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

时间:2024-09-28 作者:文轩

范文范本是指某一类作文的典型样本,它可以作为学习和参考的对象,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一

即拍摄者参与到所记录的事实当中,摄影机和被纪录对象之间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发掘事件的真实面貌,推动事件的进程,并将整个参与的过程拍摄下来,作为记录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与式记录可以溯源至弗拉赫蒂的探险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其极端发展即为50年代法国出现的真实电影,强调在人为的环境中发掘出隐蔽的真实。

参与式记录可以运用在各种题材的记录当中。

在现实题材的拍摄中,对拍摄事件的介入及与拍摄对象的亲密接触,都会给记录打开一个多维空间。

美国纪录片导演詹妮弗・福克斯在拍了一部9个小时的长片:《比尔和开瑞:一个美国式的爱情故事》,以真实电影的形式呈现一对黑人和白人及他们的两个女儿组成的家庭生活。导演fox用超8毫米摄像机自行拍摄,她的制片担任录音师。她们和这个家庭共同居住了一年的时间,次年又以一年的时间访问了他们的亲朋和同事,拍摄了850小时的素材,最后剪成了9小时的片子,以对日常生活的把握,折射出美国社会的种族融合现象。

90年代初的《望长城》,就是以长城内外普通人的追踪、采访、记录,发出了中国纪录片第一声呐喊,《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采访了315人,其中跟踪采访66人,展开了一幅在日留学生的生活画卷。

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由于题材的局限,不可能获得太多的直接素材,更强调以参与式的记录来回顾历史,譬如法国纪录片《证词:犹太人大屠杀》,克洛德・莱兹曼用了1年来拍这部长达9小时的纪录片,全部是通过对见证人的采访而将历史再现于今天。这当然是个特例,其中所耗费的精力和财力可以想象。

我国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录片也多采用了参与式纪录,大量采访相关人物,重访遗址遗迹,让史料在记录者所营造的环境中鲜活起来,重现历史的真实。譬如近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解放啦》,就是以对各色人等在“解放啦”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所见所闻所感的采访、回顾,结构了全片,每个人对历史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认知,由于采访,存留在不同人等不同记忆中的瞬间集合在了一起,同一个历史时刻,同一个历史事件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走了过来,有一些复杂,有一些厚重,又有一些戏剧的况味。

参与式记录的长处在于纪录片工作者可以尽可能的去探究表象之下的真相,对表现内心世界、过去时空、以及赋予记录戏剧性情节性上非常有效,但由于是以对生活的介入而激发出一些非常态的东西,掌握不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活的原生态。

2、旁观式记录。

即在对生活的记录中采用的是一种旁观的方式,也就是摄影机与被拍摄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的就是争取把摄影机对被拍摄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剪接时强调一种连续性,从技术的角度就尽力避免表露作者的感情色彩和道德取向,尽量完整地真实地表现人物与事件的本来面目,创造一种包含着不同意蕴的现实模式。

旁观式记录起源于最初的纪录短片,并在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直接电影中得到极端发展。“‘直接电影’的艺术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观者角色,‘真实电影’的艺术家担任了挑动者的任务”。(《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

美国纪录片工作者怀斯曼一直坚持不做任何介入的直接记录,以视觉形象和片中人物的话语来呈现事件,其记录方式俨然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体现了空前的执着与坚持。这也与他一贯选择的记录题材有关:学校、军队、警察、医院、监狱及为人们提供帮助的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此探索当代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的近作《缅因州的贝尔法斯特》中,一如既往地用镜头解剖机构和人,藉此得到“对20世纪最后1/3时间中美国生活的一个印象化概述”,其高达1001的片比保障了其信仰的实现。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二

电视纪录片不仅是视觉艺术,而且是听觉艺术。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传播电视纪录片的影像意义与表达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内涵都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逐渐演变为影响电视纪录片创作与鉴赏的重要手段。随着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践的不断拓展与深化,电视纪录片已不可缺少音乐作为其中的元素。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表达手段,音乐拓展了电视纪录片的风格表现空间与主题表达视域。

通常而言,音乐给人们的印象似乎只是电视纪录片的一种若隐若现的点缀,一个若有若无的配角,但是,音乐实质上是电视纪录片的灵魂所在。音乐运用与调控得当,能够直接提升电视纪录片的艺术底蕴,丰富电视纪录片的思想内涵,使电视纪录片更加具有形而上的审美价值指向。因此,创作与鉴赏电视纪录片应该关注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的开发与拓展,解读电视纪录片音乐的美学特征。

一、动态特征:音乐与影像的实时互动。

电视纪录片声音的三种构成要素为音乐、音响与语言。在电视纪录片作品中,声音与影像相互融合。由于融入影像,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已经不再是原本意义的纯粹音乐。换而言之,电视纪录片音乐研究应该立足于声音与影像的相互结合与实时互动而展开。音乐与影像既犹如两个单词,组合到一起就会产生新的意义,又类似一双筷子,需要在彼此协作中才能更佳地诠释电视纪录片。融入电视纪录片的音乐,获得了一个具有可视感的影像空间。音乐与影像的结合,使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视纪录片影像的空间转换涉足了电视纪录片音乐的时间流变。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往往以时间为轴线,来表现变迁当中的动感。作为电视画面来讲,这种空间感和时间感的拓展难度较大。而运用音乐艺术,来表现这种跨度,以音乐风格变化来实现场景的转换,则相对容易很多。音乐与影像的互相渗透与彼此融合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音乐与影像的实时互动。电视纪录片中音乐与影像的实时互动,将升腾跌宕而具备听觉美感的声音乐符跳动与生动形象而具备视觉美感的影像画面运动彼此结合,不仅使电视纪录片音乐的灵动性绘声绘色地表现于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情节中,而且使电视纪录片影像的流动性生动传神地体现于电视纪录片的声音乐符中。电视纪录片中音乐与影像的实时互动,既鲜明地突出了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又出色地显现了电视纪录片的基调,不仅使电视纪录片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而且使电视纪录片的意象更加丰富多彩。音乐空间是电视纪录片空间的独立单元。

二、感受特征:视觉与听觉的综合体验。

从本体特征来看,电视纪录片其实就是音乐与影像在时间与空间的共同演绎中塑造视听银幕形象。作为电视纪录片两种不同的媒介表现材料,音乐与影像是在相互协作中引发观赏者感知视听艺术魅力的。观赏者既要从影像中获得观赏电视纪录片的视觉满足,又要从音乐中强化观赏电视纪录片的听觉感知。由此而形成的电视纪录片音乐,将影像带来的视觉形象与音乐引起的听觉意象相互融合,实现欣赏电视纪录片的视觉与听觉直观体验的和谐统一。

电视纪录片的观赏者是结合着电视纪录片的镜头来感受音乐的,而音乐又强化着观赏者对电视纪录片的感受。电视纪录片音乐的听众就是其银幕前的观赏者,视觉与听觉的共同感知,呈现了电视纪录片音乐欣赏与一般音乐欣赏之间的差别。音乐的播放与影像的变化作为整体共存于电视纪录片作品的同一时空中,观赏者的听觉在感受音乐信息时,视觉也在感受影像信息。音乐与影像同时传递给观赏者时,视听器官运用大脑迅速交流与反馈,获得单纯用听觉感受音乐或用视觉感受影像所无法体验的复杂艺术感受。电视纪录片音乐不再是纯粹的时间艺术,而是蕴含了一般音乐所无法具备的视觉信息。音乐与影像共同塑造了电视纪录片复杂而综合的视听艺术形象,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了复杂而综合的视听艺术感受。

电视纪录片当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空间延展的独特作用。非独立性和协调性音乐本身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它的这一特性在表达和展示艺术气氛渲染艺术效果上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在电视纪录片的.剪辑制作当中,声音导演将音乐表演艺术家的音乐通过剪辑整合,把它们对于原作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恰到好处的表演,将音乐形象传达给听众,使听众获得艺术美的享受。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与通常概念下的音乐具有不同的艺术形态,它是专门为电视纪录片创作、编配的音乐作品,它既具备了一般音乐的特性,如长于表现而拙于再现、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等,又具备了独特的具体可感性,它要表现完美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与画面及其它表现手段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可以说画面与音乐的契合,是构成电视纪录片声音制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

三、指向特征:创作与欣赏的审美指向。

一般音乐的审美是人们单纯借助听觉而体验与感悟其所蕴涵的美学真谛的,属于抽象层面的审美过程。与一般音乐的审美有所不同,电视纪录片音乐具有独特的创作与欣赏的审美指向。电视纪录片音乐的审美指向,大体表现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电视纪录片音乐创作的审美指向。电视纪录片音乐的创作应该基于综合考虑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内容、风格特点与时代特色等因素,使电视纪录片音乐的旋律基调、演唱风格等与电视纪录片本身相符合。因而,电视纪录片音乐的创作具备了明确的审美指向;其二是电视纪录片音乐欣赏的审美指向。在电视纪录片中,音乐与影像通常是同时呈现出来的。电视纪录片音乐不仅烘托了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内容与环境氛围,而且展现了电视纪录片的内在意蕴与潜在旨趣,使观赏者产生一种多感官、全方位的共鸣体验。因此,电视纪录片音乐的欣赏也具备了鲜明的审美指向。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三

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有好的拍摄素材,即确定选题,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拍摄方案,有了好的选题和策划,那么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就取得了一半。1.具有真实性和时代特点的事物。《舌尖上的中国》选题为中国大江南北的故事,从原料挖掘到制作过程到商品流通,讲得很透彻,而且善于通过煽情的话语引起乡人的回味和眷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家乡的味道”、“家庭的真实故事”,把天南地北的全国人民的心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回味,让我们思考,妙不可言的同时也隐藏着编剧的智慧。

具有典型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题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选择饮食作为纪录片的选题,具有广泛的受众群。在选题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介绍的都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各地特色食料,比如岐山的躁子面、陕北的黄摸摸、嘉兴的粽子、西安肉夹摸、镇江锅盖面、诺邓火腿、石屏的豆腐等等,他们大都是我们老百姓餐桌上喜闻乐见的食物。每一种食物都是以一个家庭、一个故事展开,引人入胜。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浓重的当地口音,一听就亲切,一听就地道,这很容易让人相信,他做的美食也一样地道.

二、解说词的特点与画面、声音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的解说词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解说词多以短句为主,铿锵有力,朗朗上口。短句的好处在于,单位句子里的信息量很少,容易让听众吸收和消化。而且文字简练,第一段短短几句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讲道:“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字里行问蕴含着对祖国自然景物的崇敬和热爱。

解说词不能单独存在于画面或者声音之外,解说词与画面、声音是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使纪录片达到整体的和谐与优质。当解说词不能很好地传达画面信息时,就需要声音的帮助;同时,解说词还要配合画面的长短、节奏、音响和音乐的风格等因素。

三、结构。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结构是以基层家庭故事为单位的微观空间结构。花色多样的'食物,无一不出自一个个由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及他们的邻里组成的家庭。这些家庭分散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大到城市楼宇,小到乡村田野:从云南香格里拉采拾松茸的单珍卓玛及其父母,到湖北嘉鱼挖藕的圣武、茂氏兄弟;从陕北小城制作贩卖黄摸摸的老黄夫妻,到宁波和祖母一起做年糕的宁宁,再到黑龙江绥化呼兰河边腌制泡菜的金顺姬母女,在这些家庭中,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但绝非高名大姓,与诸多纪录片中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不同,他们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是中国底层老百姓的主要构成者。

这样的叙事结构使得《舌尖上的中国》具有了细节充实之美,通过塑造一个个普通人的形象及他们的平淡生活,《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还原给电视观众,把庶民大众从更深的层次纳入中国的血脉.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四

电视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的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五

电视纪录片是运用现代电子、数字技术手段,真实地记录人类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经过创作者的选择、重组、集中、强化,结构而成一种完整的电视节目形态,它的素材保留着生活的鲜活、真实的信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客观性,供观众观察、体验和思考,而在选择和结构过程中,则有创作者主观的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兴趣、爱好的介入,可以说纪录片是客观生活与主观认识的一种保有较大空间距离的结构,它既能将真实的生活物化成为一种可以复制、保存、传播的形态,留给人们一段活的历史,又能给观众提供一个创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角,供观众评价和欣赏。

与其他的纪实类电视节目相比,电视纪录片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依附于电视日常播出的栏目化生产流程,在节目形态上也有其个性化的自我完整的结构,这是由于纪录片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与其他纪实类节目或专题片相比,纪录片给予观众的是一种文化品质。

首先,它的主题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它不像专题片,专题片有直接的主题目标和宣传的功利效果,它的主题趋向于更为深层更为永恒的内容。它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影片,表现一些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强调人文内涵、文化品质。

我国的纪录片到90年代与专题片有了较为明显的分野,体现了创作者对纪录片本质特性的全新理解,《沙与海》、《半个世纪的爱》、《藏北人家》、《望长城》,及以后的《重逢的日子》、《德兴坊》、《龙脊》、《神鹿,我们的神鹿》、《山洞里的村庄》、《影人儿》、《婚事》等,都调整了纪实语言结构,体现了对人的深层关注,都是以人为核心,直接关注人,重视人的本质力量,去除了许多直接的功利心,多了一些人文性。

《望长城》之所以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分水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关注的一个人文主题,在《望长城》中占据镜头最多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些普通人。带着孩子逛土龙岗却不知道脚下就是长城的李秀云;民间歌手王向荣和他的母亲;统万城惟一的住户马老汉一家等等,关注的是长城脚下的生存状态;其后的优秀纪录片莫不如是,《德兴坊》以从未有过的姿态,真实地记录着上海一条老式弄堂中人的生活,他们的窘迫,他们的愿望,他们相互间的争吵与互相的关怀,给人们带来多重的生活感受。《远去的村庄》拍摄的是山西省平陆县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鸡子坡村,在面临干旱年时,一些人要先修水利,一些人要迁出这个村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就是它的主题,人的真正生活就是它表现的对象。《山里的日子》将视线投向四川省东北部的大巴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里的邓有仁一家,邓有仁是著名油画作品《父亲》原型人物的孙子,影片记录了《父亲》的作者罗中立重返大巴山的经历以及邓有仁一家及其他乡亲们的一段真实生活。山里的每日生活就成为生命本身的缩影,对山村生活的感情以及对人的一种本质关怀,让这个片子真切地反映了普通农民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一种生存状态。

在今天,数字技术条件为这种对人的关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近来国内就有一些专业或非专业创作者采用更为个人的方式走近人;利用小型数字机,呼吸与共地在记录身边的人,譬如《江湖》、《老头》等就是独立制片人以微型数码相机方式拍摄,近距离微观地记录下的日常生活,在这些片子中拍摄和剪接尽管粗糙,但其对人的关注,具有一种历史、人文的价值。

专题片主题重在说明问题,阐释政策、观念,如“科教兴国”、“20人”、“中华之剑”等,虽然这些专题片中也有精彩的纪实段落,也有对人的关注,但那只是采用了纪实手段,只是用人来说明某个特定的主题。而纪录片以人为本,更接近人类学和民俗学。

其二,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和动态过程,重感受和体验的共时性,因为对人的个性化表现需要有较大的时空跨度,人作为生命体存在是包含着特定的时空内容的,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它与栏目化的纪实节目不同,栏目化的纪实节目,定时定点播出,制作周期短,关注的是正在进行的生活层面,结构较为自由,宽容度大,而纪录片对生命的本质关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的,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积累中,才能为观众提供一个人类生存的某个阶段的活的历史,才能保留生活自然流程的偶发性和丰富的细节,以及经过交流和反馈之后积累的情绪氛围,展现更为丰富的人文背景。

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都是有一定的时间流程的。

弗拉哈迪在其拍摄中有个预定的模式:住在拍摄地点,亲身体会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然后与当地人交往、建立友谊,此时才开始拍摄;而以36年的时间记录了高尔佐的孩子们的德国纪录片工作者认为其日常琐碎的记录的意义在于:人们可在时光流转之间获得对生命的体验与解释;认为“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的小川绅介,每部纪录片拍摄的时间长达三至五年,拍摄《古屋敷村》时,在山村住了好几年,租了房子和稻田,和农民一起种稻;我国的《山洞里的村庄》以人类学的视野,关注着山洞中这个村庄的生存状态,以一年的时间记录着在一些事态中人们的表现,想法和行为,保留其生活的全方位的原始信息;《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历时3年,由于在人物发生重大变动的几个阶段摄像机都在场,记录了完整的过程段落和细节,依照生活自身的逻辑发展来结构人物故事,在动态取材中使生活的各种原始信息得以保留,片子也因而有了生命力。其他像《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神鹿》等都有一年以上的时间过程,在过程和细节中具有了一种记录的品格。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六

其三,纪录片要求自身有独立的严谨的结构和个性化的风格样式。纪录片一般都有较长的篇幅,独立成章,表现人文内容应有一定的结构力,有起始、发展、重点段落、某种结果等,创作者还要把握叙事的技巧,注意节奏和韵律,并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叙述方式,形成不同的风格样式。比如《神鹿,我们的神鹿》、《龙脊》、《阴阳》等影片,就各自有不同的风格。

其四,纪录片需要较大的精力和资金的投入,较长的创作周期和个性化的操作方式,因此,难以在日常播出的栏目化生产流水线上操作,事实上,现在各电视台都是组织一支精粹队伍,投入较大的资金,可以说是特殊形式的制片人操作模式,而且随着电视节目市场化的进程,社会投资、个人投资、独立制片人式的操作方式、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会成为纪录片的主要生产方式。

世界市场对纪录片的认同,也是更加人文化、个性化,更长的过程性,更大的时空容量的,所以纪录片应不限日期,不限题材,适于独立制片人的全身心投入。资金运作走市场,将是今后纪录片创作的走向。

基本记录方式。

撇开纷纭繁杂的表象,传统纪录片的记录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介入其中的参与记录;其二为作壁上观的直接记录。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七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用纪实手法解释历史、分析现在、预测未来的纪录片,由于审视并再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无疑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一些电视学家认为,在电视进入到每个家庭的今天,由于纪录片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揭示出深刻的内容,因而得以用“画面思维”形式打破传统的“文字思维”方式。

本文仅就国外纪录片发展进程中几中创新形式及主流趋向作一初步的分析、探讨。

特别纪录片。

特别纪录片(thespecialdocumenta-ry)是对特别事件和重大活动的纪录。它同以往存在并仍在发挥作用的特别报道(thespecialreport)既有共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

二者的共同点是:题材类似,对事件的再现都比较完整,有始有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别报道讲求新闻价值,注重时效,注意选择报道角度并有一定的新闻由头。一般来说,特别报道主要是指对重大事件组织的重头报道,大多采取同步报道和连续报道的方式。特别报道不讲求客观准则,开始报道时并不知道事件的结果,报道只能与事件的发展同步流动,故此亦被称为正在进行式的报道。特别纪录片讲求认识价值,有些文娱活动的纪录片还讲求欣赏价值。它侧重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事件的意义,同时要求对现代事件、大型活动、时代潮流、社会风尚、风云人物进行完整的纪录。在时效上它较之特别报道慢一拍,一般在事件结束后再搬上屏幕。特别纪录片在制作、播出时间上有一定的伸缩性,因而可以调动多种表现手法:围绕特别事件穿插历史背景,运用特写、音乐、对话、同期声等多种表现元素来烘托主题,并灵活地安排结构顺序。这样,特别纪录片较之特别报道,更具有立体感和艺术效果。

近几年来,特别纪录片在国际电视界格外引人注目,像有关奥运会、奥斯卡发奖仪式、重大国际事件、战争冲突等活动的纪录片,大有令人百看不厌的趋势。美国波士顿爱默森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罗伯特・希利亚德教授认为,特别纪录片的兴起弥补了特别报道的不足。特别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它稍纵即逝,有“易碎品”之称。特别纪录片虽然在时效上不占优势,但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调查性纪录片。

调查性纪录片(theinvestigativedocumentary)是对已经发生但内情尚未详尽披露的重大事件以及现实社会问题的纪录。它同调查性报道(theinvestigativereport)亦有所区别。ザ者的相同点是:调查对象都是社会问题或重大事件,调查的目的都是披露事件内幕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采访环节上都要求深入挖掘,认真研究。从社会效果看,二种方式都能引起观众的特别关注。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调查性纪录片讲求情节结构,表现手法引人入胜。调查性报道则要求节奏紧凑,细节部分虽然给予展示,但只是片断,没有情节。调查性纪录片往往选取一个典型事件作为调查的对象,并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详尽披露来触及重大社会问题。调查性报道则围绕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集合众多的事件来说明问题的要害所在。调查性纪录片在播出安排上可以做多次性处理,不断在屏幕上推出各种典型事件的纪录,时刻提醒人们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以求促进问题的解决。调查性报道一般采取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报道一个问题的处理方法,以求引起“轰动效应”。就此看来,调查性纪录片则具有“警钟长鸣”的社会作用。

调查性纪录片的样板当首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节目。该节目自1968年创办以来,经过数年摸索,在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基础上,形成了调查性纪录片的风格与样式。由于启用了这种新的形式,重大的社会问题在节目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得以展现;而观众则如同目睹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令他们触目惊心,而且促使他们行动起来,寻求解决的办法。《60分钟》之所以被社会学家们称为“是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原因恐怕主要在于调查性纪录片再现了美国社会的现实原态。自80年代以来,《60分钟》节目中的调查性纪录片模式开始为一些西方国家的电视机构效仿,出现在英、法、德、日等国家的电视屏幕上,颇受观众的青睐。

微型纪录片。

微型纪录片(theminidocumentary)是在杂志型节目(themagazineshow)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其制作周期短、耗资小、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大量涌入电视节目。一般情形之下,微型纪录片的时间长度为4-10分钟。一个30分钟的节目中至少需要有3个微型纪录片,创作人员往往不到一周时间就能创作出一个成品。因此,事实的准确无误是微型纪录片创作的`难点。为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创作人员极为慎重。在选材上,微型纪录片主要截取大型纪录片的某一个焦点或报纸消息中已经报道过的内容,但对这些选题赋予不同的外表、包装,以求给收视者带来新鲜感。

微型纪录片的出现,使特写(features)同纪录片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按传统的看法,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长度、结构、播出形式等方面。过去,特写的长度比纪录片短,且结构简单,通常夹在一个栏目中播出。纪录片的长度要比特写长得多,结构讲求戏剧性效果,而且独立成为一次节目。现在,微型纪录片在这三个方面同特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微型片结构虽然也着意体现情节结构,但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产生多少戏剧性效果。除此以外,它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都与传统纪录片相同,由此看来,二者之间似乎已没有区别可言。事实并非如此,今天区别二者的界线主要看主题和结尾。纪录片一般涉及较为严肃的问题、事件,特写侧重人们感兴趣的题目。这仅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因为电视屏幕上有时也能看到比较轻松的纪录片或较为严肃的特写。在片子的结尾处理上,纪录片通常以总结或结论收尾,观点十分鲜明,主题突出,因而或多或少具有讨论性质。而特写并不以结论收尾,结尾也许是发人深省的,也许没有结局;因为题材大都轻松明快,观众满足于大概的了解,不求弄个水落石出。至于纪录片,罗伯特・希利亚德教授提出了一个颇值得重视的观点:纪录片之所以成为纪录片,是因为它提出某种观点,做出某种结论。

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现实走向看,微型纪录片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大,一般电视机构都有能力长期不断地连续制作,同时又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一些电视研究人员认为,微型片篇幅虽短,但灵活多样,易把握,能集中反映某一个具体问题,提供某一方面的信息,展示事物的一个侧面或揭示某种问题。可以预测,微型纪录片以“轻武器”形态连续播出,天长日久,也会造成一定声势,收到特殊的传播效果。

大型电视纪录片。

大型电视纪录片(thefull-lengthtelevisiondocumentary)以宏伟的篇幅,深刻的内容剖析着现实社会,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早期的大型纪录片无论在选题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模仿新闻电影纪录片的传统模式,直到通讯卫星技术和eng问世以后,纪录片才得以用电子技术手段进行采制,并经过不断的求索,形成了电视纪录片的独特风格和语言。

今天,大型纪录片在题材上的重大突破是面向整个世界,面向人类、宇宙、科学天地等巨大题材。70年代中期,大型纪录片就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cbs著名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的《宇宙》、《20世纪》、《21世纪》、《历史的见证》等片都是大型纪录片的杰作。这些片子对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选择、组合后,将它汇集到片子中。进入80年代,大型纪录片不但展现宇宙世界、科学天地,而且放眼预测未来趋势。在表现手法上,大型片采取纪实手法,用长镜头在现场跟踪拍摄,往往耗时三年五载。例如,美国航天飞机“发现者号”的纪录片,创作人员从开始准备到“发现者号”上天,跟拍三年之久。

通过对上述四种电视纪录片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国外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总体的把握。可以说,这四种纪录片形式是电视传播的重要手段,它们互为补充、互相促动,形成电视纪录片创作多种样式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电视纪录片的多样化发展,为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树立了新的形象,迎来了新的挑战。只要电视存在一天,纪录片就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人类文明史不断延续,纪录片就有永恒的价值。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八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情趣之一,自“有无”到“阴阳”,自“空灵”到“妙悟”,哲学中的“虚实”逐步延伸到文学艺术领域,成为影响中国美学与艺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虚实相生”的文艺创作手法在作为有声语言艺术的电视纪录片配音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凸显。为了将文学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意蕴、引发思索地传递给观众,配音者要将解说词的内容进行虚实、有无、隐现等转化,创造出情境美、交流美、和谐美、留白美,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达到审美愉悦。

再现文字的情境美。

电视纪录片配音是将已有的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现形式。对配音者的要求绝不仅限于单纯的发音规范、字正腔圆,而要通过解说再现文本的意境美、情感美。

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解说词在表现手法上会运用文学作品中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或化虚为实、或以虚带实、或实中存虚、或虚实相映。备稿时,配音者必须依据影像的拼接步骤把握解说词的内容及特征。

如纪录片《唐之韵》的解说词,以散文诗般的语言记述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史和诗人们丰富的生活经历及其风格迥异的代表作品,情感跌宕,大气磅礴,极具文学色彩。这就要求配音者要将未闻、未见、未体会过的情与景转化为已有的积累和体验,感受“象”外之旨,由实感虚、由虚悟实,形成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其中有这样一段:

于是陈子昂来了,像巨人一样挺立在幽州台上,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如春雷炸响一样高唱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多么悲壮的歌声,像从历史的深处腾出,不仅一声就唤醒了永远辉煌的盛唐诗,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审美的冲击波!

在解说这段话时,高峰用心灵与历史交融,用情感与诗人共享,其中对诗歌内容的朗诵以虚声为主,其余用声偏实,将声音的虚实变化与解说词的意境虚实融合,产生与诗人心灵在宇宙生生不息、虚实相依的律动中对话,在感觉与想象交织的灵境中达到共鸣与默契。

再如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用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闻名于世的古建筑的辉煌壮观。周志强配音时非常注重在平实中展现情景美:

中国古代有一种祈福的祭祀活动叫赏,后来演化为人们暮春郊游的风俗。文人墨客此时也要相邀聚会,最著名的一次被记录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九曲蜿蜒的水渠中清水流淌,随波逐流的酒杯停在谁的座前谁就要吟诗作赋,否则就罚酒认输,这就是“曲水流觞,修赏乐”,乾隆皇帝以此为根据,给这个亭子起名“赏亭”。

这段话是用历史故事来诠释“赏亭”得名的由来,其间对饮酒作诗的场面与细节虽没有作过多的渲染,但是古代文人们的洒脱豪放、酣畅淋漓依稀隐现在字里行间。周志强的解说非常细腻,通过声音中细小的变化,以溪流淙淙、垂柳依依、酒杯顺流而下,将文人吟诗作对的情景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浪漫情怀。

袁行霈先生曾经说过:“鉴赏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赋予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解说词中的情景不是配音者都经历过的,解说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让思想感情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才能感受到文稿中的情与景,创造情景美的效果,进而增强艺术表达的感染力。

产生具象的交流美。

根据有无交流对象的存在,可将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环境分为“虚实”两种情况,即无对象交流和对象交流,而纪录片解说明显属于无对象交流。从专业角度上来说,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无对象交流”的情况下做到“心中有人”,即对交流对象的感知要具象,不仅要想到通常所说的交流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还要能想象到听众的眼神、动作、服饰以及听到语言信息后的反馈,真正做到通过眼神交流达到心灵的共鸣。

纪录片对解说者的要求亦是如此,对交流对象的想象越具象,听众的感知就越鲜活、越真实,通过想象与联想同观众交流,接受反馈,便于准确地把握解说词的基调、节奏、风格等,同时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解说状态。

如《北京记忆》是从对北京大杂院、饮食、娱乐、交通等点滴生活的感受中反映北京的发展变化,这些都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琐事,配音者所想象的对象可以是亲人、邻居、同学、朋友,就像拉家常、聊见闻、谈感悟,相互之间产生亲切感、信任感、美感。

老人又回到了以前的旧居,她曾在这间二十平米的小屋子里结婚生子,夫妻相濡以沫,拉扯四个子女长大成人。点滴往事一如大多数中国普通百姓曾经的生活场景,伴随着记忆正在渐渐远去。

在这段配音中郭炜语气亲切自然,时而平和、时而低沉,让听众感到很强的交流感,此刻配音者用自己声音推开了历史的闸门,让听众在时空的隧道中触摸到那段远去的历史。交流对象质与量的具象化产生的真实美,让配音者找到了活跃积极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向观众传达情感。配音者运用虚实相生的原则将虚无的听众转化为实在的交流对象,在向想象中的对象不断倾诉、呼应、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互动与灵犀,达到用声音传递美、用心灵感受美的效果。

传递声音的和谐美。

置身于浓妆淡抹的图画里,帕奈博士经常情不自禁地赞叹,举世也只有九寨、黄龙的水有如此巨大而神奇的力量,而它眷恋着人间独钟着中国,就在这中国西南的深处角落渲染出一片彩墨山水。

对于九寨沟和黄龙,水是美丽的缔造者,也是它们生命的源泉。水,在这里幻化了神奇之后,也将从这里走出深山,流向几百公里外的长江。

李易配音时,吐字柔长、用声舒展、虚实结合、虚声偏多,使声音与明丽、优美的画面和音乐相融合,充满了意蕴美,整体形成蜿蜒的旋律,产生美感。

再如《同饮一江水》运用富有感性和思辨的语言,讲述6个国家在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中不可割舍的关系。解说词娓娓讲述着不同国家的风情和生活故事,绘出一幅大湄公河次区域丰富资源、灿烂文明、独特人文的精彩画卷。

大海与河流在纵向和横向上,将次区域各国更多元地融合在一起,河流联结了次区域六国,大海将次区域各国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河流哺育了次区域六国的人民和这里伟大的文明。而大海是所有这些走向世界的通途。大海意味着次区域未来更广泛的交流、友谊与发展。

刚强的解说整体以讲述与渲染相结合,既接近生活语言表达又不失饱满的情感。吐字用声适中,节奏舒展平缓,极为自然流畅。用声以半实为主,根据内容或为半虚。“更多元地融合”声音由虚到实,“交流、友谊与发展”中由实到虚再到实。刚强的声音在整体和谐中,时而平实自然,时而舒展柔和,时而厚实凝重,形成了有声语言自有的韵律感和质感,也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本片所宣扬的“和平、友谊、合作、发展”的主旨。

构成停连的留白美。

“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句就是对留白艺术作用的描述。留白之美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大放光彩。绘画、书法、建筑、园林、舞蹈、音乐、电影、戏曲中无不留有留白所产生的无限遐想空间、广袤深远意境。

电视纪录片画面拍摄手法中注重留白的运用,而声音的配音也应当有的留白存在。声音的停顿为虚、情感的连接为实,正是所谓的“声断情不断”,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回味无尽。这种“停顿”,是一种画面的转换和延伸,情感的过渡和回味,恰当运用声音留白,能产生言已尽情未止、声已落味更浓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想象、回味、思索和判断的空间,这样比喋喋不休的直白表达更自然、更深刻。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留白让观众有空间思索和判断,与起初的感性认识相互作用,从而加强对纪录片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如《圆明园》运用充满诗意的语句描写出了圆明园的奢华与气派,而在残垣断壁之下埋藏着历史的辉煌。

给这段的配音时,李易在每一省略处都运用了大量的留白,观众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想象圆明园华丽的外观、精美的装饰、奇妙的布局,可谓是神奇瑰丽,亦梦亦幻。如果在解说时取消了这里的留白,就会显得节奏过于紧凑,也剥夺了观众回味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不会产生最终意味深远、令人惋叹的效果,削弱了对主题的表现力。留白之美是一种表达手段,是一种审美体验,是一种艺术追求。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以其长久的生命力影响着中国的文艺领域。在电视纪录片配音创作中“虚实相生”的原则也以其无穷的魅力由内而外地渗透到各个环节,配音者与文字在体验与联想交织的对话中达到心灵的契合,与观众在声音与想象互动的交流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九

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真实,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一段时空跨度相对较大的一段现实或历史。那么,无论是新闻纪实类的纪录片,还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都应立足当下,做到真实、可信,做到“真、善、美”。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是纪录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文化类纪录片纪实化的主要表现特征为:

(一)从正在进行的一件文化事件入手,运用纪实长镜头切入对文化与历史的表述,让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例如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大多以现实和过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饮食文化的交错叙述,让观众可以深切地体验到所讲述的事物的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现在一些文化类纪录片也大量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既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也令纪录片的讲述更加有理有据,让观众感叹,看一部好的纪录片就像看一部电影,例如酒泉台摄制的纪录片《玄奘瓜州历险记》,选取了玄奘取经路上最险恶的一段,讲述初唐时期玄奘为西行求法,置朝廷通缉于不顾,夜半偷渡玉门关,历经九死一生,终达伊吾的传奇故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剧情表演,再现了千年前的传奇故事。文化类纪录片还可以通过完整记录一个鲜活的文化活动,例如,婚丧嫁娶、社火、祈雨、祭祀等。

(二)充分运用自然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是表达的另一个主体,因为电视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声音语言的作用不可缺少。今年年初,笔者拍摄的《尕海湖边的故事》中,效果声的运用就为节目增色不少。在尕海湖边拍摄冬候鸟大天鹅时,清晨清亮的天鹅叫声,顿时让冬天的尕海湖边响起了候鸟的歌声。如何能让观众也能体会到当时尕海湖边的这种场景,光靠唯美的画面是不可能做到的,《尕海湖边的故事》就将常规的效果声的音频指数略微提高一些,突出候鸟的叫声,充分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三)各种声音元素交错进行,扩展声音时空。比如表现崆峒山、武夷山、少林寺,声音除解说、音乐之外,还有钟、鸟、风、游人和做佛事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文化类节目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纪实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甘肃电视台10多年前创办的.日播文化类栏目《美丽甘肃》中我们看到,天水台反映民俗的《年初一》就是因纪录而取胜,它充分反映了民俗中原生态的摇曳多姿。甘肃卫视的《中国西北角》栏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纪实化的元素也在大大增加。

二、文学化是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

纪录片不仅需要真实的影像记录,同时也需要依靠文字的逻辑来推动纪录片的叙述向前发展,而仅靠影像是不能完成推动这一逻辑叙述的发展,所以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文学化的表述。文化类纪录片不是新闻专题,恰到好处的文学化是此类纪录片的必要因素。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再到近些年出现的大型文化系列片《江南》《苏园六记》以及中央台9套节目的开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一直与各种文学类型相伴相生,文学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体”一时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纪录片的语言表达方式,被观众们所喜爱和接受。文学化是编导对采访对象的发现、创造与想象,是对过往历史的复活。简单、沁人心脾的解说词,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节目当中去。文学化是编导个人情感的投入,画面因情感而复活生动,节目因情感被长久记忆。

三、社会化是节目的深度体现。

社会化的过程是编导将纷繁的采访素材进行系统化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要单一地看待一个问题,而是将采访素材纳入到广阔的社会学空间,来判断取舍,并阐释文化的社会含义。纪录片始终是小众的精英文化,社会化并不等于低俗和媚俗,而是需要更大胆地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用更完美的视觉冲击力去吸引观众,更好地满足和服务于人民大众。如今,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4g时代的来临,电视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在网络上放映,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运用高清数字化拍摄,运用电脑3d技术合成等。纪录片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是纪录片社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说到底,文化类纪录片最后的落脚点必须是对文化的、社会的、现实的透视、提炼、表述与发现,是对社会与时代精神的深度挖掘。中国纪录片应摆脱传统纪录片用冗长的数据或苍白的专家发言来讲述历史的做法,而是应该面对生活,真实地讲故事,这种表达方式才能促进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作者:

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1][2][3][4]。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一

纪录片是一种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某个领域或事件的电影形式。在创作纪录片时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耐心,因为只有从细节中去发掘和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和内涵,才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有温度的故事。在我创作纪录片的时候,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了创作过程与思考的重要性。

二、前期准备。

在创作之前,我首先需要确定纪录片的主题和目标群体。只有了解群体的需求和兴趣,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挑选素材和表达方式。同时,对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要有充分的了解,这需要我去查找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和补充。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我会考虑拍摄的切入点和效果,以及使用不同的镜头和拍摄技巧来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和视角。

三、拍摄和剪辑。

拍摄是纪录片制作的重中之重。在选择素材时,我会优先选择在表达主题和情感方面更具有代表性和内涵的素材。在拍摄过程中,我会尽量选择更具有视觉美感的场景和角度,以及使画面效果更加生动和有力。在剪辑中,我则注重表现节奏和情感,尽可能使观众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中持续关注和感受主题的内涵,把纪录片的节奏和起伏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以获得更好的观感效果。

四、创意和故事性。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创意和故事性同样非常重要。尽管纪录片突出的是真实性,但对于如何表达和呈现真实性,我们也需要富有创意性和思维性的手段。在挖掘故事内涵的同时,我会采取一些创意性的手段和技巧,如采用插画、动画和音效的手段来强化故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我也会在纪录片的结尾处设计一些具有意义的符号和画面,以突出主题的深远影响力。

五、总结和展望。

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创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并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而未来,我也会不断积极地尝试一些新的创作方式和技巧,对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和艺术价值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更好地呈现出真实的故事和深刻的内涵,为观众提供更加有温度、有意义的电影作品。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二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分享了观看《镜子》的感受:“我的感受是非常真实,因为这种跟踪拍摄中间没有太多的造作……我觉得这部片子值得中国的家长们看一看,因为对于孩子教育的启示还是蛮深刻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以下是我对于《镜子》的一些心得:

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现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父母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用心而且要尽力,即使结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鼓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意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训练,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三

[2]辛西。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3]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大学数学所,1983.

[5]冯西桥。lbb分析[r]。: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院,1997.

[9]王明亮。关于中国期刊标准。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四

既然是手机的特性,自然是作为一种新媒体与其他媒体不同的传播特性。

总结的看上述分析,手机传播的最主要的特点不是在传播的一端而是在接受的一端。手机的轻便所带来的优势,以及现阶段接受者对手机功能的依赖性都使得手机拥有了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

3.1传播中时空束缚的进一步释放。

手机比其他的媒体更有效的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手机轻巧易带让接受者可以随时随地的拥有它。电视机太过于笨重而且有大量繁复的线圈缠绕着,注定只能待在某个地方。电脑倒是简单了不少,笔记本电脑更是可以自由活动,加上无线网络使电脑也成为一种很便捷的传输工具。报纸倒是便捷,但是它单媒体的传播途径实在是让人不太满意。对不停发展的各个媒体历史而言,可以看作是后出现的对前一种的传承和发展。例如,相对于报纸,电视有了多媒体,更加形象生动。相对于电视,电脑继承了电视机的多媒体系统同时增加了交互性和及时点播的功能。而手机收纳了电脑的一切优点还克服了方便携带的问题。

以前我们认为网络能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的能力非常感叹,而手机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用电脑控制群发一个短信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同时还能确定信息被我们期待的接收者确实收到了信息。

3.2即时联通强迫性的传播。

关于这一点在上一个部分,已经做出比较详细的解释。总结起来因为手机信息的发送成功率好,发不出去的短信很少,一旦手机上收到这个短信就一定无可避免的要先浏览一遍。哪怕从接受到短信再到用户阅读短信内容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也无法确定用户对这样的信息是非感兴趣,至少我们可以确定信息已经安全到达了。而直接拨电话的方式,信息的到达与否和信息反馈更是立即明了。同时,因为手机无线通信方式缩短了信息的传播时间也就降低了成本,语音声讯系统更是大大提高了效率,信息反馈的结果也是一目了然。

3.3对信息传播载体的依鞭。

市场上现存的手机功能差别非常的大,这是手机技术发展的速度太过于迅猛而造成的。手机的质量还不错,用个三年五年不成问题,若保护得好估计能永久使用,任凭市面上的机型功能卓越,我们对最基础的功能要求却不高,能打电话就行。先进的技术支持下产生的专属于手机的彩信业务和手机剧功能就被限制了。但这些功能是能够方便人们生活的,普及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手机技术的发展几乎是以超越了人类想象的速度发展的,所以这手机载体在用户中更新速度的问题估计还会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成为一个限制。

3.4其他媒体的延伸。

以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制作电视的理论和立场相对于报纸媒体而言并没有很大差别,只不过是在能使用的工具上有了飞跃式的前进。再到网络,网络的文字信息跟报纸几乎异曲同工,当然对于网友自行发表的博客内容等不属于这个范畴,他们并不属于专业的媒体人,而视频新闻也是与电视新闻一脉相承。现在兴起的手机报、手机剧概念哪个又不是沿袭传统媒体的概念呢。简单一点,我们可以把媒体的发展看成简单的技术发展,沿用以前的传播理念用于新的载体上,然后在熟悉这新的载体以后我们又创造性的开始发展新载体的新优势,从而形成新的传播理论。科技和理论就如此互相推进的发展。

4结论。

要好好发展新媒体的功能,或者说想尽快的从新媒体里面崭露头角获得好处就应该直接抓住它与众不同的传播优势,比如网络,互动是他明显的优点,所以现在发展的好的有特点的网络板块都是博客和播客一类。对于手机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一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传播理论(第7课)[ob/ol].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手机传播的定义[ob/ol].

[4]手机通信原理及使用安全[ob/ol].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五

在这个时代,纪录片作为一种热门的表现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己参与过一些纪录片的创作,对于这种形式有些许的领悟。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整理出了一些心得和感悟,希望与大家分享。

第一段:纪录片的核心特点。

纪录片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中的一种,因为它总是能够让我看到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这也是纪录片的核心特点:主题鲜明、真实性高、独特的纪录方式和深入的思考。通过讲述真实的人物和故事,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对所观察到的事物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也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在制作纪录片的过程中,讲述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呈现故事,可以是从第一人称视角来展示自己的故事,也可以通过采访来展现他人的故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充分考虑观众的心理和需求。在表现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引用历史资料、使用摄影手段、结合音乐等。在推进故事情节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破坏故事的逻辑性,保证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三段:创新和创意的重要性。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创新和创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关注点,而且还需要良好的节奏和展现方式,从而能够保持观众的兴趣。在观众需要不断追求新鲜感的时代,创新和创意能够给作品带来更加有吸引力的元素。因此,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方式和技巧,不断追求对故事和主题的新思考和表现方式。

第四段:语言方式的选择。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语言方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不同的语言方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体验。比如,如果我们选择用我们熟悉的语言来讲述故事,观众可能会感到亲切和舒适。而采用外语的方式则更加逼真,更能够体现故事的真实性和世界性。此外,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音乐的运用也非常重要,能够给作品带来很大的氛围,并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段:反思和展望。

纪录片的创作不仅是一个艺术的表现方式,更是对社会现象和历史的一种记录和反思。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需要时刻警觉自己对于主题的立场和态度,以免对于事物的偏见和片面性的认知影响作品的质量。同时,在创作纪录片的时候,我们也不断的接触到许多新奇有趣的创意和方式,创作者们需要时刻保持善于吸收,积极创新,为纪录片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性。

总之,纪录片的创作是一项高度创造性的工作,难度较大,但同时也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才能做出一部优秀的作品。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契机,能够让创作者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世界,提高对于问题的敏感度和反思意识,也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入的感知和思考体验。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六

电视栏目是人类利用电子技术手段获取信息,传播信息,满足生活、享受、发展的需要,诉诸人类视觉感知的精神产物。对于电视而言,为满足合适人和社会的需要,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栏目。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电视人已经从业务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要吸引创造好的观众收视率,就需要电视栏目围绕不同的受众群体和需求层次进行的精确定位,创造好的品牌栏目,名牌栏目来塑造电视形象,从而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品牌栏目作为电视媒体的支柱产品,是电视从业人员一直的理想追求,品牌栏目如何办,怎样将它办好,就成为电视人攻克的难题,为广大受众服好务的课题。

1定位。

定位,中山大学教授中国营销研究中心cmc主任卢泰宏说:“要想在激烈竞争的今天,能够坚实的把收视率牢牢的占据在自己的阵地上,我们就不能不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断的审视”定位“的重要性。”

(1)定位要准――名牌栏目的生存之需。

一个栏目要想进行准确的定位,就需要确定自己所办栏目的风格,一定要及时的把握电视市场的风向标,确实的知晓电视受众的各种需求。

市场定位,一个电视栏目开办的目标,是仅仅以社会效益为目的,还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或是要达到这两者并举呢?很显然,就要对电视台所开办的栏目进行市场定位,寻找两种效益的契机点,谋求二者合得之利。

观众定位,“电视也最显着的特点是观众的市场越来月细分,而且将目标受众定位于’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落。”顾客是商品的上帝。那么在电视市场里,就可以说,受众是电视栏目的上帝。开办一个电视栏目,就要有明确的受众定位,办栏目者受众群体进行细致的调查,根据他们的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兴趣爱好、观赏口味等进行市场细分化,从而确定出准确的受众群。

(2)个性要鲜明――名牌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制作出富有个性而又风格独特的电视栏目,是电视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在诸多影响栏目个性特征的因素中,电视编导的个性特征,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电视栏目的文化特质等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这些个性特征很好的应用在电视栏目里,才能获得好的收视率。

编导的.个性特质,“电视栏目要具有个性化特征,首先要拥有一批具有创作激情,又勤于思考,善于思索,勇于探索的电视编导群体。”对于编导来说,在任何条件下,去激发灵感的源泉,去结构触发灵感的网络是很重要的,灵感的火花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文化的不断积淀,艺术感知能力的不断加强,行为见解的不断超脱之后才爆发出来的。所以一个好的编导就要跨越思维定式和行业局限,从而谋求个性化的突破。

“节目主持人与其他媒介人物不同,他是节目的主体、灵魂,因而具有具有特有的特性。”一个电视栏目也因为主持人的个性风格而形成了栏目的个性化特征。如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李咏主持的《幸运52》,等。他们通过自身的语言、情感、形体风格,在荧屏上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吸引众多的电视观众。

(3)机制活――名牌栏目发展的动力。

“重视电视媒体的人力资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要想真正打造一档品牌栏目,就需要电视媒体注重经营模式的市场化,人员设置的合理化,激励机制上的透明化。

一个电视栏目的成功打造,“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不能丢,只有将人的因素重视起来,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和协调机制,才能将一档栏目推向名牌。

2品牌塑造。

品牌塑造,“品牌”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企业产品经营的一个概念,它包括名称和标识两部分,是指产品与服务的名称及其标识,用以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分。伴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台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最中要的就是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栏目。

(1)内容为王,以内容至上为原则。世界最著名的品牌管理公司美国奥美传媒集团认为:一个强势品牌必须具备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度和品牌忠诚度。而从这四个方面的产生都必须依靠内容。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凤凰卫视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央视新闻频道为何能够得到世界广泛的关注,这都归结为内容上的优势。《新闻调查》有过这样的口号,即新闻内容上的“三性”,新闻性、故事性和调查性以至到它后来的“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这在它的最初选题上都有详尽的体现,也是它一直能够保持很高的收视保证。

(2)打造明星主持人,电视媒体品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持人、现场记者他们即是电视产品的制造者,又是电视产品的传播者,同时还是电视品牌形象的主要体现者,主持人的个性形象是电视品牌内涵的最好诠释者。

(3)老品牌的创新与开拓,“如果说品牌代表着一系列的信仰和价值,则创新可以视为对价值的合理追求。”按照马斯洛的人本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不断升级和发展的,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人的需求和价值索取也在提高和增长。“’过去曾经合理的价值品牌承诺可能成为新的需求发展的障碍’,而价值创新就是’用新的品牌价值去满足人们对原有产品和服务的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从这里可以看出,创新是品牌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一个老品牌也许在以前是个响当当的好品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可能就变成了一个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四老品牌:编者老化、议题老化、对象老化、形式老化,这些都会影响电视栏目的近一步发展。借助传统品牌的影响力来为现有品牌换上符合时代潮流的鲜血,扩充和延伸原有品牌的单一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都能有利于品牌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徐志祥。《广播电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姜宏敏。《打造品牌栏目之我见》,《记者摇篮》,2005,11。

[3]钱向斌。《电视栏目个性化特征探讨》,《视听界》,2004,2。

[4]王献玲。《谈电视专业频道品牌的发展战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7。

[5]华康。《媒体品牌的理论与实践》,《新闻记者》,2005,11。

[6]汪澜。《锻造品牌栏目提升媒体价值》,《新闻记者》,2005,11。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七

弗拉哈迪的另两部比较出名的作品:《摩阿拿》讲述波利尼西亚人的生活,《亚兰岛人》描绘爱尔兰人的生活方式,它们都是纪录了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远古部落”的“异国情调”,这一方面源于卢梭的人本主义,他们信奉“最原始的及最少开化的人们是最快乐的,他们也是最不会堕落的一群”,他们认为包括艺术和科学在内的所谓文明,其实是将人类拥有的善良本质毁损殆尽,所以他们更愿意在纪录片作品中展示异域民族的传统文化,歌颂人类在依靠直觉和传统中所学习的技巧来生存。[2]另一方面,当时大众传播还不发达,人们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以此类内容来组织影片,比较容易激起观众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收视率。

这是对纪录电影产生初期的题材选择的简要分析,但是当纪录片遭遇电视而发展至栏目化,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也在发生着变化。

当人们习惯了在《沙与海》中《流浪北京》,厌倦了在《天安门》前寻找《彼岸》,忽然有一天眼前一亮:咦?邻居大妈怎么出现在了电视上?于是,这种讲述现实生活中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的节目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以收视率为支撑杠杆的栏目纪录片不得不迅速改弦更张,将目光从“天涯海角转到家门口”。

纪录片的极大成功出现在90年代初,当时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没有差别,人们只需要了解邻居就可以了解到整个国家。而到了90年代后期,人们已经开始体会到社会转型的种种阵痛。中央电视台原纪录片编导刘春认为,90年代初期的纪录片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在于“购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走向商品化的;医疗保险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让大家不再有医疗报销;种种福利制度都是在那个时候表现暧昧性质的转移,开始从计划走向市场。[3]这种人心里的普遍仓皇,引起了个人心里的悲伤。在仓皇和悲伤之中,人们前所未有地关注自己的日子”。所以这段时期的纪录片更像是观众心理的一面镜子:从他人的生活中折射出自己的状态。这个时期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类型的纪录片正好迎合了老百姓的这种心理状态。

此外,电视这种传播媒介为受众提供了一个相对私人化的媒介环境,在这种媒介环境中,观众更容易接受那些大众化的、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而传统的那种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的纪录片在电影院里收看会更加合适。

所以栏目纪录片创造者纷纷收起长线,把眼光放在自己身边的普通百姓身上,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再经媒体抛光、放大,在受众群中形成一定的影响。这是电视纪录片栏目化以后在题材选择上的主要取向。

二、“烹制快餐”--由故事转向情节。

栏目纪录片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不能像栏目外的纪录片那样为了表现真实而把整个故事过程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尤其是短时长的栏目纪录片营销的就是“情节”,而不是“故事”,它要求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让观众获得最多、最直接的信息,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就吸引住观众眼球。“人们不是怀着研究的目的看电视的。他们是在同家人,同朋友一边聊天或一边用早餐时收看电视的”。所以电视的观赏方式是那种追求消遣娱乐的软化和放松的单纯游戏过程。那种单调的长镜头只能被观众的遥控器无情地毙掉。好莱坞的商业制作技巧开始被中国纪录片编导们不约而同地采用:矛盾的展开、线索的缠绕、不懈的追查、谜底的揭晓,解说词迅速进入、主持人频频出镜,可能是一个并不怎么迂回曲折的故事,但在情节的安排上一定要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栏目纪录片的叙事节奏不能过于缓慢。长镜头在栏目纪录片里备受冷落,一是由于栏目时间长度的限制,长镜头虽然记录了生活的原生态过程,但往往太过拖沓,不利于故事的叙述;二是因为长镜头容易让观众产生倦怠感和视觉疲劳。栏目纪录片创作者的制作要求逐渐倾向于“事件必有悬念,而且悬念必须是一个接着一个”。节奏不仅是快慢的问题,而且是与纪录片编导生计紧密相连的商业性问题。

三、“大众口味”--由深刻转向普遍。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立场首先是迎合大众,这与传统纪录片的精英文化视角有很大不同。

我们说电视栏目纪录片有三个关键词:(一)电视;(二)栏目;(三)纪录片。

电视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它的信息可以扩展到整个社会中去,同时,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与其他媒介相比有一个巨大优势:即声画信息的直观传播。这使得电视迅速赢得了受众的喜爱,而且电视对受众的要求不高,所以电视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但同时,由于电视具有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特点,电视不适合传达深度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打开电视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看看情景喜剧、肥皂剧、戏剧、音乐电视、电影、体育报道、智力竞赛节目等,目的是要获得身心放松、心理逃避、享受、愉悦、消遣或诸如此类情趣。[4]所以电视的娱乐本性正力图渗透到所有的电视节目领域,电视节目的深刻性逐渐降低,转而越来越注重大多数人的收视需求。

栏目化则更注重纪录片对大众的效果以及商业影响,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所以在栏目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上,更倾向于创作一些为多数受众所喜爱的大众化的片子,叫好又叫座;在题材选择上从远古部落、异域文化逐渐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平凡人物;在叙事方式上着重于“讲述一个好故事”,满足人们听故事的欲望,而不是电影镜头语言的尽情展现;在主题定位上更倾向于通过表现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来映射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纪录片似乎一下子从天涯海角回到了家门口,人们逐渐从纪录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缺少了一些深度,却增添了一些亲切。

而栏目所固有的拍摄周期,也使得一些纪录片达不到该有的深度,那些获奖的优秀纪录片一般拍摄时间都比较长。有些纪录片甚至拍摄几年、十几年,这些纪录片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们的拍摄时间。而栏目纪录片创作者缺乏这样的自由驾驭时间的权利。

中央电视台的孙玉胜说:“检验栏目纪录片的好坏,应该还给大众,而不是创作者自己架设的神坛,把纪录片变成观众看的平淡无奇,而创作者却能从中进行哲学思考的玄学。”

追求大众口味,满足大众需求是栏目纪录片的必然发展趋向。

四、“委曲求全”--由个性化转向标准化。

传统纪录片充斥着个人化的风格和意义表达,传递创作者个性的思考和观察方式,是创作者个性的抒发,叙事结构一般是开放式结构,事件结局和结论不是由作者给定,而是由观众根据作品所提供的事实自行判断、推理、想象。就像任远所说的那样:“纪录片应当省去的是结论,留下的是思考。”可在电视产品极大丰富、过剩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感知逐渐麻木,他们逐渐放弃必要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为此,很多娱乐节目日趋热闹、刺激、搞笑,很多新闻节目也呈现出信息量大、节奏快的特点。这种传播环境,使得大量的栏目纪录片转向了封闭性的叙事结构。因为人们在收看电视栏目纪录片时,更倾向于在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而不是还要浪费脑筋来猜、猜、猜,所以很多栏目纪录片采用封闭式结构叙述故事,将事件结局、结论直接表述出来。任何创作者的个性只能向栏目统一的标准看齐,受众并不想在片子中观看你的个性。

另外,栏目化运作容易培养一批固定受众,对于这些固定受众来讲,他们已经接受并习惯了栏目统一的风格样式,如果创作者一味地要抒发自己的个性,而破坏了整个栏目的和谐性,就很容易使受众流失。所以,在纪录片遭遇大众传媒、被商业化再造之后,不得不委曲求全,做出让步,牺牲自己的个性而成全栏目整体的标准与和谐。

综上,电视栏目纪录片首先是一个电视栏目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纪录片,它采用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主要运用客观纪录的手法完成对受众的传播,它与传统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视栏目纪录片虽然力图呈现生活的原汁原味,但是它不是自然主义的奉行者,而是具有明确传播意图的劝服引导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纪录片为符合电视栏目传播特性,不得不对自身进行由内到外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受众青睐,完成传播过程,实现传播效果,收获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电影文献[g].单万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5.

[2][5]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5、88.

[4]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八

[1]李莉.纪录片中的动画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臧飞.后现代语境下动画纪录片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5]清史研究——清光绪帝砒霜中毒类型及日期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3.

[6]万彬彬.科学纪录片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36.

[7]钟里满.清史研究——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李思蓓.《电视人文纪录片的.怀旧趣味》[j].《浙江传媒学报》,2012年2月.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专业纪录片论文总结(汇总19篇)篇十九

[1]李三强.动画纪录片——一种值得关注的纪录片类型[j].中国电视,2009(07).

[2]聂欣如.动画可以成为纪录片吗?[j].中国电视,2010(02).

[3][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4]朱思晔.当代法国喜剧电影中的法式幽默[j].世界电影.2012(6):188.

[5]张同道.《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

[6]谢勤亮.《影像如何记忆——年鉴学派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人生导航心得体会(案例15篇)

    心得体会是对我们所面对的挑战和困惑的一种思考和总结。在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范文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第一段:导航课的背景和重要性(大约2

    最优自主发展课堂心得大全(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从而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自己。总结心得体会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我巩固所学知识,还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我会持之以恒地学

    最优大学生种植玉米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思绪,理清经验和知识的关联。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时的不同角度和思考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优质赔偿协议才有效范文(15篇)

    合同协议是商业活动中确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了合作关系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合同协议样本,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甲方:身份证号:乙方:身

    优质保险理赔廉洁自律心得体会(案例22篇)

    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心得体会是人们在某个经历或活动后,对所见、所闻、所思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

    最新交运局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经历和收获进行思考和总结。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思考。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

    优质母婴护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7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工作内容和质量的检视和评估的一种方式。接下来,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月工作总结,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2020年,我院护理工作在领导的正确领

    最优七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语文(通用17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对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明确规划,它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教学案例的工作计划,希望对大

    最热中华经典诵读主持词结束语大全(19篇)

    各位亲爱的嘉宾和观众们,我将为大家主持今天的音乐会,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份艺术的享受。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些优秀的主持人的演讲视频,一起学习他们的优点和技巧。

    最新筑牢政治防线心得体会(通用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经历的总结和感悟,可以反思经验和教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帮助。第一段:引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