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升旗仪式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ZS文王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升旗仪式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汇总8篇)

在竞争上岗的过程中,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非常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竞聘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

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5·12”汶川特大地震带来的山河破碎的震撼和骨肉分离的痛苦。又是一年过去,这里汇聚着普天之下的人间关爱,正从悲壮中生长希望。

两年来,在政府的积极

领导

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全世界海处侨胞和各国人民友好的帮助下,四川灾区人民崛起于危难、坚强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书写着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精彩

章。目前,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97%,已完成投资6600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70%。18个对口援建省市已确定援建项目3136个、援建资金751亿元,已到位援建资金502亿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信心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

如今,灾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了震前水平,进入到加快发展的轨道;投资发展环境恢复到了震前水平,国内外资本进入较快增长;干部群众的信心士气恢复到了震前水平,意气风发地创造新的生活。浴火重生的新家园,正汇聚升腾起新的希望。

灾后重建是一项关系长远的浩大工程。灾区重建效果,关键取决于科学规划、科学重建。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坚持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震后第七天,我们就着手灾后重建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开放合作、改善宏观环境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重建之路。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科学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确保灾后重建始终科学有序,高水平高质量推进。

科学规划引导灾区全新布局,催生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灾区各市州、县市区都编制了相应的重建规划。规划做到了全域全程,覆盖了灾区城乡,涵盖了重建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科学的规划作指导,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规划坚持了开门开放,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规划体现了前瞻超前,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了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规划突出了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初现现代化羌族文化城雏形,震中映秀变身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小镇,原地异址重建的汉旺镇一派现代色彩,新民居、新村落、新城镇勾勒出灾区发展振兴的美好画卷。

灾后重建,最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是民生。重建的进度和质量,群众认可是最硬的标准。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现在,走进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灾后重建中,民生项目进展最快。各级

委、政府安排重建任务,民生项目是重中之重;调整重建进度,“加快”的主要是民生项目。震后10天,完成1500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完成1200万人过渡性住房安置攻坚;震后一年内,350多万户因灾受损住房修复加固工作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多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农村受灾群众在新房中欢度虎年春节;震后两年,25万多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今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校舍,3002所学校今年9月将基本建成;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已开工94.2%,群众受损的家园加快恢复。

灾后重建中,民生设施提升显著。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我们着力建设百年工程、精品工程,使重建项目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房建设无标准、不设防的历史,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的场所。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相继落成,灾区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提升。这些灾区以往的“短板”,在重建中实现了“跨越”。

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扩大就业、安全温暖过冬、特困户帮扶、安置失地农民、保障“三孤”人员、伤残人员治疗康复、再生育服务、完善社保体系,一项项举措聚焦民生,一件件实事雪中送炭。去年,51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震前水平。

地震灾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本身就比较薄弱,地震又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破坏。抓住机遇推进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一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整个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

络为灾区重建和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灾区骨干电

农村电

重建加快,震损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灾后的抢险救援能力在“4·14”青海玉树地震救援行动中得到检验和体现。

灾区基础设施的加快重建和提升发展,既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四川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下了基础。

灾后重建,既是一场“强筋健骨”的重生历程,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发展洗礼。东汽汉旺老厂的时钟,永远定格在那悲情一瞬,而灾区发展振兴的脚步一刻也没有驻留。灾区经济没有垮,迅速走出地震的阴影,步入了更好更快发展的轨道。

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我们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因灾受损企业全面恢复生产,阿坝铝厂产能倍增,东汽产能和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去年6个重灾市州工业得到恢复性增长。受援县市都与对口支援省市建起了产业合作园区,引进了一批重要产业发展项目。飞地工业园区、产业合作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新的园区定位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区位更具优势。灾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一批落后产能及时淘汰,一批现代产业扎根兴起,产业“小、散、乱”的状况极大改变,灾区正在成为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聚集区、示范区。旅游业快速恢复振兴,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发展。

产业领跑,发展起跳。灾区产业发展正在走出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生之路。

章,开启了灾区新希望。

不仅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而且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我们在重建中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城乡住房既安全美观,又经济实用,既特色又现代,村庄布局、村落设计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集约用地,城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不仅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跨越,群众生活方式也发生历史性变迁。通过重建,灾区的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和污水垃圾处理等民生设施全面配套。这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灾区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灾区群众住上新房,也用上了现代生活设施,告别传统落后,享受和融入现代文明。

不仅城乡环境风貌焕然一新,而且群众

精神

状态实现深刻转变。在重建过程中,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脏乱差的现象在灾区大为改观,洁齐美的面貌在灾区全面展现。更为宝贵的是,灾区从物到人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群众走出地震灾难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自强不息的

精神

得到升华,展示出奋发有为的

精神

风貌,开放意识、

创业

意识、文明意识得到增强。

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永远感恩全国人民的无疆大爱!

我们坚信,有

中央的坚强

领导

,有全国人民的坚定支持,有灾区人民的坚韧奋斗,一定能够早日建成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大地无情,万民罹难倾血泪;人间有爱,举国同心抗天灾。

2008

年5月12日,当8.0级大地震袭击汶川时,不仅释放出了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同样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

精神

和人类深处那些超越生死的潜能。那位用身体为自己的婴儿架设生命绿洲的母亲,那则留给幸存孩子的短信,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双臂护住四位学生的谭千秋,用生命诠释“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伟大,大地震也许可以瓦解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却绝对无法撼动师魂铸就的长城;战死救灾前线的小战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却竖起了一座“最可爱的人”的永恒丰碑……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明证了人性的至善,没有被废墟深埋地底,没有让恐惧淹没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灾面前,它像广袤的黑夜里的一颗明星,指引了无数人前行。

逝者已逝,长歌当哭。汶川地震不仅让我们为人性深深感动,同样让我们意识到,具备一定的防震知识的重要性。灾难往往是没有预兆的,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提高防震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各界举办的抗震减灾科普活动;面对真正地震来袭时,要保持高度冷静,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习时预定的路线撤退,把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群芳休歇的五月,八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们关于生命最好的诠释。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三

205月12日下午2:28分。

小朋友们本来是高高兴兴的读书,突然“轰”的一声山崩地裂,地动山摇,大家都还没回过神就地震了。在地震的一瞬间大家缓缓张张不知道因该怎么办才好?有几个小朋友跟我们差不多大他们的勇敢超出了我的想像。

他就是林浩和陈浩,林浩他临危不惧,死里逃生还勇敢的返回教室背出了两个同学。陈浩他本来可以跑出来的,但他没有那么自私,第一时间看到墙壁上的裂痕就推出几位同学,不幸自己被压在废墟下。幸亏被救出来了。

汶川地震的不幸我们表示深深的同情,但是这两个小朋友的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四

敬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天府沉陆,家园涂炭,斯民何辜!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处。汶川。连日来,岷江呜咽,悲伤蔓延。

这已是无须渲染的灾情:至5月15日20时15分,汶川地震已造成19509人遇难,四川省受伤人数达102100余人,被埋12300余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估计,遇难人数将在5万人以上。这已是绝地驰援的拯救:至15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挺进58个重灾(公文有约为您提供)乡镇,已有来自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及日本的3支专业救援队伍到达汶川,理县到汶川的“生命线”已经打通,目前已经从废墟中救出13400余人。这已是刻不容缓的情势:至15日15时,地震灾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过。据地震专家称,震后第一天生命存活率90%,第二天50%-60%,第三天仅剩下20%-30%,此后存活即为奇迹。

愿天佑灾区,愿天佑斯民。愿奇迹出现,愿生民不死。愿无力者有力,愿悲观者前行。愿亡灵能够安魂,愿伤者得到救治,愿那些惊恐万状的心灵得到抚慰,愿那些被掩埋以及失踪的人们仍拥有向生之门。当灾难不由分说,死难仍在发生,悲怆仍在延续,那么援军及时的驰救,生命绝境中的坚守,才可能创造奇迹。泪尽之后血续,前仆之处后继。生命需要温暖,士兵需要突击。每一分钟都是一个世纪,每一条生命都是全人类。开辟通路,徒步也要提前抵达;寻声救苦,徒手也要尽力救援。要比“提前一秒”更提前抵达,要比“百倍努力”更加倍救援。

虽然不能替死者死,不能替伤者伤,虽然未能往灾难的现场出把力,未能在受伤者身边搭把手,但念兹在兹的忧切,骨肉不弃的捐助,却使我们感知与灾区人民在一起的力量。

数日以来,全国各地乃至国际社会的组织或个人,向灾区献血以及捐款、捐物的浪潮汹涌。每一分钱币都带着体温,每一管血液都流淌爱心,每一件衣物都表达休戚与共。在长沙,由本报发起的“黄丝带”祈福活动启动后,“满城尽飘黄丝带”,这寻找离散亲人的丝带,飘扬同胞手足之情,也招展着回家的方向。灾难当头,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手掬一捧烛光、一瓣心香,为深陷黑暗的生命照亮,为仍在等待营救的同胞祈福,并表达生命顽强之信念。

只有行动着,才是信心的表达。“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的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一个流泪的民族必然充满悲悯与坚强,但一个迅速开始行动的民族则永不沉沦。因此我们呼唤这样一种行动着的信心,呼唤更多的人或组织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加入到赈灾中来。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救灾部门以及慈善机构及时提供赈灾指南,向社会公布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做。我们也呼吁,在灾区交通不畅、物资运输不便的情形下,请同胞们更多地以捐款的方式表达爱心,也请留心相关部门的捐助提醒,使爱心的表达更有效率。

“黄丝带”祈福活动中,本报记者拍摄的一张缠着黄丝带、双手合十的小女孩图片,打动着无数的人。尤为令人肃然的是,昨日前来本报捐献款物的许多人,都以这种“双手合十”的姿势表明来意。就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是祈福的人。我们祈愿在经过72小时之后,生命依然拥有迹象,拥抱依然拥有温暖,泪水依然拥有方向。我们祈愿那些等待救援的人们,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坚信,一定要得救。

“5·12”,汶川,德阳,茂县,绵阳……那哀鸿遍野之地,满目疮痍之所,风暴的眼,共同的心。在今天,让我们捧一瓣心香,与灾区的人们一起,为逝者守灵,为生者祈福。除此之外,请让我们各自好好活着。

我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5·12”汶川特大地震带来的山河破碎的震撼和骨肉分离的痛苦。又是一年过去,这里汇聚着普天之下的人间关爱,正从悲壮中生长希望。

两年来,在政府的积极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全世界海处侨胞和各国人民友好的帮助下,四川灾区人民崛起于危难、坚强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书写着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精彩篇章。目前,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97%,已完成投资6600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70%。18个对 口援建省市已确定援建项目3136个、援建资金751亿元,已到位援建资金502亿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信心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

如今,灾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了震前水平,进入到加快发展的轨道;投资发展环境恢复到了震前水平,国内外资本进入较快增长;干部群众的信心士气恢复到了震前水平,意气风发地创造新的生活。浴火重生的新家园,正汇聚升腾起新的希望。

灾后重建是一项关系长远的浩大工程。灾区重建效果,关键取决于科学规划、科学重建。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坚持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震后第七天,我们就着手灾后重建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开放合作、改善宏观环境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重建之路。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科学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确保灾后重建始终科学有序,高水平高质量推进。

科学规划引导灾区全新布局,催生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灾区各市州、县市区都编制了相应的重建规划。规划做到了全域全程,覆盖了灾区城乡,涵盖了重建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科学的规划作指导,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规划坚持了开门开放,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规划体现了前瞻超前,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了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规划突出了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初现现代化羌族文化城雏形,震中映秀变身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小镇,原地异址重建的汉旺镇一派现代色彩,新民居、新村落、新城镇勾勒出灾区发展振兴的美好画卷。

灾后重建,最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是民生。重建的进度和质量,群众认可是最硬的标准。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现在,走进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灾后重建中,民生项目进展最快。各级党委、政府安排重建任务,民生项目是重中之重;调整重建进度,“加快”的主要是民生项目。震后10天,完成1500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完成1200万人过渡性住房安置攻坚;震后一年内,350多万户因灾受损住房修复加固工作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多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农村受灾群众在新房中欢度虎年春节;震后两年,25万多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今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校舍,3002所学校今年9月将基本建成;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已开工94.2%,群众受损的家园加快恢复。

灾后重建中,民生设施提升显著。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我们着力建设百年工程、精品工程,使重建项目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房建设无标准、不设防的历史,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的场所。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相继落成,灾区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提升。这些灾区以往的“短板”,在重建中实现了“跨越”。

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扩大就业、安全温暖过冬、特困户帮扶、安置失地农民、保障“三孤”人员、伤残人员治疗康复、再生育服务、完善社保体系,一项项举措聚焦民生,一件件实事雪中送炭。去年,51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震前水平。

地震灾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本身就比较薄弱,地震又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破坏。抓住机遇推进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一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整个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

农村电网重建加快,震损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灾后的抢险救援能力在“4·14”青海玉树地震救援行动中得到检验和体现。

灾区基础设施的加快重建和提升发展,既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四川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下了基础。

灾后重建,既是一场“强筋健骨”的重生历程,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发展洗礼。东汽汉旺老厂的时钟,永远定格在那悲情一瞬,而灾区发展振兴的脚步一刻也没有驻留。灾区经济没有垮,迅速走出地震的阴影,步入了更好更快发展的轨道。

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我们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因灾受损企业全面恢复生产,阿坝铝厂产能倍增,东汽产能和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去年6个重灾市州工业得到恢复性增长。受援县市都与对口支援省市建起了产业合作园区,引进了一批重要产业发展项目。飞地工业园区、产业合作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新的园区定位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区位更具优势。灾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一批落后产能及时淘汰,一批现代产业扎根兴起,产业“小、散、乱”的状况极大改变,灾区正在成为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聚集区、示范区。旅游业快速恢复振兴,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发展。

产业领跑,发展起跳。灾区产业发展正在走出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生之路。

灾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日新月异,所到之处新城拔地而起,村庄焕发生机,道路四通八达。新农村、新城镇揭开了发展新篇章,开启了灾区新希望。

不仅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而且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我们在重建中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城乡住房既安全美观,又经济实用,既特色又现代,村庄布局、村落设计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集约用地,城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不仅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跨越,群众生活方式也发生历史性变迁。通过重建,灾区的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和污水垃圾处理等民生设施全面配套。这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灾区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灾区群众住上新房,也用上了现代生活设施,告别传统落后,享受和融入现代文明。

不仅城乡环境风貌焕然一新,而且群众精神状态实现深刻转变。在重建过程中,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脏乱差的现象在灾区大为改观,洁齐美的面貌在灾区全面展现。更为宝贵的是,灾区从物到人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群众走出地震灾难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升华,展示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开放意识、创业意识、文明意识得到增强。

经过震后两年的艰苦努力,灾区重建进展快、变化大、效果好,成为城乡环境治理的样板,成为改善保障民生的示范,成为干部锻炼成长的课堂,成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四川灾区人民永远铭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永远感恩全国人民的无疆大爱!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坚定支持,有灾区人民的坚韧奋斗,一定能够早日建成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六

汶川人民,所有震区的人民,灾难会过去的,灾难无情,人有情!全国人民都并肩作战,同舟共济,胜利最终是属于我们的。

人们常说;“站在黑暗看光明,发现光明的人很多;站在光明看黑暗,发现黑暗的人也不少。

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就在那一刻,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无数城镇乡村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让原本幸福的家变得家破人亡,让原本健康人踏上了残疾道路。每个人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生命显得是多么的脆弱!那么的如此之轻!在地震中多少人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

天灾无情,人有情,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志愿者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冒着随时发生的余震,不顾自身安危,救出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无数次的让人民感动着!温总理说的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坚信,13亿人民的心终将溶化他,俗话说得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患难之处见真情,,伸出你的双手,贡献一片爱心,让我们来传递有爱温暖。尽我们微薄的力量,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和爱心,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七

人們常說;”站在黑暗看光明,發現光明的人很多;站在光明看黑暗,發現黑暗的人也不少。

20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的大地震,就在那一刻,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無數城鎮鄉村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讓原本幸福的家變得家破人亡,讓原本健康人踏上了殘疾道路。每個人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生命顯得是多麼的脆弱!那麼的如此之輕!在地震中多少人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

天災無情,人有情,我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志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災區,冒着隨時發生的餘震,不顧自身安危,救出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無數次的讓人民感動着!溫總理說的好: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堅信,13億人民的心終將溶化他,俗話說得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患難之處見真情,,伸出你的雙手,貢獻一片愛心,讓我們來傳遞有愛溫暖。盡我們微薄的力量,獻出自己的一份心意和愛心,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汶川人民,所有震區的人民,災難會過去的,災難無情,人有情!全國人民都並肩作戰,同舟共濟,勝利最終是屬於我們的。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八

敬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场地震,震撼了大地,震撼了人心。八级的大地震,一时间,死亡无数。

那一天,人们还都像往常一样的沿者原来的轨道生活着,可是,没有人会想到,一刹那,竟然山崩地裂,多少鲜活的生命啊,一瞬间暗淡了光彩。也许他们还是个孩子,在课堂上等待老师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也许他们是备考的考生,紧张的复习着,踌躇满志;也许他们是年轻有为的青年,在社会上刚刚立足,前程似锦;也许他们是垂暮的老人,那一刻,正步履蹒跚在小巷……或者,也许他们就是刚刚出世的婴儿,小小的心里,也许早已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地震来临时,顿时的,世界成了蛮荒,大楼顷刻倒塌,生命啊,被压在那废墟之下。有的人,临危不惧,以生命保护他身旁的学生,那是最伟大的老师!有的人,失去了亲人,把别人当作亲人,累倒在抗震第一线上,那是最伟大的人民子弟兵!还有的人,虽死犹荣他们以集体利益为最高利益,为了更多人的生命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最伟大的人民干部!

地震,你除了压倒了房屋,还能压倒什么?人民,永远不会向你屈服!

一批批救援物资不断往灾区运送,一匹匹志愿者不断涌现,人们一次次献出救援之手,一次次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无数双手伸了出来,每个中国人都洒下心底最真诚的泪,我相信大家是被这一切震撼了——在情感日益淡薄的今朝社会,人们蓦然发现自己内心深处那善良、那感恩的心,那一刻火热的中国心!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我不能为灾区人民做更多了,我只能在捐款时投入我不多的心意,在网上参加抗震救灾的活动…更多的时候,我甚至只能在电视机前流泪,给英雄拼命鼓掌,为遇灾者默默祈福。

今天,我坐在电视机前,第一次认真地观看着新闻联播。无数次灾区镜头的回放,五星红旗降半沉沉的飘扬,让我的心里浮想联翩,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是激动:我想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心系灾区,尽显中国英雄本色;是兴奋:我看到我们中华民族自强的精神——这是中国富强的希望;是感慨:社会的主流总是积极的,中国人是团结的。更多的是感动吧:十三亿中国人啊,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有,我想起今天那难忘的三分钟。

当音乐开始响起,我看到老师,以及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几乎是同时的,在刺耳的警笛拉响的一瞬间,大家同时起立,闭上眼睛,进行。警鸣声不断的响着,周围静极了,(我想这大概是我自出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如此静的环境吧),只有警鸣声,尖锐地叫喊着,划破天际,似乎就要嵌进这寂静中的无比沉痛。是的,我能感觉得到,空气都是沉重的。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默默地感恩世界,默默地为中华祈福,为灾区人民祈福,同时深深地哀悼那些在地震中离开的人。我明白了,是有一种叫做中华的力量在支撑着所有人的心!

坐下来,才发现泪流满面。是的,这是感动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

当灾难降临,中国,以他独有的定力毅然傲立于世界。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光荣的人,不为别的,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在校的自我评价(优质11篇)

    竞聘中的竞争激烈,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一份出色的竞聘申请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阅读以下建议。接下来是一些招聘者对竞聘材料的评价和反馈,希

    2023年秋游的活动总结(汇总13篇)

    学习总结是学习过程中成长和进步的见证,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估和反思。如果你对知识点总结不够熟悉,可以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进行学习。秋游的活动总结篇一学生们盼了很

    2023年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精短总结 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实用8篇)

    通过学习总结,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接下来是一些考试总结的典型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精短总结篇一弹指一

    2023年大班社会母亲节快乐教案反思(大全16篇)

    安全教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危险因素,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大班社会母亲节快乐教

    大班语言欢迎新年 大班欢度新年语言教案(汇总16篇)

    环保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在写环保总结时,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目的和观点,同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小编希望通过这些环保总结范文的分

    2023年酒店收银员年终工作总结(优质11篇)

    通过活动总结,可以帮助少先队员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酒店收银员年终工作总结篇一在工作中,虽然我

    去药店的申请书(实用11篇)

    通过贫困申请书,我们可以向社会传递出我们希望改变困境的信念和努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低保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参考。去药店的申请书篇一尊

    保护大自然的宣传语(优质16篇)

    小小行动,大大爱地球。环保标语的创作要力求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环保大家做,地球更美好。保护大自然的宣传语篇一不只这些,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大自

    最新努力后成功的朋友圈说说(通用8篇)

    岗位职责是指在某个职位上所需要担负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要发挥的作用。岗位职责的明确性和有效性对于组织的正常运作和个人的工

    开题报告主持 课题开题会主持人发言稿(实用8篇)

    竞聘报告是一种介绍个人能力和经历,以争取某个职位或岗位的书面材料,它具有评估和展示个人能力和潜力的作用。我觉得我应该写一份竞聘报告了,以展示自己的优势。阅读竞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