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活动幼儿园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10-08 作者:JQ文豪牙齿的活动幼儿园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牙齿的活动幼儿园教案篇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xx年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纲要》和教科研中心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学部研究课活动的日程安排,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课系列活动,突出数学课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特色,深入进行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创设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实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主题:

研究课的主题是: 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突出研究点: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准确把握讲与练的度,真正实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三、成果预设:

(4)通过研究课去认识什么是一节好课,初步形成我校的高中数学优质课评价标准。

四、研究时间:xx年11月23日---12月29日

五、作课教师:杨文国

1.选题、定人:11月23日---27日宣传发动,各年级备课组作专题讨论,让每位老师都明确研究课的开展形式和意义。11月28日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一起商讨,确定研究课的主题为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点为: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准确把握讲与练的度。由杨文国老师作课,内容是高二抛物线一节.

2、备课:按照学校即重结果,更重过程 的指导思想,备课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1)12月1日,全组老师第一次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研究课题和研究点的内涵,统一认识,明确研究步骤及各自的任务。

(2)12月3日12月6日,杨文国老师编写教案与学案,其他老师每人写一份课堂教学设计文稿,重点说明如何突破我们的研究点。

(3)12月7日,全组成员第二次集体备课,邀请杨启华校长和高中部领导莅临指导。采用说课的形式,由杨文国老师作主题发言,其他老师谈自己的课堂设计思路及讲练的度的把握,供杨文国老师参考。

(4)12月8日12月11日,杨文国老师编写第二稿教案与学案,制作上课用课件,印出足量的学案供听课时使用。

(5)12月11日,全组成员第三次集体备课,由区数学教研员刘会金老师结合杨文国老师的试讲课进行专题指导。

(6)12月12日14日,杨文国老师写出最后全校公开课用的教案与学案,其他老师每人写出一份学案,作为书面交流(交电子稿)。

3、上课:公开讲课分为一下三个步骤

(1)12月8日,第一次试讲,高二备科组老师、教研组长参加,主要目的是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做测评,对教学素材的使用、及教学语言的精炼程度作一次诊断。

(3)12月14日,面向全校公开教学,再次特邀区数学教研员刘会金老师和学校、学部领导参加,同时也欢迎其它可老师参加听课。

4、评课:在每次试讲与最后面向全校公开教学之后,及时进行专题评课活动,评课研讨要依据我们的研究点和预设成果进行,遵照学校领导 不求完美,但求突破的要求,在全组营造一种十分宽松的研究氛围。通过教师个人自评、同行评议、专家讲评将研究内容不断引向深入,使参与活动的每一位教师都有收获和启发。

5、反思:12月15日22日进行集中反思,每人写出书面课后小结。针对评议的内容,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以及通过此次活动使自己获得的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教学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在反思中提高。

6、总结:12月25日29日,进行全组研究课情况总结,召开全组教师会议,对研究课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给出明确的定位,初步确立数学优质课的标准。教研组长、研究课主讲教师分别总结工作、提升成果,写出课堂教学研讨月反思总结。教研组长就研究课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课堂实录及书面点评,挂到校园的博客网上,在全校做进一步的交流,以进一步推动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工作。

牙齿的活动幼儿园教案篇二

能根据歌曲的快慢做出相应的动作。

一块宽敞的活动场地。

cd《围个圆圈走走》。

三、示例活动:

1、带领宝宝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然后松开手,一边大声地、完整地念一遍歌词,一边沿着宝宝围成的圆圈走,激发宝宝活动的兴趣。

师:看!宝宝们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让老师走一走,看看这个圆圈圆不圆。

2、播放cd,请宝宝围成圆圈走走。

——提醒宝宝在走的过程中要保持一个圆圈。

师:我们要走成一个圆圈哦!

——变化快慢节奏弹奏歌曲,引导宝宝根据歌曲的快慢作出相应的动作。

——可用夸张的动作引导宝宝区分并模仿出慢慢走和快快走,以及轻轻走和重重走的不同。

——鼓励宝宝在走的过程中跟着老师一起唱歌曲。

4、根据宝宝的活动量适时结束活动。

(一)重点、难点

本活动重点让宝宝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游戏情境的趣味性。

(三)活动形式

活动的形式集体参加,个别指导。

(四)方法建议

建议在活动中多运用观察法、比较法。

(五)注意事项

活动时注意带动宝宝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牙齿的活动幼儿园教案篇三

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观看户外春天长出来的小草和树的嫩芽。

2、学说词语:“春天”、“绿色”;学说短句“小草长出来啦”、“树叶长出来啦”

准备:

1、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

2、图片:冬季以及春季的图片各一张。

3、录音机,录有歌曲《春天》的磁带。

过程:

1、组织幼儿到户外,感受阳光的温暖,知道春天来了。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到户外走走吧!太阳暖和吗?在暖和的太阳下,树儿都有了什么变化?(让幼儿观察说出长出新叶了等)说明春天来了。

2、进活动室,逐一出示两幅不同的图片,引导幼儿学说短句。

师:这副画上,树上长出了什么?(学说“树叶长出来啦”)地上长出了什么?(学说短句“小草长出来啦”)树叶和小草它们都长出来了,漂亮吗?那你们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学说“绿色”)说明这是什么季节到了?(学说“春天”)

3、播放音乐,边走边欣赏春天的景色。

师:春天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牙齿的活动幼儿园教案篇四

青年教师生机勃勃,是教育事业的新生力量,他们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文化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较扎实,但缺乏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经学校多次认真研究,郑重地推出“师徒结对携手共进”工程,开展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传、帮、带活动,旨在促进青年教师脱颍而出,早日成才。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各年级组长

1、二十七周岁以下在校任教的教师;

2、近三年毕业分配我校的任课教师;

3、近三年选调进本校的任课教师。

4、支教教师。

5、其他愿意参加该项工程的教师。

以上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自己选择本校有经验的老师作为师傅,签订相关协议。

1、适应所教学科的教学,适应学生管理工作,掌握学生教育的一般策略。

2、徒弟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3、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作为教师的荣誉感,热爱教师岗位,尽心尽责。

以教学常规的实施为培养主要内容,如课堂教学,编写教案、试卷命题、辅导学生、组织活动、班级管理,同时结合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教科研能力。

1、师傅、徒弟每周相互听一节课以上,互相交流探讨研究课堂的教学;

3、师傅指导徒弟承担一节校内公开课;

4、徒弟每月写一份“师徒结对”教学活动的小结;

5、师傅指导徒弟撰写一篇论文或经验总结。

要制定和填好三表,完善“师徒结对”教学活动档案。

一是:填写好师徒结对意向表(由徒弟本人填写)

二是:培养徒弟的`总结表(由师傅本人填写)

三是:师徒分别填写的活动总结表

z县凤梧小学

牙齿的活动幼儿园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尝试感知词汇:“五颜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

2、通过观察图片、表演故事,理解作品内容。

3、喜欢幼儿园,乐意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点点爱去幼儿园》

2、小鸟、兔子、梅花鹿的头饰若干。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这里是幼儿园”“幼儿园里很快乐”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表演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让我们一起把新朋友请出来吧。

2、出示小女孩的手偶

师:新朋友是谁啊?

她的名字叫点点,点点今年三岁了,要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跟她打个招呼吧!

今天点点还给我们带来了她上幼儿园时的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帮助幼儿分段理解故事,熟悉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1)小鸟

师:点点和妈妈经过什么地方?

她们看到了什么?小鸟是什么颜色的?在做什么?

妈妈怎么说的?

小鸟说了什么?

(2)兔子

师:瞧!她们经过了哪里?草地上了什么?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妈妈说什么?

兔子们会说什么呢?

(3)梅花鹿

师:她们又经过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妈妈说什么?梅花鹿呢?

(4)小朋友

师:她们到了哪里?有谁?在做什么?

点点怎么样了?

2、 完整欣赏故事,鼓励幼儿学一学故事中的对话。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幼儿园吗?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

三、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可放至延伸活动)

1、师:请你们一起来点点的故事表演出来吧。

2、出示头饰、分配角色

3、幼儿表演故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