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飞雪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思和语言表达能力。接下来是一些读者们的读后感分享,希望对大家在写作上有所启发和帮助。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一

最近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颇有收获。这本书收录的是肖川近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我们每个月也会写几篇教育随笔,读了这本书后,才觉得自己原来对教育随笔理解有误,以为以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实践的点滴故事写成的略带有一些观点的文章就是教育随笔了,现在看来,那是很肤浅的认识。在那样一种思想的引领下所写作的教育随笔显然不太得要领,也不够有底蕴。在解读肖川对教育随笔的理解时,我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肖川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现实生活中,机构的职能错位却有时发生。正如监狱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一样,学校也完全可能成为一所监狱。"。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然而,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我们的教育过早过多地给予孩子们约束,不准干这,不准干那,课堂上只有举手才能站起来发言;不喜欢音乐,却硬是被家长拉去学乐器;不喜欢美术,却硬是让家长按者在宣纸上泼洒笔墨;明明孩子喜欢摆弄些科技制作什么的,却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熟不知,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欣赏,而不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

由此看来,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还学生真正的自由,让他们每个人都个性张扬。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让我看到了教育随笔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这种记录教育的形式产生了兴趣。这种对理性世界的感性表现让人在欣赏中华文字之美的同时汲取着丰富的专业营养。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二

近段,再一次拜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灵魂又一次被彻底地洗染,这种轻快兼并沉重的崭新感觉是如今流行的碎片化阅读无可比拟的!

“生命教育”的方向与方法,诠释当前教育中的困惑,用智慧幽默的语言阐述生活中的一个个哲理:让课堂充满关注的气息,让生命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地绽放——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追求;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这是课程目标的追求;尊崇生命的在场,点化生命、润泽生命,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这才是教育,生命的教育!老子曾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能胜,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水,天生丽质,柔弱多情,可以成江河起波涛,可以冲土决堤,涓滴石穿。肖川教授的文字正如这水,每一个社会中人的感动正如这水——甘美而清澈!没有这水浇灌的土地,注定会寸草不生;没有感动滋润的人,心灵注定会干涸枯竭。感动如水,普通而又伟大,平凡而又崇高。相信我们自己也可以把这份感动赋之于行动。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字字句句皆经典,时时处处有感动,折射着一种灵性。他说的高考制度是“全面的丰收,导致全面的平庸。”“大考小考的排队分等,使学校成为造就败者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心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教育到底给了人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呢?我曾看到自己小学时威风凛凛,才华出众的班长,经过无数次教育的“洗礼”,高中过后,简直判若两人,人不但变得傻呆呆,连基本的人际交往也不会,面对昔日的老同学居然一句话也不会说。难道这就是教育的影响吗?难道这不足以让我们去重新审视教育目标吗?难道这还不能引起教育者的深刻反省吗?多年的教育生涯让我知道了:负担过重会使得一个人忙忙碌碌,疲于应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深化、细化所获得的知识,去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去建构属于自己心灵财富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内心麻木,机械呆板,未老先衰,暮气沉沉。教育是什么?是“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是“养成博雅君子、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一种文化过程,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心灵转向的神圣生活。”但现实生活中,发现了一种现象:教师一方面用重复训练、机械记忆束缚着学生,另一方面还抱怨学生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开放性的题不知该从何下手。突然顿悟这样的学生竟然是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遗憾之时,亦为之汗颜矣!!

痛定思痛,解决的方法有吗?应该,还是有的!领导顶层设计多元化评价,评价老师的方案不唯成绩,更加看重课堂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一旦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了,成绩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如果只会做题,怎能接力中国兴盛中华复兴的重任?!

曾记得,一位北大毕业生洋洋洒洒写了几万字控诉父母只关心自己的成绩,包办一切,结果自己只会学习,其它的什么也不会,进入工作岗位后,任何事情处理起来都很吃力,多次萌生轻生的念头……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这难道还不能引起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深思吗?!

是啊,“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既然当下的生活也是生活,有什么理由为了明天的生活而牺牲现在,使现在的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苦不堪言呢?!

但愿肖川教授的警世之言能唤醒每一位沉睡和装睡的教育者,减轻心理和精神负担,去掉沉重的枷锁,步入正能量的轨道,用真爱和诚意循序渐进地唤醒、激励、影响、引领,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本能和兴趣追求,成为终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三

寒假期间,短时间的休整后,我拿起了这本好久没有翻阅的书,又一此翻到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师的六个学会”,人的一生会学会很多,会了解很多,但是书中的“教师的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肖川先生给我们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虽然让人感觉到全都做到有些困难,但是至少给我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所指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吧。

一、学会等待后进生在世人眼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会出现有意或无意识地“越轨”行为。面对学生的这种种行为,我们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学生,那就要学会等待。工作上不急于求成,不能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那是一个过程。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就能多给学生一份理解,少一点苛责;多给一份信心,而少一点失望;多给学生一份亲切,就使学生少一点冷漠。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取得效果。

二、学会分享好的教师就应该做到学会倾听学生心声,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要懂得学会从学生的眼光看待世界。人们常说“换位思考”,就是教师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来爱好。只有敢于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性质有更全面、更客观的把握,从而保证个人工作做得客观、判断及选择。

三、学会宽容俗话说得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境况、家庭条件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眼中所呈现的面貌,也展示的色彩也就不同。因此,每一个学生对于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必须要学会对学生宽容。工作中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班级氛围,与学生沟通。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宽松、宽容不矛盾。教育孩子,我们提倡宽容。宽容,实际上指的是心理上的理解。孩子出现了错误,我们要理解,他毕竟是小孩子,但是理解归理解,不能因为理解就放松要求。一句话:我理解你,但我不迁就你。

四、学会合作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和校长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只有合作,才能获得成功。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五、学会选择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的责任意识在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履行一个教师的职责。在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分溺爱优生,对优生的过错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对犯点小错的后进生则严而又严,这就违背了教育之道。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必须学会选择,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如“谈心法”、“激励法”、“欣赏法”等。

六、学会创新教师应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抱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总之,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善待每一个学生,绝不能放弃任何有利的教育途径。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依据书中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那么现实中的很多教育问题一定能迎刃而解。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四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中华民族的教育已经有了上下某年的历史了,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等百家争鸣的时代到现今中国教坛上的各种教育新说。中华民族的教育人都在不断地研究着中国的教育,力求使中国的教育更加的完善。

最近十几年,教坛上掀起了激烈的改革浪潮,各种教育新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也可谓是百花齐放。其中有些学说只是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但有的学说也受到了一部分教育人的`积极响应,在实践中摸索着艰难的前行。这些著书立说的教育者不管是为了个人私利也好,还是真心为中国教育寻找出路也罢,他们的学说都代表着自己对教育的观点。我想,我们每一个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知道教育是来不得一点虚假的;我们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学生的,所以我们在众多的教育新法中寻找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寻寻觅觅中,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找到了我们认为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这是我们的创新。

在创新的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发扬老祖宗留下来的教育精华,做实在的教育。对待学生不仅要诲人不倦,更要以爱和真诚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我们的教育方法才能奏效。我们要坚守教育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好好地坐下来,仔细的琢磨我们的教育,精心的打磨我们的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耐心的、点点滴滴的浸染学生,通过经年累月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有所发展,实现自我。

虽然在这个人心虚浮的时代里,教育也不能免受其害,教育制度的老化以及教育上急功近利的现状让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也要以一双冷静地眼去看待教育,做实在的教育。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五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是肖川历时10年写就的译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领域和主题,肖川在书中全力宣传他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在他演绎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竟然如此异彩纷呈!激发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实践、完善和升华。本书收录的是教育随笔,诠释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话题。他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

肖川说:“要与经典为友。”“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只有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一种大气。这种大气,作为教师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只有大气,才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

肖川推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成为你自己,要长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他批评急于希望学习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具有益人心智、沁人情性、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会益人心智、沁人性情、优化气滋养人生的价值。我们要与经典为友,让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学习,是一剂灵丹妙药。它不仅会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获得一种“定力”,而且也能填补我们日益贫乏的心灵。我们应该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永不满足的学习者。当我们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思维火花就会闪现,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丰腴,就能用思想来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用思想去陶冶学生的心灵,用思想去滋养后中的人格。读书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坚定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会紧跟时代的脚步,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肖博士在教育的意蕴——教育的`力量这一章节中这样写到“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肖博士的这段话让我感受深刻,是的,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与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或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教师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在某方面表现不好时,有的教师或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学生更应该进行赏识教育,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他,给他以信心,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书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我们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言下之意就是不听大人的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有人把我们的教育称之为“听话的教育”,联系我们的现状,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依据的。这种“听话的教育”,肯定不利于富有个性的人和富于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的培养。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在教育的诠释中:“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可是想想,我们的孩子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究竟还剩下什么呢?没有自己的主张,习惯于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特长,眼高手低吗?他们能回忆起童年的幸福吗?能珍惜同学之间的手足之情吗?能具有广阔的胸襟,百折不挠的精神吗?……所有的这些,我们老师和家长朋友们重视了吗?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但完整的爱、健康的爱,应包括五个方面: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这五者是一个整体。倘若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倘若缺乏足够的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与控制;倘若缺乏关怀和给予,爱就是空洞和苍白的;倘若缺乏责任,爱就是轻薄的。

什么是理想的教学活动?肖川认为,理想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而完美的教学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要件,一是深刻,二是真诚。所谓“深刻”,就是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忽然开朗。所谓“真诚”,就是师生之间坦诚率直,一言一行都发自内心。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课堂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不是教师传经布道的舞台,而是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发问,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讨论,激烈地争论,踊跃地表达。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灵性的焕发,情感的融合,心灵的碰撞。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能力得以发挥。肖川所描述的也正是我们现在所不断实践,不断追寻的课堂本质。

读着肖川的书,使我贪婪地沐浴在诗意的语里所描绘出的多彩的教育世界里;读着肖川的书,使我的教育理念不断再革新,不断在提升;读着肖川的书,使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及精彩的生活。在现代教育丛林中穿行,放飞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使整本书洋溢着一种浓浓的诗哲情怀,让人在阅读中寻梦提升。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六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肖川老师历时十年完成的一部教育著作,和其他学术性教育学著作有所不同,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以随笔的形式,把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如何开展教育等理论问题以自己感性的笔触娓娓道来,这其中蕴含着肖川老师多年来从事教育的丰富经验,也体现着肖川老师深入的哲理性思考。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包含的领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育的灵魂所在,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这些方面也是很多教师困扰和迷惑的地方,肖川老师以细腻丰富的口吻和自己对教育的热忱,对这些方面做了感性而真诚的解读,给很多教师开展教学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阅读了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后,我作为一名平凡的初中教师感觉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多年的重复性工作让我常常有疲惫和厌倦,但看到肖川老师从教多年对教育仍保有赤子之心,我感到由衷的崇敬和感动,也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和想法。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很多教育学家和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忘却了初心,被升学考试等功利心所影响,在开展教育时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则不够重视,这其实是有违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天性的。肖川老师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中曾这样写道“完美的教学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生。”从肖川老师的话语中我们可窥见,肖川老师在教育的目的方面是有真知灼见的,教育不能仅仅关注眼前,也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的教育要能让学生乐在其中,愿意主动投入其中,去感受知识的乐趣,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由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自由和空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比单纯的提高考试成绩更符合教育的初心和目的。

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并不意味着自己就不需要再进行学习,相反,为得到更好地成长,教师也要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关于这方面,肖川老师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中也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教师的专业成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建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课堂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可以看出,肖川老师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分为三个方面,专业眼光、专业品质、专业技能,专业性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而要达到专业性要求,教师在工作的同时也要继续学习,一方面,学校要给教师培训和学习的渠道,鼓励教师多参加专业教师培训和学习,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讲座,让教师们能了解教学方面的前沿动态,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同时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着力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工作之余多阅读专业书籍和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素养,这些对于教师的学习和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教育的灵魂是什么?这是肖川老师对教育提出的“灵魂拷问”,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习得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肖川老师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中写到,“教师教学艺术创生的能力,取决于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对教学模式驾驭的娴熟程度,更取决于教师的资质和精神修养……”“将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便是,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读后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学生虽然年龄比教师小,但在人格上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不能把自己处在高高在上的地位,而要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教师应当爱护自己的学生,学生们每天在学校和教师朝夕相处,对教師有依赖也有尊重的情感,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对他们传道受业解惑,也要注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情感上的困难,能够乐观面对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发人深省,我作为一名平凡的初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里也应当以书中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砥砺前行,不忘初心,让自己的从教生涯更从容自若。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七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英语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中学阶段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那就是牺牲了整整一代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我不由地想,我在之前的学生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再回想起那段日子,我有种莫名的恐惧。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大考小考的排队分等,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多一点历史的意识,少一点理智的虚妄,这样我们就会对教育的理解当会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即解放,他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镜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对人的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肖川先生的文章真是美文。喜也,怒也,哀也,乐也,无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也许是平时所养成的一种职业习惯,我们已经看惯了也写惯了那类扳起脸来说教的文章。读完整本书,让我感受到,对待教育,我们必须怀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情怀,教学生去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学生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在这个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该时刻提醒自己的,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让学生感受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八

居里夫人说过:“理想的琴键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最美妙动听的乐章。”美国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应当“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如果孩子们没有学习的愿望的话,我们的所有想法、方案和设想都将化为灰烬。”人缺乏理想和信念必然缺乏动力。现在的学生,很多都好像是被家长、老师逼着学习,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课堂萎靡不振、不求上进。究其原因,很复杂,作为教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该怎样引导唤醒学生学习的欲望?阅读了肖川先生的著作《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我觉得自己心中豁然开朗。肖川先生说:良好的教育讲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缚,不是钳制,它需要释怀,需要解放。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实施真正的教育,就应唤醒学生,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坚定的意志,良好的求知动机、理想和抱负,而不是将学生只当成知识容器,用机械、呆板的单向灌输和死记硬背要求学生。

我们生活中常有许多很有教育启发意义的小故事,我们老师若恰当的利用他们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有些学生因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畏惧,厌学的情绪,在一次主题班会课上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因为贫穷没有读多少书,他来到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发现城里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就在年轻人决定离开城市的时候,忽然想到给当时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中抱怨了命运的不公,希望能借一些钱给他,他会先上学,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很多天过去了,就在他把行李打好包,准备无望地离开时,收到了罗斯的回信。然而,信中银行家并没有表示对他的同情,而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罗斯说: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鱼,它们都有鱼鳔,唯独鲨鱼没有。没有鱼鳔的鲨鱼按照常理来说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因为它行动极为不便,很容易沉入水底,在海洋里只要一停下来就有可能丧生。为了生存,鲨鱼只能不停地运动,很多年后,鲨鱼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成了同类中最凶猛的鱼。最后,罗斯说,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拥有文凭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很少。你现在就是一条没有鱼鳔的鱼.....那晚,年轻人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在想着罗斯的信。突然,他改变了决定。第二天,他跟旅馆的老板说,只要给一碗饭,他可以留下来当服务生,一分钱工资都不要。旅馆老板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便宜的劳动力,很高兴地留下了他。10年后,他拥有了令全美国羡慕的财富,并且娶了银行家罗斯的女儿,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学生听后深受启迪,结合这个故事,我让一些学习态度尚不端正的学生谈自己的感想,他们联系大家所熟知的一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事迹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从中我明显感到他们的改变。

知识本身是来源于实践的,假如脱离了实际,教学势必变成一种机械的灌输和接受,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在学习食盐加碘时,我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这一事实就完事,而是设法让他们通过一系列问题讨论“生成”这一知识。我引导学生讨论:食盐为什么要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单质吗?那些有碘的物质可以加到食盐中?为什么不在面包或自来水中加碘呢?碘盐最好在菜烧好后再放的原因是什么?轻松愉快的问题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畅所欲言,讨论得热火朝天。通过讨论,学生认识了知识产生过程,既自主生成了知识,又生成了学习知识的方法,不仅使知识变得易记,还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更重要的是,“讨论”生成使知识变得有滋有味,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知识难免抽象枯燥,教师如果采用单一方式传授知识,迫使学生被动无奈地接受,学习就成为一件很苦很累的事。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者认为,知识建构不是封闭在个人系统之中,而是在和他人的互动之中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因此,教学改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为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交流学习,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验,游戏等,让学生将“要我学”的压力转变为“我要学”能使一言堂变成群言堂,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动感、生机和活力。如上《酸碱中和滴定》一节时,我没有直接讲授酸碱中和滴定方法,而是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在互动中生成这一方法。我说:“在高一,我们学会了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那么某未知浓度的溶液,我们如何知道其浓度呢?”学生齐声说:“实验测定”。“比如,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某瓶盐酸的浓度?”学生们纷纷献计献策:用ph试纸测出ph,可由此计算出盐酸的浓度;用ph计测出ph,并由此计算;用硝酸银溶液和盐酸反应,由氯化银沉淀量计算;加锌与盐酸反应收集并测氢气量计算或由用去锌的量计算;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测定等等。学生答案之丰富是我始料不及的,如何引向本课的主题呢?我灵机一动,让他们分组分析、讨论各种方法的实际操作优缺点、适用范围等,最后在全班交流。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酸碱中和滴定方法,同时深刻领会了这一方法的来龙去脉和广泛且重要应用及意义。这节课改变了教材先学中和滴定的方法,再学中和滴定意义和应用的顺序,使教学避开了直接灌输,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学们学得生动、愉快、轻松,且有质有量。

总之,教学中,我们只有唤醒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学活动才能在学生热情投入、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顺利展开,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九

这本书采用随笔的形式,随和,随意,随缘。对于教育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用诗意的语言来阐释说明。作者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倡导心灵教育,体现着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作者言由心生,以亲切的风格写作,对于教育的理想,作者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使读者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和文趣。

全书分"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真诚的言说"十个部分,用诗意和理性的文字、心底的言说来诠释教育。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等。

肖川在书中谈到要"与经典为友",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给学子创造一个自由言说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分享和沟通,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思想、修正错误、达成共识。

我们倡导读经典,多学一些历史,就多一份智慧的薪传,以从容的态度打磨经典,达到货真价实的创新。

作者说,"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我认为,教育作为公益事业,不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过分去追求最佳的研究范式,很多东西也是不能进行定量研究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人的精神世界具有不可言说性。

"尊严来自实力"这句话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学科来说都是真理。"教育要研究哲学,哲学是不屑于研究教育的"就足以充分说明。我认为,非博学无以广才,教育学要赢得尊严,需从多学科、多角度、整体的把握,更多的关注现实,依托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探索,实现从思想向学术的提升。

读了这本书,我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和思考,注重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正如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即教育";要懂得自我肯定、自我欣赏,同时海纳百川,为他人的成功喝彩;避免责人太严,责己太宽。责人之前要先学会反躬自省;把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当成意外的惊喜,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对生活怀有感激;质朴、真诚和宽广的胸怀比名利更重要。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十

每次读及教育书籍,我总是带有很多的期待。期待可以减少对“日益高危”的教育事业的惶恐之心,期待找寻“友好师生共处的”万能法则,或者期待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学生”的有效方法。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我才发现,或许我急“功”近“利”了些。其实,教育教育,“育”字当头,以教为本。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肖川教授用十年的时间撰写的一本书。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触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意蕴、教育的目标、教育与社会、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等。

读完这本书,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是什么”,二是“我能为教育做些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正如书中所说“把所学的东西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可见,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没有过多的介入,在无形中形成的有价值意义的一项活动。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作为教师,我们无法决定孩子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们可以影响他们目睹到什么样的“老师”,身教往往重于言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些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它。”

如今的教育让人心生恐慌:一方面高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但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却一年比一年变本加厉。在考试制度的重大压力下,大家看重的除了分数还是分数,于是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家长陪得累。学生没有快乐,教师也没有从寓教中获取幸福,培养出来的大多是一些高分低能的“人才”。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学得再好,他们也只能用于一时。教师虽然只是教孩子一时,但要考虑孩子一生,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职责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他们的终身负责。所以,“我能为教育做些什么”也就是“我能教给学生什么”。教是一种方式,而要教的内容却是值得深思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趋向于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成为“听话的教育”下的完美产品。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在我看来,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我们要注重教育知识,更要注意教育的本质,不可忽视学生作为孩子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出“你怎么现在还不知道好好学习”、“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可是我们有没有试着想一想他们又怎么会突然一下就懂事了呢。成长不是在讲道理和惩罚中实现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遇到困难并且克服困难中偶然有一天所发现的。

过多的重视“教”,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我们是老师,我们说什么都是对的”的一种泥潭。我们不妨假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教的过程中,融合“育”,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一种体验。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来自于“教书育人”,“教”的是书,“育”的是人,一旦把顺序进行调整,我想也许就成了“自大狂的课堂”了吧!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要扎实自己的教书本领,也要学会驾驭自己的“育人”的引导能力。所以,我们不妨尝试着来一次“育”的情感交流。

肖川教授在书中这样写道:“现在人们普遍迷信所谓的‘新’——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于是对于‘新’的鼓噪充斥着我们生活的空间。我并不拒斥‘新’,但问题是,如果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新’没有旧的根基,缺乏对历史的接续,所谓的‘新’,恐怕只是障眼的烟云,而非货真价实的创新。”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在这个大肆宣扬“新”的社会,我们还要保持一份清醒。我个人非常认同作者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近年来,教师的幸福感指数不断下降。一方面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巨大视听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对教师事业的一些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也许来自于现在“问题孩子”的日益见多,比如单亲家庭的普遍存在;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地位俨然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保姆化”,如果就此发展下去,我在想“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师形象是否还能存在。我们高唱“一切为了学生”的同时,可否也为教师多考虑一份,让教师心存一份教育的执爱,社会是否也可以给我们多一点宽容与阳光呢?如果连教师都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他又怎么能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又何尝不是一种“缺陷”呢。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是为了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那就是学校。

掩卷深思,内心动然。身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全身心地去爱学生,更要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以“教”为载体,以“育”为根基。一步一步向前走,总有一天会触摸到理想的光芒。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十一

“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我被这一段话所感动,让我的内心有一种读一读的渴望。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是肖川历时10年写就的译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领域和主题,书中肖博士从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和真诚的言说等几个方面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阐释。

它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我虽然没有每一篇都细细读到,但看了其中的不少文章后,使我感到这本教育随笔对于我们来说,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自己的周围,为我们教育学生提供了一些准则和经验。

其中“教育就是服务”这是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短短六个字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服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传业授道解惑之时,是否洞察到了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教育并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递,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将自身的真实展现来感染身边的学生。

简单地说,你要学生有爱,教师先得爱学生;你要学生有容人之量,教师先得对学生宽容;你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教师就得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当孩子从身边你的身上感受到温暖、真诚、仁慈、宽容的时候,他的心中也开始对人性的光明有所了解和感悟,俗话说:“近朱者赤”应该也适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吧。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肖川博士对教育思考的深刻性,从他的言论中透露着对教育的人性化追求。

是的,我们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但我们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这一点。知识的灌输往往过重地成了主角,而缺少了对孩子个性的培养。正如书中序中写到的“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学生身上“真、善、美”的本质。

当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是不可缺少的引导者。遇到一位好的教师往往会使这位学生终身受益。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何其重要,这就对我们广大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书中提到了教师需要做到的“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六个学会”虽只有少少的二十四个字作为概括,但却包含了对教师耐心、宽容、责任、为人、处事等素质的众多要求,这也成为了我们衡量自己的专业成长是否成熟的标尺。

教育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书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我认为两者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前者的教育目标更长远,看重的是学生今后的成长的道路;后者也许只看到眼前利益,只为了学生的成绩好一点。这样只求眼前分数的教学是永远也不会是最有效的教学。许多的教育学者都指出教育的真谛在于爱,教育的目标是在于人的发展。我想,在这本书中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让我们在工作之余对自己的实践作一点思考,我想只有有了思考,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收获!

正如书中序中写到的“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学生身上“真、善、美”的本质。

我想,在这本书中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让我们在工作之余对自己的实践作一点思考: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对待教育,我们必须怀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情怀,教孩子去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孩子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十二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它对教育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察微的效果,给人以教育智慧启迪。

肖川博士勤于思考与探索,求真务实,常常以浓浓的情怀表达新锐的思想。劳凯声先生称赞道:我觉得他的文章是美文。张清平赞美肖文很“酷”,激情洋溢,文采斐然,他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堪称教育学界美文。十年磨一剑。肖川苦心旨意,高屋建瓴,写成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并全力宣传他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在他演绎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显得异彩纷呈,激发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实践、完善和升华。

教育的理想是什么?教育的理想是打造理想的教育,培育理想的校园,培养理想的教师,塑造理想的学生。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在肖川的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教育。”按照肖川的理解,教育就是这种有方向和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使受教育者成为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惟有这种良好的教育才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肖川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是学校制度的参与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更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这样的教师不再以导师的身份自居,不再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走下“高高的”讲台,步入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按照肖川博士的理解,理想的老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学会等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学生永远都说“你能行”,给与学生的是切心的理解、充分的信任、无间的亲密。学会分享,做倾心的听者,走进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平视他们,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孩子的苦恼,用真诚的语言赞美,用美丽的心情对待。学会宽容,用开阔的胸襟、恢弘的气度对待孩子,敞亮自己的心智,灵活自己的头脑,活泼自己的思想,阔宽自己的眼界,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化,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学会合作,对于不同能够理解,对于差异能够尊重,对于另类能够接纳,妥协与坚决并存,隐忍和张扬共处,退让与坚持同行,放弃和追求共振。学会选择,让教育走向民主化,走向个性化,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最优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会创新,从新的角度解释司空见惯的事物,以新的视界审读理所当然的的事物,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开放头脑,积极进取,主动探究,将教育的智慧变成信念和教养,落实在日常的、细微的教育行为中。

什么是理想的教学活动?肖川认为,理想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而完美的教学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要件,一是深刻,二是真诚。所谓“深刻”,就是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忽然开朗。所谓“真诚”,就是师生之间坦诚率直,一言一行都发自内心。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课堂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不是教师传经布道的舞台,而是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发问,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讨论,激烈地争论,踊跃地表达。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灵性的焕发,情感的融合,心灵的碰撞。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能力得以提高,想象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掘,体验得以深化!

在市场经济色彩充满社会每个角落的今天,教育早已被抹上浓浓的功利色彩,人们往往把务实勤勉视为教师的良好品质,却总是忽略了务虚状态下所闪现的理性的光辉,却总是压抑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诗的情结。于是,教师们总是像春蚕、像红烛、像园丁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忙忙碌碌,埋头苦干,常常兀兀穷年于三尺讲台,却难于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没有理想的教育是可怕的,愿广大一线教师读一读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在咀嚼中让灵性复苏,让诗意迸发,让激情洋溢,让理想放飞!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十三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是肖川历时写就的译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领域和主题,肖川在书中全力宣传他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在他演绎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竟然如此异彩纷呈!激发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实践、完善和升华。本书收录的是教育随笔,诠释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话题。他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

肖川说:“要与经典为友。”“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只有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一种大气。这种大气,作为教师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只有大气,才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

肖川推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成为你自己,要长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他批评急于希望学习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具有益人心智、沁人情性、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会益人心智、沁人性情、优化气滋养人生的价值。我们要与经典为友,让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学习,是一剂灵丹妙药。它不仅会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获得一种“定力”,而且也能填补我们日益贫乏的心灵。我们应该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永不满足的学习者。当我们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思维火花就会闪现,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丰腴,就能用思想来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用思想去陶冶学生的心灵,用思想去滋养后中的人格。读书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坚定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会紧跟时代的脚步,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肖博士在教育的意蕴——教育的`力量这一章节中这样写到“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肖博士的这段话让我感受深刻,是的,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与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或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教师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在某方面表现不好时,有的教师或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学生更应该进行赏识教育,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他,给他以信心,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书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我们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言下之意就是不听大人的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有人把我们的教育称之为“听话的教育”,联系我们的现状,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依据的。这种“听话的教育”,肯定不利于富有个性的人和富于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的培养。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在教育的诠释中:“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可是想想,我们的孩子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究竟还剩下什么呢?没有自己的主张,习惯于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特长,眼高手低吗?他们能回忆起童年的幸福吗?能珍惜同学之间的手足之情吗?能具有广阔的胸襟,百折不挠的精神吗?……所有的这些,我们老师和家长朋友们重视了吗?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但完整的爱、健康的爱,应包括五个方面: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这五者是一个整体。倘若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倘若缺乏足够的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与控制;倘若缺乏关怀和给予,爱就是空洞和苍白的;倘若缺乏责任,爱就是轻薄的。

什么是理想的教学活动?肖川认为,理想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而完美的教学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要件,一是深刻,二是真诚。所谓“深刻”,就是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忽然开朗。所谓“真诚”,就是师生之间坦诚率直,一言一行都发自内心。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课堂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不是教师传经布道的舞台,而是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发问,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讨论,激烈地争论,踊跃地表达。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灵性的焕发,情感的融合,心灵的碰撞。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能力得以发挥。肖川所描述的也正是我们现在所不断实践,不断追寻的课堂本质。

读着肖川的书,使我贪婪地沐浴在诗意的语里所描绘出的多彩的教育世界里;读着肖川的书,使我的教育理念不断再革新,不断在提升;读着肖川的书,使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及精彩的生活。在现代教育丛林中穿行,放飞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使整本书洋溢着一种浓浓的诗哲情怀,让人在阅读中寻梦提升。

优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通用14篇)篇十四

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就感,就会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相反,如果学会鼓励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那么,学生就会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对话的主体必须有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对话意识,没有这种渴望,即使有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句子,都不是对话,而可能是别的什么。

我们大坝中心学校的很多学生,其实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多都是主动回答问题的,都是积极认真交流的,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意识。

还有尊重,要让学生有自主意识,前提就是尊重,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搞好管理,为学生的进步而探索,教育即解放!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23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自我总结和感悟,是对经验和教训的理解与反思。以下是一些著名企业家的心得体会,他们通过创业和管理的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够

    最优化妆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提炼和归纳所学内容,从而加强记忆和应用能力。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第一段:培训前的期

    最优定制白酒营销策划方案大全(20篇)

    策划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变数,以便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了解其他行业和领域的策划方案,可以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启发。国五液和白金酒是国内老字号酿酒企

    2023年个人搞笑申请书范文(22篇)

    喜剧演员通过搞笑的表演和台词,将观众带入一个欢乐的氛围。小编挑选了一些搞笑视频,一起来放松心情,开怀大笑吧。3、我没有非要你留在我的身边,想离开你可以直接走。4

    专业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认识和体会(案例2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制定改进计划,提高自我。9.以下是一些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写作方法和

    最热儿女分房产协议书范文(15篇)

    在签订合同协议之前,双方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双方的需求得到满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合同协议样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合同起到借鉴作用。协议书是社会生活

    最热农村网格员工作总结简报(通用20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制定有效的计划和目标。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

    优秀申请沙发报告(通用16篇)

    报告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正在写作一篇报告,以下的范文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因天气越来越热,星工场无待用的旧冰

    最热教师节幼儿园教案活动总结(案例19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学习环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9月8日,新彊

    精选疫情时期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某个具体经历或事件的思考和总结,给出个人对于其中所获得的收获和感悟的一种表达方式。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某个方面,也可以是针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