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学习了《教育学》后,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
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
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实习目的: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参与新课程的实验,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前言: 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确实意义非凡。通过自身的争取和多方面的协助,我不仅有幸到凤岗银星学校做一名实习老师,更幸运的是我还能到英才学校(东莞有名的贵族学校)和油甘浦中心小学参观学习,这无疑让我获得了更多丰富知识及经验的机会!虽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在指导老师及其他在校老师的帮助下,加之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让我在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上,学会了许多在学校没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激励着我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一波三折有收获”啊!这为我后来继续留在银星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学生的天真、烂漫、求知似渴让我有了真实的感触,励志从此以后一定继续从事教育行业,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及辅导。
刚离开学校,又走进了学校,这种感觉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可以用“激动万分”来形容。与银星结缘是因为银星设有一个学生小记者站(我是新闻学专业的),那天恰逢来考核我的领导是学校董事长成总,他给出了一道意想不到的题目:写进入这所学校得感触。当时的写作与其说是作文不如说是心声,现在还记得里面加重又重复的词——激动,激情、耐心、爱心、神圣……。是的,做老师是我从小的梦想。
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研究。实习期间,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给了我较深的体会。
一、教学工作:
基本情况:完成新授课12节,练习课8节(语文、数学、英语、)
由于各种原因实习期间,在教学工作方面,我得到的教训要远比我得到的收获多。让我深刻地明白到:教学工作容不得马虎,要善于学习,要乐于学习,要认真对待!给我较深体会的是一下几点:
1、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教学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每个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听其他老师的课、从其他老师的课堂中学习、虚心地向其他老师请教,这要比自己盲目地摸索要直接、更省力、更见效。但学习绝非生搬硬套,因为适合别人的东西却不一定适合自己,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要有自己的观点。在教学《翠鸟》时,我先听了刘老师在3班的课,在还没吃透教材的情况下,我只是简单地模仿刘老师的教法,将刘老师的课生搬到1班,结果那堂课是我上得最失败的一节,条理不清晰、教学重难点没有把握好,教学衔接不流畅,将完全没关系的减法与除法比较教学。这堂课让我明白,要在有自己的东西的基础上学习,要会学,而不是模仿。
2、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做好备课工作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多,知识点也比较细,在把握教材、掌握教学重难点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备课时,要熟知了解教材,知道这课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的重难点又是什么,结合教参书和学生的练习再来备教材,在教学时才会有清晰的思路。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串起来的部分可以请教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备《文具店》时,通过阅读教材,我知道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谁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其本质是“几个几”的问题,教学的难点就是如何使学生区分“谁是谁的几倍-除法”和“谁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在如何引入方面,我始终无法把握,古老师给了我一个建议,用一个“拍手游戏”很顺利地导入课堂。这堂课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准备,指导老师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教学设计不错,教学流畅,教学重难点处理得比较好,也指出了不足之处,让我感觉进步了不少。
3、及时巩固,查缺补漏
通过练习与作业及时巩固,查缺补漏。老师评讲时,只许学生听,不许学生订正,常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评讲试卷练习,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订正错误。把仍不会的学生集中出来,再进行个别辅导,而且同时发信息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加强辅导,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让每个学生的知识点过关。
4、确定目标,节节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每一个学生,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严格要求,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放宽要求,多点表扬。在对每个孩子心中有数的基础上,给每个孩子订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每个孩子的实际,对达标的孩子还要给以特别的奖励,激发孩子继续达标的兴趣。对于没有达标但取得进步的差生也要给小小的奖励,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达标,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促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
二、班主任工作:
组织过一次《感恩母亲主题班会》观摩课
初期的班主任工作学习,很机械、很重复,只是简单地跟早读、跟操、跟值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班主任如何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如何处理班级事务、如何与家长沟通,从看的角度去学习,感悟其中的微妙之处,注意其中的细节问题,努力地记忆,努力地模仿。实习中期,因为一位老师临时因事请假,我接管了她的班级,来到了二(1)班。在两个星期里,我以外行人的身份担任了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完全以一位班主任的身份融入到老师中、融入到学生中,独立地做着班主任工作,教学、出操、分早餐、应付学校的作业检查、处理班里的事务、做学籍册等等工作都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琐碎,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的责任,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通过看、通过做、通过想,对班主任工作我有了以下几点的领悟与体会:
1、重视学生安全,安全排第一位
2、明确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赏罚分明,恩威并重,说到做到
4、善于培养有能力的班干部
5、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很重要
三、总结: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有着太多的感悟,有着太多的体验,有着太多的渴望,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教学中学习、进步、成长。争取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阅读指导课等领域有更好的突破。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了解和把握教育规律是非常必要的。教育规律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定客观性的规律。通过对教育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在实践中,我深感教育规律具有普适性、动态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的教育规律差异。
首先,教育规律具有普适性。教育是针对人进行的,人的发展特点在各个时期都存在着普遍性规律。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反映出人类自身的认知规律,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重复巩固,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育规律具有动态性。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教育规律不能固化成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引入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创造了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再次,教育规律具有灵活性。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它还应该关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发展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例如,对于那些文科方面有潜力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培养他们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对于那些对艺术方面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艺术培训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只有在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我们要注意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的教育规律差异。教育规律是相对而言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在不同的地区和社会背景下,教育规律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和个体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教育实践的策略。
综上所述,教育规律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了解和把握教育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教育规律具有普适性、动态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的教育规律差异。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出更多有才华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孔子也曾说:“亲其师,信其道。”陶行知说:“爱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对于特别的孩子我们给以特别的爱,才能融化特别的孩子心中的坚冰。
首先教育学生要尊重理解孩子。记得刚刚接手三(6)班,我凭着自己的一种热情和平易近人的性格,很快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成为了他们的`良师益友。当我总结出自己成功的经验,并为之自信时,却遇到了新的麻烦和挑战。我班一个学生车俊,任课的老师都知道他是一个调皮而让人无可奈何的孩子。他非常淘气,经常惹事生非,经常爱搞恶作剧,与人打架,发生矛盾。在学生中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我自然不能不管不问,多次严厉的批评他,还和他的家长商量如何共同严格教育。然而,事与愿违,家长不管不问,他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在班上我行我素。只要在班里提到他,别人总是像开批判会一样列出他的几大罪状。
正当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读了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让我领略了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然后,我试着以平等的心态走进他,以朋友的真诚打动他,对他耐心说教说:“很多同学都说你很聪明,有时你就是自控力太差,管不住自己,所以学习提高不快。我感觉我平时对你那么好,你结果还不给我面子,我怎么想呀!老师平常把你看得多能干,你却使得我们很难堪!你是不是感觉在这里读书很无趣?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干脆试一试,今后我就不管你,你自己管自己?如果你真的感觉太累,你可以回家休息几天。”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说:“老师,我知道了,我的确是没有管好自己,对不起您,我错了,老师您原谅我一回,我今后一定能够改正,您相信我吧。现在您不管我,我怎么办嘛?”后来我又心平气和地给他谈话,请他告诉我咋样才能改变。他说他在家里父母很少关爱他,爸爸做生意,妈妈爱打牌,平时一旦做错事,总是挨打。只要老师给他关爱,他就会发生改变。
他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确实平时我总是拿他没办法,除了讨厌他,哪还有给他过关爱?从此我随时关注他,他爱打扫卫生,我就让他管理垃圾桶,每当他倒完垃圾时,我就表扬他。因为他的以前的种种恶习,大家都孤立他。我在班级讨论让同学们说如何帮助他,可是仍然有好多同学都说讨厌他,我只好通过课文里《好汉查理》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只有理解和尊重让查理发生变化,成为真正的好汉。过一会有同学说:“车俊,我们帮助你,希望你能争气。”还有其他孩子直接给他掌声。我把班上的一些事情让他帮忙做,在同学中树立他的存在感,经过几番感化后,他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同时也让我发现了他的闪光点:他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及做事很勤快。
其次,教育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对待“学困生”,我的原则是不抛弃、不放弃。对于那些后进生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更需付出特别的爱和关注,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们班有个学生叫李鑫,来到学校后不进班,给别的孩子找事,大家总是告他的状,我先后找他谈了几次,效果却不是很好。于是,我通过深入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原来是爸爸刚去南方打工,妈妈给爸爸离婚,走了,奶奶因为年迈,无法照顾他,把他送到辅导班。一次下着大雨,他就那样淋着雨来上学,付校长看见他关心的问这孩子咋不打伞,经过询问,他是没有伞,我决定送给他一把伞,他回去后高兴地告诉辅导班老师,渐渐地他变得不再惹是生非。作业也能交了,成绩进步很大,有一次班里有个同学吐了,他还主动给那个同学打扫,我当时就表扬了他,现在同学们越来越爱给他玩了。我们得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这样问题学生才会得以转变。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回升。我于是又在班上表扬,并且送上一颗进步星,奖励一个本子。从此以后,孩子的脸上又有了灿烂的笑容,上课积极认真,是学困生的榜样。这使我明白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心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学会了用不同的爱给不同的学生。
再次,教育学生就要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一天上课,我向孩子们提问,突然发现那个学习最差的学生朱世元也跟着大家举起了手。我心中暗喜,就让这个孩子起来回答问题,可是他一个字也回答不上来,但我仍然表扬了它很勇敢。下课后,我把这个孩子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他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我老不举手,同学们会笑话我的。”我听过我很自责,其实每个孩子自尊,我们不能忽视这种自尊。于是我和他约定:今后老师提问问题会不会你都举手,当你会的时候举右手,老师就创造机会让你多回答几次,当你不会是时举左手,我就不让你答题。一段时间过后,他变得很开朗,并且成绩进步很大,现在总找机会给我背书,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背诵大王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只有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最后,爱孩子要相信孩子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纯洁而美好。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一次我们班的花因为枯了要被扔掉,班里有两个可爱的小朋友说;“这花好可惜啊!”一个是文静而帅气的王天瑞,一个是粗心可爱的徐俊则。他们主动要求把花倒掉,然后把花盆带回家。我看他俩还挺节约的就答应了,但我同时也在想:这俩男孩子能种好花吗?但是等到下午我才发现这俩还又栽上两盆新的花带到班级了。看着他们带来的花是那么漂亮,我当时的心情更不可名状。我对这俩孩子除了感动还有自责,我把花拍下来发到微信群里表扬了一番,还封他们是“护花使者”。从此无论何时我都要相信我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真的很纯真。
高尔基说:“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李镇西说:“爱心和童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温暖的阳光,他们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进而促进他们的转变。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记得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我曾安排学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错题。
由于班上的学生非常活泼外向,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顺势将话锋一转:“今天,有几个数学病人怀疑自己生病了,来到我们班求医,看看哪位数学医生的医术高,为他们解决病痛?”话音一落,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新的高潮,学生们纷纷埋头认真分析,并很快地一一举手,嘴里喊着:“老师,我知道该怎么给他们治病了,让我来吧!”有的坐在前排的学生甚至都离开座位,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来了,一副惟恐我不让他们“治病”似的。于是,我叫了其中一名学生,名叫张晓丹:“张医生,请你上来为第一个病人看看。” 张晓丹同学一听到我这么称呼她,刚开始一楞,后来马上领悟了我这么称呼她的用意,非常高兴地上台,开始分析“病情”:“这个病人的病因出在忘记带小数点了。”一边说,一边还拿着红色粉笔指着个位和十位之间的位置,并补上“。”,说:“这样就治好了。”这时,还没等我讲话,下面的学生已经纷纷说道:“对了,对了,和我的看法一样。”既然学生们都已经发表了看法,并且这个“病人” 的确治好了病,我就趁势表扬:“看来我们班有许多和张医生一样医术高明的医生,谢谢张医生。” 张晓丹同学十分高兴地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这时居然也一个个都称呼她为“张医生”,弄得张晓丹同学一副“英雄凯旋归来”的模样,气氛既热烈又有趣。
到了第二题时,由于刚才那题营造的氛围还笼罩着学生们,学生们举手更积极了。这一次我叫了一名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现在有请郭凯凯医生上来为第二个病人瞧瞧。” 郭凯同学显然很意外我会请他上来,但马上就配合我,十分开心地上台“看病”了。他十分认真地再看了看题目,肯定地告诉我:“这个病人其实把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于是,就在 和0之间点上小数点” 台下的方正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他诊断得没错,这道题确实没错。”其他学生也纷纷点头称是。我高兴地说道:“有了方医生和郭医生以及这么多的医生一块诊断,确定这个病人确实没问题,我想他应该放心了。谢谢郭医生。”第三题也和第一题一样,请了一个学生“看病、治病”。
最后,做总结时,我对学生说道:“其实我们在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难免会出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数学医生,及时地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小病变成大病,也避免下次再生同样的病。当然,是否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我们的检查习惯有关。对于那些没有做错的题目,我们就当作给他免费体检一次吧!同学们,希望大家不仅能做好别人的数学医生,更能做好自己的医生,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声音响亮,但其中那种坚定而又自信的语气更令我感动。
其实,我只是将该错的题目设置“数学医院”的纠错情境,没想到孩子们表现出如此高的积极性,如此跳跃的思维能力,让我深深为之惊讶和感动。是的,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练习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学生们常常有淹没在题海里的感觉,十分被动。即使做对了,也没有太大的成功喜悦感。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多注意练习设计的形式,只要形式多样了,有趣了,贴近学生生活了,学生自然就愿意做练习,并能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也将大大地提高。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规律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新趋势,它以规律为导向,通过科学方法,帮助孩子了解事物的本质和本质规律。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有体会,规律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在规律教育的实践中,我逐渐掌握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规律教育是什么?
规律教育是以规律为导向的教育,它通过科学方法,帮助孩子认识规律,理解规律,掌握规律,从而让孩子真正地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规律教育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方式,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未来世界的领袖和创造者。
第三段:规律教育的实践经验
在规律教育的实践中,我发现规律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孩子自主、自发地去了解世界、了解事物的本质和本质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设计简单的实验让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通过尝试和改进,学会了解规律。对于中学生来说,我们可以让他们去学习各种学科的基本规律,并通过一些典型例题加深他们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第四段:规律教育的意义
规律教育对孩子的意义非常重大,它能够帮助孩子了解世界的本质和本质规律,从而真正地学会思考和学习。此外,规律教育还能够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在未来的社会中,这些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第五段:结语
综上所述,规律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帮助孩子了解本质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孩子成为未来的领袖和创造者。规律教育的核心在于让孩子自主、自发地去了解世界、了解事物的本质和本质规律,通过实践来帮助孩子掌握规律。我相信,在规律教育的实践中,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和经验,也希望大家一起来探索这个有趣的教育世界。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从主观方面来说,我觉得学生厌学主要有以下原因:有的学生纪律观念淡薄,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远大的理想;有的学生智商比较低,对问题反应慢,学习跟不上去;有的学生是因为学习基础差,对老师所讲述的问题理解不了,学习甚感吃力;还有的学生是由于对某些学科或者某些老师的好恶程度不同。
从客观方面来说。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当今社会上所流行的新的“知识无用论”的影响;第二、家庭管教失误,对学生过于放纵或过于严厉;第三、受当今社会上某些不良思潮的影响;第四、某些教师教育方法的失误。
要想遏制厌学现象的发生,及时挽救厌学的学生,我觉得可以尝试这样做:
根据厌学者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表现,帮助其制定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但要注意目标不可定得过高,不能让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在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该阶段目标后,学生在享受胜利欢乐的同时,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经过若干阶段的努力和练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家庭与学校配合法。教师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互相通报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管教。通过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才能形成一股合力,从而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
i即让厌学者充当新的角色,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学生的信任,接受新的习惯,改掉不良的风气。比如让对某一学科厌恶的学生充当该科的课代表,迫使其培养对该学科的兴趣。
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使自己能够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要看到,学生厌学,并非都是不喜欢学习,而是由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造成的,教师应抓住学生想学又学不好的心理矛盾,及时找学生谈话,对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理解到学习成绩并非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只要在学习上尽了最大的努力,遵守校纪班规,就是好学生。从而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鼓励其向好的方面进行努力。
抓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即使厌学者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使学生实现彻底的转变。
总之对这些特殊人群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构建高效课堂两个核心因素是学生和教师。课堂是否高效,就要看学生和教师是否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目标,而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有力保障。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高效的核心所在。课堂中的流程优化、时间操控、学生主体的发挥等是我们能否实现高效的依托。
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实践。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探索出高效课堂新途径。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九
近年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逐渐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这一转变使得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教育规律,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活动。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与教育规律相关的心得体会。在此,我将从教育目标、学生需求、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和个体差异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教育必须明确目标。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在教育活动中,确立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了教育的目标,我们才能将教学的过程与结果联系起来,使得教学具有针对性。教育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是指教育活动的内容,它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力目标则是指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能力。只有明确了教育目标,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其次,教育要关注学生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而是应该关注他们的需求。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满足学生需求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同时,我们也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变化。只有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第三,教育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程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们可以采取实验教学、讨论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第四,教育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教育规律告诉我们,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综合评价、自评互评和项目评价等方式。这些评价手段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最后,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对于优秀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较弱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只有关注个体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个体发展。
综上所述,探索教育规律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明确教育目标、关注学生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入多元化评价手段和关注个体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
今年暑假,加班燃烧了五周,还被抓差到浙江大学培训一周,住在华家池校区的神农宾馆,甚是辛苦。好在有一群好学认真的同学时刻无声的鞭策,加之教学楼就在宾馆一墙之隔每天就在宾馆和教室之间穿梭省去了车马劳顿。这一周安排的内容很充实,每天上下午都安排一个讲座,甚至还有个讲座安排在晚上。我看到学员手册上的讲座安排,有个名字很熟悉: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长赵志毅教授。我想起来十年前和一位南师大教育学院的赵志毅教授在南京电视台议事园栏目一起做过一档访谈节目,想着按常理不大可能这把年纪还从南师大调到杭师大。到了上课一看,竟然还真是当年的赵教授,看起来虽稍显老态,但依然精神抖擞,上课很是投入。
其时的我想象不到短短十年之内,互联网以及手机其他硬件平台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我只是清楚一点:当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和管理部门日复一日机械的管理思维和能力之间的矛盾。在学校里则是学生日益增长的独立思辨能力和教育管理者陈腐的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有很多教育管理者沿袭以前的做法,像鸵鸟一样把头扎在校园里,结果和《肖申克的救赎》那个在监狱住了一辈子,出狱后在超市做工的老头一样,总有一天会把自己的生活吊死在这个圈子里。所以我推荐学生去读梁文道先生的《常识》,让他们意识到在那些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常识是如何的难得。
至少,堵从鲧付出生命的代价开始就证明了永远不可能。
这两年阿尔法狗横扫了围棋界的所有大师们,据说唯一的一局和棋还是因为停电。这些年,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应用,见诸媒体的消息一天天刷新我们的认知。至少有些行业已经开始逐渐被替代:工厂里很多机器人操作早就逐步替代诸多人工,连物流业都开始用无人机送货物了……可别以为只是低端的简单操作的那些操作工种被替代,写字楼里那些曾经盯着金融、国贸之类热门字眼的小白脸(领)们也并非高枕无忧,有的机器人智能投顾收益率远远超过那些操盘手,新闻说今年有三成私募没有正收益,要知道上半年可是一个“慢牛”,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这样的水准别说被机器替代,早就该被领导扫地出门。前几天十几家基金之所以默许了“蚂蚁”那份创意满分情操零分良心负分的文案就能感觉到他们背后的焦灼。 电子交易的发展,全世界各个交易中心的交易大厅里基本上门可罗雀,港交所的交易大厅在下个月就即将关闭了,人类交易员的时代终结,人工智能时代真真切切的到来了。
而有些并非高科技的工作反而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甚至有的反而变得更加吃香。比如理发,几十年如一日,似乎被替代的可能性目前并不太大,再比如小餐饮,反而比原来更加节省成本。现代人自己下厨的频率越来越低,所以外卖就越来越红火,原来的小餐馆还需要一点厅堂作为店面,现在很多小餐馆都主要依靠网络上的外卖订单,有没有店面都无关紧要,翻不翻台更无所谓,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群懒惰的食客吃货和一群能够使命必达的外卖小哥。所以千万别简单以为工作的繁复与简单就是人工智能替代的标准,也别以为学历的高低就是人工智能替代的分水岭。
面对这样迅猛的变革,即便是科技工作者,也都只是在研究领域的某个点去往前推进,但是所有的合力之后将走向何方却未必人能预测到未来科技的发展和走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凡尔纳那样眼光长远,当年海底两万里的那些奇思妙想现在都变得司空见惯。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自己的思考,至少在面对未来可能的变化中也能未雨绸缪。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一
规律教育是一种以规定行为方式和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方法,旨在帮助孩子建立自控意识和自律能力。我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规律教育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益,还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管理家庭。
第二段:规律教育的核心价值
规律教育的核心是建立规则和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以的。同时,家长也需要遵守相同的规则,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约束力,促进他们的行为良性发展。
第三段:规律教育的应用实例
我们家庭的规律教育实践中,我通常给孩子制定一些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以此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例如,我会给他们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还会将外出时间等方面的规定写入规则中。同时,当孩子表现好或不好时,我也会及时的给予奖励或惩罚,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改进不良行为。
第四段:规律教育的优点和不足
规律教育的优点在于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另外,规律教育也能够让家庭生活更加稳定和有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规律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如果规则制定不当,会导致孩子浮躁情绪,容易产生厌烦和叛逆等现象,同时,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也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压力。
第五段:结尾
总的来说,规律教育是我们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合理地制定规则和界限,灵活运用规律教育,让孩子能够在良性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通过规律教育,孩子将在家庭生活中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向前的一门“必修课”,这门功课每个广大党员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宝贵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坚守住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历尽沧桑而不曾改变的宝贵初心,才能更深地爱国爱党,更加明确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所有的使命和担当。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之后,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其中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的经验,也走过了不少的险滩和弯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这些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成为今后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精神力量的传承。98年的党史,70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精神上的史诗。像无数英雄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心怀祖国,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像“铁人”王进喜,时传祥这样的劳动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民干部心系群众,造福一方的无私奉献精神。像黄文秀、王继才这样淡漠名利,爱岗敬业,牺牲自我的奋斗精神。这些英雄先烈和时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谱写的精神史诗是注入心灵的一汪清泉,学好用好这笔“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精神力量,能够激励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广大党员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养料。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这门党史国史的“必修课”中修心、修德、修身,坚定地走好中国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斗之路。
规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三
教育教学规律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包括教育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等方面。只有深刻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生中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从多个方面体会到了教育教学规律的作用和存在,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的科学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评价性的特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从教材内容,学生水平和社会需求出发,准确把握学科和课程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例如,通过CET-4考试成绩的历年趋势分析,我准确制定了CET-4备考计划,帮助学生达成了预定的CET-4目标。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育教学规律中的方法原则是把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从灵活性、选择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规范,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英语课堂中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的原则要求,即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科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水平。只有系统性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从表层进一步深入到本质,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英语阅读理解中,我按照不同文章所涉及的话题、人物等进行分类教学,让学生在不同主题中获得最佳掌握。
四、教学过程的科学性
教育教学规律中的过程原则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策略性、连续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可以在实践中调节教学的方向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持续性和反复性,通过示范、激励、引导、协助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通过反复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教育教学中的评价原则要求评价应该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等特点。评价不仅用于检验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还能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参考,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例如,在口语训练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帮互助,及时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规律仍然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法则和原则,它强调的不仅包括目标、方法、内容、过程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同时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学生要求进行合理的运用和调整也是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和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我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一方面可以从这些规律中得到启示和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我们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需求的理解和认识,为创造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必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