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有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评价标准,以便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估和反思。为了帮助大家提高教学水平,特别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六年级教案供参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3.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虫
来(往)。
(蛀)(驻)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教学难点: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字谜。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4.指导写字:左、右、红、时。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1.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谜,小组内互相猜一猜。
2.交流展示小组猜字谜的成果。
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内编字谜。全班交流猜一猜。五布置作业以猜字谜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
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二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资料百家姓资料、ppt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赵。
钱
孙
李
周吴。
郑
王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2)开火车,来介绍。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2课时教学过程: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1.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组词,齐读课文。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板书。
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三
教学目标:
了解课外阅读的基本途径,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好一项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如,讲一个故事,背一首儿歌,展示认识的一个字。2.准备“故事大王”“儿歌大王”等荣誉卡片。3.做好家庭亲子阅读调查。教学过程:
经典诵读《赠汪伦》。
师生谈话,交流平时在家里做的事。
1.出示情境图一,读懂图画和文字的内容。(1)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读故事书很有意思。2.请经常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小朋友说说自己课外阅读情况。(1)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你读书吗?(2)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一起读书?(3)爸爸妈妈陪你读书,你的`心情怎么样?(4)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哪些书?从书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有趣的事?通过情境图走进班级学生真实的生活,再通过“采访”的形式,交流亲子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收获,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
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读书有什么好处。学生展示阅读的收获,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肯定和鼓励,颁发“故事大王”“儿歌大王”等荣誉卡片。
2.出示情境图二,观察图画,听老师朗读文字,明白情境图的意思。小结:读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成为“故事大王”,就能交到很多朋友了!本环节立足学生真实的生活,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体验阅读的成就。
1.出示情境图三,讨论图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2.引导学生讨论,书还可以从哪里来。
3.鼓励孩子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读书、买书、借书。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更多的找书途径,帮助孩子解决书籍来源问题。
1.交流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过什么烦恼。
2.出示情境图四,看图,说说学习小伙伴们的好办法是什么。示范读“学了拼音,我就可以读更多的书了”。
3.学生自由说说,马上要学拼音了,自己将准备怎么做。
本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热情,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1.怎样让班级里也有一个“快乐读书吧”呢?读书吧里的书从哪里来?2.怎样运用“快乐读书吧”里的书来阅读呢?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真正投入到阅读中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四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入”与“人“的不同,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春夏秋冬的特征,知道春夏秋冬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1.认识四季特征。
2.掌握生字词写法。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流利地,有节凑感地朗读课文,学会用重点词进行口语训练。2.按顺序(远近、左右)观察图画的方法。
3.利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更好有兴趣掌握课文中心思想。课前准备: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4.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
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教学难点: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3)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性子,经常会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会结霜;冬爷爷送来了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学生齐读。
(4)游戏巩固:找朋友(把“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和相应的图片连起来)。
1.学生自读四个短语,读准字音,同位相互检查。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吹”是翘舌音,“落、降、飘”都是三拼音节,要读准确。
3.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短语和刚才学习的四个词语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比较交流,师小结:不同之处是短语比词语多了一个字,这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
4.学生再读短语,结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应的动作。
5.指导学生朗读短语,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说说这四个动作的不同之处。
6.师小结:春风很轻很温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很有力气,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而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雪花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所以用了“飘”。相机再出示这四个要求会认的汉字卡片,全班齐读。
7.学生交流记住这些汉字的方法。如:“霜”是一种天气,用了雨字头;“飘”好像是被风吹起来的,所以用了风字旁;“降”是左右结构,双耳旁(左耳刀)。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8.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这四个短语。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四个生字:春、风、冬、雪,指名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春”字的撇画和捺画要舒展;“风”字是半包围结构,外框空间要大一些;“冬”字下面的两点要居竖中线上,上点略小,下点略大;“雪”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略宽,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
4.师范写,生观察书空后自主描红、临写。
5.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师过渡:大自然是一位美丽的画家,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景,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她的美丽景色吧!
3.师配乐播放美丽自然的图片,生欣赏。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与同位相互检查。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将口头语言表达完整、流畅。
3.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指名多生认读,全班齐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读正确。
4.鼓励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如:春天到了,小河边长出了绿绿的青草。
5.师过渡:课文中是怎么来写这四种景物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四个短语。
6.指名学生朗读这四个短语,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正音:“池”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7.多种方式练习朗读短语:同位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8.游戏巩固识字效果:出示本节课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如:“游”“池”都和水有关,用了“氵”旁),并练习口头组词。
1.师过渡: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师,宝盒里还藏着许多美景呢!不信,你们瞧!(师多媒体播放相关大自然的'美丽图片,生欣赏。)。
2.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景物,如:太阳、小河、大山、田野、蚂蚁等,师适当板书。
3.鼓励学生用刚才说的词语学着课文中的短语说一说,如:太阳照、小河清、大山高、田野美、鸟唱歌、蚁钻洞等,师适当板书,学生自由朗读。
1.出示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三个汉字:花、飞、入,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学生自主观察这三个汉字的笔顺,想想用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汉字的写法。
3.指名学生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如:“花”是草字头下加个“化”,“入”和“人”要注意区别。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师范写讲解,生观察并书空。“飞”字第一笔横折斜钩要稍呈俯势,“人”字撇短捺长。
5.生描红、仿写、书空,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体验,就能体会到更多的生活的乐趣。这节课,我们在大自然的宝库中又学到了很多生字和词语,大自然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板书。
1.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美丽自然: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口天——()子小——()言午——()。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gushiwuxingguanqianzhao姓。
氏
古
吴
赵
钱
官
4、给下列字注音。()()()()()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1、写本课生字(422格式,并选两个词各写一句话)。
2、背诵课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一些习性。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课文相关图片;辅助课件。
2.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经典诵读《山行》。
1.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2.总结:对呀,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好吗?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吧!
设计意图: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学生识字学文之后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而“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既巩固了儿歌的学习,又将保护青蛙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可谓“一举多得”。
作业:1.写本课生字(422格式,并选两个词各写一句话)2.背诵课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经典诵读:《凉州词》。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背诵课文。
2.找一些描写四季的词语读一读。
第二课时。
经典诵读:《凉州词》。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作业:1.写本课生字(422格式,并选两个词各写一句话)。
2.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九
1.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
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
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现代诗)。
二、学习“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
(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写练习: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谈诗美)。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谈诗的节奏)。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请在全班交流。
(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2)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4.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确诗歌的特点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诗,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认识了八位古代文人,并尝试仿写现代诗,积累了有关诗歌的名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多积累和摘抄现代诗,体会现代诗优美、简练、富有节奏的语言艺术特色。
教学反思。
2.在学习中,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来品味、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并且能运用所学进行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
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
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3.通过阅读“词句段运用”,学会巧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和巧用修辞使语言生动具体,学会巧用“……”、“--”等标点符号,为文章添色彩。
4.通过阅读“例句”,学会介绍事物时,运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5.理解并背诵《春日》,感受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朱熹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
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3.能理解背诵《春日》。
难点:
1.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和修辞使语言生动具体,学会巧用标点符号,为文章添色彩。
2.学会运用“一是……二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主动预习,查阅诗人朱熹的相关资料,了解《春日》的写作背景。
2.教师准备《春光美》音频,微课《春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交流平台,学习方法。
学生自由交流。
师引导学生交流:根据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回顾课文,如:带着“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2.谁来说说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3.学习《竹节人》,你学会了哪些阅读方法?
学生自由交流:
师引导学生交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回顾课文,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相关联的段落应该仔细阅读,反复阅读,而关联性不强的段落,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如: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师总结:读书时,同学们应该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材料。
三、词句段运用,学习习作。
生活中总有美好的瞬间,带给我们无尽的感动。怎样留住这些瞬间,定格这份精彩呢?请阅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
思考:
1.你喜欢哪个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情景,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自由交流:
(1)第一个片段,作者抓住“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4个关键词语,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当时场面的热闹气氛。
(2)第二个片段,作者抓住“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探过来”4个关键词语,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观战人入迷的情景。
(3)第三个片段,作者通过“上前、后退、叽里咕噜、闪着异样的光、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痴痴地微笑、轻轻地吁了口气”等关键词,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比喻修辞,巧用“……”“--”,写出罗丹塑像时的认真态度和入迷的的情景。
师引导,学生总结:在描写场面时,可以采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这样可以使内容生动具体,吸引读者。还可以巧用标点符号,来增添文章的色彩。
2.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类似的情景,运用所学方法,来写一写吧!推荐优秀的片段,投影仪展示,欣赏佳作。
学生自由交流:
师引导,学生总结:介绍说明事物时,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表达方式,说明理由,表达观点,可以使语言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四、小试牛刀,举一反三。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
五、日积月累,理解背诵。
1.播放微课《春日》在欣赏春光美的同时,理解背诵古诗。感受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朱熹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了解《春日》的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这首诗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推算出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已被金人侵占,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作者也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这其实是一首哲理诗。
3.小组竞赛,背诵古诗《春日》。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学习了更多的写作方法,还背诵了《春日》,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能大胆运用本节课所学--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巧用表达方式,这些方法技巧。同时,也能引用古诗《春日》,来给我们的文章增添色彩。
2.布置作业:把本节课自己喜欢的片段,整理到阅读笔记本上,多读几遍,学会多积累、巧运用。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课前布置学生主动预习,查阅诗人朱熹的相关资料,了解《春日》的写作背景,有利于课堂中的理解与背诵。
2.运用《春光美》音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园地内容的理解。
3.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谈出喜欢的理由,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掌握园地内容的目的。
4.运用微课助学,让学生在欣赏春光美的同时,理解背诵古诗。感受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朱熹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7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感受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
3.会读会背26个大小写字母,并能正确排序。4.会读会写不同韵母的生字,对不同结构的生字会分类。
5.收集描写春天的语句,感受春天的美景。
6.会读拼音儿歌,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正确认读9个词语。2.熟练地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会正确排序。
3.熟练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及本单元拼音韵文。
4.学会讲故事时,态度落落大方,故事情节连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古诗、歌曲等。(学生)。
3.看有关老鼠和猫的动画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自由读,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把三组词读熟。
3.全班齐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一)读一读,记一记。
1.多媒体课件出示26个大小写字母,师范读。2.师教读。
3.各种形式读,直到背熟。
4.指名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检查排序。
(二)读一读,写一写。
1.师黑板出示生字“见”“万”等8个生字卡,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指名说说每个字韵母的不同。
4.接韵母分类,指名上台书写,其余学生完成书上田字格书写,全班交流评价。
(三)读一读(拼音韵文)。
1.自由读读拼音韵文,圈出不会读的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小组内互读,互相正音,互评。
3.指名读,其他同学为其正音。
4.师多媒体出示难读生字,生词的读音,范读。
5.全班齐读,提醒学生不能唱读。
6.理解韵文大意;知道春天到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祖国南方、中部、北方等地在春天却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点。(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们在课件展示中,了解韵文大意,了解祖国的大和广,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7.配乐齐读韵文,让孩子们在朗读中再次涌起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去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口语交际)。
(一)歌唱春天。
1.播放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的歌曲。(小组唱、齐唱、单独唱)。
3.比赛背诵学过或课外自学的有关春天的诗文。
(二)我看到的春天。
1.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词语。
2.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3.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4.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要描写春天。
1.多媒体展示日积月累中描写春天的词语。2.学生自由读并圈出生字。3.指名读难点字,全班正音。
4.指名读四字词语,不会读的同学请其他同学帮忙。
5.师讲解四字词语的意思,让同学们边听边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画面。
6.用各种形式诵读词语。
7.用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师生共同评价。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老鼠嫁女。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故事中老鼠和猫各自的形象特点。
(1)观察老鼠爸爸和妈妈的形象。(指导语:老鼠爸爸和妈妈想把女儿嫁给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什么叫厉害?你们觉得谁最厉害?)。
(2)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观察图上各种事物的形象,讨论了解各形象的特点。(指导语:老鼠的爸爸妈妈觉得谁最厉害为什么?)。
2.再次观看课件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各人物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倾听故事。
(2)老鼠爸爸找了谁?它是最厉害的吗?为什么?
(3)小组内互讲故事,并推选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3.生上台讲故事。
全班评价:故事是否完整,讲解人声音是否洪亮。
4.角色表演故事,体验故事的完整性和幽默感。
(二)布置作业。
把《老鼠嫁女》回家讲给家长听。
板书。
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重点)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难点)课前准备:
师:(播放敲锣打鼓的喜庆音乐)注意听听这段音乐,人们好像在干什么?生:好像是在办喜事!
师:(出示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的图片)猜猜看,新郎会是谁呢?生1:新郎是太阳,因为太阳最了不起,能给地球带来温暖!生2:我猜新郎是老鼠,因为老鼠和新娘是同类。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这里有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新郎到底是谁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设计意图:课堂伊始,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喜庆的音乐中感受故事的主题,自然而然地引出《老鼠嫁女》的故事。再引导学生猜想老鼠嫁女的`新郎是谁,意在启发学生想象,也激发起学生听故事的浓厚兴趣。
生:最后猫成了老鼠的新郎。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很轻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还知道谁是最后的新郎了。真了不起!
师:听故事就应该听仔细,才能记得牢。
生1:我知道太阳最强的本领是带给大地温暖和光明。
生2:太阳虽然很强大,但是乌云可以遮住太阳,这是乌云最强大的地方。生3:风可以吹散乌云,所以说风很强大。
生4:围墙能挡住风,围墙就比风还强大。
生5:围墙虽然结实,但是老鼠可以在墙角钻洞,老鼠会钻洞是它最强大的本领。
生6:老鼠却害怕猫,猫能捉住老鼠。这是猫最强大的本领。师:小朋友们不仅听得仔细,还能联系生活说出每种事物最强大的本领,真令我佩服!下面请你和同桌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
师:你说得很准确,情节也比较完整,看来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记得牢固,真棒!
设计意图:借助录音播放故事,使学生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倾听故事,很好地将故事与图画内容结合在一起。听后,点拨倾听的要领,并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初步整理,为下一环节的讲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1.教师示范讲故事,学生发现要领。
师:下面请你们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生:老师讲故事时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师:谢谢你的赞美!你听得真仔细。同学们要记住,讲故事时的语言一定要清楚。生:我还注意到老师讲故事时表情很丰富,有的地方还加上了动作。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讲故事时的要领。2.学生试讲第一节,师生评议。
师:请你自己试着讲讲第一幅图画上的内容。
生:从前,有一对老鼠夫妇,他们养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们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想,一定要给女儿找个最好的新郎,嫁出去。师:你讲得真好,“从前”这个词用在故事的开头,很恰当。这个故事开头不错,下面我们按照图画上的内容继续讲故事,请你们先自己试着讲一讲,再讲给同学们听。3.学生结合图画自主讲故事,学生评价。(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的语言。)师:谁愿意先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跃跃欲试)你的小手举得最高,你来试试。生:大家好,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咦,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啊?原来是老鼠家有个女儿要出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严谨用词准确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总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媒体:
1、重点词句、段落的文字课件。
2、美丽地球动画课件。
3、人类破坏地球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板书:地球)。
2、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语句读通顺。思考: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屏幕,对照课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同桌互相说一说,抽生说。刚才我们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让我们把括号里的词语牢牢地记在你的小脑袋里,齐读。
4、请同学们快迅浏览课文,用“——“划出表现地球“可爱”的语句.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地球可爱”
过渡: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地球的可爱”。
1、学习第一段(课件)。
(1)“薄”字读音。形容厚度小读“bao”和浅在一起时读“bo”
(2)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你能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知道纱衣指什么吗?(大气层)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3)运用打比方的手法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来把这段话,再美美地读一读。
(4)齐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5)小结:看,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丽、可爱,更多的是对地球的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这句话。
2、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难道仅仅就因为她外表美丽吗?(课件:地球无私地向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
(1)板书:无私慷慨。
(2)你是如何来理解这两个词。
(3)用“慷慨”造句。
(4)地球无私的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同学们都知道那些矿产资源?象这些要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地质变化才能形成,而且用完可能永远消失的资源,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除了这些资源,地球还向我们人类提供着什么资源呢?(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这些资源的特点是可以循环利用,所以是可再生资源。可见在这段话中提到的矿产资源只是地球的各种资源中的一种,你知道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吗?(板书:举例子)。
3、总结:地球赋予万物生命,哺育人类成长,可以说,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赞美自己的母亲。齐读(课件: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二)研读“地球容易破碎。
1、第3自然段。
(2)作者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他在写这一段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气愤、不满、着急、告诫……)。
(3)那么,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2、第4自然段。
(1)人类又是如何对待可再生资源的呢?抽生读。
(2)“本来”是什么意思?换成“原先”再读一遍。
(3)现在呢?为什么?
(4)“本来”这个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板书:不能再生。作者在表达方面注意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严谨,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5)你知道人类的这些破坏行为,造成了哪些生态灾难吗?生交流。
(6)老师也收集了到了一些相关资料。(出示课件)。
(7)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痛心,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
(8)是啊,地球妈妈因为人类没有好好地保护你,你原来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而现在却面容憔悴,伤痕累累。谁来接着说。(把诗补充完整。)。
(9)把我们现在的心情融入到这段文字中,自己练习读一读。
(10)抽生读。评价。
四、上牵下连,引出第5——7自然段的内容。
2、“至少”什么意思?(最少)言外之意呢?(40万亿千米之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
3、那么40万亿千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课前,我做了一个计算,就拿飞机以每小时一千公里左右速度计算。你们知道飞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猜猜看。600万年!能到达吗?人类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4、地球被破坏了以后,我们真的是别无去处。因为我们只有——生齐答:一个地球!
五、回到课题,升华情感。
1、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去处!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2、让我们一起来向全世界呼吁,端起课本齐读。板书:精心保护地球。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2、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用具体行动,共同捍卫我们的地球妈妈!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太可爱:美丽而渺小,慷慨无私。
太容易破碎:资源枯竭、不可再生。
精心保护地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四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觉得天安门前灯光非常美丽。
生2:我觉得这篇课文写灯光的目的是怀念郝副营长。
生3:郝副营长为了能让孩子们用上电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你们都很会读书,发现的问题真不少。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说。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并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生1:在我们围歼敌人的一次战斗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书,战斗胜利了,他自己却牺牲了。
师:你把关于灯光的往事概括得很准确,但全文可不仅仅写了往事。
生2:每当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我都会想到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往事。
师:这两位同学对主要内容的概括都有比较好的方面。如果能合在一起说,就比较全面了。既说明是从现在想起来的,又详细说明郝副营长是怎样献出生命的。
3.再读课题,初步把握文章情感。
师:让我们再读课题,(学生读题)这一次你看到的还仅仅是明亮的灯光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战斗中一位伟大的战士。
生2:我感到很伤心,因为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能让孩子们用上电灯,自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文章题目是灯光,但主要内容却是写郝副营长英勇献身的事情。并且,从你们的发言中,我还听出了你们的感受。现在,我们还要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感受深的句子,还可以在句子的旁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或者疑问记下来。(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做批注,教师巡视)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抓住“灯光”,品析人物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并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并指导讨论交流和朗读感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1、同学们,在80年前,在我们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一个伟大的胜利,前不久,我们的党和国家作了隆重的纪念,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胜利吗?……这就是长征,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交流对长征的认识。
课内:
课外:
课件展示课后的“资料袋”。
过渡:漫长的二五五千里长征,发生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也诞生了许多壮丽的诗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七律.长征》就是其中最辉煌的一篇。
二、自读诗句,读通读顺。
1、解题:体裁、题目。
2、自读,读通读顺诗句,生字词多读几遍。
3、检测初读情况。
(1)抽学生读。
(2)认读生字:重点字音:磅、岷。
(3)指导书写生字。
三、交流理解、指导朗读。
1、同学们,根据你对长征的认识,如果让你也来一次长征,你会觉得怎么样,请选用诗歌中的一个字来表达。(难)你选“难”,面对长征之难,面对远征之难,红军的态度是“不怕”,红军不怕远征难,所以二万五千里的万水千山在红军眼里——“只等闲”。
解释等闲:平常、平平常常、稀松平常。
读出红军的无畏、读出红军的轻蔑。
这两句总写“红军不怕远征难”,“远征难”难在哪里?(万水千山)怎样的万水千山啊?红军又是如何地不怕?这需要我们大家认真地去研读。
2、结合课下注释和老师提供的词语注释自读理解诗意。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诗意的理解。
4、师生交流探讨。
难在哪里?又是如何地不怕?
千山:五岭逶迤,乌蒙磅礴(结合图片和当地山岭认识五岭和乌蒙山的大、高,体会千山之难。)但是在红军的眼里它们不是高大的山脉,不是广袤的山岭,而是腾起的细小的浪花,只是滚动的泥丸。
指导朗读。
万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结合图片、视频,进行语言解说,体会万水之难)云崖暖,红军心里也是暖的,铁索再怎么寒光闪闪,也吓不住英勇的工农红军。
指导朗读:
还有什么困难?
千里岷山。怎样的岷山?(结合图片,语言表述,合理想象)。
面对千里雪山,红军没有丝毫畏惧,而且喜笑颜开,开怀大笑。
是啊,过了岷山,胜利在望,红军战士怎能不喜笑颜开呢?
指导朗读。
5、多么壮丽的诗篇,你能把它变成通俗的语言吗?
(1)同桌互说。
(2)抽人说,师生补充点评。
6、小结。
同学们,经过我们的学习,你们想对红军说些什么或者用什么词来赞美他们呢?(备选词:英勇无畏、豪迈气概、视死如归、乐观主义)。
四、深情朗读,深入感悟。
过渡:让我们读出红军的英勇吧!
诗歌朗诵会开始了!
1、聆听名家读。
2、老师也想读——来点掌声吧。
3、同学们快快参与吧!
4、齐读。
5、男女读。
6、多么铿锵的诗篇呀,我们一起背一背吧。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1、欣赏毛泽东的其他诗篇。
2、我们不应忘记长征,课后要看一些有关长征的书和电影、电视,你一定会发现你的身上也会充满红军的勇气。
六、总结诗歌,升化情感。
1、同学们,毛泽东同志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连呼三遍。我们需要长征精神吗?你们的父母需要长征精神吗?我们人人都需要长征精神。
2、让我们在“长征”之歌中挥手再见吧!(起立,行队礼)。
附:板书设计七律.长征。
金沙江。
万水。
大渡河。
五岭。
千山。
乌蒙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六
本学期我担任六(x)班语文教学工作,现将本学科教学工作设定计划如下:
本班是我新接手的班级,分别由来自五所不同小学的学生组成,成绩参差不齐。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整体水平一般,优秀率x%,及格率x%。学生具体情况还有待开学后逐步摸清。
本册教材共分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除去第六单元,共有二十八篇课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
第一单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之美的情操,品味优美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二单元: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爱国之情,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骄傲。同时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第三单元:体会真情带给人们的感动,树立讲诚信,动真情,乐于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品质。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第四单元:感悟人类生存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学习本组课文,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同时,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单元: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及回忆鲁迅的文章,从正面、侧面不同的角度认识鲁迅。注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更多地了解诗歌、搜集诗歌、欣赏诗歌,也可以试着写一写。
第七单元: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感情世界。学习时,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第八单元:走进艺术的百花园,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1、认真备课上课。
在备课方面,我要注重对教材的钻研,切实加强课堂研究,避免上课马虎,然后搞题海战术的做法。
上课方面,我要加强课堂管理,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时以情感人,以饱满的热情和教学艺术点燃学生学习情感,形成规范、和谐的课堂氛围。
2、重视识字和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对生字新词经常进行听写、运用等训练,对于课文中需要背诵的内容将老师考和小组长考相结合,同时经常巩固旧的知识。
3、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精读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放开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中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
4、注意书写训练,要求使用钢笔书写,有一定的速度,重质量轻数量,提高书写能力。
5、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并能迁移运用到习作中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七
1、懂得人们根据青蛙眼睛的特点制成了“电子蛙眼”,知道“电子蛙眼”的作用。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拓展学生的学。
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哪位小科学家还能用不同的说法来说吗?
3、同学们,听了刚才这些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你对青蛙眼睛的特点一定更加了解了,我们来读一读吧!(多媒体出示: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近的东西却很迟钝。)。
4、同学们现在还想对科学家提出什么问题呢?(或: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这些小科学家,你们为什么要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呀?)。
5、过渡语:噢,我明白了,科学家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发明了“电子蛙眼”。在地球上,动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动植物身上有许多特殊的本领,是我们人类所不及的。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研究动植物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发明出来的,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
1、对于“电子蛙眼”,你想了解什么?(生提问:“电子蛙眼”是怎样的?“电子蛙眼”是怎么工作的?“电子蛙眼”有什么优点?……)。
2、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不少!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书本能帮我们解决哪些问题。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你能读懂什么?自己读好想好后,与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
3、指名学生交流讨论。
4、多媒体出示句子:机场上的指挥员凭着“电子蛙眼”的帮助,就能立刻判断出空中的飞机在哪个方向,飞得多高,飞得多快,正朝哪个方向飞。有了“电子蛙眼”,人们就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谁来读读这段话,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指导学生在读中通过重点词“立刻判断”、“准确地指挥”,体会感悟“电子蛙眼”的灵敏。
5、通过研究,你发现“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答后,出示青蛙的眼睛与“电子蛙眼”的两段话。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话,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的敏锐。
6、“电子蛙眼”太厉害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读出“电子蛙眼”的威力来。学生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7、出示填空练习:
“电子蛙眼”相当于(),飞机相当于()。青蛙的眼睛看动的东西(),只要虫子在飞,它都能(),而且还能()。“电子蛙眼”也一样,只要飞机在飞,机场上的工作人员,凭着()的帮助,就能(),还能()。
四人小组讨论后,再交流。红字出示答案后齐读体会。
1、过渡语:
动植物身上有好多神奇的本领,远远超过人类。而我们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善于从动植物身上发现它们的长处,学习它们的长处,为我们人类所用,为人类造福。
2、观看一段拓展录像。
3、看后你有什么感慨?
4、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填空,小组先交流讨论。
人们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用它来()。人们研究了(),制成了(),用它来()。
我想研究(),制成(),用它来()。
交流讨论。
5、这道题能做得完吗?为什么?
6、师总结:是啊,在这奇妙的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动植物特殊本领还等着我们去发现研究,许许多多的东西有待于在座的同学去发明创造。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勇于实践,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就在我们中间。
1、从教学效果看,教学目标达成。
2、成功之处在于:
(1)合理处理教材,突出重点,突破本教时难点,通过引导学生对“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验,领会“电子蛙眼”的灵敏。
(3)课文的拓展练习作业设计富有层次性,从课文仿生发明,引入在社会生活中已有的其他仿生发明,再激励学生说出自己所想到的仿生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不足之处:还可设计课外延伸,结合班队课对仿生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展交流,让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八
1、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意思,了解象棋规则。
2、熟记成语和古贤文。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倾诉烦恼。
第一课时。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引入:同学们听说过象棋吗?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2)我们了解了象棋中“将军”的本意,那么,现在“将军”一词常常比喻什么呢?
(4)除了书中提到的,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5)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会下象棋吗?下象棋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出示歌诀)这段歌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2)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们凭借棋盘讲解。
(3)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对称押韵)。
(4)欣赏朗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读读短文。
(2)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3)“蝉联”这个词,听说过吗?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再查查词典,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1、认读“犯、饱、它”三个字,观察字形,说说异同。
2、观察字帖,读读“小小窍门”,领悟其中的规律。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熟记成语。
(1)先读读词语,读准字音。
(2)借助字典,了解词语意思。
(3)交流汇报,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1)回忆《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2)学生自读《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3)这段文章中的句子,有的来自古诗,有的来自民间谚语。你能读懂哪些句子呢?(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句意)。
(4)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呢?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烦恼。“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
2、那么,在倾诉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表达清楚,说清烦恼的原因;有礼貌,言辞诚恳……)。
3、作为“小烦恼热线”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诚恳……)。
4、同桌试着扮演角色进行口语交际。
5、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评议。
6、小结:在生活中有烦恼是正常的,我们有很多解决方式,在倾诉与倾听时,都应做到尊重、有礼有节。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善解人意、天天快乐的孩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十九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课件。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雨衣图片。
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
(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
(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读给同桌听一听。
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课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第一部分。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
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
(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
(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我为什么这么兴奋?
(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
(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
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听英语讲座)。
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息一会儿)。
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已经买了)。
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没说要炖肉)。
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信)。
(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
(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
(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
(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
(四)第四部分。
1.“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
(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2.“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
3.“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
(怕弄坏了新雨衣)。
4.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兴奋、满足、高兴)。
(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
(一)出示问题。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1.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
(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着变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
2.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
(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还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
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二十
1.学习生字、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沈从文《腊八粥》的全文,仔细阅读,对小说全文的大概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二十一
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1个生字,理解“晶莹、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联系实际思考,“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二十二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座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时,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以后,这里是举行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个长方形小广场。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宫,也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风、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据说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二十三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可……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真的吗?”妈妈问。
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
“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雨衣图片。
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读给同桌听一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第一部分。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
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
(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
(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我为什么这么兴奋?
(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
(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
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听英语讲座)。
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息一会儿)。
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已经买了)。
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没说要炖肉)。
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信)。
(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
(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
(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
(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
(四)第四部分。
1.“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
(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2.“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
3.“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
(怕弄坏了新雨衣)。
4.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兴奋、满足、高兴)。
(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
(一)出示问题。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1.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
(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着变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
2.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
(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还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
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
(板书: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盼》教学反思。
《盼》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盼着下雨,终于有一天掉雨点了,我穿上妈妈给我买的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点让我欣喜不已。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的期盼,“我”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回味。
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在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自学等是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学生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就突显出来,因为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精讲多练。抓住重点,充分利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体现高效运转,练习的重点要体现层次性,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本课教学中,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我”的情感的语句。分小组进行交流。思考:文章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新雨衣、如愿以偿穿上新雨衣?它们具体表达了“我”怎样的心理?引导学生明白,写人记事类文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情感很重要,如果只是单纯地记事,文章可能就会略嫌平淡无味。
3.矫正反馈。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多种读书方式,投入情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抓重点词句,感受“我”因雨衣而产生的渴盼、急迫、无奈、快乐的心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个性化的理解。
三、不足之处。
对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训练还不够到位;学生小组交流时,还不能完全放开,比较拘谨;学生班内交流时,我没有太多地关注学生,学生汇报时的小细节没有及时纠正。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导入新课,简介作者铁凝。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读书发现问题,并学会探究文本,从简单的文字中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为下文的教学做好准备。最后拓展练笔:写一段话——“我对的期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实用24篇)篇二十四
1.通过形象的字型分析,启发学生运用拆分、整合的识字法认字。
2.注意区分字形、字义。
3.能正确、流利的诵读短文。
4.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敢于大胆想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韵文。
(2)朗读韵文。
(3)说一说短文一共讲了几个字?
(4)引导学生发现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
(5)用同样的方法你还认识了哪些字?
二、我会认。
1.出示“转盘”课件。转盘周围生字排成一圈,转盘指针指向哪个字,就引导学生读哪个字。
2.交流识字方法,把你记字的好方法说给同学听。
3.引导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全班开火车读两遍)。
三、日积月累。
(一)我会填。
1.出示我会填的影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读读题目“我会填”这是让我们做什么呢?学生说出这项训练要求。
3.请你们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巡视)。
4.反馈:让学生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填写的。
(二)我会读。
1.听教师示范读短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书。
2.组织学生自由读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配以优美的音乐。
4.组织全班自由读,边读边想: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的理想是什么?怎样实现你的理想?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桥的画面:
二、进入有主题的口语交际。
1.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
2.同桌练说、评价。
3.各学习小组组织练说、评价。
4.小记者采访。
a.同学们,学校小记者站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会设计桥,而且设计得非常漂亮,便派来几位小记者前来采访(四名同学扮成小记者上台)。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b.小记者采访(从桥的造型、材料承重力等方面质疑,介绍者进行答疑)。
5.评选,展示最优桥梁。
黑板上贴满同学们设计的桥,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你最喜欢哪座桥?并说出原因。
三、总结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