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

时间:2024-11-16 作者:灵魂曲

高三教案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编写的指导教师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下面是一些经过验证的高三教案,它们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一

方程的意义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方程的意义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从等式引入,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同时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设水重x克。通过逐步尝试,得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从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能够熟练计算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学生对数与代数的知识和经验已经积累到相当的程度,需要对初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进行学习。但是方程作为数学领域的重要知识和重要思想,也是学生在中学学习数理化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作为数学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方程,对小学生来说基本上是陌生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课件呈现,认识天平:

【出示天平】同学们,见过它吗?你们知道怎么用吗?

【情境】。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归纳】左右平衡,也就说明左右相等了。

【追问】用一个什么式子表示。

【师生活动】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梨的质量大于一个苹果的质量天平向左倾斜;

(2)梨的质量等于一个苹果的质量天平保持平衡;

【师生活动】点名让学生个别回答,教师及时板书:60110。

【教师评价】真好!数学语言表达就是简练。

【追问】师:如果在天平左边梨质量是a。

克,用数学语言把你们认为天平的状态表达出来,写在本上。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板书】60+a110、60+a=110、60+a110。

【追问】这几个式子各表示什么情况?

【归纳】你看,简单的几个数学算式就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情况,这就是数学语言的简约美。

3.观察算式,揭示课题。

【追问】看看哪个式子表示相等?一起读出式子。

【追问】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评价】真善于观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类问题板书:简易方程。

二、自主探究,形成概念。

1.再举实例,铺垫孕伏。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追问】那么你能让这架天平平衡吗?也可以用数学算式表达。

【学请预设】。

方案1:在右边再放3罐。

【追问】可以吗?谁能说清楚?

【板书】500=125×4或500=125+125+125+125。

【归纳】这是一种策略,改变右边的质量。受他的启发还有别的办法的吗?方案2:刚才我还听有的同学说喝375克就行。大家说行吗?不过还真的有人喝了一口,不过这一口到底是多少我们不知道,怎么办?【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用数学算式表示说明,写在本子上。

【师生活动】教师巡视,抽有代表性的同学上来板书。

【板书】500-x125,500-x=__125。

【追问】哪个式子表示了天平左右两边平衡了?

500-x=125。

2.观察式子,归纳定义。

【问题】仔细观察下列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1)500=125×4或500=125+125+125+125。

(2)500-x=125。

(3)60+a=110。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3.分析定义,理解概念。

【问题】你认为判断方程需要几个条件?

【师生活动】教师从方程的定义,引导学生回答:

(1)表示相等的式子。

(2)必须含有字母(未知数)。

三、牛刀小试,巩固概念。

1.试一试,观察天平判断是否可以写出方程,说明理由。

2.做一做:下面哪些是式子是方程?

3.举一举:你会自己举出一些是方程的式子活例子。

(1)小红的年龄是x岁,老师比小明大30岁,今年老师的年龄是38岁。

(2)逐个呈现3个足球,每个a元,共花180元。你能用方程表示吗?

(1)小芳一个星期共跑了,每天跑s米。

(2)一盒水果糖共a颗,平均分给25个小朋友,每人得3颗,正好分完。

(3)小芳集邮共60张,小明集邮共48张。小芳给了小明x张后两人的集邮张数一样多。

四、总结提升。

数学史: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二

1、结合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

2、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1课时。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了解等式的性质。

(一)导入新课。

(板书:大象的体重=石头的重量)。

师:曹冲之所以聪明,就在于他“运用了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也要用他这个策略解决以下问题。

检查预习。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学习等式性质。

1、师操作:在天平两侧各放一个5克砝码。

提问: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两边关系吗?

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加上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办?

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概括出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操作在刚才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减砝码。

提问:你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去掉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办?

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概括出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用天平演示的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是等式的性质。这也是我们今天解方程的依据。

(三)重点精讲。

探究二:学习解方程。

师板书x+2=10问:用天平如何表示?

问:如何用刚才的知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2)。

1、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画出天平图。

2、师在解题示范时要注重“解”和“等于号”的书写要求。

3、交代检验方法。

4、学生试着解方程。

y-7=1223+x=45。

组内交流收获和疑惑。

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板书: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随堂检测。

1、请你画图或举例说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3、解方程。

(1)x–19=2。

(2)x-12.3=3.8。

4、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5、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6、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板书设计。

x+5=7x-5=7。

解:x+5-5=7-5解:x-5+5=7+5。

x=2x=12。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三

后,怎样求x呢?在学生渴望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在需求的驱使下,展开合作探索活动。

在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可利用实物演示,通过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以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把两组图的内容归纳成一句话。这样,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x的值的求法,然后在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在陈述自己的想法时,不仅要说出自己是怎样推算的,还要请学生说出这样推算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解方程的每一步得到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教学中还要重视对学生书写的要求,初学时,可要求学生等号对齐。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的计算过程,开始练习时也要求学生写出来,待熟练之后再简写。无论是解方程还是检验,都要从一开始就强化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最后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时,要强调: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区别这两个概念。

模式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交流――概括结论。

作业设计:自主练习1-3题。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四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

2、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四、教学难点:

了解等式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大象的体重=石头的重量)。

师:曹冲之所以聪明,就在于他“运用了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也要用他这个策略解决以下问题。

检查预习。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学习等式性质。

1、师操作:在天平两侧各放一个5克砝码。

提问: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两边关系吗?

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加上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办?

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概括出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操作在刚才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减砝码。

提问:你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去掉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办?

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概括出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用天平演示的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是等式的性质。这也是我们今天解方程的依据。

(三)重点精讲。

探究二:学习解方程。

师板书x+2=10问:用天平如何表示?

问:如何用刚才的知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2)。

1、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画出天平图。

2、师在解题示范时要注重“解”和“等于号”的书写要求。

3、交代检验方法。

4、学生试着解方程。

y-7=1223+x=45。

组内交流收获和疑惑。

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板书: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随堂检测。

1、请你画图或举例说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3、解方程。

(1)x–19=2。

(2)x-12.3=3.8。

4、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5、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6、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板书设计。

x+5=7x-5=7。

解:x+5-5=7-5解:x-5+5=7+5。

x=2x=12。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六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先让学生搭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注意引导观察,第一个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先想一想,然后独立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再交流讨论。

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教师先示范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图?再出示第4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全部画完后搭一搭进行验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七

今天,我观看了赵震老师的《认识方程》一课。这是一节朴实而又深刻的数学课,在赵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一堂轻松而又收获颇多的课堂,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地打动。

一、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这是一堂数学概念的学习,在课堂上,赵老师充分应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较好地建立了“等式”、“不等式”以及“方程”的概念。一方面,赵老师借助多媒体,充分应用了天平的直观效果,描述苹果、草莓、桔子等水果的质量,使学生能借助表象进行抽象的描述。同时在描述的过程中,赵老师并不让学生的思维停留于直观。“看谁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简单地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思维逐渐从直观走向了深刻。整个学习过程,赵老师通过电脑模拟称量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观察,用式子描述关系,从而感知“不等式”、“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和概念,充分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进行新知的学习。

二、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赵老师在课中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拓展,向学生介绍方程的历史,了解到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除了注重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教育学生学习就像吃饭一样,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即我们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来学习的。

三、巩固练习,由浅入深。

课堂上,赵老师通过多种练习,巩固方程的意义和列方程的方法。根据图意列方程、根据题意列方程和乘坐公交车上下车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用方程描述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和抓住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方法。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八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是具体事例与抽象思想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教学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有熟悉到陌生,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之一,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a版)》第94—95页的第三章第一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的零点。

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渗透“方程与函数”思想。

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连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与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探究发现函数存在零点的方法。

导学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电子交互白板。

(一)、问题引人:

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用屏幕显示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实根,有几个实根?

学生活动:回答,思考解法。

学生活动:思考作答。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让学生对高次方程的根产生好奇。

(二)、概念形成:

预习展示1:

学生活动:观察图像,思考作答。

教师活动:我们来认真地对比一下。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写表格。

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的根。

二次函数。

函数的图象。

(简图)。

图象与轴交点的坐标。

函数的零点。

问题1:你能通过观察二次方程的根及相应的二次函数图象,找出方程的根,图象与。

轴交点的坐标以及函数零点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得到方程的实数根应该是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结论。

教师活动:我们就把使方程成立的实数x称做函数的零点、(引出零点的概念)。

根据零点概念,提出问题,零点是点吗?零点与函数方程的根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表格,得出(请学生总结)。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3)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上述结论。

再提出问题:如何并根据函数零点的意义求零点?

学生活动:可以解方程而得到(代数法);

可以利用函数的图象找出零点、(几何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最熟悉的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出发,发现一般规律,并尝试的去总结零点,根与交点三者的关系。

(三)探究性质:

(四)探索研究(可根据时间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

讨论:请大家给方程的一个解的大约范围,看谁找得范围更小?

[师生互动]。

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研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让各组把这几个题做为小课题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热情。老师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演示根的存在性及根存在的区间大小情况。

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

第五阶段设计意图:

一是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做准备。

二是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本组探究题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组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基本上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五)、课堂小结:

零点概念。

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注意点:零点个数判断以及方程根所在区间。

(六)、巩固练习(略)。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九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

杨树比柳树多120棵。

杨树比柳树少120棵。

3、出示线段图:梨树:

桃树:

从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

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

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

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齐读。

(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

(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

(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

(5)交流。

(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吗?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校对板演。还可以怎样求桃树的棵树?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

2、教学想一想。

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吗?(出示改编题)。

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4、小结。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

2、只列式不计算。

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

(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3、选择正确的解法。

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x+3x=56。

(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x+3x=56。

(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只。x+3x=56。

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

(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

四、课堂总结。

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2―5。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十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教学难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由学生说出这几个方程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新授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个未知数、最高次2次、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形如ax+bx+c=0)

3:讲解例子

4: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讲解例子

6:一般步骤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十一

4、态度、情感、价值观。

4、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列方程、

问题(1)《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

整理、化简,得:__________、

问题(2)如图,如果,那么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整理,得: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

(1)上面三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

(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

(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

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4x2-26x+22=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22、

解:去括号,得:

x2+2x+1+x2-4=1。

移项,合并得:2x2+2x-4=0。

其中:二次项2x2,二次项系数2;一次项2x,一次项系数2;常数项-4、

三、巩固练习。

教材p32练习1、2。

四、应用拓展。

分析:要证明不论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证明2-8+17≠0即可、

证明:2-8+17=(-4)2+1。

∵(-4)2≥0。

∴(-4)2+10,即(-4)2+1≠0。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六、布置作业。

实用小学数学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2篇)篇十二

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1.口头解下列方程(小黑板出示)。

x-35=40x-5×7=40。

15x-35=4020-4x=10。

2.出示复习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答。

(3)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4)集体订正: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通过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中涉及到“原有饺子粉、卖出饺子粉和剩下饺子粉;原有饺子粉重量去掉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等于剩下的饺子粉重量。根据理解题意的过程教师板书: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教师启发: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等号左边表示剩下的重量,等号右边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5)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直接给了吗?应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回答:卖出的饺子粉重量没有直接给,应该用每袋的.重量乘以卖出的袋数)把上面的等式改为:

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6)启发学生把已知条件在关系式下面注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的问题用x表示即设未知数,教师说明怎样设未知数。

(7)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8)让学生分组解答,集体订正时板书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9)引导学生自己看118页例2上面一段话,提出问题:你能用书上讲的检验方法检验例题1吗?引导学生自己检验。之后请几位学生汇报结果。都认为正确了再板书答语。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1)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付出”、

“找回”等词的含义。

(2)提问: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汇报解答过程。汇报中引导学生讲解题思路,注意照顾中差生。

(6)教师总结订正。如果发现有列:2x=6-0.4和2x+0.4=6两种。

方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那种方法简单,并强调用较简单的。

方法解答。

3.学生自己学26页上面一段话,回顾上边的解题过程,总结列。

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总结后投影出示: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4.完成26页的“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

4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

三、巩固发展。

1.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七第1题,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3.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学生独立做练习七4题,集体订正结果。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题、3题。

六、课后记事:

七、板书设计。

例1解:设原有的为x千克。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第一步:弄清题意,找出。

x-5×7=40未知数,并用x表示;

x-35=40第二步:找出数量之间的。

x=35+40相等关系,列方程;

x=75第三步:解方程;

答:商店原有75千克饺子粉第四步:检验,写出答案。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妈妈的好品质有哪些(案例15篇)

    竞聘是一种展示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机会,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竞聘一下。5.在竞聘中,我们需要注重展示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成绩,以增加说服力。以下是一些招聘方和人事

    最新孩子超市购物心得体会(汇总16篇)

    培训心得的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3年带兵骨干感悟(模板16篇)

    文明礼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够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做到文明待人、彬彬有礼?下面是一些实用的建议供大家参考。下面是一些关于文明礼仪

    热门环保法律法规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7篇)

    通过写学习心得,我们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自我反思和思考的能力。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学习心得经验,供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xx年5月xx年6月25-29日

    最新翻译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15篇)

    在演讲或表演的开场白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幽默或引人入胜的语句来吸引听众。对于这个话题,我有几点个人的思考和建议。以下是一些优秀演讲者的开场白范例,供大家参考。

    实用非法贷款心得体会(通用17篇)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提高自己对学生的教育需求的洞察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实用的工作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近年来,社会上不断出

    热门心理咨询师介绍大全(15篇)

    热烈欢迎各位来到这里,我是主持人XXX,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服务!开场白可以以引用名人名言、提问或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

    实用爱党爱国心得体会(模板16篇)

    通过总结读书心得,我们可以加深对作者用词、句法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实习心得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

    实用护理专业学生简历(模板12篇)

    典礼是一种庄重的仪式,向人们展示出某种重要的事情或事件的正式性和庄严性。典礼的仪式和程序应该简洁明了,以避免繁琐和冗长,保持仪式感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热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模板17篇)

    安全教案应该注重实践和操作,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类安全风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二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秋天有很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