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趋势、消费习惯、社会问题等,对企业决策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样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一
教师状况堪忧没有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何谈有生机的下一代,100%投入的教师,才能有100%满意的教育。一切来自教师的敬业度。
曾经两度获得“亚洲最佳雇主”第一名殊荣的波特曼丽嘉酒店有一套非常简单而又实用的管理模式——酒店的目标是通过服务来赚钱,服务就是酒店的产品,用三角形来表示,底部是员工满意度,中间是顾客满意度,最上面是利润,只有100%员工满意,才会有100%客人满意,才会有真正的盈利。波特曼丽嘉这套简单的管理模式,不仅值得其他企业借鉴,也值得学校学习。
对于学校来说,三角形的底部就是教师,中间是学生,最上面就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只有100%投入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会有社会对教育的100%满意。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关注教师,毕竟只有当我们的教师能够以饱满的精神,专业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的工作时,他们才能真正为社会培育出所需要的人才。
美国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3%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自己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工作。为什么?因为他们对工作不满意,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太大,因为他们有些人出现了工作倦怠,因为他们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美国的情况是这样,在我国又是什么情况呢,尤其是承担培育祖国未来的教师的状况又如何呢?为了了解我国教师的真实状况,为国家和社会建设一支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提供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xx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
本次调查的问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参考国内外职业健康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设计而成。8月27日,调查问卷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文网站——新浪网发布,供教师在线参加本次调查。截至20xx年9月6日24时,总共有8699名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调查完成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采用专业的统计软件与技术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撰写了本调查报告。
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采用专业的统计软件与技术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撰写了本调查报告。
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
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参考国内外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healthpsychology,ohp)的研究成果,我们从“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倦怠”、“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生理健康”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五个方面对教师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a、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工作倦怠(jobburnout),简称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或者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是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emotionresources)都已经耗尽,感觉工作特别累,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在工作中会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玩世不恭或者去人性化是指个体会刻意与工作以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象以前那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成就感低落是指个体会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或者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贡献,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根据国际上这一标准的分类,我们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三个方面对我国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了分析。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有49.70%的被调查教师人有较明显的情绪衰竭,只有24.4%的被调查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较低或者没有出现情绪衰竭的情况。可以看出,国内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有比较累的感觉,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情绪衰竭的程度比较严重。这一点,值得教育部门与学校的进一步关注。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3),在玩世不恭这一维度上,有56.10%的被调查教师得分比较高,只有24.40%的被调查教师得分较低。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中有超过50%的人对工作不像他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或者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在工作,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不关心教师质量与成效,不关心学生成长的情况。
高的成就感,会直接决定个体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工作中找不着成就感,很难想象他们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关于这一点,也值得教育部门、学校与教师关注。
为了对所有被调查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有一个整个的认识,我们还分别以“一项指标出现工作倦怠”、“二项指标均出现工作倦怠”、“三项指标均出现工作倦怠”为标准,对所有被调查教师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如果以任何一项指标出现工作倦怠作为标准,有86%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工作倦怠。如果我们把“一项指标出现工作倦怠”作为轻微工作倦怠的标准,则有86%的被调查教师至少出现轻微的工作倦怠;如果以“二项指标出现工作倦怠”作为中度工作倦怠的标准,则有58.50%的被调查教师两项以上的指标出现工作倦怠,也就是说近60%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中度的工作倦怠;如果以三项指标均出现工作倦怠为标准,也就是“高度工作倦怠”,则我们可以发现还有29%的被调查教师符合这一标准。
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有轻微的工作倦怠,或者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而有29%的被调查教师,也就是每10个被调查教师基本上有3个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虽然整个教育界对于教师的工作倦怠还没有高度重视,但是实际上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已经非常明显,教育部门与学校很有必要马上采取措施来帮助教师治疗与预防工作倦怠,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c、心理健康。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二
为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我参加了社会实践调查,调查过程中,让我学会了待人接物,懂得了洞察分析人的心理,以下是我这次的调查报告:
20xx年7月。
xx区。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悉,一份针对1253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xx区教委日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为帮助教师疏导压力,xx区教委全国率先成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截至今年3月,共接待面询教师94位、接听教师电话2516次。xx区计划把该中心建成干预全区教师心理危机状况的主要平台,咨询目的将从“提升工作品质”过渡到“提升生活品质”。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三
调查内容:关于市民诚实守信的调查。
调查方式:记者采访调查。
20xx年,由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展开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诚信作为社会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中并未得到肯定,反而成为“吃亏”的代名词,当时曾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两年之后,在衢化有个无人菜摊,这个摊上的萝卜、盘子,由过往居民自行称重、找零,一个多月下来,分文未差。有人问摊主,难道不担心有人拿了萝卜不付钱么?摊主回答得好,拿了不付钱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在困难,这种人,就是不拿,也会接济;另一种,就是没素质的人,碰上这种人,只能对他摇头。
2月9日,记者专程在这个无人摊前等候2个小时,这期间,虽然有不少人驻足研究这个无人摊,却未出现“拿了就走”的情况。其中就有一位开车的女士,下车挑了2个萝卜,公斤,她放下xx元钱才离去。另一位男士则挑选盘子后,不满意走掉了。
对此,本报对xx0名网友进行了随机调查,所有人对这样的做法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在当下全社会遭受诚信危机时候,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是对诚信最好的注解。现状:曾因别人不诚信而吃亏“别的不说,就说现在那些乞讨的人,到底有几个是真的因为贫困而乞讨的!”网友sun说,小时候她都会因为同情而帮助乞丐,但现在她已经对乞丐熟视无睹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被他们骗多了,怕了。
在调查中,有xx9个受访者就在社会上曾因别人的不诚信而吃亏,这也是导致他们最终不愿意相信别人的原因之一。
“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千分之一概率吧!”记者告知衢化有个让居民自己称重、自己找零的摊子时,不少受访者有这样的质疑。
对于“目前社会的诚信状况是否影响您对他人的信任感?”这一选项中,有2xx位受访者认为“有影响”,18位受访者认为“有一定影响”,仅有9位受访者表示“不影响”。
做好自己是根本。网友“交警叔叔”
“如果人人都从自己的行为出发,自己讲诚信,相信总有一天整个社会都会回到一个讲诚信的氛围。”这是网友“交警叔叔”的一番话,这与教育专家郑委所倡导的“私德组成公德”一脉相承。
树立守信的标榜,如古代立碑立志,现代做报道宣传。
网友“天高云淡”
除此之外,“天高云淡”说,还应该通过中小学生来宣传守信,并带动家长一起学习,这一办法已在发达国家广为使用。
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将诚信列入个人档案。
网友“鱼子”
“鱼子”认为,社会制度设计时应考虑不诚信行为成本,比如银行的个人信用档案,一旦进入信用黑名单,就会影响其今后的贷款等。有这么一个制约因素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的诚信。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四
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学生起到模范代表作用,但当今老师的个人素质却有待考究。为了了解我们老师的素质问题,我小组特地做了如下调查研究。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教师队伍师德状况总体上较好,但由于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也出现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少数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教书”外,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不关心”或“不够关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和爱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听之任之,不去主动纠正和帮扶。
2、师表意识淡薄,言行失范。当学生不听话时,有些教师采取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罚站、罚抄课文等,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课时,有的教师抽烟,有的教师打手机,有的教师甚至说脏话,还有的教师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等,在学生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有的教师没收了学生的东西占为己有。有的教师在排学生座位上排“关系位”、“人情座”。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思想、学习、行为等问题时,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动辄将家长叫来,对其训斥,说的话很难听,致使家长不敢到学校开家长会。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好恶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厚此薄彼,让学生、家长不满意。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与学业无关的书籍或参考资料,托学生家长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或收受礼物、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等等。
1、对教师职业认识失误。少数对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或错误。因而把教师职业看做是“谋生的手段”,不安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也不注意为人师表,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从根本上缺乏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
2、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因而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违规。
3、缺乏对教师师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严密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监督、约束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对教师师德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善,软性指标多,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明显违规也就无碍大事。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即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塑造教师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像抓安全、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师德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师德教育上“走过场”、“装样作秀”。
2.树立典型,即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以活动为载体,以点促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有效的途径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最终达到全员提升。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学习先进活动,学习和宣传身边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并定期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引路作用,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比、学、赶、帮、超,实现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德能统一,即既要注重师德,又要注重师能,做到两者统一、相互融合。德高为范,业精为师,师德和师能是共生共存的统一体,没有师德,即使师能再高,也不能教书育人,同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空谈师德,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德能两者统一,缺一不可。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师德问题,是由师能问题引发的,如有些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遇事不冷静,或者缺乏正确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的能力,导致了行为失控。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在各种教研活动中,从师德与师能相互融合的角度来进行。
4、丰富内涵,即不断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师德教育的内涵要与时俱进,现代教师职业道德除了传统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必须重视人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科研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格魅力等素质的培育、培养。调查显示,学生把“幽默风趣型”的教师排在“最喜欢的教师”的首位。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涵。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五
此项数据来自朝阳区教委日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为帮助教师疏导压力,朝阳区教委全国率先成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截至今年3月,共接待面询教师94位、接听教师电话2516次。朝阳区计划把该中心建成干预全区教师心理危机状况的主要平台,咨询目的将从“提升工作品质”过渡到“提升生活品质”。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六
为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我参加了社会实践调查,调查过程中,让我学会了待人接物,懂得了洞察分析人的心理,以下是我这次的调查报告:
:20xx年7月。
:朝阳区。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悉,一份针对1253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朝阳区教委日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为帮助教师疏导压力,朝阳区教委全国率先成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截至今年3月,共接待面询教师94位、接听教师电话2516次。朝阳区计划把该中心建成干预全区教师心理危机状况的主要平台,咨询目的将从“提升工作品质”过渡到“提升生活品质”。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七
调查内容:关于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
调查方式:教委调查。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获悉,一份针对xx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朝阳区教委日前对该区xx所中小学、幼儿园的xx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八
为了解我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昌平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设计的“20xx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进行本次调查并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分析法。
3、调查步骤:统一下发试卷,各学校组织卷调查工作;统计上交调研结果和调研报告。统一对上交的调查结果进行合计并抽样进行分析。
(一)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有78.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职业压力较大。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28.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9.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78.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感觉没有什么压力的教师只占4%。教师的职业压力成为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之一。
(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在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的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一般表现为以下的三种行为反映。
1、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情绪耗竭的教师常出现畏惧早晨去上班,形成对学生消极地、玩世不恭的态度。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78.6%的被调查教师经常或频繁出现早晨起床时,感觉非常累,可是又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工作;有65.2%的被调查教师在工作中整天与学生打交道,感觉确实压力很大;有54.3%的被调查老师经常或频繁有工作让自己快要崩溃的感觉。
2、性格解体。一般表现为通过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来表现出来。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50%的被调查教师对学生越来越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39.7%的被调查教师担心工作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有同情心了;24.9%的被调查教师现在并不真正关心有些学生的状况了。
3、降低成就感。教师职业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教师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反馈时,他们就不再做出努力了。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63.9%的被调查者感觉工作缺乏成就感;33.4%的教师感觉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生活没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三)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
教师是一种助人发展的职业,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密切关系,与教师本身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关系。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44%的教师对所在的工作单位不太满意。有38%的教师担心下岗;有33.3%的教师想离开所在的工作单位。
(四)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理想。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经常或频繁的有57%的教师经常失眠。有54.4%的教师出现比较严重的消化不良或者食欲不振现象;有50.9%的教师经常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头晕现象。
在压力状态下,机体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压力过大就会引起身体不适,导致各种疾病。
(五)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57.6%的被调查教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或频繁的出现情绪低落;有54.1%的被调查教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或频繁的出现非常生气;有62.1%的被调查教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或频繁的出现非常紧张。
承受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适当的压力是健康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压力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个人的耐受能力,会引起人烦躁、抑郁、焦虑、激动不安、愤怒、沮丧、失望、消沉、健忘等心理反应,会破坏人的心身平衡,影响人的学习与工作,损害心身健康。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对教师的期望高让教师感到有压力感。
教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承传历史文化的重任;但是,在今天这样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过高的要求和期望让教师产生压力感。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有50.8%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社会对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过高;58%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70.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
2、工资待遇低、经济负担过重,社会地位不高等也是造成教师压力过重的主要原因。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58.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经济负担较大。有63.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有63.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工作缺乏成就感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
(二)学校因素。
1、教师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并产生心理问题。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61.7%的被调查教师工作时间在8小时-10小时,有30.9%的被调查教师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教师即使下班后脑子还要想着工作,负担过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6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负担过重(比如,工作量大,经常需要加班等)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教师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在课堂外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备课、制作课件、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在当今个性化的时代,教师还需要研究、落实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以便适应新可改的需要。
2、学校的考核评比制度也给教师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71.1%的被调查教师反映所做的工作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回报;有68.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考核与评比(比如,评比太多,考核内容与模式僵化等);有59.1%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职称评聘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
有些学校无论是新教师还是有经验的教师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忽视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评价方法过于片面、简单。学校简单地用及格率、排名次、分数高低等指标来衡量教师业绩,实行末位淘汰制。另外,职称评聘、奖金分配、评优、等竞争的方式不太公平,使得教师们感到自己被埋没,产生烦闷和消极情绪,工作热情降低。
3、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对教师的影响很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源。
有5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工作不能得到领导的理解与支持都是造成教师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学校管理不科学,会造成教育教学工作效率低下,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落后,对教师的管理太机械、太死板,且不注重实效,要求搞得很烦琐,应付检查多,无实质性进展的重复工作多等,使教师疲于应付。
4、另外,学校人际关系问题、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子女教育或就业问题、家人对自己工作的态度问题也是教师压力产生的原因。
单位人际关系复杂,影响教师心态,导致教师产生压力。随着学校内部各种竞争现象的加剧,如评优、晋级,排序、竞争等等,进一步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紧张关系,使教师产生压抑感,有些教师不能愉快的从事工作。
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给教师造成重大压力。学生的品行、学生的纪律问题、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多时候使教师们感到困惑、费解、寒心,认为是学生对自己辛苦付出的不尊重,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隔阂正逐日拉大。随着社会变化,学生的问题行为更加突出,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成为教师较大的工作压力。
(三)教师的个人心理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24.3%的被调查教师并不了解应该如何去应对压力,有60.3%的被调查教师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了解到的,只有15.3%的被调查教师是通过正式渠道了解到的。调查结果还表明,有23%的被调查教师会去“积极解决问题”,而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不知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要么是“向家人、同事、朋友倾诉,以缓解压力占49%”,要么是“逃避17%”、“回避问题6%”或者“消极等待5%”,而这些方式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针对这种情况,有56.7%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学校并不重视,没有考虑这方面问题;有43.3%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学校比较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非常不够,教育部门与学校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通过正规的渠道与方式为教师提供“如何应对压力”、“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帮助教师去有效地应对压力。
分析可以看出,现在教师的生存状况不佳,存在较大的职业压力与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他们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又缺乏了解;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压力;很大一部分教师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都是采用“逃避”“回避问题”“消极等待”等策略,这就使得教师的生存状况一步步在恶化,要改变中国教师的生存状况,我们就必须去改变这一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与支持。
教师压力产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解决教师压力问题必然也要求多方面的努力。
(一)寻求社会的支持,社会应为教师“减压”
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不应求全责备;不应把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全都压在教师身上,教育是家长,社会和学校三者共同承担的,作为教师不是所有教育工作的承担者。家长和社会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应合情合理。
2、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二)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教师“减压”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和要求应树立“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实行民主管理,使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1、改进学校的管理,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2、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
3、改革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三)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自己给自己“减压”
来自社会与学校管理者的支持固然是重要的,这是外因,而外因毕竟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内因才是关键。因此,有效缓解教师压力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支持。
1、应正确认识压力。
2、应要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3、要善于接纳他人,学会欣赏别人。
4、加强体育锻炼。
总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我们积极行动付予实施。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我们才会拥有一支具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的情操高尚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一支身心健康、蓬勃向上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肩负起社会、家长赋予教师的诸多角色和极高的期望,圆满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九
一、问题提出。
学习心理是人们尤其是学生群体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类型、认知理论、信息加工、学习迁移等。笔者于3月――6月对黄骅市吕桥镇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研内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造成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吕桥中学进行,共发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8份。
二、调研结果。
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5%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21%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仅有4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29%的学生害怕学习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或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
3.学习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的政治、历史、英语等学科对自己日后的生活帮助不大,更希望学习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的科目。调查中还发现41%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2%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30%的学生还没有考虑。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三、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大多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几点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吴珊吕桥中学。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十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世界睡眠日是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xx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并将其定在每年的3月21日。其重点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由于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功课不断增多,学习负担加大,所占用的时间也逐渐增加,这些严重影响到中学生的睡眠,因此引发了近视眼、精神不振、课堂利用率不高等多种情况。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休息不好就势必会影响学习和其发育,由此涉及到学生睡眠质量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7日—12月9日。
调查对象:金园实验中学初一(1)班。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个别学生发放《中学生睡眠情况调查问卷》,了解中学生关于睡眠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下列数据:睡眠质量好的学生只占少数,78.7%的学生存在睡眠障碍或睡眠时间不足。他们的平均睡眠为7小时,睡眠不足率为30.5%。
有人说,学生是最“困”的群体,中学生睡眠情况确实不理想,睡眠质量好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太少,失眠、多梦、难入睡的比例较多。从这种现象的持续对学生的健康与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学生上课打瞌睡现象非常普遍,1个月内曾上课打瞌睡的发生率高达91.7%;72.6%的学生每天上课至少打瞌睡1次,每次上课打瞌睡的平均时间长达18分钟。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原因很多,睡眠是影响上课是否打瞌睡最关键的因素。晚上睡觉时间越晚的学生打瞌睡的机会就越高。
(二)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影响学生睡眠不好的因素主要人际关系复杂、学习压力大、家庭经济状况、考试因素、担心饮食和生活习惯明显改变和感到前途渺茫等。睡眠不好对中学生上课有很大影响。还有晚上多梦,白天学习紧张,睡眠问题与睡觉时间晚,从而导致较差的睡眠习惯——早上不想起,甚至睡到中午,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健康。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也缺乏对睡眠的常识问题了解,也是影响睡眠的原因。
根据调查,导致睡眠不足或质量低的不良习惯主要有:
1、吃夜宵。
2、喝咖啡。
3、边听音乐边睡觉。
4、睡得太晚。
5、睡眠时间无规律,有时睡很久,有时睡很少。
6、学习压力过大。
7、容易多想,难以入睡。
8、紧张焦虑,多梦。
9、每天缺少锻炼,几乎没怎么运动。
(三)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要想有好的睡眠质量,那么就要从习惯做起,在前面的影响睡眠的不良习惯,要做到少甚至是不。面对打瞌睡的问题,应该让学生领悟了该门课程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并产生强烈的欲望去主动地听课,把听课当成一种享受时,打瞌睡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因此,保证充足睡眠时间,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以及提高学习兴趣是改善大多数中学生打瞌睡的有效措施。
第一,应控制学生的作业量。
第二,平时教育学生关于睡眠质量不足的危害及科学学习的方法。
第三,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支配的时间。
第四,学生宿舍要加强管理,保证学生不在宿舍开夜车、聊天。
第五,少与同学讲话聊天,以致难以入眠。第六,为了更好的睡眠,可以在睡前喝适量的牛奶,听舒畅的音乐,最好是古典音乐。
另外还有四个要素对睡眠质量有很大影响,就是睡眠的用具,睡眠的姿势,睡眠的时间,睡眠的环境。
1、选择适合您自己的睡眠用具。
(1)当你睡觉时,或多或少都会有移动身体的情况,因此成人床的最理想宽度应是肩的2倍至3倍,而长度在190公分至210工分,这个范围已可以令你睡得舒服了。床垫应考虑其软硬度、弹性及透气等性质,最重要是能够保护腰椎、平均地承托整个人的体重。床铺硬度宜适中,过硬会使人时常翻身,难以安睡,睡后周身酸痛,太软则不利于脊椎的正常发育。
(2)不妨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床单,被褥及睡衣,最理想的色泽柔和、舒服体贴、透气佳、不易磨损等材料。
(3)说一下枕头,枕头是最重要的睡眠用品了——享受快乐睡眠,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必不可少。对于枕头,枕头呢,往往有高低、软硬、弹性等的基本区分,知之宝根据填充材料不同将枕头分了软枕、硬枕和中性枕三大类,长期的经验和研究表明,枕头作为一个睡眠工具,它的基本作用是“承托”,因此一个枕头重要的评价标准首先是“承托力”,枕头的承托力的评价又要看每个夜晚,枕头对于人体头部的8小时承托整体表现情况。
2、睡觉要保持合理的睡眠姿势。
右侧位睡眠有助于安睡。睡觉的时候,尽量避免将双手放在胸前,压迫心肺,阻碍呼吸。仰卧不是最理想的姿势,因为仰卧时舌根部往后坠缩,影响呼吸,容易发出鼾声。伏卧会压迫胸腹,容易导致呼吸困难,都是不正确的睡姿。
向左而卧也不是什么好方法,因为压着左心室活动对血液循环不太好。向右卧侧、身体轻微弯曲据说是最佳的姿势,这样可以让全身肌肉松弛、血液流动增多、呼吸畅通。不过提醒大家,对一个健康人来说,不必过分计较自己的睡眠姿势,没有必要刻意为之,因为在一夜的睡眠过程中,夜间人体翻转次数较多,人是不可能保持一个睡姿到天明的,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在变换着姿势睡觉,这样更有利于解乏和恢复体力。
一般人以侧卧入睡时四肢肌肉得不到放松。睡熟之后手会不自觉。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十一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了一张大学通行证,十二载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这就是莘莘学子们走过的求学之路。那么走进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的读书现状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本院大学生中做了一份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如下总结。
现状一:大学生读书时间少。
对本院大一到大四100名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1小时,只有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3小时,其余6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都少于1小时。
现状二:大学生读书类型多样。
在对大学生读书内容调查中发现,35%的学生选择了经济管理类图书,这与我们学校是一个财经类大学有极大的关系,32%的学生选择休闲娱乐性图书,如漫画、时尚杂志等,一名大三学生解释说:“平时课业负担很重,读书时间本来就比较少,读这些休闲类书籍能让我放松下来,给自己减减压”。20%的学生选择了经典名著类别的书籍,他们认为这些书籍是真正的精华,能让他们汲取到真正的养分。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军事类、历史性读物、时政书籍的学生也有不少。
现状三:大学生读书功利性强。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读书功利性逐渐加强。很多技能型、实用型的书籍占书架上的大部分比例。在这些书籍中,英语四六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考研书籍、bec、toefl、ielts等考试书籍最受青睐。在课外读书时间中,这类书籍也已经成为了首选。不难发现,这些书籍中大部分与英语有关。在走访几家大型书店时也发现,书店摆在最显眼位置、最畅销的也往往是各类备考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读书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要的。
现状四:阅读渠道多样,电子阅读成为时尚。
在“你通过什么方式阅读?”的问题上,44%的同学选择了从图书馆借阅,20%的学生选择自己购买,31%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渠道。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扩大阅读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从结果中也明显地发现电子阅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阅读不可忽视的媒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读物的出现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并悄然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
现状五:快餐式“浅阅读”渐成风尚。
什么叫浅阅读、快餐化?根据这些年的有关报道,大致可以归结为:一是鼓吹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在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承认自己的阅读比较快餐化,通常以浏览为主。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比较偏爱的读书会精读甚至重复读。
通过以上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生活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忧的是在读书内容、读书方式的选择上以及在读书时间的分配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造成这种读书现状的原因的思考。
1、网络和休闲娱乐挤占了大部分读书时间。
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满足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等。除此之外,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丰富,男女朋友、各种老乡会、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刚刚从高压式应试教育禁锢中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眼前一亮,不觉陶醉其间、乐此不疲,如此一来,阅读时间更为大大减少。
2、课业负担重也是大学生读书较少的原因之一。
当今大学生课外阅读较少的原因还有课程偏多,再加上不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外语、学计算机等,使得他们读书时间自然减少。
就拿我们学习的这个专业来说,一走进大二,各种考试接踵而至,计算机二机,英语四级,英语六级,托业,托福,bec……这些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试前的准备、各种补习班,消耗掉的不单单是时间,更是心血。毕竟,这些考试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为了美好的前程牺牲点读书时间,这笔账不管谁来算都是划得来的。
3、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读书功利性的直接原因。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读书目的越来越实际。他们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得十分急功近利。这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例如很多招聘单位青睐那些拥有英语四六证书或者会计师证书的人,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为了与招聘单位要求相符而读书,这无疑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我们有责任进行反思,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方面。
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学校方面责无旁贷,学校应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他们明确读书的目的,实现课外阅读的多样化、合理化,真正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素质。
1、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阅读主阵地。
如今,大学校园里的社团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频繁的.社团活动占用了学生很多课余时间,使他们用于读书的时间相对减少。如果学校也能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社团活动,这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无疑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读书汇报会、读书演讲会等,这样就会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读书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同时也让他们在活动和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久而久之,积极健康的阅读活动自然成了引领学生人生导向的主阵地,在学校德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性功能。
图书馆是学生读书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是书的海洋,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提升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性功能。为了让学生在图书馆中的阅读收获最大,学校应该不断丰富图书馆的书目种类,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严格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里得到诗意的栖居,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3、完善考核制度,把大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瞬间,所有从高考的独木桥中挤过来的学子们都暂时松了一口气,以为从此告别题海,迈向新的天地。没想到进入大学不久,高三的一幕重新上演,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再一次被题海所淹没。因此,完善考核制度也是高校改革的当务之急,如学校可以增加选修科目,减少必修科目,或增加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减少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以便让大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不只做学习的工具和考试的机器,而是做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理想有道德的发展中的人。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所以在读书的选择、读书的方式上直接决定着读书的效果。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是立足自己的发展,还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1、抓住点滴时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有人把没有时间当作不读书的理由,其实这只是借口。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我们无须像欧阳修那样连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也不放过,也不用像董仲舒那样“三年不窥园”地苦读,我们只要从那些毫无意义的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中解放出来,就会拥有更多的读书时间。因为网络只是虚拟空间,它给人带来的快乐毕竟是短暂的,只有读书带给人的才是终身的享受;而人沉溺于休闲娱乐中久了,也容易玩物丧志,只有读书终能启迪人的心志,使人变得高尚。
2、树立远大理想,克服读书的功利性。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因此那些考什么就读什么的做法,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人不能只盯着个人的前途,只有把眼光放远,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后来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铸就了大国总理的不朽风范。因此我们不能只想着毕业后找一份事做,而应该先想着会一个高尚的人。克服了功利性目的,那么可选择的阅读范围就会广阔得多,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3、培养广泛兴趣,不断完善阅读结构。
“读书就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博采众长。而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了重专业轻素质、重消遣轻理论、重“畅销”轻经典的倾向,这样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结构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完善阅读结构,专业理论书籍要阅读,经典名著更要阅读,因为能成为经典的名著,浓缩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语言,它让我们走进高尚,远离低俗。休闲娱乐不是不可以阅读,但决不能让休闲娱乐左右我们的价值取向。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我们读书既要广泛又要精选,既要博采又要专攻,使阅读跟得上时代的节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查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调查中显示的不仅仅是一些没有生命的数据,它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阅读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关注,阅读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除了学校和学生,社会也有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郁的读书氛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就是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推广读书活动。身在热爱读书的国度,身在书香四溢的大学校园,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发展,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十二
在大学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熬夜早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每天的深夜和凌晨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宿舍的灯熄了但是电脑的屏幕还是亮着的校园的街道是安静的而宿舍的楼道依然是吵闹着的。这样的情景使大部分同学的生活变得很不规律。或者是习惯于晚睡晚起。熬夜已成了一种习惯不熬夜反倒少见。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自己处于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熬夜情况很感兴趣。研究大学生熬夜情况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并关注自己的健康。
(一)调查目的睡眠,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有的人睡眠的时间长,有的人睡眠的时间短,自然精神就不一样,人每天都必须睡10小时,然而现在很多的中学生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那么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听课效率也会降低,像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让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渐渐变成一个差生,这也是一些中学生由小学升到中学的命运,说得深刻一些那么就会对我们的国家兴盛产生负面影响。
(二)调查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方式发起调查,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发送问卷链接,采访我校在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几乎都会有熬夜现象。这就不禁令人产生疑惑大部分人都会熬夜然而大部分人的睡眠时间都很充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我们与填写问卷的同学进一步了解后发现,73%以上都选择了在上课的时候补充睡眠。
(一)内因。
有临时抱佛脚,通宵达旦,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交上熬夜的“结晶”。可是只有少数聪明的人可以拿到好成绩,大多数人效果不佳其中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2632%的人平时成绩在班级里排到25%~50之间,而占有4211%的人只排到班级50%~75%之间。
2、如此熬夜只为学习。很多同学从很小开始,便接受“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焚膏继晷”等故事及传统观念的熏陶,而社会亦将是否“勤奋苦读”作为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导致了很多学生片面地将熬夜学习视为学习努力的标志,亦是未来成功的标志。从而制定出超过自身实际能力范围的计划。而当每一阶段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时,很多大学生便不自觉会向熬夜“求助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熬夜是为了学习,保持着中学时代的刻苦努力精神,但调查显示其中占有4211%的人依旧在期末考试中曾挂过科。
(二)外因。
1、环境因素。我们处于6人宿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大一的同学更是如此,还未相互适应,使得这种客观的因素占有主导地位,再加上不适应周围新的生活环境,导致某些大学生睡眠质量不高。良好的睡眠环境是高质量的睡眠所必需的条件要拥有高质量的睡眠讲究睡眠卫生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人在声音嘈杂光线刺眼的环境中是很难拥有高质量的睡眠的。学校提供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能让我们很好的放松大脑,提高睡眠效率。
2、网络里的世界很精彩。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网络技术已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多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正如某大学生所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正是弄潮儿。这敏锐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成长的一代,正是新生事物的支持者,正参与其中,喜乐其中,忧伤其中,沉溺其中,徘徊其中,回味其中,并将成为明天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弄潮者、推进者。然而,从大学生如今在校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都是沉溺陶醉其中,精彩的网络世界让他们在深夜依然生龙活虎。我们经调查的数据分析知道,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学中认为科技产品和娱乐方式多的样化加重了大学生熬夜状况的占了735%。而科技产品和娱乐方式当然主要是电脑和手机了,在熬夜原因调查中,可知有4803%的大学生是因为上网而熬夜,有5478%的学生玩手机而熬夜,他们或沉浸于刺激的网络游戏,或恋上虚拟的qq聊天世界,或痴迷于精彩的电子小说,或神游在眼花缭乱的电影。夜里,有了书桌上电脑的陪伴他们不再空虚无聊,有了床头手机的形影不离他们不再感叹所谓青春时的孤独寂寞。网络里的世界太精彩,熬夜,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
3、学习压力。我们是学生,学习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于目前大学生们面临的学习竞争和就业压力较大为了保障自己有充分的竞争力,纷纷加强学习强度,考证、考研等使自己处于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从而降低了自己的睡眠质量。
(一)影响大脑思维。
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在熬夜的隔天,上班或上课时经常会头昏脑胀、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会出现头痛的现象,长期熬夜、失眠对记忆力也有无形的损伤。专家实验证明,人的大脑要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且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继而工作效率也就大打折扣了。
(二)影响正常发育。
现代研究认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除了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外,还与生长素的分泌有一定关系。由于生长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即在人熟睡后有一个大的分泌高峰,随后又有几个小的分泌高峰,而在非睡眠状态,生长素分泌减少。所以,青少年要发育好,长得高,睡眠必须充足。压力、偏食、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令黑色素增加。晚上10时及早上6时是新陈代谢的最好时机,所以睡眠时间不稳定的人,皮肤的代谢率也不佳,会制造黑色素。
(三)“催人老”
睡眠不足导致黑眼圈、眼袋、皮肤干燥,夜晚是人体的生理休息时间,该休息而没有休息,就会因为过度疲劳,造成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不良,而引起黑眼圈、眼袋或是白眼球布满血丝。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美容时间,也就是人体的经脉运行到胆、肝的时段。这两个器官如果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青春痘等问题。
(四)导致各种疾病。
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种种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等。另外专家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不规律除了让人们眼睛胀涩、嗜喝咖啡、在下午会议上打盹之外,还会增加多种重大疾病的患病风险,包括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1、辅导员加强教育管理,找同学进行谈话或以开班会的形式提倡同学早睡早起,对生活不规律的同学进行谈话教育,同时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同学睡眠时间,进行奖惩机制,对生活规律的同学进行表扬,对晚上不睡早上影响上课的同学进行批评惩罚。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心理有起伏的同学进行开导。
2、学校严格限制上网断电时间,学生的指控能力固然重要,但学校也应采取强制手段限制学生上网时间,以避免学生因为上网而晚睡的情况。
3、学校也应尽可能的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晚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我校还存在六个同学同寝的的寝室,大大增加了同学间互相影响睡眠的几率,应改善住宿条件尽量把六人间改为四人间减小同学间相互影响睡眠的几率。
4、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小学习压力,正确使用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沉溺于网络游戏,不仅对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还荒废了学业。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十三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教师队伍师德状况总体上较好,但由于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也出现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少数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教书外,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不关心或不够关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和爱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听之任之,不去主动纠正和帮扶。
2、师表意识淡薄,言行失范。当学生不听话时,有些教师采取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罚站、罚抄课文等,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课时,有的教师抽烟,有的教师打手机,有的教师甚至说脏话,还有的教师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等,在学生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有的教师没收了学生的东西占为己有。有的教师在排学生座位上排关系位、人情座。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思想、学习、行为等问题时,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动辄将家长叫来,对其训斥,说的话很难听,致使家长不敢到学校开家长会。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好恶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厚此薄彼,让学生、家长不满意。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与学业无关的书籍或参考资料,托学生家长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或收受礼物、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等等。
1、对教师职业认识失误。少数对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或错误。因而把教师职业看做是谋生的手段,不安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也不注意为人师表,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从根本上缺乏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
2、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因而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违规。
3、缺乏对教师师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严密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监督、约束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对教师师德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善,软性指标多,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明显违规也就无碍大事。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即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塑造教师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像抓安全、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师德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师德教育上走过场、装样作秀。
2.树立典型,即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以活动为载体,以点促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有效的途径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最终达到全员提升。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学习先进活动,学习和宣传身边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并定期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引路作用,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比、学、赶、帮、超,实现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德能统一,即既要注重师德,又要注重师能,做到两者统一、相互融合。德高为范,业精为师,师德和师能是共生共存的统一体,没有师德,即使师能再高,也不能教书育人,同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空谈师德,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德能两者统一,缺一不可。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师德问题,是由师能问题引发的,如有些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遇事不冷静,或者缺乏正确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的能力,导致了行为失控。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在各种教研活动中,从师德与师能相互融合的角度来进行。
4、丰富内涵,即不断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师德教育的内涵要与时俱进,现代教师职业道德除了传统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必须重视人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科研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格魅力等素质的培育、培养。调查显示,学生把幽默风趣型的教师排在最喜欢的教师的首位。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涵。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十四
学院。
在校大学生。
关于在校大学生的兼职情况,以及其中所反应出来的问题。
问卷调查。
现在社会上普遍反应大学生兼职眼高手低,所以身为大二学生的我,对于社会充满了好奇,但是又不能充分体验找工作是如何的艰难,恰好大学生的空闲时间很多,老师要求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而兼职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对此,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兼职的看法以及选择兼职工作的类型等,特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
数据统计38%的同学对做兼职持良好、赞成的态度,并且66%的人都有兼职的经历,这些同学做兼职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当然,也有22%的是为了赚点生活费,减轻父母的负担,这22%的同学中,月生活费在300-600元左右占大多数。2、40%的同学认为兼职会影响学习,40%的同学认为合理安排就不会影响学习,而48%的同学会在寒暑假做兼职。3、92%的同学选择兼职工作的类型是派发传单、做促销和礼仪。极少数同学则会选择模特儿和家教等兼职工作,80%的同学获得兼职信息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和兼职中介推荐。随着现在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50%的同学愿意在网上做威客网络兼职、付费调查兼职或者做网店代理兼职。
1、绝大部分同学对兼职持赞成态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积累社会经验,而是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选择做兼职的同学却很少。
2、有一部份的同学认为做兼职会影响学习,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得次失彼,所以建议同学们最好在寒暑假等长假时期做兼职。
3、既然做兼职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那就要选择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兼职类型,如果是经管系的,可更多地考虑促销方面的工作,学习旅游管理的,可选择促销、礼仪和餐饮等多种工作,与此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警觉性,小心兼职骗局。
大学生可适当地、适时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兼职工作,这样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活,提高自身能力,但也要正确看待和对待兼职,要有选择性,不能把兼职看的比学业还重,更不要占用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应该掌握好尺度。
学生和教师的状况调查报告对比大全(15篇)篇十五
20xx年7月。
朝阳区。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悉,一份针对1253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朝阳区教委日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为帮助教师疏导压力,朝阳区教委全国率先成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截至今年3月,共接待面询教师94位、接听教师电话2516次。朝阳区计划把该中心建成干预全区教师心理危机状况的主要平台,咨询目的将从“提升工作品质”过渡到“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