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

时间:2024-11-18 作者:琴心月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领域的写作表达方式。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源泉,通过仔细研究范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素养。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一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由数字构成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着全新概念的数字世界正在迅速融入我们的世界,并深刻地改造着这个世界,我们迎来了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曙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爆炸性的'变革.数字技术深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和选择的背景和必要条件;数字化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也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判断方式.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里的处境的论述,阐明了在现代社会里应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应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发掘自身的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和谐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作者:孙兰英周秋莎作者单位: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072刊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sciencesreview年,卷(期):201025(7)分类号:g12关键词:数字时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再生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二

新媒体时代下,环境设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设计领域及方向出现。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环境设计发展,使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表现效果得到极大提高。环境设计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下的新环境设计,主要有网络游戏环境设计、虚拟展示环境设计。新媒体时代要做好环境设计,既要重视设计思维,又要摆脱环境设计的旧思维和传统模式的束缚。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方便。那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络为基础[1],以新技术为依托产生的各种媒体形态,如互联网、互动触摸媒介、手机平台等。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居住环境,随着建筑的发展有了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经过长期的演变,这几种设计目前被专业人士称为环境设计。人类生活环境大多需要经过设计或改造,因而作为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设计方兴未艾。但在新媒体时代下,有些人士认为环境设计不应该只是传统的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或者建筑装饰设计、园林设计等等,环境设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又有新的设计领域方向。

过去环境设计主要是手工绘图表达设计意图,而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电脑设计软件日新月异。目前,在环境设计中,新媒体软件广泛应用于环境设计,如:autocad用于绘制施工图;3dstudiomax和sketchup用于立体效果图和动画制作;vray用于渲染;photoshop用于环境设计后期效果图处理;illustrator与indesign用于环境设计文件排版;premiere用于环境设计动画漫游视频编辑。当然,新媒体时代还有其他不少可用于环境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当这些软件已经被设计人员使用熟练时,新的更好的软件又出来了,如实时3d可视化软件lumion又用于环境设计渲染了。它能传递现场演示,制作的电影与静帧作品效果更逼真。还有许多软件操作简单,也可全景渲染。不断发展创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环境设计新发展,使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表现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二)环境设计离不开新媒体。

现在,环境设计方案通过网络上传给客户或展示给大众看,使设计人员能获得更多好的意见并参与互动,从而使设计方案更好更完善。这已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使设计方和需求方的沟通和定稿轻松便捷:设计方可以很方便地在互联网上寻找设计资料,借鉴优秀设计方案等;设计方将设计好的方案通过手机平台,用qq或微信就可以立即传给需求方,双方可以随时讨论或者拍板定案,当然,也可以用互联网的其他形式和途径交流讨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环境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先进的手段和方式,如今的环境设计可以说很难离开新媒体的技术和传播,新媒体对环境设计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一)虚拟环境设计的产生。

本来用计算机进行的环境设计都可称为虚拟环境设计,但是目前的虚拟环境设计,主要是指设计方案不会用于实体施工的设计。进入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新媒体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思路,环境设计也随之有了虚拟的设计。虚拟环境设计有别于传统意义的环境设计,但是它的设计基础源自传统环境设计,是在新媒体技术和传播下产生的新设计领域。

(二)网络游戏环境设计。

自从互联网产生后,网络游戏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追捧和喜爱,网络游戏让开发商和营运商赚得盆满钵溢,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网络游戏除人物、动物、植物外,还融入各种建筑、室内场景、道具,以及音响效果,实际上已经是新媒体下的又一种环境设计。传统的环境设计无论是室外建筑景观设计,还是室内设计的风格都会涉及到罗马风、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地中海式、田园式、简欧、现代简约、现代混搭、中国古典式、新中式等等,还有不同国家民族的其他风格[2]。而这些风格毫无疑问也会在不同的游戏环境设计中出现,因此可以说网络游戏是新媒体下发展的网络游戏环境设计。

(三)虚拟展示环境设计。

展示设计传统上属于环境设计中室内设计的一个分支,有些展示设计也包含有室外景观设计。展示设计设计性和前卫性比其他专业更强,如新媒体下的数字展示设计互动性、综合性,以及强烈的现场感,让信息时代的人们更加喜欢其阅读方式。例如:上海世博会许多展馆除有实体的建筑景观存在外,展馆内部有虚拟展示环境设计;俄罗斯馆内有大投影屏幕播放神秘的太空宇宙,让参观的人看到俄罗斯的高科技,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虚拟数字展示设计是现代展示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新媒体展示环境设计打破了传统展览的固定与静态的模式,交互空间形成多层次与全方位的特点,而且还能使活动和事件变得多样化[3]。

(一)重视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就是如何将构想合理巧妙地表现或者展现出来,当然,设计思维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设计思维对设计很重要。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设计思维,主要是使设计创造价值并解决设计中的矛盾问题,使设计让更多人认可,让人们获得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获得愉悦的心情[4]。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是一种原创性思维,不管设计任何东西,与过去不相同就属于创造。设计思维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创造过去没有的东西,即解决前人不敢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5]。设计的过程既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设计的过程,这个过程集思考与创造一体[6]。因此,创造性思维在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设计中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内容到形式的相互转变的思维过程。设计思维是创新的预见,能创造新形式。设计思维要创造新的形式,主要是解决以前没有处理的问题,所以,设计思维是思考与创造的过程,独创性在环境设计思维中最为重要。

(二)摆脱环境设计的旧思维和传统模式的束缚。

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设计要真正做到解决问题,就不能用过去旧的环境设计思维去解决设计中的矛盾。设计师要学习掌握设计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成果,还要学习其他设计学科的理论知识,从生物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新材料、新计算机技术等角度思考问题。如有些学校的环境设计教育,部分教师一直认为学好传统基础就可以了,如基础手绘、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概论等,再配以autocad制图、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课程就是环境设计所学内容。这种旧思维不注重对设计思维的训练,即没有综合联想创意思维的训练,因循守旧,简单地将环境设计停留在传统室内设计的层面上。不会电脑软件设计,懂点室内设计史理论就认为自己会环境设计。因此,他们不关心新材料、新理念。用这种思想去教学生,对学生的环境设计理念与能力发展极为不利。环境设计应该体现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设计与教学中应当以案例教学开展陈述和讨论,这是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可以提高学生或设计师设计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新时期应用与时俱进的`观念去看待环境设计,不能被传统模式完全束缚。

(三)环境景观设计的文化传承。

新媒体下的环境设计,不管是旅游景区、公园、商场、酒店、博物馆、居室内部等环境设计,还是虚拟展示设计、网络游戏场景等环境设计,要设计好必然都会涉及到文化。传统环境设计中的文化有许多仍然合理有效,如旅游景区入口处设计采用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更有诗情画意,也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情结。风景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必定会有入口、卫生间、停车场、公共坐椅、道路指示标牌等,如果完全以超前的现代前卫风格设计,没有传统文化内涵,那大众能接受的必然不多。打个比方说,地震后的九寨沟需要重建,如果把景区的建筑、道路铺地、导示牌等环境设计成美国某个当代风景旅游区的前卫风格,就失去了其传统地域文化。因此,吸收传统环境设计的文化精华,既能使传统环境设计中的文化得到传承,也能使现代新媒体的环境设计不至于怪异。

新媒体时代下的环境设计与传统环境设计相比较,确实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产生了虚拟网络游戏环境设计、虚拟数字展示环境设计,也可以说是环境景观设计。此外,还有手机界面设计、互联网网页界面设计以及其他数字电子产品界面设计等,这些都属于新的环境设计。由此而见,新媒体时代环境设计有了新的变化。高科技使新媒体语境快速发展,从今天的穿戴设备到app应用程序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新媒体语境改变了环境设计的形式和方法,信息的视觉化使设计手段更加多元化[7]。在新媒体语境下,设计师要集合许多因素,整合设计思维,既要采用现代技术,也要传承环境设计中的优秀文化,进行新媒体语境下的环境设计,方能有出色的设计,使环境设计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

[1]方晓辉.新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j].文艺评论,2011,(03):91.[2][美]约翰派尔.世界室内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1.

[3]郭晓燕,高锐涛,汪隽.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探索[j].包装工程,2016,(08):167.

[4]张文瑞.新媒体环境下非专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模块教学探索[j].中国报业,2016,(12):96.

[6]麦克巴特尔梅,庄佳栋.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j].中国园林,2015,(02):64.

[7]吴曼.论环境艺术与传播学的关系[j].新闻战线,2016,(07):33.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三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研究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受到冲击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年初,我们对本系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中,手机话费月消费额小于50元的共计37人,占样本总数21.3%,50元-100元之间的共计106人,占样本总数60.9%,100元-150元之间的共计22人,占样本总数12.6%,150元以上的共计9人,占样本总数5.2%。绝大多数学生手机话费月消费额在50元至100元之间,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的话费极高或者极低。大多数学生对于新媒体是积极参与的,他们基本上都拥有新媒体账户,对新媒体技术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许多大学生表示对新媒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大学生最经常使用的媒体中,位列前两位的分别是手机网络、电脑网络。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环境具有普及性与开放性、便捷性与交互性、个性化与平民化、娱乐性与虚假性的特点。新媒体手段的大量普及和使用,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去中心化”改变了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新媒体的产生,传播方式的改变,也使得传播的内容、影响、价值等都发生了改变。滋生了大学生的惰性,导致大学生接触社会的能力降低。加上新媒体高度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得大学生接触到许多虚假、色情、暴力等信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反权威性”挑战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语权新媒体的发展直接印证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意味着教育对象占有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教师,而且可能更加准确、详实、多元化。教师的信息优势和文化知识优势被严重削弱,教育对象不再对教师产生信息和心理依赖。教育过程中“师者”的权威面临挑战。

(三)“超现实性”弱化了思想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和定型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非常容易被情绪化、煽动性、虚假性的信息所动摇和挟持。大学生长期浸淫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极容易迷失自我,导致价值观念混乱、价值主体多元化、价值导向模糊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辛苦努力,可能被一系列网络不良信息冲垮。

(四)“名人效应”强化了网络大v的舆论导向作用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强化,网络意见领袖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加容易,也更加有影响力。尤其是微博平台对社会名人采取实名认证,使这些名人一跃成为了网络“大v”,他们的言论和观点直接影响成千上万的粉丝,影响力通过粉丝进一步扩大,造成他们发布的内容的影响力呈现几何倍增趋势,最终引领一定范围内甚至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

(一)抢占阵地:发挥技术优势多渠道开辟新媒体平台作为信息系,教师和学生存在一定的技术优势,能够较容易的掌握和使用新媒体技术。因此,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系主动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在教师和学生中大力推广使用新媒体平台。我们以信息工程系团委为载体,建立了团委微信、团委微博、团委网站、各种qq群。系部学工队伍全部注册成为四大平台的成员。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和使用这些平台,首先,我们将所有活动动态、通知公告、学习技巧等都发布在四大平台上,并且做到及时更新,直接推送至每位同学;其次,使用新媒体平台签到,比如我们在志愿者活动中,采用二维码签名登记;再次,直接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活动。比如我们开展了“微博传心声”系列活动、微博迎新生活动、“最美宿舍”照片微博秀活动、微博传播雷锋精神活动。最后,我们扩大了新媒体平台的评论功能。激发学生转发和评论的乐趣。通过一系列努力,四大平台始终保持较高使用率。截至目前,团委网站访问量5000余人次,团委微博和团委微信关注量均接近2000人次,信息系每一个学生都加入了qq群。

此外,新媒体平台信息存在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因此,信息系特别注重对新媒体平台信息的监控。我们具体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聘任专职学生干部负责信息监控,辅导员和班主任也时常关注;二是加强信息审核。信息团委微博、微信、网站、qq群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要经过辅导员的审核;三是发现偏激言论,及时制止。在网络监控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有过激言论,辅导员和班主任会及时与相关同学谈话,防止事态扩大。

(二)把握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有主动性,充满理论自信,在大学生经常光顾的新媒体空间开辟思想宣传主阵地,旗帜鲜明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时代主旋律,掌握话语主动权,引领社会舆论导向。

信息系于2014年10月正式推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网站。网站被划分为四个栏目:最新报道、新鲜出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人气热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栏目是重点打造对象。该栏目发布内容主要涉及四部分内容:一是活动动态。栏目及时报道系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部署、具体工作以及落实开展过程。二是中央精神。栏目主要内容为及时、精准传达和解读中央精神,包括中央会议精神、中央出台的文件以及中央领导人的观点等,经过精心遴选和整理整理推送。本栏目消息多转自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媒体网站,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三是系列访谈。栏目内容多为面向系部领导、教师、学生的深度专访。四是基层践行。栏目为互动栏目,主要刊发系部、各班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态讯息。

网站还开设“社会主义价值观我来说”活动。同学们都可以注册成为成员,并在每一个板块中发帖进行讨论,在线留言,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想,或者提出建议,或者发表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板块刚推出时,同学们就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来。同学们纷纷在网站上发帖谈谈自己心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分享自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

(三)抓住时机: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宣扬主流价值重要节假日和纪念日凝聚着全社会熟知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因此,每逢重要节假日、纪念日,全社会都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氛围,引导着整个社会舆论走向,学生极容易受这种氛围感染。此时,不失时机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灌输社会主流价值,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抓住重大节假日、纪念日,结合时事政治,在新媒体平台旗帜鲜明的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例如:全国首个扶贫日,也是第22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信息系团委微博发布了以“用你的爱心,捧出一杯温暖”为主题的微博倡议活动,弘扬“友善、互助”精神;在学生集中离校时期,信息系团委微博、微信就会推出“珍爱生命拒绝黑车”小贴士,提醒学生文明离校,安全出行;结合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的时事新闻,团委微博组织了“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中;五四青年节时,信息系团委开展了主题为“投身改革实践,放飞青春梦想”的新媒体系列活动。在雷锋精神学习月,团委微博发起了“一条评论、一份正能量”雷锋精神传递活动,活动以“我们不是雷锋,但是我们用行动为其代言”为口号,以“崇德向善”、“轻院文明来看我”、“今天,你雷锋了吗”为话题。活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情参与。

(四)凝聚特色:坚持用常轻院校园文化特色培育学生“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是常州轻院的校园文化特色。我们始终坚持用邓建军精神培育学生,让我系毕业生打上常州轻院的烙印。新生入学伊始,我们就会组织学生集中学习邓建军先进事迹,让学生了解其人、其事。学习之后,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并相互交流。

每年十月份,我们会按照学校的要求,启动“建军杯”演讲比赛。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撰写演讲稿,现在班级内部进行比赛,胜出者统一参加系部的决赛。演讲比赛充分展示了信息系学生的演讲风采,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而且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邓建军精神”的精髓,为他们今后的大学生活以及职业生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

为积极推进以“爱岗敬业、自强不息”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系部专业文化氛围,信息系每年都举办“建军杯”计算机技能大赛。大赛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本着项目来源于企业,成果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大赛设三个竞赛项目:海报制作、企业网站设计和微机组装与维护项目。同学们在获悉比赛通知后,将其视为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积极报名参加。大赛检验了信息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对产品整体设计完成把控的能力。

此外,信息系还紧密结合学校重大活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在学校心理健康月期间,信息系开展了“肢体语言与人际交往”主题讲座、向日葵心理驿站举行母亲节主题沙龙活动、“健康幸福成长”心理主题班会、“时光机——遇见未来的自己”主题活动等等。

(五)交互主体: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局面传统教学格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师处在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此,信息系推出五项举措,落实书记、主任工作走群众路线的要求,力求开辟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式的领导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途径。一是担任班主任,全通道了解学生。系部领导担任班主任是信息系的优良传统。多年来,管卫中书记、柏铁山副书记每一届都坚持带一个班级,而且他们一般都挑选情况较为复杂的班级。高佳琴主任今年再次加入了班主任队伍,担任14软件331班班主任工作。

二是走进学生宿舍,体察学生生活。信息系四位领导每周至少进学生公寓1次。每次进公寓绝不走马观花,而是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促膝交谈,嘘寒问暖,关心宿舍情况。此外,在重大节假日、特殊日期,四位领导还会组团走访宿舍。

三是讲授本班课程,把控学生成绩。为了更直接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四位领导专门调整课务安排,亲自给本班或者本系学生讲授课程。高佳琴主任担任本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讲教师,王新副主任一直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教研工作。柏铁山副书记每年都为信息系4-6个班级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课程。

四是进行国旗下讲话,传达系部育人理念。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是系部领导和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每次升旗仪式,管卫中书记、柏铁山副书记、团委书记李维都准时参加,曾不缺席。仪式结束之后,他们会面向全系学生,传达社会、学校、系部近期动态,向全系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传达信息系育人理念。

五是参与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心里话。信息系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学生面对面交流,四位领导会根据会议的内容主动参与座谈会。仔细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坚持做到当场能解答的问题当场解答,当场无法解答的问题,时候必定协助解决。

(六)更新手段:采用生动和潮流化的方法与学生沟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迎合新媒体的发展潮流,运用新媒体手段和有益成果,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具有时代意义和育人效果。信息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四化”原则。

一是传播形式要碎片化。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典型的碎片化获取知识的时代,不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强调实用性。实际上,让学生系统性的掌握政治教育内容也是没有必要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成为理论专家。因此,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符合“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习惯。信息系的做法就是将教育内容精简,并且做到“日日讲、处处讲、人人讲”。

二是传播语言要潮流化。“90后”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受互联网语言风格影响根深蒂固。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在用老掉牙的语句与他们沟通,立马就会被认为“out了”、“弱爆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妨多用用“给力、吐槽、拍砖、神马、脑残、牛x”等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词,这些用语不但没有妨碍正能量的传播,反而迎合了当代青年的口味,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是传播内容要快餐化。“90后”大学生最大的阅读习惯是“不求甚解”。他们讨厌深奥难懂的理论和理性思辨,喜欢一竿子到底的直白式表达。他们往往想直接知道是或者非,而并不追究原因。因此,我们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坚持用案例和数据说话,以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用数据和图表作为证据,引发学生批判与反思,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四是传播视野要全局化。大学生跟风现象严重,言论及其不负责任,即使对问题一无所知,也要侃侃而谈。一些网民甚至意见领袖弄不清事件前因后果,就人云亦云,摇旗呐喊,倘若有人斗胆说出真相,每每被当作政府喉舌,招致集体拍砖与人肉搜索,扼杀了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全局化的视野,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以及亲身体验,独立地思考与评论,讲述一个真实的世界。

(七)提升能力:打造一支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自身知识和技能,增强适应性,只有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关注焦点,才能与他们产生共同话题,实现沟通交流,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的目标。信息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一是培养网络名人,打造主流大“v”。首先,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具备正能量,得到国家认可的“网络大v”,比如周小平。我们也会通过信息系微博、微信、网站、qq群等平台向学生推荐这类“网络大v”;其次,着力打造信息系团委微博、微信、网站及qq群,让这四大平台充当系部的官方发言人,成为信息系内部的“网络大v”。

二是构筑学生工作管理队伍统一战线。学生事务繁杂而且琐碎,牵涉到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学生工作不仅仅是专职辅导员的职责,更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虽然参与学生工作的人员较多,但是必须保持统一思想,统一原则,统一口径。为此,信息系每周一都召开辅导员会议,共同商讨学生工作方式与方法,共同商议疑难问题的处理办法。每隔一周开一次班主任会议,通报学校及系部对近期热点事件、热点问题的表态,要求各位班主任以统一标准向学生传达信息。

三是锻造一支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信息系历来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系风,影响数届学生的精神面貌。为了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信息系对他们进行了多期培训。内容包括:学生干部的职责与作用、学生工作的策略与技巧、协作与信任、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人际沟通技巧、宿舍人际关系处理、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问题发现与处置等等。

三、遇到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遇到的困难。

1.学生活动经费不足,难以开展影响力较大的学生活动;2.招生相关发票难以报销,挫伤了一些教师招生积极性。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对学习中心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学习中心建设;2.加强系部学风建设。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四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一个信息数字化的新世纪.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未来的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的高校图书馆将面临着诱人的机遇,更面临着深刻而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快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使之尽早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

作者:曹红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江苏,盐城,224002刊名:网络财富英文刊名:intemetfortune年,卷(期):“”(23)分类号:g25关键词: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五

一些教师更看重传统的纸质阅读,排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阅读。其实,新媒体阅读与纸质阅读一样,都是全民阅读的一种体现,以什么方式读书,读传统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完全在于个人选择。两者并不冲突,阅读的深浅并不会因介质而决定。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并不一定是浅尝辄止的。从甲骨文、竹简书、帛书、手抄纸书到今天的大批量印刷书籍,人类阅读的介质在不断变化,但人类思想的传承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作为教师,海量的知识存储十分必要。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而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而是以“学习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新媒体阅读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存储量,拓展教师的阅读视野。教师只有广泛地吸收各门类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贮备,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教师阅读需要分享,基于阅读的专业对话、合作互动,对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在传统阅读时代,阅读是一种相对独立和私密的行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缺少即时互动。但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情况大大改变了,“私人笔记”变成了“公开日志”,读书的乐趣也从“好读书,不求甚解”变成了“评论”和“分享”。新媒体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聆听”到教育大家的谆谆教诲,“观摩”到杰出名师的教育示范,从他们身上找到成长的路径,获取提升的力量,这是传统阅读难以做到的。志趣相同、有共同成长意愿的教师,无论身处何方,都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阅读群,共同制订阅读计划,同步完成阅读内容,读后分享阅读心得……借助新媒体,教师阅读由个人行为扩展为群体行为,让阅读更有动力。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状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能力,做新媒体时代的优秀阅读者,时刻成长自己,才能成就学生!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六

摘要:校园广播是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校园广播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广播的硬件设施普遍较为落后、节目内容单一、缺乏互动等。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广播,应采取积极措施,找到发展路径,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感与感召力,创造出自身风格与特色,维护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

关键词:高校广播;新媒体;发展路径。

高校广播作为校园主流宣传舆论工具,长期以来,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活跃和繁荣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空前发展,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传统媒体――校园广播受到了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同时,受众群体发生了极大变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90后迈入高校。因此,在当今新媒体时代,面对个性张扬、思想独立的大学生,高校广播如何走出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增强其主流媒体的地位,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高校广播的作用。

校园广播是最早出现的校园媒体形式之一,是高校的舆论宣传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广播这一舆论工具逐渐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是,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时的需要来看,高校广播具有收听的强制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等特点,在高校中发挥的作用是其它媒体不可替代的。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日益丰富的今天,广播仍然是大学校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受到师生的欢迎。

1.高校广播具有舆论引导作用。高校正确引导舆论对于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关系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校园媒体要担当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责任。受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高校广播的听众群――90后大学生思想发生了新变化,他们有明显的独立意识。他们备受长辈宠爱,但依赖性又很强;他们是自信张扬的一代,但心理又比较脆弱;他们想要学习,但又不知如何学习。高校广播通过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学校的重要决策,从而引导校园舆论的方向,拓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途径。

2.高校广播具有传播信息的作用。校园广播是校园媒体中最早出现的媒介形式之一,是校园宣传的主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校园广播具有针对性强、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能够达到愉悦身心和增长见识的良好结合。校园广播是传递信息的纽带,情感沟通的驿站。除了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学校的制度法规,还报道学校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及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因此,上至国家政策、学校举措下至学生活动、通知公告等,校园广播都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出去。此外,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当火灾或其他突发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优先插入报警信号,及时、准确、可靠地播放报警信号。

3.高校广播具有营造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广播除了具备舆论引导、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具备对师生进行文化熏陶、情操陶冶、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营造一种良好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积极地影响、熏陶、启迪师生员工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对未来事业的向往[1]。高校广播通过办好广播节目来实现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

二、高校广播的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与膨胀,校园广播呈现边缘化倾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网络,这也就导致他们接触传统媒体的时间减少了许多,广播受众越来越少,校园广播面临着诸多困境。

1.广播的硬件设施普遍较为落后。硬件设施是高校广播台传播和建设发展的前提条件,广播铺设覆盖的密度和广度从根本上影响到节目的传播。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广播系统都使用了十几年,设备陈旧、功能落后,另外,由于线路老化或校区扩建等原因,校园一些地方听不到广播,成为“盲区”。绝大多数高校的广播系统都需要更新、改造、升级。然而,资金投入的不足和校园广播作为主流媒体作用的弱化使得校园广播系统的建设较为滞后。

2.广播的节目内容单一、缺乏互动。高校校园广播的节目缺少吸引力,目前高校校园播音人员仅仅是充当校园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播报员,把新闻播报作为工作的主要部分。而在当前网络化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知晓信息,校园广播所提供的信息量和更新速度远远无法与网络等新媒体相比。广播节目类型大致包括时事新闻、校园新闻、文学、体育、音乐等,节目的素材大多来源于网络与报纸,播音员主要是以朗读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些节目也略显单一,节目内容不够丰富多彩,没有紧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基层,没有了解学生真正需要收听什么类型的节目,而且缺少互动性。因而导致广播日日都播,但听众却寥寥无几。

“规范性的媒介战略管理应在战略分析之前首先要确定媒介使命。”[2]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广播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作用受到冲击,但广播仍然具有一些其他校园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时效性强,收听随意性好,尽展听觉魅力,给予无限想象空间。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广播,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体现时代感与感召力,创造出自身的风格与特色。

1.改善硬件设备,保障广播质量。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对广播覆盖面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而高校原有的广播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因而更新广播硬件设备应提上议事日程。高校要充分认识校园广播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对原有的广播系统进行更新换代、改造升级,跟上当今数字化进程的步伐,使校园广播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打下基础。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广播系统已经经历了单分区系统、手动控制多分区系统,再到目前最先进的微机控制全自动多分区系统等几个发展阶段。全自动多分区系统可以分别控制播放的区域,如操场、教室、宿舍等,对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播放不同节目,全自动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分区的切换,无需人工去控制,正逐渐成为校园广播系统的首选。高校要舍得在硬件上投入,通过实现广播设备的现代化改造,增强校园广播的竞争力。

2.依托互联网,打造网络广播。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给旧媒介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从来没有一种新媒介可以将旧媒介完全取代。“在经历了发展的低谷后,旧媒介必然会奋起直追――在充分张扬自身原有优势的同时,不断从新媒介中吸纳新的技术和理念,调整变革,谋求在新时代的生存和进步。[3]”新闻传媒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关键则是“如何发展”。高校广播要走与网络捆绑发展的路径,在与网络的结合中获得一种整合传播效应。校园广播要依托互联网,打造网络广播。所谓网络广播,又称虚拟空间广播(cybercasting),是以网络为传播媒介,以广播有声节目为传播内容,同时辅助以文字、图片等介质,以网络族群为受众,具有更强的随意性、更高的互动性等特点的有声节目资料库[4]。相比传统手段的广播,网络广播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可复制性、可保存性,广播节目不再稍纵即逝、耳过不留,听众可以通过网络随意下载节目或多次点击收听,而且便于节目的保存和回顾,有利于提高节目质量;可选择性,听众不必遵循传统广播现行被动的接受方式,可以自主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收听自己喜爱的节目;互动性,在网络上可以设置一些板块和栏目,通过留言板、论坛等多种方式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听取受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3.与时俱进、贴近师生,打造杂志化栏目。随着传媒竞争的加剧,媒介融合已成为有效的竞争手段,媒介间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放在媒介融合共存的背景下,广播除了利用网络推出网络电台外,还要在节目内容上下功夫,借鉴报纸和杂志的形式,在故事性、深度报道等方面作文章,从最大限度上满足读者的最大需求。

广播要借鉴报纸的有效探索,打造杂志化栏目,即在栏目的编辑与组稿中,以栏目化、成组化、系列化、专刊化等方式进行播放。原本分散的信息在经过编辑的综合、归纳、整理,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精细包装,变成有效的、具有吸引力的信息,拓展了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校园广播专题栏目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大力报道学校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动向,及时反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校企合作的新进展、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深入挖掘校园里的优秀典型,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可以插入采访的录音报道,增加栏目的现场感;有针对性地策划一些师生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使广播更有生机和活力。

4.加强队伍建设,广播人员实施采编播一体化。要办好高校广播,就必须建设一支以学生播音人员为主体的高校广播从业队伍,精干的工作队伍是高校广播科学规范、创新优化的有力保障。如何培养一支适应当今传媒发展生态的广播工作队伍,高校广播要借鉴市场机制下电台的运作方式,培养一批集采、编、播于一身的广播从业人员。首先,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明确其主管部门,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在栏目设置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广播台的工作提供一个稳定的框架空间,健全广播台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对学生的奖惩制度,保障广播台的规范科学管理;其次,要加强对广播人员的培训,高校广播人员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自觉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在加强政治素养的同时,还要提高广播人员的专业素质。“请进来,走出去”,经常邀请专业人士为广播人员进行培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领域,提高其播音水平,加强与外界媒体的交流,吸纳专业电台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节目的制作方式,努力培养“全能型”广播人员。

参考文献:

[1]马晓静.发挥高校广播优势构建和谐大学校园[j].河南教育,(8).

[2]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张彩.世界广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李德龙,杨华.高校校园广播与网络结合的现状、瓶颈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5).

[5]鞠晓英.加强高校广播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5).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七

创业教育思想最初源起于美国。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赖斯•迈斯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程拉开了创业教育的序幕。经过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深度融入美国高等教育之中,对于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之下,虽然我国创业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但创业教育正式付诸实践却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算起。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号召各国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与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此后,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

5月,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开始。同年6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5月和8月,教育部又分别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3号,以下简称《意见》)和《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4号)两个文件,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以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36号)等文件的指导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双创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面向全国130余所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调查和学情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到政府的重视、引导与推进,近七成高校年投入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资金在百万以上。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和鼓励,我国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正在呈现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关调查也显示:随着20之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大多数高校均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多数被调研高校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其中,62.9%的高校建立了由校主管领导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近80%的高校出台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规章制度,70%以上的高校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93.8%的高校参与到多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中。

上述数据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性问题。

在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双创教育工作存在的发展理念滞后、工作机制单一以及教学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2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届本科生中,只有不到一半(46.2%)的创业者3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即使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这与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水平(约为20%)仍有较大差距。国内横向比较也发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于社会创业平均成功率,大部分的“大创牌”企业夭折于初创期,熬不过3年。

在高等教育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提升的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点,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式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从谋求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提升转向,进而实现自身发展的全面升级。

式发展理念及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一.式发展理念的定义。

作为一种发展观,式发展理念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应以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标,通过体制创新、结构优化等措施,提高教育效率,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以及公平等要素的协调发展。有学者指出,式发展是“利用现有内外部资源,挖掘现有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注重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

相对于外延式发展,式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将其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更加注重创新和特色,将其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要素优化,将其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将其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式发展的理念已经上升为一种教育发展战略,引起了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二.式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嬗变。

1982年3月,颜维进在《经济管理》上发表《积极稳妥利用外资,加强现有企业改造》一文,提出了“式”的概念。1988年,北京科技大学高教所毛祖桓发表文章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一样,应以式的发展模式为主。”

1992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力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发表文章认为,所谓“式”发展是指“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提高现有学校的内部效率,加大现有学校的招生数量来实现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大。”

此后,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式发展”的逐渐从指向于“扩大招生规模”转变到“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当前,学术界关于教育式发展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相对于外延式发展,式发展的关键在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二是以结构优化为动力。通过充分发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借助于结构间的优化与互动达到发展目标。三是以人才培养为指向。式发展归根结底是指向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它通过“发展事业”进而达到“发展人”,脱离了人的发展,事业的发展也就没有了意义。

三.式发展理念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教育需求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具体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当前的“矛盾”可以描述为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同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较好满足大学生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而式发展理念对于解决当前这一矛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发展目标上看,式发展是着眼于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发展,且突出强调人的发展在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从动力机制上看,式发展的动力源于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突出强调系统作用的发挥;从差异化角度看,式发展更加注重对差异化的尊重,强调各类高校要基于各自的办学传统与专业特色推进相关事业的发展。

总之,式发展理念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式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必然以式发展理念为指导。

式发展理念视阈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向。

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由“功利价值”向“育人价值”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纷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这一思想对于教育领域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人们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要么过于强调创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么将其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可选项目”,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和掩盖。

基于式发展理念,我们不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解决实践领域各类问题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更要将其上升到提升国民素质和创造力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将其作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突破口,将关注点从“功利价值”“精英式”以及“片段化”向“人才培养”“全纳式”和“终身化”转变,将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变化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向的根本性转变。

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由“项目思维”向“体系构建”转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求各类教育要素的深度参与和介入。

当前,要在已有办学体制和工作机构设计的条件下,充分调动学校潜在教育资源,发挥要素功能实现的最大化。

三是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各类校外企业的深度合作,要调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制度建设、聘任与晋升绿色通道等方式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在效果评价上,要着重探索数量与质量、整体与个性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体系,要以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为基础,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由“课外活动”向“课堂教学”转变。

205月,教育部下发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文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工作方向。

此后,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以提高双创教育的系统性。从当前来看,高校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通过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创新创业必修和选修学分等形式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二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要在建设好“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现有创业课程的同时,重点从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以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三个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三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可通过邀请商界精英来校讲座、带领学生深入创业企业参观学习以及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等形式增强创业教育教学效果。要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增强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授课效果。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八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总书记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方向。

传统媒体怎样与新媒体嫁接,一直是各种传媒论坛的主题。我想首先说明对“新媒体”的理解,我一直觉得——只要思维是新的、理念是新的、操作模式是新的,大家都是“新媒体”。在这一轮的融合浪潮中,电视媒体如何勇立潮头,“核、聚、变”是其中最重要的三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核。

“核”的要点是内核与内容。在和新媒体的竞合过程中,内容制作一直是电视媒体的竞争利器。今年以来,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电视优质资源在新媒体呈现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品牌节目和热播电视剧在电视上的高收视,会在新媒体平台上更加立体的、爆发式的呈现。日前有报道显示,今年,视频网站在自制节目和自制剧上的投入,大约是去年的10倍以上,一些网站单档综艺节目的投入,甚至超过了千万元,一批网络自制节目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二是,一批网站的自制剧自制节目逆向输出到了电视平台。新媒体从一个内容的购买者发展成为了内容的提供者,这样的案例在前些年是比较少见的,但如今已不是个案,尽管最终效果还有待收视的检验,但这种逆转的趋势值得业内关注。

以上两大趋势充分说明,融媒体时代,无论对电视媒体还是新媒体而言,很多变革都围绕内容展开,谁掌握内容制作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竞争中的先机。作为电视媒体,该如何掌握内容生产的主动权呢?关键要打好三张牌。

第一张牌,抓核心,打造好具有本土特色的新闻社教类节目。整合《泸州新闻联播》、《泸州现在时》、《社教630》等在泸州有影响力的栏目。

第二张牌,铸品牌,开放节目平台。

品牌节目,是电视台的门面,也是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竞争中掌握内容主动权的关键。打造品牌节目,一要理顺机制,配置好内部资源。在进行人、财、物的系统配置中,关键要通过机制创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二要开放平台,利用好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和部分优秀节目制作公司的合作,从点状节目合作上升到大型节目、品牌活动、艺人培养和整合推广的体系化合作,双方深度介入内容制播全产业链,开启新的发展模式。

第三张牌,促融合,台网深度联动。

电视和新媒体的台网联动,浅层次的是推广资源互换和买卖层面;更深度的联动,应该是相互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新内容。

关键词二,聚。

“聚”的要点是渠道和终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观众的收视习惯和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尼尔森最新的监测数据,国内有超过50%的观众,使用过电脑或手机看电视。而来自谷歌的一项调查结果则更为惊人,美国77%的观众选择多种渠道收看电视。很显然,跨屏体验已成为电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收视常态。面对这样的趋势,电视媒体必须聚力于终端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屏幕终端要做好和技术、内容、平台的三大结合。

第一、视听高清化——终端创新要和技术相结合。

相比pc屏和手机屏,电视屏的一大优势在于其观赏和视听体验。传媒大亨默多克判断电视媒体优于新媒体,原因是人们更愿意躺在沙发看电视,而不是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脑屏幕。因此,未来电视的发展,还要致力于终端的技术创新。一方面是电视设备的技术升级,比如3d电视机、高清电视机等等;另一方面是电视媒体的技术升级,比如演播摄录设备等等。

第二、一云多屏化——终端创新要和内容相结合。

背靠自身内容优势,电视媒体要主动发展新媒体终端,参与竞争。首先,要有前瞻意识,提前落子布局。在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和iptv等平台进行全面布局。

第三、电视社交化——终端创新要和平台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用户对于媒体的互动和社交需求日增,作为电视媒体,一要多方开发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让习惯使用新媒体的受众群,通过互动增加与电视平台的黏性。同时,通过网络积聚节目的人气,反过来促进电视的收视率。二是创新终端,让受众变“看电视”为“用电视”。使电视可以实现点播、回放和评论的功能,甚至还有可能把触角全面伸向购物、游戏和电子商务等“全业务”方向。

关键词三,变。

“变”的要点是机制和体系。融媒体时代,媒体共生互融,电视如果希望延续强势地位,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我变革,而且是全方位的变革:包括业务流程的再造,产业链条的重组,营销机制的整合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方向。

一、全媒体运营。

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仅是平台的替代,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思维转换。因此,在布局新媒体的过程中,要用全媒体的思维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第一,传播渠道全媒体搭建。形成了以网络电视台为核心,向新媒体覆盖的传播网络。第二,制播流程全媒体介入。从“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传统制播流程逐渐转向“多媒体采集、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全新制播模式。第三,广告营销全媒体组合。全媒体时代,电视台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段位和冠名,更应该向广告客户提供全媒体的营销组合,即整合多频道、跨媒体的传播平台,使其投入在产业价值链上获得呈几何倍数的放大。

方向。

二、全过程互动。

从资源整合、制作播出、节目编排到推广营销、品牌等打造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化互动模式。一是电视内部资源的互动。二是电视和新媒体的互动。在电视剧和节目营销中,充分利用全媒体组合,进行立体、互动的矩阵推广,引发了较强的规模效应。

方向。

三、全产业整合。

向上游延伸,打造优质内容,向下游拓展,聚力终端发展,全台的产业整合发展有三大重点。第一,做强核心主业。节目、栏目、大型活动、影视剧仍是当前的核心主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第二,延伸关联产业。逐步摆脱单一靠广告收入的经营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第三,善借社会资本。面向市场,吸纳社会资本,是广电媒体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多媒体的竞合发展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是互为机遇而存在的,并且,这一过程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新”与“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谁能顺势而为,主动而为,创新而为,谁才能抢占未来传播格局的制高点。

置身于更大的时代、更广阔的背景下,只要我们能够以内容为核,全渠道聚力,因趋势而变,电视媒体的核聚变就一定会发生,并且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注:有关数据和内容来自《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

温海2014.09.15。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九

**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意义重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落实责任为主线,以依法规范为导向,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举新措,求实效,办实事,树形象,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保持了社会政治大局的持续稳定,为推进全区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名离退休老干部;划拨9.8万元救灾资金,对在畜禽疫病防治期间受灾的98户农民进行了补助;落实救助资金26万元,对农村敬老院老人、老复员军人、五保户等弱势群体进行了救助;筹措资金2678万元,足额发放了养老保险金;调配专门力量,为农民工清理拖欠工资124万元。同时,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深入联系点和实践点走访慰问贫困户80户、畜禽疫病受灾户36户、贫困残疾人68名,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120多条,捐助生产生活物资2万多元,以实际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

针对新形势下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特点,将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推动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具体做到“六抓”:

一是抓宣传,增强依法信访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信访条例》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各级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规范信访工作行为;教育和引导群众坚持依法信访,维护信访秩序。

二是抓主动,畅通信访渠道。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下访制度,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及时发现并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认真落实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对接访日群众反映的'问题,由接访领导定期过问,督促落实。严格落实信访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访法律法规、信访案件处理结果的查询服务和公布工作,为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和查询信访结果提供方便。

三是抓责任,确保信访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调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包案、部门包抓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和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参与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大信访的工作格局。

四是抓重点,提高信访工作实效。对全区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集中精力突破信访积案和尚未妥善解决或仍可能出现重复信访的案件,耐心细致地做好重点上访人员的工作,加强对长期缠诉缠访人员的防范和监控,坚决把人员稳定在当地。

五是抓基层,在控源治本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健全区、乡、村、组四级信访工作网络,配齐配强专兼职信访工作干部,确保群众上访找得到门,找得到人。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全面落实政务、村务公开制度,从源头上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同时,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继续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实践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落实“三条保障线”制度和社会优扶、救济等制度,切实做好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依法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六是抓机制,提高信访工作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督查落实机制、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和机制,不断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解决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开创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

不同时代背景下,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所选择的'传播策略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早前,中国电视媒体上播放内容比较单一、形式也比较单一。电视上多播放的是一些电视剧和科普类电视节目,而能引起大部分观众观看兴趣的综艺节目还较少。进入21世纪以后较有名气的综艺节目形式也非常单一,真人秀这一概念在当时还没有出现。电视节目的匮乏也决定了当时综艺节目传播策略的单一,当时的观众只能通过电视播放来收看自己所想收看的电视节目,错过首播时间也只能选择重播时间观看。相较于之前,近十五年综艺节目呈井喷式出现。选秀节目、美食节目、真人秀、脱口秀、音乐节目、体验式节目、闯关类节目等等各种各样的综艺相继出现在观众面前。综艺节目种类的增长不仅仅使受众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更是大力促进了综艺节目传播渠道的转变。从以前单一的电视传播渠道转变为多渠道共同传播,一档综艺节目不仅仅可以从电视上收看,同时也可以从电脑收看、手机app上收看。与此同时众多的网站也趁此机会制作了一些网络电视剧、网络综艺,在更新综艺形式、降低综艺节目的制作门槛的同时,也给受众带来了优秀的综艺节目。

3.2接受本土化改造。

综艺节目要寻求良性发展,务必寻找解决途径和办法。具体的建议措施如下:海外借鉴固然重要,本王化改造才是智慧选择:强化自主创新,挖掘原创节目才是长久发展之道避开白热化竞争,从共性向个性化发展;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打造中国特色原创节目。尝试通过以上途径改善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使综艺节目呈现出强劲、健康的发展态势。寻求全媒体发展思路是电视综艺的突破口,尝试与新媒体融合、通过新媒体完善自身的发展,这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必经之路。

4结束语。

近些年来,无论是电视传播平台,还是网络传播平台上开始涌现出众多的综艺节目。这其中既包含这传统、老牌的综艺节目更包含着新型的综艺节目。甚至一些综艺节目还有衍生出相关的综艺节目电影上映并收获了不错的票房。综艺节目已成为现代观众娱乐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综艺节目的大量涌现,一方面给喜爱综艺节目的观众更丰富、更多样的选择,另一方面也造成相关电视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综艺节目如何在大媒体、融媒体时代下寻求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正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重中之重。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一

新媒体互联网的发展,对有线电视媒体的挑战是最大的。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就好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人们在互联网面前就如同见到了全世界一样,它在传播内容、方式、速度上以及对已信息的全面性都是无媒体可比的,对于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被甩好几条街。新媒体互联网以绝对性的优势战胜了所有传统媒体,以此给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而对有线电视媒体的挑战是最大的,主要是:大部分人选择上网时间和收看电视的时间相重合,这就会导致原来收看电视的人群转去上网,这部分人主要是学生和上班族。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对电视媒体的发展,促使以往影响很大的有线电视媒体逐渐被新媒体互联网代替。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二

有线电视媒体虽然具有更广泛、更迅速、更深刻的传播效果,是面对大众权利所设置的一种平台,但与互联网相比就缺少了交互性和生动性。有线电视媒体正是为了赋予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看权利,实现其大众化,不得不在业务方向上单一,重点强调观众单方面接收。所以在新媒体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最大化实现互动性和人权性,新媒体通过视、听、说、看等多个方面方便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以人们在生活中更多的选择新媒体而逐渐淡忘了有线电视媒体。

1.2有线电视媒体技术上存在一定问题。

有线电视媒体在传播技术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在观看有线电视时会出现重影、雨刷效应等问题,清晰度不高,或者有时候会显示无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观看电视的心情。还有就是有线电视的可观看频道也是有限的,针对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但是有线电视只是满足广大客户的观看需求。而新媒体网络则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可以搜索到他们想要的,更加直接方便满足人类需求。所以有线电视媒体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做出相关改进。有线电视媒体是通过光缆来传送信息数据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人为进行维护和修复,使用的有线电视媒体客户越多,所需要的维修费就越高,成本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客户使用有线电视媒体的费用。所以设置合理的使用价格也是必要的。

1.3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

有线电视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农村发展意识不强、资金不足、技术较为落后、管理制度上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比较滞后。农村对于有线电视的发展意识并不强,没有将有线电视发展传播到周围其他居住地中,使得其他农民观看不到有线电视。还有就是农村发展较城市落后,资金不足,并且专业技术也比较落后,无法做好媒体在农村的普及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线电视的发展。在管理制度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村里领导疏于对有线电视使用户的档案记录,给线路维修工作带来了不便。

2根据现状实施改革措施,促进有线电视产业发展。

2.1追求业务多元化增长战略。

有关单位可以在有线电视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永久连接的前提下,追求业务多元化增长战略,提高它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首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仔细的市场调查,采集大量数据,根据客户需求做好网络升级的计划,估计未来的发展状况,使风险分担,然后适当进行网络升级,改进有线电视系统,增加有线电视的互动性和生动性,从图、声、观、触等方面进行改进,使得电视上网更有魅力。

2.2有效改进有线电视媒体传播技术。

在有线电视媒体的建设技术上有效进行改进,找出雨刷效应、重影、干扰频率等出现的'原因并且加以改进,提高电视的观看清晰度,让更多的人看的舒心,不会因为电视画面质量而影响客户的喜爱。在这个方面来促进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同时在传播成本上也可以适当进行改革创新,针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需求。比如一些有线电视公司提供按次收费的频道,用户可以收看特定的电影直播节目体育节目等。另外附加费用可以预定单次收看时间。有些公司开始提供视频点播服务,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想看的内容定制节目,例如最近的电影,音乐会,体育节目重放电视节目和专题节目,随时可以收看想看的内容。[2]部分点播节目的收费与在录像带租借店出租一套电影相若,而有些则是免费。通过这些手段来促进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使得它能够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屹立不倒,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2.3促进农村有线电视媒体的使用。

针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有关单位可以派遣较多的专业人员去农村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有线电视媒体发展滞后的问题。比如可以提高农民发展意识,做好有线电视媒体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有线电视的存在。全面调动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过去懒散拖沓的工作作风,强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加快人才培养,人才对于广播电视事业的生存、发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适当增加专业人员和公司资金来进行有线电视的设置安装工作和维修工作,做好全面的档案记录,方便员工进行电路维修,最终促进有线电视媒体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

3结语。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在新媒体时代中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了不被人类所淡忘和淘汰,有关企业应该不断改进有线电视媒体的建设传播技术,首先保证有线电视媒体的传播质量,得到广大客户的信赖,同时追求业务多元化增长战略,进行网络升级,增加它与客户的互动性和生动性,为了更多的吸引顾客眼球。而且也要加快有线电视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步伐,根据山地农村现状做出相关改进,提高企业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一切为了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随着全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有线电视媒体所创造的产值是巨大的,而数字技术在有线电视中的推广作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将为电子工业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相信有线电视业这个巨大的市场将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程轩.有线电视网络的改建和升级[j].广播电视信息,(02).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三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环境设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设计领域及方向出现。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环境设计发展,使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表现效果得到极大提高。环境设计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下的新环境设计,主要有网络游戏环境设计、虚拟展示环境设计。新媒体时代要做好环境设计,既要重视设计思维,又要摆脱环境设计的旧思维和传统模式的束缚。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设计;设计思维;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方便。那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络为基础[1],以新技术为依托产生的各种媒体形态,如互联网、互动触摸媒介、手机平台等。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居住环境,随着建筑的发展有了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经过长期的演变,这几种设计目前被专业人士称为环境设计。人类生活环境大多需要经过设计或改造,因而作为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设计方兴未艾。但在新媒体时代下,有些人士认为环境设计不应该只是传统的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或者建筑装饰设计、园林设计等等,环境设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又有新的设计领域方向。

一、新媒体对环境设计的作用。

过去环境设计主要是手工绘图表达设计意图,而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电脑设计软件日新月异。目前,在环境设计中,新媒体软件广泛应用于环境设计,如:autocad用于绘制施工图;3dstudiomax和sketchup用于立体效果图和动画制作;vray用于渲染;photoshop用于环境设计后期效果图处理;illustrator与indesign用于环境设计文件排版;premiere用于环境设计动画漫游视频编辑。当然,新媒体时代还有其他不少可用于环境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当这些软件已经被设计人员使用熟练时,新的更好的软件又出来了,如实时3d可视化软件lumion又用于环境设计渲染了。它能传递现场演示,制作的电影与静帧作品效果更逼真。还有许多软件操作简单,也可全景渲染。不断发展创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环境设计新发展,使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表现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二)环境设计离不开新媒体。

现在,环境设计方案通过网络上传给客户或展示给大众看,使设计人员能获得更多好的意见并参与互动,从而使设计方案更好更完善。这已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使设计方和需求方的沟通和定稿轻松便捷:设计方可以很方便地在互联网上寻找设计资料,借鉴优秀设计方案等;设计方将设计好的方案通过手机平台,用qq或微信就可以立即传给需求方,双方可以随时讨论或者拍板定案,当然,也可以用互联网的其他形式和途径交流讨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环境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先进的手段和方式,如今的环境设计可以说很难离开新媒体的技术和传播,新媒体对环境设计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新环境设计。

(一)虚拟环境设计的产生。

本来用计算机进行的环境设计都可称为虚拟环境设计,但是目前的虚拟环境设计,主要是指设计方案不会用于实体施工的设计。进入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新媒体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思路,环境设计也随之有了虚拟的设计。虚拟环境设计有别于传统意义的环境设计,但是它的设计基础源自传统环境设计,是在新媒体技术和传播下产生的新设计领域。

(二)网络游戏环境设计。

自从互联网产生后,网络游戏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追捧和喜爱,网络游戏让开发商和营运商赚得盆满钵溢,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网络游戏除人物、动物、植物外,还融入各种建筑、室内场景、道具,以及音响效果,实际上已经是新媒体下的又一种环境设计。传统的环境设计无论是室外建筑景观设计,还是室内设计的风格都会涉及到罗马风、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地中海式、田园式、简欧、现代简约、现代混搭、中国古典式、新中式等等,还有不同国家民族的其他风格[2]。而这些风格毫无疑问也会在不同的游戏环境设计中出现,因此可以说网络游戏是新媒体下发展的网络游戏环境设计。

(三)虚拟展示环境设计。

展示设计传统上属于环境设计中室内设计的一个分支,有些展示设计也包含有室外景观设计。展示设计设计性和前卫性比其他专业更强,如新媒体下的数字展示设计互动性、综合性,以及强烈的现场感,让信息时代的人们更加喜欢其阅读方式。例如:上海世博会许多展馆除有实体的建筑景观存在外,展馆内部有虚拟展示环境设计;俄罗斯馆内有大投影屏幕播放神秘的太空宇宙,让参观的人看到俄罗斯的高科技,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虚拟数字展示设计是现代展示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新媒体展示环境设计打破了传统展览的固定与静态的模式,交互空间形成多层次与全方位的特点,而且还能使活动和事件变得多样化[3]。

三、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环境设计。

(一)重视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就是如何将构想合理巧妙地表现或者展现出来,当然,设计思维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设计思维对设计很重要。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设计思维,主要是使设计创造价值并解决设计中的矛盾问题,使设计让更多人认可,让人们获得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获得愉悦的心情[4]。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是一种原创性思维,不管设计任何东西,与过去不相同就属于创造。设计思维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创造过去没有的.东西,即解决前人不敢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5]。设计的过程既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设计的过程,这个过程集思考与创造一体[6]。因此,创造性思维在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设计中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内容到形式的相互转变的思维过程。设计思维是创新的预见,能创造新形式。设计思维要创造新的形式,主要是解决以前没有处理的问题,所以,设计思维是思考与创造的过程,独创性在环境设计思维中最为重要。

(二)摆脱环境设计的旧思维和传统模式的束缚。

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设计要真正做到解决问题,就不能用过去旧的环境设计思维去解决设计中的矛盾。设计师要学习掌握设计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成果,还要学习其他设计学科的理论知识,从生物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新材料、新计算机技术等角度思考问题。如有些学校的环境设计教育,部分教师一直认为学好传统基础就可以了,如基础手绘、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概论等,再配以autocad制图、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课程就是环境设计所学内容。这种旧思维不注重对设计思维的训练,即没有综合联想创意思维的训练,因循守旧,简单地将环境设计停留在传统室内设计的层面上。不会电脑软件设计,懂点室内设计史理论就认为自己会环境设计。因此,他们不关心新材料、新理念。用这种思想去教学生,对学生的环境设计理念与能力发展极为不利。环境设计应该体现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设计与教学中应当以案例教学开展陈述和讨论,这是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可以提高学生或设计师设计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新时期应用与时俱进的观念去看待环境设计,不能被传统模式完全束缚。

(三)环境景观设计的文化传承。

新媒体下的环境设计,不管是旅游景区、公园、商场、酒店、博物馆、居室内部等环境设计,还是虚拟展示设计、网络游戏场景等环境设计,要设计好必然都会涉及到文化。传统环境设计中的文化有许多仍然合理有效,如旅游景区入口处设计采用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更有诗情画意,也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情结。风景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必定会有入口、卫生间、停车场、公共坐椅、道路指示标牌等,如果完全以超前的现代前卫风格设计,没有传统文化内涵,那大众能接受的必然不多。打个比方说,地震后的九寨沟需要重建,如果把景区的建筑、道路铺地、导示牌等环境设计成美国某个当代风景旅游区的前卫风格,就失去了其传统地域文化。因此,吸收传统环境设计的文化精华,既能使传统环境设计中的文化得到传承,也能使现代新媒体的环境设计不至于怪异。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的环境设计与传统环境设计相比较,确实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产生了虚拟网络游戏环境设计、虚拟数字展示环境设计,也可以说是环境景观设计。此外,还有手机界面设计、互联网网页界面设计以及其他数字电子产品界面设计等,这些都属于新的环境设计。由此而见,新媒体时代环境设计有了新的变化。高科技使新媒体语境快速发展,从今天的穿戴设备到app应用程序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新媒体语境改变了环境设计的形式和方法,信息的视觉化使设计手段更加多元化[7]。在新媒体语境下,设计师要集合许多因素,整合设计思维,既要采用现代技术,也要传承环境设计中的优秀文化,进行新媒体语境下的环境设计,方能有出色的设计,使环境设计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

参考文献:

[1]方晓辉.新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j].文艺评论,,(03):91.[2][美]约翰派尔.世界室内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1.

[3]郭晓燕,高锐涛,汪隽.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探索[j].包装工程,,(08):167.

[4]张文瑞.新媒体环境下非专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模块教学探索[j].中国报业,2016,(12):96.

[5]曹治.新媒体时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12):96.

[6]麦克巴特尔梅,庄佳栋.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j].中国园林,2015,(02):64.

[7]吴曼.论环境艺术与传播学的关系[j].新闻战线,2016,(07):33.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四

置身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随着广播改革的持续深入开展,如何发挥自身特色和固有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打破困局,实现突围,成为全国广播业界、学界共同关心和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20xx年12月15日,第三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25周年高端论坛在广州举行。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等机构与媒体的近80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参会。

研讨会主题为“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战略”,旨在探讨广播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战略,提高广播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事业的振兴和繁荣。

广播的全能时代。

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白玲在致辞中回顾:1986年12月15日问世的“珠江模式”曾经推动了中国广播的全面改革。由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首创的“主持人直播、听众热线参与、大板块组合、全天滚动播出”的全新形式,在传播观念、节目形态、经营模式等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创新,奇迹般地逆转了内地广播与港澳广播的竞争格局,从而开创了中国广播划时代的发展历程,并为广东广播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25年来,广东广播顺应改革开放大潮,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令国内同行瞩目的“新珠江模式”。白玲介绍说,,广东电台率先创立全国首个多媒体实时互动平台“珠江网络电台”,为广播媒体的全媒体发展开创新路;广州亚运期间,在广播和网络的跨媒体互动平台上开设“广州亚运直播室”,得到了广大听众的一致认可;,广东电台继续整合资源,结合广播、网站、移动通信等多种平台,打造“珠江网络传媒”,加快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进程,但在媒体融合及新媒体运营方面,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总编张振华作了题为《挖掘转型――创造广播新的春天》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广播的优势尚未被完全挖掘,广播人没有把广播做到极致。广播的未来既在传统广播自身优势的深度挖掘与释放,更在广播融合新媒体的战略转型。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有了从“单行运动员”变成“全能运动员”的可能。广播人在坚守、发扬传统广播的同时,更要开疆扩土,为广播增添新的传播方式、接收方式、节目样态及内容,从而实现广播的时代转型。但广播的全媒体之路必须找准切入点,否则,“全能运动员”也会变成一无所长的“全不能运动员”。

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认为,全媒体时代,传媒行业细分与整合加速,音频的载体和平台日益融通,广播不再被称为广播,而是音频(audio)媒介。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内生增长趋缓,对外整合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借助新媒体平台,深度挖掘广播的品牌价值,使“广播电台”向“广播网”发展,让广播的覆盖由“地方”向“全国”延伸应是未来广播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在其题为《移动化与平台化:后2.0时代的媒体策略》的演讲中指出,“移动化”是后2.0时代的媒体潮流,“媒介社区化”则是媒体社会化的潮流。她认为,“个人化、互动化、集体贡献内容”是后2.0时代新闻业的特征,广电媒体将由内容提供商转向聚合型媒介平台。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播电视系主任申启武认为,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先天性缺陷恰恰成就了它移动性和伴随性的优势。虽然现代社会人们对媒介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但是解放人们眼球的传统广播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介战场占有一席之地;而失去移动性和伴随性的网络广播并不为广大受众所热衷。因此,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广播将会以传统广播为主,网络广播、手机广播为辅的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向前推进。

广播的制胜策略。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汪良在演讲中阐述了他的观点:融合性媒体取代单一媒体将成为今后大型媒介集团的主流。这种融合不仅是媒介形态的融合,而是技术、资本、资源的融合;这种融合会促进国内媒介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广播要打破地域性和行业性的限制,构建真正的媒介集团,从而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汪良认为,需求永远是推动媒体变革的重要力量;技术和政策是大力发展网络电台推动台网融合的助力;内容生产和组织方式的变革,接收终端的创新,广告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及建设紧密的网友队伍是融合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广播媒体应依托互联网,与新媒体牵手,以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提供内容,以及时高效的、互动的方式满足受众的参与热情。

广东广播电台台长张云江介绍了“珠江网络传媒”的运营模式:珠江网络传媒具备传统媒体的发布权、节目线与供应链,可组织集团下各频道的音视频节目资源,并通过中心系统发送到不同终端播出使用;其面向特定商业领域开办专业类型平台,即针对商业价值高或者有着特定需求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hitfm频率总监黄永国介绍了hitfm的新媒体推广策略。鉴于hitfm频率的受众群体分布,选择与之活跃人群相对重合的新*微博进行嫁接,由此推出的微博电台具备了新的传播特征:一是传播速度快,信息内容精炼,还能保持主持人神秘感;二是在微博中加载图片或视频,增加与听众的视觉沟通,还可发起讨论增加互动性。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覃信刚的发言,在对世界广播强国有所借鉴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广播强国建设的有利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广播强国建设的主要途径: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强国。

他认为,广播改革发展有着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面对与新媒体的竞合,广播要做强,必须改革创新、科学发展。首先,要加快构建有利于广播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其次,应稳步放开频率资源,实施全国全覆盖。第三,要开办有中国特色的类型化电台。第四,要建立全国性的应急广播体系。最后,要立足本国,放眼全球,推进广播产业跨越式发展。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暨南大学、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南方传媒研究院、广东广播电视协会和《传媒》、《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四家杂志协办。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五

论文摘要:文章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竞争,阐述了广播技术发展的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网络广播技术的优势。结合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的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建设,进一步阐述广播技术要紧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潮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开展广播事业。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传统的广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正确分析形势,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总结广播的特点与规律,发挥广播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推进广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98亿,普及率22。6%,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1%)。城镇和农村电脑拥有量为每百户62。6台和3。6台(2000年分别是9。7台和0。5台)。宽带网民达2。7亿,占总网民数的90。6%。手机网民达到1。176亿,较07年增长了133%。特别是3g网络的应用,使手机流媒体传输技术产生极大的飞跃,流畅地无线上网已不再是奢望。

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迫使传统广播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的挑战。网络上文字、声音和视频的获取已非常容易,而传统广播受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限制使听众受到一定范围的影响,因此广播也必须开阔视野,基于互联网发展网络广播,使受众全球化。所谓网络广播,就是以internet网为传播平台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是传统广播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使网络(视频)广播的听众越来越多。网络广播具有许多特有的优势:

一、随着各种终端接收设备的普及,受众参与广播的活动也将增强。“互动性”的加强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性听广播,使听众可主动与传播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人们还可以随时自由选择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保存、查询、历史回顾等方面发生飞跃性的变化。

二、不再受传统广播覆盖面的局限,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哪里有互联网,哪里就能收听广播,使广播覆盖全球。

三、通过相应的技术发展建设,可方便地实现视频广播,充分发挥广播的信息量大,传播快捷迅速的特点。视频广播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收听广播的方式,广播也可以“收看”了。

我台紧跟新媒体时代先进技术的发展潮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于2008年年初对我台播出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信息时代的三大前沿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应用于广播,使广播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此次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一、建设一套全新的数字化播出控制系统。播出控制系统是以专业的数字化调音台、音频矩阵、专业设备与网络化路由器、数字音频接口设备等为核心,分别组成播出信号传输通道,互为备份。系统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广播技术,以保证系统在广播节目制作、播出和监控等方面与当今数字音频技术、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潮流同步。同时充分考虑今后广播台网建设和发展的技术、业务需求,如开展数字音频广播、数据广播、网络广播、视频播出等新媒体业务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大屏幕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监控、报警、日志系统;慢录系统;监听系统;信号路由控制系统;辅助管理系统;同步系统;网络系统;时钟系统。

二、建立一个集广播电台生产、运营和管理等综合业务为一体,适应现代广播的网络化平台。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广播数字技术。通过上述技术,将广播电台各功能网安全有效的互联起来,形成全台统一广播台网,以满足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广播电台的发展需要。我台已建成了广播制播网,播控传输网,综合业务网三个功能网。新系统采用扩展性共享性好、集中管理度和网络带宽利用率高的“星形网络结构”为主体的网络结构。根据业务种类、网络规模、安全级别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实现内/外网、各功能网之间的安全互联和信息共享。

三、设计构建数字化音、视频卫星转播车系统。该系统由大小两步转播车、车载广播制播设备、车载卫星系统、地面卫星系统、应急发电系统、辅助控制系统组成。转播车基于卫星传输技术,搭建起一套移动的数字音、视频演播系统。日前该系统完成了设备调试工作,功能完善,达到设计要求。这套卫星转播车系统在国内尚属首例。该转播车除了配备完整的音、视频广播播出设备,车辆本身经过改造,可搭建一套小型演播舞台系统,适合各种转播、直播活动。

我台数字化、网络化播控系统的建成,将使大连广播在技术革新和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我台正在建设网络广播播出系统和视频广播系统,紧跟新技术发展的步伐,顺应时代潮流。

虽然各种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但是广播在信息传播方面快捷迅速、信息量大的独特优势仍然能够有效发挥,不同的媒体要基于不同的社会需要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作为广播工作者,关键是我们应该在众多媒体竞争中,认真研究广播特点,找准广播定位,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开展广播事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六

新媒体互联网不仅给有线电视媒体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机遇。对于互联网的影响,有线电视媒体可以向新媒体的方向转变,依附新媒体的发展,来带动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

2.1电视媒体从一元向多元的经营模式转变。

有线电视媒体最开始是靠政府拨款的形式进行经营的,那会是没有广告收入和收听收视费用的。主要是由于那会电视媒体是没有自己独立的经营体系,更不存在经营模式。而一元模式主要就是有线电视媒体除开国家给拨款外,自己寻找到经济来源,而且经济来源比例较大,这种就是自己寻找经济来源支撑电视媒体开展起来的经营模式。而在此基础上有线电视媒体要加大收入来源,而电视媒体从开始就是以公益性的来面向社会,所以在收视费用上面很少,几乎没有。这时候就只有从有限电视的网络维修费用上来赚取,而有线电视的`用户多少和对电视网络维护的收费情况直接影响了有线电视的网络维修费用。如果有线电视的用户多,则需要进行维护的有线电视的网络就多,随之维修费用就会增加,反之则就相反。而对于电视网络维修的价格高低也会影响到维修的费用,如果每一台有线电视的网络维修的费用增加,而电视网络维修总体的费用也就随之增加了,这个主要还是要依靠使用有线电视的用户数量来决定。这就是有线电视媒体的二元经营模式。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有线电视媒体必须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寻找电视媒体的产业潜力和市场,来增加电视媒体的需求,利用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此来转变经营模式。让有线电视媒体的二元模式向多元经营模式发展。

2.2实现有线电视网络的文化功能。

对于新媒体互联网的功能而言,有线电视媒体跟互联网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有线电视媒体可以利用宽带接入的方式,来对信息进行传播,也可以虚构模拟的方式向数字化转变,这样以此来提高电视信息展示的清晰度,同时提供视频、音频等这类的业务,这样来为电视媒体的节目频道扩展提供条件,以此来推动电视媒体的发展。有线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不仅仅是对经济利益的竞争,更是对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等多种竞争,通俗来讲就是对文化影响力的竞争。而现在人们的精神上的文化需求的各种各样的,有线电视媒体想要拥有更多的用户群体,就得依靠节目来赢得人们,所以就必须对于人们的文化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形势而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对人们的个性需求不了解、研究不够等导致的。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要在了解自己现状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对于有线电视节目进行制作,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组成专业的节目制作公司,以此来改变有线电视媒体的现状。

2.3利用网络媒体实现文化传播。

有线电视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文化传播时,仅仅依靠播报这种传统的形式应经不太适用了,这就要求有线电视网络媒体改变传统的方式,在面对互联网这样多功能的新媒体,有线电视媒体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传播信息,将电视节目的内容转化为信息放到互联网上,这样不仅能在有线电视上面收看到的,还能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传播。但是在内容上相比较而言,有线电视媒体传播的信息更真实、健康,而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真实性有待查证。主要是因为电视节目里面的内容在进行传播之前会经过电视节目审查,检查经过了才可以播放,把信息传播给观众;而新媒体互联网在进行传播时[3],大多都是用户自己传播上去的信息,对于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查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在新媒体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有线电视网络必须从一元经营模式转向为多元经营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好有线电视网络自身的优势来实现其产业价值,在面对新媒体挑战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功能来发展有线电视媒体。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做出重要的共享。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七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推动时代进步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读完文章后,我脑大脑中出现了两个字创新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一直在创新,一直在进步,逐项地发现了并创造的石器人们进入了石器时代,人们创造的.文明创造制度人们又进入了封建社会两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创新,这样以来才得到了我们今天这个先进的时代,创新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人又在它的基础上发明的蒸汽机车,所以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直到现在也是一个工业强国工业制造位于世界前茅。

回头一看,在历史的长河中,古时人们发现创新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这些统称为我国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社会的传播中,世界的航海业文化也随之更为先进,指南针是世界成为一体,造纸术是世界文化也发扬光大我要在战争中的应用也是,必用的物品,这些东西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良,创新是时代在进步,人类文明在进步。

假若没有时代创新,人们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生产力落后,1000年如一日时代的,步伐也停滞不前。

当今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国家制度上作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富带动后富在我国的发展中,他们尽心竭力根据同样的国情作出了不同的方针,带领我国走向发达创新,推动时代进步。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八

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的视觉形式日益显得麻木,而对于具有高度视觉刺激的表现形式则表现得更为灵敏和易于接受。视觉艺术不再是特权阶层的精神盛宴,也不是传统美学价值观的再现。视觉创新已成为联接理性与非理性、己知与未知的形质各异的桥梁,成为了一种边界更模糊、材料更新颖、手段更综合,在视觉经验上直接挑战极限的实验性生活方式。

三创造性思维主导视觉创新手段的运用。

创新,体现着创造能力,超越意志和追求变化的愿望。所谓“新”,有着相对于历史的、传统的、过去的不同的和变异的涵义。创新,具体而言是对所要传递信息的主题内容、表达形式所进行的创造性构思,它并非哗众取宠和故弄玄虚,而是将美与实高度凝炼,达到利于视觉传播的目的。因此,创新将显示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自我更新的活力和视觉传播者个体的智慧才能。在这个意义上说:视觉传播多样化的体现,除了其价值观念、审美取向打上现代工业文明、信息网络文化烙印的丰富性之外,不同地域文化的丰富性,不同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艺术形式自身在当代的丰富性,三者是重合的。

视觉创新需要整合传统资源,融入当代观念,并把时尚文化贯穿其中。当前,传统文化在视觉表现中运用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特别是书法应用在视觉传播中,从而使整个视觉作品调古朴典雅、含蓄深邃,既具现代感又有浓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此相应,中国式吉祥图案的运用也获得了大家的视觉好感。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适用于传播现代人的美好愿望。最著名的是北京奥运的标志,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形象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全新的视觉形象来表达,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也使当代视觉传播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视觉创新,不在于与众不同,因为杂乱无章的与众不同实在没有意义,也不会有好的正面效果,可取的创新意识在于一种能承受某种主题的与众不同。不依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的各个可能性,在大量的可能面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可能,提炼、挖掘、深入、完善,找到回答问题的最好答案。高质量的视觉传播形态应该是扎根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的适当创新,或者是激发受众的潜意识,提升其审美能力。在广告传播中,当商品具有独到的特点时,更需要依托好的表现形式,由于商品本身已具有竞争上的优势,若创意表现杰出,便能一举成功。例如微软公司的一系列的平面广告,用卡通式的笔触在原来的画面上添加几笔,从而使原来的画面展现出不一样的意境。不仅凸显了微软在电脑上的优势,还表现出微软让你随时随地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让你的能力得到最为充分的发挥。视觉创新以创造性思维为先导,寻求独特、新颖的意念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以独特的阐述方式说明信息内容,引起人们关注、产生兴趣,从而对该视觉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创新,能使我们的视觉形象避免平庸,或与别人类似而不能有效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同时,视觉传播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视觉创新不仅指观念上有所创新,并且在使用媒介和材料上也有所创新。

在视觉形象的创造过程中,对贯用材料的表现运用上进行思维与观察方法的转换,从而达到对以往熟悉的材料转化到一个陌生新异的视觉理念上来。许多视觉形态开始运用声、光、色、人体等媒介来重新构置自己的创作,以表达目前人类业已存在的焦虑和不安。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在1993年完成的《电子高速公路:比尔・克林顿偷了我的想法》一共用了313台电视机,使之排成一面墙壁,充分调用的闪烁不定的霓虹灯和管线,充分展示“当代生活图形的数据库,从政客到街景、流水线、时装展示、明星作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甚至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将电视媒介文化的各种碎片无序地编织在一起,似乎作者叙说的不是媒介泛滥的社会现实,而是面临生存的危机和社会灾难”[6]。新媒体的运用所带来的视觉奇观至此已经非常清楚地展露无遗。12月13日、14日两天,台湾著名影舞表演印象团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上演了一部新媒体艺术作品《非爱情故事@梦》,它以时空穿插的方式安排剧情,描述人生追梦的过程与必须面对的现实,整场演出以舞蹈和电脑动画影像为主体,并在真实的舞蹈与虚拟的影像飞驰共舞的那虚实相加的超现实背景之下,让舞台下的观众犹如身处梦境;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还是情节的串联都充分凸显了新媒介的作用和角色。再来回顾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激光投射的dna影像和美仑美涣的场景。上述事例虽然远远不能概括新媒体使用所带来视觉感官上的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它往往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其次,新媒体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例如,将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互联网的远程传播、实时互动功能有机整合,如远程现场演奏会、互动式展览会、全球化的网络舞蹈等等。再次,新媒体改变了艺术存在的环境模式,并将导致人们审美意识的深刻变革。

创新与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优质19篇)篇十九

摘要: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文化时代。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具有大众化、后现代性等特点,在视觉文化冲击下,视觉媒体成为人类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理念和模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以初中美术教学为主题,简述了新媒体视觉文化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并就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以期能对初中美术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相关范文推荐

    培训师分享岗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在培训中,我们可以通过写下心得体会来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成长过程。接下来是一些培训心得体会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7月18日我来到川师大,报名参加岗前

    幼儿园教育研究员的学期工作总结范文(15篇)

    在幼儿园工作总结中,我将会总结自己在教育工作中所获得的成就和收获。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园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宣传员的教师节活动策划(模板15篇)

    活动策划是为了达成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有序安排和组织。活动策划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活动策划实例。此刻的学生,很多不懂得感谢、不愿

    市场营销教师节宣传标语(通用19篇)

    标语的用词要准确恰当,符合目标受众的口味和认知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标语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热烈庆祝教师节!敬爱的老师,您辛苦了!2、在教

    幼儿园幼儿发展大班九月份国旗下讲话(实用14篇)

    幼儿园大班是孩子们展示自己个性和才华的舞台,他们可以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下是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参观的博物馆和科技展,带给他们无穷的知识和启发。

    工伤赔偿协议书的重要性(汇总22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阅读和分析范本,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离婚申请书撤诉申请书(通用18篇)

    在撰写离婚申请书时,申请人需要详细陈述离婚的原因和事实,以便法院能够准确审理该案件。接下来是一些离婚申请书的实例,供大家在撰写时借鉴和参考。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离婚

    职场沟通与职场礼仪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在职场中,适应良好的职场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职业素质。下面是一些职场礼仪的成功案例,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灵感。职场沟通礼仪是每个职场人士都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职场沟通与职场礼仪的重要性(模板20篇)

    职场礼仪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更加舒适和自信。在下面为大家整理的职场礼仪总结中,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岗位的职场礼仪要求和实践经验。在职场当中,用电

    教师真抓实干培训方案(专业14篇)

    培训方案的编制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培训方案范文,它们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和学员评价。为进一步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