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写作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的文章更加连贯流畅。以下是几篇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现金流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足够的现金流是企业运转的保障,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企业现金流不是单纯的大流量现金而是有效的现金流动。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文章对现金流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作出简要分析,阐述了企业现金流的科学管理方法,旨在让现金流在企业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现金流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运营状况,是检验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标准。现金流管理不得当会导致企业的收益受到损失,财务管理出f问题,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出现困境。对于企业而言,现金流是价值的体现,它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有效流动是企业升值的关键,为企业提供动力。现金流管理不当就会使得企业在运营中严重的缺乏活力,因此现金流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决定着企业的存亡。
一、现金流在企业中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财务体系是通过财务会计报表反映的。财务报表中的指标是企业财务运转正常的关键。企业报表中包括资金的负债、现金流量表等,其中资产负债和资产的损益常常是静态指标,现金流的指标是动态的。企业运行中,方方面面都需要通过现金流动才能加以实现。所以现金流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最具有活力,时刻处在流动中的动态资产。企业通过管理现金流能明确现金收支情况,通过分析能检查每一笔现金的合理性,它的有效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发展。
(二)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现金流的管理能增强企业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通常情况下,一些大企业都具有较为合理的现金流管理体系,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定性也是较好的。现金流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它分布在企业的生产销售、投资经营等各个步骤中。现金流的管理将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多个财务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能降低现金流动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一)战略性管理。
现金流的管理当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规划,不同企业也有着不一样的管理方法。现金流的`管理首先要符合企业的战略性原则,现金流管理时要考虑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从战略性的角度来对现金的流动作出安排,保证企业的战略和管理之间相互适应。
(二)成本收益。
现金流的管理要考虑到企业运转中的成本以及收益情况,现金流管理方法的不同也会导致不一样的成本收益。企业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标,结合实际的现金管理,要和企业收益相关联。从不同的管理方案中选出最能节约成本和获取收益的一种,从而使得能达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三)根据需要。
现金流的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现金流不是单纯的越多越好。企业中的现金流的管理要有合理性,企业的现金流太多会造成机会损失,现金流太少又会使得运营工作受到阻碍。因此,企业的现金流需要适度,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防止出现机会损失和资金运转中断的状况。
我国企业在现金流管理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管理方法的不得当导致了企业运转效率低,存在着潜藏的危机。现金流管理的问题有库存流动性差,收账的水平较低和付账管理方面的不足。库存运转差导致了资金利用率差,大量的资金被库存占有,不能实现企业的增值。应收账款是企业的债权,债款较多时会对企业现金流带来较大的压力,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企业也应对应付账款加强管理,应付账款的存在能对企业的现金流有很大的帮助,利用它们实现对公司的增值。许多企业在管理应付账款时的水平也较低,缺少必要的资金维护正常的运转。
(一)企业资产机构完善。
企业资产机构的完善有助于实现现金流的收益,增强它的流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第一,要增强对现金流的管理,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尽量做到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第二,通过对现金流的管理,使得企业内部掌控严密,以防出现资金损失。现金流转速度加快,这样能使企业的运行更加有活力。第三,企业应通过对现金管理减小负债,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企业也能在市场上进行投资或者融资等。
(二)提高企业账款回收效率。
对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是企业现金流管理的重要部分,账款回收是企业的内部如何增加自身的信用控制能力,对风险进行管理,完善相应的掌控体系。现金流管理应该注重信用的控制,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对自己的客户实现信用管理。同时也要针对一些信用不好的客户进行重点把控,增强企业自身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账款回收管理的加强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有不小的帮助,企业应对现金流进行不断的分析和评估。
现金流管理另一个方向是管理企业的应付账款,进行有计划的推迟付款。它的目的是实现现金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推迟应付账款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建立集中付款功能的账户,实现异地付款和汇票付款等;中心账户能对支付的方法和日期全面的掌控。企业争取延迟付款时间,创造更多的效益[5]。
(三)增大对成本的控制。
企业能通过对现金流的管理,降低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从而提升自身的营业能力,降低运转风险。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使企业节约运营成本,企业中通常是对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内部结算中心,这样使得企业能够加快资金流转速度,不至于使资金出现分散和闲置的情况,能更好的节俭运营成本,用最少的资金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成本的管理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减小在生产中的操作成本和各种各样的管理费用,如招待费用和出差费用等等,通过这些节俭下来的资金能应用到企业的主流业务当中去。
企业通过对资金流动性的加强控制,建立起相应的措施保障资金不被过多的占有。合理的安排企业的库存,合理的库存能减小现金支出的浪费,同时也能减小库存的损毁程度,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增强企业的运营能力。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二
对企业而言,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每个企业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资金管理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优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盘活沉淀资金,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集团企业的资金筹措方式。
对集团企业而言,其下属成员企业通常存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全资子公司;二是控股子公司;三是非控股子公司。企业类型不同,在资金管理上也不能搞“一刀切”。当前,受宏观环境与微观条件影响,我国许多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对外融资不可避免。如果由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公司进行融资,不仅会造成融资行政费用的增大,而且由于贷款规模等因素,在贷款利率上也很难享受人民银行的贷款优惠利率水平。基于此,集团企业在资金的筹措上就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和发挥更大的主渠道作用,即通过集团企业整体优势进行融资再转贷给下属企业,既能有效减少融资行政费用,还能降低融资利率。目前情况下,集团企业进行融资有下面几种主要渠道。
1、银行短期贷款。由于集团企业的声誉及企业规模等优势,在争取银行贷款方面可以获得比较优惠的利率水平。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2012年最新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集团企业贷款可以享受在基准利率水平下再下浮10%的优惠贷款利率,统一贷款的好处显而易见。
3、债券融资。根据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发行的信托和债券利率来看,尽管信托和债券都是向公众发行,两者的成本约比一年期的贷款低20%(基准利率);信托的融资相对比较灵活,仅需商业银行提供非担保性质的授信安排,发行额度在2亿元以上,可以分阶段发行;短期融资债券需要通过人民银行审批才可发行,所以发行的时间较长,还需要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发行规模控制在企业净资产的40%以内,发行金额不能低于5亿元。对于集团企业而言,比较可行的方法是由总部综合各子公司的贷款需求,以信托或债券方式进行融资,再拆借给下属子公司,优先用于满足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年贷款利率介乎正常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当然如果控股子公司规模较大,企业集团基于其能获得银行优惠贷款并能获得银行在服务等方面给予的一些“实惠”的前提下,也可考虑授予其一定额度的贷款权限。对于非控股子公司,转贷额度可视分配给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后剩余融资额而定;不过,一般情况下非控股子公司由于有其控股母公司做后盾,由其控股母公司给予资金支持或进行独立的信托或债券的发行,资金方面是较有保障的。
总的来说,集团企业在对控股子公司的现金流管理模式上有多种选择,笔者更倾向于采取成立资金管理中心方式对控股子公司现金流进行统一的管理。集团企业在货币资金数量上实际上是财务管理者风险与收益均衡态度的最集中变现,如持有过多闲置货币资金,必然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集团企业成立资金管理中心,各控股子公司经营过程中暂时闲置的待用资金必须全额存入资金管理中心,按季度、年度提交本单位资金使用计划,资金管理中心编制系统内季度、年度资金使用计划,由集团企业资金实行统一调度。管理中心可模拟银行企业进行经济核算,提供成员单位内部融资,内部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等业务。企业集团实行这种资金管理方式,首先要把现存的发散在各个独立核算的企业资金统一起来,发挥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最大效益。企业在不增加投入或少增加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存量资金的质量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通过发挥集团内部信贷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内部监控中心等职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资金管理。使各企业互通有无,加速资金周转,避免资金闲置,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用途,提高集团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基于集团企业现金流统一管理需要,“现金池”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1、集团企业“现金池”解决方案介绍。“现金池”是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资金管理方式。通过使用互联网将所有控股子公司的资金都归集到同一个银行账户,用款则是由总部统一进行电子审批和划拨。集团企业总部资金管理中心每日终统一上收各控股子公司账户资金头寸,并集中到集团总公司“现金池”账户;集团总公司以现金池中资金及其统一向银行申请获得的授信额度为保证,约定各控股子公司的日间透支额度;在约定的透支额度内,若日间各控股子公司账户余额不足,可以账户透支的方式自主对外付款;日终,集团总公司与银行统一清算,以现金池资金或授信项下融资补足各控股子公司的透支金额。
如图1所示,日终,子公司a、子公司c账户资金余额500、200自动归集总公司现金池;子公司b、子公司d账户日间透支300、100,日终,集团总公司分别向子公司b和子公司d下划资金300和100,补足账户透支金额;日终,若总公司现金池资金余额不足以补足各子公司透支,由银行向总公司提供授信项下短期融资用以补足各子公司透支。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法人独立性、法规限制或其他原因,集团企业存在对各控股子公司账户资金头寸无法每日上收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各子公司资金视同进入集团“现金池”的操作办法(实际上是没有进行转账),每日终了,银行合并各相关子公司指定户口的资金余额;若总合并资金发生透支(集团资金负余额),则由集团统一与银行结算透支利息,然后再分摊给相关子公司承担。由于各子公司都有可能发生资金正余额或负余额,集团可以制定政策在集团资金负余额时对个别有正余额子公司不与支付利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集团企业资金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现金池”解决方案的特点。各控股子公司都有自身的财务部门、有独立的账号,进行独立核算,拥有现金的经营权和决策权;为了减少因分散管理而导致的现金沉淀增加,提高现金的周转效率,节约奖金成本,集团总公司对各控股子公司的现金实施统一结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各控股子公司根据资金管理中心所规定的最高现金保存额(通常按日常零星支出支付需要确定),将每日超出部分的现金收入转入资金管理中心设立的专门帐户,当各控股子公司超过核定定额的现金时,必须事先向资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对各控股子公司提出的申请有两种管理方式:逐项审批制和超权限审批制;各控股子公司不直接对外直接借款,由资金管理中心统一对外办理。可见采用资金管理中心管理方式并不意味着将各分公司的全部现金集中到资金总库,而是关于资金动员、资金流动和投资等决策过程的集中化,各控股子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权和决策权。
3、“现金池”管理模式给集团企业带来的利益。降低了各控股子公司平时保持的资金,从而扩大了集团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强了集团企业的盈利能力;一切决策都以追求集团企业总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利于集团企业经营战略的设计和实施;可以促进集团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专业化,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集团资金管理中心更好地掌握各子公司资金需求,在集团企业内应该建立一套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由各子公司编制资金预算,集团资金管理中心对各子公司资金需求做到一目了然。当然,这些资金计划可以经常更新,集团总部可通过互联网对资金情况进行管理,从而更好地管理各子公司的现金流。
对于集团下属子公司而言,资金紧缺虽说是普遍问题,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紧缺状况也不一样,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的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因此,资金在空间上客观既存在不同地区的数量差,也存在不同企业的余缺差。根据资金在空间上客观存在的余缺差级,通过有效运作,包括各子公司之间直接进行和通过集团企业总部间接进行,使其从多向少、从余到缺进行顺向流动,就可大大缓解各子公司的资金困难。由于集团企业对非控股子公司没有资金管理绝对权限,对于非控股子公司的现金流管理可采取类似银行间同业拆借模式的委托贷款的办法进行。
1、国内相关法规制度对企业间相互借贷的限制。目前国内企业间相互借贷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是会计准则和证券条例中所不允许的。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的通知》(下称“通知”),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募集资金应按照招股说明书或募集说明书所列用途使用,未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改变。闲置募集资金在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时,仅限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使用,不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安排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处罚措施也在通知中得到明确:对于擅自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挪用募集资金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或可转换债券的投资、或未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将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情节严重的,将追究上市公司和相关人员责任。
2、委托贷款方式操作的可行性建议。既然国家相关法规对企业间相互借贷有明文限制,那么对集团企业而言,各子公司之间相互进行借贷,怎样做到合理合法?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采取委托贷款的办法进行。首先,由集团企业总部建立一个可供各子公司分享信息的软件平台,在上面各子公司可以把自己资金闲置的时段和金额予以发布,资金紧张时也可以发布对资金需求的时间段和具体金额,集团总部做的就是资金调剂配对的工作,或者由各子公司相互协商,通过签订委托贷款协议进行借贷,银行作为中介部门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利率可自由浮动,原则上介乎存款和贷款利率之间比较合适。这样,通过委托贷款方式调剂各子公司特别是非控股子公司资金余缺,就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发挥集团企业资金优势,实现现金流管理的最佳效益。
以上介绍了集团企业现金流差异化管理。对于集团企业来说,资金管理始终是企业一个永恒的主题。时代在发展,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变化。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变化和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必须关注企业管理从观念到方法,从管理机制到运作技巧的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获得实现高额利润的巨大能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浪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高成华:集团对下属公司现金流量的差异化管理[j].公用事业财会,2008(2).
[2]水伟:企业资金筹措方式浅析[j].建材财会,2004(2)。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三
(一)帮助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企业需要有大量的现金支撑生产经营活动,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及时支付账款、偿还债务、支付薪资等等。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需要有合理的规划。但是现金持有量不能太少,否则影响正常交易,也不能过多,不然会影响自身的收益水平。作为财务人员,在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中,应该对企业的偿付能力、财务风险规避有很好的评估与控制,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的健康管理。
(二)明确评价企业绩效。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管理科学性相当重要。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与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现金预算管理重要性日益突出。管理现金流量,使其准确反应现金流量信息对企业的财务杠杆及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并且,也是对企业资产的质量的最好反应,让企业对财务状况及经营绩效有更清楚的认识。
二、企业现金预算管理模式目标及特征。
通过预算管理企业现金流量不但能够有效地调整、控制、安排资金,而且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也可以真实地体系出企业财务收支情况,企业可以将之当作发展能力的评估根据。利用现金流量进行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利用年度预算管理,进一步顺利实现企业年度经营目标。每月企业的财务员按照时间顺利详细梳理年度预算,对现金流量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最终让企业可以按照年度经营规划严格执行,从而让年度经营目标基本实现。按照每月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将现金流量和预算管理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全过程控制,在现金的流入流出中让企业对预算执行有更好地把控,强化预算控制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预算环境。
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主要有三大特征。其一,实施现金预算管理让企业财务员能够更好地规划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行为,防止短期利益造成企业预算管理和预期效果不符;其二,在预算管理中把现金流量当作基础,可以让企业更加重视预算管理中现金的作用;其三,利润最大化是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重要目标,企业对资金的日常收支通过现金流入流出来进行有效控制,以防范财务风险入侵,优化财务管理目标。
(一)营业收入。
现金流入是企业现金流量里营业收入的主要获得途径,在现金流量预算中,尤其重要的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当企业对营业收入预算进行编制时,会把企业全部部门编报的产品资源总量进行综合,另外并和企业营销员做好信息的全面沟通,从而利用市场分析的有效性做好预算管理,关键对当下我国市场中的众多影响变化因素进行了解,再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预测企业市场营销状况。唯有如此,才能科学编制营业现金收入预算。
对现金流量进行预算管理之时,企业应该严格控制资金的支出,让企业能够合理使用资金,在生产建设及投资等环节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使资金利用效率越来越高。企业对现金流量预算的合理编制的前提是能够以精细化的思维管理现金支出,资金预算草案应该企业的每个部门按照自身业务情况科学化地制定,然后财务部门对其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对每个部门的现金流入量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然后给出完善的现金流量预算草案,交由企业预算管理决策机构进行审批。纵观预算支出管理,资金支出预算需要财务部门的严格控制,统一调配全部资金,而且不能违背预算管理原则。要是现金支出并不在预算之内,则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由此来防止企业的预算失控或者盲目突破预算的行为出现。
(一)做好预算监控。
企业在现金流量预算目标管理中实行“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方法。每个季度,企业按照全年预算总额分析经营中的资金需求量,编制资本和经营预算则以财务信息系统为基础,然后按每月分解季度预算。企业每个部门都必须认真规划下月的资金使用情况。财务人员则全面评定各部门的资金需求规划和企业目前的实际资金现余量,并做出阅读资金预算报表。交由企业的预算决策部门进行审批,再发到每个部门,并对现金流量预算认真执行。在管理现金流量的过程中,需要“刚柔并济”的管理理念,即柔性引导与硬性约束相辅相成,适时监督预算管理动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一,企业为了充分管理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并顺利实现预算管理目标,就应该按照各个业务的特征,把现金流入、支出管理进行细化,在绩效考核中也将预算管理状况作为重点,以积极落实年度现金预算。财务部门以动态监管原则管理生产经营中的现金流量,全面分析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进行有效调控,从而让资金流量不偏离预算目标,让资金预算目标至始至终都在可控制、可实现的范围。第二,通过筹资活动管理现金流量。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发展良机,就需要进行融资。融资过程中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很重要,企业财务部门需要以多元化的预算管理方式,从精算成本、融资渠道两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战略。第三,从企业财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资金投资过程中,对现金流量进行预算管理是为了分析企业投资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对投资中的现金流量变化进行数据与信息收集,保证企业的资本预算具有可行性。
(三)做好现金收支两条线。
企业在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中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能够帮助本企业集中管理、通后使用现金流量,防止以收抵资、以支抵收的问题出现预算管理中,从而不利于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真实反映。更为了防范资金发生沉淀,还需要进一步控制好资金结算,对现金收支变化、动态流量进行合理有效的预算与调整,现金流量在被调整之时,需要用以收定支的方式管理资金,不能让现金流量过剩,也不能因为不足而导致资金流转发生停滞、断流的.严重问题,不然企业财务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
(四)科学评估现金流量预算风险。
企业在决策现金流量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管理高层都会持谨慎态度,这通常让企业的发展速度变得缓慢。因而,企业在评估现金流量预算风险时,应该持科学态度,不能很冒险,也不要过分保守。你先对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量情况有充分的掌握,再根据发展战略及财务目标去分析、预测、管理资金运转过程中或许会发生的风险,不管这种风险是否具有隐性特点,都必须重视,从而稳定现金流量,确保发展效益,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五)基于现金流量做好投资决策。
企业的投资决策是理财活动的重要根据,它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长期盈利和投资回报率。企业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应该有科学的决策作为前提,但这个决策却不能只把项目账面的盈利情况当作唯一衡量标准,投资参考的主要依据必须视企业今后经营性现金流量情况而定,站在现金的层面深入分析中长期偿债能力、股利支付能力等等,让企业能够作出更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六)全员参与财务预算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在编制财务预算过程中,一般度将财务看成一种隶属关系,按照两上两下的方式一级一级地审核、调配、汇总、合并。不管采取的是哪一种方法,企业高层都一定要重视,以责任落实、领导负责、合理调整等方法让企业所有员工都参与到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中。对财务预算的最终确定应该要通过企业的管理员们的统一意见,并由最高领导者核准。在企业实施全员参与财务预算,对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效果就在于通过企业高级管理员对现金流量预算管理进行宏观掌控,比如对资金来源途径和资金的详细使用情况进行了解,从而通过控制财务运行来加强预算管理,让经营考核指标得以顺利实现。另外,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可以让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更加有序,各部门和中层管理者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更加清楚,在工作流程改进与分工协作中强化管理效率。还有一点值得主要的是,公布与实施财务预算,让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做好现金流量预算管理,能够促进经营民主化,又使职工在预算执行中了解企业经营形势工资增长等方面的信息。
五、结语。
总之,市场经济在发展,企业也在发展,越早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就越能在相关的预算管理中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企业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和自身的发展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只要认识到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不断探索新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方法,才能让企业充分利用资金,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壮大起来。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四
对企业而言,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每个企业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资金管理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优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盘活沉淀资金,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集团企业的资金筹措方式。
对集团企业而言,其下属成员企业通常存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全资子公司;二是控股子公司;三是非控股子公司。企业类型不同,在资金管理上也不能搞“一刀切”。当前,受宏观环境与微观条件影响,我国许多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对外融资不可避免。如果由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公司进行融资,不仅会造成融资行政费用的增大,而且由于贷款规模等因素,在贷款利率上也很难享受人民银行的贷款优惠利率水平。基于此,集团企业在资金的筹措上就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和发挥更大的主渠道作用,即通过集团企业整体优势进行融资再转贷给下属企业,既能有效减少融资行政费用,还能降低融资利率。目前情况下,集团企业进行融资有下面几种主要渠道。
1、银行短期贷款。由于集团企业的声誉及企业规模等优势,在争取银行贷款方面可以获得比较优惠的利率水平。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最新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集团企业贷款可以享受在基准利率水平下再下浮10%的优惠贷款利率,统一贷款的好处显而易见。
3、债券融资。根据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发行的信托和债券利率来看,尽管信托和债券都是向公众发行,两者的成本约比一年期的贷款低20%(基准利率);信托的融资相对比较灵活,仅需商业银行提供非担保性质的授信安排,发行额度在2亿元以上,可以分阶段发行;短期融资债券需要通过人民银行审批才可发行,所以发行的时间较长,还需要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发行规模控制在企业净资产的40%以内,发行金额不能低于5亿元。对于集团企业而言,比较可行的方法是由总部综合各子公司的贷款需求,以信托或债券方式进行融资,再拆借给下属子公司,优先用于满足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年贷款利率介乎正常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当然如果控股子公司规模较大,企业集团基于其能获得银行优惠贷款并能获得银行在服务等方面给予的一些“实惠”的前提下,也可考虑授予其一定额度的贷款权限。对于非控股子公司,转贷额度可视分配给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后剩余融资额而定;不过,一般情况下非控股子公司由于有其控股母公司做后盾,由其控股母公司给予资金支持或进行独立的信托或债券的发行,资金方面是较有保障的。
二、集团企业对控股子公司现金流的管理。
总的来说,集团企业在对控股子公司的现金流管理模式上有多种选择,笔者更倾向于采取成立资金管理中心方式对控股子公司现金流进行统一的管理。集团企业在货币资金数量上实际上是财务管理者风险与收益均衡态度的最集中变现,如持有过多闲置货币资金,必然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集团企业成立资金管理中心,各控股子公司经营过程中暂时闲置的待用资金必须全额存入资金管理中心,按季度、年度提交本单位资金使用计划,资金管理中心编制系统内季度、年度资金使用计划,由集团企业资金实行统一调度。管理中心可模拟银行企业进行经济核算,提供成员单位内部融资,内部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等业务。企业集团实行这种资金管理方式,首先要把现存的发散在各个独立核算的企业资金统一起来,发挥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最大效益。企业在不增加投入或少增加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存量资金的质量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通过发挥集团内部信贷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内部监控中心等职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资金管理。使各企业互通有无,加速资金周转,避免资金闲置,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用途,提高集团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基于集团企业现金流统一管理需要,“现金池”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1、集团企业“现金池”解决方案介绍。“现金池”是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资金管理方式。通过使用互联网将所有控股子公司的资金都归集到同一个银行账户,用款则是由总部统一进行电子审批和划拨。集团企业总部资金管理中心每日终统一上收各控股子公司账户资金头寸,并集中到集团总公司“现金池”账户;集团总公司以现金池中资金及其统一向银行申请获得的授信额度为保证,约定各控股子公司的日间透支额度;在约定的透支额度内,若日间各控股子公司账户余额不足,可以账户透支的方式自主对外付款;日终,集团总公司与银行统一清算,以现金池资金或授信项下融资补足各控股子公司的透支金额。
如图1所示,日终,子公司a、子公司c账户资金余额500、200自动归集总公司现金池;子公司b、子公司d账户日间透支300、100,日终,集团总公司分别向子公司b和子公司d下划资金300和100,补足账户透支金额;日终,若总公司现金池资金余额不足以补足各子公司透支,由银行向总公司提供授信项下短期融资用以补足各子公司透支。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法人独立性、法规限制或其他原因,集团企业存在对各控股子公司账户资金头寸无法每日上收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各子公司资金视同进入集团“现金池”的操作办法(实际上是没有进行转账),每日终了,银行合并各相关子公司指定户口的资金余额;若总合并资金发生透支(集团资金负余额),则由集团统一与银行结算透支利息,然后再分摊给相关子公司承担。由于各子公司都有可能发生资金正余额或负余额,集团可以制定政策在集团资金负余额时对个别有正余额子公司不与支付利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集团企业资金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现金池”解决方案的特点。各控股子公司都有自身的财务部门、有独立的账号,进行独立核算,拥有现金的经营权和决策权;为了减少因分散管理而导致的现金沉淀增加,提高现金的周转效率,节约奖金成本,集团总公司对各控股子公司的现金实施统一结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各控股子公司根据资金管理中心所规定的最高现金保存额(通常按日常零星支出支付需要确定),将每日超出部分的现金收入转入资金管理中心设立的专门帐户,当各控股子公司超过核定定额的现金时,必须事先向资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对各控股子公司提出的申请有两种管理方式:逐项审批制和超权限审批制;各控股子公司不直接对外直接借款,由资金管理中心统一对外办理。可见采用资金管理中心管理方式并不意味着将各分公司的全部现金集中到资金总库,而是关于资金动员、资金流动和投资等决策过程的集中化,各控股子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权和决策权。
3、“现金池”管理模式给集团企业带来的利益。降低了各控股子公司平时保持的资金,从而扩大了集团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强了集团企业的盈利能力;一切决策都以追求集团企业总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利于集团企业经营战略的设计和实施;可以促进集团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专业化,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集团资金管理中心更好地掌握各子公司资金需求,在集团企业内应该建立一套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由各子公司编制资金预算,集团资金管理中心对各子公司资金需求做到一目了然。当然,这些资金计划可以经常更新,集团总部可通过互联网对资金情况进行管理,从而更好地管理各子公司的现金流。
三、集团企业对非控股子公司现金流的管理。
对于集团下属子公司而言,资金紧缺虽说是普遍问题,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紧缺状况也不一样,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的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因此,资金在空间上客观既存在不同地区的数量差,也存在不同企业的余缺差。根据资金在空间上客观存在的余缺差级,通过有效运作,包括各子公司之间直接进行和通过集团企业总部间接进行,使其从多向少、从余到缺进行顺向流动,就可大大缓解各子公司的资金困难。由于集团企业对非控股子公司没有资金管理绝对权限,对于非控股子公司的现金流管理可采取类似银行间同业拆借模式的委托贷款的办法进行。
1、国内相关法规制度对企业间相互借贷的限制。目前国内企业间相互借贷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是会计准则和证券条例中所不允许的。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的通知》(下称“通知”),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募集资金应按照招股说明书或募集说明书所列用途使用,未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改变。闲置募集资金在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时,仅限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使用,不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安排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处罚措施也在通知中得到明确:对于擅自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挪用募集资金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或可转换债券的投资、或未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将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情节严重的,将追究上市公司和相关人员责任。
2、委托贷款方式操作的可行性建议。既然国家相关法规对企业间相互借贷有明文限制,那么对集团企业而言,各子公司之间相互进行借贷,怎样做到合理合法?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采取委托贷款的办法进行。首先,由集团企业总部建立一个可供各子公司分享信息的软件平台,在上面各子公司可以把自己资金闲置的时段和金额予以发布,资金紧张时也可以发布对资金需求的时间段和具体金额,集团总部做的就是资金调剂配对的工作,或者由各子公司相互协商,通过签订委托贷款协议进行借贷,银行作为中介部门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利率可自由浮动,原则上介乎存款和贷款利率之间比较合适。这样,通过委托贷款方式调剂各子公司特别是非控股子公司资金余缺,就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发挥集团企业资金优势,实现现金流管理的最佳效益。
以上介绍了集团企业现金流差异化管理。对于集团企业来说,资金管理始终是企业一个永恒的主题。时代在发展,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变化。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变化和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必须关注企业管理从观念到方法,从管理机制到运作技巧的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获得实现高额利润的巨大能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浪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高成华:集团对下属公司现金流量的差异化管理[j].公用事业财会,(2).
[2]水伟:企业资金筹措方式浅析[j].建材财会,(2)。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五
据说万科全国的项目降价期间,万科总经理郁亮曾经到soho老总潘石屹的家中做客。潘石屹问郁亮,为什么万科降价25%,而不是像其他企业一样降价5%或10%。
郁亮回答说,万科做过市场调研,只有降价25%才能马上对成交量产生影响,5%~10%已难以对市场起到作用,而25%已经是万科的极限。
一言以蔽之:现金流。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现代市场经济高度依赖信用,信用是拿来干什么的?讲白了就是借钱。不管你是向银行举债,上市融资,还是占用上下游的货款变相融资,乃至回家向娘舅哭穷,企业要运营,生意要周转,少有不借钱的,只不过量大量小,借长借短的区别。
经济不景气是危险,也是机遇。我们倡导企业和营销人要有这样的心态。不过好的心态要有足够的实力支撑,正确的思路才能结出果实。尤其是想在寒冬里逆势而上、趁别人冬眠收缩时打扫战场的企业,他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就需要更多的钱。就是只想自保越冬的中小企业,也需要足够的钱来应对订单下滑。
钱从哪里来?
首先看宏观的金融头寸,
国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开始控制货币供应总量。不要觉得这个总量离你我很远,在国家强力干预的经济体中,大河没水小河干,上游不放闸,下游就喊娘。
最后看消费市场。消费在中国一直是滞后的增长领域。通常是出口上去了,投资上去了,赢利上去了,税收上去了,然后才轮到收入上升,最后才是消费上升。而现在出口和投资都在减速,收入水平上升幅度不可能再重复过去几年的水平。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消费增速出现回软。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抢呗!先下手为强。
这就是为什么万科作为行业领头羊率先降价。万科很清楚,在这个池子里它个头最大,需要的资金最多,要维持生命,保持原来的体型,还要在寒冬里能跑能跳的,意味着在食物总量相对萎缩的情况下,它要占据更大的百分比。如果它让池子里其他人先动手抢去了现金份额,它能分到的就少了。小个子少那么一口两口的还能对付一阵子,大块头摊子大,一旦周转不灵,轰然倒地是分分钟的事。
实际上,已经有聪明的企业在“洗劫”渠道,“洗劫”市场。他们用非常优惠的条件引诱客户的现金,让他们半年之内都不用再进货。
越冬的粮食就那么点儿。他多拿一手,你就少吃一口。是时候好好盘算一下啦!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资金管理已经成为关系企业发展及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而现金预算的管理则是资金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以投融资为主要业务的公司而言,现金预算管理尤为重要。优化企业现金预算管理,对于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运用、降低经营运作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现金预算是一种综合性的预算,是所有有关现金收支预算的汇总,是控制现金的工具,内容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净损益、资金的筹集和应用四个部分。现金流量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具有决定性影响,作为一个企业应当保持足够的现金来防止一时的现金短缺,但又不能把过多的现金置于这种没有收益的用途上,因而企业的财务经理必须确定一个最佳的现金持有水平。为了使企业保持已确定的最佳现金水平,就需要对未来可能的现金收支的数量和时间进行预测,预测最好的方法就是编制现金预算。现金预算的反映方式,决定了预算可对外提供现金流量预测报告,供报表使用者决策参考,可以向企业现在的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报表使用者提供未来企业生成现金的能力,直接反映企业的应变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本质特征,有利干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进行正确的决策,避免因财务报表提供信息的局限性,避免为之而造成的误解、引起的损失,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企业管理部门提供各种形式的现金流量信息,以满足企业管理部门进行财务管理的需要,企业的主管人员能从现金预算中了解到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情况,预测出每一期间的现金剩余与不足,从而针对不足部分如何筹措与多余部分如何运用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安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金流入与减缓现金流出的方法,控制现金流向,避免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1)现金预算中对现金预算实施中的变化估计不足。因为缺乏应变思想准备及相应的调节手段,这样编制出来到现金预算就会缺乏弹性。很多企业只一次性的作出中长期预算,忽视短期预算的调整,没有把短长期预算很好的结合起来,短期内出现现金流变化也不会对中长期预算进行调整,使得实际情况与预算差异很大,会让人产生预算无用的心理.而且很多企业在做预算时只考虑现金流量正常的情况,不考虑不正常的情况,没有对不正常的情况作准备,一旦发生特殊情况,便束手无策,使得现金预算发挥不了作用。(2)资金管理观念滞后,缺乏创新精神。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但在资金管理理念上却没有创新,依然遵循传统的理念和方法。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没有建立系统的资金管理体系、不重视现金预算管理造成的。一方面,存在认为资金越多越好的误区,造成资金大量闲置而未能发挥其最大效益;另一方面,缺乏现金预算的系统指导和有效监督,没有将现金预算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相联系,也没有建立现金流量的管理理念。企业现金预算预测、编制、执行、考评不到位,无法发挥现金预算的作用,必然带来企业对资金管理的严重滞后性和被动性。(3)现金预算缺乏必要的调研和正确的预测。目前有一些企业在编制现金预算时,不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缺乏对市场客观状况的调研分析,只以企业历史数据、历史经验为依据,使得企业的现金预算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缺乏调节,这样企业的现金预算的意义和作用可想而知,这也是企业现金预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4)现金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缺乏系统观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资金管理越来越重要,而要做好资金管理,现金预算管理首当其冲。现金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企业各种计划及全面预算的归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现金预算管理的执行却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致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轻者导致企业决策错误、频频出现财务危机,重者有可能使企业走上破产的道路。在实际的现金预算管理中可能有很多原因使其不能发挥作用,总体来讲,使现金预算管理失效的原因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缺乏系统意识;预算编制与企业目标脱节,缺乏科学的现金预测方法:对项目变化估计不足以及奖惩考核不明确等。这些都可能使得现金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降低,使企业经营管理陷入困境。(5)现金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从长远看,预算目标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使企业各期预算能相互衔接,从当前看,预算的制定要从整个企业的利益出发,围绕企业总目标展开,各部门目标要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只有这样目标的现金预算才能有意义,才能实现。脱离企业战略目标的现金预算,必然导致预算的无法实现。
(1)管理者要提高现金预算管理的认识。在企业管理中,一旦管理者提高对现金预算管理的认识、明白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那么现金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要提高管理者的认识就要加强管理者知识的培训和更新,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现金预算的不重视,就是因为对其有偏见,缺少系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企业应定期对管理层和一线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现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只有管理层重视现金预算管理,才能为现金预算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2)建立科学的调研预测体系。在制定现金预算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应对企业外部市场客观状况进行科学的调研分析,不能只以企业历史数据、历史经验为依据,要使企业的现金预算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使预算中的假设更准确、可靠,这才能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因此,企业应该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广泛的收集信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必要运算模型,对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反复的预测,尽可能掌握企业外部市场环境趋势,保证预算的可靠性。(3)强化现金预算指标考核体系的构建,建立现金预算奖惩的规章制度。要保证一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就需要建立与之对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为了确保现金预算管理的良好运行,企业应设计一套完善的现金预算指标考核体系,它是现金预算约束机制的具体体现,也是现金预算考评的有机组成。现金预算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现金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和考核,而且通过对现金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可以从整体上评价企业配置资源适应市场的能力,合理地评价企业的投融资业务。此外,企业还应建立与现金预算配套的合理的奖惩制度,这是保证现金预算管理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可以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否则,即使企业拥有精确的预算,也会因为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而得不到贯彻落实。(4)现金预算应与企业战略目标衔接。现金预算是预期企业经营成果的数字反映,是逐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力辅助手段,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为现金预算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从长远看,预算目标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使企业各期预算能相互衔接;从当前看,预算的制定要从整个企业的利益出发,围绕企业总目标展开,各部门目标要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只有这样目标的现金预算才能有意义,才能实现,企业的现金预算才是切实可行的。
总之,企业现金预算是现金流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进行有效的价值管理与工程控制,充分挖掘企业的资金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1]罗伯·莱德、比特.b.海勒.现金流量预算[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市场化的不断加深,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实力的竞争。而资产则是衡量一个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准,现金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反映着管理水平的高低,并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乃至生死存亡。
一、现金管理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年来,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长期滞后,企业的资金面,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面普遍趋于紧张。因此,“现金为王”成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理念。
现金管理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现金的收付管理,这主要是出纳的工作内容,主要目的是使之不发生现金或者存款丢失或者意外减损。这一层面不需要管理知识或者技能,只需要设定好流程与规章制度就可以。另一层面,则是现金流的管理,即对企业流入资金和流出资金进行宏观的管理。第一个层面的要求容易达到,但是真正考验管理水平的则是对企业现金流的宏观管理能力。
现金流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当中的重要概念,是计算各项经营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是维持企业运转、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性保证。只有企业拥有强大的现金流,才能够抓住机会,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转变经营成果评价方式的必要性。
目前而言,大多数经营成果考核方式还是主要关注利润指标,大多数投资者关注点往往在利润表而非更重要的现金流量表。
由于我国会计体制采取的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因此,很多企业在经营方面追求高收益、高利润,并形成了盈利指数(账面利润)越高,企业经营越好的错误理念。这种观点往往忽略了利润本身应当具有流动性,也就是说没有现金流入的利润其实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利润,因为这种利润不仅不能使企业的实际资产增加,反而会导致企业实际资产的减少,因为企业一旦确认这种缺乏流动性的利润之后,必须以现金的方式支出税费以及给股东发放股利,这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发生流动性困难。
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为了打开市场、片面追求高利润,赊销比例过高,信用门槛设置过低甚至根本没有。不考虑账款回收的风险,形成了高额的“虚利润”,加上过于沉重的税负和过高的融资成本,从而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另一方面,由于权责发生制固有的缺陷,企业往往可以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扩大赊销范围、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增加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活动操纵利润,导致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完全失效。由于现金流只计算营业利润而将非经常性收益剔除在外,上述调节利润的方法因为无法取得现金因而不能增加现金流量,很容易被识破。可见,现金流量指标可以弥补利润指标在反映公司真实盈利能力上的缺陷。
美国安然(enron)公司破产以及新加坡上市的亚洲金光纸业(app)沦为垃圾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金流量恶化,只有那些能迅速转化为现金的收益才是货真价实的利润。对高收益低现金流的公司,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公司的收益可能是通过一次性的方式取得的,而且只是通过会计科目的调整实现的,并没有收到现金,这样的公司很可能存在未来业绩急剧下滑的风险。
三、企业建立健全现金预算制度的重要意义。
现金流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要想管理好企业的现金,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的现金预算制度。
所谓现金预算制度,就是企业应当对企业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现金流入、流出以及日常持有量进行规划,在充分保持企业流动性的'前提下,做到资金收益最大化。这一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现金部门的管理和规划,还需要非常多的部门给与配合。例如,在现金流入方面需要和销售部门做好接洽,制定合适的销售政策、赊销政策以及现金折扣政策。在现金流出方面要和筹资、投资等部门做好筹资方式、规模的接洽等。
企业的现金流预测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通常期限越长,预测的准确性就越差。到底选择何种现金流的预测方式就要纵观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实际要求。同时企业的现金流预测还可以从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两方面出发,来推断一个合理的现金存量。
企业的现金管理在企业的整体管理中占据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现金管理还处于极低的水平。大多数企业的现金管理活动仍停留在现金收付业务的层面上,没有意识到现金管理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当提高企业管理层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培养管理层“现金为王”的现金管理意识。企业管理层的意识提升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让管理层们认识到现金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的把现金管理提到新的高度。
其次,建立现金流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系统。在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现金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应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制度加以实施。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制定定期的管理报告、预算与预算控制报告来对现金管理进行及时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企业的每一项工作流程所带来的财务变化都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到现金流量上来,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做出评价。同时要将现金管理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员工,保证现金管理的每一部分都应有人负责,不应存在无人愿意负责的不确定领域。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只有建立在企业框架体系上的现金流量管理才是全面的现金流量管理。
最后,要建立以现金管理为核心的企业信息管理体系。现金管理的核心目的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从传统的记账、算账、制作报表为主转向财务控制、项目预算、资金运作、业务开拓、决策支持等主动运营上来,真正预测和把握企业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以“现金流量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创新核心,将工作流程与财务管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抓住信息网络化这一机遇,实现企业管理跨越式的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八
1.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企业现金流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交易或其他事项引起的现金流动的数量。现金流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科研等各个环节,就像企业的血液一样,是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
2.企业盈利质量的重要指标现金流是反映企业盈利质量的重要财务指标,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侧重利润和收入指标,而通过现金流量表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指标,还反映了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信用和实力,可以说,现金流是企业盈利质量的“检测器”。
3.有助于评估企业市场价值对于投资者来说,现金流量是评估企业市场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的现金流量不仅能够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将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指标相结合,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并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最终确定企业的股利支付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刺激下,我国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总体向好,普遍建立了现金流管理和控制制度。但与此同时,受到人员、管理、企业实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现金流管控领域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如下:
1.现金流管理意识有待提升企业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足,将现金流视为一项技术性工作,导致现金流管理工作流于表面,未发挥应有作用;对现金流认识程度不够,将利润等同于现金流,对赊账销售、折旧、摊销等隐形问题未加以考虑,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实际财务状况。
2.对流动资金缺乏科学预测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盲目扩张的情况,企业经营涉足多个领域,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同时,企业对所投资领域的项目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资金占用时间等缺乏科学预测和管理,可能导致项目进行中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引起资金链断裂。3.缺乏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一定裕量的现金流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经营中常常面临各类复杂的不稳定因素,引起现金的流入与流出不平衡,当现金流量低于警戒值时,如果未能及时预警,将带来巨大风险。一旦企业遭到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现金时,很可能陷入困境。
1.提升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意识要做好企业现金流管理与控制,必须从意识上提升对现金流管理的重视程度,树立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修正只注重利润率的传统观念,进行投资时充分考虑资金的占用率和回收率,以及赊账销售、折旧、摊销等情况,最大限度的平衡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确保现金流量通畅,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于多元经营的企业来说,还应该积极优化现金流管理方式,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业务分权、财务集权是最优化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业务分权有利于防范企业资金流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财务集权来优化现金流管理,可以借助网上银行服务,通过收支两条线来对各部门之间的现金流进行监管,统一调剂企业的资金。
2.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现金流的管理重点在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存货管理,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结合管理重点,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预测,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进行规划,通过对现金流量的预算的编制,准确而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资金的收支,组织财务活动。当现金流量的预测为负值时,企业能够提前进行现金流量筹措,通过银行贷款、优秀资产等方式解决资金的急需问题,以保证资金的裕量,当现金流量的预测为正值时,企业根据预测的盈利数额和时间,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将富余的资金转化为持续流进的现金流。
3.构建现金流风险管理预警机制根据上文所分析的很多中小企业对现金流的管理缺乏风险意识,存在盲目扩张和规划不科学的情况,应该在企业现金流的管理与控制中,引入现金流量的预警机制,提升企业对现金流动风险的把控能力。企业现金流量风险原因复杂,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潜伏期较长,通过对现金的循环周期比率、销售额增长速度比率、应收账款回收指标等的分析,当现金流出现风险时及时进行预警。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考虑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例如,可以由财务、审计、市场等相关人员和环节组成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企业现金流的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考核,并输出风险分析报告,从组织保障上提升企业的现金流风险管控能力。
四、结语。
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组织规模日益庞大、管理层次不断提升,现金流管理的重要作用已经不断得到企业的重视。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现金流管理与控制制度,需要从各个方面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设计一套实用的管理模式来确保现金流管理的一贯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最终推动企业的健康和良性发展。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九
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包括影响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方面的因素。
(一)影响现金流入的因素。
影响现金流入的因素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主要包括保费收入、投资收益和资本注入。
1.保费收入。保费收入一般不构成现金流量的风险。这是因为风险是指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异。因此只要保费收入的减少是计划之中的,则不会构成现金流量风险,因为公司肯定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只有因突发事件,比如政治因素或发生巨大灾害,所产生的保费收入的大幅度减少才会构成现金流量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极为严重的。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保费收入计划中的下降并不构成现金流量的风险,但保费收入的连续下降势必严重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因此,保费收入的连续下滑必须引起公司管理层和监管机关的高度重视。
2.投资收益。投资收益除了取决于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水平,更主要地取决于利率。
利率(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因素,我们可以将此处的利率定义为实际利率)对寿险业的影响不仅巨大,并且作用于方方面面。
(1)利率对保费收入的双重影响。当利率处于较高阶段时,寿险保单的价格相对较低,当利率走低时,寿险公司必须承担高利率时期所售保单的利差损。如果利率长期低迷,则会使寿险公司背上沉重的包袱。研究表明,这种所谓的“现金流动承保”是寿险公司破产的重要因素。反之,当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时,保单价格较高,当利率长期处于上升趋势或快速飚升时,原先在低利率时期购买保单的客户会觉得不合算,于是纷纷退保。大量退保也会使寿险的现金流量受到很大威胁。因此,只要利率不能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出售传统型的保单就会使寿险公司面临两难境地。
(2)利率对资金运用的双重影响。当利率提高时,资产贬值,这意味着偿付能力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司为了支付赔款而被迫处理资产,那它就会陷于支付困境。另一方面,高利率也意味着从投资中获得了高额的收入。在利率下降的短期内,通过实现资本的收益,还会取得好的投资效果。但如果利率下降期延长,对投资效果就会产生负作用。
通过对利率与破产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利率下跌阶段破产的保险公司数量增加。
3.资本注入。资本注入主要包括一般增资扩股、上市或配股。资本注入会带来大量的现金流入。由于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本身就是公司的重要业务范围,而资金运用是靠投资组合来完成的,因此寿险公司的资本注入一般不需要以特定的项目做依托。由此资本注入的现金流量存在的唯一风险是无法取得预期的投资回报。
与现金流入不同,现金流出通过途径,通常包括给付、工资、佣金、购买债券、分红、再保、缴税以及行政费用等,其中的部分支出是资本预算已经决定的,例如在某一时期购买电脑设备。对保险人而言,现金流出有一此规律性,如每月的月初现金流出较大,因为一些支出,如年金给付、租赁费、使用费等主要在月初支付。从全年看,索赔和退保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在以上诸多影响现金流出的因素中,主要包括给付、退保、大规模投资支出、分支机构建设等。
1.给付。一般而言,满期给付完全不构成现金流量风险,只有死差损长时间处于较大的情况时,才对公司的现金流量构成影响。
2.退保。退保率即使比精算假设稍高,也不会构成太大的现金流量风险。只有当短期内出现大规模的退保行为(类似于银行的挤兑),才会对寿险公司构成致命威胁,通常只有受政治因素或短期内利率的飚升的影响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3.大规模投资支出。投资支出一般都是按计划进行的,且由于寿险大部分是中长期资金,有时对流动性的需求不是很高。但大规模的投资支出,一旦发生利率或信用风险,则并非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
4.分支机构建设。分支机构的建设对老公司不会产生过大影响,但对于处于扩张期的新兴公司,则会造成一段时期内大规模的现金流出,往往此时会给公司的现金流量造成较大的压力。当分支机构开业后的营业状况并不理想时,预期的现金流入不能实现,则可能产生较大的危险。
现金流量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使寿险公司在任何时候持有适量的现金,既能支付到期债务,又不致因持有现金量过大而遭受损失。根据上述目的,现金流量风险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要求寿险公司必须在任何时刻拥有足够数量的现金,以支付正常的到期债务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如大额赔付,或外部环境,如政治事件的影响。与银行面临挤兑风险相似,寿险公司有时会因信誉危机或不可抗力造成大规模退保,从而造成现金流量的严重不足,这些都是在现金流量管理时必须考虑的安全性因素。
(二)收益性原则。
收益性原则与安全性原则是对立的,手持现金越多,安全性越大,但机会成本也就越高,收益性越差。反之亦然。
对寿险公司来说,现金存量不足将导致一些到期债务不能按期支付,使其与保户、股东或员工的`关系出现问题,也许此时公司不得不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场合将其部分资产变现并因此而蒙受损失。同样,现金存量过大也是问题,虽然保证了充足的安全性,但由于其只能提供低收益或无收益,因此,过量的持有现金将使公司付出较高的机会成本。比较而言,安全性原则的满足相对要容易些,只要保留足够数量的现金就可以达到,而以最小的机会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才是风险管理真正的目的,才是公司的经营目标。因此,寿险的现金流量管理,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同时,必须更多地考虑收益性原则,精确测算所需要的现金量,并根据公司自身的特点(风险偏好)确定安全系数。只有科学、精确地测定所需的现金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将现金流量中的其它部分运用出去,降低机会成本,取得较好的收益。
(一)现金预算。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十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我园工作的首位。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并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转发的各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文件,通过学习,让大家明确到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使教职工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园内还征订有关于安全的报刊、杂志等书籍,对各类事故、案例,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讨论评述。幼儿园与班级的每个人都签订《班级安全责任书》落实到个人,为了避免个别员工对处理意外事故不冷静,保健医生会不定期开展不同的'安全范例并言教身传。针对个别教职工在安全工作方面不重视,我们会采取一些非常规做法,如班级若有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摔伤了,要送去医院治疗。我们会安排把不重视安全教育的教职工去感受幼儿受伤的痛楚。通过不同的安全教育方法来渗透每一位教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保障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身体健康。
二、做足幼儿膳食的功课。
第一,建立膳食委员会的参与、监督制度,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膳食会,群策群力,科学制定幼儿营养食谱,尽全力做到膳食搭配合理,品种多样,花样新奇、营养均衡、质量保证,并每周定期向家长公布食谱,接受家长的监督。
第二,深入调查,听取炊事员、教职工、家长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保健医生和炊事员深入班级,亲自观察幼儿进餐的情况,直接感受幼儿是否喜欢吃自己制作的食物。从而可以及时调整烹饪方法,看看幼儿是否接受,是否喜欢吃。
第三,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杜绝污染。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制度,生熟分开、主副食分开,强化室内空气、餐具、炊具等消毒工作,并及时填写消毒记录,留样工作记录,保持物品的摆放干净、整齐。
三、合奏后勤常规管理的强音。
幼儿园后勤常规工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服务保障。搞好后勤常规管理要做到“四抓三勤”。
“四抓”指“抓规范,抓服务,抓细节、抓责任”。一抓科学规范:幼儿园后勤管理应提高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发挥后勤员工专业服务的特长,对后勤人员严格着装、持证上岗,落实规章制度要求,后勤工作应有相应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二抓服务到位:强调落实后勤员工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三抓深入细节: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树立员工节约意识。四抓责任到人:明确职责,落实一岗双责,推行岗位责任制、区域责任制,签订各类责任书。“三勤”指脑勤、腿勤、嘴勤。脑勤:事事多动脑,多出新思路、多拿新办法。腿勤:深入后勤一线检查督查工作情况,不怕多费力,有事多协调。嘴勤:多征求被服务对象的意见,主动改进自己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认真做好“四抓三勤”,确保后勤工作常态化,促进幼儿园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我园的情况特殊,保育员除了班级上的工作还要兼顾一些户外的卫生工作,如何让保育员既能做好班级工作又能兼顾好户外的环境呢?在学期初的时候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后勤计划,结合每个班级的保育员的自身的优点来分配好每一项工作。如何合理安排工作?能做到不偏不倚呢?首先我向每位保育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并在工资分配方面,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的原则,按照本园的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并通过将考勤、绩效、和班级安全、个人评优、家长服务评优等的奖项来考核每一位保育员的工作。在学期末,还会评选“优秀班级”“优秀老师”“优秀女工”,从而调动了她们的积极性。每当学期结束前,园领导班子会总结本学期的情况,会将各部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商议,并列出本期制度的不足之处,制定下学期的每一项制度。通过强化岗位和工资制度,有效缓解后勤管理人员的高流动性,从根本上稳定了员工,调动了其工作热情。
四、丰富队伍建设的内涵。
第一,从思想上转变保育员对自己角色的认识。保育员一直把自己的地位都放得很低,把自己演饰成保姆的角色。为了改变这一心态,我园组织保育员进行业务学习,例举日常工作中的实际例子,让大家认识到保育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直接影响着幼儿,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必须有保育员的积极配合。保育员也慢慢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保育员的角色在幼儿园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第二,加强对保育员的培训。首先要提高保育员的合作意识与责任感。为了提高保育员的合作意识与责任感,我园实行教师和保育员相互选择配班这一形式,提高了保育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合作能力与对班级工作的责任感,逐步配合教师完成班级的保教工作。其次提高保育员的专业技能,积极组织保育员参加保健部门举办的业务知识系统培训,提高保育工作水平和工作流程,并进行规范的操作。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保育员工作琐碎而又繁杂,为了使保育员明确工作任务,减少忙乱现象,对保育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进行了安排,拟订了一日保育工作常规,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程序。保育员不仅仅要搞好清洁卫生和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还配合老师组织好教育活动,在一日活动中随时注意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并能随时组织幼儿活动。
“学园、乐园、艺园、家园”是我园的办园宗旨,“你的放心,孩子们的开心”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需要后勤人员不懈的奋斗。我园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就是确保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这就需要他们不断摸索正确的管理方式,积极应对各种问题,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保驾护航,也为幼儿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在这样不断地进步和创新中,才能逐渐适应新时代对幼儿教育、培养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后勤管理的最大效益。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十一
摘要:中小民营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它们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在整个国民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中小民营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整个发展水平偏低。中小民营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唯其如此才能全方位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十二
此文采用了专家访谈法,确定了物流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权重,并设计了物流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方案,同时确定了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思路。物流企业员工指标体系设计中的考核主体采用了360绩效考核,考核方法主要采用了kpi法和ahp法,详细设计了绩效考核的权重,并把绩效考核的结果在报酬运用、工作调整、开发潜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运用。最后,以泉州物流公司和中北物流公司作为具体案例实证研究,所提出的绩效考核体系及指标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
关键词:物流企业;绩效考核;kpi考核法;ahp考核法。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十三
摘要:随着市场经营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风险越来越大,改善现金流量,增强抗风险能力已十分迫切,拟从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管理的目标、必要性、现金管理的方法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的想法。
关键词:现金流量;目标;预测;供应商;存货。
引言。
现金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现金流对于企业,犹如血液和氧气。失去了立命之本,再精妙的管理方案也只会付之东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强化和依赖于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实现管理跨越式的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金流量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由一定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及流出情况的总称,主要可分为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筹资现金流量三大部分。
现金流量管理是指以现金流量作为管理的重心并兼顾收益,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做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
现金流量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要确保企业有进行正常经营及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同时加强现金的流动性,提高其营运效率,使得企业在稳定发展中壮大实力,扩大规模。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具体目标如下:(1)积极筹集企业营运所需要的充足的现金流量。这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最基本的目标。(2)加强现金流量的营运管理,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3)创造企业价值。
现金流量有如企业的血液,企业如果缺乏现金,没有偿债能力,最终就会倒闭。因此,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对企业尤为必要。
1.现金流量是进行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企业价值是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现金流量作为收付实现制核算得出的结果,不受财务政策调整的影响,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如实反映。因此,利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性和真实性,进而有效避免由于对企业价值判断不准而带来的利润超分配以及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风险。
2.现金流量是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判断的主要依据。企业面临的诸多财务风险,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企业现金流量在循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通过对企业在经营或投资过程中现金流量周转情况的分析,可以对企业债务风险、营运资金周转风险以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大都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而予以化解。
1.做好现金流量的预测和分析。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是整个现金流管理的起点和基础,搞好现金流的预算管理为搞好现金流管理奠定了基础。首先,要搞好现金流入预算。抓现金流入量就是要开源,不断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千方百计提高销售收入,并尽快收回应收账款,不断降低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现金流入预算是现金流量预算的重要内容,营业收入是现金流入的重点。因此,现金流入预算要以营业收入为重点,在编制营业收入预算时,要根据生产部门预测的`商品资源量,与销售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和市场分析,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市场各种变动的基础上,测算营业收入,从而编制出合理的现金流入预算。其次,要编制好现金流出预算。抓现金流出量就是要节流,要千方百计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比如储备存货不但会增大进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而且会由于占用大量储备资金而造成资金短缺,使流动资金失衡。所以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应努力将存货与销售成本的比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力求使这个比重降低。现金流出预算必须严格控制资金支出,要注意资金支出的细化管理。要以测算的现金流入量为基础,合理调度资金,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后,要严格执行预算。对预算特别是支出预算进行总量集中控制,统一调配资金,严格预算管理。对于预算外支出,要严格审批,对金额较大的支出,应实行集体决策。建立全面完善的年度现金流量预算体系、完善的月度、季度滚动现金流量预算。同时应加强现金流量分析,建立科学的分析体系。
2.加强对存货的管理。(1)在采购环节,企业销售部门争取到销售定单的同时,采购部门也要向供货商下达采购订单,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及时的采购到高质量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原材料,企业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缩短供应商送货周期、降低库存水平,相应的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率,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选择优秀供应商,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风险。在加强与原有供应商合作的同时,拓展开发新的供应商,以确保存货的供应。2)整合采购需求,向供应商进行联合采购,以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3)某种产品停产之前,有效的利用、处理库存,降低存货报废损失。(2)在生产环节,加强对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控制和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成品和在产品是存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增多,相应的,其占用的资金也会随之增多,因此,为了减少资金的占用,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企业应该尽量缩短在产成品和在产品的停留期、保管期、运输期。
3.建立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确定合理付款周期。建立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评估及采购计划制定采购分配比例考虑到每一个供应商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付款周期,而不是一味延长付款周期,影响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尽可能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但同时又不能损害企业自身的信誉。
4.在销售报价阶段,积极争取好的收款条款。(1)建立信用批准体系,将坏账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2)实施专门的收款聚焦和信用控制管理,加强重点项目的收款。如对所有战略合作客户合同收款执行情况进行专门的分析,这样将有利于营运部门在以后的投标中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以获得有利的收款方式。(3)降低质保金所占的比率,最大限度的利用好银行保函。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十四
内容提要:我国自恢复人寿保险业务以来,由于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体制弱化等原因,利率敏感型的产品都是依据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为重要参数,但这种假设的利率,承诺了长期高水平的投资回报,极易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致使寿险公司形成了利率风险。防范与化解利率风险的途径是,加快寿险产品转型步伐,以利化解和规避利率风险;扩大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建立自动调节机制,实行弹性预定利率;建立寿险行业自律机制,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强化业务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风险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由此,带来了寿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在这个时期,由于法律不够健全、制度不配套、不完善、监管体制弱化等原因,致使寿险公司利率敏感型的产品,因定价依据的是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且又向客户承诺了长期高水平的保证利率及投资回报,所以,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呈现出来。主要问题是寿险公司的资产期限短于寿险合同期,资产与负债在时间上不相匹配,给利率管理带来了潜在风险。
一、寿险产品利率风险产生的根源。
(一)产品利率设定不当形成的风险。
我国传统的寿险产品都是以储蓄型为主。这种产品性质已决定了产品利率与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在产品设计开发时,一般都将预定利率与当时银行存款的利率大致吻合,有时还会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因为不这样做,寿险产品就没有买方市场。这种预定利率确定的结果,只是在产品设计开发的初期看来是吻合和平衡的,这种吻合和平衡只能是暂时的,因为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但是,随着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预定利率与实际利率长期背离的现象。不同时期的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差异性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不稳定时期。这就必然会导致寿险公司随着银行利率的频繁波动而不断更换产品,这样,既被动又影响寿险业务的发展。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制定,主要参照的是银行存款利率,假如预定利率的设置过高或过低,都会给寿险公司的经营带来利率风险。
(二)国民经济发展对预定利率设定的影响。
寿险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经济以8%的速度增长,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也水涨船高。寿险公司在这个时期推出的产品由于受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预定利率也相对较高,最高时达到13%。以后,央行连续7次下调银行存款利率,使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降至2.5%。但是,高预定利率时期发展的寿险业务留下的利差损,则是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都难以弥补的。这种现象纯粹是由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造成的潜在风险。
当前,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还只限定在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固定的投资渠道。新《保险法》虽然对投资渠道有所拓宽,为保险资金的投放逐步走向市场化搭建了一个平台,但投资领域狭窄的问题仍未有大的改观。保险资金不同于银行资金和其它资金,它有三个基本特性,一是负债性;二是间歇性;三是不确定性。这三个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被保险人的一种负债,寿险公司要随时准备用于给付。而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损失程度等等却是随机性的,是无法预料的。由于投资渠道不畅,致使寿险公司的短期资产无法与长期负债相匹配,逐年形成潜在的投资风险。由于大量的保险资金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选择和进行风险转嫁,有时投资又难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就使寿险公司无法按照负债特点进行有计划的投资,势必会加剧利差损的风险。
(四)对产品性质认知的偏差和弹性服务给经营带来的利率风险。
寿险产品虽然也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它更偏重于保险保障功能,而不是保护资产保值增值。但目前正是因为对寿险产品性质认知上的偏差,使得保险业同银行业、保险公司之间在产品价格上层开非常激烈的不正当竞争。也有些业内人士过分渲染寿险产品的投资回报功能,给产品定价和资金投放造成极大压力,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利差风险的概率。
我国已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和我国保险主体的不断增加,使保险市场的竞争已经呈现出白热化态势。为了争夺市场,扩大规模,有个别寿险公司在销售保单时,增加了弹性服务的内容,如保单借款、退保、转保等选择权等。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这些弹性服务往往以牺牲寿险公司的利益为代价,给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数额及期限的匹配带来了不稳定性,会进一步加剧利率风险。
二、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的对策。
(一)加快寿险产品转型步伐。
在通货膨胀时期,为了增加寿险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扩大产品覆盖面,广泛占领市场,在产品设计时选择较高的预定利率是可行的。这虽然会给公司长期性寿险业务带来潜在风险,但同时也扩大了市场份额,得到了相应的产品收益率。在通货紧缩时期,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传统的寿险产品保单预定利率也随之降低,这给寿险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一定困难,一旦银行存款利率上调,将给续保收费加大难度,有时甚至会出现大批保单退保。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保险体制要与国际接轨,就必然要加快改革步伐,银行存款利率也必将逐步走向市场化,这将使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设定失去直接的参照系数。以上情况,在客观上要求寿险公司必须尽快改变目前预定利率的确定方式,逐步淡化或切断预定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之间的联系。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能是通过加快寿险产品的转型步伐来化解和规避利差风险。
1.应大力发展分红保险。分红型寿险产品能够确定稳定的'预定利率。寿险公司应根据分红保险产品账中资金的运用收益情况确定每年的红利分配水平,不论市场利率如何升降,客户的利益都可以得到保证,寿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发展分红保险,有效地化解和防止利差风险的形成2.应继续开办投资连结保险。该险种在通货膨胀时期曾受到客户的普遍欢迎。投资连结保险采用寿险资金分账管理的方式,可以投资于相互基金、国债或其它投资组合。从实践看,该项基金收益率较高。若该项基金投资失败,可由客户自己承担损失,保单的现金价值相应降低。该险种不仅降低了寿险公司在高利率环境下而设定的高预定利率的风险,还可以吸引客户在投资市场收益较高的时候得到较高的回报。但投资连结保险是以寿险业务发展比较发达、资本市场比较成熟为前提的,否则,一方面规避了利率风险,在另一方面还可能带来其它方面的风险,这是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
3.应积极开办万能保险。万能保险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便捷、灵活的特点。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或减少保费及保险保障。寿险公司可以给保户一个较低的保证利率,以保证客户一定的投资收益。寿险公司在账务处理时,将账户余额与资金运用收益挂钩,这样,客户可以在不使保单中止或失效的前提下,取出部分现金价值或增加或减少保费的缴纳。但该险种管理费用较高,对电脑系统配置相对要求也较高,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并具有一定难度。
(二)扩大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寿险公司对资产和负债通过合理的匹配,以期达到规避利率风险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寿险公司在每销售一批高预定利率产品时,都要有相应的高固定利率投资工具与其相对应。资产负债匹配一是要求收益水平匹配;二是要求期限匹配;三是要求数额匹配。如果寿险公司对资产和负债不能及时进行协调匹配,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利率风险。从当前情况看,寿险公司的投资渠道虽然在逐年扩展,但仍不能满足寿险业务的发展要求,寿险资金尚未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从国际上看,凡是资本市场比较发达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寿险业务的发展水平都很高,寿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自动调节机制,实行弹性预定利率。
寿险公司的产品结构必须多样化,单靠分红型产品、万能保险产品等等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承认,既然传统的保障型、储蓄型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说明有它存在的理由和空间。既然该险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就有一个如何科学确定预定利率的问题。以前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预定利率一旦确定,便始终不变,从而导致了产品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长期背离。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注重研究建立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实行弹性预定利率。当银行存款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可以自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产品价格也可以随行就市。这样,寿险公司就可以有效地化解和规避利差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四)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寿险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依赖于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机制。而这个机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建立同业公司的自律机制。尤其是费率市场化以后,建立同业自律机制更显得尤其迫切。各寿险公司都应该自觉增强法律意识,自觉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相互诋毁,更不能为了推销产品,过分夸大渲染产品的保值增值功能,误导欺诈客户、人为地搞恶性竞争,加大寿险公司的成本和利差风险。
(五)强化业务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化解和防范利率风险,主要是靠人和技术手段。因技术因素造成的风险可以运用技术手段来解决,但人的素质的提高就必须靠严格的管理来实现。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水平的管理机制,再高的技术水平也解决不了问题。为了有效遏制、规避利率风险,寿险公司必须建立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水平过硬、管理手段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有了这样一支过硬的队伍,才能有效地遏制和控制利率风险。除此之外,寿险公司还应该尽快培养自己的精算师专家,有了这样的专家,才有可能对利差风险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估,才能有效地建立起科学的预警机制。
(六)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必须进一步增强业务处理的科学性,尽可能增加其科技含量,控制产品销售的管理成本,只有这样,寿险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赢得更多的客户,牢固地占领市场,取得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现金流管理论文摘要(模板15篇)篇十五
1)订正数据库基础资料。建立资产管理中心定期资产清查制度,汇报新增、改扩建、调拨、报废、丢失等资产实物各种形式的变化,彻底摸清资产现状,为以后开展资产经营分析做好准备工作。2)强化资产动态跟踪。实行资产例会报告制度,通过定期组织例会,进行季度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报考核结果,部署下季度工作安排。3)做好资产人员培训配备,使资产管理工作为采油厂生产的安全平稳生产保驾护航。
3.2强化固定资产现场控制管理。
首先,在现场管理中,确立目标保证体系,明确责权关系,将各项指标纵向分解到底,横向分解到边,将指标落实到下级单位,资产使用及保养落实到具体岗位,真正做到资产全员管理。其次,加大监查力度,提高现场资产的管理水平。再次,做好信息反馈,实现现场管理的过程控制。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对实际的工作进行衡量,对实际与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
3.3实现资产有效运营管理。
1)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将资产管理的权利进行合理划分,对下级授权、分权,规定各级人员处理某些事务的.权利。在授权、分权范围内,授权者或分权者有权处理有关事务。未经批准和授权,不得处理有关的经济业务。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时,必须将每个单位或个人按其所授权利或所分权利与应负的责任相联系,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应予履行的任务及其应负的责任,作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从而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
2)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厂长(经理)领导下,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由厂部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照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级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并且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实行谁用谁管,把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使用单位应对厂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严格执行各项财产管理制度,搞好日常管理,保证固定资产完整无缺,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3)盘活低效资产和无效资产。建立厂级资产调剂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加快盘活速度。采油厂的闲置资产实行集中统一调剂,及时沟通信息,扩宽闲置资产的调剂利用范围,使闲置固定资产重新发挥作用。详细研究,周密部署,拓宽盘活途径,提高盘活效果。如对闲置资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并花费较少的资金,改造闲置设备,满足生产的需要,达到以少量的增量激活大量存量的目的。制定和完善有关盘活闲置资产的奖励办法,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国家政策规定淘汰、强制性报废和确因技术落后或损坏的部分闲置资产设备,在经过有关部门严格鉴定审批后,应坚决予以报废,不再继续使用。
3.4构建资产管理考核体系。
1)加大定量考核和客观考核的力度。尽量用具体明确的考核指标和考核结果科学准确地评价每一名资产管理者的工作绩效和每一项资产的效益,提高绩效考评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2)建立资产考核机制。考核指标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多层次,全方位考核压力传递机制。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制定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健全各类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定期清查存量资产,动态掌握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并对各归口部门的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各归口部门对负责资产的实际使用单位进行考核,各采油管理区和班组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谁用谁管,要求物物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及时维护检修,提高完好率。通过这样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机制,使考核结果和奖惩挂钩,实现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
4结语。
对照油公司管理模式,针对采油厂存量固定资产的基础资料不完善、现场管理不规范、报废处置不及时,激励约束不健全的诸多问题,从完善基础工作、强化现场管理、实现运营和构建考核体系入手,多层次、全方位打造油公司体制采油厂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归口管理,保全固定资产完整性、盘活低效无效的存量资产,建立资产管理考核机制,从而在思想、组织、制度、信息、激励支持下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