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言学概论毕业论文(五篇)

时间:2024-12-23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语言学概论毕业论文(五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语言学概论毕业论文(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言学概论毕业论文篇一

(一)情态表达类型与法官身份构建

情态表达的手段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隐喻式的、非隐喻式的,也有认知型的、道义型的。“不同方式和类型的情态表达在语篇中呈现的数量或质量的突出是理解语篇人际意义的关键”(陈其功、辛春雷,2005:8)。因此,考察法官话语中对情态表达类型的选择,对于理解法官身份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12起案例法官话语中情态类型的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具体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法官话语中情态类型的选择呈现以下特点:1.从情态表达的总体使用情况看,法官话语中的情态表达较少。在长达几千字的法官话语中,12起案例中出现的情态表达最多的也仅有22处。2.情态表达手段比较单一。无论是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法官多选用非隐喻式的情态表达,即通过情态动词(或能愿动词)实现的典型情态表达方式,较少使用语气评论语、情态附加语、褒贬词等其他隐喻式的情态表达。3.在情态类型的选择上,多选用道义型情态表达,即表示责任、意愿的“可以”“应”“应该”“必须”等情态动词。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诸多研究表明,说话者的语言选择与交际目的和动机紧密联系。法官话语情态类型的选择特点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法官身份的构建过程。

首先,法官话语中较少使用情态表达是法官主动构建其作为庭审中立的“裁判者”的身份体现。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情态表达了说话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和评价,因而属于句子的主观态度部分,是“语言中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特征比较突出的一个功能范畴”(彭利贞,2007:2)。法官是司法公正的象征,要保持司法公正必然意味着在法庭审判中保持中立。法官“不应有支持或反对某一方的偏见”(龙宗智,2001:36),即在语言表述上不流露个人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态度。在法庭审判中,法官较少使用带个人观点和态度的情态表达,正是法官主动构建其作为庭审中立的“裁判者”身份的选择需要。同时,从研究中我们也发现,法官所使用的几处情态表达,其分布还比较集中,多出现在法庭准备阶段,法官代表合议庭宣布诉讼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或法庭纪律时,即法官通过使用情态表达对诉讼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规定或约束诉讼双方的行为,而在法庭审判的其他阶段,法官几乎很少使用情态表达发表个人的观点或表明自己的态度。法官话语中的情态分布特点再次表明了法官构建中立的“裁判者”身份的语言选择需要。

其次,法官话语中的情态表达形式单一以及缺乏变化是法官话语平实、庄重的体现。正是这种平实庄重的语言风格构建了法官在庭审中的中立和权威,从而构建了法官中立的“裁判者”身份。法庭审判是一项极其严肃的社会活动,法官在法庭审判中的语言必须平实庄重才能显示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果法官的语言表达过于生动、形象、富于变化,则很难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庭审气氛,也就很难树立法官公正中立的司法形象。因此,在法庭审判中,法官很少使用语气评论语、情态附加语以及带感情色彩的褒贬词等隐喻式情态来表达立场和态度。这些富有人际意义的隐喻式情态表达体现了说话者明显的主观立场和感情色彩。法庭审判以查明案件事实和确定法律适用为主旨,重在达意,不在传情,法官语言表达的平实庄重也是法官主动构建中立的“裁判者”身份的语言选择结果。

最后,法官在情态表达的类型上多用道义型情态而少用认知型情态,也表明了法官有意识地构建其作为庭审中立的“裁判者”的权威身份。“认知型情态比道义型情态具有更强的主观性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张楚楚,2009:11)。因此,在法庭审判中法官较少选用带有明显主观性的认知型情态,而选用表达责任、义务的道义型情态来体现当事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从而体现法官在庭审中的中立性和权威性。从另一方面看,认知型情态是说话者对命题可靠性所作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表达了说话者对命题判断的不确定性和缺少承诺。认知型情态的使用削弱了陈述的力量,是说话人没有把握的标志(李战子,2002)。同时又由于认知型情态所具有的多声性(bakhtin,1981),使得语言表达也充满了一定的商讨性和不确定性。法官是司法机构的化身,法官的语言代表的是整个司法制度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如果法官语言中过多使用带有不确定标志的认知型情态,则会使其语言表达显得不那么果断,使法官失去在庭审中的权威性,不利于法官构建庭审中的权威身份。与认知型情态相比,道义型情态表达了受话者的责任或义务或者说话者的意愿和倾向。在法庭审判中,法官主要通过使用道义型情态来表达受话者的责任或义务,常用的道义型情态动词有“应”“应当“可以”等。法官通过使用这些情态表达构建了其作为司法制度化身的权威身份。例如:(1)法官:经核对,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均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0条、42条、123条规定,本案由审判员张某某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苗某某组成合议庭,由苗某某主审本案,张某某担任庭审记录。鉴于原被告不在现场,权利义务就不再宣读,当事人可以在休庭后自行查阅。(2)法官:那么,被告人,罗某某,你当庭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遵守的法庭纪律听清楚了吗?从以上例子中我们看出,法官使用的道义型情态表达多出现在法官宣布相关法律规范的语境中。在宣布相关法律规范的时候,法官是立法制度的代言者,表达了立法者的意愿和态度,同时也赋予了听话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法律规范是立法语言的主要内容,主要由假定、处理、制裁三要素构成。其中,假定要素指法律规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处理要素是对法律规范要求的作为和不作为行为的合法标准,制裁要素是违反法律规范所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王洁,1997:79)。在以上例子中,法官通过使用道义型情态词“可以”“应当”实现了法律规范处理要素的语言形式,对当事人的合法行为给予允许和肯定,或者对当事人的行为作出一定的规定或约束,从而构建了法官在庭审中“裁判者”的权威身份。

需要说明的是,和其他案例相比,案例(3)中较多地使用了隐喻式情态表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语料中包含了当庭的宣判结果,而其他几起案例均没有当庭宣判,因而在其他几起案例的语料统计过程中并没有把宣判的结果统计进去。我们知道,宣判结果也就是法官代表合议庭宣布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主要包括案由、各方当事人的举证、质证过程、法院认定的事实、理由和处理结论等。在此过程中,法官不仅要客观中立地陈述案件的相关事实和审理经过,同时还要对案件审理的结果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说理,并代表合议庭表明对案件审理的态度和观点,因而在此部分法官较多地使用了情态表达,明确了对案件审理的立场和态度。此外,法官还使用了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词语以增强其裁判结果的说服性,从而丰富了情态表达,使法官所代表的合议庭的态度和立场更加明晰化。例如:(3)法官:((击锤))继续开庭。本案经合议庭评议过后,本庭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程某某因持海洛因、冰毒贩卖给他人,且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了贩卖毒品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行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被告人程某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后,又犯贩卖毒品罪,其属于故犯,程某某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第45条第一款的规定,并罪处罚,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程某某今天在审理中认罪态度好,因此,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7条第一款、第399条、第52条、第53条、第65条第一款、第64条、第61条的规定,判决如下:全体起立,被告人程某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第二,公安机关扣押在案的海洛因18包,净重8.3克,冰毒1包,净重0.9克,海洛因净重0.9克,予以没收。宣告完毕,坐下吧。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某某市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1份,副本2份。在例(3)中,法官通过使用“清楚”“确实充分”“严重”“好”等感情色彩词,表明了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态度,增强了判决书的论证说服力。

(二)情态表达的主客观取向与法官身份构建

人们注意到语言具有“客观地”表达命题的同时,还发现“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沈家煊,2001:268),即语言表达所具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从总体上讲,情态表达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和立场,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但情态也有主客观取向之分,包括情态的客观取向和情态的主观取向,即情态的语义范畴处在一个渐变的连续体上,由主观到客观是一个程度渐变的过程。halliday(1994)认为情态表达的主客观取向可以通过小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说话者想突出自己的主观态度,可以把情态编码在一个主观从句中,即情态的主观表达;如果说话者想淡化自己的观点,则可以通过客观的小句形式加以表达,即情态的客观表达。thompson(1996)认为情态的主客观向度和情态责任有关。如果说话者对所表达命题的承担责任程度越高,主观性就越强。martin(1998、2000)用“自言”和“借言”来说明带评价意义的词汇层所具有的主客观性。“自言”意味着说话者直接“介入”事态,承担责任,具有主观性;“借言”指通过投射的方式“貌似客观地介入事态”(王振华,2002:59),具有客观性。从以上对情态主客观取向的讨论中我们发现,情态是标识说话者主观态度、观点和判断的重要语法形式。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说话者往往会出于各种不同的交际目的,采用不同的手段,使带有明显主观特征的情态表达“貌似客观”,这就产生了情态的客观表达。交际者究竟采用客观的情态表达还是主观的情态表达,取决于当时的交际情景、参与者的社会关系以及交际意图等多种语境因素。常晨光(2001)认为,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可以通过故意采用情态的主观形式强调自己的看法或判断的不确定性,或者表达对于身份比自己高的人的尊重,或者采用明确客观的情态取向使自己的判断或断言客观化,以隐藏真正的情态来源,从而使个人观点变成了一个固有的特征或无法质疑的事实,以使听话者更容易接受其看法。也就是说,交际者情态表达的主客观选择对于理解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等多种语境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接下来本文将着重探讨情态选择的主客观取向对法官身份构建的意义。

情态表达本身具有的主观性,所以很难对情态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做出明确的划分。为研究之便,我们把说话者直接介入命题,表明观点、态度、责任的情态称为主观情态,而把那些通过“借言”(martin,1998、2000)等方式淡化个人观点和态度的情态表达称为客观性情态。通过对12起案例法官话语中情态选择的主客观取向进行统计和量化,我们得出表2。由表2可见,法官多选用情态的客观表达形式,即法官多通过借言的方式使原本主观的情态表达貌似“客观”,从而增强话语表达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法官在情态主客观取向方面的选择特点与他们通过语言选择构建客观中立的“裁判者”身份相吻合。法官通过选用客观的情态表达使其发出的命令、提议或者断言更加客观化,从而凸显法官的中立地位。法官是法庭审判的裁判者,代表司法机关行使审判职能,法官在法庭上的断言、命令、提议、允许等均不代表个人的主观看法。从话语角色的角度看,法官是司法制度的“代言者”(spokesman),是司法制度中的一员,代表整个司法制度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这种“代言者”的角色在法庭审判中主要是通过“借言”的方式实现的。例如:(4)法官:被告人,罗某某,根据法律规定,刚才宣布的审理本案的人员以及出庭的公诉人,如果你认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本案公正审理的,可以提出事实和理由要求上述人员回避,是否申请回避?(5)法官:鉴于被告人自愿认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启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定罪量刑的若干意见,对被告人自愿认罪的案件可以启用普通程序的简化程序,即公诉人在举证时可以仅就证明的名称、来源、证明的事项做出说明,对综合质证方式的被告人在量刑上可以酌情予以处罚。公诉人是否同意本案启用普通程序?在上述两个例子中,法官通过借言的方式,即“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使其话语中的情态表达更加客观,从而表明了其作为“代言者”的话语角色,构建了客观中立的裁判者身份。

王振华(2002:61)把martin的投射发展为“间接投射”“直接投射”“话外投射”和“领域投射”四个方面,其中直接投射和领域投射的客观性较之其他两类要更强一些。“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属于领域投射,即投射现有立法中的内容或定论,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正是通过这种“领域投射”的借言方式,法官使表达“允许”这一意义的道义型情态表达“可以”的道义源发生了转变,即由话语的发出者转变为相关的法律规范,从而表明了法官作为“代言者”的话语角色,同时也构建了其客观中立的“裁判者”身份。除了通过“领域投射”使情态表达更加客观外,法官话语中常用的客观情态表达通过间接投射小句“本庭认为……”或“本合议庭认为……”来实现。例如:(6)法官:((击锤))继续开庭。本案经合议庭评议过后,本庭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程某某因持海洛因、冰毒贩卖给他人,且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了贩卖毒品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行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被告人程某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后,又犯贩卖毒品罪,其属于故犯,程某某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第45条第一款的规定,并罪处罚,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程某某今天在审理中认罪态度好,因此,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7条第一款、第399条、第52条、第53条、第65条第一款、第64条、第61条的规定,判决如下……在例(6)中,法官在法庭审判结束时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发表观点,通过使用投射小句“本庭认为……”,使具有明显主观感情色彩的评价类词语“清楚”“确实充分”“严重”“好”等变得“非个人化”,从而淡化说话者的主观态度,使判断或断言更加客观化,增强了判决书的可接受性和说服力,构建了法官作为合议庭组成人员,代表合议庭做出判决的“裁判者”身份。当然,从表2我们也发现,个别案例中的法官使用了较多数量的主观情态表达,即法官有时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态度等都通过“借言”的方式使其客观化,而是直接介入命题或提议,这一方面表明了法官在法庭审判中流露出的主观武断性,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法官在法庭审判中充当“代言者”的话语角色,因而这种带有明显主观态度的情态表达所具有的主观意义就被大大弱化了。

(三)不同量值的情态表达与法官身份构建

halliday(1994)对情态系统进行讨论时,不仅区分了情态的类型和主客观取向,还对情态表达的程度进行了划分。他认为情态体现了说话者的认识程度,因而存在一定的量值变化,即“说话者在多大程度上承诺命题为真,或在多大程度上强制某行为被听话人执行”(徐晶凝,2008:84),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为命题承担责任。halliday(1994)把情态的量值变化分为三级,即低量值、中量值、高量值。其中,表达命题可能性的有“可能/很可能/一定”三级量值变化,表达通常性的有“有时/通常/总是”三级量值,表达责任程度的有“允许/料想/要求”,表达意愿程度的有“愿意/渴望/决意”。魏本力(2005)认为,选取何种量值的情态表达通常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情态表达所具有的语义功能,包括责任和期望程度、语义的相对性和语体识别;二是说话者的认知程度。除了语义和认知因素影响说话者的情态量值选择以外,语用因素(如人际因素)也影响说话者的情态选择。和说话者的认知程度有关的情态表达主要涉及认知型情态,而在法庭话语中,这种表达法官认知不确定性的情态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略去对法官话语中不同量值认知型情态表达的考察,着重分析不同量值道义型情态表达的分布特点,探讨这些不同量值的情态表达在法官构建身份中所具有的意义。通过对12起案例法官话语中不同量值情态表达的统计和量化分析,我们得出表3。由表3可见,高、中、低三级量值的情态表达在不同案例的法官话语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高量值的情态表达相对较少,中低量值的情态表达相对较多(案例九除外)。法官情态量值的选择特点对于法官身份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高量值的情态表达属于强势的交际风格,是说话者在交际中拥有权势的标志,社会地位较高的说话者通常在交际中使用高量值情态表达以表明其言语的果断性和断言性。在法庭审判中,法官通常在宣布法庭纪律时使用高量值的情态表达,从而建立自己作为司法机构的代言者所拥有的权势地位。例如:(7)法官:现在宣布法庭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第一款规定,第一,到庭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庭规则,一律听从法庭的统一指挥;二,不准喧哗,不准鼓掌……和高量值的情态表达相比,中低量值的情态表达具有相对态度,它给听话者留有一定的发表意见和做出决定的余地,因而可以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人际氛围(魏本力,2005:57)。法官在法庭审判中较少使用高量值的情态表达而较多地使用中低量值的情态表达,和法官想要营造和谐、平等、公正的庭审氛围是一致的。这些中低量值的情态表达多用在法官宣布诉讼双方的权利义务时,在这个阶段如果过多使用高量值的情态表达会使人产生一种以势压人的感觉,不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庭审氛围,也有悖于“司法为民”的审判宗旨。例如:(8)法官:下面告知被告人在法庭审判中所享有的权利:一,被告人有自行辩护或委托他人辩护的权利;二,被告人有举证、质证的权利;三,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享有最后陈述的权利。此外,被告人应当遵守法庭纪律,回答问题需要起立。(9)法官:根据民诉法第45条、46条之规定,本案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但应说明理由。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发现,法官多用中低量值的道义型情态词“可以”“需要”“应当”“应”来描述相关的法律如何实施,规范诉讼参与人的行为,告知诉讼双方应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可以”“应当”等中低量值的情态表达和“必须”等高量值情态表达相比,给听话者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增强了话语的可协商性,体现了司法的民主性,构建了公平、公正、居中裁判的法官身份。

通过对法官话语中情态类型、情态的主客观取向以及情态量值三个方面的考察我们发现,法官通过对词汇—语法层情态系统的选择加强了其在法庭审判中的权势地位,构建了客观中立、公平公正的“裁判者”身份。这是当代中国法官为践行“司法为民”的审判理念所作的重要努力,也是中国司法程序民主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当然,仅从语法范畴的情态角度探讨法官的身份构建过程是不全面也是不充分的,还需要结合语篇和语用等多个层面,这些视角将成为今后深入研究法官身份构建的重要方向。

语言学概论毕业论文篇二

20xx年10月,河池市成立了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团,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丽担任团长,市人民政府副秘长黄锋、市政协副秘书长罗华生、市教育局局长陆程担任副团长。10月28日,市语委评估团学校组的领导和专家们,在自治区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黄凯、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谭为宜的率领下来到我校。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检查资料、师生座谈等多种形式,对我校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为,凤山县高级中学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真抓实干,成绩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规范意识极高,工作思路清晰;二亮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三是分析和解决问题非常务实;四是语言文字进课堂,“三纳入一渗透”落实得好。

目前我校在职在编人员有154人,其中工勤人员22人,1956年1月前出生的教师有3人,共有25人不属检查范围;应测教师129人均已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但未达到相关等级要求的有44人,已经全部报名参加县语委办组织的普通话培训,有42人参加测试,有16人达到规定要求。普通话培训率100%,考试率95.4%,普通话测试等级过关人数为101人,其中二级甲等19人,二级乙等91人(其中语文教师9人),成绩合格率为78.3%。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佳绩和好评,我们的具体措施如下:

高度重视,强化意识:

我校把普及普通话纳入日常工作,纳入专业技能训练,纳入学校管理常规,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本着“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思想意识,全面贯彻“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一)学校专门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化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同志任小组成员,齐头并进,通力协作,共同推进这一工作。

(二)制定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凤山县高级中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中强调,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教学用语、宣传用语、集体活动用语,学习和工作必须使用普通话。《凤山县高级中学教师聘任制实施方案》中规定,普通话水平等级要符合相关规定及培训测试要求,普通话水平等级为二级甲等(含二级甲等)以上的教师优先聘任。《凤山县高级中学教学管理常规》等制度,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业务考核相结合,将其列为教师考核、聘任、晋升和业务评优的条件之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已成为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三)明确责任与分工。校办室负责严把教师考核、职称评定关;教科处负责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教务处负责教师日常课堂教学和管理工作;总务处负责校园所有标志牌、指示牌的规范用字工作;校工会负责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政教处、校团委牵头进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学习,并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校园氛围。

(四)落实用语用字监督检测及督促整改制度。学校举办各类比赛,都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评分的标准之一。教务处负责抽查各科教案及作业中的用字情况,把其作为业务考评的一项依据。对教参、教辅资料,学生用书、试卷均严格把关,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的一律不订。对自行命题的试卷进行严格的用语用字审查。在听课评课中,对教师的语音语调及板书用字都有严格要求。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将“自觉讲普通话、自觉写规范字”作为重要内容。

(一)设置警示性标牌和条幅

1 。校园醒目位置张贴永久性标语。

2、教室墙壁、教学楼道等处张贴精致美观的“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等警示标语。

3、制作推广普通话的条幅,在校园显要位置悬挂。

4、校园各主要建筑设施、活动场所标语用字工整规范。

5、校园艺术石林设计各具特色,名人塑像庄严醒目。

(二)开辟宣传专栏,开通专题节目

1、学校宣传窗开辟语言文字专栏,坚持及时更换。

2、校园广播站不定期开通“推广普通话专题节目”,向师生广播推普知识。

3、室外板报书写“双推”宣传专题的相关内容。

(一)推广普通话,教师是表率。坚持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坚持“双推”与教师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教师带头参加校内外各种演讲、书写等活动,以优异成绩影响和激励学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二)学校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学生测试、写作、做练习必须书写规范汉字,回答问题必须使用普通话。

(三)通过举行比赛和开展活动,检验和巩固语言文字工作的收效和成果。

(一)学校要求教师使用经国家语委审定的标准规范汉字,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对教师的用字提出严格的要求。

(二)为营造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校园氛围,以实际行动迎接评估工作,学校组织师生对校园用字进行检查。每期宣传栏都经过认真的校对,坚持用字用语规范标准。目前学校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标语牌用字规范;公文、校刊用字规范;公章、领导签名用字规范。

现在我校用字用语规范意识增强了,校园语言环境改善了。今后我们将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继续在全校师生中宣传、推广、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以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建设和谐文明校园,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素质教育,建设老区名校”的又一亮点,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语言学概论毕业论文篇三

语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信息传播的基础,而长期以某种文化为引导,慢慢形成特定的语言表达习惯。中国人语言表达的时候,对于自己不同意的事情,会以直接或者不直接的方式进行意见的阐释,但是无论多么委婉,但是最终还是将自己的反对意见表述出来。而日本人在遇到自己不是很同意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以含糊的方式去表达,比如可能你是对的,但是我觉得。在中日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总是以怯生生的方式去表达,这不仅仅与日本人学习精神有关,还与日本语言文化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

1、汉语的文化特点

汉语的字形结构与表意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其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汉语都能够以这样的特点去满足信息交流的需求,因此可以成为现阶段唯一存留的表意文字。汉语中的象形字能够以近似图画的方式来展现,有着比较强的视觉感,无论出于何种语境,都可以很好的表达字意,偏旁部首的存在就集中体现了汉语象形字的魅力。古时候养蚕兴起的产业,都与丝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纺织,绘绣,绳等汉字都与原始的产业存在着关联性,甚至在很多字形分析的过程中。因此,在阅读很多古典作品的时候,如果对于语言背后的典故不是很了解,往往难以真正的去理解其含义。汉语语言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没有复杂的变格和形态变化,不会受到形态成分的影响。一般只要词汇语义搭配合适,就可以进行遣词造句。功能,内容,韵律,意会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就可以传递出语言的神韵,在意的是神似。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我国悠久文化对于语言造成的直接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将汉语界定为文化代码,其积淀着深厚的人文意识。

2、日语的文化特点

日本使用表意文字汉字的同时,还没有放弃使用表音文字的使用,这样的混杂使用状态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比较少见的。要想深刻的理解日语的文化特点,首先要从日本文字的渊源来看,汉字最早是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传入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汉字的不断传播,日本的很多文化作品都是以表音汉字为基础而创作的。随着后期假名的出现,使得汉字的草书慢慢融入到日本语言中去,并且慢慢形成了表意汉字、假名组合使用的语言表述状态,也由此一直延续下去。其次,从汉语对于日语词汇影响的角度来看,日本语言词汇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和混合语四种。以汉语为例,是从中国直接引入的,或者在汉语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造出来的词汇,其也成为日本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最后,从日本人对于语言的界定来看,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将汉语视为外来语,而是将从欧美语言引入的词汇界定岗位外来语,在这样良好的语言基础上,汉语的语音,词性改造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此使得汉语成为日本语言中越来越重要的元素。因此使得日语学习变得更加困难。据统计,要想理解日常会话的内容,法语需要掌握5000个词汇,而日语需要掌握22000个词汇。另外一方面,日本语言还存在文体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将其划分为敬体和简体两种,两者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语差异。从这些角度去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行为习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束语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其根因在于民族思想,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语言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民族特殊性考虑进去,从语言发展历史去探析,并且积极实现与类似语言之间的对比,在这样的对比中更好的去理清中日语言文化差异,从而更好的引导实际的语言理论研究工作。

语言学概论毕业论文篇四

1.1 what is the american dream

1.2 gatsbys american dream in different phases

2.1 gatsbys efforts in achieving his american dream

2.2 gatsbys disillusionment

3.1 the external factors of the disillusionment

3.1.1 the hierarchy system

3.1.2 the jazz age

3.2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disillusionment

3.3 the essential factor of the disillusionment

3.4 some hypotheses

3.5 the american dream in the present age

f. scott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 is a novel that deals with american dreamto a great extent. in a relatively short novel of nine chapters, fitzgerald tells the tragicstory of jay gatsbys quest for the rich and shallow daisy. through the first-personnarrator, nick carraway, the emptiness of the materialistic american dream isrevealed and the novel ultimately manifests the failure of this american dream.

the american dream concerns politics as i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military affairs as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america in the world war ⅰ, economy asabout the matter of material success, moral conventions as about spiritual goodnessand religious freedom, literature as reflected in novels, sports as in the principle“competing fairly, openly and aboveboard”, aesthetics as i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beauty of happiness, and many other fields. it comes from the old colonists time,through the westward expansion, the independence war, the civil war, two worldwars, to the present highly developed society and goes on for ever. it is a method ofcommunication in the way that success is used to show off and that the invisibleuntouchable inner virtues and abilities are to be proved to the society in the form ofvisible success. it is a history of struggle in the sense that people take efforts to makewhat is said and what is done meet. it is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individuals as well a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growth of the nation.

the great gatsby not only expresses the theme of the disillusioned materialisticamerican dream, it also constantly urged the society to seek a new cultural insightoutlet---the spiritual american dream, which undoubtedly provides a patch to mendthe already distorted and imperfect american dream culture. so the point is to find abalance between the spiritual and the material. we have experienced and willexperience a lot of adventures or frustrations in our life, we constantly face differenttemptations and moral shortcuts, sometimes we may even vacillate, but what makesus persist and keep striving is the right values and solid faiths, thus bringing usspiritual liberation and inner freedom to live a happy life. that is the power of dream.

the roaring twent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ideal setting for gatsbys story,but it is only the setting. the story itself is as great as ever. to some degree, theamerican dream in this story is sublimed to a universal sense which breaks the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so any research on the novel and its profound meaningof the american dream will never be outdated.

语言学概论毕业论文篇五

摘要:语言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从而达到彼此之间了解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社会需求,人们需要通过更多的途径来获得对自己有益或者有作用的信息。所以,选择接受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当代人必不可少的获知信息的途径。那么,新闻语言与时代的发展有无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探讨一下新闻语言与时代发展的问题,同时共同来探讨一下中国媒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存在着哪些问题。

关键词:获知信息;人本;新领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媒体语言运用的好坏,必将或多或少地影响读者认知事实的真相。

1时代发展推动了媒体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媒体也随着人们求知欲望的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传统的媒体语言分为三类,即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类媒体语言。但网络行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不断关注并为大众提供了更宽的获知信息的平台,也就形成了当代第四类媒体语言。纵观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时代的发展要求传媒领域的拓展。时代的发展必将带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样才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而在这当中,拓展为人们提供获知信息的途径,也正是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新闻媒体所必须进行的革新。传统的广播、报刊和电视等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获知信息的需求,受众需要报道速度更快、内容更新、获知领域更宽的新类型媒体,于是网络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空缺。其次,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技术的进步对全新媒体的出现具有决定作用。第三,人们获知信息需求的提高,对传媒行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但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媒体人注意,那就是报道什么样的内容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运用什么样的新闻语言是公众所最能接受的。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那将是中国媒体当前和未来的奋斗目标。

2新闻语言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大众传媒报道事件,就必须运用新闻语言来传达信息。作为传媒,传播的直接意义就是为了让受众接受讯息。所以,什么样的报道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什么样的新闻语言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新闻语言在时代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也就突显出来。那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首先,时代的变革使新闻语言的运用更具鲜明的时代性。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新闻人必有的报道理念,所以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也就必然体现鲜明的时代性。而这种时代性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围绕着国家建设当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展开的。例如说,1999年是国有体制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所以在媒体报道中,就必须处处围绕着这个以国企改革取得的成绩为中心的报道原则展开报道。而运用的新闻语言,也必定是带有鼓舞性、激励性的言辞。反之,就不能体现新闻及时性、时新性的报道原则。同样,就2010年5月12日年发生的地震事件的报道来看,中国的媒体已经具备了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准备,在新闻报道中不仅表明了百姓迫切关注的立场,同时在语言运用上也突出表现了“援助”“、爱心”的大众感受,使这次救援活动在百姓心目当中重塑了新闻媒体的形象。所以可以很客观地说,新闻语言运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体报道的成功与否。因此,紧紧抓住时代性这个特点,将有助于新闻报道取得更好的社会报道效果,使新闻报道真正为大众所接受,塑造媒体新形象。其次,由于新闻报道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上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倾向,因而导致新闻语言的运用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由于我国新闻体制的原因,新闻报道在坚持以主旋律报道为主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鲜明的政治性倾向,而这就导致新闻语言的运用也体现着鲜明的政治性。

这里的政治性就是指走不出旧有的报道模式、跳不出固有的语言运用。令人乏味、千篇一律的语言充斥着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报道当中。而对于受众来说,在诸多的报道当中却找不出有效的阅读信息,着实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第三,新闻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运用宗旨。人本思想是近一段时期来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无论是在治国方案还是社会治理方面,都在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之所以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上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原因就在于它不仅符合新闻报道实事求是、坚持为民服务的报道原则,更能够进一步以平易、真实、为大众所最能接受的言辞贴近百姓,真正达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的报道目的。有的事件新闻价值极高,但是一经记者报道,就发现不是形式老套就是言辞无味,使读者没有足够的阅读兴趣阅读。当然,为了吸引读者阅读,好的新闻架构和价值是关键,但新闻语言运用的优劣,却能够对新闻效果的好坏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所以,遇到了一个好选题,但是却固守陈词滥调、别无声气的报道语言,结果也不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一定要坚持人本思想的新闻语言报道,切实用平实、真实的语言报道新闻,从根本上创造良好的媒体报道氛围。综上,新闻报道产生社会效果的好与坏,虽然不能用阅读率与点击率的高低一概而论,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新闻语言使用的优劣也是影响读者是否对新闻有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

3未来新闻语言的发展方向。

语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体现着深厚的本民族文化底蕴。新闻语言的运用也是如此。虽然它更多的是恪守准确、明确和含义鲜明的原则,但是随时代的发展变化,新闻语言也要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与时俱进。那么,新闻语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下面,我就抛开在新闻教材中体现的新闻报道所必须恪守的语言原则不说(因为在每本新闻教材中都写的非常明确),简要地谈一下我对传统型报道和一边倒式的报道这两个问题的一点看法。第一,推陈出新,开辟新的报道途径。报道新闻的目的,我们不排除为政党宣传的一面,因为毕竟国家是由政党领导治理的,所以,新闻媒体早就被冠以“舆论喉舌、政府镜鉴”的名号。所以,为了适应我国国情,突出政治性原则的报道目的是无法避免的,换句话说这也是由我国当前的国情所决定的。但是在我国这样的发展环境当中,如何突破旧有思维,走出固有体制的报道框框,就成为了新闻人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例如,每年一次的两会报道问题,就始终突破不了模式化的报道程式,所以就成为了中国媒体最让公众不满意的报道时段,即越是重要的新闻、重要的会议、重要的讲话,媒体就越是脸谱化和程序化,让老百姓感受到的就是千篇一律的报道。

而这当中的新闻语言运用,也同样是在程式化的同时枯燥而乏味,永远都是“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会场气氛庄严隆重,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大会是民主团结的大会……”的报道语句,无法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在日后的报道中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引起读者足够的阅读兴趣呢?那就是用更贴近公众的事件吸引读者、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说到底,就是用事实说话!虽然这个提法已经被运用到了社会新闻的报道上,但是还没有切实实施于重大新闻、会议报道上来,所以只有真正贯彻好这一原则,才能够报道出为公众所关注的、切实利于百姓的好新闻。第二,不拒绝使用犀利的新闻语言,但是那不代表就可以一边倒地报道事件,我们需要的是公正、平衡的新闻报道。

在当今这个被浩瀚的讯息充斥我们生活的年代,许多媒体都在不断找寻更好的报道方式、推陈出新。这当中比较引人注目的表现就是报刊、广播和电视主持人(评论员)评论性言论的增多。一方面,可以看出媒体更加注重舆论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受众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事实报道,更需要听到来自不同角度和方面的声音。因此,以笔锋犀利为特点的评论文章深受受众的好评,但是犀利就难免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这也正是当今新闻改革的一个重点。以前的坚持客观性报道原则的提法并不是很准确。所以,新闻报道需要充分尊重公正、平衡的报道原则,新闻语言则在此基础上改进语言模糊的不足,同时恪守清晰、平衡的原则。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够更为大众所接受。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初中主题班会教案(十一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

    毕业季感恩老师的话六年级(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最新个人应聘简历3000字(八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

    最新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 大学心理学课程论文(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

    有趣的乡村生活作文300字(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

    最新园林景观设计论文摘要(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最新贷款授权委托书 公证处(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2023年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现当代文学论

    2023年同学聚会的感言词 同学聚会感言经典短句(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温暖650字初中作文(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