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内除法一(5篇)

时间:2024-12-23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内除法一(5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内除法一(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内除法一篇一

表内除法

(一)平均分

(一)[教学内容] 第42--43页例

1、例

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子们很着急,想不出办法了。

操作: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小猴子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观察: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 分法分成两类吗?

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

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

(2)加深认识。

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同桌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然后用圆片摆出你们的分法:

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

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朋友看“想想做做”第1题,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

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理由。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动手操作,学习分法

1.教学例2。

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很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8个桃。它说: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出示例题,摆出8个桃)

小朋友,让你来分一分,你觉得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到分给几个小朋 友了呢?

要求:请小朋友在图里分一分,看看能分给几个小朋友,在()里填一

填,再和大家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让学生把填充的话齐说一遍。

追问: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回顾:请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指出:刚才平均分的分法是这样的: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4份。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让学生说说题意。

提问: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地分,每次拿出几根小棒,能看出怎样的结果?每3根、每4根一份地分呢?

小朋友能分吗?自己动手分一分,每次分完后看分成几份,并且记录下来:每()根一份,分成()份。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渲示分的过程,明确每份分了几根,结果是分成了几份,并板书。

引导:小朋友来看小棒,想每次分法:第一次每(2)根一份,结果分成——(6份);第二次每(3)根一份,结果分成——~(4份);第三次每(4)根一份,结果分成——(3份)。你觉得这里平均分是怎样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 [板书: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份]

让学生一齐说一说: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小结:(指黑板上小棒、板书)刚才学习的是怎样平均分。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这种分法先看每份是几个,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明确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

交流分法和结果。逐题说说每几个一份,结果分成了几份.有错的订正。

提问:这里的平均分都是怎样分的

强调: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

2.操作平均分。

让学生摆出6个圆片。

要求按每2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学生操作,交流分法和结果,并结合演示)

要求按每3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学生操作,交流分法和结果,并结合演示)

说明:刚才大家的分法,就是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结果知道分成了几份。

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看图、读题。

提问:请看图上,每人分3个,图里是怎样拿气球的?(每次拿出3个气球给1个小朋友)

填空:小朋友想一想,像这样每3个一份地分,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把结果填在()里;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图里圈一圈.看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再填一填。交流结果。

追问:这里把15个气球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四、回顾内容,课堂小结

引导: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通过学习有哪些体会?

小结:今天学习了平均分。通过小朋友摆学具,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还通过分桃、分学具,知道了平均分的一种分法: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可以看分成了几份。同时,小朋友体会到,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是认识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好方法。

课后反思:

平均分

(二)[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5页例

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动手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掌握“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内涵。

2.使学生联系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表达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和小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操作回顾,揭示课题

1.操作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现在就来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一分。

(1)请拿出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一分,看能分成几份。(学生操作)

交流:8根小棒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

结合交流演示按每2根一份地分,并画圈表示分法和结果:

(2)追问:这是平均分吗?这里的平均分是按什么来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指出:这里的平均分是按每2根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板书: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几份]

2.谈话揭题。

像上面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的平均分是知道每2根一份,要每次拿2根摆成一份,结果分成4份,这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那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习近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小朋友要注意两种分法不同的地方:

二、动手实践,1.教学例3。

(1)学生操作、交流。

出示例题,让学生了解题意。

引导:这里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问每个小朋友分几个。现在请大家先拿出8个圆片代替8个桃;再拿出2根小棒横着摆.代表2个小朋友。

追问:摆2根小棒表示什么意思?

现在大家动手分一分8个桃,按照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来分.把桃分完,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几个,在书上()里填一填。

交流:把8个桃按几个小朋友平均分的?

接下来你是怎样务的?

提问: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2)明晰分法。

提问:刚才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先摆2根小棒表示要按什么平均分?(按2份平均分)

说明: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要平均分成2份.所以先摆小棒或画圈确定分2份,再按2份平均分。

小朋友按2份平均分的分法有一些不同,有的每份先分1个,有的每份先分2个„„再把剩下的这样分完;也有的每份一次分4个,刚好分完。过程不同,但都是按2份分,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引导:想一想,每次摆的时候为什么都要把每份个数分得一样多呢?

演示、操作,统一方法:刚才小朋友的分法,都是按2份分,做到了每份同样多。现在请小朋友再跟老师一起分一分:8个桃要按2份平均分,先确定分的份数是2份;为了保证每份分得同样多,可以这样分:每份先分1个,接着每份再分1个„„现在正好分完。

提问:8个桃按2份平均分,结果知道了什么?

(3)回顾小结。

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分法,把8个桃按几份平均分的?我们是怎样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说明:今天把8个桃平均分是这样分的:按指定的2份平均分,分完后看到每份分得4个。

启发: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分法,和前面学的“按每几个一份地分”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说明:今天学习的平均分,先确定好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 是每份分得几个;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是先确定好每几个一份,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让学生说说题意。

提问: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要确定好几份来分,能看出怎样的结果?平均分成3份、4份呢?

小朋友能分吗?请小朋友先想好每次分成几份,再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看每份几根,并且记录下来:平均分成()份,每份()根。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演示分的过程(教师画圈或横线表示份数),明确各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根,并板书。

引导:小朋友来看小棒,想每次分法:第一次按2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

——(6根);第二次按3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4根);第三次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3根)。你觉得这里平均分都是按什么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板书: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个]

让学生一齐说一说: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几个。

小结:(指黑板上小棒、板书)刚才学习的是平均分另一种分法。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今天是先看清要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看每份几个。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懂分的方法,说说要平均分成几份,为什么每份先分1个,接着怎样分;再连线分一分,分完为止,然后填一填。

交流连线结果,逐题说说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每份几个:

提问:这里平均分先看什么,都是按什么分的?

小结:这里的平均分,都是先看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能知道每份几个。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r解题意。

提问:分胡萝卜给几只小兔,要求按几份平均分?

提醒学生可以连一连,也可以用学具表示8根胡萝卜分一分.再把分得的结果说一说、填一填。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题意后,要求学生先看着图在脑子里分一分,想想每只松鼠分得几个,再连一连、分一分、填一填,看自己想的结果对不对一

提问:这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个?

4.做“想想做做”第t1题。

(1)“{示题目,组织操作。

15个o能平均分成jl份?先同桌时论,(可以想几个几是15)想好了一起交流。

交流:能平均分成几份?(板书:平均分成3份、5份、15份)

你准备按几份平均分?先想一想,再选一个平均分的份羹,用圆片分一分.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2)组织交流.深化分法。

根据学生交流分法,教师演示分法:先确定平均分几份。霜分一分。分完后让学生说说】5个o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说明:刚才小朋友用今天的分法平均分,分得真好!都是:走看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几个。

(3)观察拓展。

小朋友,如果换个方法看,用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想1整分成3份的,可以看成是按每几个一份分的。结果是平均分成3份?(教—嘲手势表示每5个一份地分,并指分成3份的结果,初步体验不同分法)

指出:小朋友,我们从同„个分的结果里,呵以看出分法虽然不同,但也

是有联系的。究竟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小朋友先想想,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习近平均分,就能更加清楚不同分法各是怎样分的。

四、完成“动手做”

1.用8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请小朋友拿出8个小正方形,你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同桌商量怎样拼,动手做一做,看看你有几种拼法。

交流拼法,教师演示两种拼法:拼成一排的,拼成两排的。(注意引导学生明白4×2的两种拼法位置不同,但却是完全一样的图形)

启发:请看拼成的图想一想,怎样很快想到能拼成2排.每排4个?(引导用二四得八或2×4=8想)

说明:用几个几是8.想乘法口诀或算式,再把8个平均分,就能想到怎

样拼。比如,二四得八,或者2x4=8,就想到按2排平均分,一排可以摆4个;也可以想到按每4个摆一排,可以摆成2排。

2.用12个、l8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用12个、18个能拼成长方形吗?你选一种个数,用你的方法想一想、拼 一拼,再和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等会我们一起交流怎样拼的,各有几种拼法。

交流拼法,教师展示给学生观察,启发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拼正方形。

提问:用这样的小正方形拼正方形的话,你最少用凡个就能拼成正方形?

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形拼正方形。

五、回顾过程,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的“平均分”你学到了什么?能说说今天平均分的方法是按什么平均分,结果是什么吗?和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方法不同在哪里呢?

你是通过什么活动学会平均分的方法的?

小结:今天仍然学习习近平均分。小朋友还是通过动手操作分桃、分学具,学会了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看清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得到每份几个。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是学习数学的好帮手,小朋友要学会用学具学数学。

教学反思:

平均分

(三)[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年级上册第46~47页例

4、“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进一步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和 “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能区分平均分的不同分法,能根据平均分的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表达等活动,比较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加深认识平均分的不同过程和结果,感受不同分法的内在联系,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了解现实情境中具有数学现象和数学内容,体会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与区别;培养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比较、认识平均分不同分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分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各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感知,初步比较

1.谈话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内容,我们主要学习和研究的是什么知识?

分得怎样的结果才是平均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习近平均分。(板书课题)

2.操作激活。

i出示8根小棒。

要求:把它们每2根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根?

学生用小棒按要永操作平均分,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操作丽种分法。

交流:刚才各是怎样分的?

请小朋友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3.小结归纳。

说明:一种是按每几根一份地分,看分成几份;另一种是按几份平均分,看每份几根。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 “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比较分法

1.教学例4。

引导:老师这里有12支铅笔,你能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把12支铅笔平均分吗?

请小朋友用12根小棒代替铅笔,想想可以怎样平均分,再分一分。分的时候看明白你是怎样分的。(学生操作)

2.初次尝试。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结合学生黑板上出现的实际分法进行教学:

如出现:///

///

///

///

(1)交流:这是平均分吗?你能介绍自己是怎样分的吗?

小朋友听明白他是怎样分的了吗?那来说说他怎样分的。

(2)提问:有没有分好后与他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却是不同分法的呢?

那你怎样分的?你来用不同的分法说说怎样得出这个相同结果的。

哪位小朋友来说说后一令小朋友又是怎样分的?

(3)比较:现在平均分摆出的结果一样,但他俩的分法不同在哪里呢?大家先同桌交流一下,再把不同的分法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明确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分的过程一种是把12支铅笔,每3

支一份地分,结果分成了4份;另一种是把12支铅笔,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3支。

(4)小结:小朋友现在看到,虽然平均分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分的过程却不一样:一种是“每3支一份地分”,看出可以分成4份;一种是“按4份平均分”,看出每份3支。不管哪种分法,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支数相同,因此都是“平均分”。

3.再次尝试。

引导:12支铅笔平均分,你还可以怎样分,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先自己用小棒分一分.再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并互相说说你摆出的结果还可以用哪种分法得到。

交流:你分的结果是什么?能说出哪两种分法都能得到这个结果吗?

讨论: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结果,你能有序地说说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平均分的结果吗?

小组汇报,将不同的分法分别依次呈现在黑板上:

分成了12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份2支,分成了6份;平均分成6份,每份2支。每份3吏,分成了4份;平均分成4份.每份3支。每份4支,分成了3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4支.

启发: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份慧分,结果 是分成几份”,也可以是“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有几个”,餐看.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每份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板书: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分法:

每几个一份地分按几份平均分

结果:

可以分成几份

每份有几个

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操作、填空。

交流每次怎样分的.根据交流演示分法和结果。

提问:这里两种分法摆的圆片结果一样吗?分法有什么区别?

说明:这里平均分摆出的相同结果,可以用两种分法得到:一种可以每2 个一份地分,另一种可以按5份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把两小题自己读一读,互相说说每题要求按怎样的分法分,然后看图填空。

交流结果。

提问:看图说说,按哪丽种分法来平均分的,结果怎样?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看8个菠萝平均分的图,想想可以用哪些分法分得这样的结果,再填空。

交流结果。

提问:这两种分法不同在哪里?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小朋友看看有几个苹果呢,想想怎样分的,把结果填在()里。

交流填写结果。

提问:分物体要得到平均分的结果,可以怎样分,你能总结一下吗?谁来说一说。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让学生根据图上意思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比较:请小朋友自己比一比这三小题不同在哪里,再说给大家听一听: 每小题是怎样看图、怎样想的。

指出:像这样每份个数相同的情境,可以看成有几个儿,一共多少个,也 可以从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来看: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或者按几份平均分,每份有几个。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引导:你从图上看到兔有几个几只,鸡有几个几只?

兔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同桌先说一说。

交流:你看出兔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

追问:每幅图都可以看成几种分法?哪两种分法?

指出:这两种小动物都是几个几是多少的情境,用平均分来看,都可以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了几份;也都可以看成按几份平均分,每份有几个。

四、反思过程,全课总结

引导:小朋友反思一下学习过程,今天学习了平均分的什么内容?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体会?

课后反思:

认识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50页例

5、例6和相

应的“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经历从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填写除法算式,并能说明理由。

2.使学生在联系平均分的情境认识除法的活动中,体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数学式子的过程,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平均分的含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除法来自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对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产生一定的兴趣;培养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除法含义。

[教学难点]

除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生各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新知

(一)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写除法算式。

1.教学例5。

(1)出示例5情境和问题。

讲述:星期天小朋友们到公园里玩,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请小朋

友仔细观察和读题,告诉大家:你从题里知道了什么?

提问:一共几个小朋友?(板书:6)每几人坐一辆车?(板书:2)要算出 什么结果?

(2)引导思考、解决。

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可以怎样想呢?你能得出要坐几辆车吗?自己想一想,有困难可以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得出要坐几辆车,把()填好;再和同桌说说你的做法、想法,结果是要坐几辆车。好吗?

交流:哪位小朋友用圆片摆的?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要坐几辆车?(根据交流教师用圆片演示,得出要坐3辆车)

这是把6个小朋友怎样分的?

有没有不摆圆片自己想的?来说说你怎样想的。

你们听明白了他说的有6人,每2人坐一辆,要坐3辆车是怎样想的吗? 谁来说说看?

追问:他的想法实际上是把6个小朋友按什么分的,结果得到什么?

引导归纳:有的小朋友摆圆片分,有的小朋友看图直接想.用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把6人怎样分的,结果要坐几辆车?(板书:3)

(3)引入除法。

说明:刚才的问题,是把6人按每2人一份地平均分,结果得到坐3辆车。(指板书的数)这样把6人按每2人一份平均分,结果是3份,可以用除法计算,写成算式“6除以2等于3”。(在数中间板书除号和等号)

追问:根据什么写出“6÷2=3”这道除法算式的?

说明:这样的算式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除法算式。(板书课题:认识除法)

说明:这个符号叫除号。(在“÷”下面板书:除号)除号可以这样写:先写中间一小横,然后上面写一点,下面写一点。(让学生跟教师书空写除号)

教学算式“6÷2=3”的读法,让学生读一读,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

提问:要知道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应该把12个苹果怎样分,得到结果是什么?(让几名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明白:把12个苹果每3个—份地分,看分成几份)

按照这样平均分的分法,你能填写下面的算式吗?(学生填写、交流,集 体订正)

集体读一渎算式。

追问:想一想,为什么算式可以写成“12÷3=4”?这个算式里的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

3.回顾小结。

回顾:请小朋友回顾刚才两道题,是把6个小朋友、12个苹果怎样分的?

这样的分法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小结:像刚才两道题这样,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按几份平均分写除法算式。

1.教学例6。

(1)出示例6情境和问题。

讲述:星期天小朋友们去植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和读题,想想从题里

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什么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

提问:这是要把6个小朋友怎样平均分?(板书:6 3)

(2)引导思考、解决。

把6个小朋友按3组平均分,每组几人呢?看图自己想一想,也可以用

圆片分一分,得出每组几人,填在()里;再和同桌说说你的做法、想法。

交流:哪位小朋友用圆片摆的?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每组几人。

(根据交流教师用圆片演示,得出每组2人)

这是把6个小朋友怎样分的?

有没有不摆圆片看图想的?来说说每组几人,你怎样知道的。

追问:他的想法实际上也是把6个小朋友按什么平均分的,结果每组

几人?

引导归纳:有的小朋友摆圆片分,有的小朋友看图直接想,但都是把6人怎样分的,结果每组几人?(板书:2)

(3)引入除法。

说明:这里的问题,也要平均分。这是把6人按3组平均分,结果得到每 组2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把6人平均分成3组,结果是每组2人,(指板 书的数)就写成“6除以3等于2”。(在数中间板书除号和等号)

让学生读一读算式。

追问:根据什么写出“6÷3=2”这道除法算式的?6和3各表示什么? 2呢?

说明被除数、除数和商并板书在算式下面,并指给学生说一说。

2.教学例6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

提问:要知道每人分得几支,要把8支铅笔怎样平均分,得到结果是 什么?

按照这样平均分的分法,你能填写下面的算式吗?(学生填写、交流,集 体订正)

追问:为什么要写成“8÷2=4”?这道除法算式的8、2、4各表示什么意思?

3.回顾小结。

回顾:请小朋友回顾刚才两道题,6个小朋友、8支铅笔都是怎样分的?这样的分法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小结:通过这里两道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巩固内化,加深认识

1.选择答案(口答)。

(1)8个同学在跳绳,每2人一组,分成了(4)组。列式是()。

a.2×4-8

b.8÷2=4

(2)10人打乒乓球,平均分成5组,每组(2)人。列式是()。

a.2×5 =10

b.10÷5-2

提问:这里为什么都要选除法算式?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算式,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说10、2、5各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 么意思。

说明:把10砖按每2块搬一次,求几次搬完,要用除法算。

3.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算式,集体订正。

提问:为什么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除数3表示什么意思?商3呢?

4.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可以看成怎样平均分的,还可以看成怎样平均分的。

学生独立读题并完成算式。

交流两道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两小题都用除法算?这两道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个朋友知道了只要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不管

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还是按几份平均分、求每份是几个,都要用除法计算。

5.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除法算式。

三、全课总结

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认识了哪些知识?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还有哪些体会?

课后反思:

认识除法练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练习八第l~8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列算式的练习,能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情境表示的意思,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和问题正确列出除法算式,并能说明自己的想法,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熟练渎、写除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看情境说明列式理f,体会观察和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强化除法和平均分的联系,加深理解除法含义,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内在联系;发展形象思维和观察、分析、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初步感受模型思想。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观察、思考等认知活动,感受实际生活里的除法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观察情境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准备] 师生各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除法,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列出除法算式。今天,我们就来练习除法的认识。(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能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并了解乘法和除法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理解除法含义

1.做练习八第1题。

(1)学生读题。

要求:请同臬小朋友每人用10根小棒,互相合作按题里要求分一分。

同桌用左边小朋友的小棒按第(1)题分,注意分法和结果,填写()和算式。

用右边小朋友的小棒按第(2)题分,两人检查对不对,再填写()和算式。

交流:第(1)题怎样分的,结果是几份?(教师演示,数一数分成几份)除 法算式怎样列的?(板书算式)

为什么用除法算?

第(2)题怎样分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演示,数一数每份几根)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板书算式)

为什么也用除法算?

(2)比较:请小朋友观察分的小棒,用10根两次平均分摆成的小棒是一样的,不过分法不同。你能说说刚才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吗?

请根据分法说一说,这两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说明:虽然看到摆成的小棒是一样的,但两次分小棒的过程、结果不同,一种是按5根一份平均分,结果是分成2份,除法算式是10÷5—2:另一种分法是按2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5根,除法算式是10÷2=5。所以,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或者是按几份平均分,都可以写成除法算式,但算式表示的意思不同。

2.做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里有多少个棉桃,分成了几个几,明确有12个,分成了4 个3。

要求同桌根据两种分法说说,可以看成怎样的分的,并交流不同说法。

让学生填空。

交流填空结果和算式,呈现学生的练习。

追问:为什么都能列成除法算式?12÷3—4表示什么意思?12÷4-3呢?

指出:把12个棉桃平均分成几个几的同一幅图,可以从不同分法来观察:

可以看成每4个一份,分成3份;还可以看成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看成不同的分法.写出的除法算式不同。

3.做练习八第3题。

提问:从图里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读题填空、列式。

交流填空和算式,让学生说说列式是怎样想的。

指出:根据平均分写除法算式,要根据图意先想是怎样分的、结果是什么,再根据分法想算式怎样写,然后正确写出算式。

4.做练习八第4题。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想一共几条金鱼,可以看成怎样分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让学生列出算式,同时指名板演。

交流:为什么要列成除法算式?这两道除法算式是怎样想的?

指出: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列式时要联系分法想算式。

三、感悟乘、除法联系

1.做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观察图意,说说有几个花坛,每个花坛几朵花,一共多少朵。

学生自己读题填空、填算式。

交流填空和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提问:为什么可以写成乘法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看图的。

你在图里是根据什么列出两道不同除法算式的?

现在看一看,这幅图可以列出几道算式?怎样的三道?

让学生集体读一读三道算式。

引导:大家讨论讨论,上面列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时,每次是怎样观察这幅图的?讨论好了把你们的观察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观察方法,明确每次观察方法怎样看的。

指出:像花坛这样几个几的图,可以看成“有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列出

乘法算式;也可以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列出除法算式;还可以看成“按几份平均分”,列出另一道除法算式。所以,根据这样有几个几的图,可以列出一道——(乘法算式)、两道——(除法算式),这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口答练习八第7题。

观察:请小朋友仔细看第7题里的图,柜台上有些什么蔬菜,每种蔬菜是 怎样摆的。

交流:哪位小朋友告诉大家,柜台上摆了哪些蔬菜,怎样摆的?

提问:黄瓜是怎样摆的?能说出哪些算式?(口答、板书)乘法算式表示 什么意思?两道除法算式各是怎样想的?

引导:你能根据图里蔬菜说出哪些算式,在小组里说一说。

交流算式,注意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说,教师板书。

追问:这里每种蔬菜都可以写成几个乘法算式和几个除法算式?

让学生集体读一读每组三道算式。

说明:这里根据每种蔬菜写出的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生活里经常看到这样摆成几个几的物体,这时都可以写出有联系的三道算式。看成“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就用乘法算;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或者“按几份平均分,每份几个”,都用除法算。

3.尝试、拓展。

引导:我们看到上面每组里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是有联系的。你能试着根据下面的算式,说出有联系的除法算式吗?

2×4=8

5×3=15

4.口答练习八第8题。

让学生看式子说出几乘几等于多少,说说想的哪句口诀。

四、练习总结,布置作业

1.练习总结。

引导:这节课练习了许多题目,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

总结:通过练习,小朋友进一步知道了,平均分的问题要用除法算。平均分的一幅图,可以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也可以看成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根据不同的分法能列出不同的除法算式,算式表示的意思就不同。还知道像这样的图,还可以看成几个几是多少,列成乘法算式。所以像今天这样的图,都可以列成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这样的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看思考题,明确有3个圆,要画8个△,每个圆里都有4个。

学生先自己画一画,再交流怎样画的,看看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3.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八第5题、第8题。

课后反思:

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第53--54页例

7、“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表内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朋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能正确选择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被除数不大于16)的商:初步学会列式解决简单的除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乘法口诀求商的原理的感受,初步体会乘、除法的联系,感受用口诀求商的合理性,能联系除法的含义说明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除法算式想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师生各准备8根小棒,教师准备除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淡话:我们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表示平均分和它的结果要用除法算式。那除法算式的商怎样算呢,这就要学习求商。(板书课题:求商)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7。

(1)列出算式。

观察: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具体问题。请观察情境图里小朋友在干什么.你知道了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和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交流题意.让学生集体用三句话说出题意。

提问:根据“8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要解决“分成了几组”这个问

题,你觉得要列怎样的算式,能说说你想到的算式吗?(板书:8÷2-)

为什么列成除法式子?

(2)引导探究。

引导:根据题目里的分法,你能想到8÷2的商是几吗?自己独立想办法.可以按题目意思摆小棒、厕图形分一分,看看结果分成几组;也可以看图里的小朋友想一想,应该可以分成几组。得出商是几后,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商和自己的办法、理南。

(3)理解算法。

交流:8÷2的商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看。

结合交流板书结果“4(组)”,并相机演示或说明(学生出现几种就演示或说明几种):

学生画图形分或小棒分的,教师相应嘲图或分小棒,再结合直观说明:把8个每2个一份平均分,知道4个2是8,所以可以分成4组。

学生用减法的,教师板书减法算式(得0),再结合减法说明:8连续减4个2得0.说明4个2正好是乳所以也能得出可以分成4组。

学生根据题意说明理由的,教师结合图片说明:4个2人正好是一共的8人,所以同样得出可以分成4组。

引导:现在大家的办法、想法虽然不同,但结果都是根据几个2人是8人,得出可以分成4组的?

大家不同的办法其实都是想:4个2人是8人,所以商是4。那4个2人是8人,就是几乘几得8,你能想到哪句乘法口诀?(二四得八)

归纳:因为4个2是8,所以商是4.这让小朋友想到t4×2和口诀“二 四得八”。所以在计算除法时,我们也可以用乘法口诀算。这道题可以想口诀“=几得八”呢,二

(四)得八,所以8÷2=4(组)。[板书:二

(四)得八商是-]

学生口答问题,并要求算一算:4组是不是正好8人,检查算得对不对。

通过用乘法检查,说明用口诀求商的得数是对的。那谁再说说用口诀求8÷2的商怎样想的。(指名学生说一说)

追问:计算8÷2等于几,可以想什么算得数?哪句乘法口诀?

小结:通过小朋友自己算8÷2的得数是几,发现了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除法的商。(在课题“求商”前增加板书:乘法口诀)在用乘法口诀求这道算式商的时候,是看除法算式里除数“2”,想“二几”得被除数“8”,(依次指算式里的除数、商和被除数)找到和除法算式对应的口诀“二四得八”,想出商是4。

2.教学“试一试”。

谈话:小朋友能不能找和除法算式对应的乘法口诀,求出商是几呢?现在来试一试。请看课本上“试一试”两道算式,自己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尝试,(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交流每题得数和用的口诀,结合说说为什么用这句口诀,怎样想到的。(有错的订正)

提问:你觉得用口诀求商时,除数是口诀里的什么数?被除数呢?可以怎样想口诀?

小结:用乘法口诀求商,要这样想:除数和几乘得被除数,找到对应的口诀“几几是多少”,正确算出算式的商。

三、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交流:第一组算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3乘几得9,9除以3就得几,要 用同一句口诀算)第二组呢?

指出:从这里每组算式的联系可以看出,求商的时候可以看除数想乘法,看它乘几得被除数,找到对应的日诀,求出商是几。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一组一组做,独立填写得数,再集体交流订正。

提问:比一比每组题的计算和得数,你发现三道题有什么联系?(一句口诀可以算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每组j道题是有联系的;根据上面的乘法就可以算下面两道除法)根据上面的乘法可以算几道除法算式?

指出:每组的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都是有联系的一组算式,按上面的乘法就能求下面除法的商。所以算除法时,只要想和除法算式有联系的乘法算式、找到口诀,就能很快求出商是几。

(2)补充:根据下面每组除法算式,你想到哪道乘法,用哪句口诀算?

8÷2=

5÷3-

5÷1=

8÷4-

5÷5-

5÷5-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三组算式,让学生说说想和几有关的乘法口诀。

每组题指名学生依次看算式,口答得数,结合选择几道说说用的哪句 口诀。

(2)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答商是几。

4.做“想想做做”第5题、第6题。让学生自己看题,再用三句话说说每题的题意。要求学生填写算式和结果,同时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列式和得数,并提问:第5题为什么用除法算?(求平均每天吃多少 个,要把12个桃按4天平均分)第6题是怎样想的?学生口答结果。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问题的意思思考计算方法。如果是把一共多少按几份平均分,或者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就都用除法算。

四、全课总结

1.回顾总结。

引导:今天学习的乘法口诀求商,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收获或者体会?还有什么不懂或觉得困难的地方吗?

2.布置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课后反思:

乘法口诀求商练习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5~56页练习九第1~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熟悉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正确地口算相应除法的商;能根据口诀或乘法算式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商,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结合口算除法解释求商的方法,通过比较和列式体会乘、除法闾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表内除法口算能力;能联系乘、除法含义说明解决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等初步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练习,能独立思考、与人交流,获得熟练掌握新知、应用新知的成功体验,发展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决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除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信心用口诀把除法算式都算对吗?

今天这节课就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大家要进一步熟悉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把除法算对,还要能根据乘法算式想到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正确解决乘、除法实际问题。

二、计算练习

1.做练习九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读秉法口诀,一组一组写得数。

交流得数,要求学生一组一组齐读一遍。

提问: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算几道除法算式?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说明: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这两道除法算式是有联系的。算除法想口诀,可以看算式里的除数,想它和几乘等于被除数,找到用哪句口诀,这样就能正确算出得数。

(2)下面每组题用哪句乘法口诀,得数各是几?

6÷2—

30÷5-

2÷3-

6÷3-

30÷6-

12÷4一

指名学生口答,然后让学生集体先说口诀,再说算式、得数。

2.做练习九第2题。

让学生看题。

提问:看第一小题向日葵上3个数,你能想到哪句乘法口诀和哪两道除法算式?(指名回答后集体说一说口诀和两道算式)

后面每道题你能想到哪个除法算式,叶子上填什么数?自己思考,在叶子上填出合适的数。

交流得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要求:现在小朋友一起看4道题,先说乘法口诀,再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追问:最后一道为什么只能说一道除法算式?

还能用这里每组3个数说出乘法算式吗?请小朋友看每组里的数集体一起说一说。

3.做练习九第3题。

(1)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填写得数。

提问:每组题各是用的哪句乘法口诀?(指名说一说)

你觉得每组j道题有什么联系?谁来试着说一说。

指出:每组三道题是用同一句乘法口诀算的,它是有联系的乘、除法算式,32

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下面的鼹道除法算式。

(2)你能根据下面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吗?

4×3 =12

2×5-10

1×3-3

5×5-25

(3)你能自己想3个数,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吗?自己试一试,再相同桌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说想到哪3个数,写成的哪几个算式。(教师板书)

4.口算除法。

用除法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选择一些算式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注意看学生口算掌握程度。(先指名口算,再试着集体口答)

三、实际问题练习

1.做练习九第5题。

让学生用3个条件说出从每幅图里知道了什么。(如,有2棵树,每棵树上有3只小鸟,一共有6只小鸟)

要求学生看每幅图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交流算式,让学生结合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样的一幅图,可以看成“几个几”是多少,写出乘法算式;也可以

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按份数平均分”写出砥道除法算式,这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现在大家一起读一读每组三道算式。(学生齐读)

追问:怎样的实际问题用乘法算?怎样的实际问题用除法算?

2.做练习九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指名读两个问题,独立思考可以怎样算。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交流算式和想法,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说明:第一小题求分给多少只兔,就是把20根胡萝卜每5根一份地分,33

看分成几份;第二小题求每只兔分得多少根,就是把20根胡萝卜按4份平均分,看每份多少根。所以,都要用除法算。

四、练习小结

1.小结收获。

今天小朋友开动自己的小脑筋,表现真棒!现在大家再看课本上练习九,想想练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收获,和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让学生交流练习内容和收获。

2.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4题、第7题和第8题。

课后反思:

乘法口诀求商练习

(二)[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练习九第9--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法算式;能正确选择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口算练习提高表内除法的口算能力;进一步了解计算乘法和除法选择口诀的思考方法,正确根据方法选用口诀口算得数。

3.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初步培养竞争意识,获得掌握口算方法和能正确口算的喜悦,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除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这节数学课,我们要进一步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小朋友通过练习要比上节课有更大的进步,除法口算要更加熟练,还要和大家比一比谁算得对、算得快。

二、巩固方法

1.背口诀。

先指名背一背6以内的乘法口诀,再集体背一背。

2.看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4×5=20

6×3=18

5×5=25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除法算式。

提问:写除法算式时把哪个数做被除数?哪一道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除法算式?(说明:看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时,把汞法里的积做被除数,除以一个乘数就等于另一个乘数)。

3.练习口算方法。

(1)看乘法口诀,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出示:三四十二

二五一十

四六二十四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比较乘法口诀和算式,除法算式里的除数和商是口诀里的哪两个数?被除数呢?

说明:在比较中可以看出,除数和商是口诀里的两个乘数,被除数是口诀里的积,所以算除法要看除数,想它和几相乘得被除数,想出对应的口诀算出商几。

(2)看算式,说口诀和得数。

出示:12÷2-

15÷3=

8÷4=

9÷3-学生口算,结合说说是怎样想乘法口诀的。

强调:口算除法,先看除数是几,想它和几乘得被除数,找出对应的口诀求商。

4.想口诀填算式,想想能填出几道。

6÷口一口

12÷口一口

口÷口-6

让学生写一写算式,并思考各是根据哪句口诀写的。

交流算式,结合说说口诀。

三、口算练习

1.口算。

(1)做练习九第9题。

出示第9题,让学生观察每组题除数是几。

指名依次口算每组算式的得数,选择几道说说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再让学生自己口算,把每题得数写在被除数旁边,并检查得数。

按每组题让学生集体依次读算式和得数。

(2)看卡片口算。

用除法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再集体口算。

2.做练习九第1()题。

出示第10题,指导看表明确要求,让学生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教师板书。

3.做练习九第11题。

出示算式,要求一组一组地算,并想想每组两道算式各用的哪句口诀。

学生填写得数,指名板演。

提问:每组算式里的数都相同.得数为什么不同?

指出:计算时要看清是乘法还是除法,不能看错运算符号,要不就会算错。

引导:每组两题用的乘法口诀都相同吗?哪几组用的口诀不同?请小朋友找一找,互相说说各用的哪句口诀。

交流:哪几组口诀不同?各用的哪句口诀?请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提问:算乘法怎样想口诀?算除法呢?

指示:算乘法只要看乘数直接想几几得多少,算除法要看除数,想它乘几得被除数,想出对应的口诀计算。

4.做练习九第12题。

让学生同时开始,用1分半到2分钟时间填写得数,看谁都能算对。

交流得数,了解学生口算掌握情况,针对实际采取恰当措施帮助学生掌握除法口算。

5.做练习九第13题。让学生读题,明确有两个问题。学生列式解答。交流算式、得数,教师板书。

提问:先根据什么求的一共多少盆,再根据什么求的可以分给几个班?

让学生连贯地说一说解决两个问题的思路。

提问: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加法,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用除法?

四、练习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

(一)复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7~58页复习第1~7题,思考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除法相关知识的回顾、练习,加深除法含义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根据一句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掌握解决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2.使学生能联系平均分实物解释除法算式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算式的联系;提高用6以内乘法口诀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发展口算能力;进一步了解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特点,培养从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活动和练习,感受正确掌握本单元内容的喜悦,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体会实际生活里的数学内容和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除法含义、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除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

我们这一单元“表内除法

(一)”认识了除法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复习这一单元内容。(板书课题)

2.提出要求。

通过今天的复习,小朋友要进一步弄清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要更加熟练地用乘洼口诀求商,并且能解决一些除法简单实际问题,了解除法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除法含义和计算

1.做复习第1题。

让学生观察小棒图,分别说说有几份,每份几根,一共几根,结合交流教 师分别摆出小棒。

学生看图填算式。

交流算式,板书算式。

提问:这里看一幅图可以列几道乘法和几道除法算式?

能联系小棒图说说每组里乘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吗?每道除法算式表示图里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先互相说一说,再和大家交流。

让学生交流两组算式列式时的想法。

说明:一幅图可以列一道乘法算式和鼹道除法算式,这样的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让学生集体读一读。

追问:想一想,哪些情况可以写成除法算式?

归纳: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或者按几份平均 分,看每份几个,都用~一(除法算)。

2.做复习第2题。

启发:我们知道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那这一单元里用什么方法算除法算式的呢?那你能根据乘法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吗?

现在听老师说口诀,看谁最先想到除法算式,想到几道就说几道。

教师说2~3句可以算两道除法的乘法口诀,指名学生回答。

下面看乘法口诀卡片说除法算式。

出示一张只能说一道算式的口诀卡片,让学生说算式。

提问:为什么这句口诀只能说一道除法算式?哪几句口诀只能说一道

引导:同桌小朋友能这样一个说口诀一个说算式吗?大家说的时候注意交换着说口诀和算式。(学生互说)

3.口算除法。

(1)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选择几道引导学生说说用的哪句口诀。注意结合学生口算熟练程度的情况,指导看算式怎样想口决。

(2)做复习第3题。

学生同时开始,用1分半钟时间完成,测试学生计算掌握情况。

交流得数,注意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对学生口算能力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三、复习实际问题 1.做复习第5题。

让学生阅读题目,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明确有两个问题。学生解答,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算式,要求说说为什么用除法算。

口答问题。

比较:摆成几行时每行盆数多?为什么它每行的盆数会多?

说明:求每行几盆,要把15盆花平均分成几行,所以用除法算。从算式中可以看出,平均分的行数少,每行的盆数就多;平均分的行数多,每行的盆数就少。

2.做复习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知道了哪些条件。

提问:都抬12个南瓜,哪两人抬的次数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我们这样想的,都抬12个南瓜,男同学每次抬的个数多,抬的次数就少;女同学每次抬的个数少,抬的次数就多。想得对不对呢,请小朋友算一算,女同学一共要抬多少次,男同学一共要抬多少次。

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口答问题。

小结:从上面两题里知道,只要是平均分的问题,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还是按份数平均分成几份,都用除法算。而且小朋友还能根据平均分的份

数或者每份个数,估计哪个结果大一些、小一些。

3.做复习第7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从图里知道了些什么。

(1)学生做第(1)、(2)题,指名板演。

交流:乘法算的题和除法算的题有什么不同?

(2)讨论:根据图里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大家讨论一下。

交流问题,教师板书。

提问:这里哪些问题要用除法算?

你明白了怎样的问题要用除法算吗?(平均分: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按几份平均分)

四、复习总结

1.回顾总结。

引导:这节复习课你进一步认识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最点理解“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如每人分得3块糖,小朋友的人数就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内除法一篇二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第一种分法教案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45~46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建立除法的观念,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操作第一种分法分的过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第一种分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均分

1.贴出图片:6个桃,3个盘子.提问:

(1)老师这儿有6个桃,要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分几个?平均分是怎样分呢?(板书:平均分)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老师分.

(演示:每个盘子里放一个)

(2)每个盘子里放了几个?分完了没有?为什么?那么再

第 1 页 继续分.(演示: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3)分完了没有?现在你们看,每个盘子里苹果的个数是几个,它们的个数怎么样?(板书:同样多)

2.说明:这样一个一个地分,每份的数量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3.说一说:平均分要注意什么? 4.判断.

投影出示一组图形.

(1)指出图中哪些是平均分?

(2)为什么第二图和第四图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变成平均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抽动投影片成下图.(3)说出各图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

5.演示并提问: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怎样分?

二、揭示课题

像这样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板书:除法)

三、认识除号

1.我们知道加法、减法、乘法每一种运算都有运算符号,除法也一样,它的运算符号叫做除号.(板书:除号)2.除号是这样写的,中间写一横,上面一个小圆点,下面一个小圆点.注意上下两点要对齐.

第 2 页 3.练习.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写两个除号,一定要注意上下两个点要对齐.

四、列式计算

1.教师引导:刚才,我们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求每盘有几个,要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

(1)我们把几个桃平均分?(把六个桃平均分.)6是被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

(2)平均分成了几份?(生:平均分成了3份.)3写在除号后面.

(3)每盘分得几个?(生:每盘分得2个.)就等于2. 板书:63=2.

(4)这个算式怎么读呢?(教师指算式,领读两遍)板书:读作6除以3等于2. 2.练习.

(1)读出下面的除法算式.(卡片出示)10582204 155162164(2)根据图意说出算式.(投影出示前面用过的图)(62=3)(63=2)(84=2)(124=3)

(3)先说出图意,再列式.(投影出示实物图)①(10个苹果,2个盘子.)□□

第 3 页 ②(12个球,4个盒子.)□□(4)根据题意,说出算式.

①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 ②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 板书:205122 五.讲解意义

1.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题意列出算式,你们能不能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呢?63=2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教师领读两遍. 2.练习.(1)填空:

84=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126=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2)看算式说出意义.(卡片出示)82=4122=6 124=3204=5 3.小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质疑.

第 4 页

六、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2=□105=□123=□

2.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1)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 15□=□

(2)把15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 3.根据题目说出算式.

(1)把12棵树,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几棵?

(2)小冬把8只兔子,平均关在4个笼子里,每个笼子关几只?

(3)妈妈买来8个苹果,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几个?

讨论:为什么列式是82,2是从哪里来的.

(4)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吃,每人吃几个?(5)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10个人吃,每人吃几个? 讨论:上面两题为什么一个列式是105,一个列式是510? 4.游戏.

教师出示12朵花.请学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再列出算式,看谁的分法多.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 5 页(补充板书课题),所学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第一种分法(板书),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除法的第二种分法. 板书设计 略

教案点评: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教材通过平均分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从而引出除法.教学时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除法第一种分法的含义.同时,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除号..

表内除法---第一种分法

第 6 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内除法一篇三

数学教案-表内除法---第二种分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第二种分法的含义,并知道这种分法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该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表述分的过程及结果,理解除法含义.学会操作第二种分法分的过程.

3.使学生通过参与“分”的过程,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初步感悟到“普遍的联系”的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是第二种分法”,能知道这种方法怎样用算式来表示;而且知道这种分法与第一种分法是紧密联系的.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种分法的含义.初步感悟到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实物演示,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为对比做好准备)

1.问: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说说,我们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2.实物演示

(1)复习回顾p40、例1

①出示p40、例1(用板条贴在黑板上):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②请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来,一边分,一边说

下面几个提问可以用投影片(或实物投影)显示.

③问:根据他刚才分的过程,谁能列出一个除法算式?(8÷4=2)

④问:算式中的每个数的名称各是什么?(算式中,8叫被除数,4叫除数,2叫商.)

⑤问:这个算式该怎么读?(读作:8除以4等于2.)

⑥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2)复习回顾p40、例2

①出示p40、例2(用板条贴在黑板上):有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个.

②请一个学生道黑板前来,一边分,一边说

下面的步骤同例1的第③~第⑥

3.教师谈话:今天,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东西的另一种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移动例1的板条得到例4

8个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能分成几堆?

(2)师问:这道题跟刚才的题目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3)请同学们试着按要求分一分.(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4)教师找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说边摆分的过程.(有8个小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也就是每2个正方体为一份,每次就拿出2个小正方体,没分完,再拿出2个正方体放1堆,直到分完为止.)

(5)问:“8个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能分成几堆?”

8个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能分成4堆.(板书:4)

2.教学例5.

(1)出示例5,移动例2的板条得到例5

有6个桃,每2个放一盘,能放()盘?

(2)师问:这道题跟刚才的题目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3)提问:“每2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2个放一盘,就是说每份是2个,每盘要放得同样多.)

(4)请同学们试着按要求分一分.(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在分桃子之前教师让学生回想刚才分正方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应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然后再动手实际的分一分.

(5)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演示.(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再让1个学生边说,边操作一下分桃子的全过程.)

师生小结:6个桃,每2个放一盘,放了3盘.(板书:3)

(6)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用除法表示,谁能把刚才我们分桃子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生:6÷2=3(盘)]

(7)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先叫几个学生试着说一说)

(8)教师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同时板书:有6个,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

3.对比感悟

(1)师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种分东西的方法,也就是一个一个分的方法.题目的特点是已知要分的总数是多少,要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谁能简单说说今天学习的这种分东西的方法?

(今天学习的是第二种分东西的分法,也就是一份一份分东西的方法.题目的特点是:已知要分的总数和一份的数各是多少,求能分成多少份.)

(2)问: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4.师: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二种分法.

三、巩固练习

1.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2.看一看这两道题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知道:

(1)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一份的数越小,分得的份数就越多;

(2)反之,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一份的数越大,分得的份数就越多少.)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内除法一篇四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

(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

1、平均分的认识 2课时

2、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1课时

3、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1课时

4、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1课时

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2课时

6、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课时

7、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1课时

8、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课时

9、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共11课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内除法一篇五

表内除法

-----------------------------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

(一)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

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 :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第二课时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租船问题。具体感知“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分成这样的6组,就要租6条船。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教学目标 :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准备:情景图等。教学过程 :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教学目标 :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第五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1、22页练习四第7、8、9、10题。教学目标 :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2)、全班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后填写算式。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 :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学生交流想法。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设计意图】:寓学习于游戏中,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教学内容:

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教学目标 :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设计意图】: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7、28页,练习五。教学目标 :

1、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教学难点 :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引入复习

1、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教师巡视。

3、汇报。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8题。(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2)、怎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2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1题。

(1)、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3)、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提高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0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为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九课时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教学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在愉悦的谈话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学习。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3(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学生?*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课时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1页例4,练习七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题图。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商场,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12÷3=4(元)是求1辆小汽车多少钱。因为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必须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4)、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3、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一课时 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

课本p32、33页,练习七4~7题。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教学难点 :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4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想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思考、回答并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

(1)、让学生完成前两个问题。然后交流汇报。(2)、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完成第6题。夺红旗比赛并评比优秀。

4、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学生看图思考并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1)、妈妈分苹果,分给家里每人1个后还剩1个,如果每人分2个,还少2个,家里有几个人?妈妈拿来几个苹果?

(2)、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拓展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在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二课时 练习课

(二)教学内容:

课本p34页,练习七8、9、10题。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教学难点 :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8题。(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9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第10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确定要先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完题后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略)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5、36页。教学目标 :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学习

1、单元知识整理。

(1)、通过这些新朋友,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2)、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问题。

2、单元复习。

(1)、复习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一题主题图:比较这三道算式,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指名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板书。(2)、复习除法计算。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3)、复习除法应用题。

每位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4)、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动手分一分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除法的意义。比较和分析,进一步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35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第3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表内除法

相关范文推荐

    我当上小队长的日记(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最新工作总结文明窗口创建工作总结(3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最新表内除法一说课 表内除法教学设计(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

    2023年俄语论文写作 俄语学术论文(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

    最新《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读后感 浅谈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三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商场商户发言稿(十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最新趣味语言心得体会 语言趣味心得体会(实用1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

    最新商户合同到期拒不撤场(5篇)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我

    最新店铺pk激励方案(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

    最新跆拳道感想200字 跆拳道感想800字(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