,而应该做到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及时做好课堂反馈,灵活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为不同程度的班级,量身定做教学内容和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我所在的艺术教研组也给了我很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开学以来,在教研组同事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下,我成功开了三堂校极或市级的公开课,虽然每一次开课,我都会准备很久,反复的研究课题,修改教案,模拟上课,精神上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但是,我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也在这一次次的挑战中得到磨练,特别是前不久面向全市初中音乐教师开的一堂市级公开课。这节课从拿到课题到正式开课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光一个新课导入环节我就前后调整了四种方案,为的就是能充分展示我作为音乐学院研究生的专业特长,让所有来听课的老师都眼前一亮,用最新颖和独特的方式上好这节课,展现我们园花中学年轻教师的风采与实力,表现我们园花中学学生的特长和风貌,用一节精彩的音乐课,向到场的四十多位同仁展示我们园花中学艺术教育的成果。最终,在我的精心准备和设计下,这节课上的很成功,并在评课过程中,得到了多位老教师的好评。这次公开课,让我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更促使我坚定了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决心,明确了让自己从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师岗位,最终成为一名专家型优秀教师的职业理想。

其次,在学校工作方面,我也尽可能的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我组织参与了两次合唱比赛,一次是开学初就进行的市中小学教师小合唱比赛。为了这次比赛,我和另外两位音乐老师精心挑选参赛曲目,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次排练工作,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与支持下,我校参赛的女声小合唱《山楂树》最终荣获了常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另一次,是我校为纪念一二九运动在七年级开展的大合唱比赛,这次比赛,我花了很多心血,几乎参与了每个班级的排练工作,给他们做指挥,排队型,编动作,一次又一次的加课排练。由于七年级音乐是我一个人教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我更把这次合唱比赛当作自己大半年工作的总结汇报,虽然最终因为设备问题,比赛没能按原定计划顺利演出,但是,同学们辛苦的排练,班主任的全程支持以及最后演出时大家卖力的表演,都让我无比的感动和欣慰。而在这次比赛中还要感谢凌主任,z老师和z老师,在比赛当天,由于设备故障,我的心情外分焦急,只顾在后台鼓励学生抛开压力,好好表现,而忽略了原本要我负责的赛场组织工作,致使比赛过程一度比较混乱,而这时正是这几位老师跑前跑后,及时帮忙协调,才让比赛最终顺利的进行下去。这次失误,让我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不足,也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好的组织方法和管理经验,相信有他们的帮助,我在花中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这些,我还负责了学校的广播站,义工联盟组织等,虽然有时想想会觉得很忙碌,但是,这种忙碌却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就是我开学以来的工作内容和体会,应该说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最后还是要感谢学校让我实现了成为教师的人生理想,而我也将加倍努力的工作和学习,争取在自身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上取得好的成绩,不辜负学校对我的帮助和培养,为园花中学的艺术教育添砖加瓦。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十五

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笔者尝试着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艺术教育渗透进去,从而达到“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的目的,培养健康、快乐、自信、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作者:刘成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幼儿园刊名:江西教育英文刊名:jiangxi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1关键词: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十六

摘要:本文通过在初中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习经历,反思总结如何做好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及如何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更加吸引学生。

一、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转换。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指导下的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种教育技术更是一种教育服务。这种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前途等方面取得良好的适应,从而完美健全地成长[1]。经历了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在实习中我对于众多的学生来说是实习教师,而对于学校的各位教师来说我是实习生,在学生与教师双重角色的不断转换中体会到了许多,也学习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直想要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实际扮演了教师角色后发现,老师还是要和学生间有距离,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崇拜感和距离感,有教师应有的姿态,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学生,让他们看到一个好的标榜,这也是教师”教”的一个方式。在塑造这样一个教师形象的同时不能忘记和学生是民主平等的,作为心理教师更要如此,要让学生看到对他们的理解,让他们在做错事情时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对于老师提出的批评建议发自心底的赞同、信服,严厉的批判也许当下会得到学生认错的结果,可是也许会埋下一颗反叛的种子,只有在听到他们心里的声音时才会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他们行为的原因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会行之有效。

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强的相对性,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很多问题不是在学校环境里就可以解决的[2]。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我们更多的教授给学生贴切其年龄段生长状况的相关心理知识,同时教给他们在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亲子冲突、同伴冲突等,培养并锻炼这一阶段需要加强的能力,如意志力、情绪调控能力等等。而我在作为教师对学生讲授知识时,认识到要教会学生知识,首先自己要有知识。常言道:”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学生喜欢上你教的课才会喜欢你、佩服你,使自己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二、课程内容设置。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课程使学生喜欢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的安排。能否吸引学生重要的是能否在一开始就提起他们的兴趣,而能否提起兴趣重要的又是这些内容是否让学生产生了共鸣,贴近他们的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安排课程的内容、搜集资料、设置活动,提起学生的兴趣就更加简单轻松一点,而这样也容易听到他们心里的声音,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第二,视听资料的选择。仅用单纯的文字性的材料去给学生讲授知识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出现转移等现象,如在课堂上与周围同学聊天,做小动作,甚至睡觉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均是学生对所讲内容感觉乏味时产生的,而适时的加入恰当的视听资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所讲内容有更多的体会,加深理解。选择恰当的视听资料是一个难点,首先该资料要贴合所讲内容,其次要有能够触动学生的方面,让他们在感动中学习领悟,最后就是要有一定的深度,值得反复回味思考。

第三,课堂活动的筛选。鉴于初中生的活泼好动这一特点,课堂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环节,课堂活动的设置筛选同样要贴切课程内容,激发起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触更多学习更多。

第四,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后作业是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课程内容的环节,甚至于有些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习到感触到的东西更多,比如说生命教育的课后作业是每一天十五分钟体验一下盲人,残疾人,聋哑人等等在身体上不健全的人的`生活状态,在第二节课上有很多学生谈到了他们在做这一作业时的感触,完全出乎我意料外的收获,远比一节课上给他们看图片、视频、讲实例带来的感受多,这样的课后作业就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需要布置课后作业,主要是以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感受学习为前提的。

第五,对待学生的态度。这一点对于我们实习老师来说更多的就是如何做好师生双重角色的转变。要注意在学生面前要做好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摆出教师应该有的姿态,要做好榜样作用,也就是说在学生面前要抛弃掉自己的学生角色。想要与学生相处的像朋友一样也是可以的,但是仍要保持适当的师生距离感,不能让学生觉得在你这个老师面前可以没大没小,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平等民主,可以温和但是不能没有严厉,要宽严相济,奖惩分明。

三、家校结合教育的调节。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校、家庭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加强教师与广大家长的交往、合作,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3]。当家长、老师、学校这三者之间因为在孩子的成长教育的方法上出现分歧时,作为心理老师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做到相互理解,这些问题在处理时就好像是做心理咨询一样,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的想法,然后进一步解除误会,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做好对学生的家校结合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会有更大的帮助[4]。

参考文献:

[1]佟荣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互动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

[2]申继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3]李德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十七

课堂教学效益观,将直接影响到教育长远目标的实现。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只是教师教得有多么精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要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评判。我们的教师应该认识到:一堂好课,除了知识的传授与被掌握的程度、多少外,还应包括师生在课中积极情绪体验的状况,包括学生由此获得的在生活中的启示以及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包括学生在这堂课中心理健康发展的习惯培养与问题的纠正,以及其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参与意识、思想教育等各方面都有所体现。教师应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效益观,努力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的,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宋备能只考虑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应该怎样学,把学生看成配角。而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什么为中心来设计教案,同时联系学生现在的水平和学习能力,挖掘出各种知以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实现这一点,就等于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打下了坚实可行的基石出。那么如何挖掘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呢?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因此,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带着新的眼光和思路认真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出现的心理问题,便可从数学教学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我们在教学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关系时,系学生中出现的懒惰问题,可选用学生自己每天做作业的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实例,可加入对不同人一天工作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改变做事拖拉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元、角、分时,针对学生中的浪费现可通过聚少成多的事例,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教育等。

三、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聋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氛旧主要决定于人际关系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善于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闹。有些教师善于进行学生之间的比较,并认为此举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竞争和压力,促进学生的进步。殊刁;加,这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竞争压力,学生被这种压力层层包围,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致恋上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甚至厌学、逃学。其次,同时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八是学生的指导者,应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学生的朋友,而不应该高高在上。此外,教师还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因为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紧张,将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同时也将影响到学生看待教师的眼光。

(二)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增加提问和演板的次数。许多学生自卑、胆小、耐挫力差、害怕回答问题。教师应让此类学生多回答问题,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同时,逐步训练他们的自信心、耐挫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展。

2、多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没有恐惧心理,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克服了自我封闭的心理毛病。

3、让学生自主充分地活动。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提问。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作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不仅节约了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充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针对聋生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聋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自卑,教师应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训练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基础好,但存在自满、骄傲的情绪,教师则应适当增加他们所答问题的难度,使他们暂时受挫,认识到自己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从而仪他们逐步纠正自满、骄傲的不良倾向,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在课外辅导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渗透到课外辅导中去。如有些学习成绩差的聋生,自信心不够,学习兴趣不强,共至出现厌学、逃学、焦虑、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教师应通过课外辅导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纠正他们不良的心理倾向。又如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不爱做课外作业,教师应采取教师监督和同学结对帮助相结合的方法,多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同时训练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五)在教学评价方法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厌学、逃学的孩子,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人多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的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反思大全(18篇)篇十八

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就是关注他未来的发展和将来是否能顺利融入社会,就是关注他一生的生活质量。幼儿时期心理健康应以有没有良好的个性品质等为评判的标准,现在的幼儿大多生活在4+2+1的家庭模式里,他们的心理方面普遍出现了任性、自私、脆弱等问题,因此幼儿园要对这些幼儿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促使他们和谐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渗透;家校联合;

近些年来,由于4+2+1家庭生活模式引发幼儿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幼儿园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教育的意义进行简单阐述,并结合案例与大家共同探究幼儿园在日常的保育和教学活动中及家校联合下如何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渗透式的健康教育。

一、幼儿园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的孩子大多为3~6岁的儿童,该年龄段为儿童的品格形成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低年龄的儿童来说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而作为4+2+1模式下的幼儿,由于父母忙于工作,部分幼儿很多时候都与祖辈们共同游戏和玩耍,由于祖辈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任性、自私、脆弱等心理问题,这些幼儿不容易交到朋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也极易遭到同年龄幼儿的侮辱和歧视,致使他们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缺乏热情和安全感,容易形成偏执性格,严重影响他们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园在一日保教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现实当中那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幼儿的父母或祖辈往往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新理念,或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他们,导致他们心理出现了问题。由于幼儿严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那么教育他们的重担在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身上。

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普遍比较敏感,因此当他们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时,如果幼师用宣“灌”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反感,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使幼儿园对他们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如曾有一名幼儿在教师锻炼其独立吃饭的能力的过程中暴露了他任性的问题。如果教师对他的任性行为无节制的'宽容和娇纵,一定会使他任性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决。由于幼儿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如果教师采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那么很可能使这名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更加助长了他的任性行为。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对这名幼儿进行心理辅导。一方面可以利用“亲其师,信其道”的“自己人”效应,从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入手,使其产生主动约束自己任性行为的思想,最终使其在客观上消除任性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于这名幼儿在独立吃饭能力培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性行为,教师可以暂不予理睬,当他感到自己的任性行为很无趣时便会做出相应的让步。以上所阐述的对幼儿的心理进行辅导的方法与宣“灌”式的辅导方式相比,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从而更能达到较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应该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学会分享和交往。当有些年龄偏大一点的幼儿还表现得比较自私,阻碍了他的社会交往时,幼儿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搭建分享的平台,帮助他们冲破自我为中心的束缚。如大班有一名幼儿在一次建构游戏活动中表现得非常自私,由于他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建构材料,还导致他失去了一份友谊。对此,我并没有视而不见,为了帮助教育他,在分享活动中,我引导他把自己的绘本借给小伙伴看一会儿,然后体会一下自己分享时的心情。通过这次分享的体验,这名幼儿感受到了分享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私的心理,从而培养了他的分享意识,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实处。

三、通过家校联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家校配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家校合作中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是家校两方面在观念上不一致,另一方面在组织层面也存在很多阻碍。如我们认为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部分幼儿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幼儿园的责任。对于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首先从观念上与他们达成一致,使他们在最大程度上担负起教育和关爱幼儿的责任,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各种家校联合制度和组织,以完善沟通渠道,为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保证。

总之,现代家庭生活模式下,部分幼儿存在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另外由于他们中有一部分比较敏感脆弱,因此教师宜采用渗透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希望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对教育同仁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丽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

[2]岳曼.刍议学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

    家长感谢信-家长感谢信(汇总17篇)

    感谢信是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对他人给予的帮助、支持或关心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传达我们的真诚感激之情,对方会感到被重视和认可。最近我遇到了一件特别让我感激的事情,我觉得

    客服人员工作总结范文(20篇)

    每个月结束,我们都应该写一份月工作总结来反思自己的表现。如果你正在为写月工作总结发愁,不妨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帮助你排忧解难。时间一晃而过,弹指之间,20x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指南(实用16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种写作类型中,具有代表性和标杆意义的文本。请大家在阅读这些范文时,积极思考并与他人交流讨论,相互借鉴和学习。大家好!我是高一九班的。我

    教育行业合同模板(汇总19篇)

    范本的价值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标杆,让我们知道如何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通过认真研读以下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激情和创作能力。甲方:(简称甲方)。乙

    爱心倡议书大全(17篇)

    范文范本中的优秀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和思维方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收获

    教育顾问的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优秀19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和成果。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

    家长感谢信-教育大全(15篇)

    写感谢信的时候,要注意用词得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要过于夸张和庸俗。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感谢信的样板,供大家参考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

    员工犯错工作检讨书的重要性(优秀17篇)

    检讨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加强我们与他人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检讨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参考。尊敬的公司领导

    初一学生给家长写的信(精选15篇)

    范本的语言要力求简练明了,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出色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1、不在同学间、师

    教育工作者的加油站年终总结(专业17篇)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检视自己的成长和不足。通过阅读这些年终总结范文,你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总结方式和技巧,为自己的总结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