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地方,充满了童年的欢笑声和友情的温暖。下面是一些学校相关的范文,包括了对学校生活的总结和反思,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一
以卢湾区教育现代化目标为指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前提下的个性长足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立美育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托“五育并举”的操作载体,加强艺术教育与基础型课程学科教学的统整,构建美的课堂、美的教学;拓展艺术教育特色的外延,整合各类美育资源,进而加强美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联系,营造美的班级、美的校园;依凭课程实施载体,建设一支术有专攻、教有专长、师德高尚、具有艺术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学科美育方面独有建树的特色教师,拥有美的教师、美的职业;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内聚精神、外塑形象,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开放度,辐射品牌效应,形成美的学校、美的形象。
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在国家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以下方面可以形成更加鲜明、更富个性化的状态,形成富有“七色花”个性的我校学生形象:
1、学业基础优良基础上艺术特色的初步形成与潜能的初步激发。
这是就学生各方面的学科素养与艺术特色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形成整体的特色,部分学生艺术才华初步呈现并得到积极的关注与高质量的培养。
而这一特色的形成,同时要求建立在学业基础优良的前提下,而不是顾此失彼。为此,在全面的课程建设中,尤其是在基础型课程建设中,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探索基础型课程与拓展性课程、艺术教育特色的整合,为我校学生艺术特色的形成提供更深厚、宽广的基础与平台。这是我们新三年特别要强化的内容。
2、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基础上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与能力的初步发展。
艺术活动中充满着群体的合作,但同时不掩盖个体的独特,反而要求每位个体为群体贡献其才华,这是一种群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具体到对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思考,我们认为可以突出对当代学生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当代独生子女,对于国际交往、国内交往日益增多的具体办学情况与社会发展情况,都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我们将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在融入群体、建设群体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在艺术活动中,还是在其他学校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是我们对学生发展的新期待。
3、行为举止得体基础上精神世界的敏感与丰富。
这是就学生外显的行为举止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有着得体的行为举止,健康、活泼、有礼、有度,部分学生达到举止优雅的境界。
与此同时,通过艺术教育及所有的学校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保护学生对生命、对世界、对文化、对自我的敏感性,使学生初步形成身心和谐发展的状态。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二
学校发展靠自身能量,靠发展的软实力。规划是管理的指导书,涉及面广量大,要对学校决策力、组织力、执行力,凝聚力、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服务保障能力、思想引领能力等全面计划,必须认真总结教训、分析校情、研究对策。
学校往往遭遇最大困难是政策影响,靠什么扭转?一靠学校严格的制度和执行力,二靠教师群体拼命工作的精神和凝聚力,三靠决策和判断力,但最终都借助办学质量来反映。
**小学从当年董事长爱心办学思想产生时刻起,就注定必须围绕“求真务实”办学精神,在“感恩教育”和“求真务实”方面回归,今后三年也必然是这样。
由此,在上一个五年计划到期之际,制订20xx-20xx三年计划,主要体现在四个“静下心来”。
一、静下心来抓管理,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主要任务就是办好学校,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全力投入到工作中,规划未来,制订规划,大力推进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学校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一)管理方案。
1.工作步骤:民主决策保平稳过度,专注质量扩生存空间,特色创新求持续发展。
2.工作重点: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强化民主决策,实现学校创新可持续发展。
3.教学管理:通过院所牵头、专家引领,联盟支持、同伴合作,提高管理实效。
4、学风建设:合力打造良好学风,发展爱学、能学、善学的学生个性。
5、一线建设:通过模块式教师组合,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淡化学科界限、管理界限,均衡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6、青蓝工程:持续推进多元校本培训,青年教师为本科学历,老年教师再上新台阶,年级模块组合,优化教师专业结构,以一门精换取一门红,把教学、管理主动权下放,完成管理角色转变。
(二)教育理念。
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因此,必须得到认真理解和落实。
(三)工作目标。
1.学校目标:实施学校标准化、民主化建设,建设一所爱心、务实、内涵、和谐、安全、发展型学校。
2.队伍目标:打造专业型、合作型、学习型、创新型的专业教师队伍。奉献爱心,让学生沐浴温暖的阳光;奉献智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奉献热情,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奉献勤劳,让岗位闪耀动人的光彩。
3.学生目标:充满自信、学会学习、拥有美德。懂得学会做人从做事开始、学会学习从习惯开始、学会健身从做操开始、学会礼仪从问好开始、学会文雅从走路开始、学会生存从自助开始、学会交往从微笑开始、学会自律从守时开始、学会审美从穿衣开始。造就一支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阳光个性的现代学生群体。
4.强化德育“四化两建设”,全面贯彻“诚实,守信,知感恩,不放弃”校训实质,努力建成优质学校。
(四)办学方略。
专家引领、联盟支持,同伴互助,追求超越。
(五)学校精神。
注重内涵发展,培育“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充满自信”的学校风貌。
(六)关注管理执行力。
1、示范引领。
学校管理者要做好思想上的领导,行动上的模范,模范遵守工作纪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得以任何借口为自己谋取私利或便利,当好一个表率,言出行,才行必果。
领导力简化为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做好工作。如果做到必须通过制度化,校长负责制、重大事务行政会议制,学校发展教师大会制三项制度是强化和完善学校领导力的重要保证。必须自觉将自己的工作纳入这三制之中,决议的力量才能得到体现。
2、制度制约。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管理者不能置之身外,要求他们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学校四个“奉献”是遵守制度、努力工作的高度概括与升华,“奉献一份爱心,让每位学生沐浴温暖的阳光;奉献一份智慧,让每个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奉献一份热情,让每个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奉献一份勤劳,让每个岗位闪耀动人的光彩。”是对教师职业道德中“爱岗敬业”的具体阐释,也是对教师本职工作的严格要求。
3、科学评价。
以“十个学会”评价机制衡量教师管理绩效。“十个学会”是把培养目标简化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是鉴于一个合格公民的底线要求。科学评价这些目标达成是检验教师在实施学生目标建设重要指标。
以“八项能力测评”评价机制来衡量教师学科教学绩效。“八项能力测评”是通过对各学段学生的学力进行的考核评价来评估学科教师教学水平,是测试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
以院所专家、联盟教师为群体进行单项或系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为主要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能力方法进行评价,以发现其长处和问题,为教师配备提供意见。
以“教学能手”“优秀园丁”、“优秀教师”评选及教学奖励两种方式,对学期、学年、年度及在考核竞赛中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精神或经济奖励,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二、静下心来抓教学,促进师生超越发展。
学校的重要力量及决定因素在教师,是他们通过严谨的教学,无私的奉献精神,目无旁顾地专致于工作,学校才能得以顺利前进。
(一)管理方案。
1.教育步骤:高度重视学困生转化工作。
2.教学标的:抓学科及格率:80%为合格,90%是良好,100%是目标,并与学科教师绩效工资相挂钩。
3.基本方法:通过教师资源重新配置,突出团队合作,重视同伴互助,促进专业提升。
4.管理途径:以抓学习成绩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保证时间、人员、财力和评价体系向提高学能方向倾斜,从一开始就要认真抓学风。
5.学风建设:以量化手段推进读书活动,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实现学习兴趣向引导方向转变,发展爱学、能学、善学的学生个性。
6.一线建设:抓英语外教与情景教学相结合,读认写练与兴趣培养相结合,借助模块式教师组合积聚的教育资源,攻坚克难,使英语学科总评分达到60分以上。数学学科是一个优势拳头学科,要进一步提升及格率,为其他学科做贡献。
7.教师能力建设:班年级学科及格率低于60%,平均分低于60分的科任教师按待转岗论,给一个学期观察留用期;按老(退休还聘)中(未退休至满三年者)青(三年以下教龄及实习)教师分别给定“双80”、“双70”、“双60”保底指标,的教学要求,随着提升提高绩效工资。
8.政策支持:班级辅导的人员安排权限、教师学科交叉支持的决定权、年级学生排序、分列组合权下放给年级,由核心教师负责处理。师能评价的关键指标是:学科是否让学生喜欢,学科成绩是否在稳步提升。鼓励教师专习一门,兼习别样,以一门精换取一门红,把教学管理由分配制改位胜任筛选,由要他改为他要不要做的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能效。
(二)教学管理力。
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起决定作用的是班子管理领导力和执行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决策和评价两个方面加大力度,合理决策除了从善如流的民主意识,还要有通过学习、思考、的引领力和判断力,在团队提升中带动学校其他软实力要素的共同发展。
1.学习能力。学校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拥有生存的本领,首先管理者自己要在实践中创新、改变自己、改变环境;为了把学校管理者转变成为学习型队伍,提倡做到“五个至少”: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至少撰写累计一万字读书笔记(心得)、至少在教师大会上作一次专题学习交流报告、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管理思考论文、至少参与一项教育科研课题。
2.思考能力。校长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没有思考,就不可能产生深刻的思想,成熟的管理理念。管理者要到工作一线学科,那里有有广泛的思考空间,从观察中感悟,去思考,去探索,去改进、创新。做到“三个一”:每学期至少拿出一个利于学校发展的先瞻性建议,每学期所分管工作至少有一项鲜明的亮点,保持和打造自己的一个专业制高点。
3.课程引导力。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管理的根要放在课堂,不要离开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认识课堂、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变革课堂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课堂。管理者必须做到“三个一”:每年培植一个优秀、有益、适宜本校教师的教改案例;每年定向关注一个学科并加以改进;培育一名专业发展和业务提升力大的教学骨干。
(三)教学研究力。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有成功就有总结,有失败就有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成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教学实践与研究第一是因为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目的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因此学校的教育科研必须局限于有效课堂、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四种形式。
1.有效的课堂教学,发现问题是提高绩效的前提。
教学研究重心置于课堂教学情境中,只有深入课堂,才能发现问题。课堂教研把握好教学的要素与环节,以此为突破口,抓住一点,不断研讨,不断深化,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的探究。以工作流程进行格式化将成为今后主要形式: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同科教师组成三人小组,形成一个基本研发单元,听课,选定研发点(可以是课堂教学某一环节或要素),寻找问题,进行问题排列;求证理论支持,设计切入点(主要在备课),再走进课堂,教后反思(反馈),总结,必要进行再度设计(备课),在磨课中深化,升华,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有效性。
2.有效的学科教研,解决问题是提高质量的关键。
以学校为基地,教师的能力通常是多元的,有思想、方法上区别,有方法与步骤、途径的不同。一方面,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通过教研分析会,梳理确定教研项目,设计主持人、参与者、工作流程和预期目标,专题专案,归档管理。另一方面,还要走出课堂看课堂,通过研究学生、研究学校、研究课程来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支部、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分别在春季学期前期设计针对性强、目的性强的问卷,汇总分析,形成当年校本教研课题。
3.深入的思考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成立课题研究工作小组,由专人负责任正副组长,选定课题,确定各课题组成员,安排、督促研究流程。内,完成确定课题筛选不少于10项,争取立项不少于6项,五年结题率100%。三年内,完成**小学感恩教育专题调研报告,一项**小学自然分材教学实践成果报告,一本班主任教育教学论文集,一项小学“外语学习角”实践项目。
4.通过有序的校本培训输入正能量。
成立培训学习工作小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三种形式:学校集体培训,专题培训讲座,选派外出培训。
(1)学校集体培训坚持每周一次集中培训学习,由校长负责,教导处主持培训活动,《教职工集体学习制度》为管理准则。
(2)专题培训讲座由校长负责确定讲座内容,学校班子成员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讲座或思想交流,外派培训学习人员回校一月内举办一次学习报告会。
(3)选派外出培训。培训领导小组精心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培训、校际见习,培训后接受登记考核;对善学上进的优秀教师给予绩效分,优先者享受特殊待遇含到外地随团学习。
三、静下心来抓学习,加快推进教育社会化进程。
学校为学生设计一切活动都必须与学生将来的社会化有关,校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处景象无不在产生教育影响,要求我们投入更多精力抓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管理方案。
1.教育目标:帮助学生重树信心,引导孩子珍惜与感摁,培养孩子学会学习,启发孩子发展特长。
2.学习目标:培养师生感情,培育学习兴趣,引导探究意识,夯实学习基础。
3.管理途径:自然分材,有教无类;尊重规律,合理关注;同伴互学,共同进步。
4.基本方法:以课本知识学习为总领,强化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以八项学能为测试主抓手,检验学情、巩固基础。
5.学风建设:以表扬,宣传、鼓励等形式树立榜样,端正学风。以检测、考试、帮教等形式帮教结对,激发进取心。
(二)学习行为标准化。
成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校长、党支部书记任组长负责设计、推进、评价,教导处为执行单位。
1.全面推进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认知,由此达到他们对学校文化的不断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这种认同感,把他们对文化的认同转移为一种适应,一种习惯。好雨应时,润物无声。经过完成第一、二步,初步实现遵守制度行为习惯(消除不做作业行为)。第二步:实现遵守制度行为习惯转化为自觉行为(提高作用质量学习质量)第三步:用两年时间巩固学生的学习习惯由被动习惯、机械自觉到感受认同,实现适应和养成。
2.系统实施绿化建设。设计三区三园,从管理角度实行“活动、学习与运动”三区建设,发挥三区功能;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学校必须将其规划为“趣园、习园和竞园”,三区三园都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分布施工,数年完成”的总体方案来实施,使其能无一处不渗透着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以及体育、健身、民俗活动等课程特色。
3.动态展示文化艺术。学校将名人思想为红线,结合独特的课程特色,展现身边人佳作、精品和故事积淀和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营造艺术的、清新的、朝气灵动的书香环境。基本体现于教室布置各有特色,营造学习氛围;橱窗、宣传板报宣传国家、学校时事,培养关心国家、社会的思想情怀。
4.精心设计礼仪教育。坚持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少先队演播”、“每周一语”、“每月一评”树立学校榜样。坚持规范养成训练,继续推行小学生队列标准化,倡导:课上无“乱”、课下无“嚷”、考试无“弊”、作业无“抄”、校物无“损”、环境无“脏”,讲普通话,用规范字,构建校园精神文明,丰富学生综合质量和文化内涵。
5.着力推进“三一五小”感恩教育:艺术展、体育运动会、文艺节目活动,给每一名学生一个舞台,一次自信,展示师生艺术风采,构建校园精神家园。
6.完善“星星”评奖活动。争做可爱的**人:学会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学会做事,从学会扫地开始;学会学习,从学会思考开始;学会健身,从学会做操开始;学会礼貌,从学会敲门开始;学会文雅,从学会走路开始;学会生存,从学会自护开始;学会交往,从学会微笑开始;学会自律,从学会守时开始;学会审美,从学会穿衣开始。系统规划实施办法。
(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学校科普教育常态化,20将成立学校科普教育工作小组,由分管校长和团支部书记任正副组长。借助华东理工大学“微笑社团”、ibm爱心委等单位资源,每学期确定一周时间为科普教育周,举办科普宣传,展示科普成果,每年举办一次科普竞赛活动。
(三)阳光体育与快乐民俗活动。
1.校园体育活动。
坚持开展每日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严格两操两课两活动的课程标准,把“快乐星期五”作为实施“快乐学习”重要内容,精选一批与学习正相关活动内容,创造条件为“快乐民俗”扎根学校而不断创新尝试。每个班依据教师之能制订活动内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每年举办一期文化艺术节(“六一”节举行闭幕式),举办一次体育运动会(趣味、民防等),磨砺师生意志,陶冶情感,丰富文化生活。
2.校园文娱活动。
为保证师生健康生活,快乐生活,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生活的幸福指数,学校提倡周周有歌声,月月有活动。年做前期准备,文娱活动保证“四个一”:每学期学校举办一次集体文娱活动,团支部举办一次趣味活动,少先队举办一次主题活动,各教研组举办一次业余文化聚会、文化沙龙和才艺展示。
四、静下心来抓保障与服务,大力推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须以解决教师后顾之忧为首务,要求我们客观、理性地处理服务与保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他们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教育工作去。
(一)管理方案。
1.管理目标:财务运作更加规范,民主管理更加合理,后勤保障更加到位,人事管理更加人性,廉正建设更加强化,安全监管更加细致。
2.管理思想:各项工作必须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
3.基本准则:变事后分析为事先预防、指挥监督不如指导帮助。
(二)体制保障。
1.营造读书之风。
教职工的读书活动校长负责,学生的读书活动由年级负责。学校每年9月底举办一次读书节,检验和展示师生读书成果。班级设立图书角,班主任负责管好、用好。学校抓好图书室管理和建设,每学期新增图书量学生总人数的二倍。
教师每年认真读完三本以上专著(上下学期各一本、寒假1本),其中教育理论专著二本、其他类一本,每期撰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不少于8000字,每学期放假前最后一月、假期开校第二周由校长查阅,登记,列入年度考核项目。
学生每两周集体借阅图书一次,保证一人一本,由语文老师负责借阅、登记、填写并汇总整理读书心得。
2.开辟英语学习角。
鉴于外语学科问题,三年年分步完成,一是教学情景设置必须彻底改进,符合学的要求。二是信息化技术应用,恢复计算机课年级范围,争取再增加一个计算机教室,2013年底完成专业教师配备。三是把社会资源、环境资源整合起来为教学服务,双语墙、双语问候语推广及双语主持节目等形式,强化语境,使学生在情景中见碰见熟,提高识记应用能力。
3.建立教师的学历提升、专业发展与绩效奖励机制。
以学校现有教师学历达标为起点,三年后中青45岁教师达到本科学历,新进青年教师需为本科学历;中老年教师必须实现信息技术达标,制作ppt汇报,统计无纸化并努力克服语言不足和执教局陷,进一步张显自己的专业制高点。
树立学校师资品牌。加大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在三年内,培养合格校长1名,市级优秀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镇级骨干教师6人,班主任将全部通过心理辅导培训合格结业。
对一到四年级各学科进行阶段能力测试,每年产生30%优秀学科,在统一考试中超过标准线、名次等同与五年级统一考试中获奖一致,奖金从绩效工资中预先提拨(各类方案由当年预算时间确立、报批后实施)。
(三)社会资源整合与应用。
1.继续利用上海市民办教育研究所,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创建“七大课题”**小学感恩教育项目,争取在两年内部完成,力争成为优秀项目。
2.继续利用上海市民办教育研究所唐晓杰、刘耀民博士及民办中小学协会的社会资源,大力推进“自然分材”**小学教学研究实践项目,三年内完成验收,使学校的特色课程成为市民办小学前列。
3.继续利用ibm爱心经济项目(3000美金/年)大力推进**小学“星星”奖以及与华东理工大学等三方建立的科学教育基地建设。
4.计划以学校资源共同建立3--5个社会单位,共同实施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四)招生与办学规模。
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全方位实施全年滚动招生的设计方案,保证学校在规模限制情况下达到区域精品化。
(五)办学绩效与教学质量。
1.在今后绩效评估、年检中继续努力保持在同类学校的领先地位。
2.20xx年五年级测试成绩将得到明显提升。
3.持续推进两个绿色通道建设,加大对四附中的公关力度,力争让更多学生接受优质教育。
(六)财务支持、后勤保障。
1.强化财务三公经费管控已经站在较高起点,只要更加注重把握量入为出的原则,使之符合合理透明公开新要求,保持过去财务管理社会认可度。
2.加大后勤检查、监管、维修保障力度,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推动发展。
以上为基本框架,实施中尚需要通过制定年、学期计划、专项工作计划加以支持,请赖总审定。
20xx年七月十八日。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三
学校为新建校园,硬件设施根本齐备,塑胶操场,各班新配触摸一体机,校园网络,各功能室等一应俱全,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提供外部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男职工59人,女职工68人,教职工平均年龄为41.6岁。教职工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01人,专科学历2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但是由于新建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缺少制度性和规划性,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守旧,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校开展的软件急需解决的问题比拟多,这是学校已有的现状。
20xx年秋季学期,学校正式开校招生。目前共有学生2378名,其中中学部学生814名,设置18个教学班;小学部学生1564名,设置26个教学班。这些学生主要是从城关小学、东街小学、南关学校、山丹二中分流过来,家住新城区的农民子女。生源数量较多,但质量薄弱,加之大多数孩子为留守儿童,家中缺少必要的文化影响和有力的学识支持,导致大局部孩子根底薄弱,学习习惯亟待培养。
1.学校管理民主科学。
学校正在形成一套标准、有序、民主的管理体系,《教职工常规管理细那么》《教育教学管理细那么》《教育科研管理细那么》正在逐步完善,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明显凸显,领导、教师关系融洽。
〔1〕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打算系统构建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制定修缮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开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有方案、分层次地将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校骨干培养规划中,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名师工程。
〔3〕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一方面学校以常规管理制度为根底,标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常规管理创新活动,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课题管理将全程实施技术性管理,包括申报、论证、立项、实施、总结及成果辩论、推广等等,并完善各级立项课题的申报程序,形成校级研究专题县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申报链,建设好金字塔式的.课题申报支撑体系。
〔5〕课程管理方面。学校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和谐教育,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对教师专业开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其中,学科拓展型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学校课程管理中重点要做的工作。
2.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充分发挥现有教师自身的优势与根本设施宽敞富裕的优势,成立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剪纸社团,书法社团,笛子社团,武术社团等19种之多,每周四雷打不动开展社团活动,负责领导实时催促,社团活动已成为常态化。
3.读书气氛悄然形成。
学校有图书室两个,阅览室两个,每间均在160平米左右,有专人管理,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向全校师生开放阅读,形成了阅读有空间、阅读有时间、阅读有人带、阅读有人促的四有阅读气氛。
4.艺体工作全面推进。
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学校以落实中小学生艺体工程2+1工程为中心,全面推进艺体教育工作。通过标准课堂教学行为,上好音体美课程,杜绝课堂上大撒手放鸭子现象;通过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大课间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跳绳比赛、队形队列比赛、乡土体育活动等,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开展。
5.社会实践落实到位。
学生以红领巾志愿者和共青团志愿者为载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如为敬老院老师打理生活,开展啄木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社会实践活动等,并打算以此为契机,开展的科学小课题实验研究,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科学实践精神。
6.办学基调初步奠定。
建校伊始,我校坚持尊重生命学会生活快乐生长的办学宗旨,旨在以生命教育为本真教育,着力营造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努力创立以体艺社团为根底的快乐校园。积极开展质量监测和过程性评价、民主快乐进课堂、校园足球抓落实,语文晨诵、趣味数学、英语口语、书法艺术和科学实验等学科课程,培养专业教师,建设活动场地,健全活动体系,制定一年抓标准、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绩的阶段开展目标,为此需要建立丰富的校本课程、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学科拓展撬动课堂变革,实现课程由国家单一向丰富校本转变、学生由全面向个性开展、教师由陈旧向创新开展。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四
为了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改革机制,巩固学校的办学成果,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依据《杨浦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杨浦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在总结过去三年学校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制订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规模与环境。
复旦科技园小学创建于2002年9月,2006年8月学校体制从民办转为公办,从原址许昌路整体搬迁至“城市绿肺”之一的湿地自然风景区——新江湾城。目前,学校已完成校园整修,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各类教学用房功能齐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完备,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奠定了基础。
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843名学生,在编教职工68人。其中党员教师28人,专任教师66人。本届区骨干教师3人,校骨干教师12人,占教师总数的29%;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中级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2%;本科学历64人,占专任教师的80.43%,学历达标率100%。教师平均年龄38岁。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科技特色教育2013年度十佳模范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杨浦区文明单位、杨浦区科技特色学校、杨浦区节约型绿色学校、2015年杨浦区教育系统信息报送工作先进集体、获2015年度杨浦区雏鹰大队称号、杨浦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及区域创新实验室联合运作体系建设项目联盟校等。
(二)发展优势与经验。
1、办学理念深入人心。经过前几轮规划的实践与渗透,“生态教育”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做幸福的传递者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传递教育幸福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使命。
2、教师群体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8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占教师总数的54.54%;教育硕士3人、本科学历有61人,占96.96%;区级骨干教师3人,校级各类骨干教师14人。学校教师整体上教风踏实,善于专研,敬业爱岗,且支持、参与学校各项改革。
3、常规管理机制形成。目前学校各项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班主任等常规工作,还是对学生常规的行为规范、社团管理等,均形成了富有实效的实施细则和评价反馈机制,学校各项管理日趋规范化和精细化。
4、生态课堂初成样式。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从“以教的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常态。学校积极探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以教师的启发、引领、点拨为激活方式,以激励评价为手段,开展“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基于生态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学校从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入手,在实践研究基础上推行到语文教研组,目前已初步构建“一单五环”课堂教学运行机制。
5、校本课程初显特色。学校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不断挖掘师生智慧,用心打造教育特色项目。目前,《湿地家园》特色项目基本形成,并在此基础上还衍生《湿地家园网络课程》,被入选为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网络课程,《中外湿地知多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此外,随着头脑om、风筝、乐高机器人、足球等项目不断开展,助推了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三)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1、校园文化缺乏顶层设计。以生态教育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虽初见成效,氛围日益浓厚,但对学校文化发展的内涵还尚待提高,精致化、特色化办学目标有待进一步挖潜。需围绕办学理念,进一步思考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凝练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质。
2、师资队伍缺乏高端人才。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尤其是缺乏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教师,学校仍需加大培育高端教师队伍的力度。
3、校本研训途径尚需拓宽。我校教师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如何利用校内外资源,提高教师参加研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从而突破成熟教师发展的瓶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仍是学校需要改进的问题。
4、校本课程体系尚需完善。学校虽然已有特色校本课程,但以主干特色课程为主线课程体系框架不够明晰,需进一步梳理和整合。
(一)办学理念新解。
学校从2007年迁入新江湾城后,充分依托学校地处新江湾湿地生态走廊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从最初自然生态的环保特色切入,进而将生态理念延伸到整个学校系统的建设,构筑起一个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生态,致力把学校营造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和学习乐园。学校提出了“生态教育”的理念,并把“生态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主旋律。
生态教育是以教育教学的生态平衡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思考学校教育问题,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采取多元教育策略,实施全环境育人,达成学校教育的“自然、开放、多元、持续”校园生态。自然是指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尊重生命;开放是指吸纳先进教育理念,共享优质资源,张扬个性潜能;多元是指创设多元教育环境,采取多元教学策略,实施多元科学评价;持续是指坚持与时俱进,关注生命差异,实现共同发展。用“生态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成长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用“生态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地放飞童年梦想。
(二)学校发展目标。
1、学校办学目标。以“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适合的生态教育”的理念为引领,实施科学规范的生态管理、构建层级递进的生态课程、打造快乐有效的生态课堂、成就美丽智慧的教师,培育健康快乐的学生,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有区域内的新优质学校。
学校校风——生态、探究、挚爱。
学校教风——爱生、有趣、创造。
学校学风——喜学、善思、求创。
2、学生成长目标。以生态课程实施为支点,让小学五年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欣赏的发展过程,努力培养“仁爱知礼、乐学创新、阳光健康”生态型少年。
仁爱知礼——心存感恩、亲近自然、文明求真。
乐学创新——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究。
阳光健康——体魄强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3、?教师发展目标。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成就自我完善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努力成为“美丽、智慧”生态型教师。
美丽——成为一个美丽的教师,做一个博爱、会生活的人。在工作中不仅踏实、敬业,更会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学,让爱伴随孩子幸福童年。
智慧——成为一个智慧的教师,做一个博学、会思辨的人。在工作中善于观察、勇于创新,会施展教育智慧,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
(三)学校发展策略。
立足校情,着眼发展,从“生态管理、生态环境、生态德育、生态课程、生态课堂”五个方面人手,凝心聚力营建复旦科技园小学“生态教育”的全景图谱。
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学校将围绕“生生”文化建设,完善学校的生态教育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一)学校管理。
1、主要目标——建立“生态管理”机制。
生态管理是生态教育的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进程;干部躬身示范、智慧引领,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校园环境,将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使办学目标在师生们的共同实践中深入人心,营造促使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生态。
2、具体措施。
——坚持以规范管理营造学校特色。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以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为指导,积极创新和改革学校管理模式,实施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工会民主监督作用。积极推进凝聚力工程,积极探索“以目标凝聚人,以精神鼓舞人,以机制激励人,以真情关怀人”的管理机制。启动领导团队培养工程,通过岗位锻炼,干部培训,带教培养,实务培训等途径,打造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管理队伍,全面提升学校领导力和执行力,形成“生态管理”特色。
——坚持以民主管理形成发展合力。一是以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各抒己见,沟通交流,形成共识、共同推进”为原则,以理论学习、现状剖析、专题讲座、主题研讨、项目推进、网上论坛、献计献策等为交互方式,以便全校上下统一思想,不断增强学校核心价值观。坚持“生生”学校文化和“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办学理念,提升全校师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发挥学校文化的激励作用。二是坚持校务公开,涉及学校规划目标达成度评估、维修工程、聘任方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通过校务会、行政会、教工大会、教代会等规范程序,多渠道地听取意见与建议,体现民主管理、集体决策的学校管理特征。
——坚持以制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不断完善细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学校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全面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有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细则,有高效的反馈评估机制。坚持依法治校,制度治校,通过对制度修订和完善,使制度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成为学校制度管理的依据,营造学校制度文化,创设适宜的发展环境。
——坚持以人本管理提升办学质量。规范教师依法执教行为,关注、关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发展和成长,给每一位教师营造自身发展的空间,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引导教师爱岗敬业。
3、达成指标。
(1)修订并进一步完善《复旦科技园小学章程》。
(2)修订并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装订成册。
(3)班子成员协作意识强,能独立并创造性开展工作,平均民主测评满意度达90%以上。
(4)力争学校绩效考核优秀,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增强辐射效应,社区及家长满意度达95%以上。
(5)争创市区文明单位和市区行为规范示范校。
(6)力争成为市区“新优质的家门口好学校”。
(二)学生成长。
1、主要目标——形成“生态德育”格局。
生态德育是生态教育的灵魂。生态德育以生活化活动为突破口,积极有效地开展系列生活化德育活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杨浦区学校生命教育生态教育联合研训基地项目为引领,实施生态德育。坚持品德为先,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继续深耕校本“四驱”课程,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活动,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学会做人的准则,形成与人为善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好内涵,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2、具体措施。
——实施生态养成教育。以雏鹰奖章为主要激励方式,鼓励少年儿童通过定章、争章、评章、颁章、护章,不断确立新的目标,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习技能,服务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营设校本德育生态。树立全员德育观念,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凸显少先队工作特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特色德育活动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主题活动,推进德育学科渗透,积极开展行规示范校创建工作。盘活高校、社区、家长资源,优化家校协作机制,完善校外实践基地,形成校本“生态德育”特色。
——提升生态德育能力。以生态道德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生命教育。通过系列“四季生态实践活动”,培养科普素养和对自然的热爱;增设“greenmovies沙龙”板块,发挥影视欣赏的德育功能,延伸活动形式。引导少年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珍爱生命、快乐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
——完善体艺卫科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体教结合、医教结合、艺教结合、科教结合”机制。丰富快乐拓展体验,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科技素养和健康身心。
3、达成指标。
(1)建设学校雏鹰奖章评价体系,设立校本特色章某某,开展争章活动。30%以上的学生获得“双生”少年的称号。
(2)学校校纪校风优良,争创区行为规范示范校。
(3)学校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系列主题活动方案集。
(4)依托区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研训基地项目,系统构建生态德育校本课程,形成校本德育课程和相关校本教材。
(5)100%以上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6)学生普遍受到高一级学校及社会、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三)课程建设。
1、主要目标——形成“生态课程”图谱。
生态课程是“生态教育”的内核。以区域新优质集群式发展项目为引领,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建设,研发生态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丰富学生的生命历程,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以“绿色评价”为导向,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推进“生态课堂”的探索,焕发课堂中师生的生命活力。
2、具体措施。
——推进校本化基础型课程实施。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一步加强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对现有课程进行重新归类整理,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如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有余力的等,体现基础型课程实施中的分层教学。强调精简共性的基础,增加可选择的不同基础,注重能力、方法和态度的基础,使基础学力得以切实的落实。
——建设多样化生态课程框架。着眼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引入区域优质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学生家长资源,增设微型课程。按育人功能分为五大课程群:人格养成课程、科技探索课程、艺术畅想课程、智慧火花课程、运动健康课程。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五
为进一步落实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本学期发展目标。近日,我们向全体教师发放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征求意见表》,从教师们的反馈的意见中我们看到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亮点,同时也看到了制约发展的一些条件和因素。
一、工作成绩。
1、学校在“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指导下,不断推出新思路、新举措,在民主管理、人事制度改革、教师优化组合、校务公开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激活了公平竞争的机制,调动了教和学的主观能动性。
2、新课程教学改革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校从课改的理性高度注重教学过程管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丰富了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形成了教学质量评价多元化,评价过程规范化,促进教学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3、教科研管理机制逐步完善,通过多方努力,确立以教科研促发展的思想,并且科研与课改紧密结合,良性互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德育工作初步形成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互动的网络,创设多种德育载体,寓教于乐,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存在问题。
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足。
1、校园面积不达标。制约了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2、师资队伍建设青黄不接。近年来,原有的骨干教师有的调离,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年龄结构偏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需进一步更新,教学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
3、课堂教学策略和效益有待于改进和提高。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用科学的方法逐步提高效率,力争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提高学校各方面办学效率。
4、德育教育手段与学生心理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德育工作有学校单打一的感觉。
三、工作措施。
1、进一步完善学校干部、教研组长等管理干部的上岗制度,实行竞聘、全员参与的上岗制度。
2、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更加突现管理“人性化、民主化”。
3、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建设“阳光”校务。
4、保证干部管理层、教师群体年龄、学科结构的合理,实现队伍建设合理化。
5、鼓励教师参加市、镇、校优质课、研究课学科交流等活动。
6、求每位一线教师都注重教育教学科研,在探索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及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师自身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探索型、综合型转变。
7、坚持德育为首,人人育德,各学科渗透德育意识浓,校园文化环境优,家校联系互动多,学生帮教措施实。以“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自然”为主线,以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重点,以丰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为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深处。
8、严格执行课程计划,遵守课堂教学常规。围绕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继续开展以“自主――发展”为主的课堂教学开放性模式研究。加强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开展“推门听课”和“跟踪听课”活动;不定期地检查备课本和作业本,发现经验及时帮助提升、推广,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提出整改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六
以卢湾区教育现代化目标为指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前提下的个性长足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立美育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托“五育并举”的操作载体,加强艺术教育与基础型课程学科教学的统整,构建美的课堂、美的教学;拓展艺术教育特色的外延,整合各类美育资源,进而加强美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联系,营造美的班级、美的校园;依凭课程实施载体,建设一支术有专攻、教有专长、师德高尚、具有艺术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学科美育方面独有建树的特色教师,拥有美的教师、美的职业;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内聚精神、外塑形象,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开放度,辐射品牌效应,形成美的学校、美的形象。
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在国家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以下方面可以形成更加鲜明、更富个性化的状态,形成富有“七色花”个性的我校学生形象:
1、学业基础优良基础上艺术特色的初步形成与潜能的初步激发。
这是就学生各方面的学科素养与艺术特色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形成整体的特色,部分学生艺术才华初步呈现并得到积极的关注与高质量的培养。
而这一特色的形成,同时要求建立在学业基础优良的前提下,而不是顾此失彼。为此,在全面的课程建设中,尤其是在基础型课程建设中,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探索基础型课程与拓展性课程、艺术教育特色的整合,为我校学生艺术特色的形成提供更深厚、宽广的基础与平台。这是我们新三年特别要强化的内容。
2、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基础上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与能力的初步发展。
艺术活动中充满着群体的合作,但同时不掩盖个体的独特,反而要求每位个体为群体贡献其才华,这是一种群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具体到对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思考,我们认为可以突出对当代学生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当代独生子女,对于国际交往、国内交往日益增多的具体办学情况与社会发展情况,都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我们将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在融入群体、建设群体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在艺术活动中,还是在其他学校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是我们对学生发展的新期待。
3、行为举止得体基础上精神世界的敏感与丰富。
这是就学生外显的行为举止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有着得体的行为举止,健康、活泼、有礼、有度,部分学生达到举止优雅的境界。
与此同时,通过艺术教育及所有的学校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保护学生对生命、对世界、对文化、对自我的敏感性,使学生初步形成身心和谐发展的状态。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七
学校概况:
xx县xx第三小学始建于1992年,现有31个教学班,xxx余名学生。学校近几年获得省优秀家长学校、省二xx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获得省首届中小学校本课程一等奖,省二十届小学生雏凤杯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市德育先进学校、市卫生先进集体、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书香校园、市燕赵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学校占地xx.2亩,建筑面积约xxxx平方米,操场面积xxxx平方米,绿化面积xxx平方米。现有在职教师9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43人,具有本科学历22人,专科学历xxx人,学历达标率100%。xx年学校搬入新的教学楼,对各个功能室进行了彻底地改造,功能室比较齐全。学校加大投入力度34个教室、专用教室按上了多媒体,校园评估系统覆盖所有的教学班,学校正朝着教学多媒体化迈进,为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现状及宏观发展环境: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大,县城的居民越来越多,到县城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学校附近小区越来越多,自xx年以来每年学生按xxx人的人数增长,如今班容量达到xx人,大班容量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也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县城四所小学,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各个学校在发展学校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xx教科研先进校,xx素质教育先进校,xx小学民族学校,xx第三小学办学特色不显著,这点是我作为领班人最困惑的事。如今,教育改革日新月异,各个学校都在寻求突破口,我们更不例外。
在今后的三年里,面对当前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将在如何进一步传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发展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坚持育人为先,提升教育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打造第三小学品牌,积极、务实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办学理念: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总体目标。
(一)德育工作目标:
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确定一个德育课题,围绕德育课题,力争学校德育工作达到省级领先水平。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习惯,强化养成教育;以评价为手段,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德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完成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拓展型课程和实践校本课程。(三)师资队伍目标:
结合校内外多方有利资源,探索培养方法,重点培养一批乐于奉献、精通业务的高水准品牌教师。(四)学校管理目标:
学校将继续传承依法办校、以人为本的`绿色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以人尽其才、扬长避短、人人成长的理念形成一套务实、创新、协作、高效的学校行政管理体系。
3)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同时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取经,并不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校际联动交流。
2、进一步加强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1)制订详细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骨干教师培养的机制,选送、推荐成熟期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比赛,提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2)三年中力争培育出5名市级教改新秀。
3)继续继续开展拜师、学技、练功活动。
3、完善学校激励机制。每年完成两次学科优质课的评选与奖励。
(四)学校管理目标实施措施:
1、加强班子成员在管理过程中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修养,养成善于思考、主动创新的工作模式,使管理工作逐步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2、提高班子成员教学和管理能力,不断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律,身先士卒,努力塑造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务实求真的学校干部形象。
3、重视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完善后备干部梯队结构。
(五)教育科研目标达成措施:
1、在继续开展对现有的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推广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进行体现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小课题的研究,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2、继续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交流,更多的为我校师生提供广开眼界的机会。
发展保障措施:
1、学校德育网络渐成规模。学校大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坚持开办家长学校,给家长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赢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配合、支持,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学校制定了拜师、学技、练功计划、教师校本培训计划、优秀教研组评比及相关奖励制度,这些制度和计划的建立与实施,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让学校拥有了一支师德高尚、团结进取、乐于奉献、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3、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学校教学流程管理严谨,教导处、教科室分工合作;年级组、教研组制度完善,组长作用发挥充分。教导处重视教学检查、反馈,做好每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形成教学巡视制度,对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教科室注重组织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们无论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形式上,都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主体作用与潜能的发挥。
问题与挑战:
从学校未来的发展看,还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不仅要继续保持已经取得的各项荣誉,还要继续努力开拓,争取成为本市有影响力的学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在推出品牌教师方面的计划和制度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培养力度。
2、学校在新课题的开发广度不够。
3、教育科研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内铸师魂,外塑形象,秉承让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天堂的办学思想,不断在探索和反思中进步,最终把第三小学办成一所名符其实的让领导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的名校!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八
学校概况:
**县**第三小学始建于1992年,现有31个教学班,**x余名学生。学校近几年获得省优秀家长学校、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获得省首届中小学校本课程一等奖,省二十届小学生“雏凤杯”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市德育先进学校、市卫生先进集体、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书香校园、市燕赵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学校占地**.2亩,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操场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x平方米。现有在职教师9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43人,具有本科学历22人,专科学历**x人,学历达标率100%。xx年学校搬入新的教学楼,对各个功能室进行了彻底地改造,功能室比较齐全。学校加大投入力度34个教室、专用教室按上了多媒体,校园评估系统覆盖所有的教学班,学校正朝着教学多媒体化迈进,为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现状及宏观发展环境: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大,县城的居民越来越多,到县城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学校附近小区越来越多,自xx年以来每年学生按**x人的人数增长,如今班容量达到**人,大班容量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也影响了学校的管理。
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县城四所小学,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各个学校在发展学校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教科研先进校,**素质教育先进校,**小学民族学校,**第三小学办学特色不显著,这点是我作为领班人最困惑的事。如今,教育改革日新月异,各个学校都在寻求突破口,我们更不例外。
在今后的三年里,面对当前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将在如何进一步传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发展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坚持育人为先,提升教育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打造第三小学品牌,积极、务实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办学理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
总体目标。
以“和谐中促发展,发展中创和谐”的学校规划为基础,以“打造新品牌”为动力,以办成一所人民满意的、成功的、有自己特色的优质小学为目标。继续创新和发展已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把第三小学的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创造性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目标。
(一)德育工作目标:
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确定一个德育课题,围绕德育课题,力争学校德育工作达到省级领先水平。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习惯,强化养成教育;以评价为手段,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德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完成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拓展型课程和实践校本课程。
(三)师资队伍目标:
结合校内外多方有利资源,探索培养方法,重点培养一批乐于奉献、精通业务的高水准品牌教师。
(四)学校管理目标:
学校将继续传承依法办校、以人为本的绿色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以“人尽其才、扬长避短、人人成长”的理念形成一套“务实、创新、协作、高效”的学校行政管理体系。
3)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同时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取经,并不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校际联动交流。
2、进一步加强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1)制订详细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骨干教师培养的机制,选送、推荐成熟期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比赛,提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2)三年中力争培育出5名市级教改新秀。
3)继续继续开展“拜师、学技、练功”活动。
3、完善学校激励机制。
每年完成两次学科优质课的评选与奖励。
(四)学校管理目标实施措施:
1、加强班子成员在管理过程中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修养,养成善于思考、主动创新的工作模式,使管理工作逐步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2、提高班子成员教学和管理能力,不断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律,身先士卒,努力塑造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务实求真的学校干部形象。
3、重视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完善后备干部梯队结构。
(五)教育科研目标达成措施:
1、在继续开展对现有的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推广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进行体现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小课题的研究,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2、继续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交流,更多的为我校师生提供广开眼界的机会。
发展保障措施:
1、学校德育网络渐成规模。学校大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坚持开办家长学校,给家长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赢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配合、支持,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学校制定了“拜师、学技、练功”计划、教师校本培训计划、“优秀教研组评比”及相关奖励制度,这些制度和计划的建立与实施,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让学校拥有了一支师德高尚、团结进取、乐于奉献、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3、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学校教学流程管理严谨,教导处、教科室分工合作;年级组、教研组制度完善,组长作用发挥充分。教导处重视教学检查、反馈,做好每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形成教学巡视制度,对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教科室注重组织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们无论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形式上,都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主体作用与潜能的发挥。
问题与挑战:
从学校未来的发展看,还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不仅要继续保持已经取得的各项荣誉,还要继续努力开拓,争取成为本市有影响力的学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在推出品牌教师方面的计划和制度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培养力度。
2、学校在新课题的开发广度不够。
3、教育科研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内铸师魂,外塑形象,秉承“让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天堂”的办学思想,不断在探索和反思中进步,最终把第三小学办成一所名符其实的让领导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的名校!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九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形成规范办学、自主办学、特色办学的基本要求。为了进一步谋划学校“十三五”的发展规划,科学引领学校内涵发展、自主发展、创新发展,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全镇小学教育均衡、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学校在认真分析校情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时效、广纳群言、传承历史、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的原则,寻找学校发展变革的突破口,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更具针对性,使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规划定位更准确,措施更具体,操作与评估更方便,特制订《汤山城镇中心小学2015-2018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swot分析。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分析。
1、学校的基本情况。
汤山城镇的小学的布局现状为:镇中心有一所中心校,龙升村、龙湖村、石安村、榆树村各设有一所村小,太河村设有一所村小和一个教学点。共有39个教学班,589名在校生,76名教师。中心校占地面积24879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339名学生,32名教师。
2、较好的发展历史。
学校始建于1911年,有百年以上的历史,2000年汤山城镇区划到丹东市振安区,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几任校长与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的各方面工作蒸蒸日上,居于全区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丹东市环境教育先进单位、丹东市绿色学校、辽宁省绿色学校、全国第三批绿色学校、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辽宁省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丹东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丹东市中小学实施校园艺术化工程先进学校、丹东市优秀“三队”、辽宁省优秀“三队”、辽宁省环境友好型学校、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丹东市新课程改革示范校、辽宁省第一批课程改革示范学校、辽宁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
3、校舍改造恰逢机遇。
在国家校舍安全与“全面改薄”的大背景下,通过各级政府及教育局的努力下,2014年太河小学教学点新建了校舍,2015年中心校新建了一所高标准的中心幼儿园,2016年龙升小学和太河小学也将进行校舍重建,中心校的食堂改造、操场硬化工程已经完成,榆树小学也有望进行改造,几年内学校基础建设将全部完成,学校环境及硬件设施将大为改善,学校必将会把工作的重点转入内涵发展之路。
4、学校管理渐趋规范。
学校加强了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拥有一支完备干部队伍,年龄及业务结构比较理想,富有朝气,整体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及管理能力。中层干部各负其责,部门工作协调统一,年级组同心,教研组合力。学校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凝聚力强的团队氛围已经形成。
5、德育工作特色鲜明。
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以习惯养成和读书活动为主要抓手,落实“读书启智、习惯奠基”的办学理念,同时以值周工作、争星机制、校内外各种主题活动等为载体,使学校德育教育有层次推进,不断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以“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创建活动为内容,形成了“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由“他律”到“自律”的德育工作模式,学校还不断加强了校内外德育工作网络建设,关工委、德育基地建设等均成果显著。
6、校园文化主题突出。
几年来,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着力构建和谐校园,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优质的物质性文化,为学生创造了一流的成长环境;优质的制度性文化,让教育教学走向规范和开放;优质的精神文化,凝聚了师生的精神力量,形成了凝心聚力、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
7、体育艺术成果显著。
多年来,学校的体育艺术工作一直是学校的一张名片,三队建设历史悠久,硕果累累;校内体育比赛已经形成体系,业训达到常态化;校外比赛屡创佳绩,全区获得“三连冠”,市级比赛成绩不俗;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上升,精神面貌、意志品质不断提高。良好的体育艺术工作基础必将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
(二)学校发展的劣势分析。
1、师资队伍老化,专业教师缺乏。
目前,我镇教师中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比例很小,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达30%左右,近几年退休的教师达十余人,而新教师却得不到补充,教师缺少活力,思想观念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由于音美等专业教师匮乏,村小几乎不能开设艺术类课程,也使学校发展面临窘境。
2、硬件条件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心校的硬件条件相对较好,各村小尽管新建了校舍,但是相关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教学仪器设备缺乏,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均不能达标,在全镇内还存在村小明显落后于中心校的发展不均衡现象。
(三)学校发展的机会分析。
1、国家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加大投入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以及“改薄”、“义教均衡”、“国检”、“创强”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个很好的机遇,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学校的硬件建设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农村教师补助及特岗教师政策的落地也必将为农村师资的优化与稳定提供保障。
2、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与重视,给学校带来发展的空间。
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间的程度,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家长与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打开校门办教育,会同社会力量谋求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可能。
(四)学校发展的挑战分析。
1、优质生源外流,学校布局不尽合理。
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及家长对教育的高期望,出现了“有能力”的家长把相对优质的学生竞相转学,村里的进镇里,镇里的进城里,使留下来的生源数量与质量不断下降,切留守儿童居多。加之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便,村小学生数逐年下降,二三十人,四五十人一所学校,成为普遍现象,村小成了鸡肋。
2、教师学习意识不强,敬业精神够。
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低,外出学习的机会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热情和动力内驱力不强,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新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工作生活压力大,职业倦怠严重,从而制约了学校发展。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十
xx年9月**第三小学搬入教学楼,告别了破旧的平房。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学校各方面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创办一所市内有较强影响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已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目标。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校今后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概况:
**县**第三小学始建于1992年,现有31个教学班,**x余名学生。学校近几年获得省优秀家长学校、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获得省首届中小学校本课程一等奖,省二十届小学生“雏凤杯”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市德育先进学校、市卫生先进集体、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书香校园、市燕赵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学校占地**.2亩,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操场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x平方米。现有在职教师9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43人,具有本科学历22人,专科学历**x人,学历达标率100%。xx年学校搬入新的教学楼,对各个功能室进行了彻底地改造,功能室比较齐全。学校加大投入力度34个教室、专用教室按上了多媒体,校园评估系统覆盖所有的教学班,学校正朝着教学多媒体化迈进,为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现状及宏观发展环境: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大,县城的居民越来越多,到县城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学校附近小区越来越多,自xx年以来每年学生按**x人的人数增长,如今班容量达到**人,大班容量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也影响了学校的管理。
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县城四所小学,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各个学校在发展学校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教科研先进校,**素质教育先进校,**小学民族学校,**第三小学办学特色不显著,这点是我作为领班人最困惑的事。如今,教育改革日新月异,各个学校都在寻求突破口,我们更不例外。
在今后的三年里,面对当前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将在如何进一步传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发展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坚持育人为先,提升教育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打造第三小学品牌,积极、务实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办学理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
总体目标。
以“和谐中促发展,发展中创和谐”的学校规划为基础,以“打造新品牌”为动力,以办成一所人民满意的、成功的、有自己特色的优质小学为目标。继续创新和发展已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把第三小学的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创造性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目标。
(一)德育工作目标:
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确定一个德育课题,围绕德育课题,力争学校德育工作达到省级领先水平。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习惯,强化养成教育;以评价为手段,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德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完成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拓展型课程和实践校本课程。
(三)师资队伍目标:
结合校内外多方有利资源,探索培养方法,重点培养一批乐于奉献、精通业务的高水准品牌教师。
(四)学校管理目标:
学校将继续传承依法办校、以人为本的绿色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以“人尽其才、扬长避短、人人成长”的理念形成一套“务实、创新、协作、高效”的学校行政管理体系。
3)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同时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取经,并不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校际联动交流。
2、进一步加强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1)制订详细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骨干教师培养的机制,选送、推荐成熟期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比赛,提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2)三年中力争培育出5名市级教改新秀。
3)继续继续开展“拜师、学技、练功”活动。
3、完善学校激励机制。
每年完成两次学科优质课的评选与奖励。
(四)学校管理目标实施措施:
1、加强班子成员在管理过程中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修养,养成善于思考、主动创新的工作模式,使管理工作逐步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2、提高班子成员教学和管理能力,不断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律,身先士卒,努力塑造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务实求真的学校干部形象。
3、重视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完善后备干部梯队结构。
(五)教育科研目标达成措施:
1、在继续开展对现有的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推广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进行体现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小课题的研究,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2、继续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交流,更多的为我校师生提供广开眼界的机会。
发展保障措施:
1、学校德育网络渐成规模。学校大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坚持开办家长学校,给家长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赢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配合、支持,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2、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扎实有效。
学校制定了“拜师、学技、练功”计划、教师校本培训计划、“优秀教研组评比”及相关奖励制度,这些制度和计划的建立与实施,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让学校拥有了一支师德高尚、团结进取、乐于奉献、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3、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学校教学流程管理严谨,教导处、教科室分工合作;年级组、教研组制度完善,组长作用发挥充分。教导处重视教学检查、反馈,做好每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形成教学巡视制度,对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教科室注重组织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们无论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形式上,都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主体作用与潜能的发挥。
问题与挑战:
从学校未来的发展看,还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不仅要继续保持已经取得的各项荣誉,还要继续努力开拓,争取成为本市有影响力的学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在推出品牌教师方面的计划和制度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培养力度。
2、学校在新课题的开发广度不够。
3、教育科研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内铸师魂,外塑形象,秉承“让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天堂”的办学思想,不断在探索和反思中进步,最终把第三小学办成一所名符其实的让领导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的名校!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十一
为明晰现状、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策略,促进学校更稳、更好、更快的发展,特制定此三年发展规划。
某某学校是某某区的一所优质公办初级中学,其最早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百年前的某某书院。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此处概述历史不具体描述)而今学校更名为某某分校,借助优质教育资源,继续潜心进行衔接教育研究,学校迅速发展,特色鲜明。如今,座落在美丽西山湖畔、全新改造而成的新校园,占地19亩,有教师90余人,共4个年级,25个教学班,学生近1200人。近年来,学校扎根学术土壤,把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潜心衔接教育,深研体悟式学习,积极推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行进在追求“最宜于学生发展”的理想教育之路上。
近年来,学校迅速高位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发展优势。过去三年,学校以“文化凝神,课程着力,追求理想的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教学质量提升快速。中考成绩连年攀高,重点硬上线率达到85.2%。衔接班重点率更是突破95%。济身市名优质学校行列。
(二)学生素质发展全面。近80%的学生在国家省市区各类活动和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北师大监测数据显示:在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体质健康方面,学校各项数据均保持在全区前三,绝大多项数据位居全区首位。
(三)学校品质大力提升。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课程初步融合建构并实施,衔接教育阶段性成果初显。学校三年发展目标考评稳居一等奖,被评为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四川省首批阳光体育示范校。国际化教育工作特色突出,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结为友好学校并定期互派交流。承担全市中小学国际友好学校交流现场会,9月在省教育厅指导下成功接待俄罗斯海洋儿童中心代表团来访。今年7月,学校得到市教育局对我校进行“四年制初中”改革试点的批复,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明确。
(一)硬件不足的问题。学校占地面积不足,功能室和学术厅严重缺乏,这是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学校现占地面积和校舍已不能满足现在教育教学需要和学校品质发展需求。学校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功能室严重不足(设备没地方放),无心理咨询室;教师办公室小而拥挤,没有较大一点的会议室,办公室、功能室、教室混杂在一起,谈不上相对独立的区域;学术厅选址勘察5次,均因场地问题没能实现,导致众多的大型校园活动和学术交流研讨会议无法按计划进行;学校体悟式学习所需要的开放式实验室等校园开放设施,一直因场地问题流于空谈。
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激励作用还不够。三是教师发展课程及课程体系还不够成型和完善。
(三)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问题。一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文化提倡的体悟式学习融合度不够。二是课堂教学的效益还需提高,学生需要从课余作业中进一步解放,真正向40分钟要绿色质量。三是以人为本还没真正做落实,如何关注个体、个性的发展需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如何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正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认真思考和努力实施的。
三年发展目标:以人为本,办理想教育,全面提质,创一流学校。
三年发展思路:未来三年,是某某分校坚持追求绿色质量、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三年。某某分校将在追求“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教育目标引领下,以“人本”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改革”为路径,从知识衔接走向学习力衔接,从课程改革走向课堂改革,从软件资源建设走向硬件夯实,全面提质,促进师生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发展,努力创建有鲜明特色的四年制一流初中。
发展具体体现:
学生发展——习惯养成良好,学习力增强,全面个性发展,综合素质提高。
教师发展——教育观念持续更新,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执行能力持续增强。发展更加主动。
学校发展——改革更加深入,特色更加鲜明,品牌更加牢固,辐射引领作用更强。
(一)深化内部管理:调整、优化、提高。加强“学理悟道”文化下的教师民主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一是打破原有的部门建制,设立七大管理中心,明确工作重心,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体现学校的文化核心和目标理念。三是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加强。
廉政。
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增强教代会和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力度。四是以“自主管理”为基本思路,加强学生内部管理改革,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学会“做事之理”,体悟“做人之道”。
分年实施:
2019年,改革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增强教代会和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力度。
2020年,切实进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体现学校的文化核心和目标理念。
2021年,加强学生内部管理改革,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自主管理更落实。
(二)强化学生学习力提升,完善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优质课程,重心向课堂改革推进:系统、整合、落实。一是基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借力专家,继续优化发展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优质课程,构建更为科学成熟的课程体系。二是以“整合”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加强四个方面的整合:学科内部整合、学科与学科间的整合、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整合。三是在课程实施上,强化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学生的“学习力”,加强课堂改革,确保衔接教育理念与思想在课堂中得以高效落实。
分年实施:
2019年:梳理、搭建起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课程框架,为构建成熟的课程体系做好准备。
同时,强化学习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及专题培训活动,深入学习学校的育人理念、培养目标,“某某分校四年制初中课程”目标,进一步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学校四年制初中课程中,为课程执行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020年:以“整合”为突破口,加强四个方面的整合(即学科内部整合、学科与学科间的整合、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整合),以一些学科组为试点逐步形成特色整合课程。并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通过整合“做减法”,使之更科学、系统。
开展主题活动,提升课程执行力。开展“体悟式学习”、“学生学习力提升”、“四年制初中课程目标、理念贯彻”等为主题的活动,促进教师课程执行力提升。如: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主题教研活动,全校教师参与的主题说课、赛课活动,教师自由组合的主题研究活动等等。
2021年:借力专家,完善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优质课程体系,从课程全面走向课堂。强化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教师。实现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持续全面个性发展。同时总结课堂执行活动经验,固化研究成果。
(三)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更新、机制、评价。一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在培训内容上,更新教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强化对人的个体的尊重,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聚焦课程标准的学习,领悟课程思想,把握课程标准,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为下一步深入的课改提供保障;重视通识性培训,保证整体水平提升,强化个性化培训,突出教师的特长,促进个体的错位特色发展。二是在培训机制上,加强不同类型、不同类别教师学习团队建设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提升教师学习力,保持教师活力,促进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三是将培训落脚到课堂,以督促评,为教师提供更为专业的发展性评价。
分年实施:
2019年:根据培训需求调查,围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调整校本培训的内容,梳理出面向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系列并实施,初步探索教师个性化培训和发展性评价的新思路。
2020年:实施教师通识性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试行教师“分类、分层”的培训机制,形成针对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系列,探索教师发展过程性评价的方法。
2021年: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在整体通识性培训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师个性特长的发展,促进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提升,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四)加强后勤及设施保障:流程科学、服务专业、改扩提升。一是加强新形势下管理流程的研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二是加强后勤人员的岗位专业性培训,提升后勤队伍的服务水平,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三是大力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优化设施设备,为争创四川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四川省中小学实验示范学校作准备。
分年实施:
2019年,加强新形势下管理流程的研究,修订后勤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邀请专家论证可行性。
2020年,完善后勤管理流程,加强后勤人员的岗位专业性培训,自主申报培训计划,学校审核实施,并纳入期末绩效考核。配合教育局进一步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优化校园环境。
2021年,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探索byod模式,助推学校教学改革。优化硬件设施设备,为争创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省中小学实验示范学校作准备。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十二
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2013年章丘区委、区政府确立的教育重点工程之一,山东中铁诺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7000余万元承建,2014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12月章丘撤市划区,学校更名为济南市章丘区诺德实验小学。2018年,学校新增初中部,更名为“济南市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
建校伊始,通过第一个三年规划的实施,学校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围绕“巴学理念引领下适合教育”主导理念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文化的适合教育为特色的整体风貌。建校三年年,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健康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steam、创客教育实训基地、济南市教育系统。
廉政。
文化建设示范点、章丘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章丘区aaa级平安单位、章丘区银牌少先大队、章丘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章丘区片区教研先进学校、章丘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进入第二个三年发展后,我校着力创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章丘区级名校,为章丘区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做出贡献,为科教兴区和科教兴国做出贡献。为此,学校特制定《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9月—2020年8月)》。本规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学校占地面积51.3亩,总建筑面积14560平方米,总投资7000余万元。现有21个班级,800余名学生,教职工50名,专任教师49名。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小学高级职称17人,占34%。拥有济南市优秀教师1人,济南市优秀班主任5名,章丘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18人,18人次荣获国家、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一)外部条件分析。
1.周边环境良好,外部关系氛围和谐。
2.生源状况总体良好。
学校三年以来接收新生为13个班490人,主要以东西琅沟村、马安村、李家埠村、刘台村、徘徊村以及诺德名城小区和部分怡馨苑的适龄儿童,生源比较稳定。虽然家长中教师、公务员、银行职员、新闻工作人员、私营企业主、公司职员等占比低下,但家长普遍对教育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还相对良好。从总体来看,生源还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区属学校内相对比较稳定。
3.办学条件趋于一流。
校园占地面积14560平方米,总投资7000余万元。学校选址合理,南临309国道,西临绣源河,北临世纪大道,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主体教学楼高低错落有致,造型别具一格,富有现代化气息,教学楼东侧有室内体育场、3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的塑胶操场(内有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学校班班安装多媒体一体机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无线网络和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同时学校各类功能教室配置齐全,拥有各类艺术、科技等功能教室26个,包括120平方米的多功能舞蹈教室、241个座位的多媒体阶梯教室、120平方米的全自动录播教室、藏书45000多册的图书室和师生阅览室……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43台,图书生均57册,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器材和仪器设备均按省一级标准配备,设备齐全。总体布局新颖,景致迷人,设施齐全,是少年儿童求学的乐园。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学校管理科学高效。
(1)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系统构建“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教师攀登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地将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校骨干培养规划中,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名师工程。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实现了课题管理全程实施“技术性”管理,包括申报、论证、立项、实施、总结及成果答辩、推广等等,并完善各级立项课题的申报程序,形成“校级研究专题——区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申报链,建设好了“金字塔式”的课题申报支撑体系。
(5)课程管理方面。学校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适合教育的课堂、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其中,学科校本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学校课程管理中的一大亮点。
2.师资队伍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人数50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教辅管理人员1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人(占0.2%),中级职称者17人(占34%),初级职称者23人(占46%),未定级者7人(占14%)。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全部为本科。三年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市、区级的优秀教师。学校已经逐渐形成一支崇尚师德、钻研业务、潜心从教的较为优秀的教师队伍。现对学校的师资优势分析如下:
(1) 年龄结构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整个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成正态分布。30岁至45岁的教师有39人,占了专任教师的78%。这是学校的骨干力量,这些教师不仅充满活力,有充沛的体力,是最有可能发挥其工作潜能的阶段。
(2) 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
一直以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优秀、乐于奉献的教书育人队伍。三年来教师在区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的有14人,获奖人数占专任教师的28%。近三年,学校在章丘区级以上的论文案例评比中,共有40余篇获奖,6篇发表;共有3个课题立项,其中有1个课题结题,有多个校级课题,大多数教师具备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的能力。
(3) 名师骨干教师队伍已然形成。
近三年学校先后培养了1名区级名师,1名高级教师,4名区级学科中心组成员。
3.学生综合素质良好。
(1)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良好学校学风良好,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章丘多次检测中名列前茅,后20%学困生也得到有效帮助,学业成绩显著提高。
(2)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全面,个性特长多样。学校课程理念为适合发展,多彩课程,以“多”和“彩”为表象特征,通过课程多元化、学习的选择化、教学适合化、评价多样化等手段,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样化原则等原则。开设拓展型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竞技竞赛活动,成立28个巴学园。近三年学校每个学期都在各级各类的体艺、科技、信息技术等比赛中荣获奖项,如章丘舞蹈比赛、器乐、声乐比赛二三等奖等。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学生以红领巾志愿者为载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学校、社区的公益性、服务性、体验性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1.办学规模控制的问题:由于学校毗邻的诺德名城小区正在进一步开发之中,加上附近的东西琅沟村社区改建、盛世锦园小区的开发建设,学区范围大,学区内新楼盘众多,随着学校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学区内生源迅速增加。如何根据标准化学校的要求,科学地控制学校的合理规模,使学校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
2.提升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层次的问题:如何形成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求的队伍建设模式?在以往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已经实施有差异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管理,我们已经关注了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需求,但济南市名师、章丘区名师缺乏,对走“名师-名校”的办学思路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缺乏有效引领,市级课题缺乏理论指导和支撑,高原现象难以突破。如何更深入地探索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措施,激发学校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内在发展需求,培养一两名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
3.如何进一步在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巴学理念引领下适合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问题。从基于儿童文化的适合教育思想到为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再到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变革、拓展型课堂建设和完美教室,尽管我们在巴学理念引领下对学校的多个领域进行了探索,但重建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所以如何从学校课程设置层面、课堂教学改革层面、学生学科活动体系层面和学校文化建设层面等进行发展性研究,是未来三年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部分 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优质的教育应该是促进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的教育。从建校至今,我们不断实践和提炼“为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在实际操作层面将这一目标分解为三个部分,立足实现为每一个孩子和孩子的快乐发展、为每一位教师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每一门学科和学科的特色发展,如果将来做的更好一点,为每一位教师的特色发展,为每一门学科的品牌发展。我们将其概括为巴学教育。
一、 指导思想。
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继承诺德实小的优良传统,在管理机制、教育策略等方面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系统,以学校管理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和教育教学现代化促进形成适合章丘诺德实验学校特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二、 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办学历史短、起点高、发展快的区直属学校,学校将围绕前三年对于“健康育人,育健康人”的办学理念和巴学教育的思考实践,不断完善基于儿童文化的适合教育为主导的办学思想,在新三年中着力凸现以下办学理念:
3.学校办学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推进特色和品牌战略,建成管理科学、队伍优化、特色鲜明的在章丘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级学校。
4.办学的核心追求:为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奠基 。
5.学校使命:建设书香校园 营造适合课堂 打造专业团队引领健康人生 。
6.教师形象:质朴务实 追求卓越。
7.学生形象:德艺双馨 身心健康。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坚持走“巴学理念引领下适合教育”之路,着力营造“巴学”校园文化,打造学科教育品牌,建设健康特色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跨跃式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管理科学、队伍优化、特色显现的章丘一级学校。
二、培养目标: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劳动、会交流、会创造、会生活,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健康人。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实施策略、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一)学校管理 。
1.领域目标:在依法治校和民主办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实践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深入落实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出台《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质量管理手册》,以制度保证学校教育质量高水平;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化发展,促进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构筑信息化平台,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校长职级制和绩效工资制度,深化团队绩效共担制度。从而使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相统一,争创章丘区品牌特色学校。营造“团结协作,优质高效,健康共振”的管理氛围,实现“和谐、发展、品牌”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2.实施策略:
(2)出台《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质量管理手册》,促进管理走向标准化,随着社会和家长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保证诺德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一致和高水平,就要不断巩固诺德实验学校的品牌。学校需要建立一整套能够保证优质教育质量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让学校从传统的“人治化”管理走向现代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未来三年,学校在总结诺德实小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诺德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以及为实现这样的标准需要完成的管理操作过程,以完善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编制出台《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质量管理手册》。
(3)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促进管理走向开放化。未来三年,学校除了积极争取政府公共资源的扶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积极利用各种社会教育场地、师资资源外,还将积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营造学校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吸引家长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技术和理念,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
(4)推进网络化管理,促进管理走向信息化。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息化,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手段极迅速地传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在这种形势下,未来学校的管理必然从经验管理、行政管理走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未来三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制作新的校园网和班级主页,推进统一信息化办公平台,力争做到无纸化办公,使网络成为管理、教育、教学等交流的常用手段,成为学校师生展示交流的共同平台。
3.推进计划:
2018年9月—2019年8月:初步形成《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推进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形成学校和教师自我评价、自主发展机制;继续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达到办公管理现代化,实现数字化校园、无纸化校务管理。
2019年9月—2020年8月:出台《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质量管理手册》,坚持人本、校本和精细管理等现代管理制度的实行,营造“团结协作,优质高效,和美共振”的管理氛围。
4.成功标志:
(1)出台《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名列区前茅,学生综合素质高。
(2)创建章丘区教学示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
(3)社区、家长、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高。
(二)德育工作。
2、实施策略:
(2)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通过一日常规、好习惯等内容,开展养性、养正、养智、养德等系列活动,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体制,以素养教育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塑造美好心灵。
(6)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发挥课程建设在学科德育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批以素养教育为主题的精品课。注重德育科研,引导教师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课题研究,切实发挥德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3、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落实德育常规教育,实施全员德育管理制度,落实学生多元德育评价,积极开展学生巴学园活动,100%中队创合格中队。落实素养教育主题德育细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塑造学生优良品性。
2018年9月——2019年8月: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和班级主题文化建设评比,做好巴学园特色社团建设,完善升级校园网、班级博客、特色中队创建活动,成立家长学校,做好心理辅导站和家长学校的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富有诺德实小特色的素养教育德育工程,打造个性德育品牌,为学生提升能力,健康成长,丰盈个性搭建平台。
2019年9月——2020年8月:通过培养德育队伍、深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形式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达到区级德育特色校标准,德育素养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和品牌。
4.成功标志:
(1)德育队伍精良,德育内容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多样。 。
(2)形成诺德实小素养教育品牌。
(3)创建区优秀大队、德育特色校和家长学校。
(三)教学工作。
1.领域目标:进一步深化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学科教学研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并适应有效教学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过程指导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形成一套保障课堂变革顺利推进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建设优秀的教研组,实施三级课程体系,完善《巴学园》等校本特色课程。
2.实施策略:
(4)积极组织教研组长等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进而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能力。认真研究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3.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坚持及时、适度、多元的原则,学校通过听课、常规检查、考核、问卷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完善学校资源库,带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以综合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或特色项目教学设计,形成特色课程。
2018年9月——2019年8月:强化课堂教学中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促进有效教学方式的转变,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形成本校课堂教学风格。优化学校多元评价,推进活动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组织相关经验总结或论文交流。拓宽综合实践研究视野,充实综合实践课程教材;设立校园汉字文化节、古诗词狂欢节,扎实开展读书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和体育节,开发以巴学园为载体的校本活动课程,申报精品校本课程。
4.成功标志:
(1)学校被评为区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
(2)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名列区前茅。
(四)教科研工作。
1.领域目标:坚持“科研强师、科研提质、科研兴校”的工作思路,使教育教学和管理常规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人有小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打造“精选题、真实践、勤反思”的科研氛围,实施科研课题与常态研究相结合管理策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紧密课题与特色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特色,使特色建设推动课题的研究,力争三年内构建形成能持续推动学校发展的,逐步打响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品牌。教师学术论文、案例发表、获奖占教师总数20%以上,每年都有3个以上课题立项和结题,荣获区先进教研组和教科研先进集体。
2.实施策略:
(1)建设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科研网络体系。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切实、有效、深入,学校在择定课题时要切准教学改革的热点,凸现课题的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确定一个今后三五年中对学校工作起导向作用的整体性、探索性的主干课题(省级课题、区重点课题),再围绕这一主干课题,确立一批在章丘区、学校立项的辅助性课题着力研究,各科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一个主干课题覆盖下的系统的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现阶段学校管理方面基于巴学理念引领下适合教育为核心,课程方面以拓展型课堂研究为重点方面,课堂方面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文化方面以巴学校园文化为主线等。
(2)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建设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课题“三段介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对学校各级课题进行动态管理,积极推进学校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规范化管理进程,保证学校教师的各类教研课题能够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并能够及时地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问题解决。加强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研究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工作,强化对研究成果的理性思辨,从而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特质与推广价值。
3.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以孙滨、刘莹两位老师申报的课题为抓手,落实课题研究的时间、地点、人员和经费,做好课题的成果撰写;根据区教科所的精神指示,申报章丘区级课题。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问题,鼓励教师申报章丘区级小课题;学校每年将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教育科研相关活动,提高课题层次,至少有3个课题获章丘区奖项。
2018年9月——2019年8月:通过教代会制定加大为教科研奖励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有关教科研工作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定期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介绍论文、案例的撰写及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定期召开课题结题会议,让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成果撰写的进展,保证已经到期的课题要其按时结题。
2019年9月——2020年8月: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大幅度地提高,争取有10%的论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省级刊物发表;做好课题研究的考核评价工作;深入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丰富教育研究成果,形成高效教学的优秀案例,积累研究成果,编写一定数量的校本教材,充实学校内涵,努力形成学校特色。争创济南市教科研先进集体。
4.成功标志:
(1)教师的科研意识高,有一半教师能熟悉做课题的操作程序,青年骨干教师在三年内参与过课题研究。
(3)每学年都汇编《教师论文集》、《教师案例集》、《公开课教案》、《评课稿》、《教科研主题活动日汇编》。
(4)三年内有3个或3个以上课题获章丘区奖项;至少有一个课题获济南市奖项或结题。
(5)能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编写《巴学园》校本教材,申报精品课程。
(五)队伍建设。
1.领域目标: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考核。力争三年内培养2名章丘区教学能手,1名济南市教学能手,5%左右教师成为市县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50%以上教师能够开设一门以上校本课,并能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各学科均有章丘区级骨干或区级学科带头人。做好章丘区书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2.实施策略:
(3)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在坚持各项薪酬原则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教师薪酬结构。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包括质量评估、教科研评估、满意度调查、工作目标达成度评估、师德评估等定量评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奖励,提高高业绩个人和团队奖励,提高承担创新任务教师的奖励,提高超工作量教师补贴。
3.推进计划:
2018年9月——2019年8月:制定新的区书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方案,实施校本培训特色项目,组建名师工作室,完善分层培训方案,继续开展系列师训活动,评选三到五名区骨干教师,评选1个区级教研组。
2019年9月——2020年8月:通过三年努力,丰富内涵,扩大名师队伍,争取使更多的教师会以研究的眼光来思辨课堂教学。争取培养三名章丘区教学能和一名济南市教学能手,有1个区级优秀教研组,总结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4.成功标志:
(1)具有一支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社会评价良好。
(2)继续做好章丘区书法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基地,申报书法学科项目。各学科均有区级骨干老师,培养三名章丘区教学能和一名济南市教学能手。
(六)校园文化。
1.领域目标:以“为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为宗旨,完善学校“巴学”文化。结合学校管理思路的整合提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校园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激活校园活动文化;挖掘环境文化,开发利用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美化行为、绿化环境、净化心灵,建设书香校园,创建章丘区优美校园。
2.实施策略:
(1)组织全体教师共同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聘请专家指导,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健全办学理念等核心价值文化,突出理念的“巴学”主题。
(2)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校园文化长廊,营造走廊书香氛围,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巴学”文化的环境内涵。
3.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不断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校园文化长廊,营造走廊书香氛围,丰富社团活动文化和学科活动文化。
2019年9月——2020年8月:继续优化、深化学校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巴学”文化建设为学校的核心内容,树立“巴学”校园文化品牌,让健康、快乐、美好的校园精神立起来,创建章丘区优美校园。
4.达成标志:
(1)形成宣传学校文化品牌和树立学校形象的学校特色的识别系统。
(2)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突出巴学主题。
(3)建设章丘区书香校园和优美校园。
(七)学校课程与特色。
1.领域目标: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具有较强的课程建设意识和能力,形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规划编制学科系列校本课程,能够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课程实施的效果,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充分整合挖掘校内外资源,利用学校已经积累的经验和社区的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个学科教研组都拥有自己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学校的课程资源整体得以优化。争创章丘区教学示范学校和全国语言文字示范化学校。
2.实施策略:
(2)深化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巴学园活动课(即校本课程),并积极开展适合小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结合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英语节活动,保证活动参与面、参与效果,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提炼、整合,使其成为精品,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特长的示范基地,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
(3)重视对教师特长的培养。围绕学校特色学科(科学、体育、音乐、语文、数学),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章丘区教研室、名师及教育机构课程专家的力量,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奠定基础。
3.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丰富学科特色课程内容,形成特色学科的校本课程。培养有学校特色共识的教师群体,形成合力。围绕学校特色,规划巴学园整体工作,新增2-3个巴学园,新增开发一门学科校本课程。
2018年9月——2019年8月:探索特色教育的学科渗透,开展特色教学研讨课,深化学科拓展型课程建设品牌。继续开展校本培训,提高体育、音乐、美术、科学、语文和数学等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继续加大巴学园的建设,做强道德银行品牌,创建章丘区教学示范学校。
2019年9月——2020年8月:培养一批批特长学生,在科艺体等多项比赛中成绩突出,每学年获奖人次占学生数10%以上。新增两到三门学科拓展型课程,创建济南市教学示范学校。
4.成功标志:
(1)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每学年获奖人次占学生数10%以上。
(2)形成规范、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3)学校被评为章丘区教学示范学校和济南市教学示范学校。
(八)后勤服务与校园建设。
1.领域目标: 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装修专用教室,完善校园文化布置;继续筹划建设羽毛球场、电影院和食堂,提升软、硬件设施的层次;创建平安校园。
2.实施策略:
(1)加强后勤内部管理,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装修舞蹈室、心理辅导室专用教室,维修塑胶操场和翻修厕所。完善教学楼的走廊文化、建设文化长廊,提升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
(4)筹划建设羽毛球场、电影院和食堂。
3.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装修舞蹈室、心理辅导室专用教室,维修塑胶操场和翻修厕所。完善教学楼的走廊文化、建设文化长廊,提升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
2018年9月——2019年8月:继续筹划学校羽毛球场、电影院和食堂的建设,维修教室多媒体一体机、置换学生电脑、更换教师电脑,学校网络、教学设备等维修保养良好,后勤安全管理到位。
4.达成标志:
(1)校园美化、绿化到位,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明显提高。
(2)学校教育教育设施设备达到现代化学校要求,使用和维护良好。
(3)后勤服务各尽职责,高效运作,师生满意。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管理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
1.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魏兆斌。
副组长:刘秀珍。
组 员:张健 张典荣 李延恒 左良滨。
2.项目工作小组。
在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下,根据本《规划》的工作任务,落实校长全面负责规划实施制,副校长具体分管制,中层部门执行责任制。
教导部门:提升教育质量,探索有效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研部门:负责课题运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德育部门: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
技术部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数字化校园提供技术支撑。
总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环境保障:
1.外部环境:协调好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社区、家庭的关系,努力争取政策支持、财力支持、舆论支持,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为学校发展创设优越的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充分发扬民主,积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积极营造和谐奋进的内部环境。
(六)后勤保障: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十三
学校为新建校园,硬件设施基本齐备,塑胶操场,各班新配触摸一体机,校园网络,各功能室等一应俱全,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提供外部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男职工59人,女职工68人,教职工平均年龄为41.6岁。教职工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01人,专科学历2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但是由于新建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缺少制度性和规划性,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守旧,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校发展的软件急需解决的问题比较多,这是学校已有的现状。
20**年秋季学期,学校正式开校招生。目前共有学生2378名,其中中学部学生814名,设置18个教学班;小学部学生1564名,设置26个教学班。这些学生主要是从城关小学、东街小学、南关学校、山丹二中分流过来,家住新城区的农民子女。生源数量较多,但质量薄弱,加之大多数孩子为留守儿童,家中缺少必要的文化影响和有力的学识支持,导致大部分孩子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亟待培养。
1.学校管理民主科学。
学校正在形成一套规范、有序、民主的管理体系,《教职工常规管理细则》《教育教学管理细则》《教育科研管理细则》正在逐步完善,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明显凸显,领导、教师关系融洽。
(1)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打算系统构建“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制定修缮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将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校骨干培养规划中,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名师工程。
(3)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一方面学校以常规管理制度为基础,规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常规管理创新活动,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课题管理将全程实施“技术性”管理,包括申报、论证、立项、实施、总结及成果答辩、推广等等,并完善各级立项课题的申报程序,形成“校级研究专题——县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申报链,建设好“金字塔式”的课题申报支撑体系。
(5)课程管理方面。学校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和谐教育,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其中,学科拓展型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学校课程管理中重点要做的工作。
2.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充分发挥现有教师自身的优势与基本设施宽敞富裕的优势,成立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剪纸社团,书法社团,笛子社团,武术社团等19种之多,每周四雷打不动开展社团活动,负责领导实时督促,社团活动已成为常态化。
3.读书氛围悄然形成。
4.艺体工作全面推进。
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落实中小学生艺体项目“2+1”工程为中心,全面推进艺体教育工作。通过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上好音体美课程,杜绝课堂上“大撒手”“放鸭子”现象;通过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大课间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跳绳比赛、队形队列比赛、乡土体育活动等,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
5.社会实践落实到位。
学生以红领巾志愿者和共青团志愿者为载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如为敬老院老师打理生活,开展啄木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社会实践活动等,并打算以此为契机,开展的科学小课题实验研究,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科学实践精神。
6.办学基调初步奠定。
建校伊始,我校坚持“尊重生命学会生活快乐生长”的办学宗旨,旨在以“生命教育”为本真教育,着力营造“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努力创建以体艺社团为基础的“快乐校园”。积极开展质量监测和过程性评价、民主快乐进课堂、校园足球抓落实,语文晨诵、趣味数学、英语口语、书法艺术和科学实验等学科课程,培养专业教师,建设活动场地,健全活动体系,制定一年抓规范、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绩的阶段发展目标,为此需要建立丰富的校本课程、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学科拓展撬动课堂变革,实现课程由国家单一向丰富校本转变、学生由全面向个性发展、教师由陈旧向创新发展。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案例14篇)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乡村学校少年宫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打造特色品牌为重点,不断完善乡村学校少年宫硬件建设。不断优化教育活动环境,注重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全方位构建层次多样、类型完善、结构合理的有利于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教育服务新体系。
三、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我校少年宫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章士旭。
副组长:王佐良任长震王媛媛权雪峰白永全组员:辅导员教师及志愿者辅导员。
四、工作内容。
1、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符合铁西新区特点的少年宫教育活动场所。
2、努力造就一支充满活力、机构合理,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具有良好师德和专业素质,满足少年宫教育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采取自我培养与外聘优秀师资的方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3、积极开展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力争3年内,在逐步形成整体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活动项目能够在全区具有影响力,成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品牌。其中“舞蹈队”、“合唱队”、“鼓号队”、“篮球队”“花式跳绳队““绘画小组”等几个特色小组将进一步打造,成为在铁西区乡村学校少年宫有一定名气的特色小组。争取参加沈阳市各类的艺术展演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4、加强未成年人道德与艺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少年宫教育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学习、借鉴先第一文库网进的教育活动理念和经验,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扩大学校少年宫教育活动的影响。
5、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少年宫教育活动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6、深化“艺术、体育、教学”三结合,促进乡村学校少年宫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阶段安排。
*(一)6月―6月。
乡村学校少年宫基本建设阶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初步完善各种硬件建设,组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队伍,初步完成学校少年宫运行机制。
*(二)207月―6月。
完善和发展阶段:深化规范各项制度,强化活动机制,创建特色,提升教师业务指导能力。
*(三)207月―6月。
特色形成和提升总结阶段:创建学校特色品牌,总结经验,形成管理模式。
六、保障措施。
今后三年,大青实验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将结合新区的发展,实现少年宫的内涵发展,探索少年宫的有效管理,培养少年宫的高质队伍,提高少年宫教育活动水平。
(一)加强少年宫办宫理念学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行动。
(二)统一各种资源,做好少年宫的经费保障工作。专款专用。
(三)建立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措施,设置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管理体系,加强少年宫各项规划。
(四)加强少年宫教师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尤其是骨干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五)围绕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定位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素质技能培训基地、实践能力提高场所、城乡教育交流平台。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教育方式,开展道德教育、习惯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努力实现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结合。
(六)突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色性。少年宫将挖掘和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在开设活动项目上,注重把握共性、突出个性,打造特色、形成亮点。
(七)加强工作考核。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把教师的工作表现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大青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