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

时间:2024-11-17 作者:笔舞

范文范本可以指导我们如何选取合适的写作素材和展开结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这些范文范本吧。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一

秭归县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扎实实施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农村贫困面貌大为改观,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但是,我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一、主要成效(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新建水池260口,水窖2200口,维修堰塘16口,新增蓄水量13.8万多方;新修维修水渠6条、3.85公里;整治河堤12处、5000米;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新修乡村公路42条、158公里,扩修维修乡村公路150公里;架设桥梁16座、386延米,建设当家田1.2亩,其中坡改梯6700亩。(四)实施环境改善工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县共搬迁1321户、4374人,涉及到8个乡(镇)的21个自然村、312户、1053人实现了整体搬迁;全县共改造茅草屋1554户、3837间;实施“五改三建”工程1709户。二、主要作法(二)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多经林园建设。我县立足峡江特色,壮大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狠抓产业基地建设。新发展优质柑桔种繁苗圃园256亩,年产优质种苗50万株,常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脱毒柑桔苗木200万株(枝),满足了全县结构调整对优质苗木的需求,丰富了柑桔场的品种资源,增加了柑桔产业的科技含量。两年来,全县新建改造优质脐橙基地1.2万亩,夏橙基地0.15万亩,使全县柑桔总面积达到了12.3万亩,成为了低山河谷地带农民稳定增加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同时为高寒偏远地带农户搬迁扶贫提供了生产资料,能使2.7万人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发展蔬菜基地3万亩,使全县蔬菜总面积达到10.39万亩;新建魔芋基地2.05万亩;黄姜基地1.24万亩,鄂马铃薯3号3万亩;(三)突出重点工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修建公路10条、40公里,架设桥梁2座。我县围绕产业的发展,狠抓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截至目前,新修扩修乡村公路35条,158公里,其中新修公路96公里,扩修公路62公里,覆盖35个村、1.45万户、5.93万人。天升、龙仙、大范、九条岭、孔楚、白扬、林家等村级公路的修建基本解决了当地农户千百年来肩挑背驮的疾苦;新改造观太公路22公里,覆盖6村、2800户、9520人;新建桥梁2座(升坪大桥、九里中桥)286延米。今年公路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一是省市下达我县年度计划任务全部实施;二是集中扶持重点贫困村公路建设已部分启动;三是县级乡道公路建设任务预期完成。同时,新建水池(窖)800口;对郭家坝镇柑桔示范园水利设施进行了配套;解决了水田坝乡初级中学2500名师生的饮水困难。(四)突出环境改善,狠抓“三大工程”实施。同时,我们加强了搬迁扶贫资金的管理。一是捆绑资金,归口管理。县直各部门将争取的开发式移民资金按照“各负其责、各记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统一划拨到县扶贫办建立专帐,专人专户、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截留;二是实行报帐制度,按照进度拨款。率先在开发式移民资金中实行了资金报帐制度。开发式移民年度项目严格按照“户申请、村审核、乡审定、县审批”的原则进行申报和审批。乡镇根据审批的项目启动工程后,填报《专项资金拨款申请表》申拨资金,县扶贫办根据搬迁进度预拨资金。农户实施搬迁经验收合格后,领取搬迁补助资金。由乡镇将农户补助资金领款凭证和居民点基础设施费原始凭证报县扶贫办审查核帐;三是采用“一册四证四联单”,规范项目资金运作程序。对每年度搬迁对象的确定,乡镇在认真调查,农户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编制《开发式移民花名册》报县审批。农户实施搬迁后,县扶贫办凭“四证”进行验收。即:搬迁农户重获生产资料的证明、旧房拆除证明、新建(购)房证明、动迁人口户口证明。搬迁农户领取搬迁补助资金采用“四联单”,搬迁户、乡镇、县扶贫办、资金来源部门各持一联存查、记帐。“五改三建”工程。今年计划实施“五改三建”600户,现已完成380户。整个工程做到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时间要求,统一施工图纸,统一验收标准”,工程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有220户正处于启动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农户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政府扶持项目资金尚未到位。茅草屋改造工程。为解决高寒、僻远地区少数农户居住在阴暗潮湿的茅草屋及人畜混居的问题。我县将居住在茅草屋的农户进行了普查登记,研究下发了实施茅草屋改造的意见。采取以农户自力更生为主,县直机关包村、党员干部包户,适当予以财政扶贫资金扶持的方法。通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全县累计投入到茅草屋改造工程的资金达730万元,其中:党员干部捐助资金84万元;农民自筹资金近500万元;共改造茅草屋1554户、3837间。基本达到了“房顶盖瓦、内外粉刷、室内整洁、通风透光、地面平整、阶沿整齐”的要求,通过实施改造工程,农户居住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三、难点与问题(一)面临的难点。

3、半山农业支柱产业形成难。全县半山地带面积很大,缺乏支柱产业,但结构调整的'空间仍然很大。同时还存在着农付产品加工业滞后于基地的发展,特别是在柑桔、蔬菜、畜牧、水产等产后加工增值和商品化处理上十分薄弱,以原始产品进入市场,竟争力很差,效益很低,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4、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难。全县大多数村级公路质量不高,与产业化发展极不适应;坡改梯和土地整治任务相当艰巨;水利配套设施落后;农业机械化田间作业还不成规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农民靠天吃饭、靠天增收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存在的问题。

1、扶贫资金到位滞后与扶贫项目实施矛盾大。一是导致建设速度慢,项目起点受限,质量受影响;二是待批项目周期长,项目易变化,不宜督办检查;三是集中扶持项目资金垫支过大,部分村拉钱负债打白条,难报账。

2、集中扶持与面上发展的矛盾大。主要表现在重点村项目集中建设任务大,面上急需发展的村又不能扶持。且时间跨度较大,影响干部群众积极性。我县有60个重点村,按每年集中扶持10个村计算,扶持周期为6年,先扶和后扶差异性大。

1、严肃政策,锁定对象,突出重点区域。

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严格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突出扶贫开发的主体地位。第一,切实抓好扶贫开发政策的落实,让贫困农民享受政策,得到实惠,得到发展;第二,锁定贫困区域和贫困对象。以6个重点乡镇和60个重点贫困村为主战场,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对象和范围;第三,认真实施规划与管理。进一步充实、完善规划,维护规划的法律性、科学性、严肃性;规划是实施各项扶贫开发项目的重要依据,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不能随心所欲,做到“计划围绕规划下,项目按照规划做,资金随着规划走”。

2、量化标准,把握质量,突出重点项目。

狠抓产业基地建设。一是大力调整结构,抓好贫困农户的产业基地建设。按照全县产业布局,着重加强贫困农户的产业规划及发展工作,通过努力使贫困农户人均支柱产业达到0.8亩以上;二是切实抓好以畜禽、水产为主的养殖业发展。合理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巩固引种成果,提高外三元猪和优质杂交山羊出栏比例,建立优质商品猪、优质肉养、优质肉牛、优质家禽等生产基地,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抓住三峡蓄水的大好机遇,大力开发水产养殖业。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大户以支持,让大户帮助、扶持、带动贫困户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对于产业比较优势较弱的贫困地区,应立足于本地特色,面向市场,挖掘本地土特新奇产品(如鱼腥草等),走小而精、特而优之路,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门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措施。今后五年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速度,尽快改变全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一是坚持按照农业产业化、优化社区结构、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扶贫公路建设步伐,在确保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提高村通公路的通达能力和抗灾能力。到,使全县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等级达到重丘四级标准,70%的农户能通农用车;二是切实抓好水利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农户的饮水困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质量监管,巩固建设成果,确保一次建成,永久受益。大力推进搬迁扶贫。通过实施扶贫搬迁工程,切实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变了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激发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户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实践证明,扶贫搬迁有利于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有利于降低扶贫成本,节约投资,提高扶贫效益;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劳动力和土地的合理流动、流转,促进产业的分工;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今后五年需进一步加大搬迁扶贫的力度,力争通过五年的时间,把“三区”地区的贫困农户搬迁下山,切实改善这一部分农民的生存环境。在搬迁方式上要进一步总结完善过去的好的经验与做法,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方式与新做法,采取综合措施,突破性地向前推进,坚持农户自主自愿,政府积极引导、适当扶持的原则,对界定的搬迁地区,规划的搬迁人口,落实好搬迁计划,一户一户抓落实。结合我县自然灾害频繁、救灾任务重的实际,把搬迁扶贫与救灾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捆绑资金,打通使用,发挥效益,防止受灾人口形成新的返贫。继续抓好搬迁居民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城镇化扶贫,按照山、水、林、田、路、电、气、房的要求综合配套,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争取投入,参与景区景点建设,大力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覆盖贫困地区农民,带动农民增收。

3、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探索扶贫新路子。

创新思路,进一步整合扶贫力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针对贫困地区而言,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相当艰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社区扶贫,扶贫责任区,党员干部、民营企业主结对帮扶等。一是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扶贫。社区扶贫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的助推器。可以极大地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小康建设的热情,改变农村和农民的精神面貌,显示出农村社区建设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展示新时期农民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大批农村的先进力量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得到突破性发展,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得于明显提高,可以较好的破解公益事业难办的难题,从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进一步明确扶贫责任区。把扶贫任务、目标、措施落实到人,划定扶贫责任区,把责任区的扶贫成效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相挂钩,做到有领导抓、有专人管,工作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三是拓宽社会帮扶渠道。社会帮扶工作已不仅仅是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义务,要积极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大户等群体融入到社会帮扶工作中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帮扶工作中的的重要作用,要把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总结好、完善好、宣传好,使之成为社会帮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整村推进,大力实施参与式扶贫。一是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群众,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把政府推动的扶贫开发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自觉行动。实施到户的项目,都要由群众自愿提出申请,正确处理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投工投劳与农民减负的矛盾,牢牢把握“依法办事,手续完备,不留后患”。坚持群众自力更生,实行以工代赈、验收兑现,项目的实施要实行优先,先干先支持,后干缓支持,不干不支持;二是把工作做到村做到户,把项目落实到户,把政策补助到村到户,解决好重点乡、村的交通、水利、通讯和群众饮水难、看病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为他们实习那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监管,增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透明度。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所有项目要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项目到村、任务到户、登记造册、张榜公布”。依托资源,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龙头是产业化扶贫的支撑,只有通过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促进产、加、销相互衔接,才能真正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龙头企业或组织的带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化扶贫的实施步伐,提高扶贫效益。一是扶持本地龙头企业。扶贫资金不仅要向生产基地、农民,而且要向一批龙头企业倾斜。今后五年我县应集中力量建设好柑桔、魔芋、黄姜、牲猪等支柱型龙头企业,加大对现有企业改制力度,扩大规模,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二是培育农村能人。引导一部分有头脑、有胆识、敢创敢干的农民从生产环节中退出来,从土地上转移或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通过提供市场信息、组织参观学习、给予资金技术支持等多种手段,重点扶持一批农民贩运大户,使大户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骨干和支撑。大力发展和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政府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三是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的加工企业要向精深加工的方向发展,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实现由初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加工范围,由传统地对粮食加工向土特产品、稀有产品加工转变。逐步提高加工水平,扩大加工规模,由小规模、低档次的手工作业向大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企业发展转变,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努力形成“多元化竞争,多主体进入,多渠道流通”的新格局。

4、强化领导,增强责任,形成扶贫开发整体活力。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没有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小康生活就无从谈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竭尽全力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一是强化领导,继续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做到有领导管,有专人抓,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二是广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三是在继续抓好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村、户的同时,动员组织社会团体、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合力;四是认真加强检查督办。县委办、县政办、扶贫办要切实加强对重点乡镇、老区乡镇和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扶贫项目的实施进度、效益、管理情况,县直单位、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做到一季一检查,半年一通报,全年一总结。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二

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客运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五峰农村客车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8个乡镇100已通客车,104个行政村已有64个村通了客运,通达率达61.5,客运车辆116辆,1090座位,农村客运线路18条,日发32班次。农村客运的迅速发展,方便了广大农民的出行,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城镇化进程,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农村客运市场受道路状况、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整体上具有客源分散,客流不稳定、效益不高的特点,市场自发力量难以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当前农村客运普遍存在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四是经营主体弱小散乱。农村客运多为个体运输户单人单车经营,尽管部分农村客运实行公司化运营,但多数车辆采取挂靠承包给个人的方式,使公司徒具形式,不符合公司“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实际上仍然是个体的分散经营。

六是车辆技术状况低,安全性差。由于农民乘车对安全意识及舒适性要求低,加之农村客运收益率低,农村客运车辆多为干线淘汰的老旧车、小面包车以及农用车,在山区道路上行驶,安全形势严峻;六是农村公路数量少、等级低。行政村的能车率年年上升,但真正能通班车的路不多,有的路只能行驶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达不到公路等级,没有安全保障,不具有通车条件。

(一)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市场发展。

为使农村客运健康发展,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多方参与、互相合作”的原则,积极推动农村客运服务质量、安全状况、经济效益的改善。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一方面通过严把市场准入关、车辆技术关、从业资格关,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另一方面加快从业人员和经营者质量信誉考核制度的改革步伐,改变过去“重准入轻退出”的管理弊端,克服市场失灵,实现优胜劣汰,提高管理效能;二是优化管理程序。简化农村客运业务办理流程,推行农村客运优先办理开业、优先安排客运线路、优先办理相关营运手续、优先办理营运证牌的四优先制度。农村客运统一线路牌、统一喷涂农村客运标志,增强农村客运的可识别性,提高管理的便捷性;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增强农村客运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农村客运发展不平衡,应根据线路的不同竞争状态、收益水平,划分线路类别,将农村线路划分为发展线、饱和线、延伸线、空白线及热线冷线给予不同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向农村客运发展,向农村冷线发展。同时,实行动态的激励和约束,对服务质量好,安全水平高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于服务质量差,安全管理落后的经营者取消其优惠;四是对一些偏僻支线可采取不定线路、不定班次、不定站点,不定票价等灵活经营方式。

(二)改善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增进经济效益。

线运行是指站点间距较大,严格进站经营,适宜于较长线路,解决农民的长距出行需求;短途出租运行是指不定线路,不定时间,灵活性强,适宜于较短线路,解决农民短途出行需求,农村客运整体上具有运距短的特点,短途出租是其主要发展方向;三是确立合理的经营方式。垄断经营适宜于客流量小,不宜开展竞争的片区及线路,有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客流量较大的片区和线路,适宜开展竞争,通过适度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增进效益。

(三)加快站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乡镇客运站点建设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路站运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在客运站点选择与建设上,应与当地农村集市相结合,形成以站带线、干支相接,长短配套,辐射城乡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一是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通过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加大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投入,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为农村客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牢固树立“路、站、运一体化”思想,将农村客运站点设施与农村公路建设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实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二是重视乡镇客运站点建设,推动路站运一体化建设。抓好农村公路与乡镇客运站点的同步建设,为实现“路站运一体化”创造条件。建设一批方便群众、有利管理的客运站点。逐步形成县乡有客运站,乡有候车亭,组有招呼站的农村客运网络,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农村客运有型市场。

(四)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效益。

安全是农村客运发展的生命线,是一项系统且细致的工作。当前客运市场安全工作存在重企业驾驶员安全教育,轻车主的安全教育及乘客安全意识的培养;重证件的审验和静态管理,轻过程控制和动态监管;重市场准入,轻市场退出;重各自为政,轻相互配合的弊端。为保证农村客运安全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要加强经营者和农民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进一步增强经营者和农民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证龄代替驾龄,事故记录不全,安全行车里程难以考核的现象;加强驾驶员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处置判断、注意力的培训和考核;加强对车辆维修管理及例保检查;完善技术,加大投入,强化运输过程的动态监管;三是将安全工作贯穿于运输管理的全过程,通过从业人员和经营者质量信誉考核,使安全直正成为从业人员和经营者的生命线;四是要与各有关部门形成各司其职,信息共享,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以确保安全工作科学化。

发展农村客运,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程,运管部门要与社会各界一道,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浅议农村客运发展的思路》,欢迎阅读浅议农村客运发展的思路。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三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地级滁州市,辖琅琊、南谯两区,天长、明光两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四县,土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415万。全市公路总里程9913公里,其中国道289公里,省道680公里,县道2018公里,乡道2485公里,村道4441公里,农村公路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约90%。年下半年,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农村公路在总体上仍十分落后,建养管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公路的总量不足,等级较低,通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部分老少边穷地区交通条件还相当落后。二是农村公路质量不高,畅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有的地方断头路多年没有修通,有的公路缺桥少涵,常年失修。有的公路晴通雨阻,抗灾通力非常低。三是农村公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养护,建养管不能协调一致,存在重建设轻管养的倾向。针对我市农村公路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全面分析,查找根源,我们决定把加快农村公路作为当前交通工作的重点,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路的落后面貌。《安徽省农村公路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也为我们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03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全市农村公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国债项目、通达工程、通村油路工程“三箭齐发”,农村公路“三六一机制”工作、家庭承包养护全面展开,呈现出农村公路建养管齐头并进的发展势态。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178%。到204月底,全市180个乡镇全部实行通油路,2264个行政村实现晴雨通车。农村公路好路率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荣获全省第三名。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怎么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用发展的思路求证问题,用发展的手段解决问题。今天的座谈会,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地交流学习的机会,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滁州市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方面的情况。

一、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十五”后三年,国家和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滁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统一思想,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实事来抓,并作为任期内应实现的主要目标任务来完成。每一个年度市、县(市区)、乡(镇)政府都要逐级签订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责任状。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强化行业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人员。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切实负起责任,抓好各项目标的落实。各级计划、经贸、农业、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环保、供电、电信、广播、城建等部门也高度重视,并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支持和配合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认真研究,积极争取出台一切有利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明确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十五”后三年,我们结合国家和省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的安排,以及滁州市的实际,规划提出改建农村油路1000公里。重点修好“三路”:即农村出口路、经济路、通村路。在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的'基础上,切实抓好乡镇与乡镇、县与县之间,以及出省出市的断头线、循环线和一些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连接线。实施“油路、水泥路进村”工程,修通100个行政村的油路、水泥路。加强农村公路的全面养护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同时要求各县(市区)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四

农村热了,一切和农村沾边的东西都火了起来。

老大从大学毕业,回到村里承包了几片鱼塘,取个很大气的名字,叫什么“华氏庄园”,不还是干的喂鱼、逮鱼、卖鱼的活?就说配鱼饲料需要技术,这技术也没必要在大学里学四年吧?再说老大在大学里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养个鱼似乎没必要董古典汉语吧,尽管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农村的夏天真热,树刨的差不多了,连个树凉影也没有;河给污染的差不多了,洗澡是不敢了;鸡鸭鹅、猪狗羊上了,蚊子、苍蝇出奇的多;到处是垃圾袋,颜色比较齐全,白色的、黑色的、红色的、蓝色的……应有尽有。

农村也热了,城里人周末驱车到农村转一圈,吃个土鸡,喝了面筋汤,摸个解了猴,心想:“这日子也真舒坦,农村真好!”如果真住上十天半月的,相信他下辈子也不会再来农村了:蚊子吃人,苍蝇恶心人,不能洗澡臭死人,停电热死人!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五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于实现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加快发展,既是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又是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需要.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观点、新思路.新时期的'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全面发展,应该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应该是注重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加快发展,关键在党.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加快发展、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

作者:包心鉴作者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济南,250002刊名:理论学刊pku英文刊名:theoryjournal年,卷(期):“”(3)分类号:a849关键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展新思路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六

#####村发展思路#33####33###村位于县城东部,张陇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489户,2351人,总耕地面积2170亩,人均0.9亩,2007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全村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牛羊综合养殖为主,加工业和运输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现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改善人居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33###村的实际,结合#33###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特制定#33###村发展思路如下: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同时改变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种植模式,注重发展二三产业,走农商贸综合发展路子。

二、依托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继续坚持发展蔬菜产业,以大棚建设为突破口,做好水、电、路、蔬菜交易市场等配套建设。将#33###村建成一个有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无公害蔬菜基地。

四、发展畜牧业,争取在#33###村建成“万只羊养殖小区”的发展计划,以带动本村群众和周围邻村养殖业向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达到“过腹还田、以养促农、以农支养”,增加群众收入的目的。

五、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多渠道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娱乐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培植劳务基地,注重劳务技能的培训,使劳务经济成为#33###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七、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实施道路拓宽改造、小巷道硬化和村级民办幼儿园3个示范项目为抓手,逐步推进#33###村新农村建设进程。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称“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在王委员看来,农村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往往导致返贫,如果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城里买不起房,也不愿回家,十分尴尬。所以,还不如不上大学。

其实,这不是鼓励不鼓励的问题。只要达到提档线,只要交得起学费,上大学就“不是难事”,反之亦然。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自起高考人数持续下降,恐怕不只是因为适龄考生人数减少,公众显然也有自己的务实选择。这是否意味着“上大学无益处”?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象牙塔的光环日渐衰微,但大学终归有大学的氛围。在阶梯教室上课,在图书馆自习,在校园林荫路漫步,在学校操场上打球,难忘睡在上铺的兄弟,崇敬某位有真才实学的师者……这一切不光是4年的经历,也可能对人的一生产生难以估量的蝴蝶效应。大学教育的确存在理论脱离实际、注水论文等等问题。但是,名牌大学的本科、硕士毕业生,找到好工作的几率仍然很高。一般大学与专科毕业生,找工作是不容易,但这与专业及个人能力也有关系。

所以,上大学到底值不值,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有截然不同的答案。有人藉上大学改变命运,有人毕业即失业,无论是对上大学推崇备至,还是对上大学消极唱衰,都有不理性的一面。

上大学与回家乡,从本质上不矛盾。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后,更多是心理预期发生变化。同时,心理预期也会随着外部环境而改变。比如,“逃离北广上”就是人们的一种务实调整。大学生已不是天之骄子,不是所有大学生都会傻到“高不成低不就”。再退一步说,相对于农民工,农村大学生在职业的上升空间方面,至少不会处于劣势。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一些农村大学生今天不愿回乡,不代表其明天会在大城市继续漂泊。今年春节过后“用工荒”的一大特点是,许多中西部的农民工不再前往东部地区,而是选择在本省本地的企业打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西部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在工业发展、薪酬待遇等方面正在迎头赶上东部与沿海地区。

中国大学网:农村上大学是失败农村人考研。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八

在农村养殖业一直是传统的赚钱项目,可供选择的范围也较广,像常规的养鸡、养鸭、养牛、羊、鱼外,养肉鸽、奶牛。如果慢慢规模化,品牌化,赚钱是肯定的。

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庭院大的优势,养殖的同时业,种些葡萄、杏、樱桃等果木及花卉产品,增加经济收入多样化,承包一片土地下来,还可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通常利润较高。尤其现在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城市高收入家庭都喜欢买高端一点的农产品,如无污染的土鸡蛋、土鸡、无公害蔬菜等,市场销路不用愁。而农村闲散劳动力较多,雇人成本也较低,这也是优势之一。

农村里土特产品丰富,品种多样,如果利用城市与农村价格差价,将农产品收购贩运到城里出售,也是非常可观,如果一时找不到销路,找大的收购商也是可以的。特别是一些当地土特产,别处没有或者比不上当地的东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认真挖掘没准能找出一条致富通道。在你眼里不值一提到城里就身价百倍了。有一个创业故事,是一个小伙子卖贝壳,自己在海边捡来玩儿,最后被别人高价买走。头脑灵敏的小伙子马上受到启发,最后成功挖掘这一巨大商机。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九

新世纪开始,首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工作模式,以新的思路来发展学前教育事业,适应新阶段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以社区为依托发展学前教育今后5到,北京将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社区在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事业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依托社区、服务社区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九五”期间,本市在部分街道进行了社区学前教育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西城区的部分街道,以幼儿园为基地,通过居委会,辐射社区内每一个学前儿童家庭,面向社区全体0至6岁儿童及家长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扩大了学前儿童受教育率。东城区部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将本地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社区系统,在招生、咨询、家教指导、儿童活动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十五”期间,北京市将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社区化的进程,逐步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的、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举的现代化学前教育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它依赖于街道社区组织的成熟与完善。在社区建设中,要将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纳入社区教育和服务系统,真正形成一个以社区为依托的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和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机构,也要自觉地把自己融于社区系统之中,发挥自身的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特别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在后勤工作改革过程中,要从原单位的“小社会”中走出来,面向大社会自主办园,与所在社区密切合作,可谓是获得新的发展的最佳途径。

多渠道筹资发展学前教育多年来,北京市始终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办园”的方针,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目前,城镇地区已形成了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各单位办园为主体的格局。这一格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作为本市办园的主体部分,即企业、事业单位办园,其经费来源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都是国家投资,投资主体都姓“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这种投资体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影响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面对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建立起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投资体制。我国经济领域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特别是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将为建立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投资体制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九五”期间,本市积极稳妥地进行了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鼓励公民个人投资办园、与境外组织合作办园、企事业单位幼儿园试行承办制或联办制等。这些做法改变了单一的投资体制,拓宽了学前教育投资渠道。“十五”期间本市将加快办园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政府办好示范园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推动企事业单位办园改革,吸引境外投资办园等,同时要试行按教育成本收费的价格体系,改变“谁办园谁赔钱”的状况,逐步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投资体制。

实现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加强法制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认真贯彻《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两个幼教法规,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幼儿园、托儿所办园所条件标准》、《托幼园所分级分类验收标准》以及托幼园所考核制度等,这对于学前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学前教育机构被随意撤消,统建居民小区托幼设施被挤占或挪做他用,原有的学前教育设施被出租等。这些现象影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法律来加以规范。此外,办园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需要我们改变过去靠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当统一到依法治教的轨道上来。作为办园主体,要依法办园,自觉地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行为和教育工作;作为管理者也要依法行政,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并通过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综合质量评估,进行有效地质量监督。“九五”期间,本市在学前教育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各方面已达成共识。“十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完善各项学前教育法规,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和办法,逐步形成一个具有首都特色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

清晨,村里弥漫的雾气还未散去,10岁的高乐娟和同学们早早就来到学校,这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一天,他们将通过现场授课和网上直播的方式上公益课。

高乐娟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播乐乡鸭团村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学校操场上,她和60余名同学围成一圈,在法国篮球教练斯蒂文的带领下进行热身运动,随后他们被分为六列纵队,在教练指导下进行运球及投篮训练。

“真的很好玩,我们很少得到这样的专业训练。”11岁的宋得福说,平时体育课一般以跑步和自由活动为主。一轮训练下来,他的额头早已滴下汗水,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恐龙真的存在过吗?”——“存在!”科学课上,60余名学生通过视频直播,收看北京自然博物馆高源老师讲解恐龙化石。从恐龙的种类到恐龙的命名规则,学生们全程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并齐声回答老师的提问。

英语课堂尤为热闹,60余名学生边跳边齐声朗读单词“jump”。公益课老师窦晨倩以“动起来”的方式授课,引导学生将英语单词和事物、动作联系起来。不到半小时,学生们就学会了“跑”“跳”“桌子”等近十个英语单词。

“孩子们都非常享受这样的学习过程。”鸭团村小学老师张所道说,由于师资能力有限,学校目前只能开设一些基础课程,希望更多的公益课走进农村,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此次公益课下乡活动由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和淘宝教育联合承办。“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的孩子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学习体育、科学、英语等课程。”淘宝教育负责人吕韩莉说,今后,公益课下乡活动将定期开展并丰富课程内容,从面向学生的在线课程,拓展至面向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课。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一

件,促进了城镇化进程,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农村客运市场受道路状况、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整体上具有客源分散,客流不稳定、效益不高的特点,市场自发力量难以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当前农村客运普遍存在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间;

农用车,在山区道路上行驶,安全形势严峻;六是农村公路数量少、等级低。行政村的能车率年年上升,但真正能通班车的路不多,有的路只能行驶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达不到公路等级,没有安全保障,不具有通车条件。

客运线路、优先办理相关营运手续、优先办理营运证牌的四优先制度。农村客运统一线路牌、统一喷涂农村客运标志,增强农村客运的可识别性,提高管理的便捷性;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增强农村客运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农村客运发展不平衡,应根据线路的不同竞争状态、收益水平,划分线路类别,将农村线路划分为发展线、饱和线、延伸线、空白线及热线冷线给予不同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向农村客运发展,向农村冷线发展。同时,实行动态的激励和约束,对服务质量好,安全水平高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于服务质量差,安全管理落后的经营者取消其优惠;四是对一些偏僻支线可采取不定线路、不定班次、不定站点,不定票价等灵活经营方式。

(二)改善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增进经济效益。

经营者是农村客运市场的主体,其构成。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二

本文简述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模式的提出与阐释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主要理论基础,分析农村淘宝模式与兰田模式、沙田模式的相似及不同之处,揭示现阶段农村淘宝模式的优势与农村淘宝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农村淘宝模式的优化目标及优化方法。

关键词: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兰田模式;沙集模式。

1.引言。

/11。

1.1选题背景。

电子商务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在三、四线以下的城市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内地山区农村的发展更为缓慢。作为传统消费主力的一、二线城市正在逐渐饱和,而作为未来消费主力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将是未来消费市场的蓝海,而日益提高的农村消费增长率正是农村消费群体的诉求表现所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模式也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020模式。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网购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城市网购市场已经趋近饱和。然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农村消费市场预期都表明着农村市场将是电商新的蓝海市场,是电商新的增长点所在。阿里巴巴作为电商行业的领导者,对其农村淘宝模式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帮助我们找寻和构建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所在,而且对研究农村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将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法对国内相似农村电商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寻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模式发展的优势所在及其在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最后通过信息分析法挖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优化之道。

阿里巴巴农村发展战略,是阿里巴巴在海外上市后确定的三大战略之一。美国成功上市之后,阿里巴巴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准备在三至五年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2014年10月13日,浙江省商务厅和阿里巴巴集团在首届浙江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上签订了农村发展战略落地合作协议,浙江省成为全国第一个与阿里巴巴达成“千县万村”合作的省份,而桐庐是浙江的第一个试点县,而富春江镇金家村是桐庐的第一个村级服务站。

2.2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模式的理论基础。

/11。

2.2.1物流理论基础。

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物流企业的发展也是充满了机会和挑战。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能适应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数量较少,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管理手段仍然比较落后。而且现阶段国内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存在众多问题:交通环境落后、消费环境差、农村物流发展制度及政策不完善、信息技术落后等等。

2.2.2电商理论基础。

农村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仍然存在着众多问题: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产业标准化水平距离电商要求有差距、服务体系建设功能性配套不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地让农民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电子商务可以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走向城乡一体化。

3.国内相似模式分析。

3.1兰田模式分析。

兰田模式是基于福建省泉州市“世纪之村”电子商务综合平台的运作模式,“世纪之村”平台融合电子商务和电子村务管理于一体。在兰田模式中,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包括平台企业、村镇信息员、销售商、采购商。

3.1.1兰田模式组成。

3.1.1.1电子商务平台企业。

/11。

采购商通过信息员购买平台上的商品。采购者既可以是普通居民或农户,也可以是商家或者是批发商。在家电产品下乡服务中,采购商就是普通的农户。在农产品进城过程中,采购商可以是普通的居民,也可以是餐饮企业、超市或者是批发商等。

3.1.2兰田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3.1.2.1农民网商的草根性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阶段兰田农村网商多为家庭作坊式,未引入先进现代公司制度,且农民群体没有向现代企业的转型的意识。兰田农民群体存在的“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传统偏见,没有学习和借鉴其他更加成功的乡镇企业家和网商的发展经验的意识。

3.1.2.3农村网商诚信体系尚未健全。

/11。

兰田农村网商多为家庭作坊式,不愿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且兰田农村人才引进的政策环境较为缺乏,未有效改善外来人才的生活和事业发展的条件。

3.2沙集模式分析。

沙集模式是农村经济中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典型。具体讲,沙集模式的核心是“网络+公司+农户”。其中,农户是主体,公司是基础,网络是龙头。在“沙集模式”中,家庭经营的农户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主体,实体公司是农村产业化的基础,而电子商务平台所代表的互联网则是带动农村产业化的引领力量。

3.2.1沙集模式的主要特点。

3.2.1.1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起步。

沙集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农民的内在的自发动力。不管是发起者、复制者、转型者、还是兼营者,都是受到内生动力的驱动,所有的经营行为都是自发自觉的市场行为,完全按照市场需求运转。调查数据同样印证了网商来源的自发性。

3.2.1.4信息化带动产业化。

网络销售催生了沙集镇家具产业的产生和成长。沙集镇原本没有家具加工业,5/11。

也没有资金、木材、交通等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几个农民自发开网店,销售简易拼装家具开始。更多的农民参与模仿复制,于是,出现了更多的网店,更多的大大小小家具加工厂因运而生,家具业从无到有。网销家具业带来了大量原材料、物流、零配件等的需求,于是其它产业元素陆续跟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3.2.1.5推动产业链和生态的建设。

沙集模式的门槛低、可复制性强。“沙集模式”的珍贵在于,它不像一些发达地区,网店是在相对发达的产业集群和特色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而是完全由电子商务直接催生了本地的主要工业。

3.2.2沙集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3.2.2.1缺少龙头企业,项目建设生产水平整体不高。

沙集模式快速普及的重要原因是简单相互模仿、细胞裂变式快速复制。很多网店没有自己的设计和产品,而是直接拷贝其他网店的照片。一旦有用户下订单,到其他网店拿货。有的网店为了扩大销量,争取信用额度,不断压低价格进行市场推广,使得整个拼装家具市场的价格一降再降。价格下降缩减了利润空间,个别网商迫不得己选择劣质木材作为原料,结果产品质量整体下滑,影响了沙集品牌的信誉。

3.2.2.3知识产权问题存在隐患,缺少自主品牌。

/11。

沙集网销业快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地政府对网销业“不越位”、“不缺位”的扶持。但是,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对农民网销业持漠然态度。在我国很多地市,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都在走“招大引强”的招商路子,主攻工业大项目和配套产业项目,资金也是向大项目汇聚,政策向大项目倾斜,甚至是基层领导业绩考核也是以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规模作为考核指标。这种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思路,不利于发展网商和形成集群效应;不利于鼓励新事物涌现和成长。

4.1.1能够让农村消费者享受到来自全球的商品。

通过网上能够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产品,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使所有的农村居民都能够更好的在网上消费。

4.1.2让优秀的人才都能够留在农村。

农村优秀的人才可以依据农村广大的土壤进行创业,进行发展,能够通过互联网不用进城打工,也能够依据家乡的资源,各种特色,通过网络进行创业。而且这种创业未必指就在网上卖东西,还可以是服务业的衍生的发展机会,包括类似于物流、培训等各种各样服务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吸收外来优秀人才的加入,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水平。

4.1.3让农民获得性价比更好的生产资料。

整个中国的农村市场、农民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满足,能够让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更扁平化,能够把不合理的供销差价能够消灭掉,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的实惠。

4.1.4让农村网商区域布局更加完善。

通过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计划,利用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平台可以让农村网商的区域布局更加的完善、更加的科学化,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布局失误,使得农村网商得到可持续的长远的发展。

4.1.5有利于农村网商的诚信体系建设。

每个农村淘宝点都有一个2-3万元的担保账户,当村民在“农村淘宝”网上下单后,并没有直接付款给卖家,而是以支付宝的形式在“农村淘宝”店账户里向卖家支付货款。收到货后,村民觉得东西不错,可以支付货款给“农村淘宝”;如果觉得不好,直接把东西交给农村淘宝直接退货就可以了。同样,如果农户有自产农产品需要出售,可以把农产品数量、价格、品质等销售信息上报“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人员会上门免费拍照、议价,然后将农户的土产品放上所在村点的“农村淘宝”网店上出售。从而完善农村网商诚信体系的建设,避免欺诈案件的发生。

4.1.6让农村网商摆脱家庭作坊和草根性的困扰。

/11。

为,使得农村网商得到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

4.2.1农村网商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农村广大地区的路网建设不断得到完善,但是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差、农村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依然存在,大部分农村物流设施建设未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农村物流投入不足,建设相对滞后。在一方面,很多农村地区高等级公路数量少,不能形成交通网络,没有形成多式联运;在另一方面,农业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差。

4.2.2农村网商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农村网商物流人才是保证农村网商得以运作的关键因素。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建设需要人去设计、实施;人的具体操作又是农村物流体系中子系统和经营单位得以正常高效运作的基本保证。虽然在全国的物流热中,有许多院校和培训机构在培养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物流人才,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物流的培训机构。由于农村物流的特殊性,大中专院校所开设物流专业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物流的方向。熟悉农村物流的专业人才很缺乏,专业人才的短缺制约着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尤其是通晓现代经济贸易、现代物流运作、物流理论和技能、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匮乏。

4.2.3未对具体村落进行个性化的方向规划。

阿里巴巴现阶段未能对每个村落进行因地制宜,未能积极引导村落产业向多元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未能倾向专业领域的行业垂直化,以专业化、规范化、产业集群升级以及提升网商生态为方向来规划阿里巴巴网商平台的打造。

5.1对物流基础设施要进行投入。

5.1.1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镇街交管所站“四位一体”的功能,建设农村交通物流的仓储、中转、加工和包装的集散点,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城区物流分拨中心、镇街物流配送站、农村物流网点”的三级物流框架体系。

5.1.2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

整合农村物流配送功能,通过小件快运、特色配送、货运专线等农村物流组织形式,鼓励发展农村货运专用车队,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5.1.3推进农村物流信息化。

搭建农村物流信息平台,以市场为主导,以用户为中心,在运输、仓储、加工、配送、车辆调度、路径选择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依托交通运输物流园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区域性运输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集中发布农业特色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以及运输服务方面的供求信息,并对交易双方的信用情况进行核实和认证,努力提升农村交通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缩短物流时间,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5.2积极配合和响应政府的号召。

积极响应政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号召,同时通过营造、推动和发展整个新农村商务的生态体系,让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具活力。发展更多的消费者,发展更多的商家,同时围绕着电子商务产业链,围绕电子商务产业上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服务,提供各种创业机会给到当地农村的合作伙伴。同时,通过服务的整合,物流的整合,培训的整合,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最终构建成一个崭新的农村电子商务的生态体系。

5.3建立县村两级的运营体系。

/11。

连接起来,通过一个服务体系的配送连接起来。

参考文献。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三

(一)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现代化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发展农村经济。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来加快增长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的限制,无法实现全面发展。

此外,还受到文化素质、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土地质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限制,我国大部分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缺乏生产技术推广人才,无法推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广泛使用,无法改善农业生产手段,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信息滞后,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要建设基础设施,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通电、通水、通广播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解决,由于没有水电,无法有效灌溉农电,无法扭转靠天吃饭的情况。

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无法及时获取外界的信息,使得广大农民无法及时了解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

因此而出现不增收反而增产的局面,这样以来,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尽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在不断加大投入,但是由于缺乏责任追究制度,使得大量投入的资金被擅自挪用。

此外,由于灌区水利工程缺少维修,老化现场较为严重,给农民生产带来了困难。

(三)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

第一,土地产权关系模糊,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农村土地所有权,可以是村集体也可是乡镇集体,甚至还可以是村民小组所有。

而农民只是拥有土地使用权,这样就模糊了土地产权关系。

此外,乡镇以上政府对管辖区域的土地,有绝对的控制权,导致土地产权关系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土地流转机制不规范、不完善,缺乏健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机制,致使农村土地流转只在于农户之间,并且以口头形式进行流转土地,没有按照相应的法定程序办理相应的合同。

第三,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对土地流转缺乏有效监管,无法及时兑现土地流转收入。

(四)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力强弱,取决于知识分子的质量以及数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分别占40%、29%、8%左右,其中还有14%的文盲。

由于绝大多数都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使得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思想落后。

不能很好的抵御风险能力。

因此,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体力劳动来获得。

二、解决对策。

(一)农业产业结构要及时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府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特色,进行合理规划发展,通过配套设施帮助农民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具有特色性的农业生产格局。

第二,对农业内部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科技为手段,通过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来推广农业发展。

第三,宏观调控农产品市场,由于农民获取信息渠道单一,政府要及时帮助农民获取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来发布最新农产品信息,引导农民生产、销售农产品。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力度,要全面改善农村经济环境。

首先,第一点,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

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水资源匮乏,为了保障农业发展,政府应当加入力度建设基础设置,大力推行节约用水,灌溉农田。

促进水资源利用。

第二,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农田。

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面积会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发展,逐年增加建设用地,使得耕地面积减少。

政府应当加大改造产田,大力建设农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第三,农村道路建设还要持续加强并不断完善。

农村地区道路因为年久失修,降低运输能力,无法促进地方资源经济的发展。

第四,要建立健全农村水电设施以及网络建设,保证农民能够及时获取相关农业信息。

第五,监督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杜绝擅自挪用现象。

(三)健全土地流转制度。

政府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提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议,发展多种经营形式。

并大力宣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以及法律法规。

促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改革。

要扭转土地规模制度问题而带来的缓慢发展。

(四)加强教育,提升农民素质。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发展农村经济,需要依靠人才。

培养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人才,是现代化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点。

为了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政府应当对农民进行素质教育。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渠道,开设层次课程,鼓励青年农民自学。

第二,要对农村劳动力加强技能技术培训。

(五)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转变政府职能。

农业发展比较缓慢,在此情况下,要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于政府能否有效发挥职能。

然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带来的影响,导致地方政府职能缺失。

因此,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发展农村经济,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来引导,并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农村经济增长的指标,克服以gdp为导向,避免政府工作人员短期行为。

对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准确性要增强,体现结果的民主性、科学性,一一量化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应对不同条件。

地区的考核,采取不同的考核体系,来体现考核的公正公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针对第一部分的相关制约因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政府各项职能就必须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积极解决各项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经济收入增长。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才能进一步实现小康社。

参考文献:

[1]杨成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周双红.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11.

[3]霍焰.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3.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四

近年来,农村振兴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乡村人才空心化等问题依然存在。鉴于此,农村振兴新思路应运而生。新思路的核心在于从资源要素匮乏到特色优势转变,从农田产出到农业综合开发的转型,从农业经济发展到乡村产业繁荣的跃迁。这一新思路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农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的契机。

篇二:新思路的实施措施。

农村振兴新思路实施的关键在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农村产业振兴为核心,借助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创业创新,提升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潜力。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数字农业的优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产品数字化、网络化经营。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为农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篇三:新思路对农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农村振兴新思路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加快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新思路的实施能够刺激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产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其次,新思路能够加强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通过推进农村产业向特色农产品、农村旅游等方向拓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来源,提升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再者,新思路还有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的生活品质,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篇四:新思路带来的变革与挑战。

农村振兴新思路的实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与挑战。首先,农村振兴需要打破传统观念桎梏,激发农民创新创业活力。而这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和付出,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推动。其次,新思路的实施还需要克服一些制度和机制上的障碍,例如土地制度改革、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这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此外,农村振兴也需要解决乡村人才引进和留住问题,加强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支持和改善。

农村振兴新思路的提出和实施,使我深刻认识到农村振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共同推动。作为普通大学生,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农村发展中来,关心农村发展,关爱农民群众的生活,为农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未来农村振兴做好准备,成为农村振兴的主要力量之一。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五

农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振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在实践中对这些新思路进行思考和总结,对于推动农村振兴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段:新思路带来的农村变革(论述新思路对农村振兴的积极影响)。

新思路为农村带来了很多积极变革。首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其次,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再次,实施乡村治理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农村综合竞争力。这些新思路和政策举措的实施为农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契机和动力。

第三段:新思路的不足与问题(深入分析新思路的局限性)。

然而,新思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政策实施落地难度较大,需要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其次,农民素质和意识的提升仍然需要加强,一些农民对新思路的认知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此外,一些具体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第四段:应对新挑战的对策(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意识。政府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班和宣传活动,向农民宣传新思路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其次,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力度。政府可以与农民代表和专家学者进行充分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更加合理和可行的政策。

第五段:总结(新思路带来的启示与展望)。

总之,农村振兴的新思路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振兴的重要性,推动新思路在实践中的切实落地,同时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措施,使农村振兴工作更加顺利和有效。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农村振兴氛围,共同推动农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美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六

在水西村,随着农民生活的提高,他们开始大量建造新宅,由于他们只盖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空心村”现象。

村庄建设由于缺乏规划,造成农民房屋分布杂乱无章。这给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浪费大量土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农村,一边是农民建新不拆旧的比例高居不下,土地被闲置,另一边,不少农民出现“无处建房”的现象,致使土地管理部门被-迫以有限的耕地指标中切除一部分用于建房。二是制约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村落粪便成堆,夏天蚊蝇成群”,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农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

生活比较乏味单调,其余空闲时间多,除了聚在一起打下牌,闲情聊聊天之外没多余的其他娱乐活动,而且很多居民反映到周围娱乐设施过少,这也是他们空闲的很大因素。

二、 农村的教育问题

1) 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文盲或半文盲。对农业的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但又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学习必要的技术知识。

2) 90%的农民没有参加过农业技能培训,无法对农业生产的农业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以及很少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3) 农民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情况不了解,希望国家能扩大对农村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范围。

4) 现在农村青年大多数为初中水平,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但村中上高中的人数急剧下降,有极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

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6) 农村教育的收费问题也比较混乱,据村民反映,以前的小学教育收费居然还比现在的义务教育收费明显的要少,农村的教育收费混乱,学杂费不断以各种名义去收取,让农民工对此感到负担压力大。

三、 农村医疗设施

农民工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邱璇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因此,利用暑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连云港市灌南县镇西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镇西村坐落在灌南县城西南,距县城2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00余户人家,1506人,人均耕地0.8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小麦、蔬菜种植及销售,其占耕地面积的5∕8。

《关于农村发展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调查方式:

1、深入村民家庭,到田间地头,个别访谈;

2、到村委会进行询问。

三、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通过访谈了解,广大村民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上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实行的各项惠农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等,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应党的政策好,得民心。许多村民反应,近年来,村上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大家心情好,农村人心整体稳定。具体如下: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普及,我到访的10多户农民家庭已经全部用上了彩电,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线,大部分都是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

二是摩托车和汽车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和汽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3户就有1户人拥有一部摩托车,每20户就有一辆汽车。

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在调查的农户中,90%的安装了电话,98%的农户均使用上了手机。

四是电脑下乡。通过本人沟通联系,年初镇西小组与县信心产业局合作建立的村级信息服务站已经正式对村民开放,“互联网”这一新的名词在村民间逐渐传播开来。通过上网村民们可以了解时下最新的惠农政策,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并通过浏览村区信息网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等等。

(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展开。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利用问卷调查,我接触的农民中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村委组织的“四民工作法”学习班,并在村务大会上投过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户“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有所转变,都一致认为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2002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17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17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四、调查发现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问题

1、安于现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没有近忧,常有进账,够吃够用

我村以种植销售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因产销一体,几乎每天都有现金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用度,平时家庭生活没有忧虑。

3、家庭作业,小富即安,目光短浅

4、部分村民沉迷于玩纸牌、麻将等娱乐活动,甚至赌博!

(二)、产业瓶颈问题

1、土地产出已达极限

2、盲目销路不畅

我村的主打产业为粮食作物,种植什么品种完全是跟风式的耕种,依据上年度或者是上一时期的销售情况,往往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价格下跌,“谷”贱伤农。

3、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如果遇到天灾,必然减收。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1、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2、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这次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关于农村发展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

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

1、跳出村子看村子

要把我村现状与发展放在与周围兄弟村庄的比较中来看,跳出我村就能看到本村的优势,比如土地质量优良平整,适于灌溉和种菜,村民收入相对较高,也能看到与其它村子的差距,如,没有村办企业、品牌产品、抵御风险能力差、村民收入不稳定(或有下降)等问题。看到优势可以增强信心,看到差距可以使人奋发向上有追赶目标。

2、把我村的发展放到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思考和规划,这个背景有三:一是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历史背景,比较而言北河头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还有哪些不足;二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下,大胆制定本村的宏伟发展规划和蓝图;三是市、县的规划大背景下,我村的发展能否纳入市县(包含争取)的发展规划,如城市发展、经济区划等等,争取更多更好的搭车机会。

(二)正视瓶颈,寻求突破

我村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使增收希望渺茫。总体说来在短时期内,立竿见影的做法是粮食、蔬菜的直销和订单农业,也即是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粮食、蔬菜批发销售为农业(粮食、蔬菜)协会(公司)的统一销售和点对点销售。

(三)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样也离不开外因即良好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还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要重视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六、我村长远发展的建议:

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与此同时也有土地的合法流转、统筹粮食、蔬菜种植规划、加强分时分种指导、发展绿色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劳动力分流、增收等一系列问题。

七.总结:

这次暑假社会实践对已经踏入大学校门,迈入半个社会我来说是一笔极为珍贵财富。农村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不足,尚需在发展中不断进步与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真的可谓是任重道远。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一份辛劳,一份甘甜。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有辛劳,就有成效。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无限回味无限,更何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阅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是我人生道路上坚实的一步。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我会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描绘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新蓝图。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镇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经过深入村组走访及到相关农村企业、涉农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现对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成效明显,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达72470亩;万寿菊、蔬菜、核桃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以农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奠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从长远看我镇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稳定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我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镇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科技示范、反季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的看来,农民增收的形势仍不容乐观。由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价格低迷,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收入不高。同时,乡镇企业不发达,依赖于乡镇企业的农民工资性收入也很少,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收入受阻。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品种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慢。一是结构调整的

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镇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面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万寿菊、蔬菜等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二是农民分散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农户农业生产属于以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为主。由于生产分散,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销售也以自产自销为主,形不成规模效益,从而限制了农户收入。三是农民既是决策者,又是生产者和管理者,还是销售者。在广大农村,由于信息闭塞,农民即要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又要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往往无法兼顾。四是农民随大流现象突出。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能力弱,不能及时得到准确信息。在产业发展之初,嫌种子或生产资料价格太贵投资大,怕技术水平跟不上,又不能确定市场销路好坏。他们往往是在看到左邻右舍或亲戚因发展某种产业致富,而跟随进行产业调整,一拥而上,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度低、商品量少、效益低下。

(四)自然条件差,发展意识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肥力低下,虽然2017年完成3.3万亩基本农田改造,但农村基础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差。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牧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加快发展我镇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走制度保障之路。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草场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努力推进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三是积极探索曙光养殖合作社发展模式,引导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规范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农业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强农业技术、质量安全、农业机械、信息与物流等建设,增加投入,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制度。利用建设巩固“信用镇”为契机,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从信贷总量、担保、利率、期限、服务等方面对农业给予大力支持。

营,有利于提高土地流转效益。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星的土地流转成连片集中种植,给防虫治病、机械操作带来方便,达到土地流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效益的目的,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土地成片流转后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使用大量农业机械进行大规模的集中连片作业,以全程机械化生产代替传统手工作业,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达到省工节本的效果。三是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土地规模经营可以将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转,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益,向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发展乡镇企业,走项目带动之路。乡镇企业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最强劲动力。十几年的农村发展历程证明:什么时候乡镇企业发展快、效益好,什么时候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也就提高快。因此,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如何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问题。实施强镇富村工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跳出农业抓项目,结合实际选择市场好、效益高、税收大的项目,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搭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促成项目落户我镇。要抓住我镇煤化工工业园区建设的机遇,加快组建乡镇企业园区,重点发展以煤炭、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

(六)增加农业投入,走科技兴农之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在粮食、经济作物、畜牧、林业、水产等方面选择一些花钱少,见效快,收益大的项目,如优良品种、栽培技术、科学施肥、合理用水、防治病虫、培肥土壤、作物布局等,大力加以推广。适当的增加农业的投入,扶持典型户,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的争取项目资金,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总之,农业做为天生的弱质产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遵循突出特色、优质高效的原则,走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模式生态化、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发展之路,在促进农业基础建设方面,要从资金技术上予以扶持,同时加强社会化服务工作,合理调节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对我镇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行“优增劣减”的调整,在巩固提高龙头企业方面,重点抓粮食、饲料加工业,畜禽产品等龙头企业建设,从而确保我镇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七

调查目的:中央近年来出台了很多鼓励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从政策、资金、技术。

调查人员:2013013027徐斌彬。

2013013029邓旭隆。

2013013139尚奇调查内容:根据小组成员的实地考察与走访,发现近年来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由于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因此又具有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政治方面:农村在政治方面的突出表现即为基层民主政治。由于尚岗村较为封闭落后,民主选举的氛围并不是很浓厚。据村民反映,还在今年之前,选举中常常出现暗箱操作、事先内定的丑恶现象,村民的权利根本不能很好地得到维护。例如:中央会下拨支持农村发展的专项资金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但事实上,真正体现在农民身上的很少。一座大桥经历了4年之久也未建成,节水灌溉的设施也是名存实亡,真正的贫困家庭往往不能很好地得到政府的补助。自从新任村官于2013年六月份上任,村里的大桥才得以顺利建立。

经济方面:近年来,尚岗村的经济有了相对较大的改善,但仍有问题。

1、村村通公路确实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为村子的经济发展安上了车轮。但是公路由于本身兴修之初就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加之很长时间无人管理,村村通公路正逐渐走向老化,很多道路路面已出现断裂的情况,地面凹凸不平,又再次成为村民出行的障碍。

2、很多村民家里的住房已有明显的改善,大部分以平房为主,部分居民已住上二层小洋楼。但村中仍有10%的居民仍为土坯房,居住条件未得到改善。

3、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尚岗村的土地经营方式已发生较大变化,丘陵地带仍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河边的地带已改为种树,一方面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保护了水源与环境。

4、发展多种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村民由以前的各家各户养殖畜禽已转变为集中养殖,专人管理,扩大了养殖规模。从远处看,很多地方有红色的瓦房,那不是居民区,而是养殖区。

5、中央农村政策的转变,使农村的人口有返乡的趋势,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契机。

文化方面:农村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广电总局在农村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地方提供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免费服务,开阔了农村居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每年都会有人员进村为农村居民提供照相服务,也增加了农民生活的乐趣。但是,不可否认,农村的精神文明活动仍然很少,村民未自发地形成,村委会也未加以正确引导。

调查反思:根据对尚岗村的调查分析,以后的发展应注重以下方面:

1、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进而促进政治素养的提高,营造乡村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自己做好自己的当家人。

2、推进农村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在国家的支持下、村委会的领导下,发展畜禽业。

3、大力推进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建立农村的书屋、村民乐队等,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素质。

希望我的家乡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八

一是坚持以“学”为先,多学习,勤思考。农村是一个大课堂,老一辈的领导在实践中开辟出了许多农村工作的好方法,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村里的新成员,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一项工作、一份责任,做到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学说话、学做事、学方法、学措施,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差距,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汲取经验,边学边干,学用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同时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从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能按时按质的完成各项党建工作任务,这对我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坚持以“做”为实,真为民,求务实。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联络员,不仅是上级党委组织联系村党务工作的纽带,也是党员联系群众的桥梁,在协助村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积极地为支村两委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真心去对待群众,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时机场合,不同的利益关系,分清哪些是合理诉求,需要予以解决;哪些是不合理诉求,需要加以解释,尽力去满足群众实际的、合理的需求;真心关爱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先百姓之忧而忧,后百姓之乐而乐,主动深入群众,在同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进和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工作期间,我发现全村45名党员,有将近15人外出务工,这些人没有办法按时参加村党组织活动,于是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和微信党员联络群,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有效的解决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沟通和联系,使其感受到学习讨论氛围。

三是坚持以“信”为本,转观念,讲奉献。两个月工作下来,我感受到了农村工作的不易,它包含极大的复杂性、矛盾性,村民和村支两委之间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处理问题务必知村情、解民意、体民情,只有对自己精准定位,有一个扎根基层的态度、有为民服务的使命感、有便民利民的初衷、有坚定的信仰和奉献精神,才能和支村两委班子配合默契,才能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农村工作纷繁琐碎,我们面对的是一些外人看起来琐碎无比甚至根本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对百姓而言,样样都是大事,因为涉及到百姓民生,所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可言,必须要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为群众的服务之中,我必须要在政治上更成熟、学习上更进步、言行上更稳重,积极奉献,服务社会,培养牺牲小我,追求大我的精神品格。

两个月下来,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不足也不断显现出来,比如业务水平的欠缺、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等。因此,今后要努力增强自身能力,扬长避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心请教,踏实工作,全面发展,做一个合格的有为的青年,做一名百姓信得过的基层工作者、做一名业务精通的党建联络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成为一颗平凡而不平庸的螺丝钉,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结果献给社会,把过程留给自己”,坚定的去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汇总19篇)篇十九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已进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新阶段。全面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权建设固本强基的重要战略举措,将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源泉。乡镇机构改革处于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地位,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全面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自觉性。乡镇机构改革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这项改革事关农村综合改革的成败得失,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有效实施,各地应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坚决克服等待观望心态和松懈思想,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审视、谋划和推动改革。

全面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必须把握正确方向,坚持科学的判断标准。乡镇机构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是否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否有利于破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应通过改革,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应通过改革,使乡镇政权切实得到加强,使党的执政基础切实得到巩固。

全面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改革的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应坚持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核心,着力解决乡镇“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着力优化乡镇机构和岗位设置,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坚决守住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两条底线”;着力理顺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乡镇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按照中央要求,乡镇机构改革要在20_年基本完成,今年是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按时完成任务,确保取得实效。

全面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乡镇的特点,确定改革内容和重点,不强求一个模式,不搞千篇一律。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和一般农业省份的乡镇不完全一样,改革应突出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切实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维稳任务较重的地方的乡镇,改革应更加强调有利于健全维稳工作机制、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乡镇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等。

基础扎实,坚如磐石。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目前,中央已经出台了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目标和任务;多年的试点探索实践,为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当前农村政治社会稳定,为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正在积极推进,顺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有利于上下层级之间的有序衔接,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条件十分有利,时机比较成熟。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今年积极推动乡镇机构改革一定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保育工作计划(热门23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吃饭:吃热饭,吃饱饭,鼓励幼儿自己吃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通用22篇)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职业身份和价值,增强职业满足感。小编整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职业规划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gregmckeown,《纽约时报》

    乡村民风民俗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探索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开拓我们的视野。民风民俗是一个国家文化

    最新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通用22篇)

    通过研究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果你正在苦恼于写作范本,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范本,或许能有所启发。春去夏来,今年我担任

    特殊学生安全责任承诺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范文是一种文化遗产,通过研究范文可以了解和传承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优秀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写作有所帮助。我是xx年xx级xx班

    三体读后感报告(优秀16篇)

    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效果的一个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在这里,你将会见证到一些富有激情和独到见解的读后感范文,它们能够带领你进入作者创作的世界,共

    教育顾问的职业规划书(通用23篇)

    职业规划可以使个人在就业过程中更加自信和有序地前进,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范文】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实现自己的职业

    运维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实用19篇)

    月工作总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月工作总结样本,它们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虽然跟我的专业和技能都一致,但所有的

    酒店经营提升方案(汇总20篇)

    在商业领域,经营是指管理企业运作以实现利润和增长的活动。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经营法则和原则,希望对大家的经营工作有所启发。根据酒店目前的整体情况,所处位置、酒店档

    精彩五周年庆典主持稿(通用17篇)

    主持词需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地表达活动的主题和目的。通过观看范文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技巧。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亲爱的同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