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

时间:2024-09-12 作者:翰墨

实践报告是对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小编已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实践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一

为了贯彻落实好1月14日省委第十次疫情防控专题会和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毛集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上级要求查漏补缺,加强对返乡人员的管理力度,严控聚集性活动,先将情况汇报如下:

1、加强宣传。通过一封信、一个电话、一条短信的方式,对外在务工、上学、办事等人员积极宣传本地疫情防控政策,倡导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确需返乡提前3天向村委会报备。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致返桐入桐人员的一封信》1012封,给外在人员打电话1012通,发送短信或微信1012条。

2、台账清楚。一是各村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网格员管理体系,加强岗位职责培训,充分发挥各级网格员作用。二是建立了在外人员管理台账,提前了解拟返乡人员动态,最大程度做到风险精准预判。三是对于已返乡人员,根据出发地风险等级分类建立台账,对于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人员根据政策分类管理。12月19日以来,全镇已返乡人员1294人,其中居家隔离1067人(已解除隔离149人),居家健康监测227人(已经解除健康监测44人)。

3、措施有力。全镇纳入返乡人员管理台账人员均由所属村落实“五包一”措施,居家隔离人员大门贴封条落锁,所有居家人员每日两次上报体温和行程码、健康码,卫生院定期上门进行核酸采样,出现问题第一时间由卫生院派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发热门诊。

1、加强宣传。通过流动宣传车、大喇叭、悬挂横幅、微信群转发、各村会议、网格员宣传等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非必要不聚集、春节期间不流动少串门,倡导喜事缓办、白事简办、聚会不办,严禁举办50人以上聚餐。

2、严格报备。确需举办的,要求提前3天向村报备,村里初审后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上报预案和参加人员信息评估风险隐患后,予以批准。如缺少应急预案或人员信息不全坚决不予批准。

3、加强监督。一是加强对已报备活动的现场监督,由镇村干部到场监督行程码和健康码扫描、现场测温、戴口罩、核酸证明查验、保持社交距离及参加人员的身份信息核实,防止出现外地返乡人员参加活动。二是加强对未报备举办聚餐活动的打击力度,鼓励群众举报。一旦查处,在全镇对涉及村或单位提出通报批评,责令承办单位停业整顿。

截至目前,我镇共报备举办白事3起,监督3起。未报备红事1起,已对涉及村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承办饭店停业整顿。

下一步,我镇仍将保持高度警惕,严格落实上级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守好桐柏“东大门”,为保持我市“四个零”目标贡献毛集力量。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二

今年暑假,本人有幸作为xx学院三下乡代表队的成员之一,来到清远市xx县福堂镇进行实践调查。7月23日,我们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了福堂镇。这块土地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挺穷的,矮矮的房子,窄窄的马路,一点也没有城市的那种繁忙的气息,这是一个娴静的农村。我们在这镇上呆了9天,短短的9天,说实话,我们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不过,我(大学生体育运动调查报告)们也尽了心,尽了力。

九天的时间,我们熟悉了镇容镇貌,镇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了法律咨询活动,到敬老院拜访老人,作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参观了尚在施工中的天鹅湖旅游风景区,而且还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全队分成了3组,村.太平村进行挂职工作。据我的调查,xx镇的基本情况,离县城约30公里,位于xx县的正南面,总人口11,300多,民族为壮.谣.汗,而壮族.瑶族所占比例为51%。总面积约133平方公里,这里的山很多,可以说是开门见山,人均土地面积为0.9亩。主要作物是水稻;山上的主要作物是杉树.松树等经济林作物;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生姜.沙田柚.草菇.甜玉米.辣椒;有一做电坝,东风水坝,可供20xx千瓦用电。至于该镇的团建工作,现14~28周岁的青年共有2948人,团员共有408人,3个团总支部.12个团支部,团的工作是以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为中心。地理位置方面,西面为广西贵州市,东面为连南(大约9公里),北面为永丰市,主干道是s263。而在镇面上,以个体商贩、供销社为主。在9天的实践调查中,我总结了5大问题,分别是:

1计划生育问题。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9月份,新的计划生育法开始正式实施,可见国家对计划生育的重视程度。而且,在农村,说真的,计划生育是发展经济之后的第二大的事情了,是农村的主要工作之一。福堂镇有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情况存在,孩子多了,农民负担自然就重,恶性循环,想让他富都难。应严抓超生,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普法宣传问题。

25号,我们进行了一个上午的法律咨询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普遍一个问题,就是农民的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知识太少了。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来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从和农民的私下谈话中我们也发现,司法部门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没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而是以权代法,以人治代替法制,没有很好地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利益.

3科学致富问题。

致富需要科学的方法,想蛮牛一样死干是不能真正地致富的。在我们的入户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都有心想致富,让日子好过些,但是愁于没有人指引方向,缺乏资金等。农民想致富,这是好事,而他们需要指引的人,这便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了。福堂镇的主产作物和经济作物较单一,而且分散经营,能不能找到其他途径致富。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进行现代化经营;引进龙头企业,定单产业,做到规模效应;以点带面,辐射全镇。加强镇上的软件和硬件的环境的建设,搞好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不单要生产原产品,同时要进行加工,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旅游资源(天鹅湖风景区)为龙头,带动其他林业等发展。另外,政府还要打通销路,有农民反映,他们曾尝试种新的产品,但销售不出去,以致价钱低下,亏本经营,政府应拓展销售渠道,做到产、工、销一条龙。

4科教兴国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据调查反应,福堂镇普遍落实了九年义务教育。不过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在学费单上,仍有教育附加费这一项。由于经济的问题,孩子上学比较困难。而且上大学也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人考上了大学也不敢去拿通知书,不敢去上。农民不知道有助学金、贷款等,我认为在这方面,政府应做一些奖励措施,鼓励考上大学的学生去完成他们的学业。

5交通不便问题。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三

8月25日上午,在团委冯晓航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出发来到了寿宁县的斜滩镇。斜滩镇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南部,地处省道枫湖线与省道寿政线的交汇处,是闽东四大文明古镇之一,也是寿宁县的.重镇。一九八七年三月,寿宁县人民政府报经宁德地区行署批准,把斜滩镇定为历史文化古镇,把五龙过溪、马尾飞淙、坑底龙井、抗冠岭、虎口等处列为风景规划保护区。这个镇上的村民都非常亲切,淳朴。村民们对我们实践队伍的到来热情迎接,非常照顾我们。

下午三点多,原斜滩小学的郭希禄校长带领着我们的队伍来到斜滩镇的宣传历史文化中心。郭希禄校长在镇宣传文化站向我们介绍了斜滩镇古镇文化。郭希禄校长的陈述下,斜滩镇自古灵秀泄滩,商贸繁荣,鼎盛一时;崇尚文学,英才辈出,自高考开放后走出了40位博士,百余位硕士研究生。

之后,郭希禄校长带我们走访斜滩古镇老宅,参观了几个进士第、大夫第登老宅,这里许多老房子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郭希禄校长还跟我们介绍了郭府豪宅,这豪宅有一千多平方米,整个宅子里面有着66个房间,后来因为村子需要改成了临时小学的上课地点。相传,在这座豪宅里面曾经来过一个小偷,这个小偷在这所豪宅里整整呆了三年之久,最后才被发现。可见这所豪宅是有多大,才能让一个小偷整整呆了三年。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实践队感受了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更好地了解斜滩镇的历史文化,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锻炼,体验基层生活,做好调研报告,为古镇经济的发展集思广益。最后要感谢学校给予这次机会,使我们能在实践中服务社会,感受乡情,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要感谢我们的老师们,不断指导我们,帮助我们完善计划;在实践中体验生活,认识自我。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刻苦学习、完善自己,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洪流中,为祖国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想,这大概才是“三下乡”活动的最终意义所在吧。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用在我们暑期社会实践上再适合不过了。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挥洒汗水,收获富足。

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克服着语言不通的困难,我们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横市镇界头村进行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南大学向来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锻炼自己,因而我们的调查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调查中,始终不忘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始终以中南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秉承着中南大学“经世致用”的校训。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们的能力和耐力。

当然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得到了一系列的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更让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作为我们团队的组长,我更是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我是团队的核心骨,既要掌握团队的行动方向,又要在具体实践中起到特定作用,还要协调整个团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尽管因为经验缺乏,我在这些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经过不断地反思和讨论,我总是能在最后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这次实践更让我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的力量应该要大于我们五个人的合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每个团队成员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知识、时间等,并且我们需要向一台机器的各个零部件一样不断磨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好整个团队的作用。

总之,这次实践带给我的记忆是难忘的,我会不把这次实践当做结束,而是把它作为一个起点,积极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五

寒假的到来,使大家都异常兴奋、我想是对过年的渴望和对放假的喜悦吧!在这个假期中我参加了这个社会实践活动,获益匪浅:第一是要待人真诚;第二是善于沟通;第三是保持激情与耐心。

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为家乡的人民献出了我的微薄之力,我以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在参加活动期间遵守秩序,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和广大青年志愿者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密切配合;深入基层、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奉献社会,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我庆幸的是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我只有真正的把本领学好,才能在未来更好地为家乡人民做贡献。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人民群众,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一周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以下好处:

通过慰问老党员,让大学生能了解改革开放的艰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全面了解、亲身感知、深刻体验国情和民意,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我们本地的革命和发展历史,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繁重任务,从而认识改革和建设的现状,加深对国情的理解,把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通过采访县纪委书记,让大学生与领导亲密接触,了解领导的工作。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促进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把书本知识和社会需要衔接起来的能力,增强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在思想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

通过实践,大学生一是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尽管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发展还不平衡;二是对市场经济迫切需求科学文化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三是可以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激发自己的报国之情和发愤学习之志,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压力和动力。

看望留守儿童,使我们更能了解新时代孩子的成长,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基程群从的生活情况,深刻体会到了家乡需要更多的人来服务和帮助。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才能走进城市、乡村,才能使大学生对人民群众有亲身感受,才能对人民群众由抽象的认识转为具体的认识,由对劳动群众的轻视转变为尊重和佩服,从而自觉走上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

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可是我相信聚少成多,定能汇成江海,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奉献出光和热,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参加,为家乡的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六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度两个春秋,恍惚间,大学的两年时光已从指尖悄悄溜走,回顾过去,我曾无数次问自己,作为一名英语师范专业生,到底做了什么呢?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考试而埋首纸堆?专四将近两个月的备战,让我渐渐头脑清醒,如果这样度过大学时光,只会蹉跎了岁月,浪费了青春,大学生一定要确立自己的人生梦想,否则每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看似每天都在努力,实则没有目标,就像大海里的船,没有指南针,不知道要驶向哪里,整天摇摇曳曳,大风一吹,就慌慌张张,能走多远呢?记得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授曾多次告诫我们“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所以一方面我要加强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实自己,这是“为己”,另一方面我要参加社会实践,真正站在三尺讲台将我所学授与他人,这既是“为己”,又是“为人”,大一我总觉得自己能力水平都不够,不敢误人子弟,大二了又给自己找了“专四备战”的借口,所以竟没能涉足家教或培训学校,错过了锻炼的最好时机,现在临近大三,觉得自己一定要行动起来了,正好暑假也有两个月,何不抓住这个机会感受感受讲台与学生?于是我便与室友到处找英语培训学校,最终成功进入怀化芷江昂立英冠外语学校实习。

最后,经过同学介绍,我们才找到了昂立英冠外语学校,她自创办以来,已经发展成为怀化市一流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我们进行了面试,成功进入这里参加培训与实习。

虽然我们是英语专业生,但从没有过实践教学的经验,培训对于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多在晚上进行,而这段时间我们为迎接期末考试也要复习,每天bus来bus去的,我们也习惯了,也不觉得累,因为培训的确能学到好多东西。我们的培训老师都是在昂立英冠外语学校教了几年书的优秀的有经验的老师,其中不乏高校研究生毕业的,而且我们主要针对幼少儿阶段的学生英语教育进行培训,培训老师一个个都富有童心,表情可爱丰富,声音清亮柔和,动作活泼大方,设计的课堂内容也不枯燥,乐趣多多。在培训期间,我们重温了语音练习,反复练习音标,还学会了许多英语课堂用语以及一些有趣的课堂游戏,也学会了模仿三个英语童话故事的动作情表,收获颇多。为了检验我们的学习收获程度,负责培训的老师还给了我们练课的机会,让我们自己设计课堂并进行授课。练课时,她当堂指出我们上课的优缺点并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她温厚大方,不会刻意批评指责我们,所以我也就放开了心,抓住机会,大胆尝试。毕竟面对的不是小孩子,我还是有点拘束,有时一脸严肃,动作僵硬,她每次给我指出来,还另作好的示范给我看,对我帮助很大,调到芷江实习后,我还一直记得她的忠告。

经过大概半个月的培训(本来是一个月,但由于我们是中途面试的,所以错过了前段时间的培训,一直觉得遗憾,好在抄了一些笔记补了回来。)我们进行了三项考核:语音、情表、实时授课。语音是考核对音标的掌握,情表也就是要表演故事,实时授课就跟平时练课差不多,但比较正式。我表演故事情表时过于紧张,表情不够丰富,动作僵硬,被几个考官都指出来了,勉强过关。三项考核都过关了,我和室友便被调到芷江分校,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头几天,我们负责招生工作,白天到各大小学门口以及人群多的街道广场分发传单,晚上就在昂立英冠外语学校楼下设立咨询报名处,一面发传单,一面向询问的家长和孩子介绍学校的相关信息。几天下来人都晒黑了,不过,我们总结了一个真理“坚持就是胜利”。虽然很多人拿了传单看都不看就扔垃圾桶了,更有甚者,根本就不理睬我们,通常斜了我们一眼就走了,“摆摊”时也冷冷清清,但几天坚持下来,还是有不少人知道了我们昂立英冠外语学校将开暑假班,很多人来报名,初中的也有问我们会不会开新概念班,我们非常高兴,学生多了就可以开班上课了,同时真正检验我们的时候就到了。后来,我了解到,我那个班竟然有很多学生是河西的(我们的学校在河东),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是没白费力气的。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七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_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x的_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二)抓好环境整治。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三)注重资源挖掘。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四)着力产业发展。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17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08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八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十九大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部署是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也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

加大冷库建设和苹果加工政策的投入。其次要解决干部队伍,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特别是今年要进行村三委换届,借此机会,将村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信息化,将一批知识水平较高、带头作用较大、信息化程度较好的年轻人选进班子队伍,突出党的领导地位,突出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真正让农村发展起来,有活力,能聚人、能致富。最后,一项政策的实施,我觉得要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抓,不要随意更改,导致半途而废,所以乡村振兴战略既然提出来就要大刀阔斧的行动,而且要坚持不懈的抓。

众所周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我国国土面积很大,有着较大贫富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

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产业与农民就业问题,保证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不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是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才有乡村振兴的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因为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很多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尤其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实施正确方向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要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留助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好发展。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首先,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产各个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想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必须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筑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厦,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大学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九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悲伤和恐慌情绪。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

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春节前开始进行社会心态的持续调查。此次社会心态调查的内容包括:疫情认知、疫情下的情绪、疫情中个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行为等方面。

本次调查使用在线调查平台“问卷宝”进行,调查进行的时间为除夕和春节(2020年1月24日-25日)两天,共回收11055份有效成人问卷,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受访者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调查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疫情关注与风险认知。

1.疫情关注与重视程度。

民众对疫情关注度高,长时间关注相关新闻。在此次调查中,99.2%的民众都表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关注,仅有0.8%的民众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疫情。40.8%的民众每天会有1-2个小时左右关注疫情相关信息,45.6%的民众每天会用3-4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关注程度会越强。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有55.7%对疫情非常关注,高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有69.6%非常关注,76.5%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疫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79.2%和81.8%的人非常关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此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民众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的受访者,87.3%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其他省市78.6%)。

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足。67.6%的民众认为周围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疫情,有超过三成的民众感觉周围人对疫情并不重视(见图1)。另有共计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场所很少或没有人戴口罩。

与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围人的重视程度明显更强,30.7%的人都表示周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非常重视,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觉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场所人们几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调查对象只有10.0%的选择比例。

民众对疫情关注的时间较早,但开始重视的时间较晚(见图2)。从事件发生的节点看,33.8%民众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卫健委首次通报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时就开始给予关注,但那时只有9.8%的人给予了重视。2020年1月11日武汉卫健委通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的时候,有21.5%的人开始关注,这时有19.7%的人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继出现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众由此开始关注,30.1%的人开始真正重视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16.7%的人这时开始关注疫情,33.1%的人由此开始重视疫情。虽然有超过半数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就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异地传染性病例和专家论断之后,才给予重视。

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50后、60后群体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开始重视,同一时间段,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重视的比例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居民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开始重视(全国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开始重视(全国70.5%)。

2.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认知。

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风险与自己的距离,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自己社区出现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这个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感;三是与以往经历参照下的危险性,也就是与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

民众认为疫情扩散到自己社区的可能性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少部分人认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不过,人们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率比较低,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可能(23%)或非常可能(1.8%)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感染风险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湖北省调查对象中24.1%的人认为疫情非常可能扩散至自己所在社区,而其他地区只有8.4%。湖北省有共计41.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区只有23.9%。

民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治愈性比较乐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七成多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少数人(3.3%)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区和年龄上的差异。疫情较严重的湖北省受访者对治愈可能性的评估相对较低,共65.6%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9.7%认为非常可能。而其他地区调查对象则有75.4%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14.8%认为非常可能。

疫情当前,民众安全感较高。调查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比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3.9%的人认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的民众安全感均有一定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低,收入较高、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强,湖北省调查对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体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安全的人数百分比为64.1%-65.1%,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58.3%和58.0%认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计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55.8%和57.3%的人认为安全。湖北省的调查对象只有41.1%的人觉得安全,其他省市则有59.9%的人觉得安全。

受访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们眼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如何?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40.37%的民众认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样危险,有18.63%和17.39%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危险程度超过或远远超过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众认为其危险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收入越高、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的人数比例最少,占13.2%,随着收入增加,高收入调查对象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而00后的调查对象危险感知则较低,有28.9%的人认为比sars危险。湖北省调查对象对于危险性的估计也强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整体上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是担忧,79.3%的人都有较为强烈的体验,其次是恐惧(40.1%)、愤怒(39.6%)、悲伤(38.6%)和恐慌(33.4%)。积极的情绪体验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乐观,14.2%的人感到平静(见图3)。

进一步比较普遍担忧情绪的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和湖北省的调查对象担忧情绪较强烈,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担忧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担忧程度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强,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表示担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担忧,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担忧,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担忧。湖北省调查对象86.8%体验到较强的担忧,其他省市78.9%有此体验。

疫情信息获取和评价。

1.民众疫情信息的关注与评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最希望及时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见图4)。

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渴望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当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种信息公布状况,从民众的评分看,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比较滞后(37.6%)或非常滞后(13.8%),41.4%的民众认为公开比较及时,7.2%的民众认为比较及时。总计49.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高。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湖北省调查对象与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认为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透明。具体来说,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有70.3%认为信息公开及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及时的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有43.0%认为信息公开及时。信息透明度评价呈现相同变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高的人数比例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对此的选择比例为45.6%。

湖北省受访者有33.0%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有共计49.5%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湖北省有34.2%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较高(31.9%),其他地区则有51.0%的人认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较高(46.0%)。

2.民众疫情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程度。

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82.4%)和微博(75.8%)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电视渠道(42.9%),然后是网站(41.1%)和新闻客户端(40.8%),周围人口口相传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报纸(7.9%)和本地论坛(7.7%)使用的人很少。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较鲜明的人口学特点。微信的使用几乎没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显差异。使用微博获取信息的则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偏低群体。使用电视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网站较多的是70后。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较高群体。周围人口口相传获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个渠道的各种消息源中,人们最信任的消息来源还是官方渠道,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等,有共89.5%的人认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组织发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觉得可靠。紧随及后分别是地方新闻媒体(75.6%)、类似新浪网和凤凰网这样的商业网站(71.8%)。人们对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和熟人内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过六成的人质疑熟人发来的内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发展的估计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众对于疫情未来一个月的发展势态并不乐观。43.7%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一些,30.9%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缓解一些,3.7%的人认为会得到较大缓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倾向于预期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的发展预期更偏向为严重。具体来说,初中学历的调查对象合计58%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更严重,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81.2%都认为疫情会更严重。72.4%的低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未来一个月内会更严重,82.0%的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分别有74.3%和76.9%。

对于抗击疫情,民众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信心最强,分别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对政府部门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医护人员,比较有信心的比例为53.6%。对于广大民众的信心程度相对低些,42.7%表示比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为。

1.民众关于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具体如下: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出门戴口罩应对疫情。99.2%的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所调查者整体的6.7%没有出门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门戴口罩应对行为。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整体5.2%没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减少外出次数应对疫情,99.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上,占全体1.8%没有减少外出次数,97.3%减少外出次数。

只有1.5%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其中,占全体2.5%的人没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中,占整体3.4%没有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5.8%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

对于外出回家换衣服应对疫情,81.5%民众认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其中占全体的21.2%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60.3%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1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16.7%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1.7%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

28.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体的27.7%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1%的民众有相应行为。71.2%民众认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37.6%没有相应行为,而33.6%的民众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关于过度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77.9%民众认为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没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众认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体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体的11.2%没有服用。

超过一半民众(56.5%)认为盐水漱口是没必要措施,其中占全体55.2%没有盐水漱口行为,只有占全体1.3%有盐水漱口行为。而低于一半占43.5%认为盐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没有相应的行为,而22.0%使用盐水漱口。

59.0%认为没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57.5%没有相应行为,而1.5%的民众在家用醋消毒空气。41.0%民众认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22.8%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8.2%的民众用醋消毒空气。

3.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而取消计划行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不少人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计划,减少接触病毒的可能。具体如下:

1.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98.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其中占整体6.5%并没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

1.6%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98.4%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再进一步询问相应个人行为时,占整体2.5%并没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

3.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计划;96.7%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占整体8.1%并没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

主要结论。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调查时间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多数民众的关注点是春节的团聚和庆祝,对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存在过度乐观认知偏差,对于疫情不够重视。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和疫情发展严峻形势的判断较为客观,66.5%的人认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扩散,24.8%的民众认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9%的民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数(3.3%)的民众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疫情较为客观的判断,人们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和悲伤和恐慌情绪。担忧情绪在当前最为普遍,其次是恐惧、愤怒和悲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绪。相对来说积极情绪比例较低,如乐观和平静。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们更信任官方权威媒体,民众认为最可靠是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发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组织、地方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凤凰网)发布的信息。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疾控人员抗击疫情的表现非常满意。民众的信心非常关键,民众的信心来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和成效,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医学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程度最高,对政府部门的信心较高。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的态度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十

2月3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党员干部应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坚决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号的形式主义作风。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防控的一线就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唯有扎实工作,敢担当、善作为,方可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守好一方土,撑起一片天,向人民交上一份重实效、负责任的答卷。

要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勇当防控阻击战中的“先登卒”。想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怀有“逆行战‘疫’,舍我其谁”的决心与勇气,将红旗插在前线、堡垒筑在火线,争当防控一线的排头先锋,遇事不推诿,攻坚不退缩,在阻击战中与病魔“短兵相接”。领导干部应将指挥部设在战线前沿,深入一线发光发热,敢作为、真作为、有作为,用实际行动当好疫情防控的“领头雁”;将防控责任扛在肩上,真正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要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做好防控阻击战中的“司号员”。面对疫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从的抗洪抢险到的援助汶川;从的抗击非典到如今的疫情防控,党和国家都用自己的昂扬斗志,鼓舞全体中华儿女积极向上,共克时艰。每位党员都是宣传片,每个支部都是宣传点,防控疫情不仅要在一线工作中奋勇当先,也要在精神高地上吹响号角。全体党员要时刻具有榜样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工作优势,鼓舞群众,凝聚群众,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司号员”“战鼓手”,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坚定信念,不畏风雨,发动一场党群齐心的人民战争。

要擦亮双眼、求真务实,敢为防控阻击战中的“排雷兵”。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等问题,都是战场上务必重视的“雷区”,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一旦触碰,不但会犯错误,更可能出人命。靠前指挥并不是握握手、拍拍照,扎实工作也不是填数据、喊口号;大话空话只会扰乱军心,过度乐观极易贻误战机。战斗堡垒不能留蚁穴鼠患,防控红旗务必要深插真埋,每位党员干部都要敢做防控阻击战中的“排雷兵”,对于诸如“办一件事,填六七张表”“走访6小时,填表两小时”的“暗雷”,要第一时间引起警惕、迅速行动。要做到“不埋雷”“能探雷”“敢排雷”,抓实工作、落实责任,扫清疫情防控中的“雷区”,将疫情阻击在防线之外,将这场战“疫”打赢、打实,打到位。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十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一)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增强领导农村工作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规划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前所未有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以各级相关文件精神为引领,根据农村实际,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十二

实践有很多意义。古典观点认为,主体性源于客观性,包括客观性对主体性的必然性和主体性对客观性的必然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敬爱的党组织:

20__年的春节,似乎注定就是那样的不平凡。不走亲,不聚会,不来往这别样的节日气氛中,我们经历的其实太多。在这太多的故事、人物中,总有太多的感动,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防控工作越来越艰巨,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是党员,我先上”依然是最响亮的口号,最豪迈的誓言。

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站在疫情的第一线,将老百姓护在身后,切实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当我们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我们就应该明白我们的肩头更重了,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应当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替祖国守护好这片山河。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前行的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如今我们青年共产党员更随时都会面临难万险。但“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山只等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正是有了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取得前行路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不管是个人的人生之路,还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之路,都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每一个困难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我是党员,我先上”就是人生的高境界。

高尔基说:“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的享受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是呀,这些主动“请战”的党员干部,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也许会付出许多意料之外的代价,甚至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但他们的内心是幸福的。

“每天和数字赛跑、和时间赛跑、和生命赛跑...”,这是另一场“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其中的无限幸福,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只有心中有他人的勇士,才能体会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还困难重重,但是,有广大党员干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请战承诺,有一线的科技医务“勇士”们的不懈奋斗,有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柳暗花明”。

“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情怀,更是担当,唯有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给党和人民的人,在困难、危险面前才会说得出并做得到。同志们,行动吧!让“我是党员,我先上”蓄起“冲锋陷阵”的强大动力,伴随这飘扬的党旗奏响胜利的凯歌。

近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__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再次动员发动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履职,在疫情防控一线有效发挥作用。贯彻会议精神,党员干部要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在战“疫”一线中做到“六要六不要”。

一要有信心,不要“没底气”。在严峻的疫情面前,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党员干部有没有信心战胜疫情、是否以信心十足的精神状态投入战“疫”中关系战“疫”全局的胜败。党员干部要始终相信,在以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努力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举全国上下之力一定能战胜疫情“狂魔”。

二要讲政治,不要“犯迷糊”。在如此关键时刻,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能“犯迷糊”。讲政治,就要求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__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研究学习中央相关文件精神,逐条逐项对照实际抓好落实,做到坚决听党中央的话和__的指挥,不能麻木不仁,对一些不讲政治的现象既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东施效颦”。

三要明形势,不要“乱猜想”。“知势则不沮”。从当前防抗疫情看,有些党员、群众盲目乐观,以为病毒防控已经接近尾声,可以开始放松;有的则过度悲观,认为病毒传播能力强,未知传染者不可控,这场战“疫”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之所以会有以上的“乱猜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疫情防控形势的认识还不够清、不够客观。党员干部要在这个时候,在思想上做好表率,充分认清国家当前抗击疫情的客观形势,并深入到群众中,既讲清病毒的传播性和危害性,又宣传国家的好政策、好做法、好消息,引导认清严峻形势的同时稳住群众思想、坚定群众的信心。

四要勇担当,不要“掉链子”。决胜战“疫”关键看党员干部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面对肆虐无情的病毒,面对无缝不入的病毒传播形势,党员干部不能畏惧、心慌,要鼓气勇气,喊出“我是党员我要上”,要以“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去。党员干部要向钟南山院士学习,要向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学习,大胆深入到疫情防控最前线,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群众中发挥防控宣传“酵母”作用,带领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我们党员,确保宣传动员、走访排查“无死角”“零漏洞”“全覆盖”,为战“疫”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五要重科学,不要“瞎折腾”。生命重于泰山,疫情面前容不得开玩笑、瞎折腾。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要进一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尊重科学,科学组织、科学防控、科学施策。科学组织,就要求党员干部按照职责要求,组织班子也好、组织群众也罢,要制定科学方案,不要“乱打乱拍”“乱碰乱撞”;科学防控,就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自身要做好防控和上班要求,又要科学引导群众落实健康防护举措;科学施策,就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深入了解基层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精准制定政策方案,同时领导机关不能压着基层反复报信息、报材料,要积极为基层减负,给基层争取更多时间和精力抗击疫情。

六要严守纪,不要“毁形象”。战胜疫情一靠团结、二靠纪律,没有严明的纪律作底线,就很难将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党员干部严守纪律,就是要在疫情防控中摒弃平时的休闲状态,不要总想着“节日聚一聚”,不能值班执勤的时候不在位、组织上需要的时候找不着,更不能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偷斤少两”“中饱私囊”,要像真正的战士一样,把自己从“平时”转换到“战时”,紧绷纪律规矩思想弦,为广大人民群众树好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这是一场只能胜利的战役。截至2月3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438例,现有重症病例2788例,累计死亡病例42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32例,现有疑似病例23214例。可见,战“疫”进行到现在,形势依然严峻,但相关举措有效有序。经过十多天的鏖战,现在我们可以对“战”局来一个审视了。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这场战“疫”是一次大“检验”。既是对我国医疗科学技术事业的一次大“检验”,也是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次大“检验”,更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尤其是应对危机、化解风险能力的一次大“检验”。如果说长期的艰难险阻检验根本性、坚韧性,那么突如其来的险情更多检验的是应激性、灵活性。当持续监测到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并有蔓延的趋势时,医学需要真相,社会公众、公共防疫也需要真相。到底是什么病毒?毒性如何?传染性如何?该如何医治和防范?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战局。是啊,“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在举国聚焦的舆情面前,真相迟一秒,谣言快十分。谣言止于真相,只有真相才是止谣的最佳灭火器。一方面,国家、省、市几级医疗科研机构联合展开科技攻关,迅速完成了基因组测序、试剂盒等的研究工作,疫苗研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个优势在疫情面前却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劣势,更值传统新春佳节人口流动的高峰期,防控疫情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繁重。危急关头,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了。我们通过行政领导力量把医疗科技、公共卫生、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各方力量迅速统一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集中起来,从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到成立领导组,从__作出重要指示到大年初一再次召开专题会,从武汉“封城”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一级响应,我们决策果断,行动迅速,组织有序,保障有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硬核”?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的党和国家从来不惜代价。从目前局势看,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是十分有把握的。“检验”表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洗礼,我国的医疗科技事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国家治理能力都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已经有了独立应对重大疫情的雄厚实力。

“事实是最好的教材”,这场战“疫”是一次大“教育”。疫情是试卷,战疫是答卷。在答卷过程中,我们也暴露出了不少具体问题,从“约谈八名造谣者”到武汉卫健委数日未发布病情通告,从到处“驱赶”湖北人到各地“蛮横”封路,从武汉红十字会一错再错到黄冈卫健委主要负责人的一问三不知,我们看到一些部门机关、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还是不够用心、用情、用力,或不能扑下身子、践行群众路线,或不能实事求是、担当作为,或不能与时俱进、跟上步伐,忽视、迟滞、错过了一些防控疫情的良好时机,致使疫情蔓延、扩散开来,损失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在反省中不断教育提升。对人民群众而言,此次疫情也是一次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休闲娱乐、健康生活习惯的大教育。

“挑战与机遇并存”,这场战“疫”是一次大“机遇”。“祸兮福之所倚”,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战争中培养起来的研发能力、组织动员能力也极大地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磨难难取真经。风险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如何化危为机?昨天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强调,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要对公共卫生环境进行彻底排查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要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提升储备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是的,多难兴邦。历经劫难的的中华文明越发璀璨夺目,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也一定会迎来更加伟大的复兴。

“没有哪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哪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立春时节,让我们满怀信心,坚定地团结在以__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最终打赢这场战“疫”而努力奋斗!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十三

前些天,我参加了广东海洋大学阳山扶贫志愿服务团的“关于开展扶贫活动”的调查活动,作为一个调查者,在调查问卷结果出来时,我觉得有必要写个调查报告。下面先让我介绍一下这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二、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三、群众对低保户了解程度的调查;四、群众对扶贫活动的意见调查。

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学习与了解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中关于要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快偏远落后地区脱贫致富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做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间地区差距,减少贫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集中力量,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把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的要求。同时响应省团委结合本省实际,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坚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要求。在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活动中,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号召。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服务意识,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观察社会,关爱社会。

最后,下面是群众对低保实施和低保政策的制定的建议和意见:

1、政府应多加重视加大宣传,加大扶持力度;

2、对低保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让大家不再饿肚子,看不起病;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希望政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5、希望低保政策能够公开化,规范化。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十四

调查报告是关于某一情况或事件的“从这里到那里,从外面到里面,去除粗糙,提取精细,去除虚假,保留真实分析研究,揭示本质,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悲伤和恐慌情绪;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

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春节前开始进行社会心态的持续调查。此次社会心态调查的内容包括:疫情认知、疫情下的情绪、疫情中个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行为等方面。

本次调查使用在线调查平台“问卷宝”进行,调查进行的时间为除夕和春节(2020年1月24日-25日)两天,共回收11055份有效成人问卷,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受访者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调查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疫情关注与风险认知。

1.疫情关注与重视程度。

民众对疫情关注度高,长时间关注相关新闻。在此次调查中,99.2%的民众都表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关注,仅有0.8%的民众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疫情。40.8%的民众每天会有1-2个小时左右关注疫情相关信息,45.6%的民众每天会用3-4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关注程度会越强。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有55.7%对疫情非常关注,高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有69.6%非常关注,76.5%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疫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79.2%和81.8%的人非常关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此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民众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的受访者,87.3%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其他省市78.6%)。

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足。67.6%的民众认为周围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疫情,有超过三成的民众感觉周围人对疫情并不重视(见图1)。另有共计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场所很少或没有人戴口罩。

与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围人的重视程度明显更强,30.7%的人都表示周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非常重视,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觉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场所人们几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调查对象只有10.0%的选择比例。

民众对疫情关注的时间较早,但开始重视的时间较晚(见图2)。从事件发生的节点看,33.8%民众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卫健委首次通报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时就开始给予关注,但那时只有9.8%的人给予了重视。2020年1月11日武汉卫健委通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的时候,有21.5%的人开始关注,这时有19.7%的人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继出现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众由此开始关注,30.1%的人开始真正重视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16.7%的人这时开始关注疫情,33.1%的人由此开始重视疫情。虽然有超过半数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就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异地传染性病例和专家论断之后,才给予重视。

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50后、60后群体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开始重视,同一时间段,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重视的比例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居民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开始重视(全国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开始重视(全国70.5%)。

2.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认知。

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风险与自己的距离,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自己社区出现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这个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感;三是与以往经历参照下的危险性,也就是与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

民众认为疫情扩散到自己社区的可能性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少部分人认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不过,人们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率比较低,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可能(23%)或非常可能(1.8%)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感染风险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湖北省调查对象中24.1%的人认为疫情非常可能扩散至自己所在社区,而其他地区只有8.4%。湖北省有共计41.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区只有23.9%。

民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治愈性比较乐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七成多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少数人(3.3%)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区和年龄上的差异。疫情较严重的湖北省受访者对治愈可能性的评估相对较低,共65.6%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9.7%认为非常可能。而其他地区调查对象则有75.4%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14.8%认为非常可能。

疫情当前,民众安全感较高。调查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比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3.9%的人认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的民众安全感均有一定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低,收入较高、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强,湖北省调查对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体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安全的人数百分比为64.1%-65.1%,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58.3%和58.0%认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计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55.8%和57.3%的人认为安全。湖北省的调查对象只有41.1%的人觉得安全,其他省市则有59.9%的人觉得安全。

受访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们眼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如何?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40.37%的民众认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样危险,有18.63%和17.39%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危险程度超过或远远超过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众认为其危险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收入越高、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的人数比例最少,占13.2%,随着收入增加,高收入调查对象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而00后的调查对象危险感知则较低,有28.9%的人认为比sars危险。湖北省调查对象对于危险性的估计也强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整体上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是担忧,79.3%的人都有较为强烈的体验,其次是恐惧(40.1%)、愤怒(39.6%)、悲伤(38.6%)和恐慌(33.4%)。积极的情绪体验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乐观,14.2%的人感到平静(见图3)。

进一步比较普遍担忧情绪的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和湖北省的调查对象担忧情绪较强烈,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担忧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担忧程度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强,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表示担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担忧,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担忧,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担忧。湖北省调查对象86.8%体验到较强的担忧,其他省市78.9%有此体验。

疫情信息获取和评价。

1.民众疫情信息的关注与评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最希望及时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见图4)。

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渴望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当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种信息公布状况,从民众的评分看,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比较滞后(37.6%)或非常滞后(13.8%),41.4%的民众认为公开比较及时,7.2%的民众认为比较及时。总计49.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高。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湖北省调查对象与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认为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透明。具体来说,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有70.3%认为信息公开及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及时的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有43.0%认为信息公开及时。信息透明度评价呈现相同变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高的人数比例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对此的选择比例为45.6%。

湖北省受访者有33.0%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有共计49.5%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湖北省有34.2%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较高(31.9%),其他地区则有51.0%的人认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较高(46.0%)。

2.民众疫情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程度。

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82.4%)和微博(75.8%)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电视渠道(42.9%),然后是网站(41.1%)和新闻客户端(40.8%),周围人口口相传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报纸(7.9%)和本地论坛(7.7%)使用的人很少。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较鲜明的人口学特点。微信的使用几乎没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显差异。使用微博获取信息的则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偏低群体。使用电视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网站较多的是70后。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较高群体。周围人口口相传获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个渠道的各种消息源中,人们最信任的消息来源还是官方渠道,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等,有共89.5%的人认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组织发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觉得可靠。紧随及后分别是地方新闻媒体(75.6%)、类似新浪网和凤凰网这样的商业网站(71.8%)。人们对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和熟人内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过六成的人质疑熟人发来的内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发展的估计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众对于疫情未来一个月的发展势态并不乐观。43.7%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一些,30.9%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缓解一些,3.7%的人认为会得到较大缓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倾向于预期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的发展预期更偏向为严重。具体来说,初中学历的调查对象合计58%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更严重,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81.2%都认为疫情会更严重。72.4%的低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未来一个月内会更严重,82.0%的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分别有74.3%和76.9%。

对于抗击疫情,民众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信心最强,分别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对政府部门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医护人员,比较有信心的比例为53.6%。对于广大民众的信心程度相对低些,42.7%表示比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为。

1.民众关于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具体如下: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出门戴口罩应对疫情。99.2%的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所调查者整体的6.7%没有出门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门戴口罩应对行为。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整体5.2%没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减少外出次数应对疫情,99.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上,占全体1.8%没有减少外出次数,97.3%减少外出次数。

只有1.5%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其中,占全体2.5%的人没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中,占整体3.4%没有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5.8%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

对于外出回家换衣服应对疫情,81.5%民众认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其中占全体的21.2%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60.3%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1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16.7%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1.7%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

28.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体的27.7%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1%的民众有相应行为。71.2%民众认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37.6%没有相应行为,而33.6%的民众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关于过度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77.9%民众认为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没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众认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体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体的11.2%没有服用。

超过一半民众(56.5%)认为盐水漱口是没必要措施,其中占全体55.2%没有盐水漱口行为,只有占全体1.3%有盐水漱口行为。而低于一半占43.5%认为盐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没有相应的行为,而22.0%使用盐水漱口。

59.0%认为没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57.5%没有相应行为,而1.5%的民众在家用醋消毒空气。41.0%民众认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22.8%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8.2%的民众用醋消毒空气。

3.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而取消计划行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不少人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计划,减少接触病毒的可能。具体如下:

1.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98.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其中占整体6.5%并没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

1.6%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98.4%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再进一步询问相应个人行为时,占整体2.5%并没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

3.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计划;96.7%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占整体8.1%并没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

主要结论。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调查时间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多数民众的关注点是春节的团聚和庆祝,对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存在过度乐观认知偏差,对于疫情不够重视。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和疫情发展严峻形势的判断较为客观,66.5%的人认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扩散,24.8%的民众认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9%的民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数(3.3%)的民众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疫情较为客观的判断,人们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和悲伤和恐慌情绪。担忧情绪在当前最为普遍,其次是恐惧、愤怒和悲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绪。相对来说积极情绪比例较低,如乐观和平静。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们更信任官方权威媒体,民众认为最可靠是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发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组织、地方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凤凰网)发布的信息。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疾控人员抗击疫情的表现非常满意。民众的信心非常关键,民众的信心来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和成效,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医学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程度最高,对政府部门的信心较高。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的态度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的伟大中国精神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动力,为抗击疫情坚定必胜信心、凝聚强大合力、注入持续动力。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续写了中国精神的崭新篇章。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伟大中国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姿态,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勠力前行。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怎么应对、应对效果如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伟大的中国精神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得到充分彰显,也在这次疫情大战大考中熔铸得更为熠熠生辉。中国精神向国际社会昭示,中国必将最终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也必将信心百倍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伟大的中国精神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动力。

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既是物质力量的较量,更是精神力量的比拼。在历史磨难中千锤百炼铸就的中国精神,与病魔短兵相接,必然放射出穿透疫情阴霾的“高光”。在伟大中国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前景愈加光明。

中国精神为抗疫坚定必胜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宝贵。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面前,唯有坚定必胜信心,才能挺起脊梁、迎难而上、赢得胜利。中华民族在发展进程中曾经遇到过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但总是心怀希望、不懈奋斗,激流勇进、度尽劫难,最终战胜千难万险,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民族英雄气概和自强品格。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吓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反而激起中国人民昂扬的斗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指挥若定,领导中国人民谱写了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抗疫壮歌。在中国精神的鼓舞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必胜信心,振奋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强大的抗疫正能量。

中国精神为抗疫凝聚强大合力。精神无形,却往往能对各方面力量产生重要影响。人同心,则力同向;力同向,则战必胜。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就存在着万众一心的特质和禀赋。那种共同的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熔铸成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把亿万中国人民紧紧地维系在一起,融汇成同心同向、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精神把中华儿女的心汇成同心圆,把中国人民的力集成向心力,犹如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伟力竞相迸发,推动抗疫形势不断向上向好。

中国精神为抗疫注入持续动力。历史表明,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往往是一场精神耐力的比拼。具有奋斗不息、抗争不止的强大精神,才能成为最终的胜者和强者。“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信念,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进的坚韧品格;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执着精神;“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等箴言警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定力。正因为有这样的坚韧品格、执着精神和强大定力,中华民族才能创造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使民族的生命活力不断臻于更高境界。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国上下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必将一步一步走向最后的彻底胜利。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悲伤和恐慌情绪。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

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春节前开始进行社会心态的持续调查。此次社会心态调查的内容包括:疫情认知、疫情下的情绪、疫情中个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行为等方面。

本次调查使用在线调查平台“问卷宝”进行,调查进行的时间为除夕和春节(2020年1月24日-25日)两天,共回收11055份有效成人问卷,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受访者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调查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疫情关注与风险认知。

1.疫情关注与重视程度。

民众对疫情关注度高,长时间关注相关新闻。在此次调查中,99.2%的民众都表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关注,仅有0.8%的民众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疫情。40.8%的民众每天会有1-2个小时左右关注疫情相关信息,45.6%的民众每天会用3-4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关注程度会越强。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有55.7%对疫情非常关注,高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有69.6%非常关注,76.5%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疫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79.2%和81.8%的人非常关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此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民众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的受访者,87.3%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其他省市78.6%)。

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足。67.6%的民众认为周围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疫情,有超过三成的民众感觉周围人对疫情并不重视(见图1)。另有共计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场所很少或没有人戴口罩。

与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围人的重视程度明显更强,30.7%的人都表示周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非常重视,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觉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场所人们几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调查对象只有10.0%的选择比例。

民众对疫情关注的时间较早,但开始重视的时间较晚(见图2)。从事件发生的节点看,33.8%民众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卫健委首次通报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时就开始给予关注,但那时只有9.8%的人给予了重视。2020年1月11日武汉卫健委通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的时候,有21.5%的人开始关注,这时有19.7%的人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继出现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众由此开始关注,30.1%的人开始真正重视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16.7%的人这时开始关注疫情,33.1%的人由此开始重视疫情。虽然有超过半数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就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异地传染性病例和专家论断之后,才给予重视。

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50后、60后群体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开始重视,同一时间段,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重视的比例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居民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开始重视(全国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开始重视(全国70.5%)。

2.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认知。

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风险与自己的距离,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自己社区出现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这个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感;三是与以往经历参照下的危险性,也就是与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

民众认为疫情扩散到自己社区的可能性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少部分人认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不过,人们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率比较低,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可能(23%)或非常可能(1.8%)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感染风险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湖北省调查对象中24.1%的人认为疫情非常可能扩散至自己所在社区,而其他地区只有8.4%。湖北省有共计41.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区只有23.9%。

民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治愈性比较乐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七成多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少数人(3.3%)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区和年龄上的差异。疫情较严重的湖北省受访者对治愈可能性的评估相对较低,共65.6%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9.7%认为非常可能。而其他地区调查对象则有75.4%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14.8%认为非常可能。

疫情当前,民众安全感较高。调查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比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3.9%的人认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的民众安全感均有一定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低,收入较高、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强,湖北省调查对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体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安全的人数百分比为64.1%-65.1%,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58.3%和58.0%认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计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55.8%和57.3%的人认为安全。湖北省的调查对象只有41.1%的人觉得安全,其他省市则有59.9%的人觉得安全。

受访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们眼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如何?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40.37%的民众认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样危险,有18.63%和17.39%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危险程度超过或远远超过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众认为其危险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收入越高、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的人数比例最少,占13.2%,随着收入增加,高收入调查对象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而00后的调查对象危险感知则较低,有28.9%的人认为比sars危险。湖北省调查对象对于危险性的估计也强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整体上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是担忧,79.3%的人都有较为强烈的体验,其次是恐惧(40.1%)、愤怒(39.6%)、悲伤(38.6%)和恐慌(33.4%)。积极的情绪体验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乐观,14.2%的人感到平静(见图3)。

进一步比较普遍担忧情绪的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和湖北省的调查对象担忧情绪较强烈,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担忧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担忧程度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强,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表示担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担忧,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担忧,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担忧。湖北省调查对象86.8%体验到较强的担忧,其他省市78.9%有此体验。

疫情信息获取和评价。

1.民众疫情信息的关注与评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最希望及时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见图4)。

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渴望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当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种信息公布状况,从民众的评分看,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比较滞后(37.6%)或非常滞后(13.8%),41.4%的民众认为公开比较及时,7.2%的民众认为比较及时。总计49.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高。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湖北省调查对象与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认为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透明。具体来说,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有70.3%认为信息公开及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及时的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有43.0%认为信息公开及时。信息透明度评价呈现相同变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高的人数比例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对此的选择比例为45.6%。

湖北省受访者有33.0%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有共计49.5%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湖北省有34.2%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较高(31.9%),其他地区则有51.0%的人认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较高(46.0%)。

2.民众疫情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程度。

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82.4%)和微博(75.8%)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电视渠道(42.9%),然后是网站(41.1%)和新闻客户端(40.8%),周围人口口相传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报纸(7.9%)和本地论坛(7.7%)使用的人很少。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较鲜明的人口学特点。微信的使用几乎没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显差异。使用微博获取信息的则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偏低群体。使用电视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网站较多的是70后。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较高群体。周围人口口相传获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个渠道的各种消息源中,人们最信任的消息来源还是官方渠道,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等,有共89.5%的人认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组织发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觉得可靠。紧随及后分别是地方新闻媒体(75.6%)、类似新浪网和凤凰网这样的商业网站(71.8%)。人们对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和熟人内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过六成的人质疑熟人发来的内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发展的估计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众对于疫情未来一个月的发展势态并不乐观。43.7%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一些,30.9%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缓解一些,3.7%的人认为会得到较大缓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倾向于预期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的发展预期更偏向为严重。具体来说,初中学历的调查对象合计58%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更严重,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81.2%都认为疫情会更严重。72.4%的低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未来一个月内会更严重,82.0%的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分别有74.3%和76.9%。

对于抗击疫情,民众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信心最强,分别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对政府部门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医护人员,比较有信心的比例为53.6%。对于广大民众的信心程度相对低些,42.7%表示比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为。

1.民众关于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具体如下: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出门戴口罩应对疫情。99.2%的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所调查者整体的6.7%没有出门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门戴口罩应对行为。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整体5.2%没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减少外出次数应对疫情,99.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上,占全体1.8%没有减少外出次数,97.3%减少外出次数。

只有1.5%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其中,占全体2.5%的人没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中,占整体3.4%没有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5.8%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

对于外出回家换衣服应对疫情,81.5%民众认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其中占全体的21.2%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60.3%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1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16.7%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1.7%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

28.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体的27.7%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1%的民众有相应行为。71.2%民众认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37.6%没有相应行为,而33.6%的民众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关于过度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77.9%民众认为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没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众认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体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体的11.2%没有服用。

超过一半民众(56.5%)认为盐水漱口是没必要措施,其中占全体55.2%没有盐水漱口行为,只有占全体1.3%有盐水漱口行为。而低于一半占43.5%认为盐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没有相应的行为,而22.0%使用盐水漱口。

59.0%认为没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57.5%没有相应行为,而1.5%的民众在家用醋消毒空气。41.0%民众认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22.8%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8.2%的民众用醋消毒空气。

3.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而取消计划行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不少人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计划,减少接触病毒的可能。具体如下:

1.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98.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其中占整体6.5%并没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

1.6%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98.4%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再进一步询问相应个人行为时,占整体2.5%并没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

3.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计划;96.7%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占整体8.1%并没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

主要结论。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调查时间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多数民众的关注点是春节的团聚和庆祝,对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存在过度乐观认知偏差,对于疫情不够重视。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和疫情发展严峻形势的判断较为客观,66.5%的人认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扩散,24.8%的民众认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9%的民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数(3.3%)的民众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疫情较为客观的判断,人们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和悲伤和恐慌情绪。担忧情绪在当前最为普遍,其次是恐惧、愤怒和悲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绪。相对来说积极情绪比例较低,如乐观和平静。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们更信任官方权威媒体,民众认为最可靠是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发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组织、地方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凤凰网)发布的信息。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疾控人员抗击疫情的表现非常满意。民众的信心非常关键,民众的信心来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和成效,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医学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程度最高,对政府部门的信心较高。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的态度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以“准战时”的领导指挥体系和因时因势制定的战略策略,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强领导、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中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公众知情作为构建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沟通互动和形成强大共识的重要前提,公众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对政府的信任感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灵活人性化社会管控以及以传统隔离方式为主的非医疗干预成为遏制疫情蔓延的关键因素;以流行病学调查为核心的排查、检测和监测,成为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和对患者实施及时救治的关键环节;以分级设置医院和按病情分类分流救治轻、中、重症患者,坚持中西医结合,大幅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提升了治愈率。同时,发挥制度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高效配置资源,打响后勤保障战,举全国之力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重要成效。中国从国情实际出发,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努力在控制疫情和救治病患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近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以巨大勇气和强大力量,坚决阻断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重要成效。如何有效应对百年不遇的全球大流行疫情,目前仍是有待国际社会共同破解的世界难题,中国从国情实际出发,遵循传染病防控客观规律,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努力在控制疫情和救治病患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法”。

中国日报社中国观察智库,在采访征询60余位公共卫生专家和中外学者意见基础上,联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共同研究,初步梳理总结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和做法,形成本报告。

应对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疫情,及早在全社会形成正确认知和推动公民自觉行动至关重要。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向公众提供持续、清晰、重要的信息,让人民群众及时全面了解政府应对疫情的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把“公众充分知情”作为构建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沟通互动和形成强大社会共识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公众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对政府的信任感,积极投入到对疫情的全民抗击之中,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人民战争”局面。紧紧依靠人民,是中国抗击疫情的重要经验。

1、及时全面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建立日常新闻发布机制,第一时间公布疫情信息。在两个多月时间中,国务院新闻办、相关部门以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名义及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共举行近200场发布会,此外北京市等其他省区市也召开当地的新闻发布会数百场。这些现场直播的发布会全面通报疫情及抗疫工作最新进展,充分回应国内外舆论关切。

——启动疫情数据日报制度,及时全面提供精准分类信息。国家卫健委在官方网站等政务平台每日通报前一日各地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新增重症病例、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隔离治疗、重症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累计治愈出院、累计死亡病例、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和后期增加发布的无症状感染者相关情况,以及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等各种相关数据。

——坚持对历史负责,依法适时订正病例数据。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为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准确,针对疫情早期因收治能力不足患者在家中病亡、信息登记不全等原因,客观上存在迟报、漏报、重报、误报现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组织涉疫大数据与流行病学调查,武汉市对确诊和病死病例进行订正,其中确诊病例的死亡数核增1290例,累计为3869例。

——创新使用和实时更新“疫情地图”,通告应急响应信息。各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公布的“疫情地图”,通过社区名称、地址和位置,标明疫情传播具体地点、距离、人数等,并视情况不断调整应急响应和防控警报机制,及时公布交通管制等措施,以便于公众更有效防范传染,遏制病毒扩散。

2、普及防控科学知识。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力,增强全社会的科学防治意识。组织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在扎实研究基础上,通过各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和互联网不断发布科学防治的权威观点和专业意见建议,提高公众科学认知水平,指导科学防治,倡导科学消杀,特别是推动全面普及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最简单、最有效的大众防护措施,大力提升公众自我防护能力。

——发布操作性强的“防控指南”,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具体指导。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用、旅行、家庭、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居家医学观察等6份公众预防指南,以及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农村居民防控新冠肺炎问答手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从个人与家庭防护、居家医学观察、理性就医、心理疏导等方面解疑释惑,让公众有效掌握防护技巧和防护手段。

——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引导民众正确面对。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实施分类干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各地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基础上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高校开通疫情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互联网医院及相关企业、机构提供网络在线、电话热线等社会心理服务。

3、主流媒体加强舆论引导提供舆论支持。

——新闻媒体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方针决策部署,充分体现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措施成效,让民众始终了解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充分反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公安干警和“下沉干部”的生动事迹,凝聚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努力推动形成全国上下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局面。

——大众传播和网络媒体加强针对性引导,着力化解民众存在的焦虑、恐惧心理。除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全面反映抗疫救援、物资保障、疫苗研制、社会捐助等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正视存在的问题,不回避矛盾,通过舆论监督推动问题解决;在各类平台上设立专区解读疫情、分析数据、研判趋势并及时辟谣,以可信事实和翔实数据澄清是非,引导公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依法行动、依法行事。

4、全民参与形成社会合力。

——人民群众积极响应配合政府的防控部署与号召,较快形成“全民参与、群防群控”的有利局面。基于对防疫形势的理解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文化价值,结合2003年抗击sars的经历,人民群众以切身感受和实际行动自觉推动形成包括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基层社区、志愿者群体以及家庭和个人为一体的全民抗疫大局。

——公民高度自律并自觉作出自我牺牲,使社会防控部署措施得以全面顺利落实。无论是重点地区的长时间“封城”、全国普遍施行的社区准入管理还是全民居家隔离、特定情况下的“14天”自我隔离,以及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社会交往限制,都得到全体民众的严格执行,为有效降低病毒传染率奠定了强大的社会基础。

——社区建设体现重要作用,“网格化管理”是遏制疫情扩散的关键因素。社区网络作为一种“兜底”的社会管理机制,全国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人员在志愿者配合下,对65万个城乡社区深入走访,宣讲防疫知识,进行心理疏导、收接快递、代购生活必需品等工作,实现了疫情防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排查救治“一户不漏、一人不落”,使消毒消杀和环境整治“不留死角、没有缝隙”,同时让对人民群众的支持保障服务直接进入数亿家庭。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人口流动社会。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以传统隔离方式为主的非医疗干预是阻断重大疫情蔓延的最基本和最有效手段。面对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实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共卫生应对举措,“上游堵截”,切断疫情严重地区的传染源;其他区域进行“全面防控”。超常规的社会隔离措施和灵活、人性化的社会管控,阻断了病毒的大面积扩散,成为遏制疫情在全国蔓延的最关键因素。

1、“重灾区”实施“封城”和“停运”

——对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封闭和管控,最大限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暂停武汉及湖北多地轮渡、长途客运、机场、火车站运营,全国暂停入汉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发班。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国省市县村道口建立交通管控卡口1501个,其中武汉市51个,其他市州1450个,阻断病毒向全国以及省内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扩散。从1月23日开始对武汉这座有11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实施历时76天“封城”。

——武汉市及湖北省多地暂停市内公共交通,有效遏制病毒传染面源。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车暂停运营,除抗疫车辆、运输生活必需品车辆以及消防、抢险、环卫、警车等特种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通行,湖北其他地区也实现疫情防控和交通保障统筹兼顾,大幅减少市内人员流动和由此可能产生的病毒传播。

2、非疫情严重地区实施分级交通管制。

——对湖北以外地区实施差异化交通管控,防止湖北省疫情外溢蔓延。湖北周边省份筑牢环鄂交通管控“隔离带”,防止重灾区疫情向周边传播。全国其他地区根据辖区内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县(市、区、旗)名单,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对道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含城市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含网约车)等城乡道路运输服务进行动态管控。

3、以多种手段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

——关闭娱乐休闲性公共场所,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防控。关闭影院、剧院、网吧以及健身房等场所,对车站、机场、码头、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馆、酒店、宾馆等必须开放的公共服务类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进出检”、限流等措施,进入人员必须测体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推行在家办公,实行远程教学。取消或延缓各种公众聚集性活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落实用工单位防控,按照“少接触、少聚集”原则,采取线上办公、错峰上班、轮流到岗等弹性工作方式;各地根据疫情实际推迟开学时间,暂停培训机构所有线下课程,以线上教学替代课堂教学,有效控制全国总计3亿在校人员的流动和聚集。

4、把社区隔离作为阻断病毒的基础性防线。

——普遍实行社区封闭式管理,消除防疫死角和盲区。社区连接千家万户和所有居民,是切断病毒传播的“第一层面”和“最后一公里”。湖北武汉采取社区硬性隔离,全面实施24小时封闭管理,除就医和防疫相关活动外,一律禁止出入,由社区承担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全国各地对城市社区、农村村落均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立检查登记制度,进出人员双向测体温。对监管场所、养老机构、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实行重点防控,杜绝输入性疫情。

——全民居家,自觉落实隔离要求。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落实各级政府关于社会隔离的部署安排,除按各地不同要求,实行规定时间的居家隔离、在家办公学习等,还普遍严格执行跨地区旅行后的14天居家隔离政策,隔离期结束后仍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外出,为斩断病毒传染链做出重要贡献。

基于病毒“人传人”的传染病规律认识,以流行病学调查为核心的排查、检测和监测,对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和对患者实施及时救治,是一个关键环节。中国高度重视“源头防控”,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的疫情防治方针,把“早发现、早报告”和“应检尽检、应隔尽隔”作为首要,对降低传染率、病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1、以社区为单位全面排查。

——武汉展开两轮集中拉网式排查,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标准实现“存量清零”。针对疫情80%以上为社区传播的问题,出动8万余名干群,通过入户、电话、网络等手段,对全市400多万户居民,进行“清底大排查”,排查出所有确诊和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从而确保没有新的潜在感染源发生。

——普遍实行“群防群控”,在全国范围展开摸排工作。各省区市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单元,采取上门排查与自查自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地毯式排查。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和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从重点疫情地区返回人员进行登记汇总,除对患者及时送医救治,对发热人员和与患者密切接触人员分别安排在定点医院和经征用作为定点隔离点的酒店、旅馆等处隔离,后期对入境人员全部实行集中隔离观察。

2、提高检测水平。

——在增强试剂盒供应能力基础上,确保“应检尽检”、“即收即检”。检测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产能,在最短时间内扭转试剂盒供不应求局面。同时扩充检测机构,允许具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能够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反转录-pcr)”条件的三甲医院、疾控中心和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实现疑似病例全面检测。湖北武汉日检测量由最初的300人份提升到2万人份以上,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检测服务。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十五

在大家喜迎__年,张灯结彩的时候,迎来的不是过年的欢声笑语,而是冠状肺炎病毒的蔓延。触目惊心的数字与日俱增,四千、五千、一万,每增一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子庚鼠年,这个不同以往的除夕,整片华夏大地,被疫情点亮。可就是在这样的灾情面前,有一群伟大的人们为祖国冲锋陷阵,站在灾情的第一线,守护着养育自己的祖**亲。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拼搏在前线的医生,警察,还是在社区治安的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头衔,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也是孩子的爸妈,也有着自己放不下的牵挂,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背起行囊,做最美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亿万同胞筑起防护的堡垒。

除夕,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他们为了老百姓在这个特殊时刻过个好年,仍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与病魔做着抗争。一个多月的时间,武汉几乎半个城市沦陷在新型病毒当中,这个牵动着亿万人民心的城市却依然坚强着,不同地区的医院内,不断有医护人员奔赴武汉,他们主动请缨,支援武汉,只是想为武汉,为祖国争取多一点的时间,而当人们为其他们的姓名时,总是有这么一个回答,我是中国共产党。

记得有人采访到一个医生时,他说,我自从加入共产党,我就一直有这个使命在,祖国培育我多年,我不能辜负我的祖国!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是庄严而又神圣的。作为共产党员,在进行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在说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那一刻,我们心里就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人民有困难的时候做共产党人该做的事。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就冲在第一线,这次冠状肺炎,又毅然决然的奔赴武汉;83岁李兰娟院士,多次抗击病毒,此次有带队去往武汉,每天的睡眠不超过三个小时。湖北武汉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到自己的同行知己感染时泣不成声,但随后又擦干眼泪转身走进病房继续治疗病人,他说,就算他倒下了,病人也必须得救。无论是老一辈的共产党还是新一批共产党员,他们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我是党员,我先上”即是使命,也是责任。

为研究新冠疫情对企业财会从业人员及其所在企业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应对策略,在对3465名有各领域代表性的企业财会人员调查的基础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日前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的调查报告》。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疫情对于企业经营带来了明显的冲击:63.41%的投票人认为半年内企业将出现资金困难,表示能健康持续运行的企业仅占27.01%;50.5%的投票人认为企业在上半年会减少用工;79.75%的投票人认为今年上半年的收入要比预期减少,表示将增加的不到5%;81.13%的投票人认为所在企业上半年利润会减少。

住宿和餐饮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约74%的投票人预期半年之内收入和利润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资金流发生困难。其他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

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尤其艰难,在六个月内资金流发生困难的比率远高于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民企的资金流、收入和利润方面受到负面影响的比重远高于国企。特别是在资金流方面,民企预期在六个月内发生资金困难的比例为57%,远高于国企30%。

除湖北之外,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综合影响较大的不仅有上海、广东这样的经济大省,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也有黑龙江、山西这样的经济发展不靠前的地区。

新冠疫情对部分企业的影响事关企业生存,并且直接牵连到就业(调查显示:12.24%企业财会人员认为自己可能失业)。接近四成的投票人认为所在企业上半年会减少用工。

从调查结果看,对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企业的应对措施并不多,平均会采取1.81种措施。其中,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比小微企业更侧重于增加it投入方式,小微企业更可能采取降低成本的各种措施;而相比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开拓新业务板块的意愿更高。民企压缩规模和开拓新业务的意愿高于国企,而在it方面加大投入的意愿则低于国企。

从调查结果看,企业对于疫情影响最关心有三点:收入损失的弥补、法定义务和合同义务的履行,以及资金流的保障。投票人对政府支持的期望选项中,投票人平均选择了4.81项,这说明投票人对政府支持的期望来自多个方面,而且对不同政策的需求因行业、地域、规模和所有制有较大差别。

总体而言,企业对减免税费、政府补贴和提供更多网上办事通道的呼声最高,而对延期缴纳房租的需求最少,对提供贷款支持的呼声也不高。这可能与相关政策所惠及企业的可能性有关。除此之外,企业还比较关注支持政策的长效机制。不少企业期望除了税收申报期大幅延后等,后续税收优惠也能及时跟进。

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虽然不能奔赴前线,但我也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防疫工作做好基础,带头做好学校、家庭疫情防控准备,协调好学校、学院的疫情工作。在此,我庄严承诺:

一、严守纪律,服从组织。

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更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检验石,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了解疫情,做好准备。

及时了解疫情发展,认真学习好防护疫情的准备工作,并监督好自己身边的人,积极做好党支部、班集体中学生思想工作,避免恐慌心理,教育引导身边亲友同学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仔细辨别核实网络信息,坚决抵制谣言散布。

以身作则,勇敢担当。

从自身做起,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尽量不出门,出门一定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等。并与学校即使取得联系,保持沟通,配合学院做好健康状况报告,如实反映问题的情况,特别是要及时报告确诊、疑似或隔离观察情况。主动担当,协助学校、老师做好疫情防控的辅助工作。

作为一名大三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自己曾经的庄严宣誓,要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我会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砥砺政治品格、彰显使命担当。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圆满的胜利。在春天百花盛开之际,便是我们拥抱世界之时!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十六

广义的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狭义的社会实践即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外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篇】,欢迎品鉴!

灾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白衣天使”是战“疫”一线“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与病毒抢时间,用强大的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全。

人是感性动物,他们也并不是“铁打”的,也会偶尔想念家人。各地在出台多项措施,激励关爱“疫”线人员的同时,还应特别针对“疫”线医务人员家庭,拿出具体“干货措施”,关心关爱这些人员的家庭,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疫”线更加勇往直前。

落实家庭生活保障,让“疫”线医务人员“不分心”。目前,各地纷纷实行社区、小区封闭式管理,旨在切断病毒蔓延“渠道”,或多或少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一些不便。谁没有父母、儿女,谁不关心家人的安全,“疫”线那群最美“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成为最美“逆行者”,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奋战在战“疫”一线,他们何尝不想念家人,但是肩上“救死扶伤”的医护责任让他们不能“三心二意”。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关心关爱“疫”线人员,就该从以人为本出发,主动了解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家庭在采购生活物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积极联系社区及相关商家,组织青年志愿者或“青年突击队”成员为其家庭无接触配送所需生活物资,全力保障防疫时期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家庭物资供应,让“疫”线医务人员不为家人而分心。。

落实子女在线关爱,让“疫”线医务人员“不忧心”。由于疫情防控,全国各地学校均推迟开学,这些“疫”线医务人员的子女大多成为了“留守儿童”,由老人帮为代管,子女在家身体是否健康,有没有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在家复习、自学,学习情况如何,应该是“疫”线医务人员最为忧心的事情。因此,各地要主动关心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子女,针对学校延迟开学,青少年、儿童留守在家,课业需要辅导等问题进行摸排了解,利用“青年之家”“童伴计划”等平台,组织青年志愿者、童伴妈妈为其提供优质、多样、有趣、实用的作业辅导、自护教育、休闲娱乐等线上活动。并且注重做好延期开学期间青少年、儿童安全宣传,引导青少年科学安排新学期学习计划,做到“停课不停学”,让“疫”线医务人员不为子女而忧心。

落实家属心理疏导,让“疫”线医务人员“不愁心”。一场灾难必定会给一定人群心理造成“阴影”,像“疫”线医务人员的家属,特别是作为父母的老人更是多了一份对他们的担心,再加之由于疫情防控,“剥夺”了他们习以为常的散步、跳广场舞、下棋等老年活动,长时间“宅家”,更加重了心理的不顺畅,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各地要主动关心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组建高质量的心理疏导志愿者团队,与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队及其家属建立沟通联络渠道,给予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积极的精神关怀,让他们互相支持鼓励,减少心理焦虑,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让“疫”线医务人员不为家属而愁心。

敬爱的党组织:

在大家喜迎20**年,张灯结彩的时候,迎来的不是过年的欢声笑语,而是冠状肺炎病毒的蔓延。触目惊心的数字与日俱增,四千、五千、一万,每增一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子庚鼠年,这个不同以往的除夕,整片华夏大地,被疫情点亮。可就是在这样的灾情面前,有一群伟大的人们为祖国冲锋陷阵,站在灾情的第一线,守护着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拼搏在前线的医生,警察,还是在社区治安的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头衔,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也是孩子的爸妈,也有着自己放不下的牵挂,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背起行囊,做最美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亿万同胞筑起防护的堡垒。

除夕,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他们为了老百姓在这个特殊时刻过个好年,仍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与病魔做着抗争。一个多月的时间,xxx几乎半个城市沦陷在新型病毒当中,这个牵动着亿万人民心的城市却依然坚强着,不同地区的医院内,不断有医护人员奔赴xxx,他们主动请缨,支援xxx,只是想为xxx,为祖国争取多一点的时间,而当人们为其他们的姓名时,总是有这么一个回答,我是中国共产党。

记得有人采访到一个医生时,他说,我自从加入共产党,我就一直有这个使命在,祖国培育我多年,我不能辜负我的祖国!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是庄严而又神圣的。作为共产党员,在进行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在说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那一刻,我们心里就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人民有困难的时候做共产党人该做的事。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就冲在第一线,这次冠状肺炎,又毅然决然的奔赴xxx;83岁李兰娟院士,多次抗击病毒,此次有带队去往xxx,每天的睡眠不超过三个小时。xxxxxx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到自己的同行知己感染时泣不成声,但随后又擦干眼泪转身走进病房继续治疗病人,他说,就算他倒下了,病人也必须得救。无论是老一辈的共产党还是新一批共产党员,他们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我是党员,我先上”即是使命,也是责任。

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虽然不能奔赴前线,但我也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防疫工作做好基础,带头做好学校、家庭疫情防控准备,协调好学校、学院的疫情工作。在此,我庄严承诺: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更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检验石,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及时了解疫情发展,认真学习好防护疫情的准备工作,并监督好自己身边的人,积极做好党支部、班集体中学生思想工作,避免恐慌心理,教育引导身边亲友同学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仔细辨别核实网络信息,坚决抵制谣言散布。

从自身做起,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尽量不出门,出门一定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等。并与学校即使取得联系,保持沟通,配合学院做好健康状况报告,如实反映问题的情况,特别是要及时报告确诊、疑似或隔离观察情况。主动担当,协助学校、老师做好疫情防控的辅助工作。

作为一名大三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自己曾经的庄严宣誓,要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我会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砥砺政治品格、彰显使命担当。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圆满的胜利。在春天百花盛开之际,便是我们拥抱世界之时!

汇报人:保真教育网。

中国展览馆协会为进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会员单位产生的影响,于2月5日开展疫情对会员单位的影响调查。据调查报告显示,各单位的复工时间都较为延迟,大部分单位预计此疫情将导致单位损失超过100万以上。

据调查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及各地新出台的企业复工政策,各单位的复工时间都较为延迟,复工时间在2月11-20日的单位有77家,占总数的39.49%;2月21-29日复工和3月以后复工的单位各有53家,分别占比27.18%;在2月10日前复工的单位有12家单位。主营业务为组展商、场馆经营、活动策划与展台设计单位多在2月11-20日或3月以后复工;会展技术服务、施工搭建和其他服务商型的单位多在2月11-20日或2月21-29日复工。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悲伤和恐慌情绪。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

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春节前开始进行社会心态的持续调查。此次社会心态调查的内容包括:疫情认知、疫情下的情绪、疫情中个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行为等方面。

本次调查使用在线调查平台“问卷宝”进行,调查进行的时间为除夕和春节(2020年1月24日-25日)两天,共回收11055份有效成人问卷,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受访者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调查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疫情关注与风险认知。

1.疫情关注与重视程度。

民众对疫情关注度高,长时间关注相关新闻。在此次调查中,99.2%的民众都表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关注,仅有0.8%的民众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疫情。40.8%的民众每天会有1-2个小时左右关注疫情相关信息,45.6%的民众每天会用3-4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关注程度会越强。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有55.7%对疫情非常关注,高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有69.6%非常关注,76.5%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疫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79.2%和81.8%的人非常关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此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民众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的受访者,87.3%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其他省市78.6%)。

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足。67.6%的民众认为周围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疫情,有超过三成的民众感觉周围人对疫情并不重视(见图1)。另有共计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场所很少或没有人戴口罩。

与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围人的重视程度明显更强,30.7%的人都表示周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非常重视,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觉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场所人们几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调查对象只有10.0%的选择比例。

民众对疫情关注的时间较早,但开始重视的时间较晚(见图2)。从事件发生的节点看,33.8%民众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卫健委首次通报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时就开始给予关注,但那时只有9.8%的人给予了重视。2020年1月11日武汉卫健委通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的时候,有21.5%的人开始关注,这时有19.7%的人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继出现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众由此开始关注,30.1%的人开始真正重视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16.7%的人这时开始关注疫情,33.1%的人由此开始重视疫情。虽然有超过半数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就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异地传染性病例和专家论断之后,才给予重视。

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50后、60后群体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开始重视,同一时间段,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重视的比例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居民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开始重视(全国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开始重视(全国70.5%)。

2.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认知。

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风险与自己的距离,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自己社区出现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这个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感;三是与以往经历参照下的危险性,也就是与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

民众认为疫情扩散到自己社区的可能性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少部分人认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不过,人们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率比较低,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可能(23%)或非常可能(1.8%)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感染风险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湖北省调查对象中24.1%的人认为疫情非常可能扩散至自己所在社区,而其他地区只有8.4%。湖北省有共计41.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区只有23.9%。

民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治愈性比较乐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七成多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少数人(3.3%)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区和年龄上的差异。疫情较严重的湖北省受访者对治愈可能性的评估相对较低,共65.6%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9.7%认为非常可能。而其他地区调查对象则有75.4%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14.8%认为非常可能。

疫情当前,民众安全感较高。调查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比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3.9%的人认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的民众安全感均有一定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低,收入较高、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强,湖北省调查对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体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安全的人数百分比为64.1%-65.1%,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58.3%和58.0%认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计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55.8%和57.3%的人认为安全。湖北省的调查对象只有41.1%的人觉得安全,其他省市则有59.9%的人觉得安全。

受访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们眼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如何?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40.37%的民众认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样危险,有18.63%和17.39%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危险程度超过或远远超过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众认为其危险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收入越高、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的人数比例最少,占13.2%,随着收入增加,高收入调查对象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而00后的调查对象危险感知则较低,有28.9%的人认为比sars危险。湖北省调查对象对于危险性的估计也强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整体上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是担忧,79.3%的人都有较为强烈的体验,其次是恐惧(40.1%)、愤怒(39.6%)、悲伤(38.6%)和恐慌(33.4%)。积极的情绪体验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乐观,14.2%的人感到平静(见图3)。

进一步比较普遍担忧情绪的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和湖北省的调查对象担忧情绪较强烈,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担忧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担忧程度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强,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表示担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担忧,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担忧,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担忧。湖北省调查对象86.8%体验到较强的担忧,其他省市78.9%有此体验。

疫情信息获取和评价。

1.民众疫情信息的关注与评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最希望及时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见图4)。

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渴望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当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种信息公布状况,从民众的评分看,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比较滞后(37.6%)或非常滞后(13.8%),41.4%的民众认为公开比较及时,7.2%的民众认为比较及时。总计49.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高。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湖北省调查对象与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认为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透明。具体来说,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有70.3%认为信息公开及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及时的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有43.0%认为信息公开及时。信息透明度评价呈现相同变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高的人数比例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对此的选择比例为45.6%。

湖北省受访者有33.0%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有共计49.5%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湖北省有34.2%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较高(31.9%),其他地区则有51.0%的人认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较高(46.0%)。

2.民众疫情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程度。

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82.4%)和微博(75.8%)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电视渠道(42.9%),然后是网站(41.1%)和新闻客户端(40.8%),周围人口口相传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报纸(7.9%)和本地论坛(7.7%)使用的人很少。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较鲜明的人口学特点。微信的使用几乎没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显差异。使用微博获取信息的则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偏低群体。使用电视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网站较多的是70后。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较高群体。周围人口口相传获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个渠道的各种消息源中,人们最信任的消息来源还是官方渠道,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等,有共89.5%的人认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组织发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觉得可靠。紧随及后分别是地方新闻媒体(75.6%)、类似新浪网和凤凰网这样的商业网站(71.8%)。人们对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和熟人内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过六成的人质疑熟人发来的内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发展的估计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众对于疫情未来一个月的发展势态并不乐观。43.7%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一些,30.9%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缓解一些,3.7%的人认为会得到较大缓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倾向于预期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的发展预期更偏向为严重。具体来说,初中学历的调查对象合计58%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更严重,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81.2%都认为疫情会更严重。72.4%的低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未来一个月内会更严重,82.0%的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分别有74.3%和76.9%。

对于抗击疫情,民众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信心最强,分别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对政府部门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医护人员,比较有信心的比例为53.6%。对于广大民众的信心程度相对低些,42.7%表示比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为。

1.民众关于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具体如下: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出门戴口罩应对疫情。99.2%的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所调查者整体的6.7%没有出门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门戴口罩应对行为。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整体5.2%没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减少外出次数应对疫情,99.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上,占全体1.8%没有减少外出次数,97.3%减少外出次数。

只有1.5%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其中,占全体2.5%的人没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中,占整体3.4%没有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5.8%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

对于外出回家换衣服应对疫情,81.5%民众认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其中占全体的21.2%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60.3%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1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16.7%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1.7%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

28.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体的27.7%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1%的民众有相应行为。71.2%民众认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37.6%没有相应行为,而33.6%的民众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关于过度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77.9%民众认为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没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众认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体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体的11.2%没有服用。

超过一半民众(56.5%)认为盐水漱口是没必要措施,其中占全体55.2%没有盐水漱口行为,只有占全体1.3%有盐水漱口行为。而低于一半占43.5%认为盐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没有相应的行为,而22.0%使用盐水漱口。

59.0%认为没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57.5%没有相应行为,而1.5%的民众在家用醋消毒空气。41.0%民众认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22.8%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8.2%的民众用醋消毒空气。

3.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而取消计划行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不少人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计划,减少接触病毒的可能。具体如下:

1.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98.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其中占整体6.5%并没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

1.6%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98.4%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再进一步询问相应个人行为时,占整体2.5%并没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

3.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计划;96.7%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占整体8.1%并没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

主要结论。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调查时间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多数民众的关注点是春节的团聚和庆祝,对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存在过度乐观认知偏差,对于疫情不够重视。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和疫情发展严峻形势的判断较为客观,66.5%的人认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扩散,24.8%的民众认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9%的民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数(3.3%)的民众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疫情较为客观的判断,人们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和悲伤和恐慌情绪。担忧情绪在当前最为普遍,其次是恐惧、愤怒和悲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绪。相对来说积极情绪比例较低,如乐观和平静。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们更信任官方权威媒体,民众认为最可靠是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发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组织、地方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凤凰网)发布的信息。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疾控人员抗击疫情的表现非常满意。民众的信心非常关键,民众的信心来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和成效,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医学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程度最高,对政府部门的信心较高。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的态度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敬爱的党组织:

在大家喜迎20**年,张灯结彩的时候,迎来的不是过年的欢声笑语,而是冠状肺炎病毒的蔓延。触目惊心的数字与日俱增,四千、五千、一万,每增一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子庚鼠年,这个不同以往的除夕,整片华夏大地,被疫情点亮。可就是在这样的灾情面前,有一群伟大的人们为祖国冲锋陷阵,站在灾情的第一线,守护着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拼搏在前线的医生,警察,还是在社区治安的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头衔,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也是孩子的爸妈,也有着自己放不下的牵挂,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背起行囊,做最美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亿万同胞筑起防护的堡垒。

除夕,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他们为了老百姓在这个特殊时刻过个好年,仍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与病魔做着抗争。一个多月的时间,xxx几乎半个城市沦陷在新型病毒当中,这个牵动着亿万人民心的城市却依然坚强着,不同地区的医院内,不断有医护人员奔赴xxx,他们主动请缨,支援xxx,只是想为xxx,为祖国争取多一点的时间,而当人们为其他们的姓名时,总是有这么一个回答,我是中国共产党。

记得有人采访到一个医生时,他说,我自从加入共产党,我就一直有这个使命在,祖国培育我多年,我不能辜负我的祖国!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是庄严而又神圣的。作为共产党员,在进行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在说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那一刻,我们心里就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人民有困难的时候做共产党人该做的事。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就冲在第一线,这次冠状肺炎,又毅然决然的奔赴xxx;83岁李兰娟院士,多次抗击病毒,此次有带队去往xxx,每天的睡眠不超过三个小时。xxxxxx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到自己的同行知己感染时泣不成声,但随后又擦干眼泪转身走进病房继续治疗病人,他说,就算他倒下了,病人也必须得救。无论是老一辈的共产党还是新一批共产党员,他们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我是党员,我先上”即是使命,也是责任。

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虽然不能奔赴前线,但我也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防疫工作做好基础,带头做好学校、家庭疫情防控准备,协调好学校、学院的疫情工作。在此,我庄严承诺: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更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检验石,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及时了解疫情发展,认真学习好防护疫情的准备工作,并监督好自己身边的人,积极做好党支部、班集体中学生思想工作,避免恐慌心理,教育引导身边亲友同学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仔细辨别核实网络信息,坚决抵制谣言散布。

从自身做起,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尽量不出门,出门一定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等。并与学校即使取得联系,保持沟通,配合学院做好健康状况报告,如实反映问题的情况,特别是要及时报告确诊、疑似或隔离观察情况。主动担当,协助学校、老师做好疫情防控的辅助工作。

作为一名大三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自己曾经的庄严宣誓,要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我会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砥砺政治品格、彰显使命担当。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圆满的胜利。在春天百花盛开之际,便是我们拥抱世界之时!

我第二督查组于__月__日-__日对__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监督检查,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该区关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现将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__区委区政府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防疫指挥部成员单位能够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截至_月__日__时,该区共有__例确诊病例,有_例疑似病例(从武汉务工返乡),对__名密切接触者正在严密观察。

一是部署安排及时。该区1月26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建立健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工作会商,及时有效的发布了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11号公告,从做好防控宣传、暂停客运班线、延迟企业复工等方面做出部署安排,可以说,措施得力、及时有效。

二是宣传引导全面。该区积极通过政务微博、微信、流动宣传车、上门宣传、村内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防控知识,呼吁村民不串门、不拜年、不聚会、不办酒席,注意个人卫生,配合做好防疫工作,确保让疫情防控人人知晓。从我们督查组实地走访的4个乡镇来看,宣传发动很到位,路上行人较少,且均佩戴口罩,防范措施到位。一些重点区域、重点人家均粘贴醒目告示,要求禁止出入、自我隔离。截至目前,在当地干部的耐心劝说下,该区共取消各类喜宴__场,切实减少了人员流动。

三是排查防控严密。该区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紧盯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进行网格化、地毯式再排查,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加强流动人口摸排和外来车辆管控,加强相关人员追踪及包保联系,切实做到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截至目前,已排查从湖北省返回该区的有__人,坚持每日必访,要求这些人员居家隔离不少于14天,切实阻断可疑源头。对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坚决防止疫情输出、扩散。

四是物资保障充足。该区市场监管、卫健委、商务等有关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职责,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目前该区群众粮油等生活物资储备充足,市场价格平稳。同时积极组织口罩、防护服、红外线体温监测仪等医疗物资的调运和储备工作,目前除了口罩、防护服外,其余医疗物资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五是党旗一线飘扬。该区严格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致全省党组织和党员的一封信要求,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冲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该区医护人员尤其是党员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该区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走访排查,宣传车在村里来回穿梭宣传,切实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截至目前,该区共有__名党员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六是社会捐助得力。该区充分发挥红十字会作用,呼吁大家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共同防疫抗疫,献出一份爱心,全力做好社会各界捐赠接收工作,截至目前,共有__家爱心企业捐助__万元、消毒液等物资__箱,口罩__个。同时积极响应省委号召,组织__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全力支持武汉新冠肺炎抗疫工作。

虽然该区在肺炎抗疫防控工作中取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主要有:一是口罩紧缺。市民日常需求的口罩供应不足,目前市场各药店无法购买到口罩,虽然前期政府免费发放一批口罩,但仍有缺口。二是部分干部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督查中发现个别乡镇班子成员履行疫情防控工作职责不力,对包保村的武汉返乡人员排查不够细致,存在落人现象。已责成该区纪委监委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非常关键的阶段,建议该区要持续保持战时状态,绝不可有半点松懈,把各项防控措施抓实抓细,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坚决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下沉机关党员干部力量,确保措施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

二是继续严防死守。坚决筑牢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严密防线,对小区、楼栋、行政村、自然村等要守好重点防线,全方位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好群众日常生活,尽锐出战把疫情控制住。

三是全力救治患者。切实把感染患者救治好,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合理排班轮岗保障休息,严格落实防止院内感染各项措施,切实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要及时准确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和社会情绪。积极加强正面引导,宣传各行各业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下一步,我们督查组将严格落实市委防疫指挥部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加强对公职人员履职尽责、秉公用权等情况的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以监督实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顺畅开展,尽可能的在现场解决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坚定不移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十七

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5月21-25日,市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市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抽取了梁子湖区梁子镇沙湾村和沼山镇湖瓢村。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6份。按照性别分类,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龄分类,50岁以下22人,50岁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44人、村干部8人、乡镇干部3人、其他1人。从调研结果看,全市乡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3人选择“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4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42人、35人、37人,分别占75.0%、62.5%、66.1%。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沙湾村六组龙群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

(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32人、20人,分别占57.1%、35.7%。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

(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

近年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不断壮大,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105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长10.77%。同时,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武昌鱼、蓝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2017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点308个,示范点45个。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品牌88个,总数达204个,同比增加40个,增长24.39%。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鄂州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调查中发现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干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2017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60万吨,综合使用量达57.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6.2%,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乡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指数达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指数达到90%以上。

(三)乡风建设基础扎实。

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村卫生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村民活动中心等基础公共服务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为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全市对乡风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注重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尊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行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

(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

鄂州市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途径,整合面向农村的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全域覆盖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村都有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环境卫生、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现阶段,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民种植0.8亩地的小麦,产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种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农药20元),人工未计,亏本5元。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单平均,平均涨幅22.8%。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表示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要求高,其中从鲜品烘焙成干品这一环节目前依赖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这一环节技术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训工人,由于是临时作业,难以留住工人,所以宁愿将鲜品运往浙江同行那里进行烘焙处理。

(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希望政府供养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模板18篇)篇十八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之重。一年前十九大,党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描绘了美好蓝图,也为扶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理念落地、开局良好,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三农”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事业注入活力,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强大保障。***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运行和民众的“衣食”温饱问题。在改革开放40后的今天,我们要坚持农业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坚定不移的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和一并推进,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共建美丽和谐乡村。“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发端,40年以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来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共建美丽和谐乡村,必将开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丽图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城市和农村都要发展,都要全面进步。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建设农村美丽家园;另一方面,我们要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安定团结,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从提出、实施,再到广大农村逐步落地生根,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注入了强大动能,必将引领亿万农民共建美好生活。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救落水儿童心得体会(模板2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思考和反思的结果,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建设奠

    最优医院药学部实习心得体会总结大全(23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实习单位和导师的感谢与致意,也是对他们的指导和帮助的一种回报和肯定。另外,以下是一些实习心得体会是关于如何克服困难和坚持的经验分享。

    优质量化管理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反思,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心得体会了这一点后,我下定决心要加倍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

    优质船政学堂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写心得体会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和思考。在航海领域,船政培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作

    最热如何培养数学兴趣心得体会(案例14篇)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他人,促进共同进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一、联系实际,引发学

    最优孝敬长辈的体会心得范文(12篇)

    我喜欢用心得体会来记录一些美好的瞬间和感动,让这些记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请大家阅读下面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示和帮助。自古以来,孝敬长辈一

    实用实习生代表演讲稿(模板18篇)

    演讲稿范文是一种用于演讲和演讲赛事的示范性文本,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演讲的结构和技巧。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演讲,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2023年小班个人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下学期大全(22篇)

    教学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如果你对教学工作总结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示。

    最新渣土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在工作和学习中总结经验和感悟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这是一些来自各行业的实践者的真实心得体会,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和思考。

    优质工程技术部工作总结范文(18篇)

    技术工作总结是对自己所负责技术方面工作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以下是一些优秀技术人员的技术工作总结,其中包括他们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