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北京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方案篇一
索伦镇共有11个嘎查,27个自然屯,嘎查妇代会覆盖率为100%。从统计结果看,嘎查妇代会主任中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51岁,平均年龄37岁。在知识结构上,初中文化程度6人,占总数的5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总数的45%。嘎查妇联干部经济待遇由转移支付中支付,有一定保障。
二、主要做法
索伦镇妇联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组织建设的新思路,加强组织建设,拓宽工作领域,巩固群众基础,使妇联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从源头抓起,构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格局
基层组织是组织网络的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村委会承担着党和政府的职责,体现群众性自治组织特点。妇代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的配套建设,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着冲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依靠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支力量,巩固妇女组织,抓住选举时机,加强妇女组织,使妇联系统的最基层在“组织、人员、载体”三个方面得到保证和落实。
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建目标。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镇妇联及时跟进,把妇女工作纳入其中,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实现了基层妇联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开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衔接。一是镇妇联作为全镇基层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目标体系的实施。二是在考核中明确妇联内容,把嘎查妇代会组织建设、发展女党员工作纳入考核细则。三是针对存在问题和没达到指标项目的限时改进。
抓住“两委” 换届契机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我们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与镇组织委员、民政所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嘎查妇女组织建设。一是联合发文,共同部署。做好镇妇联、嘎查妇代会的定期换届。全镇11个嘎查,有10名女性进嘎查“两委”班子。二是采取措施,同步进行。采取嘎查妇代会组织建设与嘎查“两委”换届同步进行,嘎查妇代会主任由嘎查“两委”班子中女干部和计生专干兼任的办法,在换届后及时组建嘎查妇代组织,明确嘎查妇代会主任。换届后嘎查妇代会组建率为100%,有9名嘎查妇代会主任进入“两委”班子,占100%。
(二)积极推进“妇女之家”建设
(三)“两新”组织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索伦镇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不断成熟壮大。据统计,我镇妇女人数在5人以上的“两新”组织共有20个,大多数为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
如何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妇联的群众基础,已成为新时期我镇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镇妇联依托党建带妇建,坚持有利于妇女组织和妇女作用发挥的原则,立足在党政大局、妇女工作上找准切入点,指导和帮助一些条件成熟的嘎查建立妇联组织,走出了一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部署和典型先行相结合的妇建之路。
(四)基层妇联干部对做好工作充满信心,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五)基层妇联组织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整体工作水平普遍提高。
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着力增强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引导能力,领导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抓培训,强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妇联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业务和科技、文化等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为她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抓宣传,树典型。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营造男女平等、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氛围。
第三,抓服务,促发展。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在做好维权工作的同时,着眼于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为她们牵线搭桥,寻找出路,尤其是在富余劳动力转移、协助镇社保所提供小额信贷项目、零就业家庭帮扶、贫困母亲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妇联工作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嘎查妇女干部兼职过多,妇联组织自身职能作用需强化。
由于受职数限制,嘎查妇代会主任存在兼职问题。农村妇女中有一部分人政治觉悟低,对入党、参政存在无所谓的思想;大部分妇女在家中唱主角,如果参与嘎查级事务管理,会遭到家人和丈夫的反对;有文化、有能力、有闯劲的妇女或外出务工或打拼自己的事业,不愿从事这一工作。
(二)妇联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嘎查妇代会主任的学历层次全部达到初中以上,但个别人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工作中有时沿用慢性思维,难以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受经费制约,她们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极少,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创造性开展活动等方面受限。
(三)嘎查妇代会活动经费缺乏且没有保障
妇联活动经费严重短缺,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嘎查妇代会不得不取消许多服务妇女的活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税费制度改革后,由于妇联办公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培训提高妇女素质、宣传引导妇女增收致富、帮助扶持弱势妇女维权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层妇女组织作用的发挥。
四、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树立“大党建”观念。
要把妇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一是要建立党建带妇建工作责任制。二是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之中,要继续把对妇女工作的检查考核纳入党建工作的检查考核,做到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三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二)切实保障活动资金,保障一定的活动经费
经费是妇联组织活跃发展的必要条件,解决这一实质性难题,妇联组织建设工作就会游刃有余,解决妇女工作经费问题,最需要领导的支持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村妇代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妇代会主任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嘎查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嘎查妇代会主任在推动基层妇女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女性素质,逐步形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合理的嘎查妇代会主任队伍,使妇嘎查代会主任队伍真正成为一支能够带领妇女群众致富的生力军。
(四)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妇女工作,宣传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向社会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妇女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真正纳入干部的培训内容,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提高对农村妇女参政议政重大意义的认识,进而在行动上支持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北京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方案篇二
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是农村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为了进一步加强乌拉特前旗苏木镇及嘎查村妇代会基层组织建设,乌拉特前旗妇联对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乌拉特前旗共有妇女16.3万人,17岁以下儿童91056人,其中女童43680人。共设9个苏木镇妇联,93个嘎查村妇代会,43个旗直妇联会,15个社区妇代会。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构筑开放式的妇女组织网络,扩大组织的影响力
基层妇女组织是做好妇女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因此,旗妇联始终坚持立足基层,在农区,以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扩大组织覆盖面,为女性进“两委”提供政策保证,主动协调组织、民政部门争取有利于妇女参选参政政策支持,联合民政部门在《乌前旗第七届(嘎查)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在提名预选时,应至少提一名女性村民特别是嘎查村妇代会主任为嘎查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同时在实际换届选举中,各(苏木)镇也将女性进“两委”要求写进实施意见中,为女性进“两委”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良好的氛围。在城区,加强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不断拓展妇女工作领域。首先,在加强镇、街妇女组织建设上狠下功夫,以党建促妇建,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之中。其次是大力推进妇委会建设,下发了《关于加强妇委会工作的意见》,全部建立健全了妇女组织。三是注意加强对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的指导,在社区建立女职工委员会,充分发挥了她们在活跃妇女工作中的作用。目前,在社区初步形成了以镇妇联为主体,社区妇委会为新的生长点的组织体系;在城市形成了由党政机关、科教文卫、社区妇委会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妇女组织构成的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为全面开展妇女工作提供了保证。
(二)锻造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加强培训,树立建设新型基层妇联组织意识。一是选派部分女干部参加上级妇联和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并充分利用党校和妇女之家、妇女活动阵地等培训基地,采取专家讲座、组织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广大妇女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了其思想理论素质。特别是对新上任的妇联干部,为了使她们尽快进入角色,不失时机地对新上岗的干部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给她们加油充电,为她们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坚持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妇女创业就业活动”,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家政服务培训。三是着力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妇女干部。顺应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背景,积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调研活动,将妇女干部岗位培训、轮训活动扩展到村级妇委会主任和社区妇委会主任,为她们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提高基层妇联组织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坚持高标准选配妇联干部。配齐配强各级妇联干部是做好妇联工作的基础,而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是促进组织高效运作的关键。几年来,乌前旗妇联在选配基层妇干中严格坚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对基层妇女组织逐年进行了调整、充实和整顿,并逐步引入了竞争上岗、淘汰下岗的用人机制,把那些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带领妇女闯市场、奔小康的女能人、女专业户、科技带头人选进班子。这些妇联干部政治上坚定,知识面较宽,接受新生事物快,领导协调能力强,热爱妇女工作,在妇女群众中有较强的威信。
,全旗93个嘎查村性进两委的情况:党支部班子中妇女38人,村委会班子中妇女91人,女性进两委率达141%。有一名妇女当选支部书记、嘎查长,成为一肩挑的女性基层领导,妇女参政议政能力明显增强。
选出的女支书、女主任、女委员文化结构有了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人,占3.5%;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49人,占5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9人,占43%。年龄也超向于年轻化,最小年龄仅为26岁,20-30岁4人,占4.4%;30-40岁36人,占40%;40岁以上51人,占56%。乌拉山镇通过公推直选,选举出6个办事处支部书记,其中女性3名,占50%;选举出15个社区主任,其中女性9名,占60%。
(三)加强阵地建设,激活组织活力
抓阵地建设,增强妇联组织活力。在实际工作中,旗妇联根据社区妇女求知、求富、求乐、求进步的需求,以阵地为依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发挥了妇女活动阵地的多功能作用。一是利用活动阵地开展培训工作。各妇委会把培训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利用阵地对妇女群众进行法律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四有”、“四自”教育等培训。几年来,各妇女组织利用阵地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39期,培训城乡妇女11343人,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利用活动阵地集中开展寓教于乐、内容丰富的知识竞赛、座谈会、歌咏比赛136次。同时深化“富裕在农家、和谐在农家、美德在农家”活动,大力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培养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示范户等先进典型。
抓基地建设,促进妇女事业全面发展。构筑统一开放、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的“妇字号”基地,是妇联组织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发民兵的必然趋势,是妇联组织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我旗妇联坚持围绕服务建基地,建好基地促服务的方针,并把乌拉山镇三湖村乾丰专业合作社、水桐村再兴农专业合作社、乌拉山镇正阳小区作为推广试点。通过培育发展妇女经济合作组织,以妇代会主任为纽带联系、服务、凝聚妇女,延伸妇女工作手臂。这些“妇字号”基地充分发挥了生产、科研、培训、幅射、示范等作用,形成了服务妇女与妇联事业发展的良好互动局面。
(四)创新活动载体,提升基层妇联组织的凝聚力
选准选好妇女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确定活动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妇女,旗妇联以个别社区、个别行政村为试点,建立了“妇女志愿互动服务小组”,引导城乡妇女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为广大城乡妇女发展实体经济和自身发展提供全程服务。通过建立“妇女志愿互动服务小组”,使广大妇女在立功中以作为求地位,促进了妇女的自身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提高了妇女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工作方式逐步由“虚型”向“实型”转变。在少儿工作中,注重发挥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的积极开展“春蕾计划”工作。维权工作中,本着“信访上求实在,普法上想新招,用法上求效果”的方针,把握信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并与旗司法局联合开展了“148”法律服务;与旗法院联合建立了妇女维权合议庭,同时建立了陪审员制度、110家庭暴力报警投诉制度等,使传统的维权工作由单一的解答咨询变为融解答咨询、协调处理、支持起诉于一体的多元化法律服务,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真正使维权工作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实行目标化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首先,在妇女组织中普遍实施岗位责任制和百分考核制,建立了学习、例会、评比表彰及联系点、联系户制度,并设立基层组织建设、优秀妇干等奖项,给基层妇女组织加压,增加她们的工作紧迫感和危机感,同时,也增强了她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全旗妇女组织和妇女干部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其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中间状态,使社区妇女组织再上新台阶。并严格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对基层妇女组织进行目标化管理,活跃了基层,使妇联组织的整体化建设不断上档次,上水平。
三、存在主要问题:
几年来,基层妇联组织在健全组织网络、完善工作制度、狠抓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照新形势对基层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者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活动阵地单一。由于缺乏资金旗妇联没有活动阵地,乡镇妇联和村(嘎查)妇代会活动阵地是多功能活动室。
(二)妇联干部兼职现象突出。大多数妇联干部都身兼数职,牵扯了相当一部分精力,应对的多、主动工作的少,影响到妇女组织工作的开展,大部分把精力与时间都用在计生工作上。
(三)基层妇联普遍缺乏经费,难以开展活动。一方面,各级党委财力困难,无法为妇联拨付更多的经费,导致妇联活动运作相当困难;另一方面,基层妇联创经费基地、经济实体建设步伐不大,自身造血功能不强,活动经费只能依靠财政拨款。
(四)基层妇干待遇偏低,苏木镇妇联主席没有一个进入同级党政班子,有的在妇联岗位上工作了十年以上仍然是科员。村(嘎查)妇代会主任都是兼计生工作,待遇都是计生工作报酬,妇联工作无任何报酬,特别是村级书记、主任享受养老保障待遇后,有连任妇代会主任、30年的老妇干,没有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突显,她们的观望、等待使妇联组织职能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对策与建议
北京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方案篇三
市总工会组织部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增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市总党组要求,从7月上旬开始至8月上旬结束,市总组织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全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情况
我市当前共有各类单位8487家,建会3750家,占43.69%。其中党政机关439家,建会311家,占70.84%;事业单位1835家,建会1602家,占87.30%;国有企业318家,建会310家,占97.48%;集体企业109家,建会96家,占88.07%;改制企业795家,建会767家,占96.48%;个体私营企业4916家,建会1415家,占28.78%;外商投资企业75家,建会39家,占52%。已建工会组织中,建有女工组织2429家,占已建工会组织数的64.77%。
全市现有工会干部9632人,其中专职工会干部1645人,占总数的17.07%;兼职工会干部7987人,占总数的82.92%。在3750名工会主席中,专职工会主席616人,占总数的16.42%;兼职工会主席3134人,占总数的83.57%。在1429名工会女工主任中,专职女工主任588人,占总数的41.15%;兼职女工主任841人,占总数的58.85%。工会主席享受同级党政副职待遇的1012人,占主席总数的26.99%;女工主任享受同级工会副主席待遇的367人,占女工主任总数的25.68%。
全市现有职工41.13万人,其中工会会员33.18万人,入会率80.67%。办理会员证23.23万人,办证率70.01%。全市现有职工中,共有女职工15.14万人,入会女职工12.15万人,入会率80.25%;共有农民工14.55万人,入会农民工9.5万人,入会率65.29%。
全市职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有22.4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4.61%;集体合同覆盖职工20.1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9.04%。其中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有5.9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0.62%;集体合同覆盖农民工5.69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9.12%。
全市建会单位中,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有1852家,占建会总数的49.39%;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单位有1297家,占建会单位总数的34.59%;实行厂务公开的单位有2883家,占建会总数的76.88%。此外,全市拖欠职工工资的单位有117家。
在对员工办理保险方面,正式职工参加养老险的有14.5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5.47%;医疗险的有13.4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2.63%;工伤险的有5.1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2.57%;女工生育险的有3.58万人,占女职工总数的23.65%;其它险的4.8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1.84%。农民工参加养老险的有4349人,占农民工总数的2.98%;医疗险的有5344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67%;工伤险的有6705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61%;女工生育险的有1039人,占农民工总数的0.7%;其它险的1170人,占农民工总数0.8%。
二、近年来我市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被省里评为“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先进单位”,也积累和探索了许多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重视支持,是做工会基层组建工作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成效的基本经验。一是建立领导机构。目前,我市及各县(市、区)均成立有党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又称新建企业工会工作领导小组)。禹州市还制订下发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会任务分解书”,明确党政工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任务。二是坚持党建工建互带互促。一些县(市)和市直单位把工会组建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在部署党建工作时,同步部署、检查、考核、评比工会组建工作,做到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如许昌县把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列入全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县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工会组建活动。目前,在54家建立了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有31家是先建工会后促进建立了党组织;有23家是先建立党组织后带动建立了工会组织。三是召开各种会议和制发文件,大力推动建会。据统计,近年来,我市及县(市、区)先后以工会或党委名义召开的涉及工会组建方面的会议45次,制发文件31件,有效地推动了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2、健全建会机制,是工会基层组建工作常抓不懈的'制度保证。为了使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长期有人抓、有人做,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组织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会组建工作机制,以机制促进建会。一是分片包干制度。不少县(市、区)总工会采取逐级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明确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二是目标管理制度。这是各县(市、区)总工会开展基层工会组建的普遍做法。一方面是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到部室、个人;另一方面是建立检查、通报、奖惩等各项制度,确保组建任务的完成。襄城县总工会实行了个人风险抵押金制度,视年度完成组建任务情况进行奖励、返还和扣罚。三是领导调研制度。通过领导基层调研,协调解决工会组建工作中困难和问题。禹州、许昌县等县(市)委书记,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开展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或现场办公,对建会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为了尽快落实建会要求,一些县(市、区)的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也多次召开业主座谈会或集体谈话,督促建会。
3、创新建会方式,是工会基层组建工作的思路保证。各级工会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按照“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开阔思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闯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工会组建工作新路子,初步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在建会思路上,由原来的“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和25人以上建会的“条件论”的要求,转变为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的组建原则,认真开展依法建会活动。二是在建会方式上,既坚持原来的主要依托单位组建工会,又从实际出发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或本地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组织起来;通过组建楼宇工会、市场工会、施工项目工会等方式,把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三是在建会程序上,由原来的按部就班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边组建、边充实、边完善、边规范”的灵活方式,如市总对新建企业工会组织明确提出了“先组建、后规范、再收费”的工作思路,一切服从于最大限度地把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的需要。四是在发展职工入会和会籍管理上,由原来固定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式管理,建立简便、易于职工接受的流动会员管理制度,实行会员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劳动关系确定在哪里,会员的会籍关系就确定在哪里。上述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工会会员的发展。
三、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坚持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明确依法规范建会的思路,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这是张俊九同志在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中,是对新建企业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低、还有很多职工尚未加入工会组织中来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会内部的,也有工会外部的,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一)个别党政领导和企业主思想认识模糊的问题。个别党政领导《工会法》意识淡漠,认为企业建不建工会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甚至认为建立工会可能影响企业主对职工的管理,进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有的还担心过分要求企业建立工会,不利于优化投资环境,进而影响招商引资的效果,这些认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对建会工作支持不够。部分企业主也错误地认为,工会是劳资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建了工会只会增加自己的对立面,不利于自己对职工的管理;再者就是认为本企业“管理渠道畅通、职工福利能按时发放、民主管理健全”,没有必要建立工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成立工会要依法上缴工会经费,会给企业增添负担。这些顾虑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不支持或阻挠职工组建工会。
(二)立法不健全的问题。仔细查阅《工会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25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这“可以建立”是作为一种权益建立在职工自愿组织的前提下的,而对于企业建立工会的义务《工会法》没有明确规定。就我省来说,《河南省工会条例》第四条规定:“本省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都应当依法建立工会。”“新建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开业一年内依法建立工会,开展活动。”“上级工会帮助和指导未建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组建工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并提供必要条件。”这一规定中虽然三次出现“应当”二字,但这里的“应当”更像道德术语,企业主没有这方面的觉悟,“应当”就是一句空话,且没有什么惩戒性措施。还有一些外资企业,往往以“工人的权益能得到保障,他们没有组建工会的要求”作为拒建工会的理由,这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这是因为,只要你提出组建工会,资方并不直接阻止,而是找个理由辞退了事。从一些资料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职工要求组建工会或工会主席替职工说话丢了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可见,即使建立了工会,工会主席也很容易蜕变为老板的随从,想要这样的“弱者”为职工权益挺身而出,是很难的。
(三)部分工会干部自身的问题。一是部分工会干部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艰巨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能建的都建了,没有认真考虑和研究组建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不肯下大力气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更缺乏对这项工作长期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二是部分工会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困难、强调客观多,积极想办法少,总是强调一些党政领导对组建工会支持力度不够、经营者对组建工作有抵触情况、职工对加入工会愿望迫切等客观因素,因而精神不振、信心不足,甚至消极等待,缺乏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盲目自满。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小进则满,看成绩多、看问题少,存在“差不多”的思想;有的单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会组建任务,不推不动,缺乏积极进取及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精神状态。四是得不偿失的思想影响。有的工会干部认为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是投入大、产出少,费力不讨好,有时不仅收不上来经费,还无法发挥作用,建了也白建。在工会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上述四种问题,是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顺利开展的主要思想障碍,也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四)建会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我市仍有大量的单位没有建会,包括党政机关。以市直系统工会为例,该系统所属99个单位中,仍有13个单位符合建会条件而未建立工会,尤其是一些大单位如市司法局、计生委、东城开发区、报社等。工会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软弱涣散。有的单位过去曾有机关工会,但在机构改革、人员退休、调动之后未能及时换届、改选,致使工会组织呈现瘫痪状态。还有的单位工会组织还在,其他成员也在,但主席已退休、调动或长期不工作,使工会组织徒有虚名,如市公安局、劳动局、交警支队、许昌电视台等。二是工会组织开展工作不力。一部分机关工会甚至没有开展工作,同志们几乎感觉不到工会的存在。其中既有单位领导不重视,工会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又有兼职过多无精力顾及工会工作,或无经费保障无法开展工作的问题。
(五)领导体制不顺的问题。在的机构改革中,我市市直单位工会组织被合并,工会人员编制被撤销,严重影响了工会基层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我市现有工会干部中,专职工会干部仅1645人,占总数的17.07%;兼职工会干部7987人,占总数的82.92%。在3750名工会主席中,专职工会主席616人,占总数的16.42%;兼职工会主席3134人,占总数的83.57%。在全市3750家工会组织中,除市、县两级地方总工会外,独立的工会工作机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的基层工会组织与其它机构合署办公,大量的工会干部一兼两职或数职。如我市企业发展服务局系统工会,只有一个具体干事的兼职工会干部,却要负责所属52家企业的工会工作,包括改制后企业的工会重建工作,这显然与当前工会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不相适应。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切实加强《工会法》、《河南省工会条例》、《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政领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对工会工作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地位的认识,使全社会切实认识到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整个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直接关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必须长期坚持抓好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准确理解和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深刻认识到这一方针的提出和落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当前职工队伍新变化的要求,在对中国工会运动和国际工会运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政工和企业组织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二,进一步转变建会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发动建会结合起来。在非公有制企业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会与过去在国有企业建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会有很大不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建会没有阻力。而在新形势下,党政自上而下干预建会的成分大大减少,组建工会遇到不少的阻力,对此,应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发动建会结合起来进行,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强力推进工会经费(筹备金)税务代征制度。通过税务代征,促进未建会单位尽快建会。二是工会要提高依法建会的能力,特别是善于和敢于按照法律的规定,由上级工会派人到基层去帮助指导建会。三是加大对工会组建工作的人员和财力投入。有效解决建会工作投入精力大与工会干部力量不足的矛盾,可大力推广外地的一些有效做法,如石家庄市推出的“组织员”队伍、湖北的协理员、上海的义务工作者等。
第三,建立以吸引、服务职工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激发职工加入工会积极性。既然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那么就必须要建立组建工会的长效机制。一要不断完善党建工建互促互带制度。应当明确工建是党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能极大地提高工会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找材料-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二要大力开展工会会员定点消费优惠活动。通过优惠活动,使工会在就医、就学、日常生活消费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激发广大职工加入工会的积极性。三要在困难帮扶、评选先进、福利发放等方面对工会会员进行倾斜,使广大职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工会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别,进而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吸纳到工会中来。
第四,创新工会组建方式,为组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加大组建工会工作的力度,取得更大突破,必须进行组建方式的创新。面对众多小型分散的非公企业,要突破单位限制组建联合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由这些工会组织直接吸收那些难以独立建会企业的职工加入工会或建立工会小组。总之,只要能把职工吸纳到工会中来的做法,都是可行的,都是应该鼓励提倡的。同时,组建方式的创新要同步考虑有利于维权、有利于工会发挥作用,注重实效。如一条街工会、大楼工会等组建方式的创新,一定要有配套的创新措施跟上。
第五,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工会作用发挥,以质的提高带动量的增加。要抓好新组建工会依法规范的问题,走好“边组建、边规范、边提高,走质量、数量并重”的建会路子,打好工会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新组建工会作用的发挥,并着力抓好“三个切入点”,即上级工会代行基层工会的部分维权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建立基层工会干部保护基金制度,以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北京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方案篇四
我区地处湘中偏北,是一个农业大区和劳务输出大区。全区总人口86.79万人,其中女性41.69万人,女性农业人口33.66万。全区有15个乡(镇),284个行政村,20个社区,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94个,有一定规模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50家(不含个体经营户),共有从业人员6824人,其中有20人以上女职工的28家,占总数的18.7%。目前,我区已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纵横交错、条块结合、与社会各界、各职能部门紧密联系的妇女组织网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从我区基层妇女组织现状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构建了广覆盖的妇联组织网络。**区妇联组织健全,区、乡镇、村(社区)三级100%建立了妇女组织。区妇联1个,乡(镇)妇联15个,社区妇联20个,村妇代会284个,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27个,区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区女企业家协会和巾帼志愿服务队团体会员3个,“两新”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组建妇女组织20个。共建村(社区)“妇女之家”304个。全区有专(兼)职妇女干部2882人,其中区妇联干部5人,乡妇联干部30人,区直妇委会主任27人,社区妇联干部20人,村妇代会主任304人,村妇代小组长2496人(村妇代会主任和妇代小组长绝大多数是没有报酬的兼职妇女干部)。
2.展示了高水平的参政议政水平。全区有副科级以上的女干部220人,占副科以上干部总数的14.39%。区党政领导班子均配备了女干部,区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分别为17%、13%和18%,全区15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有17名女领导干部。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共产生村“两委”委员2494名,其中妇女委员563名(村党组织女委员267名,村委会女委员296名,交叉任职的女委员261名),占委员总数的22.57%,比上届增长2.81%。
3.打造了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20xx年年初,我区启动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同年11月圆满结束。在这次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区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推进村妇代会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新一届村妇代会主任总体素质较往届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轻化趋势明显。新当选的284名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低于往届,35岁以下23人,占8%,35-45岁的143人,占总数的50%,45岁以上的118人,占42%;27名区直单位妇委会主任年轻化趋势明显,35岁以下12人,占45%,35-45岁的12人,占45%,45岁以上的3人,占10%。大批的年轻妇联干部为妇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知识化趋势突出。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主任中,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新当选的284名村妇代会主任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5人,占24%;高中、中专学历的141人,占65%;初中学历的78人,占27%。三是专业化趋势较强。92.6%的区直妇委会主任工作年限达5年以上,其中部分达20xx年以上,村(居)委会、社区妇联主席中,连选连任或曾担任上届两委委员的占69%。
4.发挥了高效能的妇联组织作用。全区基层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认真按照上级妇联工作要求,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载体,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服务经济推典型。在农村,广泛开展“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活动,团结带领农村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女能人、女科技示范户。在城镇,广泛开展女性创业创新创优竞赛活动,鼓励妇女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涌现了一大批省、市、区巾帼建功标兵等。近五年来,荣获各级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村、社区)、妇女之家示范点、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双学双比”女能手等各类国家级先进8个,省级先进6个,市级先进21个,区级先进60个。二是围绕文明抓宣传。以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宣传骨干,围绕“创卫”、“创森”“学雷锋”等主题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区妇联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0多次。通过发出倡议、文明劝导、分发资料、卫生死角清扫、义务植树、救助帮扶等形式的活动开展,五年来累计新植树苗70亩,发放文明创建宣传资料4万册。根据妇联组织社会家庭亲和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平安家庭”、“书香家庭”“十星级农户”等主题创建活动,动员广大妇女继承传统美德,发扬时代精神,以家庭的和美促进社会的和谐。三是构建和谐抓维权。各级妇联组织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切入点,努力当好了妇女群众的“娘家人”,帮助受困妇女排忧解难,有效地维护了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共组织开展“平安”创建、妈妈禁毒联盟“蓝结”行动、扫黄禁赌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等普法宣传活动21次,五年来累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8万余册,接受法律咨询108人次,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学员1338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678起,共691人次,95%以上得到妥善解决。参与陪审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21起,从源头上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区妇联机关深入乡镇走访慰问特困妇女15次,共慰问特困妇女428名,发放慰问金14万余元;组织女企业家开展特困妇女儿童慰问活动13次,发放慰问金43500元;开展“爱心献春蕾”活动,救助春蕾女童50名,发放救助金45000元。争取其他各类救助资金16万元。
二、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党委重视是全面推动党建带妇建的保障。区委历来重视妇女工作,把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20xx年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桃办发[20xx]16号),围绕“党建带妇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落实了各级党组织和妇联组织的工作责任,切实把“党建带妇建”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各级党组织都明确了一名领导分管或联系妇联工作,建立了定期听取“党建带妇建”工作汇报制度和妇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各级妇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突出重点是全面推动党建带妇建的关键。各级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思路,使基层组织实现了“思想建设加强、组织网络健全、队伍发展壮大、阵地建设规范”的良好局面。1.实行政策倾斜,推动女干部培养选拔。为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意见》(益组联〔20xx〕13号)的要求,我区始终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女干部队伍。目前,全区科级干部1476人,其中女干部220人,占14.9%;副处级以上干部53人,其中女处级干部5人,占9.43%,区四大家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100%;乡科级班子成员中有女干部88人,占15.15%,其中乡镇17人(正职5人),区直73人(正职16人)。在规定应该配备女领导干部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政、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商务、旅游、广电等重点单位中,配备率达到100%。2.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妇联组织网络。切实落实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要求,根据当前城乡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突破以行政隶属为主设置组织的模式,拓展横向妇女组织,培育发展各类妇女团体、巾帼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的妇联基层组织网络。做到了区、乡镇、村三级100%建立了妇联组织,村(社区)妇代会组建率达100%。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妇委会的组建率达100%。3.发展壮大队伍,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以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区妇联积极向区委专题汇报相关情况,争取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制定下发《**区妇联20xx年工作规划》,配合出台《中国共产党**区委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妇女进入村支“两委”工作目标予以明确。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优秀女村支书事迹,形成了有利于妇女参选参政的舆论氛围。全区换届选举完成后,村(社区)妇代会主任100%进入了村“两委”,女村(社区)委委员比例达到30.53%,平均每个乡镇有1名村(社区)女性一把手,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女村委委员,女书记、主任比上届增加5名。4.规范阵地建设,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区把阵地建设作为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妇女之家”,从20xx年开始,区妇联以点带面,全力推进村(社区)“妇女之家”的建设,集中打造基层“妇女之家”活动阵地,配备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接访咨询室、维权站、户外娱乐活动场所和设施,条件不具备的村与其他活动场所合并使用,尽量实现资源共享,为妇女群众提供了学习活动、展示自我、提升素质的平台。在条件相对优越的机关事业单位“妇女之家”建设上,重点放在了规范妇委会制度、创新活动载体等方面,指导组织女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参加妇联举办的各类培训。全区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妇女之家”1个,市级示范“妇女之家”2个,建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个,建立法律援助站1个、建立维权中心1个,乡镇、村(社区)维权站319个,反家庭暴力投诉中心15个,受害妇女庇护中心1个,增强了基层妇女组织的活力。
(三)创新机制是全面推进妇联组织的动力。1.创新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机制。把妇联的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以发布党支部和党员个人承诺书、支部活动动态及相关的妇联动态等形式,并实现妇联组织与党组织之间信息交换和党群联动。2.建立激励表彰机制。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向妇女宣传社会,向社会宣传妇女,培树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积极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街道、示范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等。借“三八”节、妇代会等契机,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先进评比表彰活动,表彰了一大批“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巾帼建功标兵”、“创业就业致富女能手”、“先进妇女工作者”、“和谐家庭”“致富女带头人”、“尊老爱幼模范”、“好儿媳”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激发了妇女投身改革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在全区广大妇女中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3.推进“三型”妇联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开展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联组织建设,强化学习提升,注重调研实践,规范制度管理。制定了区妇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区妇联党组会议制度,完善了办公室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争当学习型女干部”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塑造良好形象,切实把阵地建设得更加坚强,把“娘家”建设得更加温暖。
三、存在的问题
我区在积极探索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对照新时期新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是党委政府的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研中发现,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由于自身职能和性质的限制,不具备政府职能部门履职那样有可供调控的资源和手段,基层妇女组织缺乏资金、阵地等必要的物质保障,成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目前,全区15个乡镇中妇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只有3个,年度经费最高的是10000元,最低的是1500元。284个妇代会主任只有20个人是以妇代会主任身份获得工作报酬,其他的都是以计生专干身份获得工作报酬,村上的妇女工作经费基本没有。由于缺乏经济支持,基层组织(乡妇联和村妇代会)没有专门工作经费,影响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
二是部门单位的支持有待进一步到位。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承担着为党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职责,一些基层党政领导对此认识尚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群团工作的倾向。少数党政领导对省、市政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先进的性别意识,对妇女工作研究不多,一些政策和文件精神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落实,对妇女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是妇联组织的职能有待进一步优化。乡(镇)和村级妇联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开展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但由于乡镇财政困难,大部分乡镇都无法解决这笔经费,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基层妇女组织的职能发挥不够。基层妇联干部多数身兼多职,变换频繁,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妇女工作。15个乡镇妇联主席全部兼职,身兼三职以上的有7人,另外有的乡镇妇联主席岗位更换频繁,导致工作脱节。各村、社区妇代会主任也大部分身兼多种职务,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
四是两新组织的拓展有待进一步突破。我区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滞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经营发展不稳定,妇女从业人员流动大,妇女组织建设难度大。
北京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方案篇五
1、东昌府区辖16个镇、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764个行政村,35个城市社区,村妇代会主任764人,社区妇联干部35人,乡镇、村两级妇女组织组建率及妇联干部配备率均为100%.区直党政机关、文教卫生等事业单位建立妇委会36个、两新组织建妇代会35个。
2、女性进“两委”总数780人,女性进“两委”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其中,村妇代会主任607人,占到了村级女干部的77.8%,女性进“两委”工作实现了100%的村有妇女参选,100%的村有妇女当选,妇代会同步换届,新一届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女性进支部比例和女性正职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工作目标。
3、全区764个村、社区,均已建立妇女之家,基本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
4、自20xx年参加全国妇联、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评选活动,我区先后有14个村(社区)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称号,9个村(社区)荣获省级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称号,道口铺办事处获得省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思想建设,发挥党的政治指导优势
党委重视。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把加强妇女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实现了“党建带妇建” “五同步”,即: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实行党建带妇建“三纳入”原则,即:妇建的目标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范畴、妇女干部的培训纳入全县的干部培训规划、妇建的考核结果纳入党组织的评先条件;制订了定期听取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制度。区妇联每半年向区委领导汇报工作并提出下部工作打算,使区委领导及时掌握和有效指导全区妇女工作。
重视教育。区妇联紧密结合妇女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加强对妇女的理想信念教育、法制道德教育和“四自”精神教育,开阔视野,提高能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收妇女广泛参与,把党的要求渗透到妇女群众之中,积极引领我区妇女做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文明建设的“领头雁”、和谐建设的推动者。
健全完善规范化的活动机制。坚持“一学二会”活动制度。每周五组织区妇联干部职工学习政治、业务知识;每周召开一次工作总结反馈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妇联主席及区直妇委会主任工作汇报会,自我总结,相互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妇联组织网络体系
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为妇联组织依靠党建带妇建、促进妇联基层组织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区妇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各方支持,不断完善和加强妇女组织建设,健全组织网络,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1、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妇联组织建设。区妇联高度重视乡村两级妇联组织建设,紧跟党建工作推进步伐,抢抓机遇,同步完善基层妇女组织,全区16个乡镇办事处、764个村的妇女组织组建率及妇联干部配备率均为100%。按照年龄轻、学历高、有能力、有热情的原则配备乡镇妇联班子,乡镇妇联主席平均年龄35岁左右,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5人。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村级妇委会主任。同时,加强了妇女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交流输送。配合区委组织部落实“两个加强”,即:“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妇联组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村两委换届中,注重女性的参选参政,加强村级妇代会整建”,使进入村支部和村委会的人员逐年增加。近年来,全区乡镇以上妇女干部全部接受岗位培训,96%的妇女干部提升了学历层次。
2、进一步推进社区妇女组织建设。区妇联抓住社区组建的契机,按照“先建立、后完善、再提高”的思路,在全区35个社区中,组建社区妇委会35个,并全部配备妇联干部。同时,积极发展以妇女骨干为主体的社区服务队伍,比如“巾帼文艺宣传队”、“巾帼健身队”和“巾帼志愿者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满足社区妇女的精神文化需求;通建立妇女维权站、点,开通法律服务热线,为弱势妇女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帮助。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树立了妇女组织良好形象,带动了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今年,我区古楼办事处湖北社区、道口铺高马社区获得省妇联“妇女儿童家园”项目试点资格,争取到12万元的资金扶持,用于设备配备,为社区妇女儿童及家庭成员提供教育、维权、帮扶、就业、娱乐等一体化服务。
3、进一步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按照符合条件就要建立妇委会组织的要求,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实现了应建尽建。几年来,按照政治坚定、结构合理、团结协调、廉政勤政的要求,切实加强全区各级妇联领导班子建设。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等方式,调整充实区直单位妇委会干部,一大批政治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女干部被选拔出来。
4、进一步稳妥推进非公妇女组织建设。依托“党建带妇建”,采取“建、联、挂、靠”的组建模式,扎实推进新经济领域妇女组织建设。“先易后难,先大后小”是发展非公企业妇女队伍的重要策略,努力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通过主动联系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积极争取到他们的支持,组建妇委会并配备了兼职妇联干部,进一步拓展了妇女工作的新领域,扩大了工作的覆盖面。
5、积极举办妇女社团组织活动。区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字效应,通过举办女干部联谊会、女企业家联谊会、妇女创业成才座谈会等活动,凝聚各界妇女的力量,向社会宣传妇女典型、宣传妇女工作,推进妇女工作的全面发展。在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区妇联联合东昌电台推出了《巾帼风采》栏目,对为在我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6名优秀女企业家代表进行重点报道。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妇女干部整体素质
1、针对机关妇女干部普遍兼职的现状,结合实际,加强了工作指导,引导她们正确处理妇女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充分整合兼职资源,做好妇女工作。各级党委将兼职妇女干部的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考核范畴,增强了兼职妇女干部的责任心,激发了她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挖掘潜能,在加强知识技能培训上狠下功夫。鼓励区乡各级妇女干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抓精品、创品牌,增强工作实效性,引导她们多想、多看、多写,争先进位,提高创新和实干能力。在农村,通过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争当“巾帼增收致富带头人”,争创“妇”字号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村活动,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培养壮大女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全区已培养树立以女性为主经营的企业32个、巾帼致富带头人40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30处、示范村48个;在城镇,以“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女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促进城镇妇女成为岗位上的技术骨干。继续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联合劳动局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13期,共培训女农民工千余人。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妇联干部走出去,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充实头脑,开拓视野。
3、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搞好各种短期培训的同时,保证时间和经费,鼓励支持妇联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
(四)、加强阵地建设,保障妇联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妇女群众信赖的“温暖之家”,“家”要温暖,要吸引妇女、凝聚妇女、服务妇女,必须以有形的“家”的建设和发展为支撑。区妇联积极在村级组织和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妇女之家”创建活动,在“妇女之家”建设中推进村、社区各类妇女工作和活动阵地的有效整合,丰富“妇女之家”工作内容,形成品牌效应。要求全区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建家、管家、用家,拓展“妇女之家”的服务范围,使妇女之家成为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维护权益的娘家、科学教子的园地、服务妇女的窗口、联系群众的载体。在城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和完善以妇女之家、家长学校等为主要形式的妇女儿童文化教育阵地;在农村,积极争取把妇女活动阵地建设纳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建设,有条件的妇代会(妇联)要设立独立的办公室和活动室,条件稍差的可与其他单位联合办公或一室多用。做到“三上墙”,即:组织机构上墙、工作制度上墙、活动内容上墙;“六有”,即:有组织、有制度、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档案,使“妇女之家”成为农村妇女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活动中心,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的综合素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6月份,区妇联积极向省妇联争取到了11万元的妇女之家扶持专项经费,为我区的11个村(社区)的妇女之家购置电脑、电视、音响等妇女之家活动设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办事处)一级妇联组织能够以独立形式存在,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妇联干部身兼数职,使妇女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村妇代会主任80%以上的精力是抓计划生育工作,一些基层党委考核妇代会主任的工作也主要是看计划生育指标完成情况。
2、部分妇联干部由于资历浅,没有工作经验,因而虽有工作热情,但缺乏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只能被动地参与上级妇联组织开展的活动。
3、妇联干部流动渠道不畅通,提拔慢,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在调查过程中,妇联干部转岗困难,队伍结构老化,不利于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更不利于妇女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4、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将妇女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各种活动和培训都很难开展,使得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四、对策建议
1、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争取组织部门关心支持,积极争取乡镇党委重视示范点争创工作,加大政策协调力度,力争把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摆上当前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日程,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关心支持妇女组织建设工作,关心女干部的政治成长,更好地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组织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建带妇建,促使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及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提高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不断深化对妇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积极争取妇女人均“一元钱”妇女儿童事业经费,为妇女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3、区妇联要积极与党校、组织部门联系,争取把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计划,加强对与妇女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培训。同时要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兼职的优势。上级妇联也要积极提供条件,组织妇干参加妇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
4、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点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打破妇联单打独奏的传统做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规模大、档次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5、规范工作考核,适当规定一些硬指标,采取一些严措施,“软”工作“硬”考核。完善妇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使妇联工作以虚促实,虚实结合,增强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组织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妇联干部的培养交流工作,形成妇联干部培训交流机制,不断增强妇联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妇联组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