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被讨厌的勇气心得体会(精选5篇)

时间:2024-09-17 作者:琉璃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读被讨厌的勇气心得体会篇一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身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身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因此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因此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身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例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因此我们之因此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从现在开始,给自身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读被讨厌的勇气心得体会篇二

阿德勒心理学简单的理解是:“个体心理学”、“使用心理学”也可以看作是“勇气心理学”。他不同于大名鼎鼎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地方在于,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佛洛依德认为很多成年人的烦恼和痛苦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创伤,也就是每个人都背负着曾经经历过的种种阴影。而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为了某种“目的”而活。比方说,一个人形容自己说话总是脸红,他不敢去与人沟通。那么按照佛洛依德的观点也许要探究这个人小时候是否收到过某些“伤害”从而不敢表达自己。而按照阿德勒的理论来说,这个人也许是因为”害怕被他人拒绝“这个目的从而选择了”脸红“这个自我逃避的手段。又比方说有的人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脾气不好,那么按照此理论,他只是为了”震慑“住别人或者用更少的沟通控制别人这个目的,利用”发脾气“这个手段去大发雷霆。脸红也好,发脾气也好都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有勇气去改变。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所以想获得幸福的关键也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我们是有能力改变的,并真切的付诸行动改变。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不足,比起用”儿时阴影“、”外界因素“为自己找借口来说,改变其实是很难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保持现状都是更加安心,更加简单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改变难同等于幸福难。

自我接纳

很多人都有羡慕别人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要真的问问自己:“你想成为别人吗?”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成为别人,这件事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获得幸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自我接纳。我们要知道“我”这个容器不可以更换,但是可以更新。”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人的性格,广义来说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或者人生观。阿德勒鼓励人们分清“可以改变的事情”和“不可以改变的事情”。当然我们的出身、父母、家庭、国籍等因素都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自由的对可改变的事情进行“重新选择“。我们要告诉自己:”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如果想获得幸福就要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学会更新自己的生活方式。

课题分离

说到他人的问题就不得不的提到烦恼二字。书中提到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样的烦恼在我们国家就更为明显。因为中国的文化里有一种“耻文化”,人们都十分在意自己的“面子”。在过去的农村就更为明显,就像李银河老师说提到过的,在过去的农村人们会花很多钱去办“红白喜事”也不会投资钱在改善生活和教育子女上。这种落后都在于人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意自己所谓的“面子”。阿德勒心理学也提到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但是人们又不得不面对人际关系这个课题,这就好比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一样无法逃避。所以切断烦恼的根源也在于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书中提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做好—课题分离。我们要做到不去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判断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不需要你承担的结果那就是他人的课题,也就真的不需要你去妄加干涉了。书中阿德勒举例说,心理咨询辅导认为,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最后还是要被辅导人自己去下决定做决定,辅导顾问师不能干涉的。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课题分离很容易被消极化,其实他并不是让我们对他人放任不管,而是帮助他人找到自己的课题,让自己和他人由自己处理课题的自信和能力。尤其在亲子关系中更是如此,作为父母更要让孩子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如何把自己的课题做好,为自己做好。

人际关系按照距离和深度大致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课题。这三个课题的分离难度是递增的,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也是递增的。其实人生这三大课题中工作课题是相对简单的,倘若有人不喜欢这个工作大多都是因为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被贴上了无能的标签、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当你离开这个工作的时候,这个烦恼也被剪断了,工作课题是很容易被处理的。再者就是交友课题,在这样一个”友船翻“的时代,很容易瞬间失去一个所谓的闺蜜或者知己。爱的课题其实最难的,按照深度来看亲子关系又难于夫妻关系。因为亲子关系是不会被任何因素割裂的。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好课题分离也是帮助自己和孩子获得幸福的关键。

以最难的亲子关系为例,父母和孩子也要做好课题分离。这种分离和放任完全不同,放任是指:“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相反阿德勒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能做到亲子关系的课题分离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课题,这样是帮助父母减少生活的烦恼和负担更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课题,给他们独立和自信的能力,更是给予孩子获得幸福的勇气。只有接纳自己,过好此时此刻的自己才是幸福的开始。

做好课题分离,幸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指标。

他者贡献

做好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入口,只需要我们记住:”在意我们脸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做“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告诉我们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一点其实是让我们找到幸福的导航,我们要按照这样的方向去生活,不去向外寻求认可和肯定(那是他人的课题不是自己的课题)只需要从心底信赖别人,相信别人是自己的伙伴(至于别人怎么对待我们也是他人的课题),从我们自己做起不去计较别人的反馈,由内而外的获得自由的幸福。比如工作也是一种他者贡献,我们工作更多的是要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而非单纯的满足,在我们做好自己对集体贡献的同时,收获了归属感从而回归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即自我接纳)。

共同体的概念无限大,可以让我们用宇宙观的视角看问题从而也可以化解一切问题。你不在这里工作,也会在家庭中找到归属感,离开家庭你还有国家,离开国家还有世界......有无限大的共同体让你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价值,因此每个人都无需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实践中阿德勒提出了“横向关系”的概念,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做到“不表扬”也“不批评”,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都来自于你对他人的不平等关系。比如你表扬别人,那一定认为那个人的位置比你低,一定有等级产生。批评就更是如此。这样有等级对对话都是一种“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的纵向关系。阿德勒心理学强烈否定赏罚教育也是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我们只需记住无论是老板、公司职员、家庭主妇、同性恋、异性恋都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人与人之间“虽不同但平等”。学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表达,尤其是一句”谢谢“真的足够表达你对他人的感谢和肯定了。这也让我想起《零极限》那本书中提到的四句箴言:”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些都是横向关系的很好的展示也是获得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核心。

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用”存在标准“代替”行为标准“,每个人的意义在于他的存在而非他的行为。这一点特别能够帮助老人和失业的人找到幸福的坐标。很多”工作狂“都只能狭隘的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的不和谐来自于“生产者”。他们很容易因为自己是生产者来以不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家庭成员。比如很多父亲会以挣钱养家为由拒绝陪伴孩子、对妻子动怒、支配家人等等。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不是生产者的时候,退休的人、重病的人等等。我们要有勇气用“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从而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比如妈妈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对他者的贡献,这种贡献就是一种幸福。很多贡献都是看不见的,而我们自己要感受这种“贡献感”,这种感受就是幸福。甚至是重病在床的老人,他即使无法做事,全家也因为他还活着而倍感幸福和喜悦,这也是一种贡献感,更是一种“存在标准”下带来的幸福和自我接纳。

关于幸福的总结

“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人生不是一条设定好终点的线而是点的连接。我们只要此时此刻充实就可以获得当下的完整和幸福。你的世界只属于你自己,不能靠他人改变而智能靠“我”来改变。阿德勒说:“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从接纳自己开始不去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被他人妄加干涉;信赖他人,无条件的相信他人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而非敌人;从我开始进行他者贡献,体会贡献感带来的幸福感,最后找到自我的价值和归属;最后再次回归到对自我的接纳。

哲人说:“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愿我们每个人可以认真但不深刻地过好每一个幸福的当下......

读被讨厌的勇气心得体会篇三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500字!

正确阅读这本工具书的方式。

这其实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悦纳自己的工具书!

但这本书与市面上那些浅薄的心灵鸡汤文章不同的是,它提供的理论逻辑是完整的,是完全自洽的——青年已经把我们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提了一遍,而智者也一一为其解答了。当所有可能的质疑都通过理论本身解决之后,读者自然会觉得:“好像只要我们换一种视角看世界,就能获得生活中的幸福、成长的可能……”

书中的青年身上有我们很多人的影子,他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见的问题——看不清自己身上的现实,总被过去的原因蒙蔽双眼。渴望摆脱过去,但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牢牢盯着过去的事情不放,所以我们只能困于过去,一再重复过去。就像书中的青年,一再坚信那些使自己痛苦的原因,无形之中强化了“自己是无法改变的”这一错误信念,所以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只能一再重复过去的使我们痛苦的`生活。真正使我们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即使遇上可能使我们成长的劝诫——如同书中智者的言论,我们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也是如同刚开始的青年的反应一样——觉得荒谬、可笑,于是反驳、质疑。

也许现实中大多数人没什么机会遇上一位如此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智者(看完了这本书之后可以算是间接认识了哈哈),但是现实中不乏一点一滴可能促使我们成长的机会,它们就像是不那么巧言善辩的智者,就像那些老套的心灵鸡汤文章中只会用演绎的方式给青年解答疑惑的智者。如果我们像青年一样只信奉那些所谓“坚不可摧的原因”,我们也会觉得这些故事荒谬、可笑,然后质疑,置之不理。我们是这样错失了能使我们成长的可能性的,所以我们只能受困于我们信奉的原因论,在不可改变的过去的事实中受苦。

如果信奉原因论只能让我们受苦,那不如换一个视角看待世界,改为信奉目的论。

人类是可以改变的,那些过去的痛苦并不能定义我们是谁,也不能决定什么——如果能相信这一点,也许就能寻找到幸福的钥匙——不纠缠于不可改变的事实,着眼于此时此刻,找到自己的目标,冲着自己想实现的未来而努力。

但我在亲身实践的时候,总觉得这有一定的难度,人类好像总是习惯于回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然后给自己下一个结论,定义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旁人做自我介绍时,我们总会说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举一些已经发生过的事例来佐证;我们评价某一个人时,也是从他/她做过什么来评价的。

这好像是人类思维的惰性,总想快速给某人某事贴上标签来进行简单易懂的思考,从而忽视了对方不确定的未来改变的可能性。

所以,我会评价这一本书为“工具书”,不仅是因为这本书提出的理论是具有指导意义和可行性的,还因为如果要想亲身实践其中的理论,必须要反复翻阅这本书,时不时提醒自己要克服思考的惰性。

改变都是困难的,尤其是彻底的“破茧成蝶”。当自己亲身实践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也成了书中莽撞而不成熟的青年。原本当初看了一遍便翻阅过去的自以为了然的问题,在现实中却是切切实实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而当自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再回去翻阅这本书时,对已经看过一次的解答才能有更深的体会。于是我不得不感慨,阿德勒心理学能有这般足够强大的厚度和生命力,能够支撑起人们在生活中的一次次检阅。

所以,亲身实践后我才明白:阅读这本书时,不能站在智者的角度去看青年,也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二人的辩白,应该站在青年的角度去聆听智者给我们的教诲,就像我们自己在聆听一位智者给我们的教诲一样。并且每当我们生活中遇见类似青年的困境时,都要提醒自己回到书中去重温智者的教诲,就像智者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生活一样!

读被讨厌的勇气心得体会篇四

这其实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悦纳自己的工具书!

但这本书与市面上那些浅薄的心灵鸡汤文章不同的是,它提供的理论逻辑是完整的,是完全自洽的——青年已经把我们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提了一遍,而智者也一一为其解答了。当所有可能的质疑都通过理论本身解决之后,读者自然会觉得:“好像只要我们换一种视角看世界,就能获得生活中的幸福、成长的可能……”

书中的青年身上有我们很多人的影子,他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见的问题——看不清自己身上的现实,总被过去的原因蒙蔽双眼。渴望摆脱过去,但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牢牢盯着过去的事情不放,所以我们只能困于过去,一再重复过去。就像书中的青年,一再坚信那些使自己痛苦的原因,无形之中强化了“自己是无法改变的”这一错误信念,所以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只能一再重复过去的使我们痛苦的生活。真正使我们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即使遇上可能使我们成长的劝诫——如同书中智者的言论,我们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也是如同刚开始的青年的反应一样——觉得荒谬、可笑,于是反驳、质疑。

也许现实中大多数人没什么机会遇上一位如此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智者(看完了这本书之后可以算是间接认识了哈哈),但是现实中不乏一点一滴可能促使我们成长的机会,它们就像是不那么巧言善辩的智者,就像那些老套的心灵鸡汤文章中只会用演绎的方式给青年解答疑惑的智者。如果我们像青年一样只信奉那些所谓“坚不可摧的原因”,我们也会觉得这些故事荒谬、可笑,然后质疑,置之不理。我们是这样错失了能使我们成长的可能性的,所以我们只能受困于我们信奉的原因论,在不可改变的过去的事实中受苦。

如果信奉原因论只能让我们受苦,那不如换一个视角看待世界,改为信奉目的论。

人类是可以改变的,那些过去的痛苦并不能定义我们是谁,也不能决定什么——如果能相信这一点,也许就能寻找到幸福的钥匙——不纠缠于不可改变的事实,着眼于此时此刻,找到自己的目标,冲着自己想实现的未来而努力。

但我在亲身实践的时候,总觉得这有一定的难度,人类好像总是习惯于回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然后给自己下一个结论,定义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旁人做自我介绍时,我们总会说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举一些已经发生过的事例来佐证;我们评价某一个人时,也是从他/她做过什么来评价的。

这好像是人类思维的惰性,总想快速给某人某事贴上标签来进行简单易懂的思考,从而忽视了对方不确定的未来改变的可能性。

所以,我会评价这一本书为“工具书”,不仅是因为这本书提出的理论是具有指导意义和可行性的,还因为如果要想亲身实践其中的理论,必须要反复翻阅这本书,时不时提醒自己要克服思考的惰性。

改变都是困难的,尤其是彻底的“破茧成蝶”。当自己亲身实践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也成了书中莽撞而不成熟的青年。原本当初看了一遍便翻阅过去的自以为了然的问题,在现实中却是切切实实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而当自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再回去翻阅这本书时,对已经看过一次的解答才能有更深的体会。于是我不得不感慨,阿德勒心理学能有这般足够强大的厚度和生命力,能够支撑起人们在生活中的一次次检阅。

所以,亲身实践后我才明白:阅读这本书时,不能站在智者的角度去看青年,也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二人的辩白,应该站在青年的角度去聆听智者给我们的教诲,就像我们自己在聆听一位智者给我们的教诲一样。并且每当我们生活中遇见类似青年的困境时,都要提醒自己回到书中去重温智者的教诲,就像智者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生活一样!

读被讨厌的勇气心得体会篇五

最近读完《被讨厌的勇气》,它没有小说那样华丽与曲折,但却给人无比的力量,让人深刻的反思与启发。全书围绕哲学家与青年人的辩论与对话展开,深入浅出,余味绕梁。

我们会骄傲自大,有时候会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以超越别人为荣。但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与其他人竞争,只要自身不断前进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身的位置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学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身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议是:首先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区分清楚到底是自身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身的课题。

说白了,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说对自身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事或者情感负责。

如果你的孩子没那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习,这是孩子自身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习,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目的、面子或者是自身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们才变得叛逆。因此面对孩子不学习的情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诉孩子这是他自身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身决定就行,并且要对自身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结果。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如果你不想被人讨厌,你会怎么做呢?是否会时常看别人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呢?是否会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是否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身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显然,这种对自身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行为是一种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我们都想不被讨厌,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做不到上述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身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所谓的自由。

“是否怕被别人讨厌”是我自身的课题,我有权利自身选择;“别人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没办法左右。即使有人讨厌我,这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这一点,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