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GZ才子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

通过不同的教学步骤,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可以通过阅读下面的三年级教案范文,了解到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安排教学过程。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一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笔算的算理,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掌握笔算的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笔算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课件、三角板、点子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2×20=11×30=14×10=。

11×4=12×3=14×2=。

2、抽查学生笔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书店买书呢?林老师这个周末也去书店买了一批书,请看屏幕(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你能帮林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要用乘法?(板书:14×12=)。

(3)师:同学们,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林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4)引导学生利用复习题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5)小组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6)汇报:抽查小组成员上台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7)过渡:孩子们真聪明,利用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成功的找到。

14×12的计算结果,非常棒,继续加油哦。我们已经知道14×12=。

168,怎样把它写成像14×2那样,列竖式计算呢?那么请继续跟林。

老师一起学习。

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结合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第一步:先算2套书的本数,就是求2个14。先算(2×4=8)那么8代表的是什么呢?应该写在哪一位?(抽查学生上台写)再算2个10,写在哪一位?求出2套书是28本。

第二步:再算10套书,就是求10个14,我们先怎么乘?按照前面乘的方法,我们是先用十位上的1与个位的4相乘,得到4个十(课件演示10×4=40),40该怎么写?(请一位同学上台写)还有哪一位没算?再算十位上的1与十位的1相乘,得到1个百(课件演示10×10=100)该怎么写?算出10套书是140本。

第三步:最后要算12套书,该怎么做?(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8+140=168)(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讨论: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写不写?

(因为4在十位就代表40,不影响计算的结果,可以省略不写)。

4、回顾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5、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2、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导语】的会员“yvhkihihc”为你整理了“”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1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二

1、练习区别形近字和语文环境中去辨别近义词,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2、学生积累关于仁爱之心的名人名言。

3、通过读《饺子的来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受到爱心教育。

4、鼓励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访问、写作等实践活动,能用爱心与人相处。

1、提高学生区别形近字、近义词、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2、通过阅读名人名言和“知识窗”的内容。积累语言,扩展知识。

1课时。

日期:

一、学习“练”

1、区别形近字。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学生按组讲述,怎样从字形的特点上去更好地区分字形字义。

(3)从前单元的生字中,再找出几组形近字。

2、照例字填空。

不(折)不(扣)。

不()不()不()不()。

3、认识修改符号。

(1)读一读,认识四种修改符号。

(2)记住四种修改符号的名称和表示方法。

(3)扩展练习,有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我是诚实懂礼貌的一个孩子。

李强的家里五口人。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练读名人名言。

2、小组内交流对这几句名人名言的.理解。

3、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仁爱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4、课上背一句名人名言。

三、学习“知识窗”

1、学生独立阅读《饺子的来历》。

2、用自己的话讲出故事。

3、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饺子来历的其他传说。

四、总结。

板书:语文七色光三。

“练”

1、选字填空组词语。

2、照例字填空。

3、认识修改符号。

(1)改正(2)删除(3)增补(4)对调。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三

1、《让我想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二、观察体会读。

p3左下留言?

齐读留言。

观察情境图、思考。?

1、教科书出示—组情景:

a、荣荣在鞋柜前选购鞋子时,售货员劝他头买一双很多小朋友都有的名牌球鞋;?

b、在商店罩选购文具盒时,同伴劝他买一个漂亮的汽车造利但不实用的文具盒;?

c、在蛋糕店里选购蛋糕时,也有人劝他买一个又气派又漂亮的双层蛋糕,但他?

经过思考后,满面笑容地问答:“我只买我需要的……”?

教师小结:

生活中我们可以自主挑选的东西。远远不止教科书中的这些,教材特意从我们穿的、用的和吃的三个方面各挑选一件物品。

2、创设一个较真实的生活场景:

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小体会自己做主购物的滋味。

想一想,说一说。

“他在想,这个东西我需要吗?”“实用,方便,便宜。”

三、交流?

(这种交流讨论是很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对已经自己拿主意选择的用品的孩子可以引导他说说自己的感想,对还没有自己挑选过学习用品的孩子,也许还能起到一个“现场指导”的?作用,可以让他们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比较和选择。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但这些理由是不是都对呢?如果再听听别人的意见,会对一个人的选择更有帮助!)。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交流,你有收获吗?请谈谈你的收获。?

五、板书?

让我想想。

自己判断、不盲从。

2、《我能这样做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见、正直的人。

3.?坚决不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难点:做事要思考后果,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见、正直的人。?

教学过程:

一、情景演示?

观察教材第七页的图画,说说他们做的是对还是错,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1)同学有道题不懂,想请你给他讲讲。

(2)马上就要交作业了,你的同桌还没有完成,让你把作业借给他抄抄。

(3)同学请你帮他打水浇花。

(4)同学被欺负了,叫你一起去教训欺负他的人。…..?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辨别对和错,学会选择。

二、情景演示(课本8—9页)。

(1)有一天,小明和朋友踢球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旁边水果店的玻璃,同伴和小明说没人发现,快跑。

想一想:小明有哪些选择?

1.小明选择和同伴一起逃跑,反正也没人知道。

教师小结:

便从拆开的防护网处扔石头去打。

三名小学生在高速路天桥上扔石砸车取乐,结果致驾一名驶员死亡。日前,三名小学生犯故意杀人罪一案在威宁自治县自治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王某飞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舒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舒某超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可能在这三名小学生眼中他们只是扔了石头,但是别人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自己也要为此付出代价。

教师小结:

3、《学习、生活有计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门已的生活,并休会到这样做的快乐;

2.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学前,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关于齐白石生平的资料。

2、讲故事“今日事、今日毕”

3、教师小结:

这样一位成就卓越的大艺术家,到九十岁高龄了,还坚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可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白石老人每天画画,其实也是在坚持学习。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学习习惯,天长日久,也就习惯成自然。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2、教教《今日歌》和《明日歌》。?

3、看图讲故事:

(1)学生讨论提示语中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多多吗?”?

4、指导行为给多多提了这么多好的建议,那你自己呢?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教材的旁白对话中提供了两个范例,教师可用范例启发学生。)。

我的作息时间表。

1、教师:小朋友,新学期来了,你们有些什么新学期的打算。

2、学生交流。

3、看图明理。

活动:

2、制定作息时间表的活动环节。

b、看看图下的旁白对话,想想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c、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制定山自己认为最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写在空白框内。

总结:?

放假前我们评出坚持做下来的同学。大家要明白,要实现自己的日标,光是制定出作息时间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足够的毅力,每天都要坚持按定好的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去做,才能达到目标,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

第二单元、我们去发现。

4、《有趣的发现》。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善于发现的科学家;

2、认识生活中很多有趣现象;?

3、知道这些有趣的现象中蕴含的科学常识;?

4、让学生从这些发现中感到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寻找其中有趣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学生渐渐了解这个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有趣的发现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积极性。形成爱好探索、善于思考的性格。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2、引导学生发现有趣的发现中蕴含的科学常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积极性。?

一、激趣导入:

分别勇电影讲述张衡和李四光小时候善于发现的故事,教室讲述瓦特小时候善于发现的故事,提问同学们,这些科学家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善于发现的科学家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要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与好奇心,使他们对这些科学家的故事感兴趣,灵活运用多媒体,可以采用放图片,视频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有趣的发现:?

他一朵最美丽的花朵,想不想要??

1、分组讨论,组长负责组织和收集资料。

2、选择几个小组上台展示。

活动二、生活中的科学:?

2、分组讨论,组长负责组织和收集资料。?

3.选择几个小组上台展示。

4.出示课件,老师总结:同学们真棒,发现很多小知识,生活中,只要多看一看,想一。

想,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了解许多科学常识。?

活动三、学会提问:

1、老师:对于这些有趣的发现,同学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这样非常好,当同学们有。

疑问的时候就一定要大声问出来。?

活动四、十万个为什么:?

1.老师: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十分有意义。希望大家不要直接把他抛到脑后。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分发“十万个为什么”小册子,同学们在产生疑问的时候就把它记录下来,寻求答案。看看谁记得多。

实践作业:同学们回去之后阅读夏洛特·左罗托夫的《风到哪里去了》。想想其中的问题,向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多多提问。

5、《我也能做研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什么是研究;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4、分享别人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研究生活中的小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到研究带来的乐趣与满足感,激发学生对做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

力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做研究;?

2、体会做研究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的意识和能力,去探究我们周围的世界,学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

教师:多媒体课件,素材、观察结果记录卡。

学生:把记录的结果写下来。

一、激趣导入:

教师总结出: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棒,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通过思考找出解决的办法就是做研究。不要以为研究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其实,我们也能做研究。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我也能做研究》。教师板书课题:我也能做研究。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研究课题:?

1、同学们写下想研究的问题。?

2、老师把同学们写下来的想研究的问题收集起来?

活动二、开始研究:?

2、教师总结:同学们,做研究要大胆尝试,仔细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做之前要先想好怎么做。

活动三、遭遇挫折:?

2、请同学们讨论他们认为研究失败的原因。?

3、评论,奖励奖励小红花?

4、在研究中遇到难题是很正常的,不要紧,一次不成功,找找原因,再试一试。有时候和大家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别人的意见,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活动四、改进实验,研究成功:?

1、老师: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教材p23,同学们改进后的实验,介绍比较研究法。?

4、老师: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教材p24,同学们的研究记录,了解研究过程并请同学们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做研究。

5:老师总结:。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推理、演绎、归纳等等,这些都属于研究方法。希望同学们可以了解掌握这些方法,提升做研究的能力。

活动五、实践活动:?

活动六:“昆虫迷”的故事:?

老师:阅读p25“昆虫迷”的故事,说说对法布尔和《昆虫记》的认识?

实践作业:在观察结果记录卡上写下你对研究过程,相信通过这次研究,同学一定对做研究有更深刻的体会。

6、《我们的科学兴趣小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

2、制定活动计划;?

3、展示活动成果;?

4、体会科学兴趣小组带来的欢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成立科学兴趣小组,使同学们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了解不同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活动小组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教师:多媒体课件,素材、知识卡片若干张。?

一、激趣导入:

教师总结出:同学们的兴趣十分丰富,其中有很多可以研究的地方,和大家一起观察、实验会有更大的乐趣和更多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吧。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科学兴趣小组》。教师板书课题:我们的科学兴趣小组。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成立小组:?

根据统计的结果把同学们分成不同的科学兴趣小组,并确定组名、组长、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老师进行总体统计?

老师小结:到我们的学习兴趣小组中一起学习,一起发现。

活动二、小组活动计划:

1、导入:做研究之前,一定要制作合适的计划,计划是小组活动的指导。每个小组制定一份计划,老师可以帮同学参考计划是否合适。也可以互相交流参考,吸取别组同学的优秀计划。

2、同学们制作并展示小组计划。?

活动三、活动照片:

1、老师:在试验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同学们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活动照片吧!

2、同学们展示小组活动时的照片。

3、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小组研究非常重视,十分认真,这些照片很有意思,老师很高兴,为你们骄傲。

活动四、展示成果:?

1.老师:实验结束了,展示的时候到了!展示你的研究过程、成果,让大家分享发现的快乐吧。即使实验不成功也没关系,如实告诉大家为什么没找到答案,相信大家会受到启发。

2、学生展示,老师点评。?

3、老师总结:很好,很多小组的作品十分精彩,你们真棒。没有成功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总结失败的经验,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你们的经验也给了其它同学启发,谢谢你们。

活动五、交流分享:?

老师: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和大家一起研究问题,可以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更多的收获。希望我们的兴趣小组可以保持下去,做出更多的研究,带来更多的成果。思考在兴趣小组中有哪些发现,完成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不同的小组之间交流一下活动情况,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更多的发现。

7、《请让我来帮助你》。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同学感受来自同学的关心、鼓励;?

2、让同学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3、鼓励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别人;?

4、让同学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难点】?

使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品格。

教师:多媒体课件,素材、好人好事卡。

一、激趣导入: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表达感谢:?

2、分组讨论:同学们讲述被帮助的经历。?

3、指明几个学生来讲讲被帮助的经历。?

4.学生互动:同学们对帮助自己的同学表示感谢。?

老师小结:很好,这些同学很勇敢,有一颗感恩的心,老师很高兴。同时,又这么多同学乐于帮助他人,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活动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2、分组讨论:同学们积极讨论。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说说他们是如何帮助别人的。?

活动三、交流分享:?

2、分组:同学们分享帮助别人的经历。?

3、老师总结:很多同学都帮助过别人,很好,老师为你们骄傲,你们真棒!你帮我,我帮他,他帮别人······爱心就会传递下去。

活动四、好人好事卡:

1.老师: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今天老师带来了好人好事卡,分发给大家,之后,同学们每做一件好事,就把它写在卡片上。哪位同学做的好事多,老师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实践作业:帮助别人,填写好人好事卡,感受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让爱传递。?

帮助别人这个话题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尤其是娇生惯养的这一代孩子都是享受着幸福享受着家人的爱和付出,对于帮助别人很淡漠。经过这节课孩子们明白了许多,尤其是视频和课件给了他们直观的感受,与他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到了一起,让他们有兴趣去学习和实践。我想,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找更多的素材,有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8、《让爷爷奶奶开心?》。

教学目标:

1、懂得尊重并帮助老人。?

2、理解老人”的快乐之情;“孝敬老人”的自豪之情。

3、以实际行动热爱、关心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做文明有礼、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软件、影视资料等等):?

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思路:?针对“做爷爷的小拐杖”主题,采用的活动形式,将“我对老人知多少——了解老人”“我为老人做多少——孝敬老人”两个基本活动环节串联起来开展活动。

一、问题激趣,引路入题。

1、入题:今天,我们一同走近爷爷、奶奶:去了解老人,学会孝敬老人。

二、结合故事、学文明理。

1、教师讲故事,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2、小结:做爷爷的小拐杖是对爷爷爱的表现。作为小学生,应该学会向周围的老人表达你的爱。

三、开展活动,指导行为。

导入:今天的活动共分为两块——“我对老人知多少”“我为老人做多少”。

活动(一):我对老人知多少——了解老人?

2、学生交流对老人的了解情况:兴趣、爱好、困难、生日(展示调查表)。

3、小结: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都是合格的“小记者”,你们已经试着在了解身边的老人。

活动(二):?我为老人做多少——孝敬老人?

1、师: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有爱心,老人们都会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2、用说的方式表达你对老人的爱。“精彩一句话”

3、用做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爱。

歌曲欣赏、榜样引路:?学生“孝敬老人”图片:(多媒体)。

a、、看望爷爷b、给爷爷捶背c?给奶奶梳头?

4、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孝敬老人的。

5、各组代表汇报;

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结束全课。

2、每周按时填写“我爱老人”孝心卡。(多媒体显示)。

9、《叔叔阿姨辛苦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注意社会劳动者为自己提供的服务;?

2、理解自己现在的生活离不开这些社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3、对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表示感谢;?

4、养成有礼貌,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体会这些社会劳动者的工作,理解他们的辛劳。感激他们为自己的便利生活付出的辛苦。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1、了解叔叔阿姨的辛苦;?

2、对叔叔阿姨表示感谢。?

【教学难点】。

养成节约,有礼貌的好习惯。

一、激趣导入:?

教师总结出:

一部动画片原来有这么多叔叔阿姨付出劳动,同学们是不是很诧异?没有他们的辛苦,就没有我们的快乐。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不知名的叔叔阿姨们。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叔叔阿姨辛苦了》。教师板书课题:叔叔阿姨辛苦了。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记录:?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叔叔阿姨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既方便又舒心。

同学们,今天你得到过哪些人的服务和帮助?写下他们的名字或者职业吧。?

1、同学们写下帮助他们的叔叔阿姨的名字、职业。?

活动二、假设:?

2、同学们互相探讨。?

3、同学们回答自己的想象。?

4、老师总结: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无法继续。在城市和乡村,在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

我们都能看到劳动者辛勤的身影。他们的汗水是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微笑是最美的风景。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活动三、表演:

他。(这里要注意调动平时积极性不高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积极参与的乐趣。)?

2、小朋友们上台表演。?

3、老师评论,分发小红花。?

4、同学们表演的真棒,老师为你们骄傲。?

活动四、表达感谢:?

10、《可爱的祖国》。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2、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

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教学方法:

指导法、引导法、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儿歌。

2、?谈话导入。

二、?

学习新课?

1、?认识了解中国地图。?

2、?学习中国的全称。?

3、?了解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

4、?介绍当代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对宪法宣誓就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感受祖国的可爱。

三、?课间活动?

3、儿歌律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4、闯关活动?

5、游戏竟猜?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活动?

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计某个主题为活动内容,搜集资料、图片来展示祖国妈妈的丽和伟大。学生还可以用一首小诗、一支歌来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

11、《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懂得国旗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尊敬国旗。?

2、通过朗读儿歌使学生了解有关升国旗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体会国旗的神圣与庄严,了解我们在升国旗时应怎样做,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1、收集与国旗相关的材料。(故事或资料,图片。)?

2、教师准备若干小黄星(作为奖品用)、学生准备胶水、红黄卡纸各一张。?

3、把远教资源与自己搜集的素材进行整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播放录像(学校每周一的升旗片段)、观察实物导入,初步了解国旗。?

1、师:小朋友们,每个星期一的早上学校都要举行什么活动??

师:这就是我们的国旗,美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国旗国旗真美丽?

生:(齐读一遍课题)“国旗,国旗,真美丽!”?

二、新授:音像图文并茂,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

2、问:小朋友们可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郑重的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了!”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

4、国旗都在什么情况下、哪些地方升起呢?

请小朋友们看书上57页-58页图片,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答疑,全班交流。?

师点击课件,呈现书中的四幅插图,问:谁能给大家介绍图片的内容呢?(抽生回答)?

师(点击课件:许海峰获奖视频片段)补充介绍:这是我们中国的许海峰,他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们为自己是中国感到多么自豪啊!

师(指着课件即课文插图1,补充介绍):这儿是联合国总部,一面国旗代表一个国家,里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6、体会国旗的神圣与庄严:?

师:?为什么在这么多地方都能看到我们的五星红旗呢?(抽生回答)。

7、加深认识,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表达对祖国的尊敬和热爱?小组内讨论交流,之后全班交流。点击课件,出现儿歌3,引导学生用自豪骄傲的语气朗诵儿歌:“国旗国旗真美丽,五颗星星在一起……唱国歌时要肃立。”

三、实践活动,升华情感?

点击课件:活动空间:画一面国旗或者制作一面国旗。?

2、师提示国旗制作方法和要求:拿出红纸和黄纸,用黄纸剪下一大四小五个五角星贴到红纸上。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四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 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几何图形理解算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利用几何图形去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关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渗透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1、能够简单利用几何图形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掌握计算中为什么进位。

让学生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课前准备:练习本和文具

教师准备: ppt课件、题卡、动物卡片、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和学生互动,游戏水果蹲

学生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并选一类水果.最后,选出一组水果获胜.

二.复习

利用课前水果蹲获胜水果小组,引出复习习题,并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一边计算一边想你是怎么计算的)23×13= (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

师:通过复习出示(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板书

三.新知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创设情境。

师:刚刚同学们在做题时,老师看到一位学生的桌子上有一盒酸奶,老师很好奇,我想采访一下他。

师采访。xx你喜欢喝酸奶吗?

(课前准备一生说:是的,老师,妈妈说每天喝一盒酸奶对我长身体有好处。)

生:愿意。

2.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和简单说说几何图形)

生:说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师:那么你们会列式吗?(找生列式)

生列式,师板书48×37=

3.引出估算

同学们,在课下,咱们班有两位同学在预习时遇到了点困难,请同学看。(观看视频)

视频中的两个同学起立寻求帮助。以此引出估算的多种方法。

预设

(2)因为48≈50 50×37=

(3)37≈40 48×40

师:那么实际需要酸奶的盒数比20xx多还是少?为什么?

生回答。

4.引出笔算

同学们现在春风小学,要给学生们配备营养餐中的酸奶,想知道具体需要酸奶的盒数,你们能帮忙吗?(请同学们在题卡上完成 第一题,并同桌之间说一说。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并找2名同学结合几何图形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后,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帮助春风小学解决了困难。老师替他们感谢你们。谢谢大家。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白板,你发现了什么?

生找异同。

师总结:这种利用以学知识学习新知的过程就是迁移思想。

出示课题进位和迁移。

那么同学们通过对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学习,并结合刚刚计算的过程,你能说说如何笔算吗?(小组合作完成题卡2题。小组讨论,最后由组长写出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和补充完成此内容。(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给予鼓励,例如数学家就是这样说的)

找2名同学说,再大家加重音齐读。重要的事说三遍。

5.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们能独立计算了吗?有几只小动物迫不及待的和大家见面了,同学们请看 。老师选一位同学帮大家选择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选择后生做后面题)

在学习新知时错的生展示.

6.小结。

生说一说

8.布置作业

教材51页6题

9.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

23×13=299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五

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父母或其他亲人为自己做的事中感受他们对自己的关爱,并教育学生要回报亲人的关爱。

2、要求学生表述要清楚、完整,并富有情感。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能正确评价的能力。

3、重点难点:

感受亲让人的爱并教育学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亲人。

提高学生口头表述事情的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日期:

一、创设交际情境。

播放所收集的与本次口语交际主题相符的公益广告、短片画面等。

二、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看课本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说出话题。

三、读文中提示。

1、要说出亲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2、要说出自己对亲人做什么事或打算做些什么事。

四、小组合作。

1、交流各说的内容。

2、讨论交流。

五、全班学生讲述汇报。

1、认真倾听。

2、评价。

3、互动表演。

六、评价。评选出优胜和优秀个人。

板书:回报亲人。

表述事情清楚、完整。

认真倾听、正确评价。

用行动去回报亲人。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六

1、让学生经历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

2、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评价,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家价值。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在交流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因此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1、老师要买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提问:怎样列式?

2、老师要买10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怎样列式?

提问: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如果老师要买1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生列式并说意义。

提问:这是一道什么样的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块来解决的新问题。揭示并板书课题。

1、探究14×12的笔算。

(1)、回忆2×14的计算过程,并说出意义。

(2)、小组探究10套书在竖式中怎样表示。

(3)、汇报展示。

2、错例辨析,突出重点。

师把在巡查过程中错的竖式板书到黑板上。

着重讲解竖式,学习笔算的算理。

当生指出错误的竖式出错点后,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同学复述乘的顺序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对位知识: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分别去乘14,8写了对着个位,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分别去乘14,10乘4得4个十,所以应把4写了对着十位,10乘1个十得1个百,所以1写在百位上。第二次乘其实是算10个14是140,140末尾的“0”在和8相加时写不写都不会影响个位上相加的结果,所以这里的“0”可不写。

引导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整。

3、同学们自由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1、寻找位置(把相乘的结果放在正确的位置里)。

2、火眼金睛。

3、列竖式计算。

23×1333×3143×1211×2212×4432×13。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七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笔算的算理,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掌握笔算的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笔算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课件、三角板、点子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2×20=11×30=14×10=。

11×4=12×3=14×2=。

2、抽查学生笔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书店买书呢?林老师这个周末也去书店买了一批书,请看屏幕(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你能帮林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要用乘法?(板书:14×12=)。

(3)师:同学们,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林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4)引导学生利用复习题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5)小组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6)汇报:抽查小组成员上台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7)过渡:孩子们真聪明,利用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成功的找到。

14×12的计算结果,非常棒,继续加油哦。我们已经知道14×12=。

168,怎样把它写成像14×2那样,列竖式计算呢?那么请继续跟林。

老师一起学习。

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结合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第一步:先算2套书的本数,就是求2个14。先算(2×4=8)那么8代表的是什么呢?应该写在哪一位?(抽查学生上台写)再算2个10,写在哪一位?求出2套书是28本。

第二步:再算10套书,就是求10个14,我们先怎么乘?按照前面乘的方法,我们是先用十位上的1与个位的4相乘,得到4个十(课件演示10×4=40),40该怎么写?(请一位同学上台写)还有哪一位没算?再算十位上的1与十位的1相乘,得到1个百(课件演示10×10=100)该怎么写?算出10套书是140本。

第三步:最后要算12套书,该怎么做?(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8+140=168)(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讨论: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写不写?

(因为4在十位就代表40,不影响计算的结果,可以省略不写)。

4、回顾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5、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xxx。

2、xxx。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八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南极探险队员做“冰透镜”取火的故事。赞扬了探险队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体会火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直入新课。

(用冰怎么能取火?为什么用冰取火?怎样拥冰取火?……)。

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相信爱思考的你们一定能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齐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体会火的重要作用。

三、初读感知--读识。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

自读提示(一)。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读完课文后,回想一下课文内容,试着用简洁的话说一说:(谁)(干什么)。

(时间:3分钟)。

2、检测。

(1)、读准下列词语。

白昼几乎抵抗孤岛。

踪影茫茫焦点恢复。

威胁赐给徘徊摩挲。

一缕青烟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2)、同桌互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理解课文--读议。

1、出示自学提示(二),自读理解。

自学提示(二)。

1、默读1--3自然段,

(1)、用“--”画出表现南极洲环境恶劣的句子。

(2)、体会火的重要作用,用“﹏﹏”画出具体的。

句子。

(5分钟)。

2、展示交流。

(1)、理解取火原因。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

指导学生读,一句比一句感情强烈,读出排比的气势。理解火的重要性。

(3)、此时,大家什么表现?

“探险队员们陷入了绝望之中,一筹莫展。”说说你对“一筹莫展”的理解。

(4)、那个年轻队员是怎么想的?

指读:“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束手无策”是什么意思?想想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不能束手无策,等待死神的到来。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位探险队员没有绝望,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坐以待毙的坚强意志,指导学生通过读表达出这种精神。

(5)、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

他取了一块冰,用小刀轻轻地刮,用温暖的双手不断地摩挲,慢慢地,做成了一个光洁透明的半球形的“冰透镜”。

引导学生通过“取、刮、摩挲”三个动作词明白先写做“冰透镜”的材料,再写做的工具,最后写做的过程,学习叙述的条理性,与“语文天地”中的第三题教学进行整合。

这样的“冰透镜”能取到火吗?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出示“小资料”,)。

聚焦取火。

当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光线会聚在一个焦点上,从而使热量集中到这个焦点上。如果在焦点处放些易燃品,易燃品就会燃烧起来。

原来,“用冰取火”是有科学道理的。看到他们终于取火成功,你的心情怎样?

3、齐读第8自然段。

(1)、探险队员的心情怎样?课文中那个词语可以概括这种心情?

--欢呼、跳跃(相机看插图)。

(2)、课文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没有火是多么可怕,这一自然段又展示了探险队员们得到火是多么兴奋,可见“火”多么重要。

--男女分读,再次体会火的重要作用。

五、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明白: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遇到困难要镇定,要用智慧战胜困难。

2、结束语:

孩子们,有了火就有了生命、正常的生活和快乐,年轻的探险队员用他的智慧战胜了困难,拯救了大家。“用冰取火”的故事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启示,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力量。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从用心学习科学知识开始,做一个智慧的人!(《用冰取火》配套课件下载地址:/xiao/)。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九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确定现象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较难建立这一观念。

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四、单元学习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能简单地说出原因。

2、学会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4、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5、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六、单元评价要点。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4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备注

例1。

例2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1。

例31.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

4.进一步培养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1。

例4。

例51.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2.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3.培养简单的逆向思考推理能力。1。

单元测试及情况反馈1。

合计4。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应用24时计时法,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问题的计算。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24时计时法的应用。

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24时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揭题。

让学生看课本52页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1:00表示几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

二、用24时表示时间。

1、我们的钟面时针一周要几小时?那一天要转几周?

2、那一天一共有几个小时呢?(24)。

3、所以我们把从0到24时的计时方法叫做24时计时法。

4、用24时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

早上从1时到12时就用1--12时来表示。

但时从中午12时开始,下午1时我们用24时计时法又该怎么表示呢?

同学们讨论一下?

5、那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又怎么表示呢?

6、小结方法:

同学们怎么样很快的知道我们通常习惯的表示时间的方式,改成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

下午以后的时间只要用12加上我们通常说的几时就可以得到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

比如:晚上9时就用12+9=21所以就时21时。

三、习简单的时间计算。

1、教学例三。

2、学生讨论。

3、汇报:你是怎么计算的?

4、师生共同总结:1、统一时间表示法。

2、用图表示。

3、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只要到达时刻减去发车时刻,就是经过时间。

四、练习:

1、抢答比赛:老师说时间学生说24时计时法表示。

2、完成课本p53页做一做。

3、完成练习13的第一题。

4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24时表示法,并能准确的计算出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重难点:简单的时间计算。

一、复习。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4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

晚上10时是()时深夜12时是()时。

2、13时是下午()时17时是下午()时。

21时是晚上()时14时是下午()时。

3、连线。

18:0623:385:0013:00。

下午6:06晚上2:00下午5:00早上5:00。

4、和平街新设一个邮筒,需要在邮筒上标出3次信,早上8时30分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消失取一次信,请你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

5、春雷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6、看图填空(图在课本55页)。

春风饭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到晚上。

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洋洋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

8、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5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课制作年历。

教学目的:

通过让学生制作年历,让他们能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平润年的知识,并且让学生我国的一些节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及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要知道今天是几号,怎么办?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年历呢?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年历好不好?

二、活动。

要制作一个年历有哪些步骤呢?

师生共同总结:要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休息日和一些节日要用其他颜色标出。

如何布局,如何分工。

让学生小组合作。

三、作品交流。

你觉得哪组的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

6第六课时。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测试题。

班姓名等级家长签字。

一、下面是叮当书店今年一月售书情况统计表。(25分)。

种类科普文艺侦探卡通。

册数500500100700。

请你将右边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1、你认为书店老板应该多进一些什么书?为什么?

二、把统计图补充完整(35分)。

4种电脑价格统计图。

姓名张平刘玲孙伟于兰。

体重/千克26323032。

(1)b种电脑比c种电脑贵多少元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提出来并解决。

三、4人小组的体重如下表(10分)。

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四、看图回答问题(30分)。

(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2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一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学会制人选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引起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受到国情教育。

(二)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及制作的一般步骤。

1.教学统计表时,启发学生在原来的统计表中增加一栏内容(百分数)就可以看出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

2.教学统计图时,应比较详细地介绍制作的一般步骤,边讲解边制作。教学例2时,应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3.注意指导学生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案。

1、统计表。

第一课时。

课题: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70~7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掌握含有百分数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会计算合计中的百分数;进定步学会制复式统计表。

2.加深对百分数在统计中的作用的理解,能运用百分数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绘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过程:

1.以旧引新。

说说制作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2.新授。

(1)导入新授。

我们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

东山村村办企业收入统计表3月制。

全村总收入其中村办企业收藏。

合计。

750万420万。

875万542.5万。

1800万1449万。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然后回答:

1)每年全村总收入和其中村办企业收各是多少?

2)要使这个统计表表示出这个年度中村办企业中村办企业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之几,应该怎样做?(先讨论,再回答)。

(3)教师说明:只要在这个统计表中再增加一栏,依次填上每年村办企业收入占体村总收入的百分数就可以了。教师边讲边在原统计表在右边增加一栏,就成为例1的第二个统计表了。(见教材页)。

(4)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第二个统计表,并提问:

1)1992年全村收入比1991年增加多少万元?

2)1992年村办企业收入比1991年增加多少万元?

3)1992年该村其他收入(包括粮食、副业等)比1991年增加多少万元?

4)1992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之几?

(5)强调。

1)计算百分数时,百分号前的数只需取一位小数。

2)合计这一行的百分数要用三年村办企业收入的合计数占三年总收入的百分比。

(6)新授小结。

在填写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时,先看清表中的要求,想好怎样计算问题的百分数,然后再填。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52页“做一做”

4.全课总结。

提问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内容?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统计表的练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项目。

件数。

季度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数。

合计。

第一季度8000125%。

第二季度12000120%。

第三季度100012500。

第四季度18200140%。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人数。

年级合计男生女生各年级女生占男姓人数的百分数。

总计280。

低年级9047。

中年级8036。

高年级52。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二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__大、__届四中全会精神,忠诚实践新课程,关注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有梦想也有挫折,有努力也有困难。道德与法治教学一方面要为学生心扉"开锁",伴随学生平稳度过心理生理的"突变期",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筑起防波堤,在法治社会里懂得有为和有所不为。学生刚开始中学阶段的学习,要经过由不适应、较被动到适应而且主动的时期。教学中要增加趣味性强、启发性大的故事,引导学生讲身边的故事,认识做人处事的原则,遵纪守法。要采取措施来活跃课堂,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

本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该教材是新修订完成的教材,今年起开始使用。它落实中国共产党__大和__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法治,引导学生在法治社会里生活和成长。教材关注学生生活状况,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生活范围、深度的拓展,要求学生把自我逐步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教材图文并茂,叙述简明,论证扼要,故事贴近生活。教材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足见组编的功力。

本期教学任务:

1.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我们开始初中阶段的学习。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和生活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我们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要使中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2.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谊与成长同行。我们要多交益友和诤友,不交损友,遵守网上交友的规则,让友谊之树长青。3.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老师和父母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作出应有的努力,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4.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生命的意义、生命之间的联系究竟怎样,这需要我们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在生活中立志与坚守、尽责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本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让学生学会适应中学生活,学会与朋友、与老师和家人交往,初步认识生命意义,学会接受和遵循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三

教材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台湾叙事歌曲。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深受儿童的喜爱。歌曲节奏跳跃,生动的刻画了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与心态,可以借助故事教唱,以音乐表演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及歌曲中的乐理知识。

(2)从音乐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电子琴、黄鹂鸟和蜗牛的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地拍打节奏。

2、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策略:

1、以故事导入。

2、分配角色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情感交流。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是给学生讲蜗牛和黄鹂的故事,之后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随音乐摇摇身体、摆摆头,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动作做律动。

学生跟音乐做律动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初步熟悉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感知了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形象,而且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三、学唱歌曲。

1、首先节奏练习,xxxxxx︱xxx︱。

2、其次是教唱歌曲。利用多媒体课件,主要运用听唱法来完成歌曲学唱。

之后跟琴练唱,发现问题重点练习。

并提出演唱要求(跳跃欢快有弹性)。

学生练唱,掌握演唱要求。

1、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教学生准确演唱歌曲四、分角色表演为歌曲创编动作,分析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学生创编动作并分角色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从中体会乐趣。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说说你能从蜗牛和黄鹂鸟身上分别学到一些什么最后整节课在《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声中愉快地结束。

思考并发言让学生分析和辨别黄鹂鸟身上存在的缺点我们不应该学习,我们要学习蜗牛身上那种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板书设计xxxxxx︱xxx︱。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四

四、作业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0×312×4。

200×3120×4。

2000×31200×4。

350x32500x3教。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设计者陈晓宏。

课时第11课时(总11课时)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前段时间学习的相关乘法知识得到整理和系统化。并能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题,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改进建议。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1、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整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口算下面各题:

20×4200×4。

50×3500×3。

14×2140×2。

1000×5800×6。

6×30320×3。

让学生横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课本第3题。口算并说说计算方法。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前段时间学习的相关乘法知识得到整理和系统化。

三、课堂练习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1、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独立列式计算。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反思:这两周我们学习的都是乘法的笔算,反思这两周的教学我认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例3和例4时,我让学生先预习,预习要求是这样提的:1、先读课本,要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认真阅读。2、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怎样计算?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长。课堂中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回忆昨晚的预习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孩子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讲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其中缘由,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讲解,重点讲明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五

简单的组合(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者112页例1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

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例题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刚说完小动物们都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2、21。

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了一个数字3,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

小猪站起来说能写成3个,小熊说6个,小狗说7个,到底能写出几个呢?

小朋友们回答能写6个。

请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三位数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

(2)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先写出1在百位上的有123、132;再写出2在百位上的有213、231;再写出3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等方法。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课本113页例2,小组讨论完成。

(三)拓展应用1、数字2、3、4、5写出不同的三位数?写完交流。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教学反思:

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114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2、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5、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用具:主题图的课件、学具卡片、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2、激趣导入。

3、引导参与。

4、共同探究。

师: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课件演示主题图)。

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2、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讨论讨论。

3、学生汇报。

4、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5、一小组演示。

6、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8、然后在相互探讨、补充。

9、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

10、方法允许多样。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老师适当引导。

11、师生共同。

12、小结。

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b、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c、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13、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

14、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

15、老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有的同学是用图示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用哪一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

16、比赛结束了。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问题是:四个人每两人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1)进行礼仪教育。

(2)四人小组进行实践。

(3)请1-2个小组代表上台演示。

三、拓展练习。

提问:如果是5个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讨论、汇报。

教学反思:

本单元练习课(4)。

教学内容: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1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组合数。

3、出示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求组合数的方法。

4、学生汇报。

(1)图示表示法(两种)。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聪聪或明明分别可以和每一个小朋友合影(分步时,可以把确定聪聪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明明作为第一步),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聪聪,圆形表示明明,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

2.“做一做”

(1)练习二十五第7题。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2)练习二十五第9题。

用两种图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教学反思: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六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统计”是《标准》内容中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同时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种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数据进行推断,进一步体会统计功能。

3、提供丰富的素材,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要求: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重、难点: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简单数据分析。

预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一)》。

预习方法:1、仔细看书中例题。2、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不懂的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3、尝试做一做练习题。

预习过程:

看一看:仔细看数学书第38页,例1。

想一想: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图上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据尝试设计统计图?说一说你设计的统计图中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3、说一说横向统计图和纵向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做一做:练习十第一题。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1、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2、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3、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二、重点点拨。

2、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三、巩固练习。

1、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3)、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4)、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5)、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四、拓展应用。

1、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4、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五、课堂总结。

1、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后反思:其实在每堂课的教学之前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们备教材、备学生要将数学问题和生活经验联系,或将单纯的数学问题设置成具体的生活情景问题,并通过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如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么想的?……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思考,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的头脑,学会数学的思考”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它的实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靠一堂课两堂课就能完成的。

第二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二)。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例2用:师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1小格分别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统计图。)。

预习内容:《简单数据分析(二)》。

预习方法:1、仔细看书中例题。

2、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不懂的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

3、尝试做一做练习题。

预习过程:

看一看:仔细看数学书第39页例2。

想一想:1、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尝试绘制统计图?

3、说一说纵向的每一小格表示几个单位?

做一做:完成练习十第3题。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1、看统计表,分析数据。

a: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

b:师提问:从统计表上,你知道了什么?

二、重点点拨:

1、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2、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

3、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

4、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2)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3)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5)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

四、拓展应用。

1、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2)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

(3)师提问:刚刚在比较时,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4)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

六、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他们创设问题的情境。“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设计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情境,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有的同学已经感冒了。那么在冬天我们如何增强体质,抵御严寒,预防感冒呢?同学们自然就会想到参加体育锻炼,教师随之就问,你们知道我们班参加各项体育项目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吗?学生感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统计一下。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节课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果教学中语言更精炼,更富有激励性,提问更有针对性,我想本节课的效果会更好。

第三课时:平均数。

教学内容:p42--43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前预习:预习内容:《平均数(一)》。

预习方法:1、仔细看书中例题。2、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不懂的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3、尝试做一做练习题。

预习过程:

看一看:仔细看数学书第42页,例1。

想一想: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图上的信息。

2、什么是平均数?

3、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求平均数?

做一做:根据你的调查数据,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大约各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理解平均数。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导入板书课题。

2、反馈例一。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请你算一算。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三(1)三(2)三(3)三(4)。

踢的次数632654668646。

3、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教后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七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53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4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练习。

43×11=答案32×12=答案22×14=答案。

2、出示: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情景图。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60÷2=30(人)方法二:3×2=6(组)。

30÷3=10(人)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每组有10人。

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

660÷3=75÷5=198÷9=104÷8=。

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四、思维训练。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连除应用题的解决思路和连乘应用题解决思路。

一样,应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反思: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了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在认真阅读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八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你到游乐场都玩过些什么项目?看来,游乐场可真有意思。这不,淘气笑笑他们今天也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

二、合作学习,引导探究:

1、(1)出示主题图:淘气他们正忙着买票呢。在这个售票处,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个别提取信息:太空船4元;蹦蹦床3元;电动车2元;淘气他们16个同学想坐太空船。)。

(3)师:那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生独立列式)16×4=大家同意这样列式吗?先请大家静静的思考一分钟,想想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4)师:想好的同学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也可以动笔写出来和同伴交流一下。(生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小组派代表反馈:

2)竖式计算让板演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方法:“竖式是怎样书写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然后让不清楚的同学向板演的学生提问。(多两位同学说说)刚才几位小朋友都说的非常棒,我们在用竖式计算16乘4时,先写上16和4,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从个位乘起,用个位的6先与4相乘,等于二十四个一,二十是两个十要向十位进二,所以把进位的2写在十位的下面,但要写小一些,把表示4个一的4写在个位。接着用十位的1与4相乘,得4个十,再加上刚才进上来的2个十,所以得到6个十。)。

(5)评选出自己喜欢的办法:小朋友们看这几种计算的办法,你最喜欢哪种呢?

2、完成试一试。

(1)、让学生分组练习,请后两题的小组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讨论:在用乘法竖式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如果都学会了。假如我们全班同学都去了游乐场,你最想玩什么项目?(请几个人分别说出这三项)那如果我们全班同学都玩你喜欢的这个项目,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呢?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来吗?集体订正时口答,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解决的是哪个问题。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师:淘气和笑笑他们坐完太空船,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海洋馆,海洋馆里展出的海洋生物可真是又多又美。小朋友们,你们想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海底生物吧!

怎么样?海洋是不是非常神奇美丽?其实海洋还有许多丰富的物产和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所以小朋友们从现在起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就有可能成为海洋专家,为人类做贡献呢!好不好。当淘气他们恋恋不舍地从海洋馆出来,一出门就看见许多人围在一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原来是光明小学的两位老师带着31位同学来参观海洋馆,他们正在争论300元钱买门票够吗?咱们也来帮助他们算算好吗?(强调单位和回答问题)。

2、学生计算并反馈。

四、引导自结,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评价一下自己今天的学习状况。

通过“买票”这一活动,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同时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发展,这是我进行课改以来深深体会到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也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我每节课的教学,都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本节课也不例外。

整节课我以“买票”为线索,创设了“去游乐场”这一活动情境,同学们能在游乐场里边学边玩,边玩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我的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戏式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大全(19篇)篇十九

一、设计理念。

本着积极践行“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此教学设计旨在“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反馈测评三个大的模块,教学流程力求完整呈现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板块。

合理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自主学习,愉快交流,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四组第16课,围绕着单元主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展开,讲述了几个小伙伴之间互比本领,主人公小柱子开始丢了面子,于是下决心苦练绝招,最后在不懈努力下出奇制胜,获得小伙伴们称赞的故事。课文充满着童心童趣,人物形象鲜明,正是这一阶段孩子的真实写照,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个性活跃,自强,好胜,极其希望获取知识和认可的阶段,容易对自己身边的事情产生好奇心,通过引导,很容易激发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自学与互学能力,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通过交流简单的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憋、腮、攥”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4、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大意,知道各个小伙伴都有什么绝招,绝招是怎么获得的。

教学难点:1、通过了解和评价每个小伙伴的绝招,分析小领子的绝招为什么引起大家的赞叹,从中体会小柱子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

2、从绝招的评比中,体会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六、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课件。

七、教学流程。

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学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生问答引入课题。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方法。

2、自学提示告诉学生们要从哪里去学,要怎么学,起到指导作用。

自学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1、出示评价标准,可以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示学习要点。

展示1、课件出示“我最喜欢___”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位人物,并说出理由。

1、通过对人物的对比,体会各个人物,特别是小柱子的人物特征,从对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测评2、课件出示“我有也绝招”

创设情境:假如“我”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员,在下一次比赛中,“我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1、通过学生想象下一次比赛的情境,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中“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就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2、通过这一环节将本课与接下来的“教你学一招”口语交际联系起来。

八、板书设计。

16*绝招。

人物绝招怎么得到的。

九、教学反思。

《绝招》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第一次输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练习绝招。结果,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学通,因此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是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积极践行“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力求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授课时严格划分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测评三个板块,精心设计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学习阶段,真正让课堂回归学生手中。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没有网络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努力制作了简单的演示文稿来配合教学的实施,每一张演示文稿,就是一个教学板块的呈现,每一张演示文稿,也是一个学习要素的提示。

首先利用上节课的数学课,结合课文中小柱子的绝招--心算,再配合课文插图的展示,通过对话导入本课的课题,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听到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声,我知道这节课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然后是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自学后出示“我会读”和“我会填”进行自学效果评估,并由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的互学进度。经过实际的课堂验证,我觉得在课前的阅读提示中有一部分和自学提示有重叠部分,一部分内容可以在学生完成自学测评后通过交流归纳出来会更好,直接给出稍显突兀。

学生的互学和展示是“535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点,在这里我创设了两个比较容易调动气氛的情境:“我会评”和“我最希望是___”,通过交流评价对于文中人物和他们绝招的看法,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和绝招,使学生在互动探究中体会到童年的乐趣,以及绝招的来之不易。本环节有一处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在小评委投票环节耗费的时间比预设的要多出了几分钟,稍显拖沓。

反馈测评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围绕着引入第四组课文的口语交际来进行,学生讨论“如果自己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员,在下一次比赛中,要展示什么绝招呢?”。这一环节突出了由课文延伸出去的理念,而学生们的表现也非常活跃,话音刚落,他们就迫不及待的交流起了自己的“绝招”,这样接下来的口语交际和习作都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鲜明,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比较积极和及时。不足之处是时间上的处理还有待加强,对于放手给学生去总结还有些底气不足。

2014/4/23。

相关范文推荐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实用15篇)

    不仅如此,应急预案还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增加对突发事件的抵御能力。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应急预案的实战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设备保养合同(汇总20篇)

    合同协议是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够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本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合同协议的结

    意识形态工作实施细则心得体会(优质18篇)

    写工作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职业选择。下面将为大家呈现一些精选的工作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为进一步加强和改

    初一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进度表(优质16篇)

    学期计划是我们迈向目标的路线图,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动力和耐心,不断进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份学期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

    抽调公务员年度工作总结(实用20篇)

    公务员工作总结还应着眼于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务员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我有幸进入工作,在各位领导的正确领

    论坛主持词(精选20篇)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一场有趣的小游戏,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参与。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化工生产车间年终班组长个人总结(精选22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制定新的目标以及改进自己的行动计划。下面是一些优秀个人总结的样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x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七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专业16篇)

    工作计划书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任务,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和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编写一份出色的工作计划书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专注

    变压器合同(通用18篇)

    合同协议可以确保交易双方的利益得到保护,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合同协议的范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合同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合同写作的技巧。买方:___________

    开讲啦第五期心得体会(模板22篇)

    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对所经历的事情和所学的知识的整理,可以得出有益的心得体会。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在今天的党课开讲第五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