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对过去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实质性的学习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一
1.吕布字奉先,东汉名将。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猛将,论其晓勇,三国中无人能出其右,但此人反复无常,虽征战各地,建立不少势力,但因为部下叛变,被擒处死。
2.张飞字翼德,蜀汉四大名将之一,与关羽,刘备结为异性兄弟。虎牢关与两位兄弟大战吕布,在长板坡前喝推曹操大军,但经常醉酒责罚士兵,后被部下所害。
3.关羽字云长,蜀将之首,常独当一面,与张飞,刘备结为异性兄弟。武艺超群。刘备入蜀后,独守荆州。最后被吴军捉住斩首。
4.马超字孟起,蜀汉四大名将之一,马腾之长子,因其武勇及英姿,有绰号“锦马超”为报杀父之仇大战曹操,率领系凉兵急攻长安,但最后失败,后归顺刘备。
5.典韦曹操麾下大将,威猛雄壮,绰号“恶来”乃取字古代豪杰之名。在宛城遭张绣夜袭时,为了掩护曹操脱险,赤手空拳奋战而死。
6.赵云字子龙,蜀汉之将,先后为袁绍,公孙瓒效力,后追随刘备,长板坡前曾在曹操军中救出阿斗。但并不是十分受到刘备的重视。
7.许褚字仲康,魏将,身长八尺的大汉,与典韦相斗不分上下,为曹操所赏识,提拔为贴身护卫,平时呆头呆脑,在战场上却英勇无比,所以人称“虎痴”。
8.颜良袁绍麾下猛将,白马坡之役充当先锋,斩杀宋宪,魏续,又击退猛将徐晃,但却被当时身在曹营的关羽所杀。
9.文丑袁绍麾下猛将,为给同僚颜良报仇,出军延津,遭到曹操军袭击,奋勇杀退张辽,徐晃等猛将,但最终被关羽所斩。
10.孙坚有人认为他是孔子后代,在讨伐黄巾军时建立功勋,成为长沙太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担任先锋,与袁术,刘表斗争。在襄阳战死。后来被追认为武烈帝。
11.庞德字令明,魏将,原来是马超的部下,但当马超寄身张鲁处时,他由于生病,便与马超主仆分离,后来投入曹操军中,曾于关羽大战。
12.甘宁字兴霸,吴将海盗出身,人称“锦帆贼”,曾在黄祖手下,但不得志,借助苏飞之力后投奔孙权,在进攻黄祖,赤壁之战,对魏作战中,表现勇猛,深得孙权信任。
13.华雄董卓麾下猛将,身长九尺。在汜水关之战时大败孙坚,原本想乘胜追击,但被关羽所杀。
14.周泰字幼平,吴将,与海盗伙伴蒋钦一起归顺孙策,宣城被山贼围攻时虽身负重伤,仍然救出孙权,夷陵之战斩了蛮将沙摩柯。
15.太史慈字子义,吴将,曾奉母亲的之命,解救了北海太守孔融的危机。后来投靠刘飖,后又投靠孙策,在与孙权一起进攻合肥时战死。
16.黄忠字汉升,蜀将,蜀汉四大名将之一,曾先后保过刘表,韩玄。在韩玄麾下时与关羽有过一场激战。归顺刘备后,也一直活跃在战场上。
17.徐晃字公明,魏将,本是杨奉的部属,但是接受满宠的劝说归顺曹操,文武兼备,成为曹操的主力战将,受封为魏,国的平南将军。
19.夏侯渊字妙才,魏将,夏侯敦的堂弟,从曹操起兵时就能独当一面,擅长于急袭的一员猛将,但在后来的定军山战中,受法正的计谋,被黄忠斩杀。
20.魏延字文长,蜀将,原是刘表手下,后归顺刘备,成为蜀汉得力的大将,诸葛亮死后,与参谋杨义对立,后被受诸葛亮计策的马岱所杀。
21.孙策字伯符,孙坚的长子,靠着从袁术那借来的三千人马打天下,不久就收复江东一带,人称“小霸王”但后来打猎时遭受突击,深受重伤,不治英年早逝。
22.曹彰字子文,曹操之三子,卞氏所生,勇猛过人,是赤手打死过猛兽的猛将,绰号“黄须儿”在争夺汉中的战役中,救出深陷重围的曹操。
23.王双字子全,曹真麾下的猛将,惯使六十斤重的大砍刀和流星锤,在陈仓与蜀汉兵马大战,杀死了谢雄但在追击蜀军时,被魏延所杀。
24.张合魏将,本是袁绍的手下,但是由于郭图之计,深陷绝境,与高览一起归顺曹操,主要活跃于蜀汉战争中,曾在街亭大败马谡。
25.张辽字文远,魏将,曾为吕布的手下转战各地,与关羽英雄相惜,吕布身亡后,归顺曹操,守卫合肥时,仅凭八百士兵就击退十万吴军。
26.文鸢本名文淑,文钦之子。勇猛可比赵云,曾加入毋丘俭之乱,使司马师苦不堪言后来因父亲之死才归顺魏国。
27.张任刘璋麾下大将,在落凤坡射死刘备的'军师庞统,败战后被俘,刘备劝降,他却以“忠臣不侍二主”加以拒绝,从容就义。
28.徐盛吴将,随军参加了赤壁,合肥,荆州之战,曹丕进攻东吴时,被任命为安东将军,用疑兵大败魏军。
29.姜维字伯约,蜀将,原为魏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归顺蜀汉,诸葛亮临终时,将兵法传授给他九度北伐,使得国力衰退。
30.曹仁字子孝,魏将,曹操的堂弟,精通各种武艺,擅长射箭,骑马。赤壁之战后守备荆州,曹丕时代担任魏国的大司马。
31.邓艾字士载,魏将,得到司马懿的赏识,对蜀汉战争中表现活跃,与钟会联手灭掉蜀汉,但两人却是互不想让,最后被擒到,压往洛阳途中,被暗杀身亡。
32.程普字德谋,吴将,惯使铁脊神矛,孙氏三朝元老,身经百战,在赤壁之战中出任副都督协助周瑜,在长江之上击败曹操大军。
33.凌统字公绩,吴将,凌操之子,为报复仇,屡屡向归顺东吴的甘宁滋事,后来与魏将乐进对阵时,被甘宁救下性命,二人才和解,后二人结为生死之交。
34.张苞蜀将,张飞的长子,手持张飞死后留下的长矛,在夷陵之战中崭露锋芒,与义兄弟关兴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
35.高顺吕布麾下之将,跟随吕布转战各地,绰号“陷阵营”,吕布战败被擒后,一言不发,从容就义。
36.邓忠魏将,邓艾之子,随父亲在段谷大破姜维,长城之战中,曾和姜维战得不分上下,后来中了钟会之计,与父亲一起被捉遭暗杀。
37.韩当字义公,吴将,孙氏三朝元老,参加过进攻扬州,赤壁,征讨关羽,夷陵等许多战役,是东吴水军大将。
38.祝融蜀将,南蛮王孟获之妻,据说是火神的后裔,善武勇善使飞刀,曾生擒马忠,但随后被魏延所捉,后归附蜀。
39.关兴字安国,蜀将,关羽的次子,刘备起兵东吴时,为报复仇加入复仇军。与张飞之子张苞义结金兰一同活跃于北伐战场。
40.公孙瓒字伯珪,东汉的北平太守,与刘备一起从师于卢值,所率精锐部队清一色的乘骑白马,在征讨黄巾军时表现活跃。
41.黄盖字公覆,吴将,自从孙坚起兵时,就为东吴效力的老将,善使铁鞭,赤壁之战时配合周瑜使用“苦肉计,诈降曹操伺机火攻,为东吴带来胜利。
42.乐进字文谦,魏将,从曹操起兵时就随从曹操四处征战,与张辽,于禁,徐晃,张合,并称魏国名将。
43.蒋钦字公奕,吴将,与周泰一起成为名声日盛的孙策的手下,进攻南郡时担任先锋,,但是大败,险些被处斩,在进攻关羽时立下大功。
44.夏侯霸字仲权,先后效力于魏,蜀汉。夏侯渊的次子,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感到自己也深陷险境,因而逃往到蜀汉,妹妹是张飞之妻,其女成为刘椫的皇后。
45.马岱蜀将,与堂兄马超一起投奔刘备,领军活跃在南征北伐中,诸葛亮死后,铲除了反叛的魏延,官拜蜀汉的平北将军。
46.孙尚香孙坚之女,吴夫人所生又名孙仁,嫁给刘备,但因刘备与孙权不和,于是返回东吴。
47.周旨晋国的大将,随杜预讨伐东吴,率领八百水军攻打夏口,斩杀敌将,立下大功。48.纪灵袁术麾下大将,惯使三尖刀,刘备军前来攻打时,曾与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大战三十回合,后又奉命攻打刘备,遭吕布调节,撤兵而去。
49.文聘字仲业,刘表麾下大将,与刘丛一起投降曹操,但以没有守住国土为耻不愿为官,曹操欣赏其节气,封为江夏太守。
50.朱桓字休穆,吴将,负责守卫防卫魏国的要塞,用五千兵马打败率领数万大军的曹仁,孙权即帝位后被封为前将军。
51.张燕黑山山贼的头目,曹操打败袁谭后,率领十万大军投降曹操,因为此项大功,被任命为平北将军。
52.董卓字仲颖,东汉并州刺史,应何进召集进宫,乘混乱夺取大权,废少帝,自居太师之位,暴虐无度,最后被王允,吕布诛杀。
53.傅俭蜀将,傅彤之子,击毙魏将**等,屡见战功,在阳平关抗击魏军进攻,但副将投降,自己在乱军中战死。
54.丁奉字承渊,吴将,初次上阵即击败魏将张辽,多有活跃表现,成为大将军,后来奉命解救快要灭亡的蜀汉,可惜为时已晚。
55.李严字正方,蜀将,本是刘璋属下,刘备入蜀后归顺刘备,诸葛亮对他评价极高,称他不在陆逊之下,但在北伐时,因补给不利,遭到撤职免官。
56.冷苞刘璋麾下大将,与刘贤共同抵御刘备军的魏延,黄忠,被擒诈降后逃走,后又被俘后处死。
57.严颜蜀将,原本是刘璋的手下,负责守卫巴郡,后来与张飞作战时被俘,但感于张飞之义,归顺刘备,攻打汉中时与黄忠一起立下大功。
58.关平蜀将,关定的次子,深受关羽喜爱收为义子,刘备入蜀后,与关羽一起镇守荆州,后被俘于吴军,被斩首。
59.孙礼魏将,大石山打猎时,打死跑到曹睿身前的猛虎,立下大功,担任曹真,司马懿手下大将,在征讨蜀汉时立下大功。
60.文钦字仲若,魏将,扬州刺史被司马师的暴虐激怒,后叛乱,失败后逃到东吴,但遭到怀疑被斩。
61.孟获南蛮之王,刘备死后,发动叛乱攻打蜀国,与远征而来的诸葛亮顽抗,遭七擒七纵后,投降蜀汉。
62.陈武字子烈,吴将,容貌怪异,黄脸赤目与孙鎐作战时投入孙策麾下,在赤壁之战中以第四位大将的身份参战,后被庞德杀死。
63.胡奋字玄威,晋将,镇压叛乱并任平南将军讨伐东吴。
64.曹洪字子廉,魏将,曹操的堂弟,曹操起兵时,与曹仁一起加入,成为曹军的中流砥柱,转战各地,表现活跃。
65.鄂焕高定麾下的大将惯使方天戟,担任高定军的先锋与魏延作战,最后被俘,与高定一起投降,被封为牙门将军。
66.关索蜀将关羽的三子,荆州陷落时受伤,南征之时,出任先锋,用计俘虏过孟获。
67.李通字文远,魏将,在曹操与张肃,刘表作战时投降曹操。
68.董袭字元代,吴将,曾向孙权推荐过华佗,在濡须口防卫战中英勇战斗,但是由于大风使得船颠覆,逆水而死。
69.兀突骨乌戈国国王身长十二尺的大汉,率领刀枪不入的藤甲军与蜀军作战,但在盘蛇谷被烧死。
70.吕蒙字子明,吴将,原来是一名猛夫,但是在孙权的激励下努力研究学问,终于成为智勇兼备的大将。担任都督时,设计取回荆州,并生擒关羽。
71.马腾子寿成,东汉的西凉太守,是东汉初期名将马授的子孙,曾于董成等人计划铲除曹操,未果,后来被曹操召唤进京,再次密谋对策,但被发觉后处斩。
72.徐质魏将,辅国将军,惯使大斧,司马师对其勇猛对其评价极高,与廖化张翼交战,将二人击退,但后与姜维交手,败在姜维手下。
73.管亥黄巾军将领,黄金之乱后,率领数万之众袭击北海,与前来救援的刘备军鏖战,与关羽大战数十回合最后战死。
74.潘璋字文珪,吴将,与朱然协力捉住关羽,被赐予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后被关兴杀死。75.沈莹吴将,左将军,对抗晋军,由于战局不利,最后一直战死。
76.牛金魏将,曹仁麾下大将,对吴作战中,将甘宁困于夷陵,但被救援而来的周瑜围困,为扭转态势,夜袭周瑜大寨,可是被识破,招致大败。
77.蒋舒蜀将,姜维出兵伐魏,受命守备阳平关,但在钟会进攻时投降。
78.俞涉袁术麾下大将,随袁术参加讨伐董卓的战役,在汜水关,被华雄所杀。79.韩德魏将227年诸葛亮北伐时出任魏军的先锋,但与其四个儿子都死于赵云之手。80.郝昭字伯道,魏将,因司马懿的推荐被推荐为镇西将军,受命守备陈仓,擅长守备战,以三千之众,抵挡诸葛亮数万大军二十天之久。
81.凌操吴将,孙策麾下大将。凌统之父,大破严白虎后归顺孙策,后来与黄祖的斗争中被甘宁射死。
82.李典字曼成,魏将,,曹操起兵时就追随曹操,,喜好学问,曾多次制止同僚的躁动。83.孙韶字公礼,吴将,孙桓的堂弟,孙坚的养子,追击魏军的时候,与许徐盛的意见不一致,独自发兵致使曹军混乱,在丁奉等人的协助下大败曹军。
84.忙牙长南蛮王孟获的副将,奉孟获之命抵御诸葛亮,被马岱杀死。
85.陈泰字玄伯,魏将,陈群之子,率领军队的能力在其父之上,当司马师在朝中专横,魏帝死后,他着丧服入宫,以表忠诚。
86.高览袁绍麾下之将,官渡之战时与曹操手下许褚交战,后来与同僚张合一起归顺曹操,后来在攻打刘备汝南时,斩杀刘辟。
87.胡遵魏将,正东将军,讨伐公孙渊时出任先锋,后来毋丘俭叛乱,与邓艾王基一起大败毋丘俭,评定淮南一带。
88.曹操字孟德,黄巾大乱之际参加讨贼,崭露头角。董卓死后,纵横乱世,南征北战,构筑大魏国德基业。死后被追认为魏武帝。
89.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开国皇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组织义军征讨黄巾军,转战各地,终于鼎立于三国之中,谥号蜀汉昭烈帝。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二
3、历史会重演。——修昔底德。
5、人类的历史就是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泰戈尔。
6、只要我们都尊重历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理。——廖沫沙。
7、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班固。
8、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莫洛亚。
10、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乔治屈维廉。
12、人类的历史,就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毛泽东。
13、历史对事业的就是否崇高,就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乔万尼奥里。
15、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17、历史就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亨利伊雷内马鲁。
18、我们的历史就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就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吴晗。
19、历史就是进化的,但有时总使人感觉它就是在重复过去。——廖沫沙。
20、历史就是什么:就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就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
22、历史不过就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和恩格斯。
23、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华岗。
25、历史就是严峻的。历史并不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古华。
26、历史就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高尔基。
28、只有传记就是真实的历史。——卡莱尔。
29、历史就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雷蒙阿隆。
30、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歌德。
31、执古以绳今,就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就是为诬古。——魏源。
32、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就是教育别人。——乔治屈维廉。
3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就是现代史。——克罗齐。
35、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就是简单的责任。——雨果。
37、历史就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卡尔贝克。
38、历史就是不能容纳谎言的——佚名。
39、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也就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廖沫沙。
40、历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机遇就是赫赫名人、伟大人物的间歇出现。——阿伦尼文斯。
41、历史就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列夫托尔斯泰。
42、历史就是胜利者的宣传。——汤因比。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三
中国,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历史传承的超级大国,被外人和国人称之为“礼仪之邦”,而我们五千年后的炎黄子孙,也一样继承了古中国的优良传统。来到原来的“紫禁城”,现在的北京,只见大街上车水马龙,有些拥挤,这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这样挤,会不会塞车呀!”不用急,我们炎黄子孙的素质非常高,在这样拥挤的马路上,车辆不仅不会争先恐后的向前挤,而且还会互相谦让,看那辆车开上前不会塞车,就让哪辆车先开到前方去,在等红绿灯时,也是“彬彬有礼”,先让老人先过,或如果走错车道,他们也不会临时更换车道,而是会选择多走些路。这也是炎黄子孙的——“交通文明”!
再看看我们的卫生吧,人们自觉把垃圾丢入垃圾桶,但也有不好的习惯。一天,我走在路上,突然,一个男人喉咙一热,一口热痰喷吐在地上,旁边的人看了,无动于衷,仿佛已是家常便饭般,我正想上前理论,可他已经走远了,这时我想大声说:“如果中国十三亿人每个吐一口痰,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难道你们不知道每年全球死亡的清洁工人不计其数,那个数目,足以让人惊讶得嘴里可以塞下一个篮球。”娄底这个年轻的城市之所以还在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中,正因为是还有一些人的素质跟不上来啊!
记得去年去过一趟广西的南宁,那儿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马路上、商城边、就连家属区也到处是绿草成茵,一眼望去就象是一册绿色的画卷,让人忍不住想停下脚步去享受这城市场中绿的清馨。在卫生方面,城市里如果有人乱丢垃圾,后边的人就会友善的提醒他捡起,如果走远了,后面的人也会帮他检起来扔进垃圾桶,他们从来不会随地吐痰。这就是炎黄子孙的——“卫生文明”!
我觉得,中国这个“礼仪之帮”应该去学习北京的“交通文明”和南宁的“卫生文明”,这样就可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土地沙化!
我希望,明天的地球、明天的中国、明天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行走在历史长河边,背负着红色的绳索,拉一拉,牵出的是中华的灿烂文化。
当古老的先民第一次找到朱砂,第一次将它涂在额头,第一次在巫祝中那抹鲜艳的颜色中旋舞时,红色走进了人的生活,那是精神的家园。
悠悠千年,狼烟四起,兵车隆隆,旌旗蔽空,春秋战国又一乱世。五霸七雄号令诸侯歃血为盟。三牲之血汩汩流下,混入烈酒,沾染了每一个公侯的唇。随着历史蒙尘,随着岁月光彩的黯淡,惟有庙牢之礼映衬下的那一点红,留在褪色的画面中,依然鲜艳,见证了强者的手腕,见证了盟主的实力,照亮了纷乱天下点燃雄心壮志的手。
朝代更替,饰旧堂,换新主,不变的是朱漆大门,不变的是红墙高檐。一道门,一堵墙,割开一片天,划出两个世界。财富,高贵,荣耀闪烁在鎏金铜钉上,滑落在琉璃碧瓦间。世事沧桑,旧时王谢堂前燕今已飞如寻常百姓家,可是带不走门内墙中的繁华记忆和盛时烙樱红色犹如最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骨子里沉淀的帝王之气,威仪之相,富贵之容。
无论是豪门巨贾,还是市井百姓,最盼的莫过于自家女儿描金衣红的娇俏模样。大红的盖头,大红的嫁衣,大红的软履,恍若天边的云霞飘下,映着女儿家一生最美丽的容颜,不似人间。喜庆在声声红色的鞭炮里纷纷炸开,更添了欢娱的喧闹,有了浓浓的祝福的味道。
在黄土高原上的另一群人以另一种方式抒发内心的狂喜,安塞火红的腰鼓激烈地呐喊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要把天敲出个洞,那声音扬起你的手,拉着你的臂,拽着你的腿,让人不由得跳跃,欢呼,仿佛踩在炽热的炭火上;红色的绸子上下飞舞,恰似长鞭鞭打着天,要抽出一道裂痕,那舞蹈缠着你的腰,扯着你的脚,让人不由得也舞将起来。这就是活力!这就是生命力!这就是只有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出的蒸蒸生命!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四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45页下面)。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五
2.大运河:
a.隋朝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联系南北经济的'大动脉,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兴盛河经济的发展。
b.元朝大运河:
会通河、通惠河,形成京杭大运河。
c.元朝的漕运:
以海运为主、内河运输为辅。
4.科举制度:(官吏选拔制度)。
5.三省六部制:三省:尚书、中书、门下;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1.“贞观之治”唐太宗注意吸取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
2.民族关系:
松赞干布统一西藏,文成公主入藏(吐蕃)。
唐太宗被西北各族奉为“天可汗”
3.中日关系:
日本派“遣唐使”前往中国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
鉴真东渡日本。
4.文化:
唐诗:李白—诗仙杜甫—诗圣---诗史。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画家:吴道子---画圣阎立本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六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赞诗,诸葛亮以其不可测度的智慧、鞠躬尽瘁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志,虽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个千古传颂的人物。
的确,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他是一个超越了他生活的时代,历代不衰、千古传颂的人物。他是一个突破了阶级界限,从帝王将相到市井平民,从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汉,众口界碑,妇孺皆知,受到普遍称赞、歌颂的人物;他是一个超越了地域限制,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颂的人物。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整个三国的历史是与诸葛亮息息相关的,三国之局系因汉末之乱而来。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孙坚、孙策占据江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挥军南下,用意在于消灭割据,一统天下。而曹操的这个企图,却被诸葛亮给瓦解了,曹操兵败,无力统一,江东仍然保有其割据版图,诸葛亮和刘备方能借势构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更何况那种“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养所给予后人的不只是断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现了一种人格典型,予人无限之向往与敬慕。
综观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向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是诸葛亮自己构画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则系尽力完成他对刘备的责任,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情景构成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是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类型,最终北伐未能成功,星殒五丈原。
诸葛亮“死则死矣”,然而,他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无不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对国家、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身处世格言,又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军事家所学习和借鉴。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1、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等原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2、在思想文化方面: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3、在政治方面:孔子周游列国,兜售“仁”“礼”学说。
但孔子的思想代表了当时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主张挽救奴隶制,缓和阶级矛盾,他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孔子晚年退修诗书。孔子思想经过后来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七
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
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一、秦、赵、燕在北边修筑长城的原因。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能力强。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
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如楚国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到了战国,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八
高中历史教材容量大,知识面宽,对学生的论证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比较评价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地方的初中历史课没有被当一回事,这就更加需要高中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那么如何做好历史预习工作呢?
一、预习时要注意看教材每章开头的引言,有意识地培养我们书面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现行高中教材每章的篇首有一段简短引言,主要介绍本章的基本内容、历史脉胳和基本观点,且语言概括、精炼。上课前应该精读,从而对本章内容有一个浅层次的整体印象。当学完课文内容后,再回首详细理解该段引言,我们就能站在宏观角度去理解课文,试着学会繁中求简,详中求略。我们的历史书面语的概括和提炼能力也一定会有提高。
二、预习教材的文献资料,培养自己的史料阅读和材料处理能力。
现行教材,突出历史学科特点,针对高中学生实际,适当地增添了文献资料的数量和份量,采取了在一段史实的旁边设置一则史料,或在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叙述中穿插一段史料的方式。
近年历史高考大量引入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而教材原始材料的`引入,无疑为培养我们的材料阅读能力和材料处理的应变能力提供了极好素材,奠定良好基础。因而我们在预习历史的过程中不能熟视无睹、轻意放过,不要冷落或遗忘了它们,要主动地学习史料——读懂史料——理解史料,把教材的正文部分和文献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文献资料融入正文部分之中。
三、预习要利用好材料图表,培养自己的口头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现行高中教材,图表数量增多了,有原始照片图、后人画图、表格图、地图等。这些图表简洁明快,但功能各异,我们在预习时应该学会看图学史、看图说话、看图复述正文部分相关的史实,可以以此来培养自己口语组织和表达能力。
四、预习教材后的练习题,培养我们理解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本后的一些练习题虽是一个较低层次的训练,但其作用不可小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层次能力的积累是高层次能力的基础和载体。
这些练习题有的再现本章节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的是针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设疑。通过练习,有助于我们把握知识重点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九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纪念日,也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纪念日。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65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命运前途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名族之林、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赢得了这场殊死搏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揭示了自强是一个国家自立的根本保证。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年,孙中山先生痛感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日本军国主义敢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处于民族分裂、战乱状态,政治xx,经济落后。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教训和新中国60年建设发展的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重分说明,强大国力是一个国家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发展则是实现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65年过去,那场战火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20亿人口卷入其中的残酷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前空浩劫,为子孙后代留下极其沉重的教训。只有不忘过去、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不枉人类付出的巨大代价。
今天,中华大地上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未竟使命。面向未来,最大限度的把全民族凝聚起来,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将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让我们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十
2、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彼得海尔。
3、历史会重演。——修昔底德。
5、人类的历史是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泰戈尔。
6、只要我们都尊重历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理。——廖沫沙。
7、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班固。
8、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莫洛亚。
10、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乔治屈维廉。
12、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毛泽东。
13、历史对事业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乔万尼奥里。
15、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一天看电视,看到了电视上的“最美老师”、“最美妈妈”、“最美公交车司机”,他们是现在最美的人。
同样,历史中也有这样的“最美”。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坚定不移的信念。在饱受宫刑之苦后,司马迁依然坚强,他又一次坐在案边继续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终于,他成功了,他的事迹将永留史册,他的名字将流传千古。他对梦想的执着,对挫折的无畏令人敬仰。他,是最美的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这是李白的高尚节操,他才高八斗,壮游天下,却因生性狂放,遭人排挤,仕途不达。尽管“举杯消愁愁更愁”,他却不因此颓废,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的是境界壮阔,想落天外。他乐观豪放,朴素的明快和崇高的伟大集于一体。他,是最美的人。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是辛弃疾驰骋沙场的画面,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当他失去曾杀敌无数的利剑后,他拿起手中唯一可握的羊毫软笔作刀枪。以血作墨,挥洒自如。他的爱国热情矢志不移,他对君主的忠心永不泯灭。他,是最美的人。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谦的决心。在国家危难之时,这位堪称“明代第二强人”的英雄挺身而出,上挽天子,下平众臣,并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他也有畏惧,但他战胜了畏惧,他已无所畏惧。他,是最美的人。
徜徉,我又看到了与沽罗江相拥的屈原;用鲜血染红夕阳的项羽;忠贞爱国的岳飞;毅然起兵平反的“明代第一强人”王守仁,他们都是最美的人。
再回首,我又看到了“最美老师”、“最美妈妈”、“最美公交车司机”,我们的未来依然很美。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十一
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丰子恺。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自力更生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江泽民。
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在云南政治学院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们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认出老人是自己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司叶成林,他急忙起身,立正敬礼,礼毕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说:“叶老师,请坐!”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入座。周恩来赠款1952年2月,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岑患病去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花圈上写道:“伯岑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后来,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人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他将自己积攒的500元钱送给张伯岑夫人,并嘱咐有关部门要好好照顾张伯岑夫人及其子女。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着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部分模范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我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德怀频频笑着向老师们问好,亲切地说:“解放军要搞现代化建设,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离开老师怎么能行呢?”
鲁迅经常写信给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表示问候和敬意,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也专程拜访他。鲁讯常常怀念日本仙台医学院的藤野老师,将藤野先生送给他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壁上以激励自己。日本有关方面要出《鲁讯文集》,鲁讯唯一的要求是希望把《藤野先生》一文选进去。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讲学归来,第一件事就是赶回家乡江苏省金坛县去看望他数学天才的第一个发现者王维克先生。华罗庚在家乡应邀作了一次学术报告,报告前,他特意把王维克先生请到主席台上,他说:“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老师的栽培!”进会堂时,华罗庚一定要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也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读高小时,受美术老师陆寅生的指导,走上了专攻政治漫画的道路。以后,他因画《三毛流浪记》而出名,但始终不忘当年的启蒙老师。五十多年后,张乐平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陆老师的家。陆老先生十分激动地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呀!”张乐平恭敬地说:“我一直没有忘记,我的第一幅漫画就是您教我画的。”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十二
1.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北宋专业词人,著有《乐章集》,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2.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名词《渔家傲》,名文《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
3.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词人,代表作《踏莎行》、《浣溪沙》。
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代表作《秋声赋》、《醉翁亭记》。
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开豪放词风,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
8.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著有《李清照集》、《漱玉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9.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名诗《关山月》、《游山西村》、《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朱熹:南宋理学家、文学家,世称朱子。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朱子大全》。
1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豪放派,与苏轼并称苏辛。词集《稼轩长短句》。《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4.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名诗《正气歌》《过零丁洋》。
15.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著有《关汉卿戏曲集》。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16.马致远:元代戏剧家,代表作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宋、辽、西夏、金、元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频繁的战争没有阻挡住陶瓷匠师们的探索,尤其是每当战争停止、和平来临,农业不再遭受战争的破坏,当商业复苏,城市又开始喧闹起来之时,瓷器制造业就得到迅速发展。在这400年间,南北大地窑场密布,瓷器出现了许多新的装饰和造型,形成了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宋时以汝窑、官窑、龙泉窑为代表的青釉瓷器如玉一般青翠滋润,色彩温和,造型优雅,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
但此时大多数的北方窑场烧不出完美的青绿色瓷,北方的瓷土远不如南方细腻,以磁州窑为主的白地黑花产品与南方细腻、轻薄、幽静的青瓷艺术在风格上相去甚远,然其灵动鲜活的纹饰颇受人们的喜爱。同时期北方瓷器还流行着一种剔花装饰。
剔花出现于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的磁州窑,具有相当浓厚的北方文化特色。剔花之所以在北方地区流行,是因为北方的瓷胎较厚,较之南方的薄胎瓷器更适合剔刻工艺。剔花瓷器最初可能是仿自金银器,金银器上凹凸感极强的纹饰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制瓷工匠。同时木刻、石刻、砖雕中的浮雕作品也给了剔花瓷器许多影响,这些浮雕在民间建筑中常可见到,瓷器上的剔花工艺无疑从中吸取了许多养分。剔花装饰可分为剔化妆土、剔胎、剔釉三种,风格有所不同。
大约在西晋时人们开始用化妆土来美化瓷器,先将优质瓷土粉碎去杂质后调成泥浆,施于粗糙的瓷坯表面,用以遮盖胎面上的疵点和细小孔洞,使其变得白而光滑,然后趁化妆土还没干透时用尖头竹棍或木棍刻划出纹饰,再用平头小铲剔去花纹以外的化妆土,露出胎体,最后罩透明釉或略乳浊的白釉入窑烧制。烧成后施化妆土的地方釉色洁白光润,而露胎的地方呈现土黄色、灰白色或褐色,形成深浅不同的色泽,纹饰十分醒目。剔化妆土又可分为白地剔花、白地黑剔花、黑地白剔花、白地褐彩剔花、白地剔划填黑、绿釉剔花、绿釉黑剔花等。
磁州窑所用原料主要是煤系地层中的高岭石质泥岩,以大青土为主,原料的品质不高。烧出的瓷胎多是灰、灰褐或咖啡色,无法与邢窑、定窑相比,所以从一开始聪明的磁州窑工匠们就使用化妆土精心地打扮瓷坯。金代白釉剔花筒式罐,罐身有两层纹饰,上层是连续卷草纹,下层是菱形的变形花瓣,整体纹饰既图案化又充满了律动感。该罐的口沿内有一周凸起的边棱,正好可以承托盖。直筒罐始于北宋晚期,盛行于金代,在河北的观台窑和河南的当阳峪窑都有出土。金、元两代河南、山东也生产了很多白釉剔花瓷器。
剔花工艺还经常使用在瓷枕上。制作方法是先用工具切割出一定厚度的泥板,然后将泥板合拢,泥板的结合部位用泥条蘸泥浆粘接。晾晒一定时间后,修坯施化妆土,然后剔花。在枕的后部(或前或侧)戳一个小孔,个别的戳两个孔,为的是防止在窑内烧制时枕内热空气膨胀而损坏坯体。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烧制。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十三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刘邦、项羽、曹操、诸葛亮、岳飞、郑成功、戚继光……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他便是生活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诸葛亮姓诸葛,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人称卧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军事家。他一生追随刘备,多次为刘备打仗时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取荆州,得马超,破许昌……一生为蜀国立下的功绩不计其数,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为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由于大将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岁时去世,死前留下了一个图本和以后出事的应对措施,帮助蜀国在他死后仍然像以前那样兴旺了一阵子。
诸葛亮一生经历过许多大的战争,且计谋大部分是诸葛亮出的。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方设法的.要除掉诸葛亮。这时正值秋日,在许昌整顿了一年的曹军现已精神焕发,准备驾船攻打江南。周瑜得知消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军中却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计,让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若十日内没有完成,便军法处置。然而诸葛亮并没有抱怨,而是说只需三日便可完工。周瑜嘲笑诸葛亮说大话,于是便任由他去了。第二天,诸葛亮把从鲁肃那里借来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满了草人,并下令向曹军水寨进发。这一天正好有雾,曹军的视线不好,错把草人当成了士兵。霎时间,曹军朝草船万箭齐发,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每条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上轻而易举凑齐了十万多支箭,周瑜哑口无言,计划落空。
诸葛亮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心。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疾病缠身的那一段时间里,诸葛亮对他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刘备死后,有才能的诸葛亮并没有称王称帝之心,而是全力帮助后主刘禅带兵打仗,管理国家大事,对待刘备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样,但是蜀国有才能的人都相继死去,诸葛亮一个人独木难支,难管朝政,最终死去。他在临死时还在关心着国家大事。
诸葛亮这个令人感动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永远不会被人忘却。
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和恩格斯(德)《神圣家族》。
16、历史会重演。——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
历史手抄报(通用14篇)篇十四
现在的中国和公元1840年以前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比较高而在这两段历史之间的那段历史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一段屈辱历史。
在公元1840年以前中国一直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并且在秦朝以后,中国在各方面都要领先于西方国家一步,比如,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到过英国的选官制度类似于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其它欧洲各国的选官制度都是从英国那里学来的,而英国又是学习中国的;在明朝时期,郑和率领一万余人和许多中国特产及金银财宝从杭州出发最远到过非洲东海岸及红海地区,而欧洲最出名的航海家就要数哥伦布了,他几乎是欧洲航海史上的标志,可是他当时才率领了区区几百人和郑和相比那简直是差远了;在宋朝时期,中国的指南针传到欧洲,才是欧洲的航海业如此发达。
然而在清朝时,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通过革命生产力得到发展从而走上了资本主义侵略的道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于是它们瞄上了中国,而中国由于闭关锁国看不到国外的发展与进步,而是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然而它们就一次又一次的用炮打开了中国紧锁的大门,它们在中国横行霸道,掠夺大量金银珠宝,难杀无辜,杀害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如:南京大屠杀,它们甚至在战争中使用违反国际法的生化武器,如:常德细菌战。
这些战争使中国战伤累累,许多热爱祖国的人都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曾记否在第一次战争时期,英国部队在珠江海面上进行挑衅随着就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然而由于英军的炮火太过于猛烈导致它们直接攻上了附近的炮台上,而当时作为广东水师提督的关天培正在上面督战见大量英军一拥而上,于是他立刻拔出腰刀冲上前去与敌人火拼,之后,虽然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并没有被人们所遗忘。
曾记否黄海大战时期,突然一声“嘭”的一声战争爆发了,仔细一了解原来是日本它偷袭北洋舰队,只见日本船上炮弹一颗又一颗得打到北洋舰队船上,而北洋舰队的炮弹不是没打着就是哑炮,眼看这几艘日本战船飞速的冲向北洋舰队的旗舰,说时迟那时快,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也就是邓世昌率领的那艘战船极速冲向日本舰船,以希望救得旗舰,可惜天公不作美,不仅旗舰没救的,连自己那艘也因为中弹而永久的沉入大海,之后中国就签下了那举世瞩目的马关条约。
我只想说:虽然你沉入大海了,但是人们依然会记得你的。
那一张张合约的签订,那一幕幕让人痛心的场景,那一幅幅悲惨的画面。
一个国家的兴衰是由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及这个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路线,经济策略等所决定的,而不是靠专制。
一个国家学要发展,就应该取长补短,对它国的优点要吸收,对它国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
一个国家不发展就只会挨打,旧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是吗?虽然现在中国已经站起来了,但是我国的许多地方的地方主权仍然受到它国的驱使,我只能说一句话:革命仍未成功,国家仍需努力。
祖国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