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1篇)

时间:2024-10-01 作者:紫薇儿

在初三阶段,教案的编写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高中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下面是一些经典的高中教案,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课件《樱花》

课件日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2、火车3、飞机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

国家人口数(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13960万

日本1.2737.7万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三、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板书设计: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二

第1教时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课件《樱花》

课件日本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2、火车3、飞机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

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

国家人口数(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13960万

日本1、2737、7万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

(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三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认识地球仪,能在地球仪上准确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了解赤道、纬线、纬度的定义。

4、分析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南北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根据所给出的纬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纬度区位置。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纬度区。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14—16页地球的形状部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说出地球的形状。

2、利用图中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学习任务(二)自学课文第16—17页地球仪部分思考回答:

1、什么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线及纬线。

3、说出赤道、纬线、纬度的概念,南北纬度的是如何划分的,南北纬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4、观察“纬线与纬度”图分析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四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特征。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读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昼夜更替,经度时差产生的原因,地方时差计算方法。

引入:同学们学过物理,知道物体是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地球也是如此。

讲解:上节课学习了地球与地球仪,了解了连接南北两极且穿过地球内部的轴为地轴。

提问:什么是地球自转呢?(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东升西落)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提问: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是多长(12小时)

一天的晨昏现象呈现怎样的规律?(交替,连续)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提问:由于地球自转可以导致什么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分析问题: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实体,太阳光平行照射,使得地轴两侧,一侧亮,一侧暗,一侧白天,一侧黑夜。)

思考:地球自转其他地理现象。(经度时差)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转过360°所以,一小时转过15°即经度每转过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135°e-73°e=62°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

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不停地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24小时(一天)

4.地理意义:昼夜更替,经度时差

135°e-73°e=62°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五

[基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2、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现象,为揭开金字塔之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断学习、努力探索。

教学重点

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

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1、学生读图p72图3-14“埃及地形”,观察埃及领土范围、主要地形以及气候特点。

2、学生在黑板上的地图中指出苏伊士运河的位置。

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埃及的古文化。

4、从p75图3-21能总结埃及的工农业分布特点。

埃及教学课件、挂图、板图

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课件展示金字塔景观图),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

(讲授研讨新课)

(展示课件)埃及的地理位置

(提问思考):

(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

(2)苏伊士运河是那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3)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

(4)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

(简要总结)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埃及是北非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交通位置最重要、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

(课件展示)苏伊士运河

(提问)

(1)苏伊士运河位于哪里?它沟通了哪两个海?

(2)为什么在这里开凿运河?

(3)在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

(4)这两条航线相比较,走苏伊士运河可缩短多少航程?

(简要总结)为了提高运河的通航能力,埃及人民对运河进行了加深拓宽的改造,并于1956年将运河所有权收归国有,从而成为目前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

(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运河开凿的历史和埃及人民收回运河主权所进行的斗争史)

(课件展示)埃及的地形

(复习提问)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埃及全境90%以上是沙漠,沙漠的名称是什么?

(承转)(展示课件)尼罗河的风光

(学生简要了解)

(课件展示)尼罗河流域图

(提问)

(1)尼罗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洋?流向是哪里?

(学生回答)

(简要总结)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注意强调长河与大河概念的区别),起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由于进入埃及后流经沙漠地区,没有任何支流汇入。

(讲述)尼罗河在广阔的沙漠地带浩浩荡荡穿行1500千米,形成了一条1-25千米的绿色走廊,古代和现代埃及的文明进步与生产发展都与尼罗河有关。

(课件演示)尼罗河的泛滥

(课件展示)阿斯旺大坝

(提问)

1.人们修建阿斯旺大坝的目的是什么?

2.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埃及产生了哪些影响?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简要总结,注意阿斯旺大坝修建的利弊应讲清,培养学生看待问题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引导学生讨论)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归纳总结)(利用课件演示)

(承转)埃及劳动人民凭借智慧和汗水,不仅充分利用了尼罗河,而且在近代还开凿了闻名于世的苏伊士运河。

(利用课件演示)

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说说埃及的名胜古迹后教师总结,完成练习。

(课件展示)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

(讲解)埃及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金字塔等名胜古迹、尼罗河沿岸风光、沙漠奇景。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因而旅游业已成为埃及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承转)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已学到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号称“世界石油宝库”,埃及作为它的一部分,石油资源也非常丰富。

(课件展示)展示埃及石油产区

(讲解)石油主要分布在埃及北部,其石油开采量和出口量增长很快,石油收入现已跃居各经济部门首位。

(讲解)埃及具有临近波斯湾有利的地理位置,及众多的人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埃及劳务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前往西亚产油国家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这既支援了这些国家石油的开发,同时也给埃及带来了大量的侨汇收入。

[总结]埃及是北非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石油、运河、侨汇、旅游等方面的收入都已超过了传统出口商品棉花,而成为埃及的四大经济支柱。埃及根据本国国情,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埃及

一、地跨两洲的国家

1、位置

2、苏伊士

3、领土、人口、宗教

4、首都

二、沙漠广布

1.沙漠之国

2.尼罗河概况,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长度

3.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三、文明古国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过去:长绒棉

(2)现今:石油、运河、侨汇、旅游业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六

1.能够看图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

2.能够说出不同国家分别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并说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特点。

重难点:亚洲的地理位置。

知识链接:世界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

导入:播放中东的战争新闻,请问中东在什么地方?——亚洲。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自主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

2、亚洲位于南、北半球的:半球。

3、亚洲的海陆位置,填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经度范围:

4,、亚洲的纬度范围:

合作探究:读课本p3图6.3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洲和大洋,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并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

自主阅读p4-5,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的大洲。亚洲也是世界上跨最广,距离最长的大洲。

2、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

合作探究

1、读图6.6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

2、大致认识亚洲的一些国家分别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

拓展延伸:亚洲有世界三大文明古国,分别为、。达标测验:

1、下列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c、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下列海峡或运河,不是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b、土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d、马六甲海峡

3、2011年3月24日,缅甸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缅甸位于亚洲的哪个区域?()

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

4、与亚洲在西部、西南部相邻的大洲分别为()

a、欧洲、非洲b、非洲、北美洲c、欧洲、北美洲d、欧洲、大洋洲

5、中国位于()

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西亚

教后反思: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七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认识地球仪,能在地球仪上准确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了解赤道、纬线、纬度的定义。

4、分析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南北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根据所给出的纬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纬度区位置。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纬度区。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14—16页地球的形状部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说出地球的形状。

2、利用图中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学习任务(二)自学课文第16—17页地球仪部分思考回答:

1、什么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线及纬线。

3、说出赤道、纬线、纬度的概念,南北纬度的是如何划分的,南北纬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4、观察“纬线与纬度”图分析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填下表。

纬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特点

纬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八

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弄清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手电、地球仪、自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模型。

[片段]: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

[讲解]: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暖的变化也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密切相关。由于日地距离遥远,地球比太阳小的多,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作一组平行光。

[板图]:平行光照身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提问]:哪儿是直射点?直射点在图形上有什么特征?

[小节]:平行光线延伸过圆(球)心的光线是直射线,和球的交点就是直射点

[演示]步骤:

(1)地球仪在灯泡的照射下,最亮处就是直射点

(2)另一地球仪摆在对面(注意观察两者轴的倾斜方向)用教鞭连接两地球仪的直射点,教鞭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三点成一线。(注意两个球体的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旋转教鞭一周,所得轨迹就是公转轨道。

一个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双臂,表示平行光

四个学生(个儿差不多)的头当地球,分别站在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

[演示步骤]:

1、找齐、“太阳”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

2、倾斜、a,b,c,d四个“地球”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a前倾,c后仰,b,d侧偏)

3、观察、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a眼睛、c嘴、c,d鼻子)

4、公转、四个“地球”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

5、自转加公转。留一个“地球”,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

[分小组演示]:教师指导

[提问]: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哪个时间看不到下巴?这两个时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

读一读:极昼极夜

[小结]:学生用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填入表中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

1、绕太阳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356天)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九

新授课

第2课时

知识与能力:

挂图、多媒体

请同学说说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轮廓、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简单易记,但是欧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还在于欧洲西部的经济和旅游业。

学生活动:幻灯演示欧洲的特产和风景让学生说说。

板书:一、雄厚的经济实力

(对照书54页图简单介绍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指导学生读统计图。)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

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简单介绍,结合幻灯让学生了解)

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有发达的农牧业

利用书55页阅读材料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瑞士——钟表

瑞典——造船、汽车、机器制造业

丹麦——畜产品“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挪威——水产品

板书二、繁荣的旅游业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午夜的太阳

瑞士——“世界公园”的称号、冰雪皑皑的山峰、世界表都伯尔尼

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精彩的斗牛表演

法国——田园风光、“艺术之都”巴黎、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罗马、庞贝古城、狂欢节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十

陕州外国语学校 李铜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2.了解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并分析成因。 过程与方法:

1.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资源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响,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布。教学难点

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导学法、活动探究法、比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共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图片《富士山和樱花》及有关日本文化的图片。总结:日本和我们是一海相隔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二、自主学习

1、位置:日本位于_______东部,______洋西岸。

2、领土组成:日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大岛和诸多小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岛是_______,面积最小的岛是_______。____狭____稠。

3、气候:日本属典型的_______气候,有_______气候和_______气候,同时具有_______特征,夏秋两季太平洋沿岸有_______。

4、地形:日本多_______和_______,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覆盖率高。

5、日本多_______和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活火山。

7、日本的首都_______,国花是_______。

8、四国岛和本州岛之间的水域是_______。

三、讲授新课

1、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

总结: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它位于北温带,与中国一衣带水,而且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南与我国隔东海相望。

2、读图分析讨论:日本的领土构成,学生分组活动讨论:说出日本的领土构成,主要城市。

总结:a.日本国土由四个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周围许多小岛组成,主要城市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b.日本人稠地狭。

3、师生互动:日本的气候

总结: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降水较多

4、探究讨论:日本的地形特点 读图8-2-2 日本的地形 总结:

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且分布在中部,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周围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地形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四分之一是平原。所以,日本的森林面积占的比值大。

5、合作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展示《富士山》图片,《六大板块示意图》 活动探究: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总结:

日本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不仅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火山。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与地震。

四、课堂小结

(1)、提问:本节课都学了哪些内容?(2)、展示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

(1)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个群岛国家。

(2)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附近海域组成。

(3)地形:山地、丘陵为主。

(4)气候:受海洋性影响较大的季风气候。(5)多火山、地震: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六、当堂检测:

1.日本的温泉有1200多处。下列现象,与温泉相联系的是()

a.日本气候具海洋性特征 b.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日本多火山和地震 d.日本河流短小湍急 2.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位于我国东面,隔渤海和黄海相望

b.日本领土主要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4个大岛组成 c.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但海岸线较平直,缺少优良的港湾 d.日本的领土面积较小,故南北的气候差异较小 3.有关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降水较丰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日本是受海洋性影响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日本的森林面积占的比值很小。4.日本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山地和丘陵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和山地 d.丘陵和平原

5、填图:

(1)写出字母代表的海洋事物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2)写出数字表示的岛屿名称: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七年级地理印度第二课时教案篇十一

(一)、目标:

1.亚洲的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名称及其分布

2.亚洲的河流分布及主要河流名称

3.亚洲之最

(二)、重点: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三)、

活动自学4—6页“地形和河流”部分内容。

1.读书上第4页图6.5

2、看书第6页图6.7和6.8

说出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和北美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不同点?

3、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峰

(2)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3)亚洲最大的平原

(4)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5)世界最深的淡水湖

(6)世界陆地最低点

(7)世界最大半岛

(8)世界最大群岛

(一)交流:

(二)典型例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