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佛理经典语录百句 佛语禅心经典语录感悟人生(优质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字海2023年佛理经典语录百句 佛语禅心经典语录感悟人生(优质8篇)

理想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憧憬和追求目标。在写理想总结时,要注重写出自己对理想的热情和追求的决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理想的励志故事,给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佛理经典语录百句篇一

1、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2、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3、人生难免一死,应该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4、纵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什么快乐可言,只有痛苦。

5、没有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6、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传布别人的过失如同去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7、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8、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9、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10、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11、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12、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意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着、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善地服务别人。

13、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不但损了他的幸福,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

14、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

15、情感是由过去的缘份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若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

16、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17、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18、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19、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会立刻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

20、急躁地裁断事理是不妥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21、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22、所有遥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23、同时,假如别人给我戴高帽子,过于赞美我的教法和僧侣,你也不要太得意,因为这样也会损害你内在的(心智)发展。你应该接受事实的部份,而且向他们表明实际的情况。

24、当一个人感觉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

25、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方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26、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译注: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27、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

28、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29、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30、假如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

31、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32、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工艺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

33、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34、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35、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36、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它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37、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38、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静,做人正直,朴实列华,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趔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39、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

40、人们总是随著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舍。嫉妒别人的饮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宁。

4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4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4、一切皆为虚幻。

4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4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0、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理经典语录百句篇二

若不自我设限,人生就没有跨不出的藩篱。

做人就要敦伦尽分地活在责任、义务中。

能把自己压得低低的,才是真正的尊贵。

我们要感恩逆境,逆境就是我们的名师,是我们成就佛道的增上缘。

不要担心爬得比别人高,应该永远试着超越自己。

力能折人于一时,德可服人于一世。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身上,保证你活的痛不欲生。

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相应。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闭关是要你认识自己的本性,还有关闭你的一切恶业,并不只是要把身体关起来而已。

明心见性不是像死人,不是什么都没有作用;是什么都作用,而什么都放得下。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人生便像一出自导自演的戏,主角就是自己,而「公演」的机会仅此一次。

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我们是佛的弟子,应当时时刻刻以整个佛教的兴盛为考量。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

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少数人发表你自己的意见;接纳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自己的判断。

一个技术高明的木匠,毋须因未受到外行的赞美而伤心。

古云:「世间欲免刀兵劫,除非众生不杀生。」

当你用手指指向别人的错误时,有三只手指是朝向你自己。

不肯挑五十斤的人,就永远担不起一百斤。

感恩每个人,用感恩心过日子,舒畅多了。

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得比较烦恼。

文明即是无明的面纱,由无明所发明出来的产物也是无明。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在娑婆世间大彻大悟的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去,就是)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一条又长又好的链子,中间坏了一个小环,就不能佩带。

君子慎独,恶小莫为,阎王虽酷,也不收无恶之人。

破天下之至巧以拙,驭天下之至纷以静。

当死亡来临时,你所面对的,是一生所造邪恶的负担。

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智慧是生命的泉源。愿望是生命的动力。行动是生命的展现。

用你心中的温暖烛光,点燃你周围的另一支烛光,这世界就亮了起来。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空」不是否认万物的存在性而是透视它的不永恒性。

所谓的神通就是把内心的烦恼弄通。

彻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

世间事,无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

「明心见性」就是运用在这现实的社会当中才会有意义。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执幻为真。

不要绝对相信权威,因为权威有时也会犯错误。

以伤害别人的手段来影射自己的优点,都是愚痴的人。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活出你真正的生命来,否则生命即失去意义。

骄傲与偏见,好像双面刀片,面面都能伤人。

佛理经典语录百句篇三

《佛陀的格言》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不要把别人带来的伤害,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你的心;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

宽容是一种雅量,是文明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你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宽容还是制止报复的良方,善于宽容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摆弄,即使受了他人的伤害,也绝不去冤冤相报,而是时时提醒自己:“邪恶到我为止。”

佛语禅心(9)

《佛经译本》上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若以怨报怨、以恶待恶,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气致祥、诚心和气比疾言厉色、怒发冲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诚心和气,势必乾坤朗朗、霁日光和、祥瑞普降。”

报复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将剑刺进对方身体与心理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但愿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一些怀有仁爱宽容之心的人少一些对人施报复的人!

佛理经典语录百句篇四

1、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4、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5、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7、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9、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佛理经典语录百句篇五

1)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

2)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

3)不要太过依赖除自己以外的人,因为只有自己不会抛弃自己。

4)失恋平常心,你要是还大哭大闹,酗酒闹事,那真得很可悲。

5)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6)迈开脚步,再长的路也不在话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难以到达。

7)要感谢给你提意见的人,他使你成熟;要感谢给你造困境的人,他使你坚强。

8)爱人就像粗布衣,虽然不美丽,可是能遮挡风寒。情人就像时装,感觉很美好,却不能穿出去。

9)读不读书跟能力有一定关系,但是不是绝对,没上过学的人却不一定是文盲,社会是疯狂的。

10)尽管我们越来越现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最初的梦想。

佛理经典语录百句篇六

1、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5、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6、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7、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0、一切皆为虚幻。

1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2、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3、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4、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5、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6、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7、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8、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9、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20、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1、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2、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3、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4、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5、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6、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7、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8、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29、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0、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1、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32、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33、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34、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35、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36、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7、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8、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41、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2、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43、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4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6、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7、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48、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4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佛理经典语录百句篇七

站在佛前,他的力量让我无法仰视。

恒古不变的姿态,悲悯万物的笑容,涌上心中的佛语有很多,不知道哪一句更合适。

万物有万象,人们在他面前驻足拍照,留念,而他只面对滚滚东去的流水,无声的撒播佛的语言。

我闭目屏息,聆听佛的慧语,佛之光照耀大地。

不知道多少人能感受他的召唤,他的跟随岁月而去的兰花指化做尘土,化为灵气,浓郁的芬芳滋润万物。

笑看芸芸众生,多少痴人痴语,只为求得心中的安慰。

莲花台

莲花台上,一女子含笑弄姿,留下她美丽的形象。

青石的莲花台上光影可鉴,想来不知有多少人在上面端衣打坐,留下足迹。

我在莲花台前站定,不想上去坐。我的心不够虔诚,姿态不够端方,我怕我俗世的心玷污那方宝座。

无名佛

在陡峭的拐角处有两尊佛,一尊没有头,一尊眉眼虽很模糊,身姿却非常美妙,我感觉到他是美的,我叫他无名佛。卢舍那太过高远,不能接近,而这伸手可触的感觉,比卢舍那更来得真实。因为模糊所以朦胧,我猜想他是微笑的,忧郁的,安静的,没有表情的,我强烈地感觉到他是美的,近距离的美,粗糙而细致的美,润而硬的美。远离了他,他却深印于心,没有理由。

无佛洞

在绝壁上高高的有很多空着的洞窟,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还是遗失了,悬在半空中,像空洞的没有眸子的眼睛,黑黑的。好像久远的历史,深不见底,心也被拉了进去,空空的,没有尽头……。山体上,被岁月侵蚀的痕迹,使人感到时间的残酷与无情。空着的洞窟可能是雕刻的工匠为自己的心中的佛留的吧,这是我的想法。

山无言,佛无言,水东流。

佛理经典语录百句篇八

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不可说。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4、一切皆为虚幻。

1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3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34、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36、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3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9、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40、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1、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4、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5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2、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5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5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6、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7、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58、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5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6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2、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3、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4、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65、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66、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6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6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7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71、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72、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73、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75、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76、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77、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7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79、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80、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81、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8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83、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84、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85、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86、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87、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8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89、真心是菩萨净土。

90、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1、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92、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9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94、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95、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96、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97、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98、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99、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00、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