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比较的标准,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不足之处。这些总结范文可以作为我们写总结时的参考,借鉴其优点和特点。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一
建党100周年是中华民族的大事,在这一天,我们亿万中华儿女欢聚一堂,共同回顾我党百年征程,深刻领悟“建党精神”。回顾我党百年征程,必须从追溯长远的中华历史,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根据历史的脉络,我党历史分为四个阶段:旧民主主义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1949-1956年),一个伟大政党的破土绝非偶然,我们青年人要深刻领悟“建党精神”,找准青春方向,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深刻领悟“建党精神”,要求我们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自觉性。要激发自身主角意识,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自觉入脑如新,在提升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增强内动力。
深刻领悟“建党精神”,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学习方式,做到视角新利益暖样式活,让学习者听得懂,学得透,愿意学。
深刻领悟“建党精神”,要求我们提升党史教育的实践性。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在领悟中散补实践,不断练就过硬的本领,消除本领恐慌。
深刻领悟“建党精神”,要求我们把学习党史和树立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我们应当在红色教育中持续有效地汲取养分,注重精神上的提升,将以梦为马的激情真正转化为通达梦想的桥梁。
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整整100年了。100年对于不同政党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来讲,百年只是宏伟事业的开始,只是威武雄壮活剧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那么,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概括、提炼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这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思想精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意境深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我们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把金钥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的全面总结。
伟大建党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什么?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伟大建党精神,一直激励全党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这两大历史任务,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提出来的。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挽救中国于危难之中,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毅然肩负起近代以来中国其他阶级及其政治力量不能肩负的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继续奋斗。经过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持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流和本质。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什么?就是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不懈奋斗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不怕牺牲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怕牺牲的历史;理论探索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探索的历史;为民造福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为民造福的历史;自身建设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为了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勇于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得以铸造和不断弘扬。不懈奋斗史,始终激励全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不怕牺牲史,始终激励全党坚持理想信念;理论探索史,始终激励全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为民造福史,始终激励全党坚持光荣革命传统;自身建设史,始终激励全党坚持推进自我革命。
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性贡献。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事业等方面。我们党对国家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使国家日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使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历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党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事业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格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性贡献,是伟大建党精神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100年来,我们党就是按照这样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来建设党的。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思想优势。我们党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认定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10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立了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我们党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是:党的事业每发展一步,党的理论创新就前进一步;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真理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实践中获得并坚持的,理想是我们党在进行理论武装中确立并坚守的。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0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统一,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的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样为的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我们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精神优势。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由于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异常艰巨。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进步就必须付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才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一系列胜利,抵御和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我们才在应对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科技的、意识形态的、文化的、社会的、自然界的、国内的、国外的各种风险挑战中赢得了优势、赢得了主动、赢得了未来。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的是我们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道德优势。中国共产党聚集了中华民族众多最优秀的儿女,他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忠诚是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品质,人民在共产党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德靠忠诚滋养,靠奋斗培育;忠诚靠道德支撑,靠实践锤炼。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内涵,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精神构筑史。100年来,我们党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一脉相承、代代相传,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和本。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完成不同历史任务,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延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红岩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王杰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塞罕坝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和具体体现。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和魂。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伟大精神,尽管内涵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内容和精神实质是相通的、统一的、一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定信仰、坚守理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私奉献、担当使命、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真理、不怕牺牲、自强不息、永远奋斗等关键词、核心语,是各种精神的内核和基本要素。伟大建党精神成为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是党的各种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练。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宏伟目标催人奋进,但要胜利实现还需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不懈怠、不骄傲,一鼓作气、再接再厉,奋勇向前。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不断取得斗争新胜利,不断打开事业新局面。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背离党的根本宗旨而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要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她的100岁生日。回溯近百年党的光辉历史,无数共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共同铸就党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党的生日这天,回首自己的亲身经历,其中“党味”十足,“久久”溢香。
党恩厚重永不忘,务工返校重启航。我生长在河南的一个农村家庭,十多年前,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当时的我做过小商贩,也当过农民工,在大街上卖东西风吹日晒,提心吊胆;在工地上干杂活,又脏又累,筋疲力尽。我曾在无数个黑夜里,浑身酸痛躺在又硬又潮的地铺上,叩问自己:“难道我要一辈子这样生活?”我知道,作为农村孩子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出路,我却因为家庭条件而辍学。20xx年,我如愿申请到党和国家对贫困生实施的“两免一补”等政策补贴,终于能够重回学校继续读书。刻骨铭心的打工经历让我坚定了学习的信念,失而复得的求学机会也让我愈加懂得感恩和珍惜。考上大学后,我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入党。本科期间,被选为被评为“市优秀大学生”,获校“忠信德育奖学金”一等奖。我感恩党和政府给了我重返校园的机会,感激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以及奖学金让我能笃定心思好好学习,让我在坎坷求学经历中体会“党味”。
惜时奋进勇担当,厚积薄发学业强。本着继续深造取得更高的学历后,可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的初心,我选择了读研。研究生期间,我不断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增强理论水平锤炼党性。读完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并认真撰写相关论文,共参与4项课题,发表9篇论文(4篇核心),参编两本著作,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学术奖学金等。担任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时,带领大家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并前往其他高校支部进行实践交流。积极参与了全国研讨会、贫困地区支教、老党员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前往外校宣讲十九大精神,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理论学习让我系统地研究了党的历史与党建历程,学术研究促使我及时把这些理论结合当今实际有效“输出”,社会调研让我在基层实践中体会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共同构成了研究生期间的浓厚“党味”。
笔耕不辍守初心,融入基层献力量。毕业那年,我报考了几个学校的博士,都因英语几分之差而失败;参加公务员考试,也名落孙山。最后选择在党刊杂志社做编辑,这份工作与我所研究的党建方向相符合,能更好地为广大党员服务。进入单位不久,编发的一条微信推送,被人全国各大媒体转载置顶。正当我考虑在杂志社把自己所学理论用于实践之时,公务员补录的消息出来了,顺利通过了面试后,选择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入职后,在组织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基层执法人员,每天接触到的是基层群众,处理的是最棘手的问题。曾经求学坎坷、生活困顿的我,更能体会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所能做的是维护好辖区整体环境,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放在心中,将自己所学融入实践。牢记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初心,学好法规把握执法尺度,总结经验保证执法力度,以人为本体现执法温度,并把身边发生的故事付诸笔端,坚持写作,先后在共产党员网、党建网等发表网评文30余篇,用手中的笔记录基层党建工作,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品“党味”。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二
近日,与“浪”有关的词汇颇多,不管是哔哩哔哩网站上引发社会热议的对青年一代的“后浪”称呼,还是引爆收视“燃点”的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都让人们感受到这股迎面而来的“浪”的威力如此之大,恰如海浪般席卷而来、势不可挡。
对于真实的“浪”而言,我国在这方面也颇具优势和发言权。海洋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而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拥有辽阔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亟需“乘风破浪”,向海洋深处、向“蓝色”战略进发,这对于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价值。
让“蓝色”信念照亮“乘风破浪”之路。信念是指引人们前行、照亮远方之路的“灯塔”,是内心深处的力量源泉,能帮助我们驱散漫漫长夜的恐惧,不再迷茫彷徨。要开发好、利用好“蓝色”战略,我们也需要厚植蓝色信念,为推进向海洋深处进发摇旗呐喊、鼓劲加油。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也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倘若没有下定久久为功的信念与决心,鼓起“乘风破浪”的勇气,持有“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韧劲,则会对眼前的茫茫大海“望洋兴叹”“望而却步”,无法向“蓝色”战略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让海洋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真正为国所用、为民造福。
让“创新”引擎激活“乘风破浪”之舵。轮船的扬帆远航离不开船舵的明确坐标、指引方向,要做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领航者”“掌舵人”,则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进而为向“蓝色”战略持续进发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为占据海洋科研“高地”抢占先机。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唯有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以创新作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法宝,通过加强与他国之间的创新协作,加快打造海洋研发基地、发展深海科技事业,才能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海洋这一宝贵资源,切实激活“乘风破浪”之舵,对标世界一流、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释放创新潜能,不断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实现全面发展。
让“铁军”牢固守好“乘风破浪”之石。身处茫茫海洋之中,要时刻提防潜藏的危险,也要时刻守好“行稳致远”的压舱石,避免在大风大浪中倾覆。要向“蓝色”战略进发,则需要锻造出色的“蓝色”力量,建设一支守好“乘风破浪”之石的人民海军,守好海域国门,让祖国的海岸防线安稳可守、固若金汤。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强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建设成世界一流海军”,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加强前瞻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快提升海军作战能力,使其肩负起强大现代化海洋之师的历史重任,方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绘就新时代海洋强国的“路线图”,乘风破浪、无畏艰险,一心向着“蓝色”战略进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扬帆远航,顺利抵达理想的彼岸。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日是1921年7月23日,其建党的纪念日是每年的7月1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党史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立足自身实际,全方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入脑入心,在学史增信中汲取奋进力量。
以建党精神铸魂,笃学真学知史明史,汲取思想力量。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撰写了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坚持把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有序开展个人自学、示范领学、青年联学、创新活学,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指示批示精神上见成效。
以建党精神明理,常学常新育人励己,汲取经验力量。好书不厌百回读,真理就要千次学。坚持把党史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创新多种学习方式,建立线上、线下学习渠道,限度调动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的积极性,主动对照我们党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情况,以严的标准对自身进行“体检”,补齐思想短板。同时,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和抹黑人民英雄的行为作斗争,用真历史滋养真担当,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以建党精神为鉴,善作善成昂扬奋力,汲取服务力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建党精神为镜,可以知兴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问题导向,在察民情、访民意基础上,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台账逐件交办,加快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集中办实事与一直办实事的关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干”的劲头、“实”的作风,在追赶超越中不断开创新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在各地正如火如荼开展。但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党员干部“搞应付”“假对付”,逐渐背离了党史学习教育初衷。党员干部要如何做到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要三思而“后学”,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纸上谈兵,从而真正将党史这门“必修课”学懂弄通、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学有所思,力戒走马观花,不能敷衍了事。“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阅读党史能够感受历史之壮阔、感悟思想之真理、探究求索之力量。然而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抱有“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敷衍态度,拍拍照片、抄抄笔记、做做样子,未能将百年党史灿若星河的智慧记入脑中,浩渺无边的力量哲学刻入心中。学习就该有学习的“样子”,要学会往深处钻,往细处想,往高处看。在党史学习的过程中,匆忙签到摆拍草草退场、一次会议连换几个会标、将讲话内容一股脑全部抄到笔记本上,这种“花架子”“走过场”,严重脱离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本质。因此,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变“走马观花”为“下马看花”,力戒以“应付心态”完成党史学习的“硬指标”,要以真诚求知的态度,主动学、深入学、认真学。
学有所悟,力戒蜻蜓点水,定要持之以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党史学习亦是如此。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学习党史既是必修课,又是政治任务和政治检验,应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在真学、学真上下功夫。有些干部在刚开始学习党史时,精神抖擞、信心满满,可时间一长、热情一过,就半途而废、应付了事。“学海无涯苦作舟”,党史学习是一个学无止境、一以贯之的过程,党员干部要力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做到“系统学”“全面学”“认真学”“辩证学”,利用碎片化时间,静心研读,养成学在平时、抓在平时的习惯。要努力克服“零敲碎打”,防止“蜻蜓点水”,避免“一知半解”,真正做到在灵魂深处敲响鼓,在思想深处引共鸣。
学有所得,力戒纸上谈兵,推进走深走实。学习党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反观现实,推动工作。因此,在党史学习过程中,要力戒陷入知行脱节“两张皮”的误区。如果谈到学习“头头是道”、问起业务“一知半解”、落实工作“畏手畏脚”,那就是典型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党史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方法、挖掘技巧,不能将“以建党精神为鉴”“古为今用”一味“照搬照抄”“生搬硬套”,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知信行相统一,多动脑、多用心、多行动。要学会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巧妙运用过去的经验化解当前的矛盾,真正实现从“纸上谈兵”到“纸外练兵”的转变,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才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终意义。
党史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立足自身实际,全方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入脑入心,在学史增信中汲取奋进力量。
以建党精神铸魂,笃学真学知史明史,汲取思想力量。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撰写了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坚持把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有序开展个人自学、示范领学、青年联学、创新活学,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指示批示精神上见成效。
以建党精神明理,常学常新育人励己,汲取经验力量。好书不厌百回读,真理就要千次学。坚持把党史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创新多种学习方式,建立线上、线下学习渠道,限度调动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的积极性,主动对照我们党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情况,以严的标准对自身进行“体检”,补齐思想短板。同时,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和抹黑人民英雄的行为作斗争,用真历史滋养真担当,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以建党精神为鉴,善作善成昂扬奋力,汲取服务力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建党精神为镜,可以知兴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问题导向,在察民情、访民意基础上,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台账逐件交办,加快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集中办实事与一直办实事的关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干”的劲头、“实”的作风,在追赶超越中不断开创新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血脉和灵魂,走在新时代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前列。
对党的肌体而言,血脉流通,才能身强体壮。毛泽东同志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血脉里流淌着伟大建党精神,灵魂中融入了伟大建党精神,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涵养崇高的精神境界,锤炼坚强的党性修养。也只有这样,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才能更崇高、政治品格才能更鲜明、政治定力才能更坚定、政治慧眼才能更明亮,时刻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自觉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血脉和灵魂,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奋进新时代的基本要求。在求索和追寻中熔铸,在奋斗和牺牲中砥砺,在奉献和担当中淬炼,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百年征程,彪炳于万里江山,锤炼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引领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航程。伟大建党精神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提供着强大精神动能。党员领导干部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血脉和灵魂,就会信念坚定、信仰如磐、品格高尚、志向远大,精神振奋、气宇轩昂、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活力,充满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
自觉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血脉和灵魂,首要的是自觉。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任何时候都发自内心、坚定不移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是融入,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真融入。党的各级组织都要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信仰的伟力、真理的光芒。
总书记强调:“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更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及设计表达能力的提升。基于亲身经历和成果梳理,探求东京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学术交流渊源和发展路径,总结和比较各高校城市设计教学培养目标、方式、特色,提出教学改革和创新构想,为城市设计教育发展提供多样化视角。
关键词:东工大;国际联合工作坊;城市设计;建筑学科。
(一)薪尽火传——东京工业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发展渊源。
1.东京工业大学:基于技术理性和研究室制度的师徒传承。
本科最后一年开始参与研究室的各种学习和研究活动,周边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固定,有利于开展连续性的思考和深入研究。“东工大学派”是以批判式反思(counter-thinking)著称的[1],学生在对教师观点反思和质疑基础上建立自身的建筑观。这种批判性质疑往往是积极的,是相互间认知的相同性和对立性共存的一种方式。
在东京工业大学执教的筱原一男是日本代表性的建筑教育家,在其建筑设计经历中可见证日本当代建筑的发展史。其创建的“筱原学派”和一般的学派大不相同,师徒之间的传承关系是在批判中确立的。最为著名的便是筱原一男、坂本一成和奥山信一之间的三代师承关系(见图1)。筱原一男作为“筱原学派”的创始人,致力于探索建筑作为一种“架构”的表达方式,其学生在继承“筱原学派”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延伸和拓展。如,筱原一男的“上原通”和奥山信一的“椎名町”间存在某些相似的表现形式——住宅的顶层都用了类似桁架的结构,但二者在表达方式上很不一样,“椎名町”所获得的空间效果就不是一种“架构”方式。此外,坂本一成的“家型”概念系统脱离了筱原内外隔绝、分界明确的设计特点,故坂本和奥山都是在“脱架构”或“脱构筑”的过程中探索建筑自由的可能性,从而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体系。
2.华南理工大学:地域技术和在地实践的深厚积淀。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创建于1932年,在87年发展历程中,分别经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1932—1938年)、国立中山大学(1938—1952年)、华南工学院(1952—1988年)、华南理工大学(1988年至今)4个阶段。得益于林克明、胡德元、夏昌世、陈伯齐等老一辈建筑家的探索实践,华南理工的建筑学科逐渐形成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教育传统,同时建立起以学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确立“专业基础+专业深化”两阶段培养模式,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通过高年级建筑设计“专门化”和导师制,训练学生的研究型设计能力[2],为开展建筑学研究型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
新时期城市设计发展对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1999年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孙一民的带领下将“城市设计”作为建筑教学重要内容,在国内创新设立本科“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机制,促进跨学科的协同设计训练,培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跨界整合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继往开来——东京工业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学术交流渊源。
东京工业大学与起步期的中国建筑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22—1937年,东京工业大学(及其前身东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科培养出刘敦桢、柳士英、龙庆忠、陈伯齐等近40位建筑师,对20世纪前半叶中国建筑界影响深远。作为岭南学派创始人之一的龙庆忠先生,将东京工业大学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建筑思想运用到国内建筑教学中,结合中国传统建筑防灾经验,创立中国现代建筑防灾学说,延续发展至今,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立亚热带建筑研究体系的陈伯齐先生引领下,华南理工大学也逐步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亚热带地域建筑学科架构。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整体发展、建筑教育改革和学术研究成就,以及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均离不开这些优秀的传统基因。
由于历史原因东京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曾一度中断。随着2013年“筱原一男建筑展”在华南理工大学成功举办,两校间合作与交流再度兴盛,包括学术交流互访、研究生交换和联合培养机制、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以及邀请日本专家参与华南建筑学院各年级学生课程作业评图,坂本先生工作室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合作完成“常州工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设计项目等。
(三)携手并进——构建“开放协同+学研互动”的城市设计联合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自2009年起,华南理工大学一直参与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与东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联合工作坊強化实地调研和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跨地域思考能力和解决城市问题的社会责任感、专业意识和基本素养。工作坊由东工大奥山信一教授和同济大学王方戟教授共同主持,东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所高校为核心成员,每年再另外邀请一所高校(一般是设计基地所在城市的高校)参与。学员多数为各高校具有城市设计背景的研究生,其中包括少数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专门化”方向的学生。东工大强调以研究生为参与主体,凸显研究的传承性和创新性,华南理工大学以“研究生+本科生”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更强调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近几年的工作坊实践来看,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在设计过程中表现活跃,具有较为突出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但由于接受专业教学和训练时间相对较短,其城市设计能力和经验稍显不足。新时期城镇化发展转型使存量更新成为中国城市发展重点,城市设计作为对城市空间形态实施管控的有效手段,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3]。工作坊的系列研究主题表现出对城市更新的地域性研究及建筑设计中城市环境的持续关注(见表1)。以空间资源、建筑改造为基点,重塑场所形态与价值。通过场地调研、方案讨论、评图汇报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建筑设计中建立对城市和环境的总体认知。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
工作坊时间设置为3周,包括前两周的实地调研、同济大学现场设计+汇报交流(一般为每年的11月中旬左右)和东京工业大学(一般为次年的2月初左右)最终汇报三个环节(见图2)。每个环节全体师生均全程参与,整体教学架构和计划清晰合理。环节一,全体学员根据任务书要求,搜集资料、实地调研、完成初步方案构思;环节二,完善调研资料后前往同济大学,各小组开展方案设计及深化工作,完成阶段性汇报和中期公开评图答辩;环节三,各校师生前往东京工业大学,利用一周时间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完成最终公开答辩和评图活动。工作坊过程中,中日各高校师生持续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并相互学习。
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主要包括场地调研、方案设计、过程指导和集体评图等多个环节。教学目的是通过界定真实场域的城市问题,引导学生从多维度深层次探索城市设计的创新理念与方法。由于中外各高校在文化背景、地域因素、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师生的城市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和表达也呈现多样、复杂、冲突甚至博弈的现象,成为联合工作坊的最大特色。文章主要以2017年的工作坊为例,从概念导入、方案设计和成果表达三方面对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
2017年工作坊主题是“地扪村公共中心改造”。基地所在的黔东南自治州茅贡乡地扪村,是一处典型的侗族聚落,千三河沿村落蜿蜒流过。村寨内有大量依山而建的传统民居、粮仓,也有鼓楼、风雨桥、卡房等公共建筑。基地位于村落的主要入口区域,也是村落的公共中心。任务书要求学生通过对村落的田野调查,理解村落的自然和社会状况,以及当地的建造方式和条件,重塑村落的公共中心。
(一)概念导入。
由于工作坊时间安排紧凑,为使各组学生尽快在某个研究方向上达成共识,任务书中要求每组学生基于调研成果,以关键词的方式提出最初的设计主题和概念。鼓励各组从多样化视角提出设计关键词,并随设计方案的不断深入,实时对关键词进行调整和优化。工作坊8个小组提炼的关键词见表2。
这组设计不仅反映了建筑空间的连续性,还强调了建筑与整体环境的沟通和联系地形高度差异,正是沟通和融合的重要因素学生利用屋顶的形状变化和堆砌的楼梯,采用横向连接和纵向重叠的方式,使原本独立的建筑单体连接起来,形成外部空间的连续性(见图3)。
图3第三组(walkthrough)建筑及周边环境空间组织设计。
(二)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过程中,中日各高校学生持续交换设计理念、相互学习和交流,体现出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下设计教学的差异性。各种思想在碰撞与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新颖而“有深度”的研究方向,多样化的设计成果也体现出对复杂城市问题更好的适应性。
1.侧重建筑与外部环境结合。
东工大建筑教育不仅包括建筑意匠与建筑设计方向,还包括建筑工程各领域(建筑结构、环境设备、材料和构造等),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强调通过技术手段创造性解决问题[6]。华南理工大学早期建筑教育深受东工大影响,很早便形成强调基本功、重视建造技术和工程实践,主张借鉴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教学特点,鼓励学生将技术研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尊重地域性文化,提升学生实践能力[7]。工作坊第二组学生(同济+华南+东工大)由日方学生领衔,在建筑功能布局和结构创新方面表现突出。侗寨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核心,尽管两者选材方面具有一定差别,但设计思想却存在共通点。学生抓住这一特征,创新性提出结合两种结构的设计理念,然后共同探讨建筑空间序列和结构形式,合作完成设计。例如,小学建筑首层采用混凝土结构,二层及以上保留侗寨特有的木结构形式,通过新的建造方式将两种结构有效连接,采用喷漆贴面等装饰艺术融合不同材料,达到一种平衡的视觉效果。同时整个一层建筑空间面向街道开放,强调功能复合与公共性,以满足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审美需求。总体来看,第二组设计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有效应用传统建筑设计元素营造新建筑风格,表达出积极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态度(见图4)。
(三)成果表达。
由于课程训练模式侧重不同,中日学生在工作坊最终成果展示中选取的媒介方式和工具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中方学生倾向于运用各类软件渲染写实型或意象型表现图来描绘建筑及空间的细节、场所准确的尺度、比例关系。而日本建筑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强调手绘是概念和设计之间最好的连接。日方学生通过线稿图示语言将建筑内部结构及空间中的人物活动和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诠释了建筑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中日双方在建筑教学中皆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力度有所不同,日方学生在制作能力和模型表达技巧上更具优势。中日双方学生通过协同合作,创造性结合电脑制图、手绘表达和模型制作等多种设计表达方式,生动地表达出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见图5)。
(四)小结。
通过对工作坊各环节学生差异性表现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旨在创造一个文化传播、教学互补和方法研究的平台。同时,学生的表现也反映出各高校鲜明的城市设计教学特色:东京工业大学强调建筑空间尺度和建造技术等环节,同济大学从系统、规划方法角度出发思考城市设计,东南大学注重扎实的建筑学基础和类型学传统,华南理工大学则指向更强的地域适应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全球交流与合作背景下,要提高中国高校城市设计教学和实践水平,需更多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联合教学活动。通过交流检视自身不足,也平行地看到各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特色,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建构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方法,不断推动城市设计教学和实践的创新式发展。
从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全过程可以看出,中日各高校通过真实的城市场域切入城市设计研究,从最初彼此不太了解到逐步深入交流,最终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的合作交流状态——國际化视野下的地域性城市空间更新研究。这种跨文化和领域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突破了常规教学按年级和专业区分的传统模式,强化学生研究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是对国内外城市设计教学资源的一种有效整合和创新运用(见图6)。
(一)开放式教学思想和创新理念对中国城市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1.强化国际视野:教学理念的共享。
作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东工大工作坊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体验式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为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加深学生对城市规划与设计真实问题的理解。不同国家和高校导师针对课题提出不同观点并引发讨论,为学生提供多维视角的解读,引导学生进行开创性思考。同时导师的教学和实践理念相互交流,也可有效促进教学,长远来看对整体教学会产生积极影响。
来自中日四所高校的教师在相互交流和互动中展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差异。中方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外部环境与建筑结合的角度出发,从原有地形、外部环境中提取设计理念,对既有城市空间及建筑单体进行改造;日方教师则鼓励学生追求开放自由的设计思路,注重建筑单体的再生,强调对建筑内部功能布局和交通空间的深度挖掘。难能可贵的是,师生们在教学理念碰撞、磨合和演进过程中或达成共识,或打破固有模式获得新视角,或争执不下而“分道扬镳”等,体现出开放式教学对启发思维的重要意义。
2.创造多元体验:培养模式的革新。
在当下复杂的全球化进程中,从跨尺度、跨学科的多元角度理解城市设计尤为重要。城市设计的核心意义在于承上启下,提供后续设计指导,整合地方社区的多样性需求,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跨越既有学科、方法和文化桎梏,整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等资源,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际联合设计工作坊是推动城市设计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作为一个短期项目,既有集中的头脑风暴环节,又有渐进式深入研究环节。由于时间紧凑竞争性强,学生大多以主动、开放的态度快速学习和吸收。过程中小组成员(随机组合)需要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开展跨国家和学科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师指导和集体评图过程中,中日不同教学理念融合与渗透,相关领域观点、知识交织与碰撞,也在客观上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前沿研究:社会实践的开放。
当前城市设计教学在以课堂和工作室传授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形式上更开放和多元,也更贴近真实的城市环境和生活,对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很大。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整合国内外城市设计教育资源形成动态的实践教学网络,创建知识共享的交流环境,使学生以包容的心态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兼具城市设计的地域性和国际化视野。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绝大多数选题都围绕具有浓厚传统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场域展开,通过地域性城市空间更新研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作出回应。2018年工作坊研究主题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正是对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活化和发展历史街区,如何凸显其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有力回应。文化观念和教育背景的差异,促成了工作坊师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学生对城市设计的理解获得长足进步,也有利于激发其将来对城市设计工作和相关领域研究的热情。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构想在城市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反映出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改革和创新构想的实践应用特色。
基于传统建筑学教育的优势,开创性提出人居环境学科城市设计教育体系改革的整体思路,持续推动贯穿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改革探索。该课程体系早期的局部课程实验项目“基于城市整体观念培养的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在2005年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拓宽专业基础。借鉴国际先进的专业教学模式,继承自身悠久教育传统,建立以国际化视野及复合型知识结构为目标的宽口径基础型教学体系。以国内外各类型城市设计案例为教学素材,加强实地调研和实践训练,培养从国际化视野思考和解决城市设计问题的社会责任意识、专业精神和基本技能。
深化实践基础。应对城市发展的转型挑战,优化以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深入研究型教学体系。依托中国城市转型的现实需求,设置中外大学共同关注的前沿性城市设计课题,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以城市设计教学为核心,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教育与研究合作。
利用国际合作平台和学科优势资源,建立常态化的双向对等国际联合教学机制,提高城市设计专业教育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建立国际教学名师主导、梯队层次合理的联合教学团队。以长江学者、教学名师孙一民教授和密歇根大学城市设计专业负责人roystrickland教授担任教学主持,伯克利加州大学perterbosselmann教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vincentnatin教授等知名学者作为课程海外导师,建立教研经验丰富、梯队层级完备的高水平双语教学团队。
依托国际一流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合作平台,依托优势一级学科群,华南理工大学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联合成立“城市系统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与都灵理工大学联合成立“华南都灵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利用这些科研机构,建设覆盖本科及研究生全过程的国际教研合作平台。
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城市设计课程,基本涵盖从单一街区到城市局部地段,再到城市区域总体的规划与设计内容,尺度和规模跨度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尺度)思维向城市设计的(尺度)思维转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城市形态的认知和设计组织能力,应循序渐进,依次建立从单一尺度规模到连续、复杂尺度规模之下的设计训练模式。尤其应从城市设计学科的内核出发,注重连续尺度的概念,从地块到街区、从重要节点到区域等,建立承上启下的形态要素关联和动态发展观念,以此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思维和多维尺度下的空间设计能力。
系统衔接建筑学科的现有教学体系,以本科四、五年级的“城市设计专门化”主干课程为核心,推动教学组织、课程结构和成果考核模式的改革。以促进学科协同与合作为目标,逐步推进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人居环境大学科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和设计训练模式优化。
城市设计作为独立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最多只能依托三个一级学科进行建设,因此,一开始就带有其他学科的方法论基础和知识背景,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明显的学科偏向。在结合实践项目设置设计训练题目时(尺度和规模往往较大),会碰到多维尺度下的城市认知和形态组织问题,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现有解决思路是:针对城市设计的学科交叉性,以多专业共同参与的毕业设计板块为主干,促进跨学科的协同设计训练,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与跨界整合能力的创新人才,拓展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强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毕业设计实践训练。
5.創建“开放协同+产学研互动”的合作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国际影响力。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优质的国际化科研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强化国际合作中的产学研一体化优势,构筑双向交流互动的创新人才培育平台,结合设计竞赛、公开评图和展览等活动开展各层面的教学成果国际交流。
多专业协同的开放式课程结构。整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的多学科教学团队,鼓励跨专业的学生协作,创建以城市设计专门化主干课程、毕业设计板块的长题设计为核心,以通识性的概论课程等为基础,以理论讲授、讨论课、国际联合工作坊、案例现场调研、国外访学交流(studytrip)等短期专题训练为补充的开放式课程体系。
产学研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依托重大工程设计项目,在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教学中建立实践型研究、联合设计、短期访学、联合培养等互动合作模式,促进“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等国际交流,共同培养双方的高素质城市设计人才,形成具有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及研究成果,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科影响力。
四、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国际和地区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活动日益频繁。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常态化地开展与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密歇根大学、代尔夫特理工、慕尼黑工业大学、都灵理工、香港中文大学、淡江大学等高校的联合教学和工作坊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中,以城市设计为主题(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工作坊占据多数。2018年,建筑学院又获批了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的“城市设计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体现了城市设计学科及专业在大建筑学科教学体系中不断增加的重要性。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设计教育通过联合工作坊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参与国际联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拓展了与不同文化背景学者沟通的能力和跨学科、跨文化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理念的碰撞与融合,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城市设计面对的真实问题。作为一种前瞻性教学模式,国际联合教学突破了传统城市设计教学边界,整合了国内外优势资源,提供多元教学体验,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和培养创新意识搭建了平台。国际教学交流与合作不仅是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更是开放式教学思想与创新理念的融合。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城市设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实践空间,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培养城市设计学科所需的创新性、国际化人才,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是城市设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可为城市设计教学提供传承与创新的另一视角,基于技术理性和地域特征,建构更加多元化、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技术整合思想、关注时代性和地域性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综合素质和设计整合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性教学方法为支撑的城市设计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2]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探析[j].南方建筑,2012(5):4-6.
[6]奥山信一,平辉.日本东工大建筑学设计教育体系[j].建筑学报,2015(10):6-11.
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onof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exchangesandteachallyinthefieldofarchitecturedisciplines,itisverycommontocarryoutjointdesignteachingwithurbandesignasamulti-disciplinary,openandinclusivetopic,whichhasbecomeanhem,tokyoinstituteoftechnology,tongjiuniversity,southeasar,anotheruniversity(usuallytheuniversityinthecitywherethedesignbaseislocated)isinvited,basedontheteachingtraditionsandcharacteristicsofeachschool,teachersandstudentsaroundtherealcitymarketarea,fromtheperspectiveofurbandesignandarchitecturalrenewal,foratotalofthreestages,cessemphasizesthecollisionandgameofdifferentconcepts,theexpansionandinnovationofdesignthinking,npersonalexperienceandresults,thispaperexplorestheacademicexchangesanddevelopmentpathsoftokyoinstituteoftechnologyand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summarizesandcompares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designobjectives,methodsandcharacteristicsofurbandesignteachinginvariousuniversities,ceptionprovidesadiversifiedperspectiveforthecurrentdevelopmentofurbandesigneducationinchina.
摘要: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小说中,叙事者多为认知能力敏锐的作家或学者等知识分子。多克特罗赋予这些认知主体一种“僭越的精神”,让他们在追溯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伦理唐悟,做出各异的身份和道德选择。本文认为,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写作中,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成为一种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伦理责任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多克特罗僭越的精神历史认知伦理。
多克特罗(edgarlawrencedoctorow,1931-2015)是当代美国为数不多的一流小说家之一。他致力于小说表征历史之可能性的写作实验,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美国历史上多个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分析多克特罗多部小说叙事者的历史认知过程,认为多克特罗利用这些认知主体来解析现实和历史,揭示出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成为一种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伦理责任的一种途径。
多克特罗的小说叙述者多为作家、知识分子等认知能力极为敏感的人,他用这些认知主体来反思和解析历史,在其小说中建构了一种关于历史的认识论。其第一本小说《欢迎来到艰难时世》的叙事者布鲁,在奄奄一息之际写下了19世纪80年代达科他州小镇从建立到毁灭、再从重建到二度毁灭的历史。在传统西部小说中,广袤的西部给予开拓者关于天堂的想象,成为财富和自由的象征。但多克特罗笔下的西部收回了它对人们美好的许诺:在哈德泰姆斯镇里,好人难得善终,坏人横行无忌,罪恶周而复始地出现,成为人类境况难以拔除的一部分。小说中二度袭击小镇的头号反派特纳有一个代号式的名字“badman”,他所到之处无不一片狼藉,象征着暴力和罪恶的无所不在。然而,他代表的外部罪恶并非导致小镇覆灭的唯一原因。在小镇内部,欣欣向荣的虚假表象之下的利益争端、人心分裂和道德滑坡早已为其结局埋下了罪恶的种子。弗兰克·谢尔顿(n)指出,哈德泰姆斯镇居民对于历史不假思索的乐观主义,不过是人类对自身完善性空洞的幻想,这种幻想让人们把邪恶看作是外在于自我的东西,从而误信文明可以成为经济和道德的保障。身为小镇创始人的布鲁悲痛地写道:“西部和我的生活简直如出一辙:这里的色彩让我们目眩神迷,等我们意识到这不过是一场骗局、一个可悲的断言时,已经太晚了。”布鲁的记录描述了一个在人类贪婪和自私中腐化堕落的西部文明共同体,它也因此成为美国式历史进步信仰的反神话叙事。如阿伦·特拉亨伯格(alantrachtenberg)所说的:“作为神话和经济实体,西部通过政治经济合并与暴力对全国社会文化之形成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神话与剥削、合并与暴力在这一过程中齐头并进。”小说通过解构西部神话揭开了美国表面光鲜但内里充满罪恶的历史,在其中历史呈现出不断重复的面貌,也不乏“今昔未变…‘进步是幻象”的悲观意味。但小说对历史的展望也不尽然是悲观主义的,布鲁为解释小镇命运做出的努力,似乎暗示着人通过认知力的不断完善有可能走出笼罩着罪恶的历史迷雾。布鲁的书写行为意味着被阅读的希望,他期待这段历史在后来者的阅读中带给他们有意义的反思。
出版于1971年的《丹尼尔之书》是一本讲述审判的小说,它本身也成为一种对历史的审判。小说的主人公丹尼尔·艾萨克森是20世纪6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有关艾萨克森夫妇——即他父母在20世纪50年代的阴谋叛国案。丹尼尔的成长和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与他的历史意识的完善是分不开的。在一开始他就认为,历史是难以把握和认识的:“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情。一切都是难以捉摸的。上帝如此,革命道德如此,正义如此,人的本性也是如此。”“诗人不知道人类历史进程到底是进步,是戏剧,是倒退,是循环,是波动,是涡流,是向右或向左的螺旋,又或者只是一个连续体……证据存在但是又模糊不定。”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他称自己为“体认的罪犯”(criminalnfperception)和“精神上的他者”(psychicalien),他的父母是向苏联泄密的叛徒,而他则是把美国黑暗的秘密泄露给美国的更为叛逆性的“叛徒”。他自比当代的艾伦·坡,因为艾伦·坡作为一个书写异化的作家是他的榜样,他希望他的书写能够媲美艾伦·坡——挑战和破坏关于美国例外论的种种妄想。对于丹尼尔而言,书写历史既是疗愈性的,也是颠覆性的,它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政治颠覆的手段,他依靠讲述达成了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对他来说,如果生活要继续,那么他的过去以及他对美国的过去的理解,就是一个必须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他的个人历史才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衔接起来。
“体认的罪犯”这一身份的隐含之意:观察世界、追寻历史真相的行为带着非法性和僭越性,为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所不容。因此,主动去感受和认知,就成了一种伦理行动,对官方制度以及它对真理的建构产生了威胁。从性质上来说,多克特罗的小说也是僭越性的,所有小说的主人公都极富感知力和体认能力。如果说主动感知即是僭越,那么不去感知便是对官方主流话语投降。
多克特罗的叙事者,无一不在对世界和历史的感知中,基于自身经验创造属于自己的叙事,将自身感受和经历转变成个人历史。他们都在对历史的书写或追问中试图解放自身,要掌握属于自己的叙事,就必须摆脱外在的强制。类似布鲁和丹尼尔这样的“体认的罪犯”在多克特罗小说中比比皆是。《拉格泰姆时代》的叙述者小男孩是一个冷静的体认者,他不疾不徐的叙述口吻传达出一種开放而多元的历史展望。如他所观察到的,他的白人父亲和母亲想要逃离内在于历史进程之中的差异与变化,把他们在新罗歇尔的房子当作远离历史入侵的港湾,最终被证明不过是幻想。在父亲远游北极期间,母亲努力应对历史变化,成长起来,变得强大而自信。母亲收留了黑人女子莎拉和她的婴儿,并能正常地与科尔豪斯一家交流,父亲则始终持有顽固的种族观念,不愿变通。父亲失去面对现实的勇气之后郁郁而终,他从新世纪中退了出来,而母亲则进入并适应了这个新世纪。父亲之死象征着父权制文化的衰落,也象征着女性开始逐渐以更为平等的身份进入20世纪历史舞台。同样,《世界博览会》的叙述者也是一个行将成年的小男孩埃德加,他的讲述呈现出一种历史连续性。小说的高潮之处是埃德加参观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展现出人们心目中二十年之后,即1959年的景象——技术腾飞、物质丰盛、社会高度文明化。但埃德加意识到,世界博览会作为人类对未来历史的想象,不过是构筑于虚假乐观主义之上的幻想,它并非希望的象征,只是基于一种无视历史的科技信仰。和丹尼尔一样,埃德加也在这种人造历史环境中认识到了人生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获得了对于自身直觉和自我创造力的信心。在多克特罗的小说中,历史叙事构成了一种认识论,一种关于主人公或叙述者如何在认知上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些“体认的罪犯”都极富多克特罗所说的“僭越精神”(aspiritoftransgression),都是在挣脱观念束缚、学会自由思考和反思之后,才真正认识到个体承担的历史责任。多克特罗要做的,正是唤醒人们身上“僭越的精神”,冲破思想的枷锁,去反思、批判甚至是抛弃那些已经滞后于历史进程、阻碍当下现实的观念。在多克特罗小说中,充满自我意识的反省激发了主人公或叙述者心灵中困惑、犹豫、怀疑的状态,促进了他们对历史、社会和自我的认知探索。《供水系统》中佩姆伯顿一路回溯历史,最终揭露了资本家与政府权钱交易、资本与科学合谋损害民众利益的丑恶行径;《上帝之城》中的牧师佩姆伯顿和小说家艾弗瑞特,也是通过对《圣经》和基督教历史的质疑,才得以不断返回到历史之中,认清了权力机制和戏剧化人性在基督教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纽约兄弟》中的兰利是一个最彻底的怀疑主义者,他公然挑战关于上帝、婚姻、战争等的主流认知,其“替代品理论”对历史的总结和概括,充满了对于人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忧思。从上述作品中主人公的历史探索中,可发现多克特罗似乎是在倡导一种保罗·利科所说的以自我叙述(narrativesoftheself)来达成的“动态主体性”(dynamicsubjectivity)。在《追求叙事的生活》一文中,利科写道:“我们称之为主体性的东西,既不是一种非连续的事件序列,也不是在演化进程之外的不变实体。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只有动态的叙事结构才能创造出来的身份。”在多克特罗那里,这种动态主体性是在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中,来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学者索尔·弗里德南德曾说:“伦理与历史的认识论维度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联系。”即便是非常推崇叙述史观的海登·怀特也不得不承认,切入历史的视角,不管在认识论上如何多样化,归根结底还是道德的。对历史的认知始终要以伦理关怀为依托。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写作中,历史认知与伦理问题一直相互缠结,众多小说人物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的伦理启悟,做出了各异的道德选择。他的小说以“僭越的精神”为鼓舞,呼吁人们通过体察历史,成为富有道德内省的个体,从而树立关于历史的负责任态度和理念,更好地理解当下身处的世界并獲得关于自身的洞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和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优良的精神品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坚定信心。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鲜活力量。
坚持真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坚持真理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一百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一条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就掌握了真理的力量,尽管这一路也走过不少弯路,但百年来党对真理的追求矢志不渝。“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百年仍是少年,中国共产党志在千秋,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这个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不负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与人民为敌,就是阻碍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要以史为鉴,不走人心向背的老路、错路,要始终做到与人民同向同行。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艰苦奋斗,以前所未有的勇气直面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本色。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朴实易懂,说出了一个真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精神,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明确性明显增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前所未有的勇气直面困难,接续奋斗。
坚定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人们不禁要问中华民族的前途在哪里?终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面对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的强大阻力,中国共产党以“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坚定信念,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团结一心,凝聚出让世界震撼的力量,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阻碍。
不经一番骨彻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总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汲取精神力量,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将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党史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立足自身实际,全方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入脑入心,在学史增信中汲取奋进力量。
以建党精神铸魂,笃学真学知史明史,汲取思想力量。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撰写了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坚持把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有序开展个人自学、示范领学、青年联学、创新活学,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指示批示精神上见成效。
以建党精神明理,常学常新育人励己,汲取经验力量。好书不厌百回读,真理就要千次学。坚持把党史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创新多种学习方式,建立线上、线下学习渠道,限度调动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的积极性,主动对照我们党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情况,以严的标准对自身进行“体检”,补齐思想短板。同时,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和抹黑人民英雄的行为作斗争,用真历史滋养真担当,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以建党精神为鉴,善作善成昂扬奋力,汲取服务力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建党精神为镜,可以知兴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问题导向,在察民情、访民意基础上,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台账逐件交办,加快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集中办实事与一直办实事的关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干”的劲头、“实”的作风,在追赶超越中不断开创新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四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等,“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做事态度。比尔·盖茨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是他不仅仅满足于此,在他的数学老师保罗·斯托克林的指引下,他开始接触计算机。直到最后在199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居于榜首,一时成为世人竞相谈论的对象。
比尔·盖茨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无疑与他对数学的痴迷,对学术上的精益求精是分不开的。当一个人以痴迷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时,他的自发性、创造性、专注精神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能够快速找到学习的着力点,并且变得敢闯、敢干、敢为人先,遇到困难不回避、不推诿、不气馁,敢于想办法去解决自己在求知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难题。我们身为年轻人,更是要时刻追求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把工作、学习和生活当成一种享受,更主动、深入的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像比尔·盖茨一样成就辉煌的人生!
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汽车大王福特在底特律生产汽车的时候吧,许多人对他冷嘲热讽,但是他丝毫不为所动,并且信心十足的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汽车会跑遍整个地球。”凭着他对目标的耐心、专注和坚持,他终于生产出了物美价廉的汽车,成就了自己,成就了美国,成就了世界。从福特的经历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旦认准了一个目标就不要因为别人的反对而犹豫不决,只要你耐心的守望它,专注于它,并且坚持下去,就能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当你牢牢地盯住自己的目标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干劲更足了,自信心不断提高,工作做的比过去更好,人际关系也朝着好的方向转变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你总是疑心重重,不妨从现在就开始改变,紧紧地盯住自己的目标,并尝试着忽略所有消极的想法和他人的嘲笑,保持锐意进取的姿态。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成功越来越近了!责任是工匠精神基本内涵,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
母亲交给儿子一张清单和一捆米袋子,让他去买米,儿子到了集市,再要装最后一种米时发现没有袋子了,于是便少买了一种米回了家,回到家就埋怨母亲:“你少拿了一个袋子,害得我还要大老远地再跑一趟!”“你可以用绳子把袋子中间扎紧,这样不就可以装另外一种米了嘛,再说了,我给你的钱富而有余你完全可以在买个袋子啊!”其实,这个故事隐藏着另一个人生哲理:只有善于动脑筋思考、把解决问题当成责任的人,才能既利己又利人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一味的抱怨、指责、推卸责任,而应该多想想,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在就职演说终究强调过责任的重要性:“不要问美国给了你什么,而应该问你们为美国做了什么!”责任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践行,责任心并不主要体现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能力,他爽鱼皮、艇仔粥、鼓油王肠粉。店里就三样小吃,但样样都是招牌,老板坚持“做精不做多”。每样食品都是老板精心制作,选材新鲜,不马虎,专注做鱼皮已数十年了,把食品也做到了极致化。时代的浪潮让人无所适从,但我们却从他的鱼皮里,粥里粉里吃出了坚持和情怀,那是时间的味道。这份坚持与执着闪着耀眼的荣光,使小小的店面也不同凡响。
总之,无论是打工的还是创业的,只要有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持,一份责任,一是敬业,一是认真,就算是再平凡,再普通,也是会为你的执着,坚持,敬业而发出迷人的光彩,那便是匠人的风采。
只要人人都有敬业认真的精神,中国就会成为一流的国家,创造出优良的品牌,只有这种敬业认真传承的匠人精神,中国将更加昌盛富强!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五
20_年以来,山东省莱阳市立足县域人才紧缺的实际,以需求为导向,紧紧瞄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三类人才”,创新实施“三大工程”,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以“高精尖优”人才为突破,实施“智库强基工程”。面对县域高端人才引进落地难、企业用才需求积极性不高、才企对接不精准等实际问题,实施“靶向引才”新行动,多部门联合定期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进行人才政策宣讲和企业需求调研,已走访企业60余家,收集人才需求线索150余条,建立高端人才需求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为实施精准引才摸好“家底”,今年引进并建立了中科院周忠和及印遇龙2个院士工作站,目前莱阳院士工作站数量已达6个。创新“家访引才”新方式,抓住在外高端人才春节、清明等重要节日返乡时机,动员各单位、部门开展“人才家访·以情留才”活动,家访高端人才87名,推送企业招才需求160余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8项,江国托、刘明等国家领军人才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7名高层次人才申报省市重点人才工程,与鲁花集团有技术合作的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成功入选中国工程院20_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打造“节会引才”新模式,发挥莱阳在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助“乐享梨花·探秘恐龙之旅”和20_濯村第五届樱花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举办时机,先后邀请100余名高层次人才赴莱考察指导,聘请了闫足、柳立业等5名青年博士英才为招才引智大使,成功引进重点人才工程专家5名。
以“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实施“智汇梨乡工程”。立足县域地区对高校院所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现实,借助“外脑”构建招才引智网络体系,深入实施“3+n”联合引才机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依托全市重点产业项目,赴上海、日韩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拜访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专家6名,并依托驻外合作企业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2个,引进日籍高层次人才1名。赴长三角、珠三角等人才聚集区开展引才引智活动,举办专题引才活动12场,与上海交大、苏州大学等院所达成初步校地合作协议;新建省外引才工作站十余个,依托驻外引才工作站汇聚效应吸引人才来莱创新创业。开展梨乡“高校行”活动,发挥2名政府科技副市长的人才资源优势,先后赴华东师范大学、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等20余个大院大校大所宣讲莱阳区位、产业等优势,搭建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平台,莱阳市人民政府与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签署了人才与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东大柴缸体缸盖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工业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实习基地,莱阳市人才“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打造高层次人才“梨乡行”品牌,围绕以绿色食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文化旅游、医养结合、电子商务等为主的先进服务业为招引方向,先后举办了莱阳首届在外英才发展论坛、青岛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梨乡行”等3场活动,承办了烟台20_“新动能”产才交流大会高效农业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受邀人才对企业和项目进行30余次“问诊把脉”;通过泰山学者刘占杰搭桥,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的海尔市场创新产业园项目,“产业+人才+项目”的产才融合模式成效进一步凸显。
以“务实管用”人才为根本,实施“优才选育工程”。立足县域行业领域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短缺的困境,开展“梨乡能人”选育,在企业技术研发、教育医疗等8个行业领域,累计评选出80名“梨乡能人”,通过建立“传帮带”工作机制、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工匠精神”等方式,激发本土能人的创业热情和报国情怀,目前已与200余名本土人才建立“传帮带”结对,13余名“徒弟”获得19项市级以上荣誉,一支数量充足、层次合理的技能型人才梯队逐渐形成。凝聚校企合作育才力量,定期走访驻莱大中专院校,掌握院校人才培育需求和动态,积极为校企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增强办学针对性,目前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和华为共建大数据学院,为社会储备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实施优才选拔计划,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重大课题,紧密结合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紧缺需求,今年选拔招录400余名优秀专业人才,充实到各攻坚克难一线岗位上,助力全市重点工作攻坚突破。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但梦的背后,有太多辛酸,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血与泪。一个人,太渺小,生活能轻而易举地将他击倒;一个工匠,形单影只,聚不起社会的力量,中国制造跟不上工业4·0的步子。大国工匠梦的背后,工匠精神的背后,需要我们用网来守护。
《墨子尚贤》中语云:“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国之贤者,高于之爵,厚与之禄,重之以令。”是也,工匠亦然,倘若以全社会之力而形成一张梦的保护网,梦不会碎。
高与之爵。德国有许多蓝领工人,却是比白领经理更令人尊敬的存在。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和技术为生,地位较高,虽是工人,却也体面得像个绅士。这是社会给予他们的肯定,给予他们那双劳动后布满老茧的手以崇高的敬意。
大国工匠,也需要这样一张来自社会的保护网,不受人白眼,深爱着自己的职业。
厚与之禄。梦,也是需要金钱为代价的。当商人等不及一个个精细打磨的手工瓷器出路,市场上流动的就只能是统一形态的碗和盆。何不多给工匠们一些时间,一些支持,助他们圆梦,他们梦圆的时候,中国才能真正走入工业4·0,这张金钱锻造的网,少不了。
重之以令,给予工匠们礼遇、荣耀,就像《感动中国》所做的那样,给予那些不知名的英雄以最最光明的舞台,这是一张荣耀之网。网住的是人心,是感动,也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工匠精神。我想,带着如此满满的感动,工匠们的心底也必是充满暖意,他们定会制造出更为精良的匠心制作,匠心筑梦,也定会吸引更多的匠人,怀揣着工匠精神,一同筑梦。
梦,需要网的保护。社会要动起来,织一张地位、财富、礼遇与荣耀的大网,网住了工匠精神,网住了中国未来。
梦的背后,是一张保护网,你我一同编织。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六
最近电台、电视台都在热播,提倡“工匠精神”。开始我糊里糊涂的,后来才知道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有一群人,视自己为普通的北京故宫工作人员,但其实,他们都是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每天的工作都是繁琐且又复杂的,在这枯燥的一天里他们认真地修复着各种文物,他们因精湛的技艺而被称作“文物医生”。故宫男神王津,16岁在故宫修钟表,39年没换过工作,没搬家。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文物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去北京旅游,人人都喜欢到北京故宫看看,体验古代的传统文化,感受古代的气息,如果你看到一些精美、完好无损的文物,如挂在故宫里的古画,还有许许多多的古建筑,这些都是经过他们“文物医生”灵巧的双手,认真仔细修复过的,只为完好地保留和传承古文化,只为让外人知道我们中国古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只为展现最美的`一面给游客。
瑞士制表匠、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不倦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借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信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包括:一是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二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需要对规律的不断探寻。三是实事求是、实现创新的科学方法,是推进进步的内生动力。
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细致地去完成每一项任务,就像王津那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劝学》中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细小的每一件事情开始,一点点的积淀。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文档为doc格式。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七
什么是“工匠精神”?大而概之就是爱岗敬业、严谨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完善。劳模的本色凸现了“工匠精神”。
增城各级劳模源于广大劳动大众,在他们当中,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扭亏为盈的企业负责人及脚踏实地、勤奋劳动的一线工人;有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不懈努力、攻克艰难,获多项科技成果的技术能手;有农村带头人和专业户,立志耕山,开展种养,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有视培养新一代为已任、用爱和智慧塑造健康向上心灵的优秀教师;有兵不血刃、破案如神,严惩刑事犯罪分子、确保一方平安的忠诚卫士;有呵护患者、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有依法行政、呕心沥血、当好群众贴心人的机关干部;有把青春献给国防事业、荣立奇功的军之英才;还有堪称“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他们正是增城各行各业的“工匠”。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一种美德,是对事业、职业应有的态度。有一句公民道德格言叫“就业须敬业、敬业有事业”,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敬业;一个人只有始终敬业,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首先要爱岗敬业,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实践,增强能力,从而塑造劳模形象。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严谨做事。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工匠的成长必须有一种老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甘愿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承认,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不平凡的成就。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传承传统。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技艺高超的工匠层出不穷,豪杰辈出,英雄横空,从鲁班雕木成凰到庖丁解牛神技,从墨子探行求规到张衡观天测地,古人凭着精湛的技艺为我们树立了不垂的丰碑。弘扬劳模工匠精神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高深的智慧。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不断创新。创新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劳模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决不能满足于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掌握“老伯,你好了吗?”他只应了一声“嗯”,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大约又过了三十分钟我往老伯那边看,他在刷漆,他拿起刷子,把刷子放在油漆桶里,沾一沾油漆,把刷子拿出来,在早已做好的木箱上刷了又刷,并且,他每刷一次,就把那个木箱拿起来,借着灯光照一照。我实在看不耐烦了,起身来,向老伯挥一挥手,说:“老伯,你弄吧,我先回去了。”然后转身就走。
大树下,那颗细腻的心永远保存在工匠心里。——后记。
傍晚,云霞衬映着落日,把半边天都染红了,衬托着渐深的暮色。夕阳的影子照在了一颗大树上,透过树的缝隙,在树底下撒下淡淡的余晖。吃过晚饭,我照常到家附近的老伯的小店去坐。那老伯是一个工匠,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膝下只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儿子,他儿子也很少去店里看他,他总是一个人在店里工作,于是,我常常到他的店里去坐坐,她的店就在我家附近的一棵大榕树下。”老伯“我叫了他一声,他正在做木箱,头也不抬的”嗯“了一下。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在大榕树下做木箱。他借着灯光一丝不苟的工作着,一会儿拿起螺丝钉,在这里钉一下,一会儿拿起扳手,在那里拧一下,一会儿拿起锤子,在这里敲一下,一会儿又拿起锯子,在那里锯一下……我不耐烦的说:“老伯,就是做一个木箱,不用这么认真。”老伯没抬头,也没说什么,我也就没再问了。不过看他做木箱看腻了罢,我就玩起了他的工具。
这时,老伯放下刷子,拿起那个被油漆一遍又一遍刷过的木箱,笑了笑。我回过头,跑过去,望着那个木箱,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老伯开了口:“做我们这一行工作的,讲究细致即使是一个细节,我们也会认真去对待,并做好它,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用心去做一件事的人才能体会。”望着那个木箱,我沉思了许久。夜深了,我走在大道上。晚风,带着秋日的凉意拂来。我深思着老伯的话语,或许,每个工匠都是这样,他们都拥有一颗细腻的心,即使是一个小细节,他们也会认真去对待,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有价值的事坚持下去。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八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三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有力武器,也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追寻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弘扬“劳模精神”,汇聚奋斗伟力,镌刻时代符号。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完成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劳模,作为同时代奋斗者的榜样,他们是英雄、是指路人,带领国人在各个领域勇创佳绩、积极进取;作为后来人心中的时代楷模,他们是学习的标杆、前进的动力,如星辰、如灯塔,照亮来人的路。他们来自于我们身边身份普通、岗位平凡、业绩突出的劳动者,是工人、是教师、是农民、是父亲、是母亲、是孩子……他们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推动着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习近平同志曾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劳模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尊重英雄、爱护英雄是我们价值观的体现,学习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们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弘扬“劳动精神”,激发奋进力量,谱写青春华章。“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由一代代中华儿女劳动创造出来的,新中国的今天是无数仁人志士拼搏出来的,我们的文明因劳动而璀璨,我们的国家因劳动而伟大。“劳动,是熔铸于血脉的行动自觉,是如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付出,是标定人生价值的坐标原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而道远,路艰且漫长,这需要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们通过长时间的劳动完成。岁月如梭,逝者如斯,我们“等不起”“慢不起”“坐不住”,我们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全身心投入到描摹波澜壮阔新时代画卷的工作中。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弘扬劳动精神,汇聚强大力量,必将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创新意识,争当创新先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以及试验万种药方提炼青蒿素的药学家屠呦呦等无数科技工作者,都用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实干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体现自身价值。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探索道路上的“开山斧”,是我们民族追求卓越的“指路灯”。习近平同志说过,“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下,我们国家要将这种存在于民族骨子里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甘当“铺路石”,用实干为未来“搭桥铺路”。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九
扬帆企业“强国号”打造创新“新高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调研时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实业救国”“以商养学”等事迹。张謇、卢作孚、陈嘉庚、荣毅仁、王光英等一大批爱国企业家兴办实业、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为做好支持企业发展工作、改革创新建设付出了巨大贡献。到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十四五”规划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知行合一、破立并举、疏堵结合、进出有序”上强化引领、接续发力,激励引导扬帆企业“强国号”,办好一流企业,聚力争创一流业绩。
“爱国心”和“强国行”相结合,让发展质量更好。爱国、救国、报国,是张謇一生的追求,也是广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初心使命和实践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家要围绕企业发展大方向,把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的价值取向融入兴办企业、兴办教育等创新活动中,时刻将关乎国计民生、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入脑入心入行。要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实体经济增长中广泛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主体创新意识,推动企业管理和创新创造,让“勇于改革创新,敢于承担风险”成为改革发展薪火相传中的“指示牌”“引航灯”。要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广泛激励企业家创新活动,积极探索“兴办企业、兴办教育,而后以商养学”的具体行动参考,以“教育强国”思想引领,科学系统回答好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破瓶颈”与“立制度”相适应,让综合效益更高。“破立”并举抓制度建设、抓深化改革,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等在党建领航共建共治共享的正确轨道上达到最高“阈值”,为企业改革创新注入源头活水。一方面,要打破企业限定发展格局,“刚柔并济”统筹协调资源,克服思维盲从和空白,突破阻碍创新创业的制度瓶颈,变“瓶颈”为“抓手”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针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大力发挥创投机构、创服企业“精细化”发展优势,厚积释放“双创”效益实力。另一方面,要以“两山论”“双循环”为目标导向,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动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助力创新求变,多主体、多元化共享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红利,让干群关系、营商环境、政治生态向着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前进,实现高品质“腾笼换鸟”,持续增强“好发展、真发展”信心底气。
“搭桥梁”和“通经络”相协调,让核心竞争力更强。纾困惠企、稳岗就业、技改补贴……一系列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利好政策,为支持企业适应人才融合发展趋势带来了更加广泛、更加普惠、更为精准的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面向基层、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成果不断夯实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大桥梁”,让供给方式、资源要素、链接枢纽在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中更加同频、更加活跃。要广泛指导、严格督导“创新信息互通、创新结果互认”实现路径,畅通拓宽产业融合、文旅结合、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联动的发展路径,让优化配置资源向企业高水平集聚,促进优势集群在各领域、各方面的集中攻关和深度融合。同时,要发挥创新竞争力在“平稳期”向“攻坚期”、“无人区”向“深水区”的“强引擎”“粘合剂”作用,以丰富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管理等创新活动为主线,营造浓厚改革创新氛围,促进“高质量”和“一体化”相结合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走出去”和“引进来”相贯通,让市场影响力更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型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敢闯敢试、敢说敢为、敢拼敢干”的企业家风范更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扩大开放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要打开大门搞改革、搞建设,利用好融合好发挥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双链”现代化水平,加强科技安全能级和开放合作,让创新主体和技术在市场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以广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为“走出去”积蓄把握规则、防范风险能力,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为参与国际市场开拓提供更大主动力、柔韧性、延展性。要坚持立足中国、为我所用,放眼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和动向,厚植贸易融合发展“沃土”,把更多的外资企业、尖端项目“引进来”,让其“留下来”能够高水平发挥作用,共建共享开放性世界经济发展红利。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十
让“科技创新”实现“三流并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营造浓厚氛围,鼓励和支持各类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科技创新”实现“三流并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培育“科学精英”,让科技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核心领域、关键技术上的竞争。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至为关键的是中华民族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买不到、求不来、换不来,必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通过自主创新开辟一条通往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各级党委政府要注重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培养具有前端思维、把握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善于凝聚力量、敢于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自我突破的高技能人才,通过“科学精英”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科技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创新创造的生动实践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用“科技之光”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弘扬“科学精神”,让科技创新活力“百舸争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工作者是于危机中觅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生力军。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词,党和国家提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持续让创新的激情扑面而来,激荡着祖国坚定向前的信心。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否则欲速则不达。各级党委政府要弘扬“科学精神”,根据科技人员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想方设法为其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全面支持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用死板制度约束其研究活动,用行动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争当“觅新机开新局”的开拓者和奋斗者,促进创新活力“百舸争流”。
坚持“科学态度”,让科技创新生态“砥柱中流”。创新发展是应对风险挑战的“稳定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防控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斗争中,在病毒溯源、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检测试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切实加深了人们对病毒的认识了解,充分增加了人们对钟南山、李兰娟、陈薇等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尊重。“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路上,需要更多科技工作者和创新主体付出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努力,引领社会攻坚克难、共克时艰。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科学态度”,主动迎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汇聚众智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奋进实干,提升“六稳”“六保”的质量效果。要主动服务发展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加快培育更具活力的创业主体,奋力提升新时代科技创业的中国质量。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十一
党史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立足自身实际,全方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入脑入心,在学史增信中汲取奋进力量。
以建党精神铸魂,笃学真学知史明史,汲取思想力量。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撰写了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坚持把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有序开展个人自学、示范领学、青年联学、创新活学,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指示批示精神上见成效。
以建党精神明理,常学常新育人励己,汲取经验力量。好书不厌百回读,真理就要千次学。坚持把党史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创新多种学习方式,建立线上、线下学习渠道,限度调动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的积极性,主动对照我们党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情况,以严的标准对自身进行“体检”,补齐思想短板。同时,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和抹黑人民英雄的行为作斗争,用真历史滋养真担当,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以建党精神为鉴,善作善成昂扬奋力,汲取服务力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建党精神为镜,可以知兴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问题导向,在察民情、访民意基础上,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台账逐件交办,加快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集中办实事与一直办实事的关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干”的劲头、“实”的作风,在追赶超越中不断开创新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党中央首次精准概括、深刻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图谱的“主干”,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凝结着党的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形成有其特殊时代背景,并且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在救亡图存的革命实践中孕育生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全中国广泛传播,数量巨大的产业工人强烈要求改变被压迫、被剥削的状况。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回眸历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不怕牺牲、不负人民的革命实践孕育出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灿烂的建党精神。
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各种具体精神生成与发展的“母体”,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总源泉”。伟大建党精神离不开各时期各阶段的具体精神,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比如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有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具体精神都赓续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是建党精神的鲜活体现,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思想保证与精神支撑。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历史起点,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遵循,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全社会磅礴之力,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探索与创新思想理论;要旗帜鲜明信仰马克思主义,敢于同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言行作斗争;每一个党员都应坚守、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严格按照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从眼前工作做起,在公共利益需要时能舍弃个人利益。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广大党员干部须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自觉将初心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崇高理想要用热血来浇灌。从建党到新中国建立,牺牲的共产党员和仁人志士共有2100万人,可查到姓名的烈士370多万。广大共产党员须恪守初心、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甘做“垫脚石”“螺丝钉”;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抵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与物质享受的不良倾向。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我们要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广大党员干部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通过建党精神学习,可以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深切感受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增强“四个自觉”,从党史学习中源源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
继承建党精神,增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自觉性。党员干部要学习学好革命先烈“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勇气、舍生忘死保家国的伟大情怀、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明晰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能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从党史学习中深刻总结党百年来解决自身问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始终聚焦“两个维护”政治任务,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落实。
继承建党精神,增强“为民服务守初心”的自觉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一切依靠人民的铿锵宣誓,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扛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责任。无论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以明显的实绩实效诠释初心。
继承建党精神,增强“主动作为担使命”的自觉性。“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从革命历史中可以获得许多震撼心灵的启示,激励党员干部不断担当使命、砥砺作为。党员干部要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各种风险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要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树立起勇挑重担、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担当精神和踏石留印、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要树立“群众工作无小事”“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把强烈的责任心完完全全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去,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想干事上,体现到会干事上,锁定到干成事上。
继承建党精神,增强“廉洁自律守规矩”的自觉性。周恩来同志“三付饭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廉洁自律。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廉洁自律是必备的政治品格,是防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既是“安全带”,又是“紧箍圈”,更是权力的“方向盘”。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只有自己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才能把腰板挺直,赢得群众的信赖,有力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良好健康发展。相反,挡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干事创业就难有底气,与群众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欲望的背后是陷阱,贪婪的尽头是毁灭。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地常怀敬畏之心、增强忧患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十二
古往今来,只要是主张以人为本的、肯定人的尊严及价值等的思想观念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人文精神,而在教育领域,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每一种体现人文精神的表述都有着不同的教学意义、时代意义。要掌握中职卫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除了要了解当下的时势,更要从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中反思借鉴。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历史是相当久远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以前,《易经贲卦》的象辞最早提出“人文”一词,认为“文明以止”就是人文,也就是说人文是一种文明的极致;而我国传统儒学提倡的人文精神基本上也继承了这一理念,提出“诚意”、“正心”、“修身”等概念;以及魏晋时期的玄学追求人的个性解放……这些观点的倾向性、提出的背景等不尽相同,但这些不同的表述其实都是围绕着道德、文化教育的。这些隐藏在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为目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人文精神不仅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更是一种肯定人的尊严及价值、关切维护人和人的命运的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其核心主张是以人为本,肯定、尊重人的价值,追求真善美。中职卫校为社会医疗事业培养医药人才,他们站上工作岗位之后服务的对象是处于病痛中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用心医治,需要更多的关切、爱心。这一职业特点要求医护人员付出更多的爱心、责任心,因此,在中职卫校的教育中要有意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一)爱心教育。
接受治疗的患者,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希望能够得到尽心的医治和关爱,得到身心安慰。因此,在中职卫校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爱心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付出爱心公平对待患者,使之得到及时的治疗。
(二)责任心教育。
关于责任,丘吉尔曾说过: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责任”一词,无论是何人、何种职业,都是应该且必须铭记的准则。对中职卫校生来说,责任心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内涵之一。对一名医护人员来说,这个责任主要是要对患者负责。无论是平常患者的体温测试、血压测量、吃药,还是手术室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把手术工具,医护人员都要做到认真负责,全神贯注。这是对患者的尊重、对医生和护士这个神圣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132的敬畏,也是对生命的珍惜。因此,要想把中职卫校学生培养成一名具有责任心的人,就要重视语文课程的教学,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奉献精神教育。
说到奉献,总会让人肃然起敬。从古至今,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总是可歌可泣,受人赞誉的。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者的第一责任,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奉献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在医院,患者病情反复无常常有之,或者在医者下班之际,亦或是深夜时分,然而,患者什么时候需要医生和护士,医生和护士就应该什么时候出现在患者身边。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就应该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就像胡佩兰,作为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她退休后,仍坚持20年每天出诊,还经常为患者垫付医药费,她是一名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仁医,她的精神应该为我们学习和继承。中职卫校要加强对学生奉献精神的培养。
(一)中职卫校学生普遍对人文精神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足。
通过分析研究其他学者关于中职卫校人文精神教育调查研究的数据,可以发现中职卫校的学生虽能肯定人文精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对人文知识还缺乏重视。他们的观念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学习模式,就是他们选择到中职卫校就读目的就是尽快学到专业知识和技术,因此,他们往往把语文课程和人文就精神的培养放在最后面,甚至是置之不理。这种错误的认识还有待改变。
(二)中职卫校的人文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目标不理想。
一直以来,很多中职卫校的教育模式都过于重视实用技术而轻视人文,只看到了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而没有看到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渗透的重要作用,未处理好人文精神教育与医药技术的关系。因此,在中职卫校的教学计划里,往往不太重视语文教学的安排。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导致某些中职卫校缺乏专业的语文教师,语文课程由非专业的老师来教授。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学习没能获得显著的提高,也就丧失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重要途径。同时,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职卫校培养人才也就事半功倍了。
(三)多数中职卫校缺乏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甚至是改变一个人。正如上文所述,不仅是学生,就连中职卫校的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都存在着偏见和误解,在老师的误导下,会使学生存在一种狭隘的学习观,就是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万事大吉。当一个中职卫校的全体师生都不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那么又谈何拥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在一个没有人文气息渲染的环境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工作就难以进行,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育模式。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型的人才应实现德、智、体、劳的全面发展。因此,中职卫校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传统、狭隘的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育体制,而不再是单纯地为了传授知识和技术而传授知识、技术。首先,要给师生们灌输新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可以让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以讲座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现代教育理念,解答师生们的疑问,让他们深刻了解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并应用于实践。同时在教学安排中合理确定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学时,并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实现教育模式的革新。此外,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人文精神。要加强中职卫校学生的人文意识,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让他们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如可以将语文教学实践与校内外的公益活动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献爱心,通过帮助他人,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既巩固了专业知识技能,也明确了他们身为医者的责任。此外,多参加社会实践还能加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这对卫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进行诊断救治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强调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要想实现在中职卫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首先要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语文教师队伍,这就需要学校大力引进和培养。为了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作为一名卫校中的语文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高素质、高水平的语文教师,除了可以从校外引进,学校可以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养,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的素质水平得到提高后,教学质量也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将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入其中。
在中职卫校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医护人员。因此,学校要想发挥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作用,就要将之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开展医学知识板报宣传大赛,在这一比赛中,除了要有医学技术知识的普及,自然少不了语文的应用。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办校报,让学生们发表自己学习生活的见闻、感人事迹等等。又或者组织学生一起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之类的视频,熏陶学生们的人文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们学习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十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首次阐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进入新时代,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要立足自身岗位,铆足“三股劲”,积极担当、勇于作为,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铆足“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初生牛犊不怕虎”是指小牛犊因为不知道老虎的厉害而不害怕老虎,常用来比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无论是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还是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一代代革命先辈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伟大精神,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进入创新时代,有闯劲、敢担当的干部队伍才会赢得进步、赢得改革、赢得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不惧风雨,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不断克服自己的恐惧,探索新的方法,增长新的本领,大胆探索,干出一片新天地。
铆足“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劲。当前,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许多“硬仗”要打,实干的姿态迫切呼唤担当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崇尚实干、脚踏实地,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落实时既要“哪壶不开提哪壶”,直面问题不回避;也要确保“提了哪壶开哪壶”,听真声音,挖真问题,找真药方,积极化解矛盾和问题,把每件事都往实处做、深处做、细处做,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行动、效果,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铆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坚持,离不开决心。奋进新时代,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都需要直面风险挑战,付出艰苦努力。冲锋陷阵一时易,持之以恒最难得。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的精神,铆足常抓不懈的韧劲,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时之誉、不计一事之成,敬终如始、绵绵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步往前推进,不留空白、不造烂尾,在实践磨炼中积累成长,在群众工作中攻坚克难、稳扎稳打、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韧劲”干成“百姓事”。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十四
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源泉。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使命和奋斗,铸就了坚持真理、坚持理想、践行初衷、肩负使命、不怕牺牲、勇敢奋斗、忠于党、不辜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源泉和力量的根源。100年来,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启发和引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胜利走过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伟大历程。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构。伟大建党精神,是富含逻辑的科学构建,是历史溯源的概括,也是历史过程的凝结。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是根基,坚定追求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根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不懈奋斗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核心,自我革命、奉献自我是优良作风和高尚道德,对党忠诚、对民负责是政治品质和情感责任,以知、行、意、情的特质共同构成鲜明政治品格的政党精神,贯穿其中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最鲜明品格。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缔造,感召和引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交汇点,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因伟大建党精神而豪情万丈、激情满怀,我们为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而骄傲和自豪,对党团结带领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充满必胜信心。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胸怀“两个大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立足实际岗位和工作职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奋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功立业。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十五
现阶段,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方案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语文教师应深入分析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意识,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内容之一。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出高中语文课程的自身优势,通过语文课程独有的魅力,促使学生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全面的品格,逐渐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使学生可以全面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思考,是语文教师应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有利于语文教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可以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一般情况下,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可以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方式,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内容是涵养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结合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包括:树立人文语文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人文文化的教学环境,渗透人文精神;实施人文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等内容。
(一)树立人文语文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环节,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标准,高中语文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逐渐树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现代语文教学观,从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评价与考核等方面重新建构基本价值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教师实施文化教育、陶冶人文精神的能力。通过树立人文语文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其学习能力。因此,树立人文语文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语文教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营造人文文化的教学环境,渗透人文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营造人文文化的教学环境,渗透人文精神,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师生多向信息沟通的过程,师生平等交流与对话,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因此,营造人文文化的教学环境,渗透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师应重视的教学策略之一。
(三)实施人文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人文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形成,对于其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应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更加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环节中,语文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人文精神,逐渐培育学生拥有健全人格,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发展意义。
[2]李婷婷.浅谈高中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7,(7):278.
[4]龙雨.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专业16篇)篇十六
在文艺复兴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在继承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主要传统的前提下又出现了很多新的思想和新观念。例如在《大教学论》中所提到的思想就是和人文主义相关的,有些思想完全来源于人文主义,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享有的权利,并不是少数人具有的特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去适应教学,知道自己并知道万物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使人变的高尚。
通过以上的思想可以看出人文主义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作为倡导的重心,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人,并且通过教育可以使人的品质、道德等变得高尚,这就是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反映。在一些完全受人文主义浸染的教育学著作中强调了在不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的自然主义思想,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要理念。
在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学校与社会》两部作品中反映出了人文主义思想对当代教育产生的影响。在这两篇文章中提出了教育即是生活、生长的原则就是受到教育等这一基本观点,并将个人品格的塑造作为教育的重点和主要目的,与此同时教育还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水平,从这个教育理论中可以看出人文精神教育是一个立足于先验的人性论。
虽然通过人文教育人们能够学到如何做人,但是将人文精神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于课程中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所以,为了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应当通过承载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类探究自然成果的具体教学方式来实现,在教学生灌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并通过日积月累从量变不断向质变进行转变,从而在学科教育中不断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语文的教学过程。高中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断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阶段,并且在学生的成长教育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对学生的价值和审美倾向进行有效的引导能够使学生的心智健康的发展,同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比较强,所以应当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且高中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1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
首先是阅读教材的合理使用,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它们具有热情真纯性、优美典雅性、令人振奋性以及启人思索性等多种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要对课程所蕴涵的深厚的人文精神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在对文本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领悟人生,使自身人格不断得到完善。除此之外,学生在视野开阔和文化多样背景的熏陶之下还会具备良好的精神良知。
很多好的'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在文中体现了作家的生命意识和作家的血肉意识。例如在《我与地坛》一文的学习中,在史铁生生命最灿烂以及美好的青春刚刚开始的时,双腿便残废了,这使得原本一个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失去了行走能力,这种沉重的打击使他日益苦闷、消沉和颓废,以为就这样终此一生时,却在荒芜的地坛和平凡而卑微的草木昆虫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在理解创造过程的精彩和美丽的基础上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得到了自己的生命感悟。
在课文第二部分描述了母爱的主题,同时也诠释了母亲生命的伟大。母亲艰苦的命运、顽强的意志以及对儿子深沉博大的爱都一份母爱表达的淋漓尽致。在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对生命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逐渐引导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我们是否能够坦然面对或者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遇到的困苦和灾难。
同时,思考又让我们逐渐明白人可以有伟大的一生,也可以有平凡庸碌的一生,但是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而且无论平凡还是伟大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不能具有消极颓废的态度,应该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悦,同时也要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光彩和活力。读者需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这些人文的精神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对学生感性的解读进行指引和教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会直面人生的挫折和苦难,而且还要使学生不断去思索生命对于死亡的意义。
3.2丰富阅读教学模式。
3.2.1倡导自由、探究、合作的课内学习方式。
我们之所以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主要目的王潇(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就是为了唤醒、挖掘并提升学生的内在潜力,并且在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认知、态度以及技能等方方面面和谐发展。因此,该种学习方式一方面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求非常重要,以此能够实现学生的特色发展;另一方面以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为主要目的,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该种学习方式下能使人在个性不断发展的同时,展现出人文关怀的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因此为了强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应当用教师的讲解分析替代原有的传统阅读教学方法。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并且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必须让学生自身在接触原著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原著。同时还应该强调对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
3.2.2利用阅读课进行扩展。
阅读课虽然是语文课上的一种阅读活动,但是在方法和形式上和课堂教学又是不同的。例如,学校将备有大量的文学名著、科普读物、人物传记等作品阅览室,供学生自主选择读物进行阅读。每周安排时间让学生在阅览室内自主选择阅读书目和阅读内容进行阅读。此外,学生要在阅读课上实现自由阅读。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诗歌时,先让学生在阅读课上寻找和李白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对人物的经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其作品,这样才能够更加充分的体会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利用阅读笔记和阅读心得来展示阅读课上的成果。每个学期定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和考察,在了解学生阅读积累情况后,从中选出优秀的阅读笔记进行展览。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在这种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完成知识的积累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能力是在写作这个语文实践活动中反映出来的。一篇文章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语言的组织能力、思维的活跃性、观点正确与否等方面。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要不断启迪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学生可以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说不出来的观点。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内心思想,从而在充分调动全身潜力的过程中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再这样的基础下形成自己独立自主人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首先,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扩展其思维。即从日常生活出发,通过打破作文中的条条框框和思想的禁锢,使学生作文的主题实现从集体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到亲情、爱心、个性精神物质、求善求美、以及实事求是等方面进行转变。在叶圣陶的这篇《作文论》中提到“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除了不问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在这句话中表达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当在不断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说真话、写真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积累足够的作文素材。
然后,要提倡学生写作要真实,也就是要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展现真实的信息,并将生活的需求结合起来,同时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
最后,教师要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评改也是非常重要的,给学生评语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人文精神的教育。但是在传统的作文评语中有太多公式化、模式化的内容。例如作文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等评语,这些评语放在任何文章中都合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并找到问题,但是这种僵化、教条的评语不仅不能积极调动学生发扬优点和纠正错误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方面更是无从谈起。
一方面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应当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从语言心理研究看出,儿童时期以及少年时期是语言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尤其是在青年时期,这是其语言定型的时期。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应当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对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教育。为了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对学生逐步的引导,把口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提升到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高度上。
因此为了有效克服学生的内心障碍,使学生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不断掌握心理沟通的方法,应当在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以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除了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交际品质,使学生以真诚的态度体现口语交际的人文性。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在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具体的语音的纠正还要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方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交际品质。
总结:高中语文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当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观念,在理解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重视人文精神教育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