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即将拉开帷幕,让我们一起宣传,让每位同学都能充分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运动会宣传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广播等多种方式传播运动会是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您不容错过。如何宣传运动会,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动会宣传范文,欢迎参考。
雪乡散文诗篇一
我家这只白猫,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在猫届,我敢说,百里八乡绝无仅有。
这只白猫自幼生在繁华之地,长在富庶人家。它本来是我大姨家我表姐的宠物,后来表姐到外地上学,无人照料,就送给了我家。白猫刚到我家时,已近而立之年。但我们惊奇地发现:它似乎不会捕捉老鼠!
白猫和我们家的生活节奏基本同步,日出而醒,日落则息。一到三餐也“喵喵”叫着要吃的,吃的当然不会是猫粮或者火腿肠鱼肉等之类的,只是粗粮。它自然不想吃,很多时候都被家里的小黑狗偷吃了;有时候饿得急了,给它点干粮,它也就吃了,谁让它不会捉老鼠呢!后来,我发觉它和我家的作息渐渐不一样了,因为晚上睡觉后很少听到它打呼噜。不过,我当然懒得去管它晚上在干什么。好不容易到来的寒假美妙生活,白天玩够了,自然要在漫漫冬夜睡个好觉。
有天晚上,天降大雪,家里人早早睡了。我看了会儿书,也沉沉睡去。半夜听到白猫在屋外叫着,迷糊着开了门。一开门就吓了我一跳!门外堆着一团毛茸茸、黑乎乎的东西,原来是白猫捉住了一只野兔。
我们那本是黄土沉淀之地,土质疏松肥沃,最宜野草生长。一到春天,除了田地,漫山遍野青草盈盈,没过膝盖,最适合野兔、黄鼠等食草动物生存繁殖。天上的鹞子、老鹰也无可奈何,毕竟草长得太茂盛了;地面上也没有几只黄鼠狼,故而野兔种群数量庞大。但你要想捕获这些野兔,绝非易事。冬季大地荒芜,杂草隐没,露出了光秃秃的地面,按理说野兔也暴露了。但这些狡猾的动物早已经在秋天挖下了无数洞穴。洞穴里藏着苞谷、草根等食物。可以说,野兔一冬天也不用出洞来。那么,你设在洞外、狭路处的铁丝套只能是摆设了。
白猫能抓住这只野兔,我想倒不是它的本领见长了。我估计这只野兔在洞里待的太闷了,正好洞外下了雪,走出来散散步赏赏雪也是极好的,而白猫正好路过。不过,我还是得感谢白猫。那只野兔的肉确实鲜美,现在想想,还流口水呢!野兔的皮子被家里人做成了一对护膝,有时出门骑摩托车,戴上它,防风又暖和。
白猫在我家生活了很多年,可惜在搬家前夕的一个夏天,它却死了。夏天时节,农活繁忙。全家人都出动劳作,白猫在家里待不住,也跟着到了田地。有一次,白猫嗅到一只死去的黄鼠,吃下去却狂叫不止。很显然,这只黄鼠是被耗子药毒死的。白猫显然没学过猫界的野外生存指南,不知道不食死物的原则。但这次,它很幸运,家里人都在旁边。奶奶从家里拿来陈醋,给它灌了下去,它把吃下去的'都吐了出来,幸运地活下来了。不过,白猫最终还是死在了野地里。
我找到它的尸体的时候,距离它离家不见踪迹已经过去了半月有余。白猫静静地躺在一个山洼里,虎牙外露,不用说,肯定是被毒死的。它知道了不能吃野地里的死黄鼠,但它怎么会知道,黄鼠虽然肥胖笨拙,生命力却很顽强,即便吃了耗子药,也能多活半天,这样的黄鼠,就变成了一个行走的毒囊。它肯定是吃了这种黄鼠。
白猫的后代在我家里繁殖了四代,十几年间,我家从未受过鼠害。之所以没了第五代,是因为后来家里养了只“拿耗子”的狗,白猫后代被它赶走了。
雪乡散文诗篇二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几户散落的人家,掩映在大山的褶皱里,很偏僻也很安静。那里有我儿时的欢声笑语,有我奔跑嬉闹的记忆。自从随父母住到县城,忙于学业,回去的日子倒是越发的少了。
在一个秋日的周末我回老家去看望年迈的爷爷。中巴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半路上陆陆续续的搭载一些乘客。一位老奶奶颤颤巍巍的扶着栏杆艰难的走进车内,缓缓的放下物品。还未站稳,便听见售票员冰冷的提示音:去后面坐。她听见,没有作声,依旧缓缓地弯下腰,提起物品,缓缓的向车厢后挪动着。奶奶原本便是佝偻着的,这时就变得更加的矮小瘦弱了。
从头到尾,我只是看着她,我至今都没明白:在那一刻,我为什么没有伸出手帮她一下。尽管对老奶奶充满同情,尽管不满于售票员的冷漠,可从头至尾,我扮演的只是一名旁观者。我一直在想,她的儿女呢?老人家这么年迈,还让她独自出门,她的儿女放心吗?万一路上发生了点什么,行动极为不便的老人该如何面对?车子重新启动,似乎也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回神的自己,望了望周围的乘客,有几个不是年迈的老人呢?看着一车的'乘客我突然间觉得,家乡老了。
到站下车,走进村里,只有寥寥的几户人家。村里人很热情,看我回来都微笑着寒暄,我礼貌的回应。我见到村里只剩下十几位老人,年轻一点的都外出打工了。唉,他们要怎样熬过这漫长的秋冬,要怎样耐得住这噬骨的寂寞。看着杂草丛生的小路,出于好奇的我问爷爷:原本村中的小路,现在怎么不见了?原来有年轻人在家,他们去割草、修路,现在村子只有几个老人家,路早就让杂草给毁了。听到这个答复,内心感到压抑,无端的想起那句名言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而今,人们各自外出谋生,人走了,也带走了乡村原本的活力。
没有同龄人的相伴,我也觉得无聊,习惯地爬上了家对面的山顶。坐在石头上,微冷的山风吹动着身旁的树叶也吹动着我的头发。山里的天黑的早,太阳开始一点一点西沉。夕阳下的远山就像啼哭的孩子的脸,先是胀成了紫色,然后慢慢消散,再一点一点隐没。我仿佛听见风中有个声音对我说乡村老了。是啊,大凡时间里的事物终究会老,可如果有一天乡村真的消失了,那么何处能安放我们的灵魂。
雪乡散文诗篇三
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乡村的恬静民居参差交错。
——题记
城市
她,是一个地道的城市女孩,她有份不错的工作,快乐地生活在城市,每天时钟敲完七下,就会从松软的大床上起来,走向落地窗,拉开厚实的窗帘,这时的阳光就像顽皮的孩子溜进房间,顿时室内充满了阳光的气息。她对着阳光笑笑,给自己加油,时间不紧迫时也会从楼梯上下楼。她来到固定的站牌下,等着固定的那班车。公车穿梭在城市,城市的街道是如此整洁,街道上车水马龙,公车在道路上走走停停,一批人下车又有一批人上车,车厢里总是满满的,她在一幢办公楼面前下车,走进办公室,工作在同事的谈笑中完成。走出办公室,她和同事一起去购物,休闲,她会去瑜伽健身馆,放松身体,在馆内尽情的洒汗,非得汗流浃背才肯回家,城市的夜景是如此的美好,五彩的霓虹灯穿梭在街道上空不时地变化着,她坐在公车上痴迷地望着,公寓的'灯熄了,城市里安静了。
乡村
终于,长假来了。她有了休闲的时间,她选择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小村,独自一人住进了农家,体验乡村恬静的生活。早晨起来洗漱完后,来到小院里,看炊烟淡淡,弥漫在小村上空,静溢安详,这家的女主人早已准备好早餐,就等着家人起床呢?浓郁的香气,飘在空中,醇厚的感觉在舌尖翩翩起舞,这时小村又热闹起来了,孩子们挨家挨户在喊同伴的名字,结伙去学校,银铃般的笑声荡漾在乡村渐渐远去,巷道里有许多年轻人骑着单车,哼着小曲,去上班去约会。她走在乡村的巷道里,踏在厚实的青石板上,走在错落有致的鹅卵石小道上,看着朴素的居民,摸着那粉墙黛瓦,跟着农家的人们荷着锄头去田间干活。中午时分,她看着炊烟袅袅升起,闻着大米饭的清香慢慢散出来,晚上热闹的小村人们汇聚在一起,诉说各自的见闻,大人们饶有兴致地讲着,小孩子托腮认真听着,热闹随着母亲的呼唤归入安静。
城市的生活固然使人向往,乡村的生活也使人憧憬,城市里呆久的人想去乡村,乡村的人想挤进城市,城乡一体化的生活会使两者变为现实,会实现乡村和城市人们的梦想。
雪乡散文诗篇四
我从蜿蜒、清幽的田间小路吹着响亮的口哨在母亲的视野中消失的时候,她正站在我家那两亩多红麻地的顶头,凝视着渐趋模糊的我的背影。那时,一望无际的红麻苗儿早已钻出地面,叶片舒展后,正借着甘甜的雨水的滋润,夙兴夜寐地滋生疯长。
在一个晨光曦微的早晨,我郑重地告诉神情忧郁的母亲,作为一个已经长大的男子汉,我要出门远行。其实,我只不过是去六十里外的县城读书。那时,我把读书看成是神圣无比而又奇妙的事情,一夜之间,身体里仿佛被注入了新鲜血液,心儿竟鼓荡成苍茫大海中片片风帆。汪汪吠叫的小黑狗,踱着碎步觅食的油鸡,迎着脖颈傲慢地迈进门槛的白鹅,从我眼中早已像云朵般消散得无影无踪。望着影壁墙上斑驳的细碎的阳光,我只想让憧憬和向往再多飞一会。
我在翠绿的红麻长到齐腰深的时候重新回到生我养我的村庄,那是因为连续几夜的梦中全是母亲神情忧郁的眼神。在半夜醒来摸着湿透了一角的枕巾后,我发誓第二天必须乘车回到家乡。我思念那些像潮水一样漫过梦境的一切,乡间的小路,绿意盎然的红麻,涨满清水的池塘,夕阳下的老牛,归巢的鸟雀,夏夜里二胡忧伤的曲调,院中枯干的枣树,缺了一角的水缸,还有倚着门框守望儿子的神情忧郁的母亲。
不知何时,正在红麻地忙活的母亲看到了我,她慌乱地从地里站起来,扔掉手里的铲子,快步朝我奔来。有一种久违的委屈闪电般传上我的心头,鼻子一酸,我竟流下了眼泪。扑进母亲的怀抱,我泣不成声。天地间,瞬间风止云遏。从那时起,我忽然间意识到,村庄连着母亲,母亲就是我心魂中的故乡;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我真正生死相依的归宿。
三年后,在一株株一人多高的红麻被父亲砍倒、母亲抡着小铁锤砸破麻头的时候,我打点好行囊重新离开了家乡。这一次,我似乎比上一次走得还要遥远。当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满口子曰诗云时,母亲正戴着破旧的手套匆匆忙忙地把一株株红麻的叶子捋下来;当李清照、徐志摩、托尔斯泰神秘地闯入我的世界时,母亲正站在齐膝深的水塘里把沤好的红麻漂洗得雪白雪白;当和着优美高雅的弦律听着催人泪下的曲子时,母亲正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次又一次走近锅头灶台。有那么一天,神情忧郁的母亲突然间就想我了,她央人带着从家乡乘坐一辆破旧的公共汽车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匆匆赶来,手提袋里装着六枚煮熟的鸡蛋。母亲站在离我一米左右的距离,一言不发,眼里噙满了泪花。说了三句话,她就不断地催促恋恋不舍的我赶紧回校,生怕耽误了我的学习。后来才听母亲说,那时她只为看我一眼!
二十年前的那一片又一片的红麻地,藏满了我无数的梦想。我曾不止一次地穿过水渠沿着田埂用温暖的双手抚摸着那些柔嫩的`红麻苗儿;待到成片的红麻高过我头顶的时候,我几乎白天黑夜与它们比着以饱满的热情不断地成长;红麻成熟时节,望着田间地头忙碌的乡亲乡邻,漫无边际的润心润肺的甜蜜顺着脸颊流淌。母亲的忙碌总是从红麻的播种开始,一直到雪白的麻皮陆陆续续被过了秤卖出去为止。其间,汗水浇灌着土地,希望萌生于田间,微笑只在梦里。她知道,梦里有她日思夜想的儿子,她的儿子在远方,有远方就有希望。
我不经意间问过母亲,是否还记得村东那一片连着一片的红麻地。母亲浑浊的眼神间突然亮光一闪,那久违的忧郁的眼神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一瞬间,我的心陡然收紧,泪水盈满了眼眶。母亲啊,我亲爱的母亲,你哪里知道,这时的你才儿子心中的神啊!也许,那一刻,她又想起多年前顺着乡间小路消失在她视线中的儿子的模糊的身影!
红麻地,我只能夜夜把你镶嵌在甜蜜的梦里。有你的日子,母亲把无穷无尽的爱倾注在儿子的身上;没你的岁月,儿子将一生一世的祝福装满一只小小的枕头,让神情忧郁的母亲枕着它入眠。
雪乡散文诗篇五
少年时代,在午后或者黄昏,不时会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骂战。其间,母亲和邻家大婶间的对骂,记忆尤为深刻。
我总是很忧伤,母亲善良,性子慢,大婶骂三句,她最多还回去一句,还那么不痛不痒。邻家大婶的话尖酸刻薄,脏话不断,不时爆出一些让人咂舌的经典语句,叫人久久不忘。那些话像一把把刀子,我听了觉得剜心地疼。母亲呢,还是不紧不慢地,吐一口唾沫,手里该干嘛干嘛,实在无事了,就扯下田埂上的马尾草在手里绞,然后再慢吞吞还一句回去。我再也听不下去,捂着耳朵跑进屋子,关上门。可大婶高嗓门的刻薄骂声还是从瓦缝、门缝挤进来。
大人们吵架,小孩子是不能插嘴的,这是李家湾不成文的规矩,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遵守着。那天老院子里的黄大婶和幺娘骂架,海娃子跑出来帮他娘,一句话还没有骂出口,就给他爸踹了一脚,扯着耳朵牵回屋里去了。海娃子想挣扎,又给他爸踹了几脚。
我们看在眼里,事后嘲笑了海娃子很久。
女人们骂架,奇怪地是,男人们也不会加入。这让我很是不解。两家女人骂得那么凶,前三十年死狗后三十年死猫的事儿都给翻出来数落了,男人们还是如往常一样,抽烟,吃饭,打牌,该干嘛继续干嘛,不惊不诧的。勤快的男人,见女人骂架耽误了喂猪,大不了帮女人代劳一下。有一次,两个女人在外边骂架,勋大叔和德二叔就坐在一桌打牌,相互取烟,似乎外边骂架的不是他们的女人。
女人的骂架一般不会自动结束,等该出坡干活的时候,男人们会站在门口喊一声:好了哈,该做事了。不管骂得多厉害,女人们都会马上扔下几句狠话,算是为前边的骂战作一个小结,然后匆匆拿起农具,随自家男人外出干活去。
孩提时,我一直对此疑惑不解。女人们骂战还没有结束,男人们已经凑在一起,根本不管自家女人的感受。我们小孩子自然是站在母亲一边,会好几天不在一起玩。
有时候,骂战还会分阶段进行。傍晚收工后,不知谁又重新点燃了战火。两个女人收拾好家里的农活,端着饭碗隔着一条田埂对骂,她们吃一口饭,骂几句,再吃一口饭,再骂几句。吞咽的间隙,算是中场休息。
慢慢暮色四垂,她们的骂声渐渐被黑夜吸走。
李家湾女人们的骂战,很少会上升为打架。她们始终恪守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古训,虽然她们并不晓得这句话,也不是君子。这让少年的我很难受,有时见母亲骂不赢,我连石头都想踢几脚,母亲却一点也不急,还是紧一声慢一声的,口渴了喝一口水。后来慢慢想通了,李家湾大多姓李,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个树疙瘩发下来的,亲连亲,戚连戚,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动粗的。谁要一动粗,那就动摇了村子里自古相传的古训,坏了规矩,这是村里人都不会答应的。
不仅是母亲和大婶,李家湾很多女人都相互对骂过。往往在平静的午后,村子里突然会响起两个女人尖刻的叫骂声。直到嗓子哑了,天黑了,双方才会鸣锣收兵。这一场场骂战,也给平静的李家湾,带来一阵阵难得的喧腾。
更重要的是,村里里很多隐秘的故事,包括男女之事,都在这一场场精彩的骂战中,悄无声息地普及给了懵懂的少男少女。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骂战,是一本本无字的乡村民俗风情百科全书,让人终生受益。
成年后,常常会想起这一场场精彩的对骂。它让我惊讶于方言的精彩传神。鲜活的语言原来一直就活在民间,活在女人们的口头上。对骂中,女人们就是一对技艺高超的辩论大师,不,是语言大师。她们往往从骂鸡骂鸭开始,细微得不放过一匹草一片瓦。其间修辞的运用更是所有教科书都难以穷尽的精妙。但真要追究她们对骂的原因,大多很可笑:不外乎是谁家的牛吃了她家路边一棵草,谁家的鸡叼了她家院子里的一片菜叶等等。
或许,女人们的骂架,更注重骂的过程吧。她们是要把生活的艰辛和无奈,通过这种形式发泄出来。繁重的农活和贫困的日子让父辈们的压力无处纾解,尤其是女性,不但要和男人们一起干活,还要照顾一家老小,喂猪喂牛,常年没有一刻安闲。她们心中积压的委屈烦闷,唯有通过吵架这种极端的方式稍微得以释放。等骂够了,骂通了,还一个神清气爽,然后又心甘情愿地跟着男人们投入到繁重的劳动中。
男人们对女人们骂架的纵容和无视,换个角度说,是这些木讷寡言男人对自家女人一份别样的疼爱吧。
工作后每次回到老家,母亲必会请来李家湾的父辈老人们欢聚。这期间,邻家大婶是必到的,每次都和母亲在厨房里忙活。娘和大婶做菜好吃,这在李家湾是公认的。娘也只放心让她帮厨。两人在厨房里忙进忙出,笑着说些李家湾的家长里短,关系融洽得胜似亲姐妹。饭后,她们又会坐在一桌打牌,红脸话也没见说过。似乎多年以前,她们骂架里那些象刀子样刺人的话语从来就没有过。这让我常常产生幻觉,觉得是自己记忆错了。可记忆不会骗我,那些骂架是真实存在的。或许当年,她们从未把这些骂架当真,又或许,她们看似对手,实则是心灵上的同路人,她们是以这种对骂的方式,表达着对苦难生活的不满。
有天中午,只有母亲在厨房,我悄悄问她。母亲正在盛饭,愣了一下,继续把饭盛好,转身时她说了一句:
哪有的事?你记错了吧!
雪乡散文诗篇六
乡村的早晨既繁忙,又热闹。
天刚蒙蒙亮,大公鸡就“喔喔喔”地叫了。那此起彼伏的打鸣声就像闹钟一样,打破了乡村早晨的宁静。小鸟醒了,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起了动听的歌。鸭子醒了,它们一边“呱呱呱”地叫着,一边大摇大摆地游进了池塘里。
这些声音汇在一起,就像一首欢快的交响曲。
乡村的早晨像一幅画,又像一首歌
江苏泰州泰兴市溪桥小学,五(2)班五年级:印乐
雪乡散文诗篇七
五岁那年,一场麻疹差点使我在那个农村缺医少药的年代丢失了性命。
救女心切的爸爸,不知从哪里得来的偏方,用棉线扎紧自己的左手中指,右手用钢针刺破,让他的血液一点一点地滴入茶杯内,再兑上温开水给我灌服。看着昏迷不醒的我,他双手紧紧攥住我的一只小手,眼泪吧嗒吧嗒地掉在我的胳膊上。我相信,从来不会撒谎的妈妈,绝对没有杜撰故事。至于爸爸,对那件事从未提及过,也许,在他看来,那是天经地义的。
可能是那次妈妈受到了惊吓,从那以后,我一日三餐,每顿她都给我做精米白面,而她和所有家人,除了逢年过节,平时都是酸菜和粗粮。我在家庭的特殊待遇,一直持续到十岁左右,家庭条件慢慢转好,家里所有人每顿都能吃上精米和白面。
从小很爱挑剔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物质需求也越来越挑剔,大到一件衣服,小到一枚发卡,从颜色到款式总是反复的挑挑拣拣,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为此,每到过年,妈妈总是笑呵呵地拿出她给我做的好几双花布鞋,让我自己选,如果感觉那一双不随意,她就拿出去送给过路人,让他们拿回家给自己的孩子穿。妈妈说这话的时候,总是对着爸爸挤一下她那双很有灵性的大眼睛。其实即使我真的不喜欢那一双,妈妈也不会拿出去送给过路人,让他们拿回家给自家的孩子穿。因为那些她在灯下飞针走线的鞋子,不光是她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她对我深深的爱。拿出去送给过路人,只不过是她想忽悠忽悠我,以此来消磨一下我的挑剔。
等我摆弄够了,她只留下一双我挑好随时穿的,把其余几双小心翼翼地放进衣柜。现在想起来,妈妈当年放进衣柜的不光是她给我做的花布鞋,还有她对我浓浓的母爱。
从小到大,我穿过很多鞋子,在那些不计其数的鞋子中,有妈妈做的花布鞋,也有我自己花钱买来的皮鞋和凉鞋,然而穿着最舒心的莫过于妈妈做的花布鞋。
由于父母对我平时很宠爱,十四、五岁的我,走路喜欢拽着爸爸的衣角,睡觉喜欢躺在妈妈怀里,就连在家穿衣和吃饭也少不了他们的叮咛和催促。
记得有一年冬天,皑皑白雪覆盖了整个山野,使得野鸽、麻雀,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类失去了觅食的权利,它们只好飞到村庄,在每户人家的场上(长期不耕种,专门用来打碾农作物的空地,上面有很多主没有收拾干净的农作物的颗粒和草籽)来觅食。
有一天,天刚蒙蒙亮,爸爸将场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在上面撒下一些很瘪的麦粒和草籽,以供这些“难民来充饥”。
谁知爸爸善意的举动却招来几个很爱捕鸟的邻居,他们找来竹筛(用竹子做成的、圆形的用来筛选农作物颗粒的工具)和绳子,还有一根小木棍。用绳子系在小木棍上,再用系着绳子的小木棍将竹筛半边落地半边撑起在父亲撒有麦粒和草籽的地面上,等着这些“不速之客来自投罗网”。
看着鸟儿们从空中落到地面,满心欢喜地蹦蹦跳跳进入邻居们设下的捕捉区域,好奇、担心是我忘记了寒冷和回家。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中午,妈妈一遍遍催我回家去吃饭,可我的目光却被那些鸟儿们美丽的羽毛和大胆的行动所吸引。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爸爸在我身后轻轻咳嗽一声,等我转过身去,他很平静地问我:“干啥呢?”我有意无意地回答:“吃饭去”,但眼睛仍然盯着鸟儿和竹筛。爸爸用仍然很平静但明显是责备的口气说:“吃饭,跟着捕鸟的转来转去,饭能自己到你嘴里吗?”
岁月匆匆,多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爸爸当时既生气又无奈的表情,哑然失笑的同时,心底还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二零一四年八月,省附属医院的门诊大楼里,当医生无奈地在诊断书上写下“建议手术治疗”几个字后,让我回去跟家人再商量。想想既然是科学鉴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回去和家人商量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于是,在宾馆度过一个毫无睡意的夜晚后,第二天我便去办理了入院手续。
星期六的下午,是手术前的输液治疗。躺在病床上,看着输液瓶里的药液一点一点地滴入输液管,然后缓缓流进我的体内,害怕、渴望、感激很多思想交织在一起,我的脑子里简直乱成了一团麻。就在这时候,爸爸的电话打来了,他安慰我一定要坚强,不要有过多的思想压力,我会很快好起来的`。尽管他刻意的掩饰着,但我还是听出了他明显的焦急和不安。我只对他轻轻地说了一句:“爸爸,我很好,你放心吧!”
一个星期后,我出院了,快到家门口的时候,透过车窗的玻璃,我看见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爸爸翘首在等待。夜晚瑟瑟的秋风里,他的身影很单薄。
回到屋里,他赶紧给我们倒来早已准备好的洗脸水,我刚洗完脸,他又催我赶紧上他早已铺的平平整整的床上去休息。躺在温暖的床上,我在心里悄悄地说了一句:爸爸,您真好,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他在我来复查的前一个月带着对我的牵挂和对儿女们的不舍离开了人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雪乡散文诗篇八
春节过了约一个月,父母去遥远的成都走亲戚了,乡下老家的鸡、鸭、小猫和小狗“花花”就托付给我们,每天从城里放学的和下班的都奔向五十里外的田野。
在乡间泥土里长大的我们,可能由于习惯了城里的干净、细致和数字的生活,以往节假日回老家也只是吃过饭就回城了,移居城里后就很少在老家过宿。这次接受了任务,所以必须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房子里过夜。重温儿时渐渐遗忘的岁月,顺便体验一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晚年生活。我一直梦想退休后能“解甲归田”,因为老家房子一直没有翻新,仍然散落在田野里,非常向往这里的田园生活。
夕阳西下,车子刚停在院门外,鸡、鸭、猫、狗就说着各自的语言来迎接我们回家。到田间铲几棵青菜,再挖几根进了城后才爱上的胡萝卜,儿子也特别高兴地与“花花”戏耍,到鸡鸭窝中收拾新下的蛋,当然也没耽误他最爱的在井上压水,供我们洗菜烧饭。虽然有液化气灶,但我还是喜欢燃起烧柴草的土灶。夜幕降临,屋顶的炊烟要么就是冉冉升起,要么就是萦绕在老屋的四周,保持与地面平行的等高线上围了一圈又一圈,久久不肯散去。
我坐在锅门口的小凳子上给锅堂里添柴草,儿子搬来一张大凳子硬要坐在旁边看我烧火,觉得非常有趣。妻子把切好的香肠、肉片、鱼片分别摊在铁锅上,我控制好火候,她就负责看好肉烤熟的程度。我们一边烧烤一边享受这美食,完全把城里韩式烧烤料理店里的那一套学来了,儿子直呼“好吃”,等不及要锅里正烤着的。我顺便在锅堂内的火灰中埋入两只红薯,火灰烤红薯曾是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现在也成了儿子的最爱。里锅也没闲着,先烧开水把热水瓶灌满了,再煮面条或菜粥作主食。餐后,带上手电筒在田埂上散散步、聊聊天,只是儿子好奇于满天的繁星,我们总被深奥的问题难倒。
安顿好鸡鸭猫狗一天的美食后,它们不约而同地目送我们回城读书、上班,嘴上还唧唧喳喳地,仿佛叮嘱:“晚上早点回来!”。
雪乡散文诗篇九
昨天晚上,我去外婆家吃饭,晚上就住在那里。
天蒙蒙亮,我还在甜甜的睡梦中,好像听到窗外传来了一阵阵悦耳的鸟鸣声,声音有长有短,有清脆有嘹亮,真像是鸟儿们在练声呢,好听极了!我急忙穿好衣服跑到阳台上去寻找那些可爱的小鸟,它们有的停在光光的枝丫上,有的躲在茂密的树枝间。。。。。。我呆呆地看着它们。这时,一只翘着毛茸茸长尾巴的小松鼠,不知从哪里跑来,像箭一般从这棵树蹦到那棵树,速度快得惊人,可以当第二个“蜘蛛侠”了呢!
天越来越亮了,每一株花儿身上都滚动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好像童话里闪着光芒的亮宝石,真漂亮啊!
啊,乡村的早晨真美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