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感悟,通过写心得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师德修养师德培训感悟篇一
这次师德的主要以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这次师德培训让我了解并体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
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就意味着,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确定的责任。教师之所以要为人师表,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任务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人格去感化、教育学生。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个人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2、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深远性,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教师善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好榜样,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启迪和激励,乃至使学生终生难忘。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有句名言:“如果一个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例如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有一位他非常尊敬的老师——藤野先生,他对鲁迅的影响十分巨大而又深远。鲁迅回国在北大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住所的墙上,书架的对面。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境界、理想信念都会对学生起着直接的、重要的示范作用。
3、教师的为人师表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
社会上的各种职业,都会与人们发生一定的联系,各种职业道德也就必然会 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职业的劳动特点不同,其职业道德对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就会有所不同。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影响显得更广泛,更深远。
教师的为人师表直接关系学生人格的塑造,影响学生一生的做人品质,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旦形成,就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简单消失。这种影响已经凝结成为学生内在品质中比较稳定的一部分,从而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再从整个教育事业、整个社会方面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同样是长远的。教育是一项代表未来的事业,它是为以后十几年、几十年培养人才的,是百年大计。而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教育劳动的成败,关系教育事业的兴衰,关系未来社会主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千秋万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教师是学生最关注的人物,也是他们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每一个生活细节,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思想,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它能帮助学生辨别善恶美丑,提高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教师积极的道德情感形象,富于生动性和感染性,可以引起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教师坚毅的道德意志,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它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鼓舞学生锻炼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它能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无数教育实践证明,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卢梭看来,可敬的教师应该是“德行高洁而不虚伪,心地仁慈而不优柔,说话坦率,言行一致”的。教师是通过自己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位优秀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再次,教师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文雅,亲切自然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的语言。教师语言品质的优劣,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锤炼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艺术。
第一,语言要规范。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普通话的要求,教师专业授课必须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第二,语言要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做到言简意赅,提起兴趣,激起灵感,启迪智慧。
第三,语言要准确。教师使用语言时要确切清楚,不含混。教师要准确地表达概念、规则、原理等内容,清晰地传达思想感情、愿望等教育要求,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互相矛盾。
第四,语言要生动。教师的语言除了做到规范、精练、准确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做到优美生动。要使语言有美感,做到音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鼓动性,音色甜润优美,话语流畅自然,速度快慢适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时刻处于最佳思维状态。还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其比较鲜明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教师的语言不能呆板单调,枯燥乏味,使人听来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
第五,语言要纯洁。教师的育人职责要求教师的语言文明纯洁,切忌一切低级、庸俗、下流的污言秽语,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说话都要讲究文明礼貌,都要自爱自重,尊重别人,保持自己良好的风范形象。
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能用刻薄蛮横的话语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训斥、奚落。如果一位教师教育学生时粗话连篇,满嘴脏话,那么,他实际上是在强化学生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是在把学生推向不幸的深渊。如果教师帮助少数调皮学生,维持课堂纪律或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时缺乏自制力,不加分辨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歇斯底里的破口谩骂,那么,他这是存心使学生变坏。总之,如果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使用文明健康的语言,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就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还会给学生心灵带来污痕和创伤,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仪表端庄,格调高雅
教师的仪表最直接地反映了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良好的仪表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糟糕的仪表能引起学生反感,破坏师生间应有的亲和力,从而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一,教师的仪容要整洁。仪容在社会交往中表现了一个人的文化档次和意识修养,它是在社交礼仪中最基本的起点。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尤其应注重视觉形象塑造,比如不能蓬头垢面,不能浓妆艳抹,发式奇异,不能精神萎靡,愁眉苦脸;而要情绪饱满,朝气蓬勃,光彩焕发,成熟向上。如果一位教师不注意口腔卫生,带着满口的烟味、葱味、蒜味等异味走进课堂辅导学生,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交流。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育机关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
蔡元培先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表,他每次去学校给师生讲话和上课,必定要换上浆洗得十分清爽的衣服,把每一颗纽扣扣上以后,还要对着镜子整理一番。进入演讲厅或教室前,也习惯整一整衣冠。这种讲究整洁的好习惯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第二,教师的服饰要朴素美观。服饰包括着装和饰物。对教师来说,着装、首饰必须符合教师的道德要求。首先,做到衣着整齐清洁,饰物典雅大方。教师的整个穿着打扮要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道德要求和审美标准,不要与教学、教育气氛相冲突。
其次,教师的衣着要朴素美观,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哨。教师的衣着仪表要符合民族特点、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职业特点,不能搞什么标新立异,穿着奇装异服,有辱斯文,有失体统。
动中,学生们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如果教师的衣着打扮奇特古怪,华丽花哨,就会使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教师的服饰上,影响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因此,教师的衣着打扮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及环境要求,要和教师的职业身份相适应,考虑它们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第三,教师的举止适度端庄。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教师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一位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讲课时要举止适度,动作文雅,表现出文明的气质,不要拍黑板,擂讲台,捶胸顿足,显得缺乏修养;和学生交往谈话,要热情而有分寸,亲切而讲究礼节,表现出庄重而随和的品质。一位教师只有举止适度,行为端庄,才有利于确立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欢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身教形象,给学生以良好的精神感染。
例如培训时讲到了一个案例是,这天早上第一节是赵老师的课,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的迎接她的到来。上课铃一响,只见赵老师穿着鲜红的棉袄,下面的裤子乌黑发亮,长头发被烫成大波浪披在肩上,走上讲台。同学们瞪圆了眼睛,不约而同地“哇——”。赵老师没有搭理同学们的疑问,开始讲课。这节课同学们不知道听到了什么,也不知道赵老师讲了什么,只记得大波浪头发来回晃动,红棉袄在眼前闪动。
3、风度从容,彰显个性
风度是人的全部生活姿态所提供给他人的一种综合形象,人们通常所说的风姿、风采、风格、风韵,都是风度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的风度与这个人的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相关。一句话,风度离不开一定的外在表现,也离不开特定的精神内涵。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高超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教师要体现以下的风度:
第一,教师要稳重。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遇事必须冷静沉着,泰然处之。教师应该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其是一个可以信赖、值得尊敬的师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情况,都表现出博大高深的知识涵养,沉着冷静的性格气质,成熟稳定的思想情绪,进取自强的人生态度,勇谋兼备的才干本领;不能因为自己的心境不佳,身体不好就发脾气,耍态度,也不能因为自己心情愉快就手舞足蹈,举止轻福这既有失教师的风度,也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第二,教师要可亲。因为没有可亲,教师的稳重很可能变成学生心中的凝重或沉重。就不可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教育学生时要表现出师长的爱抚和关切,目光要充满热情和希望,面容要慈祥,态度要诚恳,表情要温和,情绪要稳定,使学生产生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教师是做育人工作的,他要面对面地通过言传身教去教育、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态度。如果一位教师待人接物时谦恭有礼,坦然自若,面对成功和荣誉不骄傲自大,面对失败和挫折不悲观气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就会消除学生对其的畏惧和对其水平的怀疑之感,学生就会主动地接近教师,钦佩教师,学习教师。
第三,教师要有识。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在于他是职业的知识传播者。要向别人传播知识,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有三个特征:一是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二是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三是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教师只有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才可能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机会,才可能及时发现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可能把所教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只有掌握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才可能使学生在重要的学科领域中达到较高的水平,掌握今后从事工作的真才实学。
教师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才能正确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4、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教师是教育者,首先必须是文明人。在社会交往中,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为他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做出道德表率。这不仅对在全社会树立教师威信,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教师光荣”的风气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社会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综合指标,是社会风尚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志,也是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石。因此,教师遵守社会公德,不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十分重视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的缺失现象也比较普遍:随地吐痰,乱抛废物,乘车争先恐后;汽车上,商店里,一点小小的摩擦、碰撞,就往往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遇到人与人发生冲突时,看热闹起哄者众,化解者往往被误解,遭指责;公共设施屡遭劫难,其被毁坏的速度十倍甚至百倍于个人财产;公有财产或被盗或被损坏。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社会公德是低层次的道德规范,是否遵守是“小节”问题,那么,他们在公共场所就可以不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从而损害了教师形象。
教师在社会交往中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尊重每一个人,这是教师知识水平高,修养深的一种具体表现。在社会公共场所,如遇有不良现象,教师要首先走上前去制止,而且方法要讲究,说话要以理服人,行为要有示范作用,让所有人都能从其身上看到真善美,看到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进步,从其一言一行中体味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教师的高尚情操就是一面旗帜,会引导全社会的人从善除恶,使更多的人进一步约束自己,调整自己,把社会公德和各种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去自觉地做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公民。
5、廉洁从教,洁身自好
师德规范特别要求教师要做到: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一段时期以来,有偿家教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无论是对教师个体师德形象,还是对教师群体形象,或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其影响都是不利的。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纯洁心灵带来了不利影响。有偿家教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有偿家教”违背了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这一师德的基本要求。二是“有偿家教”偏离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三是“有偿家教”异化了师生关系,扭曲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人格力量。四是“有偿家教”陷入了“恶补”的怪圈,给学校声誉造成危害。五是“有偿家教”贻误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损害了教师自己的身心健康。六是“有偿家教”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师间的团结,导致团队精神、团队意识下降。
教师要做到:不要动员、变相动员学生参加校外办学机构的补习,或为其提供生源;不要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及其它商品;不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的礼金及其它财物等,否则,你就无法做到“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师德修养师德培训感悟篇二
第一段:师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引入)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作为教育工作者,师德的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的师德是否高尚,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然而,师德的力量并非只存在于言行之间,更体现在教师修养的品质和内涵中。
第二段:教师修养的四个层面(展开)
教师修养是指教师在个人的品质、道德观念、教育思想、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等方面所具备的素养和修身养性的过程。教师的修养不仅仅是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表现,更涉及到教师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格特质以及对待学生、同事和社会的态度等方面。从广义上讲,教师的修养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自我修养、知识修养、教育思想修养和职业修养。
第三段: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论证)
自我修养是教师修养的基础,也是教师师德的核心。只有通过自我修养,教师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谦卑的姿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自我修养体现在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乐观心态等方面,对于塑造优秀的教育者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知识修养与教育思想修养(对比)
知识修养是教师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基础。教师应不断系统地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保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的深入了解,以提供学生最新、最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指导。教育思想修养则涉及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和教育目标等方面。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努力实现个别差异化教学,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第五段:职业修养的影响力(总结)
职业修养是教师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上。教师应秉持正确的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也包括与同事的合作和尊重,以及与家长和社会的良好沟通。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修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指导。
结尾: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教师的师德意蕴和修养正是维系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教育者要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教育者要用自己的学识修养,为学生提供真知灼见;教育者要用自己的职业修养,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教育未来。
师德修养师德培训感悟篇三
我校从10月下旬开始,集中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学习和整顿活动,现在已进入第三个阶段:查摆问题阶段。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我的师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一种责任;通过自我进行深入剖析、接受教师、群众评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广大教师和群众的交心谈心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各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在这师德师风活动轰轰烈烈开张之际,应积极投入,抓住契机,深刻反思自己的师德言行、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谦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调整好新的奋斗目标。结合自己的职业以及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 自查反思
(一)在依法执教方面。
本人从教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与法律。只有自己首先做出的表率才能教育学生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争做四有新人。
(二)理论水平不高,运用理论进行实际工作不够。
存在着素质能力不适应,知识透支的现象,平时虽然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没有像抓学校行政管理和日常工作那样下功夫,对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研究过少,有时只注重学习现有的内容,有时忙于事物的应酬,保证不了足够的学习时间,加之在运用理论去指导工作还有差距,勉强适应当前工作的要求。
(三)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首先,由于多年从事初中政治教学,教材变动过几次,似乎对教材很熟悉了,其实只是很肤浅的照本宣科而已,不能动态的了解政治,不能与时俱进,其根源思想僵化。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四)工作作风方面。
1、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对待工作不够大胆和积极主动,仅仅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层面上。平时经常陷入琐碎的细枝小节的事物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大局。平时只知道埋头工作,不注重向外界学习,特别是忽视像同事交流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认为已有的业务知识就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缺乏一种敬业精神。
2、创新意思不强。
只注重平时的课堂教学,在本校听听课、评评课,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很少写教研论文,只做井底之蛙。对学无止境的教学业务,没有深入的钻研。在教学工作中,对终身学习还认识不够,只停留在学习的表面。这样,在工作教学中,存在时候感到学的知识不够,认识到终生学习的重要性。
(四)自身修养有待进步提高。
对待学生的关心爱护不够,教学中发现学生问题时,处理方式不恰当。由于我教的学科不是主课,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对于每个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不是很深,很透,上课时,难免有的学生调皮捣蛋,影响了教学正常进行,这时我会说他们几句,甚至让他们站到一边。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
(五)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不规范,不完善。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是教学的前提条件,而我存在经验的侥幸心理,备课不认真,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能力接受和提高。
二、 整改措施及方法:
1、理论学习是头戏,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
作为一个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充电,千万不能让自己停滞不前。否则,会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求,让我彻底明白了:在社会信息发达的今天,在新课程教改的背景下,我们的老师不再是一个有一杯水、一桶水、常流水的人,而是一位引领着学生们教会他们去找水喝的人。
2、教学中要刻苦、积极钻研。
以教材为中心,学会思考课标,思考学情,也不仅限于死扣教材,要把知识延伸化、灵活化。尽量把工作闲谈的时间用你到勤奋钻研中,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3、关爱学生,以学生发展为重。
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后进生,让学生都充分得到个性上的发展,做到及时调查、发现、及时沟通、反馈。尊重学生、不打骂、体罚学生,以“循循善诱”为主要策略,要让每一位学生心中感觉到你这个教师是个可以接近的教师,是值得敬重、佩服的教师,是一位合格的教师,要让学生因你而幸运。
4、严谨治学,因材施教,努力做到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
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和他们共同钻研教学,做到共同进步,协作互助。根据学生层次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尽职尽责的做好教学工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通过丰富自己的课堂,帮办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后,让每个同学都有所收获。
5、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 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对学生多好表率。
最后,我还要继续正确地对待同行教师和家长以及领导提出的各种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从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好自己的师德问题。
总之,我通过这次的师德师风学习,得到了不少做人、尤其是身为教师应掌握的东西。今后,我还会继续向前,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在不懈的追求中完善自我,一定会把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作为奋斗的目标,我会加强师德的修炼,全方位的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甚至是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师德修养师德培训感悟篇四
近年来,师德问题频发,教师队伍中的不端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加强师德倡导与教师的修养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师德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修养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以下是我对于师德意蕴与修养的心得体会。
首先,师德的意蕴在于潜心育人,塑造高尚品格。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以德育为重,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道德观念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思想诉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权益,并且用爱心和耐心去关爱每位学生。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只有以自己高尚的品质来感染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楷模。
其次,师德修养体现在敬业精神的追求。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我们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我们要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了解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其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抛弃功利主义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对教育事业的信念,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再次,师德意蕴与修养的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在教师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要与家长、同事、学校管理者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学生的关系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与家长的关系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于教育的期望与要求,并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表现。与同事的关系也是师德体现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尊重和支持,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最后,师德意蕴与修养的重要体现在自我反思与成长上。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和思考,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虚心听取学生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错误,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育的各种挑战,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之,师德的意蕴与修养是教师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注重师德的修养,才能真正担负起育人的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重视师德的意义,共同为教育事业的进步而努力。
师德修养师德培训感悟篇五
作为高中教师,师德修养是我长久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关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和价值。良好的师德修养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更是学生德育成长的范本。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高中师德修养的核心内涵和具体实现方法。
第二段:高中师德修养的核心内涵
高中师德修养的核心内涵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学科素养和人格魅力等多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具备铁的职业道德,严守教师职业操守和法律纪律,维护教育公平和学生权益。其次,教师要坚守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学科素养,保持学科知识的更新与拓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还应该具备人格魅力,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这些方面是高中师德修养的核心内涵,也是高中教师发展的重要指标。
第三段:高中师德修养的实现方法与策略
既然高中师德修养有了明确的内涵,如何实现和提升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和策略。首先,教师应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个人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情趣和生活素养,增强亲和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此外,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最后,教师还要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共享,互相借鉴和学习,影响和激励彼此进步。
第四段:高中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高中师德修养也是通过实践来提升和验证的。在教育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正面互动,积极传递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态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意义。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倾听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通过这些实践,我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认可和尊重,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中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第五段:对于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高中师德修养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过程,我对此充满信心和热情。未来,我将继续坚守教育教学的初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不断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我也会积极推动师德修养的传播和推广,影响到更多的教育从业者和学生。我坚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师德修养的提升,我将成为更好的高中教师,为学生成长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高中师德修养是高中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素养的核心,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可以坚定自己的职业信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影响和塑造学生成长。掌握好师德修养的核心内涵和具体实现方法,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愿每一位高中教师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师德修养师德培训感悟篇六
师德和师德素质是培养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刻认识“如何做一名好教师”的问题,以崇高的教师职业责任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的树,百年的人,踏上了三英尺的平台,这意味着踏上了一条艰辛而漫长的教育之路。学习之后,我再次意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应该教授好书,而且应该教育好人。他们应该在各个方面成为榜样。我主要谈的是如何培养自己和我的情绪控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精心准备了一堂高质量的课。然而,当我们兴奋地走进教室时,我们完全被混乱的场面所分心,而不仅仅是骚乱。此时,你是在愤怒和大声责骂,还是在熟练地微笑和温柔?在我看来,如果你大声责骂,至少有以下缺点:第一,人们往往容易在愤怒中说不恰当的话,这不仅会损害教师自身的形象,还会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有时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隔阂。二是破坏教师的自我情感,影响正常教学。如果一个老师一进教室就生气,他的情绪就会在课堂上暴跌,他不能全神贯注于热情。学生也会受到影响,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衡量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喜、怒、悲、喜、忧、恐等情绪,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心理健康。与开朗活泼的教师日夜相处,学生必然会受到进取情绪的影响,坚持一种快乐向上的情绪状态。相反,如果老师经常面带愁容或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到沮丧和沮丧。良好的道德和人格是进取心的源泉。如果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思想开放、兴趣广泛、友善,他们的心态就会平和。
所谓的宽容是宽宏大量、慷慨大方、不顾一切、能够包容。教师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过程中,一旦教师的教育态度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一旦教师和教育者之间存在情感交流,学生就会信任教师,这为理解教育奠定了基础。宽容可以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说过:“我们的目标是:;世界上最宽的东西是海洋,天空比海洋更宽,人类的思想比天空更宽&只要我们更加宽容,我想我们可能会获得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的东西。
如果我的愤怒是发自内心的,我最好不要先说话,深呼吸几次,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我有时间冷静下来。当然,教师要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同时,他们真正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用爱、真诚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高度的责任感,把这项工作做好,坚持不懈地努力,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
师德修养师德培训感悟篇七
在我即将步入高中教师的殿堂之际,我回顾自己在教育岗位上的经历,深感高中师德修养的重要性。通过与学生与同事的相处,我逐渐理解了一个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品德与能力。下面,我将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对学生的关爱与引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同事共同成长和充实自我的角度,谈一谈关于高中师德修养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应时刻保持职业道德意识。在高中教育中,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他们需要一个榜样来引导。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追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我们要明确教师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份工作,应该用持久的热情和坚定的意志来对待自己的岗位。我们要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做到忠诚、敬业、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
其次,高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关爱与引领。作为高中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我们要理解学生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发展。我们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难,激发他们的潜能。我们要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以身作则,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第三,高中教师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科前沿和教育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要与同行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共同进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推动高中教育的发展。
第四,与同事共同成长是高中师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教育事业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每个同事,共同交流和学习,并互相帮助和支持。我们要积极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和教研组织,与同事共同研讨问题和解决困难。我们要多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互相启发和促进,形成良性竞争和合作的氛围。只有团结合作,教师团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高中教师应不断充实自我。教师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但我们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们要关注时事和社会发展,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学科前沿。我们要广泛阅读,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不停地追求进步和突破。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高中教师。
总之,高中师德修养是每一位高中教师都应当重视和提升的品质。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关爱与引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同事共同成长和充实自我的重要性。我将继续保持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专业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为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师德修养师德培训感悟篇八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
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由四大系统构成,即,动力系统,人格特征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每一大系统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师的动力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
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为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
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培养良好的师德是每个教师当前首要的任务。
师德修养师德培训感悟篇九
作为教育工作者,师德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品格与人格境界。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的内在要求。它既是一种道德标准,也是一种职业素养,能够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成为教学活动中一种重要的价值追求。同时,修养心得的体会则是指在日常工作中,教师通过内省反思和实践探索,逐渐形成的做人做事的方式和态度。师德意蕴和修养心得的内涵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
第二段:师德意蕴的核心要素
师德意蕴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爱心、责任心、专业素养及道德情操。首先是爱心,它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呵护,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第二是责任心,教师要担负起为人师者的责任,尽心尽力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对学生成长发展负责。第三是专业素养,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最后是道德情操,教师在校园中应该言行一致、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第三段:修养心得的重要意义
修养心得是教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所在。首先,修养心得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有能力与学生、家长、同事有效沟通合作。其次,修养心得可以培养教师的自律和自省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反思教育实践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所得到的反思结论不断进步。最后,修养心得还能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抗压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四段:培养师德与修养心得的途径
师德意蕴与修养心得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实践。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要求和师德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其次,教师应该注意时刻保持良好的教育形象,言行一致,注重个人修养,塑造一个值得学生学习和信赖的榜样。同时,教师应密切关注时事和学科知识的更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最后,教师要懂得把握教育的分寸和方式,正确行使自己的教育权力,以平等、开放、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第五段:结语
师德意蕴和修养心得是教师工作的灵魂与核心,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教师们不断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才能在教育事业中焕发出更迷人的光彩,为学生健康成长、社会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教师应该时刻保持警醒和自省的意识,不断追求更高的师德境界与修养心得,不断完善自己,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成长。