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

时间:2024-12-25 作者:ZS文王

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在陌生环境中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场合下涉外礼仪的应对方式和技巧。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一

西餐入席的时候,客人应该由椅子的左方就位,离席的时候亦由椅子的左方退出。

吃西餐的一般要铺餐巾,等主人摆开餐巾后,你才能跟着摆开。铺餐巾的标准方法是将餐巾对折后,平铺在腿上。

西餐具的用法。刀、叉、匙是西餐必备的餐具。应左手拿叉,右手撑刀,用叉进食。大块的食物无法入口,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后拿刀叉着食物放进嘴里。握叉时叉把应朝下。

与外宾交往是件比较严肃的事,因而态度不应过于随便、谈吐也宜注意分寸。如果与对方不熟悉,一般不要询问其履历、年龄、婚姻状况和健康情况;尤其应避免涉及疾病与死亡等不愉快的话题。西方人忌讳别人了解他的隐私,所以对财产、收入等也不宜问及。当发现对方不愿意谈论某一情况时,应立即转移话题;如果无意中说错了话,引起对方不快时,应当即表示歉意。按国外的习惯,男士与女士的社交圈是有区别的,作为男士,不应在女士中间喋喋不休,态度应谨慎、大方,最好不要轻易开玩笑,还要注意不要随便谈论对方或自己的国家,更不宜妄加褒贬。在涉外活动中比较适合的是风土人情和友谊之类的话题。

参加会餐招待张是外事活动中常有的事。一般的冷餐会,菜肴和餐具都陈放在餐桌上,由客人自行取食。需注意的是:每次的数量不宜太多,取完后应立即退一边,从容进餐,不要围在桌边妨碍别的客人。比较讲究的冷餐会,由侍者端菜到每位客人面前。上蔡的位置通常在客人左侧,使客人可以方便地用右手取菜。如果菜盘递到你左侧时再动。侍者进菜是代表主人待客,如果这道菜自己不喜欢,可以少取一些,不要完全拒绝;但对爱吃的菜要得过多,也是有失礼貌的。

国外的生活方式和我国差异很大。国外的旅馆没有开水供应,要喝就是饮料。饮料放在室内专用的小冰箱里,会自动记帐,到时统一结算。换洗的衬衣应填好单子,放入专用的洗衣袋,由服务员取送。按国外习惯,旅客只有在房间里才能宽衣,如果穿着睡衣拖鞋走出房门,是很失礼的。旅馆房间的门一般不敞开,如果串门得先轻轻敲门,待人同意才能进入。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别将小件物品随便放在枕头底下,因为服务员会误认为是无用之物,在整理房间时随手拿走或丢入废物桶内。

1、加拿大人在工作时很注意个人仪表,且讲究卫生,因此客人也应如此。

2、见面时握手是一种友好表示,名片只须和公司的高级人员交换。

3、招待外宾大多在参观举行,但应酬一般不会太多。如应邀去主人家做客,为女主人带上鲜花是一种应有的礼节。

4、由于服务费很少列入旅馆帐单,上餐厅或酒吧应附加10—15%的小费。对出租汽车公司或行李搬运工也应酬付小费,一般在50美分至1美元之间。

5、在汽车里、电梯上和办公室内,一般不应抽烟;进餐时也不要抽烟。

1、不要认为英国人总是严肃刻板、神情冷漠和沉默寡言;相反,来访者会受到热烈欢迎,有时这种热情可能不以明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英国人日常生活中俗套和礼仪较少。

2、两人见面时,双方只须说一句毋需回答的问题:how do you do?(您好)。被介绍与男子相识时,应与他握手,但如被介绍给一位女性时,应等她先什出手来。男人握手应除下手套,但女子则不必如此。

3、交谈中,天气是个永恒的话题,因为英国的气候常常是变化莫测。

4、旅馆的帐单上都附有10%的小费,因此一般无须再付小费,只有享受特殊服务是例外。

5、英国人以为自己富有幽默感而自豪,而且能接受他人跟他们开玩笑。但应记住,“请”和“谢谢”是每个人在交往中不可忽视的最常用的词语。

1、被介绍与人相识时,应握手致意,同时,法国人常会说“先生,幸会”以示欢迎,来访者应以同样方式回答。离开时应与被介绍过的人——握手告别。

2、称呼一般用“先生”而无须加上对方的姓。如事先不知道某一位女士已婚或未婚,通常称她为“夫人”,而不能称“小姐”。

3、法国人讲究服饰,在业务活动中穿着要得体,应穿套装系领带。

4、大多数找到了在饭馆举行。法国饭馆价格十分昂贵,因此客人应尽可能不点最贵的菜,客人应避免吃得过多,更不能过量饮酒。

5、除非已有人在抽烟,否则在抽烟前先征得他人同意。在公共场合抽烟会引起他人不满。

6、在大多数情况下,服务费(15%)已加在旅馆或饭馆的帐单上,如服务特别周到,通常还得另给一笔小费。应给出租汽车不低于10%的小费。

1、见面介绍时相互握手,再微微弯腰一鞠躬,会使日本人感到这是真诚的问候。

2、不论参加业务约谈或社交约会,都应准时到达,因为日本人时间观念很强。

3、日本人非常讲究礼貌,交谈时宗室力求与对方一致,于是他们就用“yes”;此外,日本人在交谈过程中总是面带微笑,但并不一定是表示他对此交往深感愉快或感兴趣。

4、为商务而举行的招待会、酒会,都安排在日本宾馆、夜总会,可能长达数小时。如应邀去日本人家里作客,进门后须立即脱下帽子和手套,进屋后还应脱去鞋子。送花给女主人不合习俗的,可送一盒点心或糖果。

5、互赠礼品在日本是非常盛行的,所以去日本前应准备相当数量的小礼品。礼品不求贵重,小纪念品即可,但需精巧地加以包装。

1、一般来说,美国人殷勤好客,态度随和,并渴望同他们的客人建立友好关系。外国人访问美国时,会发现周围充满着轻松自如、不拘礼节的气氛。能够适应这种态度的旅客,较之那些态度拘谨或一本正经的人,更能使访问取得成功。

2、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人们很少使用名片,业务场合才使用名片。

3、在交谈中应避免涉及纯属私人的问题,如个人收入、房租、年龄(尤其对女性)等。能十分流利地讲其它语言的美国人很少,因此所有交谈都使用英语。

4、在办公地点,应选穿剪裁得体而又较保守的套装,上层人士更应如此。

5、赴宴、用餐、入席前每个男人应拉开椅子并扶住它,让坐在自己右首的女士就座。

6、在许多饭店里分设吸烟餐厅和不吸烟餐厅,以方便不同旅客。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二

涉外礼仪,一般指的是中国人在与外国人进行交际应酬时所须遵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作为涉外交往的标准的、规范的作法,它好比“国际交通规则”,是每一位涉外人员均须自觉恪守的。

遵守涉外礼仪,主要作用有四:

首先,有助于维护个人形象、单位形象和国家形象;

其次,有助于展示自身的良好教养与素质;

再次,有助于增加中外双方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最后是有助于发展交往双方之间的友谊。

涉外礼仪,主要适用于较为正式的涉外场合,并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在学习涉外礼仪时,既要了解其主要的讲究,又要回避其基本的禁忌。简言之,就是要明确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应当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三

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其二,是年龄大小。

其三,是恋爱婚姻。

其四,是身体健康。

其五,是家庭住址。

其六,是个经历。

其七,是信仰政见。

其八,是所忙何事。

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这并不代表女性是弱者,而是象尊重母亲一样尊重女性。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四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的穿着打扮均被视为其自身教养的最为形象的说明,并且被视为与自己对交往对象尊重的程度有关,故此不可行其事。

(一)重要的讲究

1、三色原则

在正式场合,涉外人员尤其是男士,应当有意识地分自己全身衣着的色彩,在总量上限制在三种之内。涉外人员全身衣着的色彩若多于三种,未免令人眼花缭乱,因而难以给人以庄重之感。

2、三一律男士在涉外场合着正装时,应当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皮鞋、腰带以及手包为同一色彩,并且以三者同为黑色最佳。越是有身份者,在涉外活动中越要注意此点。

3、三大场合

参加涉外活动时,切不可使自己的穿着打扮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应当根据本人所处的具体场合的不同而令其有所区分。按照常规,涉外人员的穿着打扮主要有下述三大场合之分:

其一,公务场合。公务场合,即上班办公的时间。公务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庄重、保守为总体风络。此刻涉外人员的着装宜为套装、制服或者套裙。具体而言,男装宜为蓝色或灰色的西装套装、制服,女装宜为单色的套裙、连衣裙或者制服。

其二,社交场合。社交场合,在此是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交往应酬的时间。社交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时尚、个性为总体风格。在宴会、舞会、相互拜访以及聚会等常见的社交场合,涉外人员宜着时装与礼服。目前,深色中山装套装与单色旗袍,可分别作为中方男女人员的“准礼服”在隆重的社交场合使用。

其三,休闲场合。休闲场合,泛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个人自由活动的时间,如居家、健身、游览、逛街、购物等等。休闲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舒适、自然为总体风格,往往可以由人们自行其事。在休闲场合,运动装、牛仔装、夹克衫、t恤衫等乃是最适当的选择。在此场合若身着套装、套裙,便会显得煞有介事。

4、首饰佩戴

参与涉外活动时,涉外人员所佩戴的手饰必须符合身份,以少为佳。在公务场合,女士通常不宜佩戴珠宝首饰以及耳环、脚链等女性化首饰,它们仅仅适用于社交场合。应当注意的是,在佩戴首饰时,通常不宜多于三种,每种应以两件为限。佩戴多种、多件首饰时,应当尽量使之质地、色彩相同。

5、女性的化妆

在参加涉外活动时,女士一般应当化妆。在国际交往中,化妆不仅意味着自尊自爱,而且也是对交往对象重视有加的一种表示。在公务场合,宜化淡妆;在社交场合,化妆可以稍浓一些;在休闲场合,则没有必要化妆。三者不宜一概而论。

(二)重要的禁忌

1、着装六忌

在公务场合,涉外人员的着装应当避免过于杂乱、过于鲜艳、过于暴露、过于透视、过于短小、过于紧身,此为着装六忌。女士在涉外公务活动中,着装尤忌“六露”,即忌讳露胸、露肩、露脐、露背、露脚趾、露脚跟。

2、关于西装

在正式场合,男士以穿深色单排扣西装、白衬衫、黑色皮鞋为佳。穿西装时,最好不要内穿羊毛衫,不要穿布鞋或凉鞋,不要背背包。凡站立时,一定要扣上西装的钮扣。西装上衣外侧的衣兜里不宜别钢笔。西装上衣衣袖上的商标必须拆去。

3、关于领带

穿西装套装时,一定要打领带。在公务场合宜打单色或带有几何图案的领带,关应急慎用黑色领带或花领带。最好不使用“一拉得”或“了卡得”领带、打好之后的领带,不应当长过腰带。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领带夹。夹领带夹时,宜令其处在七粒扣衬衫从上往下数的第四与第五粒衣扣之间,它的位置越向上越不好。

4、关于鞋袜

参加正式活动时,一般不直穿凉鞋、拖鞋或旅游鞋,赤脚不穿袜子也不合适。男士穿西装时,通常忌穿尼龙袜与白色的袜子。女士穿裙服时,切勿穿残破的袜子、两双袜子,或者以健美裤代替袜子。女士穿裙子时,袜口如果外露,是既不雅观,又不礼貌的。

在涉外活动中与外国友人初次会面时,有必要遵守有关的会面礼节。对此掉以轻在公务心,往往会给交往对象留下不良的印象。

(一)介绍

在涉外交往中,介绍分为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两种,其具体要求各有不同。

1、自我介绍 进行自我介绍时,有两点尤须注意。

其一,言简意赅。自我介绍,通常愈简洁愈好,一般不应当使之长于一分钟。

其二,内容完整。在公务场合所使用的自我介绍,大体上应同时包括本人的所在单位、具体部门、担负职务以及完整姓名等四项基本内容。它们应被“一气呵成”,缺一不可。

2、介绍他人

介绍他人时,最重要的礼仪问题是被介绍双方的先后次序。基本的规则是“尊者居后”,即介绍女士与男士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介绍长者与晚辈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者;介绍上司与下级时,应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司;介绍客人与主人时,则应当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

在外事接待中,若宾主双方不止一人,仍须先介绍主方人员,后介绍客方人员。不过在介绍各方人员时,一般应当依照其职务、身份的具体高低,由高而低地依次进行。

(二)握手

见面与分手时,人们大都以握手为礼。在握手时,下列两点应予重视。

1、先后顺序

行握手礼时,双方伸出手来的先后顺序至关重要。它的基本规则是“尊者在前”,即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长者与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者首先伸手;上司与下级握手时,应由上司首先伸手。宾主双方握手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欢迎;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请主人就此留步。应当指出的是,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分男女、论长幼,仅限于社交、休闲场合;在公务场合,通常是只看职务、只分宾主的。

2、主要禁忌

在公务场合与外国人握手时,有下述六种主要禁忌不宜冒犯。

其一,心不在焉。

其二,使用左手。

其三,戴着手套。

其四,戴着墨镜。

其五,用双手与异性相握。

其六,多人同时握手时出现交叉图案。

(三)名片

在公务活动中,与初识者互换名片,是一种交际惯例。宾主双方对此皆应“有备无患”。

1、递上名片

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外国人时,有四点注意事项。

其一,应当起身站立,递到对方手中。

其二,应当使用双手,或是使用右手。

其三,应当以文字正面面对对方。

其四,应当注意顺序。

通常,双方交换名片时,应由位低者首先送上自己的名片;当一人与多人同时交换名片时,则应当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2、接受名片 接受名片的基本讲究有五:其一,应当起身站立,或迎向对方。其二,应当使用双手,或者使用右手。其三,应当在接过名片后将其认真捧读一遍。其四,应当将其毕恭毕敬地收好。其五,应当随后回敬对方一张自己的名片。

3、主要禁忌

用于涉外交往的名片,一般不宜印上本人照片、格言警句或私宅电话号码,并且不应当在其上涂涂改改,加加减减。

接受外宾的名片时,不宜当面将其置于桌上、裤袋之内,或是将其交给他人传阅。

(四)话题

与外国人交谈时,应对具体选择的话题认真地加以斟酌。

1、忌选的话题 以下三类活题,不宜在同外国人交谈时选择。其一,格调不高的话题。诸如灾祸、凶杀、惨案、绯闻等等。其二,非议他人的话题。“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外国人往往对此也有同感。其三,涉及隐私的话题。收入、年龄、婚恋、健康、住址、经历等个人隐私话题,尤其不宜主动提及。

2、宜选的话题

与外国人交谈时,选择下述三类话题。一般均不会出现问题。其一,交往对象所擅长的话题。其二,轻松愉快的话题。如体育、比赛、影视娱乐、休闲度假、时尚流行、风土人情、烹饪小吃、天气状况等等。其三,格调高雅的话题。哲学、历史、地理、文学名著等格调高雅的话题在交谈中均可涉及,但切勿不懂装懂或班门弄斧。

在涉外交往中,座次的具体排列往往多有讲究。

(一)基本的讲究

排列座次时,国内外的基本作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场合排列座次时,一般均应遵守国际惯例。

1、我国传统作法

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当前,国内在举行会议及正式合影时,仍多沿用此法。

2、国际通行作法

并排排列座次时,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在涉外场合,它已被广泛采用。

(二)具体的操作

1、会见客人

会见客人时,标准的作法应为主人与主宾在室内面对正门并排而坐,主宾居右,主人居左。宾主双方的其他随员则应分别在自己的上司一侧依其职务的高低依次排开。

倘若主人与主宾在室内不是面对正门,而是在正门的右侧或左侧并排就座时,通常讲究“以远为上”或者“居中为主”,即要么以距门远者为上位,要么以居中而坐着为上位。

2、正式谈判

举行双边正式谈判时,若谈判桌在室内横放,则客方人员应面门而坐,主方人员应背门而坐。除主宾、主人居中对面而坐外,双方的其他人员应依其具体身份的高低,各自先右后左、自高而低地分别就座在自己的上司一方。按惯例,双方的翻译应分别在主宾、主人右侧的第一个位置上就座。

若谈判桌在室内竖放,则应以进门时的方向为准,右侧请客方人员就座,左侧则由主方人员就座。其他方面的作法,均与前者相似。

3、签字仪式

举行双边签字仪式时,签字桌往往在室内横放,双方人员应在室内面对正门位于签字桌之后并排排列。双方签字人员通常应居中而坐,客方签字人员居右,主方签字人员居左。双方的其他随员各自站立于己方签字人员身后。

举行多边签字仪式时,签字桌仍在室内横放,签字席仍须面对正门,但只设一个。各方人员均应在室内面对签字席、背对正门就座。正式签字时,各方签字人员应以一定顺序依次走上签字席就座签名,随后退回原处。

4、合影留念

在正式场合中外双方人员合影时,一般讲究“似右为上”、“居中为上”,“前排为上”。即合影时可使中方人员居左,外方人员居右;双方人员各自按照身份的高低,由中央向两侧分别排列。若一排排列不开时,可排成数排,但以前排位次为最高。

5、悬挂国旗

在涉外活动中悬挂中外国旗时,依然讲究“以右为上”。具体来讲,悬挂两国国旗时,应以居右者为客方,以居左者为主方。悬挂多国国旗,应以各国国名的英文字母为序,自右而左依次排列。

6、乘坐轿车

乘坐双排五座桥车时,其座次排列可分作两种具体情况。其一,由主人开车。通常以副驾驶座为上座,其他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其二,由专职司机开车。一般以后排右座为上座,其他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

参加正式宴请时,不论是作东还是作客,皆须在礼节上好自为之。

(一)一般的规则

1、宴请的方式

涉外宴请,讲究的是“吃环境”、“吃文化”和少而精。既要体现特色,又要反对铺张浪费。赴宴者人数较少时,宜采用分餐方式。赴宴者人数较多时,则宜采用自助方式。尽量不要采用混餐方式。

2、菜肴的安排

安排宴请的菜单时,最重要的地方是不要触犯客人的饮食禁忌,宗教禁忌、民族禁忌尤其不得冒犯。有可能的话,可以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菜肴款待客人。

3、餐桌禁忌

在宴会上,用餐者在进食时不宜发出声响,不宜吸烟,不宜当众剔牙,不宜整理服饰,不宜化妆补妆,不宜为他人夹菜,不宜劝人饮酒。

(二)西餐的餐具

1、刀叉

以刀叉进餐时,应当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不要以之指人,或互相敲击。暂不用餐时,可在餐盘上刀右、叉左地将其摆成“八”字型,若将其并排摆在餐盘上,则表示本人用餐完毕。

2、餐巾

餐巾在西餐时只宜铺在大腿上,而不得掖在衣领上。不得以之去擦餐具。用餐途中暂时离开,可将餐巾放在本人座椅上。若置之桌上,则表示本人用餐已毕。在西餐宴会上,女主人铺开餐巾,一般表示用餐开始。女主人把餐巾放在餐桌上,则往往暗示此次宴请已告结束。

3、汤匙

不可令汤匙在林、盆之中“立正”,不可将其含于口中。饮咖啡时,不可以匙舀饮。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五

拜访外商时,切勿未经约定便不邀而至。拜访的时间一般在上午十时或下午四时左右。尽量避免前往其私人居所进行拜访。在约定的具体时间通常应当避开节日、假日、用餐时间、过早或过晚的时间,及其他一切对对方不方便的时间。若因事急或未有约定又必须前往,尽量避免在深夜打搅对方,万不得已在休息时间约告对方,见面首先应立即致歉意,再说明打扰的原因。

2、守时践约

应邀到外商家中拜访、作客,应按主人提议的时间准时抵达,过早过晚均不礼貌。这不只是为了讲究个人信用,提高办事效率,而且也是对交往对象尊重友好的表现。万一因故不能准时抵达,务必要及时通知对方,必要的话,还可将拜访另行改期。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记住向对方郑重其事地道歉。

3、进行通报

进行拜访时,倘若抵达约定的地点后,未与拜访对象直接见面,或是对方没有派人员在此迎候,则在进入对方的办公室或私人居所的正门之前,有必要先向对方进行一下通报,经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入。若无人迎候,可敲门或按铃(但敲门声音要轻,按铃时间不宜过长)。无人或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

4、登门有礼

切忌不拘小节,失礼失仪。当主人开门迎客时,务必主动向对方问好,互行见面礼节。倘若主人一方不止一人之时,则对对方的问候与行礼,必须在先后顺序上合乎礼仪惯例。标准的做法有二:其一,是先尊后卑。其二,是由近而远。在此之后,在主人的引导下,进入指定的房间,切勿擅自闯入,在就座之时,要与主人同时入座。倘若自己到达后,主人这处尚有其他客人在座,应当先问一下主人,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影响对方。为了不失礼仪,在拜访外国友人之前,就随身携带一些备用的物品。主要是纸巾、擦鞋器、袜子与爽口液等,简称为“涉外拜访四必备”。入室后的“四除去”是指帽子、墨镜、手套和外套。

5、举止有方

即使所谈事情需要时间很短,也不要站在门口谈话;若主人未邀请入室,可退至门外,进行室外交谈。室内谈话若时间较短,不必坐下,事毕不宜逗留,若谈话时间较长,可在主人邀请后入座。

在拜访外国友人时要注意自尊自爱,并且时刻以礼待人。与主人或其家人进行交谈时,要慎择话题。切勿信口开河,出言无忌。与异性交谈时,要讲究分寸。对于主人家里遇到的其他客人要表示尊重,友好相待。不要在有意无意间冷落对方,置之不理。

若遇到其他客人较多,既要以礼相待,一视同仁。切勿明显地表现出厚此薄彼,而本末倒置地将主人抛在一旁。在主人家里,不要随意脱衣、脱鞋、脱袜,也不要大手大脚,动作嚣张而放肆。

对主人准备的小吃,不要拒绝,应品尝一下;准备的饮料,尽可能喝掉。无主人的邀请或未经主人的允许,不得随意参观主人的住房和庭院,在主人的带领下参观其住宅,即是最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除书籍、花草以外的室内摆设或个人用品。

对主人家的人都应问候(尤其是夫人或丈夫和孩子),主人家的猫狗不应表示害怕或讨厌,更不要去踢它或打它。

6、适可而止

在拜访他人时,一定要注意在对方的办公室或私人居所里停留的时间长度。从总体上讲,应当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不要因为自己停留的时间过长,从而打乱对方既定的其他日程。事先未有约定的,谈话时间不宜过长。

在一般情况下,礼节性的拜访,尤其是初次登门拜访,应控制在一刻钟至半小时之内。最长的拜访,通常也不宜超过两个小时。有些重要的拜访,往往需由宾主双方提前议定拜访的时间和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务必要严守约定,绝不单方面延长拜访时间。

自己提出告辞时,虽主人表示挽留,仍须执意离去,但要向对方道谢,并请主人留步,不必远送。在拜访期间,若遇到其他重要的客人来访,或主人一方表现出厌客之意,应当机立断,知趣地告退。离开时,应有礼貌地向主人表示感谢。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六

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穿白袜子。

在比较重要的场合穿西装的话,最佳的要求是袜子跟皮鞋一个颜色,至少是深色,绝对不是白色,除非是白皮鞋,否则将产生巨大的反差。在很多国家深色西装是正装,黑色皮鞋是基本要求,中间夹双白袜子他们称为“驴蹄子”,反差太大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袖子上的商标要拆掉。

中国人穿西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错误,就是袖子上的商标一般不拆掉。我们现在买来的西装都会有一个比较醒目的商标,但是实际上那是西装的封条,按照惯例你买来西装之后,服务生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替你把商标拆掉,启封了,开始用了。

很遗憾我们国内很多服务生对此不是很了解,也有人知道了不干,久而久之,害得我们不少弟兄,误认为袖子上有一横是名牌的标志。君不见经常有人走路时,有意做屈臂挺进状,要露一手,那么此点是不合惯例的。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七

涉外礼仪,一般指的是中国人在与外国人进行交际应酬时所须遵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作为涉外交往的标准的、规范的作法,它好比“国际交通规则”,是每一位涉外人员均须自觉恪守的。

遵守涉外礼仪,主要作用有四:首先,有利于个人形象、单位形象和国家形象的维护;其次,有助于自身良好素质与教养的展示;再次,有助于增加中外双方的相互信任与了解;最后是有助于发展交往双方之间的友谊。涉外礼仪,主要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并且可操作性很强。在学习涉外礼仪的时候,既要了解其主要的讲究,又要回避很多需要回避的禁忌。简言之,就是要在同外国人交往的时候时,应当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下,扼要地介绍一下涉外礼仪的一些较为重要的讲究与禁忌。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的穿着打扮均被视为其自身教养的最为形象的说明,并且被视为与自己对交往对象尊重的程度有关,故此不可自行其事。

(一)重要的讲究

1、三色原则

在正式场合,涉外人员尤其是男士,应当有意识地分清自己全身衣着的色彩,在总量上限制在三种之内。涉外人员全身衣着的色彩苦多于三种,未免令人眼花缭乱,因而难以给人以庄重之感。

2、三一律

男士在涉外场合着正装时,应当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皮鞋、腰带以及手包为同一色彩,并且以三者同为黑色最佳。越是有身份者,在涉外活动中越要注意此点。

3、三大场合

参加涉外活动时,切不可使自己的穿着打扮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应当根据本人所处的具体场合的不同而令其有所区分。按照常规,涉外人员的穿着打扮主要有下述三大场合之分:

其一,公务场合。公务场合,即上班办公的时间。公务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庄重、保守为总体风络。此刻涉外人员的`着装宜为套装、制服或者套裙。具体而言,男装宜为蓝色或灰色的西装套装、制服,女装宜为单色的套裙、连衣裙或者制服。

其二,社交场合。社交场合,在此是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交往应酬的时间。社交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时尚、个性为总体风格。在宴会、舞会、相互拜访以及聚会等常见的社交场合,涉外人员宜着时装与礼服。目前,深色中山装套装与单色旗袍,可分别作为中方男女人员的“准礼服”在隆重的社交场合使用。

其三,休闲场合。休闲场合,泛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个人自由活动的时间,如居家、健身、游览、逛街、购物等等。休闲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舒适、自然为总体风格,往往可以由人们自行其事。在休闲场合,运动装、牛仔装、夹克衫、t恤衫等乃是最适当的选择。在此场合若身着套装、套裙,便会显得煞有介事。

4、首饰佩戴

参与涉外活动时,涉外人员所佩戴的手饰必须符合身份,以少为佳。在公务场合,女士通常不宜佩戴珠宝首饰以及耳环、脚链等女性化首饰,它们仅仅适用于社交场合。应当注意的是,在佩戴首饰时,通常不宜多于三种,每种应以两件为限。佩戴多种、多件首饰时,应当尽量使之质地、色彩相同。

5、女性的化妆

在参加涉外活动时,女士一般应当化妆。在国际交往中,化妆不仅意味着自尊自爱,而且也是对交往对象重视有加的一种表示。在公务场合,宜化淡妆;在社交场合,化妆可以稍浓一些;在休闲场合,则没有必要化妆。三者不宜一概而论。

(二)重要的禁忌

1、着装六忌

在公务场合,涉外人员的着装应当避免过于杂乱、过于鲜艳、过于暴露、过于透视、过于短小、过于紧身,此为着装六忌。女士在涉外公务活动中,着装尤忌“六露”,即忌讳露胸、露肩、露脐、露背、露脚趾、露脚跟。

2、关于西装

在正式场合,男士以穿深色单排扣西装、白衬衫、黑色皮鞋为佳。穿西装时,最好不要内穿羊毛衫,不要穿布鞋或凉鞋,不要背背包。凡站立时,一定要扣上西装的钮扣。西装上衣外侧的衣兜里不宜别钢笔。西装上衣衣袖上的商标必须拆去。

3、关于领带

穿西装套装时,一定要打领带。在公务场合宜打单色或带有几何图案的领带,应慎用黑色领带或花领带。最好不使用“一拉得”或“了卡得”领带、打好之后的领带,不应当长过腰带。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领带夹。夹领带夹时,宜令其处在七粒扣衬衫从上往下数的第四与第五粒衣扣之间,它的位置越向上越不好。

4、关于鞋袜

参加正式活动时,一般不直穿凉鞋、拖鞋或旅游鞋,赤脚不穿袜子也不合适。男士穿西装时,通常忌穿尼龙袜与白色的袜子。女士穿裙服时,切勿穿残破的袜子、两双袜子,或者以健美裤代替袜子。女士穿裙子时,袜口如果外露,是既不雅观,又不礼貌的。

在涉外活动中与外国友人初次会面时,有必要遵守有关的会面礼节。对此掉以轻在公务心,往往会给交往对象留下不良的印象。

(一)介绍

在涉外交往中,介绍分为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两种,其具体要求各有不同。

1、自我介绍

进行自我介绍时,有两点尤须注意。其一,言简意赅。自我介绍,通常愈简洁愈好,一般不应当使之长于一分钟。其二,内容完整。在公务场合所使用的自我介绍,大体上应同时包括本人的所在单位、具体部门、担负职务以及完整姓名等四项基本内容。它们应“一气呵成”,缺一不可。

2、介绍他人

介绍他人时,最重要的礼仪问题是被介绍双方的先后次序。基本的规则是“尊者居后”,即介绍女士与男士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介绍长者与晚辈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者;介绍上司与下级时,应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司;介绍客人与主人时,则应当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

在外事接待中,若宾主双方不止一人,仍须先介绍主方人员,后介绍客方人员。不过在介绍各方人员时,一般应当依照其职务、身份的具体高低,由高而低地依次进行。

(二)握手

见面与分手时,人们大都以握手为礼。在握手时,下列两点应予重视。

1、先后顺序

行握手礼时,双方伸出手来的先后顺序至关重要。它的基本规则是“尊者在前”,即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长者与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者首先伸手;上司与下级握手时,应由上司首先伸手。宾主双方握手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欢迎;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请主人就此留步。应当指出的是,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分男女、论长幼,仅限于社交、休闲场合;在公务场合,通常是只看职务、只分宾主的。

2、主要禁忌

在公务场合与外国人握手时,有下述六种主要禁忌不宜冒犯。其一,心不在焉。其二,使用左手。其三,戴着手套。其四,戴着墨镜。其五,用双手与异性相握。其六,多人同时握手时出现交叉图案。

(三)名片

在公务活动中,与初识者互换名片,是一种交际惯例。宾主双方对此皆应“有备无患”。

1、递上名片

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外国人时,有四点注意事项。其一,应当起身站立,递到对方手中。其二,应当使用双手,或是使用右手。其三,应当以文字正面面对对方。其四,应当注意顺序。通常,双方交换名片时,应由位低者首先送上自己的名片;当一人与多人同时交换名片时,则应当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2、接受名片

接受名片的基本讲究有五:其一,应当起身站立,或迎向对方。其二,应当使用双手,或者使用右手。其三,应当在接过名片后将其认真捧读一遍。其四,应当将其毕恭毕敬地收好。其五,应当随后回敬对方一张自己的名片。

3、主要禁忌

用于涉外交往的名片,一般不宜印上本人照片、格言警句或私宅电话号码,并且不应当在其上涂涂改改,加加减减。

接受外宾的名片时,不宜当面将其置于桌上、裤袋之内,或是将其交给他人传阅。

(四)话题

与外国人交谈时,应对具体选择的话题认真地加以斟酌。

1、忌选的话题

以下三类活题,不宜在同外国人交谈时选择。其一,格调不高的话题。诸如灾祸、凶杀、惨案、绯闻等等。其二,非议他人的话题。“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外国人往往对此也有同感。其三,涉及隐私的话题。收入、年龄、婚恋、健康、住址、经历等个人隐私话题,尤其不宜主动提及。

2、宜选的话题

与外国人交谈时,选择下述三类话题。一般均不会出现问题。其一,交往对象所擅长的话题。其二,轻松愉快的话题。如体育、比赛、影视娱乐、休闲度假、时尚流行、风土人情、烹饪小吃、天气状况等等。其三,格调高雅的话题。哲学、历史、地理、文学名著等格调高雅的话题在交谈中均可涉及,但切勿不懂装懂或班门弄斧。

在涉外交往中,座次的具体排列往往多有讲究。

(一)基本的讲究

排列座次时,国内外的基本作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场合排列座次时,一般均应遵守国际惯例。

1、我国传统作法

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当前,国内在举行会议及正式合影时,仍多沿用此法。

2、国际通行作法

并排排列座次时,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在涉外场合,它已被广泛采用。

(二)具体的操作

1、会见客人

会见客人时,标准的作法应为主人与主宾在室内面对正门并排而坐,主宾居右,主人居左。宾主双方的其他随员则应分别在自己的上司一侧依其职务的高低依次排开。

倘若主人与主宾在室内不是面对正门,而是在正门的右侧或左侧并排就座时,通常讲究“以远为上”或者“居中为主”,即要么以距门远者为上位,要么以居中而坐着为上位。

2、正式谈判

举行双边正式谈判时,若谈判桌在室内横放,则客方人员应面门而坐,主方人员应背门而坐。除主宾、主人居中对面而坐外,双方的其他人员应依其具体身份的高低,各自先右后左、自高而低地分别就座在自己的上司一方。按惯例,双方的翻译应分别在主宾、主人右侧的第一个位置上就座。

若谈判桌在室内竖放,则应以进门时的方向为准,右侧请客方人员就座,左侧则由主方人员就座。其他方面的作法,均与前者相似。

3、签字仪式

举行双边签字仪式时,签字桌往往在室内横放,双方人员应在室内面对正门位于签字桌之后并排排列。双方签字人员通常应居中而坐,客方签字人员居右,主方签字人员居左。双方的其他随员各自站立于己方签字人员身后。

举行多边签字仪式时,签字桌仍在室内横放,签字席仍须面对正门,但只设一个。各方人员均应在室内面对签字席、背对正门就座。正式签字时,各方签字人员应以一定顺序依次走上签字席就座签名,随后退回原处。

4、合影留念

在正式场合中外双方人员合影时,一般讲究“似右为上”、“居中为上”,“前排为上”。即合影时可使中方人员居左,外方人员居右;双方人员各自按照身份的高低,由中央向两侧分别排列。若一排排列不开时,可排成数排,但以前排位次为最高。

5、悬挂国旗

在涉外活动中悬挂中外国旗时,依然讲究“以右为上”。具体来讲,悬挂两国国旗时,应以居右者为客方,以居左者为主方。悬挂多国国旗,应以各国国名的英文字母为序,自右而左依次排列。

6、乘坐轿车

乘坐双排五座桥车时,其座次排列可分作两种具体情况。其一,由主人开车。通常以副驾驶座为上座,其他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其二,由专职司机开车。一般以后排右座为上座,其他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

参加正式宴请时,不论是作东还是作客,皆须在礼节上好自为之。

(一)一般的规则

1、宴请的方式

涉外宴请,讲究的是“吃环境”、“吃文化”和少而精。既要体现特色,又要反对铺张浪费。赴宴者人数较少时,宜采用分餐方式。赴宴者人数较多时,则宜采用自助方式。尽量不要采用混餐方式。

2、菜肴的安排

安排宴请的菜单时,最重要的地方是不要触犯客人的饮食禁忌,宗教禁忌、民族禁忌尤其不得冒犯。有可能的话,可以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菜肴款待客人。

3、餐桌禁忌

在宴会上,用餐者在进食时不宜发出声响,不宜吸烟,不宜当众剔牙,不宜整理服饰,不宜化妆补妆,不宜为他人夹菜,不宜劝人饮酒。

(二)西餐的餐具

1、刀叉

以刀叉进餐时,应当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不要以之指人,或互相敲击。暂不用餐时,可在餐盘上刀右、叉左地将其摆成“八”字型,若将其并排摆在餐盘上,则表示本人用餐完毕。

2、餐巾

餐巾在西餐时只宜铺在大腿上,而不得掖在衣领上。不得以之去擦餐具。用餐途中暂时离开,可将餐巾放在本人座椅上。若置之桌上,则表示本人用餐已毕。在西餐宴会上,女主人铺开餐巾,一般表示用餐开始。女主人把餐巾放在餐桌上,则往往暗示此次宴请已告结束。

3、汤匙

不可令汤匙在盒、盆之中“立正”,不可将其含于口中。饮咖啡时,不可以匙舀饮。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八

以东道主的身份设宴款待外国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菜单的选定、就餐的方式、宴会的位次、用餐的环境,等等。

首先,是要确定宴请的菜单。不宜宴请外国人的菜肴主要有下列在类。

一是触犯个人禁忌的菜肴。对此一定要在宴请外宾之前有所了解。在宴请多名外宾时,对每个人的个人禁忌都要有所了解。

二是触犯民族禁忌的菜肴。比如说,美国人不吃羊肉和大蒜,俄罗斯人不吃海参、海蛰、墨鱼、木耳,英国人不吃狗肉和动物的头、爪,法国人不吃无鳞鱼,德国人不吃核桃,日本人不吃皮蛋。

三是触犯宗教禁忌的菜肴。在所有的饮食禁忌之中,宗教方面的饮食禁忌最为严格,而且绝对不容许丝毫有所违犯。

其一,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通常,春卷、元宵、水饺、龙须面、扬州炒饭、清炒豆芽、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咕老肉、酸辣汤,等等。具备中华民族特色的菜肴,往往受外国友人的欢迎。

其二,是具有本地风味的菜肴。在饮食方面讲究的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的菜肴,风味不同。上海的“小绍兴三黄鸡”,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老孙家羊肉泡馍”,成都的“龙抄手”、“赖汤元”,开封的“灌汤包子",蒙自的“过桥米线”,西双版纳的“菠萝饭”,都在国内久负盛名。可用以款待外国友人。

其三,是自己比较拿手的菜肴。餐馆有餐馆的“特色菜”,各家有各家的“看家菜”。主人还须细说其有关的掌故,并且郑重其事向客人们进行推荐。

其四,是外宾本人喜欢的菜肴。在宴请外宾时,在有条件的时候,在以中国菜为主的同时,上一些对方所钟意的家乡菜。

其次,是要选择就餐的方式。世界上主要存在三种就餐方式:一是用筷子就餐,二是用刀叉就餐,三是用右手直接就餐。

一是“混餐式”就餐方式。它也叫“合餐式”就餐方式。

二是“分餐式”就餐方式。人们亦称之为“中餐西吃”。

三是“自助式”就餐方式。通常也叫自助餐。

四是“公筷式”就餐方式。

再次,是要排定宾主的座次。对于宴会的组织者来讲,宴会的座次问题,又可以进上步地分为座次的排列与座次的通知等两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其一,是“居中为上”。即各桌围绕在一起进,居于正中央的那张餐桌应为主桌。

其二,是“以右为上”。

其三,是“以远为上”。

其四,是“临台为上”。

所谓“面门为主”,是指在每张餐桌上,以面对宴会厅正门的正中座位为主位,通常应请主人在此就座。

所谓“右高左低”,是指在每张餐桌上,除主位之外,其余座位位次的高低,应以面对宴会厅正门时为准,右侧的位次高于左侧的位次。

所谓“各桌同向”,则是指,在举行大型宴会时,其他各桌的主陪之位,均应与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其一,是在请柬上注明每一位赴宴者所在的桌次。

其二,是在宴会厅入口处附近悬挂宴会桌次示意图。

其三,是在现场安排引位员,负责来宾,尤其是贵宾的引导。

其四,是在每张餐桌上放置桌次牌以及每一位用餐者的姓名卡,以便大家"对号入座".

人们在安排宴会时,通常被要求必须恪守“四m原则”。所谓“四m原则”指的是准备宴会时,必须对环境、菜单、举止、音乐等四个最重要的环节加以认真的准备。

第一,环境要幽静。

第二,环境要雅致。

第三,环境要整洁。

第四,环境要卫生。

第一,宴请的类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是宴会。它是一种最正式、最隆重的宴请,可在早、中、晚举行,并以晚宴档次最高。举办宴会时,要提前发出请柬,届时,不仅宾主要发表讲话,乐队要演奏音乐,就连餐具、酒水、菜肴道数、餐厅陈设、用餐者的装束、侍者的仪态等,都要详尽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宴会分为国宴、正式宴会、便宴、家宴等四种具体形式。

其二,是招待会。

其三,是工作餐。

第二,付费的方法。付费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

其一,是应该付多少。

其二,是应该如何付给。

第三,点菜规矩。

其一,是告诉对方,自己完全“客随主便”。

其二,恭敬不如从命,但是,只点一道即可。

第四,用餐的餐序。

一是西餐正餐的常规菜序。一顿正规的西上正餐,大体上应当依次包括开胃菜、汤、海鲜、主菜、甜品、水果、红茶或咖啡等等几道菜式。

二是西餐便餐的常规菜序。一顿正规的西餐便餐,大体上应当依次包括头盆(开胃菜)、汤、主菜和甜品等几道菜式。

三是西式自助餐的常规菜序。享用自助餐时,其正规的用餐顺序,依次应当为: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和水果。

四是酒水与菜肴的常规搭配方式。在国外,西式宴会上的主角是酒水。

第五,就餐的举止。举止文明、礼貌、规范。

其一,是在用餐时口中或体内发出巨大的声响.

其二,是在用餐时整理自己的衣饰,或是化妆、补妆。

其三,是在用餐期间吸烟。

其四,是再三劝说别人饮酒,甚至起身向别人灌酒。

其五,是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舀汤或选取其他食物。

其六,是乱挑、翻拣菜肴或其他食物。

其七,是用餐具对着别人指指点点,或者把餐具相互敲打,搞得铿锵作响.

其八,是直接以手取用不宜用手取用的菜肴或其他食物。

其九,是豪无遮掩地当众剔牙。

其十,是随口乱吐嘴里的不宜下咽之物。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九

1.礼仪是人们在对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仪表、礼态和言谈举止,能够反映其个人内在素质和修养。

2.礼仪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相应的礼仪也就会国内国外有别,企业内外有别。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参与涉外商务活动,应该重视自己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讲究必要的礼仪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3.礼仪要从日常工作做起。比如:打招呼、打电话、写邮件等待。

1.外事无小事。

企业员工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言行,不仅代表本企业,还体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为了维护国家形象,遵守外事纪律,应该注意讲话分寸,避免敏感话题。

2.热情真诚。

讲礼仪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与人沟通就要热情真诚,注意眼到、口到、意到。

(1)眼到就是注视别人要友善。讲话时要看对方双眼,中间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要看。不论男女,对客户,不能居高临下的俯视,应该采取平视,必要时仰视。注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对方和你相处总的时间长度的1/3左右。问候时要看,引证对方观点是要看,告别再见时要看、慰问致意时要看,其他时间可看可不看。

(2)口到就是会讲话,会选话题。讲话是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员工受教育程度的体现。讲话要看对象,要看场合,要有规矩。

(3)意到就是把友善、热情表现出来。既要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又不要畏惧自卑,低三下四,更不要自大狂妄,放肆嚣张。

馈赠礼品时要注意场合,讲究气氛,以示诚意。同时要控制礼品价值,重视礼品包装。一般情况下礼品的包装价值不少于礼品价值的1/3。接受礼品时,应该当场打开包装,欣赏礼品,赞美致谢。

3.尊重隐私。

尊重隐私就是人们在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刻意回避有关个人收支、年龄大小、恋爱婚姻、健康状况、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事务等话题。尊重隐私与否,已被公认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无个人教养的基本标志。

1.信守承诺。

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

2. 热情有度。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

3. 尊重隐私。

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

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

4. 女士优先。

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

5. 不必过谦。

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有各种的观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g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guette”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

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

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在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把现代人领到了一个无限伸展而又不断浓缩的空间,这就是地球村。

在这个有着60亿居民的村庄里,交往和沟通日益频繁,说服和理解越发重要,其中,作为公关“第一印象”的礼仪就更显得不可或缺。礼仪修养,不仅是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社会交往、商务活动和其他各项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涉外礼仪的基本常识

涉外礼仪基本常识

涉外礼仪基本常识及其接待流程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

以东道主的身份设宴款待外国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菜单的选定、 就餐的方式、宴会的位次、用餐的环境,等等.

首先,是要确定宴请的菜单.不宜宴请外国人的菜肴主要有下列在类.

一是触犯个人禁忌的菜肴.对此一定要在宴请外宾之前有所了解.在宴请 多名外宾时,对每个人的个人禁忌都要有所了解.

二是触犯民族禁忌的菜肴.比如说,美国人不吃羊肉和大蒜,俄罗斯人不 吃海参、海蛰、墨 鱼、木耳,英国人不吃狗肉和动物的头、爪,法国人不吃无鳞鱼,德国人不吃核桃,日本人不吃皮蛋.

三是触犯宗教禁忌的菜肴.在所有的饮食禁忌之中,宗教方面的饮食禁忌最为严格,而且绝对不容许丝毫有所违犯.

其一,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通常,春卷、元宵、水饺、龙须面、扬州炒饭、清炒豆芽、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咕老肉、酸辣汤,等等.具备中华民族特色的菜肴,往往受外国友人的欢迎.

其二,是具有本地风味的菜肴.在饮食方面讲究的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的菜肴,风味不同.上海的“小绍兴三黄鸡”,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老孙家羊肉泡馍”,成都的“龙抄手”、“赖汤元”,开封的“灌汤包子",蒙自的“过桥米线”,西双版纳的“菠萝饭”,都在国内久负盛名.可用以款待外国友人.

其三,是自己比较拿手的菜肴.餐馆有餐馆的“特色菜”,各家有各家的“看家菜”.主人还须细说其有关的掌故,并且郑重其事向客人们进行推荐.

其四,是外宾本人喜欢的菜肴.在宴请外宾时,在有条件的时候,在以中国菜为主的同时,上一些对方所钟意的家乡菜.

其次,是要选择就餐的方式.世界上主要存在三种就餐方式:一是用筷子就餐,二是用刀叉就餐,三是用右手直接就餐.

一是“混餐式”就餐方式.它也叫“合餐式”就餐方式.

二是“分餐式”就餐方式.人们 亦称之为“中餐西吃”.

三是“自助式”就餐方式.通常也叫自助餐.

四是“公筷式”就餐方式.

再次,是要排定宾主的座次.对于宴会的组织者来讲,宴会的座次问题,又可以进上步地分为座次的排列与座次的通知等两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其一,是“居中为上”.即各桌围绕在一起进,居于正中央的那张餐桌应为主桌.

其二,是“以右为上”.

其三,是“以远为上”.

其四,是“临台为上”.

所谓“面门为主”,是指在每张餐桌上,以面对宴会厅正门的正中座位为主位,通常应请主人在此就座.

所谓“右高左低”,是指在每张餐桌上,除主位之外,其余座位位次的高低,应以面对宴会厅正门时为准,右侧的位次高于左侧的位次.

所谓“各桌同向”,则是指,在举行大型宴会时,其他各桌的主陪之位,均应与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其一,是在请柬上注明每一位赴宴者所在的桌次.

其二,是在宴会厅入口处附近悬挂宴会桌次示意图.

其三,是在现场安排引位员,负责来宾,尤其是贵宾的引导.

其四,是在每张餐桌上放置桌次牌以及每一位用餐者的姓名卡,以便大家"对号入座".

人们在安排宴会时,通常被要求必须恪守“四m原则”.所谓“四m原则”指的是准备宴会时,必须对环境、菜单、举止、音乐等四个最重要的环节加以认真的准备.

第一,环境要幽静.

第二,环境要雅致.

第三,环境要整洁.

第四,环境要卫生.

第一,宴请的类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是宴会.它是一种最正式、最隆重的宴请,可在早、中、晚举行,并以晚宴档次最高.举办宴会时,要提前发出请柬,届时,不仅宾主要发表讲话,乐队要演奏音乐,就连餐具、酒水、菜肴道数、餐厅陈设、用餐者的装束、侍者的仪态等,都 要详尽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宴会分为国宴、正式宴会、便宴、家宴等四种具体形式.

其二,是招待会.

其三,是工作餐.

第二,付费的方法.付费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

其一,是应该付多少.

其二,是应该如何付给.

第三,点菜规矩.

其一,是告诉对方,自己完全“客随主便”.

其二,恭敬不如从命,但是,只点一道即可.

第四,用餐的餐序.

一是西餐正餐的常规菜序.一顿正规的西上正餐,大体上应当依次包括开胃菜、汤、海鲜、主菜、甜品、水果、红茶或咖啡等等几道菜式.

二是西餐便餐的常规菜序.一顿正规的西餐便餐,大体上应当依次包括头盆(开胃菜)、汤、主菜和甜品等几道菜式.

三是西式自助餐的常规菜序.享用自助餐时,其正规的用餐顺序,依次应当为: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和水果.

四是酒水与菜肴的常规搭配方式.在国外,西式宴会上的主角是酒水.

第五, 就餐的举止.举止文明、礼貌、规范.

其一,是在用餐时口中或体内发出巨大的声响 .

其二,是在用餐时整理自己的衣饰,或是化妆、补妆.

其三,是在用餐期间吸烟.

其四,是再三劝说别人饮酒,甚至起身向别人灌酒.

其五,是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舀汤或选取其他食物.

其六,是乱挑、翻拣菜肴或其他食物.

其七,是用餐具对着别人指指点点,或者把餐具相互敲打,搞得铿锵作响 .

其八,是直接以手取用不宜用手取用的菜肴或其他食物.

其九,是豪无遮掩地当众剔牙.

其十,是随口乱吐嘴里的不宜下咽之物.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一

1.礼仪是人们在对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仪表、礼态和言谈举止,能够反映其个人内在素质和修养。

2.礼仪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相应的礼仪也就会国内国外有别,企业内外有别。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参与涉外商务活动,应该重视自己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讲究必要的礼仪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3.礼仪要从日常工作做起。比如:打招呼、打电话、写邮件等待。

1.外事无小事。

企业员工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言行,不仅代表本企业,还体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为了维护国家形象,遵守外事纪律,应该注意讲话分寸,避免敏感话题。

2.热情真诚。

讲礼仪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与人沟通就要热情真诚,注意眼到、口到、意到。

(1)眼到就是注视别人要友善。讲话时要看对方双眼,中间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要看。不论男女,对客户,不能居高临下的俯视,应该采取平视,必要时仰视。注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对方和你相处总的时间长度的1/3左右。问候时要看,引证对方观点是要看,告别再见时要看、慰问致意时要看,其他时间可看可不看。

(2)口到就是会讲话,会选话题。讲话是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员工受教育程度的体现。讲话要看对象,要看场合,要有规矩。

(3)意到就是把友善、热情表现出来。既要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又不要畏惧自卑,低三下四,更不要自大狂妄,放肆嚣张。

馈赠礼品时要注意场合,讲究气氛,以示诚意。同时要控制礼品价值,重视礼品包装。一般情况下礼品的包装价值不少于礼品价值的1/3。接受礼品时,应该当场打开包装,欣赏礼品,赞美致谢。

3.尊重隐私。

尊重隐私就是人们在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刻意回避有关个人收支、年龄大小、恋爱婚姻、健康状况、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事务等话题。尊重隐私与否,已被公认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无个人教养的基本标志。

1.信守承诺。

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

2. 热情有度。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

3. 尊重隐私。

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

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

4. 女士优先。

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

5. 不必过谦。

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有各种的观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g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guette”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

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

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在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把现代人领到了一个无限伸展而又不断浓缩的空间,这就是地球村。

在这个有着60亿居民的村庄里,交往和沟通日益频繁,说服和理解越发重要,其中,作为公关“第一印象”的礼仪就更显得不可或缺。礼仪修养,不仅是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社会交往、商务活动和其他各项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二

第一:接受对方。

所谓接受对方就是你跟别人打交道时,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是什么国格、人格、党纪、国法大是大非的问题,一般性沟通,要有这样一个理念:客人永远是正确的,客人没有错,不要寻衅滋事,找别人毛病。

第二:重视对方。

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要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有人也重视他找人家毛病。那天一个同志跟我讲了,说金老师你挺精神,但你有个问题,你背比较驼。我说我没办法,我这出过车祸,我腰直不了。“那你牙比较黄。”把我气坏了,我说“我又不咬你,关你甚事?”你不能让人家不高兴。我们这里说的重视是欣赏,比如接过名片一定要看,为什么欣赏?为什么客人来了要“坐、请坐、请上坐”?欣赏,为什么要使用尊称?欣赏。

第三:赞美对方。

有一位著名的行为科学家,美国著名的学者乔治枚奥先生说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就等于肯定自我,那说明你宽容,说明你谦虚,说明你好学”,他强调这个。所以我们在涉外交往中,你在适当的情况下,要善于发现别人的所长。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三

1.外事无小事。

企业员工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言行,不仅代表本企业,还体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为了维护国家形象,遵守外事纪律,应该注意讲话分寸,避免敏感话题。

2.热情真诚。

讲礼仪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与人沟通就要热情真诚,注意眼到、口到、意到。

眼到就是注视别人要友善。讲话时要看对方双眼,中间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要看。不论男女,对客户,不能居高临下的俯视,应该采取平视,必要时仰视。注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对方和你相处总的时间长度的1/3左右。问候时要看,引证对方观点是要看,告别再见时要看、慰问致意时要看,其他时间可看可不看。

口到就是会讲话,会选话题。讲话是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员工受教育程度的体现。讲话要看对象,要看场合,要有规矩。

意到就是把友善、热情表现出来。既要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又不要畏惧自卑,低三下四,更不要自大狂妄,放肆嚣张。

馈赠礼品时要注意场合,讲究气氛,以示诚意。同时要控制礼品价值,重视礼品包装。一般情况下礼品的包装价值不少于礼品价值的1/3。接受礼品时,应该当场打开包装,欣赏礼品,赞美致谢。

3.尊重隐私。

尊重隐私就是人们在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刻意回避有关个人收支、年龄大小、恋爱婚姻、健康状况、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事务等话题。尊重隐私与否,已被公认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无个人教养的基本标志。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四

(1)握手致谢。在参加各种涉外交往中,当接受宾朋的礼品时,应恭敬有礼地双手接过,并握手致谢。

(2)适当赞美。许多欧美人,喜欢别人接受礼品时,打开包装亲眼欣赏并赞美一番。此时,我们可仿效他们的做法,适时赞誉礼品,以表示自己的感谢之情。收到寄来的或派人送来的礼品,应及时复寄一张名片或简函,以示谢意。

(1)数字禁忌。各民族及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对数字均有一些忌讳,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信徒十分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这一数字和日期是厄运和灾难的象征。在涉外活动中要避开与“13”、“星期五”有关的一些事情,更不要在这一天安排重要的政务、公务、商务及社交活动。日本人忌讳4字,是因4字与死的读音相似,意味着倒霉和不幸。所以与日本友人互赠礼品时切记不送数字为4、谐音为4的礼品;不要安排日本人入住4号、14号、44号等房间。

(2)肢体禁忌。同一个手势、动作,在不同的国家里表示不同的意义,比如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向上立起,在美国表示ok,但在巴西,这是不文明的手势。在中国,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人表示赞赏,会跷起大拇指,表示“真棒”!但是在伊朗,这个手势是对人的一种侮辱,不能随便使用,想赞赏伊朗人忌伸大拇指。在我国摇头表示不赞同,在尼泊尔则正相反,表示很高兴、很赞同。另外注意适当地运用手势,可以增强感情的表达;但与人谈话时,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应给人含蓄而彬彬有礼的感觉。

(3)颜色禁忌。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欧美国家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叙利亚人将黄色视为死亡之色;比利时人最忌蓝色;土耳其人认为花色是凶兆,布置房间时不用花色;埃及人认为蓝色是恶魔的象征。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五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的穿着打扮均被视为其自身教养的最为形象的说明,并且被视为与自己对交往对象尊重的程度有关,故此不可行其事。

(一)重要的讲究

1、三色原则

在正式场合,涉外人员尤其是男士,应当有意识地分自己全身衣着的色彩,在总量上限制在三种之内。涉外人员全身衣着的色彩若多于三种,未免令人眼花缭乱,因而难以给人以庄重之感。

2、三一律男士在涉外场合着正装时,应当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皮鞋、腰带以及手包为同一色彩,并且以三者同为黑色最佳。越是有身份者,在涉外活动中越要注意此点。

3、三大场合

参加涉外活动时,切不可使自己的穿着打扮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应当根据本人所处的具体场合的不同而令其有所区分。按照常规,涉外人员的穿着打扮主要有下述三大场合之分:

其一,公务场合。公务场合,即上班办公的时间。公务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庄重、保守为总体风络。此刻涉外人员的着装宜为套装、制服或者套裙。具体而言,男装宜为蓝色或灰色的西装套装、制服,女装宜为单色的套裙、连衣裙或者制服。

其二,社交场合。社交场合,在此是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交往应酬的时间。社交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时尚、个性为总体风格。在宴会、舞会、相互拜访以及聚会等常见的社交场合,涉外人员宜着时装与礼服。目前,深色中山装套装与单色旗袍,可分别作为中方男女人员的“准礼服”在隆重的社交场合使用。

其三,休闲场合。休闲场合,泛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个人自由活动的时间,如居家、健身、游览、逛街、购物等等。休闲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舒适、自然为总体风格,往往可以由人们自行其事。在休闲场合,运动装、牛仔装、夹克衫、t恤衫等乃是最适当的选择。在此场合若身着套装、套裙,便会显得煞有介事。

4、首饰佩戴

参与涉外活动时,涉外人员所佩戴的手饰必须符合身份,以少为佳。在公务场合,女士通常不宜佩戴珠宝首饰以及耳环、脚链等女性化首饰,它们仅仅适用于社交场合。应当注意的是,在佩戴首饰时,通常不宜多于三种,每种应以两件为限。佩戴多种、多件首饰时,应当尽量使之质地、色彩相同。

5、女性的化妆

在参加涉外活动时,女士一般应当化妆。在国际交往中,化妆不仅意味着自尊自爱,而且也是对交往对象重视有加的一种表示。在公务场合,宜化淡妆;在社交场合,化妆可以稍浓一些;在休闲场合,则没有必要化妆。三者不宜一概而论。

(二)重要的禁忌

1、着装六忌

在公务场合,涉外人员的着装应当避免过于杂乱、过于鲜艳、过于暴露、过于透视、过于短小、过于紧身,此为着装六忌。女士在涉外公务活动中,着装尤忌“六露”,即忌讳露胸、露肩、露脐、露背、露脚趾、露脚跟。

2、关于西装

在正式场合,男士以穿深色单排扣西装、白衬衫、黑色皮鞋为佳。穿西装时,最好不要内穿羊毛衫,不要穿布鞋或凉鞋,不要背背包。凡站立时,一定要扣上西装的钮扣。西装上衣外侧的衣兜里不宜别钢笔。西装上衣衣袖上的商标必须拆去。

3、关于领带

穿西装套装时,一定要打领带。在公务场合宜打单色或带有几何图案的领带,关应急慎用黑色领带或花领带。最好不使用“一拉得”或“了卡得”领带、打好之后的领带,不应当长过腰带。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领带夹。夹领带夹时,宜令其处在七粒扣衬衫从上往下数的第四与第五粒衣扣之间,它的位置越向上越不好。

4、关于鞋袜

参加正式活动时,一般不直穿凉鞋、拖鞋或旅游鞋,赤脚不穿袜子也不合适。男士穿西装时,通常忌穿尼龙袜与白色的`袜子。女士穿裙服时,切勿穿残破的袜子、两双袜子,或者以健美裤代替袜子。女士穿裙子时,袜口如果外露,是既不雅观,又不礼貌的。

在涉外活动中与外国友人初次会面时,有必要遵守有关的会面礼节。对此掉以轻在公务心,往往会给交往对象留下不良的印象。

(一)介绍

在涉外交往中,介绍分为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两种,其具体要求各有不同。 1、自我介绍 进行自我介绍时,有两点尤须注意。其一,言简意赅。自我介绍,通常愈简洁愈好,一般不应当使之长于一分钟。其二,内容完整。在公务场合所使用的自我介绍,大体上应同时包括本人的所在单位、具体部门、担负职务以及完整姓名等四项基本内容。它们应被“一气呵成”,缺一不可。

2、介绍他人

介绍他人时,最重要的礼仪问题是被介绍双方的先后次序。基本的规则是“尊者居后”,即介绍女士与男士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介绍长者与晚辈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者;介绍上司与下级时,应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司;介绍客人与主人时,则应当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

在外事接待中,若宾主双方不止一人,仍须先介绍主方人员,后介绍客方人员。不过在介绍各方人员时,一般应当依照其职务、身份的具体高低,由高而低地依次进行。

(二)握手

见面与分手时,人们大都以握手为礼。在握手时,下列两点应予重视。

1、先后顺序

行握手礼时,双方伸出手来的先后顺序至关重要。它的基本规则是“尊者在前”,即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长者与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者首先伸手;上司与下级握手时,应由上司首先伸手。宾主双方握手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欢迎;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请主人就此留步。应当指出的是,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分男女、论长幼,仅限于社交、休闲场合;在公务场合,通常是只看职务、只分宾主的。

2、主要禁忌

在公务场合与外国人握手时,有下述六种主要禁忌不宜冒犯。其一,心不在焉。其二,使用左手。其三,戴着手套。其四,戴着墨镜。其五,用双手与异性相握。其六,多人同时握手时出现交叉图案。

(三)名片

在公务活动中,与初识者互换名片,是一种交际惯例。宾主双方对此皆应“有备无患”。

1、递上名片

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外国人时,有四点注意事项。其一,应当起身站立,递到对方手中。其二,应当使用双手,或是使用右手。其三,应当以文字正面面对对方。其四,应当注意顺序。通常,双方交换名片时,应由位低者首先送上自己的名片;当一人与多人同时交换名片时,则应当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2、接受名片 接受名片的基本讲究有五:其一,应当起身站立,或迎向对方。其二,应当使用双手,或者使用右手。其三,应当在接过名片后将其认真捧读一遍。其四,应当将其毕恭毕敬地收好。其五,应当随后回敬对方一张自己的名片。

3、主要禁忌

用于涉外交往的名片,一般不宜印上本人照片、格言警句或私宅电话号码,并且不应当在其上涂涂改改,加加减减。

接受外宾的名片时,不宜当面将其置于桌上、裤袋之内,或是将其交给他人传阅。

(四)话题

与外国人交谈时,应对具体选择的话题认真地加以斟酌。 1、忌选的话题 以下三类活题,不宜在同外国人交谈时选择。其一,格调不高的话题。诸如灾祸、凶杀、惨案、绯闻等等。其二,非议他人的话题。“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外国人往往对此也有同感。其三,涉及隐私的话题。收入、年龄、婚恋、健康、住址、经历等个人隐私话题,尤其不宜主动提及。

2、宜选的话题

与外国人交谈时,选择下述三类话题。一般均不会出现问题。其一,交往对象所擅长的话题。其二,轻松愉快的话题。如体育、比赛、影视娱乐、休闲度假、时尚流行、风土人情、烹饪小吃、天气状况等等。其三,格调高雅的话题。哲学、历史、地理、文学名著等格调高雅的话题在交谈中均可涉及,但切勿不懂装懂或班门弄斧。

在涉外交往中,座次的具体排列往往多有讲究。

(一)基本的讲究

排列座次时,国内外的基本作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场合排列座次时,一般均应遵守国际惯例。

1、我国传统作法

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当前,国内在举行会议及正式合影时,仍多沿用此法。

2、国际通行作法

并排排列座次时,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在涉外场合,它已被广泛采用。

(二)具体的操作

1、会见客人

会见客人时,标准的作法应为主人与主宾在室内面对正门并排而坐,主宾居右,主人居左。宾主双方的其他随员则应分别在自己的上司一侧依其职务的高低依次排开。

倘若主人与主宾在室内不是面对正门,而是在正门的右侧或左侧并排就座时,通常讲究“以远为上”或者“居中为主”,即要么以距门远者为上位,要么以居中而坐着为上位。

2、正式谈判

举行双边正式谈判时,若谈判桌在室内横放,则客方人员应面门而坐,主方人员应背门而坐。除主宾、主人居中对面而坐外,双方的其他人员应依其具体身份的高低,各自先右后左、自高而低地分别就座在自己的上司一方。按惯例,双方的翻译应分别在主宾、主人右侧的第一个位置上就座。

若谈判桌在室内竖放,则应以进门时的方向为准,右侧请客方人员就座,左侧则由主方人员就座。其他方面的作法,均与前者相似。

3、签字仪式

举行双边签字仪式时,签字桌往往在室内横放,双方人员应在室内面对正门位于签字桌之后并排排列。双方签字人员通常应居中而坐,客方签字人员居右,主方签字人员居左。双方的其他随员各自站立于己方签字人员身后。

举行多边签字仪式时,签字桌仍在室内横放,签字席仍须面对正门,但只设一个。各方人员均应在室内面对签字席、背对正门就座。正式签字时,各方签字人员应以一定顺序依次走上签字席就座签名,随后退回原处。

4、合影留念

在正式场合中外双方人员合影时,一般讲究“似右为上”、“居中为上”,“前排为上”。即合影时可使中方人员居左,外方人员居右;双方人员各自按照身份的高低,由中央向两侧分别排列。若一排排列不开时,可排成数排,但以前排位次为最高。

5、悬挂国旗

在涉外活动中悬挂中外国旗时,依然讲究“以右为上”。具体来讲,悬挂两国国旗时,应以居右者为客方,以居左者为主方。悬挂多国国旗,应以各国国名的英文字母为序,自右而左依次排列。

6、乘坐轿车

乘坐双排五座桥车时,其座次排列可分作两种具体情况。其一,由主人开车。通常以副驾驶座为上座,其他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其二,由专职司机开车。一般以后排右座为上座,其他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

参加正式宴请时,不论是作东还是作客,皆须在礼节上好自为之。

(一)一般的规则

1、宴请的方式

涉外宴请,讲究的是“吃环境”、“吃文化”和少而精。既要体现特色,又要反对铺张浪费。赴宴者人数较少时,宜采用分餐方式。赴宴者人数较多时,则宜采用自助方式。尽量不要采用混餐方式。

2、菜肴的安排

安排宴请的菜单时,最重要的地方是不要触犯客人的饮食禁忌,宗教禁忌、民族禁忌尤其不得冒犯。有可能的话,可以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菜肴款待客人。

3、餐桌禁忌

在宴会上,用餐者在进食时不宜发出声响,不宜吸烟,不宜当众剔牙,不宜整理服饰,不宜化妆补妆,不宜为他人夹菜,不宜劝人饮酒。

(二)西餐的餐具

1、刀叉

以刀叉进餐时,应当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不要以之指人,或互相敲击。暂不用餐时,可在餐盘上刀右、叉左地将其摆成“八”字型,若将其并排摆在餐盘上,则表示本人用餐完毕。

2、餐巾

餐巾在西餐时只宜铺在大腿上,而不得掖在衣领上。不得以之去擦餐具。用餐途中暂时离开,可将餐巾放在本人座椅上。若置之桌上,则表示本人用餐已毕。在西餐宴会上,女主人铺开餐巾,一般表示用餐开始。女主人把餐巾放在餐桌上,则往往暗示此次宴请已告结束。

3、汤匙

不可令汤匙在林、盆之中“立正”,不可将其含于口中。饮咖啡时,不可以匙舀饮。

1.信守承诺。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

2. 热情有度。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

3. 尊重隐私。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

4. 女士优先。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

5. 不必过谦。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1.外事无小事。

企业员工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言行,不仅代表本企业,还体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为了维护国家形象,遵守外事纪律,应该注意讲话分寸,避免敏感话题。

2.热情真诚。

讲礼仪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与人沟通就要热情真诚,注意眼到、口到、意到。

眼到就是注视别人要友善。讲话时要看对方双眼,中间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要看。不论男女,对客户,不能居高临下的俯视,应该采取平视,必要时仰视。注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对方和你相处总的时间长度的1/3左右。问候时要看,引证对方观点是要看,告别再见时要看、慰问致意时要看,其他时间可看可不看。

口到就是会讲话,会选话题。讲话是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员工受教育程度的体现。讲话要看对象,要看场合,要有规矩。

意到就是把友善、热情表现出来。既要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又不要畏惧自卑,低三下四,更不要自大狂妄,放肆嚣张。

馈赠礼品时要注意场合,讲究气氛,以示诚意。同时要控制礼品价值,重视礼品包装。一般情况下礼品的包装价值不少于礼品价值的1/3。接受礼品时,应该当场打开包装,欣赏礼品,赞美致谢。

3.尊重隐私。

尊重隐私就是人们在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刻意回避有关个人收支、年龄大小、恋爱婚姻、健康状况、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事务等话题。尊重隐私与否,已被公认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无个人教养的基本标志。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六

1.礼仪是人们在对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仪表、礼态和言谈举止,能够反映其个人内在素质和修养。

2.礼仪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相应的礼仪也就会国内国外有别,企业内外有别。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参与涉外商务活动,应该重视自己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讲究必要的礼仪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3.礼仪要从日常工作做起。比如:打招呼、打电话、写邮件等待。

1.信守承诺。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

2. 热情有度。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

3. 尊重隐私。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

4. 女士优先。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

5. 不必过谦。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1.外事无小事。

企业员工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言行,不仅代表本企业,还体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为了维护国家形象,遵守外事纪律,应该注意讲话分寸,避免敏感话题。

2.热情真诚。

讲礼仪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与人沟通就要热情真诚,注意眼到、口到、意到。

眼到就是注视别人要友善。讲话时要看对方双眼,中间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要看。不论男女,对客户,不能居高临下的俯视,应该采取平视,必要时仰视。注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对方和你相处总的时间长度的1/3左右。问候时要看,引证对方观点是要看,告别再见时要看、慰问致意时要看,其他时间可看可不看。

口到就是会讲话,会选话题。讲话是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员工受教育程度的体现。讲话要看对象,要看场合,要有规矩。

意到就是把友善、热情表现出来。既要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又不要畏惧自卑,低三下四,更不要自大狂妄,放肆嚣张。

馈赠礼品时要注意场合,讲究气氛,以示诚意。同时要控制礼品价值,重视礼品包装。一般情况下礼品的包装价值不少于礼品价值的1/3。接受礼品时,应该当场打开包装,欣赏礼品,赞美致谢。

3.尊重隐私。

尊重隐私就是人们在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刻意回避有关个人收支、年龄大小、恋爱婚姻、健康状况、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事务等话题。尊重隐私与否,已被公认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无个人教养的.基本标志。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七

在涉外的时候你们知道什么事涉外的礼仪常识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涉外礼仪常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第一:接受对方。

所谓接受对方就是你跟别人打交道时,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是什么国格、人格、党纪、国法大是大非的问题,一般性沟通,要有这样一个理念:客人永远是正确的,客人没有错,不要寻衅滋事,找别人毛病。

第二:重视对方。

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要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有人也重视他找人家毛病。那天一个同志跟我讲了,说金老师你挺精神,但你有个问题,你背比较驼。我说我没办法,我这出过车祸,我腰直不了。“那你牙比较黄。”把我气坏了,我说“我又不咬你,关你甚事?”你不能让人家不高兴。我们这里说的重视是欣赏,比如接过名片一定要看,为什么欣赏?为什么客人来了要“坐、请坐、请上坐”?欣赏,为什么要使用尊称?欣赏。

第三:赞美对方。

有一位著名的行为科学家,美国著名的学者乔治枚奥先生说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就等于肯定自我,那说明你宽容,说明你谦虚,说明你好学”,他强调这个。所以我们在涉外交往中,你在适当的情况下,要善于发现别人的所长。

涉外礼仪规范。

由于外商的很多习惯与国人不同,所以在拜访外商之前,必须熟练掌握以下几条礼仪规范:

1.有约在先。

拜访外商时,切勿未经约定便不邀而至。拜访的时间一般在上午十时或下午四时左右。尽量避免前往其私人居所进行拜访。在约定的具体时间通常应当避开节日、假日、用餐时间、过早或过晚的时间,及其他一切对对方不方便的时间。若因事急或未有约定又必须前往,尽量避免在深夜打搅对方,万不得已在休息时间约告对方,见面首先应立即致歉意,再说明打扰的原因。

2.守时践约。

应邀到外商家中拜访、作客,应按主人提议的时间准时抵达,过早过晚均不礼貌。这不只是为了讲究个人信用,提高办事效率,而且也是对交往对象尊重友好的表现。万一因故不能准时抵达,务必要及时通知对方,必要的话,还可将拜访另行改期。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记住向对方郑重其事地道歉。

3.进行通报。

进行拜访时,倘若抵达约定的地点后,未与拜访对象直接见面,或是对方没有派人员在此迎候,则在进入对方的办公室或私人居所的正门之前,有必要先向对方进行一下通报,经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入。若无人迎候,可敲门或按铃(但敲门声音要轻,按铃时间不宜过长)。无人或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

4.登门有礼。

切忌不拘小节,失礼失仪。当主人开门迎客时,务必主动向对方问好,互行见面礼节。倘若主人一方不止一人之时,则对对方的问候与行礼,必须在先后顺序上合乎礼仪惯例。标准的做法有二:其一,是先尊后卑。其二,是由近而远。在此之后,在主人的引导下,进入指定的房间,切勿擅自闯入,在就座之时,要与主人同时入座。倘若自己到达后,主人这处尚有其他客人在座,应当先问一下主人,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影响对方。为了不失礼仪,在拜访外国友人之前,就随身携带一些备用的物品。主要是纸巾、擦鞋器、袜子与爽口液等,简称为“涉外拜访四必备”。入室后的“四除去”是指帽子、墨镜、手套和外套。

5.举止有方。

即使所谈事情需要时间很短,也不要站在门口谈话;若主人未邀请入室,可退至门外,进行室外交谈。室内谈话若时间较短,不必坐下,事毕不宜逗留,若谈话时间较长,可在主人邀请后入座。

在拜访外国友人时要注意自尊自爱,并且时刻以礼待人。与主人或其家人进行交谈时,要慎择话题。切勿信口开河,出言无忌。与异性交谈时,要讲究分寸。对于主人家里遇到的其他客人要表示尊重,友好相待。不要在有意无意间冷落对方,置之不理。

若遇到其他客人较多,既要以礼相待,一视同仁。切勿明显地表现出厚此薄彼,而本末倒置地将主人抛在一旁。在主人家里,不要随意脱衣、脱鞋、脱袜,也不要大手大脚,动作嚣张而放肆。

对主人准备的小吃,不要拒绝,应品尝一下;准备的饮料,尽可能喝掉。无主人的邀请或未经主人的允许,不得随意参观主人的住房和庭院,在主人的带领下参观其住宅,即是最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除书籍、花草以外的室内摆设或个人用品。

对主人家的人都应问候(尤其是夫人或丈夫和孩子),主人家的猫狗不应表示害怕或讨厌,更不要去踢它或打它。

6.适可而止。

在拜访他人时,一定要注意在对方的办公室或私人居所里停留的时间长度。从总体上讲,应当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不要因为自己停留的时间过长,从而打乱对方既定的其他日程。事先未有约定的,谈话时间不宜过长。

在一般情况下,礼节性的拜访,尤其是初次登门拜访,应控制在一刻钟至半小时之内。最长的拜访,通常也不宜超过两个小时。有些重要的拜访,往往需由宾主双方提前议定拜访的时间和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务必要严守约定,绝不单方面延长拜访时间。

自己提出告辞时,虽主人表示挽留,仍须执意离去,但要向对方道谢,并请主人留步,不必远送。在拜访期间,若遇到其他重要的客人来访,或主人一方表现出厌客之意,应当机立断,知趣地告退。离开时,应有礼貌地向主人表示感谢。

在涉外交往中,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的着装礼仪,有一种规范性的说法,两句话:“女人看头,男人看腰”。

女人看头是看什么呢?

看发型,比如染不染色,长度如何等等。像我们服务行业,政府机关一般公务员是不染彩色发的,除非把花白的头发染黑。另外头发不宜过长,作为女性,一般工作岗位上不长于肩部。有同志讲了,长于肩部如何?长于肩部要做技术性处理,盘起来、挽起来、梳起来,不能随意披散开来。道理很简单,年轻姑娘的一头飘逸的长发是很有一些魅力的,你这儿一甩,没准附近的每一个人就晕了。

“男人看腰”,看什么呢?

在涉外交住中,穿西装要注意两个比较典型的礼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穿白袜子。

在比较重要的场合穿西装的话,最佳的要求是袜子跟皮鞋一个颜色,至少是深色,绝对不是白色,除非是白皮鞋,否则将产生巨大的反差。在很多国家深色西装是正装,黑色皮鞋是基本要求,中间夹双白袜子他们称为“驴蹄子”,反差太大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袖子上的商标要拆掉。

中国人穿西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错误,就是袖子上的商标一般不拆掉。我们现在买来的西装都会有一个比较醒目的商标,但是实际上那是西装的封条,按照惯例你买来西装之后,服务生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替你把商标拆掉,启封了,开始用了。

很遗憾我们国内很多服务生对此不是很了解,也有人知道了不干,久而久之,害得我们不少弟兄,误认为袖子上有一横是名牌的标志。君不见经常有人走路时,有意做屈臂挺进状,要露一手,那么此点是不合惯例的。

一、尊重隐私。

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其二,是年龄大小。

其三,是恋爱婚姻。

其四,是身体健康。

其五,是家庭住址。

其六,是个经历。

其七,是信仰政见。

其八,是所忙何事。

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二、女士优先。

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这并不代表女性是弱者,而是象尊重母亲一样尊重女性。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三、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遵守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四个方面的具体的“度”。

第一,要作到“关心有度”。

2

页,当前第。

1

1

2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八

在公务活动中,与初识者互换名片,是一种交际惯例。宾主双方对此皆应“有备无患”。

1、递上名片。

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外国人时,有四点注意事项。其一,应当起身站立,递到对方手中。其二,应当使用双手,或是使用右手。其三,应当以文字正面面对对方。其四,应当注意顺序。通常,双方交换名片时,应由位低者首先送上自己的名片;当一人与多人同时交换名片时,则应当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2、接受名片。

接受名片的基本讲究有五:其一,应当起身站立,或迎向对方。其二,应当使用双手,或者使用右手。其三,应当在接过名片后将其认真捧读一遍。其四,应当将其毕恭毕敬地收好。其五,应当随后回敬对方一张自己的名片。

3、主要禁忌。

用于涉外交往的名片,一般不宜印上本人照片、格言警句或私宅电话号码,并且不应当在其上涂涂改改,加加减减。

接受外宾的名片时,不宜当面将其置于桌上、裤袋之内,或是将其交给他人传阅。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汇总19篇)篇十九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叉、餐巾、餐匙、盘、碟、杯、牙签等。

(1)刀叉的使用:吃西餐时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使用刀叉时,左手用叉用力固定食物,同时移动右手的刀切割食物。用餐中暂时离开,要把刀叉呈八字形摆放,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刀口向内;用餐结束或不想吃了,刀口向内、叉齿向上,刀右叉左地并排纵放,或者刀上叉下地并排横放在餐盘里。

(2)餐巾的使用。将餐巾平铺于大腿上,可以防止进餐时掉落下来的菜肴、汤汁弄脏自己的衣服。在用餐期间与人交谈之前,先用餐巾轻轻地揩一下嘴;女士进餐前,可用餐巾轻抹口部,除去唇膏。在进餐时需剔牙,应拿起餐巾挡住口部。

(3)餐匙的使用。用来饮汤、吃甜品,不可直接舀取其他任何主食、菜肴和饮料。餐匙入口时,以其前端入口,不能将它全部塞进嘴里。

刀是用来切食物的,不要直接用刀叉起食物送入口中,也不要用刀叉同时将食物送入口中;刀上沾上酱料不可舔食;用餐刀切割食物时不要在餐盘上划出声音。

餐巾摆放的位置不同,寓意不同。当主人铺开餐巾时,就表示用餐开始,当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用餐结束。中途暂时离开,将餐巾放在本人座椅面上。

相关范文推荐

    吃榴莲的心得(精选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学会善于总结和归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篇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启迪。

    山林买卖合同书样本(通用22篇)

    通过研究合同样本,我们可以学习和了解合同的专业术语和用语。需要撰写合同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下合同样本,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11.1.合同各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大全(19篇)

    读后感可以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想法,也可以是对作品的客观评价和分析。最后,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名人学者对作品的评价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学习。读了司马迁《史记》名篇《货

    幼儿园春游的活动方案(通用21篇)

    制定活动方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希望以下的活动方案范文能够为大家的活动策划提供一些新的思路。1、感受春天的气息,感知春天的`特征。2

    餐饮店一周年活动方案(优秀23篇)

    活动方案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安排。以下是一些活动方案的实例,希望对大家在制定自己的方案时有所帮助。六月夏日炎炎,六月父爱如山。6月的阳光是

    网店加盟合同(精选19篇)

    加盟可以获得总部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指导,提升运营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盟指南,帮助大家顺利开展加盟业务。甲方: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商标法

    开学第一课教育教案内容(汇总19篇)

    教学工作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与同行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互相借鉴和提高。

    大学生娱乐活动策划方案(专业15篇)

    策划方案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或活动的成败,因此在编写时应当认真对待,并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这些策划方案范文都能

    公司办公室文员辞职报告(优质16篇)

    辞职报告是对一段工作经历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向上级和同事们交代自己离职决定的方式。这里有一些值得参考的辞职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帮助。尊敬的领导:您好!

    语文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模板22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丰富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表达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语文课堂教学改进工作要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