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创作的灵感和思考的深度,让我们的作品更具有独特性和魅力。写作时应注意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词汇。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表格篇一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在复习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后,为学生设疑:我们新学习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时有学生说是10,还有学生说是20,也有学生说是100。谁想的是对的呢?学生陷入了沉思,产生了探究新知的动机。
学生对自己猜想的理由都进行了阐述后,学生又进入了下一轮思考。这时我启发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了拼摆(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上摆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很快,学生就摆出了结果:横着能摆10个,竖着也能摆10个,所以,可以摆10*10=100个,也说是说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学生虽然通过拼摆得出了结论,我继续引导学生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上对操作结果进行论证。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从理论上论证了操作结果,也旨在通过这样的板书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单位的计算。
在练习环节中,我不仅设计单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题目,更在知识的难度上进行了延伸,设计了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和复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让学生利用新的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题目。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表格篇二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课教学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大胆的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发问题的出现------光凭看和猜不能统一答案,同时为学生准备了必须的操作工具,让学生带着问题,满怀疑惑和好奇去探索。学生刚学习完面积的推导,很容易想到摆的方法。但摆的方法毕竟不简便,其他的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更好的方法——量边长,因为直尺是以厘米作单位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正方形面积也是以平方厘米为单位的;也有的同学想出,不用操作,直接将1分米换算成10厘米进行面积计算。不同的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了如下几点:
1、在学习长度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引发本课内容,这样有助与学生以后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
3、重点突破了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间的关系,先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然后利用规律很简单地总结出1平方米与100平方分米的进率关系。
4、练习有由浅入深,结合身边的事物,体现新课标精神,学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不足之处:学生毕竟是首次接受面积单位的进率学习,所以在兼顾中下生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这是概念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部分学生需要提醒!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表格篇三
本节课是第一次尝试使用导学案上课,整体感觉没有预想效果好。不论是从学生自主学习还是从师生配合方面均不理想。
导学案的设计是将预习放在了课前,课堂上重点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并进行整理和测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找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规律,建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先让学生重点研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推导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最后再拓展出 “平方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重点探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我主要让学生结合刚刚学习的正方形的面积进行“做数学”——让学生将1平方分米平均分成100个1平方厘米,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先画、再分最后想的过程,学生深刻理解了之间的进率。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即使是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的,学生个体表现的意识也较强,没有体现出团结合作精神。
本节课虽然教学内容完成了,但很明显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有待继续加强。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表格篇四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的进率。
(二)使学生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图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
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拿一个同学的学具与老师手中的正方形比较一下,认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师把这个正方形教具贴在黑板上)用直尺量一量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后计算出它的面积。
计算后订正,有的同学以分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
有的同学以厘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想一想求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答案,而且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用的单位不同)
师:那么我们讨论一下,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因为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都指的是这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另外,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你左手拿着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右手拿着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看一看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想一想: 1平方分米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100个)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书)
师: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2:把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贴在黑板上。
师: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平方米)
如果把它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分成多少个?怎样分法?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两个同学讨论一下)
(把1平方米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分成100个。100个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分米)
师:请归纳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小结 我们了解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又知道了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下面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例3.
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较大、平方厘米较小)
师:要把25平方分米化成多少平方厘米,应该怎样想?
(两人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讨论: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所以,25平方分米就是25个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板书)
做一做:黑板出示:
1.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因为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就是3个100平方厘米。所以,3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
2.16平方米=( )平方分米
(因为1平方米是100平方分米,16平方米就是16个100平方分米。所以,16平方米=1600平方分米)
小结 以上几道题都是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这样的题首先想到进率,(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有几个高级单位的数就有几个100.
(三)巩固反馈
1.填空。(口答)投影出示
(1)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3)2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5平方米=( )平方分米;(4)32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在书上填空p.133(1)(2).
出示投影进行订正。
(1)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3平方米=( )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2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一张写字台的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13×6=78(平方分米)78平方分米=7800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78平方分米。合7800平方厘米。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理解了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学会运用进率,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小资料〔进率〕
同类的计量单位之间,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用较小的单位计量时,累积若干个低级单位的数量就可以构成一个高级单位的数量。这样表示1个高级单位等于多少个低级单位的数叫做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例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课堂设计说明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表格篇五
两种教法中都有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两种操作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很相似但却有本质的区别。在“教法一”中,学生虽然被调动起来,不停地随着教师的指令动手操作。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学生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教师指令的被动回应,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操作活动。这样做,看似让学生观察与探究,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告诉事实,验证结论”的水平,学生的思维活动投入量明显不足,多数学生只有行为的参与而缺少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参与。
而“教法二”的设计更具探索性、开放性和自主性,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大胆猜想,然后启发学生: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此时的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当然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实践活动。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和见解,自始至终是积极主动的。在此期间,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了怎样与同伴合作交流,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了落实。
动手必须与动脑相结合。如果学生的操作实践变成了简单执行教师的“指令”,变成了一种机械的模仿与复制,只需手的运动而无需脑的兴奋,那么它的功效将会大大降低。操作实践,需要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需要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思维坡度,需要深刻的观察、想象、假设、推理、探究等高层次思维活动的加入,需要由指令性向自主性转变,从而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数学思维活动。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表格篇六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在复习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后,为学生设疑:我们新学习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时有学生说是10,还有学生说是20,也有学生说是100。谁想的是对的呢?学生陷入了沉思,产生了探究新知的动机。
二、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学生对自己猜想的理由都进行了阐述后,学生又进入了下一轮思考。这时我启发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了拼摆(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上摆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很快,学生就摆出了结果:横着能摆10个,竖着也能摆10个,所以,可以摆10*10=100个,也说是说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三、引导学生思考,不停留在简单的直观表象上。
学生虽然通过拼摆得出了结论,我继续引导学生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上对操作结果进行论证。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从理论上论证了操作结果,也旨在通过这样的板书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单位的计算。
四、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在练习环节中,我不仅设计单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题目,更在知识的难度上进行了延伸,设计了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和复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让学生利用新的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题目。
文档为doc格式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表格篇七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练习我发现,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换算与长度单位的.换算发生混淆,对百进制和万进制的区分还很模糊。通过再次讲解发现,学生对进制关系的理解不是难点,容易出错的是,那么多单位间的换算很容易使他们判断不清了。尤其是出现像700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的问题,数比较大了,学生往往无从下手。
其实单位间的关系实质很简单,扩大一百倍或是缩小一百倍,添两个零或是减两个零。我跟学生一起总结从大单位到小单位,百进制是扩大一百倍,添两个零,从小单位到大单位是缩小一百倍,去掉两个零。此时学生就可以总结出万进制单位间怎么转换,添或减四个零。总结完毕,我让学生通过伸手指表示百进制、千进制、十进制添减几个零,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学生在理解、巩固单位间的转换后,出一部分练习让他们巩固一下,可以比较好的巩固面积单位的转换这一知识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表格篇八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知识,表面上看内容较简单,但真正掌握起来又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时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再通过面积计算的方法得到了不同单位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然后通过比较得到了这两个答案都表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自然而然的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整个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记住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但也有少数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主要体现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上,这些学生容易将面积单位间的'关系弄反,由小单位变成大单位时,前面的数字应该变小,而个别学生弄不清楚,有单位变大数字变大,单位变小数字变小的情况,后面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课后要引导这些学生观察、总结,形成技能。
课中体现出教学机智还不够,有些学生出现的问题没有能够及时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