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

时间:2024-12-19 作者:雁落霞

范文范本可以启发我们的创新思维,通过学习优秀范文的独特观点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思维视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典型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一

近日,全区第二期基层党务干部研修班在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拉开帷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组织了为期5天的学习辅导和实地考察,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使党务干部培训工作实现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长效化,推动新时代党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目前,全区赴上海举办基层党务干部研修班2期,培训党务干部100余人次。

据了解,该区区委把提升党务干部能力作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区委统领全局、组织部门推进实施、基层党组织密切配合”工作机制,充分整合资源,深化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走出去、学先进”理念,该区区委组织部与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培训层级、建班规模、授课内容、考察点位等进行系统安排。同时,全区把党建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增长机制,为规模化培训党务干部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全区财政拨付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66万元。

据介绍,该区还将政治建设融入培训始终,建立了基层党务干部研修班临时党支部,下设5个临时党小组,组织学习红船精神和贯彻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研讨活动,各党小组创新形式,开展了“重温党史、砥砺前行”“观校史、学党史”等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将考察学习融入培训始终,通过对罗店镇党建服务中心大社区党建服务模式、陆家嘴社区“两新”组织党建金领驿站、闵行区古美街道社区组织服务中心等5个点位进行深入考察,结合区情实际,撰写形成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实践“两新”党建等调查报告5篇。

此外,该区还把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作为学习培训的根本目的,建立治理创新机制,真正使党建品牌“叫得响”。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二

日前,根据安徽省直工委机关党委有关通知要求,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文明办)党支部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专题警示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党支部还通过组织参观《红旗飘飘》珍贵档案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强化专题警示教育效果。

持续推进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今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同时,以鲁炜案为镜鉴,认真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三查三问”,努力形成常态化解决问题、督查问责的长效机制。把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载体和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认真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督查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作风效能专项督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安徽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六稳”的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实”字打底,深入开展省直机关“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责任,全面加强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省直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五个纯粹”,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固本强基着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

今年8月,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对照省委巡视组对有关省直单位的巡视反馈内容和意见,梳理归纳出涉及机关党建方面的四大类15个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省直机关工委印发通知,要求省直各单位深入对照检查,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查漏洞、强弱项、补短板,持续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近年来,省直机关工委以提升党的组织力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着力打造自身建设强、群众工作强“双强”型党支部。推动省直各单位坚持落实机关党建约谈和述职评议制度,形成了“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开展“双联系”(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三结对”(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结对服务)、“五个一”共建(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开展一次互访活动、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组织一次慰问帮扶、为共建单位办一件实事)、“百村百区志愿行”、“百名厅局长下基层”、“万名党员进万家”等活动。

推动省直各单位机关党组织从“管理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127个省直单位与818个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基层厅局长联系点900多个;机关1400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或贫困学子结对帮扶。省直及中央驻皖各单位共选派700多名驻村帮扶干部,组成250支扶贫工作队,开展精准帮扶,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榜样引领创新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驱散我们前进中的迷茫。”安徽省地矿局青年党员李赟聆听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模范事迹报告会后说,身边人说身边事,让我们深受感动,看到榜样就在身边,平凡而不平庸,更容易让我们把这种正能量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截至目前,省直单位中有15个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79个荣获省文明单位称号,277个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此外,还催生了一大批“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省直机关十大女杰”“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

“广泛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能更好地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省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直机关工委将整合力量,组建省直机关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基层,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三

8月24日一早,嘉善县惠民街道曙光村党总支组织委员薛丽萍驾车,准时来到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菖梧村报到。与此同时,菖梧村党总支组织委员郁新华也走进曙光村,开始一天的“跨界工作”。这是沪浙毗邻地区区域一体化党建的一次突破,上海金山和浙江嘉善共同开启了村(居)党组织“双委员制”。

“我们两个村部大楼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枫泾人喜欢到惠民街道的农贸市场买菜,而惠民人看病、购物喜欢往枫泾跑,甚至有的村民连固定电话也用上海区号。”第一次见到郁新华,曙光村党总支书记查云法格外亲切,忙不迭把他拉进了微信朋友圈。地相依、水相连、业相近、人相亲,两个村的互动交流自古未断,如今两地实施村(居)党组织“双委员制”,按照要求,相关村党组织组织委员将不定期到结对村进行挂职锻炼,交流一年,每周至少到任一天。

交流时间不长,成效很快显现。24日这天,郁新华和曙光村的几名村干部来到千泾湾巡河。这条河是两村的交界河,过去因一半属于浙江,一半属于上海,没得到有效治理。前段时间河水水质又有些反复,大家都想找到症结所在。“问题出在生活垃圾上。”村干部指着前方一片开阔地告诉郁新华,“我们动员了20多户村民搬离河岸,安排集中居住,土地进行复耕,曙光村境内的水质改善了不少。”“这个办法好,回去后我们也马上对标检查。”郁新华说。毗邻地区交叉事务特别多,实行村(居)党组织“双委员制”后,大大提高了处理这些事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行政成本。

行政区划有边界,党建工作无边界。村(居)党组织“双委员制”启动后,除了加强协作处理具体事务,双方还将党建“神经元”接入彼此系统,推动互帮互学。结束了一天的跨界工作,大家开始线上交流。傍晚时分,郁新华收到了薛丽萍的一条最近嘉兴市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八八战略’大宣讲、思想观念大解放”活动,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如何才能走进群众心里?碰巧,前不久枫泾镇也在进行大调研大走访,针对白天“访不到人”“工作忙走不下去”的情况,当地开展了“相约黄昏后”主题调研活动,错时走访调研,确保走村不漏户。这给了薛丽萍灵感,热热闹闹的“纳凉会”这两天正在曙光村上演。

区域化党建大格局,受益的是群众。枫泾镇把优质医疗资源和惠民街道共享,送医下乡,惠民街道的歌伴舞、快板剧、司鼓在枫泾镇也有了一众“票友”。枫泾镇新华村毗邻惠民街道枫南村,眼下双方正携手打造总投资300余亿元的“上海之窗·枫南小镇”,一批健康、教育、旅游和文创项目将在这里落户,今后省界国道边的小工厂将被吴越水乡高品质小镇所替代,释放出发展新动能。

目前,嘉善和金山已有10个村结对实施村(居)党组织“双委员制”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四

虎丘景区北门游客中心,入口处摆了一排雨伞,旁边的海报上印有“爱心雨伞,方便你我”字样,十几名游客在这里领取雨伞应急。“今天恰好没带伞,没想到还没进景区,就体验到了景区的人性化服务。”来自山东的游客魏女士说。

“游客至上,服务第一。”在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景区,景区管理处党总支构建了“党建+旅游”模式,以“党旗更鲜艳、游客更满意”为追求,全面推行“党员先锋岗”“党组织责任区”,打造极具辨识度的党建阵地。在虎丘山重要景点、游客密集区域,处处有坚定的党员责任区;在重要节假日、党员活动日,时时见流动的党员服务队,60余名虎丘党员所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游客免费提供植绿护绿、旅游咨询、文明宣传、医疗救护、旅游讲解等全方位的服务。

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联系民生紧密、服务群众直接,其作风和形象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和党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苏州结合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实际情况,广泛推行党员先锋岗、党组织责任区等制度,开展“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树形象”等活动,不断激发党组织、党员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展示了苏州广大党员的先锋形象。

海棠花红,绽放姑苏。一面面党旗飘扬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枚枚党徽闪耀在粉墙黛瓦之上,已成为千年古城一道美丽动人、催人奋进的风景线。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五

日前,根据安徽省直工委机关党委有关通知要求,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文明办)党支部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专题警示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党支部还通过组织参观《红旗飘飘》珍贵档案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强化专题警示教育效果。

持续推进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今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同时,以鲁炜案为镜鉴,认真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三查三问”,努力形成常态化解决问题、督查问责的长效机制。把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载体和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认真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督查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作风效能专项督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安徽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六稳”的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实”字打底,深入开展省直机关“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责任,全面加强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省直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五个纯粹”,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固本强基着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

今年8月,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对照省委巡视组对有关省直单位的巡视反馈内容和意见,梳理归纳出涉及机关党建方面的四大类15个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省直机关工委印发通知,要求省直各单位深入对照检查,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查漏洞、强弱项、补短板,持续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近年来,省直机关工委以提升党的组织力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着力打造自身建设强、群众工作强“双强”型党支部。推动省直各单位坚持落实机关党建约谈和述职评议制度,形成了“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开展“双联系”(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三结对”(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结对服务)、“五个一”共建(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开展一次互访活动、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组织一次慰问帮扶、为共建单位办一件实事)、“百村百区志愿行”、“百名厅局长下基层”、“万名党员进万家”等活动。

推动省直各单位机关党组织从“管理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127个省直单位与818个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基层厅局长联系点900多个;机关1400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或贫困学子结对帮扶。省直及中央驻皖各单位共选派700多名驻村帮扶干部,组成250支扶贫工作队,开展精准帮扶,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榜样引领创新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驱散我们前进中的迷茫。”安徽省地矿局青年党员李赟聆听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模范事迹报告会后说,身边人说身边事,让我们深受感动,看到榜样就在身边,平凡而不平庸,更容易让我们把这种正能量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截至目前,省直单位中有15个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79个荣获省文明单位称号,277个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此外,还催生了一大批“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省直机关十大女杰”“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

“广泛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能更好地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省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直机关工委将整合力量,组建省直机关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基层,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六

今年来,陕西省城固县坚持通过“三考两评”、“严纪铁律”、明察暗访三项措施,精细化管理驻村帮扶力量,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履职尽责、作用突出的脱贫攻坚先锋队伍。

“三考两评”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出台《村干部脱贫攻坚工作绩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以“三考两评”机制,即每月考核重点任务,每季度考核干部积分,年底考核工作实绩,村干部接受镇党委评议和党员群众评议,对村社区干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将村(社区)干部补贴的80%划为脱贫攻坚绩效补贴,依据考核评议情况,确定考核等次,差异化发放绩效补贴,充分调动村(社区)干部抓脱贫攻坚工作激情。

“严纪铁律”发挥第一书记尖兵作用。出台《第一书记管理工作18条铁律》,创新推行第一书记“双印证”考核办法,近年来,共评出优秀等次第一书记40名。扎实推行第一书记云平台在线管理系统,每月实时管理、动态考评第一书记履职和作用发挥情况,助推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战场中发挥尖兵作用。

明察暗访促进“四支队伍”履职尽责。常态化开展“四支队伍”(即驻村扶贫工作队、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成员)和帮扶部门履职尽责检查督导,联合县纪委、脱贫办,抽调16名干部组成4个督导组,对27个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四支队伍”驻村履职和部门帮扶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今年以来,共对帮扶工作不力的10个镇、36个部门单位进行集体约谈,引导“四支队伍”立足岗位提素质,履职尽责作奉献。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七

今年三十出头的魏孟诗一直在珠三角工作,薪水待遇优厚。20xx年,她却选择回到家乡广东茂名,当起了一名候任社区干部。

像魏孟诗一样,越来越多走出去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担任起“候任村(社区)干部”。近年来,茂名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社区)发展,推行实施“候任村(社区)干部”制度,着力打造高素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全市至今已选聘优秀“候任村(社区)干部”2778名,涵养基层组织的人才“蓄水池”。

优中选拔,首要把握政治标准。

27岁的林常威是高州市根子镇高科村人,大学里一直是优秀干部,毕业后在外工作顺风顺水。今年3月,林常威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家乡高科村候任村干部,满怀自信、斗志昂扬地走上了全新的工作岗位。

茂名有目的、有计划地物色、培养、储备一批“候任村(社区)干部”。“通过建立完善选配、培养、管理、激励一整套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茂名市委书记李红军说。20xx年12月,茂名全面推行“候任村(社区)干部”制度,按照每个村(社区)1—2个名额配置,提前让其参与处理村(社区)事务,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据介绍,“候任村(社区)干部”主要从本村(社区)致富能手、退伍军人、村(居)民小组长、大学生村官、回乡大学生和其他优秀人员中选出,满足“候任村(社区)干部”人选的“八项基本条件”,其中突出把握好政治标准,坚决杜绝政治不合格的人员成为“候任村(社区)干部”人选。

据统计,在2778名“候任村(社区)干部”中,35岁以下的2208名,占79.5%;大专以上学历的1358名,占48.9%。他们的到来,进一步优化了基层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提升了基层村级干部的工作效能。

一线锤炼,增添农村发展活力。

“村里来了一名年轻的候任村干部,带来了一股新风。”新面孔的到来,让根子镇柏桥村党支部书记何怡高为之一振。

其实,很多镇街的村(社区)干部和何怡高都有同样的感受,觉得这批年轻人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高,上级布置的工作,一看就懂,立即上手,村委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电白区麻岗镇“候任村(社区)干部”参与成功化解的农村土地、山林纠纷占比达七成以上。水东镇蓝田坡村的戴泰鹏成为候任村干部后,积极帮助村集体开展农村电商创建,让村里的优质农产品流通顺畅起来。

“这些年轻人工作热情高、有情怀、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农村这片广阔土地必将大有作为。”电白区麻岗镇党委书记吴伟华说。

特色培养,顺利实现新老交接。

“如今‘村(社区)干部候任制’已在茂名市开花结果,为农村(社区)打造了人才‘蓄水池’。”茂名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为让这批年轻干部们迅速进入状态,茂名建立“候任村(社区)干部”的特色培养制度,安排他们担任“五员两助理”(即担任公共服务平台操作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治安联防员、食品药品监督员,挂任村级书记助理、主任助理),让他们能干事、肯干事、想干事。

同时,组织部门每年选派“候任村(社区)干部”到镇街进行为期1个月的挂职锻炼,并由驻村(社区)、镇(街道)干部结对培养“候任村(社区)干部”。目前,全市共举办培训班130多场次,实现了“候任村(社区)干部”全覆盖。

经过两年的储备,不少村(社区)已经顺利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接。在20xx年村级换届前,作为试点的电白区共储备“候任村(社区)干部”276名,换届时共有196名顺利当选为村(社区)“两委”干部,当选率为71%,其中7名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八

大连市图书馆历史悠久,藏书丰富,至今拥有馆藏200多万册。其中,古旧籍55万册,并逐步建设成了与本地经济与发展相适应,学科结构合理、文献类型齐全、载体形式多样,颇具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馆藏中地方文献尤为丰富。多年来,大连市图书馆致力于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1广泛收集,建立大连地区文献收藏中心。

地方文献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土民情、人物传记、物产资源、名胜古迹等方面内容的文献资料。收集和保存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

1.1建立市、县(市)二级收集中心,全面系统地收集本地区各种地方文献。

1.2成立大连地方文献协调委员会。制订《大连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方案》,研究、制订地方文献工作的.整体规划和落实措施。

1.3成立大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领导小组。馆长亲自挂帅,设置专职工作人员,全面收集和采访地方文献,切实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

1.4确定收藏范围和重点。包括:地方资料。即本地区新旧县志、厂志、方志及其它志书;有关本地区革命历史文献,出土文物记录、有影响的人物或重大事件、风土人情资料等;各种铅印统计资料;土地、矿产资源调查和地图、图片、图表等。

地方出版物。尽力收集本地区编辑出版的各种报纸、杂志及专著。

1.5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由地方政府下发文献呈缴的文件,用政府行为保证地方文献的系统收藏。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地方文献收集工作提供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权威保障。

1.6建立“大连文库”,专门收集大连作者(包括大连籍在外地或国外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的传记、文学艺术作品及手稿。

1.7广泛收集,灵活多样。以发掘馆藏来补充馆藏。在开发馆藏资源中发掘、补充、完善地方文献并根据市场信息,跟踪征集。

2系统整理,建立大连地区地方文献科研中心。

2.1集中保管,统一使用。成立大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对外开放。

2.2整理研究,揭示馆藏地方文献。我馆先后编制了《馆藏善本目录》、《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馆藏满铁藏书目录》、《馆藏旧期刊目录》、《馆藏报纸目录》、《馆藏舆图目录》、《大谷光瑞藏书目录》、《帝国主义侵华图说》等。

2.3完善地方文献检索体系,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同步并举。

3综合开发,建立大连地区地方文献开发中心。

3.1成立大连地方文献专题阅览室,开辟“生活百花园书屋”、“大连地方文献阅览室”、“大连文库”、“爱国主义教育阅览室”等专题阅览室。开展阵地服务,以满足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的需要。目前,已接待读者上万人次。

3.2设专人专职服务,开展参考咨询服务9860人次。

3.3编辑二三次文献,开展专题课题服务。目前,已完成272项578条次。

3.4走出阵地,开展上门服务。根据读者的科研课题,将有关地方文献资料送到读者手中。办理电话预约、来信来函等服务。

3.5开发数据库,服务读者用户。先后开发了《大连地方企事业名录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数据库》、《大连地方产品样本数据库》等。

3.6建立大连市地方文献服务协调网络,共同开发大连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大连地方经济建设。

4面向社会,建立大连地方文献服务中心。

4.1为党政机关领导决策服务。先后开辟了“决策参考”、“借鉴与参考”专题,为市、县两级政府领导决策服务,在“东北之窗”开辟“东北大事”专栏,为东北地区三省一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4.2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以地方文献阅览室和历史文献阅览室为主,每年接待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并为其提供代查、代译、义务咨询、电话解答、信函咨询服务。该项工作先后两次获省文化厅1991-1993年度、1995-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

4.3为经济建设服务。利用大连地方文献,为企业、生产单位提供有科学价值的文献资料服务,在大连市经济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4.4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馆先后举办了各类专题书展、文献资料展。组织大规模读者活动,请我市著名专家、学者讲学,签名售书。大连市图书馆曾被西岗区政府命名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中心,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出处〕图书馆学刊(2)。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九

【导语】: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开发红色资源促进党建的党建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以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谋划,开拓创新,抓实抓牢党建工作,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夯基础、补短板,建强基层组织堡垒,努力提升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聚焦聚力脱贫攻坚,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创新思路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着力开展后进村党组织集中整顿。突出问题导向,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对照8项指标、14项负面清单,对全县86个农村党组织进行精准识别排查,逐村分析研判。共排查9个村为后进村,并按照“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方案落实整改,解决党组织引领不强的问题。

进一步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围绕“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对全县村级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作用发挥不好、不胜任的坚决予以调整更换,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解决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

强化第一书记管理。选派390名驻村干部和78名第一书记入驻78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工作,出台《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实行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镇(街道)、派驻村四级联动管理,加强对第一书记日常服务、管理、考核、督查、问责,解决帮扶力度不大的问题。

党建引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建强易地扶贫搬迁党组织。突出党建引领,运用“123456工作法”,按照建强“一个支部”,抓住党员示范和能人带动“两个关键”,组建搬迁动员专班、社区建设专班、助民增收专班“三个专班”,运用算账法、现身法、体验法、渐进法“四个方法”,落实场所建设、机构设置、制度完善、监督管理、经费保障“五个到位”,提供思想引导服务、就学服务、就业服务、就医服务、培训服务、帮带服务“六个服务”,扎实抓好6个移民安置点社区党组织建设,确保为移民群众服务到位。

实行“清单式”服务。以7个村作为试点,探索农村组织“清单式”服务,编制村级组织为民服务清单、服务事项流程图,明确服务主体、服务范围、服务标准、服务时限、服务质量等,建立公开透明、操作规范、简便高效、监督有力的村级组织权力规范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和规范村级组织工作建设,全面提高村级事务工作水平,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夯实基础增强脱贫攻坚战斗力。

加大干部培训力度。20xx年以来,邀请名师到县内授课,举办2期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委会主任脱贫攻坚轮训班,完成416名村级干部集中培训;举办全县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轮战驻村决胜脱贫攻坚岗前专题培训班、县级党务干部培训班、党建宣传信息培训班,解决村级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

大力实施干部下沉。出台《三都水族自治县脱贫攻坚责任包保调整方案》,采取以岗定责方式,对全县脱贫攻坚责任包保进行优化调整,全县3900多名干部包保贫困户31873户,做到贫困户干部包保全覆盖。同时下发《三都水族自治县干部下沉。

工作方案。

》,以行政村、村民小组(自然寨)以及农户为单位,划分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干部目标、任务、责任的层层压实,解决脱贫攻坚责任压得不实的问题。

优化选人用人渠道。按照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一好双强”村级干部选用标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村级后备干部98人,为年轻人提供可以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配齐建强村级干部队伍,解决村级干部选用渠道单一、农村能人少、无人可用的问题。

积分结果如何运用?

湖滨区交口乡北梁村,环境优美,村巷整洁。村里的党员干部自觉打扫卫生,积极主动参加建设美丽乡村活动。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朝感叹:“以前党员除了选举就是开会、交党费,表现和普通群众没两样。现在通过党员积分管理,表现好坏张榜公布,全村人都看得见,有效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村集体的活动党员踊跃参加,群众的困难党员帮助解决。”

三门峡市规定,各个村党支部每季度要将党员积分事项、加减分情况在村组显著位置张贴公布。对积分靠前、表现好的党员,在季度评定大会上进行表彰,在荣誉墙张榜宣传,年度总评好的,推荐为评先表优,列为村级后备干部人选。对积分靠后、表现差的党员,村党支部进行批评教育、帮助整改,村干部党员还要由乡镇党委约谈。在陕州区,凡是3年总积分在后40%的党员,换届时不列为村支部班子成员候选人,把“软尺子”变成“硬杠杠”。

党员积分管理,不仅唤醒了农村党员的党性意识,激发了农村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的积极性,更强化了农村党员的宗旨意识。

20xx年,灵宝市川口乡赵吾村成立了以党员为主体的“雷锋班”志愿者服务队,平时“雷锋班”分小组在村巡查,整理村道路杂物及障碍物,清理沙、石等垃圾,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理发、修指甲,遇到急事难事、村里红白喜事,“雷锋班”成员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村民时刻感受党的温暖。渑池县仰韶镇中涧村党员张灵勤,会修理农业机械,义务帮周边村民修理农业机械,20xx年修理11次,仅此一项就获得33分。

如今,想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农村党员多了,党员的形象和作用突出了,示范和引领效果更明显了。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如同一颗茁壮成长的大树,正在三门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表示,对农村党员进行积分管理,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对这一基层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要认真总结、深化、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使之成为各项工作的重要推动力。

适应性、操作性问题怎么处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持续提升,成为激发党员活力、凝聚支部组织力的“金钥匙”。

陕州区原店镇郭家村,前些年由于疏于管理,有的党员平时“三会一课”很少参加,个别党员的觉悟还不如老百姓高。20xx年以来,陕州区在郭家村进行试点,探索实施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开展了“党员活动日”活动,把“学”和“做”结合起来管理党员。村党支部书记张天军感慨:“现在不仅把党员队伍管起来了,而且所有党员都成了村党支部的好助手,村里各项工作都好开展了。”

为顺利推进积分制,三门峡市从一开始就注重破解积分制管理的适应性、操作性、真实性问题,实行差异管理,自主设定项目,加强群众监督,打消各方面疑虑,确保行之有效。

在具体运行中,该市依托村党支部规范操作,注重发挥村党支部主体作用,激发党员内生动力,真正把积分管理用起来、抓实在。该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近年来农村党员积分管理的实践经验,本着科学管用、简便易行原则,对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完善;注重搞好结合,以农村党员积分管理为抓手,把积分管理与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与“党员活动日”、农村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等载体结合起来,增强农村党员积分管理的融合性、时代性、实效性和生命力;注重运用新的传媒平台和手段,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途径、载体,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建立党员微信群等形式,定期发布党的政策、公布学习内容、组织党员网上讨论、推行网上申报积分等,不断优化制度落实;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规范细化积分运用的范围和办法,切实加强实际运用,让积分真有用、真管用。

今年以来,浙江宁波市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构筑“锋领版图”、打造“锋领前哨”、育强“锋领群雁”、锻造“锋领细胞”、开展“锋领行动”、建成“锋领e家”,聚力打造基层党建“锋领港城”。

年初以来,宁波部署实施“基层党建全域提质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城市基层、国有企业、两新组织、事业单位、机关等领域党建工作,加快推动单位、行业、区域党建互联互动,初步形成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应。

在城市,突破行政级别、行业地域等限制,整合驻区单位资源,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使城市基层党建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在农村,大力实施“对标建强、领航振兴”专项行动,开展“千企结千村、党建促消薄”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党建联合体建设,打好村级集体经济提升组合拳,以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

该市优化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建到网络空间、项目工地、科研团队、经营网点、服务窗口、车间班组等前沿阵地,并按照5%比例,倒排出146个后进基层党组织,实行“四个一”组团帮扶,即每个后进村社都有1名县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1名镇乡(街道)领导干部包村负责、1个部门或企业结对帮扶、1名第一书记进驻指导,目前70%已完成整转。全面实施亮显工程,通过阵地亮标识、党员亮身份、岗位亮职责、党建亮绩效,不断扩大党建工作整体影响力。

在源头上,该市深化领头雁工程,推动乡贤回归,加大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大学生村官选派力度,积极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农村工作骨干队伍。实施“春苗计划”,有序培养选拔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每个村社至少有1名40岁以下主职干部后备人选。

在培育上,发挥“金雁论坛”、俞复玲、吴祖楣等名师工作室作用,分层分级开展示范培训班。今年以来,分层分类举办260余次集中培训班,轮训3.9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金雁奖”评选,推行新老支书师徒结对,积极营造一群带动一片的“雁群效应”。

在管理上,探索推行不称职村干部“歇职教育”、村干部“规矩指数”管理、精准考核等机制,让考评由“软约束”变成“硬指标”。推广“书记加油”“书记向前冲”等做法,实行“1+n”项目制度,推动村支部书记领办1个以上规定项目和破解若干难题,并通过举行现场比武,营造比学赶超、加速奔跑的良好氛围。

根据不同领域党员日常管理特点,该市分别出台了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6大类日常考评指标体系,细化量化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具体表现,让每名基层党员对高线和底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农村党员,党内党外事、分内分外事、房前屋后事、家里家外事、村头村尾事,以及配合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村庄环境整治等全部纳入考评内容;对社区党员,把违反社区公约、无故拖欠物业费等列入考核条目;对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把融入中心、岗位履职作为重点;对两新组织党员,将保守企业秘密、创业创新等纳入考评体系。

该市广泛开展“攻坚见行动、岗位建新功”活动,在攻坚战场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公关组,引导党员冲锋在前、行动在先。村间地头、社区邻里、项目前线、商务楼宇、高校医院……广大党员沉在基层,接近群众,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依托“锋领e家”党建信息系统,该市全面打通纪检、宣传、综治、民政等10余家部门30余个信息平台,强化信息终端整合,为全市2.8万个党支部建立电子台账,通过信息实时呈现、数据实时统计、问题实时诊断,动态掌握支部建设情况。并把“处方权”下放给基层,由每个党支部详细记录党员各方面表现,做到一事一记、动态更新、全程留痕。每季度,依托宁波锋领考评网后台系统,对党员表现进行统计,采用瀑布式活动图、气泡式亮灯等形式,自动生成体检报告,以邮件、短信等方式进行提醒,今年以来,共发出各类提醒单7.6万余份。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针对基层专职党务人员紧缺、上升渠道不宽、业务素质不高、工资待遇偏低等问题,积极开创“人走编留、编外聘用、竞争选拔”和“党建讲堂、专项报酬”的“3+2”选人用人新模式,通过提素质、强激励的方式,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形成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的鲜明导向,做到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

“人走编留”用人才。针对西湖区每个街道(镇)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采用“人走编留”选聘方式,从优秀社区(村)干部中招聘11名享受事业编制待遇的干部,专门负责街道(镇)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建工作。按“一年一签”的模式,由街道(镇)与之签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

合同。

采取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工同酬的方式,计发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并享受同等福利与社会保险等待遇同时,建立考核机制,畅通退出通道,确保在聘人员做到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组织满意。

“编外聘用”聚人才。针对西湖区每个街道(镇)建设的社区(村)党群服务站,以社区(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不占社区干部职数,不受年龄限制,在全区范围内选聘25名政治素质高、服务能力强、党建业务熟的党务工作者,担任社区专职副书记,专职开展社区(村)党群服务站党建工作。还采取聘用制方式高薪招聘区党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2名,工资报酬均纳入区财政预算。同时,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群众认可、注重实绩等原则,以层级负责制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竞争选拔”招人才。树立重视基层、崇尚实干的鲜明用人导向,在全区事业编空缺且职数允许情况下,自20xx年起,每年从全区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中选聘4名街道(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了打破用人“天花板”的激励机制。

“党建讲堂”提素养。依托四级党建服务阵地,积极搭建提升业务能力、展示风采、交流工作、沟通情感的党建人才培育互动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本地+外地”“规定+自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党建知识大讲堂”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务干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专项报酬”添动力。为强化全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的责任担当和工作执行力,制定下发了《关于增拨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专项报酬的实施办法》,根据全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实绩,在规定工作报酬的基础上,平均每人每月再增加一定的报酬。由区委组织部根据网络党建云平台显示的积分、平时党建工作的开展及年度考核等总体情况,按照社区党组织数的“15%优秀、70%良好、15%称职”的比例,对全区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三个等次的评定,并按不同等次确定发放标准,报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十

【导语】: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开发红色资源促进党建的党建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年来,陕西省山阳县在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精准发力,实行“村党支部自查、镇办党委检查、组织部门督查、交流观摩测评”机制,层层压实责任,逐级传导压力,确保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任务高标准落实、高质量完成。

村党支部自查明短板。聚焦“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结合“7+1”标准化建设要求,全县统一制定农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体系和规范化手册,明确具体标准和要求,各党支部结合实际逐一对照自查,重点自查宣传动员是否到位、责任落实是否到人、方案制定是否科学、执行标准是否严格。在自查结束后,党支部详实建立已达标和未达标工作台账,细化任务清单,对标抓好落实。

镇办党委检查强整改。全面压实镇办党委主体责任,在全县各镇办实行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联点包抓制度,每个示范点由1名主要领导、1名包村领导、1名业务干部、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全面做好创建工作的跟踪指导、督促检查。同时,对照村党支部自查、党委检查、上级部门督查发现的问题,逐项分析原因,指导村党支部制定具体的整改计划,一项一项落实,一件一件销号。

组织部门督查抓落实。县委组织部坚持下沉一线抓落实,实行部领导包片区、部机关干部驻点包抓督导镇办机制,确定每月第一周为“督查指导周”,深入所在镇办及所属村党支部指导工作开展,督促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县委组织部分3个督导组,对各镇办党(工)委、创建支部进行交叉检查,将发现存在的问题如实建立问题清单,及时反馈被督查党委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并限期整改到位。

交流观摩测评促提升。紧紧围绕统筹推进、全面过硬、全面提升目标,由各镇办在辖区范围内自行适度召开标准化建设示范点交流推进会,进一步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明确要求、传导压力。县委组织部适时召开全县村级党组织标准化示范点观摩会,现场亮成绩,查找不足,交流经验,切实推动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提质增效。

名家大师和书记校长纷纷站讲台、撑“后台”,思想政治课程从“点名课”变成“占座课”,各种解读中国、综合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等课程渐成体系……在上海,复旦大学等高校经过20xx年探索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想政治之“盐”溶入学校教育之“汤”,新型课程体系已逐渐成型。

从18至19世纪外国科学家制备单质氟的探索,讲到上世纪投身国防建设的我国科学家事迹,一门《有机化学》课,复旦大学教授孙兴文娓娓道来,不仅讲授专业知识,更有对求真求实科学精神和科研工作者理想责任的启发引导,让学生们思考良多。

复旦大学是20xx年6月启动的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之一。一年多来,学校全力推进3门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2门“中国系列”课程、13门综合素养课程、28门专业课程,明确提出打造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努力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

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十讲,第一时间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全国共享在线课程建设。截至今年春季学期,复旦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已有9门建成全国共享在线课程,吸引近500所高校学生选修,全国累计修课学生近75万人次。光是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就有182所高校、累计18万余人修读,是目前持续时间最久、学习人数最多的“互联网+”思政课;闻玉梅院士开设的“人文与医学”网络公开课,也有超过150所高校、6万名学生修读。

创新构建“4+1+x”思政课教学体系,让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职责。

近年来,上海各高校着力在做精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盐”、做鲜“课程思政”之“汤”、做强思想政治教师之“厨”这三个方面深化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做精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盐”是首要。上海高校创新构建“4+1+x”思政课教学体系,“4+1”是必修课,不仅要内容充实,还要讲出特色。比如,同一门《形势与政策》课程,研究型大学宣讲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使学生树立“中国行、我也行”的自信;应用型高校则通过国情教育,使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扎根一线的志向。

“x”的思政选修课,演变成了各高校结合学校历史文化和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的“中国系列”课程:复旦大学有《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有《读懂中国》,同济大学有《中国道路》……多学科支撑、优质师资投入,集体研讨、团队授课,加上接地气的内容设计,让不少“中国系列”课程成为备受大学生追捧的“网红课”。

让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职责,更是上海高校思政教育新的着力点。从20xx年开始的“课程思政”改革持续推进,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医古文》课注重对古代医家学术和伦理思想进行解读;《中药饮片鉴识》将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职业价值观春风化雨般传递给学生……课程教学从单一的专业维度,拓展至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打造了一批医德并修、医文融合的示范性课程。

做强“厨师”,书记市长进高校讲大局大势,大学书记校长带头授课成常态。

用好“盐”,做鲜“汤”,靠的还是选好“厨师”、增强“厨艺”,让所有任课教师都能挑起“思政担”,在各类各门课上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上海出台专项行动计划,每年投入近1亿元,支持复旦、华东师大两所全国“重点马院”,上海交大、同济等15所市级“示范马院”,以及更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建设,让思政课教师更加从容自信地在三尺讲台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

上海市设立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联系高校制度,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头,每年走进高校为学生讲授大局大势、为人为学道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走上讲台授课、与教师集体备课更是常态。从20xx年起实施的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让众多知名学者、骨干教授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和改革中当上了“领头雁”,加上大力实施的全员全覆盖分类培训体系,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有效推进。华东师范大学创新的《形势与政策》课,全程由两院院士、党委书记、校长及各学院知名教授联袂讲授,为学生解读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热点问题,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理论水平,助力青年学子养成“四个自信”。

从20xx年提升思政课教学规范、质量水平开始,到20xx年搭建“4+1”思政课程体系,再到20xx年启动教育综合改革,目前,上海高校已形成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500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1000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思政教育的“上海体系”日渐成熟成型。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关于进一步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内蒙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监督与惩治并重,排查与化解同步,约束与激励并举,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力量重点向监督倾斜,工作向基层延伸,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干群和谐、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督促落实“三务”公开,各旗县(市、区)纪委监委要切实担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督促各地基层党组织建立基层“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机制和平台,对苏木乡镇、嘎查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要严肃查处“三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不设立、假设立、不履职等问题,以公开发现腐败、以公开预防腐败。

同时,《实施意见》要求各旗县(市、区)纪委监委主动化解基层矛盾,聚焦主责主业,改变坐等群众上门的惰性思维,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着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每个旗县(市、区)纪委监委每年要至少化解10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每个苏木乡镇、街道社区至少要下访解决1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施意见》还提出,各旗县(市、区)纪委监委要紧盯“小微权力”,严肃惩处基层腐败分子。

作为大型国有制药企业,华药集团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企业党的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重塑新华药”奋斗目标,牢牢把握“四个坚持”,不断提升党组织活力、生命力,努力为集团公司做优做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坚持以党领导一切为“方向盘”,把正企业发展“航向”。集团公司党委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加强党建作为首要之责,坚持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始终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集体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抓住基层打牢基础、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在企业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在前进方向、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出偏差。落实党组织的法定地位。按照中央要求,华药集团把党组织的地位法定化,明确了党委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明细了需要党委前置研究的全部事项,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保证党对企业的绝对领导。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注重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公司党委把深化改革作为重点任务,大力推进“10+6+n”组织架构优化,全面开展困难企业扭亏脱困,分批组织机关审批权下放,探索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初步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同时,围绕生产经营,党委打响了“扭亏增盈攻坚战”,推进骨干公司的产能释放、营销突破、效益提升,凸显了党委对改革经营全局的领导作用。

坚持以党建标准化为“压舱石”,奠定企业发展“根基”。集团公司党委把党建标准化建设作为企业党的建设的“根基工程”持之以恒推进,打造了彰显华药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一方面,集团公司党委提升党建的管理水平。着眼于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探索谋划了“智慧党建”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企业党建工作的“云平台”。建立了党建“指标、责任、跟踪、评价、考核”五大体系,使党建工作量化、细化、硬化,可追溯、可考核,使党建工作内容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另一方面,加强阵地建设。推行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了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阵地、基本活动、基本保障“六基”工程,打造了一批“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基层党支部,培育了一批“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党员队伍。以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为抓手,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台账,每季度必须由书记本人签字审核,实现了责任管理由年终笼统算总账转变为逐季度表格式滚动管理。集团党委还推行了“党员先锋指数考评体系”,把生产经营工作中的指标与党员考核挂钩,形成了党建与经营的融入式、联挂式考核,在全国医药政研会和河北省国资委系统进行了经验介绍。

坚持以特色文化为“凝心剂”,塑造企业发展“灵魂”。集团公司党委把企业文化作为鼓干劲、树正气的“凝心剂”,用文化引人、用文化教人、用文化育人,筑牢宣传思想文化优势。打造彰显药企特色的“品质文化”。作为制药企业,华药集团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不仅追求实现经济效益,更追求履行社会责任,保证生产出的药品质量安全,为社会大众提供放心药、良心药。华药集团党委提出了以“品质”为核心,着力构建具有药企特色的企业文化,并把“品质”这个理念渗透到企业生产的每个领域、每个环节,企业荣获“全国质量标杆示范单位”“全国医药行业药品质量诚信建设示范企业”等称号。构建彰显国企责任的“环保文化”。集团公司党委坚持把环保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始终,强调宁可牺牲一些经济效益,也要将环境污染治理好。公司党委提出了“抓环保就是保生存、抓环保就是保效益、抓环保就是保品牌、抓环保就是保形象”的总体要求,持续开展环保教育,激活党团员的“小细胞”,释放环保整治“大能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切实履行国企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培育彰显时代精神的“创新文化”。华药集团提出了“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重塑一个新华药”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奋斗目标,集团公司党委把创新与工匠精神、企业愿景使命等有机结合,大力培育、选树以创新为核心的先进典型,连续多年开展了“赢在创新成果分享会”,推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齐名等一批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新创业,汇聚了转型升级的正能量。

坚持以纪律规矩为“高压线”,守牢企业发展的“屏障”。华药集团党委积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突出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持之以恒保持高压反腐态势,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把党风廉洁建设与中心工作融合推进、同步落实。每年年初,集团公司党委都要与30余家基层单位签订廉洁建设。

责任书。

将落实“两个责任”与经营业绩同步考核确保廉洁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强化党委和纪委两个责任分工、责任清单、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特别是严格落实“两报告”“签字背书”“一案双查”等制度确保党风廉洁建设工作精准落地。加大执纪审查力度。集团公司党委、纪委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早摸排、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早查处既坚决查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又严肃查处损害职工利益的“微腐败”扎实开展了“忠诚、干净、担当”大讨论活动和“全面透视体检”专项行动出台了改进领导作风六项规定组织了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自查自纠专项工作对典型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形成了“不敢腐”的有力震慑。深入开展内部巡察。紧贴华药改革发展实际深入开展巡察工作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对违规授权使用华药品牌商标问题进行了专项督查对责任人员进行了党政纪问责处理规范了品牌商标授权使用流程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利益。

近年来,江苏盐城市大丰区通过建立制度、定制流程、督促加压、培育样板等四项措施,着力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努力把全区基层2200多个党支部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

建立制度体系,让支部建设有“硬约束”。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支部建设的根本,抓实党支部的管理、运行、考评、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把党建责任传递到每个支部,落实到每名支部委员。制定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广泛征求意见和开展调查研究,按照支部书记末位发言、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定决策。建立党支部按期换届提醒机制,开展支部换届“回头看”,对每个党支部逐一梳理,确保党支部任期制度、换届选举制度落实到位。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细则,按照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5大类别对基层党支部进行分类考核,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定制标准流程,让支部建设有“硬质量”。针对基层党务工作者流动性大、业务不熟的实际情况,编印基层党务“掌上宝典”。按照条目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原则,通过图表、案例、答问等浅显易懂的形式,对基层党支部日常工作进行提炼、概括、展现,方便基层党务工作者学有参照、用有对照。在推进“。

两学一做。

”常态化制度化中,将学习教育的规定动作分解成28项具体项目,以图解形式在当地党报专版刊发,为各党支部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路线图”“时间表”。印制党组织活动记载簿,加插特别提醒页,对党的组织生活10项基本制度进行简明扼要地解读,指导基层党支部集中记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支部活动有关内容,促进基层党支部正常开展活动,如实记录活动内容。

实施专项行动,让支部建设有“硬任务”。结合阶段工作和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实施专项行动,在强弱项、补短板方面下功夫,以重点任务的落实全面提升基层党支部整体工作水平。实施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通过“争取一点、补助一点、自筹一点”的方法筹集资金,统一规划建设“七室两超市一广场”,配备一名专职管理员、一套远程教育设备、一台社保自助终端,解决好个别农村党支部阵地设施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开展“机关+农村”支部联建活动,组织区级机关党支部结对帮扶挂钩村党支部,常态指导农村党建工作,帮助争取协调资金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省委巡视反馈基层党建问题专项督查,组成8个督查组现场查看党建活动阵地、党建信息化设备及党建台账资料,列出整改清单,督促有关党支部限时整改到位。

打造样板工程,让支部建设有“硬标杆”。注重发挥各领域先进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挖掘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可带动、群众认可的先进个人和案例典型。组织寻找“老书记精神”活动,经过群众投票、基层党委推荐和组织部门审核,评选产生了李元祥、王正洪、施国林等12名优秀老支书,通过“上屏幕、上报纸、上讲台”等,把优秀老支书的经验做法推广开来、传播出去。注重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围绕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历史事件,充分挖掘会师事件中蕴含忠诚精神、担当精神和进取精神,通过整合史料、图片展览、影像再现等举措,建成白驹狮子口党性教育基地,入选省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探索试行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党建,对原有党建资源、硬件资源、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成城南新区党员之家,为党员职工教育管理、学习交流提供固定场所,打造了园区党建“样板房”。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十一

摘要:地方文献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它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在世界经济大战迫在眉捷的今天,世界经济正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进行融合、渗透、合作和分工,人类在原料、技术、发明、市场等方面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相互依存,而竞争也没有象现在这样日趋剧烈。我们必须放眼全球,立足本地,充分发掘地方文献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入日新月异的商品市场,将沉睡的文献资源变成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巨额财富。

一、序。

70年代,大不列颠皇家图书馆经常出现一位不速之客,查询有关泰坦尼克号邮轮的造船资料、航海资料及港口的气象资料,最终确定了当年英国造的世界级豪华邮轮沉没的准确座标点。几年以后,在冰山出没,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在海底沉睡了近百年的邮轮残体终于被现代人用高科技手段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并为人们研究该船沉没的原因及当时的各种历史因素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考古学家根据美洲当地印第安人的古老神话传说及有关史料,经过分析、勘查,最终发掘出了已经消失几千年的古代文明――玛雅文化,为现代人类研究史前文明和经济作出了卓越贡献。地方文献一旦与现代经济文化相结合,就会变成现代文明的宝贵资源。

由于文献资料全面地记载了当时当地的概貌,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深度,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文献资料中某些相对滞后的带有一些消极影响的社会要素还能通过推动与之相适应的其它社会要素及相应机构的建立来促进各相关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及一体化,进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科学全面发展,人们希望文献能提供更多的考证资料和线索,使后人对地方历史、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资源、人材等有比较明确、系统的了解,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发展开辟新途。当然,在文献资料开发中,旧的结构要素要合理地扬弃,新的结构要素要被顺利采纳,才能使文献成为继承祖先的血统、能力和智慧,丰富思维,完善决策,建立新观念,发展新技术,造福人类的最佳原始资料。

二、从南方丝绸之路到贸易立省的经济战略。

地方文献所记载的诸多自然变化,社会变迁等史料,将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予以启迪,为实现15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必须对各个领域和社会各层面的变迁以系统研究,并对与此相关联的各因素提出指导和启发。

据云南史志记载,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秦汉时期,西南各省就开始与东南亚、南亚和西亚进行贸易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上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这条贸易通道北起四川成都,经四川雅安、过西昌,渡金沙江,过楚雄、大姚、姚安、南华、祥云、弥渡、大理、保山、腾冲、瑞丽一带,抵缅甸北部密支那、仰光到达印度阿萨姆,再经海路至欧洲或西亚。我省地处商道要冲,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抗日战争期间,为了运送战略物资,在原丝绸之路的基础上修通了滇缅公路,使我省及西南各省乃至全国拥有一条不绕道马六甲海峡的战略通道,为抗日战争南方战场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全省28个少数民族都在不同程度地经商、贸易、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建立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正是由于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昔日的云南才在历史上创建了多个全国第一的光辉业绩。修建了全国第一个水力发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开通了全国第一条铁路――碧石铁路;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军事学院――云南讲武学堂,为全国的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在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斗争中,派出了讨袁护国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北上抗日的滇军在抗日战场上谱写了光辉的诗篇。抗日战争以前的云南,其经济地位在全国可谓屈指可数,风光一世。抗日战争时期又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大后方和可靠基地。

近50多年来,由于历史、环境、政治、区位、民族等诸因素的影响,南方丝绸之路已路断人亡。兴盛一时的云南贸易全面崩溃,昔日的雄风己成过眼云烟。市场经济远远落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和地区,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极为薄弱。各级领导和基层组织长期做着资源王国的美梦,形成以开发资源为前提,以资源为导向,生产初级产品,出售原料为主的落后经济,致使云南市场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基础极为薄弱。

我省地处高原,气候恶劣,可耕地极少,交通不便,发展工业,农业都极为不利。全国56个民族中,我省就占了28个少数民族,其中大多数民族人口稀少,经济文化极为落后,有的甚至生活在原始社会时代,经济基础极为落后。地处内陆,不沿海,周边国家又相对贫穷。虽有三条大江,但均为上游,通航能力极差。仅有二条铁路与内地相连,一条与越南相连,交通十分落后。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只有借鉴历史的、世界的经验,才能重振云南昔日雄姿。

日本曾在生存空间论的错误导向下,发动对外战争,试图扩大生存空间.结果招致灭顶之灾,痛定思痛,转而贸易立国,通过商品交换,既解决了资源能源的不足,又发挥岛国的交通之便,劳动力素质及科技,管理水平较高的优势,发展成当今世界经济大国。

云南只有充分发挥本省的特殊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和相对丰富的资源优势,在科技立省,教育立省的基础上,确立贸易立省的经济战略,动员尽可能多的各界人士参与商贸大军,创建遍布全省、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信息网络,以贸易求生存,以交流求发展,才能使科技、教育具体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科技、教育也在经济的发展中不断前进,二者相得益彰。

在贸易立省的战略决策下,以市场为轴心,加强国内国际贸易,加强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有资源的要快干,没有资源的只要有能获利的商场也要干,要将国内国际的资源和市场都尽量为我们所用。到底,云南在原南方丝绸之路――滇缅公路的基础上,已经修建了北通川、黔,南达缅、越的高等级公路主要路段。滇缅铁路的一段――广大铁路己近完工,南通北海出海口的南昆铁路已开始运营。金沙江――长江段的航线也己启用。增设了4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基本实现了乡级以上程控直拨电话网络通讯。为促进贸易发展和技术文化交流,奠定了硬件基础和信息手段。

通过对宝石,柚木的开发,打开了周边国家国际市场。卷烟业也冲入国际市场,并占领了全国大部份市场。经济作物、药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也加速了经济的发展,现在云南获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137家,年进出口额己达亿美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3家,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达15家。全省年生产总值己达1470亿元,年上交二税达200多亿元,成为全国的利税大户之一。至此,云南经济已发展到位居全国前5位,已经初步建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相比,云南还较落后。因此,必须不断强调贸易流通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商人的经济头脑,鼓励他们对市场的开拓精神,提高经济意识,才能重振云南昔日雄风,冲向世界。

三、追朔历史,以蔬菜、经济作物立县。

由于地方文献所记载的史料全面反映了当地的概貌,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深度,从而为研究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据元谋县志等诸多地方文献史料记载,云南省元谋县,这个元谋古人的生息地,曾是一个热带雨林区。500多年前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众多的动植物资源,河流纵横坝区,池塘星落棋布,山泉潺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水磨、水碾随处可见,是当地人民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那时,县内坝区主要生活着傣族人民,山区主要生活着彝族和傈僳族人民。物产丰富,气候湿热,一派盎然生机。

由于历代战乱,政治动荡和低素质人口剧增,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水土严重流失,流失面积达147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3%,流失量为6973吨/年,形成了独特的“土林”风貌。至1985年,森林只剩下15.6万亩,森林复盖率仅达5.2%,荒山裸地达到167.57万亩。随着森林的急剧减少,水资源也逐渐枯竭。流经县内的10条小河流虽然长度分别有12-54公里,流域面积分别达43-561平方公里,但现已大部分干涸,成为季节河。而金沙江主支流龙川江虽流经县内63公里,流域面积达1740平方公里,但是大部分是崇山峻岭,又深在河谷坝底,水进不了地,上不了山,白白地流失。从而导致植被日益稀少,动物逐渐灭绝,生态环境己进入恶性循环之中,一个生机盎然的亚热带雨林区有可能重蹈回归沙漠带的撤哈拉大沙漠的复辙,逐渐变成寸草不生的亚热带砂砾地。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能源仍以木柴为主,在发展经济时又引进大量耗木的烤烟生产,森林资源进一步减少。至使元谋县的干热气候日趋恶劣,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存环境,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全县社会发展与经济运行的全面危险。

严峻的形势向人们提出了无情的挑战。元谋人通过科学、理智地探索和研究,对历代自然,历史、经济文献的发掘,得到了有益的启迪。确立了以蔬菜脱贫、以果木养山,发展森林资源,以林养水,以水养人,重现昔日亚热带雨林区的优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战略。

元谋的干热气候特点之一是热量充足,平均日气温大于10摄氏度的活动积温达6000―7000摄氏度的地区占全县的1/2以上。全县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年降水量613毫米,年均蒸发量3915毫米,年平均湿度59%。在这种高热量充足,水不足的情况下,元谋人设法将龙川江水引上山,实现低水高调。充分发展多种热带经济林果和中药材,纤维植物、油料植物和香料作物。如芒果、酸角,滇橄榄、荔枝、酸多依、毛叶枣、砂仁、剑麻、木棉、小桐子、香茅草、柑桔、杨梅、柠檬桉等,通过这些经济作物和林果的发展,建成了成昆铁路线上颇具特色的热带经济作物商品市场。通过商品交易,积累资金后,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同时,还逐步改造近沙漠化的宜林荒山、山丘、保持了水土,为大面积森林种植打下了基础。

国家“长江防护林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启动,进一步为元谋的经济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在国家、省、地州的投资和重点扶持下,解决了森林种植资金大量短缺的难题。在果林改良荒山的基础上,全县长防林己种植近10万亩,并形成了国民共建、共管、封山育林的良好态势。在州长亲自带头营造“州长样板林”的带动下,县、乡、村各级领导及机关也相应营造了自己的样板林。青年结婚种“爱情林”,18-28岁的青年在各级团组织带动下营造“青年林”。

在国家“长江防护林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双重推动下,元谋的森林长势逐年好转,水土流失有所缓解,气候条件逐渐改善。为了防止乱砍林木的灾难重演,省、州、县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成昆铁路的运输便利条件,解决民用燃料问题。同时减少烤烟生产,扩大蔬菜及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充分发挥元谋无霜的自然优势及长江主支流的水源优势,低水高调,大力种植冬季菜、时鲜菜、花卉,形成了全国有名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与蔬菜、药材、经济作物批发市场,并被原商业部列为全国蔬菜生产基地县,目前,元谋己成为全国最大的冬季蔬菜批发市场之一。蔬菜品种达30余种,外销量近1000吨,占全省蔬菜外销量的45%,远销全国各省的200余个城市及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特别是北方各省,确保北京重要国家机关和部队的冬季蔬菜供应。经济作物及花卉还远销香港、台湾、日本及周边国家,销售额近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形成全县的第一大产业。

经济收入的增加,使元谋人尽快脱贫致富,并促进了农业、交通运输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又全面增加了财政、税收、金融专业的收入。财政收入良好,可以为进一步发展林业增加投资,从而导致了元谋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为元谋的经济进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四、结论。

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手段日新月异。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交流使不同区域的人们日趋亲近,同时让人们共享人类共同的科技成果和信息资源。世界经济正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出现融合、渗透、合作与分工的趋势,人类在原料,技术、发明、市场等方面从来没能象现在这样相互依存,但竞争也从没有象现在这样日趋激烈。

世界经济大战迫在眉捷,我们面临着一场生死悠关的异常激烈的经济竞争,别无选择。只有正视现实,勇于进取,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要在这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进一步开发各项资源,特别是地方资源,让其发挥优势。以全新的市场观念,紧紧围绕市场这个舞台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参与市场开发和竞争。为此,必须重视发掘地方文献,进行研究,将地方文献资源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开发、加工,及时投放市场,满足用户需求,为地方资源的开发提供宝贵资料。使地方文献成为无价之宝,成为促进人类社会繁荣的财富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纵论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半月谈1986(6)。

2.《云南经济年鉴》1995-。

3.徐彦《论信息的生产力作用》云南情报工作1997(1)。

〔出处〕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十二

【导语】: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开发红色资源促进党建的党建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吴门桥街道“亲水吴门”党群服务中心是苏州首批“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现在服务中心里面气氛庄严,几排年过花甲的老党员列着整齐的队伍,面对着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

入党誓词。

虽然声音有点沙哑,有些还带着浓浓的乡音,但是看到他们坚毅的眼神和庄重的表情,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正式入党的那一刻。

这是吴门桥街道南二社区党支部为60岁以上老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的一幕。作为本次重温誓词的领誓人,南二社区党支部的老党员王建栋显得有点激动:“以前党组织办活动都是在社区的会议室里开展,今年开始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里给我们布置了专门的场所。在这里,党组织为我们过政治生日,组织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这样的仪式教育,既让我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又让我想起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荣誉和责任。”

在“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群建设中,苏州在县级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打造“政治信仰空间”,突出鲜明时代感,增强历史厚重感,通过设置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精心设计党旗、党徽、入党誓词等党建元素,综合设置党建成就和党史知识展示,创新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提升展示和教育效果,使党员在场馆内能强烈感受到神圣的红色氛围。依托“政治信仰空间”,大力开展党员仪式教育,针对新党员入党宣誓、党员接转党组织关系、日常组织生活、重大节日纪念、党员政治生日等多种场景,规范设置仪式教育流程,创新运用现代化的方式手段和直抵人心的教育形式,使党员在其中感受精神洗礼、荡涤心灵,形成个体自觉、集体记忆。

八月骄阳似火。在千年古城苏州,有一朵“花”在烈日下格外鲜艳,一朵结合了党徽与苏州园林文化的“海棠花”开遍古城的大街小巷,“海棠花红”正在成为这座千年古城的红色文化新名片。

红色文化党建元素润物无声。

家住桂花公园附近的老党员陈大爷,自退休后每天晚上都会沿环护城河健身步道跑上小半圈。最近,他发现以往熟悉的步道上添了几处别样景色,沿途出现了许多带有海棠花标识的党建宣传栏,特别是苏州独立支部系列展示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支部成立以来带领苏州人民走过的风雨历程,引来了不少游客和市民的驻足观看。

去年底,苏州在建成环护城河健身步道的基础上,植入丰富的党建元素,并依托环古城河,开设古城门码头间的红色游船专线,与党的“一大”在南湖游船召开遥相呼应。通过“两路(健身步道和环古城河)、两基地(苏州状元博物馆和城墙博物馆)、一载体(党员志愿者队伍)”等创建举措,以点成线,打造了具有文化旅游特色的党员教育学习路线。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健身休闲的同时,学习党建知识,感受红色文化,使党的政策、党的工作、党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生活。建成以来,苏州红色步道已累计服务市民群众约50万人次。这是苏州拓展和延伸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的新尝试。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绿色生态优势明显,环太湖、环护城河、环运河等地区环境优美,沿线广场、公园、健身步道人流密集,在市民群众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今年以来,苏州紧紧抓住这类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公共场所,打造了一批“海棠花红”主题公园与红色步道,构建了一条“三环党建文化带”,使红色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迸发力量,让“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相辉映,构建苏州党建文化大格局。

秋天的黎光村,河里多鱼,山上养蜂,田间长豆,掩映在翠绿和赭红交替的色彩里——满眼青山绿水,峭立的岩壁是丹霞地貌。

黎光村地处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傈僳族乡,在金沙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上,村里几乎没有平地,有山林17万亩。黎光村党总支书记蜂金龙是黎光河保护责任人,“乡里决心不让一块垃圾进金沙江,村里16公里河道,光靠我一个不吃不喝也做不到!”他说。

说起以前非法狩猎滥砍滥伐带来的生态破坏,村民乔成记忆犹新:小时候河水大到能推磨,后来山泉水少了,村里吃水都困难!“最近三五年,猿猴又回来了,油锯声变成鸟叫声,村里的生态越来越好。”乔成说。

黎光之变源自一个项目。20xx年,当地党委和政府引入“村寨银行”:村民以小组为单位,开会商量每家自愿拿出一笔钱,和其他扶持资金合起来,每年发放给小组内1/3的农户,鼓励村民自己立规矩做好山林保护。项目负责人邓仪介绍,钱怎么花、环境咋保护都由村民商定,村三委班子不包办代替。

河上村小组有30户人,为这事3个月开了6次会。小组长李海云回忆,前几次吵成一团,第五次会上商定每家拿出500元钱,第六次会上把怎么还款、山林怎么修枝打杈作薪柴、河里炸鱼毒鱼罚多少款等事项都确定出来了。到第二年还钱时,10户人家挨个并排把钱摆桌上,介绍自家借款干了啥、亏了没,另10户人家依次现场取钱。老上组为“村寨银行”的事磨合了3年才达成一致,小组长冯丽光解释:以前村民一直持观望态度,如今达成共识,是因为看到别的组尝到甜头了。

村民自己立规矩,效果出乎意料。各小组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村民之间也更和睦。大家一起商量垃圾焚烧炉怎么建、建哪里,“一事一议”落到了实处。蜂金龙干了近20xx年村干部,他说现在黎光村“制度最管用、自己最省心”。

20xx年9月,黎光村举办首次“项目竞争会”,各小组讨论商定发展环保两相宜的事,随后6个小组加上村妇女联合会共7个项目入围。最终5个项目得到资金支持,其中恨都组的“重楼钢架遮阳棚”得分第一——以前大棚用竹子搭架,两三年就朽烂,一亩大棚得砍上千根竹子。

几年下来,黎光村环境好了,村民的心也拢在了一起。据介绍,“村寨银行”还在玉龙县的河源、兰香等7个行政村实施,共投入资金180多万元,涉及生态保护面积25000多亩。

虎丘景区北门游客中心,入口处摆了一排雨伞,旁边的海报上印有“爱心雨伞,方便你我”字样,十几名游客在这里领取雨伞应急。“今天恰好没带伞,没想到还没进景区,就体验到了景区的人性化服务。”来自山东的游客魏女士说。

“游客至上,服务第一。”在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景区,景区管理处党总支构建了“党建+旅游”模式,以“党旗更鲜艳、游客更满意”为追求,全面推行“党员先锋岗”“党组织责任区”,打造极具辨识度的党建阵地。在虎丘山重要景点、游客密集区域,处处有坚定的党员责任区;在重要节假日、党员活动日,时时见流动的党员服务队,60余名虎丘党员所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游客免费提供植绿护绿、旅游咨询、文明宣传、医疗救护、旅游讲解等全方位的服务。

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联系民生紧密、服务群众直接,其作风和形象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和党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苏州结合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实际情况,广泛推行党员先锋岗、党组织责任区等制度,开展“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树形象”等活动,不断激发党组织、党员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展示了苏州广大党员的先锋形象。

海棠花红,绽放姑苏。一面面党旗飘扬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枚枚党徽闪耀在粉墙黛瓦之上,已成为千年古城一道美丽动人、催人奋进的风景线。

“嘀……”这是河南焦作市山阳区国税局第一党支部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中,一名党员用身份证签到的声音;大家熟悉的“咔咔”声也是一种签到方式,专门为“手机一族”量身定做。

一年来,“嘀……”“咔咔”的声音已经在焦作市响了约60万次,该市各级党组织已经组织各类活动37000余次,参加党员约60万人次。这些数字是实时精准的,这就是焦作市委组织部倾力打造的“焦作党建e家”云平台的强大功效。

20xx年以来,焦作市委组织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设了“焦作党建e家”云平台,为各级党组织进行党建工作大数据分析研判提供了强大工具,为党务工作者开展各项党务工作提供了基础平台,为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提供了随身助手。

党建e家云平台将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党员管理、组织生活等工作纳入平台管理,通过信息链接、融合和提取,形成庞大的党建基础数据库。通过实时记录和统计分析,为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领导提供高效详实的党建分析数据。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对各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三会一课”以及组织生活会等工作中出现的不规范、不及时问题进行预警提醒。修武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周金锁说:“哪个村开了没有,什么时候开的,哪些党员参加,在云平台上一目了然。对于没有按时开展‘三会一课’的党支部,我能第一时间督促落实。”

焦作市委办公室党务干部何霞说:“以前发展党员最害怕遗漏步骤,缺失材料。现在不用怕了,通关式发展党员,前一个步骤进行完毕,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不怕程序不规范、不怕遗漏步骤,这是对组织负责,对党员负责,对自己负责。”这只是党建e家云平台其中一项功能。像组织活动、党费登记、党员信息管理、党组织关系转接等纳入党建e家云平台管理的工作有80余项。同时,云平台实现与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和同步更新,极大减轻了党务工作量,提高了党务工作效率。

心得体会。

等,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能够进行实时沟通交流,使党员找到了“家”的感觉。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十三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持续提升,成为激发党员活力、凝聚支部组织力的“金钥匙”。

陕州区原店镇郭家村,前些年由于疏于管理,有的党员平时“三会一课”很少参加,个别党员的觉悟还不如老百姓高。20xx年以来,陕州区在郭家村进行试点,探索实施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开展了“党员活动日”活动,把“学”和“做”结合起来管理党员。村党支部书记张天军感慨:“现在不仅把党员队伍管起来了,而且所有党员都成了村党支部的好助手,村里各项工作都好开展了。”

为顺利推进积分制,三门峡市从一开始就注重破解积分制管理的适应性、操作性、真实性问题,实行差异管理,自主设定项目,加强群众监督,打消各方面疑虑,确保行之有效。

在具体运行中,该市依托村党支部规范操作,注重发挥村党支部主体作用,激发党员内生动力,真正把积分管理用起来、抓实在。该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近年来农村党员积分管理的实践经验,本着科学管用、简便易行原则,对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完善;注重搞好结合,以农村党员积分管理为抓手,把积分管理与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与“党员活动日”、农村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等载体结合起来,增强农村党员积分管理的融合性、时代性、实效性和生命力;注重运用新的传媒平台和手段,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途径、载体,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建立党员微信群等形式,定期发布党的政策、公布学习内容、组织党员网上讨论、推行网上申报积分等,不断优化制度落实;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规范细化积分运用的范围和办法,切实加强实际运用,让积分真有用、真管用。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优秀14篇)篇十四

【导语】: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开发红色资源促进党建的党建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日,全区第二期基层党务干部研修班在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拉开帷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组织了为期5天的学习辅导和实地考察,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使党务干部培训工作实现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长效化,推动新时代党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目前,全区赴上海举办基层党务干部研修班2期,培训党务干部100余人次。

据了解,该区区委把提升党务干部能力作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区委统领全局、组织部门推进实施、基层党组织密切配合”工作机制,充分整合资源,深化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走出去、学先进”理念,该区区委组织部与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培训层级、建班规模、授课内容、考察点位等进行系统安排。同时,全区把党建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增长机制,为规模化培训党务干部创造了积极的条件,20xx年全区财政拨付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66万元。

据介绍,该区还将政治建设融入培训始终,建立了基层党务干部研修班临时党支部,下设5个临时党小组,组织学习红船精神和贯彻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研讨活动,各党小组创新形式,开展了“重温党史、砥砺前行”“观校史、学党史”等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将考察学习融入培训始终,通过对罗店镇党建服务中心大社区党建服务模式、陆家嘴社区“两新”组织党建金领驿站、闵行区古美街道社区组织服务中心等5个点位进行深入考察,结合区情实际,撰写形成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实践“两新”党建等。

调查报告。

此外,该区还把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作为学习培训的根本目的,建立治理创新机制,真正使党建品牌“叫得响”。

抗日战争期间,吉林省通化市曾经见证了众多抗战将领的斗争经历。如今,英雄长眠,硝烟已散,但当年留下的革命文物和战争遗迹,成为这座东北山城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通化的红色印记,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发展中重现光辉。

走进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兴林镇,一座极具东北特色的纪念馆引人注目。这座“河里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是由当地人刘福个人投资逾千万元兴建的。

刘福是一位抗联后代,他的爷爷曾是抗联的秘密交通员。多年以来,从爷爷、父亲再到自己,一代代的传承,让刘福深感抗联精神的伟大。于是,在外经商多年的刘福20xx年回乡建起了这座纪念馆。

如今,这座纪念馆连同兴林镇的河里会议遗址、“白家堡子惨案”遗址等革命遗迹,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率队来到这里参观学习的南京市工商联副巡视员卞文佐说,看到兴林镇的这些遗迹和纪念馆,愈发觉得抗联精神非常伟大,也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我们应该把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努力创新,创造出新的成就。”

如今,兴林镇还借助当地的红色资源,发展出“抗联人家”文化体验、品尝“抗联饭”等项目。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在通化,像兴林镇一样用好红色资源的案例还有不少。被激活的红色资源不仅引来越来越多人的目光,也激发出当地人奋斗创新的干劲儿。在集安市,寻访抗联密营成为热度很高的体验项目;在辉南县,重走抗联路等项目吸引了很多参与者。

在通化市靖宇陵园,每天都有各界群众前来参观,了解杨靖宇的战斗历程和英勇事迹。作为曾经的讲解员和今天的管理者,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副处长丛薪郦对这几年参观者数量不断增加、来源日益广泛的变化感触颇深。

“来参观的群众年龄段和职业层次都是不一样的,通过我们讲解员的因人施讲,希望他们到这里都能受到心灵的洗礼,从而更加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丛薪郦说。

在通化市委党校,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班络绎不绝。据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项目负责人纪春祥介绍,通化市委党校深入挖掘通化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发了“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项目,成立了杨靖宇干部学院,目前已经开发多条现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线路,为学员提供学习抗联历史、传承抗联精神有效载体。

据统计,通化市委党校今年已经承接“重走抗联路”各类培训班50多期,参加学员6900多人次。纪春祥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学员来到通化,就是踏寻红色土地,寻访抗联足迹、用抗联精神和靖宇精神激励自己,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成为新时代好党员好干部。为了给学员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他们还设计了“抗联故事会”“抗联课堂剧”等新的授课形式,给学员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如今,通化正在把红色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让红色资源被更多人知晓并接触。通化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马会凤说,通化市将把红色资源与生态、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策划推出更多教育体验载体,让越来越多人感知通化的红色血脉。

“一开始觉得只是走走形式,现在是动真格了。”近日,在浙江绍兴上虞区汤浦镇鹤湖村小公园内,村民梁锡忠盯着电子显示屏,想起村务公开的前后变化,颇有感叹。

今年7月,上虞推行“清廉村社”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列出量化考核标准。计划用3年时间,创成一批规范型清廉村社和干部口碑好、机制执行好、发展业绩好的示范型清廉村社,全区计划打造5条以上的清廉村社示范带。

要想通过考核,先要对照自身短板抓改进。鹤湖村首次以清单形式细化村务公开各事项。公开的不仅有农村建设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就连买一包茶叶、一支圆珠笔也不含糊,一条条列得十分详细。

小越街道倪梁村将村级事务搬上微信,接受村民监督。大家在微信群里都可以看到最关心的信息,包括扶贫领域资金安排落实、低保评审等。得知村里要建设书法名人纪念馆,现居上海的村民倪小樱主动提供6间祖宅,“干部公开公平公正办事,我们看在眼里,放心!”倪小樱说。

据介绍,上虞为规范型清廉村社梳理出5方面15条标准,示范型清廉村社创建标准在此基础上,又增加3方面7条标准,门槛更高。

创建成果是否达标谁说了算?今年底,各村社将邀请村社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所在村社班子及整体清廉满意度进行打分,80分以上才算达标,否则取消创建资格。上虞区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量化考评和群众清廉满意度测评,给基层干部“照镜子”“正衣冠”。

为发挥考评导向作用,上虞还把清廉村社标准化建设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同时,建立日常督导机制,不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明察暗访、指导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乡镇街道问责追责。

今年来,陕西省城固县坚持通过“三考两评”、“严纪铁律”、明察暗访三项措施,精细化管理驻村帮扶力量,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履职尽责、作用突出的脱贫攻坚先锋队伍。

“三考两评”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出台《村干部脱贫攻坚工作绩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以“三考两评”机制,即每月考核重点任务,每季度考核干部积分,年底考核工作实绩,村干部接受镇党委评议和党员群众评议,对村社区干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将村(社区)干部补贴的80%划为脱贫攻坚绩效补贴,依据考核评议情况,确定考核等次,差异化发放绩效补贴,充分调动村(社区)干部抓脱贫攻坚工作激情。

“严纪铁律”发挥第一书记尖兵作用。出台《第一书记管理工作18条铁律》,创新推行第一书记“双印证”考核办法,近年来,共评出优秀等次第一书记40名。扎实推行第一书记云平台在线管理系统,每月实时管理、动态考评第一书记履职和作用发挥情况,助推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战场中发挥尖兵作用。

明察暗访促进“四支队伍”履职尽责。常态化开展“四支队伍”(即驻村扶贫工作队、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成员)和帮扶部门履职尽责检查督导,联合县纪委、脱贫办,抽调16名干部组成4个督导组,对27个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四支队伍”驻村履职和部门帮扶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今年以来,共对帮扶工作不力的10个镇、36个部门单位进行集体约谈,引导“四支队伍”立足岗位提素质,履职尽责作奉献。

立根铸魂不断推进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日前,根据安徽省直工委机关党委有关通知要求,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文明办)党支部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专题警示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党支部还通过组织参观《红旗飘飘》珍贵档案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强化专题警示教育效果。

持续推进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今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在推进“。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同时,以鲁炜案为镜鉴,认真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三查三问”,努力形成常态化解决问题、督查问责的长效机制。把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载体和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认真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督查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作风效能专项督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安徽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六稳”的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实”字打底,深入开展省直机关“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责任,全面加强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省直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五个纯粹”,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固本强基着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

今年8月,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对照省委巡视组对有关省直单位的巡视反馈内容和意见,梳理归纳出涉及机关党建方面的四大类15个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省直机关工委印发通知,要求省直各单位深入对照检查,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查漏洞、强弱项、补短板,持续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近年来,省直机关工委以提升党的组织力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着力打造自身建设强、群众工作强“双强”型党支部。推动省直各单位坚持落实机关党建约谈和述职评议制度,形成了“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开展“双联系”(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三结对”(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结对服务)、“五个一”共建(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开展一次互访活动、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组织一次慰问帮扶、为共建单位办一件实事)、“百村百区志愿行”、“百名厅局长下基层”、“万名党员进万家”等活动。

推动省直各单位机关党组织从“管理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127个省直单位与818个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基层厅局长联系点900多个;机关1400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或贫困学子结对帮扶。省直及中央驻皖各单位共选派700多名驻村帮扶干部,组成250支扶贫工作队,开展精准帮扶,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榜样引领创新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驱散我们前进中的迷茫。”安徽省地矿局青年党员李赟聆听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模范事迹报告会后说,身边人说身边事,让我们深受感动,看到榜样就在身边,平凡而不平庸,更容易让我们把这种正能量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截至目前,省直单位中有15个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79个荣获省文明单位称号,277个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此外,还催生了一大批“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省直机关十大女杰”“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

“广泛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能更好地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省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直机关工委将整合力量,组建省直机关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基层,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相关范文推荐

    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方案解读范文(17篇)

    在制定工作方案时,需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工作的可行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方案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为切实做好我市2018全国“两会”

    学生参与支教的实践报告(专业15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记录和总结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份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014年7月6日,

    面试官对护士的求职期望(汇总20篇)

    护士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能够处理紧急情况和应对压力。护士工作总结范例,为你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工作总结写作模板。叫xxx,毕业于xxx卫校,专业学习护理。以

    大学生的筑梦之路演讲大全(21篇)

    范文范本的精选是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品的筛选和整理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学生会宣传工作指南大全(20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文章或作文的典型样本,可以指导我们写作的方向。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一读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发和指导。

    学院党委副书记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热门20篇)

    写一份精准的述廉报告,对于政府机构全面展示廉洁形象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廉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适

    销售员工年终总结报告的重要性范文(21篇)

    总结范文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做出改进和提升。下面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彩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不知不觉,忙忙碌碌的一年过去了,在这

    合作感谢信范例(模板18篇)

    感谢信可以让我们向他人表示感激,并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谢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尊敬的xx银行余行支

    安全施工承诺书的重要性(优质16篇)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承担着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建筑的关键任务。接下来是一些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工程施工安全承诺书为了确保工程全工期无

    小学生文明礼仪演讲的好处(汇总18篇)

    文明礼仪的实践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态,用文明的举止回报社会对我们的恩情。文明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它能够减少误解和冲突,增进和平与友谊。如何提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