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故事大道理三百字篇一
在暑假里我读了《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书里内容生动,教育意义重大,从一个小故事中,引发出一个大道理。
书的内容是分成一个一个小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惩罚》这个小故事,短文的主要内容大约是这样的:“我”的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观察一种动物的习性,“我”决心做好这项作业,所以,“我”便选择了一种动物——老黄牛。“我”家虽然在农村,但却没有牛,“我”家有好几本科普动物书,便抄下来了几段。果然老师表扬了“我”,并亲自带同学们到“我”家看老黄牛,我心里很紧张,到了村口了,老师突然说不去了,我们只好返回学校,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从此,“我”再也不敢不诚实了。因为,老师严厉而温柔的眼神中,已经告诉我她知道了我在撒谎,但没有揭穿,没有伤害到我的自尊心。留住了我的颜面。
这篇短文对我的触动很大,师生之情往往就在细微的接触中。老师点到为止的惩罚,把说谎的错误牢刻在孩子心中。正确对待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塑造完美的人格,这是教师给予孩子最好的知识和启示。
其实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我都非常喜欢,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常读常新。读完这本书,让我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世间的美与力量,让我的头脑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其中的道理定会让我受益终身!
小故事大道理三百字篇二
暑气蒸腾的七月,太阳像猛烈的火球将大地毫不留情地炙烤。狭窄的马路白花花地直晃人的眼睛。知了在树梢上呐喊得声嘶力竭,更增添了几分烦躁。我正为自己竭尽全力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升职而在心底燃烧着熊熊怒火。
这天,闲来无事时,我摇了把蒲扇,躲在阴凉的屋檐下一路慢走,拐过莲塘路大块大块的石板路,绕过阅山公园蓊蓊郁郁的榕树须根,来到xxx路的那间古老的凉茶铺。几个老婆婆老爷爷,正在店里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雪白的头发,糯软的石岐本地话,还有墙上那哑哑作响的巨无霸电风扇,都是一副最本色的老中山画卷。
这里有各色各样的凉茶,甜的、苦的、涩的……好像百味的人生,任人品尝。
三言两语后,我已经卖凉茶的阿婆聊得火热。阿婆娓娓告诉我,石岐凉茶是老中山人比较信赖的一个老品牌之一。传说,南方地区长期暑湿,近夏尤其瘴热,因为暴露水居,蝮蛇尤其蠹生,疾病经常多作。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来到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于是悉心研究当地各种温病医药。经过不懈的努力,葛洪和岭南人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不断抗争,积累了调理保健、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他们在植被丰富的山川谷地采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经过一些具有中医药知识的人长期实践,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凉茶。这么多年来,石岐凉茶和其他的凉茶伴随了无数代人的成长。
或者,喝口凉茶,回味一下葛洪的故事,我应该领悟:争名夺利不过是小人所为,要成就一番伟业,应该要耐得住寂寞,熬得了清苦,承受得了各种的淬炼!就像最普通不过的石岐凉茶,猛火烧,文火煨,慢慢煲,火候足时它自美!看似不起眼,却在关键时刻滋润心田!
每种凉茶后面大抵都有一个个源远流长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后面都隐藏着许许多多闪烁着光芒的人生哲理!喝一杯普通的凉茶,咀嚼一个小小的故事,回味一下里面深邃的大道理!这个夏天,我觉得自己内敛了很多。
小故事大道理三百字篇三
蚂蚁和蟋蟀是一对好朋友。蚂蚁很勤劳,蟋蟀很爱唱歌。
蚂蚁说:“我在储存冬天的粮食呢,你也要开始储存了。”
蟋蟀说:“等秋天到再说!”
蚂蚁满不在乎地说:“不用那么急,兄弟!冬天还早呢!”
蚂蚁无奈的叹了口气走了。
就这样,明天又明天。一晃冬天就来了。下雪了,蟋蟀没有东西吃,就藏在被子里,它饿的实在受不了了,就出来找东西吃,天呀!茫茫的大雪,北风呼呼地吹,它在雪地翻来翻去地找东西吃,但什么没有找。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屋里,它想起了蚂蚁,天天来催它的情景,它很后悔,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它只好厚着脸皮去向蚂蚁借粮食。它走到半路,雪把去的路封死了,它只好回家,走到它家门口时饿晕倒了,就再也没有醒来了。
时间过的真快,春天来了,到处鸟语花香,咦!怎么没听到蟋蟀歌声?蚂蚁纳闷的说,蚂蚁去蟋蟀家找它玩时,发现它已经死了。蚂蚁十分伤心,因为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多听它人的良言。
小故事大道理三百字篇四
暑假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小故事大道理》。这套书里是一个个小故事,我刚看完第一个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从此便爱不释手,争分夺秒地想把这套书看完。
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铁杵磨针》和《读死书和读活书》。
《铁杵磨针》讲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少年时很顽皮,不用心读书,后来受到一位老婆婆要把粗铁棒磨成绣花针那种强大毅力所启发而发奋努力读书。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暑假学手工钩花时的情景。一开始,我的左右手总是没办法配合好。有时候,左手放了线,右手忘了钩;有时候左手没放线,右手却开始钩了,总是一步都没钩准,气得我直跺脚,把它丢在一旁玩去了。后来,在妈妈的劝导下,我一次又一次练习,终于学会了最简单的钩花花样“钩辫子”,真的好开心,好有成就感!
在这个故事中,我超级佩服老婆婆的毅力,也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夫,就能克服困难,做出成绩。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死书和读活书》讲的是同一个老师教授同样的知识给两个孩子,他们各自有所掌握。读活书的孩子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所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运用;读死书的孩子死记硬背,不多加思考,没办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要求我们摘录好词好句,目的是想让我们学会了之后能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更加精彩。但是有些同学,学归学,摘录归摘录,不加以运用,作文能力也就无法提升了,这其实也跟读死书的道理相同,我们千万不能做读死书之人!
这个故事还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