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反思总结 二年级上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间:2024-11-23 作者:书香墨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的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是义务教育二年级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含有两个已知条件,求两个问题的应用题,在应用题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解决第二个问题。两个已知条件是重点,第三个已知条件是过渡,通过连续问,把所求第一个问题作为已知条件,再求第二个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边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成功之处: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

课上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明确“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及哪两个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弄清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样防止了学生做了第一问漏掉第二问的现象。

2.培养学生分析题的习惯。

学生在解答出每一步时,都能够追问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引导学生按照解决问题的几步去练习。学生做题时不是盲目的去列式,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解答的方法。巩固强调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要用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作为已知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检查从方法和计算结果两个方法检查。

不足之处:

1.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课上老师将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进行追问,这样都是一步一步带着走的。没有让学生进行独立完整的表达。小组合作表达具体要求不够细化。

2.知识点提升不到位。

针对本课的知识点没有一个系统的提升。没有给孩子建立起与以后所学知识的联系。

改进方法:

1.小组合作表达要清晰。

明确小组合作的分工,提出具体要求。当一个同学回答完毕后,同组同学也要有相应的反应。同意、补充、修改等让学生说清楚。

引导学生进行连贯表达。说清怎样解答,为什么这样解答。给学生表达的框架,平时加强练习。根据平时的习题进行指导,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结合前后知识进行系统备课。

备课时,根据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知识进行提升。出一些变式题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本课知识与前面知识的不同,与后面知识的联系。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加强题意内化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学生把应用题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压缩成以数量关系为核心的若干临时信息组块的能力。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除了教授一般方法例如解题步骤之外,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宜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理解,牢固掌握应用题中惯用名词术语的意义及常用的等量关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二)加强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化练习,借此提高外部言语内化的信息转换能力。

(三)加强分析题中关键词句和非关键词句的练习,借此提高对题目信息筛选、压缩的能力,控制内化前后信息“质的一致性”。

(四)加强整体把握题意的综合能力训练,借此提高对题目内在逻辑的理解以及对题意的知觉水平。

(五)加强对题目矛盾条件的觉察能力的培养,借此提高内化过程中思维的监控水平。

还可以进行把复合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问题,把同一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位置互换重新编题等等练习。

总之,教师除了应该向学生讲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基本方法,诸如通过译式法、列表法、线示法、图示法等各种方法,从可直接言传的角度向学生展示解方程应用题的过程,使学生能仿此形式解决问题,表述问题;还应该间接地,从改善学生审题过程的心理品质出发,培养学生正确进行题意内化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难点,努力实现以培养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方针。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前段时间,看了吴正宪老师教学视频《两步应用题》的教学,我发现吴老师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与信息的空间,是一个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吴老师的课堂中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论、有沉思、有联想……有矛盾的困扰;有无言的沉默;有巧妙的比喻;还有茅塞顿开的微笑。如:教学学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学校有8朵红花,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多少朵?吴老师改变了过去让学生模仿成年人的语言千篇一律地叙述解题思路,而是用孩子们喜欢的“捉迷藏”方式突破教学难点。例如“饲养小组有10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6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多少只?”按照常规,要么用从已知条件到所求问题的综合法分析,要么用从所求问题到已知条件的分析法来分析,每人千篇一律的套话令人厌烦。但本节课,吴老师让孩子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地体验学习的`乐趣。当例题出现后,吴老师在第二个已知条件的后面顺手帖了一个智慧人的图片,他正眨着眼睛的双眼向小朋友们喊话。请大家猜一猜他可能会喊什么?一个男孩子跑到讲台前说:“小朋友,你们先要把黑兔的只数求出来,不然后面就麻烦了。‘吴老师又追问“为什么先要把黑兔的只数求出来呢?”“不求黑兔的怎么能求黑兔和白兔一共有几只呢?”一句话,道出了本题的接替关键。同学们顺利的完成了本题。虽然教师没有追求课堂结构的尽善尽美,但同学不仅学得积极主动,而且很开心。我认为低年级应用题研究课应该符合儿童的特点,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由于难度适宜,形式活泼,孩子们真有一种在数学的乐园中畅游的感觉。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___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2)___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2.导入语: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步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答,必须根据所求问题和其中一个条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新授

1.讲解例5

出示例5

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读题、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出示第二问

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问:第二问中的“现在”指的是什么时候?

小组讨论:第二问只有一个已知条件,想想看,该怎样解答这道题呢?

2.讲解例6

(1)出示例6

(2)问:这道题有几个问题?你们要先解答哪一问?

[这道题有两个问题,应该先解答第一问.]

(3)问:谁来说说,你准备怎么解答第一问?

[第一问求车上还剩多少人,从30人中去掉7人,就是车上还剩的人数.]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半独立性练习

(1)商店有8辆自行车,又运来25辆,一共有多少辆?

(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订正后,老师稍加提示,解答第二问.)

已经求出一共有33辆,卖出10辆,还剩多少辆?(学生独立解答.)

先说出解答第二问要知道什么条件,再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

2.学生完全独立练习

四、归纳质疑(这个环节不要流于形式,一定要启发学生在这里:总结出有一定水平的收获,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38+25-630-(77-54)54+(7+35)82-50+49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练习十二第6~10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连续两问应用题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答连续两问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应用题?这节课,我们练习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要求小朋友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一道题里两个问题的联系,掌握好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二、整理思路

1、把下面应用题先口头补充完整,再口头列式解答。

(1)________,又买来20个苹果,现在有苹果多少个?

(2)________,栽好了10查,还有多少棵没有栽?

(3)________,平均分在4个笔筒,每个笔筒里多少支铅笔?

2、解答下列各题。

(1)妈妈买2篓苹果,每篓8个,买了多少个苹果?吃了6个,还剩几个?

让学生说说两题的联系。

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要先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和有联系的另一个条件去求出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得数要做第二个问题的条件,要求第二个问题必须先求出第一个问题。

三、练习应用题。

1、解答练习十五第6题。

2、解答练习十五第8题。

(1)看清图意。

(2)做完后订正第一题:28=16(元)求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16元这个得数和题中的另一个条件去求第二个问题。

(3)订正第二题:提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要求应找回多少元要先求什么,为什么?

做练习十五第9、10题。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五第7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