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

时间:2024-12-25 作者:储xy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一

今天是2014.6.16日,端午节。一早上就祝福的短信不断,谢谢那些关心我的人。

美好的节日,大多数的人都家人团聚着,即使什么也不做,宅在家中,也是幸福的。

早上忙碌的工作,多多在奶奶家宅着。吃过中饭,和奶奶多多一起去了果果幼儿园,参加端午节的亲子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举着相机拍多多的教室。3个多月来,多多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通知1:30集中,我们1:05就到了,老师还在布置教室呢。多多指给我看她用的小毛巾,上面有个小老鼠的贴纸,给我看她嘘嘘的卫生间,给我看她涂鸦的画在墙上~~对于这个地方,多多不知道她还有十几天就没有机会来了,要去别的.幼儿园适应新环境了。

这次亲子活动是收费的,50元/家庭。不过觉得还是很值得的,多爸没有空,不过发现爸爸来的很少,只有3个男人,大多是妈妈带着孩子的。

下图:安静的坐着小凳子的多多,等待活动的开始。

午后的阳光在窗户外灿烂着。今天刚剪短了刘海,剪的嫌短了呢

下图:有点流鼻涕,多多的状态不是很好。

下图:端午亲子活动开始啦!钱老师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这次活动。

下图:一开始跟着老师唱歌跳舞,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铜鼓....”

接着是一起做游戏,搬运“粽子”中的多多。

下图:大人孩子都笑的欢。

下图:努力跨越中的多多!

下图:接着是划龙舟的游戏,孩子坐在身上,大人向后退,看谁先到终点。

我带着多多也参加了,虽然第二名,但是多多好开心啊!

下图:接着开始包粽子啦,等待老师发粽叶和糯米。

下图:大人孩子围着坐!多多边上是我的妈妈哦

下图:包的是红豆棕子,奶奶负责整理粽叶,多多负责把米和红豆放进去。

下图:认真包粽子中的多多!

下图:多多手里的那只小粽子,是我和多多独立完成的哦。虽然包的超级搞笑呢!

下图:包完粽子,老师发了2个小粽子,让宝宝剥给爸爸妈妈吃。

多多给我和奶奶各吃了一口,然后顾自把剩余的吃光了!

下图:3个大粽子是奶奶包的,小的是我和多多包的,熟的那个是老师包了发下来的。

最后,这些粽子让我们带回家自己煮着吃。晚饭的时候,多多把自己包的“微型粽子”吃掉了,自己包的,味道就是好啊!一个多小时的亲子活动就这样结束了,多多回家睡午觉,我去公司上班,意外还收到了彤彤姐姐给多多的礼物,一盒巧克力!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二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我们小班组织了一堂社会活动内容《快乐的端午》,设计本次活动结合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从而敬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初步知道了端午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挂菖蒲、挂艾草等。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粽子,孩子们对包粽子颇感兴趣。但是,由于地域关系,其他的习俗在我们这边不多见。孩子们的经验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由于本次活动是属于知识系列的活动,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活动前期我就给孩子们讲述了关于屈原的故事,以及为什么端午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活动中我还准备了两段关于端午的动画视频,还准备了粽子,香包、艾叶实物展示给幼儿,让他们印象更深刻。活动前部分我利用幼儿熟悉的`粽子导入活动,幼儿都能和我很好的互动,看视频动画环节却没有我预想中的好,我想是因为故事动画对于小班幼儿过深奥,而我认为对幼儿前期经验铺垫得还不错,但实际小班幼儿还不能记住,所以之后的提问就没有幼儿能回答出来。我想不是所有看视频的效果会比口述故事好,因为在口述故事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调整讲述故事的节奏,还可以在讲述中与幼儿互动,以便掌握幼儿的理解情况。端午习俗较多,也都离幼儿生活经验较远,只需幼儿了解,不需讲得太细,由于时间原因,我省略了学习端午儿歌部分,这是一个很好的和幼儿的互动机会,我想加上效果会更好。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任何有意义的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了解本班年龄、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另外教师的组织语言及提问也更应贴近幼儿,让幼儿更易理解,才会有课堂良好气氛,达成活动目标。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小班端午节活动反思。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三

《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讲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他爱国、有才干,并且深受百姓的爱戴,可是楚王却听信了其他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不再重用他。后来楚国被秦国占领,他感到报国无门,在万分悲愤之下,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涌到江边去呼唤、打捞,向江里投食物,倒雄黄酒,希望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所伤害。因为那天刚好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为了纪念屈原,人们都会向江中投粽子。

一、自己设计的问题太多,显得杂乱无章。

既然决定向幼儿提问,我就设计好了许多问题:比如“端午节有那些习俗?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自杀呢?他投江后人们是怎么做的?后来为什么向江中投粽子?”设计这些问题时,我也考虑到了问题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设计。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故事内容,想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现在想想,不如把问题简单化,让孩子们看着图片自己讨论她们的看法则更能引起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故事的`内容有点深奥,幼儿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有点耐不住性子,更何况老师还设计了那么多的问题。请幼儿回答的时候,我发现幼儿举手发言的比平时上童话故事时要远远的少很多。明显,我的问题没有激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对教学教学内容没有了兴趣,那么这就是老师的准备不足,也可以说是一堂失败的课程。在以后的类似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四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我们主题活动也跟着端午节进行。我们的园本课程加入节日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学习,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粽子》是一节要利用多种感官去探索的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粽子用什么材料及什么步骤做的,所以我必须要让每一个幼儿去实践,去观察,去感官;这样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活动前一天,我通知家长带一个熟的粽子来幼儿园。第二天,家长们都带来了粽子,非常感谢他们的配合。

教学活动刚开始,我通过谈话引入了粽子,并让幼儿观察粽子的特征。并利用挂图让幼儿了解制作粽子的基本过程。而且还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去理解(一个粽,四只角,剥开叶,大口咬,各种味道真正香)。

在经过前面的铺垫之后,幼儿都已经迫不及待了。所以就进入下一环节,让幼儿自己去实践;去感官。也许有的幼儿想直接吃,为了起效;将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品尝。要让幼儿真正了解粽子的制作材料及制作过程,所以在最后一环节是个人总结。让幼儿自己描述粽子的味道。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有的说是;我的粽子真好吃,里面好多豆沙馅。还有的幼儿说;我的粽子形状和你们的不一样,我的像牛角一样。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活动的第三环节就是以屈原的故事为主展开从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当孩子听到屈原投江时孩子紧张的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为了使活动更加有效,我还给幼儿丰富了一些其它的经验: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孩子还是比较投入的。

活动结束前,孩子们都很开心。我想他们的开心不是因为他们吃到了粽子,而是他们自己操作了、探索了、发现了;并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了解了活动的主要目的。

活动结束后是一个盥洗活动,不时地听到孩子们在盥洗时唱着:“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我想这就是目标达成的最好的体现了。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五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以其承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袭千载的人文道统精神,日益受到国家与民众的重视,在传统节日的形成方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学生对这个节日并不陌生。这个节日影响国家民众认同且对形成国家精神、国民性极为重要的同一类或相似人物与事件在某个特定的时、日相继发生,反复影响人们的精神认同感以致不可移易,乃至于必须通过某种具体行为或纪念物如吃棕子、赛龙舟,使后人用之缅怀。大多数节日的形成都具有上述特点,或有其一,或兼而有之。

??总之,特定的.时令与典型的人物事件相结合,从而触发国家、国民、民族高度认同的精神理念,同时通过某些固定的具体的行为模式千载流传,最终成为民族传统的一部分,构成国家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与其他国家、民族相区分。这也许就是为何今人强烈要求将“端午节”等节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吧。而在这节日欢庆热烈的场面之下,如何牢记其承载的民族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乃是整个国家民族振兴强大的人文基础。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这个节日的由来及其风俗习惯,虽然我们这个地方没有赛龙舟的习俗,但同学生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感到兴趣盎然。学生也对历史人物屈原的爱国精神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对他们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六

包粽子的活动提早已经通知孩子和家长了,孩子们可开心了,总是来问我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急切地等待和盼望着。活动那天,孩子们似乎来的很早,还一个劲地嘱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等一会不要迟到。孩子们都已经急不可待了,看着调好料的糯米、粽叶、线一样样地摆上桌子,他们纷纷要开始动手了。活动中,孩子们学得可认真,可积极了,一个劲地要求大人帮忙指导。虽然他们包的并不好,有的甚至屡屡失败,但那份积极性和兴趣依然很浓。下午,孩子们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说又笑,成功的喜悦溢与言表。

家长很支持我们的活动,所以当日来了不少的热心家长。在活动中,他们教得很认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导孩子如何卷棕叶、如何压实糯米、如何包裹和捆扎。活动结束,幼儿和家长还留了影。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由来”、“ 棕叶飘香端午节”以及家长们共同参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还有特别感谢那些即使不能来还特别有请奶奶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七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讲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他爱国、有才干,并且深受百姓的爱戴,可是楚王却听信了其他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不再重用他。后来楚国被秦国占领,他感到报国无门,在万分悲愤之下,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涌到江边去呼唤、打捞,向江里投食物,倒雄黄酒,希望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所伤害。因为那天刚好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为了纪念屈原,人们都会向江中投粽子。

既然决定向幼儿提问,我就设计好了许多问题:比如“端午节有那些习俗?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自杀呢?他投江后人们是怎么做的?后来为什么向江中投粽子?”设计这些问题时,我也考虑到了问题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设计。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故事内容,想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现在想想,不如把问题简单化,让孩子们看着图片自己讨论她们的看法则更能引起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故事的内容有点深奥,幼儿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有点耐不住性子,更何况老师还设计了那么多的问题。请幼儿回答的时候,我发现幼儿举手发言的比平时上童话故事时要远远的少很多。明显,我的问题没有激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对教学教学内容没有了兴趣,那么这就是老师的准备不足,也可以说是一堂失败的课程。在以后的类似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八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端午节的时候,学校都会开展庆祝活动,活动后我们要善于总结反思才会让自己有所提升,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端午节活动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追溯端午渊源,充分认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与内容,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内容。

1、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队主题会。

2、网上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主题活动,动员学生参与由"中国文明网"开设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积极参加"我们的节日·端午"相关节日和爱国知识的网上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质,做名副其实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3、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

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我校结合当前痢疾的流行及我市开展争创文明城市的契机,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净化校园及生活环境,并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卫生清洁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传统佳节。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午。当天有很多传统活动: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故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我中华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传统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假期为一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xx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节前宣传活动

1、召开各类会议,要求各班做到节前有宣传、节日有活动、节后有总结。

2、做好宣传栏、板报、宣传报等,提高同学们的认知水平。

3、利用学校例会、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队)会,举行不同形式的诵读活动。通过开展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把诵读活动变成了一次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二、节日活动

1、不少同学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仍然较少,首先学校在周一升旗仪式中安排学生演讲关于端午节日的有关讯息。

2、学校宣传部作了以“欢乐端午”为主题的黑板报,为端午节到来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3、学校组织各班召开班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宣扬理性爱国。

4.、班级还召开了“传统节日之端午节”学习会,通过学习交流,增强了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也培养了大家的兴趣。

5、开展了“我眼中的端午”主题征文活动。

6、学生会特意策划了以“端午,我观察我快乐”为主题的摄影展。围绕整个活动流程以及端午来临个人们带来的喜悦。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家不仅学到了关于端午节的有关知识,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意义。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传统文化对向进行教育,我们有责任去弘扬,而这个责任,就赋予我们下一代,让我们从传统节日教育做起,使我国的传统 文化发扬光大!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追溯端午渊源,充分认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与内容,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内容。

(1)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队主题会。

端午节前夕,布置学生通过书籍阅读和上网查询,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在班会上进行交流学习。我校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 系列主题活动。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少先队大队部对活动进行了部署,分年级开展专题活动:一、二年级以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四年级开展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并在中年级中进行吟唱;五、六年级开展端午风俗手抄报比赛,共同纪念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让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主题活动之后,有的中队布置了假期亲子活动,让学生在端午节当天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制法。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

(2)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

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我校结合当前痢疾的流行及我市开展争创文明城市的契机,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净化校园及生活环境,并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卫生清洁活动。

(3)网上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主题活动,动员学生参与由"中国文明网" 开设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积极参加"我们的节日·端午"相关节日和爱国知识的网上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质,做名副其实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在本次活动中,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早在1个月前,学校纪念屈原的各项活动的宣传、筹备就已经开始了。如劳技课上的“纸粽子制作”、美术课上的“画一画屈原”、语文课上的祭文征集等。5月31日的系列活动则正是这一阶段整体活动的集中展示。整个主题活动分校内、校外两大板块。校外,我校10多位学生参加了在七宝古镇举办的上海市中学生端午节纪念屈原系列活动。校内,整个活动又分为三大板块:游园会、视频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活动还邀请了共建单位的武警战士一起参加。

中午开始的游园活动形式多样,有“书楚辞、画屈原”的现场比赛、有“猜灯谜”活动、有“赶粽子球”比赛、更有超级吸引人的现场包粽子活动,虽然最后粽子形状各异,甚至不是很好看,但这些粽子担负着爱心大使的光荣任务,同学们将把这些粽子亲手送给可爱的武警战士们。

在视频知识竞赛中,代表各个年级参赛的队员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场上同学你追我赶、后援团的老师和同学更是为他们的队伍呐喊助威。而在教室里观看现场比赛的同学们也都全神贯注,因为他们不仅关心本年级同学的表现,而且还盼望着有机会进入比赛现场,成为幸运观众呢。最终,年龄最小的六年级代表对夺得了最后的胜利。

各班的主题班会则紧紧围绕本次互动主题,在环境布置、班会形式、内容方面下足了功夫,营造出了很好的过节氛围,增强了对端午节和屈原的了解。

本次纪念屈原的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形式活泼、轻松,同学们也乐在其中。通过开展纪念屈原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对屈原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体验着、感悟着。全校近90%的同学都参加了今天的各项活动,不仅赢得奖品,而且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礼仪素养。

弘扬传统文化、做“知荣辱、明礼仪、扬传统、强素质”的南模初级中学的青少年,这是同学们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这次班会希望给同学们留下美好深刻的回忆,这次庆中秋主题班会让我们今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友好快乐地相处,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形成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

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传统佳节,更为了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在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班成功开展了“我话中秋”主题班会和 “怀念亲人、祝福亲人、感恩亲人、立志成才——致亲人的一封信 ”等讨论活动。在这个主题班会活动中,我班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还用古诗词诵读、歌、舞表演和吃月饼等多种形式,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同学们一一了解了中秋节各个朝代的传说: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学生们还饶有兴趣地布置软木板,用丢弃的月饼包装盒制作城市建筑模型,既环保又开发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结合时代潮流体现了浓浓的中国情。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九

虽然在备课时经过了精心准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一、在主题情感的挖掘上不够到位,还要加强朗读教学。

我对“为什么以端午的鸭蛋为题”这个整体感知的部分把握不够,为了进入下一个环节,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未让学生很好的展开讨论,感受不够深入。在分析体味语言时,有些同学的发言未尽,也是轻轻点过,未让学生畅所欲言,挖得不够深。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二、在知识点的归纳上、在板书的设计上缺乏完整性。

板书的得出比较急,不够自然,应该因势利导,而且板书过分注重情感的表述,整体性不够。同时,在学生品析完语言后,未能做及时完整的归纳,知识点的体现也不够系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重视。

关于语文的教学设计,我力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本着这一原则,我在设计《端午的`鸭蛋》这课时,也是以此为出发点的,重视探究性阅读过程的指导,并抓住几个主要问题,适时、适度地巧设妙问,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更准确,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进行较好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在语文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基本上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同时也有很多的收获,也更加深了对于新课标的理解,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我想,自己平时还应多学习,多积累,争取在新课改中努力创新,进一步实现新课标的精神。

端午节活动反思总结幼儿园篇十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014年6月9日,君融天湖幼儿园开展了端午主题活动之快乐包粽子活动,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亲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则自由参观,有的小朋友还积极参与进来呢,大家都体验到了包粽子的快乐。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也早早的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们认识了棕叶、糯米、黑芝麻馅料、火腿肠等材料,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包裹粽子。

代老师先给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演示完毕后,孩子们也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只看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张张翠绿欲滴的粽叶间”,几分钟后,在孩子们辛勤的努力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跃然桌上,虽然不成样子,但蕴含着孩子们甜甜的心血。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