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课程标准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23-10-05 作者:LZ文人小学新课程标准论文(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新课程标准论文篇一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传统教学与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传统教学大纲对体育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限制,针对新课程标准留给体育教师较大选择教学内容的空间,提出帮助体育教师如何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课程和教学是内在统一的,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则是具有体育文化价值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就是向学生明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养财富、教育财富和发展财富。

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价值,是实现课程理念和性质,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需要,是实施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与世界潮流同步的需要,是发挥地方教育、教师优质资源、创新和发展体育教育的需要。

一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1过多的刚性“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对教学大纲全国统一,对全国所有的学生的要求一致,传统的大纲对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定,实际上忽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地域差异性这样的国情,由于发达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学校、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场地设施、体育经费等方面的差距很大,这样的刚性“控制”不能使各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有特色的开展体育教学。

1.2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发挥

1.3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积极作用

2.1弹性的“规范”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标准》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依据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这也就是说,《标准》考虑到了在我国这么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各地区间文化传统不一(即便是同一地区内也存在经济文化等不平衡的情况),各地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场地器材条件不一,过于的统一只能局限了各学校的体育特色的发展。

2.2强调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了灵活的处理,它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分为若干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若干件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而不是规定,这样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管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提高基本素质就可。

2.3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权增大

《标准》在课程设置上更是强调了选修课的重要性,作为一位受过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一专多能”,学生按项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自身所长担任教学,进而可以自主的选择合适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专长,学生虽不能完全按照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但也是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的。

三体育教师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

3.1从现有的教学内容中进行筛选、改造

传统的教学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种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对于那些一直沿用竞技运动的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我们的体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这样都有助于学生的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3.2创新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不仅要汲取生活中富有时代特征的运动内容和方式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更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创新出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教学内容,体育学科是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不一样,教师在利用现有教材内容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启发学生动脑运用联想,扩大教学效益,发展扩散性求异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

总之,教学内容是为课程目标的服务的,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更研究它的功能和价值,既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有效地将自己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的轨道上来,使体育课真正成为学校教育“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体育教育的理想目标——既育体又育人。

小学新课程标准论文篇二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新课程改革全面有序地进行,教师转变了教学方法,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体现着新课标的思想。教学方法在转变,学生学习方法也在改变,更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教学;教学目标;教法;学法

中学普及信息技术课已有十几年,由于信息技术超速发展,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不断变化和变革,内容涵盖多而广,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尝试改变教学方法,但大部分教师以不变应万变,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入繁,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其实,这样做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使得一些原本有兴趣的学生渐渐疏远了信息技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作的探索和尝试的心得进行总结,建立了新的教学方法,即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水平制订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师生教与学都要围绕这个目标。目标模糊容易使课堂无的放矢,使学生无所适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经验和习惯,信息教师一般都按照教材来制定教学目标,这样做看上去没有问题,但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现代学科,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经常令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脱节。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可按以下三种方法来制定:

1.由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教学目标

教材的使用具有广泛性,有全国通用,也有省内通用的,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仅存在地区差别,就同一学校同一班也存有差异。我们制订的教学目标,对部分学生来说轻而易举,可对有的学生来说却是望而止步,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而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当然这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2.由社会的需要来制订教学目标

教材一旦编成,必然具有稳定性,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数年内难有变化,这显然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是一个矛盾,因而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对学生高度负责,根据社会需要来制订教学目标,这一类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体现为任务驱动法和归纳总结法。

3.由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来制订教学目标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是以学科知识本身吸引学生。例如,讲到“信息获取”课程时,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讲述网络的便利和网络带来的影响等,使学生认识到在未来社会,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人的手臂和大脑的延伸。如果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培养实践能力,那么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路来制订教师的教学思路

1.教师备课遵循学生学法思路优先

设计教学思路是习惯性备课模式,教师应根据自身学科知识并用参考资料充实自己,达到与教材统一,其结果必然是教学思路优先,以教定学,把教师推上先知先觉的位置。其实,教师应先考虑学生的学法思路,精心研究学生的学法思路,只要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做到学法思路优先就容易。学法思路优先原则是教师的“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是根据学生学法思路来备课,有时难以继续,原因是在于学生围绕着教学目标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不着边际,有的是异想天开,甚至有的是教师还没掌握的,这种情况应当因势利导,教师如何导决定着学生如何学。

2.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材思路和学法思路之间的“度”

被动的课堂教学表现为教师被动地跟着教材走,而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走。由于教师很容易被教材思路同化,使教学思路与教材思路同一,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这样就摒弃了学生的学法思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沉迷于教材思路,被教材思路取代教学思路,教学就会变成教材知识的演绎,教学得不到实质性进展。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思路,把其中的精神转化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学法思路。

三、根据学生能自行自主的自学方法来制定教师的教法

教师研究教学方法多于研究学习方法,实践中重视教法忽视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从教师角度考虑,很少为学生学习学法考虑,这些都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要努力改变这种被动教学的局面,提倡学法优先。

1.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

教学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境乃至教学过程的综合,其中蕴含学习方法,把这些学习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中,把教学过程看作学生学法思路形成的过程,学法渗透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也不是仅仅打些汉字会聊天,更不是对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操作有个了解,而是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会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特定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学习方法比较不成熟,但在教学中教师可把这不成熟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方法的起点,通过不断加强指导,锤炼出科学并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掌握课堂学习的动态,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其主导还是教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因班制宜,因材施教,加强渗透,加强引导,加强归纳和总结,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开创个性化全方位的终身学习局面。

参考文献

李艺,殷雅竹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教育研究,.

桑赫尔兹。信息技术与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宋融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0.

小学新课程标准论文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新观念,即语文就是生活。按照这一观念重新审视我们手中的教材,它也不过是一个文本,作为教师只是在利用文本来教学,而不是教教材,因而课程内涵就广泛了:它不光指教材,还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也给了我们机遇。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反映,教学内容与课程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现代语文课程的变化发展,已不是传统课程所能企及,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方法也非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能相提并论。那么,监理在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上,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学科发展中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对语文课程设置提出综合化的要求,而语文课程综合性则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势必形成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呈现出的综合性特点。当代语文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教学的目标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学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既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要实现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就要适应于该环节的教学方法。

正如巴班斯基所说:“要有目的的选择每一课题的主要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的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就用讲述和谈话法;要检查学习情况就用提问或答卷;难的要讲,中等难度的可用探讨启示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交错使用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

2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性

现代语文课程的生活化、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等发展趋势,使语文课程的结构更加合理并趋于优化而仅有课程的趋优化,没有教学方法的最优性,要做到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行不通的。对教师来说,要“选择最有效地解决相应任务的`组织学习、刺激学习和检查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来说,要“在学习中合理的组织、自我砥砺和自我检查”。

近十多年来,世界各**语教育工作者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和借鉴别国教育先进方法的基础上,正在创立和试行各种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发现法、暗示法、情景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综合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研究型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合理负担。总的精神是使学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最好的学习效果。

3语文教学方法的双法性

教学方法,按其本意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只讲教的方法,忽视学的方法。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这个问题,只要考察一下过去的语文课程设置,就不难找到答案。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远离现实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就足够了,无需考虑学生的学,也能适应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进展缓慢的时代要求。但现在大不一样了,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不断更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进行改革,新课程应综合化、趋优化。

要适应课程发展的这种趋势,教学方法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研究学法。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已是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学习”也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教”这方面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即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以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发现教学法、自学指导法、问题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便成了最优学习方式与最优课堂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了。

4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巴班斯基曾说过:“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近三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只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有十种之多: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局部探求法、研究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5语文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中外教育史上已有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色彩,这不能不说与传统的语文课程设置有关。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具有片面性和落后性。而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则一改传统课程的特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之相应,当代语文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有所不同,其特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教师与学生合作”。如导学式教学法、启发探究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语文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要素,集中具体的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反过来。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发展,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小学新课程标准论文篇四

科学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是体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但这一方案要变成鲜活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必须依靠体育教师经历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到底怎么改,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模式,实验所遇到的问题,要靠广大体育教师在实践中摸索解决。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变化,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实现教师思想、角色和行为的多方面转变

在新课程中,我感到最大的变化是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体育课堂上的管理者,而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在新课程标准中,师生关系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例如,有的学生描写他们的体育老师是“冰冷的心,古板的脸,严肃的眼”,这显然不利于教学的进行。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应当是“爱”,体育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怀爱护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地参与锻炼并健康成长。

二、由“学生听教师讲”向“教师听学生讲”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使课堂显得呆板。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由“学生倾听教师”向“教师倾听学生”转变。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听学生讲,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真正发现学生喜欢哪些项目活动、需要什么样的活动方法,从而让教师通过了解并决定需要上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听学生讲、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十分钟,这样可给学生三十分钟活动时间,让他们有充分的锻炼机会。

三、由“在校达标”向“社会适应”转变

作为在室外活动时间较长的课程,体育课对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特别是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体育教师很担心学生的安全及在校达标考试等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这虽然有众多的好处,但多数时候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难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大多接触不到,即使偶尔接触,也只是一带而过,接触点皮毛而已,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体育活动的激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的主观愿望是想把什么都传授给学生,但是相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却缺乏一个活动的时间问题。因为体育课的时间有限,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教师是什么都想教,也可能是什么也教了,而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什么也没有学会,让很多学生回忆起当年的体育课时都是一脸茫然。在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评价时,往往是追求短期效应,只就某个项目做出考核后,不再促使学生深化;只注意到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并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而没有考虑其毕业以后能否更长时期坚持有效的体育锻炼和健身习惯,没有把目光重点放在毕业以后的“社会适应”这一领域;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除了没有印象外,就是两个字“达标”。

四、由注重身体发展向关注“心量健康”转达变

以前,体育课堂上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没顾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并非“心理健康”,一个有强壮体魄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缺隐和疾患,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是基础任务,但决不能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心理健康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能启发人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敏捷及知能的提高。

小学新课程标准论文篇五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成绩评价;体育教学

摘要:中学体育成绩的评价是中学体育教学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评价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和新课程标准目标的达成与实现。在分析传统体育课学习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体育成绩评价操作方案的具体案例,以此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和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成绩评价由传统单一的技术、技能评价转向多元综合评价,淡化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已成为现代体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作为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使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预测、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更注重“健康为第一要素”,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提出了三维评价要求:一维:体能,即人体的质量,它包括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心理发育水平,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二维: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精神;三维:学生学习努力程度,包括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状况。本文就提出的多元化具体评价方法,来解决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单一化问题。

2、传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弊端

我国对体育课评价研究起步较晚,缺乏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传统体育课成绩评价根据以往中小学体育大纲的要求:体育课成绩考核,采取四段结构考核,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占40%,运动技能占30%,体育基础知识占20%,出勤表现占10%,,鉴于这种结构考核有如下弊端。

2.1体育教学目的.与评价手段不一致

体育教学进行考核的目的,一是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二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达到教学目标及反馈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考什么就教什么,把考核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的现象,这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激励与发展功能,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与社会适应能力。

2.2强调“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评定,忽视学生发展的综合评定

传统的四段结构考核中“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部分”和“运动技能”是考核的重点,这种重学习结果的考核,轻学习过程的评价,重学生技术技能的成绩要求,轻学生能力的培养,重体育运动的社会需要,轻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重课程的统一要求,轻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过分强调了体育的生物学功能和考核评价标准的甄别、筛选和评判功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评价目的是造成评价的内容单一的主要原因。其评价内容仅体现加强体能、技能及运动知识的评价,忽视了学生通过练习是否有进步的评价,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3体育成绩评价内容单一,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对“高度、远度、速度”等方面内容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运动水平,在对“运动技能”评定时也是以定量化进行评价,如篮球投篮命中次数,乒乓球推挡有效个数,排球垫球成功次数等,这种定量化的指标是千人一律的标准,存在着不公平性。如果不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定性评价,就会使学生难以形成稳定的运动参与意识,同时也会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

2.4体育成绩评价形式单一,忽视了学生自评与互评

在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始终是处于被评价的地位,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学生已有学习成果的检验上,属于下结论式的评价,根据学生考核结果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它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全盘的肯定与否定。造成对运动能力强的学生不用多练也能得高分,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及格,挫伤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中学体育成绩评价新思路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科学而合理的三维评价体系。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过程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同时在评价的方式上除了师评外,还要采用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法,为学生建立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评价机制。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及操作的便利性,采用了五段结构考核法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量化考核,如表1:

3.1体能的评价

运动技能的考核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高中选项教学的实现刚好能适应不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同爱好,因此在技能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小组评的综合评定办法,在内容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既增加了学生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乒乓球反手推挡考核时,有达标评价标准与技评标准,同时在对反手推挡的技评上进行师评、自评、小组评,最后两项相加形成一个最终的评价成绩。如表2、3:

3.3体育知识

学习体育知识有助于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体育素养,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及时较好地处理体育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这也是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从而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科学性的必需条件,因此把体育知识纳入学生体育成绩考核非常有必要。体育知识的考核包括健康理论课的考核及平时体育课堂上的有关体育知识的掌握,健康理论课的知识一学期一考核,既可以采用写小文章,也可以采用考试形式,这由所任课的老师决定;体育课堂上的有关知识采用提问式,当堂回答并做好记载。

3.4态度与参与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严格考勤制度,学生要遵守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常规,教师根据学生遵守常规和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与表现,评定学生的成绩。”尽管出勤和表现不能反映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但是它却是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心理状态的重要依据。因此,把出勤和表现作为中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平时上课时做好学生的各种考勤记载,期终结束时根据考勤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运动参与由各锻炼小组进行互评以学生参加校活动及校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次数来评价学生。

3.5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学生情意表现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中的情绪调控能力、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学生合作精神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中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具体评价操作时以学生自评与小组评为主。

4、结论与建议

新课标下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科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地设计体育教学成绩的评价系统,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还能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体育成绩评价操作本着实用、简单、易操作为原则,可以与体质测试的软件相结合,进行评分统计,用excel的涵数进行统计将带来更大的便利性。

参考文献:

[1]姜明,罗莉新课改下的中学体育课评价标准,体育科研,2009(4)

[2]王景波,我国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8)

[3]李丽,郝刚领,“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探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4]周兵,孟文砚,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数学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模板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

    2023年运动员跑步的加油稿(通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运动员

    转正述职汇报(实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转正述职汇报篇一敬爱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成长论文格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分析报告(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

    珍惜亲情的 珍惜亲情的句子(精选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化学教学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

    教师学期总结会主持稿 期试总结表彰大会的主持词(优秀6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

    2023年大学生四史活动总结(优秀10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

    新年晚会致辞发言稿英文(大全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教师学期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