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怎么写(4篇)

时间:2024-12-19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怎么写(4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怎么写(4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怎么写一

ok3w_ads("s005");

关键词:物流经济;经济效益;物流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逐步完善和日益成熟,人们的生活已经和物流行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大众普遍认为物流行业属于典型的服务业,但是与传统固化模式下的服务业不同,新兴的物流产业链会极大促进社会经济区域化链条的完善和飞升,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的运行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而能带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项目,例如区域道路运输网的铺设、运输布局的合理分布、智能化运输平台的打造都是物流产业链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加深物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正相关效益,如何让物流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下去,也是在大环境下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代课题。

一、物流经济相关概念阐述

1.何为物流经济

物流经济越来越成为衡量社会经济是否高速运转和拉升经济体量的重要标尺,在传统的物流经济体系里,更加注重商品的配送及有效传递,但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物流的时效性、便捷性和物流平台的智能化,成为了考察物流链完整性的重要标准,物流平台为了在行业里占据不败之地,只能加速高效的拓展自己的业务腹地,增加对产业智能化的投资,使物流链条从仓储到配备,都形成一个良好的资源配比。这就使物流行业高速发展,不断增长的物流经济,成为了社会经济的强有力支撑,二者的互相作用,可以极大程度地拉升国民增长总值,并且可以从需求端刺激消费,使国民经济与物流开启正循环的积极模式。

2.物流经济对不同区域的现实主义价值

打造完备的物流产业链,成为现阶段非常有效的改善区域经济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区域经济视域下改善经济的重要抓手。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化进程越高的区域块,往往具备更高效、更完整的物流产业链,而地域相对边缘化的城区,往往物流配置会呈现出单一化、片面化等特点,如果着手于增加经济扁平化城市的经济效益,物流业的丰富和完善可以成为有效手段极大改善这一现状。

在农村化进程占发展主导的上世纪60年代,有一条标语格外引人注目,“要想富,先修路”,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条标语仍然在社会经济中适用。物流产业会带动地方运输管道的完善,打通经济较为贫瘠地区的商品流通管道,让所有居民平等地享受社会资源,有益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从而在根本上打破地域限制经济发展的桎梏。

3.推进物流经济在社会环境中的意义

物流经济从某一方面来说,能够有效调整区域原有的生存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激发人们对消费的渴望。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物流经济已经不是单纯承担运输模块的独立经济体了,它已经和多媒体产物互融在一起,共同承担起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元化的物质需要,物流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社会经济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而物流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愈发清晰地显现了出来。所以很多经济发展略显迟缓的地区,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力度保障物流平台在本阜的搭建,因为物流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行业力量。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现状对比

1.当前物流经济现状

与之前的物流模式不同,现在买家对商品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要求物流行业必须摒除固有的行业模式,根据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物流服务。

具备高时效性、高智能化的物流平台,今后势必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经过电商平台的催化后,消费人群在特定节日对物流的需求值会达到顶峰,但是物流链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会出现持续性的滞后反应,比如每年双十一的到来,各地物流链都面临极大的压力,这说明现在的物流体系依旧过分依靠人力依托,高耗能和低输出的矛盾也初见端倪,目前我国整个物流经济处于一个瓶颈期,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提速,智能化配比也亟待改革。

2.国内外对比研究综述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在近几年刚刚实现了各种边界业务的整合,通过资源配比和多媒体融合的物流经济也初具成效,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用学习的眼光、发展的态度去观察对比国外物流经济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从而助力我国物流模块的完善更迭。

(1)国外物流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阐述

在欧洲国家,物流经济通常被作为压缩成本的最后一道关卡,在商品流通和运营的视域下,物流产业的是否完备是可以直接体现在收益价值上的,因此欧洲国家极其重视对物流行业的政策倾斜及实体支持。

从亚洲范围来分析,韩国和日本都把物流行业当作了国内最重要的利益来源之一,他们认为高质量的物流产业的聚焦,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资源配备的高速融合,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价值输出。

(2)我国物流经济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越是发达的物流行业,物流效率往往越高,但是成本输出却越来越少,这对经济效益的攀升是一个重大利好的资源项。物流产业越繁荣,人们加入电商平台等线上交易的热情就越高涨,人们在消费时选择的产品项目也就越精细化,当物流产业链条匹配到更多私人订制的电商服务时,也就意味着我国国民经济有了新的飞跃和质的提升,意味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虽然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但是它基本改写了服务体系的价值导向,也重新定义了服务行业的社会经济体量,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物流业现在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行业支柱,在国民经济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辩证视域下的物流经济与社会经济相关性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社会经济包含物流经济,而物流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微观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物流会为区域带来更好的流通性,商品的快速交换会形成收益价值体现在社会经济中。从另一角度来讲,健全的社会制度保障和经济依托,也会使物流模块更加稳定,走向规模化发展趋势,所以这两者在現实角度上,形成了正相关的辩证关系。

新兴的物流产业链会极大促进社会经济区域化链条的完善和飞升,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的运行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而能带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项目,例如区域道路运输网的铺设、运输布局的合理分布、智能化运输平台的打造都是物流产业链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加深物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正相关效益,如何辩证地看待物流经济与社会经济,也是我们十分需要了解的课题。

1.社会经济是孕育物流经济的温床

有经济学家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是否快速增长,是可以体现在国民日常生活中的,比如商品交换速度是否加快,居民拥有的产品是否多元等,而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来自储蓄还是交换,这也体现了这个国家经济环境的健康性和稳定性,社会经济如果有序健康的发展,那么各项衍生经济才能够得以运转和壮大。

2.物流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抓手

(1)解决就业痛点,增强人才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和劳动力市场由人力输出向智能化输出的用工转变,人工的低消耗已经成为了日后就业发展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用工趋势加重了我国的就业压力,而物流的行业特点,造就了为社会分担剩余劳动力的积极内核,可以大力缓解区域内的就业压力,妥善解决社会痛点。

(2)对边界行业的带动作用

在现代物流行业体系中,运输物体的多元化成为了时代特点,相对于传统物流,有一些不易于长途运输的制品也成为了现代物流的常客,所以为了加强在物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物流包装行业应运而生。

从经济角度出发,物流行业对加工业、包装业、流通业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高效完成了边界行业的融合互补,极大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加强物流产业链的策略研究

1.当前物流产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物流的时效性和普及性也时刻影响着人群的主观意识,所以物流的体系变革势必是一场多维化的模式探索,只有精准找到今后努力的基准点和方向,才能为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保障。

(1)全面完善物流配置

研究发现,物流行业在不同区域内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形式,主要是因为物流设施的配备不均衡,导致不同地域对智能化物流的接受度不一。比如一些欠发达地区,至今没有全面完善智能柜的推广和普及,这就导致了智能化物流出现两极分化,这样的形势如果不得到改善,注定会为行业发展增添不必要的思维壁垒。

(2)降低行业门槛

由于打通全国物流通道和脉络是一个极高难度的事情,所以在行业的选择上,很多人会被行业门槛所桎梏,不敢踏入这个圈子,这就导致整个物流行业缺乏活水,难以打破几家企业的固有循环,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物流经济建设中,才能让行业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3)打造智能化信息平台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与数字化生活变得难以分割,如果物流体系的跟踪平台无法做到高透明化和高时效性,那么老旧的商业模式会很快成为行业发展的藩篱,未来谁的智能化平台越完善,谁的物流产品就会越被人喜爱。

2.改善产业链的策略研究

由于固有的物流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规律,所以我们必须打造一个更为完善、高效的物流产业链。根据买家对商品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物流行业必须摒除固有的商业模式,尽可能根据用户群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物流服务。比如在我國现有物流行业中,“顺丰模式”主打中高端客户,而客户群体的建立有助于打造具备高时效性、高智能化的物流平台。尽快实现物流行业的规模化运营,将物流程序最大程度地化繁为简,通过政策保障,加强物流经济与社会经济的交流,满足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在物流行业立足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做到经济价值的高度输出。

五、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整体攀升,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我国也逐年加重了资源投放,所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只有打造一个健全成熟的物流网络,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谋得共进发展,虽然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近几年也才刚刚实现了各种边界业务的整合,但是通过前期的努力,我国资源配比和多媒体融合的物流经济也初具成效,我们还是在用学习的眼光、发展的态度去观察对比国外物流经济为社会带来的影响,而我国的物流模块也在不停地进行着完善和更新。想要为社会经济贡献出更大的体量,未来我国就必须着眼于物流行业实体建设,适当采取完善物流行业配置、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等措施,使物流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目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物流行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但是如何深化加强物流行业与其他国民行业的交流,如何保障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的支撑作用,这些是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冰.物流经济的深层机制探讨[j].经济研究论丛,2016,(6).

[2]杜芳.比较经济学[j].北京教育出版社,2019,16-17页.

[3]李洁书.经济学相关探讨[j].上海物资出版社,2018,(43).

[4]刘苏,王林,李炜斓.社会经济学应用[j].中国图书出版社,2017,(2).

作者简介:薛冰(1978- ),男,汉族,山东济南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物流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经济 物流 影响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怎么写二

ok3w_ads("s005");

[摘要]广东农村消费在未来广东省和全国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广东农民的消费能力总体上还较低:食品和住房等生存性消费支出比重较大;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边际消费倾向波动很大;农民的投资积极性不高,生产性消费支出比例下降。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社保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政策是当前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宏观政策。
[关键词]农民消费消费倾向农村宏观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12-0073-07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庞大的市场规模,更体现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于广东来说同样如此,2008年广东省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11.9%.全省户籍人口中的农业人口占47.8%,这决定了广东农村消费在未来全省和全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
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放缓,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出口需求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需求对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意义重大。要扩大农村需求首先要了解农民的消费状况以及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广东农民的消费状况

(一)农民的消费能力
1.农民消费的总体水平偏低。1990年广东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0.02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47%;2008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78.94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89%,比1990年下降7%。2008年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7.8%,也就是说47.8%的人口仅消费全社会24.89%的消费品。200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例为35.79%,其中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仅为8.91%,农民的消费规模明显偏低。
2.农民消费的增长速度缓慢。1990年以来,广东农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增长速度。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1990-2008年间,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实际增长4.97%,而同期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实际增长7.04%,平均每年农民的消费增长低于城镇居民2.07%。
3.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由于农民消费水平较低,而且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持续扩大的趋势。1990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为2.13:1,2008年上升到3.19: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消费水平扩大的主要原因。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90年的2.20:1拉大到2008年的3.08:1。从城乡居民消费的绝对量变化看,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90年的932.63元增加到2008年的2234.09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83.86元增加到6752.08元。2008年农民人均消费支出还不到城镇居民1991年的水平,总体上,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17年以上。
(二)农民的消费结构
1.农民的消费结构变化缓慢,以传统的食品、居住等消费为主。1990年以来,农民食品和居住消费累计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均在60%以上,而且食品和居住消费支出比例下降缓慢,18年间仅降低8.59个百分点(见表1)。

食品消费支出一直是农民消费中的最大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的比例很高,2008年接近50%。2005年以来,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恩格尔系数还呈现增大趋势(见表1)。与城市相比,2008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比城市高出11.24%。这说明广东农民的生活质量还很低,提升的空间较大。国际上把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视为消费结构变动发展的基本规律,联合国把恩格尔系数的高低作为衡量一国贫富程度的基本标志。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广东农村居民正逐渐从勉强度日向小康水平过渡,农民消费结构变化处在关键时期。食品消费结构中,主食消费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副食消费、其他食品消费以及在外饮食的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外饮食消费的支出比例上升最快,2008年达到8.48%,农民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居住消费支出仅次于食品消费支出,成为农民的第二大消费支出,在农民生活消费中占较大比例。从变化趋势看,居住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基本维持在14-20%之间,2008年农民的居住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为19.80%(见表1)。随着农民居住消费支出的提高,农民的居住面积不断扩大,居住质量不断提高。据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底全省农村家庭户均住房面积达到120.82平方米,有13%的家庭拥有两处以上住宅。住房类型逐渐从平房向楼房过渡,47.25%的家庭建成了楼房。住房结构从砖木向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占农户总量的31.85%。根据广东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数据,2008年农民的居住质量指数实现全面小康的程度上升到67.4%。农民的住房改善和居住质量的提高带动了建筑、装修、家具等相关消费需求。
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水平低,支出比例小。1990-2008年间,农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从50.28元增加到86.65元,仅增加36.37元。2008年农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仅为3.88%,比1990年下降1.51个百分点。农村家庭耐用品消费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城镇相比差距较大。从交通设备来看,摩托车已经成为农民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2008年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摩托车97.81辆,而城镇居民外出的交通工具已经逐渐从摩托车升级到家用汽车,2008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9.6辆,农村家庭仅2.03辆。从电器设备来看,农村家庭除彩色电视机已经基本普及外(2008年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4.18台),其他耐用品的普及率处在较低水平。2008年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洗衣机、冰箱、空调分别为37.07台、34.88台、27.77台.而同期拥有同类家庭耐用品分别为94.85台、94.39台、187.52台。2008年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的洗衣机和电冰箱拥有量不到城镇家庭1990年的水平(1990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的洗衣机和电冰箱拥有量分别为80.73台和52.80台),城乡差距达18年以上。
3.服务性消费比重偏低。服务性消费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重要标志。1990年以来,农村居民在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等服务性消费的累计比例从12.24%增加到20.84%,其中交通通讯支出比例增加8.36%,医疗保健支出比例增加1.82%,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例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1.58%。由此可以看出,农民消费还处在物质消费阶段,精神消费水平严重偏低。
(三)农民的消费倾向
农民的消费倾向反映了农民将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反映消费倾向的指标主要有平均消费倾向和边 际消费倾向。从图1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广东农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89.41%下降到2008年的76.14%,下降13.27%。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较低,2008年农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低2.55%,说明城镇居民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较高。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很大,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出现在2005年,为143.84%,最低出现在1999年,为36.58%,说明农民的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农民的现金收入、预期收入增长、收入波动、城乡收入差距、未来的预期消费、住房和固定资产投入成本、农村公共物品的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传统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农民的消费倾向。
(四)农民的生产性消费
农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除了用于生活消费和储蓄以外,还要进行生产性消费。农民的生产性消费,即农用生产资料的消费,是指用于农产品生产和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物质资料及其他物品的消费,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两部分。农民的生产性消费支出反映了农村居民家庭生产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高低,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农民的生产性消费支出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如表3所示,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广东农民家庭生产性消费支出从1990年398.51元增加到2008年的608.12元,增长52.60%。生产性支出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从1990年的373.64元增加到2008年的581.21元,增长55.55%: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从1990年的24.87元增加到2008年的26.92元,增长8.23%。
尽管农民的生产性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增长有所增加,但是,总体上看,农民的生产性消费支出偏低。一是农民的生产性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较低,而且呈下降趋势。1990-2008年间农民的生产性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从28.26%下降到20.54%,下降7.72%,而同期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从66.13%增加到75.45%,增长9.31%(见表2)。二是农民的长期投资严重不足。农民注重见效快的短期投资,生产性支出中家庭经营支出的比例较大,而长期见效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很小,2008年家庭经营支出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占生产性支出的比例分别为95.57%和4.43%。农民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比例很小.而且增长很慢,2008年仅比1990年增加2.05元。


二、农村宏观政策与农民消费

我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大国,合理有效的农村政策是保持农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消费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1982-1986年和2004-2009年中央在两个时期连续发布“一号文件”;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中哪些政策在促进农民消费方面产生过或将会产生重要影响以及效果如何?还有哪些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都需要认真审视?
(一)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消费
土地对农民的消费作用在于农村土地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从理论上说,土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的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农民对土地的经营实现经营性收入;二是农民将自身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相结合以实现工资性收入;三是通过农民对土地的直接占有以实现财产性收入。
1990年以来,在农村土地实行家庭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农产品购销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得到调整和优化,农民的农业收入不断提高。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1990-1995年间,农民的农业生产性纯收入年均增长2.95%,处于199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随着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表现越来趣明显,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激励作用呈下降趋势。1995-2000年间,农民的农业生产性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下降到1.28%;2000-2005年间,农民的农业生产性纯收入出现负增长,年均增长1.98%:2005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并对农民实施了多项直接补贴政策,农民的农业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到2008年,农民的年均农业生产性纯收入还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要促进农民的农业收入增长,必须完善和创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仅激励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而且农民自主择业的权利得到了保障,解放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随着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不断增加。非农收入逐渐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农民人均纯收人中非农收入的比重从1990年的42.31%上升到2008年的76.04%。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出现老龄化、妇女化现象,而且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较低,这不利于农业引进先进生产要素,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另外,由于现行的农村土地家庭经营制度的退出机制不完善,农民放弃农村承包土地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导致农村土地流转不畅,难以将土地集中到生产经营效率较高的农户。
农村建设用地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为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在土地使用、信贷、税收给予优惠政策,全省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建立了大量“三来一补”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农民不仅可以从非农就业中获得工资性收入,而且可以获得集体的分红或其他福利。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建设用地指标逐渐向大城市、大项目倾斜,农村集体使用建设用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征地范围和征地规模不断增大,大量农村集体土地低价转为国有土地然后高价出让,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农民无法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另外,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等没有抵押权和自由处置权,影响了土地的流动性和市场价值的实现,使农民很难获得土地的财产性收入。
(二)农村社保制度与农民消费
规避风险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倾向,对人的消费行为影响很大。经济学家迪顿(deandon)认为.“不喜欢冒险的人要想避免风险,就要付出代价,他们会想法随时间的推移而平滑地消费。需要很大的刺激才能让他们改变其消费偏好和储蓄轮廓”。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规避收入风险的重要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消费选择。
近年来,广东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项目不断增多,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省推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全省农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全省农民总数的95.4%。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报销比例、受益农民都有很大提高。2008年全省筹资总额达54.2亿元,住院补偿占住院支出的比例提高到36.8%,获得补偿的农民占参合农民的比例达到32.5%。为了解决困难农民的生活问题,全省实施了农村居民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把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2009年开始试点实施农村养老保险。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享受了社会保障的许多优惠政策,城镇居民获得的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以及社会保障水平都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时间较晚,投入的欠账太多,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比如农民失业保险的缺失,难以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缺失的保障体系必然影响消费预期,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民的未来预期支出较大,在消费时存在后顾之忧,现期消费信心不足。
(三)农村金融制度与农民消费
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面向农村消费市场的金融支撑乏力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农村金融制度直接影响到农民对生产和消费资金的获取。合理的农村信贷制度可以使农民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即期收入的限制,充分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形成消费带动投资,投资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良性经济循环。
从目前的情况看,广东省面向农村的信贷资金很少,对农民生产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很小。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总额为460.57亿元,仅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1.52%。农村金融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制约了信贷对农民生产和消费的带动作用。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越来越少。由于银行在农村运营成本高、收益低,缺乏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动力,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不断减少,除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外,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几乎没有营业点。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即使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在农村也是存多贷少,大量农村资金通过储蓄流入城镇和非农产业。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的农业存款和贷款差额高达916.81亿元。三是农民贷款成本较高。农民在贷款方面不但没有补贴,而且贷款手续繁琐,贷款利息较高,可贷金额小。四是农村合作金融缺失。农村合作金融的缺失使农民无法通过相互之间互助互利的合作便利地获得生产和消费信贷资金。尽管目前农村合作金融已经开始试点。但对农民信贷的作用效果还未显现。五是农村贷款抵押品少。作为农民最大财产的土地和住房,在现有的金融政策下不能作为贷款抵押品,提高了农民贷款的难度。
(四)基础设施投入政策与农民消费
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都出台了许多支农惠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逐渐向农村倾斜。2008年广东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375.8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提高到27.03%。全省实施了农村饮水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农村信息化工程等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不仅直接拉动了相关投资需求,更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拥有量不断增加,彩色电视机、摩托车、手机的使用在农村逐渐得到普及,电脑和家庭用汽车开始进入农民家庭,洗衣机、电冰箱:空调购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但是,由于多年来,国家对交通、通讯、电网等投入倾向于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目前的财政投入规模很难满足农村的需求,很多地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要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加重了农民和农村的负担,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导致农民使用消费品的成本较高。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农民家庭购买的大件物品中有12%处于闲置状态,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不配套。主要表现在:农村电网建设滞后.供电不足、电压不稳、电价太高,抑制了农村电器消费品的使用;部分农村用水不方便,影响了农民对洗衣机、热水器的消费;有线电视信号差、收费高,也导致部分农民家庭不愿购买彩电;农村交通、通讯落后,相关商品销售和服务网点少,售后服务差,制约了农民购买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以及手机、电话、电脑等通讯和信息网络设备。

四、促进农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收益
在贯彻国家土地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的土地收益。一是改革征地制度,缩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二是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将整理节约的土地用于农村经济发展。三是适当放宽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的审批,为农村发展经济提供土地保证,特别是对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产品加工、储藏、农业科研等用地给予优惠政策。四是加快农村宅基地改革,可在试点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二)完善农村社保制度,改善消费预期
抓住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加快完善农村社保制度。一是完善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对参保的补贴力度,提高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二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最低生活制度落地实处,实现农村困难农民应保尽保,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的变化。适当提高保障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应尽快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四是试点农民失业保险.保证农民在经济波动时有稳定的收入,使农民的消费更加均衡。
(三)建立适应农村生产和消费的农村金融制度
一是加快建立农村合作金融。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加快合作金融组织的建立,降低农民的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融资成本。二是建立农村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生产和消费的长效机制。对于市场调节的领域,提高各生产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是农村吸纳信贷资金的重要前提。对于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应加大财政的投入或提供优惠贷款。三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开展政策性、商业性、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向农业贷款的意愿。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降低生产和消费成本
财政投入应加大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降低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成本。一是加强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交通、通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二是要加大乡村道路和农田道路的建设力度,促进农用汽车、农业机械、摩托车和其他耐用消费的消费,不要因为交通限制了大量消费品进入农村。二是加大农村电网、自来水、有线电视、通讯、信息网络等设施的建设力度,促进家电和通讯消费。三是加大对农村销售网点的建设,搞好售前售后服务,让农民买得方便、用得放心。

相关热词搜索: 广东 审视 宏观政策 农民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怎么写三

ok3w_ads("s005");

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一):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热点解读】

宏观调控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我国目前通货膨胀明显,稳定物价的目标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的质量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2010年7月以来,主要农产品物价上涨,物价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因此国家三令五申,多次强调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稳定物价引起“两会”的广泛关注,必定成为2011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房价上涨成为2010年五大热点之一,房价上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引起了国家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同时能否控制住飙升的房价自然成为衡量一个政府或者政党执政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此问题必然成为2011年高考命题的重点,考生必须注意此热点。

【热点透视】

材料一? 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材料二? 2010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16项措施: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2、稳定农副产品供应;3、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4、保障化肥生产供应;5、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6、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8、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9、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10、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11、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12、健全价格监管法规;13、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14、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15、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16、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材料三? 从2008年底开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房价一路飙升,高涨的房价直接影响到人人民的生活水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国八条”、新“国八条”等一系列宏观调控重拳政策,同时部分城市也出台了针对性的调控房价地方细则。2011年2月以来,北京、上海等高房价重灾区房价出现松动,开始打折优惠或销售,这种趋势开始向二三城市蔓延,似乎预示着在调控重压下,楼价下降通道或已形成。

【知识链接】

经济生活: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政治生活:政府的职能及其原则

生活与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的否定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观。

【问题切入】

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2、用有关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依据。

3、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4、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近来 影响物价上涨因素有哪些?

(1)价值决定价格。生产资料和农资产品成本上升,导致农产品价值增大,因此价格上升。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去年春天南方发生大旱,进入7月份南方又发生水灾,导致主要农产品总体供应量减少,由此带来价格上涨。

(3)流通环节 增多、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其中重要原因。

(4)通胀预期引起的惜售、炒作的因素。市场投机商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扰乱市场秩序

(5)货币发行过量、输入性通胀。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热钱流入我国货币流动性泛滥,对价格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6)当今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

5、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国务院重拳调控投机性购房。

①投机性购房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的表现,不利于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国务院要重拳调控投机性购房。②国务院重拳调控投机性购房,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③国务院重拳调控投机性购房,这是在执行经济职能,说明我国政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我国政府这样做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有利于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树立政府权威。

【真题训练】

1、彩铃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彩铃的内容快速更替,“彩铃内容创作”这一新兴职业吸引了

众多的从业者,彩铃制作师也都具有不菲的收入。这一现象表明

a、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b、新兴职业创造的价值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c、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利益与供求等机制实现的d、从事非物质产品的生产投入少、风险小、收益高

2、我国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表示,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停止执行。自2011年1月1日起,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这一政策的变化将会

① 直接改变汽车的供求关系? ② 间接调节汽车企业的投资

③ 刺激汽车燃油价格的上涨? ④ 增加交通综合治理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10年1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煤炭企业从维护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加强企业自律,维持2010年价格,不得涨价。该要求表明

①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控煤价

②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③稳定煤价是煤炭企业的经营目标

④企业应接受政府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有通货膨胀风险。针对2010年10月我国cpi为4.4%、11月为5.1%的情况,央行会?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采用 以缓解通胀预期。

a、下调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上调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c、下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d、上调 ?稳健的货币政策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2006---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增幅表(单位:亿元)

注1:2006-2009年我国同期gdp分别增长10.4%、11.6%、9.6%、9.1%。图表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2:世界主要国家2009年财政收入情况

国家 财政收入

(亿美元) 人均财政收入

(美元) 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 美国 43525 14078 30.5 德国 14814 18065 44.3 英国 8777 14250 40.3 中国 12646 947 25.4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9》。

注2:上表数据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统计口径计算。

材料二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通过公共财政预算重点支出于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其中,支农、教育、科技支出均满足法定支出要求。(法定支出是指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支出比例或增长幅度要求的特定支出项目)

材料三

1998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政府财政政策由紧缩性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2005年,我国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2011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及国内经济形势的需要,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指出表1、表2(含注)和材料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国民经济发展与财政之间关系的一致性。

(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政由经济建设性财政逐步走向公共财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指出公共财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4)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的哲学依据。

6、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在国务院和地方一系列调控重拳政策作用下,2011年2月以来,北京、上海等高房价重灾区房价出现松动,似乎预示着在调控重压下,全国楼价下降通道或已形成。

(1)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就稳定房价所采取的措施的正确性、科学性?

(2)政府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采取的措施,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aabd

5、(1)表1反映了我国gdp与财政收入均有较快增长,其中财政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2分)表2反映了我国财政收入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在总量、人均数量及占gdp比重上均较低,财政实力仍然较弱。材料二反映我国公共财政重点支出于民生领域,但支出数额多数未达到法定要求。

(2)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与决定性因素,但财政收入并不一定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发挥财政支出作用的关键在于大力增加财政收入。科学发挥财政支出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增长,进一步增加财政收入。

(3)财政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公共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在促进经济平衡运行、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我国财政政策以财政实力为基础、保持适度可控的赤字水平,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体现了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方法。始终以民生为导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6、(1)、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针对房价持续飙升的现状,国务院和地方及时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调控房价重拳政策,使房价开始回落,说明政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重视正确的意识和科学的理论。国务院和地方及时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调控房价重拳政策是正确的意识,促使房价迅速回落,稳定了人民的生活。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房价的上涨是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务院和地方针对不同的因素制定不同的措施,有效遏制了房价的持续上涨。

④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家把加大保障房和公租房建设,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作为抑制房价措施,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提出来的。

⑤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必须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稳定房价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因此国务院把稳定房价作为2011年的工作的重要目标来抓。

⑥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国务院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措施稳定房价,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①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政府采取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③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④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体现了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每点2分)

相关热词搜索: 纪委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宏观调控 力度 加大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怎么写四

ok3w_ads("s005");

应用经济学/卢进强主编.—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8.—26cm.—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规划教材.—isbn 978-7-81123-760-3:¥30.00

经济学基础/张健民,余少谦主编.—修订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09.—153页;26cm.—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isbn 978-7-5005-5547-6:¥13.00

大时代的小思考/缪建民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07.—26cm.—isbn 978-7-5049-5144-1:¥30.00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经济常识/滕刚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cm.—(农民常识书系).—isbn 978-7-5617-6814-3:¥15.00

我让一分钱变大了/梅莎编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8.—19cm.—isbn 978-7-5308-1740-7:¥26.00

王梦奎经济文选/王梦奎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09.—26cm.—(时代经济名家经典文丛/张卓元等主编).—isbn 978-7-80221-975-5:¥38.00

薛暮桥经济文选/薛暮桥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09.—26cm.—(时代经济名家经典文丛/张卓元等主编).—isbn 978-7-80221-976-2:¥38.00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文集:经济学•法学:2008/刘迎秋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26cm.—isbn 978-7-5097-0921-4:¥120.00

白钦先经济金融文集.1/白钦先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07.—23cm.—(白钦先集).—isbn 978-7-5049-5175-5:¥56.00(全套)

白钦先经济金融文集.2/白钦先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07.—23cm.—(白钦先集).—isbn 978-7-5049-5176-2:¥56.00(全套)

白钦先经济金融文集.3/白钦先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07.—23cm.—(白钦先集).—isbn 978-7-5049-5173-1:¥56.00(全套)

全球化和统观论的市场经济革命/马林韬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07.—26cm.—isbn 978-7-5049-5170-0:¥30.00

宏观经济学/徐永良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8.—261页;26cm.—21世纪高等院校创新课程规划教材.—isbn 978-7-5058-8377-2:¥25.00

关注非确定性:经济学消息的启示/夏汛鸽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9.—432页;26cm.—isbn 978-7-5017-9373-0:¥58.00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崔东红编著.—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07.—350页;19cm.—isbn 978-7-81117-818-0:¥26.00

经济周期循环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以及经济周期的探究/(美)熊彼特著;叶华编译.—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07.—262页;29cm.—(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精选).—isbn 978-7-5107-0059-0:¥32.00

产品—产业—区域创新路径/胡树华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07.—26cm.—isbn 978-7-5096-0697-1:¥38.00

经济循环和循环经济/朱红伟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19cm.—(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isbn 978-7-5097-0939-9:¥49.00

创新实用教程/缪凯歌著.—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7.—19cm.—isbn 978-7-5629-3002-0:¥21.00

公共经济学/吴俊培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08.—19cm.—(21世纪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isbn 978-7-307-07196-4:¥35.00

公共经济学/李放主编.—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08.—390页;26cm.—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isbn 978-7-109-14039-4:¥35.00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研究/李士忠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08.—26cm.—isbn 978-7-81097-393-9:¥39.00

西方产业经济学经典著作精华/马云泽编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07.—26cm.—isbn 978-7-5096-0692-6:¥22.00

现代产业经济学/巨荣良,王丙毅编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07.—400页;26cm.—isbn 978-7-209-04970-2:¥35.00

产业组织评论.第3辑/于立主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7.—280页;26cm.—isbn 978-7-81122-720-8:¥42.00

社会问题经济学:第18版/(美)夏普(sharp,a.m.)等著;郭庆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6cm.—(经济科学译丛).—isbn 978-7-300-10995-4:¥50.00

西方经济学/徐祗坤等主编.—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7.—26cm.—isbn 978-7-5640-1397-4:¥50.00

西方经济学/袁志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25cm.—isbn 978-7-04-027328-1:¥24.50

西方经济学/张建伟,李祥城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26cm.—isbn 978-7-04-026224-7:¥16.00

西方经济学/孙学敏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6cm.—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立体化教材.基础课.—isbn 978-7-302-20690-3:¥25.00

赋税原理/(英)李嘉图(ricardo, d.)原著;王文新编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07.—334页;26cm.—isbn 978-7-80208-923-5:¥58.00

国际经济学/史自力主编;焦军普等编.—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8.—26cm.—isbn 978-7-5349-4308-9:¥35.00

全球治理中的新兴国家:来自海利根达姆进程的经验/(加)库珀(cooper,a.f.),(波)安特科维茨(antkiewicz,a.)主编;史明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cm.—(中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丛书).—isbn 978-7-208-08705-7:¥42.00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研究/张彤玉,崔学东,李春磊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9.—26cm.—(政治经济学论丛.第5辑).—isbn 978-7-5058-8401-4:¥35.00

国外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黄泰岩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8.—29cm.—isbn 978-7-5058-8394-9:¥31.00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汇总(6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通用(3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范本(九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

    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汇总(八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

    最新女儿满月短信请柬(优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洪湖水浪打浪歌词如何写(八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拔河比赛六年级写事 六年级拔河比赛(通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2023年原来这么简单(优秀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汇总9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

    2023年高层住宅房屋买卖协议书 房屋买卖协议书(模板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高层住宅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