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优质9篇)

时间:2024-09-20 作者:ZS文王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篇一

职责:

2、对各种开源框架进行深入的代码剖析和优化;

3、参与大数据技术方案评审;

4、指导初中级大数据工程师工作;

岗位要求:

5.工作有计划性,责任心和执行能力强,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诚信的工作作风、优秀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篇二

课题no.3-4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分数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推理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7-p39页

思考: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2、填空。

1)、米是米的();米相当于()米。

2)、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把()看作单位“1”。

3)、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

4)、一根卅绳长54米,剪去,还剩()米,把()看作单位“1”。

3、解方程。

二、合作探究:

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新课标第一网

小结:(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1)、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关键: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方程解法:

算术解法:

三、学以致用:

1、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

1)、鸡的只数是鸭的。

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列式计算新课标第一网

1)、一个数的是64,求这个数。

2)、12的与什么数的2倍相等?

3)、加上一个数的,和是1,求这个数。

四、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了76页,是未看页数的,这本书小红还有多少页未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篇三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法、学法:操作法、实践法、讲授法、讨论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元、角、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你自己买过什么东西?

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民币。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有的学生拿的是1张1元纸币,有的学生拿的是1枚1元硬币,还有的学生纸币、硬币都拿了。

板书: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三、认识进率。

1、谈话: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1)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引导: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们来看看豆豆是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我付10角可以吗?”)

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1元=10角

2、引导: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出示图)板书: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四、简单购物。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1张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教师巡视辅导)

3、引导: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提问: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谈话: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一)

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元、角、分(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识别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数出人民币,能简单兑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模拟兑换和人民币计算的活动,初步体会1元以上各种人民币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钱、换钱、算钱的技能。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受日常生活里的数学现象与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不同面值钱币间的兑换。

教学准备:课件,面值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儿童玩具钱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元、角、分)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4、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2”。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6、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7、完成“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独立列式交流结果。

8、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6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9、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分别多少元?

2)学生讨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练习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二)

10元、20元、50元、100元

第三课时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应用及实践活动解决“购物”里的简单问题,加深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的认识;能在模拟购物活动中成功“购物”,能正确计算购物活动中的简单的价格和总价。

价格和总价。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里的数学,了解购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挂图出示::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三、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提问: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作业。

教学板书:

小小商店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法、学法:操作法、实践法、讲授法、讨论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元、角、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你自己买过什么东西?

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民币。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有的学生拿的是1张1元纸币,有的学生拿的是1枚1元硬币,还有的学生纸币、硬币都拿了。

板书: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三、认识进率。

1、谈话: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1)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引导: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们来看看豆豆是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我付10角可以吗?”)

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1元=10角

2、引导: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出示图)板书: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四、简单购物。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1张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教师巡视辅导)

3、引导: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提问: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谈话: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一)

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元、角、分(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识别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数出人民币,能简单兑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模拟兑换和人民币计算的活动,初步体会1元以上各种人民币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钱、换钱、算钱的技能。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受日常生活里的数学现象与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不同面值钱币间的兑换。

教学准备:课件,面值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儿童玩具钱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元、角、分)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4、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2”。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6、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7、完成“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独立列式交流结果。

8、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6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9、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分别多少元?

2)学生讨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练习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二)

10元、20元、50元、100元

第三课时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应用及实践活动解决“购物”里的简单问题,加深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的认识;能在模拟购物活动中成功“购物”,能正确计算购物活动中的简单的价格和总价。

价格和总价。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里的数学,了解购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挂图出示::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三、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提问: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作业。

教学板书:

小小商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篇四

一、课题:

三、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对元、角、分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能正确读写时间,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读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

五、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读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口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口算题,听老师念题,然后写在作业本上。

(二)整理复习

1、今天我们来复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老师说人民币的数,学生拿;老师出示人民币,学生认,组内同学一人拿,其它同学认。

(2)让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复习人民币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1元=()角10分=()角10角=()元

1元=()分300分=()元100元=()元

(2)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元=()角25角=()元50角=()元

20分=()角3角=()分65分=()角

多让学生讨论,然后计算,让学生自己举例计算。

3、几时几分?

请同学翻到书p100页,第9题,请大家看看会不会读钟面上的时间?把读出来的结果写到书上。

(三)教学效果测评

让学生做p103页第9、10题,p105页第15题,

教师引导,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

十、课后小结:

一、课题:位置与图形、统计的复习

三、教学目标:让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数据的分析,图形的拼组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五、教学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复习了时间,下面大家来读下面几个钟面,认一认大约是几时。(见p.100页例9)

(二)复习整理

1、我们今天先复习位置,请大家看挂图。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2、我们下面再来做做听反话的游戏好吗?(游戏在课本9页上)。

3、刚才我们做了游戏,下面我们来数数图形,请大家打开书100页,请把11题数到书上。

4、星期日,同学们喜欢做很多的事,下面请大家看书上二(1)班小朋友们画的他们喜欢做的事的统计表。

请小组讨论表下面的问题,并看我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最后集体评讲)。

小结: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通过操作活动,拼组图形数出图形个数。我们还进一步复习认识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十、课后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篇五

课题no.3-5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2、在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掌握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掌握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补充之后由老师进行点拨,最后巩固知识。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9-p40页

2、直接写出得数。

3、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1)、杨树比柳树少。

2)、柳树比杨树多。

二、合作探究:

例1、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比航模小组多,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要求:1)、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2)、用方程和算术方法两种方法解答。

小结: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关键是:

要点提示:解答分数应用题,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还要看清所要求的问题与单位“1”的关系。

三、学以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

商店运来彩电150台,(),运来空调多少台?

1)、空调比彩电少,列式是()。

2)、150除以(1-),条件是()。

3)、空调比彩电多,列式是()。

4)、彩电比空调多,列式是()。

2、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是的,求这个数。

2)、与的积再除以,商是多少?

3)、的倒数的3倍减去,差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3)、一筐苹果的是16千克,吃去这筐苹果的,还剩多少千克?

新课标第一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 20+4= 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例2、

一共有36个足球,我们班借了8个足球,还多少个?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36-8=28 36-8=28

16-8=8 10-8=2

20+8=28 26+2=2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篇八

课题

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

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具体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感受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许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个、小棒。

创设情境,理解加法含义。

指导看课本18页图,创设情境。师:图中画了什么?

理解加法含义。师:2辆车和一辆车合起来是几辆车?你怎么知道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指明: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认识加号。

师:在数学上,2和1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书:2+1=3

读作:2加1等于3。

师领读,生跟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符号,你准备怎样记住它?

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生:3+2=5

小组合作,探讨算法的多样化。

师:3加2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

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算一算,写一写。

师:刚才大家想出那么多的计算方法,下面,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田字格中的3个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指导以及观察各学生的计算能力。

集体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一图两式,体会加法交换律。

1、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观察对比,找出规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课堂活动。

说一说,填一填。

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

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反馈,订正。

看图填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交流。

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看看一共能写出几个不同的算式。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课题

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的例5,课堂活动的第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写数。

新授。

创设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分一分,师巡视指导。)

交流展示。

指名让分法不同的学生到投影仪前展示。

师: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有点乱,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每种分法都想出来,一个也不落下?同桌商量一下。

(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大家。

学生展示按顺序分。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边说边自己按顺序分一分。

小结。

我们通过分小棒得到了5的组成,以后凡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想出更好的办法。

小组学习4、3和2的组成。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汇报展示。

课堂活动

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求帮助。)

反馈、集体评议。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先与同桌交流,再回家与父母交流。

五、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篇九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数?

2、最小的非0的自然数是多少?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基本单位是多少?

3、小数又可以怎样分类?

4、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数位的顺序是怎样的?

6、写数时应注意什么?用阿拉伯数字写出下面各数:七千零三十八、七亿零三十八万、

三亿零五十万六千、零点零四零六

练习:

1、在数位顺序表里,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三位是()位,计数单位是()位。

2、最高位是百万位的整数是()位数;最后一位是百分位的小数是()位小数。

3、5830070420读作()。“8”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

4、有一个四位数,加上“1”就变成五位数,这个四位数是();有一个四位数,减去“1”就变成三位数,这个四位数()。

5、地球有多大?请读出下面数据。

地球的半径6378.14千米赤道长40073.92千米

地球表面积510067860平方千米地球海洋面积361745300平方千米

思考并回答:

1、3.150=3.15、7.8=7.8000,这是根据什么?

2、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一位,它的值有什么变化?

3、1÷3、70.7÷33,商的小数部分的数字有什么规律?

5、下面的循环小数,如果各保留三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该怎样写?.....

0.720.33.150

6、以85400为例,省略万后面的尾数与写作以万为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

8、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45,这三个数分别是()、()、()。

练习:

1、9035000以万为单位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作()。408000000以亿为单位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作()。

2、7.85353……写作(),0.346346……写作()。

3、0.04×1000就是将0.04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4、25.4÷100就是把25.4的小数点向()移动()位。3.002的小数点左移两位,是原数的(),小数点右移三位,是原数的()倍。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45,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商是()。

数的整除

思考并回答:

1、下面的除式,哪些是整除关系?是整除关系的两个数要具备哪些条件?

32÷4、45÷7、12÷0.3、720÷90、2÷4

4、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5、下面各题分解质因数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对的应该怎样改正?

6、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4和42、24和32、12和18

7、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吗?怎样判别两个数是否是互质数?

练习:

1、在16、4、8、32、36、80、84、160这些数中,80的约数有(),16的倍数有()。

2、20的约数有(),32的约数有(),20和32的公约数有(),其中最大的公约数是()。

3、按照下面要求写出互质数:两个都是质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

能被3整除的数

能被5整除的数能被2整除的数

5、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27和18、39和117、8和15

6、一个数用2、3、5除正好都是整数,这个数最小是();有一个数用它去除30、45、60正好都是整数,这个数最大是()。

7、判断题:

(1)没有约数2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2)一个自然数的约数总比它的倍数小。

(3)两个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4)一个奇数加上7,一定能被2整除。

(5)2、3、5都是质因数。

(6)两个合数不能成为互质数。

(7)17的约数都是质数。

(8)因为3、5、6的最大公约数是1,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3×5×6=90。

分数和百分数

思考并回答:

1、先填空,在回答:4/5=1÷×、4/5=÷;7/9=1÷×、7/9=÷

什么叫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个表示什么?分数单位表示什么意思?

2、什么叫百分率?“9/100米”与“9﹪”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

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

4、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你能说出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吗?

5、下面括号里应填什么数?其中哪一个分数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24/40=()/20=48/()=()/5=()/15=36/()

6、举例说明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8、分数、小数、百分数混在一起,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比较0.6、2/3、61﹪的大小。

练习:

1、把3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5段,每段钢管是全长的()/(),每段的长度是()/()米,3段占全长的()﹪。

2、生产500吨化肥,计划2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计划的()﹪,每天生产()吨。

3、3里面有()个1/3,2/3里面有()1/12,1里面有11个2/(),100个1/7是()。

4、7/15的分数单位是(),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1/5。

5、5/8的分母加上2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6/15的分母减去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

6、一个分数,它的单位是1/8,它有7个这样的单位,这个分数是(),化成小数是(),化百分数是()。

量和计量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

各种量基本单位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长度1米1千米=()米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面积1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顷

1平方千米=()平方米

1公顷=()平方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1立方米

1升1立方米=()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升=()毫升

质量1千克1吨=()千克

1千克=()克

时间1秒1日=()时

1时=()分

1分=()秒

2、在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或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变换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

1、填空:

(1)5米=()分米3.2分米=()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2700平方米=()公顷

(2)4.8升=()毫升1.6千克=()克7.3米=()分米=()厘米

(3)4.2公顷=()平方米0.8平方千米=()公顷

1.05立方米=()立方分米1.45吨=()千克

(4)210秒=()分1/6日=()时1时20分=()分

2、选择:

(1)下列年份中,不是闰年的年份是()a1980年bc21

(2)25厘米×()=1米a1/2b4c40

(3)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a10厘米b100厘米c10000厘米

3、判断题:

(1)第一季度有91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2)一水池装了0.3立方米的水,这池水的容积是300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