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

时间:2023-11-04 作者:紫薇儿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并持续进步。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一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民族史纲要》是一本权威的历史书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自古以来的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交流以及历史发展。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第一段:对于中国的部族体系,我们印象比较深刻的可能是草原上的匈奴、鲜卑、契丹等,“中国”和“汉族”的概念较为模糊。而《中国民族史纲要》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告诉我们中国并不是单一的“汉族”国家,而是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从历史上看,不仅仅是汉、满、蒙古等大民族,像藏族、壮族、瑶族等较小的民族也在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段:从东汉末年的玄学思想、唐宋之际的文艺复兴、元明时期的“东西交流”,到清朝的鸦片战争与近代化改革,中国的历史一直在演变中。这种演变不仅物质文明的变革,而且还包括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这些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文化交流、影响,对于民族融合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段:尽管中国历史中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比较复杂的,但整个民族的发展还是逐渐趋向同一化方向。这在我们看待“中国梦”、不懈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更为明显,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团结的持续追求和努力。

第四段:在学术领域,对于各个民族文化的发扬,也在持续进行之中。比如在语言研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艺术领域,也有不少文化人士在致力于挖掘、发扬、传承自己民族的特色艺术。这些不断发展的文化,不仅为民族形象打造出了独特的标识,同时也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第五段:尽管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但治愈民族伤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光靠宏伟的对话、文化交流等方式是不够的,更需要常态化的沟通和交流。只要广大人民精诚团结,共同推进民族融合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到来。

总之,《中国民族史纲要》带给我们的知识很多,我们可以不断从中汲取灵魂的力量,积极参与到民族融合建设的进程之中。无论是在政治、文化还是其他领域,我们总需要拿出更加实际的措施,去弥合民族间的差距,让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二

在中国民族音乐课中,我认识到了许多以前从未了解过的内容。从传统音乐器乐到民间音乐舞蹈,我对中国的文化和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节课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音乐的看法,也让我更加珍惜中国精深的文化。

第二段: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我看来,音乐教育十分重要,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音乐人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味和心境。在中国民族音乐课上,我收获了更多的是文化方面的知识和启迪。很多音乐作品都与中国特有的文化相关联,让我更加了解了其中的含义和故事。此外,这门课还鼓励我们探索不同的文化,使我们更加开放和接纳多元文化。

第三段: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和文化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民族音乐课不仅教授我们音乐技巧和知识,还让我们了解它们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音乐和舞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文化多样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通过学习这些不同形式的音乐和舞蹈,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第四段:音乐的温暖。

音乐是一种语言,具有跨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力量。在学习中国民族音乐课上,我认识到了这一点。音乐可以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通过音乐的桥梁让不同的人们产生共鸣与联系。在这门课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还通过配合舞蹈演绎展示了音乐的魅力。这种音乐的温暖和力量不仅可以带给我们快乐,更可以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第五段:结尾。

华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我这门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通过这门课,更加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演变,也得到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继续探索和发现音乐的美和它所带给我们的温暖与力量。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三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家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这些民族在相互交流中汲取着彼此的优点,致力于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多样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体会到了这种丰富多彩的民族心态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和启示。

首先,中国民族心得给予了我们宽容和理解的品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多民族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各种不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和容忍别人的观点和行为。我们要接受各种文化的存在,并以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欣赏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和谐发展的机会,才能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其次,中国民族心得赋予了我们坚韧和奋斗的精神。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资源相对短缺,竞争激烈。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具备坚韧和奋斗的精神。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永不放弃的精神,并且用勤劳、努力和智慧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中国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苦难,但我们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正是因为这种坚韧的精神,我们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巨大发展。

第三,中国民族心得教会了我们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中国人民有着深深的家庭观念,我们视家庭为最重要的港湾和精神寄托。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强调家庭和谐和亲情的重要性。在中国,亲情是社会的基石,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持。家庭的和谐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我们要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选择和需求,建立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家庭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第四,中国民族心得培养了我们尊敬长辈和关心他人的品质。在中国文化中,孝道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尊敬长辈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尊重长辈的智慧和经验,在他们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我们也要关心他人的需要和困难,承担起社会责任。中国民族心态教会了我们以分享和奉献为乐,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到别人,从而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人生。

最后,中国民族心得使我们有了文明和礼仪的修养。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和传统文化的国家。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遵循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这样的教育使我们具备了优雅、谦逊的品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用文明的态度对待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互相尊重和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

总之,中国民族心得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宝贵财富。它教会了我们宽容和理解、坚韧和奋斗、家庭和谐、尊敬长辈和关心他人、文明和礼仪等重要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这些优秀的民族心态,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建设社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四

中国民族音乐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和民间乐器艺术,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在这门课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进入中国民族音乐课堂之前,我对这门课程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古代音乐的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中国民族音乐不仅仅是指古代音乐,还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如汉唐乐、宋词元曲、京剧、民间音乐等等。此外,该课还介绍了许多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等。通过了解这些音乐和乐器,我开始了解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在节奏、旋律、表达方式、演奏技巧等方面与西方音乐有很大的不同。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她所带来的独特的美感。在上课时,老师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梁祝》等,令我感受到了驰骋天地、慷慨激昂、柔情似水等不同的情感。各种奏法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情感,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妙。

第三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它,我了解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孔雀东南飞这首琵琶曲,从曲调上寓意中国优美的风景和常人追求美好的心理;赛马这首民间曲目,表现出冷峻的北方气氛,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上对于马匹的友好和喜爱。总之,通过中国民族音乐的学习,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段:体验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在音乐形式上,她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承的工具,它能够通过音乐方式传达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明内涵。在执行方式上,中国民族音乐重视生命和自然,她的演奏基础是人的身体和肌肉,通过手和腕的协调方式、发声的速度和力度等来传达其中的音乐内涵。中国民族音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表述中华民族古代的思想和哲学。

中国民族音乐虽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出现的时间不长,但从它带来的独特价值看,是富有前途与未来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在一些中外交流中不断被开发和运用;在文化传承中,她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扬;在艺术创作中,中国民族音乐为策划文艺节目提供了丰富的音乐资源。今天,创造新的音乐艺术形式、拓展新的音乐市场、培养新一代的音乐才能,中国民族音乐在未来的价值将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增长了我的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让我意识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价值,这将永远是我学习生涯中珍视的经历。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五

《中国民族史纲要》是一部由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邓洪波编写的民族史著作,该书包括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深入剖析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在阅读这部书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

第二段:印象最深的部分。

我最为喜欢的是书中对唐代的讨论,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这也是中国民族在文化上与世界大国交流、并逐渐走向辉煌的阶段。而书籍里深入的对唐朝历史的解析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唐代诗词盛行,儒家文化得以充分发扬,道教、佛教影响深远。在这一时期,由于战争不断,政治经济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可是文化方面却经历了一次繁荣。无论是才女诗人还是士人学者,他们的作品都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承。

第三段:感受收获。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古代华夏民族的漫长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伴随人们对历史认识的不断加深,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也会得到更加美好的展示。书里的历史事例和文化资料提升了我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华民族历史中出现的异域文化、各民族在社会繁荣进展中的各种表现,也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广博深邃,包容性强,这成为了我对中国文化的慰藉与自豪。

第四段:启示。

《中国民族史纲要》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历史,珍视历史,好好保存历史,以历史为镜,让我们的美好历史成为我们自豪的资产,同时也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我们能够大力发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也能够通过文化交流深化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段:结语。

细品《中国民族史纲要》,我们不仅能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各大事件,也可以感受到多元化文化的魅力,它也成为了我们自身文化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更加自信地走好发展之路,在构筑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民族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六

作为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我一直对中国民族音乐抱有浓厚的兴趣。最近,我参加了一门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课程,并深入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本文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各种族群,比如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每个族群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色,如回民音乐独具的唱腔、壮族的锣鼓、藏族的唢呐等等。同时,中国民族音乐还深受佛教、道教、儒家等文化的影响,反映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第二段:变化与创新。

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中国民族音乐也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和创新。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被带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例如,各种音乐家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大批新的民族音乐作品。此外,像第一届全国民族音乐会、国外巡演等活动也为宣传传统民族音乐、发掘和培养青年音乐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音乐不仅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文化背景、历史背景、音乐特色等。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民族音乐在人们的舞台演艺、声乐领域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民族音乐还能够强化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学音乐的人,我更多的是从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中感受到了学习的意义。中国民族音乐是一种应该得到尊重、爱护、传承和发展的文化艺术,它需要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用我们的心热烈地投入进去。同时,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增进我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操,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音乐才能和审美情趣。

第五段:结语。

总之,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了解到了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也感受到了学习音乐的意义和价值。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我们能够为传承、发展和推广中国民族音乐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七

民族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民族教育是中国梦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我参与并深入了解民族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也体悟到了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以此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来探讨民族教育与中国梦的关系。

首先,民族教育是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在接触民族教育之前,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太多的了解,更不用说引以为豪了。然而,在民族教育的熏陶下,我开始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通过学习中华文化的绚丽辉煌和悠久历史,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属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在我心中悄然滋长,驱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民族教育是培养团结和谐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民族教育正是通过弘扬各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团结的榜样。在民族教育中,我了解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而这些多样性正是中华民族的魅力所在。我明白了只有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实现真正的团结和谐。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对其他民族的陌生和误解中走出来,深入融入到一个大家庭中,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

再次,民族教育是培养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的努力和贡献。通过民族教育,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应该努力学习,提升个人素质,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奉献,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民族教育的培养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激发了我对国家发展的热情。

最后,民族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也是中国梦实现的核心。通过民族教育,我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邃和博大。我明白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其对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民族教育的传承让我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学习中华文化,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将为我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内在支持。

总之,民族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它培养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民族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修养,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通过民族教育的洗礼,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也明白了实现中国梦对每个中国人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民族教育,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培养出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新时代青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八

一谈起舞蹈技巧,有些人认为这应该是搞古典舞的人去研究的课题,与民间舞无关,因而不屑一谈,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技巧吧。

我们可以从中国民间舞的根源——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来分析和寻找答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每个 民族的民间舞蹈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在此,我不做全面地分析和介绍,只想着重地分析一下已被舞蹈学院纳入必修教材的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原 生态民间舞中的技艺性舞蹈。

自古以来,汉族各种民间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庙会、迎神庙会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的。

(1) 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 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 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 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2)山东鼓子秧歌。鼓 子秧歌自古就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武场正是“鼓”、“棒”、“伞”大显舞技的部分。舞者在跑动时步大身低,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跳跃时则强调干拔 与上窜,犹如“旱地拔葱”。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道具技巧,不能掌握各种蹲、踢、跳、转技巧,那么鼓子秧歌的稳健潇洒、淳朴刚劲的风格就很难体现。鼓子秧歌 的发源地——鲁北地区的惠民和商河,都靠近河北的武术之乡沧县和杂技之乡吴桥。武术与杂技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鼓子和秧歌的技艺表演。

(3)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汉族民间舞蹈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

藏族舞蹈中的热巴,是技巧性很强的舞蹈,在民间是由世袭的流浪艺人表演的。其中铃鼓舞是主要的表演部分。男艺人手持牦牛尾和铃铛,女艺人右手持单柄手鼓,左 手持长鼓槌击打。开始时,男女一起表演,男纵跳挥铃,女旋转击鼓。当跳到气氛热烈时,就拉开场小进行技巧表演。先是女演员集体表演鼓技,有“顶鼓旋转”、 “缠头击鼓”、“扭腰打点”等技巧动作。表演完鼓技之后,鼓队散开站立一旁,由男演员上场,在鼓声伴奏下一个接一个应声呼叫,抖肩起“法儿”,各自表演不 同的技巧动作,有“单腿跨转”、“躺身平转”、“躺身蹦子”、“踢腿跨脖”、“兔子跳”等。另外还要表演一些小玩意儿,如“滚毛”、“抡背”等。铃鼓舞有 很多套鼓点,每套鼓点均有一套各不相同的技巧动作。演员应场上鼓声而舞,腾跃飞舞,在快速倒脚步中结束。又如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卓“,也是一种靠技巧表演 来抒发情感的舞蹈,跳起来粗犷奔放,气势磅礴。

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盅碗舞、筷子舞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 蹈。太平鼓舞多在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舞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她们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 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奔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竞技色彩。 盅碗舞,亦称“打盅子”。过去由男艺人表演,本世纪20年代以后,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动作舒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做“板腰”、“旋腰”等技巧,技 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起舞。筷子舞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随着腿部韧性屈伸,身体的左右晃摆,快而碎地抖动双 肩,两臂松弛流畅地用筷子击打手、腰、腿等各个部位。舞者时而转身打地,时而蹲跳打脚,由慢转快,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

盘子舞是维族舞中技术性很强,难度较大的一种舞蹈,盘子舞是表演性道具舞蹈“顶碗小碟舞”的俗称,通常是由女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者两手各持一小碟子,指挟 手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边舞边转。并在头上顶着盛水的碗。另外,新疆多朗区的麦西来甫民间舞蹈中的旋转技巧可堪称一绝。快板部分由双人对转发展为竞技 旋转,一时间各种跪转、空转、掖腿立转、平转纷纷登场,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象帽舞和长鼓舞都是朝鲜族舞蹈中富有特色且技艺性很强的舞蹈。舞者戴特别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转和飞舞。技巧越 高,头上的长缨就越长。舞者手中击打着小鼓,以“喜鹊步”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而头上的长缨不断旋绕。长鼓舞多为女 性表演,后来男子也有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键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声、花样繁多的鼓点相映成辉。表演进入高潮,常作行进性的连续旋转。技艺高超者,可转几十圈之多。

综上所述,中国民间舞不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的技巧“资源” 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徒手动作技巧,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这一点,从以上对汉、藏、蒙、维、朝五大民 族富有特色的技艺性舞蹈的描述和分析中,便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舞的技巧是在借鉴了戏曲、武术和芭蕾等艺术门类的某些技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中国民间舞中的许多技艺性舞蹈也是吸收了武术、戏 曲、杂技中的营养后发展形成的。尤其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许多徒手技巧动作,如飞脚、蹦子、旋子、扫蹚、扑虎、叠肩、赞步等等技巧,它们都是古典舞与民间舞 所共有的。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间舞的技术技巧的根源是相同的,只是同源不同流而已。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把这些技巧称为古典舞技巧呢?我想也许有 着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中国古典舞系的学科建设比中国民间舞系要早,而且也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训练体系。而中国民间舞系至今还没有完善自己的技术训练体 系,在基本功训练上基本依赖古典舞基训教材。所以这些技巧就很自然地约定俗成地写上了古典舞的姓氏。其实这些技巧是很难从中界定其归属的,只能说它们都是 我们的民族技巧。如果非要有所界定的话,那只有看其使用目的了。不应该是谁用的“早”就是谁的,而应该是谁用的“好”就是谁的,所谓用的“好”就是技巧的 运用符合舞种的审美风格,符合舞蹈作品所表现的舞蹈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

在全国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中,由著名民族舞蹈家海里且木·斯迪克编导的《顶碗舞》,一举夺得了民间舞群舞项 目的金奖。这个剧目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维族原生态民间舞盘子舞中的顶碗技巧。女演员们在表演中头顶盛满清水的小碗,在优美而欢快 的音乐中,从容流畅地移动舞步和变化队形,好似天山甜美的清泉流淌不息,好似草原繁花在风中飘荡。其高超绝妙的顶碗技巧和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下子征服 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

去年六月,我有幸观摩了来自西藏的大型乐舞《珠穆朗玛》,现在回想起其中的热巴鼓舞,仍会让我热血沸腾、兴奋 不已。整个乐舞就是在女子热巴鼓舞和男子辫鼓舞表演时推向高潮的。女演员们的热巴鼓技巧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管是做顶鼓旋转,还是甩鼓旋转和击鼓 翻身,都是那样的迅捷、利落、干净、漂亮,引得在场观众一阵阵赞叹和热烈鼓掌。男演员们的辫鼓舞跳得更有气势,更有一种野性美。他们甩辫击鼓、挥洒自如, 节奏由慢至快,气氛极为热烈,正是精湛的鼓舞技艺加上浓郁的雪域风格所产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让我们心醉神怡、激动振奋。

上述两个舞蹈都是符合民间舞技巧定位的好作品。它们都是通过道具性舞蹈技巧的合理运用,体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舞技巧追求能力素质的极限展示,而中国民间舞技巧追求的是审美风格的完美体现。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韵可以是各自 独立的,而民间舞中的技术技巧是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的。也就是说民间舞的技巧不是纯技巧,而是风格化的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发展趋向,应该是 风格化技巧的强化与发展。风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特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巧。中国民间舞系副教授明 文军在《由厦门班毕业课想到的》一文中,曾提出过将道具的运用往极限上发展而构成民间舞技巧的教学设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想是科学的、可行的。我们的 民间舞有许多极富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是可以去挖掘、研究和发展的。比如汉族的手绢、扇子、鼓、伞、棒;藏族的热巴鼓、辫鼓、背鼓;蒙族的筷子、盅碗;朝 鲜族的长鼓、象帽等等。还有民间舞中的各类旋转,也是风格性很强的技巧。比如维族舞蹈中的各种跪转、夏克转、空转、平转,讲求快速、多姿、戛然静止,犹如 鹰隼迎风回旋。而朝鲜族民间舞蹈中的旋转则讲求平稳,优雅,犹如仙鹤悠然自得。

民间舞中的技巧是与渲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紧密结合的,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

我曾经从电视录像中看过一些民间舞剧目,现在虽已记不起它们的名儿了。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它们的“技巧性”都很强,表演中动则旋子3600,静则控腿 1800……。但这些技巧成了游离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风格之外的“无情之举”,因而毫无艺术感染力可言,反倒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对此而言,我比较欣赏的是云 南 ,其热情风趣、朴实无华的风格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这个剧目也安排了诸如倒踢紫金冠、小翻、抢脸等一些技巧,但这些技巧是在演员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中, 是在舞蹈情绪的层层推进中恰到好处地完成的。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民间舞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民间舞技巧的功能已不仅限于渲泄情感和渲染气氛了,它将逐步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

有人说,杨丽萍表演的民间舞根本没什么技巧,为什么能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和专家的如潮好评呢?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杨丽萍那独特的动作语汇的运用就是民间舞的 艺术化技巧的最高体现。《雀之灵》中的舞蹈造型与动态,已不同于广场原生态的傣族孔雀舞了。它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孔雀那高洁、超然的灵性进一步升 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正如于平教授所评价的那样:“《雀之灵》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以‘技’成‘形’却又不为‘技’和‘形’所 累。当你在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时根本发现不了技巧的痕迹,因为“杨丽萍是用‘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识在创造‘生之灵光’。在那翩跃翔舞的孔雀中,杨丽萍 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人生感兴、人生悟觉、人生意趣和人生睿思,使这一舞蹈独白充溢着恬静的生命和谐感与坚毅的生命自信心。”因此,我认为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 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九

古典舞是指在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但古典舞和民间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国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的区别,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古典舞要求技巧性更高,而且对演员的软度要求也更高。

民间舞由于舞种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有的需要对器械有较强的控制力(如蒙古舞的顶碗),有的需要较好地把握身体姿态(如傣族舞的“三道弯”)。

古典舞的成型时间较短,虽然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新的思想不断地涌入,它的可变性很大。

民间舞历史悠久,各民族的舞蹈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模式化程度较高。

舞台上的古典舞演员,俯瞰时宛如一只正在写字的毛笔,“运笔”时急时缓,偶尔还会笔锋一转,而正视时又像是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时起时落,变化万千。

而民间舞更多的时候是在营造一个宏大的场面,就像是在舞台上铺开了一张活动的画卷,每一个演员都是画卷上不可或缺的、最闪亮的元素。

古典舞演员在舞台上需要更多的情绪的变化,有喜、有悲,处理感情要更加细腻。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要相当地到位。

民间舞的整体感情基调是高昂的、活泼的、奔放的,充满喜气,基本不带忧郁。

总的说来古典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而民间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广度。古典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频频在古典舞作品中出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时期它所特有的'时代背景和人文风貌。即使作品中出现的是一些虚构的事件和一些虚构的人物,但是事件也具有深刻的意义,人物也具有鲜明的个性。总的来讲古典舞应该是中国舞蹈历史的纵向集成的产物,它表现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总的特点。

民间舞源于工作和生活,它所展现的是各民族人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这些小事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类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以及人们对恬静生活的向往等内在涵义。全面认识民间舞更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民间舞将各个民族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是不加掩饰的,原汁原味的。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

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特点,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由于采用明白晓畅的平叙和写实的艺术手法,作品的主题单一和明确。而80年代后,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通过隐喻、暗示、象征、艺术变形等表现手法代替以往明白晓畅的平叙和写实,以意象的朦胧性和主题的多义性代替以往主题的单一性和明确性。如《狼图腾》通过对狼性深沉、豪放、团结互助等特征的描述,对狼性的肯定,并由此思考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狼为主题,肯定狼性中的集体合作精神,作品中最后一个舞蹈造型的隐喻,是作者对人类的集体合作精神抱着肯定的态度、还是企盼的态度,作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样的主题设置,却能够引发观众深沉的思考。

从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塑造的形象来看,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刻画的人物形象追求群体特征,如《红绸舞》、《丰收歌》、《快乐的罗嗦》等,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共性,缺乏个性,对于个人细腻、复杂的人物心理描写很少涉及主题情绪显得单一。而80年代后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在形象的塑造上重视突出个体特征,通过多种个体特征,以情感的立体多向型代替平面单向型,以点带面,展现丰满的、立体的人物形象。如向阳编导的《元宵夜》将视角紧紧锁定在表现当代人的生命意识,时代情感等方面,作品通过采用不同的民间舞蹈的有机结合,使作品动作语汇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笔者在2009年为参加全国桃李杯文华奖舞蹈比赛创作的《虎妞妞》获全国b级女子少年甲组民族民间舞表演三等奖。这个舞蹈创作灵感来自东北地区的生活民俗,取材于东北秧歌。一双虎头鞋,一个俏妞妞是这个舞蹈开始交代给观众的两个元素,东北人过年要给孩子穿虎头鞋,虎头帽。东北的炕上有虎头枕,这一系列的民俗服饰都是东北地区的最大最亮丽的特点所在,穿上这些服装,它的寓意是辟邪,让孩子在新的一年中有个好兆头,好寓意,好身体。笔者以一双虎头鞋为线,一个俏妞妞与虎头鞋所产生的喜爱与俏皮为开始。展开了一整段的舞蹈,又添加了东北秧歌中手绢花技巧,把这个节目最终推向了高潮。

二十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语言也开始发生变化,在立足传统舞蹈基础上,借鉴其他舞种的风格,将其运用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80年代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撇扇》在作品中注入当时盛行的流行舞蹈迪斯科,对身体的各种姿态和力度关系进行了探索,如小而快的出胯动作就是借用当时的流行舞蹈元素,作品正是利用新鲜的舞蹈元素与传统元素的结合,创作一个全新面貌的民间舞蹈作品。目前中国流行舞蹈主要有街舞、爵士舞、拉丁舞、肚皮舞等,近几年许多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借鉴、注入流行舞蹈的元素。如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参赛作品壮族舞蹈《走在山水间》、傣族舞蹈《花腰花》等。另外,受西方现代舞“非理性、反技巧、不和谐、个性化”美学原则的'影响,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舞蹈语言通过节奏、力度的变化,作品以不规则、灵活多变代替原先的和谐匀称美。

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关注世俗生活,它“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作品用平民化、世俗化的语言,从普通百姓的角度,生动地描写出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了解平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既没有“消平思想深度”,也没有抹去艺术的“意义”。2011年笔者为参加全国荷花奖舞蹈比赛创作的《阿爸的鼓》获全国荷花奖舞蹈比赛十佳作品奖,灵感来自连南地区的瑶族支系排瑶,取材于瑶族排瑶一个传承的故事,一个当代瑶族女孩儿与阿爸留下来的排瑶之鼓的碰撞,是现代与远古的碰撞,是人与精神的碰撞。鼓是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依托,它的声音是这个民族的呐喊。瑶族女孩儿是生活在当下民族继承者。这人与鼓的结合将击打出民族精神对当代人的呼唤,将击打出当代人去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声音。

二十世纪80年代的寻根热,更多的是体现一方人文或者是民族精神,关注社会,关注人物情感,而二十一世纪初的回归原生态所要阐释的是“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精神,它远离社会,远离尘嚣。杨丽萍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向我们展示了多层面的美学层次。它蕴含了女性崇拜、生殖崇拜、鬼神崇拜、图腾崇拜等等,我们看到在古老的原始舞蹈遗存之下凸显出的民族性格与精神,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力与启示性。2009年为参加全国桃李杯文华奖舞蹈比赛创作的《轮月》获全国a级女子少年甲组民族民间舞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灵感来自蒙古族的生活用具,勒勒车。勒勒车是陪伴草原民族蒙古族的生活必备用具。他们是游牧民族,所以勒勒车在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论是行军打仗,迁移,不论是送葬,都需要勒勒车的存在。勒勒车承载的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承载的是这个民族的血脉。笔者抓住这点,用一台勒勒车,用一位装扮成蒙古族阿妈的舞蹈演员,利用车与人的搭配来完成笔者想要表现人生对岁月的感悟,用人与车轮的转动,表现岁月的变迁,在舞台上完美的展现笔者想对观众说的话,并表达笔者对蒙古族人民的敬意之情。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一

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但古典舞和民间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古典舞的成型时间较短,虽然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新的思想不断地涌入,它的可变性很大。

民间舞历史悠久,各民族的舞蹈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模式化程度较高。

舞台上的古典舞演员,俯时宛如一只正在写字的毛笔,“运笔”时急时缓,偶尔还会笔锋一转,而正视时又像是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时起时落,变化万千。

而民间舞更多的时候是在营造一个宏大的场面,就像是在舞台上铺开了一张活动的画卷,每一个演员都是画卷上不可或缺的、最闪亮的元素。

古典舞要求技巧性更高,而且对演员的软度要求也更高。

民间舞由于舞种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有的需要对器械有较强的控制力(如蒙古舞的顶碗),有的需要较好地把握身体姿态(如傣族舞的“三道弯”)。

古典舞演员在舞台上需要更多的情绪的变化,有喜、有悲,处理感情要更加细腻。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要相当地到位。

民间舞的整体感情基调是高昂的、活泼的`、奔放的,充满喜气,基本不带忧郁。

总的说来古典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而民间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广度。

民间舞源于工作和生活,它所展现的是各民族人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这些小事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类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以及人们对恬静生活的向往等内在涵义。全面认识民间舞更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民间舞将各个民族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是不加掩饰的,原汁原味的。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二

民族舞蹈是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造并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一般表现为自娱性与表演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专业表演舞蹈创作的重要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分类:

踏歌是中国古代的群众歌舞形式。多于节日集会时众人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有的地方,一直流传至今。

秧歌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流行,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按地区和风格不同,又分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等。一般是舞蹈者扮成各种 人物,手持彩绸、手帕、扇子等道具而舞。形式欢快热烈,生活气息浓烈。有的地方将民间的高跷、旱船、花鼓等歌舞形式也统称“秧歌”。

腰鼓舞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原流行于中国陕北地区,以安塞等地腰鼓最为著名。舞者腰挂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持鼓槌边敲边舞。节奏强烈粗犷,动作奔放有力。后在许多地区流行。

花鼓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及淮北地区。男角称“鼓架子”,动作粗犷大方、幽默风趣,多筋斗技巧;女角称“兰花”,动作洒脱泼辣,俏丽多姿,欢快热烈。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许多已加工成为专业艺术团体保留的表演性舞蹈。

狮子舞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历史悠久,汉代已有记载。一般由两人合演一头大狮,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表演上分“文狮”、“武狮”两种。多用打击乐伴奏。后经加工提高,采用许多高难度动作,成为舞蹈与杂技结合的艺术舞蹈形式。

龙舞又称“龙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历史悠久,汉代已有记载。“龙”的造型形状各异,但分节均为单数。由一人持彩球引龙作舞。形式热烈欢腾。一般以锣鼓伴奏,舞时多放鞭炮助兴。

花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西南等地区。多为欢快的载歌载舞形式。各地跳法不一。如云南花灯就以身体的崴动变化,形成其特殊风格。

安代舞是蒙古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舞者双手各持一巾,边歌边舞。动作热烈奔放,节奏感强。常用于节日集会的表演。

热巴是藏族的一种以歌舞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表演时男持铜铃,女持手鼓,边歌边舞,节奏强烈鲜明,动作粗犷热情,不时加入一些杂技技巧。有的把从事这一表演的艺人也称“热巴”。

赛乃姆原为维吾尔族古代舞曲名。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流行于新疆广大地区。形式自由,动作灵活。常在节日或劳动后即兴歌舞。

扁担舞是壮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西地区。舞者为双数,手持扁担互相敲击,打出变化多端的节奏音响,边歌边舞。动作多表现农业劳动。

芦笙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西南、中南苗族居住地区。以边吹芦笙边舞蹈为特点。常带有表演性和竞赛性。

阿细跳月是彝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自称“阿细”和“撒尼”人的`云南彝族聚居地区流行。为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舞蹈。男舞者一般弹大三弦或吹笛子与女舞者对舞。节奏欢快。节日时常在月光下或围着火把跳至深夜,故得名。

农乐舞是朝鲜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形式自由。有的男舞者常在头顶系一细长纸条用力甩动,使纸条绕身体旋转,气氛热烈。

孔雀舞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云南傣族聚居地区。孔雀为傣族人民吉祥的象征。舞姿多模仿孔雀形象,动作优美。有的经过加工成为专业演员的表演舞蹈。

雅舞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的舞蹈。源于周代。后历代均有加工发展。

宫廷舞蹈指各国历代皇室显贵用于宫廷朝贺、宴享、娱乐或祭祀的舞蹈。多由民间舞蹈素材加工改编而成。一般表现形式华丽严谨、精致典雅、讲究技巧。

祭祀舞蹈指祭祀天地神鬼或祖先仪式的舞蹈。源于原始宗教仪式,有以歌舞娱神之意。后渐成为娱神亦娱人的民间舞蹈形式。如中国古代的“巫舞”、“六舞”等。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三

古典舞和民间舞之间有哪些差异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国古典舞与民族民间舞的区别,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民间舞源于工作和生活,它所展现的是各民族人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这些小事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类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以及人们对恬静生活的向往等内在涵义。全面认识民间舞更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民间舞将各个民族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是不加掩饰的,原汁原味的。

古典舞要求技巧性更高,而且对演员的软度要求也更高。

民间舞由于舞种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有的需要对器械有较强的控制力(如蒙古舞的顶碗),有的'需要较好地把握身体姿态(如傣族舞的“三道弯”)。

古典舞演员在舞台上需要更多的情绪的变化,有喜、有悲,处理感情要更加细腻。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要相当地到位。

民间舞的整体感情基调是高昂的、活泼的、奔放的,充满喜气,基本不带忧郁。

总的说来古典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而民间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广度。古典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频频在古典舞作品中出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时期它所特有的时代背景和人文风貌。即使作品中出现的是一些虚构的事件和一些虚构的人物,但是事件也具有深刻的意义,人物也具有鲜明的个性。总的来讲古典舞应该是中国舞蹈历史的纵向集成的产物,它表现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总的特点。

古典舞的成型时间较短,虽然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新的思想不断地涌入,它的可变性很大。

民间舞历史悠久,各民族的舞蹈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模式化程度较高。

舞台上的古典舞演员,俯瞰时宛如一只正在写字的毛笔,“运笔”时急时缓,偶尔还会笔锋一转,而正视时又像是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时起时落,变化万千。

而民间舞更多的时候是在营造一个宏大的场面,就像是在舞台上铺开了一张活动的画卷,每一个演员都是画卷上不可或缺的、最闪亮的元素。

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四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近平主席的讲话,再次向世界传递了实现文明复兴、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理念。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抉择。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翻开历史,“七下西洋”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丝绸之路”留下互利合作的足迹。讲信修睦、善待他人,文明塑造出敦厚平和的民族禀性。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交流孕育出推己及人的民族文化。近代以来的列强入侵和连年战乱,将中华民族拉进苦难的深渊,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迈上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地球村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没有和平环境,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同样,离开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自身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互利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起飞,迈向梦想的脚步坚实而稳健。以和平推动发展,以发展捍卫和平,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为赶超之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与世界同分享,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从“入世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始终追求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无论是开放市场、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实现30多年来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还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共同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都着眼于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倡导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未来的道路上,中国梦必将进一步焕发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中国梦想是复兴之梦、发展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伟业,也终将成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保障。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战胜无数困难,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的事业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建设使党变得坚强而有力。

进一步说,其根本原因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坚持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的开拓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革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复地,再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成果,发生了历史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和使命。初心使党永远保持政治本色,使命使党永远有前进的动力。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出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出现在党勇于牺牲、前往后继的不懈奋斗中,出现在党百折不复、越挫越勇的坚强意志中,出现在全党上下自主邀请、万死不辞的担当精神中,出现在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中,出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的党性修养中。

无论是党的事业还是党的建设,都必须在党的指导下进行,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必须在党的指导下实现。因此,进一步说明,党之所以能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百年辉煌,是因为基本、重要的关键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一具有中国工薪阶层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的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导向,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明确目标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深受人民爱戴和支持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释放思想、追求事实、与时俱进、追求现实、沿着正确的路线和道路不断前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坚持党的领导者,具有优秀的政治领导力、思想领导力、大众组织力、社会呼吁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不断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严格管理党治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坚持严密的组织体系,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广阔胸怀、善于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眼光、重视互学鉴定、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多的人口都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必然是世界性的。到那时为止,中国变成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建设的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更充分地展示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党的自我革命也更充分地展示了其伟大的历史作用。

百年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记住使命,忠诚地庆祝党的百年生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第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新时代的新征程;第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一)中华民族的艰难抗争由于封建王朝腐败无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丧失独立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1840年到1920年,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大背景。从几个大的方面来看,首先是清朝政府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先进的东西,打开国门看世界。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了解了西方,但是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仍然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它给后人留下了唯一的成果,即设立京师大学堂。后来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也试图解决上述问题,最后也以失败告终。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引来了八国联军,最终也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取得了很大成就,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也没有实现救亡图存。所以,封建主义走不下去,洋务运动、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都行不通,最后中国又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之中,民不聊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成立了各种地方共产党小组。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胜利国之一参加巴黎和会,却没有得到战胜国应有的待遇,会议反而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于是,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终于成立了。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终于横空出世,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1840年到1920年的八十年间,中华民族的命运没有改变,西方列强在中国横冲直撞,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难的中华民族没有希望、没有出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用了二十八年的时间,解决了之前八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步。在二十八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直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国民政府才正式向日本宣战。其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百团大战以后,日本实行“三光政策”,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向敌后挺进,开辟根据地,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打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群众和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夺取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国结束了在外国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地位,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那么接下来就是国家要富强,怎么样富起来?1949年到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此期间,我们实现了很多技术的突破与创新;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奠定了富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从1840年到1921年,中华民族经历了艰难的抗争;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人民富起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涌现了很多民族英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农民的杰出代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从1978年到党的十八召开以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党的十八大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第二,未来30年的发展规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一)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发展实现了两个历史性跨越。一是跨越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靠天吃饭、靠土地吃饭;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过去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二是跨越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的历史。用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后期的转变,在很多领域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跨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20**年,我国gdp突破一百万亿元大关,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具体来讲,有九个方面的成就:

第一,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波折,只有中国共产党坚持下来,并不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是在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斗争中,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道路的优势充分彰显出来,赢得了全世界进步人士的赞赏。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同时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就是我们的成就,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我们的创新很多,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

第二,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年100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20**年的17%左右,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

第三,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气吞山河的强大力量!在法治建设方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同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四,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我们兴建了很多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各类博物馆;各种文化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化创作丰富多彩。老百姓过得很开心,生活中满满的正能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注重增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能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老百姓的精神食粮越来越丰富。各种文化设施、文化主题公园、街道街心的文化标识,帮助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五,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年的77.3岁。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才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当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还有短板。我们要加大在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力度,要在养老问题上有新作为,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全方位地体现出来。

第六,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确实走过弯路,以前在一些方面认识不到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要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发展理念。地方政府采取各项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老百姓关心生态建设问题,积极响应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快,节能环保法律和制度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科学。在治理方面,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一是投入大量资金、启动重大项目,复修过去被破坏的生态问题。比如我们在大江大河的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就很大,我们在环保企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二是健全对破坏环境的处罚机制。加强对空气质量以及河流水质的监测等。三是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坚定履行《巴黎气候协定》。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碳排放量增加,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主动作出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北京已带头进行垃圾分类,这是环保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包括国家级生态公园建设、森林生态恢复、在一些大城市划“红线”等。

第七,我们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人民军队实现革命性重塑,武器装备取得历史性突破,治军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保卫人民幸福生活、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牢不可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出一系列战略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提出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八,我们始终坚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和主动权。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大大增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志更加坚强!

第九,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现在已经取得越来越大的共识;在“一带一路”发展的问题上,我们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广。大国外交,彰显中国的大国形象。总之,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的自豪感、光荣感、成就感、幸福感越来越强,中国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再用十五年的时间,我们将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实现强国目标。

(二)未来30年的发展规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路线图”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再用三十年时间,我们要实现强起来的目标。为此,我们也要发挥自身优势,解决面临的一些问题。1.要发挥几大优势一是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不能动摇,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保持国家稳定、社会稳定,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国有企业主导地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二是市场优势。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因此中央提出双循环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就是我们的市场优势。三是人才优势。中国的教育发展迅速,每年会为社会培养大量毕业生。20**年,全国范围内有8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发展要靠年轻一代,这是我们的人才优势。四是空间优势。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作为一个基建大国,我们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2.要解决一些问题一是要注重能源战略问题,要把能源问题主动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上。二是发展方式转型的问题。三是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建立抗风险机制,不犯颠覆性错误。五是要保持和平发展。中国不是好战的国家,和平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国的国防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发挥好自身的优势,解决好面临的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历程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连在一起的。

(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党取得如此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当然,我们也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是要解决好党内的问题,比如作风问题、腐败问题、纪律松散问题;要推进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二是要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增强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明确要求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这要求我们增强知识储备,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本领。在政治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判断力,即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政治领悟力,即要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执行力,即要排除各种阻力和障碍,提高执行能力。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一条重要的执政规律。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老百姓为什么支持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希望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人们有什么烦恼,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获得最大的人心。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的新期待。前几年我们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必须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老百姓的疾苦、收集老百姓的呼声,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另外,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效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老百姓才能与党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严密而完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结合起来的学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永葆生机活力。

(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具体问题,解决特殊矛盾,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五)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具体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我们要将其坚持好、发扬好,并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

(六)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全面的发展,谈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关于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已经作出布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各方面齐头并进。要补齐短板,对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要进行自我发展,自我研究,要全力解决各种“卡脖子”“拖后腿”问题。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总之,在发展的问题上,不能含糊。不发展就会落后,毛泽东同志讲过,“落后就要挨打”。

(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我们在更加开放的状态下,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八)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是我们的“发动机”,是我们的“火车头”,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问题解决好。第一,政治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只有保持定力,团结一心,才能对抗任何世界上的风险,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第二,思想建设。一是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耳,使之成为干部思想自觉。创新学习方式、学习新载体,使年轻人喜欢党的理论,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其次,要同错误思想作斗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敢于向错误认识、错误思想、错误观点亮剑。再次,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第三,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推进党的队伍建设。关于选拔人才、领导干部方面,我们有各种制度来进行考核。第四,作风建设。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第五,纪律建设。第六,制度建设。总之,不断创新、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使我们党成为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伟大的党,从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领导能力角度来看,空间是很大的。

(九)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联系的,联系是有规律的,因此,我们要去研究规律,研究方法论。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才能看得比较准确。马克思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推动人民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推动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要突破各种问题、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抓住主要矛盾、自觉提高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既要坚持改革的蓝图,要在改革中发展,同时也要解决好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稳定问题是压倒一切的,如果不解决好稳定问题,那不稳定因素就会影响发展与改革。因此,发展要注意稳定问题,改革也要注意稳定问题。“十四五”规划当中将“安全”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发展要注意安全,包括国家安全、人民安全、经济安全、产业体系安全,等等。发展和安全相统一,发展中注意安全,在安全中发展。不能故步自封,一旦出现问题就不改革了,不发展了;改革中出了问题,也不能否定改革、否定发展,认为问题都是发展带来的,而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处理这些问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确实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吸取经验教训,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一定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聪明才智,做出更好的业绩,迎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的诞辰。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科发自北京。

我不知道风朝哪边吹。

徐志摩诗里这种迷惘的心绪,在这个春天有了新的对应物,它就是时下被舆论炒得火热的《中国不高兴》。

今年3月出版的这本新书,一问世就吸引了国外媒体的关注。美国《时代》周刊在3月20的报道中这样定义:“这是继1996年不满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影响的一部民族主义畅销作品。”

而打开这本被《时代》视为“《中国可以说不》续集”的《中国不高兴》目录,类似的观点颇具“冲击力”:

持剑经商:崛起大国的制胜之道。

该由西方正视中国“不高兴”了。

中国对西方:“有条件地决裂”

……。

这样极具杀伤力的标签式主题,迅即引发国内外从互联网到传统媒体的一轮激辩。

震动西方世界的“小平头”

对于出身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来说,这样的文章应该并不陌生。1996年,随着一本名为《中国可以说不》的图书的诞生,“说不”风靡国内,当时的青年学子几乎人手一本。这是一本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评述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和台湾问题的谈话录。

张小波等五位当年被季羡林称为“小平头”的青年作者,也成为了西方媒体眼中中国民族主义的“领军人物”。在张小波的印象中,之所以写《中国可以说不》,是在读了日本出版的《日本可以说不》译本后“受到刺激”的结果。“那年有个舆论调查的结果是,中国人最讨厌的国家是美国,最向往的国家也是美国。我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是写书的契机。”张小波说。

另一个契机是“中国威胁论”在美国的兴起。在1995到1996年间,由于台海危机,美国国内掀起了对华政策的大辩论。加上1997年香港回归在即,美国知识界担心在台湾和香港两个问题上中国将威胁民主和和平,于是有了“中国威胁论”。

这些都促使一部分青年学者对美国的观念开始转变。而“说不”的出现,抒发了中国人积压在内心多年的愤怒,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浪潮由此爆发。

“《中国可以说不》引发的民族主义思潮在西方世界也受到极高关注,”作者之一的宋强,自称来自民间的草莽知识分子,他也是《中国不高兴》的作者。

1998到1999年间,美国又掀起了新的中国威胁论热潮。此后几年里,民族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话题。

称“中国有能力领导世界”

王小东也是《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之一,他被认为是网络民族主义者和青年激进民族主义者在知识界的代言人,甚至被帖上了“中国民族主义教父”的标签。

在王小东看来,《中国不高兴》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和西方在综合国力对比上有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仍然要寻求西方的理解和接纳,但不再是一面倒地讨好、逢迎、跟西方接轨,西方国家也要理解中国的观点和情绪,不能动辄教训、打压或围堵中国。

此外,《中国不高兴》还提出内修人权,外争族权,制裁西方,肃清内贼;中国的发展不能把绝大多数民众排除在外;持剑经商,不玩金融战争,才是未来中国应走的路,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实现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要有重塑世界秩序、领导世界的雄心,明确“惩罚外交”概念,成熟的大国心态不仅是宽容,也有较真。

对于两本书的差异,作为策划人的张小波解释道,“两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比如说中西方关系是不是一直在摊牌?”而宋强则这样概括:“说‘不’要表达的是‘中国只想领导自己’,而‘不高兴’想表达的是‘中国有能力领导世界’。”

尽管“不高兴”的内容包含如此之广,但宋强还是透露,由于出版安全的考虑,做了些技术处理,“内政删的比较多……删了一些措词。”

中国对外心态仍是争论焦点。

13年前,《中国可以说不》震动了西方世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位官员曾说,“二十年来,从未有过一本书像《中国可以说不》这样,引起海外舆论如此强烈的关注,并产生如此轰动的新闻效果。”13年后,《中国不高兴》再次吸引了海外媒体的关注。

香港《亚洲周刊》在3月18日的报道中称,《中国不高兴》是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标志,“南沙群岛问题、钓鱼岛问题、俄罗斯军舰击沉中国货轮问题、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圆明园兽首问题,这些都激起了中国民众反弹,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而与当年直斥《中国可以说不》是“一种偏执狂言论”相比,西方媒体在13年后的关注仍然有些担忧,却温和了许多。3月20日的《时代》周刊对《中国不高兴》背后的中国民族主义力量表示了担忧,“如果民族情绪不加以适当制止,它可能会推动北京方面采取好战孤立主义路线。”

英国《经济学家》也注意到了中国民族主义抬头的新迹象,该刊在19日的文章里说,“中国的崛起在国内使中国的民族主义抬头,左派卷土重来。在国际上中国领导人至今还保持着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方针。但国际上有g2,即中美两大国掌握着世界经济命运的说法,这也让一些中国学者和评论家一直在鼓吹中国利用这次危机推动中国战略影响。”

“当年的《美国之音》讥嘲我们为乌合之众。1997年,《时代》杂志两位记者甚至合写了《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全面反驳《中国可以说不》。”宋强笑着说。张小波也坦言,当时遭遇的质疑很多,“《华盛顿邮报》有个记者问我:你们为什么不写一本向中国政府说不的书啊?”

13年后,当相似的质疑再次袭来,张小波这样反问道:“这还需要我们写吗?向中国政府说不的书你们已经有了很多。”

一场没有硝烟的争论。

《中国不高兴》自面世后,也重新引发了中国国内对于民族主义的讨论。在网络中,对于书中观点的反应显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认为该书“直言内政外交,是谏言国策”;有的则认为其过于偏激,有的人则质疑该书“投机”。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沈丁立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表示,这本书的观点只会使中国人更加愚昧,“书里说中国知识分子矮化中国,这是以偏概全,我认为,多数知识分子是进步的,正确看到了我们民族的不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则认为,书中指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但很多话、很多态度说过了头,“我觉得这些人也是一种特征,左派的特征——批评多,建设性意见较少。”

对于要与“西方有条件决裂”的观点,宋强解释,“当外国轮番羞辱我们的时候,我们往往生怕闹崩,我的意思是,决裂了又怎么样呢?”

沈丁立对此表示不认同,“我们这么落后,攀高都来不及。为什么要跟西方决裂?”时殷弘则表示,中国对西方的态度,过去是太左了,太孤立、太民族主义了。“但这些年来,我们战胜左的思潮,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自己有些地方是太右了点,对西方主流的依赖,信念幻想太多了一些,我们需要反思。”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掷地有声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正像后来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

同样,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提出过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很快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经过20多年的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在这一时期,我国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也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庆工人王进喜同志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精神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难忘的印象、记忆和感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河南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就是这时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一个缩影。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如何结合国情,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失误。我们党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时,从1958年以后也开始出现失误甚至是严重失误,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以及影响全局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内乱。面对“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党进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9月16日至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东北考察时讲:“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同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就是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强调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此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创立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家教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5篇)

    社会实践报告应该具备实事求是、客观准确、条理清晰、言之有物的特点来展示我们的实践经历。请大家参考以下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和思维方式。

    优质幼儿园中班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范文(17篇)

    编写幼儿园工作计划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要求等因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以下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了解如何编写一份完美的工作计划。

    最优蜗牛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心得体会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得体会的写作技巧。

    热门国学讲座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案例1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大家好!我将担任今天的主持人,为大家提供一个优雅而难忘的活动体验。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篇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

    优质农村农田转让合同(案例16篇)

    通过签订转让合同,双方能够明确约定转让的财产种类、数量、价格等关键要素。最后,希望通过以下转让合同的范文,大家能够对合同的撰写和执行有更深入的理解。

    优秀四季风教案反思(通用15篇)

    通过教学工作计划,教师能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一系列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优秀学校勤卫队申请书(案例16篇)

    学校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它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学校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敬爱的组织:真的'很

    最优农资销售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9篇)

    工作计划范文是对工作计划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常用书面材料。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参考和借鉴。20x年,在总经理的

    专业仓库安保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或者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感悟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近年来,由于快速发展的经

    最新奋斗日照港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9篇)

    心得体会让我明白了成功的背后是汗水和努力,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不断成长。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村民奋斗精神是指通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