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标语可以在短短几个字中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爱国标语是激励人心,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工具。十年磨一剑,爱国无数年。
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大家好!你们听过“一马领先、策马扬鞭、万马奔腾—”这些与马有关的成语吗?对我就是一个属马的女孩潘锦怡,我是三年(1)的副班长。我勤奋好学,思维机敏。成果优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进取,肯钻研,学习有一股子韧劲。以“胜不骄,败不馁”的主动心态努力学习。我上课仔细听讲,主动思索,踊跃发言,锤炼自己的表达力量和思维力量。无论是书本上的根底学问还是课外的拓展学问,有不懂的地方我就主动向老师请教,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请老师指出错误。我乐于与同学共享他的学习经验、学习笔记、学习资料,我喜爱与同学进行沟通,沟通思想、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根底上,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力量,拓宽学问面。
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她在外打工年头不算短,工资待遇也相对丰厚,但她始终抱着一颗自主创业的心。她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就很难对外面的世界有归属感。当初外出打工是因为经济实在困难,而在外这么多年也多少有点积蓄,面对回乡创业的艰难和经济上的危险,她拒绝了家人的劝说,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家乡。她说:“在外干得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我能在外面干出色,就能在家里干的更出色!”
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篇三
“在‘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的号召和激励下,让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更多的贫困妇女脱贫致富,脱贫路上与众多的“巧媳妇”们一路高歌,助力打赢20xx年脱贫攻坚战!”这是上期“创业之星”郑玉芳的“豪言壮语”。“脱贫之星xx”是来自郑玉芳的“巧媳妇”基地。
xx来自四川省凉山区属蒙古民族,她在xx打工时与晏河乡小伙儿相恋,后随小伙回光山晏河乡结婚安了家。xx在光山扎了根,在家里从来都是争抢着干活,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初到光山的她,有很多的不适应,生活习惯上以及语言的不同,让xx过得很是艰辛,加上夫家经济状况差,生活非常贫困,但这些都没有让xx退缩。她一边带孩子一边适应这边的风土人情,为了解决家里的衣食住行,和丈夫不怕受苦,耕种农田60多亩,靠着田地的微薄收入照顾一家老小。不仅如此,她还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儿媳,对待公公如自己的父亲一般。邻里提起这位外地媳妇,无一不是竖起大拇指,开启点赞模式。
真正让这位“好媳妇”成为人人知晓的'“巧媳妇”,这要从xx年4月说起。晏河乡秦洼村“巧媳妇+服装”基地(玉芳服饰有限公司)正式开班培训。xx早早地来到基地参加培训,聪明好学的她很快掌握了服装制作技能,随后投身到基地服装订单的加工中去了。很快,xx展现了自己又巧又能干的一面。她做事兢兢业业,责任心又很强,在流水线作业中,也不拖人后腿,总是率先完成接手的活计,和工人之间更是相处融洽,起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就这样,xx一家实现了增收脱贫,她也成为了基地人人点头称赞的“巧媳妇”。
xx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从“留守妇女”变成“巧媳妇”,从围绕灶台转到靠所学的一技之长实现增收。她说:这都得益于县妇联牵头实施的“巧媳妇”工程,“巧媳妇”工程让我们这些留守妇女在当好孝顺媳妇、好母亲的同时,在家门口把钱挣,也能为家里经济建设出一份力,未来还要成为家里经济的主力军!我要为“巧媳妇”工程点赞!
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篇四
“我们合作社目前参与的村民中,有一半是贫困户。今年四五月卖出了18万多公斤木瓜,人均增加近6000元的纯收入。”近日,马山县白山镇兴华村润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韦情告诉记者。
两年前,90后大学毕业生韦情作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返乡种植木瓜。对此,父母和乡亲都不理解。
“大学学过种植技术,有一点理论基础,毕业前又在市场上作了调查,觉得种植木瓜前景很好,而且它的周期短,200多天就可以出产品了,资金周转快。”通过自筹40余万元启动资金,韦情和同窗好友欧学昌从村里流转155亩土地,开始种植大白皮水果木瓜。
两个创业的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全用上了:采取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花费十几万元建设了滴灌设施。2012年夏天,当地遭受了40多天的高温,滴雨未下。让村民们认为“花多余钱”的滴灌设施,保证了浇灌,木瓜获得了丰收。平时少有车辆的村子一下变得热闹起来,几乎每天都有大卡车进来装木瓜。
“没想到啊,90后种地居然这么有出息!”看到两个年轻人干得有模有样,村里的群众也起了种植的念头。今年初,经过村委牵线,韦情带领10名村民成立了润田种植专业合作社。
记者了解到,目前向合作社下单的有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地的大客户40多个,每个客户对木瓜的需求量一年都是50多万公斤。为此,韦情计划3年内把木瓜种植扩大到500亩,带动农户种植200亩,形成村里的特色支柱产业。
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篇五
xx,xx镇xx二组村民,因本人残疾,无劳动能力,其家庭收入一直处于贫困线下。自xx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来,她在帮扶单位和村委会的帮助下,想办法、谋出路,将自家的情况结合当前的扶贫帮扶政策,梳理出合理的`脱贫措施。她积极支持丈夫张明建到帮扶单位兴隆煤矿上班,每月能zh挣到5千余元工资,她在家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她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利用空闲时间四处做力所能及的零工,贴补家用。xx身残志不残,和家人一起辛勤劳动,买了家庭自用长安车,修起了新房,xx年摘下了脱贫户的帽子,全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篇六
去年下半年,袁胜华做了一件让妻子“彻底抓狂”的事儿――他跑回竹溪老家,从农民手中流转了1500亩土地,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种蔬菜。
了解他平日生活习性的朋友,对此一点儿都不意外。因为,从始至终,袁胜华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农民情结”。
前些年,只要闲下来,他就开着小车到处转,到大集农户家去摸底。谁家种菜不施肥不打药,谁家养鸡不添加饲料,他都搞得一清二楚。后来,他在当地租下50亩地种植蔬菜,不仅供应自家酒店,还带动当地村民扩大种植规模,因此获得了农业科技示范人物、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奖项。
有时,他还会开车七八百公里,来回十几个小时,回老家去收正宗土味儿,因为在老家,农民仍然过着种地靠天收的日子。
武汉的朋友都很了解他,只要知道他回了趟老家,就大老远到他酒店门口,甚至等上几个小时,就为他车上那一把山野菜。为了吃上一口真正绿色的`蔬菜,几个朋友组团去他老家既能游玩又能买放心菜,这种活动也变得频繁起来。
久而久之,袁胜华动起了心思:既然有需求,我何不自己回老家种菜?
这次,袁胜华看上了竹溪境内桃源乡一个鸡心岭的地方。此地位于重庆、湖北、陕西三省(市)交会处,更有种说法:走上鸡心岭,一脚踏三省。最高山峰海拔近?2000米,景色秀美,山泉丰沛,且日夜温差大,周边没有一家厂矿,是种菜的最佳场地。经与当地政府和农户协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他拿下1500亩地。
袁胜华的想法很简单,蔬菜种植不施农药化肥、零污染、不用大棚、采用泉水灌溉,产出销往武汉。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当地乡亲摆脱贫困,留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的脚步。
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发现湖北省内没有一家卖平价山野菜的连锁专卖店,于是又调整了经营思路,打算开“三省鸡心岭”高山无公害蔬菜专卖店,采取连锁加盟的形式经营。从产地到店面,每一份菜都打上二维码,只要手机扫码便可知道这些菜是何时在哪块地播种生长,什么时候采摘,通过哪一辆冷链运输车运送过来的。类似于淘宝物流追踪。
除了蔬菜,专卖店内还将出售竹溪贡米、野生板栗、高山竹笋、乌皮核桃及野生猕猴桃等土特产。
袁胜华告诉记者,第一季蔬菜近20个品种将于5月份上市,目前已经发展了20家加盟商。
“尽管自然种植的蔬菜生产周期比较长,成本较高,但我还是打算走平价路线。”袁胜华表示,未来他还将在山里放养家禽牲畜,发展生态旅游,并计划开武汉市内最大规模的纯天然高山菜主题餐饮。
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篇七
hello,大家好!我是三年(1)班的中队长xx同学,当然作为一名小同学,仔细上课、按时完成作业是最主要的。每天一放学,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完成作业。仔细写好每一个字,认真检查每一道题,尽量不让老师和家长操劳。
在课余生活中,我非常喜爱看书、画画,每当老师节、妇女节、母亲节,我都亲自制卡片送给老师和妈妈,表示对她们的感谢。在迎亚运进行的绘画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我每学期被评为了“三好同学”和优秀少先队员。看着这些火红的`奖状,我诚心感谢父母和老师的培育,感谢同学的支持,让我觉得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学习的春天里。
我相信,有你们的支持,今后学习的每一天,也都像阳光一样绚烂!
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篇八
xx年,xx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只好中断学业,在家务农,看着同龄孩子进城继续读书,感到对贫寒的苦恼和无奈,多少个夜晚辗转难眠,年少的心灵倍感折磨。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穷,xx年6月,18岁的xx南下深圳打工。在深圳他做过建筑工人,在五金厂当过电焊工,在生猪养殖场当过养猪工人……繁华的都市里,他虽然做的都是最苦最累的工作,可是对每样工作都勤勤恳恳,任网劳任怨,加上他头脑灵活,虚心好学,不断地实践总结,在外打工期间学会了建筑、电焊等手艺,尤其是掌握了一些生猪养殖技术,练就了一身致富本领。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xx工作的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无奈之下,2011年9月他结束了八年的打工生涯回乡创业。回乡后xx就开始思索,在闭塞落后的家乡应该发展什么产业才能做强做大,经过考察调研了解到,西乡县委、政府一直大力扶持生猪养殖业,有很多优惠政策,何不借此东风办起生猪养殖场?有了创办生猪养殖场的想法后,xx先后到几家大型生猪养殖场取经,学习养殖技术及管理知识。2011年10月初,xx利用自己打工积攒下的8万元以及乡、村两级协调的10万元贷款在黄泥池村建起了初步规划发展500头生猪的养殖场,他将自己在深圳打工学到的技术以及全部智慧倾注到了这个养殖场里。2011年底,第一批100余头仔猪、7头母猪送进猪场,熙坤养殖场正式运转,在父母的支持以及他和妻子的辛勤劳动下,2011年6月份,第一批商品猪出栏,当捧着净利润三万元时,xx的喜悦溢于言表,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熙坤养殖场已逐渐步入正轨,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可以说xx现在的生活过得富足而安稳,但这个年轻的小伙却另有一番想法与打算。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他要扩大养殖场的规模,带领家乡人走向致富路,要把自己的熙坤养殖场也打造成像汉中军鑫养殖场一样的省级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他的养殖场在未来三年内将完成三期规划,计划再用一年时间,到2011年完成二期建设,占地将达3000平方米,存栏母猪60头,公猪2头,年出栏自繁自养生猪1000头以上。到2012年完成三期建设,总占地面积达4500平方米,存栏母猪100头以上,种公猪5-6头,年出栏商品猪xx头以上。
目前,黄泥池村许多村民受到xx创业事迹的影响不再外出打工,并积极返乡创业,养殖户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科学养猪,既成就了xx个人,又造福了村民,并掀起了一股返乡创业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