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篇一
教师的职责不但是教知识、教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本年级习惯养成主题,结合本班实际制定本学期养成教育计划:
本班共有学生55人,一大部分同学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各别同学却对学习习惯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很好地完成。表现在: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部分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学生在自主搜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以党的新时期教育方针为指导,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代懂知识,会学习,重行为的一代新人。
(一)介绍预习方法。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适用的预习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根据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计划教给学生下面几种预习方法:
(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二)指导预习方法。
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语文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七步进行:
1.通读预习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所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同时填好“三卡”中的预习卡。
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会思考,勤于质疑。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预习时,要求细读课文,思考预习题。古人说:“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显示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预习深入了就会有疑。这也是一种较高标准的预习要求。一般来说,学生很少能做到这点。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发疑的习惯和兴趣。提出这些问题,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博采众长。这是指预习过程中的讨论。预习虽主要是独立进行的,但有些问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较明确,所以有人说:“讨论是一剂健脑明目的良药。”这是有道理的。这里的议,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看法,提出来与左右前后的同学讨论,以求解决、纠正。这样,既可创设探索的气氛,又可活跃思维、提高预习效应。
6.择优而记。这是预习时的摘录和笔记,也是较好的自读法。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是说,要求把在预习中发现的尚未明白的地方,以及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讨论所解决问题的答案以至心得体会等,都可摘录、笔记下来,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作好准备。
7.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预习方法和阅读方法一样,是灵活多种,互相结合的,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步运用,不应绝对分开。并且预习一项内容也不可能很具体、很细致样样都弄通的,只要按学习重点要求,解决主要问题就行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脑。”所以,预习抓好了,自读方法也就掌握了。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敢于争论,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活跃有趣、主动扎实、效果良好。
学生的养成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要在工作中一点一点去做,我要努力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将来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打下基础。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篇二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1、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2、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3、通过“交往习惯”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以诚待人、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海安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生活、学习、和交往三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强化学科渗透功能,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5、完善学生心理咨询室,对个别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心理辅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6、将少先队大队部的检查结果作为“优胜班级评比”的重要考评依据。
养成教育尽管是老话题,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片新领域,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养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篇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具体目标:
1、能够经常对自己进行“警句长鸣”――一定要做到“守信”与“守时”,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间怎样进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师、同学保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应怎么办,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格,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2、浇灌友谊花―――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3、迎接新挑战―――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3)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篇四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
中班幼儿经过在小班一年的学习生活,在礼貌礼仪,生活习惯以及课堂常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部分幼儿在饮食方面存在挑吃、偏食,吃饭速度慢等,特别是新插班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操作方面,幼儿基本上能够按照操作要求操作,使用玩具材料,能够较好的收放玩具,但是存在个别男孩子乱扔玩具的现象;生活自理方面,本学期开始,逐步要求幼儿能够学会自己叠好被子并放在指定的位置。在礼貌教育方面,将继续通过各种故事表演,儿歌,日常随机教育等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为了让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以下常规计划:
1、每天能够高高兴兴入园主动接受晨检,与医生、老师问好,插好标志,主动报告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将晨检卡放在指定的位置,自己的毛巾、杯子、拖鞋使用后会放回原来的位置。
2、每天来园以后能够安静的到各个活动区活动,能合作的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有次序的收放玩具。上课时能够积极举手的发言,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声音响亮;不随意与旁边幼儿说话。
3、能够有序上下楼梯,不推挤,不冲跑。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玩运动器械时候不争不抢,爱护体育器械。
4、饭前便后,手脏时候能够主动的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5、进餐时候保持安静,做好,正确的使用汤匙,保持桌面、地面、衣服的干净,并懂得饭后要漱口、擦嘴巴。
6、进睡房安静有序,自己脱衣服,并将拖鞋摆好在指定的位置,迅速入睡;起床后能自己穿衣服、叠被子。
7、离园前,能够自己整理好衣服,拿好书包,听到老师喊自己的名字才可离开,
1、每组选一名小组长,帮助本组幼儿协商解决问题。
2、每周评选一次“进步奖”。
3、根据常规要求,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常规教育,逐步养成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新年过去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
4、教师每周放学10分钟前组织幼儿当选明日的值日生,激励幼儿遵守班级常规。
5、组织幼儿参加年段的自理能力竞赛,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6、家园配合,让幼儿形成家园一致的饮食习惯,通过评选小红花,逐步提高幼儿的饮食速度。
进入中班下学期也是幼儿各项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作为老师和家长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前发展水平,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让孩子的各项智能取得更快发展非常重要。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篇五
当前,教育工作正面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无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又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如果事无巨细,完全由班主任包办代替,那将成为一个大“保姆”,是不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我们面临的学生,又多是“独生子女”群体中的一员。他一来到世上便注定了受到家长的全面呵护,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差似乎就成了他们的先天不足。因而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经过研究、摸索,我总结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五多”、“三少”。
多谋划。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委会。班委会整体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的工作的质量,影响整个班级。当把一项具体工作任务交给班委会,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手不管。而要帮助他们谋划,潜移默化地渗透一些成功的经验,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这种谋划又一定是同志式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前提必须是充分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我们每月布置实施学生处的德育工作计划,特别是主题班会、大型文体活动,我总是平等地积极参与谋划,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制定工作计划,放手发动学生群众。事实证明这种平等参与谋划的做法是成功的。不仅每次活动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干部,带动了广大同学。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有主见有能力的学生干部。
多引导。这是面对全体同学提出来的。做为一名高中生,尽管他们接近成人,自我独立的意识很强。然而由于他们社会生活阅历浅的缘故,他们的言与行,往往偏离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这时候,是严厉批评、横加指责,还是谆谆善诱、因势利导,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一种做法,会使他们的言行的发展受到限制,甚至出现“逆反”;另一种做法,则只会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收到好的效果。在工作实践中,我本着这一原则,帮助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琐碎小事当中,区别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提高他们判别是非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增强了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多沟通。教育工作者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成长的时代的差异,对人生的价值、对社会生活的看法方面,存在观念上的不同,于是产生了许多年来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代沟”。如果让这种所谓的“代沟”在两代人中间长期顽固地存在甚至发展下去,其后果不堪设想,势必会造成一种各自“封闭”的状态。形成顽固的“逆反”。我的做法是和学生在思想意志方面多沟通。沟通学校的要求与学生的认识;沟通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沟通对价值观念的不同看法等等。话题可以包括诸多方面:大到两代人的不同经历,解放后历次政治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社会现象;小到歌星、影星、球星,追星现象等。其实,这代人所面对的生活内容,社会生活现象,比我们这代人要丰富的多。但他们又相对地不成熟,对一些问题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又不希望别人包办代替,强调“独立思考”。这样,这种“沟通”就十分必要了。在相互的沟通当中,弱化他们对上代人不同意识的“警惕”与“抵触”,能敞开胸怀,这样,我们才能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现象产生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他们成熟了,那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相应地增强了。
多关心。这代年青人,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由于生活条件优裕,从小许多自己做的事多为父母包办代替,受到的挫折很少甚至没有,心理承担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因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差,缺少毅力,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所以要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他们多关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思想上的关心,及时发现思想苗头,关心他们思想动向;其次是学习上关心,不但要关心那些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更要关心那些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生活上的关心、感情上的关心,使每一个同学都感到老师对我是最关心的,老师的关心无所谓“好生”、“差生”之分。在关怀当中,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健全的人格心理。有了健全的心理素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就会增强。
多表率。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一千,道一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教师的言行、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无疑都是学生效仿的典范。“为人师表”是千真万确的。教师时时事事率先垂范无疑会激发学生的自觉性。除了平时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之外,每当大型活动,我们不是单单充当一个布置任务的指挥者而是首当其冲和学生一起干。我们看到当你拿起一把扫帚扫地,马上有许多同学来抢你的扫帚,同时又有同学拿起扫帚的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教师说空话,只会造成“狼来了”的效应,使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动辄“严加批评”,而不是疏导、诱导,只能导致对方逆反心理的形成,而不利于良好心理的形成。
教师对任何事无论巨细,完全包办,只能产生“保姆”效应,是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背道而驰的。这些都与“五多”相违背。由于我在工作中贯彻了“五多”、“三少”的原则,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了,而班主任的工作也就相应地“轻松”了。
另外,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还注意从理论上不断总结、提高,不断研究、升华,想到青年人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别是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方面,我们感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自身成熟的基础上的。自身成熟了,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应提高。班主任应以此为依据,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激发,促进他们心理上的成熟。而一旦他们具备了以上条件,那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具备了。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篇六
良好的习惯是人一生的财富,作为班主任更应在中学这一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自开学初到现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养成教育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比较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力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打实基础,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一、建立有效的制度规范
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形成。在开学初的军训期间,即对学生组织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白山外国语学校学生课堂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使学生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之后,根据本班的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我班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主要制度有:
1、值日制度:班上设立了常务干部。其职责检查每天的清洁卫生,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及日常行为规范,处理突发事件。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纠正或及时报告。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考核、评比制度:为了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开学初利用班会制订了详细的考核细则,每人都要学懂。因为每人都要按细则去约束自己,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要求4个小组长认真做好每天各项的检查、记录。平时学生在哪个项目里做得优秀就加分,相反则扣分,把行为规范当作一面镜子,做到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这样,把学生平时的个人行为表现记录与期末评先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学地遵守规范。
二、开展及时的班会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组织开展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班会的主题内容,组织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通过班会的形式、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校园、在家庭、在社会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好的习惯,好的行为习惯给社会、家庭和学校以及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好处。
三、 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放在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上,如严禁学生在校期间吃零食,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利用每天的早读或自习进行坐姿训练等。
四、身先士卒,示范引路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最直接最生动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为了使规范的学习更踏实地落实到实处,我就以“我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身份加入到班级队伍中去。为了让班里同学做到不乱扔纸屑,见到纸屑又能主动拾起。我在每次进教室后,首先观察地上有无纸屑,如若发现,我就会先走过去把纸拾起来,扔到垃圾箱。几次以后,学生似乎所触动,学生中的一部分就会自觉地和老师一样去主动拾纸屑了。
总之,在各个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在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们清楚的知道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
但在这方面的工作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还需要规范。另外,对行为规范训练的落实不是非常到位,没有从细小处入手,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行为规范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今后如何将活动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更好结合,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篇七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明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期以学校少先队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按照“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以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培养为重点,以建设特色班级为目标,坚持“三个加强”,既加强常规管理、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加强德育科研。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空间。
(一)加强养成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1、养成教育是班级文明建设的基础,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本期具体养成五个道德习惯:
(1)明辨是非,有错就改。
(2)自我管理,遵守纪律。
(3)孝顺父母,努力学习。
(4)文明玩耍,懂得谦让。
(5)校内校外,言行一致。
2、养成教育融于活动中,结合班队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
3、设立班级保洁小组,作好教室、公地保洁工作,并且做好记录。
4、设立文明监督岗,由专门的小干部负责,主要督促检查学生佩带红领巾、队徽的情况、上课遵守纪律的情况等等。
(二)加强班级特色建设,认真拟定好实施计划步骤、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积极参加文明礼仪示范班评比。另外加强卫生角、学习角、读书角、学习园地的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弘扬民族魂,体验新三好”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1、组织队员学习《德育规范歌》以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
2、按照本班的“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期末根据这三项要求评选班级新三好学生。
(四)开展“班级之星”的评比活动。
1、利用班队课讨论总结制定班级之星的评选条件,并且上墙。
2、每周五利用朝会选出班级之星,并且班级之星的先进事迹张贴在“我最亮”光荣榜中。
(五)加强班干部的培训工作
1、采取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认真选拔班干部,平时对班干部的工作加强指导和总结。
2、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篇八
作为新接班的六年纪班主任,周县要根据学校的各种目标和当前的形势,明确自己的任务——建班育人马脚回学生怎样做人,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着重抓学生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的评为样。第一,要明确目标,凝聚集体,形成合力。第二,要分解目标,划分层次,阶段推进目标。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中的环节,也是班集体工作的目标和结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体现班集体的理念,使学生能够形成坚定的集体信念,目标要循序渐进,借每个层次实施奋斗过程来推动集体的逐步形成及巩固发展。
这个班是新组建的班,学生多、点多、纪律很散,已经形成一定的习惯,针对比情。根据班级特点,找到适合本班方法,实施远大的目标——建班育人。
首先,我们利用班会课,师生共同商定班级目标和班训。重温《小学生守则》使学生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卫星动准则。在班上成立值周小组。值周班长,由学生选举推荐,负责全面监管,两名值周生一位负责纪律,一位负责卫生,值周小组对每个学生要有要求,有检查,在检查中落实要求,客观地作出评价,每个周轮换一次,进行总结评估。及时总结进行表扬,指出不足,是巩固学生班集体的精神力量,也是重要的手段,及时评估,典型引路,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动态,不断调动整体班级的教育内容及工作计划。修改后的工作计划,更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指导性。工作实践中我认为抓好班集体建设的同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抓好两头的学生,建设好班集体的小干部能使班主任的某些工作得到缓解(板报组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工作能力,少代会组织提议案)。
作为六年纪的班主任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好班级的人和事。对谁都一样不偏不倚,决不袒护,态度鲜明,爱憎分明。这样,对于行困生来说在心理上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育,他服你,改正缺点就痛快,能够事半功倍。再有允许他们反复,当再次犯错误时,老师千万别说伤他的话,如:“我看你改不了,就这德行了!”千万别说,说了孩子会从心底里很你,使你也会后悔一辈子,而且素来也不好。怎么办呢?耐心地找他谈话,肯定优点(挖空心思一找),最后说这个问题说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样他觉得老师真是为他好,会心服口服的点头,老老实实地做。
总之,良好班风形成,需要班主任长期的有意识地不断培养,班主任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坚持正面引导,个别交谈,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形成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断积累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
养成教育总结篇五
一、 文明礼貌
上学期
(1) 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礼貌用语:早、好、再见、谢谢、别客气。
(2) 别人送给东西要得到父母同意才能接受。
(3) 逐步养成说话轻、走路轻、放东西轻的习惯。
(4) 初步学会关心老师、父母、同伴、集体。
(5) 能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
下学期
(1) 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早、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2) 别人问话时要回答。
(3) 知道集体活动时要按次序、不拥挤。
(4) 能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放东西轻。
(5) 初步培养幼儿爱长辈、爱家乡、爱周围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 行为规范
上学期
(1) 初步学会自己脱衣服和折叠小被。
(2) 能爱护图书、玩具,用后放回原处。
(3) 自己的事情能学着自己做。
(4) 能专心投入活动。
下学期
(1) 学会系鞋带,会整理图书、玩具,逐步学会做值日生工作。
(2) 对不会做的事愿意学习,做了错事愿意改正。
(3) 愿意为同伴、为集体服务,爱惜劳动成果。
三、卫生习惯
(1) 学会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并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
(2) 能干净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 能天天带手帕,并学习正确使用手帕的方法。
(4) 不随地小便,不乱抛纸屑。
(5) 不将手指、杂物放在嘴里。
(6) 逐步养成勤剪指甲、勤理发的良好习惯。
(7) 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注意安全保护(两学期)
(1) 能自如地玩大型运动器具并能注意安全。
(2) 了解上下楼梯和乘车的安全知识。
(3)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手中拿东西和转弯时不奔跑。
四、 交往能力
上学期
(1) 知道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的,应和大家一起玩。
(2) 感受共同游戏的喜悦心情。
(3) 学习交往语言: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
请让我玩玩,好吗?
你先玩,等会儿我再玩,等等。
(4) 学会初步表达交往的愿望。
下学期
(1) 能和同伴友爱地玩。
(2) 要玩同伴玩具,必须征得同伴同意。
(3) 继续丰富一些交往语言。
(4) 能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
养成教育教学计划篇九
【教学目标】让家长了解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办法。
【教学重点】让家长了解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习惯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针对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形成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谈话法、情景演义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养成习惯问题。作为家长,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怎样影响子女的成长的呢?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业成绩呢?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更有利于促使孩子成才?我想,通过今天的座谈,和大家一起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请各位家长先听下面一个故事。
二、故事启发,激活谈话
1、讲述案例
上课总是爱讲话
家长会后,妈妈铁青着脸回到了家中。
妈妈严厉的对儿子说:“为什么上课不遵守纪律?为什么不认真听讲和同桌说话?”儿子低着头,不敢看妈妈。
妈妈生气的说:“老师今天点明批评了几个课堂不守纪律的孩子,你是第一个被点名的。妈妈的脸都被你丢尽了,真是气死我了!”
儿子:“„„”
妈妈:“老师说你上课总是找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人家的家长已经向老师多次反映,希望能给孩子调调位。你自己说说看你光荣不光荣?同学们都能守纪律,怎么你就不行呢?”儿子小声嘟囔着:“老师讲的没意思„„”
妈妈提高了声音:“你嘟囔什么?老师讲的没意思?你都会了吗?看看你的考试成绩,哪次好过?我警告你,下次老师再反映你不守纪律,我就让老师把你调到教室最后一位。你自己单独做,免得影响别的同学!”
儿子:“„„”
妈妈:“你再不把坏毛病改了,以后我不会为你开家长会了。”
说完妈妈生气的去厨房做饭了,孩子耷拉着脑袋进了自己的房间„„
2、提出问题,家长互动交流
(1)您的孩子有没有爱做小动作的习惯?您是怎么做的?
(2)请几名家长就以上问题进行交流。
师小结:的确,有不少家长为孩子爱做小动作的问题犯头疼,做作业边做边玩,做事磨蹭,好动,经常与别同学打闹,使家长和孩子这间的亲子关系很紧张。
师:哪位家长说一说你的孩子做什么事爱做小动作,您认为孩子爱作小动作的原因有哪些?
找几位特殊的孩子的家长说一说。
师小结:刚才,几位家长谈得很好。学生爱做小动作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1)自制力差。自制力就在于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低,表现在上课乱说话、做小动作、甚至随意下座走动,乱发脾气、自私、任性等也是自控力低下的一种表现。自控力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都会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克服任性、随意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意志和能力。
(2)溺爱。上课爱讲话爱做小动作 的孩子一般是在学龄前没有形成好的习惯。这与家庭及幼儿园的教育不当有关。有的家长特别溺爱孩子,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玩具随便扔,吃饭时家长追着喂,睡觉不按时,要什么给什么,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上课想说话就说话,想做小动作就做小动作,意识不到这样做会影响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
(3)抵触老师。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对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有时候,由于老师教育方法简单或工作不慎,对某些孩子批评、责备过多,或对孩子的问题处理不公正,使孩子与老师之间感情疏远,甚至反感、对立,往往在纪律性上表现出来。解决这样的纪律问题,必须从建立师生感情入手。首先,家长不要对老师反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长论短,应以再解的态度对待老师。其次,要给孩子耐心讲尊师道理,讲“程门立雪”等尊师故事,说服孩子消除对立情绪。再次,对老师的缺点进行客观分析,适当时机以委婉的方式跟老师做一些事情。一旦师生之间隔阂化解,孩子的纪律情况会越来越好。
(4)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动力,对感兴趣的学科,孩子上课就遵守纪律,不感兴趣的学科上课就可能乱说乱动。意志品质好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强,表现不明显;意志品质差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弱,问题就大。解决这些孩子的纪律问题,应该从培养、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跟老师的感情疏密有关。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教这一学科老师的感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建议家长从两方面去做工作,效果会更好。此外,有些孩子不遵守纪律,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课后也常有违纪现象。这涉及到孩子的道德是非观念淡薄,思想意识有偏差。家长应与班主任教师认真交谈,仔细研究,共同帮助孩子分清是非,提出改正措施。对这样的孩子,建议老师在班上安排合适的工儿任务,使他在为同学服务中提高自信,提高威信,从而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3、请各位家长年p60页上的教育故事,看看文中的父亲是怎样做的。
师小结:教育故事中父亲的做法真是拍案叫绝。为了纠正孩子上课乱说话的坏习惯,父亲可谓煞费苦心。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在呵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和老师默契配合,以不断地通过正强化帮助孩子一点点克服上课乱讲话的坏习惯,最终做到自觉自制,起到了非常满意的教育效果。所谓教育无痕,下是如此。
上课总爱讲话、爱做小动作、爱走神在低年级的孩子中非常普遍,这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这时,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有的老师方法很生硬,只要孩子上课说话就严厉批评甚至罚站,或者像情景对话中妈妈说的那样,让孩子自己做到教室最后一位,这些做法都是不妥的。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往往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变本加厉地“和老师对着干”。有的老师在万般无耐中将难提推给家长,让家长严格管教孩子。殊不知,孩子的教育是必须依靠学校和家庭双方面的有效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缺一不可。从教育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家长会上一定身父亲反映了孩子上课爱说话的问题,于是父亲想出了这样一个妙法。对待孩子的问题,老师和家庭都应担起责任。从中也看出学校和家长及时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三、以互动的亲子活动,促使学生最终改变。
师:教材中的教育活动从家长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如能积极采用,肯定能很快促进学生不良习惯的改变。
师:任何一个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最少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后,方才能变成自动化行为。这需要家长能天天坚持。
四、家长转换角色,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师:家长手中的这套教材就是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平和心态,事情的成功率就大;家长焦急暴躁,事情的成功率就低,家长要多做自我批评,少批评孩子。
家长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透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观察子解孩子,在解决
孩子爱做小动作的过程中寻求最佳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您如果能这样做,肯定能教子成功。
五、作业:
1、为每位家长布置作业
(1)听了今天我们一起交流的内容,您有什么收获?
(2)您对今天交流的内容还有哪些困惑?
(3)您孩子身上还有哪些问题,您感到苦无对策?
2、请家长一周内将作业交给孩子带来,您按时上交作业,将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会使孩子受益匪浅。
二年级二班
刘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