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情况报告还需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简练性,以增强信息的传达效果。小编整理了一份关于新产品研发的情况报告范文,供大家了解研发过程和成果。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一
农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是国家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小麦良种重要繁育基地、河南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市)和全国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技术的发源地,小麦常年总产量平均在1.8亿公斤左右,单产居全国领先水平。全市现有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45.7万亩,水利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为全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试点县(市)之一。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21世纪万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和国家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等项目的相继实施,为xx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xx市以科技为依托,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小麦良种和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奶牛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粮经饲之比达6∶3∶1。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特产银条、春茄、葡萄等独具特色,养牛、养猪、养鸡远近闻名,是全省养殖大县;催生了豫良木业公司、盛隆公司、市种子公司、春秋园公司、肖氏香料公司、豫西农作物品展中心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是出台政策。近年来,该市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xx实际,每年都出台《xx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意见》、《xx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政策措施,从资金投放、授予荣誉等多方面,引导和支持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工作。二是明确责任。该市采取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形式,通过实施乡镇长农业工程、招商引资等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三是加强督查。该市成立了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农业局组成的督查小组,逐月加强对各乡镇和部门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适时予以通报,推动工作开展。保证年度农业产业化各项任务按时、圆满完成。四是严格考核。每年年底,该市都严格按照《xx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奖励办法》,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发展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年底评先的依据。五是兑现奖惩。从20xx年开始,该市每年都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下发《xx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由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每年在50万元左右),对上一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并扎实搞好农业产业化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重农、为农、兴农的浓厚氛围,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该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深挖农业内部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该市重点发展了以奶牛、猪、鸡为重点的养殖业,以葡萄为重点的林果业,以绿化苗木为主的花卉业,以小麦良种、优质小麦和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种植业等优势产业,形成了支撑xx特色农业的五大主导产业,建成了诸葛高科技示范园等3个农业高效园区和城关银条、翟镇小麦良种、邙岭黄杨、缑氏葡萄、佃庄春茄、李村花卉、首阳山奶牛、邙岭养猪、杨庄养鸡等18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种植养殖基地;目前全市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常年稳定在8万余亩,每年繁育小麦良种3500万公斤,可增加农民收入500万元;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其中日光温室大棚、中拱棚达7850多个;xx特产银条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20xx年4月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验收,成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鲜食葡萄种植1.8万亩,其中缑氏葡萄被商户誉为“冰糖葡萄”,缑氏镇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20xx年11月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鲜食葡萄集散市场;花卉苗木总面积达到2.76万亩,其中邙岭被誉为“中国黄杨之乡”,黄杨种植面积达1.3万亩,成为豫西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达到6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20xx年又申报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8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
索农业发展新机制,坚持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偿、限期、自愿”的原则,用合同的形式把流转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定下来,从而使部分农民和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之间实现共赢,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土地流转中,为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集中连片使用土地发挥效益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目前,该市李村镇的花卉、邙岭乡的黄杨和牧草、缑氏镇的葡萄、大口乡的蔬菜,城关镇的银条,每一个品种和产业都有上万亩的种植面积。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万多亩,被适度土地流转改变的xx农业正形成一个新的农业看点。同时,因土地流转而进入其他领域就业的农民既得到了一定利益,又进一步加快了由农民向非农身份的转变过程,迈上了最终解决农民问题的希望之路。三是加快发展农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该市共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0多个、农民经纪人400余人。这些专业社和经纪人主要从事经营畜牧产品营销、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粮棉油等,对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是联系农民群众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在邙岭、李村的花卉苗木、缑氏葡萄和全市养猪、养鸡等产业的发展中,都存在和活动着一大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经纪人,涌现出了一批带动作用强、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优秀经纪人。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二
常宁市素有“油茶之乡”的美称,油茶林面积69.2万亩,约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1.3%。油茶一直是常宁市的传统产业,但长期以来,受观念、市场、气候、品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油茶产业一直总量不大、效益不高,尚未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常宁油茶产业能否发展,如何壮大,是一个值得深度探讨的问题。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三省,衡阳是湖南第一油茶大市。全国现有油茶总面积约5500万亩,茶油年产量约15万吨。近年来,茶油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油茶的相关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1、油茶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油茶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茶的主产品茶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能有效抑制和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它的品质经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各项指标均优于世界植物油王“橄榄油”,被确认为全球最营养、最健康的优质保健食用油,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茶油列为全球重点推广的食用植物油。油茶的附产品如油茶叶、油茶果皮、茶花、茶粕等是食品、制药、化工以及化妆品工业的重要优质原料,产业关联度相当高。同时,油茶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2、油茶的开发加工如火如荼。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产业,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国家林业局决定,“十一五”期间,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在全国重点扶持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形成30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30个茶油知名品牌。全国油茶主产区都把发展油茶产业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江西省全面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明确提出打造全国油茶产业强省的目标。广西省正式启动优质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我省和衡阳市也把发展油茶产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于茶油是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代表着生活食用油的发展方向,不少外国科研机构和公司已着手开拓深挖现有的油茶产品市场,国内食用油品加工企业也纷纷将研发重心往油茶上转移。
3、油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际市场对茶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在日本等国际市场上,茶油价格是菜籽油的7.5倍,从茶油中提取的化妆品油,价格每吨达20万元人民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秦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进口大量茶粕,用于改良土壤或特种的消毒灭菌。在国内市场上,一般经过简单炼制的普通茶油,其价值达每公斤20至30元,部分精品茶油达到每公斤100元以上。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食用油市场每年的销售额达到720亿元,总体上供小于求,尤其是高品质的食用油每年缺口在200万吨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茶油的深加工大有文章可做。
1、基本特点。常宁市油茶经营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常宁栽培油茶的历史长达1700多年。总的来说,常宁市油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油茶林面积大。常宁市油茶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22.6%,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0.6%,占经济林面积的92.5%,占衡阳市油茶总面积(330万亩)的1/5强。
油茶林分布广。油茶林遍布常宁市各地,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丘陵区,油茶林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有宜潭乡等12个乡镇,其中油茶林面积在6万亩以上的有荫田镇、蓬塘乡和烟洲镇3个乡镇。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村是蓬塘乡芝江村,该村总面积8783亩,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5479亩。
油茶品种较优。常宁市的油茶品种类型主要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个品种群。寒露品种群是常宁市的主要品种群,遍布全市各地,果实小,每果含籽4粒,出油率高,鲜果出油率达7%,高者可达8%。霜降品种群零星分布在全市各地,与寒露品种相互混杂在一起,以荫田镇的分布最多,果实大,每果含籽7粒左右,鲜果出油率5—6%。常宁市油茶的霜降和寒露品种,分别有红球、红桃、青球、青桃、黄球、黄桃等类型。
油茶加工步伐较快。早在1988年,常宁市就自筹资金1000万元,在市区建起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常宁市油脂厂。拥有化验室、粉碎车间、浸提车间、预榨车间、肥皂车间、机电车间和一条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吨、日处理油料80吨、油脂50吨的油脂生产流水线。其主要产品是精制茶油,其副产品有茶皂素、茶粕粉、洗涤剂等。xx年,引进菲律宾林老板整体收购市油脂厂,成立了衡阳绿园农业加工有限公司,首期投资300万美元。该公司集生产、加工于一体,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
2、发展状况。解放前,大面积的油茶林荒芜,产量很低。1949年,全县仅产茶油125吨。新中国成立后,油茶林回到了农户手中,油茶生产恢复发展较快。1978年常宁市出席了全国油茶生产会议,并介绍了常宁油茶生产的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好评。此后,常宁市积极推广“三保地”和“一地三油”经验,并实行“三年一深挖,一年一中耕,老林改造,间密补稀,修枝整形,防治病虫,施放基肥”等一系列措施,油茶产量逐年提高。1981年上交国家的茶油达到2060吨,居全国首位,获得了原商业部授予的“金杯奖”殊荣。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油茶生产作为常宁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了油茶生产的稳步发展。近二十年来,常宁市油茶产量保持在年平均3000吨左右,其中,1994年油茶产量达3595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常宁市的油茶生产一直得到了国家、省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油茶生产及开发性项目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1984年以来,常宁市先后实施了涉外油茶工程、国家第二期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跨世纪油茶高产稳产示范林建设工程,较好地解决了油茶大面积单产低、效益低的问题,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油茶生产走内涵挖潜、提高单产的道路树立了样板。1984年—1991年,常宁市被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2696”工程,完成油茶老残林更新造林5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3万亩。1993—1995年,全市完成油茶更新造林0.83万亩,常规改造0.95万亩。—xx年,全市完成了3900亩的油茶示范林建设,造林成活率达到99%以上,获得了省油茶低改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nextpage]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大多数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绝大部分油茶林抛荒。这种现象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xx年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抓好油茶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实施方案》。常宁市成立了油茶生产指挥部,切实加强了对油茶生产的领导。尤其是xx年7月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常宁市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制定了油茶产业化发展规划,规划以宜潭、柏坊、松柏、蓬塘、烟洲、荫田、西岭、盐湖、三角塘、罗桥、板桥、胜桥、洋泉、官岭等14个乡镇为重点,分期分批逐步改造油茶低产林40万亩。规划xx年—,建设高标准油茶商品林基地11.5万亩。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9679万元,该规划确定了常宁市油茶产业近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这两年,常宁市油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油茶精深加工方面,xx年,常宁市与福建荣成轻工公司达成初步协议,拟在宜阳工业园内,由该公司投资1.28亿元,开发“中国油都”项目,集“基地—加工—销售—观光—休闲”于一体,打造独具常宁特色的油茶产品和油茶文化。现该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该项目正式启动后,将极大推动常宁市油茶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优势与经济效益的充分结合。在油茶基地建设方面,xx年底,常宁市从省里成功争取了15万株优质茶油,分发给三角塘、烟洲、蓬塘、兰江、荫田等乡镇。计划今后每年为一个有条件的、适合种油茶的乡镇,培育一块基地,逐步实现常宁市油茶品种的更新换代。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缺管理。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常宁市大部分群众将种植油茶的主要目的定位为满足自家生活需要,没有切实树立起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油茶林分属各农户,分散经营,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的大环境下,油茶林垦复率低,抛荒率高,基本上是人种天管,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农户很少投入人力、资金对油茶林进行开发,全市油茶林“老、稀、残、杂”现象比较严重,低产油茶林比重达70%以上。而且近年来,“荒灾、火灾、虫灾”导致全市油茶林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进山扫墓、烧荒引发的火灾,据粗略估计,每年烧毁油茶林都在3000亩以上。病虫危害也很严重,近年荫田镇和西岭镇一带的油茶林遭受油茶尺蠖和茶弈刺蛾的危害,受害面积近4万亩。
二是基地不大,缺规模。常宁市油茶林示范基地面积不大,分布相对分散,未形成集中成片规模。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优质油茶林还处于幼苗成长期,未进入丰产盛产阶段。而且,全市油茶品种相对杂乱,树龄结构失调,老、中、幼树混杂,嫁接苗与实生苗、普通株与高产株相间,优良品种覆盖率低,林相不齐,管理不便,部分品种因提前采摘致使油茶籽含油量降低10%以上,影响油茶林单产。据统计,常宁市油茶平均亩产茶油4—5公斤,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产品不优,缺效益。长期以来,常宁市油茶加工基本是按产区分布,作坊式生产。农户沿用农村土制方法自产自销自食毛茶油,一些乡镇甚至还以手工操作的杠杆榨、楔式榨土榨油坊为主,生产效率低,油品贮存时间短。这种土制茶油市场售价只是精炼茶油的三分之一左右,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受季节性影响和分户经营的制约,油茶籽等原料的收购也是瓶颈。油茶加工企业除了收摘季节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无原料收购,加工设施只能闲着。
四是龙头不强,缺品牌。常宁市仅有衡阳绿园农业加工公司一家企业从事油茶加。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按照大会安排,我代表**县茶业协会向大家汇报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工作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县茶园面积12.34万亩,有机茶生产面积2.96万亩,从事茶产业生产的茶农6万多人。全年产茶1.72万吨,产值6.56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385吨,产值3.765亿元。茶产业是我县农业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之一,已成为我县惠及面最广、产业化程度最高、稳定性最好的富民产业。近年来,**县茶业协会较好地发挥了指导、协调、服务、沟通、监督的职能,为我县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围绕茶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调研献策工作。我们始终把调研献策作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选题,就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研,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协会会同**茶城管委会联合组成调研组,围绕加快**茶城建设课题开展调研,撰写了《关于加快**茶城建设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强领导、合理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强化市场品牌建设等5个方面的建议。县政府专门听取了协会有关调研情况的汇报,并对调研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协会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县政府的采纳,有力推动了**茶城的建设。为进一步挖掘茶文化,推动茶业经济发展,协会组织开展了白姆乡水阁村古茶行专题调研,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了古茶行的历史和现状。与此同时,协会还专门组织到磐安县玉山古茶场考察学习保护和建设经验,提出了茶文化挖掘与旅游宣传相结合、与茶叶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思路建议,并得到了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纳。
二、坚持以会员为中心,提升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协会始终把服务作为立会之本,坚持以会员所需,尽协会之能,创新方法,努力为会员提供服务。一是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协会创办了《**茶业信息》刊物,及时向会员发布行业信息,共已刊发13期。同时,结合召开理事会、会员大会通报茶叶行业最新动态以及政府扶持政策。二是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协会采取以会带训、邀请专家上课、赴外地考察等形式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如今年6月,全省红茶加工技术培训现场会在我县举办,县茶业协会组织会员听取专家授课、实地参观,努力促进了我县红茶加工技术的提升。为培养茶文化人才,县茶业协会先后会同县农业局、县总工会等单位举办了2期茶艺师培训班,共培训茶艺师70多人。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活动12次,促进了茶叶技术的推广,提升了会员茶叶生产的技术水平。三是提供考察展会服务。县茶业协会先后组织理事到台湾、福建安溪、安徽皖南茶区、四川成都茶区以及我省嵊州、新昌、安吉等地考察,学习外地经验。会同农业局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展会茶事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北京国际茶叶展、浙江省・静冈县绿茶博览会、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华市万人品茶大会等展会共12次,使会员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加强了我县茶叶企业的对外交流,提升了我县茶叶的知名度。在各类展会上,我县共有14个茶产品获奖。四是提供经营管理服务。为促进茶城有序经营,协会会同县农业局、茶城管理办公室召开了茶城经营户代表座谈会,鼓励各经营户诚信依法经营,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五是积极为会员排忧解难。春茶生产期间,很多会员反映用电紧张,协会立即向县政府反映,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及时解决了企业用电问题。一位理事在组织员工采茶运输鲜叶时不幸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协会迅速召开理事会,共捐款162200元,帮助他渡过难关。同时,邀请县交警大队民警给会员上安全教育课,引导茶企业增强安全意识。近年来,协会共为会员解决各类难题20多件。
三、积极配合参与中心工作,增强了会员的大局意识。一是积极参与做好重大茶事活动筹备工作。先后参与了中国(**)国际有机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更香杯”武阳春雨炒茶大赛、中国・**首届名优精品展销会、“武阳春雨”万人品茶活动、中国**国际养生博览会、“武阳春雨”杯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茶产业发展研讨会等重大茶事活动的筹备工作。每次活动中,协会做到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按照分工认真完成任务,确保了活动的圆满成功。二是积极配合县农业局做好“武阳春雨”参评省十大名茶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协会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沟通协调。经过考核争取,“武阳春雨”成功蝉联,成为金华市唯一入围的茶叶品牌。三是认真配合做好茶叶品牌管理工作。协会按照**县“武阳春雨”茶商标管理办法,积极做好“武阳春雨”茶品牌日常管理和新加盟“武阳春雨”茶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核、报送等工作。清溪茶业专业合作社、叶常香茶业有限公司、嘉南香茶业有限公司先后被批准加盟“武阳春雨”,“武阳春雨”品牌茶企业从七家发展到十家。县茶业协会还与县农业局联合开展“武阳春雨”茶质量抽查活动,有力推动了茶叶质量的提升。
四、精心设计宣传载体,提高了**茶叶的知名度。一是邀请媒体开展集中采访宣传。协会积极参与更香公司邀请的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浪网等在京主流媒体来我县开展了以“探有机茶乡、寻低碳茗香”为主题的采访活动。活动期间,媒体记者实地考察了有机茶园、鲜叶采摘、春茶加工生产流程,举行了以有机茶产业的低碳发展优势为主题的座谈会,有效提高了**有机茶的知名度。二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宣传。协会领导先后多次参加省内外茶协工作交流会,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努力当好宣传员。三是多形式开展茶文化宣传。县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充分利用协会与研究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优势,积极开展茶文化宣传。先后组织开展了茶文化“四进”活动,与县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更香杯”茶文化全国征文大赛,在当地媒体《今日**》开办了《**茶文化》专刊,促进了茶文化的宣传普及。四是加强媒体宣传。充分运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开展宣传。近年来,共在县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刊发新闻稿件90多篇,提升了**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着力提升素质,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协会理事会十分注重政治理论、科技、行业知识的学习,通过以会代训、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开展学习。协会组织全体理事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举办了茶产业专题研修班,通过听报告、实地考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理事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了协会会长会议、理事会议、会长重大事项沟通联系等制度,推动了协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积极改进理事会议形式,围绕议题,把会议开到企业车间,提高了会议效果。俞学文会长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首都杰出茶人。四是加强协会党建工作。根据县委两新工委的部署,建立了协会党支部。支部建立后,积极完善设施,创建了党员活动室,进行了规范化布置,并积极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被评为全县新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协会工作得到了上级协会的肯定,协会被省茶叶产业协会评为全省茶叶行业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原省政协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茶协名誉会长许行贯,原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鸿道等领导先后来**考察,对协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也深深感到,**茶业协会的工作与兄弟县市协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离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会员期盼仍有不少的距离。我们认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如何抓好服务,不断提升协会服务质量。要认真总结协会服务工作的经验,查找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要在做好传统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拓宽服务的.领域。要把上级行业协会、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会员需求相结合,围绕服务多听意见,做到问需于会员、问计于会员,不断增强协会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真正使协会成为会员之家。
二、如何抓好调研献策,努力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要继续发挥协会联系广泛,信息畅通的优势,开展建言献策。要精心选题,围绕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广大会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要注重调研方式方法,多掌握第一手资料,力求做到摸清情况,找准症结,提好建议,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有价值、可操作性的建议意见,共同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三、如何抓好重点,提高协会服务中心工作和宣传的能力。要不断增强协会的中心意识、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做好在**举办的各类重要茶事活动,对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做到积极主动,尽心尽职,努力完成。要把扩大**茶叶知名度,提升“武阳春雨”品牌作为协会推动**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精心设计宣传载体,通过组织开展活动,组织媒体采访、参加各类展会、开展协会对外交流,编印宣传册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努力为**茶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当好宣传员。
四、如何抓好基础,不断提高协会自身素质。要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继续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形式,组织理事会成员和会员学习政治理论、科技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要积极改进作风,通过走访,问卷等方式,多征求听取会员和对协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改进协会工作。要建立健全协会各项制度,推进协会“三化”建设。要加强协会与兄弟协会的联络联系,相互借鉴工作经验,提高服务的水平。要主动邀请县领导和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理事会,到协会指导工作,积极为协会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做好会员发展工作,为协会增添新鲜血液,增强协会活力。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蓬勃发展的**茶产业为**茶业协会履职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将认真学习这次会议上交流介绍的各地先进经,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四
为贯彻落实省、市^v^关于扎实开展“统计质量效益年”活动得要求,全面提升统计工作水平,更好得为我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我区^v^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对区内“企业一套表”科技专业年报情况进行督导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我区3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报表及时2013年2月15日前全部报完。
2、经核实,项目表中来源于政府得项目经费与活动表中得政府资金基本匹配。
3、企业研发项目得最主要技术经济目标有开发全新产品、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经济目标是“为啦科技原理得探索、发现以及技术原理得研究”得项目。
4、经过多方核实排查,部分高等院校有科技活动,进入非工业名录库。
1、我区研发费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这两家龙头企业占全区比重90%。
2、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2家,其中189家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万元。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规模小而散,研发团队力量不足,资金短缺且使用分散,导致研究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3、企业财务报表中研发经费计算方法存在出入。会计报表中工业研发经费包括两类:
(1)内部研究开发投入额,其中:人员人工费、直接投入、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设计费、设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
(2)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额。其中用于科技活动得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很难界定,除大中型企业外,大部分小企业将其计入生产成本,而未计入研发经费。
1、加大政府得资助和调控力度,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得内外部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得主体。
研发活动过程具有不可分割性,一个企业往往不可能独立承担全部得研究工作,需要政府得资助和调控,研发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研发活动不一定能取得预期得成果,存在着失败得风险,研发活动得进行着也无法控制新技术知识得扩散,面临着竞争者抢先占领市场得风险,这些都表明企业得研发活动需要来自政府得有力支持。政府力支持企业研发活动还是政府实现就业和经济成长目标得投效途径。相对小型企业,尤其加大对我区龙头企业得资助和调控力度,这些龙头企业研发活动成功率高,回报率也高。
我区研发活动主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得发展,首先,不断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得内外部环境,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包括政策、销售、信息等服务,帮助高新技术企业筹措资金,提供生活设施,保护科技企业家,为他们排忧解难。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制定得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得若干优惠政策,并在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科技政策和法规得同时,结合自身得特点,为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更加宽松、优惠得政策环境。其次,进一步完善封闭管理、开放运作得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具有较强聚散能力得科技市场,解决科技信息不灵、成果流通不畅得问题。大力扶持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服务得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孵化器得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以促进全市技术创新链条得形成。鼓励创办并大力扶持科技咨询机构得发展,不断拓展科技咨询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和转制中小企业得发展壮大提供科学得决策咨询服务。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得改革,把科研工作纳入到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得轨道上来。
2、加快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
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发展最重要得因素在于人才资源,没有雄厚得人才资源作保证,就不可能有高新技术产业得大发展。应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培养造就一支能力强得现代科技企业家队伍、造诣深得科技人才队伍和素质高得科技产业工作队伍。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急需人才得培养、培训、开发、引进工作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对^v^战略性^v^高新技术产业学科带头人得培养在科技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培育、造就一支具有风险决策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既懂高新技术又通现代企业管理得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应结合我区人才战略,重点引进一批归国留学人员,通过建立海外学子创业园等途径为归国学子提供良好得条件,使他们从国外带来得先进技术、科技项目、管理方法等得以运用、拓展和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改造传统产业必将有一个质得飞跃。
企业得发展归根到底只能建立在自有得技术基础之上,引进消化吸收固然重要,但经验表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不能通过引进获取得,引进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可能形成对外部技术得依赖。我区工业企业目前已经拥有一定得技术基础和相当得物质财富积累,要尽快摆脱技术依赖模式,向技术自主创新转型,提高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五
3月20—21日,市经信委调研专班深入市风机生产和配套企业,对风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风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中叶,自2019年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市风机产业现有企业92家,其中风机制造企业8家,配套企业84家;拥有总资产29.6亿元,其中风机制造企业15.6亿元,配套企业14亿元。2019年,风机产业实现总产值106.2亿元,上缴税金1.07亿元,从业人员1.03万人。风机产业是市支柱产业。截止2019年,其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在市规模工业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27.3%、36.7%、14.6%,对市工业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一是行业地位日益凸显。2019年,风机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位次由2019年的第10位前移到第6位。省风机厂、双剑风机、中意机电已成为全国风机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其中省风机厂是全国风机行业协会理事单位。省风机厂、双剑风机、中意机电3家企业综合实力跻身中国风机制造企业前10强,被列为省通用设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部分风机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如造气风机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化铁炉风机占全国市场的90%以上,并出口到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19年1月,市被中国机械联合会授予“中国风机名城”称号。
二是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近年来,风机产业规模迅速扩张,风机制造企业由1家发展到8家,配套企业由3家发展到84家,风机年生产能力达到2万台,铸件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具备开发和生产80多个系列1000多种型号产品的能力,与风机企业裂变之初的2019年相比,产值增长31倍,销售收入增长26倍,利税增长29倍。配套企业华鑫冶金年产值突破20亿元,省风机厂、双剑风机、中意机电3家企业产值均突破5亿元。连续五年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产业集群。
三是技术研发实力雄厚。风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三峰”、“双剑”两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双剑风机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投资2019多万元建立了武大工业园、大连技术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节能环保产品二氧化硫鼓风机获得国家二级效能标准,市场占有率达70%,耐高温风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正准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向军事工业领域进军;省风机厂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风机技术中心、风机工程技术中心、省博士后产业基地,与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拥有多名行业专家,具有自主研发各类通风机、鼓风机模型级能力,取得了12个发明专利,总专利达78件。其烧结烟气余热回收循环风机和静叶可调轴流风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的htd化铁炉离心鼓风机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科技成果奖等多项奖项。
四是市场环境趋于优化。为避免风机企业产品同质化竞争,市风机行业协会积极引导调整产品结构,实行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各风机企业都按照作业分工,将高、中、低档生产成本要素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围绕各自的产品定位,分别确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培育精品名牌,延伸产业链条。如省风机厂主要向环保型方向发展,双剑风机主要向节能型方向发展,微特风机和天桥机械主要向小、精、特型方向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了“专业分工、优势互补、密切协作、和谐竞争”的风机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小微型企业由于周转资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导致产品销售市场相对疲软,产品库存增加,生产能力不饱和,抗风险能力差。
二是技术装备亟待提高。风机企业主要生产通风机、鼓风机等中低端产品,还不能批量生产压缩机等高端产品。企业设备档次较低,先进工艺装备不多,数控设备仅限于省风机厂和双剑风机等少数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产品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应用水平不高。这些都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三是规模总量仍然偏小。风机产业虽然形成集群规模,但与国内沈阳、陕西、上海等风机产业基地相比,差距还很明显,8家龙头企业生产总值还不及其他地区1家龙头企业。与风机生产配套的上游产品生产能力还不强,尤其是铸件和电机供给不足,据专家测算,未来2-3年,风机产业每年需求的配套铸件、电机缺口分别在2万吨、3万台左右。
四是“瓶颈”制约矛盾突出。风机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要在高精尖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市风机产业资本积累还不够充足,被调查企业普遍反映企业周转资金紧张、科技投入资金不足;金融部门放贷手续复杂,条件苛刻,加之融资平台尚不健全,贷款难、融资难仍然制约着风机产业发展。
五是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受年青人向往大城市生活、企业工资待遇不高等因素影响,大量劳动力流向沿海地区,企业招工难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制约了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调查发现,高级技术人员、一线熟练技工和营销人员缺口均在1倍以上。
我国共有五大风机生产基地,风机企业5000多家,其中规模会员企业150家,产品涵盖200多个系列、2019多个品种,年产能1700亿元左右。风机产业属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国家、省一系列优惠政策文件出台,为机械制造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风机产业大发展。然而,我国企业生产力只有德国、意大利、丹麦、瑞士等国际高端企业的十分之一,而风机10亿元的市场份额仅占全国整个风机市场的2%,国内市场正被外企抢占;高耗能高污染又警醒着产业须加快转型升级。这些对于风机产业,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加快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在省风机工程技术中心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省级监测、信息中心等平台建设,提高企业技术研发、产品检测和综合服务能力。引导技术落后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进行重点项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在高端压缩机研发和生产上有新突破,要大力开发节能环保产品,抢占节能环保潜在市场。加快从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引进先进设备,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引导企业家转变安于现状的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省风机厂、双剑风机等龙头企业建立由企业主导的面向各个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学校,加强产业技术人才培育。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植行业标杆企业。建立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奖励制度,对突出贡献的企业,实行一定比例的税收返还奖励,让本土企业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重点项目引进、重大项目投资、国家品牌和相关示范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等鼓励政策。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出台培植风机产业标杆企业的政策,在供电、土地、融资、税收、人才、上市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引进国内500强集团企业与风机企业合资合作,重点培植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在行业内有份量的重点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示范带动和聚集引导作用,促进风机产业做大做强。
(三)着力提高职工待遇,吸纳高新技术人才。建立“环境留人”机制。打造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职工生活服务体系。在住房、购物、子女教育、金融服务、通信服务、物流、休闲娱乐等方面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工和高新人才短缺问题。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针对风机产业配套率不高的实际,通过产业招商,引进与风机生产配套的冶炼、铸造、轴承、电机、电器等配套企业,加快高品质、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项目落地投产,构建上下游链条配套、协作紧密的产业集群。致力做大主业、做全品种、做精产品,形成分工精细、功能多样、要素资源配置合理的良好发展格局。
(五)着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加快推进省风机厂和双剑风机上市步伐,尽快从资本市场融资。建议政府性投资公司对企业实行打包担保贷款。金融机构要通过在产业园区增设营业网点,成立“风机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建立“风机产业绿色服务通道”等方式,加大企业服务力度;为企业争取扩大授信额度、降低授信标准、差异化利率等更多金融优惠政策;加大流动资金贷款力度,不断开发票据理财、优质账款质押等金融新产品。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六
常宁市素有“油茶之乡”的美称,油茶林面积69.2万亩,约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1.3%。油茶一直是常宁市的传统产业,但长期以来,受观念、市场、气候、品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油茶产业一直总量不大、效益不高,尚未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常宁油茶产业能否发展,如何壮大,是一个值得深度探讨的问题。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三省,衡阳是湖南第一油茶大市。全国现有油茶总面积约5500万亩,茶油年产量约15万吨。近年来,茶油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油茶的相关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1、油茶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油茶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茶的主产品茶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能有效抑制和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它的品质经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各项指标均优于世界植物油王“橄榄油”,被确认为全球最营养、最健康的优质保健食用油,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茶油列为全球重点推广的食用植物油。油茶的附产品如油茶叶、油茶果皮、茶花、茶粕等是食品、制药、化工以及化妆品工业的重要优质原料,产业关联度相当高。同时,油茶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2、油茶的开发加工如火如荼。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产业,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国家林业局决定,“十一五”期间,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在全国重点扶持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形成30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30个茶油知名品牌。全国油茶主产区都把发展油茶产业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江西省全面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明确提出打造全国油茶产业强省的目标。广西省正式启动优质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我省和衡阳市也把发展油茶产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于茶油是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代表着生活食用油的发展方向,不少外国科研机构和公司已着手开拓深挖现有的油茶产品市场,国内食用油品加工企业也纷纷将研发重心往油茶上转移。
3、油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际市场对茶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在日本等国际市场上,茶油价格是菜籽油的7.5倍,从茶油中提取的化妆品油,价格每吨达20万元人民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秦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进口大量茶粕,用于改良土壤或特种的消毒灭菌。在国内市场上,一般经过简单炼制的普通茶油,其价值达每公斤20至30元,部分精品茶油达到每公斤100元以上。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食用油市场每年的销售额达到720亿元,总体上供小于求,尤其是高品质的食用油每年缺口在200万吨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茶油的深加工大有文章可做。
1、基本特点。常宁市油茶经营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常宁栽培油茶的历史长达1700多年。总的来说,常宁市油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油茶林面积大。常宁市油茶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22.6%,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0.6%,占经济林面积的92.5%,占衡阳市油茶总面积(330万亩)的1/5强。
油茶林分布广。油茶林遍布常宁市各地,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丘陵区,油茶林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有宜潭乡等12个乡镇,其中油茶林面积在6万亩以上的有荫田镇、蓬塘乡和烟洲镇3个乡镇。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村是蓬塘乡芝江村,该村总面积8783亩,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5479亩。
油茶品种较优。常宁市的油茶品种类型主要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个品种群。寒露品种群是常宁市的主要品种群,遍布全市各地,果实小,每果含籽4粒,出油率高,鲜果出油率达7%,高者可达8%。霜降品种群零星分布在全市各地,与寒露品种相互混杂在一起,以荫田镇的分布最多,果实大,每果含籽7粒左右,鲜果出油率5—6%。常宁市油茶的霜降和寒露品种,分别有红球、红桃、青球、青桃、黄球、黄桃等类型。
油茶加工步伐较快。早在1988年,常宁市就自筹资金1000万元,在市区建起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常宁市油脂厂。拥有化验室、粉碎车间、浸提车间、预榨车间、肥皂车间、机电车间和一条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吨、日处理油料80吨、油脂50吨的油脂生产流水线。其主要产品是精制茶油,其副产品有茶皂素、茶粕粉、洗涤剂等。xx年,引进菲律宾林老板整体收购市油脂厂,成立了衡阳绿园农业加工有限公司,首期投资300万美元。该公司集生产、加工于一体,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
2、发展状况。解放前,大面积的油茶林荒芜,产量很低。1949年,全县仅产茶油125吨。新中国成立后,油茶林回到了农户手中,油茶生产恢复发展较快。1978年常宁市出席了全国油茶生产会议,并介绍了常宁油茶生产的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好评。此后,常宁市积极推广“三保地”和“一地三油”经验,并实行“三年一深挖,一年一中耕,老林改造,间密补稀,修枝整形,防治病虫,施放基肥”等一系列措施,油茶产量逐年提高。1981年上交国家的茶油达到2060吨,居全国首位,获得了原商业部授予的“金杯奖”殊荣。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油茶生产作为常宁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了油茶生产的稳步发展。近二十年来,常宁市油茶产量保持在年平均3000吨左右,其中,1994年油茶产量达3595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常宁市的油茶生产一直得到了国家、省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油茶生产及开发性项目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1984年以来,常宁市先后实施了涉外油茶工程、国家第二期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跨世纪油茶高产稳产示范林建设工程,较好地解决了油茶大面积单产低、效益低的问题,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油茶生产走内涵挖潜、提高单产的道路树立了样板。1984年—1991年,常宁市被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2696”工程,完成油茶老残林更新造林5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3万亩。1993—1995年,全市完成油茶更新造林0.83万亩,常规改造0.95万亩。1999—xx年,全市完成了3900亩的油茶示范林建设,造林成活率达到99%以上,获得了省油茶低改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nextpage]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大多数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绝大部分油茶林抛荒。这种现象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xx年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抓好油茶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实施方案》。常宁市成立了油茶生产指挥部,切实加强了对油茶生产的领导。尤其是xx年7月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常宁市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制定了油茶产业化发展规划,规划以宜潭、柏坊、松柏、蓬塘、烟洲、荫田、西岭、盐湖、三角塘、罗桥、板桥、胜桥、洋泉、官岭等14个乡镇为重点,分期分批逐步改造油茶低产林40万亩。规划xx年—2010年,建设高标准油茶商品林基地11.5万亩。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9679万元,该规划确定了常宁市油茶产业近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这两年,常宁市油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油茶精深加工方面,xx年,常宁市与福建荣成轻工公司达成初步协议,拟在宜阳工业园内,由该公司投资1.28亿元,开发“中国油都”项目,集“基地—加工—销售—观光—休闲”于一体,打造独具常宁特色的油茶产品和油茶文化。现该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该项目正式启动后,将极大推动常宁市油茶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优势与经济效益的充分结合。在油茶基地建设方面,xx年底,常宁市从省里成功争取了15万株优质茶油,分发给三角塘、烟洲、蓬塘、兰江、荫田等乡镇。计划今后每年为一个有条件的、适合种油茶的乡镇,培育一块基地,逐步实现常宁市油茶品种的更新换代。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缺管理。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常宁市大部分群众将种植油茶的主要目的定位为满足自家生活需要,没有切实树立起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油茶林分属各农户,分散经营,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的大环境下,油茶林垦复率低,抛荒率高,基本上是人种天管,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农户很少投入人力、资金对油茶林进行开发,全市油茶林“老、稀、残、杂”现象比较严重,低产油茶林比重达70%以上。而且近年来,“荒灾、火灾、虫灾”导致全市油茶林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进山扫墓、烧荒引发的火灾,据粗略估计,每年烧毁油茶林都在3000亩以上。病虫危害也很严重,近年荫田镇和西岭镇一带的油茶林遭受油茶尺蠖和茶弈刺蛾的危害,受害面积近4万亩。
二是基地不大,缺规模。常宁市油茶林示范基地面积不大,分布相对分散,未形成集中成片规模。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优质油茶林还处于幼苗成长期,未进入丰产盛产阶段。而且,全市油茶品种相对杂乱,树龄结构失调,老、中、幼树混杂,嫁接苗与实生苗、普通株与高产株相间,优良品种覆盖率低,林相不齐,管理不便,部分品种因提前采摘致使油茶籽含油量降低10%以上,影响油茶林单产。据统计,常宁市油茶平均亩产茶油4—5公斤,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产品不优,缺效益。长期以来,常宁市油茶加工基本是按产区分布,作坊式生产。农户沿用农村土制方法自产自销自食毛茶油,一些乡镇甚至还以手工操作的杠杆榨、楔式榨土榨油坊为主,生产效率低,油品贮存时间短。这种土制茶油市场售价只是精炼茶油的三分之一左右,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受季节性影响和分户经营的制约,油茶籽等原料的收购也是瓶颈。油茶加工企业除了收摘季节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无原料收购,加工设施只能闲着。
四是龙头不强,缺品牌。常宁市仅有衡阳绿园农业加工公司一家企业从事油茶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七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赶超式发展: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农业的传统优势,彰显产业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再创农业大市新优势,在对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特别是粮食、竹木、家禽、中药材、油茶、生猪、肉牛、苎麻、果业、有机农业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现就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赶超式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据统计,20xx年底,我市拥有各类产业化组织512个,比20xx年增加173个;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达34.8亿元,同比增加18.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同比增加132亿元;产业化经营吸纳和安置农村劳动力10.7万人。
(一)龙头企业不断壮大。20xx年,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6家,范围涉及种养加、购销、运输、市场流通等领域。全市127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为32.2亿元,销售收入134.9亿元,税后利润5.6亿元,出口创汇7326万美元,带动农户56万户,占全市总农户数56%,通过产业化经营增收47717万元,户平增收852元。今年通过重新认定和申报晋级,目前我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宜丰猕猴桃酒业有限公司、仁和集团、罗宾公司、高安维尔宝食品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44家、市级龙头企业70家。
(二)区域特色日趋明显。我市形成了一批布局相对集中的区域特色产业:一是以上高金农米业、丰城恒天、高安维尔宝为主的粮食加工和转化产业;二是以樟树仁和集团、天齐堂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产业;三是以丰城华英、圣迪乐为主的禽业加工产业;四是以罗宾公司、奉新康达、靖安邓氏园林、铜鼓金仁为主的木竹加工产业;五是以青龙高科、万华科技为主的油茶加工产业。此外,万载、铜鼓逐步形成了有机农业产业带;靖安已建成全省唯一的“中国椪柑之乡”;高安成为全省最大的肉牛产业区;上高、袁州区继续保持传统苎麻产业带;全市年出栏生猪460万头,是全省最大的生猪产业基地。
(三)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我市各级积极规范农产品行业协会、商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20xx年5月,全市通过兼并、重组和调整,经注册登记和有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57个。入股成员总数15551人,注册资金总额10883.83万元,被带动的农户普遍比一般农户增收30%以上。全市有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了国家级示范点(铜鼓众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高安上湖蔬菜专业合作社),樟树西堡生猪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了省级示范点。
(四)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全市农业产业争创品牌取得实效,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三品”基地监测面积扩大到111.65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3.26万亩,产品42个;绿色食品基地面积79.13万亩,产品48个;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19.26万亩,产品3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个(樟树仁和、四特酒)、中国名牌产品2个(樟树玉珠大米、春丝面条)、江西省著名商标24个、省名牌产品1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上高圣牛大米)、江西名牌农产品19个、获绿色a级认证12个、绿色aa级认证2个。樟树是全市创品牌最多的县市。
(五)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丰城的江西恒天实业有限公司是江南以大米为原料规模最大的生物糖浆企业,通过与南昌大学共同研究开发了蛋白肽,去年蛋白粉出口数量5500吨,其产品蛋白含量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深受国外客商青睐,产品全部销往韩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奉新的江西康达竹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有五项产品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目前该厂的竹地板实现了产品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全覆盖,并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产业已走在全省前列。但与各地发展势头相比,与农业现代化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总体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缺少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龙头企业与基地联系不紧密,有的产业有龙头没基地,有的产业有基地没龙头,龙头与基地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三是地域分割比较普遍,画地为牢,各自为“龙”,没有整合资源和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四是以市场为主导的运作机制和以政府为引导的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市场的拉动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五是领导重视程度有差异,有的认为对财政贡献小,不愿花大的精力抓。
(一)制定求真务实的规划。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规划论证,做到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使规划科学化、目标具体化、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规划要瞄准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制定赶超式发展目标,提出操作性强的工作举措。规划一经科学论证,就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不能因领导班子的变动而变动。
(二)健全和创新两项机制。一是要创新以市场为主体的运作机制。要强化用市场化的理念抓农业,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产业化的的观念。农业产业化要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带动,农产品基地推动,品牌促动,简言之即在市场这个无形之手的操作下形成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联结机制,不由政府包办代替。二是创新政府为引导的协调机制。要充实和加强市、县两级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其职能主要是制定规划,包装项目,疏通融资、争资渠道,搞好服务,通过市场手段去调节和引导产业做大做强。
(三)紧扣三个关键环节。扶强做大农业产业有许多工作要做,但主要应抓住以下三个关键,即龙头舞起来,基地大起来,品牌响起来,产业才可能兴起来。
做强龙头。要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要素,通过外引内联、联强联大,促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优势农产品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企业集中向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农业产业化的“联合舰队”。
做大基地。要把基地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来抓。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围绕资源引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
做响品牌。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和创新区域性广告模式,积极参与省内外、国内外各种展示、展销、推介、博览平台,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加大品牌扶持力度。认真贯彻《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春市质量振兴实施意见的通知》(宜府发20xx年11号),坚决兑现名牌产品奖励政策,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
(四)强化四项工作举措。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全市各地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的意见,把农业产业项目提升到与工业产业项目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储备项目,做好筛选包装工作,大力推介招商。要制定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农业产业项目除享受工业产业项目的优惠政策外,还要在税收、土地、信贷、出口、财政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招大项目,引大产业,用大项目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赶超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强力推进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业化的'联结机制。全面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村组干部、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技人员、机关干部发起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好市、县、乡三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体系。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引导专业合作社,通过为龙头企业服务和为基地、农民服务,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合力加大投入,提供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市、县两级政府每年要在财政预算中切块安排扶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并按照同级财政增长比率逐年增加。要用活用足国家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政策,善于借鉴外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特殊政策,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要将农业综合开发、林业、扶贫、发改委以及“一村一品”等可用于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建立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协调机制,并充分利用好我市农金担保中心的作用,为龙头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要加强银企沟通与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增加信贷资金投放。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特别是要鼓励机关干部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基地或者直接参股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度,强化服务落到实处。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普遍存在站散、线断、网破的现状,农业技术服务功能不完善,与做大做强种养业基地的需要极不相称。各地要高度重视和完善这一工作,否则,技术服务将成为一句空话,基地建设无从谈起。
(五)主抓五大优势产业。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赶超式发展,再创农业大市新优势,关键要选准、选好潜力大的优势产业,进行重点突破。我们在通过对全市农业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位置和影响力、产业成长空间、以及发展县域经济和壮大市本级等因素的分析比较认为,要紧紧抓住大宗农产品做文章,应重点抓好粮食、竹木、家禽、中药材、油茶5大优势产业。
1、粮食产业。我市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和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10个县市区中有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xx年粮食播种面积达878.7万亩,粮食总产351.91万吨,有粮食加工企业485家。粮食产业呈现种植面积大、加工基础好、龙头企业发展快的产业化格局,出现了以上高金农米业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创立了圣牛、汇银、华敏、碧云、玉珠等众多市场前景好的优质米品牌,带动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粮食种植基地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条。随着国际市场粮价的暴涨和国家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安全性、健康性,粮食产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万载有机稻、丰城富硒稻开发势头强劲,粮食种植与加工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商机。要在两条国道带和平原、丘陵山区重点布局,形成以绿色大米为主体,有机大米和富硒大米为特色的粮食产业发展格局,使之成为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农业大产业。
2、竹木产业。我市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竹木主产区。全市年耗材200立方米以上木材加工企业951家,年耗毛竹1万根以上企业234家,形成了以罗宾公司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产业和以飞宇集团、康达、奋发、欧风为龙头的毛竹加工产业。要以强力推进“全民造杨”为抓手,狠抓木材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家具、门窗等深加工,实现做大木材产业和保护生态的“双赢”;毛竹系列开发过去创造了乡镇企业的辉煌,要加大毛竹基地建设,积极应对今年冰冻灾害对产业发展的冲击,加强毛竹精深加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毛竹产业就一定会在赶超式发展中,重振昔日的雄风,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生力军。
3、家禽产业。我市家禽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密集,关联度高。仅丰城就有规模家禽养殖户11000多户,家禽饲养量3480万羽,家禽综合产值12.6亿元,形成了以华英禽业为龙头的肉鸭产业,以圣迪乐为龙头的蛋鸡产业,以禽蛋批发市场为龙头的蛋鸭、肉鹅产业,以元隆、华阳公司为龙头的羽绒加工产业。此外,丰城正在大力发展富硒家禽业,建设年孵化能力1500万羽富硒种鸭基地和年养殖40万羽的自动化富硒蛋鸡养殖小区,完善药湖、清丰山溪及赣江流域水禽养殖基地,实现家禽饲养5000万羽。要以丰城禽业为核心,充分利用赣抚平原水域养殖和规模养殖的优势,大力打造江南最大的家禽产业基地。
4、中药材产业。我市有中药材种植的条件和传统。樟树市种植与加工中药材历史悠久,中药材产业基础厚实,药业“板块经济”已初具规模,有中药材加工企业近百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中药材种植面积17.3万亩,联系农户8900户,年产值24.7亿元,樟树药交会和中药材专业市场是闻名海内外的专业市场。有樟树福城医药园、袁州医药园为依托,樟树药交会、樟树中药材市场为平台,仁和集团、济民可信等企业为龙头,樟树、袁州、万载、丰城等地生产为基地,全市中药材产业一定会有突破性发展。
5、油茶产业。油茶是我市传统产品和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著名的“油茶之乡”。该产业群众种植基础好,自然资源丰富,全市适宜种植油茶地达500万亩,现有油茶林188万亩,年产茶油近800万公斤。在粗放型管理条件下,亩产只有3-5公斤,但丰城高产优质油茶示范基地亩产可达50-70公斤,产业发展潜力非常大。要进一步加大低产油茶林改造力度,稳定和扩大优质油茶生产基地,推广高产优质油茶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做大做强青龙高科、万华科技、丰城御润坊等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市油茶产业就一定会异军突起,成为赶超式发展的亮点和增长点。
在重点抓好5大优势产业的同时,另外5大特色产业也要做大做强。这就是生猪产业关键要引进大型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肉牛产业主要提高养殖科技含量,扩大养殖规模;苎麻产业重点建设生产基地,开发高端产品;果业产业椪柑重点打造原产地鲜果品牌,猕猴桃重点创新产品;有机农业是农产品发展方向,要按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化、超市化、品牌化的要求搞好土地有机转换,逐步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八
目前,大多非木材林产品的价格比如野生菌、竹笋、核桃等的终端价格以国际市场上认定的的价值为依据,以国际竞争市场价格为准。初次交换过程中,其交易价格中资源的价值量往往被收购商忽视不计,采集者获得部分只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其价格往往是终端价格十分之一,其利润大部分集中在商家的手中。
新平县林权改革进行之后,其非木材林产品的模式已有自由采集向承包管理转变。在实行林权改革的承包管理模式下,承包者对林下资源有着绝对的所有权,为提高自己的收入,承包者会尽力保护这些非木材林产品,并努力提高它们的质量与产量,因此其价格在承包管理模式下比自由采集模式下高出一些,并且资源破坏相对较轻。当然,这些非木材林产品的价格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收获高峰季产品价格下跌,反之亦然。
(二)商品链分析。
由于地理位置及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以及交通状况的差异,非木材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状态也有不同的特点。在距市场较远且交通不便的地方,村民采集并加工后一般是直接出售给到村头和路口收购的中间商,很少拿到集市上或县城的农贸市场出售,主要由于路途较远,费用较高,并且来回要占用很多时间,但出售价格均较低廉。而对于那些离市场较近的社区来说,村民采集加工后,大多数农户直接将产品背到市场上销售,这种销售方式,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销售价格相对于前者稍高,因而村民可获得较多经济收益。
新平县非木材林产品的商品链主要如图1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平县非木材林产品主要流通渠道有三条。一是农户直接到消费者,如果农户距集散交易地路程短,且交通便利则通过此渠道。二是由本地少数村民充当的中间商,当农户的采集量少,且运输成本高时唯有直接出售给当地的收购商,由他们集中后转让给高一级别、实力较强的收购商。三是通过加工企业出售的流通渠道。农户直接通过企业的流通渠道出售。
(三)存在的问题。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权属不明晰,非木材产品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度缓慢,集体林还是集体共有、集体共管,林地产权不清,经营主体不明。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广大村民没有得到山林的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造成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不高。林地的流传困难,成为林业企业租赁的制约因素及实施集约化、规模化产业经营的障碍,影响了企业经营的积极性。
2、经营管理粗放,掠夺式采集盛行。林农还没有把非木材林产品当作一项产业来经营,只是把非木材林产品当作副业收入,林农对如何科学地采伐,科学地保留非木材林产品资源,以及非木材林产品的丰产栽培技术知之甚少。村民每年采集野果、竹笋、野生菌、松脂等以增加其经济收入,但是,非木材林产品采集,存在着缺乏可持续利用的采集管理方式,过量和掠夺性采集盛行。
4、产品进入市场前的环节过多,农户从中获益小,市场化程度低。从新平县非木材林产品的商品链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非木材林产品从出产品到最终的消费市场至少要经过农户和三个级别的中间商,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农户卖给当地村民消费的。这必然致使参与利润分配层次过多,最终减少了各层次所得的利润比例,而农户还是处于利润分配的最底层。
农户采集的大部分非木质林产品只是作为劳动密集性产业,出售的是原始资源。由于分散经营,缺乏有效组织,所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及无序竞争。当处于减产小年时,提早采收,影响产品质量;而当丰收大年时,则竞相压价,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小规模的无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阻碍村民增收的主要障碍。
四、
第一,加强对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做好产业规划。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受到地理位置、气候、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巨大的自然与市场两方面风险。针对非木质林产品市场主体缺失、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的现状,要健全相应的组织,特别是建立一个能让农户充分参与的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
第二,抓好重点生产基地建设,组建企业集团。要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户、专业村的劳动示范作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组建企业集团,与千家万户林农连接起来,建立公司与林农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带动基地能力,加速产业化进程。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九
1、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名优茶品牌多而杂,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的三、五吨,小的只有几百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属凤毛麟角,除瀑布仙茗等个别品牌外,尽大多数茶叶品牌着名度低、缺乏市场认可,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珠茶厂产品结构类同,销售价格低、利润薄,在煤、电、采摘等环节生产本钱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委曲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
2、茶园经营分散,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部分茶园直属村级集体所有,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期大多在5年左釉冬由于承包期短,导致承包者存在短期行为,没有长远计划,茶园治理粗放,导致茶园老化。大部分村级茶园随山林责任制分茶到户,户均有茶园,承包户或自行加工茶叶,或出售鲜茶叶,由于茶园面积小,农户治理不重视,难以保证质量。
3、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产量较大的珠茶、蒸青茶多以出口为主,受自身能力所限,在销售、定价等方面非常被动,基本上被中间商、外贸公司、外商所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是纯粹的初加工。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名优茶,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经营习惯,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人情茶、关系茶、礼品茶、扶贫茶为主解决茶叶销售题目,基本拘于本地市场,鲜有销往周边地区,难以辐射到大众市场,品牌对销售的带动效应不明显。我们通过网络调查我市名优茶在全国各大茶叶市场和全国最大茶叶流通企业天福团体的上柜茶叶情况,基本上见不到我市瀑布仙茗等名优茶的踪影。
4、工艺水平落后,产品品质较差。从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讲,我市大多数制茶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是较为落后的,这是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珠茶加工企业普遍环境较差、设备落后,加工标准不严,一旦受到国际市场动荡或欧盟对进口珠茶严格执行检测标准,整个珠茶产业就受到重创。名优茶生产企业缺少大型冷躲库等必要的蕴躲设备,生产工艺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在采摘、摊青、制作等一系列关系到产品品质的环节仍较薄弱。如由于加工机械的原因,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瀑布仙茗在外形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影响市场竞争力。
5、监管不够到位,产业发展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有关部分对茶叶产业整体发展缺少指导,较重视新品种改良、引进等前期工作,忽视对产中和产后的监管指导,对合作社的规范建设引导不够,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茶叶企业联合组团发展。目前,全市范围内成立了多家茶叶生产合作社、茶叶协会,如瀑布仙茗协会,会员可以共同使用品牌,理论上虽有一整套的品牌治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够严格,个别会员茶叶产品质量低下,严重影响品牌整体形象。新昌县花20多年时间集策资源发展大佛龙井和宁海县花时间集策资源打造看海茶的做法,值得我们鉴戒,如今大佛龙井和看海茶的产销规模及市场覆盖面已远在瀑布仙茗之上。
对策建议。
1、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要研究制定《余姚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及其茶叶公司配套扶持政策,明确今后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项目、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设立随财政可用资金增长的产业发展资金,落实并稳定税收优惠政策,努力使我市茶叶产业向着茶树良种化、产出高效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加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进步名优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扩大市场覆盖面,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建立现代化茶园,基本实行茶园标准化治理和机械化作业,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2、完烧瑰制机制,进步茶叶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一要制定扶持措施,鼓励茶叶企业或茶叶经销户往外地特别是全国区域性茶叶市场开设专门销售我市名优茶的专卖店、直营店、经销店,并在市农批市场专设茶叶交易区,将专业市场、贩销队伍、驻外窗口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二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联营、合作参股、控股、茶园经营权流转、组建合作社等形式,组建龙头企业或经营团体,发挥龙头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使茶叶生产经营向团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一个品牌1家企业或1个团体运作的局面。三要鉴戒新昌等地与天福团体(国内最大的茶叶连锁经营团体)和北京老舍茶馆(全国最负盛名的茶馆)合作的做法,千方百计使我市名优茶进进茶叶消费高端市场。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十
同志们:
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谋划“xx”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安排部署xx年度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切实加快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建设步伐,全力推动我县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随后,高书记还要讲重要意见,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坚定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县以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为目标,加快泾川旅游经济区建设,全力推进旅游产业集中突破,全县旅游产业得到长足进步。
一是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把旅游业作为全县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之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以王母宫为龙头的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步伐,整合县内资源,完善配套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强化宣传推介,全力打造泾川旅游品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xx年来,县委、县政府持续将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年度“六个集中突破”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实施重点项目,全县旅游产业一年一大步,三年实现了新进步和新提升。最近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旅游产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旅游业在全县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二是旅游体系初步形成。把旅游作为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修订完善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南石窟寺等重点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有序推进开发建设。以扩大景区容量、丰富景点内涵为重点,突出“西王母文化”,精心实施了王母宫景区和瑶池景区综合开发工程,形成了集朝觐、观赏、集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人文旅游景区;立足佛教文化遗产,实施了大云寺景区开发工程;彰显生态文化,实施田家沟生态风景区开发工程和官山林场休闲区建设,形成了以王母宫景区为中心,以大云寺、南石窟寺、田家沟等为依托的旅游景点体系。
三是产业要素日趋完善。把完善旅游要素作为提升服务功能的关键,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做文章,开展“泾川名优小吃”评选活动,精细开发地方小吃;依托温水资源,温泉宾馆进一步扩大了建设规模并晋升为四星级旅游饭店,确定旅游定点接待宾馆饭店8家,有效提升了游客接待能力;建成了北大路、中山大桥、南石窟大桥等连接主要景区的旅游道路网络,开通了3条旅游公交线路,提升景区道路等级;依托县内主要旅游景点,全力推出王母宫“寻根拜谒游”、大云寺“礼佛朝觐游”、田家沟“休闲度假游”、温泉“洗浴理疗游”等旅游项目,形成了地域性旅游特色,县内旅行社增至4家;设计制作旅游纪念品20多种,设立旅游定点购物单位3家;编排大型古装神话剧《王母情》等系列文化演艺节目,开发田家沟跑马、攀岩、垂钓、狩猎等游乐服务项目,引导游客参与互动,增强了游客留驻能力。
四是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把宣传推介作为旅游产业开发的突破口,走出去拓展客源市场,在**等地开展了泾川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多次组团参加国内旅交会、兰洽会、西交会等区域性商贸盛会;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佛道文化暨大云寺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人民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泾川,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等专题栏目和《中国旅游报》等10多家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开通了重点景区旅游门户网站,实现了与百度、西北旅游网等知名网站的有效链接;先后与省内外6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王母故里?佛道胜地”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二要抓投入,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打造新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多层面地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市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衔接,争取有更多的旅游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的`大盘子,争取省、市旅游项目资金支持;对相关的资金和项目,适当向重点旅游景区倾斜,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从今年开始,设立2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重点支持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宣传推介工作;积极开展银企对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鼓励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特别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开发旅游资源,兴建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要抓培训,强化人才保障。发展旅游业,关键靠人才。要大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努力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旅游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事旅游工作的干部要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同行学,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升宣传推介、项目建设、行业管理、工作落实等方面的能力;要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以会代训、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旅游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服务人员、导游讲解人员、出租车司机和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多渠道培养一批旅游专业人才。同时,要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旅游规划、策划、营销、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紧缺人才。要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针对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不同岗位,加强导游、酒店管理人员、服务员等旅游一线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志们,旅游产业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认识,抢抓机遇,鼓足干劲,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加快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建设步伐,为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十一
oo乡地处隆阳区东北部,东与大理州永平县隔江相望,南与瓦渡乡接壤,西与金鸡乡、板桥镇相邻,北与瓦窑镇相接,国土面积106平方公里,全乡辖10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有人口14242人,耕地10657亩,林地1224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乡内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人均林地七亩多,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把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生态oo”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20xx年全乡生产总值中林业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了6000多万,对gdp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农民人均纯收5396元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林业及相关经济产业,这些还不包含畜牧业中林下养殖应计入林下经济部分。全乡无论从自然坏境还是经济收入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森林之乡、生态之乡。
(一)经济林建设和林下种植情况。全乡经济林主要以核桃、果松为主,核桃种植5.8万亩,年产量1600多吨,产值4000多万。成材果松种植2万亩,年产松子50多吨,产值100多万。另外种植油茶2350亩,桑树2830亩。林下种植中药材、花椒、木瓜、梨、石榴和柑橘等,其中中药材种植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仅20xx年林农自行发展种植龙胆、七叶一枝花、续断、板蓝根就达到400多亩,主要种植在洼子田和oo,oo有零星分散种植,且经济效益不错,平均亩产值在5000元以上。
(二)林下养殖。oo乡林下养殖发展较早,但至今没有形成规模,多为农户自发分散养殖。全乡一半以上的禽类都是农户散养在自家庭院前或林下,林下土鸡养殖以玉米、米糠、稻谷等做饲养主料,再以自然草地、林地以放牧的形式自然觅食,这样既节约了饲料成本,又提高了土鸡的肉质,使其肉质鲜美、汤味纯正,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林下旅游和林下综合开发。发展林下旅游和林下综合开发是我乡“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正在做的是依托松茸、块菌等林下珍馐,发展以oo为代表的生态农家乐,今年准备借助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整体提升oo环境的基础上,改变农家乐单纯餐饮服务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体验农业,如举办古道文化旅游节、生态核桃节、在假日开展如“果松采摘比赛”、“农村生活体验”、“松茸发现之旅”等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另外石仙堂和渭西河两个旅游区正在规划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oo的旅游将由点及面,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一项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
我乡林下经济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更加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一是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市场化程度极低,竞争力弱,没有将林下产品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全乡境内除了有一家“武陵春”核桃初级加工厂外,没有其他生产企业,且农户各自为战,没有实现合作社式经营,产品空有好的质量而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形成订单农业,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市场竞争力不强,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林农不能持续稳定增收。
二是缺乏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林下种植、养殖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复合生产经营。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农户发展规模化的林下经济产业受到较大制约,另外由于缺少技术指导和管理培训,农户在种养过程中缺乏科学种养技术和管理方法,造成病虫害发生率较高,致使种养成本过大,经济效益不高。
三是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目前,全乡林下经济主要为“林果”和“林禽”两种模式,不仅发展模式较少,而且林下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很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四是基础设施条件差。林地属于涵养水源的.生态林,主要集中在水库周边,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比如太元的水磨坊水库,周边环境非常好,但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制约了周边整体开发。
五是群众认识理解有偏差。一是农户普遍认为林下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养;二是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三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林下经济作为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结合我乡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全乡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以下4点对策和建议:
(一)扩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与影响力。一方面,让“走出去”的群众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让“引进来”的投资者能扎根林下经济,起到导向作用。
(二)培育龙头,示范带动。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原则,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拓宽林间种植、养殖类别,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从现有成功技术经验和市场发展前景看,我乡林下经济发展应重点推广四种模式。一是“林菌”模式,继续推广oo为代表的封山育林养松茸、块菌模式,适当人工种植其他食用菌种。二是“林禽”模式,即在林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禽类。三是“林畜”模式,即在林下规模饲养肉牛、山羊、野兔等畜类。四是“林菜”模式,即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种植各类蔬菜。
(四)多方支持,合力推动。发展林下经济,需要上级的资金政策支持和农林水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推动。一是恳请今天调研的各位领导帮助我们向上多呼吁,给予我们发展林下经济更多的政策扶持、金融支持(贷款)等;二是希望上级相关部门免费定期开展各种种养技术培训。三是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成立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使林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十二
近10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一)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二)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由于近几年肉羊市场价格较好,羔羊肉走俏,养殖户不注重选备后备母羊,把羔羊大部分出售,造成适龄母羊比例偏低,周转速度慢,出栏率降低。
(三)资金匮乏,发展投入短缺。尽管我市近几年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用于肉羊产业发展,但其数额较小,很难满足农民规模发展肉羊的资金需求,一些优质肉羊品种无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难以实施。
(四)肉羊预混料生产、使用重视程度不够。我市专用羊预混料基本不生产,出售商也不多。少数生产厂家的肉羊预混料中,维生素及各类微量元素含量低、价格高。养殖户添加预混料的很少且很盲目,据调查,规模饲养户近三分之一肉羊发病、死亡病例是维生素、矿物质缺乏造成的。虽然我市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下脚料产量较高,但利用率不高,加工贮存不合理,浪费严重。目前全市玉米秸利用率仅占总产量的29.8%,麦秸不到10%;对各类鲜酒糟、酱油(醋)糟、玉米淀粉渣、棉皮、瓜果蔬菜加工下脚料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的利用效率也很低,贮存加工不科学,霉烂变质多,饲喂效果不好。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十三
一是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对我们的农牧民群众进行感恩教育,彻底解放思想。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同时抛弃惜杀、惜售等宗教习惯,解决牲畜出栏产品变商品的问题。二是要狠抓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培育。要紧紧围绕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贫困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质量品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同时,要培育一批知名的“互联网+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实现农村商业网点“线上线下”全覆盖,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提高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三是要狠抓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以科技为支撑、技术扶贫为手段、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种养技术,继续强化5个“县农业产业综合技术指导专家服务团”和42名(省级1名、县乡镇41名)专业技术人员对132个贫困村的技术帮扶和巡回服务,为产业扶贫工作保驾护航。四是要狠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大力支持全产业链打造。推进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快贫困乡镇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更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提高产业促农增收能力,更好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十四
今年以来,xx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准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为指针,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赶超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展开工作,促动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自查和迎检工作。
根据省、市、县关于展开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布置和要求,3.10月份我们会同县财政局深入到相关乡镇和项目上,对xx年年和20xx年的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实行了全面的自查;5月份,抚州市扶贫办、财政局赴xx检查组对崇仁xx至xx年年度扶贫专项资金实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即时实行了认真整改。xx年、xx年年我县共有扶贫开发资金363.9万元。xx年173.1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46.9万元(整村推动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动资金51万元,“雨露计划”培训资金5.2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3万元。
移民扶贫资金11.8万元,项目管理费2.6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26.2万元。xx年年190.8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78.7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动资金54万元,“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6.9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9万元,项目管理费2.2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市配套项目资金20.30万元,县配套项目资金13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2.1万元。从检查情况看,扶贫资金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二)、扎实做好重点村整村推动建设。
整合力量,整合资金,增大扶贫工作力度,从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村容建设、科技培训等方方面面着力,抓好重点村整村推动建设。认真组织好20xx年重点村扶贫项目的实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抓好了20xx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动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13个项目。已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104万元。
(三)、全力推动“民生工程”。积极探索“雨露计划”新途径。
1、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培训新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为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以提升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动增收。
2、“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乡村。在市扶贫办及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关照和支持下,我们在xx镇、xx乡举办“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农民培训班,针对留守农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拓展培训内容,请本县种养高级农艺师、拔尖人才讲授通俗易懂的果树栽培和麻鸡散课,受到农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培训人数600人。以县培训基地为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本县工业园区培训40人。根据市场和县工业园区的需求,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准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并稳定转移就业。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点,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一是争取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冰冻灾害救援物资26万元。今年1月12日到2月4日,xx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冰冻灾害救援物资,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即时援助26万元支持我县抗灾自救,其中xx乡救灾粮食6万元、xx桥乡xx村救灾化肥20万元。二是xx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学员来我县六家桥乡结对帮扶。
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全体学员在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冒着烈日酷暑,来到崇仁县六家桥乡中心小学展开献爱心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结对帮扶20名贫困学生,并决定将一直帮扶这些贫困学生至中学毕业,并解决学校一些基础设施。三是落实党政部门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展开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十一五”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展开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展开“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
(五)、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办和县政协到武汉和上市公司凯迪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了恰谈,凯迪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来我县投资上亿元,下半年将落户工业园区。我们已完成民生电气、宝深达纺织有限公司等招商引资工作任务800万元。
(六)、扶贫办自身建设的到提升。
进一步组织扶贫办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持续提升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为贫困群众服务的水平和水平;增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升办事效率。
(一)、上级扶贫项目和资金申批到位较慢。
申批到位较慢,影响了扶贫工程进度。在此方面我们望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好相关工作,使之达到更快的效率。
(二)、部分农村人口因灾返贫。
今年我县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贫困乡村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水平较低。存有因灾、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三)、村集体经济差,项目资金缺口大。
我县重点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当前这些村在实施规划中存有办事越多,欠款越多的现象。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与重点村建设的需要存有较大的差别。
总之,我们将吸取往年工作经验,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认真做好各项扶贫工作,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十五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农口有关单位:
从4月7日开始,市政府副朱乃振将带领市直农口相关部门进行农业农村工作检查、调研,请各县(市)、区按要求进行准备。
一、调研目的。
通过此次调研,全面了解各县(市)、区对“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掌握各地对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市政府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
二、调研主要内容。
1、备春耕生产情况。重点了解各地物资、资金准备情况,了解科技培训、科技支农、科技备耕情况。
2、抗旱措施。了解各地对抗春旱的思想、物资、科技准备情况,以及应对抗旱措施。
3、新农村建设典型。考察各地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了解各地今年新农村建设重点任务。
4、城乡统筹发展。调研各地对此项工作在机构、思路、目标、任务、措施等各方面安排部署和推进情况。
5、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了解农业驰名、著名商标品牌建设情况和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计划安排情况,了解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准备情况、龙头企业建设情况,以及绿色有机食品之都推进情况。
6、森林防火情况。了解今年各地应对干旱情况下森防物资、预案及演练情况。
三、调研方式。
调研采取实地考察、座谈、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县(市)至少要看3—4个现场,每个城区要看2—3个现场。座谈时要有乡镇、村和农业科技人员参加。汇报要重点突出农村工作会议后各项重点工作的进展和全年计划安排情况,汇报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四、参加调研人员。
市政府主管副,市农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农机局、市畜牧局、市供销社、市城乡统筹办公室等单位主要领导,以及市政府办和市农委相关人员,参加调研人员12人左右。
五、调研日程安排。
4月7日早7:00从牡丹江市出发赴东宁县。
4月8日早7:30从东宁县出发赴穆棱市。
4月9日早7:30从穆棱市出发赴林口县,晚上返回牡丹江市。
4月10日赴海林市,下午返回牡丹江市。4月11日赴宁安市,下午返回牡丹江市。
4月12日—13日到东安区、西安区、阳明区、爱民区调研,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以上日程如有变化随时调整。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十六
以山东“六合”、荣耀饲料为代表的饲料产业。双城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实施主辅换位、打造产业强市战略,近10年来始终保持奶牛存栏年均增长15%、牛奶产量年均增长17%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奶牛存栏27.1万头。年乳制品加工业实现税金2.3亿元。克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隶属于齐齐哈尔市,距省城哈尔滨市283公里,距齐齐哈尔市202公里,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辖4镇3乡10个农林牧场,98个行政村,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耕地面积162.4万亩。克东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是中国腐乳之乡。(三)甘南县奶牛产业基本情况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兴牧富民战略,始终坚持把奶牛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主辅换位的优势产业来抓,通过采取强化领导抓推进,招商引资建龙头,增加投入扩总量,强化基础搞服务等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奶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该县奶牛存栏达到7.5万头,奶牛超万头乡镇1个,超五千头乡镇3个,奶牛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3个,存栏5头以上的奶牛专业户980户。年末,全县鲜奶产量达到13万吨,乳品加工企业收购加工鲜奶4.6万吨。奶牛生产在全省66个县(市)排名第十位,在全市九县当中排第二位。黑龙江双城、克东、甘南等市县在短短10-20年里,有的甚至在几年时间内,奶牛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现已成为举足轻重、富县裕民、具有强大带动力的乳品生产基地,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经验和启示:(二)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必须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几个县市的经验告诉我们,把奶牛产业确定为畜牧业重点突破口后,政府的各项扶持措施必须要相应跟上。通过座谈,我们感觉到他们制定的扶持政策,很超前很有气魄。尤其是甘南和克东两个财政收入亿元左右的县份,制定政策手笔之大令人叹服。譬如,为了调动干部群众发展奶牛的积极性,克东先后实行了购牛补贴和交售鲜奶补贴。年实行每购买一头奶牛补贴1000元政策,当年发放购牛补贴资金500万元。年购牛补贴改为奶汁补贴,向飞鹤每交售一公斤鲜奶补贴0.1元,当年发放奶汁补贴资金217万元。对于交奶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由县财政为其购买养老保险。对购买牧业机械、保险、建青贮窖和沼气池也相应给予补贴。对于外来投资建设大型标准化牧场的租地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并给青贮饲料地补贴。甘南县对于发展奶牛先进乡镇和领导干部进行奖励,将地方税收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乡镇财政,各乡镇从县里奖励的50%中拿出50%奖励党委书记、乡镇长及其他有关人员。同时对村和村干部也制定了奖励办法。双城对各乡镇建立了返税政策,交售鲜奶越多,返税比例越高。对达到一定数量的招商养牛引进者、对机关事业单位创办一定规模股份制牛场、对奶牛大户都实行奖励政策。对连续两年成母牛存栏超过50头,符合《干部任用管理条例》的,一般干部提拔为副科级,副科级提拔为正科级,并兑现工资待遇。可以说,他们制定的某些政策,是过去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从这些可以充分看出他们思想之解放,观念之超前,气魄之大来。(四)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必须要破解资金瓶颈难题。在奶牛发展上,和我们起步相似的甘南县较好地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甘南县遵循区域布局、专业生产、规模推进的原则,采取增加信贷投入、利用扶贫资金、发动农民自筹等措施,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以购为主,引繁结合,迅速扩张总量。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奶牛专项信用贷款和扶贫款26245万元,其中扶贫款2376万元,信贷资金23869万元。年新增奶牛1.5万头,新增奶牛专业屯12个。客观地说,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了一定养殖规模,干部群众取得一定的养殖经验。但由于奶牛品质较差,规模化、科学化养殖程度较低,鲜奶市场持续疲软,养殖成本攀升,效益下降,本地没有税源型龙头企业,加上个别地方对奶牛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奶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过考察,我们感到奶牛产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项目,一般的工业项目可以富县但不能裕民,奶牛产业是既能富县又能裕民。扶持奶牛产业既能增强县财力,还能惠及“三农”,是不可多得的好产业。通过考察,我们感到目前是奶牛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应该发挥我县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紧紧抓住奶价市场走高和飞鹤乳业在我县投资建厂的机遇,采取多种措施迅速发展壮大奶牛产业。我县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养殖基础。从地理环境上看,我们和双城都位于北纬45度世界公认的奶牛养殖黄金带上,非常适合发展奶牛。除双城靠近大城市,地理区位比我们有优势外,克东、甘南的地理位置优势都不如我们。从资源要素禀赋上看,据统计资料显示,双城草原面积为26.4万亩,克东草原面积为19.4万亩,甘南草原面积为111.5万亩。我们的草原资源要比他们都优越。从地方财力投入潜力上看,克东和甘南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借鉴兄弟县市经验,对我县奶牛产业发展提如下建议:(二)制定更加灵活更加实用更加超前的优惠和激励政策。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各项优惠和激励政策,对照先进县市有关政策,汲取经验教训,做到扬长避短,去粗取精。要在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更加优惠、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在激励政策上,要舍得真金白银的投入,以此激励和调动干部群众发展奶牛的积极性。(四)加快防疫灭病、繁育改良、饲草饲料“三个”体系建设步伐。在防疫灭病体系上,一方面要将防疫员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村级防疫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安排一部分经费,将奶户饲养技术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在繁育改良体系上,要高起点站位,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品种改良,加快性控精液和性控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迅速扩大优良种群数量。在饲草饲料体系建设上,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落实补贴政策,引导奶户自觉开展青贮。
奶牛营养师岗位职责。
奶牛选购合同。
奶牛繁殖岗位职责。
奶牛人工授精操作流程。
木材加工产业情况报告(精选17篇)篇十七
随着我国居民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尤其是2020年疫情发生后,出境游、跨省游受限,开放的环境,创新性十足,又能亲近自然的露营游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休闲度假的热门之选,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网络数据显示,露营搜索量连续三年大幅增长,热度从一线城市向二三四线城市蔓延。今年五一小长假,露营更是爆火,有草地的地方就有帐篷。与之相适应,更多特色化、多样化的产品被应用到旅游发展中,促进露营产业及带动产业迅猛发展。以崧厦为例,据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崧厦新注册的户外休闲相关企业102家,2021年116家,2022年1-4月已达68家,同比增幅超40%,预计2022年将突破200家。面对爆发式增长的户外用品市场需求,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抓住消费热点,拓宽发展路径,进一步梳理完善了未来崧厦产业发展的思路,前段时间,我们通过走访多家户外用品企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就崧厦露营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的现状。
崧厦伞业始发于上世纪60年代,起步早、发展快,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全街道现有制伞企业1400余家,伞业专业村18个,从业人员4.5万人,年产各类成品伞6.5亿把以上,产业规模超120亿元,产品畅销国内城市,并出口远销至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伞企逐渐向伞业关联新兴行业如休闲、旅游、户外用品等方面拓展,崧厦发展露营产业具有以下三个优势。
(一)产业链完整。崧厦由伞业发展起来的户外用品行业已形成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制造、检测、营销等全流程产业链。本地社会化配套体系完善,从面料、骨架、纤维制品等原材料采购,到织造、印染、缝纫、丝网印刷、拉丝、制管、喷塑等工序加工,均可在本地一站式完成。企业之间相互依存、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用工灵活密切,自发形成“半小时服务配套圈”,能够迅速适应生产需求。
(二)具有一定规模。崧厦户外用品产业有2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是跟着户外旅游兴起的。现有250余家相关企业,年产值约18亿元。产品包含沙滩伞、钓鱼伞吊床、睡袋、户外桌椅等。疫情之前整个行业形态以代工为主,国外销售占比较大,疫情之后国内增长较快。
(三)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伞业与其他工业产业相比,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总体较低,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基本属于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从业人员较多。经过多年的发展,崧厦目前已拥有4万多名左右的产业工人,这些人员以缝纫工为主,就业方式灵活,与户外用品,特别是帐篷、天幕、睡袋等生产需要的产业工人种类相一致。在当前劳动力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崧厦发展露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后疫情时代,崧厦露营产业除受原材料如铁矿石、钢材、铝、pvc等不断涨价,劳动力及运输成本不断上升影响外,还有以下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市场渠道单一。崧厦的户外产品主要以贴牌为主,几乎都是订单式跑量生产,主要为骆驼、迪卡侬、三只小驴、探险者等品牌供货。国外市场占比60%,国内市场占比40%。这种简单的来样加工生产方式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家拓展市场的思想,还让生产与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相脱离,不能直面市场消费需求,也就不能精准市场定位,导致知名度难以提升,赚取的也只是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费,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利润空间持续受到挤压。
(二)同质竞争严重。崧厦整个露营产业偏向传统露营市场,企业单体研发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低,且在原材料、工艺、配件等方面无标准体系,质量把控不严,导致品质低端。目前,产品主要为便携式帐篷、睡袋及户外沙滩伞等,恒洋、佳旺旅游、盛源旅游、杰立户外、高步旅游等部分企业开始试水天幕等品类。总体来看,露营产业进入门槛低,企业投资少,生产设备简单,尤其低端产品加工体系技术很普通、成熟,产品高度同质化,导致行业内竞争的低价化。
(三)龙头企业和品牌缺失。崧厦目前已涌现出友谊菲诺、天玮雨具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且友谊菲诺也已着手在一、二线城市布局户外用品销售。但总体来看,崧厦露营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如义乌“原始人”等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甚至没有周边谢塘“探险者”等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的缺失直接意味着市场主动权的丧失,导致崧厦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缺失话语权,后果是利润空间被无限地压缩,且长期处于被动的、任人摆布的地位。
三、
发展的思路。
从宏观的维度看,国内露营行业还处在初期阶段,渗透率还很低,有专家估计不到1%,而日本有10%的人参与露营,美国更是高达15%,且人均一年会有四次以上的露营需求。从时间的维度看,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未来,加上中国人口的体量又特别大,露营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崧厦企业能否抓住这一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大众消费新特点,深入挖掘内涵,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把发展露营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填补伞业淡季,引导全民“创新创业”,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抓手。
(一)政府引导、政策激励。一要出台扶持政策。尽早出台《加快上虞伞艺小镇培育建设若干政策意见》。优先保障露营项目用地。对列入区级以上重点项目且当年度生产设备、网络软硬件等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露营企业,给予40%的补助。对通过使用营销引流工具的露营电商企业,按照实际支付金额的50%予以补助。对年线上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露营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补助。对新引进的知名露营品牌企业,按经营面积每年最高给予20万品牌运营补助。二要加快伞艺小镇建设。高质量推进总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核心范围1平方公里的伞艺小镇建设,重点推进跨境电商园项目建设,为露营产品销售提供平台支撑。三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商会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加强与外地户外用品协会的联系与沟通,建立“政府、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紧密联系型友好关系,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增强产业竞争力,真正形成基地优势、行业优势和市场优势。
(二)龙头培育、产业整合。一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现在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企业,从横向整合开始,整合先进技术、人才、品牌、渠道等核心资源,扩大市场势力,从而增加对市场价格的控制力,获得更高的利润,逐步成为能够自主研发产品、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站在市场前沿、能引领市场,能够肩负起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重任的龙头企业。二要开展横向整合。初期可学习义乌的“原始人”模式(仅生产电滋炉,销售端整合了露营产业的各个品类),崧厦企业可在生产帐篷的基础上,销售端整合露营全产业链进行销售。具有一定实力后,再通过服务下游(消费者)、整合上游(要求上游按照我们的要求来生产)、并购中游(找机会并购掉同类企业)等方式,整合从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到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的全产业链条,降低交易成本,把上游的原材料生产,中游的深加工,下游的零售终端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而在市场整体竞争中和与消费者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地位,形成战略竞争优势。三要加大产业合作。在有一定基础后,开展多元化经营,如加强与产业链之外的横纵联合,加强与旅游业、服装、户外休闲、会展、娱乐、广告等产业链平台的对接与合作,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争创品牌、提升价值。一要推广区域品牌。对“中国伞城”区域品牌进行策划包装和市场化运作,增加并突出露营产品内容,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时,倡导企业在成品吊牌中印“崧厦·中国伞城”区域商标,让露营产品带着“地方名片”走出地方,面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增强产业的凝聚力、辐射力,将特色转化为竞争优势。二要争创企业品牌。目前崧厦仅有中国驰名商标仅1件(友谊菲诺),省著名商标4件,要鼓励更多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名牌。引导企业将眼光放远,积极开发新产品,创科技型企业,鼓励企业学会国际、国内市场“双腿”走路,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创建品牌,实现从无牌、贴牌到有牌、品牌生产的转变,从而提高企业规模档次。三要塑造产品品牌。目前国外户外用品品牌主要有北面、哥伦比亚、始祖鸟等,国内主要有探路者、骆驼、牧高笛等。崧厦要根据自身基础和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深入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人群对帐篷、睡袋等的功能、款式、设计、面料、质量等偏好,通过细分市场的选择,新颖创意设计和精湛生产工艺制造,精准定位服务人群和产品档次,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凸现品牌个性和产品的核心价值,打造自主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
(四)多维展示,拓展渠道。一要设立产品展示区。将一江两岸景观带,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城南公园、皂李湖周边,虞南管溪两岸等适合展示的区域,作为崧厦户外用品精品展示区,用最直观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崧厦露营用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专门的产品展示区。二要探索“营地+”模式。通过“营地+景区”、“营地+田园”、“营地+研学”、“营地+体育”、“营地+玩乐”、“营地+演艺”等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崧厦露营产业,并不断创新新的模式,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三要多渠道并举。如代理渠道模式和批发商、代理商合作模式、扁平化渠道模式(连锁经营)、商场或购物中心或酒店的店中店模式等。
(五)数字赋能、共创未来。一要搭建平台,在伞业大脑中植入露营产业相关数据和信息。持续为企业输出ip、文创、创新要素等精准便捷的信息、人才和技术保障,助力企业向价值链更高的研发设计端和品牌营销端精准发力。二要植入手机。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拓展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线上销售渠道,不断生产更多的内容,开发各种有价值、有趣、好玩的露营新玩法,吸引精准客户,制造精神爽点,找到最低成本的传播路径,实现最小的拓客成本。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视野,明白产品只是入口,我们最终经营的是人群,并利用好人群为我们的产品进行传播。三要培育人才。采取引进、发现、培养等方式,吸引年轻又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也可通过与对方合作的方式,运用数字化工具,共同拓展国际、国内市场。通过“线上反哺线下”,即线上培育品牌、打开销售渠道,从而快速带动线下销售,以最经济的形式打造崧厦露营产业可信度和提升市场占有率,真正实现数字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