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

时间:2024-12-23 作者:笔舞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和视野,提高我们的写作思路和观点表达能力。请大家参考下面的范文范本,从中学习优秀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一

婉约派“掌门人”李清照的《声声慢》曾被古今各文学大家评过,今天我也冒充一下大家小评一把。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年级的学生张口就来,可见其不凡之处。纵古横今。写词高手千千万万,但能连用叠词十四,几千年独李清照一人而已!

为何这十四叠词备受名家推崇?无外乎三点。

音乐美。十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无奇字,无偏音。难怪几岁大的小孩过目即能吟诵且永世不忘,这就是“音乐美”的极致。

不矫作。曾经一些名家模仿《声声慢》的叠词写法,也能拼凑出格十四叠词,但写完后方觉矫作拗口,而后便自叹弗如,何以?他们是有意为之而拼凑。李清照却是有感而发而“喷涌”。

感情深。这十四字感情隐晦,难以描摹,让读者悲愁。“寻寻觅觅”,她在寻觅些什么?等来的却是“冷冷清清”,不禁“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的文字艺术到此还未结束,下阕还有个“点点滴滴”。这“点点滴滴”在常人看来应该会因前文的叠词而略显得勉强。其实不然,这“点点滴滴”与“细雨”“到黄昏”相应相合,丝毫不勉强。引用宋代名家的评词:俱无斧凿痕。

首先用词平时家常。“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此句无生字,无华词,却最能打动人心,“平凡的才是最美的”,李清照卧于木床上辗转难眠。肃杀的秋让她倍感孤寂忧愁。

其二情真意切。“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看着窗外的大雁,喝着苦酒,却难浇愁,她想到了已逝的丈夫赵明诚,如果他还未死,此时也许同为收藏家的两人正在赏着画儿,研着墨。这就是一个大词人的奢望,也就这么小,也就这么大。

其三词真。如果不是当时情景的惨淡,也没有后来的《声声慢》,所以有句话叫“诗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p点点滴滴”,情景惨淡,独自守窗,黄花憔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叠词与悲情成就了《声声慢》,《声声慢》成就了婉约派,婉约派成就了中国文学。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二

如夏之火热、浓郁;如秋之凄冷、萧瑟。李清照人生经历了巨大的时空转换和人格考验。

她的婚姻,堪称完美:如果说,陆游的《钗头凤》为后人留下难以名状的爱的悲哀、呼告,成为千古绝唱;那易安早期的数十首深情词作,则为后人演义了天赐良缘的典范: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有她初婚少女的娇痴与自信;“红藕香残”“月满西楼”,无情物无不牵动情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何其孤独忧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绝版离愁别绪之甜美咀嚼……易安借词传情欣然推敲文字,夫妇互递情诗手法炉火纯青!

夏日娇艳,然夏日苦短。

天降煞星,国破家亡。秋风秋雨愁煞人,愁,是她忧患一生之核心;黄花,是她一生忧患的象征:

“风急”“雁过”“黄花堆积”,引起无限伤悲;早年消瘦的黄花是她思君的苦妇形象,而今满地枯萎的黄花是生离死别国破家亡的符号。“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敲打不停。一声声,催人泪下;一阵阵,撕心裂肺。秋雨难敌,秋雨添愁,从情愁到国愁——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离愁别绪,升华到“醉忘故乡”“愁损北人”的国殇之忧。

秋,有悲凉伤感;秋,也有凛霜傲骨!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亡国之悲怆、爱国之强烈、命运不屈之傲然风骨和铿锵誓言!民族灾难当头,面对既不能效命疆场,又不能为民请命的丈夫深感失望;面对弃城而逃身担一城太守的夫君,她更为痛心。她崇尚“打回江北”“收复失地”的千秋大业,她怀揣“报国莫等闲”的赤胆忠心。

正是:夏逝秋来,最难将息,身心历练,痛苦煎熬!

正是:夏逝秋来,人生逆转,愁结广宇,咏叹动天!

越过千年风雨,每临秋风赏黄花,心头依然难忘那位艾怨缠绵之中满含凛然正气的女神!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三

李清照以其绝代风华,而名动当时。在整个中华文化圈,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出生书香门第,号易安居士,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虽说是一介女流,但她性格伉爽,颇有“江湖侠女”豪情。然而,心思却又细腻婉转,写的词清丽温秀,被称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

她早期生活优渥,父亲身居高官,亦为当时代的一名学者。也正是这种家学渊源,使得李清照自童年时起便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时期李清照出嫁当时的太学生赵明诚,也就是后来有名的金石专家。要说李清照前期过着锦衣玉食、任情使性的生活,并不为过。因为纵使婚后她仍然喝酒好赌,性格温婉的丈夫都一一接受。

然而,所谓好景不再,世事无常。随着金兵南侵,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作为一名地方官,本应有守土之责,但面对金兵的强势进攻下,竟弃城出逃。就在丈夫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也许是无意,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一诗,对丈夫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其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句,更是让丈夫羞愧万分,李清照在这里似乎显得颇为刻薄。当然,话又说回来,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英雄豪杰、在危难面前能够挺身而出呢?在事业受挫、婚姻见疑的双重打击下,赵明诚终于郁郁而终。

金兵继续南追,而她作为大宋的忠实子民,也只得继续南逃。

就在此时,她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从李清照的立场来说,在落魄江湖之际,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倚靠。所以,估计都没有多想,面对追求者,就匆匆结婚了。但这次不同往昔,这次婚姻是她人生中的一个灾难。这个名叫张汝舟的男性,所珍重的只是李清照的丰富收藏。然而,当发现所图难成之时,竟对李清照拳脚相加。

性格刚烈的李清照自不甘任人摆布,她冒着牢狱之灾,坚决告官与张氏离婚。当然,由于家族势力的原因,李清照并未在监狱滞留多久,九日之后,她得以获释。再次孑然一身,李清照并未意志消沉,相反,她的创作热情进一步高涨,写下了更多脍炙人口的词作。

公元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结束她可歌可悲的一生,享年至少73岁。

从李清照个人来说,她的后半生,也许是个悲剧。但对中华文化来说,却又是一个幸事。因为作者以其天赋才华,为古代中国贡献了许多天才之作,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知识宝库。今天,我们有幸读到众多凄婉动人的词作,必须感谢词人的创作热情。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四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因为不可能有当时的照片传世,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她的相貌。但据这出身的推测,再参考她以后诗词所流露的神韵,她该天生就是一个美人坯子。

李清照几乎一懂事,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又几乎是同时,她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她不但会享受美,还能驾驭美,一下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请看下面这三首词:[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宝鸭,发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棉,黄昏疏雨湿秋千。(沈水,香名;斗草,一种游戏。)[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袜剗,不穿鞋。)。

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她躺在闺房中,或者傻傻地看着沈香袅袅,或者起身写一封情书,然后又到后园里去与女伴斗一会儿草。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这在千年封建社会中并不奇怪。令人惊奇的是,李清照并没有按常规初识文字,娴熟针绣,然后就等待出嫁。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唐开元天宝间的安史之乱及被平定是中国历史是的一个大事件,后人多有评论。唐代诗人元结作有著名的《大唐中兴颂》,并请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壁,被称为双绝。

与李清照同时的张文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名已盛,也算个大人物,曾就这道碑写了一首诗,感叹:“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摩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这诗转闺阁,入绣户,传到李清照的.耳朵里,她随即和一首道:“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俸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你看这诗哪像是出自一个闺中女子之手。铺叙场面,品评功过,慨叹世事,不让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李父格非初见此诗不觉一惊。这诗传到外面更是引起文人堆里好一阵躁动。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少女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像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里。

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就像陆游的《钗头凤》为我们留下爱的悲伤一样,李清照为我们留下了爱情的另一端——爱的甜美。这个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请看这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再看这首送别之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种甜蜜的偷偷地咀嚼。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绝不是一般的只会叹息几句“贱妾守空房”的小妇人,她在空房里修炼着文学,直将这门艺术炼得炉火纯青,于是这种最普通的爱情表达竟变成了夫妻间的命题创作比赛,成了他们向艺术高峰攀登的记录。

请看这首《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诗。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这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这也令后世一切有才有貌却得不到相应质量爱情的男女感到一丝的悲凉。

李清照自己在《金石录后序》里追忆那段生活时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欢乐,怎一个“甜”字了得。这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她这样去轻松地写一点闺怨闲愁,中国历史、文学史将会从她的身边白白走过。于是宇宙爆炸,时空激荡,新的人格考验,新的命题创作一起推到了李清照的面前。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五

晓风疏雨,更兼梧桐,乍暖还寒时,你争渡入我遥盼锦书的西楼。从此,庭院深深,踏雪无心情,却把青梅嗅。

易安,是你的号,并不妩媚,却有一种淡然的味道。反是清照,皎月清照,有些了冷清的光辉,更是柔和而明亮的色彩。

我不知“寻寻觅觅”的无奈,不知“冷冷清清”的苦楚,更不知“凄凄惨惨戚戚”的悲痛,直到我走进了你,进入你的词,才了解到远古幽思中的血泪。

谁说女子不如男?你有满腹文采,有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但你不会为了争名夺利而费尽心思,不会为了柴米油盐而寝食不安。

你有女子特有的闺情与愁思。“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怜花惜春的同时,流露出内心世界的感伤与苦闷。“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想念离家的丈夫,不直接表达,而是借“牵牛织女”的传说为喻,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虽婉转,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易安真不愧是婉约派的代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你人格的真实写照。你虽为一介女流,却有着男儿般的刚强;你有小女子的多愁善感,却亦有大丈夫的潇洒豪爽。明明身处封建衰微时期,却有超越世人的思想。

屈原自沉汨罗,陶潜归隐田园,苏轼赋诗赤壁,易安你辗转江南。千年了,你那千年的人格,跨越金国的兵戈铁骑,跨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跨越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生命辗转,满腹辛酸,凝重沉淀在一条无尽的长河里。

梅落花香,花逝人叹,千古情愫,流芳百世······

:作者钟爱清照诗词,通过伊人诗词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在清照诗词的引领下,作者忧清照之忧,愁清照之愁,思清照之思,感清照之孤苦,然清照身为婉约柔弱的“小女子”,却有着男儿般刚强的内心,有着大丈夫的豪爽。作者言辞畅达,大气洒脱,情思悠悠,耐人寻味。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六

古往今来,芸芸女子,最佩李清照。数千年来,无一女子可与李清照比肩。

谁可以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巾帼不让须眉流芳百世;谁可以在风起云涌的文坛中,书写千古绝唱依旧熠熠生辉;谁可以在困境中肝肠寸断,却挫而不败;谁可以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保持一颗亘古不变的爱国心……她,便是李清照。

佩她不为世间情爱所困,佩她思想不停留于古代的拘束。李清照写的词,清秀含蓄、语颇隽永、耐人寻味。李清照也许是愁的化身,但她的愁不仅是哀怨缠绵,亦有执着坚毅的阳刚之气。倘若她是一个男儿身,必定投笔从戎,征战沙场,报效国家。她不同于古代女子的常貌,大多温婉可人,在家相夫教子,不近烟酒;她性格豪爽,在她的部分词中几乎都可以找到酒。她的词,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般的伤感忧愁;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流传千古的爱国名句;有“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描写少女时代羞涩的词。

父亲李格非名重一时,母亲王氏也知书善文一门显赫。中原沦陷,赵明诚夫妇二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相知相契,相知相惜,致力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但赵明诚也许承受不起这样的爱意,浮生似梦,飞花如愁,李清照这样浓烈的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

最后的李清照,在乱世中踽踽前行。我眼中的李清照,有女子的婉约,有男儿豪爽;有少女的羞涩,也有离别的伤感。她终究不负国家,不负乱世,更未负“一代词宗”的称誉。她便是李清照。李清照一生可谓坎坷,词风以北宋灭亡为界,前多为清新秀丽,后因经历亡国之恨,多是伤感离别。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七

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她是在东京长大的。

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忌”,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

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期。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八

天资颖悟:

李清照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赏,以才藻闻名于乡里。她记忆力很强,在金石录后序就曾提及:「余性偏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她自称「偏强记」,必然记忆力过人,不然怎会指堆积书,而能说出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一般人能记得某事在某书某卷,已经算是聪明了,若能说出第几页第几行,那真是百不一见的超人。

天资高者,学习能力就强,理解能力也强,于是过目成诵,于是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这些得天独厚的智者,无论从事何种事业,自然比一般常人功效高,成绩好,尤其以智能为主的文学及科学,更是如此。

例如:诗仙李白,天才英丽而「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诗圣杜甫,才智卓越而「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一囊。」;才人曹植,七步成章,十余岁就「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北宋大文豪苏轼,生年十岁,母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北宋、江西诗派宗主黄庭坚,「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苏门四学之一的晁补之,「聪敏强记,纔解事,即善属文」;以骚词见称的张耒,幼颖异,「十三能为文,十七作函关赋,已传人口。」由以上所举,可以说明,一个人的才智与其功业的成就,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嗜书如饴的性情:

她与赵明诚都喜好读书,以及品玩金石碑帖。于是买书、藏书、校书,朝夕以书为伴,自谓「葛天氏之民」。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理想帝王,在他治理天下的时候,「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此说明了李清照夫妇那时悠闲自得的生活。

以后屏居乡里十一年,对书史金石更加喜爱,作金石录,校勘碑帖,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他们几乎成了书癖,成了书迷,俭衣缩食,省下钱去买书。

李清照收藏之富,真是惊人。在靖康之乱,她仓促南渡时,「尚载书十五车」外,而归来堂,倘留有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可见她藏书之多。她把书看作生命的一部分,虽经靖康之变,辗转流亡,数经兵火,而依然不离身边。

生活情趣。

好酒:

历代文人雅士多与美酒结下不解之缘。李清照虽然是一位女性文人,她对酒的爱好却毫不比男士逊色。「酒」在清照词中是重要素材之一。她在转调满庭芳词云「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在菩萨蛮词云「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但清照的酒量不大,她在词中也不时提到「病酒」的种种情况。如她在如梦令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又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云「新来瘦,非干病酒」。

清照对饮酒的各种趣味都能深刻体会,酒是在她日常生活中,用以排愁解闷的消遣活动之一。中国古代文坛上,女性作家中,有清照般好酒的,恐不可多见。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真一世奇女,一个女子,喝得晕乎乎的,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了,即使在今天,也不多见。但李清照又是绝非滥酒之人,以词中所写,某日黄昏,一个妙人儿,独自驾着小船,一边游湖一边品酒,那该是一种多么浪温惬意的情景啊。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诗人的魁首,而其爱酒之深,亦可与李白、苏轼等同列。在李清照笔下,酒与她的诗词一样,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

早期,李清照的词主要是写少女情怀的浪漫,以及与赵明诚的相亲相爱。此时,清照词中的酒,也是一种浪漫、潇洒与祥和的美丽,前面这首《如梦令》便是例证。另外还有“雪里已知春有意,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樽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等等。

李清照的词被人吟唱最多的就是那首《声声慢》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靖康之乱,诗人仓皇南渡,国破继之以家之,爱人赵明诚病逝,清照流离失所,老来无依。在饱经了人生的炎凉风霜后,李清照已不再是当年闺中抒情的少女,此时的酒,已满是凄凉之意。另一首同样有名的是《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人其情其酒其词可知。

另外,李清照还有一些写离别之情的,如“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间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有写思乡之情的。如“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旺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鹧鸪天》);有写相思之愁的,如“莫许怀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浣溪沙》),等等。这些词中,女诗人的诗才与酒香一起流光溢彩。

李清照爱酒在女子中少有,而其为人亦刚烈,又可令多少须眉男子生出愧色。一首短短五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真成了千古绝唱。只是没办法考证,李清照为人的刚烈与她之爱酒,有什么内在联系。

品茶:

中国历代讲究茶艺者,以宋为盛。宋人都喜好饮茶,而文人雅士更藉赛茶的好坏和泡茶的技术,号称「斗茶」。斗茶必须精于茶理,且多取上品为之。生长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则惯于此戏,她在晓梦诗中云「嘲辞斗诡辨,活火分新茶。」在鹧鸪天词云「酒阑更喜团茶苦」在摊破浣溪沙词云「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在转调满庭芳词云「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活火」「分茶」两个行家的话,表现了李清照在茶艺方面的造诣。

「活火」就是煮茶用的炭火。宋人饮茶并不是拿茶叶冲泡,而多用茶饼煎煮,所以煮茶的手续繁复,也特别讲究技艺的火候。

「分茶」是煎茶的一种方法,茶艺中相当专门的技巧,就是以茶匙取茶汤注入盏中。由火候技巧的繁复,讲究,可见宋人饮茶,其目的不在解渴,而变成一种怡情养性的艺术活动。

博戏:

博是古时的'游戏。因游戏有胜负,所以个性较好胜的人,往往耽于赌博。李清照的个性特别好胜所以喜爱博,她在打马图序自剖:「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她与夫婿一角强记的功夫,就是争胜的表现。博可充分表现出高超的智慧与技巧,种类很多,其中一部分为闺房雅戏。在古时,女子的生活范围很小,一生局限于深闺之中。如果没有精神寄托及消遣,是非常寂寞痛苦的。所以许多女子,都选弹棋、博塞、打马。

在所有的博戏中,李清照最好「打马」。她着有「打马赋」和「打马图序」,系论述游戏的文字,是她于绍兴四年,五十一岁时,以「依经马」加以改良,去芜存菁,令儿辈画成图,以广流传,可显见她在博奕方面的才华。

李清照晚年耽于「打马」博戏,实在是内心爱国思想之所寄。她在「打马赋」中处处以战阵布署兵力为比喻,以博奕暗示天下大势。「老矣谁能致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充分流露她盼望挥军北上,收复失土的爱国情操。

赏花焚香:

李清照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花的世界中,她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或是以花为题。可见她是如何的爱花了。清照最爱梅,在她的词中,带梅字旳词汇最多。渔家傲词云「雪里已知春信,寒梅点缀琼枝腻。」清平乐词云「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中国人爱梅,恐以宋人为最,「梅妻鹤子」的传说,成为千古佳话,清照的爱梅,也许受了这一风气的影响。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九

虽然我从未见过你的模样,但我深信你是美的。柳眉,丹唇,细碎的发丝在风中飘动,你就这样,伫立在我的心中。

你被欢乐滋养长大,我与你初识,羡慕的也正是你那跨越千年却依然难能可贵的欢乐。

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静静享受着才华与宠爱编织成的光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是无忧的;“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你是天真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你是何等快乐!爱情又将你引向了最高幸福的渡口——“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就连懵懂如我,也知道当时的你是站在幸福的针尖上,俯瞰着芸芸众生在生活的泥沼里摸爬滚打。

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你一直被当做愁的化身。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闺愁;“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是国家破碎,独自漂泊的国愁;你经历过家破人亡,这家愁双溪那只小舟岂能载得动;你忍受着孤独寂寞,这惆怅被那落在芭蕉上,打落了黄花的雨滴一声声敲击得愈加凄清。

终于,我找到了。在丈夫弃城而逃时,你吟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你听说朝廷派人出使金朝,大臣韩肖胄挺身而出时,你特作诗文相赠,你一个寡居的妇人,念着“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或许,你也曾幻想过驰骋疆场,你的笔端流淌出“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读着这些句子,我震惊了。若有人告诉我,它们出自“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之手,我也不会不信。

梁衡评价你为“乱世中的美神”,你确实活出了当时一个女子最美的模样。成长于欢乐,却在失掉欢乐之后仍然屹立。满腔愁绪,却不止于愁,不陷于愁。是愁,是难,让你拥有了大丈夫的气概,也成就了你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或许,磨折才是人一生中最不可或缺的生命原汁。人的一切美感都在磨折的原汁里酝酿、升华、彰显,也因此更加熠熠生辉,在千年以后的岁月里,依旧光华不减,并成为千千万万如我一样的阅读者的生命滋养。

轻掩手中的词集,你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清晰起来:你鬓角斑白,挺着柔弱的身板,站在独属于文人的历史制高点上,目睹着社会的动荡,孤独而又骄傲,艰苦而又不屈地微笑着,直面寒风。

我情不自禁地轻唤你的名字——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十

论文摘要:“愁中愁”成为了李词中的主导情绪。

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解析李词中寻常之愁背后的忧愁、哀愁和悲愁,以揭示李清照独特的悲情人生。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但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词,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超出常人之愁的“愁中愁”。

前期闺中生活的闲愁中含有无奈的忧愁,夫妻相思离愁中隐有难言的怨愁,后期国破家亡乡愁中更浸有凄苦的悲愁。

一、闺房闲愁中的忧愁。

李清照出身于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

李清照的生母为宰相王珪的长女,早逝。

吏部尚书王拱辰的孙女是李清照的继母。

李清照在一个学识渊博、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她的少女时代充满着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此她的词作表现出了对生活极大的热情,抒发了少女无忧无虑的欢乐情怀。

她曾经在“沉醉不知归路”的情况下,仍然是“争渡、争渡”,结果“惊起一滩鸥鹭”。

也曾经有着“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更有着“眼波才动被人猜“的顽皮。

作为花季女子,李清照也抒发了青春少女常有的那种无可名状的惆怅,表现了闺房少女对时光的敏感,其中寄托着淡淡的闲愁。

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采用两问两答的形式,极为鲜明地表现闺房主人在“海棠依旧”的情况下所体察出来的“应是绿肥红瘦”的愁绪,“试问卷帘人”则直接表现了女词人对海棠花的殷忧之情、惴惴之心。

词人意念之中“应是绿肥红瘦”,更鲜明地映射出词人心中对风雨无情、百花怎能永驻的伤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春花易凋、青春易逝的无限凄婉。

这类作品还有《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词中借春归燕回、生命复苏,衬托了闺中少女寂寞惆怅的情怀。

这种惆怅伤春的闲愁,可以说是大多数青春少女常有的心理活动,只是常人难用传神的笔触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李清照这个时期的词不仅细腻地传达了这种青春少女常有的淡淡闲愁,而且还表达出了少女闲愁背后对未来命运的隐隐担忧。

如她写的两首《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依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清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遗犀还解辟寒无。

两首词表面上和《如梦令》一样都是伤春之作,伤春不同于惜春,惜春是惋惜春天的消逝。

伤春,则是由于春天的到来而伤感,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本应该是心情舒畅,不料词人却躲在帘幕重重的深闺之中,“依楼无语理瑶琴”默默无语,落落寡欢,内心是何等的孤独和凄凉。

也往往没有亲生母亲贴心,特别是在待嫁、择婿这类涉及到少女内心秘密的问题上,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怎好轻易对父亲和继母讲呢?对于多情善感而有极具才情的李清照来说,就只好诉诸笔端了。

再者两宋时期,虽然“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不及以后朝代森严,但在当时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地位低下,才情不易被人重视。

女子要格守封建等级礼仪,“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束缚禁锢着女性的一言一行。

如果天生愚笨倒也罢了,偏偏又有那么一些女子,天份极高,才情极富,如果有让她们施展才能的天地,定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李清照恰恰正是这样一位女子,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王灼《碧鸡漫志》)在宋代诸媛中卓然自成一家,其姿质、才情、见识胆魄、冠绝一时,但因为性别的关系,她也只能被锁定在狭小的闺阁空间,只有在窗前帘内去遥望那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仕途空间。

这种矛盾隐隐地造成了李清照的无奈和烦恼,这也是李清照闲愁中藏有忧愁的原因所在。

二、相思离愁中的怨愁。

李清照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

婚后的李清照成了赵明诚的知音和合作者,被人誉为“神仙眷侣”。

然而也许是“天意从来高难问”,婚后一年,李清照的父亲因党争的牵连,被罢官离京,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回到京城。

李清照不得不因为党争之祸而暂时离开京城,离开赵明诚。

再加上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常常需要外出寻访和考订碑刻,赵李夫妇时有分别,虽然有时只是短暂的离别,但对于李清照这样感情丰富细腻的才女来说,刻骨的相思之情实在是无法排遣。

于是,词人将这无法排遣的“离情别意”诉诸笔端,写下了表现“相思之愁”的佳作,如下面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词写于大观二年(1108)重阳节赵明诚与妹夫李擢游仰天山,留下李清照独居青州。

面对良辰佳节,无人相伴,把酒赏菊,寂寞和孤独难以排遣,随写词以抒怀。

词的上阙,主要是写作者独处的寂寞。

不过,作者没有直说自己如何孤寂、愁苦,而说:薄雾、浓云都在为时间太慢,永昼不夜而发愁;兽形的香炉也感日长难熬而点香来消磨时光。

词人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把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愁,变成一种具体可感的东西,并且使人感到,不仅人在愁,物在愁,而且天地也在愁了。

下阙主要写词人思夫的深切。

一开头就写愁绪的难于排遣:“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显然这是在借酒浇愁。

然而以酒浇愁愁更愁,一直饮到“黄昏后”,非但没把词人的愁绪排遣掉,反而又勾出了一层新的愁绪。

她想与丈夫一起分享这醉人的清香,但怎么能送得到呢?这无疑又勾起多愁善感的词人对丈夫更深切的思念。

这揪心的离愁和缠身的别绪排遣不了,挣脱不掉。

于是词人呼出感人肺腑的诗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

这不过是一次寻常的离别,词人为何而“愁”呢?我以为虽然李清照在词中表达了他对丈夫的刻骨相思,这种相思是可以体味的,可以触摸到的,也是常人在相同境遇中都会产生的普遍的离愁。

最感人的,最令人扼腕的是哪些道不出的、说不明的隐藏在离愁背后的深深的忧伤和不敢轻易示人的哀怨。

接下来看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屏居乡里十年结束,赵明诚重返仕途之际。

在这首词中,词人明白地告诉我们:她新来瘦了,为什么会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在这里词人排除了她自身的原因,因为词人曾表白过“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那么究竟什么原因折磨的词人又消瘦了呢?似乎只能从“多少事、欲说还休”这里寻找答案了。

我认为“多少事”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此时作者的心情之所以愁苦,问题在于,此时不管赵明诚到哪里做官,均可以携带家眷。

在李清照看来,她和丈夫应该像传说中的弄玉萧史夫妇一样随凤飞升,但赵明诚却偏偏要她留在青州。

李清照是一位有思想并渴望得到真爱的女性,需要永恒的爱与被爱。

然而丈夫却把她独自子留在家中,这对于词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口头上说最害怕的是“离怀别苦”,实际上还有更担心的事,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就不难发现他们之间也和普通人一样是有矛盾的,如《金石录后序》李清照记赵明诚临死前的情况说:“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就无意中流露了赵是蓄有姬妾的,虽然没有确切的史料去证实这件事情,但以常理推之,当时赵明诚正处于长期隐居开始出仕之时,姬妾这件事是有着极大可能的。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李清照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心胸再大度,也不能不担心自己的爱情被夺移。

对爱情的追求和外部环境所形成的重压,使她有莫名的焦虑和担忧。

“多少事,欲说还休”。

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却无时不在威胁着她真爱的各种因素,都在她心中翻腾。

所以她的离愁词中蕴含着太多的伤感与无奈、哀愁与眼泪。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在思念丈夫的离愁里,我们读到了弦外之音,体会到隐藏在深层那种难言的哀怨。

还有在中国传统社会,像李清照这样极具才情的女性,却只能蜷伏在狭小的空间里,命运只能随着丈夫的宦海升迁、爱情变化而浮沉。

才情被压抑的郁闷、无力把握命运的悲哀、和被动等待的焦虑、这一切,使她的内心深处比别的女性更细腻深婉、更凄恻也更诚挚。

良好的家庭教养使她才情卓绝,勤奋好强又使她欲与须眉一争高下。

但她的天地终究只能在家中。

与丈夫的离别,不仅拨动了相思的心弦,也激起了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但这又注定与己无关,心中的哀怨愁绪便愈加浓重。

(三)家国乡愁背后的悲愁。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当时社会矛盾、民族危机不断激化,金兵大举南下。

1127年,徽钦二帝被虏北去,北宋就此灭亡。

赵构南渡,偏安于东南半壁。

从建炎元年开始(1127年),李清照也经历了多年的辗转流亡生涯。

在李清照的情感领域中,家国乡愁是一个碰不得的、浸满了泪水的话题,一提及便“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李清照人在他乡,无时无刻不怀念着故国,“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淫,点滴霖淫,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蝶恋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十一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同学们一起出发去济南市的章丘区,参观李清照故居。我们坐了三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章丘。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才女,著名的词人,我们常在课本上读她的作品,现在能够去参观她的故居,大家都很激动。车到了章丘,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了。

李清照故居在百脉泉公园中,这是一座古典的园林,在大门口就看到里面许多古代的建筑,古老的树木。我们随着导游的介绍,先来到了墨泉。墨泉不断喷涌着,泉水好像是黑色的,非常奇怪。姜老师说:“大家可以接一些水带回家,泡茶、煮粥。”大家都纷纷接起水来,我把泉水灌进纯净水瓶后才发现,泉水是清澈透明的,原来墨泉的池子是黑色石头砌成的,所以映照出来的水是黑色的。同学们接完水之后,我们就直奔李清照故居了。

走进李清照的故居,导游向我们讲解李清照是什么时候在这里居住的,她用过的`东西,她小时候的事,墙上书法家写的一些诗句、壁画,还有她玩过的秋千,就是她在词中写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的那个秋千,让我仿佛看到了她荡秋千时快乐的样子。

我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个池子,旁边写着“漱玉泉”,李清照的诗集《漱玉集》由此得名。那是一汪浅浅的泉水,泉水中间是泉眼,泉水就从里面喷出,就像一个在水中翩翩起舞的女子。

走着走着,偶尔蹲下来触摸一下泉水,我心里对李清照充满了羡慕,她能在那么美好的地方生活,也许,她每天在太阳刚刚升起时,在这里散步看风景,悠闲地感受着美好的一切;也许,她每天在夜幕降临时,坐在池子边看着月光,那会是多么美啊!如果我生活在这里,我肯定会很高兴。

最后,我们在漱玉泉旁边拍了照,然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李清照故居。

这次游学我非常快乐,不仅参观了李清照的故居,而且学会用泉水泡茶、煮粥,知道了李清照的小时候生活是那么的美好,令人向往,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了。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十二

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她是在东京长大的。

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忌”,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

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期。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十三

我们如果有安静的心,即使默默地坐着,也可以感受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我眼中的词人——李清照。但纵然时间流逝,历史轮回,也无法抹灭文学在我们灵魂中留下的烙印。

爱读古诗词的我,就与词人李清照相约在藕花丛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朋友一起游乐时的欢快之景,让我看到了快乐无忧的清照。

“低头却把青梅嗅”,一位少女的娇羞之态,让我看到了天真烂漫的清照。

读到词人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虽然不知其中的深意,只知道这句诗是赵明诚和陆德夫等人推崇的。我反复吟咏,似乎看到了词人形单影只,仰着瘦削的脸,披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菊花丛中,含忧的眼眸里透出的是彻骨的爱恋和深深的思念,作文大全《我眼中的词人——李清照》。秋风黄花表现的相思之情真是淋漓尽致,我眼中的清照是如此多情脱俗。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双泪流。”几百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这黄花开了千百回,却已不再是那时的黄花,李清照寂然站立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放大,国恨离愁,家破人亡,词人眼眸中的泪何时干?“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晚年的词人历经金兵南侵,靖康之难,她夫死无子,内心的国破家亡之恨,背井离乡之哀,孤寂冷落之感,身世凄苦之痛凝为浓愁,永恒之愁。这么多的愁苦一下子压在了这个孤单瘦弱的女子身上,“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我更敬佩的是词人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清照不能上阵杀敌,虽然清照不能为国分忧,但贫病交加的词人却未曾丢掉做人的气节。我眼中的清照抛却了个人的离愁忧伤,面对滚滚江水,高举酒杯一抒内心那一腔热血真诚。她就是人杰,她不仅以风韵优美的词作,传神凝练的抒情笔法为后人称道,更因那关怀天下的精神,坚守的气节留在世人心中。

点评:小作者熟读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几首经典词作,结合名句,分析了不同时期的词人境况,对词句的理解既结合写作背景又能写出自己眼中的词人形象,真挚的情感,流畅的语言,富有感染力,激起读者的共鸣。(张海英)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十四

古代也有女子在被丈夫无辜离婚时,不管“三纲五常”,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反戈一击,最终扬眉吐气。《后汉书》就记载了这样一位。汉朝有一女子叫夏侯,是黄允的结发妻子。黄允是当时一位有名的才子。一次,当地太守袁隗看过黄允的诗文后说道:“如我能有像黄允这样的女婿,此生足矣。”黄允一听觉得机会来了,回家后就给妻子夏侯写了一纸“休书”。

突然接到“休书”的夏侯如五雷轰顶,在多次恳请无效后,她痛定思痛,决定离开时好好惩治一下这个负心郎,也让自己走得风光。这天,夏侯对婆婆说:“明儿个媳妇就要离开黄家了,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还是举行个告别宴会吧。我也要当着客人的面,好好诉诉离情。”此时的婆婆也同情儿媳,见儿媳说得有情有义,便答应了。

那天风和日丽,四方客人一共来了两百多位。正在大伙举杯的当口,夏侯袖子一挽便走上前去,把黄允平日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丑事,当众数落了一遍,并且大骂黄允无情无义、道德沦丧,说完便跨步登车扬长而去。黄允被骂后不仅名誉扫地,太守碍于面子,决定不嫁女儿给他。这个崇尚权贵的'负心郎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古代女子中,李清照是主动离婚的。李清照18岁时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为连理。也许越是美好的开始,往往越会有着悲惨的结局。1129年,赵明诚死于湖州,一段将近30年的美满姻缘就此落幕。当时北宋灭亡、战乱不断,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又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张汝舟之所以结婚,是因为看中李清照所携带的那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在李清照并不愿意将这些东西与他共享时,张汝舟马上露出原形,不仅恼羞成怒,还对李清照拳脚相加。于是,李清照决心和张汝舟离婚,并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官司结果当然是李清照胜诉,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尽管李清照也要因此坐牢两年,但在当地官员的关照下,仅仅坐了9天牢便被释放。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十五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5、《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6、《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7、《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8、《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9、《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10、《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1、《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12、《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3、《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14、《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5、《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16、《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17、《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8、《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19、《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20、《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21、《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22、《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23、《玉楼春·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24、《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

归来也,着意过今春。

25、《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26、《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27、《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28、《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29、《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30、《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十六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

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

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永遇乐·落日熔金》。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声声慢·寻寻觅觅》。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浣溪沙》。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念奴娇·萧条庭院》。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红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通:栏)。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优秀17篇)篇十七

淡淡的墨香袅袅地回旋,和着一盏清清的香茗,倏尔氤氲成过往的云烟。浅浅的痕迹,伴着昏黄的灯火悠悠,渲染出绚烂的繁华。画屏渐冷,隐有一位女子帘卷西风,却始终忘不了她离合悲欢的世界和那一颦一蹙的浅代凝眸。

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也因一手好字而扬名天下。这样书墨熏陶下的她年少才高,一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毫无掩饰地流出内心小小的志向和愿望。李清照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赞赏,以至于“文章落纸,人争传之”。空闲偷乐时间也是少不了的。在“日暮西亭”时,一时高兴而“误入藕花深处”,所以便“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年少的她,才情如含苞初露,美哉,美哉!

青蔻年华的李清照,有些心事又难以捉摸,就如白居易所言,“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雾里寻她来。

这天,她正在秋千架上摇晃,不亦乐乎。那人走进来,就像午后微微的梦,不知所措的清照“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又不舍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终将长大,18岁那年,清照披上了红装与赵明诚结缡。她与丈夫情投意合“云鬓斜插,徒要教郎比并看”。赵明诚要负笈远游,清照寻觅了一条锦帕,写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上眉头,却上心头”字里行间无比透露出浓浓的爱意。与心上人天各一方,心却是相依的,清照恐怕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这时的她,就像怒放的花,至美至极。

正沉浸她幸福时光的清照以为一生就这么走下去,殊不知,命运只给了她一半的美满甜蜜,另一半只剩下苦涩流离,自从金兵入侵,她随着丈夫颠沛流离,她的也有了莫大的改变。

赵明诚的突然病逝给了清照很痛的打击。回想之前的岁月时光,让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她“寻寻觅觅”与丈夫的回忆倒影,望见的只有“冷冷清清”,何尝不是“凄凄惨惨戚戚”?忽而想起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落寞,才明白那些零零碎碎的小时光在她心中是不能够释怀的。

当她慢慢习惯一个人,渐渐习惯了这世态炎凉,而我已从清照那读到了那份惆怅与忧伤。“人比黄花瘦”的身影,永远在“帘卷西风”的映衬下更加凄美。

她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误闯了清照世界的我,不知道自己生涩的笔,是否能勾勒出她的浅黛凝眸?

——后记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教务员的班主任培训总结(通用21篇)

    学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地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下面是一些建议和经验分享。今年,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奉

    医院会计工作的职责和要求(精选19篇)

    会计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和税法知识,以便在遵循规定的同时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财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计总结写作要点,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

    护士岗位的职责和技能要求(通用21篇)

    护士们需要面对不同年龄、性别和社会背景的病人,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和文化敏感性。护士总结的英文范文也是可以参考的,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会给写作带来不同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分享(优质20篇)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课程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学班级体育活动策划方案(实用19篇)

    这些班级活动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领导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社会中的优秀人才。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些创新的班级活动点子,这些范文将是你的良好参考。

    汉语言专业调查报告(通用23篇)

    调查报告的写作需要注意客观性和中立性,避免主观偏见和误导性信息。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些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家长的禁烟倡议书(热门19篇)

    范文范本是积累和积极借鉴的结果,它们是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小编从各个方面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这些作品在主题选择和表达方式上都有一定

    大学生校园运动会(专业13篇)

    参与运动会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校园运动会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独自主持元宵晚会的主持人范文(18篇)

    今天的会议是为了解决重要问题而召开的,希望各位能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下面是一些成功主持人的分享和建议,希望能给大家的主持工作带来一些新思路。主持人2:迎新锣鼓闹

    咨询顾问年度工作总结(专业16篇)

    顾问工作总结是对自己从事顾问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收获进行总结和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顾问所写的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