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25篇)

时间:2024-12-17 作者:储xy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一

本次调研主要是在实地考査xx县xx镇xx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当地农民的环境意识,分析当地农民维权特点及形成原因,其中着重阐述了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一些改善维权困境的建议。

关键词 污染转嫁 农民 环境意识 维权困境

经过实地走访,我们认为,xx村污染转嫁问题主要体现在鲍邱河的水质污染和外来垃圾污染上。

(一)鲍邱河的水质污染

根据调查问卷,村民们认为排在第一位造成鲍邱河水质恶化的原因是“企业污水排放”,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垃圾”,这印证了xx村的环境污染是由污染转嫁引起的。根据学界的通说,污染转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即将高污染、搞耗能的产业、工艺、设备转移到另一区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被转移地;另一种是废物、危险品的转移,即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将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污染废弃物、含有放射性的废物、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危险废物转移到另一区域。“企业污水排放”属于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据村民们介绍,鲍邱河的主要污染源是附近的两家钢铁企业,这两家企业是xx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黑色金属制品业(属于高污染产业)的龙头企业,企业排放的未达标的污水污染了鲍邱河。“生活垃圾”则属于废物、危险品的转移,上游燕郊产生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排入鲍邱河,这些污染废弃物顺着水流到达xx村,造成了当地的河水污染。

(二)外来垃圾污染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意外的发现了外来垃圾污染,其触目惊心的程度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据村民们介绍,外来垃圾是一些本村村民从附近的北京、廊坊等地运来的,他们把可以卖钱的垃圾回收,其余的直接就地丢弃。村里外来垃圾堆放点的规模令我们乍舌。以一座收废旧的房子为中心,方圆2-3平方公里全是垃圾,特别是房子背后的一眼池塘,塞满了各色各样的垃圾,垃圾发酵后混杂在一起的恶臭让人无法呼吸。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污染转嫁背景下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一,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理性认知意识仍有待加强。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在农村的普及,农民与外部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通过大众媒体对环保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接触,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但由于国家的环保宣传主要集中在城市、宣传内容也以城市居民为受众设计,贴近农民的环保宣传少之又少,加上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在理性层面仍较欠缺。

第二,农民有提高环境认知意识的愿望和需求。随着环境污染由城市转向农村,环境污染对于农民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农民都有了解更多环保信息的愿望。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环保信息,例如遭到环境侵权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当地环境质量信息等,成为农民最迫切想得到的环保信息。他们普遍抱着“学以致用”态度对待环保信息,希望掌握这些信息后能更好的解决自身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三,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有较强的滞后性。只有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自身生产生活时,农民才会想到维权。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xx村村民维权始于村里的饮用水受到污染,已无法饮用。在企业污染环境的初期,农民并不知晓,或者虽然知晓,却由于自身没有受到实质损害而未及时维权,环保知识的缺乏和权利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农民维权意识的滞后。

第四,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有一定的狭隘性。农民在环境维权中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从环境监管、接受环境投诉、到负责解决环境问题,只要出现了问题,农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政府。这与我国传统的“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有关。传统中国,行政权力强大,行政权力同时行使了司法权和部分立法权,演变延续至今就成了“只要找政府一切问题就能解决”的现象。但在没有分析各种维权方式利弊的情况下,盲目依赖政府,会使农民维权的道路越走越窄。而且当找政府后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这种对政府的严重依赖会转化成对政府的严重失望。当然,农民维权意识的狭隘性也与其对其他维权方式的不了解以及其他维权方式的无效性有关。以环境诉讼为例,我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对环境诉讼不了解,就更不用说利用诉讼维权了,而现阶段环境诉讼本身的缺陷也使其难以进入农民维权的视野。

为什么农民的维权之路如此艰辛?xx村村民在问卷中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结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对农民维权的困境也做了一些思考。

1.国家政策的偏差、政府在诸多领域的缺位与农民对政府的依赖之间的矛盾

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策都体现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特点,不仅农村经济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也为公共政策所忽略。虽然这几年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之前的政策偏差有所纠正,但几十年积聚产生的问题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

此外,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的诸多领域存在缺位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及其他资源投放严重不足。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几乎全部用于城市和工业,农村的环保设施投入几乎为零。 这一问题在xx村也存在:村里没有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鲍邱河。第二,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在以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的基础上的,对农村环境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当前,最基层的环保系统是县一级环保机构,只有少数乡一级政府设有环保办公室、环保助理、环保员等,但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属于环境监管的空白状态,无法在事前或事中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发生。

中国农村松散的组织结构在集体行动方面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在提供像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方面的能力先天不足。 因而在环境维权过程中,农民表现出对政府的严重依赖,但国家政策的偏差和政府的缺位使得农民无法从政府获得其期望的结果。这一矛盾已成为农民维权活动中最显著的矛盾。

2.政府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理念之间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本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多年来我国奉行“经济指标至上”的发展观念,一些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唯经济论”,盲目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降低招商引资门槛,哪怕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也在所不顾。引进上述项目之后不但不对其进行环境监管,反而为其污染环境提供种种便利,对触犯环境法律的.责任人百般包庇,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本末倒置的发展理念本应该予以摒弃,但对经济增长的盲目追求使得这一错误观念仍有生存空间。

3.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严重依赖与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双重弱势地位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的生产部门,农民的生活资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如饮用水、燃料、食物等。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获得生活资料的途径更加广泛,但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仍是最主要的途径,这使得自然环境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有更直接的影响。但农民在环境保护中却处于双重弱势地——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和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 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地位,使农民在与污染企业谈判和抗争中处于劣势;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地位,使得农民在分配环境保护资源、组织城市污染转嫁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一矛盾使得农民的环境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4.农民环境维权能力的薄弱与环境维权的复杂性、高成本之间的矛盾

首先,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不强,缺乏抵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虽然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不了解必要的维权知识,不知如何维权。其次,小农经济在当今农村仍普遍存在,农民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这使得对集体力量依赖性较强的环境维权在农村难以开展。再次,基层政府的不支持也减弱了农民的环境维权能力。有的基层政府与污染企业关系密切,甚至包庇、纵容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有的基础政府对农民维权活动抱有偏见,认为农民是在“胡闹”,为了保持当地社会稳定,对农民的环境维权活动进行压制。另外,农民的经济条件也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环境维权能力。

与此同时,环境维权比一般维权更复杂、成本也更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证据收集的难度很大。环境污染损害的滞后性和复杂性使得环境污染案件的因果关系难以认证;另外,环保部门摄于政府的压力常常不敢出具鉴定或者不敢出具真实的鉴定。第二,环境维权的成本很高。证据的收集、因果关系的证明等都需要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这必然产生高昂的律师费、鉴定费用,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民无法支付这些维权成本。第三,维权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便农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收集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相关情况,结果并不一定是公正的。污染企业大多是当地政府的利税来源,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环境执法。

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立法方面的建议,早已引起国家的关注,我们无需“老生常谈”,我们在该部分提出的建议主要结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农民维权困境,围绕“如何在实践层面保护农民环境权益”这一主题展开。

(一)建立农村环保机构,保证环境保护资源的公平分配

鉴于现实中环保部门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无法公正执法,因此应建立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直接受环境保护部管辖的环保执法系统。为了弥补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缺位,政府应建立农村环保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提高基层环保执法者的业务能力;明确农村环保机构的职责和执法手段,防止权责不分,互相推诿现象的出现;扩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经费充足,环境检测设备齐全,为农村环境执法提供人力、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环境维权方面对政府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作为沟通政府与农民桥梁的村委会无疑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村委会。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有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职责,这其中当然包括代表和维护村民的环境权益。村委会的普遍性和职责的法定性,由村委会代表农民主张环境权益无疑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

但现实中村委会作为代表维护农民权益仍存在不少困难,第一,村委会代表农民维护环境权益没有经费支持。目前村委会的经费很少,假如将本来就少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用于环境权益的维护,村级财政将更加捉襟见肘。为此,国家可以加大对村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提高村委会的活动能力;还可以赋予村委会为采取环境维权行动合理筹措资金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建立监督机制,防止该权利成为村委会谋取私利的手段。第二,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的资格在法庭上常受到质疑。现实中,法院常以村委会“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为由,拒绝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鉴于农民维权力量的薄弱性、环境污染的集体危害性、环境维权的复杂性等原因,法律应该确定村委会可以以原告的身份代表本村村民提起诉讼。

(三)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

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意义重大。首先,应借助社会舆论、媒体等途径,增强广大农民对环保知识、环境维权等的认识能力,鼓励农民积极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调查中我们发现,大众媒体在环境信息的传播方面已成为农民的首选,因此社会各界应利用好这个平台,提供更多易于农民接受的环保信息。其次,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目前地方政府或者对本地的环境状况不甚了解,或者有所了解但不对农民公开,这些做法是与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相违背的。因此,应尽快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农民监督当地环境提供条件。再次,支持各种ngo向农民提供环境维权服务。这可以有效解决政府对农村环境资源供给不足和农民对环境资源需求方面的矛盾。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民对ngo的了解较少造成农民在遇到环境问题时向ngo寻求帮助的意愿较小,因此,政府应该创造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并加强引导,让更多的ngo走进农村和农民,为他们提供相关环境服务。

(四)扩大法律援助制度的适用范围

目前中国的法律援助对象主要是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和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不包括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其原因主要有:一,法律援助要求接受援助的对象“生活困难”,但农民没有固定收入,难以证明自己的收入状况。二,农村贫困面太大。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法律援助机构的力量和资源本身并不充裕,无法满足农村的需要。三,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较窄,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受到的损失往往不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数目较大,对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应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机制。为了解决法律援助资源紧张的状况,该机制可以是一个多方参与的机制。一方面,政府应充分依托现有的法律援助机构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各界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法律帮助。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二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

我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

本文以余姚市康山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

康山村地处余姚市区北首,距市中心2公里,区域面积3。 5平方公里。东靠北郊村,南临丰山前村,西隔姚江与畈周村相望,北止旗山、新桥村。交通发达,梁周一级公路,余禾公路穿村而过,给我村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村土地总面积3026。6亩,其中耕地面积1384。6亩,山林1162亩,水面100亩。总人口2240人,下辖13个村民小组,农户849户,党员99名,社员代表39人,村民代表40人。20xx年村总收入45110。3万元,农业收入1935。3万元,工业收入390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89。84元元,村集体可用资金212。7万元。先后获得余姚市卫生村,余姚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街道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村境属姚江以北平原,地形平坦,间有小山丘,属古泻湖地貌,多粉泥土、黄斑泥。气候温暖多雨,属亚热带季风区。

近十年来,康山村新建了多家公司企业、工厂和化工厂,也发展起了农禽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为村子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创造了条件。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为村子带来了污染。污水、废气的排放、大量垃圾的产生都使村子的河流、土地、大气有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针对这些情况,村委会也实施了各项措施,进行了治理。

(一)康山村环境污染现象简述

康山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为突出。该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区域部分,而又以有居民带更胜。康山村各个自然团都有小溪,这些水量并不丰富的溪流是当地主要的自然水源,不仅灌溉农田,有些当地居民和外地务工人员还经常用以涤衣洗菜和清洗器具。除此之外,在兴建了许多工厂之后,大量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之中,虽然已及时处理过该问题,但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曾经的河流还是相当清澈的,没有水藻,鱼虾也丰富,平时不仅用以洗米,还有许多人去游泳。但是现在已经俨然不是那般模样,小河里沉积了厚厚的淤泥,水藻、水葫芦遍布,湖水也发绿发臭,部分流段出现断流现象。

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村民虽不满这些情况,已很少使用河水,但也没有人会主动清理河流。有的居民还在门前溪流中喂养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鸭粪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们还在这样的水质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最后伤及当地居民在所难免。

除了水污染,垃圾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经常有村民在路边或者田里焚烧垃圾或农作物剩余。焚烧时产生的大量浓烟和焚烧后剩的垃圾灰不仅污染了大气,也影响了农田的质量。此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如城市居民,即使已经建造了一些公厕和大垃圾箱,但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另外,在化肥、农药被推广之后,大量化肥和农药被用于田地中,并且随着水流进入河流之中,这不仅对土地有污染,对河流也造成了污染,更会间接影响到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

(二)康山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来源多样。污染源有当地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垃圾,如农作物垃圾、化肥农药、家禽家畜粪便、瓜果皮、塑料袋、污水等。

2、主要表现为水源污染、垃圾污染。水中产生的水藻过多过快,家禽家畜粪便排放,污染远远超过了溪水的自净能力;生活垃圾过多,垃圾随处乱扔。

3、污染区域集中于居民区、工农业生产区。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近倾倒垃

圾,所以很多门前和路口段都堆积了很多垃圾废物。

4、污染时间的全年性。

5、治理的艰难性。环境破坏了需要治理,但是农村环境的治理起码受到一下两个因素的制约: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工厂不愿治理排放的污水废气,因为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维护还缺乏认识。

(2)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奇缺。污染起来是举手之劳,而要治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规模的治理、清除和保护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不现实的。

(三)康山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这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被污染的小溪内鱼虾大量减少,土质遭到破坏。

2、不利于饲养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人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涤后的蔬菜;人们所呼吸的是恶臭难闻的被污染后的空气。

4、间接危害到城市区域。当地被污染的农产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间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环境换取的繁荣一定是不持久的。总有一天人们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它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6、对当地形象影响不好。环境的破坏是人们素质低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时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抓紧治理。

纵然是困难重重,总不能因噎废食。权衡利弊,人们还是支付不起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只影响一个人,而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今后的子子孙孙??

治理环境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措施,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方法。

(二)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脱离了群众,一切都是空谈,毫无价值。

(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习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四)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方针,我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从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由村委会安排人员专人专办,这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环境保护工程表。比如先增加公用垃圾箱的数量,并每天增加清理次数;同时开展河流治理,定期打捞河流中的垃圾、清理水藻等。

(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体共同协商制定后严格执行,必要时可使用强制措施。

(四)责任到户,责任到人。每户居民负责自家门前路段流域的环境卫生。

(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设卫生监督员巡视本村卫生。污染公共环境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

(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环保合作组织,每个组设分理处。每个自然团应该选择合适场所作为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应远离居民区。将垃圾分类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回收利用。

(七)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在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小组或自然团之间进行卫生评比工作,定期评比一次,评比出最佳卫生团队和最差卫生团寨通报全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八)严禁在上游河段饲养或放养家禽家畜,以免动物粪便造成水质污染。

(九)要控制农村工业污染。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禁止淘汰的、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污染严重的技术、产品向农村转移。加强对企业进站废水检测,防止超标排放废水进入管网。继续抓好化工产业的整治,最好能建立污水处理站,并与城市污水管网相连接。对农村的企业实行分类治理,关停淘汰一批非法小加工点,搬迁整合一批基本符合条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确保水质提升。结合行业实际,提出准入条件和排放要求,通过治理来整合提升一批,淘汰取缔一批,促进该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新改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已投产的规模养殖场,按要求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并进行限期达标排放。争取在三年内完成80%畜禽养殖户污染治理,20%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全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置。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加大投入,争取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政策,因地制宜利用管网接入集中处理和厌氧动力、生化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等办法,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度。推广大岚镇有机垃圾太阳能处理的模式。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并不希望生活早污浊不堪的环境当中,我们呼唤青山绿水,那就要从我们每一个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有时候文明只是举手之劳。

关于全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情况的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市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提高环境质量,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在对新郑市几个乡镇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村庄养殖户的养殖设施简单,除少数村庄外,大多数村都没有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如养殖户聚集的新郑市八千乡南部的几个村庄,多数养殖户都是在自己的家里进行饲养。少则几千只,多则上万只,空气质量十分恶劣。并由此滋生了大量的苍蝇,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

(二)生产生活污水和生产生活垃圾大部分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乡镇中,池塘边、小河旁、村边地头多数成为了农村的生活垃圾场;乡镇企业较发达的乡镇,都没有污水处理厂,企业的生产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些乡村,个体企业较多,产生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无人管理,环境监管失控。造成农村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使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到目前为止,流经新郑的双洎河水质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仅危及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

(三)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这是多年来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使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水源污染等问题突出,同时也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突出,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残留通过“米袋子”、“菜篮子”最终也将影响到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

(四)能源利用方式落后,清洁能源利用率底。目前,我市农村的主要能源依然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了木材、破坏了植被,又污染了大气环境。有些农村燃烧秸秆现象仍时有发生,产生的烟尘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五)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包括当地农民在内都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这就造成治理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和不足,制约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我市应尽快依法制定和实施一批地方性农村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标准。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坚持综合利用,实现有效治理。一是要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配套,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尽量实现零排放,解决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难题。二是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项目,在项目立项、

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严格把关,引导鼓励企业走综合利用的路子,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三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牧、鱼牧、果牧相结合的牧—沼—果、牧—沼—鱼、牧—沼—菜等种养模式,实现对有机营养物质进行多层次的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新郑市新村镇的文士湾村农民发展猪-沼-果种养模式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这种模式不仅使农民一年四季不用买煤,也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使饮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三)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步伐。各地要结合文明村建设,协同农办、水利等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在这项工作中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可提供的资金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制定方案,避免操之过急,造成新的不安定因素。

(四)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各级政府应采取一些扶持政策,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予以重点补助。可以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以后逐步建设。建制镇要单独或联合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场),提高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

(五)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和产业特色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村镇建设。

(六)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确保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达标排放。一是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建设一套完善的环

境监管制度,确保乡镇企业生产符合环境管理要求;二是要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关停;三是严格控制村庄新办企业,并逐步引导村办企业进入乡镇工业园区,便于集中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七)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揭露和批评违法行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农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尊重农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应定期向农民群众公布,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三

作者:赴榆中县环境保护宣传小分队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工农一体化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它的出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借着本次西北民族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榆中县环境宣传小分在榆中县高墩营村进行了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出调查报告,为当地政府更好地建设环境友好新农村提供依据。

调查时间:20xx年7月29日——8月1日

地点:榆中县高墩营村

调查对象:榆中县高墩营村村民

活动准备期间,我们走访了榆中县环保局和县城周围各村,对初步了解到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农村村民制作了调查问卷(见附件)。

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走访和实地考察,我们得到不同村民对农村环境现状的认识,从而更加客观地了解农村环境的情况。通过分析造成不同人群观点差距的原因,我们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本次调查共走访农户一百余户,回收整理有效调查问卷107份。

通过走访农户进行调查,以及对调查表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村民普遍对当前村里的环境表示不满意,不到30%的村民表示满意,针对当地的环境问题,村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现将调查问卷做系统的整理如下:

(一)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25岁以下者占10.28﹪,26-45岁者占43.92﹪,46-65岁者占28.97﹪,65岁以上者占16.82﹪(见图1)。其中,90.65%的被调查者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91.59%被调查者在当地务农,只有不到10%在外地打工或正在上学。

图1:调查人群年龄示意图

(二)影响村民生活的环境问题

问卷第3题:影响您生活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可多选)

调查表显示,100%的村民都选择有“生活废弃物污染”,91.58%的村民还选择了“家畜排放物污染”(见表1)。

问卷第4题:当地家畜粪便污染状况如何?

调查表显示,大部分的村民认为家畜粪便污染比较严重(见表2)。

表1:影响村民生活的环境问题

表2:当地家畜粪便污染状况

(三)用水情况在高墩营村,大部分村民认为当地缺水,这些农民反映近年来在农村周围建起了工厂,以前河流的水都已不能再直接使用,现在村里的用水都来自井水,而现在的井越打越深,他们也在担忧。村民对当地是否缺水的认识如图2。

对于当地农作物的灌溉,62.61%的农户还是选择大水漫灌。只有极少数农户采用较为科学的滴灌技术。(如图3)

图2:村民对当地是否缺水的认识图3:当地农作物浇灌方式

(四)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调查表显示,84.11%的村民认为使用农药、化肥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如图4),但他们都不知道具体有哪些危害。

在选择农药、化肥时,67.29%的村民更是不加思考地说选择效果好的,不到1/4的村民选择不污染环境的。(如图5)

图4:农药、化肥对环境是否有影响图5:农民选择农药、化肥的标准

(五)村民对《环保法》的认识

问卷第9题:您对《环境法》了解多少?

图6为村民选择的情况。其中,仅有1.87%(2人)认为自己对《环境法》基本了解,而这两位被调查者也只是本村暑假回家的两名大学生。其他人的选择则体现出当地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

图6:村民对《环保法》的认识

(六)是否投诉

问卷第10题: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您是否选择投诉?

图7为村民的选择情况,其中将近一半的村民怕麻烦而不投诉。

图7:村民对环境问题是否投诉的看法

(七)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问卷第11题:您认为环境问题是否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调查表显示,15.89%的村民认为环境问题阻碍经济发展,66.36%的村民认为二者有一定联系,17.75%的村民认为二者毫无关联。

(八)对造成当前环境问题原因的认识

问卷第12题:您认为造成当前环境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表3为当地村民的看法,其中大部分村民能意识到群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表3:村民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九)对加强环保的建议

问卷第13题:您认为目前在环保方面最需要的是什么?

图8为村民的选择,有些村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诸如: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站;减少外来工厂的进入农村;村干部进行学习培训后进行正确引导等等

图8:村民对加强环保的建议

(十)环保宣传的负责部门

问卷第14题:您认为环保宣传由谁负责?

调查表显示,15.89%认为由政府部门负责,71.03%认为由村委会负责,4.67%认为应该由村民自行组织,8.41%认为由下乡学生。

通过对高墩营村环保问题进行调查可以看出,农村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个别人、个别具体组织造成的,而是在我们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所导致。

(一)生活废弃物和农村蓄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我们走访农村时发现,当地村民的生活垃圾随意乱倒,蚊蝇滋生,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某些农民甚至将动物皮钉在门板、板凳上,放到路边晾晒,将猪毛等动物鬃毛随意摊晒、气味难闻,蚊蝇大量聚集。从而严重影响了周围村民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人们身心健康、恶化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加速农村的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农村,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四

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由于农村大多数居民都是饮用自然水,这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命安全,并且农村以种植业为主,水质安全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而且云阳大多数农村的河流以及小河沟是长江的支流,污染会直接影响长江水质!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

2进一步了解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3.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各种原因;

4.向广大村民提建议,向他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呼吁村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为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1.实地调查

我们在云阳县黑马村和云阳泥溪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大多数河流、池塘、水库、水沟等都存在不同层度的污染。 在黑马村我们主要调查了2个大型水库、一家山羊养殖基地以及流向长江的一条溪流。在这中间的一个水库里,我们发现水质污染特别严重,水面漂浮着很多塑料袋以及各种

瓜果皮,不时传来一阵恶臭。据了解,这个水库已经废弃没有再使用了,但是这个水库严重影响到了环境。在山羊养殖基地,我们老远就闻到一股膻味,在基地另一端是排出去的废物,我们看到一股夹杂着黑色的水顺着一条小水沟流向了一条小溪流,我们继续顺着一条小溪一路走,发现有些干涸的地方有许多被扔掉的衣服、鞋子甚至还发现了3个农药瓶,还有无数碎的玻璃渣子,但就在小溪的下游修筑有两个居民饮用水池,还有一个大型水库,这个水库为磐石水厂提供水源,这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生命安全!

在泥溪乡街道旁的小河里,我们发现河面上了两边漂浮着很多的生活垃圾,包括泡沫、一次性碗筷、塑料袋、各种食品袋等,其中光是塑料袋就不少于23个,并且只是一段流域,并且河岸两旁泥沙堆积严重,导致河床抬高。

在一条公路旁的水池里我们发现水面上有被扔掉的牛奶盒,而且还漂浮着一层油状物质,经过询问原来是通过这条路的一些驾驶员的车漏了油流进去的。

2.走访调查

在泥溪乡我们向周围的村民询问了相关问题及情况,其中有些村民向我们反映经常就有建设房子留下的碎屑被卡车运到河边然后直接倾倒在河里,造成河床泥沙堆积,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船舶通行,并且有大部分泥沙被水带到了长

江里面,当晴天时候,河里总会散发出一阵恶臭,当下雨河里涨水的时候,泥沙上翻,搅合着垃圾,经常在一些窄的地方堵塞。

在黑马村我们询问了一位村民,他告诉我们有一个以前用来 10多位村民集体中毒,所幸的是没有人死亡,后来经上面部门调查才知道是因为在上游的一个工厂里铬超标,后来该工厂被下令该造,现在已经撤了这个工厂。并且还向我们讲述了有一个堰塘里的鱼大量死亡,造成的损失约有两万元的事。我们向他询问了原因,他说是水里长了一种叫水葫芦的水藻,使堰塘的水下严重缺氧,我们查询了一下水葫芦,这是一种和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曾经疯狂繁殖并造成水质被破坏,并且这里经常有农村妇女洗衣,如果用的洗衣粉里含磷的`话,造成的水华会更厉害。

1.居民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以及设房屋产生的废物;

2.工厂产生的未经处理废水;

3.种植农作物所用农药残留的污染物;

4.含磷洗衣粉和化肥排入水中造成的水华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

1.农村大多数居民由于文化较低,品德素质较为低下,环保意识不高,对于水污染造成的后果不了解,并且对于已造成的污染不采取措施;

2.没有设立专门的垃圾处理点,都是随便扔掉,对于有毒物质也未经处理;

3.村里没有专门的水质管理条例和水质污染处理方案;

4.相关部门没有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等。

1.向村委会反映相关情况,向村里提建议,让他们把村里被污染的水源治理好;

2.污染特别严重的村里无力治理的向县里水利部门反映情况。

3. 向村民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让他们懂得要珍惜水资源,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由于农村大多数村民都是老人,对于水质污染的隐形危害不大了解,往往是危害显现出来了才意识到严重性,并且水质遭到污染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希望人人都意识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也希望人人都能主动投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回来!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五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经验并加以深入思考,理论结合实际精心撰写了本文。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其言论无论多么精妙都只是高阁之谈,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本文以湖南省靖州县新厂镇营寨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笔者认为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处。

新厂镇营寨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地处靖州县边陲,与通道县县溪镇接壤。全村共六个自然团,名多村民。营寨村是典型的山地村,交通极为不便,境内没有大河和水路航道,目前全村也还没有一条正式的公路,通往镇政府驻地的公路正在铺筑当中,工程竣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多年以来当地村民都是经过泥泞的盘山公路去往通道县县溪镇,而很少再到新厂镇赶集。该村的落后与闭塞全县闻名,虽然如此,由于当地村民勤劳能干,坐山吃山也是温饱有余,这些年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当地的香菌种植产业。该村相当一部分的村民都从事香菌种植,尤其是上营寨和下营寨更胜一筹。香菌种植给该村带来的财富一时间还难以统计到具体的数字,但是,自从种植香菌以来村内面貌的改变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时显著的。

与此同时,香菌种植业给该村的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极不符合“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六字方针的“村容整洁”一条。

一营寨村环境污染现象简述

营寨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为突出。笔者便有深刻的体会。从前的青山绿水被糟蹋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不堪入目。

该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区域呈带状分布,而又以有居民带更胜。营寨村各个自然团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小溪,或穿团寨而过,或绕团外而流,这些水量并不丰富的溪流是当地主要的水源,不仅灌溉农田,还为当地居民提供涤衣洗菜之便。营寨虽处于闭塞之地,但山水田园风光清秀无比,民养自给有余。但是现在已经俨然不是那般模样,小溪里沉积了厚厚的淤泥,烂橘子烂菌包破塑料袋将溪水堵得水泄不通,部分流段出现断流现象,如厕后使用过的卫生纸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并统统倾泻于小溪当中,不但有碍观瞻,时间一长臭味熏天。

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村民却不以为然,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还在门前溪流中喂养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鸭粪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们还在这样的水质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最后伤及当地居民在所难免。

二营寨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来源单一。污染源主要是当地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如烂菌包。烂塑料袋、如烂水果、洗衣污水等。

2、主要表现为水源污染。几乎所有的垃圾都排泄到小溪里,远远超过了溪水的自净能力。

3、污染区域集中于居民区及河湾处。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近倾倒垃圾,所以很多门前的溪水流段都堆积了很多垃圾废物。溪水拐弯处则沉积了大量的垃圾。

4、污染时间的全年性。以前每逢夏季溪水涨水的时候,由于水量增大流速加快,溪水会把沉积下来的垃圾冲走,但是最近这些年由于河道淤塞严重,垃圾数量剧增等原因溪水已经无力带走沉积多年的垃圾,因而污染的时间由原来的季节性污染转变为全年的污染。

5、治理的艰难性。环境破坏了需要治理,但是农村环境的治理起码受到一下两个因素的制约: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维护还缺乏认识。

2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奇缺。污染起来是举手之劳,而要治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规模的治理、清除和保护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不现实的。

三营寨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这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当地生态平。被污染的小溪内鱼虾几乎灭绝。

2、不利于饲养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人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涤后的蔬菜人们所呼吸的是恶臭难闻的被污染后的空气。

4、间接危害到城市区域。当地被污染的农产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间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环境换取的繁荣一定是不持久的。总有一天人们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它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6、对当地形象影响不好。环境的破坏时人们素质低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时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抓紧治理。

纵然是困难重重,总不能因噎废食。权利弊,人们还是支付不起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只影响一个人,而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今后的子子孙孙

治理环境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既然是要治理那么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方法。在提出具体方案之前笔者认为还需要花一些篇幅来论述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我们制行动方案时有宗法可循。

笔者认为有关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措施,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方法。例如营寨村是一个贫困山区在财力上无法安排专门的环卫车辆就不要做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应当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解决类似问题。

二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脱离了群众,一切都是空谈,毫无价值。

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习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四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方针,结合营寨村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从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由村委会安排人员专人专办,这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环境保护日程表,具体规划每一个时段季节的环保目标。第一步是在汛期来临之前全面疏通河道第二步应该在汛期来领之时借助水力将河道清理干净,将沉积多年的垃圾冲走第三步应该巩固成果,积极防范,杜绝再次污染。

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体村名共同协商制定后严格执行。

四责任到户,责任到人。每户居民负责自家门前路段流域的环境卫生。

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设卫生监督员巡视本村卫生。污染公共环境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

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环保合作组织,每个组设分理处。每个自然团应该选择合适场所作为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应远离居民区。实行“户、团、村”模式,户分类,组回收、村收购。也就是说每户居民事先将

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分离出来以适当价格卖给环保合作组织,然后每个组派专人定期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储存,最后由村统一再能行二次回收并转运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本村环境保护的日常开支。

七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在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小组或自然团之间进行卫生评比工作,定期评比一次,评比的内容主要是看该团组的公共卫生情况和村容村貌是否整洁,评比出最佳卫生团寨和最差卫生团寨通报全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八严禁在上游河段饲养或放养家禽家畜,以免动物粪便造成水质污染。以上八点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建议,仅供参考,不足之处可在具体实践中补充或修改。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并不希望生活早污浊不堪的环境当中,我们呼唤青山绿水,那就要从我们每一个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有时候文明只是举手之劳,营寨村相较于其他村而言经济较落后,但我们必须让环保先行,保护好这原本美好的青山绿水,这或许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谓“留的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恒久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别人先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六

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xx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针对很多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我们应该提出相应的可行的防治对策,并得到认真落实,以防农村经济的发展重蹈城市发展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我国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心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等等。

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欠缺。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农村环境污染可分为生活、生产、工业三大污染。从生活污染来看,由于农村很少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农民意识的缺乏,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从生产污染来看,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上缺乏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和随手扔掉的农药瓶,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从工业污染来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城镇的环保“门槛”也越来越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很难在城镇立足,于是转向广阔的农村,也正因此,农村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随着以使用机械、农药、化肥为基础的特征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变得异常严峻,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此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度重视,今年来曾先后多次召开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专项工作会议,部署和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然而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具有影响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等特点,因此短时间难以见成效,因此迫切需要加大这一领域的研究。本实践团队在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后,探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农民环境意识现状,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1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1.1.1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由于目前我国处于依靠农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发展阶段,据统计目前全国农药用量达140万吨,其中杀虫剂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而有机磷农药中高毒种类占70%。化肥的施用量为4700万吨左右,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由于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绝大部分挥发到空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因而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污染,进而通过呼吸或食物链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较大,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农药、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使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据统计,20xx年全省农药的使用量达861吨,很多农药、化肥中含有重金属,造成水源的严重污染,同时化肥的使用导致田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促使施用量增加,造成恶性循环。

1.1.2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近4万多家,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类粪便约27亿吨,cod(化学耗氧量)产生量6900多万吨,是全国工业和城市cod排放量的4倍多,已经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然而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还很低,一些地区养殖规模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且种养分离现象严重,大量畜禽粪便无法就近还田,而是直接排到土壤、河道中。由于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因此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土壤、河道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水源的污染危害极大。

长株潭地区农村水源丰富,但不合理的使用和欠缺保护,造成很多水源的严重污染。调研过程中据村民介绍,很多村民将家中的生活污水、畜禽的粪便随意排到农田和水沟里,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原本清澈见底的水成了酱紫色的污水,下雨天,粪便、卫生纸和卫生巾等到处都是;村民下田时,皮肤常常发痒难受。

1.1.3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

大量使用农用薄膜已成为一项农业常规技术。我国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年残留量高达45万吨。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分析出铅、锡、钛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

20xx年全省农膜使用量达446吨,20xx年单位耕地面积农膜使用量8.44kg/m2。农膜除了残留在耕地中,造成土质的污染外,废弃堆积情况随处可见,遇风雨天气,便在空中乱飞,挂在输电线、建筑物等上面,严重影响了农村面貌。

1.1.4秸秆焚烧

在历史上,我国秸秆多作为替代薪柴使用,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煤炭、液化气等开始作为农村燃料代替了秸秆。此外,以秸秆为原料的小造纸厂全部被取消,也使大量秸秆成为无用废弃物。我国每年秸秆产量为7亿吨,其中有约40%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又

无处存放,压占大量土地,所以农民只有一烧了之。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还造成了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事故。

1.2农村生活污染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现在还基本处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现状。全国约4万个乡镇中绝大多数没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在60多万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污染处理还处于空白。据初步调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2.8亿吨,露天碓房量超过30%,平均处理率为20%左右,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不仅成为蚊蝇的孳生地,也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要的面源污染。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90多亿吨,平均处理率15%左右,其他均就近排往农舍附近的沟渠,因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很大。

1.3乡镇企业污染

随着城市污染那你控制力度的加强,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增加,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由于进入乡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土法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大多数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再加上监督管理不力以及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差等原因,因而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平方千米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乡镇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占全国“三废”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67%和89%,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株潭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的经济区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小型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将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乡镇企业并没有很有效的“三废”处理措施,还有相当一部分直接将废弃物排入附近的河道或堆积在农田旁,在一些乡镇的工业园区,远远就可以问道一股刺鼻的味道。在对附近的村民的采访中,村民对此喜忧参半,一方面,乡镇企业给很多村民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大家坦言环境已大不如前,农作物的产量没法保证,而人畜也只能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

2.1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还很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缺乏迫切的要求和污染后果的危机感,因此人为地、随性地破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二是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三是要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2.2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解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就必须落实好资金,纵观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来解决资金问题。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均按照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其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筹集的资金要优先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按照中心镇、一般乡镇、村庄区域区分,制定不同标准,分类组织实施。把农村垃圾处理等纳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投资建设,采取“村收集、镇中转、失去处置”的运行机制,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随处乱倒的陋习。二是建设中心镇和重点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防止城镇污水污染。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情况看,城镇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后一般能够满足农灌用水的要求,既能防止污染水环境,也能够节约水资源。

从湘潭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得知,20xx年,湘潭市开始向国家环保部争取中央农村环保资金,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当年,成功争取到资金77万元,对岳塘区板塘乡摇钱村进行了环境整治;20xx年,争取到272万元,分别对湘潭县白石镇潭口村、韶山市清溪镇清溪村、湘乡市棋梓镇鹅石村进行了环境整治;20xx年,争取到1700万元,对湘乡市和韶山市的农村环境进行了整治。

2.3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调查报告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从株洲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全市有养猪户约20万户,年存栏规模500头以上的养殖场123家,其中

20xx头以上的11家。规模在20xx头的养殖场在20xx年6月前已完成治理;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已于20xx年6月前完成治理。

在整治的同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市农办每年争取国债资金1000万元,利用养殖污水粪便建沼气池,,每家农户补助1200元,每年建设沼气池8000余个。畜牧部门还在三年内争取到36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养猪小区的栏舍建设,20xx年改进完善规模养殖小区(场)76个,20xx年再度改良小区(场)65个。

2.4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目前很多地方农村的环境监管工作基本处于真空无人管理的状况,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要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努力形成“层级职责清晰、面上责任落实、运转制度保障、防治公众参与”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各级农村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法,认真抓好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减排,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限期治理、限产限排直至关闭。严格环境准入,淘汰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对新、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通过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能够促进各级政府领导层对本辖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化,并通过量化指标考核,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化,别切实得到落实。

株洲市县级环境监测站人少、素质较低且监管能力及手段弱,醴陵、攸县站稍好外,其他3各站3-4人,离国家县级站的标准建设要求15人相差甚远。检测仪器缺乏,现有的几台仪器非常落后,均无专用检测车辆,大部分污染物县环境监测站无法检测,不能掌握其污染情况,监测站形同虚设。针对以上情况,株洲市重点加强先环境保护局的建设,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办公室或环保专干,建立了乡镇长及党委书记的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1】李干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2】陈润羊,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

【3】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4】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

【5】俱国鹏,房妮。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6】株洲市环保局网站

【7】湘潭市环保局网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七

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更加期望着有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及和谐的生产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共同的目标。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环境问题得到各级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关注,已逐步得到改善, 然而,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却是明显滞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日益受到威胁。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改变村容村貌,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面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xx年从7月到11月,我们对袁州区寨下镇的横塘、沙江、大宇、带塘、长乐、新桃、圆岭等行政村进行了多次环境卫生状况调研,这些村庄都是基层行政所在地,都有村支委和村长,最大的村集中居住几千人,如横塘村,小的村庄也集中居住着几百口人,如带塘村。我们发现这些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脏、乱、杂、臭。

1、赃。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既没有实行分类收集,更谈不上回收利用。走进村庄,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或者是穿村而过的公路,到处都可以看到零星散落的鸡粪、狗便、牛屎等脏臭物;有些较为偏避的路,行走都得多长上一只眼,稍不小心,一脚踏在牛屎上,准让你摔个仰面朝天。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拉极更随意倾倒,微风过处,尘土飞扬,塑料薄膜漫天飞舞,让你无处躲藏。

2、乱。首先是房屋建筑很乱,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经济收入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有了钱当然首先就想盖房。这些新建的住宅,也许是由于各自的宅基地是祖传的,也许是村里缺乏统一规划,总之,就是随意随地,横七竖八,犬牙交错,不分东西南北,杂乱无章。其次就是柴草、猪粪、牛粪的堆放,随意随地,非常散乱,有些柴草紧靠房屋堆放,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碰上小孩玩火,后果不堪设想。猪粪、牛粪作为一种农家肥料,有的就堆放在厨房的窗子下,这就不仅是难看,而且也严重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

3、杂。首先是人畜杂居。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在这些村落基本上都是鸡犬与人同行,它们四处活动,与人争道,随意乱窜,随地拉洒。小孩坐在堂屋吃东西,大人如果不在旁边保护, 鸡和狗就会毫不客气地与他们争吃。孩子急得哇哇大哭,这是极为常见的事。村落鸡鸭屠宰粪便残物,随处可见,小吃摊点更是污染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极为普遍,污染极其严重。环境卫生设施几乎是空白。既没有垃圾池,更没有垃圾桶之类的东西。

4、、臭。如果是在夏天走进村庄,用臭气熏天来描写,是既不过分也非夸张,由于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鸡粪、狗屎、牛便等脏物,经过太阳一晒,臭气满天飞散,其味确实难闻。更甚者,有的农民竟会利用两幢房屋之间的空隙搭建猪圈,而农民往往又习惯把厨房建在自己的房屋后面,于是就常会出现厨房与猪圈紧靠,有些人猪圈内又设有厕所,此地此景此味,不用述说也可想而知了。

5、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森林面积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特别严重,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人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四处泛滥,席卷着地面的各种垃圾,形成污染;而这些河流,往往就是我们城市河流的源头。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忽视了环境保护,因此对农村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城市环境问题得到重视,而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大量城市垃圾向农村的转移等问题已给农村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此外由于管理体系不畅、资金来源不足、扶持措施不力、治理模式不适等原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数亿农村人口生存环境恶化,健康受到危害,且纠纷频发,成为社会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因素。

1、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在这种脏、乱、杂、臭的环境中生活,环境卫生意识非常差,领导又只把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忽视了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环保问题。农民难以接受到环保知识、政策、法律的学习教育,对环保了解甚少,自我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就更差。

2、乡镇工作重视不够。在乡镇工作中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就目前来看乡镇几乎是无心去关怀农村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在领导的心目中“排不上队,挂不上号”,把它放在经济发展之外。

3、宣传教育不到位。对农村环境污染宣传教育在乡镇工作中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空白。我们对相关乡镇领导采访时,他们觉得:一是市县级政府经济的划拨大少,即使想治理环境污染也是杯水车薪,无能无力。二是农民的环保意识太差,他们对现有状况习以为常,教育工作太费力。三是乡镇工作太繁,无暇顾及等。对行政村采访时,他们觉得现在的村民很难管,叫他们干点活,就要报酬,而村里的钱又太少,想做也只能是望洋兴叹。采访相关农民,5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我们的调查感到疑惑,觉得自己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不会有什么问题。40-50岁的中年人,对这种状况虽然有不满意的情绪,但也是觉得无能无力。

人类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呼吸,影响健康;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其中致使农村环境恶化一个重要原因是涉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与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供给几乎是一片空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定会成为制约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政府管制与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在高度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下,如何处理好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以后开展农村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这对当地政府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1、“白色污染”的危害有:视觉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村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2、潜在危害: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在地面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现在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4、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可谓是废水、废渣四处奔流,污染环境,污染水源。这就不仅是在污染农村,同时也在污染城市,因为城市的饮水源头都在农村,因为农村河流大多是城市水源地。

通过调查的我了解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既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一个村庄,一个地方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据调查,环境污染是极为普遍地存在广大农村。我们发现政府也并不是没有进行环境保护的工作: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也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以期提高人们的环境白虎意识等,目前来说只是力度不够。不过,我们也相信在政府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人的人们,就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1、加强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尽管考虑不够,但还是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2、 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国家把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强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政府应对农村和规模以上的企业污染治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规模以上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

4、探索科学的治理模式,提高农村污染治理效率。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不同于城市、工业企业的污染,不能简单的套用其污染治理模式,要在其治理模式上加以改革创新,以适应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进而提高污染治理的成功率。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农村,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政府的投入,特别是财经的划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光靠政府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青山绿水一定会到来。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八

就最近这几年来看,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何为环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环境,主要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人的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现在像我们柳疃镇、青乡乡,最近电网部门纷纷撤除喷水机器的使用。喷水机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恶化、污染了水资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说,我们北部渤海湾受到工业、印染厂的废弃物排放大量鱼虾死亡,地区农民上海捕鱼,鱼的体内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

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最近,我发现政府部门、昌邑环卫局开始大力整治环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乡街也定点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来垃圾围绕街道,臭气熏天的状况。各个村庄开始整治村内环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庄焕然一新!而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更为了我们的后代,树立好榜样,奠基好基础,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呢!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有责!看你的行动喽!

小建议: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装饰品,可回收物品可以卖出,换来金钱买实用的东西岂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装饰品,你也能开小店赚大钱了!化废物为贵宝,让自己的心情更舒畅,让自己的心灵更纯洁,让自己的家庭更温馨!

调查地点:校园

调查时间:x年x月x日

根据老师的要求,我对校园的环境进行了调查。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九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本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在人们环保意识匮乏的情况下,环境遭受了环境巨大地破坏。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人们面临的一大严重难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的垃圾排放量达6000—7000亿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作出了极大地破坏。因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50。8%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且今年来城市工业化开始向农村转移,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环境治理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举措。

我的家乡在宁夏南部山区属干旱地带。近年来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其原因有:

近年,农村养殖业快速发展,我村的牛,羊,猪的养殖量逐年增加。但人们普遍缺乏环保意识给环境带了巨大压力。养殖户将畜禽粪便未经过利用就直接排放,造成了浅层地下水中的微生物无法存活,形成了有机污染。农户更将粪便随意堆放在道路上,在炎热的天气不仅臭气熏天,而且滋生细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危害人们的饮水安全。

人们在享受了塑料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是饱受了苦恼。为发展经济,农村建起了塑料大棚,种上了薄膜玉米,但废旧的塑料却无发得到正确的处理。就地掩埋是农户最长做的 ,但薄膜在土壤中极难分解,会严重的污染土地,造成土地的无法再次利用。此外,在有风时,薄膜被吹的到处都是,造成视觉污染。

由于地处干旱地带农作物多虫害,人们为保证收成会加大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农药、化肥不仅会被作物吸收,在人类使用后危害健康,而且会进入土壤,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近而对人们的水源形成威胁。

农村的.机动车,近年来快速增加,相应的对燃料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另一方面,植被的大量砍伐也造成了大气的污染和水土流失。

政府在鼓励人们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却很小。在我村,政府没有安装任何的垃圾箱或建造垃圾回收点。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也不到位。

人不可能独立于环境之外。如何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我的建议是:

1、政府应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久的工作。村长要高度重视环境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的保洁队伍,保持村道、河道清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置畜禽养殖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染。应该加派养殖技术人员到乡村去,推广科学养殖和处理技术,实现畜禽粪便的全部合理利用。

3、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治理农村的化学污染。发挥基层植保站的功能,科学施肥。培育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

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却不能征服自然。为了实现人类的长久发展,我们就要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根据工作安排,今年3月,我们组织调查组,对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农办、环保、经贸、农业、林业、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有关工作情况,召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座谈会,走访20个乡镇、街道,实地考察了部分医化企业,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x年3月,我县提出了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争取到20xx年,把仙居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达高效、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x年6月,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近年来,按照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制订和实施规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明确工作目标,健全工作机制。县政府把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x”规划,在建立工作机构、召开动员会议、与各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制订生态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组织编制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经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制订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细则》,生态乡镇规划编制已作了相应部署;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二)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各有关方面按照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管理。一是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战略。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森林保护。五年来,完成封山育林75万亩,绿化造林12万亩。二是实施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建设生态公益林113万亩,其中省级73万亩,县级40万亩,全面实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三是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小区4个,面积1。9万亩。四是开展生态乡镇、村和绿色创建活动。创建了横溪、白塔等2个生态乡镇和高迁下屋、上麻等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建成绿色学校23所,其中省级5所、市级10所。

(三)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生态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一是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杨梅、三黄鸡、高山蔬菜、优质米、淡水养殖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建成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面积14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1万亩,53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杨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x年产量3。5万吨,产值3。2亿元。二是培育发展生态工业。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现代、永安等工业集聚区建设进程,初步形成“一城四园”的格局;重视引进高科技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医化等行业的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全县已有4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成省级绿色企业2家,市级绿色企业2家。三是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杨梅观光体验、“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已建成25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x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其中杨梅果园观光游人数达6。5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60万元。

(四)有重点地实施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是重视医化行业污染整治,促进医化行业改造提升。对上规模企业要求加快环保设施投入改造,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对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难以治理的小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实行排污申报许可制度,禁止无证排放,努力控制排污总量。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严把项目审批关,相关项目实行环保前置,坚持执行“三同时”验收制度,加强项目后续管理,控制污染源头。二是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优化畜禽养殖业布局,重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台了《仙居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改厕改水、清理垃圾、清理河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十百”工程,完成示范村7个,整治村100个;实施“百村饮水工程”,完成了291个村514个自然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困和改善饮水条件人口17。96万人;开展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整治123公里;已有6个乡镇建立垃圾中转站,295个行政村建有保洁队伍,全县去年清理垃圾数量达3300吨;消灭露天粪坑6022座,建造公厕195个。

(五)生态环境管理能力有了提高。一是建立环境事件预防和应急体系。制定环境突发性污染应急预案,落实环保应急措施,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了一些环境突发事件,缓解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加强环境监察巡查。对一些环境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的污染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对市控重点污染源实行“月巡查”,一般污染源做到“季巡查”。三是严厉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事件。针对一些“三废银”冶炼、非法炼油等突出环境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予以重点查处。

由于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地处灵江流域上游,加上以医化行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存在一定矛盾,生态县建设一些经济指标完成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压力较重。

(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识。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20多个部门和所有乡镇、街道,但少数成员单位重视程度还不够,配合意识还不强,面上工作进展不平衡,部门之间、城乡之间还未有效形成整体合力;生态环保宣传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有关政策精神未能得以及时贯彻落实;一些环境污染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广大群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缺乏理性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不浓。

(二)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控制性工程未建成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展艰难;城市环保基础设施落后,污水收集管网、排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集镇环保设施严重缺乏,农村几乎没有环保设施;城区供水管道老化,部分城区、城郊及多数集镇没有自来水设施,饮用水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一些涉污企业污染处理设施落后,“三废银”等废金属集中冶炼设施尚未建成。

(三)重点生态区域保护形势严峻。一是永安溪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河道采砂点多面广,影响了永安溪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一些拦河工程影响鱼类生存繁殖环境;部分土地整理项目影响了沿溪湿地保护和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是沿溪沿线森林景观档次不高。森林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不高,观赏性不强。三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较低,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尚未落实,生态公益林保护与林农生产生活需求存在矛盾。

(四)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一是医化、工艺、废金属回收等行业污染面广量大,部分医化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存在治污投入不足、排污设施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放和偷排、漏排等现象,少数限期治理企业进度缓慢,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局部污染问题严重。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盲目引进高污染项目的问题。以“三废银”为主的废金属回收冶炼遍及城关及周边地区,并有向边远乡村蔓延之势,导致空气和地下水污染扩散。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畜禽生产总体上还处于粗放、落后的经营状态,污染物缺乏有效治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水环境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乱倒,环境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三是跨区域污染问题呈上升趋势,治理协调难度较大。

(五)城南化工区整治达标任务艰巨。城南化工区被列为市重点监管区,要求今年10底前整治达标,如果不能按期完成整治任务,将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制约。根据目前情况,城南30多家医化企业,大部分污染处理设施设备落后简陋,有的甚至没有处理设施,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要达市验收控制目标,难度很大,压力很重。

(六)生态环境支持保障和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生态县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还未形成,生态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氛围未真正形成。生态环保管理力量不足,执法条件较差,设施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生态环保形势发展要求。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深刻认识生态县建设的科学内涵,认真研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决策、指导、协调、监督等各项职能,各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要紧密合作,主动参与,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要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思想认识,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大县城排污管网建设力度,力争早日实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入管网集中处理;重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研究处理好县垃圾处理工程的一些实际问题,力争如期建成使用。要研究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城镇、乡村垃圾处理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垃圾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模式。重视城区供水管道改造及部分城区、城郊和集镇的自来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改进环保治理设施,提高污染处理能力。支持尽快建成贵金属集中回收冶炼设施。

(三)加强重点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一是切实加强永安溪生态环境管理。对永安溪采砂,要科学安排、严格审批、从严监管,确保合理有序开采,严禁在鱼类繁殖期采砂,防止过度滥采而影响永安溪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行洪安全;重视解决好拦河设施建设带来的鱼类生存繁殖环境破坏问题;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永安溪沿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自然环境保护;妥善处理好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加强景观林建设。在高速公路、省道等主要通道两侧山体和风景名胜区,实施林相改造,发展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增强生态功能,改善景观效果,提高观赏品位。三是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设立县级专项生态补偿基金,落实40万亩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并要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研究解决林农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以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导向,积极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要严防产业转移中的.高污染项目转入;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并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切实加强污染治理。深入实施“811”环境整治行动,继续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监察、督查和巡查,努力遏制环境污染。要重点抓好医化行业的整治,重视解决工艺企业的污染问题,限制废金属回收业的无序发展,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白银等贵金属集中回收冶炼进程,实行污染集中治理,规范冶炼行为。要重视跨区域环保协作,防止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推进以村庄整理、旧村改造、下山脱贫、生态移民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优化养殖业布局,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切实解决种、养业的污染问题。要继续重视研究秦州养殖场的处置问题。

(五)高度重视城南化工区整治达标工作。要按照城南化工区环境污染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推进医化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对重点医化企业,要求加快完成废水、废气规范化治理工作,健全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建立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对限期治理的企业,要下达限期治理任务书,督促企业制订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加大环保设施改造投入,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对期限内不能完成治理的,要坚决予以关停;对停产治理的企业,下达停产治理任务书,污染整治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恢复生产;对列入关闭的企业,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用足各种手段,确保关闭到位。同时,要认真做好城南化工区验收的准备工作,建立医化企业污染治理档案,确保今年10月份通过市级摘帽验收。

(六)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生态环保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资金保障。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运用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等方式,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积极向省、市争取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策倾斜、财政转移支付、产业合理转移等途径,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三是加强生态环保管理能力建设。充实生态建设和环保管理力量,加强队伍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重视环保执法现代化建设,改善执法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更好地适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们无关?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

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寒假,学校大学生实践调查的作业,因此,我对我家乡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读书,很少回家,回家也从来没有好好的了解家乡环境的变化,这一次的调查和实地走访,说实在话家乡的环境让我打吃一惊。小时候,经常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听到这样的说唱:“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我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虾成群结队,傍晚时分河里的石头上会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们就这样一边捡着螃蟹,一边嬉戏,这里曾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是我童年迷恋的地方。那时从来不曾想过这一切都会逝去。可是现在却应征了“鱼虫绝代”、 “河水泛滥”的说法。河道里满是废器、垃圾,由于垃圾的堆积,没有清理,河水变得臭气难闻,河里没有了鱼虾,更别说小孩嬉戏了。而且许多水资源也因为人类的过度索取和开发已经枯竭。不仅仅在于河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无得污染。今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天气也变得异常炎热,特别是在夏天令人难以接受。

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幸好国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还不显著。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

1、森林面积减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认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

2、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换新,形成污染;

3、森林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

(四)整治仍不彻底。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摊点商户占道经营较多;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牛皮癣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倾倒垃圾依然严重,河水污浊。在乡镇街道,乱丢乱吐乱倒现象严重;农贸市场垃圾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小食店清洁卫生问题突出;存在重城镇轻农村、重干道公路沿线轻边远村社的现象;部分乡镇对场镇和主要公路沿线外的村社还未开始环境整治。在农村,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较为普遍。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二

目的:了解校园环境建设

时间:xx/6/2

地点:校园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网络搜索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校园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可以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样教育育人服务。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平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缺少这个舞台,师生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校园环境文化在学校思想教育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能:1凝聚功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群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它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学生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之上,从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2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必然会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校风,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内心节办,激发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比起千遍万遍地说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3熏陶功能。学校按照审美的要求去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这对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形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4益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地说,丰富良好的环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能的提高,特别是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发挥中显出,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的极好阵地,必须加强重视和强化建设。

3、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

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校园环境文化阵地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华,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改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其置身于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学习在一种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中健康地成长。总之,从整个校园环境文化的创设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老师的参与。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三

随着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城市地区对企业的环保门槛越来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由于面临发展经济的压力,这些地区在放宽招商引资标准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使污染转嫁现象有了可乘之机。于此同时,农民为保护自身的生活环境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维权活动,有些维权活动甚至造成了农民与当地企业、政府关系的僵化。如何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实现农村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是在实地考査xx县xx镇xx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当地农民的环境意识,分析当地农民维权特点及形成原因,其中着重阐述了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一些改善维权困境的建议。

关键词 污染转嫁 农民 环境意识 维权困境

经过实地走访,我们认为,xx村污染转嫁问题主要体现在鲍邱河的水质污染和外来垃圾污染上。

(一)鲍邱河的水质污染

根据调查问卷,村民们认为排在第一位造成鲍邱河水质恶化的原因是“企业污水排放”,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垃圾”,这印证了xx村的环境污染是由污染转嫁引起的。根据学界的通说,污染转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即将高污染、搞耗能的产业、工艺、设备转移到另一区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被转移地;另一种是废物、危险品的转移,即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将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污染废弃物、含有放射性的废物、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危险废物转移到另一区域。“企业污水排放”属于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据村民们介绍,鲍邱河的主要污染源是附近的两家钢铁企业,这两家企业是xx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黑色金属制品业(属于高污染产业)的龙头企业,企业排放的未达标的污水污染了鲍邱河。“生活垃圾”则属于废物、危险品的转移,上游燕郊产生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排入鲍邱河,这些污染废弃物顺着水流到达xx村,造成了当地的河水污染。

(二)外来垃圾污染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意外的发现了外来垃圾污染,其触目惊心的程度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据村民们介绍,外来垃圾是一些本村村民从附近的北京、廊坊等地运来的,他们把可以卖钱的垃圾回收,其余的直接就地丢弃。村里外来垃圾堆放点的规模令我们乍舌。以一座收废旧的房子为中心,方圆2-3平方公里全是垃圾,特别是房子背后的一眼池塘,塞满了各色各样的垃圾,垃圾发酵后混杂在一起的恶臭让人无法呼吸。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污染转嫁背景下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一,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理性认知意识仍有待加强。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在农村的普及,农民与外部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通过大众媒体对环保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接触,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但由于国家的环保宣传主要集中在城市、宣传内容也以城市居民为受众设计,贴近农民的环保宣传少之又少,加上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在理性层面仍较欠缺。

第二,农民有提高环境认知意识的愿望和需求。随着环境污染由城市转向农村,环境污染对于农民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农民都有了解更多环保信息的愿望。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环保信息,例如遭到环境侵权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当地环境质量信息等,成为农民最迫切想得到的环保信息。他们普遍抱着“学以致用”态度对待环保信息,希望掌握这些信息后能更好的解决自身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三,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有较强的滞后性。只有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自身生产生活时,农民才会想到维权。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xx村村民维权始于村里的饮用水受到污染,已无法饮用。在企业污染环境的初期,农民并不知晓,或者虽然知晓,却由于自身没有受到实质损害而未及时维权,环保知识的缺乏和权利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农民维权意识的滞后。

第四,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有一定的狭隘性。农民在环境维权中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从环境监管、接受环境投诉、到负责解决环境问题,只要出现了问题,农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政府。这与我国传统的“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有关。传统中国,行政权力强大,行政权力同时行使了司法权和部分立法权,演变延续至今就成了“只要找政府一切问题就能解决”的现象。但在没有分析各种维权方式利弊的情况下,盲目依赖政府,会使农民维权的道路越走越窄。而且当找政府后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这种对政府的严重依赖会转化成对政府的严重失望。当然,农民维权意识的狭隘性也与其对其他维权方式的不了解以及其他维权方式的无效性有关。以环境诉讼为例,我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对环境诉讼不了解,就更不用说利用诉讼维权了,而现阶段环境诉讼本身的缺陷也使其难以进入农民维权的视野。

为什么农民的维权之路如此艰辛?xx村村民在问卷中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结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对农民维权的困境也做了一些思考。

1.国家政策的偏差、政府在诸多领域的缺位与农民对政府的依赖之间的矛盾

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策都体现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特点,不仅农村经济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也为公共政策所忽略。虽然这几年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之前的政策偏差有所纠正,但几十年积聚产生的问题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

此外,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的诸多领域存在缺位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及其他资源投放严重不足。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几乎全部用于城市和工业,农村的环保设施投入几乎为零。 这一问题在xx村也存在:村里没有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鲍邱河。第二,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在以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的基础上的,对农村环境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当前,最基层的环保系统是县一级环保机构,只有少数乡一级政府设有环保办公室、环保助理、环保员等,但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属于环境监管的空白状态,无法在事前或事中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发生。

中国农村松散的组织结构在集体行动方面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在提供像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方面的能力先天不足。 因而在环境维权过程中,农民表现出对政府的严重依赖,但国家政策的偏差和政府的缺位使得农民无法从政府获得其期望的结果。这一矛盾已成为农民维权活动中最显著的矛盾。

2.政府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理念之间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本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多年来我国奉行“经济指标至上”的发展观念,一些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唯经济论”,盲目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降低招商引资门槛,哪怕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也在所不顾。引进上述项目之后不但不对其进行环境监管,反而为其污染环境提供种种便利,对触犯环境法律的.责任人百般包庇,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本末倒置的发展理念本应该予以摒弃,但对经济增长的盲目追求使得这一错误观念仍有生存空间。

3.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严重依赖与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双重弱势地位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的生产部门,农民的生活资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如饮用水、燃料、食物等。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获得生活资料的途径更加广泛,但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仍是最主要的途径,这使得自然环境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有更直接的影响。但农民在环境保护中却处于双重弱势地——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和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 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地位,使农民在与污染企业谈判和抗争中处于劣势;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地位,使得农民在分配环境保护资源、组织城市污染转嫁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一矛盾使得农民的环境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4.农民环境维权能力的薄弱与环境维权的复杂性、高成本之间的矛盾

首先,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不强,缺乏抵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虽然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不了解必要的维权知识,不知如何维权。其次,小农经济在当今农村仍普遍存在,农民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这使得对集体力量依赖性较强的环境维权在农村难以开展。再次,基层政府的不支持也减弱了农民的环境维权能力。有的基层政府与污染企业关系密切,甚至包庇、纵容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有的基础政府对农民维权活动抱有偏见,认为农民是在“胡闹”,为了保持当地社会稳定,对农民的环境维权活动进行压制。另外,农民的经济条件也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环境维权能力。

与此同时,环境维权比一般维权更复杂、成本也更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证据收集的难度很大。环境污染损害的滞后性和复杂性使得环境污染案件的因果关系难以认证;另外,环保部门摄于政府的压力常常不敢出具鉴定或者不敢出具真实的鉴定。第二,环境维权的成本很高。证据的收集、因果关系的证明等都需要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这必然产生高昂的律师费、鉴定费用,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民无法支付这些维权成本。第三,维权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便农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收集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相关情况,结果并不一定是公正的。污染企业大多是当地政府的利税来源,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环境执法。

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立法方面的建议,早已引起国家的关注,我们无需“老生常谈”,我们在该部分提出的建议主要结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农民维权困境,围绕“如何在实践层面保护农民环境权益”这一主题展开。

(一)建立农村环保机构,保证环境保护资源的公平分配

鉴于现实中环保部门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无法公正执法,因此应建立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直接受环境保护部管辖的环保执法系统。为了弥补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缺位,政府应建立农村环保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提高基层环保执法者的业务能力;明确农村环保机构的职责和执法手段,防止权责不分,互相推诿现象的出现;扩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经费充足,环境检测设备齐全,为农村环境执法提供人力、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环境维权方面对政府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作为沟通政府与农民桥梁的村委会无疑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村委会。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有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职责,这其中当然包括代表和维护村民的环境权益。村委会的普遍性和职责的法定性,由村委会代表农民主张环境权益无疑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

但现实中村委会作为代表维护农民权益仍存在不少困难,第一,村委会代表农民维护环境权益没有经费支持。目前村委会的经费很少,假如将本来就少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用于环境权益的维护,村级财政将更加捉襟见肘。为此,国家可以加大对村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提高村委会的活动能力;还可以赋予村委会为采取环境维权行动合理筹措资金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建立监督机制,防止该权利成为村委会谋取私利的手段。第二,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的资格在法庭上常受到质疑。现实中,法院常以村委会“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为由,拒绝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鉴于农民维权力量的薄弱性、环境污染的集体危害性、环境维权的复杂性等原因,法律应该确定村委会可以以原告的身份代表本村村民提起诉讼。

(三)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

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意义重大。首先,应借助社会舆论、媒体等途径,增强广大农民对环保知识、环境维权等的认识能力,鼓励农民积极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调查中我们发现,大众媒体在环境信息的传播方面已成为农民的首选,因此社会各界应利用好这个平台,提供更多易于农民接受的环保信息。其次,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目前地方政府或者对本地的环境状况不甚了解,或者有所了解但不对农民公开,这些做法是与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相违背的。因此,应尽快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农民监督当地环境提供条件。再次,支持各种ngo向农民提供环境维权服务。这可以有效解决政府对农村环境资源供给不足和农民对环境资源需求方面的矛盾。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民对ngo的了解较少造成农民在遇到环境问题时向ngo寻求帮助的意愿较小,因此,政府应该创造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并加强引导,让更多的ngo走进农村和农民,为他们提供相关环境服务。

(四)扩大法律援助制度的适用范围

目前中国的法律援助对象主要是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和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不包括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其原因主要有:一,法律援助要求接受援助的对象“生活困难”,但农民没有固定收入,难以证明自己的收入状况。二,农村贫困面太大。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法律援助机构的力量和资源本身并不充裕,无法满足农村的需要。三,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较窄,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受到的损失往往不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数目较大,对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应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机制。为了解决法律援助资源紧张的状况,该机制可以是一个多方参与的机制。一方面,政府应充分依托现有的法律援助机构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各界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法律帮助。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四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

我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

本文以余姚市康山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

康山村地处余姚市区北首,距市中心2公里,区域面积3。 5平方公里。东靠北郊村,南临丰山前村,西隔姚江与畈周村相望,北止旗山、新桥村。交通发达,梁周一级公路,余禾公路穿村而过,给我村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村土地总面积3026。6亩,其中耕地面积1384。6亩,山林1162亩,水面100亩。总人口2240人,下辖13个村民小组,农户849户,党员99名,社员代表39人,村民代表40人。20xx年村总收入45110。3万元,农业收入1935。3万元,工业收入390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89。84元元,村集体可用资金212。7万元。先后获得余姚市卫生村,余姚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街道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村境属姚江以北平原,地形平坦,间有小山丘,属古泻湖地貌,多粉泥土、黄斑泥。气候温暖多雨,属亚热带季风区。

近十年来,康山村新建了多家公司企业、工厂和化工厂,也发展起了农禽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为村子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创造了条件。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为村子带来了污染。污水、废气的排放、大量垃圾的产生都使村子的河流、土地、大气有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针对这些情况,村委会也实施了各项措施,进行了治理。

(一)康山村环境污染现象简述

康山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为突出。该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区域部分,而又以有居民带更胜。康山村各个自然团都有小溪,这些水量并不丰富的溪流是当地主要的自然水源,不仅灌溉农田,有些当地居民和外地务工人员还经常用以涤衣洗菜和清洗器具。除此之外,在兴建了许多工厂之后,大量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之中,虽然已及时处理过该问题,但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曾经的河流还是相当清澈的,没有水藻,鱼虾也丰富,平时不仅用以洗米,还有许多人去游泳。但是现在已经俨然不是那般模样,小河里沉积了厚厚的淤泥,水藻、水葫芦遍布,湖水也发绿发臭,部分流段出现断流现象。

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村民虽不满这些情况,已很少使用河水,但也没有人会主动清理河流。有的居民还在门前溪流中喂养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鸭粪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们还在这样的水质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最后伤及当地居民在所难免。

除了水污染,垃圾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经常有村民在路边或者田里焚烧垃圾或农作物剩余。焚烧时产生的大量浓烟和焚烧后剩的垃圾灰不仅污染了大气,也影响了农田的质量。此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如城市居民,即使已经建造了一些公厕和大垃圾箱,但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另外,在化肥、农药被推广之后,大量化肥和农药被用于田地中,并且随着水流进入河流之中,这不仅对土地有污染,对河流也造成了污染,更会间接影响到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

(二)康山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来源多样。污染源有当地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垃圾,如农作物垃圾、化肥农药、家禽家畜粪便、瓜果皮、塑料袋、污水等。

2、主要表现为水源污染、垃圾污染。水中产生的水藻过多过快,家禽家畜粪便排放,污染远远超过了溪水的自净能力;生活垃圾过多,垃圾随处乱扔。

3、污染区域集中于居民区、工农业生产区。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近倾倒垃

圾,所以很多门前和路口段都堆积了很多垃圾废物。

4、污染时间的全年性。

5、治理的艰难性。环境破坏了需要治理,但是农村环境的治理起码受到一下两个因素的制约: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工厂不愿治理排放的污水废气,因为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维护还缺乏认识。

(2)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奇缺。污染起来是举手之劳,而要治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规模的治理、清除和保护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不现实的。

(三)康山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这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被污染的小溪内鱼虾大量减少,土质遭到破坏。

2、不利于饲养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人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涤后的蔬菜;人们所呼吸的是恶臭难闻的被污染后的空气。

4、间接危害到城市区域。当地被污染的农产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间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环境换取的繁荣一定是不持久的。总有一天人们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它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6、对当地形象影响不好。环境的破坏是人们素质低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时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抓紧治理。

纵然是困难重重,总不能因噎废食。权衡利弊,人们还是支付不起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只影响一个人,而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今后的子子孙孙??

治理环境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措施,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方法。

(二)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脱离了群众,一切都是空谈,毫无价值。

(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习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四)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方针,我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从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由村委会安排人员专人专办,这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环境保护工程表。比如先增加公用垃圾箱的数量,并每天增加清理次数;同时开展河流治理,定期打捞河流中的垃圾、清理水藻等。

(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体共同协商制定后严格执行,必要时可使用强制措施。

(四)责任到户,责任到人。每户居民负责自家门前路段流域的环境卫生。

(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设卫生监督员巡视本村卫生。污染公共环境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

(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环保合作组织,每个组设分理处。每个自然团应该选择合适场所作为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应远离居民区。将垃圾分类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回收利用。

(七)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在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小组或自然团之间进行卫生评比工作,定期评比一次,评比出最佳卫生团队和最差卫生团寨通报全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八)严禁在上游河段饲养或放养家禽家畜,以免动物粪便造成水质污染。

(九)要控制农村工业污染。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禁止淘汰的、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污染严重的技术、产品向农村转移。加强对企业进站废水检测,防止超标排放废水进入管网。继续抓好化工产业的整治,最好能建立污水处理站,并与城市污水管网相连接。对农村的企业实行分类治理,关停淘汰一批非法小加工点,搬迁整合一批基本符合条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确保水质提升。结合行业实际,提出准入条件和排放要求,通过治理来整合提升一批,淘汰取缔一批,促进该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新改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已投产的规模养殖场,按要求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并进行限期达标排放。争取在三年内完成80%畜禽养殖户污染治理,20%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全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置。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加大投入,争取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政策,因地制宜利用管网接入集中处理和厌氧动力、生化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等办法,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度。推广大岚镇有机垃圾太阳能处理的模式。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并不希望生活早污浊不堪的环境当中,我们呼唤青山绿水,那就要从我们每一个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有时候文明只是举手之劳。

关于全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情况的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市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提高环境质量,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在对新郑市几个乡镇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村庄养殖户的养殖设施简单,除少数村庄外,大多数村都没有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如养殖户聚集的新郑市八千乡南部的几个村庄,多数养殖户都是在自己的家里进行饲养。少则几千只,多则上万只,空气质量十分恶劣。并由此滋生了大量的苍蝇,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

(二)生产生活污水和生产生活垃圾大部分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乡镇中,池塘边、小河旁、村边地头多数成为了农村的生活垃圾场;乡镇企业较发达的乡镇,都没有污水处理厂,企业的生产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些乡村,个体企业较多,产生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无人管理,环境监管失控。造成农村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使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到目前为止,流经新郑的双洎河水质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仅危及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

(三)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这是多年来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使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水源污染等问题突出,同时也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突出,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残留通过“米袋子”、“菜篮子”最终也将影响到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

(四)能源利用方式落后,清洁能源利用率底。目前,我市农村的主要能源依然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了木材、破坏了植被,又污染了大气环境。有些农村燃烧秸秆现象仍时有发生,产生的烟尘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五)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包括当地农民在内都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这就造成治理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和不足,制约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我市应尽快依法制定和实施一批地方性农村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标准。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坚持综合利用,实现有效治理。一是要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配套,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尽量实现零排放,解决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难题。二是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项目,在项目立项、

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严格把关,引导鼓励企业走综合利用的路子,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三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牧、鱼牧、果牧相结合的牧—沼—果、牧—沼—鱼、牧—沼—菜等种养模式,实现对有机营养物质进行多层次的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新郑市新村镇的文士湾村农民发展猪-沼-果种养模式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这种模式不仅使农民一年四季不用买煤,也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使饮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三)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步伐。各地要结合文明村建设,协同农办、水利等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在这项工作中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可提供的资金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制定方案,避免操之过急,造成新的不安定因素。

(四)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各级政府应采取一些扶持政策,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予以重点补助。可以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以后逐步建设。建制镇要单独或联合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场),提高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

(五)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和产业特色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村镇建设。

(六)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确保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达标排放。一是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建设一套完善的环

境监管制度,确保乡镇企业生产符合环境管理要求;二是要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关停;三是严格控制村庄新办企业,并逐步引导村办企业进入乡镇工业园区,便于集中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七)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揭露和批评违法行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农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尊重农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应定期向农民群众公布,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五

作者:赴榆中县环境保护宣传小分队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工农一体化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它的出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借着本次西北民族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榆中县环境宣传小分在榆中县高墩营村进行了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出调查报告,为当地政府更好地建设环境友好新农村提供依据。

调查时间:20xx年7月29日——8月1日

地点:榆中县高墩营村

调查对象:榆中县高墩营村村民

活动准备期间,我们走访了榆中县环保局和县城周围各村,对初步了解到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农村村民制作了调查问卷(见附件)。

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走访和实地考察,我们得到不同村民对农村环境现状的认识,从而更加客观地了解农村环境的情况。通过分析造成不同人群观点差距的原因,我们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本次调查共走访农户一百余户,回收整理有效调查问卷107份。

通过走访农户进行调查,以及对调查表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村民普遍对当前村里的环境表示不满意,不到30%的村民表示满意,针对当地的环境问题,村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现将调查问卷做系统的整理如下:

(一)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25岁以下者占10.28﹪,26-45岁者占43.92﹪,46-65岁者占28.97﹪,65岁以上者占16.82﹪(见图1)。其中,90.65%的被调查者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91.59%被调查者在当地务农,只有不到10%在外地打工或正在上学。

图1:调查人群年龄示意图

(二)影响村民生活的环境问题

问卷第3题:影响您生活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可多选)

调查表显示,100%的村民都选择有“生活废弃物污染”,91.58%的村民还选择了“家畜排放物污染”(见表1)。

问卷第4题:当地家畜粪便污染状况如何?

调查表显示,大部分的村民认为家畜粪便污染比较严重(见表2)。

表1:影响村民生活的环境问题

表2:当地家畜粪便污染状况

(三)用水情况在高墩营村,大部分村民认为当地缺水,这些农民反映近年来在农村周围建起了工厂,以前河流的水都已不能再直接使用,现在村里的用水都来自井水,而现在的井越打越深,他们也在担忧。村民对当地是否缺水的认识如图2。

对于当地农作物的灌溉,62.61%的农户还是选择大水漫灌。只有极少数农户采用较为科学的滴灌技术。(如图3)

图2:村民对当地是否缺水的认识图3:当地农作物浇灌方式

(四)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调查表显示,84.11%的村民认为使用农药、化肥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如图4),但他们都不知道具体有哪些危害。

在选择农药、化肥时,67.29%的村民更是不加思考地说选择效果好的,不到1/4的村民选择不污染环境的。(如图5)

图4:农药、化肥对环境是否有影响图5:农民选择农药、化肥的标准

(五)村民对《环保法》的认识

问卷第9题:您对《环境法》了解多少?

图6为村民选择的情况。其中,仅有1.87%(2人)认为自己对《环境法》基本了解,而这两位被调查者也只是本村暑假回家的两名大学生。其他人的选择则体现出当地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

图6:村民对《环保法》的认识

(六)是否投诉

问卷第10题: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您是否选择投诉?

图7为村民的选择情况,其中将近一半的村民怕麻烦而不投诉。

图7:村民对环境问题是否投诉的看法

(七)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问卷第11题:您认为环境问题是否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调查表显示,15.89%的村民认为环境问题阻碍经济发展,66.36%的村民认为二者有一定联系,17.75%的村民认为二者毫无关联。

(八)对造成当前环境问题原因的认识

问卷第12题:您认为造成当前环境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表3为当地村民的看法,其中大部分村民能意识到群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表3:村民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九)对加强环保的建议

问卷第13题:您认为目前在环保方面最需要的是什么?

图8为村民的选择,有些村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诸如: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站;减少外来工厂的进入农村;村干部进行学习培训后进行正确引导等等

图8:村民对加强环保的建议

(十)环保宣传的负责部门

问卷第14题:您认为环保宣传由谁负责?

调查表显示,15.89%认为由政府部门负责,71.03%认为由村委会负责,4.67%认为应该由村民自行组织,8.41%认为由下乡学生。

通过对高墩营村环保问题进行调查可以看出,农村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个别人、个别具体组织造成的,而是在我们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所导致。

(一)生活废弃物和农村蓄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我们走访农村时发现,当地村民的生活垃圾随意乱倒,蚊蝇滋生,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某些农民甚至将动物皮钉在门板、板凳上,放到路边晾晒,将猪毛等动物鬃毛随意摊晒、气味难闻,蚊蝇大量聚集。从而严重影响了周围村民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人们身心健康、恶化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加速农村的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农村,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六

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由于农村大多数居民都是饮用自然水,这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命安全,并且农村以种植业为主,水质安全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而且云阳大多数农村的河流以及小河沟是长江的支流,污染会直接影响长江水质!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

2进一步了解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3.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各种原因;

4.向广大村民提建议,向他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呼吁村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为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1.实地调查

我们在云阳县黑马村和云阳泥溪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大多数河流、池塘、水库、水沟等都存在不同层度的污染。 在黑马村我们主要调查了2个大型水库、一家山羊养殖基地以及流向长江的一条溪流。在这中间的一个水库里,我们发现水质污染特别严重,水面漂浮着很多塑料袋以及各种

瓜果皮,不时传来一阵恶臭。据了解,这个水库已经废弃没有再使用了,但是这个水库严重影响到了环境。在山羊养殖基地,我们老远就闻到一股膻味,在基地另一端是排出去的废物,我们看到一股夹杂着黑色的水顺着一条小水沟流向了一条小溪流,我们继续顺着一条小溪一路走,发现有些干涸的地方有许多被扔掉的衣服、鞋子甚至还发现了3个农药瓶,还有无数碎的玻璃渣子,但就在小溪的下游修筑有两个居民饮用水池,还有一个大型水库,这个水库为磐石水厂提供水源,这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生命安全!

在泥溪乡街道旁的小河里,我们发现河面上了两边漂浮着很多的生活垃圾,包括泡沫、一次性碗筷、塑料袋、各种食品袋等,其中光是塑料袋就不少于23个,并且只是一段流域,并且河岸两旁泥沙堆积严重,导致河床抬高。

在一条公路旁的水池里我们发现水面上有被扔掉的牛奶盒,而且还漂浮着一层油状物质,经过询问原来是通过这条路的一些驾驶员的车漏了油流进去的。

2.走访调查

在泥溪乡我们向周围的村民询问了相关问题及情况,其中有些村民向我们反映经常就有建设房子留下的碎屑被卡车运到河边然后直接倾倒在河里,造成河床泥沙堆积,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船舶通行,并且有大部分泥沙被水带到了长

江里面,当晴天时候,河里总会散发出一阵恶臭,当下雨河里涨水的时候,泥沙上翻,搅合着垃圾,经常在一些窄的地方堵塞。

在黑马村我们询问了一位村民,他告诉我们有一个以前用来 10多位村民集体中毒,所幸的是没有人死亡,后来经上面部门调查才知道是因为在上游的一个工厂里铬超标,后来该工厂被下令该造,现在已经撤了这个工厂。并且还向我们讲述了有一个堰塘里的鱼大量死亡,造成的损失约有两万元的事。我们向他询问了原因,他说是水里长了一种叫水葫芦的水藻,使堰塘的水下严重缺氧,我们查询了一下水葫芦,这是一种和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曾经疯狂繁殖并造成水质被破坏,并且这里经常有农村妇女洗衣,如果用的洗衣粉里含磷的`话,造成的水华会更厉害。

1.居民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以及设房屋产生的废物;

2.工厂产生的未经处理废水;

3.种植农作物所用农药残留的污染物;

4.含磷洗衣粉和化肥排入水中造成的水华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

1.农村大多数居民由于文化较低,品德素质较为低下,环保意识不高,对于水污染造成的后果不了解,并且对于已造成的污染不采取措施;

2.没有设立专门的垃圾处理点,都是随便扔掉,对于有毒物质也未经处理;

3.村里没有专门的水质管理条例和水质污染处理方案;

4.相关部门没有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等。

1.向村委会反映相关情况,向村里提建议,让他们把村里被污染的水源治理好;

2.污染特别严重的村里无力治理的向县里水利部门反映情况。

3. 向村民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让他们懂得要珍惜水资源,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由于农村大多数村民都是老人,对于水质污染的隐形危害不大了解,往往是危害显现出来了才意识到严重性,并且水质遭到污染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希望人人都意识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也希望人人都能主动投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回来!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七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经验并加以深入思考,理论结合实际精心撰写了本文。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其言论无论多么精妙都只是高阁之谈,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本文以湖南省靖州县新厂镇营寨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笔者认为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处。

新厂镇营寨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地处靖州县边陲,与通道县县溪镇接壤。全村共六个自然团,名多村民。营寨村是典型的山地村,交通极为不便,境内没有大河和水路航道,目前全村也还没有一条正式的公路,通往镇政府驻地的公路正在铺筑当中,工程竣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多年以来当地村民都是经过泥泞的盘山公路去往通道县县溪镇,而很少再到新厂镇赶集。该村的落后与闭塞全县闻名,虽然如此,由于当地村民勤劳能干,坐山吃山也是温饱有余,这些年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当地的香菌种植产业。该村相当一部分的村民都从事香菌种植,尤其是上营寨和下营寨更胜一筹。香菌种植给该村带来的财富一时间还难以统计到具体的数字,但是,自从种植香菌以来村内面貌的改变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时显著的。

与此同时,香菌种植业给该村的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极不符合“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六字方针的“村容整洁”一条。

一营寨村环境污染现象简述

营寨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为突出。笔者便有深刻的体会。从前的青山绿水被糟蹋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不堪入目。

该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区域呈带状分布,而又以有居民带更胜。营寨村各个自然团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小溪,或穿团寨而过,或绕团外而流,这些水量并不丰富的溪流是当地主要的水源,不仅灌溉农田,还为当地居民提供涤衣洗菜之便。营寨虽处于闭塞之地,但山水田园风光清秀无比,民养自给有余。但是现在已经俨然不是那般模样,小溪里沉积了厚厚的淤泥,烂橘子烂菌包破塑料袋将溪水堵得水泄不通,部分流段出现断流现象,如厕后使用过的卫生纸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并统统倾泻于小溪当中,不但有碍观瞻,时间一长臭味熏天。

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村民却不以为然,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还在门前溪流中喂养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鸭粪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们还在这样的水质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最后伤及当地居民在所难免。

二营寨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来源单一。污染源主要是当地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如烂菌包。烂塑料袋、如烂水果、洗衣污水等。

2、主要表现为水源污染。几乎所有的垃圾都排泄到小溪里,远远超过了溪水的自净能力。

3、污染区域集中于居民区及河湾处。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近倾倒垃圾,所以很多门前的溪水流段都堆积了很多垃圾废物。溪水拐弯处则沉积了大量的垃圾。

4、污染时间的全年性。以前每逢夏季溪水涨水的时候,由于水量增大流速加快,溪水会把沉积下来的垃圾冲走,但是最近这些年由于河道淤塞严重,垃圾数量剧增等原因溪水已经无力带走沉积多年的垃圾,因而污染的时间由原来的季节性污染转变为全年的污染。

5、治理的艰难性。环境破坏了需要治理,但是农村环境的治理起码受到一下两个因素的制约: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维护还缺乏认识。

2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奇缺。污染起来是举手之劳,而要治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规模的治理、清除和保护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不现实的。

三营寨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这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当地生态平。被污染的小溪内鱼虾几乎灭绝。

2、不利于饲养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人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涤后的蔬菜人们所呼吸的是恶臭难闻的被污染后的空气。

4、间接危害到城市区域。当地被污染的农产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间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环境换取的繁荣一定是不持久的。总有一天人们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它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6、对当地形象影响不好。环境的破坏时人们素质低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时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抓紧治理。

纵然是困难重重,总不能因噎废食。权利弊,人们还是支付不起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只影响一个人,而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今后的子子孙孙

治理环境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既然是要治理那么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方法。在提出具体方案之前笔者认为还需要花一些篇幅来论述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我们制行动方案时有宗法可循。

笔者认为有关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措施,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方法。例如营寨村是一个贫困山区在财力上无法安排专门的环卫车辆就不要做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应当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解决类似问题。

二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脱离了群众,一切都是空谈,毫无价值。

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习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四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方针,结合营寨村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从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由村委会安排人员专人专办,这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环境保护日程表,具体规划每一个时段季节的环保目标。第一步是在汛期来临之前全面疏通河道第二步应该在汛期来领之时借助水力将河道清理干净,将沉积多年的垃圾冲走第三步应该巩固成果,积极防范,杜绝再次污染。

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体村名共同协商制定后严格执行。

四责任到户,责任到人。每户居民负责自家门前路段流域的环境卫生。

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设卫生监督员巡视本村卫生。污染公共环境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

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环保合作组织,每个组设分理处。每个自然团应该选择合适场所作为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应远离居民区。实行“户、团、村”模式,户分类,组回收、村收购。也就是说每户居民事先将

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分离出来以适当价格卖给环保合作组织,然后每个组派专人定期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储存,最后由村统一再能行二次回收并转运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本村环境保护的日常开支。

七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在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小组或自然团之间进行卫生评比工作,定期评比一次,评比的内容主要是看该团组的公共卫生情况和村容村貌是否整洁,评比出最佳卫生团寨和最差卫生团寨通报全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八严禁在上游河段饲养或放养家禽家畜,以免动物粪便造成水质污染。以上八点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建议,仅供参考,不足之处可在具体实践中补充或修改。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并不希望生活早污浊不堪的环境当中,我们呼唤青山绿水,那就要从我们每一个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有时候文明只是举手之劳,营寨村相较于其他村而言经济较落后,但我们必须让环保先行,保护好这原本美好的青山绿水,这或许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谓“留的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恒久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别人先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八

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xx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针对很多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我们应该提出相应的可行的防治对策,并得到认真落实,以防农村经济的发展重蹈城市发展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我国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心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等等。

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欠缺。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农村环境污染可分为生活、生产、工业三大污染。从生活污染来看,由于农村很少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农民意识的缺乏,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从生产污染来看,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上缺乏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和随手扔掉的农药瓶,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从工业污染来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城镇的环保“门槛”也越来越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很难在城镇立足,于是转向广阔的农村,也正因此,农村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随着以使用机械、农药、化肥为基础的特征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变得异常严峻,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此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度重视,今年来曾先后多次召开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专项工作会议,部署和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然而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具有影响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等特点,因此短时间难以见成效,因此迫切需要加大这一领域的研究。本实践团队在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后,探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农民环境意识现状,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1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1.1.1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由于目前我国处于依靠农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发展阶段,据统计目前全国农药用量达140万吨,其中杀虫剂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而有机磷农药中高毒种类占70%。化肥的施用量为4700万吨左右,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由于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绝大部分挥发到空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因而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污染,进而通过呼吸或食物链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较大,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农药、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使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据统计,20xx年全省农药的使用量达861吨,很多农药、化肥中含有重金属,造成水源的严重污染,同时化肥的使用导致田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促使施用量增加,造成恶性循环。

1.1.2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近4万多家,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类粪便约27亿吨,cod(化学耗氧量)产生量6900多万吨,是全国工业和城市cod排放量的4倍多,已经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然而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还很低,一些地区养殖规模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且种养分离现象严重,大量畜禽粪便无法就近还田,而是直接排到土壤、河道中。由于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因此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土壤、河道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水源的污染危害极大。

长株潭地区农村水源丰富,但不合理的使用和欠缺保护,造成很多水源的严重污染。调研过程中据村民介绍,很多村民将家中的生活污水、畜禽的粪便随意排到农田和水沟里,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原本清澈见底的水成了酱紫色的污水,下雨天,粪便、卫生纸和卫生巾等到处都是;村民下田时,皮肤常常发痒难受。

1.1.3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

大量使用农用薄膜已成为一项农业常规技术。我国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年残留量高达45万吨。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分析出铅、锡、钛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

20xx年全省农膜使用量达446吨,20xx年单位耕地面积农膜使用量8.44kg/m2。农膜除了残留在耕地中,造成土质的污染外,废弃堆积情况随处可见,遇风雨天气,便在空中乱飞,挂在输电线、建筑物等上面,严重影响了农村面貌。

1.1.4秸秆焚烧

在历史上,我国秸秆多作为替代薪柴使用,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煤炭、液化气等开始作为农村燃料代替了秸秆。此外,以秸秆为原料的小造纸厂全部被取消,也使大量秸秆成为无用废弃物。我国每年秸秆产量为7亿吨,其中有约40%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又

无处存放,压占大量土地,所以农民只有一烧了之。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还造成了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事故。

1.2农村生活污染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现在还基本处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现状。全国约4万个乡镇中绝大多数没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在60多万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污染处理还处于空白。据初步调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2.8亿吨,露天碓房量超过30%,平均处理率为20%左右,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不仅成为蚊蝇的孳生地,也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要的面源污染。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90多亿吨,平均处理率15%左右,其他均就近排往农舍附近的沟渠,因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很大。

1.3乡镇企业污染

随着城市污染那你控制力度的加强,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增加,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由于进入乡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土法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大多数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再加上监督管理不力以及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差等原因,因而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平方千米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乡镇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占全国“三废”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67%和89%,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株潭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的经济区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小型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将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乡镇企业并没有很有效的“三废”处理措施,还有相当一部分直接将废弃物排入附近的河道或堆积在农田旁,在一些乡镇的工业园区,远远就可以问道一股刺鼻的味道。在对附近的村民的采访中,村民对此喜忧参半,一方面,乡镇企业给很多村民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大家坦言环境已大不如前,农作物的产量没法保证,而人畜也只能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

2.1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还很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缺乏迫切的要求和污染后果的危机感,因此人为地、随性地破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二是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三是要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2.2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解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就必须落实好资金,纵观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来解决资金问题。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均按照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其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筹集的资金要优先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按照中心镇、一般乡镇、村庄区域区分,制定不同标准,分类组织实施。把农村垃圾处理等纳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投资建设,采取“村收集、镇中转、失去处置”的运行机制,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随处乱倒的陋习。二是建设中心镇和重点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防止城镇污水污染。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情况看,城镇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后一般能够满足农灌用水的要求,既能防止污染水环境,也能够节约水资源。

从湘潭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得知,20xx年,湘潭市开始向国家环保部争取中央农村环保资金,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当年,成功争取到资金77万元,对岳塘区板塘乡摇钱村进行了环境整治;20xx年,争取到272万元,分别对湘潭县白石镇潭口村、韶山市清溪镇清溪村、湘乡市棋梓镇鹅石村进行了环境整治;20xx年,争取到1700万元,对湘乡市和韶山市的农村环境进行了整治。

2.3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调查报告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从株洲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全市有养猪户约20万户,年存栏规模500头以上的养殖场123家,其中

20xx头以上的11家。规模在20xx头的养殖场在20xx年6月前已完成治理;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已于20xx年6月前完成治理。

在整治的同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市农办每年争取国债资金1000万元,利用养殖污水粪便建沼气池,,每家农户补助1200元,每年建设沼气池8000余个。畜牧部门还在三年内争取到36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养猪小区的栏舍建设,20xx年改进完善规模养殖小区(场)76个,20xx年再度改良小区(场)65个。

2.4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目前很多地方农村的环境监管工作基本处于真空无人管理的状况,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要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努力形成“层级职责清晰、面上责任落实、运转制度保障、防治公众参与”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各级农村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法,认真抓好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减排,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限期治理、限产限排直至关闭。严格环境准入,淘汰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对新、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通过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能够促进各级政府领导层对本辖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化,并通过量化指标考核,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化,别切实得到落实。

株洲市县级环境监测站人少、素质较低且监管能力及手段弱,醴陵、攸县站稍好外,其他3各站3-4人,离国家县级站的标准建设要求15人相差甚远。检测仪器缺乏,现有的几台仪器非常落后,均无专用检测车辆,大部分污染物县环境监测站无法检测,不能掌握其污染情况,监测站形同虚设。针对以上情况,株洲市重点加强先环境保护局的建设,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办公室或环保专干,建立了乡镇长及党委书记的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1】李干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2】陈润羊,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

【3】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4】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

【5】俱国鹏,房妮。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6】株洲市环保局网站

【7】湘潭市环保局网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九

一、几年前村口有一条小溪,水很清澈,可以灌溉,洗衣服,可是由于人们随意向里面扔塑料袋,农药瓶,垃圾等一些不可降解的物质,而且无人保护,无人清理,现在小溪变得混浊不清,溪水流动缓慢,而时时散发臭味。

二、现在村口的山地要进行开发,一家大型公司将要在这里落成,致使大片的田地被掩盖,而且大片的山地、树木被破坏,以前郁郁葱葱的龙眼林变得所剩无几,特别是施工的那几个月里,沙尘温天飞扬,严重污染了区居民和周边的环境,现在夏天还未到来,气温明显比去年同期的气温高,让人有点受不了。

固体废弃物该村还较少,空气污染因为该村目前较落后,没有引起大气污染的工厂,所以空气质量较好。

建议:

1、针对水污染,可以立一块警告牌,时刻提醒人们不得随意扔弃物品,不定期地清理水体,保护水清洁等。

2、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号召大家在自己家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保护剩下的植被。

3、规定谁污染,谁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

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更加期望着有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及和谐的生产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共同的目标。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环境问题得到各级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关注,已逐步得到改善, 然而,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却是明显滞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日益受到威胁。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改变村容村貌,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面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xx年从7月到11月,我们对袁州区寨下镇的横塘、沙江、大宇、带塘、长乐、新桃、圆岭等行政村进行了多次环境卫生状况调研,这些村庄都是基层行政所在地,都有村支委和村长,最大的村集中居住几千人,如横塘村,小的村庄也集中居住着几百口人,如带塘村。我们发现这些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脏、乱、杂、臭。

1、赃。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既没有实行分类收集,更谈不上回收利用。走进村庄,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或者是穿村而过的公路,到处都可以看到零星散落的鸡粪、狗便、牛屎等脏臭物;有些较为偏避的路,行走都得多长上一只眼,稍不小心,一脚踏在牛屎上,准让你摔个仰面朝天。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拉极更随意倾倒,微风过处,尘土飞扬,塑料薄膜漫天飞舞,让你无处躲藏。

2、乱。首先是房屋建筑很乱,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经济收入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有了钱当然首先就想盖房。这些新建的住宅,也许是由于各自的宅基地是祖传的,也许是村里缺乏统一规划,总之,就是随意随地,横七竖八,犬牙交错,不分东西南北,杂乱无章。其次就是柴草、猪粪、牛粪的堆放,随意随地,非常散乱,有些柴草紧靠房屋堆放,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碰上小孩玩火,后果不堪设想。猪粪、牛粪作为一种农家肥料,有的就堆放在厨房的窗子下,这就不仅是难看,而且也严重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

3、杂。首先是人畜杂居。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在这些村落基本上都是鸡犬与人同行,它们四处活动,与人争道,随意乱窜,随地拉洒。小孩坐在堂屋吃东西,大人如果不在旁边保护, 鸡和狗就会毫不客气地与他们争吃。孩子急得哇哇大哭,这是极为常见的事。村落鸡鸭屠宰粪便残物,随处可见,小吃摊点更是污染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极为普遍,污染极其严重。环境卫生设施几乎是空白。既没有垃圾池,更没有垃圾桶之类的东西。

4、、臭。如果是在夏天走进村庄,用臭气熏天来描写,是既不过分也非夸张,由于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鸡粪、狗屎、牛便等脏物,经过太阳一晒,臭气满天飞散,其味确实难闻。更甚者,有的农民竟会利用两幢房屋之间的空隙搭建猪圈,而农民往往又习惯把厨房建在自己的房屋后面,于是就常会出现厨房与猪圈紧靠,有些人猪圈内又设有厕所,此地此景此味,不用述说也可想而知了。

5、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森林面积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特别严重,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人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四处泛滥,席卷着地面的各种垃圾,形成污染;而这些河流,往往就是我们城市河流的源头。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忽视了环境保护,因此对农村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城市环境问题得到重视,而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大量城市垃圾向农村的转移等问题已给农村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此外由于管理体系不畅、资金来源不足、扶持措施不力、治理模式不适等原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数亿农村人口生存环境恶化,健康受到危害,且纠纷频发,成为社会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因素。

1、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在这种脏、乱、杂、臭的环境中生活,环境卫生意识非常差,领导又只把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忽视了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环保问题。农民难以接受到环保知识、政策、法律的学习教育,对环保了解甚少,自我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就更差。

2、乡镇工作重视不够。在乡镇工作中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就目前来看乡镇几乎是无心去关怀农村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在领导的心目中“排不上队,挂不上号”,把它放在经济发展之外。

3、宣传教育不到位。对农村环境污染宣传教育在乡镇工作中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空白。我们对相关乡镇领导采访时,他们觉得:一是市县级政府经济的划拨大少,即使想治理环境污染也是杯水车薪,无能无力。二是农民的环保意识太差,他们对现有状况习以为常,教育工作太费力。三是乡镇工作太繁,无暇顾及等。对行政村采访时,他们觉得现在的村民很难管,叫他们干点活,就要报酬,而村里的钱又太少,想做也只能是望洋兴叹。采访相关农民,5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我们的调查感到疑惑,觉得自己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不会有什么问题。40-50岁的中年人,对这种状况虽然有不满意的情绪,但也是觉得无能无力。

人类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呼吸,影响健康;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其中致使农村环境恶化一个重要原因是涉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与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供给几乎是一片空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定会成为制约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政府管制与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在高度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下,如何处理好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以后开展农村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这对当地政府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1、“白色污染”的危害有:视觉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村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2、潜在危害: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在地面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现在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4、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可谓是废水、废渣四处奔流,污染环境,污染水源。这就不仅是在污染农村,同时也在污染城市,因为城市的饮水源头都在农村,因为农村河流大多是城市水源地。

通过调查的我了解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既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一个村庄,一个地方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据调查,环境污染是极为普遍地存在广大农村。我们发现政府也并不是没有进行环境保护的工作: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也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以期提高人们的环境白虎意识等,目前来说只是力度不够。不过,我们也相信在政府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人的人们,就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1、加强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尽管考虑不够,但还是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2、 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国家把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强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政府应对农村和规模以上的企业污染治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规模以上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

4、探索科学的治理模式,提高农村污染治理效率。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不同于城市、工业企业的污染,不能简单的套用其污染治理模式,要在其治理模式上加以改革创新,以适应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进而提高污染治理的成功率。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农村,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政府的投入,特别是财经的划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光靠政府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青山绿水一定会到来。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一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根据工作安排,今年3月,我们组织调查组,对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农办、环保、经贸、农业、林业、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有关工作情况,召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座谈会,走访20个乡镇、街道,实地考察了部分医化企业,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x年3月,我县提出了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争取到20xx年,把仙居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达高效、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x年6月,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近年来,按照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制订和实施规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明确工作目标,健全工作机制。县政府把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x”规划,在建立工作机构、召开动员会议、与各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制订生态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组织编制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经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制订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细则》,生态乡镇规划编制已作了相应部署;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二)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各有关方面按照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管理。一是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战略。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森林保护。五年来,完成封山育林75万亩,绿化造林12万亩。二是实施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建设生态公益林113万亩,其中省级73万亩,县级40万亩,全面实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三是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小区4个,面积1。9万亩。四是开展生态乡镇、村和绿色创建活动。创建了横溪、白塔等2个生态乡镇和高迁下屋、上麻等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建成绿色学校23所,其中省级5所、市级10所。

(三)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生态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一是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杨梅、三黄鸡、高山蔬菜、优质米、淡水养殖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建成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面积14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1万亩,53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杨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x年产量3。5万吨,产值3。2亿元。二是培育发展生态工业。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现代、永安等工业集聚区建设进程,初步形成“一城四园”的格局;重视引进高科技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医化等行业的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全县已有4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成省级绿色企业2家,市级绿色企业2家。三是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杨梅观光体验、“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已建成25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x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其中杨梅果园观光游人数达6。5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60万元。

(四)有重点地实施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是重视医化行业污染整治,促进医化行业改造提升。对上规模企业要求加快环保设施投入改造,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对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难以治理的小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实行排污申报许可制度,禁止无证排放,努力控制排污总量。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严把项目审批关,相关项目实行环保前置,坚持执行“三同时”验收制度,加强项目后续管理,控制污染源头。二是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优化畜禽养殖业布局,重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台了《仙居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改厕改水、清理垃圾、清理河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十百”工程,完成示范村7个,整治村100个;实施“百村饮水工程”,完成了291个村514个自然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困和改善饮水条件人口17。96万人;开展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整治123公里;已有6个乡镇建立垃圾中转站,295个行政村建有保洁队伍,全县去年清理垃圾数量达3300吨;消灭露天粪坑6022座,建造公厕195个。

(五)生态环境管理能力有了提高。一是建立环境事件预防和应急体系。制定环境突发性污染应急预案,落实环保应急措施,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了一些环境突发事件,缓解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加强环境监察巡查。对一些环境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的污染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对市控重点污染源实行“月巡查”,一般污染源做到“季巡查”。三是严厉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事件。针对一些“三废银”冶炼、非法炼油等突出环境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予以重点查处。

由于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地处灵江流域上游,加上以医化行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存在一定矛盾,生态县建设一些经济指标完成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压力较重。

(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识。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20多个部门和所有乡镇、街道,但少数成员单位重视程度还不够,配合意识还不强,面上工作进展不平衡,部门之间、城乡之间还未有效形成整体合力;生态环保宣传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有关政策精神未能得以及时贯彻落实;一些环境污染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广大群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缺乏理性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不浓。

(二)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控制性工程未建成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展艰难;城市环保基础设施落后,污水收集管网、排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集镇环保设施严重缺乏,农村几乎没有环保设施;城区供水管道老化,部分城区、城郊及多数集镇没有自来水设施,饮用水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一些涉污企业污染处理设施落后,“三废银”等废金属集中冶炼设施尚未建成。

(三)重点生态区域保护形势严峻。一是永安溪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河道采砂点多面广,影响了永安溪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一些拦河工程影响鱼类生存繁殖环境;部分土地整理项目影响了沿溪湿地保护和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是沿溪沿线森林景观档次不高。森林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不高,观赏性不强。三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较低,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尚未落实,生态公益林保护与林农生产生活需求存在矛盾。

(四)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一是医化、工艺、废金属回收等行业污染面广量大,部分医化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存在治污投入不足、排污设施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放和偷排、漏排等现象,少数限期治理企业进度缓慢,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局部污染问题严重。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盲目引进高污染项目的问题。以“三废银”为主的废金属回收冶炼遍及城关及周边地区,并有向边远乡村蔓延之势,导致空气和地下水污染扩散。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畜禽生产总体上还处于粗放、落后的经营状态,污染物缺乏有效治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水环境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乱倒,环境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三是跨区域污染问题呈上升趋势,治理协调难度较大。

(五)城南化工区整治达标任务艰巨。城南化工区被列为市重点监管区,要求今年10底前整治达标,如果不能按期完成整治任务,将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制约。根据目前情况,城南30多家医化企业,大部分污染处理设施设备落后简陋,有的甚至没有处理设施,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要达市验收控制目标,难度很大,压力很重。

(六)生态环境支持保障和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生态县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还未形成,生态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氛围未真正形成。生态环保管理力量不足,执法条件较差,设施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生态环保形势发展要求。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深刻认识生态县建设的科学内涵,认真研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决策、指导、协调、监督等各项职能,各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要紧密合作,主动参与,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要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思想认识,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大县城排污管网建设力度,力争早日实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入管网集中处理;重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研究处理好县垃圾处理工程的一些实际问题,力争如期建成使用。要研究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城镇、乡村垃圾处理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垃圾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模式。重视城区供水管道改造及部分城区、城郊和集镇的自来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改进环保治理设施,提高污染处理能力。支持尽快建成贵金属集中回收冶炼设施。

(三)加强重点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一是切实加强永安溪生态环境管理。对永安溪采砂,要科学安排、严格审批、从严监管,确保合理有序开采,严禁在鱼类繁殖期采砂,防止过度滥采而影响永安溪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行洪安全;重视解决好拦河设施建设带来的鱼类生存繁殖环境破坏问题;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永安溪沿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自然环境保护;妥善处理好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加强景观林建设。在高速公路、省道等主要通道两侧山体和风景名胜区,实施林相改造,发展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增强生态功能,改善景观效果,提高观赏品位。三是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设立县级专项生态补偿基金,落实40万亩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并要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研究解决林农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以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导向,积极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要严防产业转移中的.高污染项目转入;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并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切实加强污染治理。深入实施“811”环境整治行动,继续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监察、督查和巡查,努力遏制环境污染。要重点抓好医化行业的整治,重视解决工艺企业的污染问题,限制废金属回收业的无序发展,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白银等贵金属集中回收冶炼进程,实行污染集中治理,规范冶炼行为。要重视跨区域环保协作,防止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推进以村庄整理、旧村改造、下山脱贫、生态移民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优化养殖业布局,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切实解决种、养业的污染问题。要继续重视研究秦州养殖场的处置问题。

(五)高度重视城南化工区整治达标工作。要按照城南化工区环境污染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推进医化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对重点医化企业,要求加快完成废水、废气规范化治理工作,健全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建立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对限期治理的企业,要下达限期治理任务书,督促企业制订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加大环保设施改造投入,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对期限内不能完成治理的,要坚决予以关停;对停产治理的企业,下达停产治理任务书,污染整治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恢复生产;对列入关闭的企业,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用足各种手段,确保关闭到位。同时,要认真做好城南化工区验收的准备工作,建立医化企业污染治理档案,确保今年10月份通过市级摘帽验收。

(六)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生态环保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资金保障。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运用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等方式,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积极向省、市争取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策倾斜、财政转移支付、产业合理转移等途径,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三是加强生态环保管理能力建设。充实生态建设和环保管理力量,加强队伍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重视环保执法现代化建设,改善执法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更好地适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二

就最近这几年来看,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何为环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环境,主要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人的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现在像我们柳疃镇、青乡乡,最近电网部门纷纷撤除喷水机器的使用。喷水机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恶化、污染了水资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说,我们北部渤海湾受到工业、印染厂的废弃物排放大量鱼虾死亡,地区农民上海捕鱼,鱼的体内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

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最近,我发现政府部门、昌邑环卫局开始大力整治环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乡街也定点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来垃圾围绕街道,臭气熏天的状况。各个村庄开始整治村内环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庄焕然一新!而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更为了我们的后代,树立好榜样,奠基好基础,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呢!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有责!看你的行动喽!

小建议: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装饰品,可回收物品可以卖出,换来金钱买实用的东西岂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装饰品,你也能开小店赚大钱了!化废物为贵宝,让自己的心情更舒畅,让自己的心灵更纯洁,让自己的家庭更温馨!

调查地点:校园

调查时间:x年x月x日

根据老师的要求,我对校园的环境进行了调查。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三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本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在人们环保意识匮乏的情况下,环境遭受了环境巨大地破坏。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人们面临的一大严重难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的垃圾排放量达6000—7000亿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作出了极大地破坏。因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50。8%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且今年来城市工业化开始向农村转移,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环境治理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举措。

我的家乡在宁夏南部山区属干旱地带。近年来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其原因有:

近年,农村养殖业快速发展,我村的牛,羊,猪的养殖量逐年增加。但人们普遍缺乏环保意识给环境带了巨大压力。养殖户将畜禽粪便未经过利用就直接排放,造成了浅层地下水中的微生物无法存活,形成了有机污染。农户更将粪便随意堆放在道路上,在炎热的天气不仅臭气熏天,而且滋生细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危害人们的饮水安全。

人们在享受了塑料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是饱受了苦恼。为发展经济,农村建起了塑料大棚,种上了薄膜玉米,但废旧的塑料却无发得到正确的处理。就地掩埋是农户最长做的 ,但薄膜在土壤中极难分解,会严重的污染土地,造成土地的无法再次利用。此外,在有风时,薄膜被吹的到处都是,造成视觉污染。

由于地处干旱地带农作物多虫害,人们为保证收成会加大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农药、化肥不仅会被作物吸收,在人类使用后危害健康,而且会进入土壤,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近而对人们的水源形成威胁。

农村的.机动车,近年来快速增加,相应的对燃料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另一方面,植被的大量砍伐也造成了大气的污染和水土流失。

政府在鼓励人们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却很小。在我村,政府没有安装任何的垃圾箱或建造垃圾回收点。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也不到位。

人不可能独立于环境之外。如何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我的建议是:

1、政府应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久的工作。村长要高度重视环境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的保洁队伍,保持村道、河道清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置畜禽养殖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染。应该加派养殖技术人员到乡村去,推广科学养殖和处理技术,实现畜禽粪便的全部合理利用。

3、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治理农村的化学污染。发挥基层植保站的功能,科学施肥。培育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

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却不能征服自然。为了实现人类的长久发展,我们就要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四

目的:了解校园环境建设

时间:xx/6/2

地点:校园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网络搜索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校园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可以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样教育育人服务。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平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缺少这个舞台,师生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校园环境文化在学校思想教育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能:1凝聚功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群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它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学生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之上,从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2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必然会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校风,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内心节办,激发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比起千遍万遍地说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3熏陶功能。学校按照审美的要求去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这对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形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4益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地说,丰富良好的环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能的提高,特别是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发挥中显出,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的极好阵地,必须加强重视和强化建设。

3、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

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校园环境文化阵地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华,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改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其置身于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学习在一种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中健康地成长。总之,从整个校园环境文化的创设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老师的参与。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五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们无关?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

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寒假,学校大学生实践调查的作业,因此,我对我家乡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读书,很少回家,回家也从来没有好好的了解家乡环境的变化,这一次的调查和实地走访,说实在话家乡的环境让我打吃一惊。小时候,经常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听到这样的说唱:“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我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虾成群结队,傍晚时分河里的石头上会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们就这样一边捡着螃蟹,一边嬉戏,这里曾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是我童年迷恋的地方。那时从来不曾想过这一切都会逝去。可是现在却应征了“鱼虫绝代”、 “河水泛滥”的说法。河道里满是废器、垃圾,由于垃圾的堆积,没有清理,河水变得臭气难闻,河里没有了鱼虾,更别说小孩嬉戏了。而且许多水资源也因为人类的过度索取和开发已经枯竭。不仅仅在于河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无得污染。今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天气也变得异常炎热,特别是在夏天令人难以接受。

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幸好国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还不显著。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

1、森林面积减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认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

2、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换新,形成污染;

3、森林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

(四)整治仍不彻底。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摊点商户占道经营较多;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牛皮癣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倾倒垃圾依然严重,河水污浊。在乡镇街道,乱丢乱吐乱倒现象严重;农贸市场垃圾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小食店清洁卫生问题突出;存在重城镇轻农村、重干道公路沿线轻边远村社的现象;部分乡镇对场镇和主要公路沿线外的村社还未开始环境整治。在农村,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较为普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