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徒接对心得体会实用篇一
1、师徒关系档案建立由营销总监提起,最终在行政人事部备案;
2、员工晋升除满足其他正常条件外,必须帮带1名以上徒弟,方可参加竞聘;
3、师徒帮带奖励:
a)以月为单位,在本月中徒弟开单,奖励师傅:在徒弟未转正前徒弟每月业绩的20%转为师傅业绩。一个师傅只能带2个徒弟; b)三个月没有取得公司转正的,徒弟申请,经师傅及营销总监批准方可延长一个月考核期。(有营销总监指令的调店,徒弟重新备案,考核期重新开始)
3、中级置业顾问及以上不带徒弟的处罚方案;
1、中级置业顾问及以上不备案徒弟进行帮带的,取消参与公司岗位和级别的晋升资格;
4、师傅应尽的职责;
a、师傅在徒弟入职前应尽职责:
(1)师傅需要在徒弟下店48小时内教会晨歌、晨舞、宣言、使命、目标;
(2)师傅需帮助徒弟在当天下班前填写完整当天的实习手册,并在手册上提出意见;
b、师傅在徒弟入职后带徒弟前应尽职责:
(9)师傅需要帮助徒弟每天进行网络发布30分钟;
5、拜师流程
员工下店必须当日被委派师傅
填写拜师学艺备案表
参加公司拜师仪式
师徒接对心得体会实用篇二
9月份进入萍实,被学校委以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受宠若惊之余,未免心生惴惴。因为从传统课堂进入自主高效课堂令我无所适从,加之,毕业班的教学压力大,让我不免心怀畏惧。种种压力之下,师徒结对方案的实施,让我认识了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举足轻重的良师益友——师傅刘丹。
师傅与我年纪相当,却已成功从毕业班教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九年级语文组的骨干教师之一。跟随师傅学习的一百多天,我慢慢从压力中走了出来,走向平稳。学期将尽之时,我谨带着感激与祝福,谈谈我跟随师傅的学习体会。
师徒对子确定后,我抓紧机会到师傅的课堂中求取自主高效与中考教学的真经。每一次听课都让我受益良多。多堂下来,我由衷感叹:师傅营造的课堂气氛既和谐又活跃,考点与解题技巧的讲解既全面又深入,教学环节的设计既丰富又紧凑。
课堂上,师傅特别注意锻炼学生的解题及概括能力,讲练结合。20xx年10月5日,师傅讲授了《仿句的做题技巧》。课前,小组分别在白板上板书了各自的仿句习题。课上,学生完成各组习题后在白板上板书小组答案。一切就绪后,师傅先讲解仿句的要求及仿句时常见的失分原因,并结合中考评分要求,将例题的答案进行示范评分并详细讲解。接下来各组自主讲评习题并评分。与此同时,师傅进行精彩到位的点评。整堂课下来,学生听讲积极主动,练习讲解紧扣考点,课上除掌握了仿句的技巧,还学会了如何减少考试失分。师傅课堂中的精彩案例不胜枚举。
取得真经后,我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采用师傅讲练结合、切合考点和调动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成功完成了传统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过渡,我也平稳进入到中考备考模式。
结对伊始,师傅便对我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以后的交流中,她从不以师傅自居。这样,我也就不客气地有疑便问,师傅也总是不厌其烦,为我解惑答疑,出谋划策。当然意见不一时,我们也会你一句我一句,各抒己见。
上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前,我思绪万千,却乱麻一团。经过师傅指点,我抓住小说三要素之人物形象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既理清了小说的情节,又深化了对小说主旨的理解,也让同学们深刻了解了其中的人物形象。
有了师傅的指导与帮助,我逐渐适应了高效课堂,也对九年级紧张的教学节奏习以为常。心态平稳,教学上也慢慢有了起色。12月的月考,我两个班终于步入了中等。进步虽微,却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展望20xx,我希望在师傅的指导下,能与我的学生一起步入荣誉殿堂。我也十分感激学校人性化的师徒结对方案,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的平台。
师徒接对心得体会实用篇三
我的师傅是周红军老师。走进东沟中学,是一种幸运;走近周老师的身边更是一种机遇。2015年的9月,我有幸成了周老师的徒弟。在师父的指导下,我一路走来,在渐渐地成长中熟悉自己的工作,熟悉周围的人事,开始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个职业。
周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她的热情、真诚与自信,常常让我在内心默默的感动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在刚开学时,我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心里是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师傅很关心,总是说上几句“怎么样?适应了吗?”“学生怎么样?”“上课感觉如何?”每次汇报课和提高课前,师傅都帮我选材,课后及时地给我提出不足之处。师傅经常和我谈心,指导我该如何分析整理教材,如何在课堂中渗透政治教学思想。在和师傅的交流中,我迅速地成长起来。在教学中,只要我请教,她即使再忙,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为我把关,和我一起分析。师傅对待教学工作的一丝不苟,深深地影响了我。为了我的成长,师傅还给我提出了下列要求:
“一天不读书自己知道,两天不读书对手知道,三天不读书大家知道”江老师常用这句话教育我,使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理念理解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一学期以来,我通过参加培训、上网学习、阅读有关杂志等各种方式获取课改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一开学,周老师就告诉我:“我们学校有个最轻松的听课传统和环境,只要是公开课,不论是什么科目的是谁的,都可以去听。”于是,我就多了很多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机会。江老师要求我每次听课后都应该向讲公开课教师学习至少一个地方,她说这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种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周老师给我提出了这样的发展目标: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多写些东西,朝科研型发展。一学期来,在江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课课坚持写教学反思,撰写了一些文章,我觉得自己每天都生活在紧张与充实之中,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的写作能力、教学水平都在不断地进步。
我和周老师同时承担同一年级政治教学工作,这为我向师傅的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向师傅学什么?怎么学?师傅给了我哪些启迪呢?这是我两年中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这也是成为大多数徒弟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如何看待听课?可能很多新老师惧怕被听课,怕被揭短。所以端正态度是第一位的。听课可以帮助我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放下了包袱,就会使我在有人听课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高出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更大。
2、如何备课?因为要在课前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注意以终为始,也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师傅在她的课中有什么好的举措,有什么难点或容易引起学生歧义的关键点,也都会及时地与我交流,使我在课堂上能够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3、要善于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做一个有心者。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优点和缺点。比如:在对某个教具的使用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有必要使用,但又不知其效果会如何,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使用教具的教学效果,这种感受江老师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师傅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是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今,两年已经过去,但我深感自己还未将本领学到家,还要向师傅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感谢江老师,因为她用一种很前卫的理念来引导我——不来改变我,但来修改我。正是有这样一位人性化的师傅,才使我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在这儿我还要代表徒弟们向各位师傅们说几句话。师傅们,你们的身边多了一个“大”学生。我恳求师傅们一如既往地,及时指出我们做徒弟的问题所在,不管是教学上的不足,还是为人处世方面的欠缺,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向更多的师傅学习,我希望我们不仅能做一名好徒弟,更能成为师傅们的朋友。
最后我代表所有徒弟们,向师傅们说声:“师傅们,你们辛苦了!”
师徒接对心得体会实用篇四
随着教师队伍的壮大,为尽快的将新生力量转变为骨干力量,2015学年的师徒结对的活动,我有幸成为了李红老师和唐淑君老师一名师傅,通过这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我有三点感受:
一、乐当师傅,主动邀请徒弟听课
新教师由学生转变为教师身份,面临很多的困惑,尤其是教材的处理,重难点的解决等问题。坚持听课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快捷的手段。因此规定她们必须“先听课,后上课”即“先模仿,后创新”的培养模式。同时也解决了新教师不好意思去听课的问题,更不会出现师傅说“这节课简单,不用听了”这样令人尴尬的场面。作为新教师他们得听各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且都有各自的套路。虽然教无定法,但教还是有法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于是我认真分析陆两个徒弟的优缺点,对于她们好的地方,提出来一起学习,对于不足的地方,帮助其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进步。师傅平时看徒弟和备课,听课也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两个徒弟听了我整整一年的课,切实做到了“先听课,后上课,先模仿,后创造”。
二、善于学习,师傅要有扎实的功底
在这个学期里,每一节课都有人听,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示范课,充分准备,不管是教具、教学过程都会精心设计,尽量把最好的方面展示给徒弟们。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当初跟谁学习的,以后的教学风格,模式成型后就有师傅的影子,所以我压力很大。刚教初中时,我听过张忠敏等老师的课;刚教高中时,我听过陈玉军、顾校长的课,他们授课时漂亮的板面、逻辑的语言、严密的思维都给了我深刻的启发,也极大地促进了我的课堂的教学艺术水平。在指导徒弟时,我经常让她们先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她们备课时会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我一旦发现她们教学设计有问题就会帮助她们及时改正,从而使她们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指导她们上汇报课时,我尽力帮她们分析透教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并指导她们多次试教,尽量把优秀的教学活动汇报出来,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另外,通过听课、评课帮助她们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及时改正。我给她们评课时,会反馈很多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她的普通话说的比较好等优点我都给予肯定;对她的缺点如课堂上缺少有效组织,评价语言较少,光注意到前一部分学生而忽略了后面的学生,整堂课时间分配得不够科学等,我都直言不讳地给她们指出来。每次她们都能乐意接受,并虚心改正。因此,空余时间可以相互交流,对于教学上的问题共同探讨,形成一股学习、上进的氛围。随着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也会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接受新思维,迎接新挑战,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师徒接对心得体会实用篇五
“师徒结对”是我矿为了促青年管技人员少走弯路,尽快成长而开展的一个活动。公司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使我有幸成为机电市场部主任茹长春的徒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使我获益匪浅,师傅的“传、帮、带”加速了青年管技人员的快速成长。
说实话,由于前段时间去红沙岗实习的原因,我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茹师傅,但是师傅对我的要求和期望总是鼓励着我,使在工作岗位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以得到充分锻炼。下面简单总结一下心得体会:
一.多学习。俗话说“学海无涯”,在我们一生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要学习课本知识;在家的时候我们要学习做家务;现在工作了我们又在学习专业技能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之,学习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要不断学习,这样每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会促进社会进步。
二.多听、多记。过目不忘的人毕竟是少数,这就要求我们多记,每次的培训都要专心听课,记好笔记,课后复习起来就很方便,而且可以将重点牢记于心。还有每次开会,都要把我住重点,不管是关于工作的还是对自身提高有所帮助的都要重视。
三.多实践。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尤其对于缺乏经验的青年管技人员,便显的尤为重要。作为一线管理生产人员,如果连现场情况都不了解,何谈管理,又从何积累经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只有身处现场,才能把握最准确的细节,才能了解工程的具体操作过程。经验是宝贵的,这么宝贵的东西需要去积累,而不是能从别人口中学来的。所以我经常跟随工班长下井,多向他们了解我矿的情况,着重了解了我矿一通三防系统。虽然现在对井下的每条巷道还不是很熟悉,但是我相信,如果能坚持学习,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觉得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我们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更督促我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自己。
师徒接对心得体会实用篇六
时间飞逝,很快一年就过去了。越秀区新教师培训工作坊组织的“师徒结对”活动,使我获益匪浅,师傅教师的“传、帮、带”加速了我的成长。
在这个活动中我有幸拜梁巧老师为师。梁老师特别的谦虚与温和,每次问她问题,她总会不厌其烦地向我传授她的经验,指出我的不足,帮助我改进和成长,在相互的探讨与思考中,我从梁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如此,梁老师还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以及教科研方面都给了我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梁老师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下,我与新课改共同成长。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首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在梁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坚持平时及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遇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疑点,主动向师傅请教,其次,互相听课、评课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这也成为了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我感到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与师傅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在师傅指导我验收课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大收获,梁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的教学手段,都使我受益匪浅。梁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性强,思路清晰,教学设计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后我们坐在一起交流听课后的体会,在这样的课前指导、听课评课过程中,我逐渐对一年级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梁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她的热情、真诚与自信,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
“师徒结对”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感谢教师进修学校和新教师培训工作坊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作为青年教师,我更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回顾成为教师的两年多,可谓是酸甜苦辣,一应俱全。在师傅和其他老师们的关爱下,我逐渐适应了教育教学工作,熟悉了学生与课堂,我也还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向专业型教师发展!
师徒接对心得体会实用篇七
近年来,各校涌入了不少青年教师,学校为了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建立起了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制定,由一名老教师与一名或几名年轻教师结成帮扶对子。表面上看,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可一旦深入其中,就不难发现“雷声大雨点小”,教师参与起来“有苦难言”,师徒结对收效甚微。
一、传统思想在作祟,师傅“独唱主角”,徒弟言听计从。刚毕业的新教师的确教学经验较少,但新教师普遍思想活跃,理念先进。不少老教师按照传统的思维经验来要求新教师,让新教师依照自己的授课方式来施教,而大部分老教师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式也相对陈旧。本来不少新教师在校期间学习掌握了不少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但通过老教师的“帮扶”后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云,只好老老实实地按照老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师徒合作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二、形式主义盛行,汇报“精彩纷呈”,过程形同虚设。有的学校还专门举行新老教师拜师结对仪式,由学校领导为“师傅”颁发聘书,并进行师徒合影,师徒发表感想。过后还要举行经验交流会,场面隆重、规模宏大暂且不提,单就经验介绍就足以令人振奋。文字洋洋洒洒,合作策略描述得有板有眼,收获成果更是别样丰硕。听之闻之,参会者大多相视笑之,这小小的动作就足以说明我们的师徒结对活动存在着“水分”。
教授;徒弟也要尊重师傅的教育情感、经验和经历,虚心学习,同时也要大胆质疑,与师傅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互惠互利、有效实践。可纵观形形色色的师徒结对,缺少的是自己独特思想与个性见解。或真如某些老师所说一怕“枪打出头之鸟”,二怕“肥水流入他人田”,就索性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新教师的成长进步,的确是需要帮扶、需要引导的,比如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及教学技能。但新教师的教学创新我们更应该保护,为他们提供一片张扬个性的自由土壤,让他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进步,让他们在各种思想的交流激辩中逐步成熟。
师徒接对心得体会实用篇八
本学期学校开展“青蓝工程”活动,我有幸与皇仓名师王老师“师徒结对”,通过一学期的结对学习过程,我收获不少,深深体会:这是一个师徒相长的过程,大家都知道“教学相长”,在师徒共同教研教学过程中,师父与徒弟也共同获得大提高。下面我就从徒弟这个角度谈谈我的收获:
一、
每一周,我都会听王老师的语文课,从开始的被动听课,后面的主动听课,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青蓝工程”的任务而听课,而是被王老师精彩课堂所吸引。她上课形象、生动,语言精简,问题分析透彻,一些复杂难以理解的题目她能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理解。她专业知识功底扎实,能从一个知识点延长到另一个知识点,对教材研究透彻,对高考方向把握很好。王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王老师的课堂设计也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目标,课前都安排不同一名学生上台讲解试题,学生自己讲解前一定会把这道题目搞得非常清楚,这样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终生成长。
二、
王老师一有空也来听我的课,给我指点备课的难点,教我把握重点,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师生互动如何开展等方面。在她的教导下,我的备课更加认真了,每次我都会查很多相关资料,注重了教学细节,主动掌握学情,认真辅导每一个学生。
我上的是信息课,王老师虽然不是很专业,但她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还是给我很多指导。她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辅导每个学生的工作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今后我也将以求实、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上好信息技术课。
王老师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她指出我的上课还可以更生动,教学设计要与学生实际结合,让信息技术课更科技感、实用性,最好能让信息成为我们工作学生的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王老师还强调,让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渗透科技创新、中小生电脑制作等方面活动。
四、
王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工作中那份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理论等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很多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
我诚挚地感谢师傅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感谢皇仓中学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成长的基地,将师徒结对这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们师徒之间,为我们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在这里还得要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我会继续努力,更加主动地、虚心地向大家多学习,多请教,积极创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将师傅和老教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转化为教育教学上的动力,虚心请教师傅和其他老师,真心诚意地接受师傅的指导和督促,争取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不辜负学校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