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

时间:2023-11-01 作者:雅蕊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

工作方案是为了达成特定目标而规划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一些成功企业的工作方案案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和灵感。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一

为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根据邱发﹝20xx﹞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自觉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动员各方面力量,确保如期脱贫。

(二)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原则,从20xx年起,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任务,绘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目标任务。从20xx年起,贫困人口实现逐年递减。20xx年底前,全乡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xx年底前,基本解决群众贫困问题,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稳定实现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分类扶持。

(一)精准建档立卡。在建档立卡“回头看”的基础上,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帮扶单位和责任人等相关信息全部录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将贫困户分为五保户、低保户(无劳动力户)、低保贫困户、一般贫困户四类,前两类为救济保障对象,后两类为扶贫开发对象,每个贫困户都有一本扶贫手册、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

(二)精准动态管理。认真制定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每年年初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一次调查评估和数据更新,对上年度脱贫和返贫的贫困户按程序核定,严格做到“两公告、一公示”,脱贫出列、返贫入列,落实动态管理。

因地制宜,对贫困村,因村施策,重点解决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对贫困户,因户施策,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等措施,帮助脱贫致富。对五保户、低保户,通过社保兜底政策措施,解决贫困问题。

三、实施八大工程,为实现整体脱贫提供强力支撑。

(一)实施产业扶贫工程。科学制定产业脱贫规划,充分发挥市场活力,结合不同地域农业发展实际,重点推行贫困户自主发展、龙头企业+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大户+贫困户等五种扶贫模式,帮扶到户到人,实现抱团发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1.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发展壮大蔬菜、瓜果、花木、竹编、养殖、种植六大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抓农产品“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建设,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对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发展规模种植、养殖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抢抓“淠河绿色生态经济带”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机遇,积极支持贫困户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垂钓以及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根据不同类型给予贫困户相应的资金补助。

3.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通过个人自筹+政府补贴的方式,扶持贫困户建设光伏电站,优先帮扶无劳动力、无稳定收入的贫困户。

4.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农村淘宝服务站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鼓励和引导利用互联网+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贫困户收入。

(二)实施就业扶贫工程。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贫困户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项致富技能。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自主创业,鼓励贫困村能人带领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到贫困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支持。

(三)实施智力扶贫工程。积极推进教育扶贫。整合学前教育政府资助、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关爱女孩行动、阳光工程等各项扶持资金,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加大文化惠民工作力度,将文化体育事业专项资金向贫困村倾斜,着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实施社保兜底扶贫工程。严格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享受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家庭,采取政策性保障兜底实现脱贫。

(五)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快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结合省级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合理确定搬迁方案,确保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般尽搬,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同时,积极稳妥做好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坚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优先保障贫困户的基本住房安全。

(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着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对标准较低、路况较差的县乡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或路面改善;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到20xx年基本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实施沟、渠、路、林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建设,确保20xx年底前全部完成。

(七)实施生态保护扶贫工程。结合“三线三边三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脏乱差治理、垃圾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庄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坚持发展与保护并行、产业与生态并举,扶贫与开发并重,加快推进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八)实施社会扶贫工程。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双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加强对选派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日常监管,落实在村工作制度,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严格考核,做到严格管理。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实现整体脱贫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

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各驻村点长、村支两委负责人和包村扶贫单位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各村和有关部门是责任单位,要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人,确保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

(二)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整合各类扶贫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完善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做到公开透明,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

(三)强化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加强乡扶贫工作机构建设,抽调专人设立扶贫工作站,明确分管负责人实行专抓,各村明确一名村干专抓扶贫工作,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扶贫开发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扶贫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村支两委人员,鼓励和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为扶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五)强化脱贫攻坚考核奖惩。完善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提高脱贫攻坚工作在年度考核中的比重。对未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对村支两委负责人进行调度,经考核不胜任现职的予以调整。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追究责任。

(六)强化脱贫攻坚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作为,大力宣传各项扶贫政策,深入报道在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着力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浓厚氛围。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二

根据永州市委“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暨建设扶贫工作要求,驻洞口庙村扶贫工作组为贯彻落实市委下达的扶贫工作任务,在唐能武副市长的领导下,成立了由市信经委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为组员的扶贫工作小组,按市委统一安排于2月15日入村正式开展工作。工作组入村后,对洞口庙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组织村组两委和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分析研究,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设想了该村脱贫致富的策略,明确了该村建设的具体项目,结合实际,特制定扶贫工作规划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湖南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意见》和永州市“建设扶贫”活动的部署,深入群众、深入村,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目的。

通过扶贫工作实践,着力建设好村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先进性形象为主要目的。

三、存在困难及解决方案。

1、困难户的经济救助。洞口庙村现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困难户,包括低保户35人、五保户9人、特困2人,这些困难户因无劳动能力或家庭负担沉重等原因,基本生活难以保障。

2、道路建设方面。村组道路部分没有硬化到位,如村文化活动中心通往杏木源村的1公里路段、四组至老井坝的2公里路段、七组至新宅里完小之间的1公里路段、八组至新宅里水库正坝1公里路段都是泥巴路,给村民出行、小孩上学带来不便,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拟将上述五公里泥巴路扩修为村级水泥路,需经费万元。

3、村民生活方面。洞口庙村居民有1300多人,无固定农贸市场,农产品交易和购物等需要赶到8公里以外的石岩头镇,来回需要10元钱车费,且乘车十分不便。该村地处三角地带,南至广西白宝镇、北到广西黄沙河镇、东连石岩头镇落脚底村,周围有二十多个村,人口将近2万,可形成小范围的区域经济。为方便群众,促进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拟在村文化活动中心通往杏木源村公路右边100米处筹建一个小型农贸市场,需经费万元,具体情况见《洞口庙村筹建农贸市场经费预算表》。

4、卫生方面。洞口庙村是一个拥有1300多人的大村,由于缺乏长期发展规划,有新房无新村,新旧混杂,加之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差,垃圾乱堆乱扔且长期不进行处理,生活垃圾堵塞,导致脏、乱、差现象满村皆是,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和村民的身心健康。为建新农村、树新风树新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急需在于1、2组,3、4、5组,6、7、8组各建一个3米×3米的小型垃圾场,并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和处理垃圾。

5、文化生活方面。该村文化活动中心为村小学改建而成,因年久失修,屋顶漏雨严重,内外墙部分脱落,线路老化,基础设施陈旧,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丰富广大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现急需对村文化活动中心进行维修、补漏,购置部分办公和娱乐设施设备,需经费万元,具体情况见《洞口庙村文化活动中心维修、补漏等经费预算表》。

6、水利建设方面。村长洞小溪边的亭子桥田野地势比长洞小溪高,干旱季节亭子桥田野灌溉水源严重不足,为搞好田园水利建设,长年水源浪费,需在长洞石桥上50米处修建滚水坝一个,用于农田灌溉,预计经费万元,具体见《洞口庙村长洞滚水坝修建预算表》。

7、危桥改建。村里通往1、2组的长洞石桥为1969年始建,现严重老化,安全隐患大,且只能过人不能通车,严重阻碍了村组经济发展。为方便村民来往,促进村组两岸经济发展,现急需对该桥进行改建,需经费万元,具体情况见《洞口庙村危桥改建工程预算表》。

8、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宅基地的规划。洞口庙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4亩,耕地少,人口多是村民致贫的主要原因,一直靠种田为生的纯农民看不到希望,本来少得可怜的土地还在进一步萎缩。因此,保护基本农田、规划新村宅基地是当务之急。

《洞口庙村新宅里储水池及附属设施修建经费预算表》。

(一)20xx年4月份前对洞口庙村困难户(46户)组织一次“两接对”送温暖帮扶活动,制定三年脱贫计划。

(二)解决好村与村、组与组之间道路建设问题,20xx年5月至12月31日前完成村文化活动中心通往杏木源村的1公里路段、四组至老井坝的2公里路段的道路全面硬化;20xx年3月至10月31日前完成七组至新宅里完小之间的1公里路段、八组至新宅里水库正坝1公里路段的道路全面硬化。

(三)20xx年3月至6月完成村级亮化工程,包括垃圾处理、道路绿化等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加强管理。

(四)20xx年6月至10月完成村文化活动中心的维修、补漏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20xx年2月至4月对长洞溪两堤进行护坡,修建好滚水坝;5月至10月完成长洞石桥改建工作。

(六)计划在20xx年3月至9月完成村小型农贸市场的筹建工作。

(七)加大农田改造力度,在保护好现有田亩的基础上,加大对荒地进行扩容改良,另在主要稻田片区中间修建一条石梗路,便于农业生产耕种、收割等。农田改造工作分三年进行。

(八)组织贫困户富裕劳动力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

(九)充分利用锰矿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办村级企业,带动全村走向富裕。

(十)加强村“两委”班子组织建设。6月份前召开专题会议和全体党员大会,加强村“两委”班子组织建设,提高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组织指挥与协调能力,真正起到“火车头”效能是扶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脱贫致富的组织保障。

五、具体要求及监督管理。

1、领导要高度重视,坚持主要领导负责制,亲自督导,指派专人负责,力争将扶贫任务“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落到实处。

2、做好对接帮扶村的情况登记工作,与挂扶贫困村(户)迅速建立联系,并做好长期沟通的具体工作。

3、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将所有资料要进行归纳统计,填写相关表格记录卡,与照片资料一并上报市扶贫办,并报省扶贫信息网上进行公布,定期统计、及时汇报帮扶的进度和工作情况。

4、建立验收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对帮扶项目严格实施全程监督管理,并由责任单位会同相关部门进行项目验收,督促检查项目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严防不良情况发生。

5、按照省、市的有关规定,严格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有限的资金专款专用、用到实处。

6、必须重点注意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扶贫要讲究实效,不能简单地搞个“面子工程”,要落实到村民贫困户;二是扶贫不能弄成单纯救济,扶贫对象的村和村民的期望值不能太高;三是扶贫工作应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结合起来,扶贫结果符合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规划。

7、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考察落实扶贫项目、发展村集体企业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不搞办不到的项目,不许办不成的愿。

8、工作组进驻当地挂点工作时,要厉行节约,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示我企业严谨、实干的精神和作风,努力在百姓中树立起应有的良好形象。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三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市发〔20xx〕1号)和《关于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赣市办发〔20xx〕5号)文件要求,为扎实推进全市水利扶贫工作,结合我市水利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统一部署,发挥水利行业优势,以改善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加强贫困地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逐步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户收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目标任务。

在已经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上,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提高供水保证率;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以贫困地区、贫困户为基本单元,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贫困地区的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治理等防洪设施建设,增强贫困地区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改善民生作为水利扶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贫困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防洪、农田水利等民生水利问题,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考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水利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近远结合,以解决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反应强烈的饮水问题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水利事业发展。

(三)坚持点面结合、因地制宜。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利设施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水利工程项目,加强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四)坚持多措并举、注重实效。结合对口帮扶,采取资金、项目、人才、科技等多种扶贫措施,举全行业之力,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促进脱贫致富的步伐。

(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加强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倾斜和扶持力度。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界力量与贫困地区群众参与水利建设。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四

项目名称:西官营乡入股分红补贴项目。

项目实施地点: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官营乡张太河村。

项目申报单位: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官营乡。

项目申报时间:2019年9月15日。

林果种植在种植业发展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也是西官营乡传统产业项目之一,对于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贫困户收入有着重要作用。我乡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成功的经验,计划实施西官营乡入股分红补贴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项目实施名称和地点。

项目名称:西官营乡入股分红补贴项目。

项目实施地点:西官营乡张太河村。

项目实施单位和实施条件。

建设单位:中农春雨丰宁农业有限公司。

实施负责人:时光云。

实施期限:5年。

实施形式:资金入股。

具体实施单位:西官营乡八个行政村(卡沟门村、西官营村、河北沟村、张太河村、鹰首屯村、庞营村、千松沟村、何营村)。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项目建设区林果种植历史悠久,有充足的地理资源,配套设施齐全,均能满足种植需要。

2、企业具有一定的种植专业基础和管理经验,与县林业局直建立了良好的技术服务联系机制,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3、企业在林果种植上有多年的种植和经营经验,并多年盈利。

4、项目完成后,可以加大对企业的生产力,能更好的带动贫困户增收。

三、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

带动157户贫困户,每股收益7%,资产收益由村用于贫困户增收脱贫。

四、项目投资金额及拨付方式。

1、投资金额。

项目总投资141.6万元。

2、资金拨付方式。

项目实施后,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41.6万元,将资金划转到西官营乡财政账户后,由乡人民政府直接拨付给八个行政村(卡沟门村、西官营村、河北沟村、张太河村、鹰首屯村、庞营村、千松沟村、何营村)。

五、项目实施的预期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扩大了产业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效益提升。

使特色种植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又有效解。

决贫困户无产业的问题。

六、项目扶贫带动模式。

由村组成合作社,利用贫困户扶贫到户资金入股到张太河村中农春雨丰宁农业有限公司,由公司盈利实现分红,加快脱贫步伐,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效,实现稳定脱贫。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五

为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市就业扶贫工作安排,推动我县就业扶贫工作开展,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和县第十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工作任务,实施转移就业拓展、自主创业扶持、职业培训赋能、人才智力支撑、社保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六大就业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就业资金、社会保险和人才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全县贫困家庭尽快脱贫。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实施转移就业拓展工程,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1.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发挥劳务增收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与x区对口扶贫劳务协作,合作在x建立劳务培训基地。配合国资委有关企业建立x劳务基地,组织定向输出。加强与x、x、x等集中输入地开展劳务对接,联系外地企业来我县招收贫困劳务人员,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开展输出前订单式培训,全面提升我县劳务输出质量。落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转移到县外市内就业的每人每年不超过150元,转移到市外省内就业的每人每年不超过300元,转移到省外就业的每人每年不超过500元。鼓励和支持x籍在外创业人士、劳务能人组织带动农村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对带动作用明显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奖励,全年组织输出50至199人的一次性奖励5000元,组织输出200至399人的一次性奖励10000元,组织输出400至799人的一次性奖励x0元,组织输出800人以上的一次性奖励30000元,奖励资金由县财政承担。

2.扩大县内企业招用贫困劳动力数量。引导和支持县工业集中区、x产业园内企业以及县内其他重点企业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对吸纳贫困劳动力10人以上的企业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优先享受企业岗前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就业扶贫基地招用贫困劳动力、且与贫困劳动力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次500元,每年只能享受一次。

3.支持发展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鼓励镇、村紧扣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规模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县内外各类企业、合作社和创业人员在村(社区)、移民搬迁社区设立工厂(分厂)或加工车间,为当地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家庭脱贫。社区工厂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不低于一年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季节性用工岗位、就业期限6个月以上且月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1380元的,给予6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就业期限3个月以上且月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给予4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人数不低于其员工总数1/3的,对其生产经营场地租赁费、水电费,按不超过实际支出额50%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期限两年。

4.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通过公益性岗位实行托底安置,使其实现就地就近就业。x年在全县89个贫困村特别设立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贫困村为镇政府驻地的每个村设立公益性岗位3个,其余每个贫困村设立2个。设立的公益性岗位包括村保洁、治安维护、公路养护等,由各村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公益性岗位按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管理,招用的贫困劳动力与各镇(办)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缴纳工伤保险,日常考核管理由村委会负责。工资标准为每月400元,从就业专项资金中补贴,期限为3年。统筹使用已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当年退出的公益性岗位,特别是城管局保洁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

5.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介绍贫困劳动力就业。依法依规设立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贫困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且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或劳务派遣公司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对职介机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500元;职介机构介绍贫困劳动力到季节性用工岗位就业、就业期限不少于3个月的,补贴标准为每人200元。享受贫困劳动力季节性用工职业介绍补贴,每人每年不超过两次。

6.优先安排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鼓励县内各类经济组织和单位积极为未就业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落实见习生活补贴,用人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见习且留用率不低于50%的,按留用人数对企业给予每人x元的一次性见习留用补贴。县人才交流中心要优先安排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并按规定发放见习期生活补贴。

(二)积极实施自主创业扶持工程,鼓励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

7.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对有创业愿望、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优先享受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后续跟踪等服务。引导贫困劳动力入驻我县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园)进行自主创业,享受场地租金、水电费减免。鼓励镇村盘活闲置厂房、学校场地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所。贫困劳动力创业成功的,按规定享受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开展信用村创建工作,重点向贫困村倾斜,信用村贫困劳动力申办创业担保贷款的,降低反担保条件。

8.鼓励创业示范企业和基地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积极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引导各类创业示范单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及基地内企业吸纳一定数量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适当增加场地租赁、设施维护和水电费补贴,降低其经营成本。优先享受岗前培训、社保补贴政策、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优先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享受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

(三)大力实施职业培训提升工程,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9.组织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县人社部门会同扶贫部门组织实施好国家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加大技工院校招生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技工院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优惠政策,宣传技能成才的典型,宣传掌握技能对于促进就业创业、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作用,引导全县广大贫困家庭子女上技校、学技能。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并拥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所需资金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列支。

10.强化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围绕我县特色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岗前培训等就业导向培训模式,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促进稳定就业。对定点培训机构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按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培训补贴,并对初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贫困家庭学生(学员),实行免费鉴定,免费发证。

11.推动就业创业培训进村(社区)。鼓励支持我县职业培训机构与镇、村(社区)联手,采取镇村集中组织、培训机构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培训的模式,为贫困劳动力学习技能提供便利,使他们通过专门培训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贫困劳动力参加80课时以上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的,每人每天给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费补贴,每年只能享受一次。

(四)实施人才智力支撑工程,补强基层扶贫工作人才不足短板。

12.加大基层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为我县基层增加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名额,适当放宽招聘条件,提高x籍学生考录比例,设立部分岗位专门面向村官和镇办事业单位等基层一线人员招考。充实扶贫干部队伍,加强工作力量。

13.组织专家深入贫困村开展服务活动。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支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政策支持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14.开展扶贫开发表彰奖励工作。对扶贫工作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实施表彰奖励,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实施社保能力提升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社会保险水平15.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对贫困人口的全覆盖。深入贫困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传,引导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在提高最低缴费档次时,对贫困人口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减轻其缴费负担。探索建立政府或集体按最低缴费档次为贫困入口代缴全部或部分养老保险费的机制。

16.开展社会保险经办优质服务窗口建设活动。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社会保障卡。(六)实施公共服务优化工程,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开展17.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台账。根据上级贫困劳动力信息平台工作要求,由人社部门与扶贫部门对贫困劳动力信息进行比对,各镇办对全县贫困劳动力数量、分布情况、就业状况、就业创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台账,主要内容包括“一库五册”,“一库”是指人社部门依托扶贫部门扶贫数据信息系统建立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五册”是指各贫困村登记造册的贫困劳动力名册、就业培训人员名册、转移就业人员名册、自主创业人员名册、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名册。县就业管理局主要建立电子台账;镇和贫困村劳动保障平台同时建立纸质和电子就业扶贫台账。落实就业扶贫实名报告制度。县、镇、村三级人社服务平台要及时收集、确认、登记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变化,定期与扶贫部门对接核准数据信息变化,实行精准动态管理,为分类开展就业帮扶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并按要求做好全县就业扶贫报表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具体就业扶贫数据、台帐、报表的填报由人社部门进行安排,县扶贫部门、各镇(办)积极配合。

18.畅通就业扶贫信息网络。健全县、镇、村三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网络,各镇(办)要加强协调配合,同步、全力推进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每个镇(办)至少要安排2人以上专职人员负责就业扶贫工作,在全县143个村(社区)特设就业扶贫村级信息员,从事村劳动力信息调查、数据维护、报表上报、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工作,就业扶贫信息员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信息员月补贴200元,按扶贫公益性岗位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支出。要在人口密集的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就业扶贫信息发布栏,定期发布用工信息,为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扎实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大力宣传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为贫困劳动力定向发布招聘信息,免费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19.开展就业扶贫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打造培育就业扶贫示范镇、示范村,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x年-x年,创建就业扶贫示范镇3个,示范村9个。加大示范镇村创建工作资金支持,对认定的就业扶贫示范镇给予奖励性经费3万元,示范村给予奖励性经费1万元。

20.加强人社干部就业扶贫工作业务培训。x年县人社局要对全系统就业扶贫工作战线上的干部进行至少一次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经办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就业扶贫工作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人社局成立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社生担任,副组长由人社局副局长李勇、县就业局局长李丹毅担任。下设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县就业管理局,李丹毅任办公室主任。各镇(办)也要相应成立就业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单位及各站所责任,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镇(办)、人社部门要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就业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着力宣传就业扶贫各项惠民政策。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培育就业扶贫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贫困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三)加强督查考核。将就业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重点考核内容,对各镇(办)、相关部门进行督促检查,实行月督查、季点评等机制,以督促抓落实、以考核促实效,确保就业扶贫工作如期完成。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六

根据中央和省里有关文件要求,今年要在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为切实做好我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建立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有关精神,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扶贫对象立卡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确保该项工作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转有序,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实现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县贫困人口温饱,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应扶尽扶、应退则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一,认真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制定符合本县实际扶贫对象人均收入标准,划出客观的、便于操作的扶贫对象识别标准,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并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退则退。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强化各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健全政府引导、扶贫和民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乡村落实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机制。

(三)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与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措施相配套;坚持与临时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

(四)坚持规范操作、阳光作业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三、总体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农村贫困户档案,建立制度健全完善、政策衔接配套、标准科学合理、补助水平适度、资金筹集落实、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高效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扶尽扶,从根本上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四、实施步骤。

(一)开展试点调研、摸清贫困底子。各乡镇抽取一个村进行试点,以准确识别扶贫对象为核心,按照农村扶贫开发对象2300元的识别标准,摸清贫困人口底子,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剖析贫困原因,提出对象识别指标和识别程序,为以后测算各乡镇、村的不同政策对象比例提供参考依据。

(二)测算扶贫比例,完善实施方案。省扶贫对象总体规模确定后,县里根据各乡镇调研结果,将扶贫对象比例测算到各乡镇、村。各乡镇在审核时要根据扶贫标准和测算比例,严格控制规模。同时,根据调研结果进一步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在识别对象时要进行五比、五看,即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致贫原因。在评定贫困人口时要做到,三优先三不评,即残疾子女的劳人优先,独生子女的老人优先,纯女户劳人优先;不进行土地流转造成土地荒芜的原因不评,2000年以来危房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则不评,经常进行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原则不评,五保户、低保户不在本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范围之内。

(三)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宣传活动。县里召开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各乡镇召开村干部和村民会议,并利用电视、报刊、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严格操作规程,搞好对象识别。严格坚持个人申请、村小组评议、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工作程序,做好三级复审,三榜公示。先由识别对象提出申请,村小组初评后,村委会按照量化的识别指标进行调查核实,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经公示7天后由驻村干部签字报乡镇审核;公示7天后由乡(镇)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县审批;县级由扶贫和移民办审批,并对审批情况进行15天公示,公示后件个结果再返回各村张榜公示。为确保对象识别工作公平、公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对象识别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两个公认原则,即群众公认和社会公认。

(五)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对扶贫对象,分类分档实施扶助,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实施扶贫。对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而咩有致富产业的,着力支持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对贫困人口素质较低、外出务工收入低的,加大劳动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技能和适应性;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其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或者根据农户自愿实施搬迁扶贫。

(六)完善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在扶贫部门原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将登记的扶贫对象信息录入到电脑,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对象资料,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里有电子档案,一户一档,资料齐全。各乡镇也要建立电子档案,对全县扶贫开发对象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县、乡镇联网,资源共享。同时,按照应扶尽扶、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要求,对扶贫对象半年审核调整一次。通过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了解扶贫对象家庭状况,做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既保证扶贫对象应扶尽扶,又防止养懒汉的现象。

(七)认真进行回顾,做好总结汇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后,对工作情况认真进行回顾总结,及时撰写总结材料。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从4月底到5月底)。做好试点调研、测算扶贫比例,完善实施方案和宣传发动工作。

(二)识别对象阶段(从6月1日到6月15日)。按照实施方案和对象识别操作规程进行对象识别。

(三)建立完善资料和落实帮扶措施阶段(6月15日到6月30日)。搞好信息录入,完善档案资料,同时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

(四)回顾总结阶段(7月1日到7月15日)。做好回顾总结和汇报工作,全面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县里成立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检、县财政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民政局、县残联、县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抽调骨干人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工作调研和工作实施组织工作,指导各乡镇按照要求搞好对象识别,并负责督促落实帮扶措施,搞好信息收入,完善档案资料。各乡镇也要成立组织机构,由乡镇长任组长,乡镇分管扶贫和移民的副乡镇长和扶贫移民专干为成员,具体负责辖区内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宣传、识别对象的调查和审核,实施扶贫项目等。

(二)成立扶贫志愿者服务队。从机关在职干部、企事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人员、工商企业老板和热心扶贫人士中挑选人员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队,进村联户开展一帮一、二帮一结对帮扶行动,帮助和指导贫困农户选择发展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辅导生产技术,做到扶贫帮扶三到户三到人即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项目落实到人、工作联系到人。

(三)实施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各乡镇和先关部门要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各村由村民大会推选成立9-15人的扶贫对象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受理识别对象的申请、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对扶贫对象进行评议和排序,并张榜公示,确保对象识别公开、公平、公正。

(四)进行专项督查,促进衔接试点工作开展。哦那工作中,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对各乡镇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作为目标管理考核和评比的主要依据。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后,将进行全面总结评比。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五)安排专项经费,确保时代呢工作顺利开展。实行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经费是关键。各乡镇要克服各种困难,安排一定工作经费用于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以下简称《意见》)、省扶贫办《关于印发安徽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扶办〔20xx〕27号)精神和县扶贫办《关于印发〈岳西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岳扶办〔20xx〕16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我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按照省、县扶贫办关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今年8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与范围。以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相当于20xx年2300元不变价),在全镇11个村开展贫困人口识别。

2、建档立卡规模。根据要求,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开展建档立卡。县确定我镇20xx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规模为7043人。

3、识别方法。采取规模控制,逐级分解。县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分解到乡镇,乡镇将贫困人口分解到行政村。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贫困户识别要坚持五比五看三优先: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比生活环境、看居住条件;比贫困程度、看致贫原因;有残疾人的家庭优先,独生子女家庭优先,纯女户家庭优先。

4、逐户调查登记。《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根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组织镇、村有关人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入户调查填写。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按照县分解到镇的建档规模,在20xx年贫困监测的基础上,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建档立卡规模分解到村。此项工作在20xx年5月12日前完成。

第二步:初选对象。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镇人民政府的组织下,各行政村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建档规模,在20xx年贫困人口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依据农户申请情况,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xx年5月25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各级政府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按照统一识别、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的发展需求与实际,制定对贫困户的帮扶计划。此项工作在20xx年7月20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手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扶贫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各县负责制发,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此项工作在20xx年7月底前完成。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此项工作在20xx年8月20日前完成。

第八步:联网运行。省扶贫办负责将录入数据在本省内试运行,并在20xx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三、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贫困发生率,行政村20xx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无固定性集体经济收入(或者固定性收入低)。同时兼顾考虑以下因素:(1)20xx-20xx年美好乡村示范村不列为贫困村。(2)列入十二五整村推进计划,但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村优先考虑。(3)贫困村评定向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的偏远地区倾斜。

2、规模。县确定我镇贫困村规模为4个。镇根据各村近三年的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扶贫资金投入数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经会议研究确定,并报县扶贫领导小组审定。

3、做法。根据县分解的贫困村规模,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4、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县5月10日前将贫困村规模分解到乡镇。

第二步:初选对象。镇人民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xx年6月15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贫困村由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和市、县以及乡镇的单位及企业结对帮扶。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xx年7月15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以上工作在20xx年8月15日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全省网络运行在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全国网络运行在20xx年年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四、工作要求。

坚持扶贫开发到村到户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成效相挂钩,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并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店前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部署,加强指导协调。各村要迅速落实责任分工,保证工作投入,确保建档立卡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各包村点长负责组织指导、审核确认所包点村的建档立卡工作,各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要积极参与并提供支持,各相关单位要为建档立卡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镇扶贫办负责全镇建档立卡工作的业务指导。

(二)强化宣传培训。按照县统一部署,召开全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培训会议,各村也要及时召开培训等相关会议,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结对帮扶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村民组和每个农户,做到家喻户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认真组织各类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数据真实。

(三)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

(四)严格督查考核。按照省抽查、市监督、县核查的方法,县扶贫办将会同相关部门进行重点核查,并作为扶贫开发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镇设立工作执行力专项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工作奖励资金分配挂钩。各村要严格按程序规范操作,及时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程序公正透明、信息真实可靠、群众认可满意。要及时解决因宣传不到位、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对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xx]2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xx]25号)、青川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青川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开发[20xx]1号)等文件要求及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为做好我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县委相关会议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xx]24号)要求,按茶坝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实事求是的确定我乡农村扶贫对象规模,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开展精准识别,实施精准扶持,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确保农村扶贫对象到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基础,创造条件。

二、工作目标。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找准农村扶贫对象,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农村扶贫对象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建设好班子的目标。20xx年底前,在全乡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构建统一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

三、基本原则。

(一)村为主体,分级负责。

各村要成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以村为主体,分社进行,有序开展建档立卡各项工作。

(二)公开、公平、公正、公认。

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通过村民自治,引入第三方监督,实行公示公告,公示时间要足够,公示知晓度要广,确保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

(三)程序统一,精准识别。

严格按照规定的公正流程,认真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认定,做到结果精准,群众满意。

(四)尊重群众意愿,精准扶持。

摸清农村扶贫对象帮扶需求,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到村到户方案,落实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持。

(五)建同一本账,扶同一批人。

精准识别农村扶贫对象,将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的扶贫对象全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确保建档立卡对象和扶持对象上下统一。

(六)进出有据,动态管理。

建立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脱贫则出,返贫再进,实现有出有进,进出有据。及时更新农村扶贫对象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四、贫困户和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识别标准。以20xx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20xx年2300元不变价)的省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贫困村是严格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识别,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2.识别规模。各村以县统一发布的贫困村、贫困人口为准,各村贫困人口规模为:炉场村95人,兴龙村123人,青新村75人,双河村130人,月明村112人,寺坝村81人,青岭村69人,新坪村57人,石古村72人,太平村47人,三溪村46人。其中月明村、新坪村及太平村被确定为贫困村。

3.贫困户识别流程。以户为单位,整户识别,实行规模控制。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健康、教育、住房等情况,通过村民自治、群众参与、民主初选、逐级审核和公示公告的等方式,按照农户申请、民主初选、群众评议、社会监督、集体审核、县级审定和村社公示、乡公示的工作流程进行识别。

4.登记内容。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的《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进行登记。《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贫困户和村委会各执一册;《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初选对象(20xx年6月中旬前完成)。根据县统一发布的各村贫困人口规模,在县级扶贫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村委会将贫困户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宣传到户,经农户自愿申请后,召开村委、支部大会进行初选,为确保初选结果的公平公正,参会人员应具有广泛性,包括村两委班子成员、廉勤委成员、乡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党员及退休老干部等人员的参加,要坚决做到不优亲厚友、不漏掉一户贫困户。

第二步:公示公告(20xx年7月中旬前完成)。以社评议的名单要以村公示七天后汇总上报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对各行政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贫困户名单,在相关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县人民政府将审定结果逐级上报市扶贫移民局、省扶贫移民局备案后,再相关行政村进行公告。

第三步:结对帮扶(20xx年7月底前完成)。乡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分批扶持的原则,提出对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方案,明确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村帮扶单位,并在乡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

第四步:填写手册和登记表(20xx年7月底前完成)。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以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村填写《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

第五步:数据录入(20xx年8月底前完成)。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第六步:联网运行(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将录入数据在本级联网并试运行。

第七步:数据更新(次年1月底前完成)。贫困户和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行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完成。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成立由茶坝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经、统计、财政、党政办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经办公室。各村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二)强化宣传,注重培训。

各村积极动员部署,制定方案,准确掌握相关政策及工作方法,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逐级宣传到社、到户,做到家喻户晓。

(三)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会议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严禁将五保户、三无户等纳入贫困户,杜绝平均分配;对于户籍在本乡但在乡外居住的,原则上在居住地进行登记;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住,确实贫困的经与户籍地接洽后要给与登记,灾后县外安置户,一律在安置地进行贫困登记。

根据中央和省里有关文件要求,今年要在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为切实做好我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建立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有关精神,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扶贫对象立卡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确保该项工作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转有序,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实现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县贫困人口温饱,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应扶尽扶、应退则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一,认真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制定符合本县实际扶贫对象人均收入标准,划出客观的、便于操作的扶贫对象识别标准,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并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退则退。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强化各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健全政府引导、扶贫和民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乡村落实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机制。

(三)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与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措施相配套;坚持与临时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

(四)坚持规范操作、阳光作业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三、总体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农村贫困户档案,建立制度健全完善、政策衔接配套、标准科学合理、补助水平适度、资金筹集落实、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高效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扶尽扶,从根本上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四、实施步骤。

(一)开展试点调研、摸清贫困底子。各乡镇抽取一个村进行试点,以准确识别扶贫对象为核心,按照农村扶贫开发对象2300元的识别标准,摸清贫困人口底子,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剖析贫困原因,提出对象识别指标和识别程序,为以后测算各乡镇、村的不同政策对象比例提供参考依据。

(二)测算扶贫比例,完善实施方案。省扶贫对象总体规模确定后,县里根据各乡镇调研结果,将扶贫对象比例测算到各乡镇、村。各乡镇在审核时要根据扶贫标准和测算比例,严格控制规模。同时,根据调研结果进一步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在识别对象时要进行五比、五看,即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致贫原因。在评定贫困人口时要做到,三优先三不评,即残疾子女的劳人优先,独生子女的老人优先,纯女户劳人优先;不进行土地流转造成土地荒芜的原因不评,2000年以来危房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则不评,经常进行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原则不评,五保户、低保户不在本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范围之内。

(三)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宣传活动。县里召开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各乡镇召开村干部和村民会议,并利用电视、报刊、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严格操作规程,搞好对象识别。严格坚持个人申请、村小组评议、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工作程序,做好三级复审,三榜公示。先由识别对象提出申请,村小组初评后,村委会按照量化的识别指标进行调查核实,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经公示7天后由驻村干部签字报乡镇审核;公示7天后由乡(镇)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县审批;县级由扶贫和移民办审批,并对审批情况进行15天公示,公示后件个结果再返回各村张榜公示。为确保对象识别工作公平、公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对象识别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两个公认原则,即群众公认和社会公认。

(五)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对扶贫对象,分类分档实施扶助,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实施扶贫。对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而咩有致富产业的,着力支持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对贫困人口素质较低、外出务工收入低的,加大劳动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技能和适应性;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其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或者根据农户自愿实施搬迁扶贫。

(六)完善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在扶贫部门原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将登记的扶贫对象信息录入到电脑,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对象资料,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里有电子档案,一户一档,资料齐全。各乡镇也要建立电子档案,对全县扶贫开发对象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县、乡镇联网,资源共享。同时,按照应扶尽扶、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要求,对扶贫对象半年审核调整一次。通过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了解扶贫对象家庭状况,做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既保证扶贫对象应扶尽扶,又防止养懒汉的现象。

(七)认真进行回顾,做好总结汇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后,对工作情况认真进行回顾总结,及时撰写总结材料。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从4月底到5月底)。做好试点调研、测算扶贫比例,完善实施方案和宣传发动工作。

(二)识别对象阶段(从6月1日到6月15日)。按照实施方案和对象识别操作规程进行对象识别。

(三)建立完善资料和落实帮扶措施阶段(6月15日到6月30日)。搞好信息录入,完善档案资料,同时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

(四)回顾总结阶段(7月1日到7月15日)。做好回顾总结和汇报工作,全面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县里成立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检、县财政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民政局、县残联、县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抽调骨干人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工作调研和工作实施组织工作,指导各乡镇按照要求搞好对象识别,并负责督促落实帮扶措施,搞好信息收入,完善档案资料。各乡镇也要成立组织机构,由乡镇长任组长,乡镇分管扶贫和移民的副乡镇长和扶贫移民专干为成员,具体负责辖区内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宣传、识别对象的调查和审核,实施扶贫项目等。

(二)成立扶贫志愿者服务队。从机关在职干部、企事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人员、工商企业老板和热心扶贫人士中挑选人员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队,进村联户开展一帮一、二帮一结对帮扶行动,帮助和指导贫困农户选择发展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辅导生产技术,做到扶贫帮扶三到户三到人即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项目落实到人、工作联系到人。

(三)实施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各乡镇和先关部门要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各村由村民大会推选成立9-15人的扶贫对象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受理识别对象的申请、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对扶贫对象进行评议和排序,并张榜公示,确保对象识别公开、公平、公正。

(四)进行专项督查,促进衔接试点工作开展。哦那工作中,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对各乡镇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作为目标管理考核和评比的主要依据。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后,将进行全面总结评比。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五)安排专项经费,确保时代呢工作顺利开展。实行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经费是关键。各乡镇要克服各种困难,安排一定工作经费用于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七

(2014.05.25)。

一、总体要求。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就是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臵、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如期稳定脱贫。主要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

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村和贫困户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

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精准管理是指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精准考核是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二、基本内容。

1、范围精准。以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和藏区“三大片区”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为主战场,统筹17个插花型贫困县区。各市(州)、县(市、区)要根据贫困人口分布情况,确定扶贫攻坚重点区域(片、带、村)。

2、对象精准。按照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制定的《甘肃省2013年度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2013年底全省6220个贫困村、552万贫困人口,是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

3、任务精准。按照全省和各市(州)、县(市、区)制定的五年基本消除贫困实施方案,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表细化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4、目标精准。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围绕“一个核心”和“两不愁、三保障”,把实现“六大突破”的攻坚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

5、措施精准。各项扶贫措施要与建档立卡挂钩,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坚。每个贫困村都要有扶贫规划、脱贫计划、工作台帐;要有省、市、县领导联系、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有龙头企业带动、有科技人员指导、有金融网点覆盖。每个贫困户都要有基础台帐、帮扶计划、脱贫措施;要有增收项目、有资金扶持(包括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其它帮扶资金)、有干部联系帮扶。

6、责任精准。要紧紧依托“双联”工作平台,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片区县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各级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所有承担扶贫任务的部门、单位,都要把贫困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作为主要扶持对象,聚精会神地实行精准扶贫。要用是否“进村入户”来衡量和甄别是否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要把贫困村、贫困户收入增长、按期脱贫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凡使用扶贫资金的部门、单位、企业、项目,都要有到村到户到人的扶贫措施,承担相应脱贫任务,向群众交“扶贫帐”。

三、重点工作。

(一)建档立卡,精准化识别。

通过建档立卡,把真正的扶贫对象和扶贫对象的准确信息摸清摸准,为精准扶贫提供可靠依据。

1、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五清”。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标准、规模,对全省552万贫困人口,逐户调查摸底,填写《贫困农户登记表》,通过“两公示一公告”确定贫困农户。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做到户有《扶贫手册》,省、市、县、乡、村有接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

——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

——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

——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做到“对策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责任清”。

——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做到“任务清”。

2、对贫困村建档立卡,做到“六有”。按照贫困村建档立卡的标准、规模,对贫困村逐村摸底调查,通过“一公示一公告”确定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做到:

——有村情档案。包括基本村情、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公共服务、贫困状况、收入水平等。

——有问题台账。包括主要制约因素、以往扶持情况和效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等。

——有需求清单。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抓住主要矛盾,提出项目清单。

——有村级规划。包括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公共服务、人。

力资源开发等实施计划。包括贫困户增收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计划、金融支持计划、龙头企业覆盖带动计划、科技单位和人员技术指导方案等。

——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帐。

——有村级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增收计划、脱贫时限。

(二)集中力量,针对性扶持。

各类扶贫资源要以建档立卡为依据,对准目标、选准项目,整合力量集中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贫困户增收的瓶颈问题。

1、专项扶贫要进一步提高精准性。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两后生”培训等扶贫项目要率先实现精准投放、精细管理,把项目、资金与建档立卡结果紧密联系。到2016年,整村推进项目要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并大力实施整乡、整流域、整产业连片开发;到2018年,互助资金加上“中和农信”小额贷款要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从2014年开始,“两后生”(“雨露”计划)培训实行对58个片区特困县和17个插花贫困县贫困家庭全覆盖;到2015年,马铃薯、草食畜、林果、蔬菜、中药材、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和增收项目要实现对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的全覆盖。

2、行业扶贫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行业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把贫困村作为“项目区”,把贫困户作为“项目单位”,按照“渠道不变、资金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各做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多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形成攻坚合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不仅要到村更要进村入户,重点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安排项目、投放资金、检查效益、承担脱贫任务。

扶贫单位,将贫困村、贫困户作为主要工作对象,重点解决突出矛盾和迫切问题;深化和拓展东西扶贫协作,推进天津、厦门等省外发达地区的市县乡村、企事业单位与我省贫困县乡村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双联”行动的载体作用和与扶贫工作同质、同步、同向、同力的平台作用,使“双联”工作队和“双联”干部成为“精确滴灌”的管道;进一步推进企业参与扶贫攻坚,深化“民企陇上行”行动,通过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形式,大力开展“村企共建”,将贫困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支持鼓励社会团体、基金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与贫困村一对一、与贫困户手拉手帮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科协等各方面力量,通过爱心捐赠、结对帮扶、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等方式,参与贫困识别、扶贫调研、支医助教、文化下乡、科技推广等扶贫活动。通过设立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和社会爱心捐助平台,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信息为基础,建立精准化、规范化的社会扶贫资源配臵机制。

甘肃省出台“1+17”精准扶贫方案在2015年6月9号召开的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成为最大亮点。这套组合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

“1”

《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要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17”

17个专项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分别是:1、《饮水安全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2、《贫困村动力电覆盖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3、《交通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宁县位于庆阳市的南部,是甘肃省东南边境县份之一。东与正宁县和陕西黄陵县毗邻,南与陕西咸阳市为界,西与平凉市泾川县接壤,北与西峰区和合水县相连。扼甘、陕、宁三省之要冲,是三省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窗口,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辖18个乡镇,257个行政村。总面积265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6万亩,人口54万。县委、政府所在地的新宁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宁县境内电网现有良平33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7座,主变14台,容量652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12条长度162.5千米,10千伏线路长度1958千米,0.4千伏线路2604.2千米。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关于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关于编制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及方案的紧急通知》要求,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大扶贫工作思路,按照三年攻坚、一年完善的总体部署,结合《宁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xx年)》,根据宁县电网实际现状,制定《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以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为总目标,消除农村电网低电压、网架供电瓶颈、配变过载运行等问题,改变村组单电源、提高主网架结构建设标准,打破乡域供电界限,缩短农网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

按照交通、水利、产业建设规划,积极争取电力设施配套项目。规划建设长庆桥33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县城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22千米。

按照政府需求计划逐年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用电问题,到20xx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到20xx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村组,到20xx年彻底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三、项目规划。

随着长庆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解决园区配网需求,预计20xx-20xx年规划建设330千伏长庆桥变电站一座,建设规模2times;240兆伏安主变。新建330千伏丰乐变长庆桥变送电线路34千米,配套建设110千伏线路29千米。

按照庆阳市电网滚动规划方案,预计20xx-20xx年在宁县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宁县县城送变电工程,建设规模为主变两台2times;20000千伏安,新建丰乐变至宁县县城线路16千米,导线型号为lgj-300。

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湘乐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times;10000千伏安。新建盘克至湘乐35千伏线路15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南义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times;10000千伏安。新建宁县至南义35千伏线路20千米,导线采用lgj-15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政平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times;10000千伏安。新建中村至政平35千伏线路12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35千伏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19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解决金村变电源单一现状,实现环网供电,提高供电质量。

按照项目逐年推进计划,预计20xx-20xx年共投资9259.88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294.83千米,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配变190台,户表改造7048户。其中:解决三相动力用户3186户,累计涉及60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3862户,累计涉及5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焦村、湘乐、春荣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2.83千米,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新建配变60台,农户2638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97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1741户,涉及2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盘克、和盛、九岘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4千米,0.4千伏线路120千米,新建配变50台,农户18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901户,涉及12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899户,涉及14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米桥、早胜、焦村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78千米,0.4千伏线路85千米,新建配变50台;户表工程16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65户,涉及13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735户,涉及9个自然村。20xx年规划在新宁、南义、瓦斜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50千米,0.4千伏线路46千米,新建配变30台,户表工程101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提高部分村组低电压,同时为该区域农户的种植、养殖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523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487户,涉及8个自然村。

四、规划布局与建设标准。

1、导线选用10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0/70、jklgyj-10/95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0.4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50、jklgyj-10/70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导线参数详见下表)。

2、配电线路的档距导线的适用档距是指导线可以使用到的最大档距,其适用档距不超过80米。导线的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见下表)。

10千伏线路导线采用三角排列,特殊地形的档距采用水平排列。0.4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采用水平排列。零线应靠近电杆和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应高于相线。

3、配电线路线间距离的确定配电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参见下表所列数值:(m)。

五、投资估算。

330千伏变电站造价1400万元/座,110千伏变电站造价1200万元/座,35千伏变电站造价600万元/座,330千伏线路造价70万元/千米,110千伏线路造价50万元/千米,35千伏线路造价30万元/千米。共计投资9592万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702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5680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960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2250万元。

10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0.4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配变造价6万元/台。共计投资9259.88万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3312.88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3136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1767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1044万元。

六、技术经济评价。

该工程实施后,将使这些乡镇、村组供电设施进一步改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损耗进一步下降,彻底解决低电压、卡脖子及村组三相动力用电问题,完成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目标,全面保障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生产用电,预计每年可节约电量29.8万度,为农民减负15.18万元,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电网改善,供电得到保障,必将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乡镇饮食、娱乐、大棚蔬菜种植、农村禽畜养殖以及旅游业、服务业等富民措施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2、促进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电费负担减轻,供电质量保证,电能方便清洁安全的优点,加上家用电器的普及,可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改变消费观念,逐步养成使用电能习惯,节约社会能源。

3、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速度。配合政府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一批新农村电气化村,必将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4、提高供电企业运营效益,使企业社会均从中受益。配电网络完善和设备技术水平提高,使电网运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高,加上售电量增长,使供电企业运营效益改善,经济实力增强,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企业、社会都将从中受益。

方案二:西乡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为实现新时期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根据中省市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近期目标:20xx20xx年,实现3.49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和脱贫。计划投入资金1.2亿。远期目标:20xx20xx年,完成新一轮扶贫任务,解决80%以上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达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目标,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有效改观,贫困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增收主导产业基本形成,贫困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工作重点。

根据新时期农村扶贫工作的新特点,重点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扶贫移民搬迁、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小额信贷资金投放、贫困村互助资金稳步推进,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20xx20xx年,全县计划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41个,全面完成新时期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1、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工作:20xx至20xx年,全面完成新阶17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规划的建设任务,20xx年启动新阶段扶贫开发摸底调查中未被列入《规划》的88个重点村。

2、扩大扶贫移民搬迁规模:努力争取资金支持,继续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20xx20xx年,扶贫移民搬迁分别达到202户854人、200户800人和210户860人,通过移民搬迁使贫困家庭脱贫致富。3、管好用好信贷扶贫资金:每年投入信贷扶贫资金1000万元,小额信贷项目每年扶持贫困人口0.4万人,三年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计划30个村,每年扶持扶贫龙头企业1至2家,龙头企业每年带动贫困户500户。三年共解决全县剩余3万贫困人口温饱和脱贫。积极实施贫困户增收工程,三年间每年扶持贫困户1500户。20xx年20xx年再争取信贷扶贫资金1亿元,积极实施1万贫困户增收工程。4、加大扶贫技能培训力度:继续对全市农村贫困家庭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少年进行脱贫致富知识技能培训,积极实施雨露计划,每年培训210人。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农民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1.6万人次。20xx20xx年,全县雨露计划培训200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扶贫开发总缆农村工作全局,用大扶贫的理念统一思想,继续落实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制度,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涉农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扶贫机构和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加强工作协调,加强扶贫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2、加强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做好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认真落实县新增财力5%用于扶贫开发的政策,强化扶贫资源整合措施,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按照资金整合、县为平台、明年计划、今年研究、政府协调、部门上报的要求,整合资源,确保每个新启动扶贫重点村资金投入不低于150万元。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提升扶持效益。

3、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发展活力。以完善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实施扶贫重点村建设。坚持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进一步提高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整体质量,全面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面貌,不断扩大贫困人口受益面,为贫困地区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奠定基础。

4、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实施贫困户增收工程,全面建立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机制,充分发挥信贷扶贫资金作用,大力扶持能够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种养业大户。鼓励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动机制,带动引导贫困户发展,确保贫困户的经济收入稳步增长。5、实施安居工程,改善生存环境。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认真落实安居工程有关政策,加大扶贫移民政策宣传力度,坚持移民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扶贫重点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产业开发、退耕还林、小集镇建设、防病救灾等相结合。鼓励有致富门路的贫困户向城镇转移,努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6、坚持社会参与,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完善并坚持领导干部和县级部门单位包村扶贫工作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局面,为贫困村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和物资扶持。同时,加大对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力度,继续实行不脱贫不脱钩的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社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加速贫困乡(镇)、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全力做好我县新一轮扶贫攻坚,依据《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扶贫攻坚的意义。

二、总体思路。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八

20xx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济源市列入太行山片区的大好机遇,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对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完成“雨露计划”培训600人,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完成160人独居、散居贫困群众的搬迁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择4个村开展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老区村建设,改善革命老区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社会帮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搬迁扶贫。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迁户并村,充分考虑资源及就业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搬迁,把迁户并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搬迁对象向中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xx年计划完成搬迁40户160人,同时做好市级搬迁工作。

2.分类实施整村推进。

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着力点,促进贫困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20xx年计划实施4个村整村推进任务,按照《河南省财政扶贫整村推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重点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备建设。

3.搞好雨露计划培训。

加大“雨露计划”培训力度,促进贫困农民就业增收。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培训就业农民向城镇转移。结合贫困村产业实际和需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xx年计划培训600人。

4.稳步推进到户增收项目。

选择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在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以村为单位,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增收目标。20xx年计划开展4个村,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九

项目名称:西官营乡入股分红补贴项目。

项目实施地点: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官营乡张太河村。

项目申报单位: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官营乡。

项目申报时间:2019年9月15日。

林果种植在种植业发展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也是西官营乡传统产业项目之一,对于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贫困户收入有着重要作用。我乡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成功的经验,计划实施西官营乡入股分红补贴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项目名称:西官营乡入股分红补贴项目。

建设单位:中农春雨丰宁农业有限公司。

实施负责人:时光云。

实施期限:5年。

实施形式:资金入股。

具体实施单位:西官营乡八个行政村(卡沟门村、西官营村、河北沟村、张太河村、鹰首屯村、庞营村、千松沟村、何营村)。

1、项目建设区林果种植历史悠久,有充足的地理资源,配套设施齐全,均能满足种植需要。

2、企业具有一定的种植专业基础和管理经验,与县林业局直建立了良好的技术服务联系机制,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3、企业在林果种植上有多年的种植和经营经验,并多年盈利。

4、项目完成后,可以加大对企业的生产力,能更好的带动贫困户增收。

三、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

带动157户贫困户,每股收益7%,资产收益由村用于贫困户增收脱贫。

四、项目投资金额及拨付方式。

1、投资金额。

项目总投资141.6万元。

2、资金拨付方式。

项目实施后,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41.6万元,将资金划转到西官营乡财政账户后,由乡人民政府直接拨付给八个行政村(卡沟门村、西官营村、河北沟村、张太河村、鹰首屯村、庞营村、千松沟村、何营村)。

社会效益:扩大了产业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效益提升。

使特色种植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又有效解。

决贫困户无产业的问题。

六、项目扶贫带动模式。

由村组成合作社,利用贫困户扶贫到户资金入股到张太河村中农春雨丰宁农业有限公司,由公司盈利实现分红,加快脱贫步伐,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效,实现稳定脱贫。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十

通过市财政筹集10亿元设立风险缓释基金,撬动80亿元银行资金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用于发展蔬菜、刺葡萄、茶叶、白莲、烟叶、生态鱼、甜叶菊、芳香苗木等地域特色明显、见效快、可持续的种养殖业及其他扶贫效果好的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试点银行。

赣州农信社(农商行)、农业银行赣州分行、邮储银行赣州分行、赣州银行、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作为“产业扶贫信贷通”的试点银行。鼓励其他商业银行同步参与,对试点银行实行“试点—淘汰—递补”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贷款对象。

(一)列入全市20xx年以后(含20xx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符合银行贷款基本准入条件,年满18周岁、不超过60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贷款以户为单位,必须用于产业发展。

(二)农业企业(一产、二产、三产)、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申请贷款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20xx年起新吸收贫困户以债权或股权形式投入的;。

2.20xx年起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且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

3.20xx年起与贫困户新签订1年以上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回购协议的。

四、条件设置。

各试点银行要结合自身实际和所支持产业的发展特点,开发出具体的“产业扶贫信贷通”产品。

(一)贷款额度。试点银行对贫困户个人的贷款总额不得低于“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总额的50%。每户贫困户申请的信用贷款总额不超过5万元;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用贷款金额,不超过吸纳贫困户以债权或股权形式投入总额的两倍;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吸纳贫困户就业或与贫困户签订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回购协议的,其贷款总额不超过吸纳贫困户就业户数或与贫困户签订协议户数相应贷款总额的两倍。

(二)贷款期限。项目贷款期限为3-5年,贷款期内可以只付息不还本,到期还本。

(三)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贷款按季结息。

五、工作措施。

(一)给予风险补偿。风险缓释基金根据实际发放扶贫贷款总额的.5%进行折算金额,按季存入专户。风险缓释基金对试点银行因发放精准扶贫贷款而产生的本息损失进行等额代偿,政府以风险缓释金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按当年实际发生贷款损失金额进行代偿,直至风险缓释基金扣完为止。银行从贷款贫困户及处置完抵质押物或向保证人追债后,所追讨回的资金全额归还风险缓释基金专户。对“产业扶贫信贷通”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市、县两级按5:5比例承担。

(二)开展小额信贷保证保险试点。

在全市试点开展“产业扶贫信贷通”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由人保财险赣州分公司等保险机构作为承接保险机构,试点县(市、区)政府协同各贷款银行共同提供风险保障,按照一定比例分摊贷款本金损失,具体方案另行制定。

(三)支持贫困户联合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贷款贫困户以债权或股权形式投入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贴息扶持。县(市、区)对贫困户贷款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100%给予贴息,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贫困户的贷款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为3年。对贫困户的贷款贴息每季度结算一次,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贷款贴息每年结算一次。

六、贷款程序。

(一)对象申请。贷款申请对象对照“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条件准备好向意向试点银行申请贷款需要提交的资料,由当地村委会、市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乡镇驻村干部对项目进行论证签署意见后,统一做好贷款申请材料的收集上报工作。

(二)贷款发放。试点银行依据信贷业务要求,及时安排人员开展实地调查,根据贷款申请对象的借款用途、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情况,确定是否提供信贷及具体额度。试点银行发放贷款后,于每季度结束后次月10日前将贷款发放情况汇总表报市、县两级扶贫和财政部门。当地村委会、市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乡镇驻村干部要做好项目的跟踪与服务。

(三)风险缓释金缴存。市扶贫和移民办根据试点银行贷款发放情况提出风险缓释金额度计划,市财政据实将风险缓释金拨付至县(市、区)财政,再由县(市、区)财政拨付给试点银行。市财政按照试点银行扶贫信贷指导任务预拨一定比例的风险缓释金。

(四)贷款回收。贷款到期前30天,试点银行在7日内将还款催收通知书送至借款对象。对象接到还款通知后,要严格履行贷款合同并按时归还借款。

(五)贴息支付。贷款期内应付利息由贷款对象自行结清后,试点银行以县为单位,于每季最后一个月26号前,按批次将利息补贴名单和金额报县(市、区)扶贫和移民办审批,县(市、区)财政局在5个工作日内按比例据实审核拨付贴息资金。

七、职责分工。

市扶贫和移民办:负责向银行提供贫困户名单,安排管理风险缓释基金,提出风险缓释基金额度计划。

市委农工部:负责指导县(市、区)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市财政局:负责风险缓释基金的拨付、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价。

市农业和粮食局、市林业局和市果业局:负责指导贫困户发展相关产业。

市金融工作局:负责“产业扶贫信贷通”工作的协调调度,与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赣州银监分局协调银行相关工作,协调保险机构试点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牵头对参与试点银行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

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积极向上沟通汇报,争取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精准扶贫货币信贷政策倾斜,支持试点银行加大“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发放力度;共同做好对试点银行的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

赣州银监分局:负责协助试点银行争取信贷规模,在“产业扶贫信贷通”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共同做好对试点银行的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

八、组织保障。

成立赣州市金融扶贫工作协调小组,市金融工作局、(营销方案策划书)市扶贫和移民办、市委农工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和粮食局、市林业局、市果业局、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赣州银监分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工作局,由蓝应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协调小组日常工作。县、乡两级要成立相应协调小组,负责扶贫信贷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实施,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当地村委会、市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乡镇驻村干部负责扶贫信贷工作的配合、协调和指导。

九、考评考核。

一是纳入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二是对信贷工作滞后,造成财政资金沉淀严重的给予问责。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十一

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五部门《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发改能源〔20xx〕621号)文件精神,经管委会同意,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光伏产业扶贫发电项目,帮助贫困群众通过光伏产业扶贫项目脱贫致富,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扶贫项目,使全区具备建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统一实施光伏发电产业扶贫项目,为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政策脱贫途径。

二、基本原则。

光伏扶贫产业项目要与贫困户精准对应,根据贫困户数量和布局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使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二)产业扶贫,生态环保。

清洁能源产业与扶贫相结合,在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影响贫困户房屋结构和家庭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稳定增收,早日脱贫。

(三)政府主导,群众自愿。

政府负责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组织、宣传、实施工作;贫困户采取自愿原则,优先选择有意愿的贫困户为项目实施对象。

(四)依据政策,确保实效。

严格执行相关产业扶贫政策,按照项目建设条件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项目建成后实现发电效益最大化,贫困户利益最大化。

三、工作内容。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择条件较好的村先行试点示范,发挥带动示范效益,最终实现全覆盖。

(二)模式。

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单元的分布式小型电站。

(三)场地安装要求。

房屋结构相对较好,屋顶每平方米承重能力在240千克以上,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不低于8小时),光伏发电系统四周无树木及建筑物遮挡,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安装。

(四)建设标准。

根据国家、行业现行的有关文件规定、费用定额、费率标准估算,每户安装3千瓦需总投资3万元,每增加1千瓦设备投资增加1万元。

(五)资金筹措。

贫困户资金筹措采取自筹与小额贴息贷款相结合。

(六)实施步骤。

1、宣传摸底。

街道办事处、村、脱贫小分队广泛宣传光伏产业扶贫政策、特点、效益状况,并入户调研,发放《3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安装申请表》(附件1)。

2、申请、审核、复核。

(1)贫困户自愿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村委会严格审核,确定安装对象。

(2)街办审核把关。

对申请确定安装的贫困户,组织人员进村逐户实地调查复核,是否具备项目实施条件、家庭成员是否具有基本的设备管护能力等情况,并如实、详细记录登记(附件2),报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3、设备安装、调试、并网发电。

电网实施企业负责分布式单元电站建设,并网发电。

4、评估验收。

由扶贫部门、财政、街办、电网实施企业对光伏产业扶贫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5、发电回收。

国家电网和贫困户签订电量收购合同,电价按每度0.98元进行回收。

四、光伏扶贫效益分析。

(一)常规情况下,光伏电站运行年限为20xx年。

3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项目需面积30平方米,投资为3万元。

平均每天发电18度,年发电量按300天5400度计算,入网电价0.98元/度,年收益5292元,此部分收入可作为贫困人口的长期固定收入。

(二)贫困户建设投资的3万元,可通过电网实施企业融资平台每天返还的投资总额的万分之五左右的现金及每天卖电收入收回,三年就可收回本金。

五、工作职责。

(二)财政部门负责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小额贷款贴息、安排光伏产业扶贫工作经费;。

(四)各街办、村、脱贫小分队负责光伏发电产业扶贫政策宣传摸底、筛选建设对象、施工协调、协助贫困户筹措资金、配合检查验收、加强电站运营管理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协调推进。

各街办要成立光伏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协调落实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确保光伏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二)转变作风,明晰责任。

要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精神,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定期到贫困户家中了解发电进展情况,为贫困户增收排忧解难。

(三)强化服务,长期受益。

电网企业打造统一高效的光伏单元电站运营管理服务平台,用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取信于民,确保光伏产业扶贫项目高效运行,贫困户长期受益。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十二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3号)和铜仁市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会议等精神,为实施好我县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有效改善我县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村贫困农户生存发展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立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偏远落后地区人口战略转移,改善其生存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贫生态移民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出能稳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源调配整合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全县优势政策,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扶贫、以工代赈、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石漠化治理、生态治理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从而破解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尊重群众意愿,认真做好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不搞强迫命令、强搬强拆,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举全县之力,全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2.坚持统筹安排、整体搬迁的原则。把生态移民与水利移民、地质灾害移民、工业园区移民、县城新城区规划移民、以工代赈移民等结合起来,采取政府帮扶、金融支持、社会捐助、农户自筹的方式,以自然村寨、村民组为单位整村整组整寨搬迁。

态旅游集镇,坚决杜绝从农村搬到农村,全部实行集中安置,不搞散户、零星户和插花安置。

4.坚持就业优先、社保同步的原则。以就业转移安置为主,社保同步跟进,统筹解决移民的长远生计问题,放宽条件,制定奖励和激励措施,使部分移民能到园区企业就业,能到城市就业或从事三产服务业。充分用足用活用好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将移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确保移民有稳定的生活保障。

5.坚持房屋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县人民政府是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主体,负责统筹安排全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统筹制定配套政策和整合项目资金,统一规划移民搬迁点,统一设计移民安置房样版图,统一实施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统筹抓好安置房建设。

6.坚持保护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扶贫开发与保护生态相结合,以搬迁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贫困农户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工矿区,特别是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贫困农户为主。搬迁后原有土地主要用于生态建设和经果林产业发展,实现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和消除贫困与改善生态双赢的目标,促进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三)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五个原则、五个结合、五个创新工作总体思路。即:以搬得出、有保障、奔小康为总体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建设、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到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与发展旅游特色小城镇相结合,实现对象范围创新、建设方式创新、金融贷款支持创新、房产权属确认创新、后续管理创新。举全县之力,在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集中打造桃园万人安置点,建设精品工程、亮点工程。

(四)目标任务。

2013年,思唐镇、青杠坡镇共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1161户4500人。其中,思唐镇双塘村桃园安置点362户1500人,思唐镇城北社区安置点638户2250人,青杠坡镇楠木王村盛云新区安置点161户750人。

二、移民对象和安置方式。

(一)移民对象。生态移民搬迁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居住在一、二类贫困村中的农业户;

2、生活在自然条件差、缺水缺电、精。

4、自愿搬迁,且通过。

自己的辛勤劳动能够脱贫致富的农业户。

三、建设内容。

新建扶贫生态移民住房1161套116100平方米,铺设供水管道12.2公里,架设供电线路6公里、安装变压器10台及1161户入户电线电表,道路硬化35000平方米,建设1个集贸市场2000平方和绿化亮化及排污设施建设。

四、投资补助标准及资金来源。

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投资9000万元(不含农户建房自筹资金)。其中,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5400万元,市、县级财政资金3600万元。

(一)住房。投资5400万元,按人均1.2万元进行补助。全部由中央及省补助。

(二)基础设施。投资3150万元,按人均0.7万元进行补助,由市级财政配套及县级整合项目,整合资金解决。

(三)征地费用。建设用地征地投资450万元,按人均1000元全部由县及项目乡镇负责安排落实。

五、桃园安置点集中安置建设规划。

2013年桃园安置点在做好20。

12、2013年的安置任务外,要认真做好集中安置10000人,2200户的规划任务。将桃园安置点打造成全省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一个亮点工程。

(一)安置点规划建设规模。桃园安置点整体规划征收土地面积200亩,拟修建220000平方安置房,安置10000人,2200户农户。

(二)安置点规划建设进度。2012年安置495人,120户;2013年安置1500人,362户;2014年安置5200人,1119户;2015年安置2805人,599户。

万元。其中,中央、省补助资金12000万元,市、县配套整合资金3400万元,移民自筹17600万元。

六、配套政策。

住房予以拆除,由当地政府组织复垦或进行生态建设。积极探索移民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租住廉租房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移民安置房建设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闭路电视入网费和用水入户费。

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农户参与收益分配。扶贫生态移民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继续享受政府原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和退耕还林政策。

(三)就业政策。拓展扶贫生态移民就业途径,促进扶贫生态移民稳定就业。对扶贫生态移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通过组织劳务输出,以及对4050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等途径,促进移民稳定就业。

二、三产业。县人民政府设立扶贫生态移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加大对扶贫生态移民从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新增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扶贫生态移民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产业化项目,在专项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对吸纳扶贫生态移民就业的旅游项目,县财政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方面给予倾斜。

精的扶贫生态移民(新建安置房不作为衡量条件)全部纳入低保。搬迁后仍保留农村户籍的,扶贫生态移民在原住地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新农合补助、养老保险等政策不变,由迁出、迁入地县级政府安排做好转移接续工作,解除扶贫生态移民后顾之忧。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鉴于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县人民政府决定调整充实思南县扶贫生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另行文),并明确成员单位相应工作职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项目乡镇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职能,成立相应机构,抽人办公,落实经费,制定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实现责任到人、措施有力、抓出成效,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有人抓,处处有落实、齐抓共管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负责协调推进集中安置点的规划、绿化、亮化工程和排污设施建设;县国土局负责土地调整、建设用地安排及土地整治,保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用地需求;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协调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道路建设;县水务局负责协调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县供电局负责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电力设施建设;县工商局负责协调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集贸市场建设;县文旅局负责协调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广播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县人社局负责职业技术培训;县民政局负责协调社会保障有关工作;县公安局负责落实扶贫生态移民的户籍工作,并制定放宽移民入城条件、统一城乡户籍制度的相关工作;县教育局负责做好移民子女入学安排及落实学生入学优惠政策等工作;县新闻中心负责协调做好工程实施宣传报道工作;其他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参与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把扶贫生态移民与地质灾害移民、工矿区移民、以工代赈移民、水利等工程移民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扶贫、以工代赈、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石漠化治理、生态治理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

(四)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坚持高起点、高标。

督与管理,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严格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五)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管理好用好扶贫生态移民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严格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加强审计督促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六)加大督促检查,严格考核督查,确保工程落实。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情况纳入乡镇和各部门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由县目标绩效办组织考核。全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实行一周一次上报、一月一次调度、两月一次检查、一季度一考评、半年一小结、年终一。

总结。

制度,对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的乡镇、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拖延塞责、不能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的乡镇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实行问责。本《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纳入县政府督查程序,由县政府督查室会同县发改局、县监察局、县审计局等部门督办落实。

专业扶贫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案例13篇)篇十三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市发〔201x〕x号)精神,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切实享受x南苏区振兴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推进我市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按照“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要求,坚持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统筹推进,从2015年起,通过对全市贫困地区全面开展文化扶贫,到2020年,实现我市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二、主要措施。

(一)支持贫困地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1.加强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没有场地的要重点建好文化广场和文化室,指导已基本建成文化室、文化广场的贫困村按国家标准完善提升,有条件的贫困村要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督促在建的贫困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限期按国家标准竣工。到2020年,完成1419个贫困村文化室、文化广场标准化建设,实现群众在哪里活动,文化广场就建到哪里。

2.重视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将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纳入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合理选址,标准建设,确保每个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都建有符合标准的文化室(活动中心)、文化广场。

3.整合贫困村宣传文化、党教、科普、体育健身等设施资源,建设一批综合性文化室,搭建贫困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丰富和完善服务功能。

(二)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

1.重点保证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贫困地区落实到位。指导帮助贫困地区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每年市、县开展的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书画下乡活动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在活动场次、数量上予以倾斜。

2.重点推进贫困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村纳入直播卫星户户通服务区域,优先满足贫困村用户的安装需求。

3.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文化权益。集中实施一批重点文化扶贫项目,包括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文化帮扶等,积极开展面向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展演展示和科普活动。

(三)加强贫困地区文化人才培养。

在每年国家“三区”文化人才培养名额和支援计划中对贫困县予以倾斜。落实贫困村设置政府购买文化室公益岗位不少于1名,贫困村文化室配备至少1名文化管理员。支持和帮助贫困村培养文化骨干、文化能人,帮助贫困村组建群众业余文艺队伍。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向贫困地区发展,扩大贫困村受援点,增加贫困村支援帮扶的文化骨干和文化服务项目。

(四)积极争取和筹措文化扶贫资金。

以落实国家将要出台的《“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大力度向上争取一批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着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薄弱的贫困村改变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以点带面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

全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支持建设一批试点县和示范单位。在此基础上,支持贫困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从2015年起,每年建成一批符合标准、可复制的示范村,前两年建成示范点100个,后三年全面建成。县、乡两级政府要以点带面,分层次、分步推进。

(六)支持贫困地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贫困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民间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也相对滞后。在推进“客家文化(x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重点关注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非遗”调查和普查,支持申报国家、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提高保护层级。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符合条件的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落实领导责任,明确文化扶贫工作职责和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各级文广新部门要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文化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推进文化扶贫工作。要制定文化扶贫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路径,明确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人员,切实推动扶贫工作落实。

(二)加强沟通协调。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作联动和信息通报制度。各级文广新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主动加强与宣传、发改、财政、教育、人社、体育、扶贫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文化扶贫工作。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定期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作进度。要将文化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精准扶贫考核内容,对成绩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任务不落实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追究领导责任。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老鹰捉小鸡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大全(14篇)

    活动方案的评估和总结是对活动效果和组织工作的反思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活动方案,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知道国庆节是中华人

    最新样写安全事故心得体会(汇总21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记录思考的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学习了解了这两次xxx事故的前

    专业改进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大全(16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好坏经历的总结和梳理,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精选的工作心得体会示范,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灵感。

    专业员工座谈会方案策划(模板17篇)

    一个良好的策划方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并为工作团队提供明确的工作方向。下面是一份经过实践验证的策划方案样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最热公司去团建心得报告(汇总22篇)

    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公司的各项工作。公司总结要注重结论和建议的可行性,以下是一些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

    精选篮球赛活动方案格式(模板20篇)

    制定活动方案有助于我们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题。不同类型的活动方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为了丰富同学们的

    专业今天新闻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14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经历、感悟和收获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文字材料,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和经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

    优质特教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4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参加培训课程后个人的感触和思考,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和总结所学知识,我觉得写一篇培训心得体会很有必要。请大家共同欣赏以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相信其中会

    优秀大学卫生委员个人工作总结(案例22篇)

    在卫生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对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客观评价,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卫生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优农村空巢老人现状的调查报告(案例18篇)

    调查报告在学术界和商业界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调查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学术写作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调查报告范文,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