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

时间:2024-09-14 作者:灵魂曲

在生活和工作中,积累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和改进行为方式。9.这次比赛让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和潜能,也明白了持续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一

过去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排除万难,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在中华大地上开出了一朵又一朵胜利之花,谱写了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未来的五年,中华民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为基层团组织,我们要筑牢根基,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带动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奋力拼搏,为“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擘画的壮美蓝图添砖加瓦。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计划,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全会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制定描绘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于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激励斗志,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谋划好河南“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事业。

伟大的实践呼唤并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指导和推动伟大的实践。五中全会面向新的历史时期,针对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从战略全局出发,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为全党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我认为必须着重把握其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丰富内涵,关键是领会好“六个新”。

科学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就是建立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之上的。党中央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对我们“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作出了科学判断,特别是精辟而透彻地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三农”问题到社会稳定等十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客观形势,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具体问题。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全会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这些精辟分析和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深邃的世界眼光和辩证的战略思维,体现了我们党把握规律和统揽全局的能力,体现了我们党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和妥善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指导更加科学。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必须明确发展目标。《建议》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相衔接的阶段性目标,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为下一个10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目标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是积极而又稳妥的目标。二是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突出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坚持实现的根本目的,更好地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也体现了经济发展后应更多关注民生的客观需要。四是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而且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这个崭新的蓝图,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愿望,是我们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是以人为本的宣言书,对于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我们党是一个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上取得了重大发展,就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坚持发展的信念一以贯之,我们党指导发展的理论更加科学。构建和谐社会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具体化为“六个必须”;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这是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的开始,表明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全会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深刻内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六大主要任务,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这六大主要任务抓住了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既体现了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思考,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六大主要任务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工作动力。全会作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明确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导向、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对河南加快发展更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这六大任务,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为实现中原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议》是指导“十一五”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建议》,关键是要把握一个灵魂,做到“六个必须”。一个灵魂,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六个必须”,就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准确分析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科学发展的要求,提出的鲜明目标和政策导向,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的新变化,是我们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则。我们一定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六个必须”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中全会指明了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吹响了奔向“十一五”征程的响亮号角。全会指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全会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动员令。我们要按照全会要求,最广泛最深入地调动起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齐心协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事业。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三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世界经济的持续下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风雨无阻地向着梦想挺进,中国发展的脚步豪迈有力。百年交汇,谋篇布局。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学精神,悟原理。自学校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后,我把学习和领会全会精神作为今后和当前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来抓,读原文、悟原理,切实把全会精神吃透、把准,让全会精神入心入脑,为教育工作打牢理论基础。

二、抓创新,育幼苗。全会15次提及“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作为一名工作在学前教育一线二十多年的普通党员教师,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播撒下一粒粒梦想的种子。通过游戏、生活、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勇于发现、乐于创造,从小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三、重学习,促提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一名缺乏创新精神、忽视学习的教师是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的。因此,我要注重思想理论再学习,业务能力再提高。抓住各种时机,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把学习所得融会贯通,化作实践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启东幼教的发展添砖加瓦。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四

百年交汇,谋篇布局。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必将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在中国现代化历,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今后5年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学习会议精神,有三点心得体会:

一是乘势而上,在深刻认识历史方向和发展大势中定好自己的位。方位把得准,才能看得远。纵览以往十三个五年规划可知,只有立足基本国情,把握发展大势,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科学回答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正确把握了不变与变、成绩与短板、继往与开来、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全球的辩证法,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发展措施,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征程行稳致远。作为纪检干部,身处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开局起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化,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时代发展大局,做“十四五”时期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汇聚万人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跑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赛。

二是坚定自信,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中走好自己的路。我国在“十三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诠释了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的根本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围堵遏制中国的声音和行为,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

三是担当实干,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办好自己的事。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制胜法宝。号角已吹响,关键在落实。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切实将“创新”“人民”“改革”“法治”等《建议》中的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

“作为基层纪检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扛起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将监督力量注入基层。”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着眼于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紧盯群众身边的腐败苗头,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升风险识别和预判能力,持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要学深悟透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与纪检工作结合起来,强化担当、主动作为,持续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群众身边延伸。我们以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为职责定位,坚持挺纪在前,改革创新,务实进取,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纪检干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上下功夫。要从全会精神中把握国之大者,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深刻把握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认真落实全会对新时代纪检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及阶段性特征,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更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认真做好年底前各项工作,集中精力抓重点、抓落实,谋划安排好明年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稳中求进、与时俱进。

通过学习,对全会精神极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前瞻性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全会精神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切实将全会精神融入到日常监督执纪中去。将一如既往,打铁自身硬,提升本领,巩固成果。应当以心领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通过铢积寸累达到水到渠成,通过日就月将达到融会贯通。并将所学、所思浸润到工作中,从而守住廉政阵脚、压实纪法底线、练就过硬作风,将自己打造成为本领高强、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军。为优化公司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五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这次大会首先从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面对当前激烈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把“十三五”时期作为决战决定性阶段,规划紧紧围绕这个目标,立足于国内“十二五”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就基础,为“十三五”提出了经济年均至少保持增长率6.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对各方面具体工作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实施规划方案。

这是党中央给出的未来五年发展的明确积极信号,这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是对当前国家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现实条件、目标任务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做出的精确判断。未来五年里,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集中力量苦练内功,坚定信心、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强有力的实际举措助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这是党中央对未来五年发展给全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对党和国家的很多具体工作方面给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使广大人民更加看清了光明美好的生活前景,更加清楚明白了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加增强了展望未来的生活信心,对于我们这些在互联网上为国家正能量的传播的所有爱国人士来说,国家强有力的的举措,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风好正扬帆,美好的未来更是信心百倍。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六

从“十四五‘’到2035年,恰是我们青春最美好的时光,也足够我们这一代人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流砥柱。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积蓄力量。

到2035年,中国繁荣昌盛,我们风华正茂。我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者,在这场向着梦想的征程中,将以我之青春,共中国之荣光。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七

团长:

副团长:

成员:

下面报告会正式开始。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为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为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为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为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为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

同志们,这次报告会自始至终洋溢在催人奋进的气氛中进行的,刚才我们的几位同志分别就个专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宣讲,()极大地增强了学习宣教活动的亲切感、说服力和教育力,会场秩序井然,取得了良好的宣讲效果。宣讲活动之后,各党委、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各族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学习宣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和bohu县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当前在全县开展的加快新型工业化大讨论活动广泛开展,配合今冬明春形势教育,促进博湖县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扎实发展,把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纳入全县第三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全县迅速掀起一个的热潮,推动我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今天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八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6%,稳居世界第二位。—20,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6.7%,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2016—2019年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预计也将超过6.5亿吨,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9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提高29.1%。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2016—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近30%,继续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8万亿元,比20增长42.4%。2016—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61.9%,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3.1个百分点。重点领域投资持续较快增长。2016—2019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农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6%、15.2%和15.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9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2.5%和14.4%,比年提高0.7和2.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蓬勃兴起,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3.9%,比2015年提高3.1个百分点。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联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到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6%,比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到2019年末,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4万公里,比2015年增长15.7%,其中高速铁路达3.5万公里,增长78.4%,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15万公里,增长21.1%。2019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4928万户,比2015年增长73.2%。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增长31.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大部分已开工。

科技创新作用凸显。研发投入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研发(r&d)经费支出22144亿元,比2015年增长56.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23%,比2015年提高0.17个百分点,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在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知识产权产出居世界前列,2019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438万件,比2015年增长56.5%。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茁壮成长。2016—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亿元,比2015年增长1.6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0.7%。2019年,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保持上升势头。教育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5年的10.23年提高至2019年的10.72年,基础教育巩固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15—2019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653元增加到11567元,2016—2019年年均增长8.5%,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9个百分点。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到2019年末,已累计支持73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地方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显著加强,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3.4%,比2015年提高5.6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污染防治力度加大。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3.1%,地表水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为74.9%,比2015年提高8.9个百分点。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到2019年末,全国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2016—2019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9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96%,比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提高1.33个百分点。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九

金秋的北京天朗气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8日在这里举行。

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举国关注。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立足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部新近问世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书》,体现了中国公众对“十一五”规划的热烈关注。412万中国公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一个个真知灼见,相继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之中。这是一个社会公众如此广泛参与的五年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精心运筹、构思慎密、集思广益的五年规划。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坚持发展的主线一脉相承,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7月25日和9月29日相继召开的两次会议强调,制定“十一五”规划,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将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主线,把推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未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举措,必须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基本出发点。应当看到,今后五年,既是我们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我们必须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的“矛盾凸显期”。我们既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更高起点上,也面临比过去任何一个五年计划更严峻的挑战。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根源日益显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差距明显,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克服这些矛盾和困难,在“十一五”期间赢得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十一五”规划之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着力自主创新: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点当今世界,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企业的竞争,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较量,日益集中地表现在科技竞争方面。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我国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会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的发展。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洞察科技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的重要论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再次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强调,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完善体制机制:以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功伟绩;“十一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破前进中的各种阻碍,推动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仍要靠锐意改革创新提供强大动力。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体制性障碍,仍制约着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十一五”期间在这些关键领域改革要有新突破,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起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有利于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改革重点。应从政府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改革取向要体现以人为本。应该更加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的改革,让改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推出,显示出中央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努力和决心。党中央、国务院抓住经济形势较好、各方面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工作,奠定了下一步改革的坚实基础。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次大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两次大飞跃,那么,“十一五”期间改革创新必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社会和谐: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为中国经济社会树立了更高境界的发展目标,也极大地丰富了“十一五”规划的内涵。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

“十一五”期间,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规划建设好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同步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清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要更加注重人民生活和群众利益问题。努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百姓关心的上学难、看病难、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等问题,妥善处理征地、拆迁、拖欠、改制等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企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分配是民心所系,要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公共服务特别是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要进一步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差别大的问题。意义深远的“十一五”规划,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最新体现。承载人民愿望,凝聚全党智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为关键时期的中国再绘宏伟蓝图。登高望远,脚踏实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再创辉煌。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谋划长远,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

立足五年,放眼十五年,着眼百年。

五年,十五年,一百年。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后,人们讨论最多的时间。

未来五年,不同寻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此前,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此次全会不但对“十四五”时期提出了主要目标,还科学擘画了中国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新蓝图,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安排细化、丰富化。

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表示,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规划《建议》。

规划《建议》总共有15个部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板块:总论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我国发展的环境、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分论部分,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结尾部分,主要阐述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必须处理好几大关系: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五是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制定出一个高瞻远瞩、务实管用的规划建议。要总结“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和经验,科学研判发展环境,深入研究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准确把握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深化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前瞻性谋划重大风险应对预案。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唐任伍看来,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民生非常关心,期盼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十四五”规划建议顺应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20多次提到“人民”,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民生情怀,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十一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关键时期:十一五的历史方位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会议--这是舆论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定位。十五时期的中国,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全世界的赞叹。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下一个十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能否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处于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起。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后,突出强调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灵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鲜明讯息。全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6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以人为本:提纲挈领的发展本质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5年前,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5年后,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层面,提出了诸多新的思路。这预示着,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就业、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等人文和社会指标,正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规划编制者的视野。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阶段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中全会从这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达到新的高度。改革攻坚:在关键领域寻求突破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五中全会的这一科学判断,形象地揭示了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本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村税费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关键改革加速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的相继出台,使得2005年成为改革攻坚年。但攻坚还仅仅是开始。从现实看,有些改革进展不快,处于滞后状态;有些改革仍止于表层,整体上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全会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会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等7个方面,对攻坚阶段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十二

我们必须结合理论加强党纪、政纪制度建设,所有的党员干部必须正确看待“金钱观、感情观”,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现象的蔓延,从今年的反腐败的事件中违法违规的干部中无不因为“金钱观、感情观”而落马,要不就是贪污,要不就是情妇,所以党员干部就需要高起点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你如何执政,又如何去规范群众,如何叫群众不以“钱”为重,如何去讲信用,讲家庭观念,只有党员干部先正己才可以抓好法治建设,否则经济社会如何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十三

12日下午,在全市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后,县委就全县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向与会的县领导、24个镇乡、73个部门“一把手”等同志进行了工作部署。

一是要及时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实质。要以中心组学习为抓手,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对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理解。通过原文学习、讨论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扎实学习五中全会公报及人民日报社论《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全县各级中心学习组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切实吃透上情、分析市情,掌握县情,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贯彻活动。

二是要广泛宣传,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要按照中央、市委的统一部署,努力营造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浓厚舆论氛围。要紧紧围绕全会主题,深入宣传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要充分发挥县内“三网两刊一台一中心”的媒体功能,深入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新举措、新成效。特别是县委办、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广播电视台要各施其职,协调配合,认真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使五中全会精神真正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深入人心。

三是要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必须与推动当前的各项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真正起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首先,要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集中力量编制好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着力谋划好我县发展大计,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全力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指标,确保经济发展任务的全面完成;第三,是要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推动第二批、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第四,是要统筹安排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相关工作,促进在又快又好的发展中实现和谐。第五,要狠抓安全稳定工作,坚决确保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全县社会政治稳定。第六,要弘扬“”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强广大党员干部“两个务必”的教育,调动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13日,通过县党政网了解到,县广大干部群众对十六届四中全会极大关注,并对大会的成功闭幕给予了高度评价。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五”规划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关系到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大家认为,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十一五规划”,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十四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计划,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一次民主、团结、务实的会议,是一次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继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会议。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国成功应对了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战胜了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必须明确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教育科学、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这一目标,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愿望,对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必须明确主要任务。《建议》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紧紧围绕上述主要任务,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处理好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问题,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而兢兢业业地工作。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做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把握当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确定农村工作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工作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能力。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时期。“十一五”期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十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而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削弱了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使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实行重大转变,也要求对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工作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出台的“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标志着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按照《建议》要求,今后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20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有4977万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另据统计,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7.7。“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主要是考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现在我国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甚至出现社会动荡。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扭转,不仅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为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十一五”期间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十六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1人,候补中央委员15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充分肯定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国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全会高度评价“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过去的五年,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全会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会议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会议认为,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会议认为,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会议认为,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会议强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全体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兢兢业业地工作,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继续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会议强调,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会议强调,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愿意同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十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将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要做到这一点,确保“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关键在于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我们对执政能力问题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在执政能力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更加艺术,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步入制度保障轨道,科学发展观深入党心民心。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党的工作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组织领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高仍然是一个普遍问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这个关键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伴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来的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腐败犯罪猖獗。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复杂国际环境,也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关键在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各级党委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精神彻底转变发展观念,努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以人为本上下功夫,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委要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从整体上提高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首先要时刻牢记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其次,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防止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发展,摒弃粗放式的、浪费型的发展,科学、民主地制定和落实发展规划,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在以人为本上下功夫,要切实围绕人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推动发展,反对一切为了经济指标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体现执政为民的宗旨。要进一步发展(文章來源: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通过推进民主来破解发展中的执政难题。要把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作为检验执政绩效的根本标准,把评判政绩的权利交给群众,健全纠错改正机制,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要进一步推进依法执政,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禁止一切把党组织的意志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行为,确保党的执政方式和各种活动符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因时、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使党的执政能力跃上新高度,为实现“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最优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案例18篇)篇十八

十六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计划,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一次民主、团结、务实的会议,是一次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继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会议。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一年多来,中央政治局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这些工作的推进和成效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辛勤工作的结果。

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国成功应对了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战胜了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必须明确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教育科学、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这一目标,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愿望,对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必须明确主要任务。《建议》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紧紧围绕上述主要任务,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处理好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问题,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而兢兢业业地工作。

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要全面(文章來源: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全党同志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时期。“十一五”期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而努力奋斗。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期试后家长会发言稿范文(22篇)

    精选范文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材料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领悟到优秀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专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总结(案例14篇)

    教师总结是一种对自己教学成果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也是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步骤。接下来是一些写教师总结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指导。

    最热放射科岗位体验心得体会(汇总2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做出评估。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研发岗位是科技公司中重要的职位之一

    优秀四年级语文教案简案大全(23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全面理解教材,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以下是小编精选的一些优秀教案,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1.运用“读中悟”的方法引导学

    优秀钢铁年初心得体会范文(20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工作、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不足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钢铁侠是漫威电影中的一

    优秀南湖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总结(案例18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可以通过总结来找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这里有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总结学习。

    精选九十年专题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重视,通过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可以让身边的人获得启发和借鉴。在范文中,作者们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展示了自己对经验和事件

    2023年简单租赁房屋合同大全(20篇)

    租赁合同的签订需要双方在充分了解合同内容的情况下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应当予以有效的书面表达。如果您需要一份标准的租赁合同模板,可以参考以下范文。现经甲乙双方充分了

    精选物理经验分享心得体会总结(汇总22篇)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经历、感悟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写作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支

    优质儿童岁生日宴会主持词范文(20篇)

    主持词的结束语要简洁有力,可以鼓励听众反思和总结,传递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主持词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导向听众的关注和思考,因此要注意逻辑和立意的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