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区域活动教育随笔篇一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充分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一次在区域活动入区时我发现,倪超平时特别喜欢在美工角活动,而今天他却尝试性的来到了益智区,面对益智区老师准备的一大堆物品,他开始随手翻弄起来,比较着玻璃片和垫板的长短,用木棒敲打着,用手电筒照着玩。当发现倪超在益智区动手玩时,我及时来到了他的身边。他告诉我,他发现手电筒会发亮,垫板可弯曲,布可以揉起来,玻璃片很光。我问他:“你已经找到了许多的小秘密,真棒,你能找找一些和光有关的秘密好吗?”他思索着我的问题,用手拍着脑袋,皱起眉头,自言自语地说:“和光有关的秘密?”他拿起电筒对着垫板照,垫板拿得比较远,没有任何发现,于是他放下垫板,拿起白卡纸,用同样的方法一照,纸上马上出现了一个小圈,他兴奋的嚷起来:“真好玩,有个小圈。”他的叫声使我快步来到他的身边,启发的问:“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原因?其它的东西用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他听后赶忙找别的物品操作起来,拿起布和垫板做实验,用电筒一照,发现也有光透出来。“咦!为什么你刚才照垫板时没有发现小圈,这会儿都有呢?”我赶忙见缝插针地问,“是啊!怎么回事?”他自言自语投入到寻找答案中,他拿起垫板,电筒反反复复,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照着,原来是近照有小圈,远照没有小圈。我告诉他,这种近照有小圈的叫光圈。我接着又问:“这三样东西一样吗?为什么会有光透过呢?”他在比较中发现它们的厚薄不一样,软硬不一样,材料不一样,觉得光可以有很大的力量穿过它们,我告诉他:“对了!光有很强的穿透力。”
二:案例分析
通过教师的指导、点化、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知道拿垫板、电筒反反复复,不同方位、不同距离地照着,原来近照有光圈,远照没有光圈,光有很强的穿透力。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思考中了解、掌握了光的穿透性,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老师的适时指导相当重要,因为幼儿在不经中发现了小秘密,但由于缺乏知识经验,他们往往不会继续“挖掘”。如果老师不及时指导,会使许多的发现夭折而失去价值,使幼儿掌握不了原理、知识。在上面的活动中,老师在以下关键处给予了指导。倪超发现了许多秘密,但与光无关,老师及时肯定,并给予引导暗示。幼儿发现了光圈,启发他们继续探索,看看其它物品是否也如此,使他探索下去。当倪超照垫板有了新的发现时,及时引导他和上次的结果做比较,使他在比较中寻找到原因所在,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点,教师给予进一步思考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较深奥的原理——光的穿透力。
三:案例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没有直接将结果告诉幼儿,让幼儿加以重复练习,而是在幼儿探索发现的基础上一步步的加以指导、点化、并不急于幼儿掌握什么,而是让他们在接触、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去探索、去掌握。我想区角中这样的知识掌握并非是教师的教授式的,而是引导发现式的,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区域活动教育随笔篇二
幼儿歌唱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运用图谱有着点睛之处:1、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2、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难点节奏;3、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结合图谱进行幼儿园歌唱活动,听清听懂歌词已经不在是孩子们的负担,相反,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得到愉快的成功体验。直观图片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幼儿较快地理解歌词,同时也让幼儿对歌词保持了更深刻、持久的印象。在活动后期,幼儿可以达到脱离图谱,自由演唱的效果,因为直观的视觉形象已经存在于幼儿的脑海里。
另外,图谱是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幼儿喜欢形象生动的活动材料,因此图谱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图谱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增强直观效果,启发幼儿在理解图谱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旋律节奏,加深理解和记忆,让幼儿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提高活动质量。在歌唱活动中,笔者每次像变魔术一样拿出图片时,总是能看到孩子们脸上的兴奋和期待。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学习兴趣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图谱——这一音乐借助媒体,在本次音乐活动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可爱生动的小动物、美观精致的粉花环、五彩趣味的纸彩杯,帮助孩子们有效、轻松地掌握了音乐的节奏,尤其是活泼跳跃的小音符的出现,不仅让音乐图谱更加充满趣味,还让孩子们形象的知道了“小动物两声叫声”,轻松快乐的解决了目标一的要求。虽然在完整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两声叫声”偶尔会出错,但是孩子们能明白音乐中所表达的乐句含义,理解音乐所描述的游戏情节,提升了孩子们倾听纯音乐的能力。
喜欢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图谱增强了幼儿学习音乐的乐趣,是幼儿易于接受快乐的教育方式,为了让幼儿更主动地学,我们在使用图谱地还需要多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让幼儿学得愉快,使音乐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幼儿歌唱活动中图谱的点睛之处是无可替代的。
幼儿区域活动教育随笔篇三
1、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对植物开花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特征,能用比较恰当的语言对花进行描述丰富词汇。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看各种各样的花。
2、常见各季的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回忆看到过的花。
1、教师提问:你见过什么花?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二、学念儿歌,了解各个季节开的花。
1、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有关花的问题,教师作出解答或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念儿歌,引导幼儿提问。教师做出解答或者引导幼儿讨论。
(2)教师再次念儿歌提问:在这首儿歌当中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师其他小朋友来帮助你呢?(如儿歌中的红艳艳、笑盈盈等词汇)
(3)幼儿一起学念儿歌,对儿歌产生兴趣。
根据儿歌中的月份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花,供幼儿记忆。
(4)进行分组练习儿歌,使幼儿熟练儿歌。
三、活动结束:
活动后请小朋友看的相关花的图片,请幼儿念念《花开歌》。
幼儿歌唱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区域活动教育随笔篇四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歌唱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对老师来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本文通过设境激趣,巧妙质疑,启发诱导和体验成功的方法,引导幼儿“乐”唱,“勤”唱,“善”唱,“敢”唱,从而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真正“唱”起来。
音乐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是重所周知的。儿童天生就具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对发展孩子的直觉、想像与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歌唱活动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更凸显它独特的重要性,但是要组织开展好一堂歌唱活动却绝非易事,有时看似一次应该生动的歌唱教学,却常常激不起幼儿唱歌的兴趣,任你老师手舞足蹈、又唱又跳,孩子们却慵懒地附和着,老师常常会面临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实在的,孩子们无趣,老师也很痛苦。也正如此,如何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歌唱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使孩子们乐于参与活动,对老师来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一、设境激趣,使幼儿“乐”唱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也,我们让幼儿在活动中“唱”起来,不是强迫,是要让幼儿自觉自愿地“唱”,自愿就是激活幼儿的兴趣,不管学什么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浓厚的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是人们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歌唱活动绝非是可以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喜好,唱到哪里是哪里的随心所欲,也不是老师表现自己歌唱技巧和水平的个人舞台。我们知道,歌唱活动教材多种多样,有抒情的,有活泼的,有诙谐幽默的,有叙事性强的,每个教材有自己的独特性,一次成功歌唱活动的开展,它需要老师在活动前反复分析教材,把自己想像成班中的孩子,抓住每一次歌唱活动中的亮点,让亮点照亮孩子,抓住孩子。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亮点,其一,在我认为就是设置适合的教学情境,让游戏贯穿其中。
1、改变教师自身的形象创设游戏情境。
有的活动中教师稍微改变一下形象,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歌唱活动《钓鱼》,我考虑到《钓鱼》这首歌曲极富情境性和幽默性,就设计了教师扮演成“渔夫”,头戴草帽,手提渔桶,肩掮渔竿的形象出场,一开始就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与“渔夫”的互动中,孩子们是主动和积极的,他们欢快地唱着,完全投入了教师设置的情境中。
2、运用孩子喜爱的角色创设游戏情境。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幼儿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建构式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学习。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使幼儿身心获得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我们不妨在歌唱活动中多多设计由幼儿扮演的环节,这对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十分有用,可以这样设计的歌曲有很多。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拔萝卜》、《小兔乖乖》、《小花猫和小老鼠》等等,这些歌中的角色一般比较丰满,扮演起来丰富简单,再准备一些头饰、服装什么的,就十分出彩了,幼儿可以从中找到无穷乐趣。
当然,情境设置没有一定的格局和模式,也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创设情境的,又有很多时候是一歌多“景”,多种游戏情境交替使用,这需要老师选择和把握,在以调动幼儿“唱”的兴趣基础上,找到适合本歌曲的最佳教学模式。
二、巧妙质疑,使幼儿“勤”唱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主动、顺利地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求新知的活动,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也就是设置一种疑问。教师可以借助图谱、图片,加入视觉感官的参与,既使幼儿的感知更加具体、生动,又可以帮助幼儿解决歌唱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比如:歌唱活动《钓鱼》,多处出现休止、四分全音、语气词“嘘嘘”,这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较难掌握的,此时,教师如果单凭示范讲解将很难解决这一难题,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节奏图谱,在休止处画了放大的休止符,在四分全音处画了一条长长的波浪鱼线,起伏的四次波浪鱼线表示四拍,语气词“嘘嘘”处则画了两个感叹号状,让幼儿马上联想到我们平时习惯做的让人小声说话食指压唇的“嘘嘘”动作,开始出现图谱时幼儿马上出现了疑问,“这是什么呀?又是圈圈又是线的。”但只要边听歌曲边看老师指图,孩子们很快就能猜出来图谱的意思,有了图谱的提示,孩子们不怕练唱,很快掌握了休止、四分全音和语气词“嘘嘘”,难点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三、启发诱导,使幼儿“善”唱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作品协调的情境与氛围,才有可能进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音乐,充分感受音乐。幼儿歌曲中就有这样一部分需要通过情感体验的歌曲,教师往往很难运用比较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需要幼儿运用身心去感受,才能理解作品,继而表达作品唱出作品。
1、给幼儿充分想像、充分体验的空间。
歌唱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幼儿成为歌唱家,而是让幼儿理解歌曲,运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歌曲,从而身心获得愉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幼儿有大胆想像、大胆体验的自由,让幼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而不是老师直接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孩子,更不应该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理解歌曲。比如:歌唱活动《小鱼的梦》,老师活动前和孩子于“梦”进行了多次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讲讲自己做过的梦,比较美梦和噩梦的不同,教师还和幼儿一起欣赏关于“梦”的美术作品,这样,幼儿就能深深体会到歌里小鱼梦的美好,自然运用轻柔、舒缓的声音进行演唱。
2、运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当幼儿的音乐素养达到一定阶段时,他们会运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听到进行曲之类的歌曲会用雄壮、威风、有力等词语来描述,听到摇篮曲之类的的歌曲时会用轻柔、舒缓、柔美、安静等词语来描述,同时,当幼儿听到音乐时他们往往会按奈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如:《大雨和小雨》、《雪花和雨滴》,可以引导孩子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大小的不同,从而感悟两段歌曲应该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久而久之,在不断的积累中,幼儿逐渐学会对不同的体裁歌曲使用不同的演唱技巧。
四、体验成功,使幼儿“敢”唱
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是一个发展着的、能动的个体,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总是在以主体的身份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因此,为幼儿创设一种体验成功的轻松愉悦的歌唱环境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在音乐小游戏中提供一些最简单的,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如杯子、餐具、玩具等作为幼儿演唱活动的自然材料,进行即兴歌唱游戏,提供筷子、勺子、果壳等作为幼儿创制乐器的自然材料,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成简单的乐器以供节奏练习。幼儿在这样的活动环境中有权也有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活动,幼儿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投入最原始、最简单、最初级、最基本的自我创作中。幼儿人人都能享受到成功,音乐的快乐是如此简单而美妙,我们又何愁孩子们会不愿、不敢、不想唱呢!
歌唱教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明,绝非三下两下就能成就的。总之,歌唱活动一定要体现幼儿教育生动活泼的特征,让幼儿充分游戏、参与环境、大胆想象、善于表现,从而乐唱、勤唱、善唱、敢唱,让歌唱活动能够真正生动活泼地开展,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区域活动教育随笔篇五
元元是我们班年龄较小的一名男孩子。开学到我们班时,我就发现他有些任性,常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并又哭又闹,还常常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给他讲道理他也听不进去……针对他的问题,我曾尝试着采用鼓励、表扬的办法来激励他、促进他改正自身不足,但经过一段时间却发现,鼓励、表扬对他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起作用,而对于另外一些问题作用就较差,几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在每天加强对他观察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最近,在区角活动时我发现元元爱去美工区玩,喜欢玩美工区里小贴贴,有时把小贴贴粘在他自己画的小房子里,有时还照着小贴贴画图片。他在美工区的举动让我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东西,也使我的脑子里闪过一种个别教育的构想。对!就从他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结合一个图表来帮助他改正他身上的.不足。
下午区角活动时,我找到元元并问他:"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说:"飞机"!"好,miss katy给你画一个飞机,咱们给他起个名字吧。""叫元元号"元元兴奋地跳起来。"那好吧,这就是你的小飞机了。"然后,我在小飞机上画上两排小格子,并给他讲明画的意图:上面的格子代表'星期',下面的代表'坏习惯'。我告诉元元,这架飞机是专门来运送坏习惯的,第一次咱们运送'扔鞋子'的坏习惯,如果你每天能按老师的要求睡觉前把鞋子摆好,而不到处乱藏鞋子,那么就在下面的格子里给你贴上一个小贴贴或你自己画一个画,当所有格子都画满了,你的小飞机就能把坏习惯运走了。"怎么运呢?"元元好奇地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给他留了一个悬念,以激起他的好奇心,这样能使他改掉坏习惯的决心更大一些。不过第一周里他没有能每天都做到不到处乱藏鞋子,不过他却总问我飞机要怎么运坏习惯,我还是没告诉他,而是暗示他小贴贴都贴上了才能告诉他。第二周,好奇心促使他记住了我的话,每天他都做到不到处乱藏鞋子了,并兴奋得赶紧来告诉我他的这一进步。我马上给他折了一架漂亮的飞机,上面写上'乱扔鞋子'的坏习惯,我让他自己把飞机投向天空,飞机借着风飞向远处,我带着他喊"元元的坏习惯运走喽!回不来啦!"小朋友们看着我们喊,他们也一起喊了起来。此时元元既兴奋又激动,我借此机会在大家面前问他:"元元,你的坏习惯真的运走了吗?"他十分认真地说:"运走了。""我们大家都听到了,对不对呀?"我问其他的孩子们,"对"大家齐声喊着。"那我们就看元元的行动了"。"好"!他很肯定地答应我。这个坏习惯改了,我在飞机上又换了另外的一个内容,并告诉他完成后又会有另外的惊喜。
最近我发现元元的一些坏习惯确实改掉了不少,这让我兴奋不已。从对他的个别教育中我深深感受到:鼓励、表扬只是教育手段的一部分,要想在个别教育中有更大的收获,应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问题选择适当的教育办法才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