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一
20xx年x月xx日xx幼儿园开展“感恩父亲——手工制作活动”,各班老师们首先运用故事、视频或ppt制作等形式为孩子们讲述了父亲节的来历,帮助孩子们理解了父亲节的含义。接着老师们请小朋友互相讲述自己的好爸爸,激发幼儿对爸爸的爱,知道在生活中要体谅、关心爸爸。最后,孩子们在观看、在学习欣赏散文诗《我的爸爸》过程中,感知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父亲所付出的.艰辛,体验到浓浓的父爱,孩子们将自己的爸爸画了下来,制作成了精美的贺卡、或其它手工,送给自己的好爸爸。
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浓浓的亲情,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爸爸的爱,起到爱心感恩的教育效果。六月是美丽的,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让我们的孩子们把快乐带给爸爸!衷心祝福:爸爸们节日快乐!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二
20xx年10月16日是第xx个世界粮食日。xx区xx幼儿园开展了以“珍惜粮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爱惜粮食的种子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从小培养孩子们节约粮食的意识。
活动当天,升旗仪式后,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了一份“爱粮节粮”的'倡议书,并宣布xx幼儿园20xx年爱粮节粮周正式启动。值周老师刘老师结合实际给同学们讲了怎样在生活中节约粮食,落实好光盘行动。随后朱校长为同学们讲解了“世界粮食日”的来历、今年的主题以及开展活动的意义,让同学们了解了多种粮食作物是如何从田地到餐桌,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粮食供给状况、健康消费、合理膳食等科普知识,倡导珍惜粮食,浪费可耻的观念。
此外,各班还开展了“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学校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为宣传载体,大力进行“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最直观、最切合实际的方式让学生们增强了从小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培养了自觉抵制浪费的好习惯。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三
为贯彻落实《3xx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积极组织宣传培训,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让科学育儿知识真正深入幼儿园,走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园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宣传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家庭幼儿教育等有关知识,切实让广大家长、幼教工作者走出误区和困惑。我园具体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副园长、园长助理和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使宣传月工作落到实处。
1、学园宣传:
(1)以工会牵头组织开展《指南》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学习《指南》的体会和教育实践经验,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教师在实施《指南》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也互相学习到了实施《指南》的有益经验。在交流探讨中对《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有了较好的解决思路,拉开了我园进一步贯彻《指南》精神,规范办学理念的序幕,真正使《指南》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
(2)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为了进一步弘扬师德风范,展现我校教师良好形象,提高师德修养,使学校教育向优质、精品教育发展,5月14日我园推选伍文君、张明丽两名教师参加安海镇"我爱幼教,我爱幼儿"主题演讲比赛。比赛中,年轻的`老师对神圣的教育事业有着无限的渴望和热爱,他们对教育的意义有着独特的、深刻的理解,深深体会到所肩负的重任。最终以决对优势包揽了一等奖,以此,提高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对进一步加强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宣传:
(1)结合"六一"庆祝活动,开展亲子游园活动及"端午粽子情"亲子竞赛活动,借此机会宣传有关学前教育政策、方针及科学的育儿观念,进一步增进家园沟通与理解,扩大广大群众对幼儿园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加强社会对《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关注孩子成长。
(2)在宣传月活动期间,利用幼儿园的led显示屏显示宣传标语,营造宣传月氛围;同时利用家园联系栏、家校通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提高宣传质量,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在社会中的影响。
3、家长宣传:
(1)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各班家长代表参加5月9日举行的全镇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出勤率达95%;明确学籍录入的重要性,配合学园做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学籍录入,确保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准确、全面录入幼儿学籍信息;大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让家长明确《指南》指引下幼儿教育的根本,把"提早学识字、学拼音"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正确地引导孩子向往小学生活,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把快乐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反对"小学化"倾向。
(2)学园开展家长学校讲座,宣传学前教育法规政策,宣传科学育儿的重要性,为家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学习理解《指南》,提高科学育儿能力;各班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反馈表的形式与家长形成良性沟通,使家长深入学园把握《指南》指导下幼儿教育方式与方法,提升广大家长的育儿信心和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本次的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引起了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关注和重视,进一步端正了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观点,进一步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营造了全社会高度关心、重视和理解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让全社会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未来,让幼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掌握科学保教知识,让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本次宣传月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四
立冬,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典籍中记载:“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随之而来,本年度最后一个季节也悄然来临,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立冬的由来与风俗,丁堰镇丁堰幼儿园开展了“开心立冬”民俗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以诗仙李白的诗《立冬》作为活动的开场,接着以故事的形式分享了关于立冬的由来及风俗习惯,同时提醒孩子们冬天了,要及时添加衣物,保护自己的肠胃。中国还有句俗语:“立冬不端碗饺子,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拿起彩泥制作起各种各样的饺子,“老师,我做的是芹菜饺子”“老师,我包的是糖饺子”“老师……”,每个孩子都沉浸在动手动脑的快乐之中。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到立冬来历及习俗,增强了孩子们冬季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意识,更感受到中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五
为了使孩子们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12月9日上午,江溪幼儿园中五班盛邀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开展了“迎冬至,包团子”实践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冬至的由来,跟着老师念着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家长们热火朝天地和面粉,调馅儿,为孩子们准备材料。孩子们在了解了包团子的要领后,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动手操作。在欢乐、温馨的气氛中,孩子们认真参与其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手艺,从中体验亲自动手参与的快乐,洋溢着兴奋与自豪,班里一片节日的欢悦与忙碌。活动结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将包好的团子送到了厨房,午餐时间津津有味地品尝自己亲手包的团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通过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冬至的来历、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让孩子们过上了别具一格的冬至节。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六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的来历
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人们最早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潮汕冬至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据《辞海》载:“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潮汕地区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
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
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丸”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七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和相关风俗习惯,11月7日,“立冬”当天,阿北乡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立冬”主题活动。
活动中,教师讲解了冬至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冬至的来历和习俗;接着,开展了“开心包饺子”的活动,孩子们用彩色的橡皮泥做造型、捏花边,忙得不亦乐乎,包出的“饺子”色彩鲜艳、千姿百态、俏皮可爱,看得人眼花缭乱;接着教师对幼儿进行冬季防寒保暖教育,孩子们知道了一些御寒的方法:经常搓搓手、耳朵及面部,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力等。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立冬的来历,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从中体验了快乐。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八
11月7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香园幼儿园开展了“情暖立冬、传承文化冬”主题教育。
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年龄段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小班幼儿戴上青蛙、大狗熊的头饰,摇身一变成了要冬眠的小动物。中班的小朋友则利用黏土制作了饺子、用画笔制作了手套,提前迎接冬至的到来。大班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更加丰富,他们利用棉花、餐巾纸皱纸等丰富的材料,合作创作出一副副美丽的雪景,感受冬天独到之处,深刻体验大自然赋予的别样冬之景。
通过立冬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新知的欲望,也加深了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孩子们用心去体验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也是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我们北方在立冬都有吃水饺的习俗。
为让孩子们感受“立冬”的氛围,了解立冬的来历及风俗。傅庄幼儿园组织中二班幼儿开展了《饺子温暖整个冬天》习俗教育活动。
活动中,教师用彩泥与幼儿一起制作水饺、通过故事讲解、游戏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幼儿进行冬季防寒保暖教育,让孩子们了解立冬的来历,知道立冬后要经常搓擦双手、双耳及面部,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性等。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需要在他们身上不断的传承下去。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九
1、暖炉会
霜降后寒气已重,因此各地开炉日期,一般常在农历十月初。《荆楚岁时记》载:“庐山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寒之备,号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为暖炉会。”北平一般在十月初一烧暖炕,设围炉,称之为开炉节,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撤去暖炉。暖炉多用不灰利一种耐燃烧的矿物)砌筑,该物比矾石更白,轻暖坚固,后来则用薄铁做暖炉。《岁时杂记》称京人十月初一喝酒,就在炉中烤大块的肉,围着火炉,边饮边吃,称之为“暖炉”。《礼记·月令》记述十月有暖炉会。江苏昆山、安徽太平、湖北钟祥等地,也在月初开始用火御寒,期间有卖糕饼供食或者饮酒举行暖炉会的。
2、采桑叶
桑叶性苦,甘寒,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以老而经箱的为佳,取其气足力厚的特点。此时已人寒冬,得秋季肃杀之气,桑叶更能泄降肝胆郁热。《广济方》称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如遇闰年,则多采十片,每次用十片。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用桑叶煎汤洗眼,能治疗各种眼病。其他如(普济方)(集简方)都记载有用桑叶治疗青盲眼、风眼流泪以及眼红涩痛的方法。
3、吃羊肉
羊肉性甘,大热,属火,能补元助阳,治疗体虚瘦弱,可御寒益气,安心止惊,有很强的营养作用。秋冬后的羊肉味道尤为鲜美。我国除了塞外边睡,如内蒙古、西藏等地,一般都在深秋开始吃羊肉,到立春为止。如浙江的长兴等地,农历八月就已经设店,宰羊出售。有民谚道:,月初一羊开刀。”一直到过了除夕才停止售卖。沿太湖流域,盛产绵羊。冬令时节,羊肉也是时令之物。《帝京景物略》称,明朝时,北平在农历十月,羊开始上市。羊肉气味都属温性,善于补虚。《本草纲目》曾经把羊肉与人参并列而称,张仲景用当归羊肉汤治疗虚劳之症。天气越冷,食用羊肉便越为佳妙。一般有酱羊肉、白羊肉、羊键子、羊饺头、羊肚汤、爆羊蹄等各种做法。而北平正阳楼的烤羊肉和浙西太湖的羊青,尤其脍炙人口。如果到了春天,夭气已暖,羊容易啃食毒草,就不宜食用了。
4、修农具
隆冬时节,农事已毕,农家对所有农具都应该趁闲暇时加以检查,进行整修。如果发现有损坏或不可使用的,要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来春贻误农时。《礼记·月令》中有季冬之月“命农计搁耕事,修来招,具田器”。所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5、制肥料
各种植物,除了生长于沼泽中的之外,大都靠根部吸收土城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在终年无人的山野,树木特别繁茂旺盛,正是依赖草木自生的枯枝落叶,日积月累,形成肥料。入冬草木凋零,靠近山林的地区或者家中有园圃的,枯枝败叶,到处都是,正是农家制造堆肥的最佳时候。
6、立冬送寒衣
立冬这一天,人们也要给生活在阴间的祖先准备衣裳,即送寒衣。《帝京景物略》上说,有专门的纸坊,用五颜六色的纸,剪出一尺多长的男女不同的衣裳。家里人买回去,在门口烧了,嘴里念叨着,请祖先来拿,叫送寒衣。
7、吃饺子
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有些地方也称之为“过小年”。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楼瓜饺子。立冬时节,市场上新鲜的楼瓜很少,人们吃的楼瓜大多是夏天时候买的。人们将买回的新鲜楼瓜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的糖化,用做饺子馅,滋味与鲜楼瓜和大白菜都有不同,拌上醋和蒜,味道更好。
2021年立冬时节的气候特征
1、热带气旋、强弩之末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广东和海南等南方地区。如果当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2、华南南北、秋夏两季
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华南南部、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11月尚未进入冬季。但11月的气温也不是很高,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强烈降温的情况,只不过近些年来较少出现。
3、入冬深秋、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2021年立冬的具体含义:表示冬季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因此,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确切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立冬是传统上为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相当于视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225°至240°的一段时间,约14.9天,每年11月7日(或8日)开始,至11月22日(或23日)结束。这时太阳直射点由16°19′s移至20°16′s。狭义上立冬的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225°的时刻,即在11月7日(或8日)。
幼儿园民俗教育活动总结反思篇十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
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2、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
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在寒露这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重阳时节插茱萸饮菊花酒,可使身体免受初寒所致的风邪。
3、农事习俗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4、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古时登高源于“避祸”。
登高不仅可以怀古、陶冶情操,而且通过登高,人们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所以在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5、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芝麻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白芝麻通常称为“二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余的。谚语说:“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意思是说黑色芝麻养黑发。
6、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
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7、南方较流行秋钓边
在江南地区,对喜欢垂钓的人来说,寒露之后的一段时间是不容错过的好时节。
进入“白露”后,天气已逐渐凉爽,水温也下降到鱼类喜爱的温度。此时,饱受盛夏苦日的鱼儿又活跃起来,四处游弋觅食。
尤其是在“寒露”之后、“霜降”之前的一段时间,向阳的浅水区域温度较高,浮游生物比较丰富,因此鱼儿们喜聚这样的地方觅食,此时钓鱼易上钩、易钓获,也就是钓谚所说的“秋钓边”。
在这段时间里,垂钓经验丰富的人一般选择水面小、水较浅的钓场。只有温度较高的晴好天气,鱼儿才会活泼爱寻食,因此一般选择在上午1o时到下午5时之间下竿,尤其是下午,效果更佳。
此外,为避免人影竿影对水中鱼儿的影响,最好使用长竿斜向垂钓,这样下钓点与垂钓者距离较远,钓点环境相对安静,鱼儿敢于大胆进窝和毫无顾忌地摄饵吞钩。
8、北京流行斗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蟋蟀儿的高潮期。蟋蟀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蟋蟀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据记载,斗蟋蟀儿始于唐朝天宝年间,南宋权相贾似道,“少时游博无行”,掌权后尤喜促织之戏,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促织经》。
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蟋蟀儿,致使一只好蟋蟀儿价至数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儿,大概也始于明朝吧。
寒露节气的天气特点
气温降得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寒露吃什么传统食物
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芝麻
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可治神经衰弱,抗衰老。
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养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还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产的水果当中,柑橘的维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实、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花生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花生是寒露前后的时令食物。因花生有滋阴润肺,抵抗肠道病毒等保健作用,而秋季保健的工作重点就是养阴防燥,所以大家可多食花生。
山药
山药属于薯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钙、磷、钾、钠、镁、铁、锌、铜等多种矿物质。山药虽然可以同时滋补很多脏器,但最终还是以补肾为主,经常吃山药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拔丝山药是很好的一种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过的山药,补肾抗毒的功效会相应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