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系统地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为了提高大班教学水平,特别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大班教案。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科学技术给我们家庭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
2.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1---2种家电工作原理.
3.激发幼儿了解科技产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绘画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认识几种常见的高科技家电产品.
1.请幼儿认一认画面上的高科技家电产品,鼓励幼儿说出产品的名称.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高科技家电产品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高科技家电产品有什么用途?
3.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高科技家电产品,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高科技家电产品画在框子里,再向同伴介绍.
三.组织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上的观察统计表,并进行记录:。
认一认图上的高科技家电产品,想一想:你们家里有哪些高科技家用电器?它们有什么用途?请幼儿对照图表在相应的高科技家电产品下面打或打.
引导幼儿在空格中添画自己家的高科技家电产品,并与同伴交流.
四.组织幼儿交流活动,我家有哪些高科技家用电器?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些好处?
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师展示幼儿的调查结果.
五.组织幼儿讨论,激发幼儿爱动脑,爱科学.
1.你知道其中一些电器工作的原理吗?
六.幼儿绘画自己想象的高科技家电产品,教师指导.
七.欣赏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想想作品.
小结:高科技家电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他们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科学道理,希望我们小朋友绘制的新型高科技家电产品在未来都能梦想成真.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二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动作较灵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过游戏,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电。
3、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不与同伴碰撞。
二、活动准备。
大灰狼头饰一只,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动物模仿操。
能听音乐跟着老师做操。
2、基本部分。
(1)新授“电羊”的游戏。交代游戏名称,介绍游戏玩法、规则、边讲边示范。教师请小朋友扮小山羊,这当中有老师事先指定的几名“电羊”。小羊在场地上一边玩耍,一边念儿歌:“头上两只角,身上长白毛。爱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选一幼儿扮大灰狼,背对“羊群”站立。儿歌念完,“大灰狼”转身喊:“我来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开。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带出场外。如果“大灰狼”抓住电羊,电羊就发出“的铃铃”的声音,“大灰狼”触电,站着不能动。千万注意,不能让“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谁是电羊。
(2)让幼儿学念“小山羊”儿歌数遍。
(3)幼儿玩电羊游戏数遍后,教师鼓励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表扬没被抓住的幼儿。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干。
四、活动结束。
1、玩民间游戏“炒蚕豆、炒豌豆”数遍。
2、简单小结,表扬机智、勇敢的小朋友。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三
现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动画片中的情节及动画形象也成为小朋友玩耍时的热门话题。在班里经常能听见这样的对话:“我是美羊羊……我是喜羊羊……我们一起打败灰太狼好不好?”等等。他们模仿着动画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声音、和动作,一起合作、游戏。因此我设计了这个以幼儿最喜爱的“喜羊羊”动画人物为主题,带有故事情节的体育游戏,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钻怕、跨越、平衡和投掷的能力。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培养幼儿钻怕、跨越、平衡和投掷的能力。难点: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大纸箱、皮筋、小椅子、纸球若干、路标(路线一、路线二)、“城堡”;
3、《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热身运动)。
教师带扮演村长带领小朋友(带着头饰)伴随着《喜洋洋与灰太狼》主题音乐出场。小朋友们跟随着“村长”做弯腰、转腰、蹦蹦跳跳的动作,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设定情景,和幼儿一起探讨钻山洞、跨小河、过石头桥的方法。
1)怎样才能钻过山洞?幼儿讨论并练习钻山洞的动作。
2)怎样才能跨过一条比一条宽的小河?幼儿讨论并练习跨越动作。
3)怎样才能走过又窄有长的石头桥呢?幼儿讨论并练习近平衡动作。
3.第一次解救美羊羊。
4.第二次解救美羊羊。
加大第二条路线的难度,鼓励幼儿合作通过,解救美羊羊。
5.放松环节。
6.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伴随主题曲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主动参与进来,
但活动开始时有小朋友情绪不是很好,性格倔强,在此时我并没有对他们采取任何措施,因为这时让他们加入活动只能让他们情绪更不好,所以在课程进行到七分钟的时候我才邀请他们加入活动,这时他们的情绪也已经平复,因此能很好的与同伴一起游戏。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了锻炼。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四
1、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塑料尺子、人形纸片、碎纸屑、毛线、竹筷、铅笔、塑料梳子、绸布、海棉、泡沫、铁钉、记录卡。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难点:能够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
四、活动过程:
(一)魔术《纸娃娃站起来》。
1、出示人形纸片,教师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与绸布摩擦,并对幼儿说:“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
2、教师示范。
3、幼儿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静电现象。
1、教师再次演示魔术,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师做了什么动作。“现在老师再把这个小魔术做一遍,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2、幼儿动手尝试,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摩擦力度。
3、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怎样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师简单小结:因为尺子和衣服经过摩擦它们产生了静电,静电将纸娃娃吸了起来。
(三)大胆猜想。
1、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大胆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会起静电。
2、幼儿先自己猜想,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启发幼儿发散思维。
(四)尝试操作。
1、幼儿动手操作,把竹筷、铅笔、塑料尺、铁钉分别和绸布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线、碎纸屑,验证猜想结果。
2、个别幼儿说一说猜想与操作的不同,并进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穿化纤衣服脱时会有声音,黑暗中会发现小火花;天气干燥时,长时间走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衣服会和身体粘在一起;有时人与人在接触的刹那会被对方电到等等。
(六)游戏《头发飞起来》。
1、教师示范游戏,将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2、幼儿互相结对做摩擦游戏,先让每个男孩和女孩对应。然后女孩和女孩之间互相游戏,并请操作好的幼儿到前边演示。经过演示,看谁先把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活动反思:
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材料,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学习的环境,让幼儿与各种材料进行互动,从而感知滚动的科学现象,整个活动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观察力、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标达成度极高。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五
预设教育目标:
1、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思考、操作实验、分类归纳的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电的安全意识,了解电与人类的关系。
预设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电的简单原理,知道电需要电源、电线等。
2、知道电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但用电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3、能积极的参加探索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爱思考,多动脑。
4、提供实验材料,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5、能合理布置画面,独立设计绘画内容。
6、能够比较准确的按音乐的节奏做各种稍复杂的基本动作。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
8、能手脚交替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家长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一些有关电的知识,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家用电器。
2、向幼儿介绍一些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3、请家长协助收集有关电器和安全用电的图片、vcd影片和书籍学习范畴: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了解电器、爱护电器。
美术:手工制作:花灯、电器、绘画:美丽的灯、我喜欢的小动物、线描画:树林、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六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动作较灵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过游戏,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电。
3、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不与同伴碰撞。
大灰狼头饰一只。
大班。
1、开始部分:动物模仿操幼儿能跟着老师做操。
2、基本部分。
(1)游戏:"电羊"介绍游戏玩法、规则、边讲边示范。(教师请小朋友扮小山羊,这当中有老师事先指定的'几名"电羊"。小羊在场地上一边玩耍,一边念儿歌:"头上两只角,身上长白毛。爱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选一幼儿扮大灰狼,背对"羊群"站立。儿歌念完,"大灰狼"转身喊:"我来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开。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带出场外。如果"大灰狼"抓住电羊,电羊就发出"的铃铃"的声音,"大灰狼"触电,站着不能动。千万注意,不能让"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谁是电羊。)。
(2)让幼儿学念"小山羊"儿歌数遍。
(3)幼儿玩电羊游戏数遍后,教师鼓励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表扬没被抓住的幼儿。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干。
3、活动结束:
玩民间游戏"炒蚕豆、炒豌豆"数遍。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七
1、感受和家人一起合作比赛羊角球的快乐。
2、孩子可以通过游戏提高弹跳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玩羊角球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游戏准备。
羊角球五个。
节奏感音乐。
游戏玩法。
1、每个家庭派出一名家长与自己的宝宝合作游戏。
2、每次参赛比赛家庭五个,经过多次比赛,坚持到最后的家庭为胜。
3、家长和孩子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起跑线,音乐响起代表游戏开始。
4、游戏开始由家长骑着羊角球向孩子所在地出发。
5、家长到后,孩子骑起羊角球向家长起跑线出发。
6、先到起跑线的宝宝家庭为胜。
游戏规则。
1、家长在骑羊角球的过程中,从羊角球上第一次掉下来从头开始出发。
2、从羊角球第二次掉下来,就直接淘汰出局。
3、幼儿从羊角球掉下来,要快速得起来,接着骑好羊角球出发。
4、要给孩子讲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八
1、通过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熟悉音乐的曲式结构。
2、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不同乐段的情景和情节。
3、学习建立游戏的规则,并体验与别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1、音乐图形谱,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
2、音乐和录音机。
一、活动引入。
1、老师:“呜……”,听什么开来了?
“对,是火车,而且是一列奇妙的旅游列车,在旅程中,它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呐,现在老师请大家边听音乐,边看图谱,想想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听完以后告诉我好吗?”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内容。
1、安静倾听乐曲,教师根据音乐的变化,在电脑上操作图形乐谱。(欣赏后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感受)。
2、再次倾听乐曲。教师在图形谱上指示音乐的进行,幼儿坐在座位上用不妨碍他人的小动作表现来表现音乐中的情景动作。
3、提问后,老师根据孩子的讲述进行整体描述(或请一个孩子进行)。
三、分段欣赏,并跟随音乐做游戏“原来我们的列车有一个这么奇妙的旅程,我们今天就来玩这个奇妙的列车旅程好吗?”
(1)引子:重点弄清什么时候收拾行装,什么时候告别,什么时候拉汽笛,什么时候派队(起踵点头)启动。
(2)ba段:重点弄清什么时候进山洞,什么时候出山洞,什么时候过长隧道。并且提示幼儿表情的投入。
(3)3段:重点指导黑子们想象奇妙的森林里有什么景物或动植物,并用身体去表现,并鼓励孩子们与别人一起合作摆造型,并提示孩子的造型要留出“铁轨”给列车通行。
(4)尾声:重点是放气和减速刹车,要求能卡准节奏做。
四、完整地进行游戏。
1、教师作火车头,带领孩子完整地做游戏。把幼儿分成两组,女孩子先扮演列车,男孩子先扮演奇妙的森林。
2、玩第二遍时,男女孩子交换角色。教师在玩之前提示第一次游戏中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鼓励孩子们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
3、让孩子自由扮演角色,并提醒幼儿听准音乐,按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
4、高潮结束。
1、课时的量太大,幼儿在没有熟悉音乐,熟悉歌词的情况下,音乐游戏的展开很难,这也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能分课时设计或者采用图谱等形式帮助幼儿熟悉音乐会更好。
2、我在示范表演中,没有请其他的教师帮忙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自己很辛苦,也影响孩子记忆表演歌曲中的第二段。
3、在教学中重难点没突出,没有攻破,在活动设计钱疏忽考虑了。
4、多设计一些形象具体的情境教学会更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发孩子的表演欲望。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九
1、感受乐曲的旋律,及感知音乐速度的变化。
2、听辨乐曲,能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乐于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1、重点: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2、难点:感受乐曲速度快慢的变换。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乐曲,卓别林表演视频,勃拉姆斯像,卓别林像。
一、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
1、请幼儿初步欣赏音乐,讨论并谈谈对音乐的感受2、教师小结:这首乐曲听起来活泼欢快,有的时候快,有的时候慢,听了让人想跟着音乐动起来。
二、欣赏视频表演,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乐曲的欲望。
1、请幼儿欣赏视频,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2、向幼儿简单介绍卓别林及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和其作者。教师总结:视频中,卓别林在刮胡子时,是根据音乐的快慢来改变动作的快慢的。
3、引导幼儿说出用按摩的方式也可以将音乐表达出来。
三、听辨乐曲,大胆想象创编按摩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按摩动作。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做按摩动作,感受b段乐曲时快时慢的节奏。
(1)请幼儿再次欣赏乐曲b段。
(2)引导幼儿根据乐曲节奏做按摩动作,可换动作进行按摩。
小结:乐曲中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我们做动作的时候要跟着乐曲的节奏。
四、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节奏的快慢,感受乐曲热情奔放的旋律。
1.欣赏教师的配乐按摩表演,观察按摩动作,感受乐曲旋律。
2.幼儿初步尝试合作表演,一位扮演按摩师,一位扮演顾客,通过动作来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幼儿按摩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节奏和旋律。
3.幼儿自主创编按摩动作,体验有趣的按摩。
五、活动结束,带幼儿离场。
请幼儿回家后可根据音乐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进行一次有趣的按摩,和家人共同分享本首乐曲带来的欢乐。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十
1、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了解植树对净化、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懂得爱护树木。
2、激发幼儿参与植树活动的兴趣。
1、活动前请家长在3月12日前后指导幼儿收看电视中的新闻节目,了解全国人民种植树木的情况。
2、先购好幼儿园所需要的树苗,选好种植地点并挖好坑,准备若干小铲子、喷水壶。
1、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前关植树节的录像,讲讲植树节的日期和植树方法。
2、讨论了解植树与净化、绿化、美化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3、组织幼儿到种植地点,种植小苗。
4、植树后,与幼儿讨论怎样爱护小树苗,并插上木牌,写上种植日期和班级。
5、活动延伸:经常组织幼儿观察树苗生长情况,并定期测量树高,做好记录。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一
1、学用对唱和接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培养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
3、使幼儿感受乐曲中的欢快,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学习用对唱和接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幼儿掌握乐曲中的节奏。
舞蹈《铃儿响叮当》。
淅沥沥、哗啦啦,你的表现顶呱呱。
森林挂图一张、节奏图谱三张、小动物图片(小鸟、猴子、兔子、鸭子、小狗)各一张、圣诞老人图片一张、录音机、音乐《火车开了》、《欢乐满山谷》、《动物猜谜歌》、《铃儿响叮当》。
(一)导入:
1、开火车游戏。
2、欣赏音乐《欢乐满山谷》。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各种动物的声音)。
(一)出示挂图集中幼儿注意力。
1、导语:哦,小朋友们听到了这么多动物的声音,那么到底谁来参加舞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森林挂图)为什么只有小鸟和猴子呢?原来它两是被森林国王派来迎接我们的,那么其他小动物在哪里呢,原来啊,森林里的动物太多了,森林国王不知道该选谁,于是就决定请最聪明的圣诞老爷爷来帮它选。(出示圣诞老人的图片)圣诞老爷爷已经把它选好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它说如果我们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小动物了,那么现在我们听听第一个出场小动物会是谁。
2、教师念歌词,幼儿自由回答。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小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小朋友们肯定觉得奇怪吧,一个谜语怎么这么多谜底呢,其实是圣诞老爷爷和大家开了一个玩笑,它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是什么。(出示节奏图谱教师念歌词)。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长长的,走路跳跳跳,猜猜猜,猜猜猜,小朋友们猜一猜,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二)学习对唱。
1、导语:小朋友们说的真是太好了,圣诞老爷爷一高兴就唱了起来,它是这样唱的。(教师示范并要求幼儿跟着老师拍手)。
提问:小朋友们,圣诞老爷爷是怎么唱的?(前面是念的,后面是唱的)。
2、导语:原来谜语也可以唱啊,那我们小朋友也用唱的方式回答圣诞老爷爷好吗?(教师示范一遍,再教幼儿学唱)。
3、让幼儿完整的唱一遍。
4、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把第一位小动物请出来了,那么第二位小动物是谁呢?现在老师把谜语唱出来,请小朋友们唱着回答老师好不好?(教师唱谜语)。
“脑袋圆圆的,嘴巴扁扁的,叫声嘎嘎嘎,走路摇摇摇,猜猜猜,猜猜猜,小朋友们猜一猜,猜猜它是谁?”(幼儿唱着回答并出示图片)。
5、请个别幼儿学唱儿歌。(给予奖励)。
注:其它幼儿用手打节奏。
小结: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和圣诞老爷爷唱歌的方式叫做对唱,就和小我们一组小朋友问另一组小朋友回答一样。
(四)。
1、导语:前面我们已经把小兔子和小鸭子请出来了,那下一位小动物是谁那?刚刚圣诞老爷爷说这位小动物已经等得着急了,说我们能不能快点儿请他出来,小朋友们你们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快点儿出来呢?()圣诞老爷爷又有新的注意了,它说让我们用接唱的方式就能快点儿把它请出来了,什么是接唱呢,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呢?()。
2、教师与配班老师示范一遍(出示第三张节奏图谱)。
“脑袋圆圆的,耳朵大大的,叫声汪汪,看家本领大,猜猜猜,猜猜猜,就让我们猜一猜,它是小花狗。”(让幼儿直接从猜猜猜开始接唱两遍)。
(五)让幼儿分组进行对唱和接唱。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问(拍手打节奏),;另一组幼儿答,角色互换,进行对唱和接唱的练习。
播放音乐《铃儿响叮当》。
:回家后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猜一猜。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二
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了认识田字格后,幼儿仍然无法真正识记田字格四个格子的名称,空间思维困难。
1:认识田字格四个格子的名称,识记四个格子的位置。
2: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谦让,体会学习的快乐。
3:会绘画田字格,会按要求在指定的格子完成学习任务。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认识田字格四个格子的名称,识记四个格子的位置;
难点:会绘画田字格,会按要求在指定的格子完成学习任务。
彩色粉笔。
1:教师带着幼儿,拿着彩色粉笔在操场的水泥地上画一个田字格,边画边引导幼儿复述田字格四个格子的名称。并用彩色笔区别横中线和竖中线。
2:带着幼儿有序地走田字格,边走嘴巴边念四个格子的名字。
3:按老师的口令扔皮球。
4:把幼儿带进教室,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田字格;按老师的要求在各个格子里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未充分得到发挥,因为考虑安全的因素,对幼儿的束缚太多,未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未达到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目标。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三
1、结合读本和幼儿自身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深化有关影子的认识,特别是人物的活动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
2、理解“也”字如何运用,学习运用句型“谁在做什么,谁也在做什么 ”
活动准备:ppt《影子和我》
1、 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影子)。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教师提出本次阅读的主题―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很有趣的书。
2、 教师出示大书:小朋友猜猜这本书在说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
6、 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页,教师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这个影子象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让幼儿比比动作,教师掀开纸张:原来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齿。
7、教师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页,请幼儿说说:墙上的影子会和小朋友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引用原句进行小结。
8、出示第六页,教师提问:图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 教师:我们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想象故事的情节。
10、出示第八页,教师提问:小朋友发现这页和前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什么不见了?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影子不见了。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11、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完整的看一遍吧,教师指读大书上的文字,将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教师:原来我们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和影子做各种好玩的游戏,比如:手、脚、嘴等。是不是这个小姑娘做什么?影子也会同样跟着做什么? 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区别?(问题回答方向:影子永远是黑色的,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12、 教师: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13、教师:现在我们也要和影子做游戏了。
1)到操场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诉老师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游戏
3)幼儿组合影子游各种造型,请一个幼儿用粉笔将地上的影子画下来。
本课学后,课文基本上能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白了“人”和“影子”“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二、通过图文结合,并抓住关键的词语,使学生明白“前-后”、“左-右”是两对反义词,而且还明白了它们也是表示方向的词,并还能自己再找出表示方向的词语。例如:“东西南北,上中下”等,并感受到了“人和影子”是一对好朋友,而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一样,总是跟着我。
这节课学习后,大部分学生能以自己为中心,说出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右面是谁,有极个别学生说不完整。
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不明白,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下实践中去理解、去观察,并带领他们做做“踩影子”的游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十四
1、了解表现时间的各种不同方式。
2、感受时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事先收集一些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等。
(一)买车票,了解时间德望表现形式。
1、今天我们要到祖国各地去旅游,你们想到哪里去?请每个小朋友到售票处去买一张火车票。
(幼儿购买火车票)
2、幼儿相互交流旅游地点及外出时间,从而了解表现时间的不同方式。
(二)尝试做车票,学习表达时间。
1、师生共同讨论制作车票的要求:需要在车票上表示出开车时间,从哪儿到哪儿?
2、每人制作一张车票。
3、相互交流。
电羊大班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五
1、在玩的过程中进行按规律排列及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合作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1、格子图棋谱若干。
2、收集黄、红两种颜色的饮料瓶盖,在瓶盖的正面分别贴上打印好的10以内数字。
3、将黄、红两种颜色的瓶盖分别放在操作盒里。
一、有规律排序。
1、这里有两种颜色的积木,谁能用一隔一间隔排列的方法给它们排排队。
小结:看看他是怎么排?对了,从左往右横着一隔一排的。
2、(出示竖纸条)看,纸条竖过来了,怎样也可以一隔一排排队呢?谁来试试?
小结:竖着的时候,从上往下一隔一排的。
3、(出示格子棋谱)看,这是什么?那我们就用刚才一隔一的方法来排一排,注意:每一行要一隔一排列,每一列也要一隔一排列,每个格子放一块积木,所有格子都放满。注意有数字的一面朝下。两个朋友合作完成。
二、游戏:翻翻乐。
1、介绍规则:刚才我们把有数字的一面藏起来了,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翻翻乐》。怎么玩呢?这个游戏需要几个人玩呢?为什么呢?那两个人先商量一下,一个选红色,一个就是?(蓝色)那谁先开始翻呢?。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赢的人先开始翻,可以翻自己的颜色,也可以翻对方的颜色,大家轮流翻。谁来跟我玩一玩?(请一名幼儿示范)靠在一起的两个数字哪个大?它是什么颜色?刚才谁选的蓝色?大的可以把小的吃掉,我就可以把红色吃掉,吃掉的积木放在自己身边。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所有的积木都翻过来,没有积木可以吃,游戏就结束。谁吃掉的积木越多,谁就赢了。注意了只能吃别人最靠近自己的积木。
2、游戏开始吧。
3、提出要求:谁赢了?你和谁玩的?你吃了他几个?那你吃了她几个?那谁赢了。吃掉的积木是最靠近自己的,斜着不能吃。我们再来试试。
4、好不好玩?那我们交换朋友再来玩一次。外围的孩子不动,里面的孩子起立,第一个孩子过来,其他孩子往旁边移一个椅子。开始吧。
小百科:翻翻乐,是一款记忆类型的小游戏,游戏中玩家只要找出两张相同的一样的水果就能得分,直到在限定的时间内翻出所有的水果就算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