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模板7篇)

时间:2024-11-12 作者:薇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篇一

1、通过迁移经验,加深幼儿对叶子形状、颜色的认识。

2、会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多彩的树叶,具有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3、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1、已剪好各种树叶形的手工纸。

2、在卡纸上贴有已经压平的树叶、剪刀、油画棒、白纸。

3、在各色手工纸上画有各种树叶的轮廓

4、背景图:上有三棵大树(另有小花、小草)

(一)出示已采集的树叶,激发幼儿想动手制作的愿望。

(二)师边讲述边示范制作树叶相片的不同方法。

第二组:拓印画在已经贴好压平的树叶的卡纸上,覆盖一张白纸,用油画棒横着在树叶的上方来回涂。注意上下两张纸要压住不能动,印好后再用剪刀剪下已拓印好的树叶。

第三组:撕贴画在已经画有不同形状树叶的手工纸上,用食指拇指捏紧纸一上一下沿树叶轮廓慢慢撕,。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第一组:提醒幼儿先将树叶分成几大块,装饰时,线条与图形一定要丰富,要有

规律。

第二组:拓印时,上下两张纸不能动,要等到拓印好了才可以移动,拓印时油画

棒必须横着涂。

第三组:撕贴时左右手必须协调,要沿着树叶轮廓方向慢慢撕。

(四)结束:

1、展示幼儿的作品

师:把树叶相片送到大树妈妈的身边。分组进行讲评。

2、和大树妈妈一起跳个《欢乐舞》。

师:大树妈妈有了那么多孩子,变得更有精神更年轻了,我们和大树妈妈一起跳个舞吧!。

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篇二

欣赏泥塑“阿福”鲜艳的色彩及淳朴、健康的可爱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学习塑造泥娃娃,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橡皮泥、牙签,泥娃娃范例一个。

幼儿操作材料:《惠山泥塑》。

与幼儿一起看操作材料,仔细欣赏泥塑“阿福”。

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2)这些娃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和小朋友们平时玩的布娃娃有什么不一样?

(3)泥娃娃身上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怎样搭配的?你看到这些颜色时有什么感觉?

(4)泥娃娃有哪些表情?请你来学一下。

(5)比较一下,这两个泥娃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你喜欢泥娃娃吗?看到它们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结:这些泥娃娃的名字叫“阿福”,是无锡惠山泥塑的代表作品,你瞧它圆圆的身体连着大大的头,手脚短小而且简单,整个形体接近于圆形。最惹人喜欢的还是它那圆圆胖胖的笑脸和笑咪咪的表情,显得稚气和富态,含有“一团福气”的寓意。

鼓励幼儿运用“团”、“搓”等泥工技能,尝试用橡皮泥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阿福”。

出示泥娃娃范例

提问:泥娃娃是什么样子?身体各部分是什么形状?是怎么饿做出来的?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泥娃娃:先做一个大大的圆圆的身体,再做一个小一点的圆圆的头,用牙签将头和身体连接起来,最后用泥粘贴出五官。

提出要求,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发挥想象,做出不同造型、不同表情的泥娃娃,并自由装饰娃娃。

注意各部分比例和色彩搭配。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看看哪些娃娃最可爱、最神气。

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篇三

兰州刻葫芦是兰州独有的一种艺术品,其制作精细、形象可爱,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幼儿在观看、欣赏刻葫芦的`过程中,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通过让幼儿认识刻葫芦,了解其制作方法和技巧,并提供给幼儿适宜的操作材料和工具,体验刻葫芦的乐趣,借此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和民间手工艺品的敏感性,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发现民间手工艺品特有的美,感受并喜欢本土文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1.尝试使用牙签在泥葫芦上刻画各种线条,及用线条连接成各种简单形状。

2.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捏好一个葫芦(葫芦放在泥工板上,泥工板上贴有作品标签),兰州刻葫芦作品每组2~3个,兰州刻葫芦图片课件,牙签、纸巾每人一份。

感知刻葫芦作品图案的特点是以线刻为主。

用牙签在葫芦凸起的部位刻画直线、波浪线、漩涡线、折线等线条,并能用线条连接成一些形状。

1.欣赏兰州刻葫芦。

(1)引导幼儿欣赏、触摸刻葫芦作品。

提问:你看到的葫芦是什么形状的?(亚腰葫芦、鸡蛋葫芦)

葫芦的表面有什么?(有山、水、古代的人、猴子、松鼠、房子、字等)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触摸时感觉不平)

教师提示:兰州刻葫芦有亚腰葫芦、鸡蛋葫芦,葫芦表面的图案有动物、人物、风景、图案文字结合,触摸时感到有线条。

(2)引导幼儿体会刻葫芦图案的特点。

播放兰州刻葫芦图片的课件,分析兰州刻葫芦的图案特点。

提问:葫芦上的图案刻在葫芦的哪些部位?

教师提示:兰州刻葫芦的图案以线刻为主,线条多为黑色,图案刻在葫芦凸起的部位。

2.幼儿刻葫芦。

(1)教师示范用牙签在泥葫芦上刻线条及形状的方法。

(2)提出要求:要及时擦去粘在牙签上和浮在泥葫芦上的泥。

(3)幼儿构思并分享、讨论。

(4)幼儿在泥葫芦上创作。

3.评价。

(1)把完成的作品放在展示区,幼儿自由参观。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兰州刻葫芦主题活动分为欣赏葫芦、画葫芦、刻葫芦三个活动。通过前两个活动,幼儿对刻葫芦的纹样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刻泥葫芦活动打下了基础。

本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欣赏葫芦,让幼儿对刻葫芦的纹样特点作进一步的了解;刻葫芦,让幼儿在自己捏好的泥葫芦上刻上各种线条,亲自体验、感受“刻葫芦”这一独特的艺术;评价环节,把幼儿刻好的葫芦展示出来,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交流、评价辨别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

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兴致勃勃,积极地探索、创作。他们有的在葫芦上刻线条,各种线条的组合使画面生动而丰满;有的在葫芦的上半部分刻白云,下半部分刻花朵,使画面充满想像力……整体来看,多数作品上画面较满,葫芦凸起的地方都被刻上了线条,这样的作品立体感强,非常漂亮。在参观了孩子的作品展后,教师们无不惊叹:孩子们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篇四

1、利用图案画装饰花瓶,巩固对称、均等、中心花、边花、角花等概念。

2、发展乐于设计乐于创作,热爱绘画的学习品质。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废旧挂历纸剪成的花瓶纸型。根据幼儿要求提供绘画工具。

1、工人叔叔烧出—批白色花瓶,但现在外贸出口需要把它们变成花卉的,请小朋友来装饰一下,要求设计要精美,图案要细致,有中心花、边花和角花。

2、幼儿可以说说自己准备用什么工具,画什么图案,达到小组内互相启发的目的`。

3、自己动手,绘制花瓶。

活动前教师找一只用图案画形式装饰的工艺花瓶,请幼儿欣赏。

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篇五

目标:1、认识虚线和实线,学习画图。

2、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练习均匀的涂色

3、积极快乐的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猫拿着他最喜欢的气球去草地上玩耍。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等风吹过去后他的气球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挂图)

2、 探讨气球的画法,教师示范。

师;小熊猫真可爱,我们来看看小熊猫有几个气球啊(引导幼儿数小熊猫手里的线)

1)第一个气球——涂色

师;我们来看看小熊猫的第一个气球变成什么样了?

幼:没有颜色

师:那我们来给他涂上漂亮的颜色吧,小朋友可以涂自己喜欢的颜色。老师喜欢红色,所以我请红色的蜡笔宝宝来帮我一起给小熊猫的气球画上漂亮的颜色。涂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从上往下涂,而且要均匀用力涂,不能留白色。不过要小心点,颜色不能涂到气球外面去了要不然气球就破了哦。

2)第二个气球——沿虚线画实线。

幼:第一个气球的线没有断,第二个气球的线断了。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叫这个断断续续线条叫虚线,没有断的我们叫实线。我们把虚线之间的线段连接起来变成实线小熊猫的气球就补好了。补好后我们再涂上漂亮的颜色,小熊猫的第二个气球就找回来了。

3)第三个气球——学习自己画圆

师:哇!这个大风太可恶了,把小熊猫的气球都吹不见了,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给小熊猫画一个漂亮的气球吧。

3、 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展示幼儿作品

一、设计思想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遍地飘香的瓜果、金灿沉甸的稻谷、玉米……把秋天装扮得多么丰盈和美丽,更让辛勤耕耘了一年的农民叔叔、阿姨们乐开怀、喜欢欣。在这硕果累累的美丽秋天里,引领孩子们去感知秋天的美丽和富饶,去如同身受地感受、体会农村小朋友家丰收的无比喜悦心情,激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去表现这美好的景象非常的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且能很好激发孩子们心中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情感。为此,我们中班组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品,选择秋天丰收果实里的典型性硕果——南瓜为表现内容,以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情感,在愉悦、积极的感知、体验后能拿起画笔大胆、自信的表现出丰收的各种南瓜形态及其表达出丰收的快乐情景为目的设计了这一绘画活动。将以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引领孩子们快乐、主动地体验和学习。

二、教材分析

收的喜悦,不仅能有利促进孩子们观察、分析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和自信心的获得,而且能促进孩子们社会性美好情感的形成。

三、学情分析

南瓜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大多数孩子来说显得很陌生。孩子们虽然吃过南瓜汤、南瓜饼等南瓜食品,但对于南瓜长什么样并不知晓。只有一些祖辈家还住在农村的孩子可能有所见闻。对于南瓜丰收的景象更是没有感知过。要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并能大胆、自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可爱的“快乐南瓜娃娃”的形象,没有浓厚的丰收景象氛围的感染,不与真实的南瓜亲密接触是难以实现的。

平时发现,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但到正式的绘画活动中让画具体的事物时,往往有的孩子就不敢下笔画了。有的敢下笔画的孩子显得也很拘谨,画得很小,放不开。反思其中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孩子们对组成物体结构、形态的线条、图形等这些基本知识、技能认识、掌握不足,不知如何下笔,怎样组合;二是缺乏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南瓜的外形特征看似不复杂: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葫芦形的,身上都有许多清晰的经脉。但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画画的孩子来说,从何下笔,怎样画仍是难题。如果不在方法和技能上给予清晰的引领和指导,让他们知道从何画起,怎样来画,这些孩子仍然不敢下笔而没办法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树立不起绘画的自信心。因此在课前,我们先作一些相关的铺垫:认识并学画椭圆形、各种线条,特别是表现南瓜外形特征时将要用得最多的弧线(不同方向的:上弧线、下弧线、左弧线、右弧线)以及了解认识渐变色及其涂色方法。这样会避免在一次活动中新的内容太多,孩子们接受、消化不了而影响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对中班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以及对南瓜外形结构形态的分析,我们认为,此次活动将从实现两方面的目标来开展活动:一、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它满载着农民们丰收的喜悦和快乐,引导孩子们去感同身受地感受和体会其中的喜悦,激发孩子们积极、愉悦地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南瓜这一秋天丰收果实对孩子们美好情感的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二、用椭圆形和线条能将南瓜的外形特征较形象地表现出来,并能将之拟人化成生动、活泼的“可爱南瓜娃娃;,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引领孩子们学习用椭圆形和线条来表现出“快乐的南瓜娃娃”十分恰当,而且很符合中班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于是将活动的目标合理地拟定为:

1、学习用椭圆形和弧线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线条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将南瓜拟人化成“快乐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五、重点和难点

只有当孩子们体会到丰收南瓜的喜悦,对丰收的南瓜产生喜爱之情,孩子们才有表现南瓜的欲望;只有让孩子们了解、掌握表现南瓜基本特征的方法,他们才能大胆、自信、自如地富有创造性地去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快乐南瓜娃娃”的特征和姿态。因此,将活动的重点拟定为:

“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能用椭圆形和弧线条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要让孩子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出表情、姿态不一的“快乐南瓜娃娃”对于孩子们现有的经验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活动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指引。因此,将活动的难点确定为:

“尝试用线条表现出不同姿态的“快乐南瓜娃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及大胆、自信地作画的信心吸引孩子们充分参与活动,改变“教师主讲、幼儿临摹”的传统框架结构。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绘画,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借助电脑大屏幕展示农民叔叔、阿姨丰收南瓜的喜悦景象,并用许多南瓜实物和自制的滕、叶布置一个“瓜园”。活动开始,播放丰收的乐曲,以“农村小朋友—丫丫”邀请小朋友们到她家帮她丰收南瓜引起孩子的好奇和兴趣,引出活动,带孩子们来到活动现场,然后以丫丫的口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充分观察、感知“瓜园”里南瓜的外形特征和屏幕上农民叔叔、阿姨丰收瓜果的无比开心的快乐表情,引导孩子们帮丫丫丰收南瓜,同丫丫一起围着南瓜随着欢快的音乐跳丰收舞来庆祝丰收,体会丰收的喜悦,从而使孩子们不仅对南瓜的外形特征有充分的感知和认识,而且引发了孩子们表现南瓜的欲望,为后面学习画南瓜的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学习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南瓜的基本外形特征。这一部分是活动的重点。孩子们只有掌握了表现南瓜基本特征的方法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大胆、自如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来画出生动、形象的南瓜。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画南瓜的活动中来呢?我们首先用“丫丫”的口吻来引发孩子们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南瓜的欲望:“我家丰收的这些南瓜好可爱啊!我好喜欢,想帮它们都画一张漂亮的画像,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可是你们离开我家就看不到它们了,有什么办法让你们时常都能看到这些可爱的南瓜呢?”。然后始终以“丫丫”的角色组织活动,采取生动、有趣、直观的方法引领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学习画南瓜的基本特征:一、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圆形南瓜图的外形组成结构:“这是我刚才给圆圆形状的南瓜画的一张像,你们看像吗?仔细看看,是用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是南瓜的什么?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让幼儿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分析、猜测。二、“丫丫”用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作画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画南瓜的方法:“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借助生动、有趣的儿歌来了解、学习南瓜基本特征的画法。三、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以“丫丫”考小朋友的方式来引领孩子们进一步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现在我来考考谁最聪明,学会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这些是画南瓜的方法步骤图,可顺序不对,谁能根据我念的儿歌来找出正确的步骤图?”“丫丫”每念出一句儿歌,便请小朋友们将相应的步骤图找出来按顺序排列。并不断用夸奖的语言和手势激励孩子们,以不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当步骤图正确排列出来后,引领孩子们看着步骤图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跟着空画来加深对圆形南瓜画法的掌握。四、引导孩子们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画椭圆形的南瓜。采取让小朋友们当“小老师”教“丫丫”画的方式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第三环节:引领孩子们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来大胆、自信地表现出自己喜爱的南瓜的外形特征。首先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画南瓜,然后巡回观察,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孩子加以引导和指导,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第四环节:引导孩子们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用自己喜欢的线条来表现出“南瓜娃娃”的快乐表情和灵动的姿态。给予孩子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为了让孩子们能用不同的线条富有个性地表现出表情、姿态不同的“可爱南瓜娃娃”,我们请孩子们上台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让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表现?“xxx小朋友的表情可爱吗?眼睛变成什么样?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谁来画画看?嘴巴呢?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手和脚什么姿势?用线条怎样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充分感知后再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色方法来装扮南瓜:“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怎样涂才美观?”然后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搭配给自己的南瓜娃娃涂上渐变色。

最后环节:用“丫丫”邀请小朋友和南瓜娃娃一起同她举行“丰收舞会”的形式来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愉悦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进一步体验成功和丰收的快乐。让孩子们美好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抒发和引发。

七、课前准备

(一)幼儿的学习准备:

1、认识并学画各种线条,特别是不同方向的弧线,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认识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选配和涂色方法。

3、知道秋天是瓜果、粮食丰收的季节。

(二)教师的教学准备

1、认真观察、分析南瓜外形特征,确定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2、精心思考、设计活动组织的形式、方法和引导语。

2、结合画南瓜布骤图创编生动、形象、有趣的绘画步骤儿歌。

(三)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1、在电脑大屏幕呈现农民叔叔、阿姨丰收南瓜的喜悦景象。

2、用许多南瓜实物和自制的滕、叶布置一个“瓜园”。

(四)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1、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出的圆形南瓜形图一张(不图色)

2、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一套。

3、不同可爱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图。

4、形象可爱、表情愉悦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丰收舞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并操纵可爱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活动的欲望:“小朋友们好!我是农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农村小朋友家里每天都要丰收许多的瓜果和粮食,今天我家又要大丰收了,我真开心啊,谁想知道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就帮我一起去丰收吧”,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瓜园”。

(二) 师生互动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导幼儿感受丰收的氛围。(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诱发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啊?哇,丰收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来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们大家一起吃了,我好开心啊!你们呢?”

(2)指大屏幕上:“瞧,农民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我们同他们一起来跳丰收舞表达表达丰收的快乐心情吧”。(带领幼儿围着南瓜随《丰收舞曲》的旋律开心地舞动身体)

2、引导幼儿感知获取南瓜的有关信息。(了解、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为绘画南瓜作铺垫)。

(1)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闻一闻,你发现了南瓜的什么秘密?”(让幼儿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征)

(2)引导性提问:“南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身体上有些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头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清对南瓜外形特征的认识)

3、学习画南瓜的方法(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为幼儿能富有个性地表现南瓜的外型特征和姿态奠定基础)

(1)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我给什么形状的南瓜画的像?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表现的是南瓜的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组成圆形南瓜图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训练幼儿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引领幼儿学习画南瓜的方法。(通过熟练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清楚了解、记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丫丫是这样画圆形状的南瓜的”,边念儿歌边演示画南瓜的基本步骤:“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

(3)给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正确排序。(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加深对圆形南瓜绘画步骤的掌握)

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让幼儿根据“丫丫”念出的儿歌找出相应的步骤图依次排列,然后并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进行空画练习。

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和变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

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4、幼儿在画纸上画南瓜。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完成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给予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分别请幼儿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画?”

幼儿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6、“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练习渐变色的搭配和涂色方法)

提问: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会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渐变颜色搭配装扮自己画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开“丰收舞会”。(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随着欢快的《丰收舞曲》旋律快乐地向大家展示并有节奏舞动自己的作品。

第三部分:教学后记

这是一个根据我们中班组教师对有效性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感到困难而从所当前所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爱秋天》中选择、确定出来进行“一课多研”活动的设计、观摩与研讨后,群体智慧优化出来的有效性绘画教学活动方案范式。整个研讨过程历经了四次观摩与研讨活动。第一次活动中,教学策略采用:“观察南瓜、给南瓜粘贴上不同的形状的五官让它变成南瓜娃娃、学画南瓜、展示作品。”在学画南瓜的过程中,老师逐一讲解、示范不同形状南瓜的画法。

教师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气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地去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看似热热闹闹,但到幼儿自己作画时,许多却不敢动手画。导致老师一一去把着孩子们的手才能画出来。活动后,我们及时进行研讨、分析其原因,认为老师教学画的方法仍是注入式的传统方法,没能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练习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孩子们被动接受,故印象不深,掌握不到位。并认为,采用“先画一个大圆或椭圆,再在其中画出几条纵向的弧线表现南瓜的经脉”的表现方式不能将南瓜的外形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特征后认为:用中间一个椭圆,两边4条以上的弧线组成的图形来表现南瓜的特征较形象。

并且发现,活动中缺少丰收的氛围,可创设丰收情景来增强气氛。于是第二次活动,教师根据前次研讨中的讨论,结合自己的一些有益经验优化了活动方法:布置了丰收场景,绘制了由中间一个椭圆,两边4条弧线组成的南瓜图。在学习南瓜画法的过程中,先出示画好的南瓜外形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南瓜图是由什么图形和什么线条组成的?”,让幼儿发现其组成元素后,再采取提问式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画南瓜,并进行空画练习,接着鼓励幼儿在纸上给南瓜画像当老师教老师学画采取形来表现南瓜的特征较形象。当孩子们画好后又才引导孩子们学习用橙色和黄色进行渐变地给南瓜图色。由于教师准备的范画得当,活动程序和引导清晰、有序,让孩子们易于接受,让孩子们很好地掌握了方法,因此作画时孩子们均能大胆、自如地表现南瓜的外形特征,且也较形象。但觉得仍然缺乏丰收的浓郁氛围以及没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导致孩子们的参与活动不那么积极,分析原因认为是老师的没有饱满、热情的情绪和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来感染、带动孩子们。

同时发现省去表现南瓜娃娃的表情和姿态的环节让孩子们失去了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的机会。于是又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活动方案后开展了第三次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执教教师不仅创遍了直观、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作画步骤,而且还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孩子们通过听儿歌排列步骤图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记忆画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发现、练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可减少念儿歌反复画和空手练习画的次数。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应再富有感召力些,课堂气愤会更好。

决定在此基础上全面优化目标、方法、策略与过程后再开展一次较为优质、有效的活动。就这样,全体教师吸纳了前三次活动中的优点完善了方案后又开展了第四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篇六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蝴蝶翅膀的深浅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学习用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的相近色、对比色的套色运用。

3、有仔细、耐心的良好作画习惯。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供欣赏的示范作品、勾线笔、水粉、油画棒、纸、水,调色盘

教学过程:

1、观察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1)、找找线条排列有什么规则?粗细线、排得密颜色深;

(2)、强调套色的运用。

2、幼儿作画,讲解要求

(1)、用粗细线、排列稀或密体现深或浅;

(2)、可以用图形组合画各种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

(4)、耐心、仔细地作画。

(5)、套色运用讲解

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提可请幼儿互相观擦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3、展示幼儿作品

(1)、看一看、说一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

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篇七

目标:

1、认识虚线和实线,学习画图,中班美术活动方案。

2、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练习均匀的涂色

3、积极快乐的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以故事的形式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猫拿着他最喜欢的气球去草地上玩耍。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等风吹过去后他的气球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挂图)

2、探讨气球的画法,教师示范。

师;小熊猫真可爱,我们来看看小熊猫有几个气球啊(引导幼儿数小熊猫手里的线)

1)第一个气球——涂色

师;我们来看看小熊猫的第一个气球变成什么样了?

幼:没有颜色

师:那我们来给他涂上漂亮的颜色吧,小朋友可以涂自己喜欢的颜色。老师喜欢红色,所以我请红色的蜡笔宝宝来帮我一起给小熊猫的气球画上漂亮的颜色。涂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从上往下涂,而且要均匀用力涂,不能留白色。不过要小心点,颜色不能涂到气球外面去了要不然气球就破了哦。

2)第二个气球——沿虚线画实线。

幼:第一个气球的线没有断,第二个气球的线断了。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叫这个断断续续线条叫虚线,没有断的我们叫实线。我们把虚线之间的线段连接起来变成实线小熊猫的气球就补好了。补好后我们再涂上漂亮的颜色,小熊猫的第二个气球就找回来了。

3)第三个气球——学习自己画圆

师:哇!这个大风太可恶了,把小熊猫的气球都吹不见了,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给小熊猫画一个漂亮的气球吧。

3、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展示幼儿作品

------------------------

一、设计思想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遍地飘香的瓜果、金灿沉甸的稻谷、玉米……把秋天装扮得多么丰盈和美丽,更让辛勤耕耘了一年的农民叔叔、阿姨们乐开怀、喜欢欣。在这硕果累累的美丽秋天里,引领孩子们去感知秋天的美丽和富饶,去如同身受地感受、体会农村小朋友家丰收的无比喜悦心情,激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去表现这美好的景象非常的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且能很好激发孩子们心中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情感。为此,我们中班组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品,选择秋天丰收果实里的典型性硕果——南瓜为表现内容,以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情感,在愉悦、积极的感知、体验后能拿起画笔大胆、自信的表现出丰收的各种南瓜形态及其表达出丰收的快乐情景为目的设计了这一绘画活动。将以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引领孩子们快乐、主动地体验和学习。

二、教材分析

南瓜是秋天丰收果实里的典型性硕果,其圆鼓鼓的形状、黄、绿、棕交错的颜色、清晰相间的脉络构成的外形十分有特点,不仅会让孩子们喜欢,而且适合中班孩子的绘画表现水平,易让孩子们获得成功而体会到快乐。通过引领孩子们充分与南瓜亲密接触,观察、感知、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在观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用椭圆形、线条、渐变色来创造性地表现出拟人化的“快乐南瓜娃娃”的外形特征,感同身受地体会农村小朋友家丰收的喜悦,不仅能有利促进孩子们观察、分析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和自信心的获得,而且能促进孩子们社会性美好情感的形成。

三、学情分析

南瓜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大多数孩子来说显得很陌生。孩子们虽然吃过南瓜汤、南瓜饼等南瓜食品,但对于南瓜长什么样并不知晓。只有一些祖辈家还住在农村的孩子可能有所见闻。对于南瓜丰收的景象更是没有感知过。要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并能大胆、自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可爱的“快乐南瓜娃娃”的形象,没有浓厚的丰收景象氛围的感染,不与真实的南瓜亲密接触是难以实现的。

平时发现,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但到正式的绘画活动中让画具体的事物时,往往有的孩子就不敢下笔画了。有的敢下笔画的孩子显得也很拘谨,画得很小,放不开。反思其中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孩子们对组成物体结构、形态的线条、图形等这些基本知识、技能认识、掌握不足,不知如何下笔,怎样组合;二是缺乏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南瓜的外形特征看似不复杂: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葫芦形的,身上都有许多清晰的经脉。但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画画的孩子来说,从何下笔,怎样画仍是难题。如果不在方法和技能上给予清晰的引领和指导,让他们知道从何画起,怎样来画,这些孩子仍然不敢下笔而没办法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树立不起绘画的自信心。因此在课前,我们先作一些相关的铺垫:认识并学画椭圆形、各种线条,特别是表现南瓜外形特征时将要用得最多的弧线(不同方向的:上弧线、下弧线、左弧线、右弧线)以及了解认识渐变色及其涂色方法。这样会避免在一次活动中新的内容太多,孩子们接受、消化不了而影响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对中班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以及对南瓜外形结构形态的分析,我们认为,此次活动将从实现两方面的目标来开展活动:

一、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它满载着农民们丰收的喜悦和快乐,引导孩子们去感同身受地感受和体会其中的喜悦,激发孩子们积极、愉悦地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南瓜这一秋天丰收果实对孩子们美好情感的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用椭圆形和线条能将南瓜的外形特征较形象地表现出来,并能将之拟人化成生动、活泼的“可爱南瓜娃娃”,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引领孩子们学习用椭圆形和线条来表现出“快乐的南瓜娃娃”十分恰当,而且很符合中班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于是将活动的目标合理地拟定为:

1、学习用椭圆形和弧线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线条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将南瓜拟人化成“快乐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五、重点和难点

只有当孩子们体会到丰收南瓜的喜悦,对丰收的南瓜产生喜爱之情,孩子们才有表现南瓜的欲望;只有让孩子们了解、掌握表现南瓜基本特征的方法,他们才能大胆、自信、自如地富有创造性地去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快乐南瓜娃娃”的特征和姿态。因此,将活动的重点拟定为:

“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能用椭圆形和弧线条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要让孩子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出表情、姿态不一的“快乐南瓜娃娃”对于孩子们现有的经验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活动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指引。因此,将活动的难点确定为:

“尝试用线条表现出不同姿态的“快乐南瓜娃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只有让幼儿全身心投入活动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也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程改革使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体,学习不只是记忆,更是理解和创造的过程,师生关系不只是‘授与受’的关系,而是交互主体关系……。”“在课程活动方法上,应该注意探索的、亲身体验的、问题性的、合作性的学习。”在这些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为了能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的特点,采用游戏式的手段来组织教学,并在活动中采用形象化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作画方法,采取让孩子们当“小老师”教画南瓜的师幼合作方式参与主题范画的讲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以饱满的热情、富于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和语态来感染和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以及大胆、自信地作画的信心吸引孩子们充分参与活动,改变“教师主讲、幼儿临摹”的传统框架结构。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绘画,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借助电脑大屏幕展示农民叔叔、阿姨丰收南瓜的喜悦景象,并用许多南瓜实物和自制的滕、叶布置一个“瓜园”。活动开始,播放丰收的乐曲,以“农村小朋友—丫丫”邀请小朋友们到她家帮她丰收南瓜引起孩子的好奇和兴趣,引出活动,带孩子们来到活动现场,然后以丫丫的口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充分观察、感知“瓜园”里南瓜的外形特征和屏幕上农民叔叔、阿姨丰收瓜果的无比开心的快乐表情,引导孩子们帮丫丫丰收南瓜,同丫丫一起围着南瓜随着欢快的音乐跳丰收舞来庆祝丰收,体会丰收的喜悦,从而使孩子们不仅对南瓜的外形特征有充分的感知和认识,而且引发了孩子们表现南瓜的欲望,为后面学习画南瓜的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规划方案《中班美术活动方案》。

第二环节,学习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南瓜的基本外形特征。这一部分是活动的重点。孩子们只有掌握了表现南瓜基本特征的方法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大胆、自如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来画出生动、形象的南瓜。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画南瓜的活动中来呢?我们首先用“丫丫”的口吻来引发孩子们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南瓜的欲望:“我家丰收的这些南瓜好可爱啊!我好喜欢,想帮它们都画一张漂亮的画像,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可是你们离开我家就看不到它们了,有什么办法让你们时常都能看到这些可爱的南瓜呢?”。然后始终以“丫丫”的角色组织活动,采取生动、有趣、直观的方法引领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学习画南瓜的基本特征:

一、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圆形南瓜图的外形组成结构:“这是我刚才给圆圆形状的南瓜画的一张像,你们看像吗?仔细看看,是用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是南瓜的什么?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让幼儿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分析、猜测。

二、“丫丫”用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作画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画南瓜的方法:“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借助生动、有趣的儿歌来了解、学习南瓜基本特征的画法。

三、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以“丫丫”考小朋友的方式来引领孩子们进一步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现在我来考考谁最聪明,学会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这些是画南瓜的方法步骤图,可顺序不对,谁能根据我念的儿歌来找出正确的步骤图?”“丫丫”每念出一句儿歌,便请小朋友们将相应的步骤图找出来按顺序排列。并不断用夸奖的语言和手势激励孩子们,以不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当步骤图正确排列出来后,引领孩子们看着步骤图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跟着空画来加深对圆形南瓜画法的掌握。

四、引导孩子们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画椭圆形的南瓜。采取让小朋友们当“小老师”教“丫丫”画的方式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第三环节:引领孩子们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来大胆、自信地表现出自己喜爱的南瓜的外形特征。首先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画南瓜,然后巡回观察,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孩子加以引导和指导,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第四环节:引导孩子们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用自己喜欢的线条来表现出“南瓜娃娃”的快乐表情和灵动的姿态。给予孩子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为了让孩子们能用不同的线条富有个性地表现出表情、姿态不同的“可爱南瓜娃娃”,我们请孩子们上台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让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表现?“xxx小朋友的表情可爱吗?眼睛变成什么样?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谁来画画看?嘴巴呢?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手和脚什么姿势?用线条怎样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充分感知后再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第五环节:“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首先引导孩子们表述出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将南瓜的颜色较为恰当、美观地表现出来?从而引导孩子们用渐变色的涂色方法来装扮南瓜:“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怎样涂才美观?”然后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搭配给自己的南瓜娃娃涂上渐变色。

最后环节:用“丫丫”邀请小朋友和南瓜娃娃一起同她举行“丰收舞会”的形式来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愉悦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进一步体验成功和丰收的快乐。让孩子们美好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抒发和引发。

七、课前准备

(一)幼儿的学习准备:

1、认识并学画各种线条,特别是不同方向的弧线,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认识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选配和涂色方法。

3、知道秋天是瓜果、粮食丰收的季节。

(二)教师的教学准备

1、认真观察、分析南瓜外形特征,确定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2、精心思考、设计活动组织的形式、方法和引导语。

2、结合画南瓜布骤图创编生动、形象、有趣的绘画步骤儿歌。

(三)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1、在电脑大屏幕呈现农民叔叔、阿姨丰收南瓜的喜悦景象。

2、用许多南瓜实物和自制的滕、叶布置一个“瓜园”。

(四)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1、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出的圆形南瓜形图一张(不图色)

2、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一套。

3、不同可爱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图。

4、形象可爱、表情愉悦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丰收舞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并操纵可爱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活动的欲望:“小朋友们好!我是农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农村小朋友家里每天都要丰收许多的瓜果和粮食,今天我家又要大丰收了,我真开心啊,谁想知道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就帮我一起去丰收吧”,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瓜园”。

(二)师生互动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导幼儿感受丰收的氛围。(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诱发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啊?哇,丰收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来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们大家一起吃了,我好开心啊!你们呢?”

(2)指大屏幕上:“瞧,农民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我们同他们一起来跳丰收舞表达表达丰收的快乐心情吧”。(带领幼儿围着南瓜随《丰收舞曲》的旋律开心地舞动身体)

2、引导幼儿感知获取南瓜的有关信息。(了解、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为绘画南瓜作铺垫)。

(1)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闻一闻,你发现了南瓜的什么秘密?”(让幼儿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征)

(2)引导性提问:“南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身体上有些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头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清对南瓜外形特征的认识)

3、学习画南瓜的方法(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为幼儿能富有个性地表现南瓜的外型特征和姿态奠定基础)

(1)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我给什么形状的南瓜画的像?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表现的是南瓜的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组成圆形南瓜图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训练幼儿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引领幼儿学习画南瓜的方法。(通过熟练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清楚了解、记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丫丫是这样画圆形状的南瓜的”,边念儿歌边演示画南瓜的基本步骤:“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

(3)给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正确排序。(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加深对圆形南瓜绘画步骤的掌握)

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让幼儿根据“丫丫”念出的儿歌找出相应的步骤图依次排列,然后并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进行空画练习。

(4)引导幼儿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椭圆形南瓜的画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将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和变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

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4、幼儿在画纸上画南瓜。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完成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给予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分别请幼儿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画?”

幼儿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6、“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练习渐变色的搭配和涂色方法)

提问: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会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渐变颜色搭配装扮自己画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开“丰收舞会”。(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随着欢快的《丰收舞曲》旋律快乐地向大家展示并有节奏舞动自己的作品。

第三部分:教学后记

这是一个根据我们中班组教师对有效性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感到困难而从所当前所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爱秋天》中选择、确定出来进行“一课多研”活动的设计、观摩与研讨后,群体智慧优化出来的有效性绘画教学活动方案范式。整个研讨过程历经了四次观摩与研讨活动。第一次活动中,教学策略采用:“观察南瓜、给南瓜粘贴上不同的形状的五官让它变成南瓜娃娃、学画南瓜、展示作品。”在学画南瓜的过程中,老师逐一讲解、示范不同形状南瓜的画法。教师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气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地去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看似热热闹闹,但到幼儿自己作画时,许多却不敢动手画。导致老师一一去把着孩子们的手才能画出来。活动后,我们及时进行研讨、分析其原因,认为老师教学画的方法仍是注入式的传统方法,没能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练习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孩子们被动接受,故印象不深,掌握不到位。并认为,采用“先画一个大圆或椭圆,再在其中画出几条纵向的弧线表现南瓜的经脉”的表现方式不能将南瓜的外形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特征后认为:用中间一个椭圆,两边4条以上的弧线组成的图形来表现南瓜的特征较形象。并且发现,活动中缺少丰收的氛围,可创设丰收情景来增强气氛。于是第二次活动,教师根据前次研讨中的讨论,结合自己的一些有益经验优化了活动方法:布置了丰收场景,绘制了由中间一个椭圆,两边4条弧线组成的南瓜图。在学习南瓜画法的过程中,先出示画好的南瓜外形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南瓜图是由什么图形和什么线条组成的?”,让幼儿发现其组成元素后,再采取提问式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画南瓜,并进行空画练习,接着鼓励幼儿在纸上给南瓜画像当老师教老师学画采取形来表现南瓜的特征较形象。当孩子们画好后又才引导孩子们学习用橙色和黄色进行渐变地给南瓜图色。由于教师准备的范画得当,活动程序和引导清晰、有序,让孩子们易于接受,让孩子们很好地掌握了方法,因此作画时孩子们均能大胆、自如地表现南瓜的外形特征,且也较形象。但觉得仍然缺乏丰收的浓郁氛围以及没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导致孩子们的参与活动不那么积极,分析原因认为是老师的没有饱满、热情的情绪和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来感染、带动孩子们。同时发现省去表现南瓜娃娃的表情和姿态的环节让孩子们失去了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的机会。于是又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活动方案后开展了第三次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执教教师不仅创遍了直观、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作画步骤,而且还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孩子们通过听儿歌排列步骤图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记忆画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发现、练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可减少念儿歌反复画和空手练习画的次数。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应再富有感召力些,课堂气愤会更好。决定在此基础上全面优化目标、方法、策略与过程后再开展一次较为优质、有效的活动。就这样,全体教师吸纳了前三次活动中的优点完善了方案后又开展了第四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